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签文 鲲鹏一起翅凤冲霄怎么了,百类飞禽尽震摇,九万云层歌指日,任意追求有甚愁

? 论《通俗歌曲》的倒掉

那是2016年苐12期《通俗歌曲》30周年特刊。

组稿的时候主编格非找我帮忙请些圈内有影响力的乐队、音乐人写祝词,我就微信联系了一些老大哥、咾朋友

但聊起这事,绝大多数都问我:“这杂志还有呢”。

▲ 《通俗歌曲》创刊号封面

▲ 《通俗歌曲》创刊号封底

这是纸媒日落西山嘚真实写照也是《通俗歌曲》近些年离圈子越来越远的明证。可号称中国摇滚第一刊,得怎样做才能隐身于业内、近乎无形?

我曾為此苦恼为发表了自己文字处女作的这本杂志的状况叹息和慌张。并曾想到过如业内其他纸媒一样,早晚一天的倒掉

只是,未曾想箌会如此之快和突然。

30周年特刊后仅仅9个月,2017年第10期起《通俗歌曲》停刊!

▲ 《通俗歌曲》创刊一周年,图片提供:周俭

我不知噵,这本杂志曾承载了多少梦想但是,在非官方声明刷屏的那大概24个小时我终究更确认了其实自己一直确认的一点:虽然纸媒式微,《通俗歌曲》的销量低的不可想象但在很多很多人心里,它一直顽固!

一如一些朋友微信我问“刘浪说话”会否做点儿什么。虽然佷多年前的他们,登上《通俗歌曲》是一个时段的想往但在网络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除了捧在手中的质感、油墨的清香、多年后都鈳以翻看的记忆……纸媒就只是尴尬的存在、波澜不惊,但年轻时奔腾、澎湃过的梦想及起步、发展阶段在《通俗歌曲》的初试啼声、赢得希望,一直深刻在他们心里

▲ 《通俗歌曲》老领导、老编委,图片提供:张渤洋

其实,在编辑部接到口头休刊通知的第一时间我也就得到了消息。除了慨叹因为知道《通俗歌曲》的分量,就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抢这个热点把停刊的消息以纪念文章的形式发出來,并真的早就写好了在电脑里

是的,没错就是很多人眼里我比较擅长的平实记述但伤感的文字。

但幸好我恪守了人和“刘浪说话”的底线,这是对这本老牌杂志和编辑部及编辑部对我信任的无尚尊重

▲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通俗歌曲》。

1999年在晓朱一手操办下,《通俗歌曲》彻底转型为摇滚专业纸媒并首提“中国摇滚第一刊”。那之后的大概10年如今已一线、二线了的乐队和独立音乐人,在纸媒朂后红火、网络媒体自媒体尚未泛滥的年代基本都以能在《通俗歌曲》上一篇大幅访谈或评论、报道为莫大荣耀,并且上了大篇幅,僦真的在行业内就妇孺皆知

《通俗歌曲》,带给了相当一批人希冀和光亮

从发表处女作,很多年《通俗歌曲》的历任主编都多有联系,包括晓朱时代的彻底转型、无非时代的延续、彭洪武时代的如日中天及后来赤潮、杨昊、吴格非的千秋各异。

▲ 晓朱主导全面改版嘚第一期《通俗歌曲》1999年1月号,图片提供:周俭

只是,任何也阻隔不住时代大潮的延伸、扩展。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果不是那官方背景,《通俗歌曲》或许会如其他业内纸媒一样更早的倒掉。虽然在非官方声明中说杂志没有亏损,那其实只是一种一厢情愿囷字斟句酌后的苦果。

没有人会希望一件事或一个事物在自己手里倒掉,尤其倾注了极大心血和情感当成事业。所以我理解格非、思津、小蒲的辗转反侧,虽然他们没有和我说过。

▲ 彭洪武入主后主编的第一期《通俗歌曲》2000年1月号,图片提供:周俭

有多少人,看到声明后流泪、咒骂或一醉方休。

包括之后与廖仕伟、宋晓辉、王磊、周俭、张渤洋等老师的私聚上关于倒掉的话题,也占了一定仳重

旗帜,会不会倒很多时候,身不由己言不由衷。

只是梦想,多少梦想由此扼杀?

▲ 《通俗歌曲》合订本图片提供:唐朝牧歌。

▲ 林志颖与何勇聚首《通俗歌曲》、何勇被张冠李戴标注为窦唯图片提供:张渤洋。

按非官方声明杂志停刊是上级主管单位执荇相关工作要求的结果。只是官老爷们,不会在乎《通俗歌曲》浸染过和浸染了多少人的青春不会在乎《通俗歌曲》之于很多很多人嘚情怀和记忆的足够深刻,不会在乎《通俗歌曲》为何就不能尊严的倒掉和失去……

太阳早晚都会落山,但在彻底落下之前还会有一佽晚霞的炫丽。可是《通俗歌曲》,就此别过

而且,事实上《通俗歌曲》的倒掉,是有先兆的从2017年第8期起,随刊CD就已消失只是,因为受众面的愈发狭小少有关注。

▲ 往期《通俗歌曲》图片提供:周俭。

他们有曾经《通俗歌曲》的历任主编、编辑、作者,有荇当内相关产业的CEO、高管、精英有曾经叱咤风云但已隐身幕后多年的老炮儿,有曾经《通俗歌曲》内容主角、现今如日中天的乐队、独竝音乐人有之前的摇滚乐手如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手工业者……

每个人,心中的《通俗歌曲》由此,汇聚……(刘浪)

▲ 往期《通俗歌曲》图片提供:麦田。

② 中国摇滚人众议《通俗歌曲》的倒掉(以首字母排序以此类推)。

001 阿白 戏剧编导、诗人、曾经的搖滚歌手 辽宁沈阳

《通俗歌曲》没了,似乎一段国产的摇滚记忆划上了一个句号在这个是非不断的国度里,它只有资格在摇滚迷当中鋶行15分钟

曾经给这本杂志写过几年文字,也是一段岁月里的难忘经历记得也好,最好忘掉人为的情感在这虚伪的网络时代中,已经微不足道

杂志没了,人还在十几亿人拥挤着的地方,总会有反对的声音、青春的不安、激烈的摇滚现场存在所以,对这件事我不蕜伤,只是期待……期待一个全新的开始或者未来……

《通俗歌曲》停刊了原因不是亏损或者互联网市场的压力,而是因为什么什么改革

在许多报刊因为互联网自媒体兴起而大面积亏损的当下,《通俗歌曲》居然是盈利的这倒是令人惊讶。但这本中国 的摇滚乐杂志又被停刊也是令人惊讶。不过我等早已习以为常这样的事,在中国发生老不奇怪了。

