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为什么俄罗斯军队中有不少师长都只是上校军衔?

用缀在肩章或领章等处的品级符號标明武士社会职位和军事级别的称呼,叫做军衔军衔代表着一个武士的身份和职位,是武士的“身份证”每一位武士都有属于自巳的军衔。

武士是捍卫国家的卫士许多国家的执法划定,军衔是武士的终身声誉非经执法讯断不得剥夺,不犯错误不得降低具有一萣条件的武士退役后,在划定的场所有权着佩带军衔符号的礼服

在我国,人们一样平常生涯中对照常见的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長、师长划分都是什么军衔呢今天就来为人人科普一下。

虽然现在农村发展的越来越好了但是相对城市来说,农村地处比较偏僻工莋的机会也比较少,而且种地又不怎么赚钱所以不少的农民朋友都选择了到城里去打工。

首先军队的官级都有一个相对应的军衔,称為基准军衔详细如下:一样平常情况下排长,他的基准军衔为少尉;一样平常情况下连长他的基准军衔为上尉;

一样平常情况下营长,他的基准军衔为少校;一样平常情况下团长他的基准军衔为上校;一样平常情况下师长 ,他的基准军衔为大校;一样平常情况下军长他的基准军衔为少将;一样平常情况下军区司令,他的基准军衔为中将;各总部军政主官及国防部长 基准军衔为上将

若是显示在肩章仩面,基本就是如下:

排长 一杠一连长 一杠二营长 二杠一团长 二杠二旅长 二杠三师长 二杠四

}

  核心提示:当时陶峙岳、陈奣仁、董其武、廖运周等人都有军职必须授衔。而比他们地位更高的国民党军将领如何安排当时曾有动议授傅作义大将军衔,但比傅莋义地位更高的程潜、龙云、卫立煌等人这时候都在人大国防委员会里最后实在无法平衡,只好“一刀切”这几位前国民党军队的高級将领均未授衔。

  1955年解放军实行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授衔。如今首次实行军衔制的大致情形已广为人知,但是关于这一制度实施過程中的许多历史细节也许并不为人所了解。笔者在查阅有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军衔制的产生及授衔中颇有趣味的内幕作一披露,并對一些书刊中对授衔仪式以讹传讹的内容作一匡正

  新中国的军衔制是在学习苏联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

  1939年囷1946年,我军曾两次酝酿实行军衔制由于历史的原因,未能实施建国前夕的1948年,党内也酝酿过关于军队内部的等级和军衔制的问题

  共和国成立不久,我国掀起了一场向苏联学习的高潮军队也不例外。1950年9月朱德总司令在总干部部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建立军衔制度嘚问题。可是就在军衔制的酝酿过程中,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也正是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使总指挥彭德怀深深感到我军实行正规化(當然包括军衔制)的必要性一是部队来自各根据地,许多具体制度不一样;再是与美军谈判人家有军衔,我们没有不便于平起平坐。彭德怀回国后军队改革就由他直接来抓。

  军衔等级设置是军衔制的核心内容当时世界各国的军衔等级设置不同:多数国家军官分將、校、尉3个等级。部分国家在将官之上还设有元帅但不少国家的元帅衔一般只在战时授予功勋卓着的高级将领,平时很少有人被授予另有个别国家把准尉当做不同于尉官的单独一级军官军衔。士兵军衔各国通常分为军士(士官)和兵两个等级。如此细分起来军衔最多鈳分为帅、将、准将、校、尉、准尉、军士、兵8个等级。当时在东方阵营中苏联军队规模大,编制等级多军衔设置比较复杂,规格也佷高仅元帅就设3级:大元帅、元帅和海军元帅、军兵种元(主)帅,而军兵种元帅则与大将同级;朝鲜、波兰、民主德国、南斯拉夫、罗马胒亚、保加利亚、古巴等国都设有元帅一级。而匈牙利、捷克等国则不设元帅衔,大将为最高军衔实际上,元帅作为最高军衔除蘇联外,其他国家一般是授予最高统帅的荣誉称号而并非为军队将领设置的军衔。如南斯拉夫的铁托、朝鲜的金日成、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等苏联的大元帅,则是专为斯大林设的

  1952年冬,军队有关部门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开始着手进行军队军衔制具体实行的方案策划工作,并于当年11月26日拿出了方案由总干部部向毛泽东及中央军委呈上书面报告。这份方案是军衔设6等20级。“6等”即:帅、将、校、尉、军士、兵。“20级”即:元帅分3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将官分4级: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分3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分4级: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少尉军士分4级:准尉、上士、中士、下士。兵分2级:上等兵、列兵

  这个方案是在苏联顾问卡苏林的参与下制定出来的,基本上是苏联军衔制的一个翻版略微与苏联有所不同的是,在将级军衔中多了一个“准仩将”

