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精算师年薪告诉你保险到底骗不骗人

  对于带有储蓄功能的寿险产品而言其红利实现率或过往派息率的高低水平及其稳定程度,是检测其质量高低的核心指标在上目前这些信息都是不公开披露的,全靠营销员口头向客户介绍;

  香港保险监管正在加强信息披露保护客户利益,保证公平待客逐步加强监管说明了:1、以前的信息是極度不对称的;2、存在比较大范围的忽悠的风险。

  香港保险比大陆好香港保险精算师年薪都不知道?!

  去年底我在中国内地嘚一位好朋友拿着几份她前几年购买的保险保单给我看,问我这些保单是否还合适我逐一看过她买的,一份是住院津贴保险但已到期失效两份低保额的分红保险,再一份就是年交保费近万元的万能寿险提供20几万的身故保障和年均4.5%左右的收益率,且收费不菲

  我开玩笑的称她保险意识还挺强,但对于家庭年收入近百万、房产近千万的她而言我看不出20几万身故保障有什么意义;对财经专业出身、理財能力颇佳的她而言,4.5%的收益率也明显与她的投资预期有一定差距当我问她当初购买这些保险时是如何考虑的,她直言不懂保险当初主要是架不住一个做保险销售的朋友多次劝说、面子上过不去也就听从其建议购买了。

  见我对她购买的这些保险产品、接受到的保险垺务颇有微词她就问我香港的保险产品是不是更好,并让我推荐一些香港的保险产品给她令我惭愧的是,基于目前香港保险市场上可公开获得的信息我坦言即使我是做保险精算工作的,本着专业的态度我还不能确切地说香港的某些保险产品就一定比内地同类型的产品要更好、更适合她的财务需求,而且比较和推荐保险产品本就是个费时费力的专业技术活所以请她多给我一些时间稍加全面研究,到2016姩或许我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相关资讯以回答她的问题。

  高收益价格低背后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研究发现部分香港投连险產品保险保障价值极弱,收费高得离谱绝对有侵害那些财务上不够精明的消费者权益的嫌疑。

  从产品上看虽然香港人均寿命全球領先,但是其纯保障型的定期寿险产品的价格较英美等更为成熟的保险市场却贵了不少令作为保险消费者的我颇感失望;而储蓄型寿险茬市面上可获得的公开产品资料比较有限,让人难以客观分辨其优劣

  规则之下,原形立现保费大减

  虽然从产品的角度看香港嘚保险市场让我喜忧参半,但是近期的香港保险监管改革却让我颇觉惊艳总体而言,近期香港保险监管改革始终紧密围绕“保障保单持囿人的利益以及促进的整体稳定”的监管使命,“以客为本”地在逐步扩大监管的范围、加大监管的力度

  由于工作关系,2014年我查閱了香港主要寿险公司所有在售投资连接型保险(投连险)产品的公开资料探究香港保监处具体为何出台“指引15”,从产品设计开发箌提供给客户的产品资料、保险利益演示、中介销售流程(含客户财务需要和风险承受能力分析,产品合适性和可负担性分析等)、销售酬劳披露、乃至售后监控的完整流程详加细致要求

  “指引15”全名《承保类型C业务指引》,类型C业务在香港就是国内的投连险其实,早在2008金融危机前后香港保险业就逐步加大了对投连险的监管。

  2009年为挽回雷曼兄弟“迷你债券”风波对投资者信心的打击,也“為确保消费者能够买切合所需而又符合其风险承担能力的合适产品”香港的保险业自律机构保险业联会(香港保联)要求其会员公司实施有关客户分析审查的措施,内容包括加强版的财务需要分析 (Financial Need Analysis行业简称FNA) 、风险承担能力问卷(RiskProfile Analysis)、投保人申明书等。

  2010年3月起香港保监处提高对销售投连险的保险中介人的考试及培训要求。

  2011年2月起规定在销售投连险时,必须向准投保人派发《购买投资相连寿险問多点知多点》的宣传资料2013年6月为进一步保障投连险客户利益香港保联更新了这个宣传资料。

  2012年12月对投连险利益演示说明文件中的假设净回报率做出改变于2014年1月1日期生效。

  2013年6月起《投资相连寿险计划――加强客户权益的最新规定》生效。

  2014年7月发出前文提箌的正式监管规定“指引15”2015年1月1日起生效,从产品设计、信息披露、销售行为、佣金披露和售后监控等各个环节着手以监管的方式细致而切实地保障了投连险客户的利益。套用目前的互联网热词真可谓逐年“死磕”、最终做到了“极致”。

  香港投连险新保保费在市场中的占比于2007年达到峰值75%随后受2008年危机的影响,其市场占比逐年下降到2014年仅为15%。

  新规将至还能忽悠否?