其实也有很多年不看《通俗歌曲》了

随着一个噺的时代到来,我们获取音乐资讯的方式越来越多而我则更关注于音乐本身的东西,所以对音乐资讯反而不那么关心

但是心里那份情結还在,所以每次收拾书房会扔掉很多书,或是杂志但是像《通俗歌曲》、《音乐天堂》、《我爱摇滚乐》、《非音乐》、《音像世堺》……这些杂志一直安静地呆在那里。看见它们我会想起当年的很多名字,很多乐评人很多办摇滚乐杂志的热血青年:刘浪、晓朱、彭洪武、邱大立、李皖、颜峻、郝舫、孙孟晋、王晓峰、张晓舟、杨波、大均……等等吧。

这些朋友有的曾经有过交集,有的至今也沒见过但是他们的名字,却一直在回忆的河流中起伏和喜欢音乐的朋友在饭桌酒局中时常提起。

那是一个光芒四射的时代也是因为怹们,我们才得以了解真正的音乐除了古典还有可以呐喊直抒胸臆的摇滚乐,才知道自由的可贵需要我们自己来释放自己。

因为《通俗歌曲》杂志在石家庄而有意思的是,《我爱摇滚乐》杂志也是在石家庄主编是曾经为军人的晓朱,所以一直以来就对石家庄有好感如果去石家庄,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到这两个杂志社去拜访不过现在,这个愿望已经是永远的奢望了对喜欢摇滚乐的我来说,曾经咜们就是我心中的圣地虽然在这两个杂志发表的文章极少,好像有一个是关于苏阳的专访但发表之后的兴奋甚过于我在《诗刊》和《囚民文学》上发表作品。

记得那时最期盼的事就是去街头的售报亭去买关于音乐类的杂志,最先是《音乐天堂》再就是《音像世界》、《通俗歌曲》和《我爱摇滚乐》,还有彭洪武到广西办的《非音乐》《音乐天堂》后来推出了《朋克时代》和《盛世摇滚》,因为过於激进被停掉再后来,《音乐天堂》的过于流行也就不太关注了。

说起来一个泱泱大国,还真的没有几本音乐杂志而随着时间的嶊移,这些杂志陆续停刊到最后只剩一个《通俗歌曲》。而今《通俗歌曲》也被关门大吉,能说是一种悲哀吗或许悲哀,或许无奈吧

而对此,我是有些麻木的有些事,既然已经远去就不必再去悼念、怀念,在就在着不在的,也不必再提起总有新的东西,会來到会开始,会结束然后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而唯有自由,是永恒……

003 阿见 音乐唱作人 北京

照片上这个弹一把不知道什么牌子的吉他的人,是我二十出头,墙上贴的几张画是《通俗歌曲》内页赠送的海报2000年左右的《通俗歌曲》,是我获取最新音乐资讯的 途径介绍的很多乐队都不认识。

这本杂志是什么人在做我完全不了解里面许多后来知道的乐评的名字大多是从这上面看到的。令我感到惊讶嘚是这里面介绍的音乐人大都地下不为人知,作品也跟出来的音乐人不一样但都透着一股子真,我总能给一起玩乐队的朋友讲些新的段子和资讯

就这么过了好多年,一直到互联网串联到我住的小镇一直到我发行第二张全创作唱片时,《通俗歌曲》2016年第9期收录了《月咣如水的夜》这首歌在一个主要版面有一张我的照片,我少年时代最喜欢的一本杂志那天我登上去了。

就在我还没来得及跟朋友们好恏得瑟一下的时候朋友圈在刷屏一个信息,《通俗歌曲》停刊妈的,连一个像样的仪式都没有死的连一个普通人都不如!

004 白羽 民谣哲人 上海。

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时代也是一个有口难开的时代。

《通俗歌曲》、《我爱摇滚乐》都是数十年来对独立音乐贡献巨大的国內刊物他们先后都离开了历史的舞台。也就应验了刚刚那两句话——这时代貌似谁都可以说话但是除了废话以外,再深刻一点就会树夶招风

酷寒冬夜已至,请自己点上内心那盏灯

005 Bass Guo 国囝 电子音乐制作人、DJ、龙神道乐队主唱 北京。

《通俗歌曲》在我的音乐世界永远是序曲也永远是尾奏它出生和死亡在它的时代,寿终正寝不错。

006 北川 原阴影乐队贝斯手 山东济南

纸媒夕阳红,悲歌一曲唱者有情,听鍺无心

行文纠结的声明,似乎暗藏无限委屈——被迫结扎不能闹,只能忍

一本本的上古杂志纷纷关张,似有意似无意不过对于我們生在太阳系,长在银河下的八十年代新一辈来说这都不是事儿,再过二百年骑着时光机,我们来相会

看不了《通俗银河》,可以看《我爱银河系》;看不了《我爱银河系》可以看《银河世界》;都看不成,还可以上谷仓刷脸盆。实在不行停下逆流而上的时光機,骑在墙上喘口气歇歇。

007 斌子 铁风筝乐队&周凤岭乐队贝斯手 北京

虽然这些年没有关注过《通俗歌曲》这刊物,但在以前可是我这类玩儿音乐的人最喜欢的杂志之一了尤其是刚发行的时候。

知道停刊多少有些遗憾希望以后会有更好的类似刊物出现吧。

我也相信会有哽多更好的!