  对这个方案,当时总干部部提出,在“少将与上校之间拟有必要增加‘准将’一级”总干部部提出的主要理由就是,我軍当时的现状是军、师干部共分6个等级,即正军、副军、准军、正师、副师、准师在这样情况下,就会出现“将较弱的军长和副师长匼并为少将一级在这一级内存在的悬殊很大”的状况,这对于我军的现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而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在军銜系列中设置“准将”。

  但这个充分酝酿的设想却遭到了苏联顾问卡苏林的反对。因为当时的苏联军队中的副师长通常就是上校洳果我军设置了准将这一军衔,副师一级的军官就可以被授予准将也就是说,与苏军同等的我军副师长按照这个方案就可能高于苏军嘚同等军官军衔。这样在与我军的交往中,对于苏联军官是不利的所以卡苏林坚决反对。莫斯科也发来电报支持卡苏林的意见中方朂终妥协。

  1953年中央军委又不得不重新搞了另一套方案这个新方案是在第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制定的,称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放軍军衔条例(草案)》草案充分考虑了苏联方面的意见,同时也参考了其他国家的军衔制度并结合当时我军的具体情况,在少将与上校之間增设了一个“大校”军衔这个方案基本上满足了几方面的需要。同时在新方案中把在第一方案中称作“上将”、“准上将”的军衔汾别改称为“大将”、“上将”。对于尉官系列也作了较大的调整原来在第一方案中被称为“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的軍衔,被改为“大尉”、“上尉”、“中尉”同时保留原方案中的“少尉”军衔。准尉以下的军衔基本上沿用了第一方案中的叫法这樣,第二套方案即为6等21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在制定军衔方案一年内,军委领导再次把军衔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从1953年12月至1954年年初,在北京召开了一个长达55天的军委高级干部会议这次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实施军衔制、干部薪金制和义务兵役制三大淛度。

  这次会议之后又经过充分的准备,1955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对军衔评定工作给予了政策性的规萣并将士兵军衔定为2等5级,即: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在此基础上,1955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由毛泽东签署命令在全国公布实施。这个条例规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的条件、来源、军銜、奖励、权利和义务、预备役等问题规定我军采用世界通用的军衔体制,设6等19级: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仩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同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1955年10月1日开始实行军衔制喥。

  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又与此次通过的军衔等级不完全一样。1953年第二方案为了解决副排级干部的授衔问题在原来军衔的基础上增設了一个“准尉”军衔,准备过渡一两年再取消实际上这个原本被当做临时性的军衔,成了第一次授衔时正式设置的一个军衔使尉级軍官增加到5级。因此1955年的军衔方案就成为6等20级。这样中国在仿照苏联军衔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军衔制

  毛泽东不要大元帅,并主张在地方工作过的领导不评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颁布后,全军上下普遍关注因为授衔是真正涉及全军每个人利益的大事。为组织好这次授衔工作中央决定由国防部长彭德怀和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直接負责(1954年10月,经罗荣桓提名宋任穷调任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同赖传珠和徐立清一起协助罗荣桓工作)。元帅由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名中央政治局审定;将官由总干部部与总政治部提名,报中央军委批准;校官由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提出报总政治部和总干部部在铨军范围内统一平衡。授衔的主要依据是从资历、战功、德才和威望等方面综合考虑

  经过精心细致的工作,初步方案出台毛泽东被提名为大元帅;元帅13人,除正式授衔的10人外还有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大将14人,除我们熟知的10人外还有李先念、谭震林、张鼎丞、邓子恢。

  当时我军军衔制度基本上是按照苏联军衔设置而制定的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被授予最高军衔大元帅,因此在中国就必然想到了也要授予毛泽东为大元帅。

  当时作为军衔评定主要负责人之一的宋任穷回忆说为了给毛泽东授予大元帅军衔问题,全国囚大常委会还专门开会进行了讨论会议由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主持。刘少奇已知道毛泽东不会接受大元帅军衔但在大会上,与会囚员包括许多民主人士纷纷发言认为毛泽东在革命战争中功劳最大,一定要给毛泽东授大元帅军衔并授3个一级勋章。对此刘少奇和彭真秘书长作了解释和说明:许多同志已转业到地方上做党政工作,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反复考虑同意他们不要军衔的意见。当然将来茬特殊情况下,譬如发生了大规模战争仍可授予他们军衔,比方毛泽东就可出任大元帅统领全军战斗。

  尽管如此与会的代表们還是坚持一定要给毛泽东授予大元帅军衔。看到大家这样坚决刘少奇只好说:“你们不是经常见毛主席吗?你们见面后当面去说服他爭取他的同意,这次会议不作决定”

  这次会议之后几天,彭德怀、罗荣桓和当时具体负责这次评衔工作的总干部部两位副部长宋任窮、赖传珠去向毛泽东汇报这次评衔工作的进展情况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会上彭德怀首先把这次授衔工莋的情况向毛泽东作了详细汇报,接下来大家再一次提出要给毛泽东授予大元帅军衔给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授予元帅军衔的主张,並说明这是全体工作人员的一致意见

  毛泽东听了摆摆手说:“你们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根据国际上的经驗这个大元帅我不能要,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依我看呀现在在地方工作的,都鈈评军衔为好!”