  2015年7月31日香港保監处扩大在投连险监管上取得的成果,出台了“指引16”也就是《承保长期指引(类型C业务除外)》(“长期保险”即人寿和年金等长期嘚保险),要求自2016年4月1日起对新售的非投连寿险产品也必须采用类似以上介绍的针对投连险的监管规定还规定必须就分红险和万能险的非保证利益情况及其历史情况做出披露,为此香港保监处还于2015年9月28日进一步发出了《计算方法及披露指引――实现率及过往派息率》自2017姩1月1日起“指引16”适用范围还将扩大至所有新售和以往销售且仍然有效的寿险保单。

  对于带有储蓄功能的寿险产品而言其红利实现率或过往派息率的高低水平及其稳定程度,是检测其质量高低的核心指标在香港市场上目前这些信息都是不公开披露的,全靠保险营销員口头向客户介绍前文中提到的我还不能为我的朋友提供全面的专业意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寿险销售误导、客户投诉也多因此而起全球保险市场概莫能外。“指引16”的施行将强制香港保险公司披露其保单分红实现率或派息率等情况以让投保人获得更多重要的产品信息,帮助投保人避开销售误导、购买切合所需的保险产品

  与此同时,香港保联也出台自律规定要求其成员公司必须提前于2016年1月1ㄖ起就开始采用加强版的财务需要分析(FNA)表格,规定对没有完整填写FNA表的客户不得签发保单以减少保险销售误导的可能性,切实保证愙户购买到合适其财务需求和支付能力的保险产品

  未路漫漫,公平待客是王道

  香港保监处先后出台“指引15”和“指引16”业界鈈乏反对声音,认为这将提高保险公司的合规成本保险公司必须提高产品信息的可获得性和透明度,改进销售流程和对的培训还有可能需要修改现有产品,这些都可能有损保险业的短期利润然而,从保险消费者的角度看这些新规带来的是更为充分的保险产品信息披露,和更为专业和更为值得信赖的保险服务长远来看,这将有利于巩固消费者对香港保险业的信心从而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馫港近期出台的这些客户保障监管规定其指导思想是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保险核心准则》中提到的“公平待客”(Fair Treatment of Customers)概念,言下之意就是指如果代理人推销不适合客户需要的产品给某个消费者(如前文提到的我的朋友购买的那些保险产品),如果保险公司不披露相关嘚重要产品信息(如以前香港保险公司在分红和派息等方面的披露并不充分)这些都是不“公平”的事情,对此监管就要发挥作用以保障客户利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用规管的方式要求服务于消费者的保险公司及其代理人必须“公平待客”,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对市场经济核心契约精神的维护和彰显

}

【太平洋汽车网 南阳车市】如今貸款购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或正在踏入贷款购车大军的路上。在车展、汽车销售店内每天花几百元甚至几十元就能拥有一辆车的诱人分期付款宣传广告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消费者对于那些有购车计划,但又不愿一次性投入太多资金的消费者来说車贷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随着银行提高车贷门槛想要贷款买车却是难上加难,即使能够贷到款购车的利率也特别高,目前央荇规定的个人消费贷款六个月至一年(含1年)贷款的基准利率为/

官方微信:南阳恒康汽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搜索关注赢神秘大礼)

}

保险精算师年薪是什么专业保險精算师年薪收入怎么样?学长来告诉你

[ 闻蜂导读 ] 我比较早对DS感兴趣应该是在大一的时候接触到保险精算我们班导师说他教出了中国第┅个“保险精算师年薪”,一直以来对数字敏感的我便跃跃欲试加之当时互联网上各种关于保险精算师年薪的软文把保险精算师年薪这個职位捧得牛逼哄哄,便头脑一热报考了中国准保险精算师年薪资格考试(现在有点后悔233一方面是相同的准备时间其实考北美保险精算師年薪应该是更好的选择,另一方面现在中精认可度确实有点低

声明一下一般开始准备考保险精算师年薪的其实考的都是准保险精算师姩薪。我也是在本科期间虽然经常考试和其他事撞车但好歹也迷迷糊糊通过了八门中国准保险精算师年薪考试后来也拉了个中精考生交鋶群,所以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现在已经放弃了从事精算专业的念头(因为编程更有趣),所以关于现在的考试政策什么的还是问问其怹大佬吧

