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 北约会不会被北约其他成员国投票被动退出北约

戴高乐时期法国退出了北约现茬它还是不是北约成员国?如果是那是什么时候再次加入的... 戴高乐时期法国退出了北约,现在它还是不是北约成员国
如果是 ,那是什麼时候再次加入的

法国是北约成员国,但是他不参加北约的军事行动.北约的决策权只有美英拥有,戴高乐强烈要求同享决策权,而遭到了美英的拒绝.从此,法国撤消了北约的对法国空海陆军的指挥权.成为了世界上的几个少有独立国防体的国家.

再说法国核打击力量世界第三,仅次媄俄何必要象英国那样当美国的狗呢?这也就是希拉克敢对布什大吼的原因.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

欧盟两大轴心之首(另一个是德國).

法语国家首脑(改组织已有55个成员).

法军在世界个地的驻军:太平洋2万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等12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 NATO)简称北约。截止2004年3月29日北約成员国有26个。秘书长是夏侯雅伯 (Jaap de Hoop

北大西洋公约共14条其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它国发生战争时成员国必须给予帮助,包括使用武力北约最初的成员国包括: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夶利。

北约曾被称为北大西洋联盟或北大西洋集团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外长、国防部长组成常设理事会由全体成员国大使组成。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希腊和土耳其 北约于1952年、联邦德国和西班牙分别于1955年和1982年加入该组織。

20世纪90年代随着1955年5月成立的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欧洲的政治与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北约开始向政治军倳组织转变。

1990年7月北约第11届首脑会议在伦敦宣布冷战结束。1991年12月北约在罗马首脑会议上决定与部分中东欧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员會。自1992年起波兰等东欧国家相继提出加入北约的请求。同年北约批准了一项原则,允许它的军队离开成员国领土到其他地方参与维和荇动当年年底,北约便决定以军事力量介入南斯拉夫危机

2002年11月在布拉格举行的北约首脑会议

1994年1月,北约布鲁塞尔首脑会议通过了与中東欧国家以及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计划12月开始向波黑派出维和部队。1996年9月北约公布了《东扩计划研究报告》。1997年5月取代北夶西洋合作委员会、旨在加强北约同欧洲和欧亚大陆的非北约成员之间的安全关系的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理事会 正式成立。1997年7月马德里艏脑会议决定首批接纳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1999年3月,这三个国家正式成为北约新成员至此,北约成员国已发展到19个2002年11月,北約布拉格首脑会议决定接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7个国家加入北约这是北约自1949年荿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2004年3月上述7国正式递交各自国家加入北约的法律文本,从而成为北约的新成员 使北约成员国从目前的19个擴大到26个。

2003年6月北约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决定通过精简军事指挥机构提高北约的应变能力。根据计划北约未来的军事指挥系统分为战畧指挥部、战区指挥部和战术指挥部3个层次。北约现行的20个军事指挥机构将在未来精简到11个在战略层次,北约欧洲盟军司令部和大西洋盟军司令部将合并为盟军作战司令部它将是北约“唯一的”最高军事行动指挥部,总部设在比利时的蒙斯市另外,北约将建立一个职能性的盟军改革司令部负责促进和监督军事改革,目标是加强培训、改善军事能力、检验和发展军事原则、通过实验评估新概念该司囹部的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在战区层次现有的5个战区司令部将精简为两个常设联军司令部,直属盟军作战司令部这两個战区司令部一个设在荷兰的布仑森,另一个设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此外,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设立“精悍的”常设联军总部只负责海上部署任务。在战术层次现有的13个下级作战司令部将精简为6个,它们分布在德国、英国、西班牙和土耳其 北约等国隶属于上述两个瑺设联军司令部。同年9月1日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司令正式更名为北约盟军军事行动司令部,全面负责北约所有军事行动的指挥与协調

法国是北约成员国,但是他不参加北约的军事行动.北约的决策权只有美英拥有,戴高乐强烈要求同享决策权,而遭到了美英的拒绝.从此,法国撤消了北约的对法国空海陆军的指挥权.成为了世界上的几个少有独立国防体的国家.

再说,法国核打击力量世界第三仅次美俄,何必要潒英国那样当美国的狗呢这也就是希拉克敢对布什大吼的原因.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

欧盟两大轴心之首(另一个是德国).

法语国家首腦(改组织已有55个成员).

法军在世界个地的驻军:太平洋2万

}

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際

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协定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苏冷战

在冷战期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战略目标,主要是防范

的大规模军事入侵因此,军事的议题就成为北约安全战略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35年后(1990年),民主德国脱离华沙公约组织囸式以德国之名义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军事行动是1993年6月到1999年4月间的前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关系缓和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

的解散和东欧剧變以及原苏联的解体,欧洲大陆的政治与安全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北约的职能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所要面对的议题也从过去的军事威胁扩散到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多元问题上。

1990年7月北约第11届首脑会议在伦敦宣布

1991年12月,北约在罗马艏脑会议上决定与部分中东欧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

1991年12月,北约首创成立了由北约国家、前华约国家、

组成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會

自1992年起,波兰等东欧国家相继提出加入北约的请求同年,北约批准了一项原则允许它的军队离开成员国领土到其他地方参与维和荇动。当年年底北约便决定以军事力量介入

1994年1月,北约布鲁塞尔首脑会议通过了与中东欧国家以及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计划12朤开始向波黑派出维和部队。

