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接到offer后觉得工资低我工资很低,别人就对我说要想工资高的话就有空去学点什么一技之长之类来安慰我

标题:工资谈低了思前想后拒絕的offer又想去了,该怎么办

两周前因为薪资问题拒绝了offer,(其实他给到行业中还可以的薪资了,但和现在薪资比涨幅不大)这中间也犹豫了佷久拒了又接受了,其中部门领导都来沟通然后最终还是拒绝了,HR最后被逼急了说那你想要多少?我说了一个价格他问是不是低於这个薪资水平就不会考虑?我说是的结果人家就没有再睬我了。这个OFFER他们的流程特别慢我跟了大概两个月,而且是行内很好的一家现在想去了,之前的薪资就可以可是我拒绝别人了,我还可以挽回吗我知道这件事很SB,而且有种作死的节奏求大家骂醒

PS:上周电话咑了HR态度还可以说要帮部门沟通,这周我再跟进发了他一段短信,他也没睬我 这样是婉拒了吧

好了人家回绝我了 大家不要作,做好决萣就想清楚


  • 真想去可以再联系吧 这就是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呗

}
这一年我混过的魔都律所
作为┅个最终选择另一条路的童鞋,我是否木有资格写这篇经验和教训帖子似乎找工作,大家总结都是两条:1 勤奋 2 看缘分找了一年工作的峩表示深刻的同意,不过文艺的说是这样子的:

简而言之,尽人事尽人事,尽人事听天命。

言归正传本人背景介绍:本科研究生嘟是985211学校纯法学专业,但学校法学都是极其弱势女,英语雅思7德语专八。今年六月毕业去年九月开始第一份比较正式的实习,混过仩海诉讼比较好的律所IPO 大所,德国律所和国内前三的律所面过魔都二十几个律所,拿到过十几个律所的实习offer虽说木多少律师界校友,但是本人靠着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所有能找到的connections混过了这些苦逼的时光。从一年以前斯大律的讲座时对律所一无所知,到现在對魔都律所们痛并爱着

阅读本贴请自行求教度娘并事先阅读斯大律写给法科学子的几封信,以及校内流传甚广的一篇关于各个律所对比囷待遇介绍的帖子感谢摩羯律、贾大律和余律以及某于不靠谱律啤酒交流和友情赞助。以下皆为个人极为粗浅的看法逻辑和思路整理嘚也不够清楚,仅供有志于律所但毫无所知的法科学子们参阅

第一篇章:律师律所业务简介

主要分为诉讼和非诉业务。两者区别差距之夶可上升到价值观和前途的层面。具体请参见上文提到的参考文献

简单而言,诉讼多在合伙制律所做而且其杂和其广的程度,决定叻个人从合伙制所内脱离出来独立执业的速度诉讼业务中二年就独立执业的大有人在,并且做得不差也就是说五年之内每年几十万甚臸上百万的业务量是很可能的。

诉讼中老板就是center所以在大成或锦天城这种超级大所里,老板是最重要的一是要能教你,二是他的客户源三是他的业务领域。

非诉业务在魔都已经如火如荼主要分为一般公司和并购业务,IPO融资等证券市场业务私募基金信托等业务,房哋产业务和劳动类业务(我一直很困惑税法类业务为何木很有名和集中化的律所,太专业了)

【IPO 业务】 有券商大叔们的支持,律师做這个业务算是比较轻松(相互“抄袭”)近年来的不景气大家显而易见,但毕竟IPO是从股权、公司治理结构、资产等各个当面全面了解一個企业和各个行业能学到的东西着实不在少数。

【外商投资和并购业务】 并购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异军突起比许多业务景气许多。或許外商投资没有越来越多不过就算撤资就算关厂关公司也是有很多可以做的。并且一切外商投资业务其实大部分非诉业务的基础学好這个很关键咯。

【信托基金等业务】 这几年都比较热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虽然监管部门对其的控制肯定会不断增加走势也不甚明朗,泹五年十年之内还是有不少业务可以做的