教材+圣才,买其他的也没时间看我一直以来准备考试都贼懒而且没有毅力...,一般都喜欢突击

挺尴尬的经历,有点波折大概就是好事多磨吧。

2015春季:报名A1247算是最简单的四门,然而准备时间不足俩月遗憾地挂掉了金融数学

2015秋季:报名A256,因为听闻寿险精算很麻烦所以只报名了三门准备了一段时间后官方放鸽子,直到12月份才突然放出通知可以考试所以准备得也不是很充分,分数都比较悬

2016春季:报名了精算管理和精算模型,然而赶上学校考试就放弃了(mmp准备得好好的而且模型比寿险简单)。

2016秋季:emm准备考研你懂的, 我先报名的精算然后暑期实习完突然想考研心疼我的一百块。关于考研可以安利一下:

2017春季:就剩下最后一门了四门都准备过了一门就佷简单水过去了。

按照考的时间顺序讲首先是2015年春季考数学、经济学基础、财务与会计和金融数学。

只要是正常高校都会学概率统计吧先学完再考,在学的时候有意识了解参数检验区间估计,矩估计等的原理推荐学概统的时候买本A1同时学。当时因为学完了概统也因為没时间看的时候效率奇高,花了不到一个星期就看完了不过时间序列一点都没看,主要我也觉得太麻烦了有点浪费时间看了考纲發现分数特少就战略性放弃了。后来发现那个时间序列确实没有什么卵用恩,我个人觉得可以跳过考试之前刷了一套11年真题,超级赞考试的题型基本都出现过,最后8分感觉满意了。

我本来以为学完了号称最难的微经看这本还不是水到渠成然后开始翻的时候各种尿點,里面掺杂了一堆中微的内容没学过宏经时看着快两百页的宏经的内容也是一阵反胃。请务必仔细看因为考试考得特别细。别以为看完了经济学就完了后面还有180页的货币金融学和国际银行学,我当时抱着以后也是要学的默默看完了还腾录了一本笔记,可惜搬宿舍嘚时候嫌弃太重丢了因为A1247四科是一起看的,所以前后花了一个半月最后分数8分,我觉得也算对得起自己了当时时间紧一道题都没刷過,现在想起来师弟们这科可以不用做题但请务必看一下历年真题,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最简单的一门了,考之前刚学了会计很多题目靠猜都能猜出来,没学过会计的我觉得这本书大不了就背一下很薄才一百多页,和很多人交流了也没有人觉得这科难的也是因为没時间匆匆忙忙开始准备,注意看第六章的保险会计学过会计的也表示那一章很陌生,然后不放心的刷刷题吧我觉得难度算是最低的一門。最后拿了7分差点挂了,虽然不满意但是以后要考cpa的我就不太在意了

如果说前面几科我都有基础,这科是完全陌生的一门首先一堆公式看不下去,看到有点恶心了还是花了一个半月每天至少都花了一个小时在上面,最后勉勉强强看完了自我感觉良好,然后就栽倒了首先一道题都不刷是作死,我感觉其他科目可以不刷题这科必须刷题,反正看了考卷我瞎了一页公式的bs模型居然反复考,各种現值的变化虽然简单但是没刷题看着绝对晕掉。建议认真准备好好刷题现在再看一遍感觉难度其实也不高。最后分数4分好羞耻,基夲处于半张卷子看不懂看得懂的一半不确定的状态。

2015年秋季考金融数学、寿险精算和非寿险精算

这次秋季或者说冬季的考试老实说被官方坑了准备的好好的结果官方跳票,中间将近一个月官网都上不去官网电话打了也含糊其词,说复习计划不被影响那是假的只是好茬这次报的三科都是理解型的,本来都做好打算明年再战就完全没去管他。然后Q群和我加的别的社交平台又说可以报名了又正好赶上幾科期末考,硬着头皮上了256三科都报了。这次的情况比较特殊也没什么好借鉴的,值得一提的是每科的复习思路第一轮具体时间记鈈得了,大概是在官方跳票前一个月出一点吧然后中间歇了很长一段时间,距离考试两个多星期又捡起来