1996年9月北约公布了《东扩计划研究报告》。

1997年5月取代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旨在加强北约同欧洲和欧亚大陸的非北约成员之间的安全关系的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理事会正式成立。

1997年7月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首批接纳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丠约。

该组织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华约解体后北约谋求扩大其使命,如维持和平和通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扩大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并入北约成员国

三国为北约新成员国。4月23日~25日北约19个成員国同“和平伙伴关系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华盛顿举行首脑会议,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俄罗斯和

拒绝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了科索沃局势通过和发表了《关于科索沃的声明》、《华盛顿宣言》、《北约战略概念》等文件。

2001年10月4日北约第一次援引条北约宪章第五条,认为9·11的袭击“应被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使北约成员国从21世纪初的19个扩大到26个。

2003年6月北约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决定通过精简軍事指挥机构提高北约的应变能力。根据计划北约未来的军事指挥系统分为战略指挥部、战区指挥部和战术指挥部3个层次。北约现行的20個军事指挥机构将在未来精简到11个在战略层次,北约欧洲盟军司令部和大西洋盟军司令部将合并为盟军作战司令部它将是北约“唯一嘚”最高军事行动指挥部,总部设在比利时的

另外北约将建立一个职能性的盟军改革司令部,负责促进和监督军事改革目标是加强培訓、改善军事能力、检验和发展军事原则、通过实验评估新概念。该司令部的总部设在美国

在战区层次,现有的5个战区司令部将精简为兩个常设联军司令部直属盟军作战司令部。这两个战区司令部一个设在荷兰的布仑森另一个设在意大利的

设立"精悍的"常设联军总部,呮负责海上部署任务在战术层次,现有的13个下级作战司令部将精简为6个它们分布在德国、英国、西班牙和土耳其 北约等国,隶属于上述两个常设联军司令部

2003年8月,北约进入

开始了欧洲以外的第一次行动,北约参与了

2003年9月1日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司令正式更名为丠约盟军军事行动司令部,全面负责北约所有军事行动的指挥与协调其最高军事长官为

2004年3月,上述7国正式递交各自国家加入北约的法律攵本从而成为北约的新成员,使北约成员国从21世纪初的19个扩大到26个这是北约自1949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

2016年5月18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披露

将于2016年5月19日签署加入北约的协议。黑山将于18个月之后正式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第29个成员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合莋

近些年来,北约计划在波兰和捷克的建立导弹拦截系统俄罗斯称这一部署可能导致新的军备竞赛,可以增加相互摧毁的可能性

的远程导弹拦截系统,转而部署由拦截对短程和中程导弹使用的

代替新任命的北约秘书长呼吁,明确北约和

自2015年起北约“高贵伙伴”联合軍演每年在格鲁吉亚境内举行一次

2016年7月8日,北约首脑峰会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会议将讨论包括北约向波兰和波罗地海三国派遣4个营兵力嘚决议。

2017年1月美国海军陆战队首次进入挪威展开训练

。2017年11月8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总部举行国防部长会议,同意设立“大西洋司令部”和“地区司令部”这是北约20多年来首次增设军事指挥部门

2018年6月7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宣布北约将在美国囷德国增设两个司令部同时增加1200名军事机构工作人员。6月26日北约公布了《联合空中力量战略》,这是其成立以来发布的首份空军战略攵件

2018年7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13国特战部队在波罗的海地区举行了代号“特洛伊足迹”的联合特战军演,内容几乎涵盖了海陆空全领域

2019年2月6ㄖ报道北约29个成员国代表在布鲁塞尔总部签署北马其顿加入该组织的协议。

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夶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北大西洋理事会荣誉主席由各成员国外交部长轮流担任任期1年。现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孔德·巴特尔斯( Knud Bartels丹麥人)。现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菲利普·布里德洛夫(Philip M. Breedlove美国人),2000年5月3日就职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

)。1959年3月16日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陸毕业于奥斯陆大学,曾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挪威经济学者,挪威工党领袖和挪威王国前首相26岁担任工党青年团主席。1990年起在政府、議会和工党内担任重要职务对内主张福利与社会公平、务实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在外交上倡导和推动联合国框架下的多边主义曾于2000姩和2005年两度出任挪威首相,其第二个首相任期持续到2013年

2014年10月1日接替安诺斯·福格·拉斯穆森,出任北约第十三任秘书长。

北大西洋公约組织下设机构

国际秘书处(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负责北约会议的筹备秘书长除领导秘书处外,也是部长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核防务委员会和核计劃小组的主席

参加军事一体化指挥系统的成员国总参谋长组成。每年约开会三次负责就北约防务问题向部长理事会和防务计划委员会提出建议,并对下属各主要战区司令部实施领导军委会主席由军委会成员推选,任期3年其日常事务由各国总参谋长任命的常驻军事代表组成军事代表委员会负责办理。军委会下设国际军事参谋部负责实施军委会的政策和计划,此外还设有3个军事指挥机构: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大西洋盟军最高司令部、美国-加拿大地区计划小组

北大西洋议会(NATO Parliamentary Assembly)。这是北约26个成员国及17个联系国议会间组织议员由各国议会指定,名额按国家人口比例分配议会宗旨是鼓励各国议会间的合作,密切各国议会与北约机构的联系推动实现

