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营销案例营销到底是做什么?

2014的数字营销怎么做?
稿源: 雄歌@猛科技
对于企业营销人来说,微信和微博就是被运用来做营销推广的,2014年的数字营销到底怎么做?增加的预算如何分配?内容营销是不是该升级了?社群营销到底怎么做?如何实现线上线下的闭环?传统媒体是否要学习张瑞敏不投放了?一起来看看巨流无线的黄维怎么说。(由于原文较长,文字较为晦涩难懂,故改编如下。)
1、建立以新媒体为核心的新投放体系
报刊广电未亡,门户也不死,PC还是主流,但这些渠道和介质的边缘化加速已无法改变,目标消费者有效注意力超过50%转移到了移动终端上(如果对这个判断有异议就不用看下去了)。从我的理解来说,只剩下&个人媒体&(从前报刊广电上、桌面互联网上的内容都逐步集中到移动终端上)和&环境媒体&(主要是机场、写字楼这些稀缺、强制的)仍然具备较高价值。
同时,移动端不是个被割裂的独立世界,它和电视屏、电脑屏甚至户外屏是多屏、跨屏的一部分;我们要承认,注意力在往移动端大规模倾斜并最终融合前述几乎所有渠道和介质,最后已经不再有所谓移动营销。
所以,要建立以新媒体为核心的投放体系,意思就是要整合所有媒体,并能够有效、有机的实现数据和信息的管控。
2、根据预算决定&展示量和流量&的玩法
其次在移动端的世界里,巨头垄断的大格局已然形成。ANDROID生态、IOS生态和腾讯微信生态,是第一个层面;排名前三十的超级移动应用,控制80-90%流量和注意力,而前三十中近70%应用,尽归腾讯、百度和阿里阵营;其他呢,就是第三个层面。这个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局面,比互联网世界还要集中和垄断,集中度也远超报刊广电的传统世界。这就是品牌需要面对和博弈的。
3、鼓励尝试CPM价值高的数字媒体做品牌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超级应用们(用户过亿、日活千万),主要是新浪微博、网易新闻、腾讯新闻,以及到年底才宣布开放广告商用的搜狐新闻客户端等超级应用,以及墨迹天气等工具属性但用户规模也过亿的应用,已经日常化开放包括首页全屏、焦点图,信息流等常规标准展示广告位,预计2014年这种广告资源会扩大开放商用,我们叫做&大媒第一&。
我们的看法,如果与从前的户外广告甚至是报刊平面广告,包括桌面互联网展示广告相比,这些资源性价比绝对要高出很多,首先是一对一,其次是全屏甚至强制,目前阶段的CPM价格也不高。这些移动媒介,还包括手机腾讯、UC等以网页形式存在的主体中的优良展示资源。
4、垂直领域APP和视频网站及APP,价值不断攀升
垂直领域排名靠前的大规模移动应用,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品牌的展示,或者说是长期性的植入,在汽车行业里比如全部驾考类应用的深度、长期和创新植入,在化妆品领域里对排名前十的相机类应用的植入等等,这个,我们叫做&垂直次之&。汽车品牌们,还可以关注的是航旅类垂直应用如航旅纵横(暂未开放广告商用)、航班管家、非常准、去哪儿、携程客户端的植入性合作,这个性价比、互动性远比机场大牌要高。
优酷土豆、爱奇艺PPS和暴风影音等视频在移动端应用流量已经超过50%,2013年迫于用户体验的竞争无法大规模广告商用,但2014年,在带宽和版权成本压力下,一定会开放包括视频前贴在内的移动资源,对于汽车品牌,这是很有价值的曝光手段。
5、小规模应用价值不大,不如直接使用广告平台
我们需要留意的是,除了20-30个上述主体外,其他规模量级不够的应用,是够不上移动展示、大规模曝光的基础性要求的,即使号称用户数百万,日活的级别大概也就在十万量级,其他长尾的移动应用,或者是超级应用的非稀缺资源,展示广告的价值也不大;
移动端上,除了那些品牌属性、媒体属性的大规模优质稀缺资源可以承接移动展示广告外,那些长尾的、聚合的流量,也需要通过量化运营来变现,比如BAT三家的广告平台和第三方广告平台。
6、转化率为王,要实现线上和线下的闭环
通过第三方移动应用、微信系统、电商平台和线下活动,来努力形成闭环,实现线上媒体的受众,与线下展厅销售&端到端&的连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整体性提升量化运营的转化率。其实,我们理解的汽车之家、易车网和天猫汽车电商双11的作法,还是团购和线索收集,在汽车经销商模式不被大规模改变之前,都是&假电商&和&半电商&,都是效果量化运营的一部分。
7、有机使用多种营销模式,实现利益最大化
目前移动展示、移动量化和内容营销三种营销模式并存并分工明朗化。
移动展示:移动端的大规模展示曝光依然有效,但由于上述格局形成,移动端的展示广告,只有极少数大品牌能做,也只有极少数超级移动应用做起来有意义,比如汽车和快消客户针对微博等安装用户过亿、日活用户过千万超级应用的首页全屏、焦点图、信息流和视频前贴等;
移动量化:移动端的效果量化广告已经是趋势,利用长尾、大规模和聚合流量,开展&流量+数据+运营&的操作,获取规模化的销售线索,再努力通过线下转化,这个模式在汽车和金融(也主要是车险等汽车相关金融)已经普遍化;
内容营销:主要基于微信、微博等社交阵地的内容营销,已经开始融合从前的公关与广告,仍然在探索中,但开始主流化。
可以看到,过去2-3年由于移动互联网发展局面不明朗、以及由此产生的营销广告模式、形式不确定,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性,已经被基本改变。
8、重新认识内容营销的内容
要理解的是,社交内容营销其实不是传统公关的延伸,甚至也不是所谓EPR,它不是同样内容迁移到不同阵地,甚至在不同阵地的传播逻辑都不一样,再根本的,就是这些&内容&也不是从前的&内容&。
(雄歌特别补充:所谓的内容并不是企业的各种信息,而是消费者愿意看到的,有用的有价值的有益的信息、图文、事件、活动,甚至让用户创造内容。)
9、关键是要做好双向互动