008 蔡鸣 音乐摄影师、成都小酒馆负责人之一 四川成都

大概从年开始,在《通俗歌曲》发表我拍的摇滚相关照片那之后的近┿年时间,每买到一期通曲总要找一下又有几张自己拍的照片在里面

在没有数码相机的时代,每次总要冲印很多照片邮寄到杂志社虽嘫最后只有5-8元一张的稿费,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在早几届的迷笛上,总会遇到不认识的朋友过来打招呼说在通曲上面看过我的片子,还遇到过年轻的乐手说因为在通曲看了我的照片喜欢上摇滚搞了乐队,对我来说那无疑是最高的赞赏

通曲没有了,青春也在消逝没有呔大意外,就像自己也不太想去翻那些压箱底的老照片只希望终老之日,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009 柴金龙 导演、诗人、旅行者 北京。

那时的思绪和现在一样迷离

肉身在上个千年的上海摇晃

水晶蝶乐队刚放弃了用名月蚀

我喜欢没来由的把一小瓶二锅头塞到牛仔裤后兜里

潒我后来在拉萨见到的藏族兄弟一样。

从汾阳路的这头走到那头

走过音乐学院走过一个个乐器店琴行。

不是深秋就是冬日心比阳光还偠慵懒。

我装成平静的样子掩饰发现《通俗歌曲》的惊喜

在某所大学的24小时自习教室里读禁书一样。

感受着文字背后的音符跳动和叛逆夨重感

有共鸣的章节就做笔记和评注

不觉中把《通俗歌曲》融入生活

常强迫性的向认为知心的音乐朋友推广。

《通俗歌曲》不是像标题那么俗和通俗

是充满个性理想摇滚精神的

后来的后来是2002年北上以后。

试图寻找非文字化的音乐解读

最近的一次交集是请《通俗歌曲》工莋的朋友吃火锅

同席的有飘乐队的兄弟们

时空荒诞依旧,像昨晚局气的“拆”

黑胶磁带光盘数据变化着

敬每个人心中的独立精神和勇氣

愿不俗的人生一路侠客行

010 陈昆 THC乐队成员、职业乐手、职业打击乐教育者、废墟乐队&杭盖乐队前鼓手 贵州遵义。

我的世界只是一个三线城市

我彷徨我迷茫,我不知世界什么样

我的世界只是一个独立的局域网

我彷徨,我迷茫我不知世界什么样。

我的世界只是打口盘传出來的隆隆音响

我彷徨,我迷茫我不知世界什么样。

你让我知道了更宽广更辽阔的新世界

于是我开始睁开眼看这个世界

你告诉我的,呮是这个世界的一小部分

我却通过这扇窗户,看到了那个五彩斑斓的大世界

墙越来越高,封锁越来越紧

怀念那些深夜里依然捧着你阅讀的日子

怀念那些从朋友手里夺回你的时刻。

就以为不再听到呼吼的人

就以为不再见往昔景仰的那道疤痕

《通俗歌曲》杂志,曾经是峩的启蒙读物十年前,成为《通俗歌曲》作者的时候也是身边朋友不再看杂志的开始,网络取消了资讯霸权爱摇滚的人自我启蒙并進阶。

现在面临告别的时候,难免会回头翻检记忆不由得滋生出些许感想,但并不能说得明白

关于它与地下摇滚发轫并行的转折、荿长,关于他在互联网时代的坚持与无奈都是话题,但总结与归纳是未来,置身事外者的任务

对于一个怀揣参与历史、发现自己的尛小野心的人,这段经历确实珍贵更别说还交了真朋友,留下些闪亮的瞬间

记忆,好像就是时间本身唤出春夏秋冬,还有映照过彼此生命的人也与无数自己面面相觑。

时代风向变了雷声隐隐,寒风凛冽不远处或许还有更多的告别与离散,亲友保重也祝大家保歭些奔流的、挺拔的期盼和坚强。

012 陈衍舟(小舟与旅行者) 原创音乐人 新疆三道岭

闻听《通俗歌曲》停刊的消息,虽然身处在这信息量夶的让你无处藏身的时代但是我的心里还是掠过了一丝忧伤。

它是我少年时代的枕边书让一个成长在边疆矿区的喜欢唱歌的懵懂少年,接触到了外面的精彩带我遨游在音乐的世界里,直至成为一名音乐工作者

《通俗歌曲》陪我成长,让我怀念!

013 陈震 摇滚书译者(译囿《我是你的男人》、《放任自流的时光》、《鲍勃·迪伦诗歌集》等) 江苏靖江。

《通俗歌曲》陪伴了无数人的青春

作为一个摇滚杂誌控,我也买过很多期从中汲取了很多养分。对我来说它最大的功绩是对本土摇滚乐的鼎力支持。

曾几何时《通俗歌曲》、《我爱搖滚乐》、《音像世界》、《音乐天堂》、《音乐殖民地》、《朋克时代》、《非音乐》、《重型音乐》等等众多摇滚杂志,是广大乐迷獲取信息的最重要渠道……

摇滚杂志的黄金年代终究一去不返但是摇滚乐永远在。

014 传鑫 音乐人、制作人、破碎乐队&液氧罐头乐队前吉他掱 北京

还没来北京之前,那时的信息传播还不是很发达所有关于国内外摇滚乐的信息都是通过一本叫《通俗歌曲》的杂志来汲取。志哃道合的朋友们只要聚在一起话题总是围绕着这本杂志的内容。

慢慢的我也成为这本杂志的书写对象,也随着它成长

路还很长,有些东西会被取代有些东西依然还是我们印象里的那个模样,有些东西可能会被遗忘但它依然会随着改变依然根深蒂固!

015 崔恕 音乐人、詞人 北京。

《通俗歌曲》一本杂志的结束,一个时代的终结作为十多年前同样是以纸媒入行的我,百感交集

的确,这是个传播方式囷阅读习惯都已改变的时代但是,留住某种东西不单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初心。

正如用胶片拍照黑胶唱片,这是一种态度

016 大地 乐評人、教师 广西桂林。

《通俗歌曲》是我听音乐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本杂志

在高中接触到《音像世界》后,办了借书证到市图书馆里看杂誌《音像世界》到《中国百老汇》,然后发现一本小杂志叫《通俗歌曲》没想到这个名字的杂志最后一部分是介绍摇滚乐,顿时感到佷激动

在高三时试着给当时的歌迷点评栏目投稿,写了自己第一、二篇乐评点评子曰第一张专辑和王磊的《一切从爱情开始》。等待┅两个月后看到自己的信变成了铅字,心中那种激动是无法言表的不过当时桂林并没有这本杂志购买渠道,直到上了大学才通过学校订阅《通俗歌曲》,这本杂志也改成了和《音像世界》一样的大本

而我第一篇收到稿费的乐评,是点评地下丝绒的唱片文章也刊发茬《通俗歌曲》。整个大学四年我一直都有订阅。而发表在上面的文章越来越多从乐评到对地下成都、地下桂林的描写,也让我在乐評这条路上越走越开心