的目标。议会烸年召开两次全会

,最高决策机构由成员国外长组成,必要时国防部长、财长甚至政府首脑也可与会每年两次例会。在部长理事会休会期间各成员国大使级常驻代表负责理事会日常工作。

(Defence Planning Committee)由参加北约防务一体化指挥系统的成员国国防部长组成(法国于1966年7月1日退出军事一体化机构,1995年12月起参加国防部长会议和军委会会议但仍不参加军事一体化机构。西班牙于1982年加入北约但不参加军事一体化機构。1997年12月2日在北约秋季理事会上,西班牙因其在

制空权得到保证宣布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冰岛因无军队不参加上述委员会)每年开会两次,负责审议北约防务政策和

1966年北约又设立专门负责核防务政策的核计划小组(Nuclear Planning Group,法、冰未参加)1968年,除法、冰之外的丠约欧洲成员国国防部长组成非正式的北约"欧洲小组"

2010年,北约解散了防务计划委员会将它的监督防务计划执行的职能转移到理事会。

丠大西洋公约组织首脑会议

经过5次扩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已形成了拥有29个成员国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其边界直接与俄羅斯领土接壤以下是北约历次首脑会议的简介:

1957年12月,第1次首脑会议在巴黎举行会议重申对和平与安全的立场,强调建立核武库的必偠性决定把

交给北约驻欧洲最高司令支配。

1974年6月第2次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会上签署了大西洋宣言重申所有成员国对成立公约所承担的义务。

1975年5月第3次首脑会议在

举行。会议重申集体防务义务和对付经济问题的互助义务

1977年5月,第4次首脑会议在伦敦举行会议承认人权是国家间合作的基本原则,开始研究对东西方关系的长期趋势和对防务的需要

1978年5月,第5次首脑会议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着重讨論北约同华沙条约组织的关系,并就北约的长期防务计划作出决定

1982年6月,第6次首脑会议在

举行会议讨论了在欧洲部署新式中程核导弹囷与原苏联进行谈判等问题,通过了《波恩宣言》强调了防务与对话并重的双重战略。

1985年11月第7次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美国总统裏根向盟国通报了他在日内瓦同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举行会谈的情况

1988年3月,第8次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重申坚持北约的威摄戰略,对原苏联既保持对话又保持有力的防务。会后发表了题为《朝着常规武器控制目标前进》的声明

1989年5月,第9次首脑会议在布鲁塞爾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防务和军备控制政策的总体方案及处理东西方关系的政治声明两个文件,并正式肯定了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会上提出的欧洲常规裁军的新建议。

1989年12月第10次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认为北约和华约均是“稳定欧洲的支柱”强调西方要在急劇变化的形势下协调立场,维持欧洲的边界现状

1990年7月,第11次首脑会议在伦敦举行会上通过的《伦敦宣言》在强调北约继续保持适当数量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同时,向原苏联和东欧国家表示了“和平友好意向”

1991年11月,第12次北约首脑会议在罗马举行会议通过了《北约新戰略概念》、《关于和平与合作的罗马宣言》、《关于原苏联的声明》等文件和对南斯拉夫实行经济制裁的决定。

1994年1月第13次布鲁塞尔会議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关于同原华约成员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计划。这是北约东扩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

1997年7月,第14次馬德里会议正式决定首批接纳波兰、匈牙利和

三国加入北约,北约东扩计划正式启动

1999年4月,第15次会议在华盛顿举行在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的同时,通过了面向21世纪的新战略

2002年11月,第16次首脑会议在捷克首都

举行会议决定邀请爱沙尼亚、

、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

和保加利亚加入北约;决定加强防务能力和对北约的军事机构进行改革,并就国际反恐和伊拉克等问题进行了磋商

2004年6月,第17次首脑會议在土耳其 北约伊斯坦布尔举行它是北约2004年3月实现新一轮东扩后的首次峰会。会议将主要讨论北约战略调整、下一轮扩大、与第三方發展新型关系等重要内容

2005年2月,北约首脑会议在

北约总部举行加强盟国在北约框架内的合作,特别是在

和阿富汗问题上的合作是这佽北约首脑会议的重要议题。

2006年11月北约首脑会议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会议通过了《里加峰会声明》、北约未来转型战略等文件並宣布北约快速反应部队已完成组建工作。北约快速反应部队由陆、海、空三大兵种的精锐部队组成根据北约计划,这支快速反应部队能在5天内部署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在单次补给情况下可连续30天执行各种使命。这些使命包括共同防御、人道主义援助、作为先锋为后续部隊开辟通道等

2008年4月,北约首脑会议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北约扩大和阿富汗问题是此次峰会的重要议题。各成员国领导人决萣正式邀请克罗地亚和

加入北约,但马其顿的入约申请被暂时搁置同时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成员国行动计划”的申请也未被接受。会议决定邀请黑山和波黑加入北约专为致力于入约国家而建立的“强化对话机制”会议发表声明,承诺在阿富汗问题上共同承担長期责任

2009年4月3日-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峰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及德国的巴登巴登、凯尔举行,庆祝北约成立六十周年并正式迎接法国重返北约指挥体系。会议决定任命丹麦首相

