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菩萨佛弟子如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第二篇

文档分类:
大乘菩萨思想研究.pdf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大乘菩萨思想研究.pdf
文档介绍:
摘要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佛教犹如一道闪亮的光芒,照耀着世界各地。在启迪昏蒙、净化社会等各方面,佛教发挥着巨大作用。佛教能有这样空前的成就,是因为佛教的显著特色是菩萨道思想。“菩萨”名称来自佛本生故事。后来,指理想化、神格化佛陀的弟子们。就历史角度来说,“菩萨”观念的出现,就是佛教从小乘渐渐成为大乘的转折点。而大乘菩萨的主要内涵在于履行菩提心与六波罗蜜。菩萨行者实践菩提心,意味着实实在在走上不二法门的道路,也就是“空”的境界。六波罗蜜是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与般若波罗蜜。六波罗蜜不管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围绕“缘起性空”、“中道”、“无所得”等展开。并且各波罗蜜之间皆有密切的关系。关键词:大乘菩萨,菩提心,波罗蜜
.:瑃,籗,,琣籔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騛膚疭.,,鴏.。。’.猚猘.Ⅱ。
中文文摘有意见认为:“佛不仅向印度而且向全人类展示了不朽的真理和崇高的伦理道德,佛是世界上一位空前绝后的、最伟大的道德守护人。”锼埂ご魑埂妒澜缰д叨杂诜教的批评》锼埂ご魑拐饷此凳且蛭#鹜拥慕汤聿坏谷巳鲜蹲约海谷耸髁人生的道德理想。当然佛陀本身就是一个注重道德实践的典范。他的所作所为,的确反映整个精华大乘教法的精神所在。而大乘佛法的大慈悲、大无我精神提倡积极救世、普度众生的心愿。可见,佛法本决非迂阔寥远,隔断世法。拥有这样的生活态度,大乘菩萨行实在值得赞颂与效法。那么菩萨思想是如何产生的呢佛陀入灭后,佛弟子对佛陀的怀念,充分表现在对佛陀遗体、遗物、遗迹的崇敬。随着岁月的消逝,常识性的解释已经不能满足学者行人的要求,进而求了解佛陀之所以为佛陀,究竟在什么地方;佛陀出现于人间,哪些是真相,哪些是假相;同样的解脱者,佛陀与他弟子的区别何在。因此,这一时期的佛陀观发生了转变。这时期的佛陀观的特点是,几乎所有释尊的弟子,在崇拜敬仰释尊之余,都把他当作“超人”。再加上人类需要在历史人物中,寻求宗教崇拜对象,顺理成章就把释尊视为是“超人”的神,也就把释尊的“菩萨”精神视为成为“超人”所应具备的素质。出现“菩萨”这名称的数次较多,是在于本生故事中。本生故事陈述在过去无量无数劫的生死中,佛陀常以牺牲、利他的精神以圆满完成解脱德行;以无上菩提为修行目的,所以称为“菩萨”。简而言之,佛弟子对佛陀的崇高景仰,感受到佛陀度众心愿的远大,所以兴起效法之心。“菩萨”名称从此出现。这就造成开展出崭新的大乘佛教的境界。大乘菩萨的精神就是实践菩提心与六波罗蜜。本论的重点是谈论分析这些和这两者的主导思想。“菩提心者,所谓发大悲心,普救一切众生故;发大慈心,安乐心,令一切众生灭诸苦故;发饶益心,令一切众生离恶法故;发无碍心,舍离一切诸障碍故”径ńし“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善男子删腿缡俏蘖抗Φ拢僖Q灾χOび胍磺蟹鸱ㄖ罟Φ碌龋何以故刑嵝某錾磺兄钇腥校廊缋创悠刑嵝亩錾省K狡刑嵝模匝灾就是慈、悲、喜、舍之心。”