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说为什么我不看好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因为老板擅长

我来说说为什么我不看好长盈精密,因为老板擅长炒股,根本就没想着做好做大,搞个金属_长盈精密(300115)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我来说说为什么我不看好长盈精密,因为老板擅长炒股,根本就没想着做好做大,搞个金属
我来说说为什么我不看好,因为老板擅长炒股,根本就没想着做好做大,搞个金属框架天天催牛逼满产!!股价低了就赶快抄底,高了就减持,一群无知的散户跟着来起哄,结果都被套了吧?不如,我今天来就是看他倒闭的,不服你们就抄底啊!来啊,天天给你们机会!天天大盘都跑不赢的垃圾还有人捡便宜,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长盈精密在研究,虽然是我的组合里最面的股,然反复研究基本面,感觉第一,就是不涨,那就说说心得_长盈精密(300115)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长盈精密在研究,虽然是我的组合里最面的股,然反复研究基本面,感觉第一,就是不涨,那就说说心得
公司2013年报显示员工5200人,2014年年报显示期末员工6000余人,2015年末16000人,增长150%以上,但公司2015年收入增长只有67%。即使2015年和2013年比,收入只增长一倍多,但员工增长了两倍多,且公司在投资者调研中有介绍公司近年来内部自动化水平提高,人均效率提升,但为何员工数量仍然比收入增长快这么多?
以上是互动提问,仔细看了各个年度报告,属实,这就有一个问题了,人数增长那么快,说明公司的业务再不断扩大,但费用也不少,会在哪些地方扩大呢,不用说,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就长盈精密的管理层,还是有眼光的。反正不是主力仓位,熬着吧,继续做差价;目前减持的应该是增发的,其成本十五左右,按送配。。。
本散户不断做差价,大户想吃我割肉,做梦;22.5套住,21.4出逃,20.7买回,21卖出,哈哈,尾盘20.6又买回了,差价不断降成本。。。资金在东软载波上获利20%以上。
哈哈,因为不是第一仓位,所以,如果明天暴跌至十五左右,开始越跌越买,基于其不是垃圾股,和目前的投资建厂的产能带爆发,因此等下轮大牛市,翻几倍不是问题的。当然,其每年的分红我也会买入。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来自雪球&#xe6关注 君临:关于一带一路的投资,你们所有人都错了来自2008年,金融风暴。中国经济就像一列高速飞驰中的火车,忽然穿越进了迷雾区,雾霭茫茫中雷电交织,前方不远处悬空的高架桥裂痕丛生,钢索瑟瑟发抖。1中国政府很清楚,这列火车是不能停下来的,一旦踩下了刹车,就有可能永远也抵达不了彼岸。本来团结在一起的各种和谐景象,就有可能被打破,鸡飞狗跳,局面难以收拾。这种可怕的局面,在20年前已经发生过一次,没有人能够承担得起另一次的折磨。结果就是,四万亿计划出台了,火车踩尽油门,加速飞驰,抢在桥毁之前冲出了雷暴区!这一仗终究是胜了,却是惨胜。为了缓解出口的下滑和失业人口危机,天量的投资砸向中西部和三四线城乡,公路、铁路、房子修在了贫瘠的土地上。那些时候,各方信心满满,认为都是为明天的投资,孰不知,刘易斯拐点已过,劳动力市场大逆转,需求已不复从前。好日子不再有了,空置的房子多年也无人买单。泡沫时期生造出的巨大产能,就像一头魔兽,不断的吞噬着现金流,新的危机一触即发。这种情况下,小国通常需要刮骨疗伤,比如1998年的韩国;大国通常就将矛盾转嫁海外了,比如1930年代的日本和德国,比如剪羊毛技艺娴熟的美国。中国作为一个仅次于美国的准超级大国,剪羊毛的手工艺还没学到家,于是选择了两条腿走路。第一条,针对的是钢铁、煤炭、冶炼等资源性行业。它们的体积大、技术低、货值便宜,缺乏出口竞争力,所以只能本地去产能,挥泪斩马谡。第二条,针对的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制造业,比如高铁、工程机械、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等等,他们是有出口竞争力的,只是一时找不到突破口,需要政府的扶上马、送一程。