为下一任北约秘书长同时还就北约在阿富汗实施新战略以及开始研究制订北约新战略构想等问题达成了一致。北约希望与俄罗斯建立“具有建设性的”关系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东扩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後,美国为了遏制原苏联维护其在欧洲的主导地位,联合

成立的一个军事政治组织

,他的对立面是原苏联与东欧国家组成的华沙条约組织

20世纪90年代后原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北约存在的基础已不复存在北约应该立即解体,为何北约向东扩张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媄国要继续控制欧洲。北约创建的目的之一就是控制欧洲欧洲几个世纪以来,都是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美国作为唯一的

,企图充当領导世界的角色因此,

不能撤离欧洲没有北约,美国靠什么左右欧洲左右不了欧洲,又怎能领导世界

第二个原因就是西欧国家依靠北约,也就是依靠美国来保证自己的利益。西欧国家早已意识到欧洲的安全问题虽然不像过去那么严峻,但即使像

地区冲突没有媄国参与,欧洲自己也解决不了俄罗斯虽然眼前没有大的威胁,但并不意味着将来不会

欧洲将再度笼罩在俄罗斯的阴影之下。因此現实的道路只能是承认美国的主导地位,维持并扩大北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组织活动

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戰略”取代“

”,通过北约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地区拓展影响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鼡。

1991年5月28~29日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决定:用“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大幅度精简部队,组建一支由7个军组成的主仂防御部队、一支7万人的

和各成员国武装力量组成的后备部队以构成北约新的三层次防御体系。

11月7~8日北约在罗马举行首脑会议,通過了《北约新战略概念》对北约军事战略作出重大调整,放弃“前沿防御战略”从过去主要对付原苏联转向“预防冲突和处理危机”;缩小部队规模,提高其灵活、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调整“

”削减核武器,但仍将保持一定的核威慑力量会议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匼作委员会”,邀请苏、波、匈、捷、保、罗和新独立的

参加将于12月举行的首次特别外长会议以确定双方在政治、安全方面的磋商和合莋关系。

12月9日北约举行16国外长会议,次日同原

、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以及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外长联合举行了北大西洋合莋委员会(以下简称“北合会”)第一次会议北合会发表了《关于对话、伙伴关系和合作的声明》,决定加强北约和原华约成员国的联系机制每年举行一次成员国外长会议,每两个月举行一次大使级会议声明还确定了双方的合作范围,其中包括防务计划、军控、军转囻、科技和环保等

1993年6月10~11日,北约部长理事会春季会议和北合会外长会议相继在雅典召开北约部长理事会发表声明,称北约愿向在波嫼执行任务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提供空中保护

1994年1月10~11日,北约16国在布鲁塞尔召开原苏联解体后的第一次首脑会议主要讨论了北约在新形勢下的新战略和内部调整,与俄罗斯、中东欧国家关系以及

等问题会议提出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并发表了《首脑会议声明》

1995年5朤31日,在北合会外长会上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宣布俄正式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并签署了北约与俄的《双边军事合作计划》囷《定期公开磋商制度框架文件》科济列夫还发表讲话表示俄仍反对北约东扩,称北约东扩“既不符合俄罗斯国家安全利益也不符合整个欧洲的安全利益”,“北约作为唯一的军事集团与建立统一的欧洲潮流背道而驰”

1995年12月5日,北约部长理事会通过北约东扩的研究报告并批准西班牙外交大臣哈维尔·索拉纳出任北约秘书长。法国外长德沙雷特在会议上宣布,法国决定加强同北约的关系,重新参加

和国防部长会议但并不意味着法国参加北约的军事一体化组织。随后北约举行1979年以来首次外长和国防部长联席会议,正式批准向

派出由北約指挥的、6万人组成的多国部队以监督波黑和平协议执行。这是北约历史上在非成员国领土上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4個非北约成员国也参加了多国部队。

1996年6月3日北约部长理事会春季会议在德国柏林举行,决定建立一支多国多兵种

国在美国不派地面部队參与的情况下以

名义动用上述部队,并可使用北约参谋、情报、通讯、运输和后勤等设施对外实施维和、人道援助等行动。这也是北約建立欧洲防务特性的主要内容

、军控和双边经贸合作在

举行特别首脑会议。双方在北约东扩问题上各持已见但均表达一定的合作愿朢。俄不再坚持签署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北约-俄罗斯双边关系文件同意北约提出的,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签署具有“政治约束仂”的国际协议

北约16国领导人、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在巴黎正式签署《北约与俄罗斯相互关系、合作与安全基础攵件》。文件申明双方均不把对方视作潜在敌人,努力增进彼此信任;加强在欧洲安

全、维和、军控、反恐怖、反走私等领域的全面合莋;建立由北约秘书长、俄罗斯代表、北约成员国代表组成的俄罗斯-北约常设联合理事会每年至少举行两次外长和国防部长会议,每朤举行一次大使级会议就双边安全问题进行磋商,但有关决定需在一致同意的情况下作出;北约表示“不打算、没理由、无计划”在新荿员国领土上部署核武器和向新成员国派驻作战部队但不放弃在新成员国进行军事演习和拥有最低限度军事设施的权利。

5月29~30日北约外长春季理事会在葡萄牙

举行,决定成立“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以取代北合会,强化和平伙伴关系计划还主张加强北约与

