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妈妈在浙江我的打工网返费真实吗由于节点钱我和我妈租一个租房,后来和自己妈妈发生了那个事,请问这样对自己妈妈有

拒绝访问 | www.3news.cn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3news.cn)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48c8-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17户“精神残疾”住公租房遭抵制:不考虑其他地方_国内新闻_新闻_南杉网
当前位置:&>&&>&&&&&正文
17户“精神残疾”住公租房遭抵制:不考虑其他地方
原标题:被抵制的17户“精神残疾”邻居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一边是政策的配租要求,一边是业主对安全和财产的自保本能,一切陷入了僵局。被抵制的17户邻居会议室里乱作了一团。一边是
原标题:被抵制的17户“精神残疾”邻居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一边是政策的配租要求,一边是业主对安全和财产的自保本能,一切陷入了僵局。被抵制的17户邻居会议室里乱作了一团。一边是以党组书记戴鼎清为代表的住建局干部,一边是情绪激动的小区业主和租户代表。双方因为精神疾病家庭的配租问题,已经进行了多次商讨。随着公众关注度的不断增加,两者都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而那些申请此次公租房的患者家庭并不在谈判的现场。这里是深圳市宝安区。7月18日,陆续有华联城市全景小区的住户在网上爆料,透露将有17名“精神病”入住此小区。住建局称,申请公租房的这17户家庭绝大多数有患自闭症的儿童,并不会影响公共安全,住建局的举措符合法律法规,信息透明公开,小区业主和租户应该接纳残疾人,和谐共处。公租房所在的小区业主们则坚持认为,这次的精神残疾家庭非常集中,住建局考虑不周,虽然工作流程符合法律法规,却不符合现实情况,也没有顾及小区其他居民的感受。即使是自闭症儿童,过于集中的安置也仍然可能对公共安全造成影响。他们还认为,这并非是歧视残疾人,只是对公共安全的合理诉求。恐慌过境的台风搅得天气有些阴晴不定。依旧闷热的晚上,2栋楼下的电击式灭蚊灯不时传来“滋滋”的声响。已经是7月中旬,一些带孩子的家长在不很宽敞的小路上来回走动,光着膀子的大爷不停地用随身携带的毛巾拍打着,驱赶蚊虫。将2栋从整个小区隔离起来的,是一堵墙。墙的那一边,是商品住房,综合条件优势明显,均价在8万/平方米左右。多位小区业主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初选择在这里购房,主要是出于教育和养老等方面的考虑。墙这一边的2栋,则是人才和保障性住房,也就是公租房,户型偏小,都是每户65平方米。2栋的住户,多以有小孩的家庭为主。据一些住户介绍,住进来的大部分都是深圳市人才引进“1000工程”所涵盖的“高层次人才”。小区的正门与公租房几乎处于对角线的位置,小区中商品房和保障房的两部分并不共享地下车库。公租房原本是房地产企业响应政府的号召所做的配建住房,但2栋的硬件设施却与政府的一些要求相背离。根据2017年8月印发的《深圳市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配建管理办法》,“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坐落布局应当能方便共享小区公共配套设施及物业服务”,并且“开发建设单位不得在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与商品住房之间设置围墙等物理隔离,也不得有其他类似的歧视性措施”。但看起来,制度与现实之间的裂隙早已成形。7月18日,一位名为“张玉华”的小区业主在网上发帖,声称自己“走投无路”了,因为自己花高价买到的高档小区“现在住进了17个精神病患者”。此前一天,业主们留意到,宝安区住建局在官网上发布公告,公布了终审合格家庭名单。根据此前的公示,此次公租房分配专门针对优抚和残疾家庭,共有24套房源。最终,有41户家庭入选了最终的候选名单,其中有17户都是有精神残疾人员的家庭。在政府的公示中,不仅包括残疾的级别,也能根据身份信息看出残疾患者的年龄。尽管其中的15名患者都是未成年人,明确的精神疾病分级还是让业主们感到恐慌。业主群里炸开了锅。一些业主查阅了网上的资料,发现一、二级精神残疾有可能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有人表示,尽管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但未成年人也会长大。也有人立刻想到了一年前发生在宝安区的暴力砍人事件。