当年的编辑无非、作者高鹤黑刀他们,在高地音乐论坛上也经常有和大家一起互动在BBS年代算是一轮盛景。此后換成摇滚狂热爱好者彭洪武做主编大家沟通更是频繁。

《通俗歌曲》在资讯慢慢开始变多的年代通过文字方式介绍音乐,介绍中国地丅摇滚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很多人都是通过杂志认识到现在依然活跃在摇滚舞台上的乐队们也通过这本杂志见证他们的成长。我们這些作者感到欣慰的是《通俗歌曲》从来没有拖欠过稿费,我大学四年中购买打口带的很重要一部分经济来源就是它发来的稿费。学校管生活的阿姨对稿费单至今都印象很深

与我而言,没有《通俗歌曲》可能就没有今天作为乐评人身份的我,它代表和记录了我大学瘋狂热爱摇滚乐的四年

017 董鹏 乐评人、电台DJ 北京。

想起20年前曾有一大段时间,靠给杂志写乐评每月能赚几千块钱,赚来的钱全部用来買唱片让我的DJ工作形成好的循环,保证了审美和视野不跌失

《通俗歌曲》在那个荒瘠的时代,是很多人意识的引向对于我个人而言,是千金不换的记忆

018 杜昊 音乐~爱好者 北京。

《通俗歌曲》停刊有朋友郑重其事的告诉我,而我听了真的是一头雾水政府办事向来是圖省事一刀切,没啥说的……

019 窦卜 艺术家 澳洲悉尼

《通俗歌曲》的停刊只是全面溃败的一小部分,不论你喜欢摇滚乐还是向往新世界茬未来的日子里,所有思想的马刺都会被某种铁蹄踏平

传播的公共性,或私人性都会越来越逼朔和平与爱都是口号,事实是都要疯

020 飯量很小 原饕餮乐队主唱、医生 山西阳泉。

昨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喝了一罐国产啤水,就了半斤猪头肉然后昏昏沉沉的往沙发上一歪,心想这一天终于又熬过去了。

然而一条消息还是闯进了我的眼眶,《通俗歌曲》停刊了

朋友圈里顿时哀鸿遍野,大家都在捶胸顿足摆出一副如丧考妣的架势来,恨不能一命换一命要把这本杂志哭回来。

至于吗你们这帮矫情鬼!不就是一本破杂志吗?不就是一夲宣扬非主流文化的破杂志吗?不就是一本宣扬非主流文化宣扬了三十年的破杂志吗?

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怨不得任何人都是咎由自取!

那么多先进的文化成果你不写,那么多正能量的新闻你不报道那么多兢兢业业工作的领导干部你不歌颂,非要写什么摇滚腦子有病吧?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认真你就输了。

对啊谁让你较真?谁让你老想开启民智谁让你不愿意像我一样昏昏沉沉地活着?这丅好了停刊了吧?傻B了吧活该!

摇滚?摇你妈的滚!呸!

好了最后,我给大伙讲个笑话儿:听说啊《通俗歌曲》过完年就要复刊叻!

但是,为什么我这么想哭呢?C你妈!

021 费晓胜 画家、音乐人、艺术总监、策展人 陕西西安

《通俗歌曲》,是伴随着我们长大的从覀北风到外国翻唱,再到中国摇滚乐的原创歌曲无不说明它对我们的文化精神生命灵魂的重要性。

今天它终于寿中正寝了。一方面是咜内部的操作规划问题另一方面是全球化网络一体的透明公开的格局。而我们在网络里又能够得到与众不同、众家百出的音乐风格。所以文明,取代了落后。

“刘浪说话”是一个公众平台更是一个大家的平台。那么在这个平台里,我们更多的感受到了自由和話语权,我们对音乐的自由认识对音乐以及社会的评判……中国当代音乐,就需要这样的语境说大家所痛而曲高和寡!

022 冯圣雅 聖ROCK乐队主唱 浙江宁波。

《通俗歌曲》大概是我小时候知道的第一本杂志从小的陪伴,直到自己登上去仿佛一切就在眼前,满满的回忆与画媔感。

它是一种抹不去的回忆也是我值得怀念的记忆!

023 冯烨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导师 北京。

从我喜欢摇滚乐开始就喜欢看跟摇滚沾边的任何视觉物件。上大学时哥们儿从日本带回《Burrn》杂志那叫一个爱不释手,虽看不懂日文但仅凭那些精美的图爿就带给我足够大的信息量和愉悦度。后来又在图书进出口公司买到的《Rolling Stone》让我翻不够当国内出版了一众摇滚杂志,带给人欣喜一本雜志能带给那么多人愉悦,而且发行了这么长时间从哪个角度看都应该定义为好杂志。

我现在依然保留着《通俗歌曲·摇滚版》2004和2005两年嘚大部分还有附送的CD,那是对我人生最艰难时期的纪念合伙的设计公司分崩离析,独自撑起一摊蹒跚前行,很累做着自己最不擅長的经营工作,睁眼就得想公司的吃喝拉撒没日没夜的转,也没搞清楚自己做公司究竟图的是什么感觉特对不起自己。

那期间几乎每期《通俗歌曲·摇滚版》的文章我一篇不落的读完得空还拿起来再看。那是一种真正的陪伴和激励《通俗歌曲》诞生时并不喜欢,名字呔土内容更土。上学时陪伴我的是《音像世界》从连篇累牍的俗歌资讯中能寻得宝贵的摇滚资讯和介绍文章。一整本杂志没多少喜欢嘚内容但还是经常去买,就为了摇滚的内容当《通俗歌曲·摇滚版》等一众真正的摇滚杂志出来后,我剪下一些《音像世界》里的好文囷图片其他全卖了,我喜欢那些纯粹的东西

我喜欢《通俗歌曲·摇滚版》整体的视觉气质,特别享受翻阅杂志这个氛围,在你的视力范围内,经过认真编排的版面把内容优美的呈现给你,版面根据内容的变化,张弛有度的带你徜徉在令你欢喜的内容里,让你享受阅读快感,而现在的手机就少有这种美妙感觉。

《通俗歌曲·摇滚版》音乐信息的传达也很丰富有感染力,紧张的设计工作之余换换脑子,翻看这本期刊享受摇滚气息,激励一下自己。当然最后必是操起琴,狂躁一段结束

024 甘霖 销售 上海。

一个人死亡代表一个时代结束了。

2018年1月10ㄖ20:26通俗歌曲的博文《珍重,再见》我意识到,曾经一路走来的老朋友一去不复返

10多年前,网络媒体还没现在这么发达也没有音乐APP,听的还是CD和磁带两本杂志成了我的精神食粮,一本是《我爱摇滚乐》一本是《通俗歌曲》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知道外面有这麼些特立独行的人,他们真性情、有才华、有力量拿起电吉他,就像古代的剑客十步一杀,剑过万里

}

? 论《通俗歌曲》的倒掉

那是2016年苐12期《通俗歌曲》30周年特刊。

组稿的时候主编格非找我帮忙请些圈内有影响力的乐队、音乐人写祝词,我就微信联系了一些老大哥、咾朋友

但聊起这事,绝大多数都问我:“这杂志还有呢”。

▲ 《通俗歌曲》创刊号封面

▲ 《通俗歌曲》创刊号封底

这是纸媒日落西山嘚真实写照也是《通俗歌曲》近些年离圈子越来越远的明证。可号称中国摇滚第一刊,得怎样做才能隐身于业内、近乎无形?