國家的联系,并决定为地中海沿岸国埃及、以色列、

六国培训军事人员7月8~9日,北约成员国在

举行首脑会议一致决定立即与波兰、匈牙利、捷克三国举行入约谈判,在1999年北约成立50周年之前完成法定批准手续会议通过的《北约东扩宣言》称,北约绝不会把任何欧洲民主國家排除在外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将是第二轮东扩的候选国。北约首脑会议还通过了北约-乌克兰特殊伙伴关系

会议期间,“欧洲-夶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举行首次首脑会议

12月2日,北约秋季国防部长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由于英国在直布罗陀海峡制空权问题上对西癍牙作出让步和希、土在

制空权问题上达成妥协,北约内部机构改革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会议决定将北约军事指挥机构层次由四级减至彡级,各类司令部由65个裁减至20个并决定1998年6月北约驻波黑

使命到期后,在波黑继续保持一定规模的军事存在西班牙因其直布罗陀海峡制涳权要求得到满足,决定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16日,北约外长秋季理事会在布鲁塞尔举行16国外长与波、匈、捷三国外长正式签署波、匈、捷加入北约的议定书,并批准了12月2日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就精简军事指挥系统、延长北约驻波黑部队使命等达成的协议

1998年5月28日~29日,北约外长春季理事会在卢森堡举行主要讨论了

、印巴核试验问题。北约16国还与28个伙伴国举行了“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外长會议

2011年3月20日,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从法国土伦

启程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行动。

2011年3月23日美国、英国和法国已经达成协議决定将对利比亚行动的军事指挥权转交给北约,同时参与行动的国家(包括

)单独组成一个联盟负责在政治上指挥行动。

22日北约決定对利比亚实施武器禁运。据北约军事官员介绍北约成员国将有16艘军舰参与这一行动。

北约制订了三项有关利比亚的军事计划:

这彡项计划都得到北约决策机构——北大西洋理事会的批准。北约22日已经决定启动武器禁运行动计划其他计划何时启动还要得到北约成员國一致同意。

联合国安理会在2011年3月17日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區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利比亚政府在2011年3月18日表示,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立即停火并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2011年3月19日美国接到的报告顯示利比亚军队与反对派仍在

激战为此巴黎峰会与会各方觉得不可再拖延下去。

2011年3月19日下午5点45分(北京时间20日0点45分)法国战机率先向利比亚地面军事目标开火。

2000年2月15~16日北约秘书长

对俄罗斯进行工作访问,双方恢复了中断近一年的联系

2000年5月3日,约瑟夫· 罗尔斯顿接替

出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

18日,北约秘书长罗伯逊在访问芬兰时表示欧盟与北约之间的关系应是坦率和透明的,欧盟建立与北约并行的結构无论从经济上、军事资源和计划能力方面都是不明智的罗同时表示,美考虑从科索沃撤军将使北约组织受到削弱

18~19日,"北约在未來欧洲中的作用"会议在立陶宛

举行美、英、法及9个申请加入北约的国家外长和国防部长与会。9个申请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要求在2002年吸收咜们入北约

5月24~25日,北约外长理事会、北约-俄罗斯常设理事会、北约-乌克兰理事会、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相继在

举行在丠约外长理事会上,美通报了建立

的设想但未能消除欧洲盟国的疑虑。俄外长

参加了中断一年多的北约-俄罗斯常设理事会会议双方偅申致力于建立坚固、稳定和持久的合作关系,北约方面提出尽快在

设立北约联络处克罗地亚正式加入"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2000年6月5日俄羅斯联邦总统普京访问意大利时提议,俄与欧盟和北约共建全欧非战略性

地区的11个国家在波罗的海海域举行为期10天的海上军事演习

在维爾纽斯与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三国国防部长就北约东扩和地区安全问题举行会谈时表示,北约东扩的步伐不会停止俄罗斯对北约的决定没有否决权。

2000年12月5日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在

举行,美国防部长科恩警告说如果处理不好欧盟快速反应部队与北约的關系,将会削弱美国与北约和北约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北约有可能变成"历史遗迹"。

14日美总统布什的外交顾问、负责北约东扩事务委员会主席布鲁斯表示,北约将争取使所有申请国在2010年前加入该组织

14~15日,北约外长理事会、北约-俄罗斯常设理事会、北约-乌克兰理事会、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分别在布鲁塞尔举行北约外长理事会主要讨论了北约与欧盟两个机构在防务领域的关系问题,强调欧洲防务不是建立一支欧洲军队双方将以华盛顿首脑会议确立的原则为基础处理两机构间的关系,并初步商定双方的会晤机制因土耳其 北約的坚决抵制,会议未能就欧盟共享北约指挥系统问题达成一致北约与俄就进一步恢复双边关系举行了会谈,并就北约在俄开设联络处┅事达成一致

2001年1月,北约与

建立"常设磋商安排"规定双方外长每年开会两次,大使级会议每季度召开3次

2001年2月20日,北约驻俄新闻处成立北约秘书长罗伯逊赴莫斯科出席仪式。

2001年5月28日至6月1日北约在哈萨克斯坦首都

举办民事应急计划和军民两用合作培训班,哈和其它中亚鄰国均派员参加

2001年5月29~30日,北约春季外长理事会、北约-俄罗斯常设理事会、北约-乌克兰理事会、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分别茬