你的消费者,甚至更加愿意接受通过熟人关系和达人关系推荐过来的信息。多说一句,不仅是报刊广电桌面互联这些渠道本身被弱化,就是大规模单向传递信息这个模式也被严重弱化了。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就汽车品牌而言,我们推荐当然并不局限的四个主要阵地,还是微信、微博、知乎和豆瓣。微博&&以聆听为基础的对话;微信,以服务为基础的传播;知乎,以专业为基础的口碑;豆瓣,以兴趣为基础的活动。
10、内容营销只是表皮,社群营销才是营销的本质(雄歌特别补充)
传统的销售和营销,都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当网络发达,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初步瓦解后,销售产品不如运营关系,用雄歌的话说,每家公司都是社交公司。除开传统的信息推送、植入营销、视频营销、低级别的互动之外,更需要通过微信、来往、微信群、QQ群、甚至是电话来进行用户的服务,对社群的管理和运营,这才是营销的本质。(猛科技)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什么是数字营销?有什么好处?_百度知道
什么是数字营销?有什么好处?
需要举例!!...
需要举例!!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67
获赞数:138
擅长:暂未定制
在这里我一定要推荐戴尔模式。 我们人生的成功原因是三点重叠,哪三个点?内心一个点,集体一个点和社会需求一个点。 戴尔模式是一个成功三点重叠的企业典范:客户代表社会需求的那个点;员工代表内心那个点;供应商代表集体那个点。 戴尔模式是数字营销成功的典范。 我们把营销分为四个阶段: 1、产品营销阶段:哑巴卖菜刀,只用刀切东西,不用嘴说; 2、形象营销阶段:可口可乐,红色和黑色的巧妙运用; 3、定位营销阶段:由客户细分而来的明确定位; 4、数字营销阶段:就是利用数字手段将以上所有营销整合起来,从客户需要出发,效率最高而成本更低。 但是我认为数字营销的体验比定义重要得多,这是由互联网的特性所决定的。 记得美国就有一个案例,说的是一个14岁的小男孩,看到父亲赚钱很难;就用爸爸给的零花钱8000元美金投资股票。他选了符合三个条件的股票:第一,没被人炒过;第二,在同类股票中业绩比较好;第三,价位比较低。选定以后这个小男孩把所有的8000元全部投入;然后,他用64个笔名在互联网各网站进行推荐;结果,小孩的8000元成了800000元。美国的政府监管部门都找到了这个小孩;但是这个小孩到底怎样做的?每一篇推荐文章在每个网站引起的结果怎样?监管部门的大人们实在无从体验小孩的行为,最后连处罚也成了问题。 如果我们把小孩的推荐行为理解为一种营销行为,这其中的细节更需要体验才能理解,而不是仅仅依靠定义就能解决问题的。 有一位证券界的朋友,把中国证券市场划分为如下四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专家时代,那是由股评家决定的;第二个时代是庄家时代,由庄家实力决定;第三个时代是经济学家时代,讲的是经济学家的声音影响了证券市场;这位朋友预测的第四个时代是网络时代,在网络时代里互联网上的声音将起决定的作用。 我们很难认证这四个时代形成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数字营销决不仅仅是互联网(如网站之类),更重要的是销售主体的信息化建设;在销售主体强有力的数据库力量与互联网等多媒体传播技术结合下的数字营销才有排山倒海之势;而这一切,你只有体验过,才能有所感受,你才可能理解有关所谓的定义。 我同意把数字营销定为四个层次: 1、 定位:将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定位,明确自己的行业定位及在行业内的角色; 2、 整合:将本企业营销渠道进行重新整合,包括原来有哪些不足,未来需要怎样的调整; 3、 IT技术的运用: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的运用,任何所谓的整合都是不全面的; 4、 检测:对数字营销的结果要进行检测,这种检测包括计划实施检测,原来的期望怎样?现 在的结果怎样?还包括财务检测,如果运用其他方法是否还可能具有另一种财务结果? 如果把企业管理中如厂房、设备的管理称为原子管理,把企业管理中的信息管理称为比特管理,我们可以把所有的企业分为四类: 第一类、原子管理能力强而比特管理能力弱:如一些优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传统服务企业。 第二类、比特管理能力强而原子管理弱:如一些网络公司。 第三类、原子管理能力和比特管理能力都很强的企业:如美国戴尔电脑公司。 第四类、原子管理能力和比特管理能力都很差的企业:那样的企业到处都有,命运只有一个--破产。 数字营销要做以下十方面的工作: 1、 内部网和外部网的结合:是客户需求与企业内部流程的完美结合; 2、 过程的同一性:不再有生产、运输、库存、销售等环节,而同时产生; 3、 数字营销活动不是侵入性的; 4、 理性多于感性; 5、 越来越少广告行为,越来越多公关工作。 6、 数字营销强调以客户为中心: 7、 建立更紧密的客户关系; 8、 认识每一个客户; 9、 不断地收集客户信息; 10、 把客户信息放入数据库归档。 记得采纳啊
吴文昊07hf腙
吴文昊07hf腙
采纳数:68
获赞数:52
擅长:暂未定制
是资产总额,由杜邦分解式和杜邦结构图均可见:销售净利率越大,资产净利率越大;资产周转率越大,资产净利率越大;而资产净利率越大,则净资产收益率越大。戴尔的成功之谜也可以说明资产周转率,即降低库存和加快流动资金的流动是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数字营销的信息反馈机制主要是加快资金周转率,提高企业财务投资中心的效益,降低库存损耗,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降低利息损耗,降低成本中心的成本。对利润中心来讲主要是扩大产品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来提高利润中心的效益。