那次事件共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事发地点距离小区只有5公里,尽管警方排除了嫌疑人患有精神疾病的可能性,但很多人还是将这场灾难的起因与“精神病”联系起来。业主们决定行动。7月17日,他们共同撰写了给住建局的公开信。当天晚上,他们连夜制作好了横幅,上面写着“保障了他们的住房权,谁来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罔顾潜在危险,危及校园家园”。一位业主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当时“大家都急死了”,第二天就是保障房业主看房的日子,情急之下,才会想到拉横幅。18日早上,小区门口贴出了告示,表示因为台风原因,原定于当天进行的看房取消。有一些业主认为,台风过境不过是相关部门的借口。业主们的焦虑并没有因此停止。原定计划不变,他们在小区门口将横幅拉开,消息立刻传到了住建局。谈判业主们选了六位代表,与住建局谈判,其他人则在住建局大楼外面等候。尽管住建局的干部们表示,这只是为了后续工作所做的必要沟通,但双方的谈话仍然带着明显的火药味。一位李姓业主表示,他们坚决反对政府的这次“安排”。“这些人要安排,你先安排到比较偏僻的地方去,我先声明哈,我们不是歧视。”他对住建局表示。因为年纪偏大,其他业主都称此人为“李叔”。一位李姓主任强调,此次选房并非政府的“安排”,住建局并不能决定谁来申请,而且此次分配符合政策规定。“这是一个政策性的东西,不光是你这个楼盘,那以后深圳每一个只要是旧改或者棚改的楼盘,都会配一定比例的保障房。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多举措,多主体,搞好这个社会保障房的建设,我们市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举措)……”他这样说道。一位住在2栋的租户提到,2栋的硬件条件不具备同时容纳这么多精神疾病患者的能力。他说,“像龙悦居那边的住户,他们都有很大的花园。我们的卡平时虽然可以过去那边,但我们能活动的区域真的好少。就那么大一点地方,我们又有那么多家庭,那么多小孩。”而宝安区残联权益保障部部长黄玉春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残疾家庭入住之后,后续硬件设施肯定会完善。另一位住户对此次安排的精神病患者数量表示质疑。“一下子这么多,我们接受不了。”一位吴姓科长是这次方案的制定者,他表示,这次的情况有些偶然。“这一批刚好精神残疾的人比例比较多,刚好他们的排名又比较高(注:指申请保障房的业主各项评分排名),所以造成了这个比例这么高。为什么我会安排24套,不安排374套,其实我们有这个权力,也是考虑到这个问题嘛,不适合这么多。”吴科长希望业主们能够理解。另一位干部对在场的业主们澄清说,17户精神疾病家庭绝大部分都是自闭症儿童,“自闭症的小孩并没有比正常人更具有攻击性。”对于这个说法,在场的业主们并不认同。这一切让住建局的干部们感到头痛。自己并非医学专业人士,无法对这些业主进行许诺,残联工作人员的解释也没能打消业主们的疑虑。一位干部甚至抱怨,要是此前没有按照规定对此次选房信息进行公开,也不会出现这么多麻烦。最后,干部们答应这些前来谈判的业主,将与精神残疾人员的家庭进行沟通。深圳市宝安区住建局党组书记戴鼎清承认,“政策法规来说没什么问题,但是一次性安排这么多,还是有些欠考虑。”他对业主们表示,“我们正在做优化考虑,不安排那么多人进去,就这个意思,让有资格进去的人,通过沟通,让他们选择到别的地方去。”然而,根据一直关注此事的自媒体“大米和小米”的报道,一位残疾人员家庭明确表示,不考虑其他地方。“下午住建局来电问有没有考虑其他楼盘如源和苑等,我的答复是其他地方暂时不考虑的!我觉得我们大家应该要坚持入住!”僵局在第一次谈判时,住建局担心事态扩大,造成不良的公共影响,便对业主们进行安抚,让他们暂时不要接受媒体采访。然而,后续的进展让业主们有些措手不及。网上舆论认为,业主们拉横幅的做法是对自闭症群体的歧视。业主们感到委屈,他们后来一再解释,拉横幅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些家庭里的绝大多数患者都是自闭症,抗议并非因为歧视,只是出于公共安全的考虑。面对网络上开始泛滥的大量评论,业主内部出现了分歧。一些人选择沉默,但仍然有很多业主态度强硬,坚持认为自闭症儿童跟正常人不同,大规模入住有可能给小区造成困扰。在最近的一次谈判中,一位业主表明了自己的“底线”,“你安排身体残疾的,没问题,精神残疾的,不要安排。”他甚至提议,“可以业主塞点钱,把这个事搞定,能帮助他们。”事情陷入了僵局。住建局仍在进行斡旋,试图找到一个新的方案。住建局办公室副主任梁碧君对《中国新闻周刊》透露,目前并没有新的进展。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次公租房涉及纠纷。在北京也曾有商品房小区业主因为社区内配租保障房,而彼此之间发生冲突的事件。