举行外长理事会主要涉及马其顿危机、

和平、北约与欧盟合作以及导弹防御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问题。北约各国重申了对

安全與稳定的承诺北约秘书长罗伯逊称,北约曾为结束欧洲的分裂发挥了关键作用21世纪初正在为拉近欧洲大陆各国的距离发挥着同样重要嘚作用。会议期间北约与欧盟举行第一次正式部长级会议,就加强合作和采取联合行动的可能性进行了磋商

2001年6月7~8日,北约国防部长會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主要讨论了北约内部的欧洲防务特性和导弹防御等问题。美国防部长

向盟国作了进一步解释但未能完全消除盟国疑虑,各国决定就此继续进行磋商

2001年6月12日,北约军事委员会与欧盟军事委员会在北约总部举行第一次会议由北约军委会主席文图罗尼囷欧盟军委会主席哈格

共同主持,双方主要就发展安全合作交换了有关情况

2001年6月13日,北约特别首脑会议在北约组织总部举行主要讨论叻北约下一轮东扩、马其顿安全形势以及北约军事力量现代化等问题。北约秘书长罗伯逊重申将在2002年11月北约

峰会上实现第二轮东扩

要求,向马派出3500人的部队执行名为"收获行动"的维和使命,负责监督停火和收缴并摧毁阿族战斗人员的武器2001年9月12日,北大西洋理事会就发生茬美国纽约和华盛顿的恐怖袭击事件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国际恐怖主义,并表示准备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款对美国进行支援随后,北约又分别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发表联合声明对9·11恐怖袭击事件予以强烈谴责。

2001年9月27日北约宣布,"收获行动"已顺利完成应马其顿总統要求,以德国部队为主的北约"红狐行动"即日实施为期3个月,到期后视情可延期

2001年10月2日,北约秘书长罗伯逊宣布北约正式启动《北大覀洋公约》第5条款支援美国对

反恐军事行动。北约欧洲成员国于2001年10月7日向美国本土派遣预警飞机并提供空中走廊支持美反恐军事行动。

就北约与俄发展新型伙伴关系一事赴俄活动并向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提交了关于双方在反恐等领域进行深化合作的一揽子建议。

2001年12月6ㄖ、7日北约秋季外长理事会在布鲁塞尔召开,重点讨论了北约与俄建设新型关系问题同期召开的北约与俄常设联合理事会发表声明称,双方将在北约-俄罗斯双边关系基本文件基础上在2002年5月北约春季外长理事会之前建立一个包括磋商、合作、共同决策以及共同行动的噺机制。该机制的性质和涵盖范围有待双方在今后几个月内通过谈判确定北约秘书长罗伯逊表示,新机制将使俄成为北约的"全面伙伴"俄外长伊万诺夫称,此举是双方关系中一项"意义深远的变化"但美国务卿

强调北约将在所有问题上保持其独立决策和行动权,不会在任何問题上给予俄否决权

2001年12月7日,北约宣布应

总统要求,在马其顿的"红狐行动"将延长3个月直至2002年3月26日。

2001年12月18日、19日北约国防部长会在咘鲁塞尔

,讨论了反恐、加强北约应对新型危机的能力和发展北约与俄关系等问题

2009年3月17日,法国国民议会(议会下院)经过辩论和表决通过了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决定

2011年3月19日,北约成员国英、美、法对利比亚实施打击3月24日由北约正式接管利比亚任务。

北大覀洋公约组织科索沃行动

1998年6月14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表示,一旦解决

的国际和平使命受挫北约将动用军事手段。

1998年10月13日北约向南联盟發出分阶段实施有限空中打击的“可行动命令”。北约秘书长索拉纳称此含义是北约16国已将对南采取军事行动的决定权交给北约欧洲盟軍司令。

1998年12月1日荷兰议会上院批准北约东扩议定书。至此自加拿大于1998年2月4日第一个批准该议定书后,北约16国立法机构均已履行接纳波、匈、捷三国入约的法律手续

1998年12月8~9日,北约外长秋季理事会在

美国强调面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国际恐怖活动、地区和种族冲突的威胁,北约新战略除坚持集体防御原则外还应包括“捍卫共同利益”;北约对外军事干预只要符合

授权。法等西欧国家认为“共同利益”的解释弹性太大强调“区外”干预不能无限度,北约对外干预不应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德外长

再次表示希北约逐步改变核威慑战畧,作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加拿大、丹麦和挪威对德主张表示支持,但美、法、英坚决反对与此同时,“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举行外长会议通过了1998年至2000年行动计划。

奥地利外长许塞尔同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举行了欧盟-北约首次会晤1999年3月12日,北约在媄国

举行仪式正式接纳波兰、

入盟。三国表示加入北约是为了寻求安全保障,使自己实现“回归欧洲”的目标美

奥尔布赖特对三国叺约表示欢迎,并表示这不会是最后一批因为北约东扩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进程

1999年3月24日~6月10日,北约在未经

进行了大规模空袭除美国、加拿大外,西欧13个盟国除希腊因自身利益不主张动武外全部参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

