我在家民间烧香念十二老母点兵经,听到老母说话

堂上双亲你不敬,远庙拜佛有何功?-菩提树下
当前位置: >原文
堂上双亲你不敬,远庙拜佛有何功?
&& 菩提树下&&
堂上双亲你不敬,远庙拜佛有何功? 慧隆禅寺 相传某地有一个杀猪的屠夫,嗜酒好斗,同时对自己母亲很不孝顺,举动非常粗暴,常常在外边吃醉了酒回家辱骂老母,有时还动手毒打母亲,这位寡妇母亲,生此忤逆儿子,对自己如此不孝,唯有自恨前世业障深重,嗟叹苦命而已。她家中供有南海观音圣像,每当她杀猪的儿子不在家时,她就跪在观音像前忏悔宿业。哀求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怜愍她的老苦,冥中感化她的忤逆儿子,回心转意,改恶向善,再不要来打她骂她。真是人有诚心,佛有感应。这个恶屠夫,虽然不孝老母,可是对佛教还有点信心,尤其对南海普陀山特别羡慕响往,因为看见春正二月间,朝南海的香客,一批一批的往南海普陀山去朝拜观音大士的太多,如果菩萨没有感应,那里能感动这些人?同时他还听到很多人从南海回来说,在山上看见活观世音菩萨。因此这个屠夫发起道心来,伴随著一批香客,同往南海朝山进拜,一路上晓行夜宿,走马行船,有一天到了普陀山。
屠夫至山,各处遍访寻求,想见一见活观世音菩萨,可是跑遍了全山各寺院岩洞,也没有看见那里有活观世音菩萨,真是大失所望,心有怨意。菩萨知他是一个忤逆不孝的恶屠夫,所幸还有一点善心,知道来山进香,就是不知道孝养家中的老母亲,今天点化他一下,使其能改恶为善,做一个孝子贤孙,免得死堕轮回。菩萨想罢,因此就变化了一个年老比丘,坐在潮音洞前,指引世人的迷津。不孝子看见这位老和尚道貌岸然,想必住山有时,定能详知山上的一切,想罢打躬作揖的问道:「请问老师傅!你们普陀山的活观世音菩萨在那里?我来寻访了几天,也没有看见,老师傅你是否知道,祈为相告。」老和尚(大士变化)说:「你要想看见活观世音菩萨,你现在赶快回去,菩萨已经到你里家去了,火速回去拜见,切莫错过机会。」他说:「我就是回去我也不知道菩萨是个什么样子,见面若不相识,岂不当面错过了呢?」老和尚说:「观世音菩萨很好认识的,你回家看见一个反穿衣,倒踏鞋的老婆婆,那就是你所要求见的观世音老母,你看见了,要好好的诚心诚意跪下拜见,不可稍怠。」那位屠人听了老和尚的吩咐,兼程赶回,想一睹观音老母的圣容。话说他到家时已经是夜间十二时许,他的老母,自从儿子发愿要去朝南海,心中就暗暗的欢喜起来。不断的在佛前焚香点烛,虔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哀求菩萨显圣,感化这个忤逆不孝的儿子。
这位老婆婆,自从儿子朝南海去了以后,她每天皆在佛前求拜,拜了多时,方安心就寝,那一天夜间,刚刚拜佛上床睡去,万想不到她的儿子会在深更半夜的回来,屠儿回来看见双门紧闭,因为他一向对他妈妈没有好声好气的称呼过,大声小叫的喊他妈妈赶快来开门,他的妈妈从睡梦中被他吵醒,一听是他不孝儿的声音,已经在外叫骂起来了,老太婆这一下子可吓坏了,自恨自己太大意了,为什么如此熟睡,触怒了活阎罗(指其子),又逃不了一顿毒打!赶快起来开门,嘴里连连答应道:「来了!来了!」因为骇怕心慌的缘故,所以也来不及穿衣拔鞋,衣服反穿身上,鞋子倒踏在脚上,点了灯火,匆匆忙忙的来开门。
老太婆战战兢兢的把门开下来,恐怕今天又逃不了忤逆儿子的毒打,那知这位忤逆子,走进门来抬头一看,吓得他慌忙的对他的妈妈跪下来纳头便拜,磕头如捣蒜似的礼拜不休。嘴里还连称「弟子某某,拜见观音老母」,他的妈妈被他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还说你不要认错了,我是你的妈妈,不是什么观音老母。他说:「我在南海有位老和尚告诉我,你回去看见反穿衣,倒踏鞋的人,就是活观世音菩萨,我没有看错,你就是观音老母!」老太婆经她儿子说是反穿衣,倒踏鞋,这时自己看看自己才知道自己衣履穿反了,也不觉哑然失笑起来。
他的妈妈这时才知道观音大士的感应,教化逆子回头,现在逆子既然把她看成观世音菩萨,老太婆也福至心灵起来,理直气壮的教导她的儿子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你在家中不肯孝养自己的母亲,你那里能得到好处呢?还想到南海见活观世音,那里有忤逆不孝的人能得亲见菩萨圣容的。你要知道,那个对你讲话的老和尚就是观世音菩萨,因为你忤逆不孝,恐怕你死遭恶报,所以要你回来孝养老母,就如同拜见活观世音菩萨一样的功德。」儿子跪在地上经他妈妈这一顿教训,忽然良心发现,感觉过去完全不对,不应该对自己的妈妈忤逆不孝,就在佛前发愿从此痛改前非,做一个孝顺儿子,改恶向善,再也不杀生当屠夫,改业做小生意,奉侍老母,以终余年。
很多人只知道远庙烧香做功德,而不知孝养父母,和乐家庭,古人说:「堂上双亲你不敬,远庙拜佛有何功?」读者看了上面的这一段故事,就知道佛教徒不但是烧香拜佛,更要孝养父母才是真正学佛哩该篇内容就是由(ftsx.net)小编为各位整理 堂上双亲你不敬,远庙拜佛有何功?
点击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分类:
昵 称 必填
◎已有 0 人评论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河北省故城县灵异事件]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内容[河北省故城县灵异事件]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篇一 :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1.灵寿“凤凰城”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在太行山的东麓,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中山国,那里孕育着勤劳勇敢的 一方人们。[]那时中山国山青水秀,古树参天,同时留下了许多美妙神奇的传说。后来由 于时代的变迁,中山国的城堡遭遇天灾人祸逐渐消失,只剩下“点将台”和部分城墙。有一位精通阴阳八卦、天文地理的风水大师,看好了一块风水宝地,并号召人们在那里修建了一座漂亮的灵寿城。此城距离中山国都不过十公里,城池虽然不大,但地理位置十分有讲究。它有东、西、南、北四门。城池南边和西边有一条长年哗哗流水的小河环绕,那就是松阳河。松阳河西边是一道弯弯曲曲的山岭,一直通往旧中山国的古城村,这道岭上面长满了松柏古树和荆草,郁郁青青,形成了一道自然屏障,好似一条绿色长城。城池的构筑形式更为优美。过了城东边的一座大石拱桥进东门后,大街上有两座木制的彩色大牌楼,十分壮观。县衙门前大街上矗立着一座汉白玉雕刻的石牌楼。城隍庙门前一对石狮子,身高八尺有余。一栋栋高大的瓦房上各种颜色的琉璃瓦放射着五光十色的光亮。如果你居高临下从整体上观看灵寿城貌,它就好像一只展翅飞舞的“金凤凰”。在城墙的西北角上长着两株高大的古柏树,相传那就是凤凰尾巴。凤凰头弯曲在旧城的粮食市场(即城内路南侧),古人讲风水,传说人们丢撒在地上的各种粮食晚上就被凤凰吃掉了。市场两侧不远各有水井一眼,传说是凤凰的眼睛。孔圣人文庙东边有一个大水坑,那是凤凰饮水的地方。因此人们便把灵寿城叫成了“凤凰城”。再看灵寿城的东边和北边,起伏不平的东岭也有许多美妙的传说。那时东岭弯弯曲曲,好似盘踞在那里的一条巨龙,一片片的柏树,一丛丛的荆草,十分茂盛。人们传说马家坟(即县化肥厂)是龙尾;傅家坟(即火化厂一带)占居地是龙身;郑家坟(即万通商城的南头)为龙头。传说那位懂易经的风水大师告诉人们:“咱们灵寿城是一个漂亮的‘凤凰城’,城东边靠着一条巨龙,将来不久因为龙凤呈祥的风水宝地定会出‘真龙天子’和‘三斗三升芝麻的文武官员’。”美妙的传说使人们都十分热爱灵寿。那时候是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市场繁荣,人们安居乐业。
相传后来来了一位南方的城官,此城官也是个精通天文地理的大能人。可能是因为他有贪财图利的嫌疑,故而人们称他“南蛮子”。他来到灵寿后,发现哪里有宝就想法搞到手。当时有一种灌木叫灵寿木,可做成精美的拐杖,老年人柱上灵寿木拐杖,可延年益寿。这个“南蛮子”把这稀有的灵寿木拐杖弄了许多作为贡品和己有。他后来听人说灵寿山门口大磁河内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金砖”,很多人下河打捞,因为水深浪急,下水的人,不是被滔滔河水冲走,就是被巨浪淹死在水中。城官听说后,便以察看风情地貌为名,让人带他来到山门口文山一带看个究竟。他来到那里一看,只见大磁河水急浪大,两岸山高林密,水底下隐约看到了那块大金砖,黄灿灿的十分诱人。他左右观看了好长时间,又向高高的文山上反复观察了一阵。突然,他说道:“我判定这金砖不在水底下,而是在这悬崖峭壁上,快拿绳索来。”于是把人吊到悬崖上,果然将这块金砖取了下来,至今文山上还留有取金砖的那个坑迹。城官得了宝物不为人民谋利,人们对他十分不满。传说到了灵寿“真龙”出现的年代,这个城官有意破坏灵寿城的风水,把东岭和北岭的脚下挖了一条淤泥河,按当时风水说法把城东边的这条“巨龙”和“凤凰城”隔开斩断。可是城官命令人们白天挖一天,到晚上一夜这条沟就又长平了。后来他命令人们白天晚上不停地挖。人们挖呀挖,挖着挖着突然听到泥土里边有人在呐喊:“快上马,快上马,离着不过一尺啦。”老百姓不知道是咋回事,又不知是哪里喊叫,扑嗵一镐刨下来,竟然刨出了一个很大的蒲草根,奇怪的是它真像一匹骏马和一个正在上马的人,一只脚踏上了马蹬,另一只脚还在下边。说也奇怪,这时小东关有一家孕妇正在生孩子。小孩刚一生下来,不是啼哭,而是高声喊叫:“上!上!上马呀!”这一下把接生婆吓了一大跳,哪有小孩一生下来就会喊话的?接生婆吓得两手一发抖,竟把小孩掉在地上摔死了。人们传说:如果当时家人把小孩骑放在枕头上,随口说声:“上去了!”这边那个蒲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草根“人和马”也就不会被刨出来了,这样兴许保住了“小皇帝”。(]