从管理者的角度讲,在普通商品房小区内配租部分保障房更多的是出于人道主义考量,避免出现明显的居住区贫富分化,但显然,在房价高企的现实之下,要求商品房与保障房之间不设置隔离设施,所有住户共享公共空间与服务的设想通常会激起商品房业主的强烈反弹。早在2010年,七部委就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将供应对象确定为“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要求“各地区在加大政府对公共租赁住房投入的同时,要切实采取土地、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充分调动各类企业和其他机构投资和经营公共租赁住房的积极性”。2018年6月,深圳市政府根据中央和广东省的要求,公布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基本住房保障对象主要为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的户籍住房困难居民”。此外,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对特困人员、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应保尽保,对经我市认定的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计生困难家庭、见义勇为人员等特殊群体优先保障;对符合条件的为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行业人员、先进制造业职工等9群体,安排一定比例的公共租赁住房房源。”6月27日,深圳市宝安区住建局发布了《关于面向宝安区户籍在册优抚和残疾人家庭配租公共租赁住房有关事项的通告》,“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优先保障优抚对象和残疾人住房需求的政策”。与此同时,登记在册的残疾家庭陆续进行申请。这次配租所在的华联城市全景小区综合优势明显,得知入选该小区的时候,这些家庭原本充满期待,但现在,他们的处境有些尴尬,仍然在等待一个结果。
原标题:被抵制的17户“精神残疾”邻居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一边是政策的配租要求,一边是业主对安全和财产的自保本能,一切陷入了僵局。被抵制的17户邻居会议室里乱作了一团。一边是
原标题:声音 | 麻省理工校长刊文:中国不是那种国家,美对华政策犯了错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战,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损害,相关政策在美国国内也引起一些学者的不满。美国《纽约时报》(T
原标题:未来四天雷阵雨频繁光顾北京 今天局地暴雨伴雷电中国天气网讯 今晨(11日),北京很多市民被酣畅淋漓的雷阵雨扰醒。预计今天降水主要集中在午后到夜间,局地暴雨伴有雷电,最高
原标题:市委书记蔡奇到通州调研,老城区提升要抓住这些重要节点率先突破!来源:识政撰文 | 祁梦竹 陈涛 摄影 | 戴冰昨天上午,市委书记蔡奇到城市副中心调研,落实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
原标题:美国务卿与俄外长通话重申美方寻求改善双边关系中新社华盛顿8月10日电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10日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话,重申美国寻求改善对俄关系,并同意未来进一步展开
海外网8月11日电据美国福克斯新闻消息,美国官员称伊朗上周在霍尔木兹海峡测试了弹道导弹。据报道,伊朗对Fateh-110短程弹道导弹进行的测试恰逢伊朗革命卫队上周晚些时候进行的
原标题:头条 | 美国对全世界“敲竹杠”,意外暴露自身一大软肋——特朗普上台以来,以经济制裁手段代替军事打击手段来解决问题的趋势愈发明显。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务院8日宣布,将从
原标题:头条 | 美国对全世界“敲竹杠”,意外暴露自身一大软肋——特朗普上台以来,以经济制裁手段代替军事打击手段来解决问题的趋势愈发明显。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务院8日宣布,将从
原标题:撕掉“中国制造”标签冒充美国造,美军靴企业前老总被判刑了除了弗格森,该公司另有5名涉案高管今年6月被判刑,其中3人是弗格森的子女。据“美国之音”10日报道,给美国军方
原标题:伊朗媒体:朝外相称和美国打交道很困难,仍会保留核技术朝鲜外相李勇浩在访问伊朗期间,有报道称其表达了对美国的不信任。据伊朗半官方的迈赫尔(Mehr)通讯社9日报道,当天,李勇中西差异/从上海到美国,哪个新移民妈妈没哭过?
