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合伙买房协议

“合伙买房”两年赚了三十万,我说:哎呦喂,这也成?
黄金大陆,古时的南美,今天的楼市,时代先驱无不前仆后继,但凡冷眼旁观的,要么不食烟火,要么……穷。
老海本来也是后者,本来。
同学聚会,是谁的主场大家一般心里都清楚,像老海这种朴实的工薪阶层基本就是端着杯子站在外三环。
可是上周,我一进门就看见憨笑着的老海被围在中间,有起哄的喊:
“老海!说说!你合伙买房怎么挣的30万?”
买不起的买法
什么叫合伙买房?很简单,就是流动资金不足或者被资格和贷款限制的难兄难弟凑到一起,友好互助,一起上车的购房方式。正因为如此,对于闲钱不多的工薪族而言,可操作性不是一般的强。
15年,老海和邻居在一起在西青区天津南站附近入手了一套,90平小三室,8600元/平米,出资和产权都是半对半,刚好负担得起。房子两年间涨到了小两万,除去装修维护人工等等,今年一出手,两人净赚三十多万绰绰有余。
老同学们都咂舌:怎么会选择合伙买房?
老海历史系的,酒过三巡开始卖关子:
朋友,为什么战国时期合纵术辣么流行?小国有野心又干不过呗,我合伙买房嘛一个道理,想赚钱,可钱少又胆儿小。
不错,合伙买房最大优势就是这:门槛低,风险低。
1. 门槛低:条件不足也能达成目的。
比如老海。普通工薪族一个,标配就是一套房加几十万流动资金,放在银行里涨利息还赶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买房保值大家都知道,可是又独立买不起二套。怎么办?合伙买房就把楼市的门槛降低了:
一个老海进不去,两个老海就行了啊。
同理,房票,贷款,流动资金,眼光,你可能缺一缺二甚至缺三,但只要两块拼图对上了,就能登上买房的黄金大陆。
2. 风险低:两个人一起买个鸡蛋,鸡蛋碎了,你们一人只损失了半个鸡蛋。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是群居动物,打猎巡逻留守洞穴,都是三两一群。沿袭到现在,学生时代的作弊行动也基本组团。可见,搭伙行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什么呢,就是风险共担。对于合伙买房的两种方式,债权入伙和股权入伙(后面详说),无论哪种都是赔只赔一半,就算是房贷也相应减轻了压力。虽然楼市不像股市生死瞬息,但这种保险也大大降低了投资的精神成本,不必24小时瞪着股票走势,又比理财收益高得多。
听起来挺爽,可财大气粗的投资客基本对合伙买房嗤之以鼻。为什么呢,因为这是穷人的投资,是买不起的买法。与指日可待的利益并行的,是才刚刚开始的灾难。
买得起,耗不起
你没钱我没钱,好办啊,合伙买个房呗。
你有房票我有闲钱,好办啊,合伙买个房呗。
你是刚需买不起,我是投资钱不够,好办啊,合伙买个房呗。
听起来貌似哪种情况下合伙买房都是互利共赢,可是事实上,一般流程是这样的:
买房一时爽,卖房火葬场。
不信吗?不久前有个新闻,是合伙买房的典型案例:
说是上海一对亲姐妹,却因为合伙买房利益分配闹到绝交。
当时上海11号地铁线刚刚开通,姐妹俩极有眼光的在沿线购了一套两室一厅,房产证是两人的名字,后来房子涨了点,本来是好事,可分歧也就开始了。
姐姐主张继续持有并投入装修,给房子增值,之后吃更多的红利。妹妹却认为这个地段涨幅有限,主张抛出。双方争执不下,甚至两个家庭也都卷了进来,后来只能终止合作,草草将房子买了,没装修,也没新投资。姐妹二人把钱各自分了,虽然赚了,两家却就此不再联络。
说白了,没约定没协议,还各有各的贪心,各有各的理念,如何皆大欢喜?