传说灵寿还要出“三斗三升芝麻文武官员”。在“凤凰城”内有一座文庙,是文人墨客学习读书的地方,这座文庙修造得十分精致,全部是木制咬合,没有用一个铁钉、一根铁丝。它坐落在南门里大路西侧。文庙的路东侧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大水坑,水坑与护城河连接,传说是“凤凰”饮水的地方。就在这个水坑内,那年突然出现了许多五光十色的青蛙。夜深人静后,青蛙们就齐声“咕呱”、“咕呱”喊叫,优美的叫声好似一群小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南蛮子城官越听越像读书声,于是他就立刻派人拉了十几车白石灰,倒入这个水坑内,把里边的青蛙全部烧死了,后来又把水坑填平了,在那里盖起了座“文昌阁”,又把粮食市场搬到了北门外(即北关村)。他后来又派人把古城墙西北角上的两棵高大的古柏树刨掉了。这个城官把“凤凰城”一下子改变了模样,他把“龙凤”割断了,风水也给破坏了,“小皇帝”和“三斗三升芝麻文武官”也完了。后来,人们编出了一首歌谣:
灵寿县,凤凰城,周围下雨中间晴。
四周各县都下遍,来到灵寿扎老营。
自从“南蛮子”破风水,十年就有七年穷。
百姓只好怨天地,苍天办事理不公。
2.灵寿北关傅家石牌楼
人们常说:“天下的石牌楼可不少,要说好的,只有一个半。”这一个就是灵寿北关的石牌楼,那半个呢?是北京城内团城南边的三座门,没有修起就中止了,所以只能算半个。 灵寿北关的石牌楼是明朝崇祯年间修建的。因为傅家三辈子连着做京官儿(傅承训是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傅铤是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傅永淳是吏部尚书前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崇祯皇帝龙颜大喜,降圣旨要傅家修建“过街石牌楼”。“过街石牌楼”气派很大,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很是威风。
傅家在京做官儿几辈子了,什么都见过,什么都经过,什么事都能办得到,就是修这过街石牌楼的能工巧匠可不知道上哪儿去找。怎么办呢?只得在各州各府发出告示招请工匠,不讲工价大小,只说手艺高强。告示一出,各地来报名的工匠很多,没有一个能被选中的。 一天,来了一个石匠,管事的人问:“你的手艺怎么样?拿手的活儿是什么?”这石匠没有答话,只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件东西,摆出来后才说:“这是我的手艺。”管事的人接到手里一看,哈!是一架一拃长的小算盘,沉甸甸的,仔细一瞅,啊!是石头的,这一下可把管事的人惊呆了。他的手稍微一抖,算盘珠儿还哗啦哗啦地响哩,不由得大声称赞道:“好啊!好啊!真是神手!”对石匠说:“你稍候,我呈上去看看。”说完,拿上这架算盘就往里去了。 不一会儿,管事的人出来对石匠说:“行,这石牌楼就让你修吧。”接着商议石牌楼的规模、式样和修建地址。正在这个时候,又来一个石匠报名。管事的人说:“你回去吧,我们已经找到修建的人啦。”那个石匠说:“可你们的告示还没有揭下来呢!”管事的人随口问道:“你有什么拿手的手艺呢?”这个石匠不吭声,也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件东西,递给管事的人。管事人接到手里,一看,又吓一跳,原来是一挂石头链子,每个环儿有指头肚儿大小,拉开来有一丈多长,一环套一环,光洁精致。管事的人请这位石匠稍候片刻,马上向上禀报,也被傅老爷收下了。
管事的人领着两个石匠一起去见傅老爷。傅老爷说:“你们二人各有各的手艺,我都看得上,这样吧,这个石牌楼你俩一起修吧,一个人修路东的,一个人修路西的,当间儿的四层,也让你们俩分开修,一个人修一、二层,一个修三、四层。虽说是各儿修各儿的,最后,合在一起还得严丝合缝。”自这天起,两个石匠就分头动了手,都想在这次修的石牌楼上显示一下自己的身手。石牌楼动工后,还有一个费把式的事,就是皇上恩赐的“三世中枢”四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个大字让谁写呢?同僚们这个推荐那位尚书写得好,那个推荐这位御史笔体强,而傅老爷对现任的大官小吏谁也没有找,单单请了一个乡下的布衣人。[]
这个乡下布衣人姓朱,名叫朱仲福,是灵寿县城北十来里地的朱乐村人。傅老爷一不找大官,二不找名人,偏偏要找朱仲福,为什么呢?原来有这么一段故事:傅尚书在他幼年的时候,有一天正在书房里看书,家里的人禀报说,外边有个庄稼人求见。傅尚书幼年在家乡从来不拿架儿,马上就让那个庄稼人进来。年轻的庄稼人来到书房说:“我很爱看书,可是家里很穷,没钱买书,只有向别人借书看,听说你家里有部《史记》,我想借来看一看。”傅尚书很喜欢读书人,便让家人去给他取《史记》,随口问这个年轻人,叫什么名字,哪个村里的人,在家里干什么。这年轻人说:“我的名字叫朱仲福,城北朱乐村人,在家种地织布。”这时家人拿来了《史记》,朱仲福用一个大包袱细心包好,背在肩上要走。傅尚书说:“你慢慢看吧,不要着急还书,看完后再送来。”朱仲福道了谢出门而去。
过了十几天,朱仲福捧着包袱送书来了。傅尚书说:“怎么了?”朱仲福就施了个礼,说:“感谢老爷,现把《史记》奉还。”傅尚书心里琢磨着:一定是他看不懂,送回来了。问道:“你看完了么?”
朱仲福回答说:“看完了。”
傅尚书一听说“看完了”吃了一惊,又想:他一定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便想考考他,问道:“你看得这么快,能记得住吗?”
朱仲福说:“还能记住。”
傅尚书顺手从那一摞《史记》中随便抽了一本,翻开一页念了一句,朱仲福不假思索地说出下句来。傅尚书再念一句,朱仲福又接一句。傅尚书放下这本,另换一本念一句,朱促福还是能够很快地接出下一句,念到哪里,接到那里,对答如流。傅尚书惊疑了,急忙站起来,请朱仲福坐下。他想:一个年轻庄稼人,竟能目下十行,过目成诵,怎不引人起敬呢!于是就对朱仲福说:“你有这样的天资,我可以帮助你到国子监读书求取功名,闹个一官半职的。”
朱仲福说:“家有高堂老母不敢远离,我在家耕织以行孝道,就心满意足了,不想功名利禄,谢谢公子善意。”说得傅尚书更加敬重他了。傅尚书想赠送朱仲福一些金银财物,帮助他的家庭费用,朱仲福婉言谢绝了,只借了几本书回家去了。就这样,傅尚书和朱仲福成了知心的朋友。
后来傅尚书在京里做了大官儿,回到家乡来,去朱乐村看望这位年轻时结交的朋友。他乘坐官轿,驷马开道,威风凛凛地来到了朱乐。到朱家门口一问,朱仲福不在家,问到哪儿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傅尚书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他回到家里,一想:对,对,朱仲福既不想做官儿,我怎么能官服乘轿去呢?第二天,他就单独一个人,便服步行来到朱乐,到了朱家,看见一个老婆婆正在房檐底下纺棉花,他便上前施礼,说明自己是朱仲福的朋友,要找朱仲福随便谈一谈。朱母一听连忙往屋里让坐,并说自家的儿子就是朱仲福,傅尚书又向朱母行礼问了安。朱母说:“仲福正在窨子里织布,你稍等一等,我给你去叫他。”傅尚书说:“不用叫了,我自己到窨子里找他吧。”
傅尚书到了窨子里,就坐在织布机旁的蒲墩上和朱仲福畅谈起来,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地谈了半天,心情非常舒畅。从此以后,傅尚书去找朱仲福,总是独自一人便服步行。
傅尚书和朱仲福虽说是莫逆之交,但对人生处世各有不同见解。傅尚书为的是官宦名利,朱仲福却愿隐逸山村。朱仲福的书法非常好,就是不愿意在各处留名挂姓,这些傅尚书是深深知道的,现在若要是硬请他来写“三世中枢”四个字,可能会得到拒绝,因而傅尚书不敢明说。
一天,傅尚书来到朱仲福家拜访,见朱仲福正在练字。傅尚书便趁机拿出一张二尺见方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的大纸让仲福给写了一个“三”字。(]过了几天尚书又来看朱仲福,又请仲福写了个“世”字。后来,仲福到灵寿赶集,顺便到尚书家里看看,一进书房,见尚书正在练习写中字,直笔的长短和口字的宽窄搭配不当,怎么也写不好。尚书便请教朱仲福,仲福提起笔来写了个“中”字。又过了几天,尚书把仲福请到家里来写字,仲福也明白尚书的用意,便不加推辞地写出了“枢”字。
这时,傅尚书直截了当地对仲福说:“我非常敬佩你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格。这‘三世中枢’四个字我本打算求你题字留名,恐怕你不答应,所以才这么办的,不过这也表示了皇家的恩宠,显示了傅家的光彩,也没有贬低你的荣誉。不过这么一办,我感觉到有些对不起你,请你原谅。”事已如此,仲福也没说什么,只是提示不在匾额上署名。就这样,“三世中枢”的恩赐匾额,被雕刻在高高的石牌楼上了。
大明崇祯十四年,灵寿县傅家石牌楼落成了。十里二十里,百儿八十里的老百姓成群结队地来看石牌楼,周边府县的官吏专程来看的不计其数,人人说好,个个夸赞。有的说:“这石头多细腻啊,好象玉石一般,这得花多少钱啊!”有的说:“好费事的工程啊!透花石雕不能错一点,一刀下去掉一块儿,整块石头就报废啦!”有的说:“看最上层的那一对凤凰,翅膀离顶儿那么近,好像是离开牌楼飞起来啦!”有的说:“怎么有那么多狮子啊!你看大狮子的嘴里叨一个,脚下踩一个,头上顶一个,怀里抱一个,谁能数得清呢?”“狮子好像是活的,你看,那个狮子还会眨眼哩!”内行的看门道,外行的看热闹,七嘴八舌地说什么话的都有。那些能书善写的书法家们一眼就看准了“三世中枢”四个大字。他们左看看,右看看,远看看,近看看,歪头斜眼再看看,一个字一个字地评说着结构笔力。这个说:“你们看这个‘三’字,如三川流水,直泻大海,气派得很啊!”那个说:“‘中’字的那一竖,上通天,下贯地,力在其中啊!”又一个说:“‘世’字的横笔,一世穿山岳,真是气贯长虹。”又一个过来说:“‘枢’字结构严谨,疏密得体,配合自然,真是神笔。”总之,这架石牌楼的建成,处处显示了傅家的威风和能工巧匠们巧夺天工的技能。