  毛泽东说完了这些话看了看刘少奇说:“你在部队里搞过,你也应是元帅你也应该评嘛!”刘少奇摇头:“我鈈要评了。”毛泽东又转而去问周恩来和邓小平:“你们的元帅军衔还要不要评啊?”周恩来和邓小平态度坚决地摆手说:“不要评了不要评了。”毛泽东又问当时在场的那几位被列入大将名单、但已转业到地方工作的李先念(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谭震林(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中共中央农工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张鼎丞(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他们也纷纷表示不要评了。

  这樣一来对原定方案作了修改:不设大元帅衔。设元帅衔10名大将衔10名。在上将衔名单中除乌兰夫、谢富治、韦国清、叶飞、阎红彦等尐数情况特殊者外,其他转到地方上工作的领导干部都不授军衔本来,1954年9月陈毅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周恩来经过反复思量,考虑陈毅的历史功绩与在第三野战军的影响考虑他当时与以后的工作,主张授予陈毅元帅军衔周恩來特别指出:“军衔授予,对陈毅同志现在和将来的工作均无不便之处平时可以不穿军服,必要时再穿苏联的布尔加宁同志也有元帅銜,现在他做部长会议主席的工作就不用元帅头衔了可以说是一个例子。”

// true report 4870 核心提示:当时陶峙岳、陈明仁、董其武、廖运周等人都有軍职必须授衔。而比他们地位更高的国民党军将领如何安排当时曾有动议授傅作义大将军衔,但比傅作义地位更高的程

}

原标题:这才是我军第一次评定軍衔陈毅授上将,粟裕只是少将

1955年我军第一次实行大授衔评选出了十大元帅、十大大将、57位上将等上千名将军,这个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在9年前即1946年,我军也曾实行过军衔制在那次评选中,陈毅是上将粟裕是少将。

那是抗战刚胜利后共产党提出了和平建国的政策,蒋介石虽然想一党专政但在国内大势的压力下,也不得不同意多党合作允许共产党等其他党派一起加入到政府中来。

而要合作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国共双方的级别要对等

其实早在抗战刚开始的时候,八路军的一些高级将领就缯接受过国民政府的授衔比如朱德是中将加上将衔,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叶剑英等人都是中将

八路军接受这次授衔,自然昰为了在抗战中跟国民党军军队便于合作但没过多久就名存实亡了。因为共产党讲究的是官兵平等不管你是总司令,还是普通大兵吃的饭都一样,穿的衣服也没有区别所以军衔这个象征级别的东西在八路军中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朱德总司令有一副对联说的很好:

白军中将校尉薪饷各有不同。

红军里官兵夫待遇完全平等。

当时曾发生过一个故事有一位也算很有名的旅长去见主席,很自豪地遞上了自己的名片上面印着“少将旅长”。主席一看这个东西就有点不愉快,但也没说什么在谈话中,主席问了他几个部队上的事凊这个旅长竟然答不上来,惹得主席生气了把他的名片扔在地上,说了一句:“什么少将芝麻酱!”

后来这个典故还被陈赓学去了,1955年被授予大将后陈赓跟孩子们开玩笑地说,我现在是芝麻酱了

好了,再回来说说1946年授衔的事

1946年2月2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军队整编的若干问题的指示》说:“我党军事干部应该请求政府加委,取得正式官衔以便将来在国防部占有一定地位。”“我军各级干部即须实行将、校、尉的正规制度”

3月7日,新四军发布了《军队官兵阶级说明与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新四军军长、政委为上将;

副军長、副政委为上将或中将,参谋长为中将;

师长、师政委军区司令员、政委为少将;

副师长及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为上校;

按照这份规萣,新四军军长陈毅应该被授予上将军衔新四军政委饶漱石也应该是上将;后来的开国大将张云逸,当时是副军长但也代理过军长,洇此也可以授予上将;副军长还有罗炳辉应该授予中将。

接下来是七个师的师长分别为一师师长粟裕、二师师长张云逸(兼师长)、彡师师长黄克诚、四师师长彭雪枫(1944年已牺牲)、五师师长李先念、六师师长谭震林、七师师长张鼎丞。

不过粟裕在其中还有点特殊,茬抗战中粟裕率领的第一师是战功最大的,刘shao奇就评价说:“(粟裕)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1955年授衔时,刘还力主粟裕替换掉陳毅入选元帅。

1945年11月华中野战军成立后,司令就是粟裕居于其他师长之上。因此从战功的角度来说,粟裕授予中将也是可以的當然,以粟裕的谦逊性格他基本上不会要中将军衔,就像后来力辞元帅一样

但可惜的是,不久后蒋介石就露出了独裁的嘴脸挑起了內战,我军的第一次授衔也就此停止了

有趣味、有思维、有品位的“三味”历史,请关注微信公众号:mashaohua108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