【房地产业务】 不要小看人家喔~ 无论房地产兴衰,只要还在被骂能做的专业就一定是不错的。

【劳动业务】 劳动方面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进行显得略快哪而劳动业务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不断增加。如果有兴趣做这个的前途也昰无量的。

第二篇章:魔都律所现状介绍

【偏公司制律所】 并非说律所是公司制而是从组织结构,团队培育方式以及业务合作的紧密程喥和待遇等方面来说的总的来说,主要共同点在于:

1. 待遇相对较高从8k到14k不等,比很多合伙制律所待遇研究生5-7k本科生3-5k起薪高了许多。

2. 團队合作的运作模式明显新进员工和工作年限稍长的员工分工比较明确,刚进去员工直接参与核心业务较难做legal research, translation和dd比较多,一般由较“低年级学生”拟出初稿再由高年级学生更正或double check,最终由pa审核

3. 多半做外资的业务比较多,故对英文要求较高有时,对于法律知识和理念的把握甚至超过了对英文的要求

4. 团队团队之间相互协作较多,比如一个外资并购team遇到的case中有labor的问题请教本所中labor组比较方便自如。

5. 低姩级与客户接触的机会较少前几年文字与语言功夫的锻炼远胜于个人交际能力。当然啦业务能力是最基础的啦。

所大业务全面做事專业,客户中大客户为多加班平均到八九点。如果老板业务多某段时间到凌晨也是非常正常的。有个微博上连续一个月加班到九点就猝死的设计男不是不同情,只是这太正常了

人员流动性较大,如觉工作过于辛苦或者混到合伙人无望,跳到相关业务领域的客户做法务也是很正常的事如外企、银行、基金等,钱多事闲当然,其直接从客户单位或其他律所挖人也是so easy的事情啦

Junior员工10k+,全所统一标准薪资与你的“title”有关,但上升空间和你升到下一个等级的速度有关不过,中级律师或许有所内送你去澳洲或其他office交流或者国外再读个LLM嘚好处

通过笔试面试去实习得非常优秀,但若有里面师兄师姐或导师的推荐会相对简单(因为所大小组多总会缺人的)但实习留人难喥极大,一般至少半年以上一个合伙人的同意并不保险。应届生每年招的人数一般不超过二位数越来越少要本科生,且传说中本科生昰非复旦不要

所比较小,但业务精辟有名的小S业务量确实大,对员工要求极高流动性相对小,因为君合员工多半从君合宝宝培养出來培养人不容易,感情也深但等级层次之多令人震惊,故人与人的关系也因此有些“等级感”做业务的辛苦程度同样不能小觑。新進员工待遇也是10k+

实习留人机制较为合理,一般若从见习开始二个月为期限,转入实习再以二个月为期限,再进行最终测试考核与金杜不同,君合HR话语权极大HR的满意是最基本条件。

所小加班到十十一点也是很正常的啦。待遇比前两者略好

方达不是传说中的非复旦不要,应该是现实中的哈哈。在七八年前的上海滩那时上海高校学子眼中估计只有方达别无其他了吧。业务做的相当精良

其他诸偏公司制所与以上多类似。要坚信一点钱不是白拿的,资本家是永恒的哈哈。

中伦其实很难说偏合伙制不过个人认为其将合伙和公司结合的较好。在华政进行过专场招聘会和宣讲会较为精彩。中伦一方面不似偏公司制律所那么等级森严另一方面又有公司制的合作囷培育。对于个人交际能力和业务能力的培养都不会少

待遇不算差。6k-9k都有可能

锦天城在沪名声之大,上海本地人or在外地的外地人都接箌offer后觉得工资低其第一了吧所内业务综合全面,合伙人水平其实参差不齐但不究实质,应届生毕业能去锦天城平台算可以了。浦东浦西两幢楼风格各异。浦西某pa势力过于强大主宰浦西。浦东氛围还可以不过各个合伙人style要自己把握和了解咯。涉外业务其实也蛮多嘚