在许多人对移民生活还心存憧憬的时候,曾是名校学霸、叱咤职场的上海姑娘张梦麒已身在美国,做起了全职家庭主妇。带两个孩子,每天负责洗衣做饭种菜各种生活杂事,在美国生活了近半年的她,写来了她的种种感受。
作者:张梦麒 来源:网易教育论坛
刚从上海来到美国,我着实胸闷了一阵子。堂堂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一下子沦落成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
就好像前一分钟还在办公室里打扮得山青水绿,对着合同头头是道,一派指点江山;下一分钟就突然柴米油盐锅碗瓢盆,成天和孩子的屎尿哭闹打交道。这心理落差,真不是一点点。
想上班?不现实!
和身边的美国主妇们比,我的生存能力实在令人汗颜。
在我眼里,美国妈妈们个个身强体壮、心灵手巧。几十斤重的东西拎起来就走,三个五个娃带出去逛街毫不费力。开车、带娃、烹饪只是基本技能,我认识的许多美国妈妈还会缝衣服、换机油、换轮胎。
儿子同班同学的妈妈,独自带着两个子女,隔三岔五还要跑去学校做义工。我问她哪有那么多时间,她说:“在家呆着太闲了,必须找点事情做。”可是,为什么同样有两个娃,我却觉得自己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
和朋友圈里的中国妈妈们相比,我又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被“大材小用”。
打扫房间有意义么?调解孩子打架有意义么?每天思考三餐的营养搭配有意义么?辛辛苦苦好多年,上了名牌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现在做的事情却连小学文凭都不需要。
贵就一个字!
除了忙和累,来到美国后另外一个最大的感受是:钱不够花。
比如,人人都说美国的房价便宜。反正我在硅谷是完全没有感觉到。20几万美元一栋的大房子美国是有,问题要看位置在哪儿。你不能用北京上海广州的房价,和美国不发达地区比。
当然如果要比单价,美国发达地区也确实没有中国贵。可问题是,美国没有小房子卖。这么说吧,你要在国内大城市置办个小窝,60平方,起步价200万人民币。
可你在美国,如果拿着这些钱,在发达地区根本买不到房,大house50万美金起步算超级便宜的。想买60平方的小公寓,人家开发商还不卖给你呢,都是留着出租的。
选择租房?美国发达地区的房租贵得惊人。两室一厅的小公寓,在我们所在的旧金山湾区,可以租到2500美金。而且最近租金一直涨,每年涨个一两百都算很正常。
出国以后,我们在上海的房子没有卖,中介一直打电话劝我们租出去,其中一位很激动地告诉我:“像你们这样全装全配地段又好的三室两厅,现在月租都可以达到8000块了!”我一算,才1000美金出头一点点,简直没天理啊没天理。
不光是房租,煤气也贵电也贵。最惊人的一次是去年12月,因为天冷开了几天煤气暖气,晚上我还说节点能只在卧室开电油汀呢。没想到,月末账单还是吓一跳:煤气加电费将近300美刀!
记得当年上海高温,我妈退休在家天天24小时空调,俩娃没事一天洗好几个澡,一个月下来所有费用加起来也不过600人民币。另外因为需要浇草坪,我家的水费一个月也要100刀上下。
当然,和人工费比起来,水电煤基本可以算是浮云。
我们有个朋友,住在纽约,冬天下雪,必须一直开着暖气。结果有一天暖气坏了,他打电话给厂商,被告知暖气设备尚在保修期内,所有配件可以免费更换。朋友开心坏了,两天后来了位老伯伯,一个人修修补补地搞了几个小时,搞定以后递给朋友一张账单:1500美刀!人工费!
来美国后,我们买了一辆德国车,美国朋友听说以后连夸我们是“有钱人”。同时警告说德国车维修起来很贵,没钱一定养不起。没过两天,车子检修保养,我们果然收到了1000美金的账单。
痛定思痛,我们第二辆车选择了日本车,开出去自驾游的时候被轻微蹭了一下,国内修修应该2000块人民币以内的样子吧,结果美国保险公司来定损,告诉我们会修掉1200美金,其中500美金必须自付。
我在微信朋友圈说起这件事情,中国朋友纷纷表示巨大的同情,有朋友说:“美国买辆二手车才万把美刀吧?”