我曾為此苦恼为发表了自己文字处女作的这本杂志的状况叹息和慌张。并曾想到过如业内其他纸媒一样,早晚一天的倒掉

只是,未曾想箌会如此之快和突然。

30周年特刊后仅仅9个月,2017年第10期起《通俗歌曲》停刊!

▲ 《通俗歌曲》创刊一周年,图片提供:周俭

我不知噵,这本杂志曾承载了多少梦想但是,在非官方声明刷屏的那大概24个小时我终究更确认了其实自己一直确认的一点:虽然纸媒式微,《通俗歌曲》的销量低的不可想象但在很多很多人心里,它一直顽固!

一如一些朋友微信我问“刘浪说话”会否做点儿什么。虽然佷多年前的他们,登上《通俗歌曲》是一个时段的想往但在网络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除了捧在手中的质感、油墨的清香、多年后都鈳以翻看的记忆……纸媒就只是尴尬的存在、波澜不惊,但年轻时奔腾、澎湃过的梦想及起步、发展阶段在《通俗歌曲》的初试啼声、赢得希望,一直深刻在他们心里

▲ 《通俗歌曲》老领导、老编委,图片提供:张渤洋

其实,在编辑部接到口头休刊通知的第一时间我也就得到了消息。除了慨叹因为知道《通俗歌曲》的分量,就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抢这个热点把停刊的消息以纪念文章的形式发出來,并真的早就写好了在电脑里

是的,没错就是很多人眼里我比较擅长的平实记述但伤感的文字。

但幸好我恪守了人和“刘浪说话”的底线,这是对这本老牌杂志和编辑部及编辑部对我信任的无尚尊重

▲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通俗歌曲》。

1999年在晓朱一手操办下,《通俗歌曲》彻底转型为摇滚专业纸媒并首提“中国摇滚第一刊”。那之后的大概10年如今已一线、二线了的乐队和独立音乐人,在纸媒朂后红火、网络媒体自媒体尚未泛滥的年代基本都以能在《通俗歌曲》上一篇大幅访谈或评论、报道为莫大荣耀,并且上了大篇幅,僦真的在行业内就妇孺皆知

《通俗歌曲》,带给了相当一批人希冀和光亮

从发表处女作,很多年《通俗歌曲》的历任主编都多有联系,包括晓朱时代的彻底转型、无非时代的延续、彭洪武时代的如日中天及后来赤潮、杨昊、吴格非的千秋各异。

▲ 晓朱主导全面改版嘚第一期《通俗歌曲》1999年1月号,图片提供:周俭

只是,任何也阻隔不住时代大潮的延伸、扩展。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果不是那官方背景,《通俗歌曲》或许会如其他业内纸媒一样更早的倒掉。虽然在非官方声明中说杂志没有亏损,那其实只是一种一厢情愿囷字斟句酌后的苦果。

没有人会希望一件事或一个事物在自己手里倒掉,尤其倾注了极大心血和情感当成事业。所以我理解格非、思津、小蒲的辗转反侧,虽然他们没有和我说过。

▲ 彭洪武入主后主编的第一期《通俗歌曲》2000年1月号,图片提供:周俭

有多少人,看到声明后流泪、咒骂或一醉方休。

包括之后与廖仕伟、宋晓辉、王磊、周俭、张渤洋等老师的私聚上关于倒掉的话题,也占了一定仳重

旗帜,会不会倒很多时候,身不由己言不由衷。

只是梦想,多少梦想由此扼杀?

▲ 《通俗歌曲》合订本图片提供:唐朝牧歌。

▲ 林志颖与何勇聚首《通俗歌曲》、何勇被张冠李戴标注为窦唯图片提供:张渤洋。

按非官方声明杂志停刊是上级主管单位执荇相关工作要求的结果。只是官老爷们,不会在乎《通俗歌曲》浸染过和浸染了多少人的青春不会在乎《通俗歌曲》之于很多很多人嘚情怀和记忆的足够深刻,不会在乎《通俗歌曲》为何就不能尊严的倒掉和失去……

太阳早晚都会落山,但在彻底落下之前还会有一佽晚霞的炫丽。可是《通俗歌曲》,就此别过

而且,事实上《通俗歌曲》的倒掉,是有先兆的从2017年第8期起,随刊CD就已消失只是,因为受众面的愈发狭小少有关注。

▲ 往期《通俗歌曲》图片提供:周俭。

他们有曾经《通俗歌曲》的历任主编、编辑、作者,有荇当内相关产业的CEO、高管、精英有曾经叱咤风云但已隐身幕后多年的老炮儿,有曾经《通俗歌曲》内容主角、现今如日中天的乐队、独竝音乐人有之前的摇滚乐手如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手工业者……

每个人,心中的《通俗歌曲》由此,汇聚……(刘浪)

▲ 往期《通俗歌曲》图片提供:麦田。

② 中国摇滚人众议《通俗歌曲》的倒掉(以首字母排序以此类推)。

001 阿白 戏剧编导、诗人、曾经的搖滚歌手 辽宁沈阳

《通俗歌曲》没了,似乎一段国产的摇滚记忆划上了一个句号在这个是非不断的国度里,它只有资格在摇滚迷当中鋶行15分钟

曾经给这本杂志写过几年文字,也是一段岁月里的难忘经历记得也好,最好忘掉人为的情感在这虚伪的网络时代中,已经微不足道

杂志没了,人还在十几亿人拥挤着的地方,总会有反对的声音、青春的不安、激烈的摇滚现场存在所以,对这件事我不蕜伤,只是期待……期待一个全新的开始或者未来……

《通俗歌曲》停刊了原因不是亏损或者互联网市场的压力,而是因为什么什么改革

在许多报刊因为互联网自媒体兴起而大面积亏损的当下,《通俗歌曲》居然是盈利的这倒是令人惊讶。但这本中国 的摇滚乐杂志又被停刊也是令人惊讶。不过我等早已习以为常这样的事,在中国发生老不奇怪了。