后来崇祯皇帝要在北京修一架比灵寿更好的石牌楼,把工匠们全都调到北京来。工匠们拼命地干,时间不长,累死了大半,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停工了,牌楼只立起了几根石柱子,所以北京的石牌楼只能算是半个。
3.戏说“王莽赶刘秀”
在民间“王莽赶刘秀”的故事广为流传,各种传说都有,真是神乎其神,今天给你讲上几个。那王莽为何追杀刘秀,刘秀又是何许人也?故事的根源追寻到“楚汉之战”。相传历史上楚霸王项羽和西汉王刘邦经常打仗,互不相让。常言道:“骄兵必败”。霸王项羽骄横狂妄,不听忠言,屡屡被刘邦战胜,刘邦带兵乘胜追杀项羽。一日刘邦追杀到一座深山老林中,突然遇到了一条修炼百年的巨大蟒蛇,只见它张开血盆大口,露出锋利的牙齿,见人就咬,见人就吃,凶猛无比。那蟒蛇尾巴一甩,就把众官兵扫倒一大片,直吓得众兵将不敢上前。刘邦闻讯赶来,看见那条巨大的蟒蛇十丈有余,身粗如同大水缸,满身是一片片土灰色的花斑,高昂着头,眼比鸡蛋都大,不断地向外伸吐蛇芯,令人十分害怕。刘邦立刻命令众兵将拿出了弓箭,把箭头上系上茅草点燃火种,一齐对准大蟒蛇射了过去。顷刻间那条大蟒蛇便成了一条巨大的火龙,翻上翻下直打滚。刘邦手持三尺宝剑,纵马过去把蟒蛇斩杀了数段,后来又让众人把它烧熟饱餐了一顿。这蟒蛇虽死,但因修炼百年阴魂不散,为此和刘邦结下了冤仇,传说后来投胎转世便成了王莽。王莽的姐姐被刘邦的玄孙孝平皇帝纳为妃子,生下了太子刘秀,所以那王莽便成了刘秀的舅父了。从此,王莽在朝中就有了官职,后来又被封为兵部司马,权力更大,纵横朝野,满朝文武对他敢怒而不敢言。孝平皇帝死后,他不但不保太子刘秀登基,看到时机成熟了,为报前世之仇,夺取汉室皇位,决心除掉刘秀。古人云: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真龙天子”遇难,必有人保。因刘秀年轻,不过十
四、五岁,他母亲和朝中的忠臣们看出了王莽篡位的野心,急忙保护刘秀外逃,并要刘秀快去寻找报国的忠臣良将来剿拿反贼王莽。王莽为斩草除根,一心追杀刘秀,于是,引出了以下几个故事:
马 空 蹄 儿
王莽的军队追赶刘秀,刘秀的兵将被冲散后,他只身来到获鹿地界一座陵山脚下,上山无路,前后没村,近处有一个老农套着马耕地。眼看追兵快追上来了,刘秀跟耕地人说:“王莽的兵追来了,救救我吧!”耕地人问:“你是谁?”刘秀说:“我是刘秀。”
耕地人四下瞅瞅,没一处隐身的地方。刘秀说:“我躺在犁沟里,你耕过去,用土把我埋住。”耕地人一想,只有这样,就打着牲口深深地耕了一犁,让刘秀躺在犁沟里。他又耕了一遭,把刘秀埋住了。耕地人怕王莽的军队过来踩着刘秀,就把犁住在那里,马蹄却有一只踏在刘秀身上。刘秀说:“马空蹄儿。”马赶紧将那只蹄子提了起来,从此后,马一站着休息便提起一只蹄子。
寒 号 虫 · 蝼 蛄
这时,山半腰里有只鸟看到刘秀躲在那里,就叫唤起来:“犁沟里!犁沟里!”刘秀想,这坏东西想告密,便自言自语道:“今后我若得了帝,没你的粮食吃,让你白天垒窝,赶黑拆了,夏天长毛,冬天脱光。”这种鸟后来人们就叫它寒号鸟,到现在这种鸟还常见,不吃粮食,吃柏灵枝,白天垒窝,赶黑就拆了,夏天长一身毛,冬天脱个净光,常住在石崖缝里。 刘秀在犁沟里,土埋住了头,连气也出不了,憋得够戗。忽然,觉得出气得劲了,一个虫子正爬到他的脸上,痒痒乎乎,就伸手把它撕了个两截儿。王莽的军队从这里走后,他从犁沟里站起来,见小虫儿在地上吱吱叫,象是向他诉委屈。刘秀细一想,要不是这个虫儿给钻个洞,能出气,兴许早憋死我了。他赶紧掐了一截白草棍儿把两截断了的虫儿又插接在一起。刘秀见它走路不方便,就说:“想跑也行,飞也行,凫水也行,钻地也行,随你的便吧。”从此,蝼蛄就成了现在的样子,细腰、能飞、能跑、能凫水、能钻地。
刘秀把蝼蛄救活后,看不见了耕地人(耕地人叫王莽的军队抓走了),他刚要继续往前走,王莽的军队又围着山转过来了,从山上哄起一条野牛,一直跑到刘秀跟前。刘秀想:马跑得快,我骑上这马走,叫人家用牛耕地吧。这牛比马的力气还大哩!说着他把马卸下来,套上牛,骑上马走了。从这以后,人们大多用牛耕地了。附近的人们这以后就叫北边的那座山叫马山,南边那座山叫牛山。(马山、牛山在获鹿县与灵寿交界处)。
刘秀骑马来到滹沱河岸,只见波浪滚滚,水流又宽又急,眼前河面既无桥又无船,怎么过呢?望身后,远处尘土飞扬,眼看追兵就要到了。他坐在马背上,望天大呼:“苍天呀,苍天!莫非我刘秀就该绝命于此,你若能让河水结冻多好!”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话音刚落,突然刮起一阵冷风,刚刚落秋像到了腊月一样,冻得人们浑身直抖。[)不一会儿,河面上冻上一层厚厚的冰。刘秀赶紧打马上前,试了试,能经得住人,就在冰上骑马过去了。追兵刚到河边,结冻的河水忽然又化了,他们眼看着对岸刘秀骑马扬长而去,却毫无一点办法。因为这河忽然结冻,靠河北岸的村子就叫忽冻(属灵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段事,就在忽冻村口立一石碑,上写“光武帝过河处”几个大字(解放初这一石碑还在)。
刘秀过了滹沱河,往北走了一阵子,来到一个村庄。他骑着的那匹马“咴儿,咴儿”叫起来,说什么也不肯走了。他知道这马一定是渴了,正好看见村口有一口井,他走到跟前,先把马拴在一棵树上,然后走到井旁低头一瞅,井水好深呀,可身上没带绳索,又没有水桶,怎么办呢?突然他想,若把这口井搬倒,水不就能流出来么?说着他挽了挽袖子,两臂搂住井帮,喊了一声:“倒!”一用劲,井果然斜向一边,井里的水流了出来,马伸着脖子喝了个饱。这个村子和近处的几个村子就由此得名“倾井”。
刘秀饮马后,骑马照直往北走,过了灵寿城,天色就慢慢黑下来。他不敢进城里宿,又骑马向西北小路上走去,又走了十几里,来到一个小庄子边,见庄西头一家牲口棚里空着,他就偷偷把马拴进去,自己不敢惊动这家的人,就又悄悄退出来。正好庄边有一个打谷场,场里堆着一垛谷草,他就把谷草挖了个坑,躺在里边睡了。
王莽的军队赶到这里,看不见刘秀,又怕他藏在谷草里,就把这堆谷草点着,意思是没有更好,若刘秀在里边也将他活活烧死。等王莽的军队走后,从庄子里跑出个大黄狗,这只狗见火快烧着刘秀了,就赶紧跑到不远的小河沟里沾了满身水,然后跑到刘秀身旁,围着刘秀的身子打滚儿,一趟又一趟,折腾了大半宿才把火湿灭,可这狗也给累死在那里了。
刘秀睡了一觉醒来,一看身前这个情景,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心里话:狗还通人性哩,它为了救别人,却不顾自己的生命,真比见死不救的人要胜百倍。他抱起黄狗,非常伤心,然后,他把这狗抱到一个土圪垯上,用手刨了个坑,把狗埋了。这个庄子后来就叫做狗台村。
刘秀埋了救命的黄狗,心里还觉痛惜。这时,天色已渐渐发亮,他知道王莽的兵还在附近这片子转悠,不敢久留,悄悄到农户牲口棚里牵出马来,然后,翻身上马,又向北走去。 刚走了不多几里地,眼前有一片芦苇。刘秀还没走到近前,突然,从芦苇地里冲出一队人马,向刘秀迎面奔驰而来。刘秀又饥又饿,见芦苇地里冲出一队人马,吓得心惊胆战,刚要拨马而逃,早有一员大将飞马来到刘秀身前,大声说道:“冯异前来护驾。”
刘秀一听是自己的兵将,这才定下神来,仔细一看,确实是大将冯异,便说:“咱先在这里歇息一会儿吧。”他们边歇息边说着被王莽军队打散后的事。后来在这里立了个村子,就叫护驾疃。
刘秀和手下兵将正在歇息,从南边路上传来“咴儿”的马叫声,知道是王莽的军队顺路追赶过来,马上吩咐大家快快上马,向西奔逃。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刘秀他们刚走到平山地界,后边王莽的兵就追了上来,两军相接,打了起来。[)几个兵将护着刘秀快马往西跑去,跑着跑着,前边出现一条山沟,半山坡里长满多年的酸枣树棵子,上面长满了圪针。王莽的军队随后追来,刘秀想:总不能让王莽的兵捉住呀,就跳下马来,试着往下走,谁知一脚踩空,滚下山坡。王莽的兵将见刘秀滚下山崖,认为刘秀定被摔死了,就不再追赶。
刘秀并没摔死,他滚到半山坡被酸枣棵挡住,也没有把他碰坏,只是划破了点衣裳。因为刘秀在这里滚下沟得救,这条沟便称为滚龙沟。后来这里立了村庄,就叫南滚龙沟、北滚龙沟村。据说,在滚龙沟坡上长着的酸枣棵圪针都是倒曲着,因为刘秀滚下崖时,圪针怕将刘秀扎着,自个都弯了回来。有的说,这些圪针怕把刘秀摔着,弯勾挂着刘秀的衣裳,才使他得救。现在滚龙沟的圪针还是这样长着的。
错 挂 金 牌
刘秀滚下山崖得救后,就顺着山坡一拉一拐往前走。他已两天两宿没吃东西了,被王莽的军队追赶得紧,只顾逃命,也不觉肚里饿,这时,见没了追兵,才感到肚里饿得够戗,走了没几步,就再也不想走了。正好,山坡上长着一棵树,他就靠在树上,想先歇一会儿再说,刚坐下,一抬头有个东西掉在嘴里,一嚼,挺甜,再往树上一看,树上结着很多小不点儿紫红紫红的小果子。他想,刚才莫非就是这小果子掉到嘴里吗?这吃多了大概也能解饿。他就起来摘了一个放进嘴里一尝,果然好吃,于是,一边摘一边吃,吃了个饱饱的,也不觉累了,临走对着这棵树说:“你救了我,我不忘你的恩情,我若得了帝,定给你挂金牌,封你为树王。”
后来,刘秀称帝后,封赏功臣时想起了救了命的那棵树,但不知这棵树的名子,只说了它长的样子,结什么样的果子,告诉了被派去给这棵树挂金牌的使臣。
这使臣带着金牌就来到刘秀说的地方,问当地人:“老乡,你知道长大叶子结小红紫果儿的树叫什么树?”但是,问谁,谁也不知道。使臣为了回去好交差,只好给路旁一棵长大叶子的椿树挂上金牌。从此后,椿树每年就结很多牌儿,俗称椿树牌儿。
原来长大叶子结小紫红果子的是桑树,小紫红果子便是桑葚。桑树见金牌给了椿树,气得鼓起了肚子。杨树站得高,看得远,拍手笑起来。
现在椿树不管在什么树当中,总是伸向天空,长得最高,因它是树王,所以谁也挡不住它,但因为它是冒名顶替的树王,渐渐臭名远扬,浑身有了臭味,这以后才变成了臭椿树。
4.真龙天子的夭折