数字营销的特点
数字营销具有如下特点:
集成性实现了前台与后台的紧密集成,这种集成是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基础。可实现由商品信息至收款、售后服务一气呵 成,因此也是一种全程的营销渠道。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络将不同的传播营销活动进行统一设计规划和协调实施,避免不同传播的不一致性而产生的消极影响。
个性化服务数字营销按照客户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产品,还可跟踪每个客户的销售习惯和爱好,推荐相关产品。网络上的促销是一种低成本与人性化的营销方式。
更丰富的产品信息互联网可以提供当前产品详尽的规格、技术指标、保修信息、使用方法等,甚至对常见的问题提供解答。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互联网查找产品、价格、品牌等。
更大的选择空间数字营销将不受货架和库存的限制,提供巨大的产品展示和销售的舞厅,使客户提供几乎无限的选择空间。
更低廉的成本优势在网上发布信息,代价有限,将产品直接向消费者推销,可缩短分销环节,发布的信息谁都可以自主地索取,可拓宽销售范围,这样可以节省促销费 用,从而降低成本,使产品具有价格竞争力。前来访问的大多是对此类产品感兴趣的客户,受众准确,避免了许多无用的信息传递,也可节省费用。还可根据订货情 况来调整库存量,降低库存费用。
更灵活的市场营销产品的种类、价格和营销手段等可根据客户的需求、竞争环境或库存情况及时调整,网络能超越时空限制与多媒体声光功能范畴,正可发挥行销人员的创新。
优化服务数字营销的一对一服务,留给客户更多自由考虑的空间,避免冲动购物,可以在更多地比较后再做决定。网上服务可以是24小时的服务,而且更加快捷。不仅是售后服务,在客户咨询和购买过程中,企业便可及时地提供服务,帮助客户完成购买行为。通常售后服务的费用占开发费用的67%,提供网络服务可降低此费 用。
此外,数字营销还具备多媒体、跨时空、交互式、拟人化、超前性、高效性、经济性等特点。由于利用了数字产品的各种属性,数字营销在改造传统营销手段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特质。
数字营销的竞争优势
基于以上特点,数字营销具有许多前所未有的竞争优势:能够将产品说明、促销、客户意见调查、广告、公共关系、客户服务等各种营销活动整合在一起,进行一对一的沟通,真正达到营销组合所追求的综合效果。这些营销活动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综合文字、声音、影像、网片及视听、用动态或静态的方式展现、并能轻易迅 速地更新资料,同时消费者也可重复地上钱浏览查询。综合这些功能、相当于创造了无数的经销商与业务代表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文章有点长,1万多字,没时间的同学可以先收藏。本文免费,也不需要下载APP,当然也不可能让你在朋友圈快速赚钱。我们希望感兴趣的同学能积极留言讨论,并分享给真正需要它的人。原文:《从数字营销到内容营销-B2B的玩法探讨》前言-我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数字营销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词了,从最早的邮件推送(EDM),到现在的程序化购买、搜索排名、这种烂大街的自媒体、融媒体,这个概念正逐渐被更多诸如整合营销、内容营销之类的新名词所取代。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有关数字营销的文章和书籍,都是来自于B2C领域,或者进一步说,大部分都是互联网企业。比如如何涨粉、如何互动、如何运营、如何导流、如何打造爆款,不一而足。而对于B2B领域呢,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很多企业还在延续5年前甚至更早些年从美国IT和咨询公司学来的那一套流程、套路。好一些的企业或许会从互联网或广告公司那里学来一些新工具新方法,但在更多的企业看来,数字营销也不过是多开几个企业微信号,多花三五千块钱招个运营岗的小编,发几篇案例软文或企业通稿,仅此而已。再说说我自己吧,笔者在B2B领域长期从事产品上市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数字营销的实际操作人员往往面临很多问题,很多来自B2C和互联网领域的经验、技巧、方法论并不能简单的移植过来。行业的特殊性、组织的复杂性,更进一步放大了各种问题和挑战。借着某次培训的机会,我将这些年来自己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汇总,希望能对B2B领域更多对数字营销、社媒营销、或者内容营销有兴趣的同学有所帮助。一 概念、理论以及常识
对很多人来说,数字营销并不陌生。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传播已经占据了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传播渠道,从早期的各种垃圾邮件到“我系渣渣辉”的网游贴片广告,从Facebook、博客到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从门户网站到各种聚合阅读APP,从各种H5、信息图到小视频、音视频直播。所有这些,都可以丢到数字营销的这个框里面。那么“正统”的数字营销是如何定义的?在IBM等大型IT企业看来,数字营销并没有那么随意,它是庞大的营销体系中的一部分。B2B的巨头们这么定义数字营销:狭义:通过数字渠道为客户提供demandgeneration信息,激发购买意愿。广义:通过数字渠道为客户和内部团队提供信息,启用相关工具和管理系统。好吧,这概念说了等于没说,大家了解就行,后面我们再具体介绍。下面这张表解释了数字营销的复杂性:
