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8农村养殖扶贫养鸡养鸡的扶贫有吗?

您的位置:&&&&&&致富经验
养殖大户助力精准扶贫
& & 滕家跃是横县陶圩镇外服村养殖大户,养鸡存栏2万多羽。他也是当地贫困户滕振树、滕今辉、滕今福、黄历盛开展养鸡脱贫的带头人,负责四户贫困户的养殖技术指导。外服村通过“合作社+专业大户+贫困户”帮扶方式,让贫困户解决无资金投资的难题,带动贫困户一起发展生态养鸡,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致富新路子。
& & 生态养鸡 携手致富
& & 外服村的后山山高林密,有近5000亩松林,是发展生态养殖的好地方。贫困户陈产养了有机土鸡900羽。他使用的是合作社统一配置的有机饲料,土鸡已经饲养80天,再过40天就可以上市了。陈产告诉记者,他养鸡不用自己投资,出栏后扣除成本,收入全归自己,这批鸡纯收入估计有4500元。
& & 玉日宁也是贫困户。他由于残疾,不能自己料理鸡场,由他大哥玉日林代为照料,鸡卖出去的收入归玉日宁。
& & 据统计,外服村共有贫困户24户,由6位像滕家跃这样的养殖大户带动。目前全村有养殖大户35户,养殖生态土鸡共30多万羽。
& & 零成本 共帮扶
& & 发展生态养鸡每只大致需要28元成本,外服村村支书滕今达介绍说,村里成立了同心养鸡专业合作社,实施“合作社+专业大户+贫困户”模式,为贫困户解决了无资金投资的难题。具体做法是由同心养鸡专业合作社垫支各贫困户养殖所需要的鸡苗、饲料、疫苗、兽药等费用,免费传授养殖技术,成品鸡出栏由合作社负责销售,全程负责贫困户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 & 为了鼓励贫困户大胆养鸡,陶圩镇政府与横县扶贫办对外服村的肉鸡养殖给予项目扶持补贴。补助标准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养殖一羽肉鸡给予补助15元,能人大户或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养殖一羽肉鸡给予补助5元。
& & “贫困户零元投资,风险由合作社来承担。能够这样运作实施,是同心养鸡专业合作社强大的实力支撑。”滕今达说。
& & 因地制宜 精准帮扶
& & “贫困户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开始的时候他们也不敢养。经过村干部深入每户宣传发动后,他们的思想通了,现在是全力以赴养鸡了。”滕今达说。
& & 贫困户滕振师的妻子残疾,两个子女读书,以前是靠种稻谷勉强维持生活。现在他养殖肉鸡900羽,再过50天就可以出栏。“25000元成本的投资,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不用我投资,只负责喂养与防疫,到出栏就有收入。我真的非常感谢合作社、养殖大户的兄弟们。”滕振师说。
& & 建档立卡之后,外服村干部向贫困户说明国家精准扶贫帮扶的政策、合作社帮扶的方式,让贫困户认识到“合作社+专业大户+贫困户”模式的好处,积极加入养鸡的行列。“精准脱贫必须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外服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35户大户组成的同心养鸡专业合作社这个实力强大的后盾,以及24户贫困户的积极配合。”滕今达说。
& & “贫困户脱贫,一个也不能落下。”陶圩镇党委书记农云鹏说,陶圩镇将根据各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借鉴外服村的成功做法,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贫困户陈产打算养鸡脱贫。(韦立锋 摄)本文来源: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廖亚琳扶贫先扶志 泌阳县赊湾镇帮“老酒鬼”变成养鸡大户扶贫先扶志 泌阳县赊湾镇帮“老酒鬼”变成养鸡大户大河网百家号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从因为感情问题终日饮酒成为远近闻名的”老酒鬼“,到镇上家喻户晓的养鸡专业户,泌阳县赊湾镇贫困户胡海林的转变仅仅用了一年时间。7月19日,大河网记者走进泌阳县赊湾镇探访该镇的精准扶贫工作。“扶贫不只是给困难群众几个钱就能解决的问题,只有按照贫困群众发展种养殖技能需求,让他们掌握技术,才能提升其发展能力,真正脱贫致富。“赊湾镇党委书记李婉玉说。据了解,赊湾镇把提升贫困群众发展能力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综合施策,助力脱贫,产生了良好效果。