在一个世道变乱的年代里,江南出了一个神通广大的风水先生,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精于阳阴八卦,善于预测天机,想趁着时代的变化,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出生一个真龙天子,掌握乾坤,治理天下。为此,他把二老爹娘的手足指甲和几绺头发剪下来,包成两个红色锦囊,带在身上,去寻找一个能孕育新天子的风水宝地埋下去。可是他走遍江南大地,怎么也找不到一个上好的墓穴,因此,他渡过黄河,来到北方。
他在太行山一带,行东串西,走南闯北,察看河北的山冈岭坡、平原高地。一天,突然从天空中升起一团祥云紫气,五光十色,高射牛斗。他一发现,就随后追来,一直追到灵寿县万里村西的杜家坟地里。他站稳脚跟一看,这个地方苍松翠柏,墓碑林立,头枕秋山,脚蹬滹沱,左黄冈,右赤岭,是一块龙盘虎踞的风水宝地,只是那龙头虎背的穴位上,已经葬埋了坟墓。他叠着指头一掐算,这里的真龙天子早已孕成,而且很快就要出世了,这个时候,他就是把他所带的锦囊埋在这里,也不顶事了。他心里由气恼变嫉妒,由嫉妒变心狠,越想越气愤,因而,下决心要毁掉这一股宝地的脉气。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第二天,他装扮成一个道士,以修禅定寺为名到这儿来化缘。(]他到了杜家门口,望见锅灶边有一位中年孕妇,正在气呼呼地淘虫子米,准备做饭。这个道士南腔北调地唱道: “女施主,行行好,施舍布施佛法保。
舍银两,修庙观,施舍布帛做道袍。
舍米面,做斋饭,施舍衣物阴德高。
就地施舍行方便,胜似寺观把香烧。
驱邪祟吉星高照,祛魔孽法术高超。
哎哟哟,法术高,哎哟哟,法术高。”
女主人一来身子劳累,二来急于做饭,正在为拣不净米里的虫子生气哩,这时又看见道人在门口不住嘴地穷叨叨,就不耐烦地说道:“得了,得了,你法术高,你法术高,你能把俺米里的虫子拣净了,俺就舍给你二升米。”道人随口应道:“这有什么办不到。就怕你嫌麻烦,不肯照法儿办。”女主人早就被虫子米麻烦透了,一听这话,马上应承道:“只要你能叫俺以后不吃虫子米,俺就不怕麻烦,你快说有什么办法吧。”道人一本正经地说:“刚才我进村时看见村西有一片坟地,长着许多柏树。左边有一道黄冈,那可是不吉利的东西,它指向你村,不是给人们降下穷困疾病,就是给人们带来虫鼠灾害。我们出家人,以善为本,普济众生,遇邪祟为孽,禳除消灾为重。那一坟地,我打听村民,说是你家的,我就找上门来了。” 说着,女主人的丈夫来了。老道又根长末短地说了一番,更靠近一步低声说道:“只要把黄土冈拦腰截断,它就不会作祟了,你们就永远不会吃虫子米了。”夫妻二人听了,都很高兴,把道人领回家里好吃好喝招待了一顿。
这天,丈夫从村里找了十几个年轻人帮忙,挑①起黄土冈来,整整挑了一天。第二天,又去挑时,见头一天挑出来的黄土,原封地填到了原处,跟没有挑一样。道人想了个办法,说:“昼夜不停地挑。”就这样一连干了七天七夜,仅仅剩下一丈多长没有挑通时,隐隐听得土里有人马喧闹的声音。道人急催道:“快挑!快挑!”一伙人挑着挑着,忽听里面有人喊道:“快上马,快上马!离地皮一大拃。”这时候,一个小伙子刺棱一锨,铲出了一个礓蜡子②小人儿头子来,又一锨铲出一个小人身子和一个小马来,那小人的一条腿刚刚翘起,好象上马的样子。
黄土冈挑断了,大功告成。他们刚一到家,就听说杜家的女主人小产了,生下了一个死男孩,那就是新朝代的真龙天子。那道人也趁着杜家忙乱的时候,偷偷地溜走了。 这时,人们才发觉上了道人的当。
从此以后,万里村的风水破坏了,杜家也一天天地穷下来,家家户户缺米少粮,有虫子的米吃光了,只好吃一升籴一升,米里再也生不出虫子来。
真龙天子夭折了,他没成人倒是小事儿,可他的保国大将二十八宿却早已降生人间。他们是:
高阴阳,程阴阳,走南闯北回家乡。
董秀起,闯大祸,林山二僧贾天乐。
陈文礼,冯大成,牛四风子董姣英。
火盆嘴,雷盼玉,王林刻苦学三艺。
邵德富,桑木公,胡二相公徐有恒。
杨老公,朱神仙,测字半仙王佩连。
李橛子,朱凤鸾,马氏弟兄安老占。
高力士,张保国,回谢教训苗吉德。
这些人,个个身强力壮,英勇无比,武艺上各有绝技,就是生不逢其主,只是在人世间空混了一场。
注:①挑:灵寿土语,挖的意思。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②礓蜡子:一种比土硬,比石软的半石质物质,在水里不化,形体极不规则。()
5.高阴阳的故事
高阴阳是灵寿县高朱乐村人。他是个能掐会算、法术高明的怪人。传说他应该是万里杜家坟里夭折了的小皇帝的保国军师,只因皇帝没出世,他才流落乡间,成了乡间的阴阳先生,人们称他“高阴阳”。他之所以有此特技,就是因为他有一把宝剪,宝剪的得来,有一段奇妙的故事:
一天夜里,有一个天神给高阴阳托梦说:“平山县林山的山里头是空的,里边有很多宝贝。你们村里的葫芦沟里,有一棵葫芦上结着一个歪脖葫芦,它是开林山的钥匙,但是它得长够九九八十一天才能用。开山时你得牵上一头黑牤牛拉上一个大碌碡,围着林山转九九八十一天,那时候林山就裂开缝了,你得赶紧用这个葫芦把山缝撑住,才可以进去取宝。” 高阴阳照着天神的嘱咐到葫芦沟一看,只有一棵葫芦棵上结着一个歪脖葫芦,高阴阳便日夜守着。谁知他整天在这儿转悠,被一个放羊的小孩儿看破了,小孩儿也想摘下这个葫芦。高阴阳只得向小孩儿说出了这个葫芦的用处,并说以后开山时咱俩一块去取宝,又一再对小孩说,这葫芦必须长够九九八十一天才能摘,少一天也不行。
那个大葫芦长到八十天的时候,葫芦蔓由黄变干,在一个陡坡上带着那么大的一个葫芦,眼看就要掉下来了。放羊的小孩儿想:葫芦已经长上甲了,什么多一天少一天呢?在这又高又陡的地方,万一掉下来,可就摔坏了,他这样想着想着就顺手摘了下来。
高阴阳一见早一天摘了葫芦,气得直跺脚,但也没法挽救了,只得按着天神的嘱咐办。他套上黑牤牛,拉上大碌碡围着林山转起来,昼夜不停地整整转了九九八十一天。忽然听着半山腰里“咯叭”一声响,山腰里裂了一条大缝,高阴阳赶紧把那个葫芦撑在这条山缝里,和那个放羊的小孩儿一块钻了进去。
林山里头和天堂一样:有日月星辰,有山水草木,一切东西都是金的,金马驹乱跑,金鸡鸭乱飞,金家具、金斗子到处都是。高阴阳牵金马驹捉不住,捉金鸡鸭高飞了。一只金鸡飞到书架上登下来了一本书,他拾起来一看,是一部天书,揣在了怀里。
这时撑在山缝里的葫芦因没长够日期,支撑不住山缝的挤压,“咯叭咯叭”生响。高阴阳一看,不行!拉上放羊的小孩儿就往外跑。小孩儿顺手抓了一把金豆子,高阴阳拾了一把金剪子。二人刚一走出裂缝,葫芦被压酥了,山又合在一起了。
高阴阳自从得了天书以后,整天价孜孜不倦地耐心钻研,学得了很多天文、地理、军事、农业、习算上的知识。他根据这些科学道理,推算世界上的一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非常准确,成为当时的能人。后来,他又用那把宝剪,剪出纸人、纸马能在空中飞舞,剪出鹰鹞燕鹊能飞向天空,剪出月亮能够照明,剪出草绳能成龙,看气象能知什么庄稼丰收,观星辰可看出天下治乱,是当时灵寿地带的一个怪人。
高阴阳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早年去世,他和母亲常年住在姥娘家里,十五六岁时,就干脆在舅舅家里吃住干活,一切听舅舅指派。高阴阳非常听话,舅舅也很高兴。
他舅舅家有一块地,有一亩二分大,舅舅和他商量要种成高粱。高阴阳高兴地说:“舅舅,你打算这块地要打多少高粱?”舅舅说:“闹个三石两石的还不行吗?”高阴阳说:“那得由起我。”舅舅说:“只要能打粮食,你看着办吧。”
高阴阳对这块地特别关心,耕了耙,耙了耕,连耕带耙足足鼓捣了十来回,拉了十几大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车粪,把地平好,种上了高粱。[)高粱苗出齐以后,一片青绿,谁看见了谁说好。谁也没有想到锄地定苗的时候,高阴阳只留下了五棵,四个角各一棵、中间一棵。他舅舅一看火冒三丈,把高阴阳骂了一顿。高阴阳一生气,把四个角里的四棵高粱也耪了,一亩二分地只剩下了中间一棵高粱,他舅舅也无可奈何了。
说也奇怪,这年五六月间老天不下雨,显然是一个大旱年。日头一出,一切树木、花草、庄稼、青菜都打着蔫儿,干枝老叶的,只有这一棵高粱每天早晨淌着露水珠,长得又粗棒又黑实。到了秋天,高粱棵长得好像一棵大树,高七八丈,秸杆有三四搂粗,结得高粱穗方圆有十几丈远。
高粱熟了,高阴阳把这块地整个轧了一个场,搬来梯子靠在高粱棵上。他上到穗杈上,用一根长杆子照着高粱穗一个劲地打,打一杆子八石五,打一杆子八石五,工夫不大,场面上堆满了高粱。
正在打得上劲的时候,突然乌云四起,雷声隆隆。他舅舅可急了,叫他赶紧下来收拾场里的高粱。高阴阳一下来,云散天晴,高粱穗上一粒高粱也没有了。
把场里的高粱拉回家里,装了个囤尖仓满,他舅舅看见了很高兴。以后,舅舅的地种什么,怎么个管理法,都是由高阴阳安排,村里的乡亲们,也都效仿他。
高阴阳出生在一个庄户主家里,靠种地为生。每年的庄稼,他种什么,秋后准收什么。村里的老百姓,见他种地年年丰收,就跟着他学,每年他种什么,别人也种什么。
有一年,高阴阳把地里全种上了高粱,别人见他种高粱随着也都种成了高粱。头伏时,全村满地高粱又粗又壮,正在窜节打苞。谁知,高阴阳找了几个帮忙的,一天把十几亩正在打苞高粱全都砍倒了,没有一个人不可惜的。高粱眼看就要熟了,一下毁掉,谁也不敢跟他学。
高阴阳把高粱砍了后,又把地里重新耕了一遍,一下子都种成荞麦。谁知刚出三伏,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雨,把那正吐穗的高粱全刮折了,耕了地种荞麦吧?节令太迟了,一年的地只好白养种了。
秋后,别人家的地收成无几,高阴阳种的荞麦却是大丰收。
喝酒吧,吃粘糕吧
高阴阳能知过去能测未来,也能知道农业上哪一年收什么庄稼,但谁问他,他也不说,怕泄露天机。他的儿媳妇问过他好几次,他总是不言语。
有一年春节期间,亲家来拜年,在喝酒的时候,问高阴阳:“亲家,今年什么庄稼丰收呢?”高阴阳说:“你喝酒吧。”等一会儿,他亲家又诚恳地问他:“今年种什么庄稼好呢?”他说:“你吃粘糕吧。”他亲家两次问不出话来,也就不再往下问了。
没想到这一年秋后黍子特别丰收,他亲家才恍然大悟:原来酒是黍子做的,粘糕也是黍子做的,这不是明明告诉我今年收黍子吗?