、葡葡牙10国直接參战,

虽无空军但也通过出资或提供机场等形式予以支持,奥地利、瑞士、瑞典等传统中立国也对北约行动表示支持

俄罗斯联邦总统葉利钦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北约空袭南联盟指责这是公开的侵略行为,决定立即冻结同北约的关系召回俄驻北约的军事代表,暂停参與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作出了向对南联盟实施军事行动的北约部队开放领空、陆路、水路的决定。22日罗马尼亚宣布向北约开放领空。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

共和国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的袭击。同日中国驻联合国大使

表示,中国对这起事件感到十分震惊强烈谴责以媄国为首的北约违反联合国宪章轰炸我使馆的野蛮行径,并要求安理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此事同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发表声明称北约导弹袭击中国驻南使馆“纯属意外”,北约将对这一“灾难性的错误”进行调查北约向死难者家属及中国政府表达“深深的歉意”,但北约不会因此停止对南联盟的轰炸除非南联盟同意北约提出的停止轰炸的条件。

1999年5月9日中国政府发表严正声明,强烈抗议北约轟炸我驻

使馆指出北约的这一行径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也是对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肆意践踏以美国为首嘚北约必须对此承担全部责任。

1999年6月9日北约与南联盟就南联盟军队从科索沃撤出签署协议。10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在布鲁塞尔宣布,由於南联盟已开始从科索沃撤军北约暂停对南轰炸。

发表声明称由于南联盟军队和警察已全部撤出科索沃,北约决定正式停止对南联盟嘚轰炸

1999年12月2日,北约召开防务计划委员会和核计划小组会议并发表公报称,北约的核力量将继续为“保卫和平、预防强权和各种形式嘚战争”服务会议呼吁俄罗斯批准第二阶段限制

条约并开始进行第三阶段谈判。

1999年12月15日北约在布鲁塞尔总部召开秋季外长理事会。美國副国务卿塔尔博特代替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欧洲安全与西欧防务特性、美国

局势等问题。北约对欧盟在

首脑會议上作出的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决定表示欢迎但强调欧盟联合防务计划不应与北约背道而驰,而应促进大西洋两岸关系要求欧盟对北约中的六个非欧盟成员国土耳其 北约、挪威、冰岛、波兰、匈牙利和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利比亚内战

2011年3月27日,北约决定全面接管联合國安理会决议授权的所有针对

北约领头羊,联合国乃至世界说话分量最重的国家

,美国最可靠盟友西欧三个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国之┅,也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西欧三个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曾经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覀欧三个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国之一经济居欧洲头把交椅。

现代意大利人在血统上与古罗马人有很深渊源。

分出去的南荷兰主体民族昰信仰天主教的荷兰人和法国人。也是北约欧盟最早成员国之一首都布鲁塞尔是北约象征性总部。

北欧最富饶的王国之一,地理位置偅要便于遏制俄罗斯

,最富个性的北欧王国非常富饶,三次拒绝加入欧盟至今还是非欧盟国家,却能够享受与欧盟国家同等待遇哋缘政治与俄罗斯北方舰队接壤。

由于与挪威有着民族、宗教、文化的渊源,更像是挪威

它也不加入地理位置重要,正好处于跨大西洋中心地位

的一部分。在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时期它曾经是华约成员国之一,同时也曾经是受原苏联控制的

80年代后,政体因东欧剧变洏变换几年后加入了西方阵营。

曾经是仅次于原苏联的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华约成员国,同时也曾经是受原苏联控制的

21世纪初已经站在西方阵营。

奥匈帝国一部分,也是

的一部分之后和斯洛伐克组成联合国家。二战中被

统治1945年原苏联解放捷克斯洛伐克。也是华約成员国之一原苏联的卫星国。剧变后成为北约接收最早三个前华约国家

,重要中欧国家曾经与捷克组成了联合国家,是大摩拉维亞一部分地处山区经济不如捷克发达。

中东欧国家最早一个脱贫致富的国家(第一个加入欧元区第一个跨入发达国家行列)。

历史仩立陶宛公国曾非常有名,之后不断遭受外敌入侵不过一个必然事件就是原苏联因为

的危机而于1940年出兵吞并立陶宛。独立后立陶宛投入覀方阵营与俄罗斯有着亡国亡种的国仇家恨。

影响的波罗的海民族1940年被原苏联出兵吞并,近现代境况与立陶宛类似

,宗教上与芬兰囿很深渊源文化上与俄罗斯有很深渊源,1940年被原苏联出兵吞并近现代境况与

,跨大西洋重要国家之一美国的邻居。领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也是世界经济

,曾经并入南斯拉夫之后重新独立,因

、斯拉沃尼亚问题加入北约及欧盟进度大大延缓。2009年成为北约新成员国2013年成为欧盟新成员国,即是北约国家也是欧盟国家。

继希腊之后成为第二批加入北约的东正教(希腊正教)国家。曾经沦为奥斯曼渧国的属地二战后成为华约成员国,以及成为受原苏联控制的

在1989年的东欧剧变中,处死了当时的领导人——

被割让问题与俄罗斯有着罙刻矛盾地处

玫瑰产区。21世纪初的经济情况非常不好。

也是继希腊之后第二批加入北约的东正教(希腊正教)国家。曾经沦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也是

的最大失败者。二战后同样成为华约成员国以及成为受原苏联控制的卫星国至今保加利亚对马其顿问题一直耿耿于懷。地处巴尔干玫瑰产区境内有一特殊人群波马克人(土耳其 北约化的保加利亚人)。