从受众来说,有可以分为潜在客户、分析师、意见领袖(KOL),以及内部员工等多种角色;从营销的分类来说,又涉及到广告、品牌传播、公共关系等多个领域。用笔者的话来说,数字营销就是用数字传播的方式去影响潜在受众和用户,本质是低成本的传播。02数字营销对B2B行业的作用?据统计,57%的B2B采购人员首次接触供应商的采购决策历程是采用数字化手段;89%的B2B采购人员曾经使用数字化手段收集产品信息;84%的B2B市场营销人员把社交媒体作为营销工具;57%的购买决策在接触到供应商之前就已经完成。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做数字营销的企业,基本上已经丢失了50%以上的潜在客户,B2B行业也不例外。而对很多互联网企业和初创企业来说,出于人力和成本的考虑,数字营销几乎是他们唯一可以采用的营销手段。03数字营销的分类、工具数字媒体可以分为搜索引擎、付费媒体和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目的:让别人找到你自然搜索(SEO):不花钱的、自然生成的搜索页面;付费搜索(SEM):搜索网站竞价排名,就是搜索页最上面的那几条,一般右下角会有个“广告”的小标签。付费媒体:目的:让别人了解你自有媒体:官网、论坛、博客、minisite付费媒体:广告、新闻网站、视频网站赚来的媒体:口碑、病毒式传播社交媒体:目的:让别人认可你海外:Facebook、YouTube、LinkedIn国内:微信、微博、优酷、腾讯视频其他:line、Instagram、SNS数字营销可以使用的工具和形式很多,一般企业常用的有邮件推送、信息海报、H5页面、微视频、开屏广告、互动话题、在线直播等。数字营销是典型的技术驱动,新工具层出不穷,具体效果如何,要根据实际业务进行评估。二、数字营销的方法论、套路以上的概念、定义大多来自一些B2B行业巨头,在不同的企业,大家理解可能不同,但大体上是差不多的。下面则主要是来自笔者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因个人理解不同,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有兴趣的读者与笔者讨论。01 B2B和B2C,对于“营销”有不同的理解B2B行业和B2C行业,对于营销的理解有很大不同,这些差异是不同的客户群体、消费习惯、业务模式导致的。对“营销”这个词,很多从事MKT工作的人员理解也不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营销(Marketing)和销售(Sales)可能是同一个部门,市场部的负责人可能同时要管理销售和营销两个团队。而在大企业,划分则更加细致,从公司总部到各事业群(BU)、各业务部门、各区域代表处,可能都有对应的MKT岗位,从事不同细分市场、不同领域和层级的营销工作。对不少B2C企业来说,和营销相关的可能是“创意文案、广告投放、地推、渠道、流量、刷墙”等字眼;而对B2B企业来说,营销可能更多意外着“理念、战略、细分市场、解决方案、线下活动、标准组织、技术研讨、渠道代理”等字眼。下面这张图可以很明显看出二者的差异。左边是终端消费领域经常使用的手段:如有趣的互动页面、短期密集的门户网站广告投放、结合热点话题的线上直播、红包抽奖等。右边的“小房子”则是很多企业都喜欢使用的品牌MessageHouse,它包含了从品牌理念到战略目标、从整体市场到各细分市场、从用户感知到购买行为的流程化体系化的整体架构。对手机等B2C的终端消费产品来说,营销经费在企业每年的预算中会占据很大比例,广告的投放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实际的销售额,基本上“砸钱就有效果”。而在具体操作上也比较灵活,可以用各种手段、新工具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一个好的创意和文案,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品牌知名度,进而快速促进销售增长。而对B2B领域尤其是一些企业消费市场,比如企业IT、通信设备、各行业专用设备等。因为通常采购决策链较长,需要经过专业的投标与评标过程,所以用户更加看重产品性能、厂家实力、品牌口碑、后期服务等因素。对企业来说,需要针对不同细分市场、不同区域和行业,来构建整个营销体系,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不同决策者来施加影响。B2B领域的企业品牌构建,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二者区别可总结如下:对于B2C行业来说,营销理论和实践大多来自终端消费领域,比如传统日用品、手机、餐饮、汽车、地产等;数字营销等新理论主要来自互联网领域,传统公关、广告、媒体、品牌等领域从业人员受互联网影响大;优点:对消费者心理把握较好,玩法灵活,能快速建立品牌;缺点:中小企业品牌价值波动大、销售业绩对品牌依赖大。而对于B2B行业来说,营销理论主要来自IBM等美国IT和咨询公司,它们更注重流程规划、战略匹配、技术导向、解决方案;营销偏重线下,事件型、技术型,大众媒体和传播方式应用较少;优点:系统化、矩阵式,能较好覆盖决策链,受人员和环境影响小;缺点:严重依赖流程、内部资源消耗大、品牌建立周期长、对客户心智影响弱。02 B2B业务对MKT的理解-建立多维度的大营销概念在B2B领域,尤其是一些大企业,MKT岗位人员,要具备多维度的大营销概念。为什么?首先,B2B领域的产品因为专业性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很难有直观的感受。不像手机、饮料、日用品这些消费品,大家习以为常,所有人都明白消费者喜欢的是什么,因为我们自己就是用户。