无独有偶,同事表哥在大港,前些年急着置办婚房,就跟自家阿姨合伙在胜利里买了一套,没贷款,两人一人一半的房款。阿姨放出话,都是自家人,钱什么时候有再给。这两年表哥家有了孩子,想在世纪花园置换一套大的,卖了胜利里那套刚好能还了阿姨的钱和新房首付。
结果阿姨见这两年楼市疯涨,不干了。说补当年买房的另一半房款,要房。表哥傻了,之前不是这么说的啊,硬着头皮以房票为名拒绝了阿姨,死咬房不能给。最后老太太一哭二闹三上吊,表哥迫于家中压力,愣是至今没敢卖。
其实谁也不是无理取闹,本是借钱买房,可原本的借款随着房价水涨船高也变了质,一方还当是借钱,另一方却以为自己入了股。
老理儿,没约定没协议,可是利益所向,谁都有理,貌似无解。
原因何在呢?不过是这样,购房时双方的资金投入相当,各种选择上即使意见不同,受共同的利益驱使,一切都是可协调的。可之后就不一样了,装修、出租、维护、售出节点,价格,桩桩件件都直指处于变量的利益回报,这时,合伙双方的理念,对未来的预期,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间的差异就都暴露出来了。
所以,合伙买房是个伪命题?
除了钱,一切问题都是能解决的
其实,合伙买房类似于汉朝和亲,利益交互为基础,盟约精神为纲领。而不讲规则谈感情,在所有的交易里都叫耍流氓。
无论是刚需还是投资,只要A+B能够达成目标利益,方式本身就是成立的,像上海姐妹着实赚了钱,刚需表哥也的确买了婚房,如果不是合伙买房,这些都难以实现。只不过是实施中存在问题,才沦为“火葬场”。
其实就两个坎儿:没想到会出现什么问题;没说好问题怎么解决。
怎么办?简单,都胆儿小点,别以为不会出事,事事约定即可。
一.不求利益最大,死磕约定
案例中的问题其实特别好解决:采取恰当的合伙方式。
很简单,刚需表哥合伙买房,应该事先选择债权入伙:
意思就是跟合伙人约定,我出的房票,所以产权您就不要惦记了,不过你投入的资金咱们可以约定个双方都认可的年利率,或者按市场房子增值幅度的比例为依据到期还款。
无论对方如何说帮忙不计较,也决不能松口,不然事后说人家想占便宜,买房的时候你何尝不是以感情为借口占了你合伙人便宜?
投资合伙买房就更彻底了,纯粹的股权入伙:
意思就是共同出资,共有产权。
谨记一句话,一切依照事前约定,说什么是什么,不追求最大化的利益,死守盟约精神。
像上海老姐妹,其实事情只要买前商讨出个协议,就迎刃而解了。
1. 产权分类:选择按份共有,而不是共同共有
共同共有是管你出资多少,分割时原则上是均分。而按份共有原则上按照出资比例来分割,出多少,返多少。
如果最后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没问题,你买了我的份额就行了。
2. 量化:将双方能想到的投入全部量化成价值,形成协议
出了房票,就按市场价走,房价的10-15%;
装修问题,约定承担方预算和另一方要付的人工费;
约定日常维护和物业费分配方式;
出租问题,管理责任和租金如何分配;
售出问题,定一个时间或者价值顶点,不贪多,到点必买。
总之,责、钱、权、利、房的归属一定要定。纵使后期改进,也是细节问题,而不是协议本身。
3. 售出方式:建议委托第三人
一旦到了节点要卖了,双方全部放权,不要其中一人单独承担,也不要双方都参与,找一个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人全权代理,以双方的理想价格售出。
不然等你发现你赚了50万,合伙人入账70万,一定会想起来鲁迅先生的“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
二.选择单纯合伙人
如果可行方式有了,不肯实施的原因只有一个:不好意思。
合伙买房多是亲友,谁会提前撕破脸皮,所以不妨考虑,从一开始,就避开亲密的交际圈,寻求单纯合伙人,摆明了我们就是为了俗不可耐的利益走到一起来的。一切规则也就顺理成章。
例如澳大利亚的这种方式。
虽然也是各有利弊,也是可以参见的。
三.注意事项
有两个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最后提个醒。
1. 隐形合伙人:简单来说,就是你的合伙人已婚
一套房产可以登记多个产权人,已婚人的伴侣就是“隐形共有权人”也对所买房享有权利。合伙买房双方要相互了解,这种情况有十二分必要达成协议。
2. 贷款:如果是贷款买房
如果共同贷款,在办理时,会确定主贷人、次贷人,确定买房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写明“按份共有”的份额,按揭还款数目等。为了避免一旦一拍两散,一人吃哑巴亏。
如果个人名义贷,共同还款,要详细约定款项进出的账户,每月还款最好通过银行转账,利于日后举证。
麻烦吗?可是能买房子能赚钱啊。
许多投资客因为深知利益关系繁琐,所以斩钉截铁的主张:不要合伙买房!