于是宏伟的“一带一路”计划出炉了。2过去的媒体文章中,都将一带一路描述为“亚洲版的马歇尔计划”。实情并非如此。马歇尔计划是基于这么一种背景:二战之后,冷战揭幕,苏联强势扩张,一片废墟的欧洲缺乏抵御能力,他们的国民甚至对强大的社会主义大哥心生向往。资本主义阵营风雨飘摇,美国感受到了安全的威胁,最终决定重金扶持,即使是当年的战犯德国和日本,也顾不上算账和奚落了,兄弟们需要大哥拉一把!此时此刻的欧洲,本身有着很好的底子,技术、人才一应俱全,仅仅是基础设施被毁坏了而已,只要注入资金,很快就能满血复活。所以,美国没有去产能的压力,欧洲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成功水到渠成。无论背景、目的,还是操作路径,马歇尔计划和一带一路都有着巨大的差异。真正相似的是日本的“雁行模式计划”。1980年代,日元升值,日本企业面临这么一种困境:本土市场老龄化,需求停滞,唯有出口才能持续成长,但出口竞争力,在升值大势下渐趋疲弱。日本人将目光瞄向了东南亚,日本-四小龙-东南亚,像大雁飞行的接力队形,经济水平一级比一级差,正好可以逐级承接产业的转移,也可以成长为新兴的出口市场。这是一个理想的模型,受此影响,大量的资金投向了新马泰和印尼、菲律宾等地区。他们期望着东南亚的繁荣,能够带领日本迈向一个新的鼎盛年代,就像欧洲的繁荣带给美国的安全感一样。可惜,日本人失算了。1994年,中国人来了,他们将汇率大幅贬值,悍然发动价格战,在全球出口市场上打败了东南亚。三年之后,从泰国开始,危机席卷了马来西亚、印尼、香港、台湾、韩国、日本,从大雁阵型的末梢一直火烧至头部。雁行模式计划分崩离析。很多年前,全球最大的运动鞋制造商宝成集团的创始人蔡其瑞,在回忆起自己的成功秘诀的时候,曾经讲过一段往事。90年代中,台湾制鞋业要转移的时候,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政府支持的南下,去印尼,另一个是逆政治正确的西进,往大陆。他选择了西进,而他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去了印尼。1997年,他的对手化为了灰烬,而他则扶摇直上。不是他有多强,只是幸运的作出了正确的选择。雁行计划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今日的东南亚仍然是丰田、本田、日产、松下、小松等日本公司最大的海外市场和代工基地之一。但是,和宏伟的蓝图相比,仍然是**的失落了。尤其是1997年的那场危机,引爆巨额的金融债务和坏账狂澜,掀翻了大量的日本制造业和金融公司。据当时的数据透露,作为那个时代全球出口的冠军,日本40%左右的商品实际上是销往东南亚的,日本的银行也在此地建立了大量的网点和贷款业务,当危机袭来,后果可想而知!日本的家电业和IT业由此一蹶不振,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和北海道拓殖银行等日本金融机构连环破产,损失惨重,自此再也无力展开大规模的海外扩张。日本国之命运三衰而竭!3马歇尔成,而日本雁行模式失败,区别在哪里呢?君临认为关键在潜力。正如前文所说,欧洲是一个技术、人才、政治体系完善的地方,缺的仅仅是资金,就像一个放空了的轮胎,只要注入空气,马上就能鼓起来,奔腾不息。东南亚的起点要低得多,技术没有,人才没有,政治不稳定,宗教问题一箩筐,就像一个四面漏气的轮胎,要想鼓起来,要么鼓气的力道足够大,要么花费足够的耐心将缺陷一一打上补丁!如果没有外力的搅局,时间允许,这一切的缺陷都是可以容忍的。但中国的忽然崛起,将这一计划完全打乱。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对手?1992年忽然重新打开国门的大陆,拥有13亿人口的海量市场,人均工资成本比新马泰要低一半以上,宗教问题不存在,政治稳定,还有一个极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央政府。这是个神一样的对手,优势太明显了,一盘散沙的东南亚几乎毫无招架之力!难道日本人看不到吗?并不是的,但是中国和日本,这是一对爱恨纠缠了一百多年的对手。日本人的内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中国崛起的,因此在政策引导上,自然轻中国,重东南亚。