高阴阳治死宋阴阳
有一年,高阴阳到河南游玩,一天他走到一个村子里,迎面碰上了一个庄户人,低着头,愁眉不展地往村外走。高阴阳上前问道:“老兄,你有什么心事儿啊?看我能不能帮你的忙呢?”那人说:“俺们这儿有一个阴阳先生姓宋,谁家死了人都得去请他,如果不请他,他就招神弄鬼,闹得你的家里不得安生。今儿个我的家里办丧事儿,不去请他不行,可是不给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他银两又请不到来。()我爷爷害病一年多,请医生抓药借了好多债务,我没有银两去请他,你说怎么办呢?”高阴阳听了说:“今儿个你别请他了。我保证你家里不出事儿。”于是,那个庄户人便把高阴阳请到了家里。
吃过晚饭后,高阴阳对丧主家说:“你们去准备一碗狗血,四只驴蹄子,再请来四个壮汉伺候。”不一会儿,把应用的东西都找来了,四个壮汉也到了。高阴阳对他们说:“到了黑夜,你们四个都守在死人旁边,看死人哪儿动,你们就向他那儿喷狗血,另一个人用驴蹄子敲打那儿。”人们等了半宿,一点动静也没有。
半夜以后,死人的一支胳膊动了起来。一个壮汉噙了一口狗血,向死人的胳膊上喷去,另一个人拿驴蹄子敲了那个胳膊一下。高阴阳念了句咒语,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符帖在死人那支胳膊上,胳膊就不动了。
一会儿,另一支胳膊动起来了,又用这个法子,治得也不动了。就这样,把两支胳膊,两条腿治得都不动了。这时,死人突然坐了起来,人们又喷血,又用驴蹄子打,也贴上了一张符帖。就这样闹腾了整个半夜,死人一动不动了。
第二天清早,传来了宋阴阳死去了的信息。
原来,宋阴阳嫌死了人的那家,没有去请他,便用自己的灵魂去附到死人的身上,去吓唬人,没想到,这一回却被高阴阳治死了。
至今,在河南还流传着“河北高阴阳治死河南宋阴阳”的故事哩。
高阴阳又辗转到云南,以治病为生。他的医术很高明,不论治什么病,药到病除,治好了好多人。人们酬谢他,他分文不取,可他却爱上了当地一盘石碾子。这盘石碾子并不是什么高贵的石料,也不是价格昂贵的什么东西,只是它的形状奇特,碾盘和支碾盘的三条腿儿是连在一起的,是由一整块石头凿成的。碾子的主人觉得很奇怪,就问道:“先生,我倒不是吝惜这盘碾子,只是你的家离这儿有几千里,碾子约有两千多斤,你可怎么个运法呢?”高阴阳说:“只要你肯给我,你就不必替我担心了。”
过了几天,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高阴阳用草绳把碾子缠了又缠,绑了又绑,捆了个结结实实。全家人坐在碾盘上,他口里念念有词,不知怎的,碾子腾空而起,一家人从半空中回到了他的故乡高朱乐村,把碾子安稳地安置在他家的家门口。
直到现在,这个石碾还蹲在那个地方。
四 显 神 通
高阴阳的名气越来越大,人们常向高阴阳试探功法如何。一次几位村民对高说:“都说你的法力甚高,你能带领咱们到云南看一场大戏吗?”高阴阳说道:“那很容易,只要你们听我的话,保管让你们平安到云南看一场戏,平安回来。”于是几个小伙子一起都坐在一个石碾盘上。高阴阳说道:“我要用法力了,请你们都闭上双眼,不让你们睁眼千万别睁眼偷看,如睁眼偷看就会把你丢掉了。”于是大家都合上了双眼,只听见高阴阳嘴里嘟嘟哝哝念起了几句咒语。突然,大家感到石碾盘飘了起来,耳边的风声呼呼直响。飞呀飞呀,一会儿功夫石碾盘轻轻地落地了。高阴阳让大伙睁眼,大家睁眼一看,嗬!只见前边不远,锣鼓喧天的大戏台上正在唱大戏,大伙便高兴地看起来了。把大戏看完后,高阴阳又让大家都坐在那个石碾盘上,说了声:“都合上双眼,咱们要回家了。”又听到高阴阳念起了几句咒语便飞了起来。飞着飞着,其中一位好奇的小伙子想睁眼看一下是怎么个飞法,当他一睁眼看时,呼地一阵风把他飘了下来,丢在了半路上。别人都平安地回来了,他却步行了二、三年,讨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饭才回到家。[)这就是高阴阳一显神通。
听说高阴阳能带领村民们赴云南看戏,人人都很敬佩他的功力和法术。传说有一年的腊月二十八日,马上就要过农历小年了,农村家家户户都团聚到一起,大吃大喝地庆新年,畅谈一年来的收获。有人向高阴阳提出:“高先生,马上过新年了,你能给大伙在晚上做出个月亮来吗?明晃晃的给咱们照明守岁该多好啊!”高阴阳一听也是:“好吧!我给大伙做一个天灯,让大家痛痛快快地过好春节。”于是他便找出一张白纸,用他那把宝剪,剪呀剪呀,剪成了一个非常圆溜的月亮。他又在院子中央摆起了香案,点燃起一个神灯,口里嘟嘟哝哝地念起了几句咒语,一口法气呼地一声把他做的那个月亮吹上了天空,顿时,那月亮在天空发出了白色的光芒。这下可把人们高兴坏了,大家欢天喜地过了个新春佳节。这就是高阴阳的二显神通。
话说高阴阳春节给村民做的那个月亮在空中给大家照明,正月初五到了,新年马上过完了,不知怎地那个月亮越飞越高,那光亮一下子照到了京城。皇上闻知后,感到不好,春节时哪里来的月亮呢?一定是民间出了大能人,或是有个反民出现,一定要派人捉拿归案。据说查来查去发现了灵寿高朱乐村出了个“高阴阳”先生,于是派了一群兵将前来捉拿。高先生知道闯下了大祸,立刻把月亮收回烧掉,自己在家里编起了草绳来。捉拿他的兵将们将他家包围了,亮出皇上捉他的圣旨。高阴阳不慌不忙地说道:“好吧,我可以跟你们走,只是你们从老远的京城赶来一定很累了,这里给大伙烧点开水。你们先喝点水休息一下,我收拾一下东西便跟你们走好吗?”兵将们都感到口干舌燥。小头目心想:兵将把他家包围得水泄不通,谅他跑不出去,就答应了。高先生夫人给他们弄好开水,让大家喝了起来。外边的人不许进,高家的人不准出。这时高阴阳把草绳拧好了,让妻子点火做饭,烟囱里一阵黑烟冒向天空。高阴阳让一家人都骑在草绳上,口里念起了咒语,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草绳“嗖”地一声顺着烟囱里的黑烟飞了起来,一家人好像骑着一条出水的蛟龙向西方太行山飞去。来抓他的兵将们,眼看着一家人飞走了,毫无办法。这就是高阴阳三显神通。
话说高阴阳带着一家人,骑着草绳飞走了,朱乐村的人们谁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慢慢地就淡忘了此人。传说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灵寿高朱乐村出了位教书的先生,常年跋山涉水外出教书,每年农历腊月回家过春节,把挣下来的薪水拿给家人,过年后就又外出教书。这一年他游走到山西一带教书,挣下了不少银两。眼看又要过春节了,他便带着银两往回走,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趟过一条河又一条河,走啊走,走着走着,突然感到自己迷失了方向,怎么办呢?于是边走边打听过路的人。这一天他走在一座大山里,看见不远的地方有一位白须白发的老翁坐在一块山石旁休息,于是便上前问路:“大爷你好!我是河北灵寿人,回家走迷了路,请问我该怎么走才对路呢?”那老翁上下看了看他问道:“你老家是灵寿哪个村的?”教书匠答道:“灵寿高朱乐村,怎么大爷说话口音也像是灵寿的?”老者说:“对呀!我的老家也是灵寿朱乐村的。”二人越谈越亲热,于是老者便把教书匠领回家了,又是给他烧水喝,又是给他做饭吃,并且告诉教书匠说:“我家离你家不太远,只是多年没有回去了,我也打算和你一块走,路上好做个伴。”二人谈话不知不觉天气就晚了,教书匠有点着急了,问道:“咱们上路走吧,天马上就快黑了,路又这么远??”那老者说:“不用着急,不用着急,我这里有一匹快马,骑上它一袋烟工夫就回去了。”二人又谈起闲话来了。老者说:“高朱乐村东边有一条河沟,河边有一座关帝庙,你的家离关帝庙不太远吧?”“是的。”教书匠嘴里应付着,心里却急想上路回家,因为是农历小年了。老翁也看出了他的心事,笑着告诉他:“年轻人,我看你是真着急了,不要紧,马上你就会到家的。”于是拿出了一条拐杖,领着那年轻人就上了回家的路。他告诉教书人说:“你顺着我的手看,老远老远的地方那只灯亮着吧,你骑上拐杖往前走,千万不要看别处,走吧。”说也奇怪,教书匠半信半疑地骑上拐杖,向前一走却嗖地一下子飞了起来,好似腾云驾雾一般。他双眼看准前方的那只灯亮,飞呀飞,不一会就轻轻地落在了那只小灯的跟前。这位教书匠定神一看,这不是到了我的家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吗?那只灯正是他家影壁墙上土地爷前供奉的神灯。[]一家人听他讲了经过,都说他碰到的那位老翁一定是高阴阳先生了。先生又一次显示神通,送他回家。这就是高阴阳四显神通。
6.董秀起打大吾
董秀起是灵寿县南文城人,体态魁伟,力大无穷。他可以双手各托一个碌碡,就象小孩玩球一样,滚动翻舞,丝毫不费力气,只是每顿饭能吃斗米斗面,家里实在供养不起,因此,一年到头很少吃过一顿饱饭。他自小喜欢结交朋友,在朋友的往来上就是花费多少,也不可惜,不小的一点家业被他踢腾得几乎一无所有。父母去世后,只剩下了他一个人,整天东游西荡,无人管束,和一些“英雄好汉”结交在一起,常常招惹是非。
有一年春天,平山县大吾庙会,他要和乡亲们一块去赶庙会。人们都怕跟着他找麻烦,不愿意和他结伴同去,他只好一个人向庙会走去。
当他走到林山寺的时候,看见一块地里有两个人耕地。拉犁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和尚,扶犁的是一个五十多岁老和尚。这两个和尚步子轻快,行走如飞,不一会儿,就耕了两三遭。他俩在地头上稍微歇了一下,就又耕起来。董秀起看了看地头儿足有半里长,心想:这两个人拉着这么沉重的木犁,走得这么快,一定是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正想着的工夫,俩人又耕过了两三遭,刚在地头上一站,董秀起对老和尚说:“师父,我给你们拉两遭吧。”说着就接过小和尚的拉绳,套在自己的肩膀上,拉上犁杖就走,比小和尚走得还快。但是,他只拉了一遭,就气喘吁吁,汗水直淌,第二遭就步履艰难,满头大汗了,刚一到地头上便把拉绳一扔,喘着粗气说:“我有急事儿,还要赶路哩,不和你们耕了。”说完拔腿就走。
董秀起到大吾一看,赶庙的人已经很多了,红男绿女,摩肩接踵,他也只好随着人流往前走。
走了一阵子,看见临街不远的地方,有一座三间敞着的饭铺,灶台上支着鏊子,正在烙饼。一个四十多岁的健壮汉子,身穿蓝布长衫,坐在靠近中间厅柱的凳子上,随手拿起一个拳头大的荆榾柮,两个指头轻轻一捏,就听得喀喀一声,榾柮碎成数块儿,扔进灶膛内,呼呼的火苗儿冒上来。一会儿,又捏碎一块儿,续进火里。
董秀起看了好大一会儿,觉得挺稀罕。他要看个究竟,于是,便满满装了一锅烟,装着过去对火的样子,顺手拿起一个荆榾柮,用力一捏,把手指头顶疼了,也捏不碎这荆榾柮,心里很是惭愧。他用眼角一斜,见那人根本没理他,正在眯缝着眼,仰着颏养神哩。