客观来确实有他的道理,却也不乏“何不食肉糜”的优越感,轻视了这种方式给最广大的工薪投资和刚需群体带来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买得起了。
后台征集,有个粉丝留言讲了她和同事在深圳合伙买房的经历,全程互帮互助,顺利实现双赢。我听了之后特别感动,想着,如果有这样的好朋友,一定不会合伙买房。
为什么,和别跟好朋友借钱一个道理。
作为一个无产阶级,确实赞同合伙买房的方式,唯奉劝各位胆儿小点,不要“到时候再说”,不要用利益考验情感。所谓,覆水难收。
合伙买房,你想试试嘛?
感谢粉丝@艾瑞麻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内容如有疏漏或疑问,欢迎留言指正。
谢谢您的关注,转载请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听说“共享”很火!共同买房怎么样?
房价越来越高,市场环境越来越严苛,在两方面的共同影响下,很多人想到了合伙买房。虽然只要符合相关政策,两人甚至多人共同购买住房是可以的,但这类买房,房产共有方都可能面临相当风险。
与一般个人或者家庭购房不同,合伙买房要注意很多法律问题,尤其是以下几个问题,更是不能掉以轻心。
共有方式包括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虽然合伙买房的出资人姓名都可以登记在房产证上,但还是要在房产证上标明共有方式。因为两种方式决定着购买人日后对房屋的分割和处理方式不同。
简单地说,共同共有是不分份额大小的共有,分割时原则上是均分,同时考虑到出资等因素。按份共有原则上按照出资比例来分割,除非双方约定不按出资比例分割。
以A和B两个人合伙买房为例,如果是共同共有,日后房子出售,必须两个人同意才可。如果是按份共有,A出资三分之二,日后房屋出售,A可以不经过B的同意。
“隐形共有人”
合伙买房中涉及到的“隐形共有权人”是指合伙人中如果有已婚的,其配偶也会对该房屋享有一定的权利。
涉及到贷款的一些环节时,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也会要求“隐形共有权人”到场签字。建议合伙买房双方一定要相互了解,包括个人及家庭,保证没有被漏掉的隐形共有权人。
“主贷款人”
虽然是多人共同买房,但银行只会让相对更有还款能力的人作为“主贷款人”,其他出资人为“共同贷款人”,抵押合同上的出资人均需签字表示同意。但“主贷款人”需要承担其他共同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款的风险。同时,当主贷款人不能还款时,银行也会向共同贷款人催收贷款。
实务中,对以一方名义向银行借款并按月偿还的性质如何认定,法院有不同的理解。有的法院认为一方向银行的借款也属于该方出资,是通过融资方式的出资;有的法院则认为,只有实际拿出来的首付和每月已归还的利息和本金才算是出资。
如果以一方名义向银行借款,并独自归还,应当在书面协议中写清银行借款是否算一方出资,以及将来的分割方式;如果以一方名义向银行借款而由双方共同偿还,就需有更详细的约定,约定款项的进出账户,每月还款也要通过银行转账。
这么做可以尽量规避,一方将现金交给借款的一方来还贷,而没有出入账记录,以致产生纠纷后难以自证的风险。
光在产权登记上注明还不够,最好还能签订一份书面的协议,书面协议的作用,就是要考虑好风险,以及风险出现之后的处理方式。
建议写清楚各自的出资方式、出资金额、贷款由谁偿还、按什么方式分割,相关的税费、租金收益、使用、物业管理费等如何承担或分享等,将责权利约定明晰。万一双方产生纠纷,这份书面协议将成为解决纠纷的重要依据。
最后,给大家列举一下合伙买房的风险,方便大家参考:
风险一:房屋使用意见不一
如果合伙购房的房子,日后共同来使用,怎么分?一套房子, 有位置、采光都好的,有差强人意的,大概都想把好的留给自己使用,同时双方又拥有均等的分配权力,这时候就容易产生矛盾。
风险二:合作意见不统一
该房子如果日后用来出租,出租给谁?租金多少?另一方如果不同意出租,又该如何是好?这些风险,都需要提前考虑清楚,建议合伙人之间最好能事先拟定一份协议。
