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甦苏翔投资骗局是做理财的吗?

作为家里的财务主管,繁琐的家庭开支账目算得我头都大了,望财的账户自动同步功帮我轻松解决了这一问题,让我每天多享受半小时亲子时间。

都说记账是理财第一步,但作为一枚加班多、工作压力大的小白领根本没时间跨出这第一步,有了望财,理财产品、信用卡、银行卡账目全都变得井井有条,每月花销也变得更有条理了。

新晋中产阶级,累积了第一桶金,信守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股票、基金、P2P投了一堆,时间一长都记不清了,幸好有望财,一键查看所有资产,到期还能自动提醒。

初涉P2P投资,各种平台鱼龙混杂无从下手,用了望财,平台资质一目了然,投资收益一键同步,还有平台安全监控功能,再无跑路担忧。

作为证券从业人员,我选择望财作为我的身价管理工具,专业、严谨的资产数据帮助我轻松管理身价。

作为家里的财务主管,繁琐的家庭开支账目算得我头都大了,望财的账户自动同步功帮我轻松解决了这一问题,让我每天多享受半小时亲子时间。

都说记账是理财第一步,但作为一枚加班多、工作压力大的小白领根本没时间跨出这第一步,有了望财,理财产品、信用卡、银行卡账目全都变得井井有条,每月花销也变得更有条理了。

}
资本市场为我们提供三种获取投资收益的方式:
根据长周期的大量实证分析及数据统计,在投资收益的贡献中大约90%是源自资产配置、而只有大约10%是由择时交易和证券选择贡献的;其实资产配置的概念很简单:投资者选择多少比例的资产分配到各类不同的资产类别上,就具体操作而言也很简单就两个策略:
(B)      管理投资组合:由于投资组合中各类资产的占比处于持续的波动之中,在配置结构(各类资产占比)发生偏离的时候通过逆向操作“适时适度”的恢复原来的配置结构。
资产配置如此重要、又如此简单、却又被如此忽视 ---- 这确实也是市场的一大奇观,但就我个人的投资体会而言这也并不奇怪,我参与中国A股市场20余年从“牛股追寻者”到“资产配置者”的“顿悟”也是在经历了多轮牛熊轮回后才艰难完成,期间付出了高昂的时间成本与学习成本,资产配置为什么会被如此忽视?我想可能有这几个原因:
1、证券市场的生态结构会选择性或强制性的忽视资产配置,资产配置的普及会触及所有市场主体的利益:政府会减少税收、劵商会减少佣金、资产管理机构的资金规模会缩减(资管机构的能力也会受到质疑)、甚至媒体都会少了很多各类关于“股市传奇”的报道,谁会砸自己的“饭碗”呢? 市场上误导性及蛊惑性的相关信息远远多于简单实用比如资产配置这类的信息,比较典型的如国内中巴们对巴菲特的扭曲解读,巴菲特其实首先是个卓越的资产配置大师其次才是个优秀的选股高手,回想多年之前我从对巴菲特的迷思中挣脱出来何其艰难;

2、资产配置是以中庸被动为基本特征的、跨牛熊的长周期策略、虽然它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最差策略但它在任何时候也都不是最优策略,其强大威力很难在某个时刻或阶段表现出来,它给投资组合带来的贡献远远没有“选到牛股”或“精准逃顶抄底”来得那么直观,人性之中的“急功近利或短期验证的快感”与“资产配置策略的长周期效应”是相互排斥的,特别是在这个互联网的快餐时代,选择一个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慢慢产生作用的策略对投资者而言是个严峻的考验

3、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尚短,资产配置策略作为国外成熟市场的基本策略之一在国内缺失长期的实证研究与统计分析,而且很多投资者对资产配置策略并未真正理解甚至还有很多误解,比如资产配置主要是指大类资产配置而不仅仅是一个多元化的股票组合,在中国主流的证券文化中目前尚未有资产配置策略的一席之地。


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关于资产配置的相关资料及研讨非常稀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投资者被大量与“选股择时”相关的信息裹挟,而对投资中最核心的资产配置缺乏了解与认知的途径,但随着飞泥翔空《傻瓜式投资》(电子书)的出版传播这一缺憾有望得到改变,飞泥翔空写过大量与资产配置相关的文章,其中很多文章都堪称经典,这次把这些精彩文章进行编辑整理后出版发行将对在中国资本市场推广普及资产配置的相关知识产生积极作用可谓意义重大(中国本土出版的资产配置类书籍确实稀罕----所以“弥足珍贵”),飞泥翔空的很多文章我曾零零星星断断续续的阅读过、这次编辑整理成书后我又进行了详细研读,就我个人感觉这本书是中国普通投资者进入资产配置领域非常棒的入门书籍,这里简单记录下我对这本书的阅读体会:
A、作者把这本书命名为《傻瓜式投资》其主要目的是要给普通投资者(散户或韭菜)等非专业投资者“讲述资产配置的基本常识”及“简单可行的资产配置策略”,作者是劵商的一位基层工作人员(客户经理或理财经理)接触大量新老股民,对中国证劵市场的现状有切身体会与独立观察,作者以普通投资者可理解的、朴实简洁的方式把所谓“高大上”的资产配置演绎的淋漓尽致,文中没有晦涩难懂的概念、没有引经据典的繁文缛节、没有高等数学复杂算式,是可读性和启迪性都很强的学习资产配置的入门书籍;