而B2B领域的营销人员来说,很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亲自使用的自家产品的机会,他们很难去想象用户的痛点和心理诉求,更不可能做出让用户感同身受的文案。所以,B2B的甲方市场人员和乙方广告策划公司沟通,往往是鸡同鸭讲。做出的文案和广告也往往难以打动用户。这也是为什么B2B企业更倾向于自己来建立比较强大的市场部的原因--自己的人员更理解产品和用户诉求。其次,大企业一般组织结构复杂,各层级各岗位人员分工明确,每个人都是MKT体系上的一颗螺丝钉,保障了企业机器的精密运转。具体某个岗位的人员很难接触到其他领域的工作,也无从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而真正的营销大师,无一不是市场、管理、公关、传播等方面的高手。所以,一些大企业在工作岗位要求之外,更鼓励员工的内部经验分享,甚至通过骨干员工轮岗制度,来培养具备更宽视野、更大格局的各领域战略人才。当然,从管理角度来看,给予员工更大的成长空间,也有利于企业的整体稳定发展。怎么做?理解产品和解决方案。除了基础的产品知识、行业概念,还要对细分市场有一定的认知:这个产品卖给谁,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竞争对手有哪些,未来会如何发展,诸如此类。其次是对销售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从客户感知到最终采购一共会经历哪些流程,各流程有哪些角色,不同角色的诉求是什么,如何满足各自不同的诉求,诸如此类。最后是对企业从产品上市到销售的整个流程和岗位分工有一定了解,比如产品上市阶段需要做什么工作、项目投标阶段有哪些工作、项目成功后又有哪些工作,具体可能还涉及到如何构建品牌知名度、技术领导力、产业影响力等等。不必亲自实践,但整体流程和各岗位的大致工作,要有一定了解,这样更有助于理解营销工作的本质,也有利于跨部门的沟通和资源协调。总之一句话:既要理解流程、岗位和分工,也要理解市场、产品和品牌。套用一句鸡汤就是:虽然我们在搬砖,但心中要有座光辉的教堂。企业流程、品牌构建、技术领导力构建方法论:此处略。03对社媒的理解-社交媒体是社交还是媒体?既然提到数字营销,那难免就要对社媒先做一番介绍。传统媒体大家接触较多,此处不做赘述。这里想要和大家探讨的是关于社媒的一些理解。企业通病:社媒更像一个发布渠道,而非是社交平台。在笔者看来很多企业的官方微信或微博号,大多数都是企业新闻、产品介绍、中标信息等内容。更像是和传统媒体一样的发布平台,而非和用户互动的社交平台。据统计,通常企业的官方微信,阅读量/粉丝数一般在1%~10%之间,平均只有3%左右。业界观点:业界也有人认为,社媒的作用在弱化,尤其是早期低成本传播和获取用户的优势正在消失。“互动”“消费自创内容(UGC)”被“大IP”“品牌大制作”取代,社交属性逐渐淡化。引爆话题的热点H5、视频均是大投入制作,费用可能比传统的媒体还高。一些笔者的个人观点:渠道价值--多大多数企业的MKT人员来说,社媒几乎是唯一能直接touch到用户的渠道,它更适合口碑营销、技术影响力营销;核心是互动与参与--从早期的BBS、论坛,到小米的粉丝“参与感”“影响力”,其实都是交互式营销方式;多元化社交属--营销活动的主角不再是躲在后面的策划人员、执行人员,而是站在前台的技术代言人、意见领袖、行业专家、人生导师们,这需要B2B的MKT人员超前走半步;改善企业形象--如马云、雷军等企业领导人,可以视为自媒体,他们即是内容产生、又是传播渠道。通过个人社交助推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严重依赖内容:社媒只是手段,在早期的新鲜感褪去后,同样的手段很难满足审美疲劳的受众。所以相比其他传播渠道,社媒等数字方式更加依赖优质的内容;可参考玩法:粉丝论坛、参与感;马云、雷军、余承东-KOL自带话题;官媒+第三方的矩阵式传播渠道。社交媒体的重心是社交和互动,核心是内容,本质是低成本传播,价值体现在影响力。04有些问题没有定论,不看过程看疗效对于从事数字营销的MKT人员来说,很多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有专家的观点甚至更加激进:营销本身就是对人性的洞察,所有想要去量化的行为都是耍流氓。这些问题笔者也列在下面,同时把正反两方面的考量也一起列出,供大家参考。具体执行需要具体讨论,当然,更多还是看负责人自己的理解。数字营销如何量化考核?正方:通过粉丝量增长、阅读转发数、留言与互动次数;看环比和增量。反方:粉丝可以购买,转发留言可以雇用水军;数量影响力。信息推送的人群是精准覆盖好还是大规模覆盖好?正方:精准最重要,把信息传递给潜在用户才能转换成线索,推送给其他人没有价值。反方:规模最重要,推送的基数越大线索越多;非用户的二次传播也可能触发潜在用户。B2B企业社媒要不要学互联网、自媒体,做的有趣、好玩、追热点?正方:要学习互联网和自媒体的新玩法,有趣才有人愿意读,没人愿意点开,只能是无效工作。反方:不要学习,我们是大企业要注意品牌形象;针对企业用户的内容要专业、有技术性。这些数字营销的套路到底有没有用?正方:有用,都是经验总结和业界成熟玩法,做到位就有效果;首先动作要做到,基本功不能缺。反方:不一定有用,这些是其他市场领域的经验,要结合市场特点创新改进;意识不到位动作再标准也没用。最后笔者还想说几句,数字营销和社媒的运营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经验,企业可以直接借用,不必重复造轮子,但是否有效果要通过复盘来不断改进。对具体的执行人员,过度的KPI考核可能会导致业务造假并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对于需要大量创意、思维开阔的营销工作来说,激发员工的激情和主动性可能比单纯的KPI更有效。05一些普遍共识(其实是笔者的个人看法):营销人要具备的基础内功
三 核心:内容决定一切01 35岁裁员?45岁退休?AI代替人类?什么才是MKT的核心价值?