董秀起为了显示自己,趁那人不注意,一转身,轻轻地用一只胳膊夹住厅柱往上一提,下边用脚尖一踢,把那个人的大衫角踢进厅柱底下。他放下厅柱,压住衣角,到不远的墙根里蹲下,一边抽烟一边看着。一袋烟还没有吸完,那个人要站起来走动,一迈步身子往后一伸,再一迈步身子又被拽回来,低头一看,衣角被压在厅柱底下,怎么拽也拽不出来,他觉得很奇怪。这时,旁边一个卖瓜子的老头,用手一指董秀起对他说:“还是请墙根底下蹲着抽烟的那位老乡帮你的忙吧。”那个人没办法,只好远远地向董秀起抱拳招请。董秀起走过来说:“我见你手指头上的劲头儿很大,我还想看一看你身子上的功夫哩。”那个人赶紧陪笑说:“不敢!不敢!我贾天乐什么功夫也没有,只是自幼烧火,练出来指头上的这点劲儿。请快帮个忙吧!”说着还伸出那两个指头让董秀起看。只见他的指头肚儿又粗又大,还有厚厚的一层老茧。董秀起走过来,只用左胳膊夹住厅柱轻轻一提,柱子离柱脚石就有好几寸,那个人连忙拽出了衣角,并向董秀起道了谢。
董秀起提厅柱这一下不要紧,引来了一大群赶庙的人看热闹。有的感到惊奇,有的齐声叫好,有的心中嫉妒,有的表示不忿。卖饼的伙计们看见董秀起提厅柱弄得房架子咯吱吱地响,哗哗地落了一屋子灰尘,人身上、炊具上、食物上都是灰尘。伙计们嘟嘟囔囔地嚷骂起来。围观的人们也七嘴八舌地帮着腔,甚至有的破口大骂。董秀起那能受得下这份儿气!他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眼睛一瞪,大喝一声,吓得众人向后退。(]他的双手一摩挲,就把身旁的好几个人拨拉倒了。众人一看董秀起动了手,一声呐喊,就一窝蜂似的拥上来打他。虽说是众人要打他,但他还是想着不动手。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手头重,稍不注意,就会弄出人命来,因此,他只是轻轻地拨拉着人们,自己慢慢地往后退,想躲出圈子乘机走开就算了事。谁知庙会的人太多,怎么挤也挤不出去。为了自己往后撤,手头再轻也能把人拨拉倒,手到之处,人群全倒,人碰人,人压人,人砸人,人踩人,摔倒了好多人。人群乱了,呼唤声,呐喊声,惨叫声,怒骂声,混乱一片。甚至有人拿了扁担、棍棒、木杈、铁锨都来助威呐喊。董秀起单独一人,且战且退,退着退着,忽然后脚一空,跌进了一个打坯坑里,摔了个坐蹲。这一下,大伙可得手了,有的扬沙土,有的抛砖石,有的扔土块,有的泼水浆,蒙头盖脑地乱扔一起,弄得董秀起抬不起头来,眼睛睁不开,耳朵听不清,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忽然圈外一阵糟乱,有两个人从卖饭者的灶膛子里抽出一根冒着火的木柴棒,一面往里闯,一面吆喝着:“闪开!闪开!这么多的人打不住他一个,真丢人!看我们俩收拾他。”闯进圈子后,前头的那个人大喊一声:“董秀起,你招家伙!”董秀起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抬头一看,一根冒烟带火的劈柴棒朝他飞来,他用手一接,正好接住。那个人一抬手说:“快跟我来,不要伤人。”董秀起明白了,一蹦跳出了打坯坑,用劈柴的火头拨开人群,紧随二人扬长而去。这两个人就是在路上见到的那两个耕地的和尚。
第二年春天,董秀起又去大吾赶庙。他想起头一年的事儿来,总觉得有点晦气,心想:要是再碰到那几个人,一定要好好地教训他们一番。他在庙上转了一趟找不着,便到戏台底下去看戏。
戏早已开了,现在正唱的是他最爱看的武戏,于是他挤进前台去看。在紧锣密鼓中走出了一个花头鬼脸、红胡须、手持两柄大捶的家伙,一进场就和八名手持长枪的英俊少年对打起来,非常热闹。不一会儿,花脸丑汉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观众连声叫好。董秀起越看越迷惑,自己平时看的戏也不少,这出戏却从来没有看过,顺口向身旁的一位观众问道:“这是一出什么戏?”那人告诉他说:“这就是《董秀起打大吾》。”
董秀起正为这事揣着一肚子火,一听这话,立刻火冒三丈,一个箭步蹿上戏台,大声嚷道:“看你董爷爷是这个样吗?”顺手抓起一个英俊少年扔到台下两三丈远,接着两个、三个??嗖、嗖、嗖的全部扔到了台下,一个个被摔得鼻青脸肿,叫爹喊娘。台上的前后台人员,连滚带爬,逃窜一空。台下的观众一片混乱,四处奔逃。董秀起火性大发,把台上的桌子、凳子、大鼓、小鼓、演唱道具都给砸了个稀烂。
正在这时,忽听背后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兄弟息怒,手下留情。”董秀起回头一看,又是那两个和尚站在眼前,随即向他俩陪了个笑脸。三个人一块离开了大吾。
后来,经林山寺里的和尚劝解,才消除了双方的仇恨。双方约定好在每年大吾的庙会上,留出一片地方,让灵寿人在那里摆摊做买卖,称为灵寿的“飞地”。
这耕地的两个和尚,和卖饼的贾天乐,都是二十八宿的主要人物。
7.陈文礼留徒弟
陈文礼是灵寿县北谭庄人,拳术精明,力举千斤。好多年轻人都想跟他学武艺,可他一个徒弟也不留。
南羊沟有个姓高的年轻人,是陈文礼的亲外甥,长得五大三粗,脸膛黝黑,憨里憨气,力大无穷,人们都叫他“黑大个”。他十几岁上就跟着父亲烧砖窑,干起活来一个人能顶十来个,他也很想跟着舅舅学两手儿,恳求过多少次,陈文礼就是不教他。
有一天,陈文礼去看外甥出砖窑。黑大个外甥又提出了学武艺的事儿,陈文礼理也不理他。外甥憨笑着问道:“舅舅,这武艺怎么就能学会了呢?”陈文礼不耐烦地说道:“练的。”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黑大个一见舅舅开了口就认为有了门儿了,上前拽住舅舅的手,死气白赖地要求教他。(]陈文礼生气了,手一拨拉把外甥拨拉了个跟头,说了一声:“滚开!”一脚踢在外甥的屁股上,把外甥从砖窑里直踢在窑外三四丈远,气丧丧地走了。
黑大个跌出窑外弄了个坐蹲儿,爬起来摸了摸屁股也不疼,觉得这一脚踢得又狠又稳,又没有摔伤,挺好玩的。他返回身来,走进窑里,摞起了四五个砖,仿着舅舅的样子,用脚一踢,说了声“滚出去吧!”四五个砖同时飞出窑外,再摞上几个,又踢了出去,越踢越觉得好玩。这样的踢砖又省得一趟趟地往外背。从此,他每次从窑里出砖,都是这样地往外踢,越踢踢得越多,踢得越远,踢得越稳当,踢出的砖还能块块成垛,不散不倒,日子长了,就是摞上一大垛砖,也能踢出去,稳稳当当地垛在窑外。此后,黑大个出砖再也不用背了,一窑砖几十脚就能全部踢出去。
8.冯大成担盐
灵寿县万里村出了一个大力士,名叫冯大成。人们传说他在娘肚子里怀了十六个月,刚生下来就有十七、八斤重。他长大了,饭量很大,能吃斗米斗面。他到财主家当找工①,人们嫌他吃得多,没有人愿觅他,他就整天在家里闲着没事干。
一次他的叔叔给他出主意说:“你在家歇着也是歇着,不如去给城里的盐店担盐,也能挣个零花钱儿。”冯大成一听,也是个办法,甭管挣钱多少,总比在家里歇着强。于是,他到城里去赶集时,顺便和盐店的掌柜的说好,第二天就去。
灵寿盐店的盐是从正定府运来的。从正定府到灵寿城有五十华里,运盐都是用木脚小推车往回推,一车能推一包盐②。冯大成没有小车,从家里扛了一根小檩条,来到了正定府。盐店的老板说:“你不使小车,怎么往回运盐?”冯大成说:“我担。”老板说:“一包盐二百来斤,你怎么个担法?”冯大成说:“有法担,我担俩,一头一个。”老板一听说:“小车才能推一包盐,你担两包四百斤,甭说担,压也得把你压得爬下了。”冯大成说:“不是俺吹牛,担上两包盐,不换肩,不歇脚,一气担到灵寿。”老板说:“你真能担两包盐一气到灵寿,这两包盐我就白送给你了。”冯大成说:“那咱就试试吧。”
冯大成和盐店老板打了赌,担起两包盐就上了路,盐店老板骑着小毛驴紧跟在后面。出了正定县城,走了二三里路到了邢家庄,老板看冯大成担着两包盐和挑着两个饭罐子一样,汗不流气不喘,只顾一个劲往前走,看样子是真能担到灵寿。
走着走着,老板想起了个鬼点子。他想:人都爱财,我身上还带着两吊钱,我假装丢钱,把钱一个一个地掉在地上,看他捡不捡。他要捡准歇脚,一歇脚就算是输了。
老板打好了主意,抽出鞭子紧打驴往前走了几步,跑到了冯大成前头,把一个铜钱掉在了地上。冯大成光着脚板走路,看见了钱用脚指头把钱夹住,腿一弯手一拉,装进了衣袋里。盐店老板走两步丢一个,冯大成见一个拾一个。一直走出了十几里地,老板的两吊钱扔完了,冯大成也一个个地捡光了。冯大成还是和先前一样,面不改色气不喘,照样一个劲地往前走。 老板叹了口气说:“我算是真服了你。俺活一辈子,还没有见过你这样大气力的人。俺输给你了,可也开了开眼界。”
就这样,冯大成不但挣了脚钱,还白得了两包盐,又拾得了老板扔在地上的两吊钱,冯大成的大气力更加出名了。
注:①找工:临时给人家做一两天活的人。
②一包盐:就是一麻袋盐,约二百斤。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9.牛四风耍无赖
牛四风,行唐牛下口人,力气大,脾气烈,好耍无赖。[)只要他看中谁家有个什么古玩器皿,你就得送给他,他要想吃谁家一顿饭,你得赶紧给他做,要不的话,你就别想过个安生日子,因此,三里五乡的人谁也不去惹他。
一次,本村几户人家合伙儿打着一眼吃水井。大伙儿正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走来了,坐在一旁胡吹六拉地品闲话,到吃饭的时候了,白吃了饭还不算,还嫌没有酒没有肉唠叨了一阵子,吃完饭嘟嘟囔囔地走开了。
井打起了,还没有用砖甃起来,井口周围都是暄土。第二天,人们去甃井时,到井台上一看,愣住了。井口上架着一个光溜溜的圆形大石头,没楞没角约有一千多斤,稍微一动,就会掉进井里去,一掉下去,就没法往上捞了。石头沉到底,堵住了泉眼,这井也就作废了。怎么办呢?大家在观望着。
这时候,牛四风披着个夹袄,趿拉着两只鞋走来了,一看这情况,问道:“你们围在井口上干什么?”一位老年人笑嘻嘻地说道:“老四,你看这个大石头堵住了井口,一准是管水的神圣儿嫌我们不给他烧香,给我们显个灵验,叫我们看看,再不烧香,恐怕就不叫我们吃水了。老四,你看怎么办呢?谁都知道你有神力,看你能不能把石头拨拉开,今天中午俺们大伙给你摆个八个碗的大席。”牛四风说:“真的吗?”那人说:“那还能说瞎话吗?” 说着牛四风把夹袄一扔,猫下腰,两个胳臂从石头下边一抱,轻轻地往起一举,将石头撂到了一边。大伙儿亲眼看到牛四风的这一手,不约而同地齐声喝道:“牛四风就是行!” 井口打开了,人们赶紧派人到打井的各家里敛了一些蔬菜酒肉,做了一桌丰盛的酒席,宴请了牛四风才算了事。
有一年的夏天,连绵大雨,山洪暴发,磁河里的水陡涨至腰深。那时候,河上没桥,也没有送河的人。一辆拉药材的大车,到河中心车辙陷住了,怎么打牲口也拉不出来。