径ńし鹜园贤勇抟搿俊蠓焦惴鸹Q暇罚笳亍返册,页.这意思也就是说,菩提心的性质是入大乘的“不二法门”。理所当然,菩提心是以进入实践六波罗蜜的好根底。实行六波罗蜜的行者,即圆满地完成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与智慧波罗蜜闳舨廾。就世间法来讲,六波罗蜜充满了慈悲、关爱与体贴;就出世间法来看,六波罗蜜则充满了出世智慧。这智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第幔下.衷疲
当代社会——一个虽是文明科学但是一个被笼罩着互相提防、警觉的人情、仇恨、暴力总之,菩萨的性格——既无我与慈悲,不舍世间、和光同尘生死;菩萨钓思想——即慧特别指“空”之智慧,即观诸法无自性空的般若智,藉此可渗透色空的真理。这六波罗蜜多并不是并行的,而是以般若智统率.因此可以说,大乘菩萨的内涵虽然是六度,但实理是般若智慧。各波罗蜜之间有一种密切的关系,六波罗蜜与菩提心之间也有一种割不开达到圆满实施六波罗蜜的程度,是因为菩萨理解诸法缘起空性。大菩萨虽然终日度众生,但内不见有能度之我,外不见有可度的众生。于是,虽然不见有众生可度,但是不妨终日度众生。换个说法,大菩萨是已经成就般若智的行者,所以远离颠倒梦想分别,泯除“人”、“我”、“是”、“非”的对待。如是就是无住相地实行六度。从这意义来讲,菩萨是大乘佛教所崇敬的理想道德精神,是大乘佛教所追求的目标。这也就是说,行菩萨道的行者的德行总是深入诸法空相,知理性平等,但因为怜惜众生无知,枉受生死轮回的苦恼,所以兴悲运智,惊醒众生的迷梦,促使勤求佛道。可以推论,菩萨道精神与般若智不必外见,因为这精神就是从个体真如自性中流露出来的智能方便,就在我们日常生当中体证。由此可知,佛教菩萨乘的思想极为丰富,是智慧和德行的总和,又在人间又超出人间。拥有这样的思想,菩萨思想自然给了大乘经典与社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与作用。趁着这个机会ü坡凼隽廾鄣哪诤,本文想说明,佛陀是就是大乘菩萨的实践者,般若波罗蜜是大乘菩萨的核心思想。同时想说明,释迦佛陀在很多前世中,已经实彻底究竞地修习六波罗蜜。他是人类学习最好的榜样,他自然而然成为人类的救星因为拥有那样的精神与特征,所以大乘菩萨的精神能够拯救人类的痛苦,特别是对于等等的社会。就修养道德,培养人际关系的沟通、和谐而说,现在的人类比任何时代都需要实现菩萨的悲智精神。这也就是说,“现在全世界的混乱与痛苦,只有从佛的光明,人们才可以得到真的救济??”拦侵瓮蚶资《世界著名学者对于佛教的批评》纱丝梢缘贸稣庋慕崧郏***鸾套钥梢跃勒诵模参咳诵模谷颂起精神,服务社会;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主意,做许多好事于世间。故余深信佛教于人生有大益。”屡撼跸壬窖笊涛窕嵋橹泄紫砼撼跷迨允觯妒澜缰学者对于佛教的批评》蛭U飧鲈倒剩⒐匏夭┦.“各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贝搜萁布匏亟沧诮涛侍般若与空性。大乘菩萨道是广大无边漫长无尽的道路。不管任何空间与时间,菩萨道精神永远会闪闪照耀。大乘菩萨思想或者实践菩提心与六波罗蜜,的确是整个精华大乘教法的精神所在。的关系。也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甕,Ⅳ·
