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消亡正在消亡,不是人口是意识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数量变化

新疆地区的人口,西汉时期大约在37.5万人左右,1830年约有170万左右,1902年达到207万人,1949年增至433万人。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疆人口增长的速度更快。从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全疆人口1953年为478.36万,1964年为727.01万,1982年为:1308.15万,1990年为1515.69万,2000年为1845.95万,48年间人口增长了2.8倍。新疆作为全国人口增长较快的省区之一,除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较高外,由人口迁移带来的机械增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1949—2000年,从新疆几个主要民族人口的变化看,大多数民族的人口数量都有程度不同的增长,如维吾尔族人口增长了1.5倍(329万—835万),哈萨克族人口增长了1.8倍(44万—125万),回族人口增长了5.9倍(12万—84万),柯尔克孜族人口增长1.4倍(7万—17万)。有些民族的人口增长较快,如汉族和满族,分别增长了24.7倍(29万—749万)和18.5倍(0.1万—2万);有几个民族的人口数量为负增长,如俄罗斯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分别减少了54%(1.95万—0.89万)、24% 汉族人口增速较快,主要原因是大量迁移带来的人口机械增长较快。新中国成立后,汉族人迁居新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大量汉族人口迁入,包括有组织的规模迁徙和自发迁徙两种形式。有计划大规模迁移进疆的活动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的迁徙活动有:1950年进驻新疆的解放军官兵11万人,创办军垦农场、兴办现代化工矿企业,后来复员转业到生产建设兵团和地方工作;1959—196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安排内地25.5万青年及其家属5.8万余人参加新疆建设;从1959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自由迁徙新疆的人口在百余万人以上,主要是来自河南、四川、甘肃、安徽、湖南、山东、江苏、陕西、青海等省的灾民。(2)20世纪80年代,迁进人数减少,迁出人数增多。1981—1989年,平均每年从新疆净迁出2.73万人。究其原因,一是20世纪50年代进疆的人先后退休,许多人希望叶落归根,返回故乡;二是改革开放后,内地经济快速发展,待遇提高,机会增加,受此吸引回内地工作的人数增加。(3)20世纪90年代以后至今,迁移进疆的汉族人口数量又在增长,以自发迁移为主。新疆的汉族人口来自全国各省区。1949年以前以自发性移民为主,故与新疆毗邻的陕西人、甘肃人较多;1949年以后进疆的,来自河南和四川两个人口大省的最多。近三分之一的汉族人口生活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汉族因有“多子多福”的传统,自然增长率也曾经较高。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疆汉族家庭普遍有4—5个孩子。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部分城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汉族人口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普遍在城乡推行。汉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才急剧下降,由1978年的13.85%o下降到2000年的7.3‰,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已得到有效控制。
新疆满族人口的变化与其历史有关。1696年,为讨伐噶尔丹之乱,清军首次进入新疆,也是满族人第一次成批来到新疆。18世纪70年代,定居新疆的满族人共有3万多。以后由于不断的战争及民族仇杀,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人口有了大幅度的下降,新疆建省时满族仅剩4000多人。1891年,奇台满城内发生流行性喉症,死亡近千人。此后由于战乱和为免受民族歧视而隐瞒本民族身份等原因,满族人口数仍在减少,1944年统计时只有762人。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疆满族人口数量迅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增长幅度尤其大,主要是因为有满族血统的人更多地选择满族身份。显然,这也是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现实体现。
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塔尔三族人口数量呈负增长,与其人口基数较小和迁移出国的人口数量较多有关。三族皆为从国外迁移进来的民族。20世纪50年代前后,尤其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中国政府根据解决双重国籍的有关规定,只要户主提出回国申请,即可批准回国。以后受到中苏两国关系的影响,这几个民族的人口迁移出国的较多。1949—1953年,半数以上的俄罗斯人离开了新疆。截至1980年,全疆仅有600名俄罗斯人,以后人口数才缓慢上升。乌孜别克族人口数在20世纪70年代初降至最低点;塔塔尔族人口数则在20世纪60年代初降至最低点。
在新增加的民族中,以东乡族的迁入并定居最引人注目。20世纪50年代后期,居住在甘肃的东乡族人生活困难,开始向新疆迁徙。20世纪60年代初期和中期,大批东乡族移民以家庭为单位不断涌入新疆,主要聚集到新疆伊犁地区。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迁移人数才逐渐减少。截至1990年,新疆的东乡族人口数已达到5.65万人,成为新疆人口数量由多至少排在第7位的民族。东乡族人口居住地相对集中,基本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其他民族由于人口较少,居住分散,并且主要是与入疆的汉族群体混居生活,在社会生活中,民族特色并不明显。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新疆共有55个民族成分,我国56个民族中除基诺族外都有在新疆生活定居的人。人口数在千人以上的民族共有22个,分别为:
    其他民族的人口数量都在千人以下。
    13个世居民族的人口占到新疆总人口的99.5%,汉族之外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到1 096.49万人,占全疆总人口的59.4%。根据国家民委不到10万人口的民族即为人口较少民族的界定,人口主体在新疆的人口较少民族有4个,分别为塔吉克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和塔塔尔族。

}
标题:[cp]中华民族是世界第一大民族,世界人口绝多主流民族、主体民族,但不唯一。远古时人类还有别的出处,但就其历史源脉(不计当今全球人口之成份结构)比起华夏汉族来说,如同湖泊见到大海、群星见到天空、银河见到宇宙。但长远地说不能局限在中华一族,人类是一家。〈天下胸怀,宇宙胸怀〉

[cp]中华民族是世界第一大民族,世界人口绝多主流民族、主体民族,但不唯一。远古时人类还有别的出处,但就其历史源脉(不计当今全球人口之成份结构)比起华夏汉族来说,如同湖泊见到大海、群星见到天空、银河见到宇宙。但长远地说不能局限在中华一族,人类是一家。〈天下胸怀,宇宙胸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族消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