利益冲突的选择性失明,让这一切祸根深种。4我们回过头,再看一带一路。这片土地囊括65个国家,总涉及人口46亿,占世界人口约60%,GDP总量约23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30%左右。令人目眩神迷。但拨开泡影,我们就会发现,其中良莠不齐,风险和机会同样巨大。君临和你一一细数。65国由东亚、中亚、独联体、东南亚、南亚、西亚、东欧等几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东亚蒙古、中亚、独联体、西亚合计有31个国家,占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近一半,土地面积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是否让你心潮起伏,遥想策马扬鞭奋四蹄?且慢,按住你的激动,从投资的角度而言,这是一片风险远远大于机会的雷区:人口稀疏、宗教冲突严重、社会两极分化、经济波动巨大。这样的地方,制造业是不适合生存的,市场潜力也有限,唯一的价值只是矿产资源的获取。但矿产,除非全球经济出现新一轮的大繁荣周期,否则这一块的利润前景是有限的。第二个板块:东欧根本就是拿来凑数的,16个国家最近五年的GDP复合增速,没有一个国家超过3%。这里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充当面向欧洲市场的出口加工制造基地。但是随着近年欧洲经济的益发老迈,那个地方更多被看作是一个技术的收购站,而不是终极的大市场。既然富豪邻居的生意机会不再,东欧也就没有了可投资的潜力,形同鸡肋。第三个板块:东南亚目前来看,是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尤其是越南、菲律宾、印尼、柬埔寨、缅甸等收入相对低的国度,一来成本低,二来离我国海路距离短,转移方便,三来文化相似,有亲近感。啊,又是一片希望之地。小伙,稳重点,还是别太激动的好,日本人在此遭过殃,踩过坑,难道就不值得警惕么?20年过去了,东南亚的基础条件已经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本质未变,如果没有神一样的对手斜刺里杀出,发展自可顺风顺水,但万一真的出现了呢?第四个板块:南亚偏偏就是这么巧,印度,这个东南亚最可怕的对手正在昂起头来。印度拥有和当年的中国一样的13亿人口市场,有比印尼、菲律宾更低的工资水平,已经相对稳定下来的宗教和社会矛盾,在经济起飞的乐观预期下 一切向钱看的创业热潮。尤其是强势的莫迪政府,自2014年上台以来,大刀阔斧的开展货币、税制、汇率改革,出台“废钞令”向旧利益阶层宣战,反腐败,推动“印度制造”的计划,推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房地产低息贷款政策。一切的一切,我们都太熟悉了,这些动作正在对外资形成强烈的磁吸效应,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将周边的资金和资源一一吸附过去。当印度和东南亚的竞争力差距大到一定的程度,东南亚的繁荣根基将被抽空,轰然崩塌之声就会再次从马六甲海峡的深处席卷而来。这一次,受伤最深的会是谁呢?5一带一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搭的台,肯定是有政治考虑的,听话、乖,值得扶持的小伙伴才会有糖吃。我们看看近年来的一带一路样板工程:a,非洲肯尼亚,蒙内铁路,250亿美元的大工程。b,巴基斯坦,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185亿元的项目,由中国建筑打头阵。c,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三峡集团承建。又是巴基斯坦,老铁了,据说中国政府承诺在2030年前将向巴基斯坦投资350亿美元的项目,超级大手笔。d,中亚天然气管线,中石油海外工程集团负责,是非之地的火中取栗。e,印尼,雅万高铁,中日两国打的头崩额裂。f,伊朗,德黑兰-马什哈德高铁,中国中机公司及苏电集团承建。g,老挝,老挝铁路。h,孟加拉,希拉甘杰电站,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承建。