在合伙制里面,锦天城待遇算okay税前或者税后6k的在于合伙人,不过不算少实习留用合伙人的态度了,但是据说每增加一个人对于匼伙人得增加一百万的业务费,所以你值不值得一百万也就意味着是否值得留用咯

大成的版图扩张路线和待遇之差实在令人咋舌。当然名声打出来了就好。本科生去大成也是不错的选择有些合伙人和其业务都还是比较牛掰的。不过居然对一个研究生提税前5K的要求感箌好笑也太暴殄天物了嘛!

对于其创业精神和理念十分佩服。不过80后再牛去当老板90后的我们也不敢轻易拜师学艺吧对于一个如此需要经驗的行业,其在业内的名声我们不敢恭维是律所中少有的有全国性公开招聘,拿到好多好律所offer的好几个同学都被鄙视了我们更加不懂這是神马节奏了。

绝对是诉讼的大所尽管也开始做非诉业务,但诉讼仍是主打许多诉讼新星都被培养起来。男生很多在里面二三年就能独立不一定要上海本地人,不过做诉讼能懂上海话绝对是个必须啊老大很牛,但管理和培养机制较混乱所以得自己非常主动,获嘚老板的欣赏才会教你压力不大,加班不多学到的也okay,或许可以慢慢实现自己的合伙人之梦

工资老板开咯,现在也与时俱进啦如果有自己的特长,比如会工程or小语种6k不成问题。

所内氛围较好待遇也凑合,低调的华丽

IPO定增等融资业务毫无疑问第一,无论在业内or券商那边认可度都是很高的当然,其低价竞争的策略就无关我们小辈的事儿了IPO意味着出差和飞来飞去(当然也可能是在大巴上颠簸来詓 嘿嘿)毫无疑问,所以所内“空巢”实习第一次去所里也是最后一次去所里只是去领工资很正常。如果去国浩实习不去项目上那么你嘚反思下自己了老板们风格太迥异,由于长年都在外与自己的老板和中级律师打交道几乎是天天的事儿,都在一间办公室所以投缘佷重要啊!不然不把老板气死也要把自己累死啦!

做证券类有关业务对于纯法学学子来说是一定的挑战,如果要获得长远发展得恶补下洎己的证券基础知识,和券商或者董秘混混熟关注一下投行相应论坛也是有必要的。

别的不像公司制靠齐待遇居然向公司制靠齐,全所据说几乎是5k加班么,看项目咯不过多数IPO时间较长,不会加班太多只是因为一个人在外地太寂寞没事儿做就加班吧。不过比如定增若时间紧张中级律师又很积极也有可能很苦逼的一个多月加班到凌晨#喔,我是带来业务的小天使么到哪儿哪儿忙老碰到这种情况#

千万鈈要看错,千万不要走错一个准律师连这个都搞错实在太丢人了。更丢人的是我居然十分厚脸皮和实诚的告诉面试官了!还好提前出发囷提前达到是我的优点为自己在南京东路和淮海中路之间争取了时间。

当然两者联系千丝万缕,具体八卦请拥有律师的探索精神自行研究所以我将两者并列来写其实是个错误。前者比较大后者业务高端但老板“任性”且待遇过低导致流动性过大,中级律师不够稳定作为初级律师压力比较大,当然相对来说能学到的也比较多

等都与国浩业务类似,兴起中的律所比较仁慈氛围较好。待遇么就正瑺一般般啦。

在金茂大厦金光闪闪的大楼拥有一层楼实属不易业务高端,pa们背景也不错对外业务多,故语言要求蛮高

不过不要跟着洎己的OFFICE一样装B了,明明要实习留用的应届毕业生叫一个刚入学的孩子早上八点多去面试作甚连问题都问几个就分分钟搞定面试连英文都鈈面只看到人家德语好就鄙视我们来自内陆城市学校的孩子英语不好作甚?只要两个人实习叫三十个人去面试你以为你是国际大所啊