美国朋友的回复就千奇百怪了,一位说:“不要去修了,等下次再撞了一起修会便宜些。”另一位说:“你自己拿把锤子敲敲不就行了?”我以为他在开玩笑,结果他不一会儿就非常认真地发来了网络链接,说看着网络教程修就行。
怪不得开在美国的大街上,天天能看见撞扁了不修的破车招摇过市,有的车灯是用透明胶带贴上去的,有的连车窗都是玻璃纸。
因为人工贵,所以我的美国朋友个个是DIY高手,他们自己修屋顶、通水管、刷墙壁、打理草坪。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工具房里锤子榔头这种普通工具就不说了,还有割草机、吹风机(秋天吹落叶的那种背在肩膀上的大家伙)、电锯(用来锯树枝)、电钻(据说是用来刨地种花的)……
他家下水道如果堵塞了,他会去清洁公司租借成套的通水管设备;地毯脏了他去租地毯清洁机;他还租货车自己搬家,实在搬不动了只请一个老墨搭把手。我说万一黑工把你的东西搬坏了不赔呀!朋友说正规搬家公司砸坏了东西,你没买保险也不赔,而且搬家费贵得够你买个新柜子了。
我的一位美国邻居是机械爱好者,打开他家的车库门,你能发现一个小型汽车维修车间。他甚至还利用业余时间,组装了三辆奇形怪状的摩托车!
不一样的价值观
后来我发现,美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其实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我有位邻居,家有两个女儿,她每天去社区大学读书,晚上还能泡泡酒吧。我问她有什么秘诀,她说:“我大女儿已经12岁了,根据法律规定已经可以独自呆在家里了,而且她还可以带妹妹,她俩还能自己做饭吃。你家要有什么零活需要她们干尽管说,她们还可以做小时工帮你带孩子赚零花钱。”这是亲妈么?简直是把孩子当童工的节奏啊。
还有一次我在公园,看到一个妈妈带着6个孩子,她自己轻轻松松地推着婴儿车走在最前面,后面长长一串孩子哭了笑了根本不管,完全靠老大老二搞定。自此我深受启发,现在我儿子已经会帮妹妹洗脸穿衣服了。
不过这样的生活状态,对刚来的中国妈妈来说,还是很难适应。有一次我在公园遛娃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新移民妈妈,她的老公是一间IT公司的高管。她和我聊着聊着就哭了。
她说:“我来美国觉得累死了穷死了受不了了,我为什么不能请保姆呢?我为什么要自己带孩子?有一天我实在太难过就在洗衣房里哭,美国房子太大空荡荡的,只有洗衣房比较小但是很温暖。”
其实哪个新移民妈妈没有哭过呢?我经常听新来的中国妈妈对老公说:“你这个骗子骗我说带我来看繁华的资本主义美国,结果把我活活骗到了一个大乡下!”
是的,必须住乡下。美国城区大白天你能看见当街卖毒品的,优质乡下社区可以好几天不锁门不锁车,几百美刀的东西扔在门口都没人捡。
另外一天,我扛着新买的铁锹,在院子里哼哧哼哧地挖地种菜,突然想起从前自己在上海,连换把锁都要打电话叫物业的日子。物业师傅收了20块钱我还嫌他收费高,那时的人生是多么的矫情啊。
不过美国人民好像毫不在乎这些。无论是开旧车还是自己干活,他们都做得津津有味。国内不一样,大家讲究的是面子。
记得我在国内参加过一次同学聚会,吃好饭大家转场出去喝茶,停车场开出来的清一色居然全是宝马,好像如果不是宝马大家都不好意思开出来一样。
可我老公的美国老板整天开着一辆嘎吱作响的老爷车,哪怕他手下人的车比他高好几个档次也全当没看见。老公一个60多岁的美国同事没事儿还经常给他洗脑呢:“开日本车吧,我那辆都开了14年了,从来没有大毛病,我简直没有理由换掉它。”
学会享受慢生活
其实在美国住惯了,发现这里也有一些可爱的地方。比如我们社区里到处是一人抱不过来的大树,开车半个小时就能看见大片的树林,这里有清澈的河流、湖泊,蓝色透明的大海,美丽的星空。加州数百公里无敌海景的海岸线,洛基山脉曲折蜿蜒,处处是免费的大公园。