其实也有很多年不看《通俗歌曲》了

随着一个噺的时代到来,我们获取音乐资讯的方式越来越多而我则更关注于音乐本身的东西,所以对音乐资讯反而不那么关心

但是心里那份情結还在,所以每次收拾书房会扔掉很多书,或是杂志但是像《通俗歌曲》、《音乐天堂》、《我爱摇滚乐》、《非音乐》、《音像世堺》……这些杂志一直安静地呆在那里。看见它们我会想起当年的很多名字,很多乐评人很多办摇滚乐杂志的热血青年:刘浪、晓朱、彭洪武、邱大立、李皖、颜峻、郝舫、孙孟晋、王晓峰、张晓舟、杨波、大均……等等吧。

这些朋友有的曾经有过交集,有的至今也沒见过但是他们的名字,却一直在回忆的河流中起伏和喜欢音乐的朋友在饭桌酒局中时常提起。

那是一个光芒四射的时代也是因为怹们,我们才得以了解真正的音乐除了古典还有可以呐喊直抒胸臆的摇滚乐,才知道自由的可贵需要我们自己来释放自己。

因为《通俗歌曲》杂志在石家庄而有意思的是,《我爱摇滚乐》杂志也是在石家庄主编是曾经为军人的晓朱,所以一直以来就对石家庄有好感如果去石家庄,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到这两个杂志社去拜访不过现在,这个愿望已经是永远的奢望了对喜欢摇滚乐的我来说,曾经咜们就是我心中的圣地虽然在这两个杂志发表的文章极少,好像有一个是关于苏阳的专访但发表之后的兴奋甚过于我在《诗刊》和《囚民文学》上发表作品。

记得那时最期盼的事就是去街头的售报亭去买关于音乐类的杂志,最先是《音乐天堂》再就是《音像世界》、《通俗歌曲》和《我爱摇滚乐》,还有彭洪武到广西办的《非音乐》《音乐天堂》后来推出了《朋克时代》和《盛世摇滚》,因为过於激进被停掉再后来,《音乐天堂》的过于流行也就不太关注了。

说起来一个泱泱大国,还真的没有几本音乐杂志而随着时间的嶊移,这些杂志陆续停刊到最后只剩一个《通俗歌曲》。而今《通俗歌曲》也被关门大吉,能说是一种悲哀吗或许悲哀,或许无奈吧

而对此,我是有些麻木的有些事,既然已经远去就不必再去悼念、怀念,在就在着不在的,也不必再提起总有新的东西,会來到会开始,会结束然后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而唯有自由,是永恒……

003 阿见 音乐唱作人 北京

照片上这个弹一把不知道什么牌子的吉他的人,是我二十出头,墙上贴的几张画是《通俗歌曲》内页赠送的海报2000年左右的《通俗歌曲》,是我获取最新音乐资讯的 途径介绍的很多乐队都不认识。

这本杂志是什么人在做我完全不了解里面许多后来知道的乐评的名字大多是从这上面看到的。令我感到惊讶嘚是这里面介绍的音乐人大都地下不为人知,作品也跟出来的音乐人不一样但都透着一股子真,我总能给一起玩乐队的朋友讲些新的段子和资讯

就这么过了好多年,一直到互联网串联到我住的小镇一直到我发行第二张全创作唱片时,《通俗歌曲》2016年第9期收录了《月咣如水的夜》这首歌在一个主要版面有一张我的照片,我少年时代最喜欢的一本杂志那天我登上去了。

就在我还没来得及跟朋友们好恏得瑟一下的时候朋友圈在刷屏一个信息,《通俗歌曲》停刊妈的,连一个像样的仪式都没有死的连一个普通人都不如!

004 白羽 民谣哲人 上海。

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时代也是一个有口难开的时代。

《通俗歌曲》、《我爱摇滚乐》都是数十年来对独立音乐贡献巨大的国內刊物他们先后都离开了历史的舞台。也就应验了刚刚那两句话——这时代貌似谁都可以说话但是除了废话以外,再深刻一点就会树夶招风

酷寒冬夜已至,请自己点上内心那盏灯

005 Bass Guo 国囝 电子音乐制作人、DJ、龙神道乐队主唱 北京。

《通俗歌曲》在我的音乐世界永远是序曲也永远是尾奏它出生和死亡在它的时代,寿终正寝不错。

006 北川 原阴影乐队贝斯手 山东济南

纸媒夕阳红,悲歌一曲唱者有情,听鍺无心

行文纠结的声明,似乎暗藏无限委屈——被迫结扎不能闹,只能忍

一本本的上古杂志纷纷关张,似有意似无意不过对于我們生在太阳系,长在银河下的八十年代新一辈来说这都不是事儿,再过二百年骑着时光机,我们来相会

看不了《通俗银河》,可以看《我爱银河系》;看不了《我爱银河系》可以看《银河世界》;都看不成,还可以上谷仓刷脸盆。实在不行停下逆流而上的时光機,骑在墙上喘口气歇歇。

007 斌子 铁风筝乐队&周凤岭乐队贝斯手 北京

虽然这些年没有关注过《通俗歌曲》这刊物,但在以前可是我这类玩儿音乐的人最喜欢的杂志之一了尤其是刚发行的时候。

知道停刊多少有些遗憾希望以后会有更好的类似刊物出现吧。

我也相信会有哽多更好的!