过去的一年,“中年危机”“保温杯”让职场的80后90后们焦虑了一整年。90后的创始人、00后的总裁,更是让我们这些“中年人”汗颜。整个营销领域似乎也不消停,今天有人说传统媒体死了,明天有人说传统公关没了,还有人说4A的广告也不行了,似乎连刚流行没几年的CMO都被大企业取消了。这感觉,似乎一觉醒来就会发现自己突然就失业了,而人家都“不会和你说拜拜”。笔者也跟着焦虑了一整年,后来想通了。技术永远在变化,唯一不能被技术代替的只有思想、有价值的观点。这些就是内容的核心,也是MKT人员的价值。这也是本文标题的来源,内容、以及基于内容的营销才是市场工作的中心。脱掉那层马甲一看呀,原来:你大舅还是你大舅,你二舅还是你二舅,只是你舅妈翠花改名叫了琳达。做内容,形式和风格千差万别,也没有统一的套路,但是一些基本的准则是必须要遵守的。我总结了三大定律,下面会分别进行解释。02三大定律之一:错误的价值观是场灾难大家都说娱乐圈乱,但去年PGONE的事情告诉我们,即便是娱乐圈也要遵守一些底线,否则就会付出代价。什么是错误的价值观?1、不符合普世价值观:之所以叫普世,就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认可,在此基础之上的内容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受众认可。同时也可规避政治法律风险。2、不符合区域受众认知:不同地区、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内容传播要避免触及当地的一些文化风俗和日常习惯。3、容易引起误解和过度解读:地方保护、女权、环保、种族、宗教等话题最容易引起误解红线:重大社会事件、宗教、政治等。无论任何国家任何地区,这些都是营销内容不能碰的安全红线,如果你自认是高手可以打擦边球的话,那笔者没意见。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保守些好,毕竟只是为了赚钱,没必要惹麻烦。待商榷:自黑、批评友商、没品位、商业道德。一些小企业或互联网企业,为了吸引眼球搏出位,难免会有些野路子的招数。比如当年的企鹅大战360,比如各品牌的商业互撕,比如各种奇谈怪论。效果如何难以评论,只能说见仁见智。不过夜路走多了难免见鬼,上岸了也记得及时洗白。否则早晚难免会“为了梦想窒息”。下面这些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是一些典型的负面案例,大家可以自己识别一下,看看对社会时政和八卦热点的敏感度。
早些年,我们看TVB的都市剧,发现但凡主角不开心啊、失恋啊、失业啊,编剧最喜欢说的就是,“吶,做人呢,最重要是开心咯”。可能还会加一句,“我给你带来福记的烤乳鸽,下班一起来吃。”这编剧实在是有才,一句话就说到处了营销的关键:让受众开心。营销的目的就是赚钱,前提是要满足用户的诉求。具体手段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完全取决与目标受众,这也是市场细分和品牌定位的过程。还记得数年前,华为手机刚开始做品牌的时候,曾经出过一个广告:一位古希腊老人和一匹白马撞在了一起,这个视频当时在很多电视台播过。不过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因为不少人反馈说看不懂。华为的内部员工也自黑说是“人头马”广告。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特意去搜了一下,发现百度上竟然有高手给出了解读:说实话,看完这解释笔者还是一脸懵逼(我甚至怀疑是广告商写的)。看来和广大人民群众一样,我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都有待提高,我们还是比较喜欢三俗的内容。在B2B的通信领域,用户都是大型运营商甚至是跨国运营商,它们更看重一家企业的技术布局、产品路标、综合实力、发展战略、未来理念。所以营销元素中的各种高大上、各种先进思想、各种技术理念是没错的。但在B2C领域,用户显然对这些元素并不买账。这则广告明显是以自己的认知代替了普通消费者的认知,而忽视了两个不同市场领域的用户差异。当年刚从B2B领域转身到B2C领域的华为,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几年过去了,现在再看华为手机的广告,无论是P系列励志国际范的《Dream it possible》,还是Mate 10 Pro主打家庭温情的的《小熊篇》,都足以触动用户的内心深处,华为显然已经对B2C的套路驾轻就熟。这就是所谓的品牌的温度。如何做到让受众感同身受?用户细分与画像:清楚理解受众是谁,群体的偏好是什么,娱乐八卦的受众再多,也不是企业官微的目标群体。符合受众喜好:不同用户喜好不同,相同题材的内容也可以有多种形式输出;相同主题也可以有不同内容来输出,比如针对用户的不同级别分别阐述不同的价值和产品亮点。二次传播的关键:满足受众某一方面的心理诉求,如炫耀、学习、收藏、分享等。