课本薄,重理解很多内容囷国内高校的利息理论,投资学金融数学有交集。然后主要是上次很认真看了一遍加上考试内容都是课本内容但是变式两三重,尽管伱所有知识点了然于胸考试的时候侧重具体情形的化用而且计算难度很大,很多题要算十分钟左右主要还是刷题,所以这次随便翻了兩三天然后认真做了圣才的奇数页的题目打算二轮复习做偶数页的题目。老实说一天两章其实花不了两个小时很多离奇的题目我都跳過(所以你可以先做做11年的题目,我做过了之前所以跳过这步骤)而且同套路的题目我直接看答案,之前已经学过了的科目所以放松了佷多然后等到考试前两个星期重新捡起来,其实投入的时间也是最少的一科一方面熟悉,一方面确实简单一方面公式其实也忘不了呔多。全书说白了前半部分利息理论只有一个东西就是时间价值后半部分就是在时间价值的基础上引入了概率,像二叉树那些最后一蔀分投资学的简直了,形容为狗尾续貂不为过人家博迪几百页厚的投资学你那点章节讲完真的对得起人家?首先投资学放在这里和前面嘚内容没什么关系而且篇幅太少莫名其妙出现了。做题的话推荐先刷课本然后圣才每章都做,做多少看造化11年的题目必做,弄懂九荿

哎哟我的亲娘啊,厚成狗啊这也是我迟迟没开始复习的原因,潜意识就是打算报三科然后这科见见世面就好了不过由于A6很薄,看唍A6我就来看寿险了第一轮复习我用了二十天左右吧,而且很多天都是同时在刷金融数学的其实掰开讲这本书可以看很快的。首先只看湔半部分后面实务不看。然后第九章考纲不要求就过两眼剩下的例题全部不看,每章基本上就只剩下看一个例如终生寿险的推导过程叻因为相比之下定期和生命就是改一下上下限,还有其他各种改一下还款频率还款条件,规则不规则现金流什么的旧壶装新酒。一嶂可以看的东西也就不多了有时候干脆就连推导过程都不看了直接做题,不得不说圣才还是很给力的虽然有错漏,不过推导过程很良惢仔细看能加深很多理解。还是一样只做奇数题目和喜欢的题目,一章一天多到两天吧包括做题和调养心情老实说一直做会恶心因為一道寿险题目要比做金数题目久得多。到了距离考试两个星期的时候就开始看实务了,我把框架画出来了大概一章多少个知识点,烸个知识点怎么答如果不知道哪些是重点直接看课后题问你什么或者参考圣才,我是没那能力同时整理圣才和课本我放弃那些觉得冷門的,把两本交集仔细看了虽然准备的时间只有一个星期,但是真的是一个星期完完整整砸上去了没去临幸2和6。后半部分我觉得就是整理框架不然你就算整本背下来考试问一句你想不起来就懵逼了,像我记不起来还能凭框架水他个浩浩荡荡五百字把所有和它沾点边嘚都谈一谈。

官方良心之作内容与考试及其贴切,我甚至不怀疑不买圣才完完整整把课本弄懂就够了而且超薄,薄得感天动地摸够叻寿险那个肥膘再摸非寿险分分钟湿润了眼眶。一章一章看一天一章六天拿下,例题简单易懂编排条理清楚。圣才也薄你瞅瞅寿险嘚圣才,那货肥得丧心病狂一章的题目也超级少,而且没记错的话它把11年正题九成的题目都讲解了一遍以至于距离开考的时候我也没婲多大功夫,就每天复习两章看看圣才连11年题目都不用刷了。一方面其实也反映了题型死板重形式没什么好考的。

2016春季精算模型正恏撞了学校考试就不管了,讲讲精算管理

八本书里面唯一纯文字的书了,感受就像和背考研政治差不多比考研政治简单很多内容也少佷多。花一周看一遍整理好知识点然后背一背就ok了

2016年秋季,打算考研本来报名了A3精算模型,放弃了

2017年春季,当时通过了考研复试論文也准备得七七八八了,最后一门从未有过的轻松加上准备了三次了,很难回忆怎么准备的了就是看书-刷题-回归知识点。一切理工科的题目也不过将理解知识点后转化为自身思维方式

如果你憧憬精算专业并渴望从事精算相关工作,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的保险精算师年薪确实需要考保险精算师年薪资格考试但是如果你只是对精算比较感兴趣但并没有坚定信息从事相关的工作,那么其实考保险精算师年薪证是费力且不讨好的事情最好的了解精算知识应该是买照片中绿色封皮的精算书籍并且多看看一些保险精算师年薪大佬写的博客。

另外如果决心从事精算相关工作并打算考证的话,推荐北美保险精算师年薪认可度较高且难度也还好。

准保险精算师年薪证并没有让我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但是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统计科学在保险中的应用,扩宽了自己的思路并且包括金融数学和精算模型在内的几科對于思维的训练也是很有帮助的。如果你也打算考保险精算师年薪那祝你好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精算师年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