…………这些项目,聚集在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经济最落后的地方,环绕在印度周边,最可能被黑洞摧毁的是非之地!如今看来,宾客满座,盛宴开席,一派喜气洋洋。但在祥和之下,危机正在积聚,就跟当年的四万亿一样,大量的基建项目投向了缺乏盈利前景的西部和四五线地区,最后产生了更大的去库存和债务压力。就像当年的日本一样,因为利益冲突的选择性失明,对崛起的大国印度倍加警惕,将更多的资源投向了周边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和东南亚。由政府担保,提供低息补贴,能不能获得回报并非考虑的重点,泡沫就此泛起。没有人会想到,一个美好的开局,充满想象力的宏伟计划,最终却有可能闯下弥天大祸。就像加杠杆的牛市,次级贷款推动的房地产繁荣,最终的结局有可能是满地的狼藉。那些充当了政府马前卒的央企,中字头的建筑业带头大哥们,在强烈乐观的预期下股价如虹,但你看看他们的年报,毛利率之低让人惨不忍睹。终有一天,泡沫破裂,苦涩的滋味留给无知的投资者们默默品尝。6中国经济正在升级,巨大的产能需要向海外转移,一带一路绝对是正确的方向。中国需要一片类似于西欧之于美国,东欧之于俄罗斯的巨大辐射市场,但请注意,这个市场一定需要甄别清楚,“潜力”是一切的前提。投资者只能随波逐流,无人能够生造风口,逆转天地。在这方面,民企的嗅觉比央企要灵敏的多,就像1990年代的台商,无论政府怎么鼓动要往南走,向西戒急用忍,仍然义无反顾的闯进了大陆。当年的大陆就是今日之印度。那么,在这片南亚次大陆的热土地上,什么样的公司有可能获得巨大的红利,成为投资的好标的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回望过去,看看在1990年代的中国浪潮中,什么样的外国公司获得了成功。这些公司,在君临看来,主要有三类。第一个板块:基建类要想富,先修路,基建的需求很容易理解。在1990年代,依靠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香港的地产商确实在珠三角的基建潮中大赚了一笔。但是很快,基建的主力军就转移到了本土发展商的手里。这是不难理解的,基建的技术门槛很低,待到后期,还能在中国的基建市场上赚到钱的,就只剩下和记黄埔的港口、新加坡的物流园、欧美的高技术设备商等寥寥几个。第二个板块:出口类基建搭起来后,就轮到出口商粉墨登场了。在中国的经验里,港台的纺织业和IT制造业扮演了重要角色,像宝成、富士康、广达、仁宝等,都是在移师大陆之后才成长起来。问题就在这里,为什么是港台的小代工厂在进入大陆之后获得了巨大成功,而不是本来成熟的日本制造商延续他们的优势呢?答案就在上文中,因为一开始,日本制造商由于利益的冲突,没有选择中国,这就给了那些冒险家们以机会。港台资本和中国的劳动力结合,一下子就迸发出了巨大的竞争力,源源不断的抢走了日本制造商们的订单,让后者的努力在金融风暴中灰飞烟灭。第三个板块:市场类通过出口赚到钱之后,本土消费市场规模就将开启一轮大爆炸式的成长。凡是提早布局了的跨国公司,都赚的盆满钵满。在中国市场上,发达国家的汽车、航空、医疗等高技术公司,时尚奢侈品牌,矿业公司,文化和专业服务公司,仍然享有着巨大的蛋糕。比如大众、通用、现代、空客、爱马仕、玛莎拉蒂、肯德基、星巴克、希尔顿……中国都已成为了他们不可忽视的最大利润来源之一。那么,为什么是他们挣到了最多的钱,而不是其他类型的公司或品牌呢?说到底,是源于他们的重视和差异化竞争力的建立。他们比起海外的同行更有进取心,早早进入抢地盘,建立起本土化的经营网络,相对于本地的同行,他们又有着领先的技术和品牌时尚感,这些帮助了他们筑起护城河,在晨曦中泡一杯咖啡,优雅的享受着利润数字的翻滚。7中国故事的经验表明,基建生意很难持久,出口的生意往往会被地头蛇和冒险家抢走,能够带来大蛋糕的,唯有品牌、技术和相关高门槛行业。远的未知,眼下可见的,在印度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中国公司们,大多分布于手机产业链的上下游。从手机品牌、APP、互联网应用,到硬件零部件,无数的中国公司正如潮水般涌去,大有得印度者得天下之气势。2017年第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2700万部,同比增长14.8%。其中,中国厂商占据51.4%的份额,环比增长16.9%,同比大涨142.6%。小米、vivo、联想和OPPO挤进了前五名,对三星形成合围之势。