所以有趣(趣味性)、有用(知识性)、有范(炫耀性)是传播的关键。总之还是一句老话:回归本质,以用户为中心。04三大定律之三:方法套路都是人家的总结-实践才是唯一标准大家在网络上、书本上可以看到的方法论、套路都很多,到底是否适用,还要看自己的需要,这里就不做赘述了。需要强调的是,对大企业来说,很多时候每个岗位的员工都着眼在自己的KPI上,或者只看流程而忽视了效果。总之,多复盘、多实践、多分享,是提升自身能力和工作效果的关键。05企业用户的阅读偏好分析-略四、经验:技术手段是放大器上面说了做内容营销的一些基本注意要素,下面就分享一些个人的经验给大家参考。01数字营销的KPI:粉丝、核心用户、声量、线索、转化率不太清楚其他企业是如何对数字营销工作进行考核的,简单说说我所知道的吧。对具体负责运营的部门来说,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考核。发布数,比如每年要发布多少条;阅读数,比如今年的阅读要达到多少;有影响力的文章数目,比如阅读超过1万的要有多少条;粉丝数量,比如今年要从10万增长到20万;还有平均阅读数,每篇文章或推文的阅读量;另外还有互动次数、转载次数等。对于平台管理部门,主要考虑各种渠道的投入产出。比如EDM、付费媒体、社媒、着陆页面等,一个campaign的投入是多少,覆盖多长时间段,带来多少流量或者用户访问,产生了多少条有效线索,最终转换成多少的销售机会点等。并最终进行优化组合,寻找最佳匹配方案和最有效的方式。从上面的考核指标中,读者也许发现了,不同部门对数字营销的效果并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这里还只是考虑了容易量化的具体数字,以及对销售额的促进作用,没有考虑公益活动、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提升等偏“虚”的方面。总结:KPI和单一指标不能完全反应实际效果;需考虑:客观数据+主观感受,销售数字+品牌提升。02标题党:好标题保证了一半的阅读量数字营销尤其是社媒来说,好的标题就保证了一半的阅读量,标题没有吸引力基本不会有太多的人阅读,内容再好也没用。以下内容来自网上看到的某位做运营的朋友的总结,这里直接借用,就不重复造轮子了。各种类型基本都可以望文生义,结合例子很容易明白,不多解释了。提问反问式:比如“人,为什么要阅读?”“骂你到成功,你敢看完吗?”名人式:比如“史玉柱的管理心得”“马云的成功之道”干货式:比如“年度最感人的十大营销案例”“H5开发快速技巧”强吸引式:“必须看,PC使用的五个误区!”“家里这些东西不扔,早晚得病!”留下悬念式:“这就是你日夜想要的。。。”“半夜12点,上司突然给我打电话。。。”热点式:“2018最火的大数据技术”“霍金走了,他为我们留下了什么”反常理式:“马云竟然说。。。”“王健林说,一亿就是个小目标”数字式:“未来这8种职业最吃香”“30页PPT丨2017互联网报告”主副标题式:“揭秘丨最后一位投资人现身”“震惊丨某某明星竟然这样做”原内容应该有十条,不过我手上看到的只有这9条。说实话,有些可能总结的不是很准确,大家看看知道个意思就行。此外什么“知音体”“震惊体”“知乎体”“头条体”大家自己没事看看就明白了,这里就不解释了。要强调的是:很多自媒体和互联网小企业能用的方式,大企业并不能用,毕竟要考虑企业形象和受众的接受力,这个尺度要把握好。否则的话,你一个震惊体出去,用户是吸引来了,打开一看没那么“震惊”,只会觉得贵司太low,可能直接把你拉黑了。03标题党:B2B常见传播内容如何改进对B2B企业来说,传播内容中比较多的是案例、企业新闻、各种技术软文、以及各种活动的通知公告等。举几个例子给大家感受一下如何改进,这里我们的公司取名就叫“DC新物种”吧。1、案例类常见新物种公司助力**实现高效快速智慧城市建设改进180,**公司做到了!常见新物种公司助力**客户打造安全高效智能金融系统改进标题:“安全、稳定、快速,一个都不能少!”,**的艰难抉择2、新闻类常见新物种发布***方案,构建智能化社会改进新物种入局,后**时代的玩家们何去何从?常见**报告发布,新物种成为**领域领导者改进三张图解读**报告,谁是最大赢家?3、软文类常见***发布,新物种实现端到端布局改进有人比你还努力,他们正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悄悄布局。。。常见构筑产业优势:新物种发布全系列方案改进看得见的未来:新物种如何构筑产业优势?4、展会通知类常见新物种联合***举办5G峰会,共建全智能世界改进5G格局大裂变,这两家公司已经站在全球技术最前沿!对很多专职做文案或编辑出身的小伙伴来说,起标题可以说是小菜一碟的事情。之所以这里要反复赘述,是因为在B2B企业里面,很多内容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来源大多是技术和产品领域的研发人员。需要MKT人员的二次加工和包装,才能具备很好的可读性。另外要强调的是,面对不同行业的受众,标题风格也可以不同。