第滦髀缘起与目的在无量劫以前,释迦牟尼从悉达多太子的身份至成正等正觉,曾经积累了不可枚举的慈悲与智慧。在这个过程当中,释迦牟尼不但发现人生至高的真理,同时也体会到人类本具甚深的智慧。所以可以说,自从他觉悟成佛的那一时刻,在世界人类史上,平添了一段光辉灿烂,永垂不朽的事实。而在印度历史上,更是出现了一幕以悲悯代替冲动、以教育代替杀戳、以慈爱的感化代替武力的佛教。他的教理不仅解救了当时印度人民的凄苦,也解救了数千年来人类精神的饥渴,弥补了人生与社会的种种缺憾。拥有这样的精神教理,使凡是接受佛教教诲的人,都能获得日常生活的指导、理解人生的意义,从而提高人生的价值。随着悠长岁月的流逝,人类社会比过去进步,但这种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表现在物质方面,而人类在精神上却越来越苦闷。因为物质文明使现代人的欲望越来越高,推动人类的科学进步,也给人类带来负面的影响。具体地说,就是今日的文明世界,充满仇恨敌对,战祸弥漫,思想迷离恍惚。这皆因缺乏慈悲与智慧之过而
内容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件大小:0 KB
下载次数:(一花一世界)
(宝爸萌妈全家舞)
第三方登录:&&30天内自动登录
【内容简介】
【进度】修学课72
【音像】《道次第》第72课
【内容】菩萨行的安立
通过上一课的修学,我从宏观上认识到,成佛离不开方便与慧两大要素,也就是六度。具体而言,六度的每一度,对完成佛道修行有什么作用?是否必须全部修学,缺一不可?六度是根据什么修行原理安立的?
心得分享&&
为减轻服务器负担,建议下载后观听,或至各修学处复制全部修学资料。修学课七十二   【内容】:菩萨行的安立道次第讲记·上士道济群法师二、菩萨行的安立  虽调伏律与密宗戒二者,于未受各各律仪之前,不可听其诸学处,然此菩萨学处则不同焉。先知诸所应学而净修其因已,若能勇悍执持,乃传其律仪,以是先须知诸学处,以作意所缘境,于彼至诚修极欲学而得律仪者,则甚坚固。斯为善方便矣。  学已受菩萨戒者,《戒品释》中,曾将初如何受戒之规,次彼无间于根本堕罪及诸恶作守护方法,并违犯还出之规律等,广抉择已。于受戒之先,决须观览彼《释》而知之。  菩萨所依学处,明晰分之,虽无边际,若以类摄,可于六度摄菩萨一切学处。六度者,是摄菩萨道一切关要之大总聚也。  1.六度的安立  世尊略说六度之总聚,补处弥勒菩萨乃将如是所说之因相、关要,如佛密意而为显释,令生决定智,是此诸数决定之理。若于此理获得夺意之定解,则于修习六度,自当认为殊胜之教授也。此中有六。  ① 获得增上生  第一,观待于增上生数决定。欲得圆满菩提诸广大行,须经多生之相续。于彼道次第之进步,若无一体相圆满所依之身,如现世之身仅有一二支分,任修何种亦难增长,故须一圆满一切支分之身,彼亦须具足所受用财、能受用身、同受用之眷属与能成办之事业四种圆满也。虽有彼许之圆满,然多随烦恼缘而转,故亦须不随烦恼增上而转。  然此亦未足,须于诸取舍处不颠倒行,善能分别于所缘境。若不尔者,如竹苇、芭蕉之结实,及骡怀妊而反自害,即以彼圆满而成害故也。若具慧者,则知为昔善业之果,仍更于诸善因努力,渐成增长。若无此慧,先积之果,受用令尽。新者未增,后则从始感苦焉。  故于余生感六盛事,非从无因及不顺因中出生。其随顺因亦如其次第六度而决定,修道时之资具等者,即为现时之增上生,身圆满等究竟之增上生者,唯佛地有也。  如《庄严经论》云:“现上受用身,眷属勤圆满,烦恼常无力,所作不颠倒。”  ② 自利利他  第二,观待于成就二利数决定。若以如是之身学菩萨行,菩萨之事唯二而已,谓修自他之利也。  于修利他,首须以财而作饶益。彼中若具损害有情之施,则任何亦无成就。