所以美国人到了周末不是远足就是露营,要不就骑马、划船、冲浪。美国人普遍喜欢穷开心,许多人开着辆一直修不起的破车就上路了,皮卡后面还经常拖着行李车厢,里面有睡袋、有食品饮料、有猫有狗有孩子,车子前面挂着自行车,顶上绑着皮划艇。
在国内的旅游景点上,我经常看到许多匆匆忙忙的旅游团,大家匆匆下车,拍好照就跑。
来到美国,离家乡远了,离家人却更近了。以前老公总说工作累,还说反正有保姆和老人帮忙,回家以后经常两手一摊啥也不干,或者就去聚餐,晚上周末也常有饭局。
我也很忙,和闺蜜出去逛街,看凌晨的电影。现在倒好,商场超市早早就关门了,餐厅也没几家能入咱中国人法眼的。几乎为零的美国夜生活,一下把我们都送回了家。我们一起研究菜谱、一起下厨、一起带孩子唱歌,周末远足、假日旅行。
慢慢地,我学会了烤牛排、做甜点、烹饪各种复杂的中国菜,我还会种菜、种花、浇水施肥,顺便捉一捉鼻涕虫。最厉害的是,我还学会了给全家人理发。
慢慢地,我学会了放缓脚步,欣赏生活,学会了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学会了用很长的时间培育,然后等待一朵花慢慢绽放。在国内的时候,我常常很焦虑,逼着自己努力工作,时常缺乏安全感,因为那时我觉得,没钱一定不会幸福。到了美国,我开始觉得,就算没有太多钱,依然可以很快乐。
那天晚上,我站在门口看星星,邻居美国大妈刚巧出门,就停下来和我一起仰望星空。她告诉我哪颗是火星哪颗是木星,行星不眨眼恒星才眨眼睛,她给我讲每个星座的名字,描述八月份流星雨的壮观……
其实美国大妈就是个普通人,唯一的工作是帮侄子带孩子。那个瞬间,我突然发现,其实哪怕就算当个家庭妇女,也一样可以很有型很有款很拉风很酷!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中西差异/从上海到美国,哪个新移民妈妈没哭过?
▌孬孬妈妈说:
在许多人对移民生活还心存憧憬的时候,曾是名校学霸、叱咤职场的上海姑娘张梦麒已身在美国,做起了全职家庭主妇。带两个孩子,每天负责洗衣做饭种菜各种生活杂事,在美国生活了近半年的她,写来了她的种种感受。
?作者:张梦麒 来源:网易教育论坛
刚从上海来到美国,我着实胸闷了一阵子。堂堂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一下子沦落成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
就好像前一分钟还在办公室里打扮得山青水绿,对着合同头头是道,一派指点江山;下一分钟就突然柴米油盐锅碗瓢盆,成天和孩子的屎尿哭闹打交道。这心理落差,真不是一点点。
想上班?不现实!
和身边的美国主妇们比,我的生存能力实在令人汗颜。
在我眼里,美国妈妈们个个身强体壮、心灵手巧。几十斤重的东西拎起来就走,三个五个娃带出去逛街毫不费力。开车、带娃、烹饪只是基本技能,我认识的许多美国妈妈还会缝衣服、换机油、换轮胎。
儿子同班同学的妈妈,独自带着两个子女,隔三岔五还要跑去学校做义工。我问她哪有那么多时间,她说:“在家呆着太闲了,必须找点事情做。”可是,为什么同样有两个娃,我却觉得自己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
和朋友圈里的中国妈妈们相比,我又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被“大材小用”。
打扫房间有意义么?调解孩子打架有意义么?每天思考三餐的营养搭配有意义么?辛辛苦苦好多年,上了名牌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现在做的事情却连小学文凭都不需要。
贵就一个字!