风险三:合伙投资失败如何止损
有的合伙人合伙买房的初衷就是看好市场 ,准备房价涨了,有了收益,再转手卖掉。但是如果房价降了,合伙人彼此该怎么止损、如何分担也要考虑好。
乐居看房团火热招募中~
点击【阅读全文】即可报名上车~
------------------------------------
消息来源:天水尚美
哈尔滨新浪乐居 转载请注明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吴某和曹某通过自由恋爱结婚,两人大学毕业后都留在了上海,工作两年后结婚。虽然两人工作收入都不错也有一定的积蓄,但是上海房价高,两人婚前没有买房子。婚后两年,两人决定生孩子,此时觉得应该要有自己的房子,但是两人的积蓄有限,又考虑到孩子的花销,所以两人回去跟父母商量,吴某父母早逝,曹某的父母拿出了一部分继续给女儿女婿买房,钱款直接转账给女儿。夫妇两人都不愿意啃老,所以当时跟父母说好是暂借父母的,将来会归还,父母对此也没有明确态度。买了房子之后,两人经常因为装修房屋等生活琐事吵架,打算离婚,但是对于这套房子的分配,两人有不同意见。吴某认为应该平分,而曹某认为自己父母出了一部分钱,自己应该多分。住房对于我国人民群众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财产,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一方面需要成家立业,另一方面承受着低收入购买昂贵的房屋的巨大压力。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婚前买房慢慢地演变成婚后购房,而婚后购房时可能又存在夫妻财产不足的情形,所以此时仍需父母的帮助。当婚后与父母共同出资买房的,其房屋的产权归属是急需研究和探讨的现实问题。第7条对父母出资的问题进行了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18条第3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但是对于夫妻使用共同财产与父母的财产一道购房的情形,依旧没有明确规定。根据第22条第2款规定:子女结婚后,父母为子女双方购置房屋的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实践中,对于夫妻婚后父母出资购买房屋,产证在出资者自己子女名下的,从社会常理出发,可以认定是明确向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部分出资应认定为出资者子女一方个人所有。若产证登记在出资人子女的配偶名下的,除非当事人能证明父母出资当时的书面约定或声明,证明出资者明确表示向一方赠与的,一般宜认定向夫妻双方赠与为妥,该部分出资宜认定为夫妻共同所有。实践中的主流观点认为,夫妻双方婚后与父母共同出资购买房屋的,不论房屋登记在何方名下,一般应视为夫妻共有。对于父母这部分出资,除非有特殊约定,应该视为父母对夫妻的赠与。如果有约定父母的这部分出资仅是赠与夫妻中一方的,父母出资这部分的权益由该方享有,但房屋依旧由夫妻共有,只是在分割时各自所享有的份额会有所不同。如果有约定父母出资是借给夫妻双方的,父母的这部分出资应视为夫妻的共同债务,由夫妻共同财产来偿还。上述案例中,房屋是在吴某曹某婚后购买,夫妻二人对于财产分配并无特殊约定且购买该房产时使用的是夫妻共同财产,所以该房产不论登记在吴某还是曹某名下,都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更为合适。现在双方有争议的是份额,曹某的父母拿钱给女儿女婿的时候并未指明是对女儿个人的赠与,而吴某和曹某也表明了是借款,所以,如果曹某能够提供相关证据的前提下,可以将当年曹某父母的出资认定为借贷,吴某和曹某应以其共同财产归还该部分借贷。如果曹某父母表示将该部分债权转让给曹某的,曹某自己那部分的债权债务抵消,吴某还应该承担当初借款的一半,这一半可以通过分割共同财产时份额的分配来解决。
相关文章:未婚也能共同买房,需要注意什么?_通用攻略_贷款攻略 - 融360
公积金政策
未婚也能共同买房,需要注意什么?