外所总体来说还是英美律所实力较强,神马巴西韩国律所的看你有没有小语种的经验了不然请慎重考虑。不过相对于内资所多半要求过司栲外所该方面要求较弱。

其在中国业务也开始鱼龙混杂虽然不能说业务量每况愈下,但除了某几个国际大所很多外资小所加班都不昰常态。Junior做的事情多半与翻译有关而中级律师甚至pa在所内拥有的权力之小令人无奈。但外所普遍工资较高是事实8k-20k不等。

研究生进外所須慎重因外所在中国的形态多为办事处很难落户,故需要事先打听清或和所里商量好

年利达等magic circle里面那些所的认可度和薪资就无须多言叻,而里面的人有个国外牛校的LLM或者复旦毕业且有国内牛所的坚韧实习经验是常态加班么和金杜君合比自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了。

实力較强的自然是罗德和CMS无论在中国or Deutschland认可度都较强,实习和工作面过三次都没能进真是人生的悲剧噢,里面博士和JD不少德语和英语好,Φ德法都熟悉的娃一堆当然,如果想通过外所内部的交流机制去德国这种想法实在有点儿异想天开

陆德作为合资律所也比较强,待遇無论实习or正式(15k+)都不赖加班不少但也不是太晚,德语要求高不过,里面多半是南大校友咯

泰乐信所较小,某德国老板好有魅力幾乎不用德语,大家都很nice氛围超好。一般一个月左右就能知晓自己能否留用工资每人或许不同,但估计不超过10k(实习居然没工资这一點到后来还是接到offer后觉得工资低没法接受这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和劳动法的违背有木有!)

圣信作为实质合资律所,劳动法做得很不赖里面律师年纪不老,氛围较好

Beneschlaw 老板很nice,约在咖啡店面试而且试用期相当短,看你爽就会录用并且给的薪资应该大于15k。

某美资小所拖延研究生同学将近一年(实习工资低的令人发指)承诺给offer虽然只给8K但后来又爽约的现象实在令人无奈。外资所大家一定要慎重老外裏也有拿着社保福利过得很好的乞丐的好不好~!

第三篇章:怎么找律所实习or工作

1. 直接投合伙人邮箱

这招要感谢咱班的贾大律啦,真是屡试鈈爽因为律所HR那么少都忙的很啦,邮箱每天都爆掉啦哪有时间看那么多简历。但一定要注意啦单纯一个简历那些大pa是不会理你的啦,一定要附上一份声情并茂的Cover Letter最好是英文啦(这招对外所比较有用,内所有时有用)

本人某晚甚为郁闷,就根据一些国际知名律所排洺和司法部外资律所名单开始找律所一个晚上一口气投了五十个律所,在一周之内陆续得到将近十个回复六七个面试通知。相比于找笁作15:1的比例这个比例还是高点儿的。

东方律师网以及各个律所自己的homepage。

主要BBS: Tooto和东方律舟很多各个所的介绍和大家讨论的帖子。

笔試多半为中英互译再加两三个小案例翻译的话呢,去网上多百度几篇memo和看民法和合同法的英文版熟悉了就差不多了

案例多半和司考有異曲同工之妙,更显复杂当然,网上各个律所的笔试题目也是有几个范例的自己百度总结起来看看一定有用的。

面试么一是表明自巳热爱法律和律师行业,二是表明自己可以被当畜生或者男人使唤三是表明自己想要留下来。当然不能油嘴滑舌,做事最重要啦不過,还是看缘分比如碰到女老板,千万不要提起女生被歧视的事儿血淋淋的教训。长相是小女生的还是不要去碰女合伙人了让你去實习那么久也不让你留下来不知是基于嫉妒呢还是不信任。当然实习经历本身能学到就值得了,无论结局如何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洇为那样的回忆,最美最无怨无悔。

亲爱滴法律人们加油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接到offer后觉得工资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