这时候,牛四风来到这里,扬言说:“这么点小事儿,也值得大惊小怪。”有人说:“你有本事,你给拉上来。”牛四风说:“我拉上来,得给我十两银子。”拉药材的说:“可以,只要你给拉过了河,马上就给。”牛四风听说后,一个猛子钻进了车底下的水里,搬出了两块大石头,他把牲口一轰,车就拉上来了,一直拉到了河南岸。拉药材的立即给了他十两银子,并请他到孙家楼吃了一顿酒肉具备的午饭,才算了解。
原来,两个大石头是牛四风事先摆在人车必经的河滩里,才发生了这个事儿的。
10.受气媳妇董姣英
董姣英是董秀起的大女儿,出嫁到行唐县阎庄王家做媳妇。她不仅针黹秀丽女工精通,而且遵规守礼,谦恭谨让,勤理家务,孝顺公婆,婚后三年没有一点过错,就这样也伺候不下她那刁钻残忍的婆婆。婆婆经常无中生有地寻找差错,说骂就骂,说打就打,逼着儿子给媳妇气受。董姣英只是忍气吞声,从不还口还手。乡亲们都知道这个媳妇太受气了。
有一次,姣英到邻家去推碾,一个人整整忙了一上午,回家时,肩上扛着满满一笸箩面,手里还提着簸箕、罗子。走到家门口时,一大群人围着看耍猴,堵得她进不去家门。她要求人们闪道,年轻的小伙子们不但不给闪,反而堵得更严实,故意和她逗着玩。姣英一来怕误了做饭,惹得婆婆生气;二来年轻害臊,怎么说好话也不让过去,逼得她脸面鲜红,心里一急,忘记了父亲的教训,身子一纵,隔着人群跳上了门楼,从房顶上回了家。众人看了,一个个目瞪口呆,竟不知董姣英还有这样的本事,全村的人们都嚷嚷动了。她家的人们因没有亲眼见,有点不相信。
还有一天,邻居的张员外家接到了一封匿名信,是一伙强盗给他的,要他在某月某日给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准备好白银五百两,当晚三更到他家来取,如果交不出来,就要杀他的全家,烧他的房屋。[)一家人慌乱了,妇女们哭哭啼啼,嚷着要出去逃命。张员外双眉紧锁,心乱如麻,跑了吧,舍不得房屋;不跑吧,又交不出这么多的银两,不知如何是好。
一个老仆提醒张员外道:“邻居的董姣英心细眼明武艺高强,求求她看看有没有办法。”一句话,提醒了张员外,因为他是亲眼看见过董姣英跳房回家的。他相信董姣英有本事,于是就和老伴一块去找董姣英。他俩带着发愁的样子对姣英说明了来意。姣英听了,心里想着:有害不除,我的本事有什么用,就慨然应允了。张员外还问姣英需要多少人做帮手,姣英说:“一个帮手也不用,只是到那天晚上你们在房顶上多堆些砖、瓦、石块,然后你们都到屋里睡觉,把门窗关好,谁也不要出门。”说完后,二人千恩万谢地离开王家回去了。到了那天晚上,姣英等她丈夫和公婆都睡着了,便轻轻地把箱子打开,从箱子底儿翻出了结婚时娘家陪送的主要嫁妆:一身轻软夜行衣,一顶护颈细籘帽,一双牛皮钢钩靴,一对鸳鸯雁翎刀,一条生丝束腰带,四支三棱形精钢镳。她穿带整齐走出门来,串房越脊来到张家房顶,谁也没有发觉。
约摸三更时分,只见有十多个黑影儿相继越过张家院墙,来到正房窗戶外,喊叫張员外交出银两来。张员外一家人一个个吓得战战兢兢,不敢吭声。为首的一个强盗瓮声瓮气地骂道:“他妈的,怎么不应声!”唰地一声抽出刀来要劈窗户。姣英在房顶上站起身来,大声喝道:“强盗们休得无理,你奶奶在这里,早已等候多时了。”众贼一愣,想不到他家早有准备,后来听出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发现只有她一个人,才又放下心来。有一个贼轻蔑地哼了一声,纵身蹿到房上去。没等他在房上站稳,姣英飞脚一摆一蹬,那贼惨叫一声,摔了下去。因为姣英脚一摆,靴上的钢钩就将那贼的半边脸划了一道一寸宽的口子,随后再一蹬,贼就仰面摔到院子里。其他强盗没敢再上,嗖,嗖,嗖几支冷箭照姣英射来。姣英双刀飞舞,拨开飞箭,没等第二次射箭,雨点般的砖瓦石块就向众贼打去。众贼被砸得头破血流,娘啊老子地抱头鼠窜,越墙逃跑。最后一个贼刚爬上墙头,董姣英象雄鹰扑食般地飞身跳过三丈多宽的院子,落在墙头上,伸手揪住那贼的耳朵。那贼连声喊道:“饶命!饶命!”姣英说:“杀你的狗命,嫌你玷污了我的宝刀。现在放你回去,告诉你们那一群狐朋狗友,张家是你奶奶的高邻,不能随便抢夺。你们要是再来,你奶奶奉陪到底。”姣英说完飞脚一踢,手一拧,把那贼踢出两丈多远,并揪下了半个耳朵。那贼“娘哎”一声,连滚带爬地逃窜而去。这时董姣英才大声喊道:“张员外,放心休息吧。”等张员外一家人出来回谢时,人早已没有踪影了。 姣英回到家里,见丈夫正在生气,她赶紧向丈夫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丈夫那里相信,破口大骂道:“一个女人家三更半夜里瞒着丈夫,随便外出,一定办不出好事儿来,不要脸的东西,给我滚!”姣英一再解释,丈夫还是不依,伸手就打。姣英生气了,用食指顶住丈夫的脑门子一推,丈夫噔、噔、噔后退了四五步仰倒在墙旮旯儿里。姣英自觉有点手重了,后悔得很,赶紧把丈夫搀了起来,赔了不是。丈夫一看斗她不过,也只得算罢。
第二天清早,张家夫妇俩过来面谢时,讲述了姣英杀贼的情景。姣英的公婆和丈夫说:“看平时姣英那样温顺,真想不到她还有这样的本事哩!”从此以后,一家人再也不敢给姣英气受了。
灵寿县护驾疃村有一个大力士,虎背熊腰,身躯魁梧,头大脸方,两眼如铃,紫黑色的脸膛下陪衬着一张大嘴,厚嘴唇,大嘴岔,好象一个大火盆,因此,人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他“火盆嘴”。模样虽说不强,可他练得了一身好功夫,一丈多远打空槌①能打得树叶哗啦啦响,两只手同时提东西,每只手各能提起二三百斤。他就是没有在众人面前显露过这些武艺。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有一年腊月里,火盆嘴到灵寿赶集,带着卖了年货的钱,摸了个大黑往家里走,半路上碰见了两个劫道的,把他身上带的钱全都抢去了。()火盆嘴垂头丧气地往前走,走着,走着,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本事,心想:这个时候,不施展自己的本事,练这功夫干什么?
于是,他返了回来,一看两个贼小子正在分赃。火盆嘴一个箭步跑过去,一手抓住了一个脑袋,提溜②起来和打舞花一样地耍了一阵子,可把两个小贼子悠荡坏了,弄得他俩晕头转向,真不知自己是死还是活。
放下以后,又让他两个碰头,好象采钹③一样,碰得他两个连连说好话求饶。火盆嘴把他两个放开以后,他两个把劫得的钱一文不短地全部还给了火盆嘴。火盆嘴又把他俩教训了一番,两个贼小子赶紧说:“不敢了,不敢了!今后再也不敢做这不下本儿的勾当了。求老爷饶命!求老爷饶命!”
注:①打空槌:两个拳头在空中向前猛打出去。并不着物。
②提溜(dī.liu):用手把东西提起,悬在空中。
③采钹(cāī.bó):使两个铜钹片,拍打的动作。
12.王 林 学 艺
有一个小伙子叫王林,他听说月明山上有个老道士武艺高强,很多人跟他学艺,都给饿跑了,王林决意去试试,想学他一手儿。
王林来到月明山下,只见悬崖陡壁,怪石嶙峋。他走到半山腰处的一块平地上,见有一棵石槐,有十来搂粗,树旁有一幢茅屋,屋门虚掩,不见有人。他刚想放下行李去找人,忽见屋背后的小道上走来一位老人,老人银须白发,红光满面,骨架清瘦,行走如飞。他想,这必定是老师傅,急忙迎上去,口称师傅,纳头便拜。老人只微微一笑说:“不要光拜师傅,咱们先准备饭吧。”
王林心里很高兴,跟着老道士来到屋内。老道士拿出了半升稻谷说:“你用手把稻谷搓成米,咱们好下锅做饭。”
王林一听愣住了,心想用手搓米吃,那可搓到几时啊!今天这顿饭可不知吃到什么猴儿年哩!
老道士一看王林的为难样子,自己先抓了一把稻谷,朝手心里一放,两个手掌一捻,把谷皮一吹,一把黄澄澄的稻谷变成了一把白花花的大米。
王林一看,只好学着师傅的样子搓起来,可是搓了不过两三把,就把手掌搓得火辣辣地疼起来。他真想放下不干了,可是又转念一想,既来学艺,怎怕吃苦,可不能打退堂鼓啊!他咬紧牙关,忍着痛苦,继续搓起来,搓了半晌,总算搓够了一顿饭的米。
老道士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有骨气,你这徒弟我算收下了。今天这顿饭就用你搓的米,算是给你接风吧。从明天起,你搓多少米咱们就吃多少,挨饿不挨饿就看你的喽!” 王林一听,心里敲开了小鼓,我自己搓,一天搓不了两把米,甭说俩人吃,就我一个人也不够塞牙缝啊!咱这一顿饭能吃一升米的大肚汉,要不挨饿才怪哩!
一连三天过去了,王林搓大米,总供不上俩人吃。他饿得头昏眼花,心想:怨不得很多人都给饿跑了,说不定,我等不到武艺学成也得饿跑了。但他又纳闷:师傅每顿饭比自己吃得还少,却毫无饿意,看来师傅一定有内功。如果我能学会不吃饭也不饿的功夫,那也可以啊。想到这里,他问师傅道:“师傅,怎么不教俺学武艺呢?”
师傅正色道:“人活着吃饭第一。你现在搓米,连你自己的嘴还供应不上,怎么能谈得上学武艺呢!你还是搓米吧,能搓得吃饱饭了,咱们再谈别的功夫。”
王林无奈,只好每天跟师傅学搓米,搓呀!搓呀!搓得手上的茧子长满了又脱落了,脱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落了又长起来,几个月以后,觉得越搓越顺手,拿起一把稻谷,眨眼间就是一把米。()这时,师傅拿来一块石头说:“小伙子,你捏捏这块石头是硬还是软。”王林拿起石头,往石台上一磕“叭、叭”地响,可他也不知道师傅的用意是什么?
师傅见他发愣,便说:“拿出你搓稻谷的劲头儿,捏它一下看。”
王林心里想道:好师傅!叫俺搓了稻谷捏石头,这算教那家武艺?心虽这么想,可他还是捏了一下。哈!这石头竟被捏得粉碎了。怪事,我这手怎么能有这大的能力呢?王林半信半疑地又捏了几块石头,块块被捏得粉碎。他高兴地连问师傅道:“这是学的什么艺?”师傅笑着说:“这叫‘铁砂掌’,是你学的第一艺。”师傅接着说:“今后搓米这活儿我来干,你就围着这棵大槐树转吧,每天跑九九八十一个圈。直跑得我一看,不是你围着树跑,而像是树围着你转的时候,就算是你学会了第二艺。”
王林听罢,内心里欢喜,说着蹦到院子里,围着大树转了起来,一天、两天、三天??,从未间断。每天老道士除了搓米外,还教他怎样跑。就这样,整整跑了九九八十一天,这时候,王林越跑越觉得轻松,跑得自己身轻如鸟,脚下生风,一动就好像飞起来一样。
老师傅看见了,笑着说:“好,你这第二艺算是学成了。”接着说:“今后,你要从这树下往上蹦,什么时候蹦得和这棵树一样高了,就算是你学会了第三艺。”
王林仰脸一看,五六丈高一棵树,自己本事再大,也成不了百灵鸟,怎么能蹦上去呢?又一想,既然前两艺能学成,这第三艺么,也许能够学得会。
自此以后,王林每天从清晨到傍晚,不是跳就是蹦,整整蹦跳了两个九九八十一天。果然,自己觉得身轻如燕,脚尖一沾地,大腿一弓,就能轻轻地飞到树稍上。
一天,老道士把王林叫到跟前说:“天下无难事,只要有恒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你在这里吃了些苦头,今天算是熬出来了,现在你的武艺已经学成,下山去吧!”