B、书中原汁原味的中国味道让人倍感亲切,作者是中国证劵市场的从业者也是长期参与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者,书中讲述了作者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经典案例,以及接受资产配置策略的心路历程,这些案例与经历对中国读者而言并不陌生,用心阅读思考后很容易产生共鸣;书中在对资产配置理论进行简要的分析中全部采用中国市场的历史数据与统计资料,让西方“象牙塔”里、“教科书”中的资产配置理论与中国市场的投资实践产生共振;

C、本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体系完整:作者以最经典的50%+50%配置策略为基点,庖丁解牛式的演绎资产配置是如何在长周期中贡献超额利润并战胜市场的,50%+50%配置策略就是在构筑投资组合的时候配置50%的股票资产+50%的类现金资产(货币基金、国债或高等级债等等),并在后续的投资组合管理中采用最简单的再平衡策略(适时恢复50%+50%的配置结构),为避免在选股择时上犯错并节省大量时间与精力,书中建议用指数类基金比如300ETF(510300)来代替股票类资产,每个年度进行一次再平衡操作,作者形象把这个最简单最有美感的均衡配置策略称为傻瓜投资的“马步”,其实高大上的少林或武当都是以“马步”为基础的,这一步其实弥足珍贵,对投资收益及投资理念的影响都是非常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者笔下资产配置的内涵是缤纷多彩的,很多观念是具有颠覆性的,这里记录部分精彩观点:


(1)行动基于思维与认知,缺乏认知--行动的落实自然会显得异常困难;
(2)在投资的世界里有时过量的阅读并不一定都是好的,在错误的方向努力越多也只是与目标越来越远;
(3)资产配置就是决定买什么、买多少的过程,在不同投资品种间划分一个比例然后执行;
(4)资产配置隐含一个固有属性----逆向投资(低买高卖);
(5)缺乏对“被动式策略”的深刻理解,那么策略就像放P一般因得不到实践而失去价值;
(6)50-50策略在趋势性上涨中不如股票、在趋势性下跌中不如现金,但在反复的震荡中会超越两者,50-50中的再平衡过程能够帮助你被动的完成低买高卖;
(7)50-50能否表现良好的关键是在上涨最疯狂的时候坚定不移执行再平衡(将股票卖掉变回现金),以及是否在股市最萧条悲观的时候坚持执行再平衡策略(买入股票);
(8)50-50的第一个根基是人的无知性、第二个根基是股市强烈的波动性;
(9)投资组合的收益能力一半以上来自于股市之外的修炼,如果你真正提高了现金部分的投资收益对你股票部分的投资帮助非常大,你会变得更有耐心而且平静
(10)资产配置策略其实就两个问题:一是决定不同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二是决定“再平衡”行为的执行
(11)投资者在大类资产上的配置能力对组合收益起到决定性作用,不少朋友接触到资产配置概念后往往过度关注资产的波动性而忽视了所配置资产自身的长期增长潜力,这是本末倒置;
(12)再平衡几乎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能在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利用资产间不相关的波动性提高组合收益;
(13)50-50是一种最保守的“防守”策略,在证券的世界里真正的防守不是空仓而更像是半仓,空仓不是保守的策略而是一种激进的选择----这个选择如果错了一样会带来巨大的“后悔”
(14)50-50有点类似武术中的“马步”,它是投资中看多行为和看空行为的起始动作,是应对“无限可能且不可预测”未来的中性态度与起点,在各种各样的环境里都“不是最差”的选择
(15)50-50点赞的人有但实践者很少,要让大家抛弃潜意识里的暴富欲望、抛弃主观努力带来的成就感与兴奋感、抛弃人比人的本能----这些都是反人性的
类似的精彩观点还有很多很多,而且对这些观点书中都有深刻而形象化的阐述,建议大家用心阅读、反复阅读、结合自己的投资实践来阅读,也许这本书会成为我们投资“顿悟”的催化剂!

D、作者还在书中用大量篇幅对资产配置的内在机制(周期性)及50-50的升级方向提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及拓展思路,对专业投资者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就我个人感觉这本书很像是“中国版”的《不落俗套的成功》,中国本土能够出现这样的优秀著作确实让人欣慰,资产配置充满魅力-----但只有懂它的人才能感受到这种魅力,读懂这本书也许就能读懂资产配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翔投资骗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