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扶贫的第一份安徽省扶贫政策文件件是什么?

旅游扶贫政策加码 社会资本该如何玩转乡村旅游?|旅游|社会资本|乡村旅游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政策加码 社会资本如何“玩转”乡村旅游?
  文/戴春晨
  从政策面上看,乡村旅游休闲想象空间极大。
  1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旅游休闲重大工程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十三五”期间旅游投资领域的重点任务和主打领域。这份文件有两大表述值得关注:一是明确“调动社会资本投资旅游发展”;二是“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的关键词多次出现。在《通知》中,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不仅是第三大主要任务,而且在8个领域的重点建设项目中,直接与“乡村旅游”挂钩的就有3个。根据这份文件,到2020年,至少要有200万贫困人口依靠乡村旅游脱贫。
  由这份指导性的操作方案可以看出,政策的基本逻辑是,旅游投资的拉动需要依靠乡村;而农村经济增长、乡村扶贫的新抓手,应当是逐步兴起的农村旅游。从近期相继出台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村返乡下乡创业等方案看,政策正在鼓励社会进入乡村,进入乡村旅游投资。
  从旅游产品的角度看,乡村旅游休闲还是开发程度相对较低的领域。乡村旅游的卖点,在乎优质的和地道的美食,在乎山水之间的休闲环境,在乎农村风俗给人的独特观感。这种“天然”、“非专业”的场景,有别于已经高度“专业化”的、常年拥挤的旅游景区和大都市的购物中心。伴随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都市人化解“乡愁”的需求越来越重。国际旅游局《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2015年全国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20亿人次。由此可见,乡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农业长期痛点是“谁来种地”的问题:一方面,粗放式生产管理、地租上扬等导致农业经营成本高企,国际国内粮价倒挂,农民种地不赚钱;另一方面,由于比价原因,不少农村居民进城选择收入更高的工作,造成农村劳动力空缺,工商资本基于利润的考虑而不愿下乡。无论“谁来种地”从哪方面破解,乡村旅游都将迎来利好局面。去库存、降成本将推动农产品种植结构转变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的普及,这将促使部分原来的种养专业户富余出来,乡村旅游新增的岗位解决了这部分人的再就业;而以“农家乐”等为实现形式的乡村旅游,不仅是“卖农产品”,还是“卖服务”,实现了村民收入的持续增加,这将吸引在城里务工的村民返乡“回流”,同时也吸引技术特派员、创业者进入农村。这对拉动城乡消费、对拉动投资的增长,效果是可以期待的。投资长期扮演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但并不是很强调农村投资的作用。此番《通知》中,农村旅游、旅游扶贫被多次强调,体现政府对农村旅游拉动投资、推动扶贫工作的期待。
  也就是说,社会资本入局农村旅游领域,前景可期。
  但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尽管政策面刮了很多东风,农村旅游休闲市场的“春天”还未到来。当前或多或少的情况是,乡村旅游还处在粗放增长的时期。比如,农村旅游做的最多的“农家乐”,许多是道路一侧、果园旁搭建出来的简易棚户,卫生状况让人不敢恭维,有的甚至有厨余垃圾直排到河道里;有的休闲农庄吃喝玩乐一应俱全,但山路十八弯才能通到高速公路,顾客寥寥;还有计划投资重金建设乡村民宿,未及建成即遭遇资金断裂风险。
  这些现象背后的问题是,以往种地养殖卫生的农业经营主体,有能力做好融合一二三产业的乡村旅游吗?答案自然是难度很大。如何去规划品种结构和服务形式、如何经营一家餐馆、如何拉“新”增“粉”做推广、如何了解市场消费需求,这是不比种养简单的学问。而工商资本要完成前述工作,自然更有经验。这正是社会资本的机会。
  需要指出的是,乡村旅游不是社会资本介入就能发展好的。目前的情况是,政策不停加码,诸如“农家乐”的混乱状况也被关注到,《通知》就提出针对农家乐厕所改造等“三改一整”工程。一些地方也在尝试为乡村旅游营造环境。如就在探索针对乡村旅游统一规划:农业镇将工业用地指标给工业镇,置换回农业用地指标,以便连片统一改造成江南特色的乡村,与工业镇集群发展。
  再如,房地产开发企业众多,有没有可能又出现一批针对乡村旅游的“农业小镇”开发商呢?期待政策、社会资本、乡村能更好的联动。
  (编辑:包芳鸣)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点评:旅游扶贫政策出台乡村旅游或迎春天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利好主要有四方面:我国城市已有相当部分中产阶层,该阶层具备较为旺盛的购买力,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有利于城市和乡村资源的有效衔接;为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相关部门给予贷款贴息,有利于乡村农户获取较低成本的信贷资金,乡村居民的收入来源渠道有望大幅拓展;景区扶贫加分政策有助于景区的发展充分外溢到农村,双方的合作将会形成双赢的局面;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将明显利好+旅游型创业企业,未来可能会涌现一批富有创意的乡村旅游型企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 -
政策法规 - 政务公开
您好,欢迎来到乌兰察布市扶贫开发(革命老区建设)办公室!
您所在的位置:>>>正文
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
旅发〔2018〕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局: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旅游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扶贫的主要方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十八大以来,全国旅游系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持续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融合,旅游扶贫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产品业态不断丰富,社会影响持续扩大,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许多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支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成都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当前旅游扶贫工作,细化分工责任、精准脱贫机制、创新帮扶举措、加强政策衔接、丰富宣传手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
当前,旅游扶贫工作已进入精准施策、深入攻坚的关键时期。全国旅游系统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优质旅游发展要求,以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重点,以旅游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为抓手,注重目标对象精准,注重科学规划引领,注重机制体制建设,注重工作举措创新,注重社会力量参与,注重激发内生动力,注重工作作风建设,注重责任监督落实,进一步提高旅游脱贫质量和成效,全面推进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坚决打好新时代精准脱贫攻坚战。
二、落实工作责任
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旅游扶贫工作责任体系。国家旅游局重在做好顶层设计,在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为地方创造条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强化旅游扶贫宣传,加强脱贫效果监管。各省级旅游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旅游扶贫工作,制定旅游扶贫工作要点,协调动员各方力量,完善扶贫保障举措,做到承上启下,促进工作落地。各市县级旅游部门重在推进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从本地实际出发,着力完善旅游扶贫受益机制,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三、推进重点工作
(一)精准聚焦目标。根据地方脱贫进展和旅游发展实际,进一步聚焦具有旅游资源、具备旅游发展条件的贫困地区,瞄准贫困人口精准施策,针对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充分发挥产业优势,通过发展旅游增加贫困户收入,增强贫困人口获得感。