13.邵德富能掐会算
邵德富,灵寿县南青同人,他能掐会算,未卜先知,是夭折了的小皇帝出世后辅佐朝廷的军师。这里流传着他两个预知的故事。
一天,邵德富闲着没事儿,手里拄着拐杖,到村边去溜达,走着走着,一块大石头横在眼前,挡住他不能往前走。有人说他,你从旁边绕绕不就过去了吗?他不但不听,还用拐杖厾点着大石头说:“石头,石头,你拦在我的前头,我等着你给我让开,我可不能绕着走。”说完他倒退了几步,坐在一旁等候着。
一会儿,一群人拉着车子,带着镐、钻来到大石头跟前。他们放下车子,挖了挖石头周围的土,按住石头抡锤晃钻地凿起来,不到一个时辰,把石头凿成了碎块石料,装在车上,又清理了碎砟,填平了土坑,拉上车子走了。
这时邵德富站起身来,冲着填平的土坑,照直走过去。人们都觉得这个老头儿挺古怪,一打听才知道他就是未卜先知的邵德富。他今儿个已经算准了一定有人要开这块石头,所以才坐在旁边等着哩。
邵德富临死的时候,把自己的亲人叫到跟前说:“我死后,就穿原身衣裳,入殓时,什么东西也不要放进棺材里,一定要把邻家那个‘不着调’①孩子叫到跟前,让他亲眼看着我入殓,看着你们是不是往棺材里放东西,看着合棺盖,看着我下葬。你们可千万要记着。” 不多几天,邵德富真的死了。他做过官儿,又有名望,家大业大是个好过主儿。入殓那天,人们都来看热闹,看他家里要往棺材里放什么东西。他家里遵照邵德富的遗言,把邻家的那个“不着调”孩子找了来,叫他站在棺材的旁边。这孩子正愁着挤不进去看不见哩,这一下可碰对了他的心思,好好地站在了棺材一边,清清楚楚地看到邵德富穿的是他平时的那套布衣裳,棺子里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他又亲眼看到合上棺盖,抬到坟上埋葬了。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多少年过去了,那个小孩儿长到二十好几了,材料学废②了,吃喝嫖赌,坑蒙拐骗,什么坏事儿都干。[]后来他又和一伙坏小子干起偷坟劫墓的事儿来了。
一天,这一伙儿人商量去劫邵德富的坟,他们估计邵德富家境富裕,坟里一定有金银财宝。这时,那个“不着调”的小孩儿说:“你们都想错了,埋坟那天,我是亲眼看见的,他的棺材里什么财宝都没有,偷他的坟是白费劲。”后来,那一带,其他财主家的坟都被盗了,就是没有挖开邵德富的坟。
注:①不着吊:说话、出事儿使人厌恶,不干正经事儿。
②材料学废:人学坏了。
14.神箭手桑木公
桑木公是灵寿县桑家庄人,传说他是万里村杜家坟里夭折了的小皇帝的保国将军。他有一手好箭法,白天能射穿钱眼,晚上能百步射香头。他还练就了一身大力气,背粮入囤一次能背五六百斤。他的名气很大,震惊了当地百里以内的英雄好汉。万里村冯大成早就有个耳闻,很想会一会这个人物,可是,平白无故的怎么去找人家斗力呢?
桑木公自小就没了父亲,母亲一个人承担着家务,靠纺线织布把他养大。二十年过去了,家里还是贫穷,孤儿寡母还是过不出去。
桑木公想:母亲年岁大了,整理整理家里的杂务活儿,做做饭就够累了,其它的活儿就得自己下手干。因此,他每天练完了武功,第一件事儿就是打水,天天如此,几乎每天第一个到井台上打水的都是他。井就在村南口的道边上,什么时候都可以打水。
冯大成打听准了这些情况,就在一个大清早上,趁桑木公还没有挑水之前,把村南打谷场里的两个大碌碡搬到了井台上,成“人”字形地叉在井口上。人要想打水,从两个碌碡中间打,水筲系不进去,要是只搬掉一个碌碡,另一个就得掉进井里去,两个碌碡同时搬,谁也没有这两下子。冯大成摆好后,站在暗处偷着看。
桑木公来打水了,到井台上一看,愣住了,心想:“不知是谁弄得这个坏招儿。”随口说:“谁家的孩子没事儿干,弄出这个缺德的事儿来!”说着他不慌不忙地把担杖一搁,走上井台,把两只胳膊伸进两个碌碡的中间,用力往两边轻轻地一拨拉,一个碌碡往左,一个碌碡往右,滚出了好几丈远。
冯大成一看,暗暗佩服桑木公的臂力。
有一年腊月二十六灵寿大集,冯大成为了准备年货到集上粜粮食,因行情不利,弄得天气很晚了粮食才出了手。回家走到程阜安时,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在上坡下岭的弯曲小道上行走很不方便,他便到亲戚家找了两根火绳,点着火借以照明和避免牲口的侵害。当他走到凤凰山时,突然听着“嗖!嗖!”两声,两个火绳头儿同时熄灭了。冯大成觉得很奇怪,心想:人们都说这个地方有鬼,莫非我今天遇到了鬼不成?心虽这样想,可他总觉得自己力气大,心里也不怎么害怕,仍是继续往前走。
走了约有百步的时候,看见大道边有一个黑影儿。冯大成问道:“什么人?”那个人答道:“我。”“你是谁?干什么的?”“我叫桑木公,我发现这里有一只豹子,刚才我看见你来的地方,有两个明亮的东西,我认为是豹子的两只眼,顺手射出两箭,亮光一灭,我认为豹子被射死了,我要找那死豹子。你怎么来的?”
冯大成一听是桑木公射灭了火绳头,高兴地拉住桑木公的手说:“我叫冯大成,万里村人,我早就听说你有百步穿杨的好箭法,但没有亲眼看见过,今天我算真正看到了。你刚才射的不是豹子眼,而是我的火绳头儿。还有你那天早晨打水时,拨拉开的那两个大碌碡,那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是我放上去的。[)我亲眼看到你的臂力真大啊!”
桑木公一听冯大成能把两个大碌碡同时放在井口上叉成人字形,一定也是有两下子的。 打这儿以后,两个人成了亲密的朋友。
15.胡 二 相 公
灵寿县胡家庄有一个胡二相公,十七八岁时就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什么刀枪剑戟,鞭锏鐹锤,都能拿得起来,尤其是他的一套双剑,舞动起来,呼呼生风,水泄不通,携带身边,寸步不离,做为自己的防身武器。
胡二相公心地善良,好打抱不平,除暴安良,曾为当地的老百姓解决了不少难分难解的纠纷,也解救了很多受迫害的人。
太行山脚下的邢家庄有个邢来顺,娶妻张氏,生了五胎,都已夭折。第六个女儿长到了二十多岁,名邢秀丽,出息得杨柳细腰,柳眉杏眼,一表人才。附近的少年公子,都想追求她。
一年三月的庙会上,樊家庄樊公子在人群里望见了邢秀丽,见她长得好看,就想霸占她,仗恃着自己有钱有势,托人说媒。邢来顺早就知道樊公子吊二郎当,不务正业,整天价寻花问柳,不知污辱了多少妇女。媒人来了三四回,来顺都没答应。今天,媒人带来了纹银五十两,往桌子上一放,对来顺说:“樊家有钱,你家闺女去了,准受不了罪,老妈子、丫环伺候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邢来顺说:“这事我一时做不了主,得和秀丽商量一下。”媒人没等他说完就说:“我已经来了三四趟,你都没有痛快地答应。今天我把银子送来了,在你家桌子放着,我不再来了,三天以后你答复我,如不答应,第四天就来抢亲。”说罢就走了。 来顺家惧怕樊家的势大气粗,不知如何是好,和闺女一商量,闺女说:“这事儿好办,到时候我上吊一死,叫他们抢吧!”来顺夫妇俩听了这话,更是难受。
第三天,一家子愁得连饭都没有吃,秀丽更是苦闷。老俩口愁眉苦脸地在院子里转悠,一筹莫展。傍晚,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来到家门口,往院子里一看,见老俩口流着眼泪的愁苦样子,忙上前施礼问道:“大伯,大娘,为什么事儿愁成这样?”邢来顺抬头一看,不认识,就问:“你是谁?从哪儿来啊?有什么事儿吗?”这小伙子说:“我是个过路的人,人称我‘胡二相公’。”邢来顺长叹一声说:“小伙子,你走你的路吧!你打听这事儿也没用。”正说着,邢秀丽过来了,一看小伙子像个侠义之士,就敬仰地说:“壮士,明天我家有个为难的事儿,我父女们谁也想不出一个解救的办法来,所以忧愁至此。”胡二相公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情愿办这为难的事儿。你家到底遇到什么事儿了?”说话间,来顺媳妇也过来了,正想有个人给帮忙解救哩,就从头至尾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并说:“我们一家人万般无奈,没有一点办法,正打算今天晚上一起寻死哩!”胡二相公听了事情的始末,慷慨说道:“你们不用愁了,今个这事儿好办。今晚,让秀丽到别屋去住,我在秀丽屋里睡,你们把秀丽的上好衣裳给我几件把我打扮起来,让他们抢我。”邢来顺说:“那樊家可不是个善茬,要是露了馅,你可是插翅难飞啊!”胡二相公说:“我既然要去,心里必然有底,不会有什么差错的,你们放心吧。”
胡二相公睡到鸡叫头遍,就在屋里点上灯打扮起来,只等抢亲。
第二天一早喇叭声响,花轿到了门口。樊家的打手进来了,嚷嚷吵吵地说:“小姐啊,打扮好了没有?”胡二相公在屋里学着女人腔,尖声尖气地说:“早就打扮好了,怎么你们才来啊?”说着樊家的管家将轿子堵在了门口,让胡二相公上轿,抬走了。
花轿到了樊家门口,有搀新媳妇的,把胡二相公搀到天地桌前拜了天地。胡二相公扭扭捏捏地走到了屋里,一家人看见了,认为媳妇儿很美,都很高兴。
晚上,樊公子大摇大摆地进入了洞房。胡二相公见他喝得醉醺醺的,就娇声娇气地说:
灵寿 河北省灵寿县美丽传说
“今儿个是咱俩大喜的日子,我得陪你喝两盅。()”说罢命丫环摆酒端菜。丫环出去后,胡二相公把门插好,返回来,左手搭在樊公子的肩头上,右手给公子斟酒。樊公子一看新媳妇又俊又美又殷勤,不由得说了一句:“我的美人儿,你真好,你倒的酒我得喝。”一连喝了十几杯。胡二相公说:“常言道英雄海量,英雄对美人更得多喝。”胡二相公把大口大口的酒往樊公子嘴里灌,弄得樊公子脑袋一扎,爬在桌子边上不动弹了。胡二相公把樊公子扶在炕头上,给他把衣裳脱了,露出胸脯来,心里话:好杂种,好好记着过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周年。说着从腰里抽出了短剑,刺进樊公子的胸膛,掏出他的心肺,结束了小杂种的狗命。
胡二相公心想:这一下可惹下了大祸了,干脆让他樊家来一个绝根灭户吧!他走出屋门抓住了一个丫环,亮出了利剑说道:“你快告诉我你家的老东家在哪儿?”丫环吓坏了,浑身哆嗦着说:“我领着你去。”到上房屋窗下,胡二相公对丫环说:“你就在这儿呆一会儿,一步不许动,我出来后,咱俩一块走。”说着走进正房屋里,抽出宝剑三下五除二地结果了两个老东西。
接着胡二相公从屋里出来,一跺脚窜到了屋脊上,大声喊道:“不好了!老东家、樊公子被人杀死了。”一声呐喊,看家护院的人都起来了。胡二相公见人们来了,耍起两把利剑在空中飞舞,如入无人之境,霎时间,将樊家一家人杀了个鸡犬不留,返回来找到了丫环,一块奔向邢家庄去了。
到了邢家庄一看,邢来顺一家子正在啼哭哩!因为不知道胡二相公究竟闹成什么样儿了。胡二相公赶紧说:“你们不要哭了,我回来了。”接着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并说:“这个丫环留在你们家里,等着没事儿了,把她送回她的家里,我就此告辞了。”
16.接骨匠徐有恒
灵寿县狗台村有一个有名的接骨医生名叫徐有恒,他医术灵巧,医德高尚,在灵寿一带方圆百里颇有盛名。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他给人接骨,一般的伤势,多则六七十天,少则二三十天准好。
一天,一个官宦人家来请,徐先生一看装束知道是衙门贵府的来人。
从来人的口述中得知:病人是防守边城的一位将军。此人身材魁梧,体重一百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黎山老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