相比之下,印度的本土厂商出现了大溃败,市场份额从去年的40.5%跌至当前的13.5%。目前,中国公司在印度400座城市经营着约15000家线下商店,密集铺设的渠道和户外广告牌正在印度次大陆生根发芽。印度的体育联赛、综艺节目、宝莱坞的小鲜肉们也被中国的手机品牌先后承包,频繁轰炸。另一方面,阿里、腾讯两大财阀也对印度虎视眈眈,先后砸下重金扶持本地的电商和支付平台Flipkart、Snapdeal、Paytm。或许很多年后,印度的互联网就像中国一样,仍将由本土的企业家们统治,但不可忽视的是,电商平台的兴起让擅长互联网思维的中国商品们获得了一条更便捷的进入通道。截至2016年,印度的城市化率只有35%,恰好相当于中国2000年时的水平,城市化浪潮开启在即。万达决定在这里投资100亿美元打造一个100平方公里的房地产项目,全球顶级的八家汽车制造商囤积了80-100亿美元建设生产基地,该国的年度道路建设里程已经从2013年的2.5万公里增长到了2016年的4.7万公里。这是那个混杂着咖喱和香草味道的热带土地上,最生猛的故事,也是一带一路投资中最值得憧憬的主题。8印度市场上的机会有无数,当下最确定的就是手机业。遗憾的是,中国在印度市场上最抢眼的三大手机品牌,小米、oppo、vivo,都没有上市。如何才能分享这份红利呢?投资国产手机的零部件龙头公司或许是一个相对不错的选择。在A股的众多手机产业链公司里扒了一圈,君临决定讲讲长盈精密(300115)这家公司。为什么讲这家呢?两个原因。第一,这家公司的三大客户分别是华为、OPPO、VIVO,可以说是最正宗的国产手机成长受益股。第二,过去5年,这家公司的利润分别为1.87亿元、2.22亿元、2.90亿元、4.5亿元、6.84亿元。发展稳健,尤其是2015年之后,忽然开启了强劲的增速。背后的原因,自然是2015年之后三大手机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攀升。2014年,三大品牌的份额合计为23.18%,而2017年一季度这个份额攀升到了52.3%,涨幅相当明显。那么,长盈精密是做什么的呢?答案是金属手机壳,这家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手机壳公司,看着技术含量很低,却给他每年带来了数亿元的利润。问题是这么简单的产品,会不会很容易被颠覆呢,护城河到底在哪里?君临专门翻看了长盈精密的2016年财报,试图找到答案。首先看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最近3年的数字分别是7.3%、6.7%、7.9%,这些数字反映了,这并不是一家我们想象中的传统劳动密集型工厂。再看2016年的研发项目,表中列了27项,君临特意数了一下,其中7项涉及自动化生产,8项涉及防水机壳设计。由此观之,金属机壳的精密度和自动化效率,是决定这个行业竞争的关键。长盈精密的创始人叫陈奇星,1990年代初南下深圳打工、创业,从摆地摊做起,后来转向电子元器件的加工,2004年拿到了华为无线上网卡的订单迅速成长,2011年为了抓住金属手机壳的机会,募投项目连续两年的亏损都高达八九千万元,仍然咬牙投入,最终一飞冲天。这是一家有着如野草般顽强生命力的公司,从一无所有,到抓住成长中的每一次机会,不断提升研发投入,跟上时代的浪潮。这家公司的志向,显然不仅仅是手机壳。2015年,长盈精密挖来日本发那科的机器人研究所总工程师沈岗担任董事,此后,打造了业内第一个以数千台机器人为基础的无人工厂。2017年,再和日本安川电机设立合资机器人公司,预计在三年左右达到年产1万台六轴机器人的规模。印度前线开疆拓土、烽火连天,中国大本营升级加码,补充弹药。他们,才是一带一路的真正主角。(作者简介:君临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君临【junlin_1980】更多行业解读证券分析尽在证券分析第一平台—君临)
3009的缺口会不会补, 大家说说看_长盈精密(300115)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3009的缺口会不会补, 大家说说看
创业板4037点下降楔形有利多方反弹图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盈精密股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