(二)认真落实政策。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围绕《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行动方案》,出台配套措施,细化分解扶贫任务,积极引导各方扶贫资金、扶贫惠民政策向旅游扶贫项目倾斜,鼓励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拓宽旅游扶贫项目的融资渠道,全力推动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三)编制专项规划。组织规划编制单位因地制宜、科学编制一批旅游精准扶贫规划,策划推出一批旅游扶贫重点项目,科学指导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利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品牌建设。
(四)加强专向指导。结合旅游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能够带动贫困户广泛参与的旅游扶贫产品,发展一批以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休闲农庄、森林人家等为主题的乡村度假产品,建成一批依托自然风光、美丽乡村、传统民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策划一批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参与型的旅游娱乐活动,开发徒步健身、乡村体育休闲运动,培育自驾车房车营地、帐篷营地、乡村民宿等新业态,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特色文化演艺和节庆活动。
(五)举办专场营销。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传播平台,大力宣传贫困地区优质旅游资源。积极组织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企业参与大型旅游展会、赴全国主要旅游客源地开展专场营销活动,集中推介特色旅游产品。策划举办山水美景游、农事体验游、民俗风情游等营销活动,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六)开展专题培训。创新旅游扶贫人才培养方式,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干部、乡村旅游带头人、乡村旅游经营户、驻村工作队队长、乡村旅游管理人才等各类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以点带面,帮助贫困人口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技能。建立旅游扶贫专家库,动员规划、管理、营销专业人才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旅游技能辅导和扶贫公益培训。
四、完善受益机制
鼓励和支持地方通过多种旅游扶贫途径助力贫困人口脱贫,着力构建以贫困人口为基础环节的利益联结链,建立完善长期、稳定、相对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贫困人口直接开办农家乐和经营乡村旅馆、销售农副土特产品获得经营性收入,鼓励贫困人口到景区景点、旅游企业打工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鼓励贫困人口通过资产入股、资源入股等形式获得财产性收入,激发贫困人口参与发展旅游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持久内生动力。
五、动员社会力量
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旅游扶贫大格局。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单位共同参与、多元主体的旅游扶贫工作体系,统筹解决实践中的规划对接、用地保障、行政审批和资金整合使用等问题。广泛动员相关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参与贫困地区旅游开发,加强政策支持和规范管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总结推广旅游扶贫创新举措,分享旅游扶贫成功经验。
六、抓好监督落实
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环节,集中力量开展旅游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将作风建设贯穿旅游扶贫全过程,构建标本兼治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促进旅游扶贫对象更加精准、责任更加明晰、措施更加得力、方法更加科学。加强督导巡查,促进工作落实,及时掌握旅游扶贫动态,认真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
请各地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部署落实有关工作,确保通知各项要求落实到位。同时,请结合本地实际,做好2017年旅游扶贫工作总结,制定2018年旅游扶贫工作要点,并于3月20日前将以上材料报送至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
国家旅游局
主办:乌兰察布扶贫办 版权:乌兰察布扶贫办
 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IE8以上版本或谷歌浏览器)我国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解读--《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24期
我国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解读
【摘要】:旅游精准扶贫是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扶贫工作。2011年至今,国家层面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协议、制度等文件。这些文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F323.8;F59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伟,李树峰;[J];统计与决策;2001年03期
周玉梅;;[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7期
刘方瑜;祁翠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张伟;;[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01期
姚云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10期
陈友莲;;[J];市场论坛;2011年12期
刘丽梅;;[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邢慧斌;刘斌;薛晓春;;[J];商场现代化;2008年29期
刘娜;孙猛;张政;邹红菲;;[J];野生动物;2010年06期
张遵东;章立峰;;[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贵州省扶贫办主任 叶韬;[N];法制生活报;2011年
南方日报记者
蔡华锋 周人果
张蕊青;[N];南方日报;2012年
毛鹏;[N];商洛日报;2012年
欧阳潇 本报驻广西记者
邝伟楠;[N];中国旅游报;2012年
徐建国;[N];河北经济日报;2013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局局长
杨柳;[N];中国旅游报;2013年
何城霞;[N];永州日报;2014年
胡利龙;[N];黄山日报;2014年
张乔;[N];安康日报;2014年
柏桦;[N];陕西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若琪;[D];西南大学;2017年
邹文宽;[D];华东交通大学;2017年
洪京;[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赵荣;[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赵博;[D];广西大学;2015年
陈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党荔;[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张力骅;[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谢小庆;[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杨秋宁;[D];广西大学;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旅游扶贫 — 中国旅游新闻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问吧 |  | 酒店 |  |  | 专利 | 调查 | 保险 | 创新 |  | 商标
             
             
             
             
             
             
             
             
扶贫论坛             
Copyright&&&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网站所有信息及作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文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