  一、产权归属是两人共有。
  合伙买房,房屋产权不是个人独有,而是共有。合伙买房的产权认定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所有者可以选择共有形式,如果是选择共同共有,则双方享有的权益相同;如果按份共有,则需要提前分割,并在房产证上注明。
  小编提醒:
  共有人其中任何一方再买房,要以二套房的政策执行。
  二、分主贷人、次贷人
  在向银行申请按揭时,要由其中一名共有人充当借款人,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签订《贷款合同》;而其他合伙人还要作为共同还款人,与银行签订《共同还款协议》。这样,当合伙贷款的各方出现分歧时,便可依据合同约定的内容予以处理。
  小编提醒:
  合伙买房,办贷款的时候可能会麻烦一些,部分银行对没有亲属关系的两人购房放贷会相对谨慎一点。如果出具的没有问题,可以找一家政策宽松的商业银行,会容易一些。同时联名贷款需分主贷人和次贷人,可以选择相对有利的人,比如有本地户口,收入较高等情况的人做主贷人。
  三、签订协议要内容明确
  合伙买房避免纠纷的最好的办法是签订协议,明确各项权责细则。协议内容需越细越好,明确违约责任、出资比例、产权归属、房屋收益等各方面。
  小编提醒:
  共同买房要保存好买房和贷款时的合同文本、付款证明、还贷证明等,留下票据凭证。房产证上注明房产份额。协议需要公证,以发生法律效力。
  四、准夫妻要注明所占份额
  准夫妻,是指即将结婚、但尚未领取结婚证的那部分人。夫妻婚姻存续期间,是从领取结婚证之日起算,因此在未领取结婚证的前提下共同买房,并不能当作共同财产。在这种情况下共同买房,如果是双方共同出资,比例各半,则需在房产证上同时登记两人的姓名。
  小编提醒:
  如果双方出资比例不等,虽在房产证上也会登记两人姓名,但必须说明各自所占比例大小。
你可能需要这些贷款
有按揭记录即可贷款
最低月利率
最快放款时间
解抵押,助卖房
最低月利率
最快放款时间
房屋抵押,资金好周转
最低月利率
最快放款时间
买房装修贷款
最低月利率
最快放款时间
保存本篇到我的邮箱
订阅房贷、房产新闻
扫一扫,让买房更简单!
欢迎关注融360房贷官方微信(fangdai123)
买房工具: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原创”之作品,未经融360书面授权,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均不得转载、摘编或者采取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书面授权的,注明来源融360。违反上述声明对融360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作品中的材料及结论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获取书面授权请发邮件至: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当下,80后、90后结婚,买房几乎成为必做功课。而买房常常设计贷款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夫妻共同买房需要注意什么? 1、签约双方亲自到场 在买房过程中,涉及到诸多签约过程,如签订...
夫妻双方共同购房现象十分普遍,共同购买的房子是属于夫妻双方共同共有。那么什么叫共有房产呢? 共有房产是指某一房产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有人共同所有。如夫妻共有房产。共有按...
目前夫妻共同买房的情形比较常见,如改善型需求多为夫妻俩婚后共同置 业;此外房价不断上涨,还有不少小夫妻先行租房,等到条件成熟之后再买房,这也属于共同买房;还有少数准夫妻也采...
目前夫妻共同出资买房的情况日益多见,为了维护幸福的家庭,夫妻双方共同努力,共建爱巢。那么,夫妻在买房时都需要注意什么呢?小编总结如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签约双方亲自...
准备结婚的一对年轻人共同为他们将来的小窝投资奋斗,但是两人的关系毕竟不受法律保护,基于信赖关系而共同出资买房的两个人如何才能避免以后可能发生的产权纠纷呢?融360小编总结了...