善能遮止损害他之所依,是大利他,故须戒也。于戒圆满,若他来损害而不能忍,或一或二而作报复,则戒不清净。故于他损须不顾念之忍也,以不报复能免他积多罪行,彼欢喜已,有善利行,故成大利他矣。  自利者,是以慧力得解脱乐。然彼于散心不能成故,须以静虑令心等住,于其所缘,方得如欲安住之堪能焉。又于彼有懈怠亦不生,故须于一切昼夜,勤不疲厌之精进,此为彼等之根本也。  以是于彼二利六度决定。颂曰:“勤起舍不损,行忍利有情,住及解脱本,自利诸处行。”于此未说利他一切处也。言住及解脱者,谓心住所缘是静虑之迹,解脱生死是慧之迹。此二若各各分别,则于止不误为观也。  ③ 圆满利他  第三,观待于成就圆满一切利他相数决定。先以财施除彼贫乏,次于有情不作损害。犹不仅此,且堪忍他害。为他助伴,不厌精进。依于静虑,以神通等令意悦,欲堪成法器。依慧善说,断其犹豫,令得解脱,故六度决定。  颂曰:“不乏亦不损,忍害事无厌,令喜及善说,利他是自利。”  ④ 总摄大乘  第四,观待于摄一切大乘数决定。谓于已得受用无贪,未得受用而不希求,无所顾恋。如此则能守护学处,受持净戒,而复敬重。于依有情及非有情所生苦恼堪忍无厌,随于何善所作加行,勇敢无厌,及修止观、无分别瑜伽。以此六事摄大乘一切所行,彼等亦以六度次第而成办,无须多故。  颂曰:“不贪著受用,极敬二无厌,无分别瑜伽,摄大乘一切。”  ⑤ 具足方便  第五,观待一切道或方便之相,为增上数决定。于已得境界受用不贪之道或方便者,是谓布施。以串修舍,于彼离贪故也。为求得未得境界,于彼功用散乱,作防护之方便者,是由安住于比丘律仪,不生事业边际之一切散乱故也。不舍有情之方便者,是谓忍辱,以作一切损害之苦,立思不舍离故也。增善方便者,是谓精进,由勤精进,善增长故也。净障方便者,是末二度,以静虑净(降伏)烦恼障,以慧净所知障故也,是故于六度决定。  颂曰:“于境不贪道,防得彼散乱,不舍有情增,余为净治障。”  ⑥ 成就三学  第六,观待于三学数决定。戒学之体,即是戒度。此须有不顾受用之施,方能受戒,故施为戒之资粮。受已,又以他骂不报等忍辱而为守护,则忍为戒之眷属。静虑是心学,慧是慧学也。精进,遍通于三学所摄,故六度决定。  颂曰:“三学作增上,佛正说六度,初三末二二,一者三分摄。”  如是,当以如何圆满之身,自他之利如何圆满,住于何乘,具足几种方便之相,修何学处,而能圆满身、利、大乘、方便、学等者,当知即为六度。是菩萨修持一切要道之总聚,乃至未得广大甚深定解以前,当思惟之。  2.六度的安立次第及原理  ① 生起次第  若有于受用不顾不贪之施,则能受戒。若具防止恶行之戒,当能忍辱。若有不厌难行之忍,则逆缘少而能精进。若于日夜勤行精进,则心于善生起堪能之三昧。若心等引,则生通达真实如所有性之慧也。  ② 胜劣次第  胜劣次第者,前前劣,后后胜也。  ③ 粗细次第  粗细次第者,前前较于后后,心易转而事易作,故相粗显。反之,后后较于前前,知与行俱难,故前粗后细也。  《庄严经论》云:“依前而生后,住于劣胜故,粗显及细故,说彼诸次第。”  《道次第》的学习,即将进入菩萨行的部分。前面讲到,宗大师对菩萨道修行提出了重要命题,那就是“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在修学过程中,很多人要不就偏向慧,要不就偏向方便,这都会给修行造成障碍。所以说,成佛离不开方便与慧两大要素,这种认知非常重要。  那么,方便与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实就是对六度的简单归纳。其中,前五度是方便,般若度是慧。六度的内容,我们并不陌生。