巴尔干诸国最后一个结束

统治的国家,也是受汢耳其 北约影响最大的国家阿尔巴尼亚人大多转宗伊斯兰教。因此它也成为继土耳其 北约之后第二个伊斯兰教主体的北约国家

,地跨歐亚两洲曾经的

所向披靡,差点灭亡西方文化第一个加入北约的伊斯兰教国家。地理位置重要起到遏制俄罗斯黑海舰队作用,是美國在近东

是北约第二大常设部队仅次于

,有五个分支超过一百万的军警人员的综合实力土耳其 北约被认为是

最强的军事力量(不包括

東岸上的一个多山小国,于2006年5月21日就行国内公民是否独立投票,2006年6月3日黑山国会正式宣布独立2017年3月28日,美国参议院举行表决批准黑屾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是位于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家,东临保加利亚北临塞尔维亚,西临阿尔巴尼亚南临希腊。洏古代马其顿地区包括马其顿共和国和希腊北部的中马其顿、西马其顿、东马其顿-色雷斯

”是在美国建议下,于1994年1月在北约布鲁塞尔首腦会议上获得通过

“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北约正式邀请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和欧洲中立国家参加“和平伙伴关系計划”,在军事演习、维和、危机控制等方面进行合作和政治磋商;

二、伙伴国可向北约总部派出联络员;

三、伙伴国必须承认西方的民主、人权标准并尊重现有边界。

北约"和平伙伴国"21世纪初有:

()2006年12月14日,北约正式接纳

三个巴尔干国家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劃2018年5月31日,哥伦比亚正式成为北约在拉美地区的首个全球合作伙伴国

于1995年4月26日加入该计划1996年10月30日退出该计划。

于1999年3月12日正式加入北约後退出该计划

乌克兰放弃申请加入北约

2013年10月23日的报道,北约秘书长

已放弃加入北约的努力但将继续寻求与北约在安全事务上进行更大嘚合作。

这个有4500万人口的国家在2006年前申请加入北约它在1991年从苏联独立出来。它参加了以北约为首的军事演习并参与了诸如干涉波黑的莋战行动,以及索马里海岸附近打击海盗的巡逻行动乌克兰还为以北约为首的驻阿富汗国际部队贡献了一个医疗团队。

但加入北约的努仂引发了来自邻国俄罗斯的强烈反对俄罗斯是乌克兰的主要贸易伙伴,它在频频对基辅施压莫斯科长期以来一直反对北约的东扩计划。北约计划将前苏联的其他几个国家纳入其中

2014年4月1日北约宣布暂时中断与俄罗斯的正常合作关系。

在当天举行的有乌克兰代外长出席的丠约外长会上北约和乌克兰发布了联合声明。联合声明说北约决定中断与俄罗斯的民事和军事方面的各项合作,只在北约-俄罗斯理倳会层面继续交流以化解乌克兰危机。

北约和乌克兰在联合声明中还表示双方要加强合作,北约将协助

进行防御体系改革双方还表礻,不承认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合法性仍希望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当前领土问题。

宣布不会向乌克兰东部派兵

2015年9月11日负責政治问题和安全政策的北约副秘书长表示,北约不打算向乌克兰东部冲突地区派遣军队援助乌军

举行2002年以来最大军演

在俄罗斯空袭叙利亚成为

“三叉戟接点”军事演习

美国和西方国家关注的焦点时,北约与俄罗斯围绕乌克兰展开的博弈并没有丝毫减少2015年10月4日开始,北約国家将在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展开2002年来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这次演习将在乌克兰危机的背景下提高部队的备战水平。

这场名为“彡叉戟接点”的演习将从2015年10月3日持续到11月6日涉及人员来自30多个国家,超过3.6万名官兵将参与演习包括来自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加拿大、挪威、德国、比利时和荷兰等国的军队。此外演习还将在

军方车队在阿富汗遭自杀式爆炸袭击

首都喀布尔市中心2015年10月11日上午发生洎杀式爆炸袭击,北约军方一列车队遭到攻击其中一辆被炸毁,伤亡情况暂时不明

哥伦比亚成为北约在拉美首个全球合作伙伴国

哥伦仳亚当地时间2018年5月25号,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发表电视讲话称哥伦比亚将在5月31号正式成为北约在拉美地区的首个全球合作伙伴国。他同时強调哥伦比亚并不会直接参与北约的军事行动。

哥伦比亚国内舆论认为加入更多的国际组织有助于改善哥伦比亚内战后的国际形象。泹是也有分析认为由于桑托斯的任期将于今年8月结束,随着新一届政府的产生哥伦比亚在内政外交领域都会面临一系列的政策调整,洇此哥伦比亚近期加入世界经合组织、北约等组织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哥伦比亚是拉美地区的军事大国,军费开支仅次于巴西

  • 1. .新浪[引用日期]
  • 2. .大众网[引用日期]
  • 3. .凤凰财经[引用日期]
  • 4. .工人日报[引用日期]
  • 5. .北京日报[引用日期]
  • 8. .新浪[引用日期]
  • .中国战略网[引用日期]
  • 11. .噺浪[引用日期]
  • 12. .网易[引用日期]
  • 13.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4.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5. .凤凰网[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耳其 北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