该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人,2017年实现贫困户脱贫216户698人。主动引导,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赊湾镇坚持把提升贫困户的发展能力作为增强“造血”功能的根本来抓,大力支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加入到食用菌、养殖、烟叶种植等特色富民产业中来,坚持精准扶贫、项目到户、资金到户原则,促进贫困村、贫困群众依靠发展产业加快增收步伐。在董岗村委营里村东南角,有一处翠绿的竹园。竹园旁有一个农家小院,显得很雅静。这个农户的主人就是45岁的胡海林。胡海林有养鸡技术,与妻子抚育一双女儿,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2014年春天,妻子到南方打工一去未返,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为了解除烦恼,他整天借酒消愁,吃了上顿不顾下顿,时间久了,导致自己患上肝硬化病,经常发病吐血……正值壮年的他,整天精神萎靡不振。2016年,该镇在大走访时,对照脱贫标准,深入了解和掌握了胡海林的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脱贫难点、发展需求。立足致贫原因,对症下药,因户施策,与胡海林商定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首先将胡海林纳入贫困户,为其办理了大病救助、医疗合作、养老保险、低保、教育补贴、产业直投等补贴,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其次,扶贫干部主动联系县医院相关医生,商定治疗方案,为其办理了住院手续,做了肝病手术。经过20天的住院治疗,胡海林的病情有所好转,脸上也有了光泽。“俺要不是生病,说啥也不当贫困户,俺还年轻,不能一直靠政府生活。”胡海林对扶贫干部吐露出自己的心声。扶贫干部就根据胡海林的情况,把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相结合,注重激发胡海林的内生动力,鼓励其树立生活信心,发挥其养鸡技术特长,创办小型养鸡场。没有资金,帮助他协调金融扶贫款。在扶贫干部的操持下,胡海林的养鸡场建成了。2017年,胡海林养殖了1000只鸡子,效益良好。对此,他信心十足,扩大养殖规模,计划今年养殖2000只鸡子,争取年底脱贫。教给群众一技之长杜天成家坐落在村子的道路边,两层小楼盖得很漂亮,是村子里公认的小康之家。2013年,大儿媳患脑病致使精神失常,撇下女儿和儿子走失了。杜天成和大儿子多方打听,一直杳无音信。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需要花钱,家里那几亩地根本顾不着。杜天成就让大儿子到沿海城市打工挣钱养家,自己和老伴负责照护两个孩子上学。2016年,杜天成大儿子在一次事故中不幸身亡,这突然的变故,使原本富裕的家庭致贫。家里断了经济来源,两个孩子面临辍学,这让杜天成感到就像塌了天一样,没有一点办法。针对杜天成家的情况,乡党委、政府将其纳入帮扶对象,给他家办理了低保、产业直投、教育医疗等补贴,还让他负责本村的卫生清扫,每月给他发500元工资,彻底解决了他家的困难。现在,杜天成的孙女在某师范学校就读,孙子上初中。他说,有党和政府的大力帮助,才使自己一家人度过了难关。为此,他经常教育两个孩子,要好好学习,回报社会。对准每一户需求施策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赊湾镇镇党委、政府组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农户,通过“一进二访三联四送”活动,找准致贫原因,细化脱贫措施,确定脱贫项目,协调物资资金,实现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并按照因人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到人的原则,根据不同的贫困类型、致贫原因、帮扶需求,对全镇贫困人口实行精准帮扶。马楼村委马庄组74岁的张秀成,年龄大了,劳动能力差,妻子白俭是个弱智患者,精神不正常,两个女儿早已出嫁,无人照料,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针对张秀成家的实际情况,在给他家办理低保、产业直投、养老医疗、住房改造、双女户等补贴的同时,协调县直部门分包扶贫干部,全方位对其进行帮助。县畜牧局为张秀成家购买了一头优良种猪,并向他传授种猪养殖技术。