有些佛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但我们知道它的分量有多重吗?如果不了解它的修行意义,即使一天到晚把六度挂在嘴上,也是没用的。对每个法门的学习,除了如实、准确地了解其中内涵,更要知道它在修行上的意义,知道它对调整心行、改善生命究竟有什么作用。  对本论的学习,我们要围绕“舍凡夫心,发菩提心”,或“舍凡夫心,成就佛菩萨品质”的核心。下士道的念三恶道苦、念死无常,是为舍凡夫心所作的心理准备;皈依三宝,是对佛菩萨品质生起皈依之心。中士道是通过戒定慧解除惑业,重点是舍凡夫心,因为造成生死轮回的就是惑和业。上士道则是发起菩提心后,通过修习六度,一方面舍凡夫心,一方面成就佛菩萨品质。所以说,舍凡夫心和成就佛菩萨品质,都可以通过六度来完成。  在菩萨道修行中,首先要发起菩提心,但这只是世俗菩提心,只是“我要成佛”的愿望。这份愿望是夹杂凡夫心的,是有限、有我的,而且充满贪嗔痴和不平等。如何摆脱凡夫心,使菩提心更为纯净?就要通过修习六度来完成。比如修布施,重点是克服悭贪,同时也在培养慈悲。而修忍辱的重点是克服嗔心,同时也在成就慈悲。持戒是全面的,一方面止息不善相续,一方面成就善的相续。而禅定的重点,是降伏不善的相续。般若空性慧则是彻底断除不善相续,证悟空性。所以不要小看六度,我们要“舍凡夫心,成就佛菩萨品质”,都离不开六度。其中,方便是帮助我们成就慈悲,圆满福德资粮;而慧是帮助我们通达空性,圆满智慧资粮。二、菩萨行的安立  我们受了菩提心戒后,接着就有资格修学菩萨学处,受菩萨戒,行菩萨行。显教通常讲到两种戒,一是根据解脱道修行建立的别解脱戒,二是根据菩萨道修行建立的菩萨戒。而密宗则讲到三种戒,除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还有三昧耶戒。那么菩萨戒和其他戒有什么不同?  “虽调伏律与密宗戒二者,于未受各各律仪之前,不可听其诸学处,然此菩萨学处则不同焉。”调伏律,指别解脱戒,可以使我们调伏烦恼。别解脱戒和密乘戒,在没受戒之前,不可以看相关书籍,必须受戒后才有资格学习,但菩萨戒不一样。  “先知诸所应学而净修其因已,若能勇悍执持,乃传其律仪。以是先须知诸学处,以作意所缘境,于彼至诚修极欲学而得律仪者,则甚坚固。斯为善方便矣。”不一样在哪里?受菩萨戒之前,先要学习菩萨戒。如果感觉自己能做到,并且发起殷切的希望,非常乐意这样去做,再受菩萨戒,心行就会很坚固。也就是说,要认识到菩萨戒的意义。一方面认识到菩萨戒的殊胜,因为这是成佛的道德,你被这种高尚行为折服,生起仰慕、皈依的心。另一方面要认识到,菩萨戒对成佛修行有多大意义。如果真正想要摆脱凡夫心,成就佛果,自然会殷切地按菩萨学处修行。因为你会发现,不这样做是不行的。我们需要对法有清晰的认识,比如菩萨戒,有了认知后再去受持,对戒的信心就会很坚固。不像现在很多人稀里糊涂的,只是觉得受了别解脱戒,也该受受菩萨戒。其实并不知道受了干什么,它的修行意义是什么,怎么可能做好呢?所以要端正认识,这将促使我们更好地持菩萨戒,行菩萨行。  “学已受菩萨戒者,《戒品释》中,曾将初如何受戒之规,次彼无间于根本堕罪及诸恶作守护方法,并违犯还出之规律等,广抉择已。于受戒之先,决须观览彼《释》而知之。”我们学戒后,要受菩萨戒。在宗大师所造的《菩萨戒品释》说,受戒前先要学菩萨戒,知道受戒的羯磨,尤其是宣誓时,自己必须清清楚楚。其次,对什么是菩萨戒的根本堕罪,什么是恶作(即轻罪),怎样持好菩萨戒的守护方法,以及犯戒后怎样忏悔和出罪的内容,我们都要通过《戒品释》深入了解。  “菩萨所依学处,明晰分之,虽无边际,若以类摄,可于六度摄菩萨一切学处。”菩萨道修行到底有哪些内容?如果详细说,实在太多了。