除了忙和累,来到美国后另外一个最大的感受是:钱不够花。
比如,人人都说美国的房价便宜。反正我在硅谷是完全没有感觉到。20几万美元一栋的大房子美国是有,问题要看位置在哪儿。你不能用北京上海广州的房价,和美国不发达地区比。
当然如果要比单价,美国发达地区也确实没有中国贵。可问题是,美国没有小房子卖。这么说吧,你要在国内大城市置办个小窝,60平方,起步价200万人民币。
可你在美国,如果拿着这些钱,在发达地区根本买不到房,大house50万美金起步算超级便宜的。想买60平方的小公寓,人家开发商还不卖给你呢,都是留着出租的。
选择租房?美国发达地区的房租贵得惊人。两室一厅的小公寓,在我们所在的旧金山湾区,可以租到2500美金。而且最近租金一直涨,每年涨个一两百都算很正常。
出国以后,我们在上海的房子没有卖,中介一直打电话劝我们租出去,其中一位很激动地告诉我:“像你们这样全装全配地段又好的三室两厅,现在月租都可以达到8000块了!”我一算,才1000美金出头一点点,简直没天理啊没天理。
不光是房租,煤气也贵电也贵。最惊人的一次是去年12月,因为天冷开了几天煤气暖气,晚上我还说节点能只在卧室开电油汀呢。没想到,月末账单还是吓一跳:煤气加电费将近300美刀!
记得当年上海高温,我妈退休在家天天24小时空调,俩娃没事一天洗好几个澡,一个月下来所有费用加起来也不过600人民币。另外因为需要浇草坪,我家的水费一个月也要100刀上下。
当然,和人工费比起来,水电煤基本可以算是浮云。
我们有个朋友,住在纽约,冬天下雪,必须一直开着暖气。结果有一天暖气坏了,他打电话给厂商,被告知暖气设备尚在保修期内,所有配件可以免费更换。朋友开心坏了,两天后来了位老伯伯,一个人修修补补地搞了几个小时,搞定以后递给朋友一张账单:1500美刀!人工费!
来美国后,我们买了一辆德国车,美国朋友听说以后连夸我们是“有钱人”。同时警告说德国车维修起来很贵,没钱一定养不起。没过两天,车子检修保养,我们果然收到了1000美金的账单。
痛定思痛,我们第二辆车选择了日本车,开出去自驾游的时候被轻微蹭了一下,国内修修应该2000块人民币以内的样子吧,结果美国保险公司来定损,告诉我们会修掉1200美金,其中500美金必须自付。
我在微信朋友圈说起这件事情,中国朋友纷纷表示巨大的同情,有朋友说:“美国买辆二手车才万把美刀吧?”
美国朋友的回复就千奇百怪了,一位说:“不要去修了,等下次再撞了一起修会便宜些。”另一位说:“你自己拿把锤子敲敲不就行了?”我以为他在开玩笑,结果他不一会儿就非常认真地发来了网络链接,说看着网络教程修就行。
怪不得开在美国的大街上,天天能看见撞扁了不修的破车招摇过市,有的车灯是用透明胶带贴上去的,有的连车窗都是玻璃纸。
因为人工贵,所以我的美国朋友个个是DIY高手,他们自己修屋顶、通水管、刷墙壁、打理草坪。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工具房里锤子榔头这种普通工具就不说了,还有割草机、吹风机(秋天吹落叶的那种背在肩膀上的大家伙)、电锯(用来锯树枝)、电钻(据说是用来刨地种花的)……
他家下水道如果堵塞了,他会去清洁公司租借成套的通水管设备;地毯脏了他去租地毯清洁机;他还租货车自己搬家,实在搬不动了只请一个老墨搭把手。我说万一黑工把你的东西搬坏了不赔呀!朋友说正规搬家公司砸坏了东西,你没买保险也不赔,而且搬家费贵得够你买个新柜子了。
我的一位美国邻居是机械爱好者,打开他家的车库门,你能发现一个小型汽车维修车间。他甚至还利用业余时间,组装了三辆奇形怪状的摩托车!
不一样的价值观
后来我发现,美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其实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我有位邻居,家有两个女儿,她每天去社区大学读书,晚上还能泡泡酒吧。我问她有什么秘诀,她说:“我大女儿已经12岁了,根据法律规定已经可以独自呆在家里了,而且她还可以带妹妹,她俩还能自己做饭吃。你家要有什么零活需要她们干尽管说,她们还可以做小时工帮你带孩子赚零花钱。”这是亲妈么?简直是把孩子当童工的节奏啊。
还有一次我在公园,看到一个妈妈带着6个孩子,她自己轻轻松松地推着婴儿车走在最前面,后面长长一串孩子哭了笑了根本不管,完全靠老大老二搞定。自此我深受启发,现在我儿子已经会帮妹妹洗脸穿衣服了。
不过这样的生活状态,对刚来的中国妈妈来说,还是很难适应。有一次我在公园遛娃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新移民妈妈,她的老公是一间IT公司的高管。她和我聊着聊着就哭了。
她说:“我来美国觉得累死了穷死了受不了了,我为什么不能请保姆呢?我为什么要自己带孩子?有一天我实在太难过就在洗衣房里哭,美国房子太大空荡荡的,只有洗衣房比较小但是很温暖。”
其实哪个新移民妈妈没有哭过呢?我经常听新来的中国妈妈对老公说:“你这个骗子骗我说带我来看繁华的资本主义美国,结果把我活活骗到了一个大乡下!”