张秀成很高兴,精心饲养,每天赶着种猪到本村和邻村给农户养殖的母猪配种。由于村与村距离较远,张秀成徒步赶猪极为不便。为了方便张秀成拉猪出行,镇党委、政府领导与县财政局分包领导联系,为他购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张秀成就靠这辆三轮车拉猪配种,每月收入800余元,为他创业脱贫打好了基础。现在,张秀成家的住房焕然一新,门口就是村里建设的文化活动广场,他每天在广场健身,生活无忧……“真感谢县、镇、村干部对俺的帮助,没想到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挣钱有收入……”提起现在的生活,张秀成很满足。(线索提供:邓敏 张成亮)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大河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河南省首家全国重点新闻网站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脱贫典型」扶贫政策帮我引路 发展养殖助我脱贫「脱贫典型」扶贫政策帮我引路 发展养殖助我脱贫股林山翁百家号40岁的吾甫尔·买买提是鄯善县鲁克沁镇赛尔克甫村3小队的村民,家里有4口人,由于夫妻两人文化程度低,家里仅1.7亩葡萄地,没有稳定的收入导致生活水平低下,2015年被确定为贫困户。政府帮扶引导 发展养殖增收快被确定为贫困户后,鲁克沁镇政府、赛尔克甫村委会及工作组来到他家了解家庭情况、分析致贫原因,为他家脱贫增收出谋划策,通过走访了解到吾甫尔·买买提以前自学了养鸡技术,对养殖感兴趣,就鼓励他发展“短平快”养鸡项目。2015年3月份他首次尝试申领了200只扶贫鸡鸡苗,并通过贷款购买了1800只鸡苗搞起了肉鸡养殖,第一批成鸡上市销售获利1万多元。尝到养殖收益甜头的吾甫尔·买买提信心倍增,2015年9月份又购买了1600只肉鸡鸡苗,上市后共获利1万元。5月份到9月份这段时间他主要种植自家葡萄地,还在鲁克沁镇周边打零工贴补家用。养鸡专家 走出脱贫致富路2016年吾甫尔·买买提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县畜牧兽医局和乡政府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在鸡苗种类、疾病预防、饲养方法等方面给他进行了技术指导,通过科学化管理养殖,利用林下养殖、自动给水设施等途径有效提高了鸡的肉质和品质。2016年共养殖4000只芦花鸡,已出售3600只,获利2万元。现在吾甫尔·买买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养鸡经验,也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成鸡主要销往乌鲁木齐和鄯善县,村民们都称呼他为“养鸡专家”,他也经常给村里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传授养殖技巧,引导他们通过养鸡增加收入。2016年他家享受了政府补助28500元,盖起了80平米的安居富民房,家里2个孩子也免费享受义务教育,家庭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2016年底顺利脱贫。发展产业 规划美好小康新生活为了鼓励赛尔克甫村村民发展“短平快”扶贫养殖项目,赛尔克甫村委会给他分了17亩荒地,筹备成立养鸡合作社,建设新鸡圈,带领村民们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养殖产业,共同增收致富。吾甫尔·买买提说:“现在地坪已经打好了,接下来准备修建鸡圈,在荒地上种植300棵杏树,林下养殖有利于提高鸡的成活率,也可以产生好的生态效益。过几年我还准备建一个好一点的农家乐,这样我们以后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吾甫尔·买买提一家住在安居富民房 日子过得开开心心的供稿:县扶贫办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股林山翁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可愿随老夫股海摸金?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登录四川在线通行证
新闻24小时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放养鸡的养殖技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