《普门品》中观音菩萨三十二应,以各种身相和方法救度众生,所有这些都是菩萨利益众生的方便,所谓“普门无定相,慈悲济物即观音”。可见,菩萨度化众生要从五明处学,法门众多,但要遵循一定准则。简单归纳,就是依六度统摄一切学处。  “六度者,是摄菩萨道一切关要之大总聚也。”总之,六度包括了菩萨道修行的一切要领,又称六波罗密,是六种度脱烦恼、摆脱凡夫心的方法,也是六种到彼岸、成就佛道的途径。  1. 六度的安立  以下进一步说明六度是怎么建立的。为什么安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而不是五度、四度,也不是八度呢?下面介绍它的建立根据和安立次第,比如为什么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等。这里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选择这六项内容,二是为什么安立这样的次第,有什么根据。  “世尊略说六度之总聚,补处弥勒菩萨乃将如是所说之因相、关要,如佛密意而为显释,令生决定智。”世尊在经中讲到六度,以此作为菩萨道修行的要领。所以,六度就是成佛的因相。补处弥勒菩萨将六度的因相和扼要内容,根据佛陀的密意,作了精彩而详细的解释。关于菩萨道的修行,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的内容共十五卷,《摄抉择分》还有很多。此外,弥勒菩萨的《大乘庄严经论》,也是专门讲述菩萨道修行的。佛陀怎么教导的,弥勒菩萨就怎么解释,令我们这些修学菩萨道的人,对六度法门有深刻理解,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和智慧。  “是此诸数决定之理。若于此理获得夺意之定解,则于修习六度,自当认为殊胜之教授也。此中有六。”所谓夺意,即改变原有的思想观念。你本来对这些没什么认识,现在对六度有真正了解之后,自然会生起决定信解,认为六度是菩萨道修行最好的教授,是引导我们通达佛果最好的方法。关于六度的安立,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说。  ① 获得增上生  “第一,观待于增上生数决定。”第一,从得到善趣身的角度,说六度的建立。学佛首先要有圆满的身份,这就必须修习六度,否则是没办法得到这种身份的。  “欲得圆满菩提诸广大行,须经多生之相续。”如果我们要圆满菩萨的广大行愿,完成利益一切众生的事业,当然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生两生,而要经过多生累劫,要尽未来际地践行。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即便虚空有尽头,可我们要利益众生的悲愿没有尽头。所以说,菩萨道修行是悲愿无尽的相续,不存在成佛就没事干了,而需要经过多生的相续,不断利益众生。  “于彼道次第之进步,若无一体相圆满所依之身,如现世之身仅有一二支分,任修何种亦难增长。”如果要在菩萨道修行中有所成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份,否则是很难利益众生的。很多人想修行,却没有福报,每天要打工,要为柴米油盐操劳,而且家中逆缘很多。所以修行也需要福报,需要圆满的身份。否则,总是存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问题,包括生理、心理、环境、人事等,都会对修行造成困扰。