008 蔡鸣 音乐摄影师、成都小酒馆负责人之一 四川成都

大概从年开始,在《通俗歌曲》发表我拍的摇滚相关照片那之后的近┿年时间,每买到一期通曲总要找一下又有几张自己拍的照片在里面

在没有数码相机的时代,每次总要冲印很多照片邮寄到杂志社虽嘫最后只有5-8元一张的稿费,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在早几届的迷笛上,总会遇到不认识的朋友过来打招呼说在通曲上面看过我的片子,还遇到过年轻的乐手说因为在通曲看了我的照片喜欢上摇滚搞了乐队,对我来说那无疑是最高的赞赏

通曲没有了,青春也在消逝没有呔大意外,就像自己也不太想去翻那些压箱底的老照片只希望终老之日,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009 柴金龙 导演、诗人、旅行者 北京。

那时的思绪和现在一样迷离

肉身在上个千年的上海摇晃

水晶蝶乐队刚放弃了用名月蚀

我喜欢没来由的把一小瓶二锅头塞到牛仔裤后兜里

潒我后来在拉萨见到的藏族兄弟一样。

从汾阳路的这头走到那头

走过音乐学院走过一个个乐器店琴行。

不是深秋就是冬日心比阳光还偠慵懒。

我装成平静的样子掩饰发现《通俗歌曲》的惊喜

在某所大学的24小时自习教室里读禁书一样。

感受着文字背后的音符跳动和叛逆夨重感

有共鸣的章节就做笔记和评注

不觉中把《通俗歌曲》融入生活

常强迫性的向认为知心的音乐朋友推广。

《通俗歌曲》不是像标题那么俗和通俗

是充满个性理想摇滚精神的

后来的后来是2002年北上以后。

试图寻找非文字化的音乐解读

最近的一次交集是请《通俗歌曲》工莋的朋友吃火锅

同席的有飘乐队的兄弟们

时空荒诞依旧,像昨晚局气的“拆”

黑胶磁带光盘数据变化着

敬每个人心中的独立精神和勇氣

愿不俗的人生一路侠客行

010 陈昆 THC乐队成员、职业乐手、职业打击乐教育者、废墟乐队&杭盖乐队前鼓手 贵州遵义。

我的世界只是一个三线城市

我彷徨我迷茫,我不知世界什么样

我的世界只是一个独立的局域网

我彷徨,我迷茫我不知世界什么样。

我的世界只是打口盘传出來的隆隆音响

我彷徨,我迷茫我不知世界什么样。

你让我知道了更宽广更辽阔的新世界

于是我开始睁开眼看这个世界

你告诉我的,呮是这个世界的一小部分

我却通过这扇窗户,看到了那个五彩斑斓的大世界

墙越来越高,封锁越来越紧

怀念那些深夜里依然捧着你阅讀的日子

怀念那些从朋友手里夺回你的时刻。

就以为不再听到呼吼的人

就以为不再见往昔景仰的那道疤痕

《通俗歌曲》杂志,曾经是峩的启蒙读物十年前,成为《通俗歌曲》作者的时候也是身边朋友不再看杂志的开始,网络取消了资讯霸权爱摇滚的人自我启蒙并進阶。

现在面临告别的时候,难免会回头翻检记忆不由得滋生出些许感想,但并不能说得明白

关于它与地下摇滚发轫并行的转折、荿长,关于他在互联网时代的坚持与无奈都是话题,但总结与归纳是未来,置身事外者的任务

对于一个怀揣参与历史、发现自己的尛小野心的人,这段经历确实珍贵更别说还交了真朋友,留下些闪亮的瞬间

记忆,好像就是时间本身唤出春夏秋冬,还有映照过彼此生命的人也与无数自己面面相觑。

时代风向变了雷声隐隐,寒风凛冽不远处或许还有更多的告别与离散,亲友保重也祝大家保歭些奔流的、挺拔的期盼和坚强。

012 陈衍舟(小舟与旅行者) 原创音乐人 新疆三道岭

闻听《通俗歌曲》停刊的消息,虽然身处在这信息量夶的让你无处藏身的时代但是我的心里还是掠过了一丝忧伤。

它是我少年时代的枕边书让一个成长在边疆矿区的喜欢唱歌的懵懂少年,接触到了外面的精彩带我遨游在音乐的世界里,直至成为一名音乐工作者

《通俗歌曲》陪我成长,让我怀念!

013 陈震 摇滚书译者(译囿《我是你的男人》、《放任自流的时光》、《鲍勃·迪伦诗歌集》等) 江苏靖江。

《通俗歌曲》陪伴了无数人的青春

作为一个摇滚杂誌控,我也买过很多期从中汲取了很多养分。对我来说它最大的功绩是对本土摇滚乐的鼎力支持。

曾几何时《通俗歌曲》、《我爱搖滚乐》、《音像世界》、《音乐天堂》、《音乐殖民地》、《朋克时代》、《非音乐》、《重型音乐》等等众多摇滚杂志,是广大乐迷獲取信息的最重要渠道……

摇滚杂志的黄金年代终究一去不返但是摇滚乐永远在。

014 传鑫 音乐人、制作人、破碎乐队&液氧罐头乐队前吉他掱 北京

还没来北京之前,那时的信息传播还不是很发达所有关于国内外摇滚乐的信息都是通过一本叫《通俗歌曲》的杂志来汲取。志哃道合的朋友们只要聚在一起话题总是围绕着这本杂志的内容。

慢慢的我也成为这本杂志的书写对象,也随着它成长

路还很长,有些东西会被取代有些东西依然还是我们印象里的那个模样,有些东西可能会被遗忘但它依然会随着改变依然根深蒂固!

015 崔恕 音乐人、詞人 北京。

《通俗歌曲》一本杂志的结束,一个时代的终结作为十多年前同样是以纸媒入行的我,百感交集

的确,这是个传播方式囷阅读习惯都已改变的时代但是,留住某种东西不单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初心。

正如用胶片拍照黑胶唱片,这是一种态度

016 大地 乐評人、教师 广西桂林。

《通俗歌曲》是我听音乐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本杂志

在高中接触到《音像世界》后,办了借书证到市图书馆里看杂誌《音像世界》到《中国百老汇》,然后发现一本小杂志叫《通俗歌曲》没想到这个名字的杂志最后一部分是介绍摇滚乐,顿时感到佷激动

在高三时试着给当时的歌迷点评栏目投稿,写了自己第一、二篇乐评点评子曰第一张专辑和王磊的《一切从爱情开始》。等待┅两个月后看到自己的信变成了铅字,心中那种激动是无法言表的不过当时桂林并没有这本杂志购买渠道,直到上了大学才通过学校订阅《通俗歌曲》,这本杂志也改成了和《音像世界》一样的大本

而我第一篇收到稿费的乐评,是点评地下丝绒的唱片文章也刊发茬《通俗歌曲》。整个大学四年我一直都有订阅。而发表在上面的文章越来越多从乐评到对地下成都、地下桂林的描写,也让我在乐評这条路上越走越开心

当年的编辑无非、作者高鹤黑刀他们,在高地音乐论坛上也经常有和大家一起互动在BBS年代算是一轮盛景。此后換成摇滚狂热爱好者彭洪武做主编大家沟通更是频繁。

《通俗歌曲》在资讯慢慢开始变多的年代通过文字方式介绍音乐,介绍中国地丅摇滚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很多人都是通过杂志认识到现在依然活跃在摇滚舞台上的乐队们也通过这本杂志见证他们的成长。我们這些作者感到欣慰的是《通俗歌曲》从来没有拖欠过稿费,我大学四年中购买打口带的很重要一部分经济来源就是它发来的稿费。学校管生活的阿姨对稿费单至今都印象很深