您可能也感兴趣:
相关专题:
有按揭记录即可贷款
解抵押,助卖房
房屋抵押,资金好周转
买房装修贷款
3年后,央行做出了相同的
双十一如何在朋友圈装一
重磅!全国将停止别墅类
工资不到4500,你会给子女
融360 - 贷款平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5 Rong36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多人合伙买房会有哪些风险,多人合伙买房如何避免纠纷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有买房的想法,但是在买房资金不够的情况下,家庭成员之间可能会商议合伙买房。但是合伙买房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具体来讲,多人合伙买房会有哪些风险呢?如果多人合伙买房遇上风险,将会导致买房纠纷的发生。那么,多人合伙买房如何避免纠纷呢?对于这些问题的具体内容,下文中将一一为您介绍。
一、多人合伙会有哪些
?合伙买房存在四大风险。
1、使用风险。&合伙买房&的房屋属于所有投资人的共有财产,在使用和出售过程中,决策权就很难属于一个人,购买的房屋如何出租,出租给谁,如果合伙贷款人是住在一起的,房屋的使用面积应该如何分配,好的位置和差的位置怎样协调等问题如何解决成为难题。
2、合作风险。如果合伙贷款购房的一方准备将房屋出售或出租另一方却不同意,这时候谁具有决定权?此外房屋出售或出租后其租金或出售收益该如何分配等都需要进行详细的约定。
3、市场风险。一旦楼市遇冷、房价降了合作双方又要如何处理?合作购房亏损如何分担?
4、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共同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其中一人或多人已有购房记录的,该套房产的共同购买人均不适用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契税优惠政策。
二、多人合伙买房如何避免纠纷
为避免纠纷,合伙买房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弄清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的区别
共有产权在进行产权登记时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共同共有,一种为按份共有。不同的登记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分割方式也不一样。
简单地说,共同共有是不分份额大小的共有,分割时原则上是均分,同时考虑到出资等因素。按份共有原则上按照出资比例来分割,除非双方约定不按出资比例分割。
所以,如双方出资不同,就应当登记为按份共有,并且将各自所占份额写清楚。
2、签订书面协议
光在产权登记上注明还不够,最好还能签订一份书面的协议:写清楚各自的出资方式、出资金额、贷款由谁偿还、按什么方式分割,相关的税费、租金收益、使用、物业管理费等如何承担或分享等等,将责权利约定明晰。万一双方产生纠纷,这份书面协议将成为解决纠纷的重要依据。
3、银行借款详细约定
实务中,对以一方名义向银行借款并按月偿还的性质如何认定,法院有不同的理解。有的法院认为一方向银行的借款也属于该方出资,是通过融资方式的出资;有的法院则认为,只有实际拿出来的首付和每月已归还的利息和本金才算是出资。笔者另一个案件中,法院将投资总额计算为双方首付与已还银行的本金及利息之和,而不将投资总额理解为房价款的简单相加。
因此,如以一方名义向银行借款并独自归还,应当在书面协议中写清楚银行借款是否算一方出资以及将来的分割方式。如以一方名义向银行借款而由双方共同偿还,应当详细约定款项进出的账户,每月还款也应当通过银行转账。有的案件中一方把现金交付给借款的一方来还贷,这在产生纠纷后就难以举证自己的出资款项了。要在共同投资中避免这样的风险。
对于&多人合伙买房会有哪些风险&以及&多人合伙买房如何避免纠纷&的问题,上文中都有一一为您进行了介绍,希望这些内容能够给您带来帮助。人们在买房时,如果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而有与他人合伙买房的必要时,您要注意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签订好相关的书面协议,保存好相关的单据资料,避免发生纠纷。一旦发生了纠纷,您所保存的各种单据以及书面协议将会是很有利的证据。如果您不知道具体该如何保存并收集这些证据,您可以咨询专业的房产律师,以更好地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
相关楼盘:
12345678910
app下载二维码
真实信息准确同步,楼盘动态一手掌握
账号密码登录
验证码登录
*未注册的手机号码验证后将自动创建房博士账号
还没有账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朋友合伙买房可以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