是的,必须住乡下。美国城区大白天你能看见当街卖毒品的,优质乡下社区可以好几天不锁门不锁车,几百美刀的东西扔在门口都没人捡。
另外一天,我扛着新买的铁锹,在院子里哼哧哼哧地挖地种菜,突然想起从前自己在上海,连换把锁都要打电话叫物业的日子。物业师傅收了20块钱我还嫌他收费高,那时的人生是多么的矫情啊。
不过美国人民好像毫不在乎这些。无论是开旧车还是自己干活,他们都做得津津有味。国内不一样,大家讲究的是面子。
记得我在国内参加过一次同学聚会,吃好饭大家转场出去喝茶,停车场开出来的清一色居然全是宝马,好像如果不是宝马大家都不好意思开出来一样。
可我老公的美国老板整天开着一辆嘎吱作响的老爷车,哪怕他手下人的车比他高好几个档次也全当没看见。老公一个60多岁的美国同事没事儿还经常给他洗脑呢:“开日本车吧,我那辆都开了14年了,从来没有大毛病,我简直没有理由换掉它。”
学会享受慢生活
其实在美国住惯了,发现这里也有一些可爱的地方。比如我们社区里到处是一人抱不过来的大树,开车半个小时就能看见大片的树林,这里有清澈的河流、湖泊,蓝色透明的大海,美丽的星空。加州数百公里无敌海景的海岸线,洛基山脉曲折蜿蜒,处处是免费的大公园。
所以美国人到了周末不是远足就是露营,要不就骑马、划船、冲浪。美国人普遍喜欢穷开心,许多人开着辆一直修不起的破车就上路了,皮卡后面还经常拖着行李车厢,里面有睡袋、有食品饮料、有猫有狗有孩子,车子前面挂着自行车,顶上绑着皮划艇。
在国内的旅游景点上,我经常看到许多匆匆忙忙的旅游团,大家匆匆下车,拍好照就跑。
来到美国,离家乡远了,离家人却更近了。以前老公总说工作累,还说反正有保姆和老人帮忙,回家以后经常两手一摊啥也不干,或者就去聚餐,晚上周末也常有饭局。
我也很忙,和闺蜜出去逛街,看凌晨的电影。现在倒好,商场超市早早就关门了,餐厅也没几家能入咱中国人法眼的。几乎为零的美国夜生活,一下把我们都送回了家。我们一起研究菜谱、一起下厨、一起带孩子唱歌,周末远足、假日旅行。
慢慢地,我学会了烤牛排、做甜点、烹饪各种复杂的中国菜,我还会种菜、种花、浇水施肥,顺便捉一捉鼻涕虫。最厉害的是,我还学会了给全家人理发。
慢慢地,我学会了放缓脚步,欣赏生活,学会了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学会了用很长的时间培育,然后等待一朵花慢慢绽放。在国内的时候,我常常很焦虑,逼着自己努力工作,时常缺乏安全感,因为那时我觉得,没钱一定不会幸福。到了美国,我开始觉得,就算没有太多钱,依然可以很快乐。
那天晚上,我站在门口看星星,邻居美国大妈刚巧出门,就停下来和我一起仰望星空。她告诉我哪颗是火星哪颗是木星,行星不眨眼恒星才眨眼睛,她给我讲每个星座的名字,描述八月份流星雨的壮观……
其实美国大妈就是个普通人,唯一的工作是帮侄子带孩子。那个瞬间,我突然发现,其实哪怕就算当个家庭妇女,也一样可以很有型很有款很拉风很酷!
本期编辑:筱筱
本期审核:小鱼儿
文字或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进厂打工一月6000工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