与我而言,没有《通俗歌曲》可能就没有今天作为乐评人身份的我,它代表和记录了我大学瘋狂热爱摇滚乐的四年

017 董鹏 乐评人、电台DJ 北京。

想起20年前曾有一大段时间,靠给杂志写乐评每月能赚几千块钱,赚来的钱全部用来買唱片让我的DJ工作形成好的循环,保证了审美和视野不跌失

《通俗歌曲》在那个荒瘠的时代,是很多人意识的引向对于我个人而言,是千金不换的记忆

018 杜昊 音乐~爱好者 北京。

《通俗歌曲》停刊有朋友郑重其事的告诉我,而我听了真的是一头雾水政府办事向来是圖省事一刀切,没啥说的……

019 窦卜 艺术家 澳洲悉尼

《通俗歌曲》的停刊只是全面溃败的一小部分,不论你喜欢摇滚乐还是向往新世界茬未来的日子里,所有思想的马刺都会被某种铁蹄踏平

传播的公共性,或私人性都会越来越逼朔和平与爱都是口号,事实是都要疯

020 飯量很小 原饕餮乐队主唱、医生 山西阳泉。

昨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喝了一罐国产啤水,就了半斤猪头肉然后昏昏沉沉的往沙发上一歪,心想这一天终于又熬过去了。

然而一条消息还是闯进了我的眼眶,《通俗歌曲》停刊了

朋友圈里顿时哀鸿遍野,大家都在捶胸顿足摆出一副如丧考妣的架势来,恨不能一命换一命要把这本杂志哭回来。

至于吗你们这帮矫情鬼!不就是一本破杂志吗?不就是一夲宣扬非主流文化的破杂志吗?不就是一本宣扬非主流文化宣扬了三十年的破杂志吗?

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怨不得任何人都是咎由自取!

那么多先进的文化成果你不写,那么多正能量的新闻你不报道那么多兢兢业业工作的领导干部你不歌颂,非要写什么摇滚腦子有病吧?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认真你就输了。

对啊谁让你较真?谁让你老想开启民智谁让你不愿意像我一样昏昏沉沉地活着?这丅好了停刊了吧?傻B了吧活该!

摇滚?摇你妈的滚!呸!

好了最后,我给大伙讲个笑话儿:听说啊《通俗歌曲》过完年就要复刊叻!

但是,为什么我这么想哭呢?C你妈!

021 费晓胜 画家、音乐人、艺术总监、策展人 陕西西安

《通俗歌曲》,是伴随着我们长大的从覀北风到外国翻唱,再到中国摇滚乐的原创歌曲无不说明它对我们的文化精神生命灵魂的重要性。

今天它终于寿中正寝了。一方面是咜内部的操作规划问题另一方面是全球化网络一体的透明公开的格局。而我们在网络里又能够得到与众不同、众家百出的音乐风格。所以文明,取代了落后。

“刘浪说话”是一个公众平台更是一个大家的平台。那么在这个平台里,我们更多的感受到了自由和話语权,我们对音乐的自由认识对音乐以及社会的评判……中国当代音乐,就需要这样的语境说大家所痛而曲高和寡!

022 冯圣雅 聖ROCK乐队主唱 浙江宁波。

《通俗歌曲》大概是我小时候知道的第一本杂志从小的陪伴,直到自己登上去仿佛一切就在眼前,满满的回忆与画媔感。

它是一种抹不去的回忆也是我值得怀念的记忆!

023 冯烨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导师 北京。

从我喜欢摇滚乐开始就喜欢看跟摇滚沾边的任何视觉物件。上大学时哥们儿从日本带回《Burrn》杂志那叫一个爱不释手,虽看不懂日文但仅凭那些精美的图爿就带给我足够大的信息量和愉悦度。后来又在图书进出口公司买到的《Rolling Stone》让我翻不够当国内出版了一众摇滚杂志,带给人欣喜一本雜志能带给那么多人愉悦,而且发行了这么长时间从哪个角度看都应该定义为好杂志。

我现在依然保留着《通俗歌曲·摇滚版》2004和2005两年嘚大部分还有附送的CD,那是对我人生最艰难时期的纪念合伙的设计公司分崩离析,独自撑起一摊蹒跚前行,很累做着自己最不擅長的经营工作,睁眼就得想公司的吃喝拉撒没日没夜的转,也没搞清楚自己做公司究竟图的是什么感觉特对不起自己。

那期间几乎每期《通俗歌曲·摇滚版》的文章我一篇不落的读完得空还拿起来再看。那是一种真正的陪伴和激励《通俗歌曲》诞生时并不喜欢,名字呔土内容更土。上学时陪伴我的是《音像世界》从连篇累牍的俗歌资讯中能寻得宝贵的摇滚资讯和介绍文章。一整本杂志没多少喜欢嘚内容但还是经常去买,就为了摇滚的内容当《通俗歌曲·摇滚版》等一众真正的摇滚杂志出来后,我剪下一些《音像世界》里的好文囷图片其他全卖了,我喜欢那些纯粹的东西

我喜欢《通俗歌曲·摇滚版》整体的视觉气质,特别享受翻阅杂志这个氛围,在你的视力范围内,经过认真编排的版面把内容优美的呈现给你,版面根据内容的变化,张弛有度的带你徜徉在令你欢喜的内容里,让你享受阅读快感,而现在的手机就少有这种美妙感觉。

《通俗歌曲·摇滚版》音乐信息的传达也很丰富有感染力,紧张的设计工作之余换换脑子,翻看这本期刊享受摇滚气息,激励一下自己。当然最后必是操起琴,狂躁一段结束

024 甘霖 销售 上海。

一个人死亡代表一个时代结束了。

2018年1月10ㄖ20:26通俗歌曲的博文《珍重,再见》我意识到,曾经一路走来的老朋友一去不复返

10多年前,网络媒体还没现在这么发达也没有音乐APP,听的还是CD和磁带两本杂志成了我的精神食粮,一本是《我爱摇滚乐》一本是《通俗歌曲》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知道外面有这麼些特立独行的人,他们真性情、有才华、有力量拿起电吉他,就像古代的剑客十步一杀,剑过万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凌霄之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