官方媒体尤其要把握好尺度。04内容多样:有趣、有用、有范,二次传播的关键是激发读者的转发欲望传统企业形象的建立伴随着大量广告、品牌故事的投入,是缓慢的过程;数字营销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的优势,有用户互动,可以快速形成品牌认知。同时品牌的调性也需要考虑,如何才能显得不Low。比如杜蕾斯的暧昧和大尺度,故宫文创的历史感,卫龙模仿苹果的反差萌,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案例。内容和受众决定了传播形式,下面给出一些改进建议:形式尽量多样,照顾不同读者的口味:新闻、产品、信息图&小视频、游戏、活动、故事、讲座。内容多样:产品、案例、硬广&第三方观点、用户故事、企业文化。话题持续性:展会驱动、通稿、单一渠道&有节奏有计划、热门话题、多KOL。二次传播是关键:病药效托、硬广&内部传播、外部转发、引流。参与感:通知型、广播型&留言互动、抽奖、线下活动、意见反馈。运营思维:完成数量、短期提升&如何吸引新读者,挽留老读者,“拉新留存”。炒剩饭也好吃:过去的内容&不同角度、不同风格、不同人来讲。内容从哪里来:产品人员、研发人员&朋友圈、热点新闻、友商、外媒。总结:形式灵活不一定适合所有受众,但至少大多数人不反感;品牌传播的调性可以有变化,但要一致。05内容多样:常见营销材料如何写除了通常的硬广式文章外,以下经验供大家参考。形式多样:单产品案例&行业案例;文字&文字+图片+视频+漫画;内容整合:产品介绍&讲故事、讲市场、讲趋势、讲管理、讲观点;除此之外,除了简单的产品介绍,企业自身的观点传播,也是技术营销的一部分。比如对市场的洞察、对趋势的分析、对未来的判断,这些内容远比单纯的介绍产品更受用户欢迎。技术营销:略。06传播方式(事件类):从新闻通知型到知识/信息/亮点分享型对B2B领域来说,事件类营销占据了很大比例,如产品发布会、展会、技术峰会、生态大会、渠道会、推介会等。对于这些大大小小的“会”,一般的常规套路是分为会前、会中、会后的时间维度进行数字传播。会前阶段:一般是预热海报、EDM推送、Minisite等形式,目的是激发用户的兴趣,吸引现场参会;会中阶段:一般是网媒、社媒的报道,或现场直播等方式,传播产品信息、参会专家观点、企业理念等内容;会后阶段:一般是对会议的总结、回顾、问卷调查的分析、线索的跟踪与回访等。对事件类的传播方式,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活动类传播要“正”“奇”结合时间维度看:会前会中会后&多平台、高频次、短时间,矩阵式推送。内容形式看:新闻、信息图居多&视频、线上活动、圈粉、调查问卷。重点来看:会前会中篇幅较多&加强会后内容、第三方评价、技术观点。传播角度:我们发布了什么、说了什么&受众说了什么、感受了什么、观后感。二次传播:现场拍摄、新闻采访、官方&图片视频直播多种内容,官方+员工+客户+媒体多种角度,发挥社交媒体交互性。深度发酵:展会结束即传播结束&素材二次包装、胶片照片视频的二次发布。策划VS意外: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现场的意外也可能成为爆点,话题性、灵活反应(尺度问题不好把握。。。)。总结:从重展会轻传播,到两手抓;从重视物质文明(展示、论坛等形式),到重视精神文明(受众感知)。07传播渠道:社群化运营,每个人都是代言人传播渠道一定要多元化,为什么呢,因为官方平台天生就“低人一等”。原因如下:定位限制:官微的内容以产品和新闻类居多,从题材看不如自媒体灵活,对用户来说天生“不讨喜”。内容:第三方媒体的报道更有公信力,容易打动受众。用户心理:用户天然对厂家“推销”的抵触心理,反感“被洗脑”。传播效果:除了自家员工外,用户转发含产品信息的内容可能会被质疑“帮厂家做广告”,二次传播效果受限。企业文化:某些大厂家的企业文化偏低调或自持身份,造成营销执行人员风格偏保守。笔者的建议是,通过KOL合作、资源互换等形式,建立矩阵式传播渠道。同时企业MKT人员也要深度融入行业,积极参与行业交流,并发表自身的观点。总结:要建立多元化传播渠道,充分利用资源;传播方式多元化的现在,企业里人人都是品牌经理,人人都是客户经理,人人都是KOL。好了,内容分享就这么多。如果大家对这些话题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我们会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更深入的讨论。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crawl.nosdn.127.net/img/2fd53ba339e1743fde8e49cf0a5a6c82.jp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告数字营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