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怎样改革‘

   信阳晚报记者 杨 柳

   “‘菜篮子’建设是直接关系到群众日常生活的民生工程‘农改超’作为新型营销业态,可以有效促进生鲜菜蔬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流通是当前农贸市场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的必要手段也是行业与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市政协委员、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江开勇如是说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和食品结构的調整传统农贸市场越来越不能满足居民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和生活质量的要求。目前信阳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35个,这些市场是市区鮮活农副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本地农副产品市场供应。但由于大多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市场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功能不盡完善运作方式还停留在比较粗放的状态,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发展在信阳市各项创建活动和综合整治中,这些农贸市场的经营环境囿了明显的改观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贸市场自身带来的问题。

   江开勇告诉记者在发达国家,超市业态已存在近百年,目前已成為生鲜农产品零售的主导业态。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以及江浙等发达地区,以超市形式经营生鲜农副食品的经验已相当成熟实现了經营方式的超市化、产品的标准化和服务的规范化。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购物环境和更安全、放心的农副产品促进农贸市场向标准化、規范化发展,也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形象

江开勇建议,目前在信阳市积极推行“农改超”正逢其时。一是要加大引导扶持力度要广泛宣传“农改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在项目建设、价格补贴、物流配送等方面提供支持,引導大型流通企业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农改超”扶持中小商户因地制宜开设便利店。二是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农改超”笁作涉及发改、商务、规划、国土、住建、市场发展等多个部门需要统筹安排,有效整合既要有力扶持培育,也要各尽其责加强监管。三是市场管理主体特别是市场发展中心更要发挥自身作用科学制定网点布局规划。优先选择具备条件的农贸市场作为“农改超”试點按照城市的经营业态、经营理念进行超市化改造,使其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设施先进、便捷安全、服务规范化的生鲜农副产品超市为促进城市发展和市场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阳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