我们能在这里听闻佛法,算是很有福报了,但是不是圆满呢?未必。要不就是身体的问题,要不就是妄想的问题,要不就是环境的问题,总有各种不圆满,所以修行进步就比较慢。  “故须一圆满一切支分之身,彼亦须具足所受用财、能受用身、同受用之眷属与能成办之事业四种圆满也。”在佛道修行中,我们需要有圆满的身份。从外在条件来说,需要具备所受用的财,柴米油盐不成问题;有能受用的健康身体,有机会、有条件、有能力听闻佛法;同时还有善知识、眷属等各种外护,帮助我们成就道业;当我们想利益众生时,各种条件都能具备,而不是你想做什么时,障缘多得不得了。这四种都是菩萨道修行中不可或缺的方便。当然也不是说,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我们就不能行菩萨道了。只是条件比较差的话,做起来会很困难,不容易做得圆满。  “虽有彼许之圆满,然多随烦恼缘而转,故亦须不随烦恼增上而转。”虽然你具备相应条件,可从自身来说,如果每天都在烦恼中,菩萨道也是修不起来。如果克服不了自身烦恼,怎么利益众生?所以,必须不随烦恼而转,这就需要靠禅定。其实前面说的所受用财、能受用身、同受用眷属和能兴办之事业这四种圆满,也是建立在六度的基础上。布施能使我们具足财富,持戒能使我们获得圆满身份,忍辱帮助我们获得眷属,精进帮助我们获得成办事业的能力。这四种因离不开前四度,而降伏烦恼必须靠禅定。如果没能力降伏烦恼,菩萨道修行是无能为力的。  “然此亦未足,须于诸取舍处不颠倒行,善能分别于所缘境。”但有了前五度还不够,还需要智慧,要了知因果,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知道什么该做而什么不该做。社会上不少人条件很好,有权力,有地位,有金钱,结果却比较麻烦。因为地位越高,金钱越多,诱惑也越多。如果没有智慧,这些都会成为不善业的增上缘。反过来说,如果有正见,有智慧,这些条件才会成为善业的增上缘。  “若不尔者,如竹苇、芭蕉之结实,及骡怀妊而反自害,即以彼圆满而成害故也。”这里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如果不是“善能分别于所缘境”,就会像竹苇和芭蕉,一旦结了果实,马上就死了。又像骡子,本来是不能怀孕的,所以怀孕就会害了自己。同样,财富、地位、事业等本来都是福报,但如果没有智慧,就会成为作恶的增上缘,让自己反而被这些圆满祸害。  “若具慧者,则知为昔善业之果,仍更于诸善因努力,渐成增长。”有智慧的人会发现,这些福报来自过去生所修的善业。我们拥有福报后,更应该积集善因。只有这样,未来才能不断积累福报,成就善业。  “若无此慧,先积之果,受用令尽。新者未增,后则从始感苦焉。”如果没有智慧,之前积集的福报很快就会用完。如果新的善业没有增长,以后就要开始受苦受累了。  “故于余生感六盛事,非从无因及不顺因中出生。其随顺因亦如其次第六度而决定,修道时之资具等者,即为现时之增上生,身圆满等究竟之增上生者,唯佛地有也。”我们要在未来生修行,必须有圆满的资具,感得从身份到定力、智慧等六种盛事。但要知道,这些福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什么神创,不是没有因缘,也不是其他因缘造成的。能够产生这六种福报的因,就是布施等六度。修道所需要的前提条件,就是现前的暇满人身。这个身份是从修六度来的,而究竟圆满的身份,唯有成佛才能具足。  “如《庄严经论》云:现上受用身,眷属勤圆满,烦恼常无力,所作不颠倒。”下面引《大乘庄严经论》的偈颂加以总结。现在这个良好的身份,包括所受用的财、能受用的身和圆满的眷属,还有精进和事业成就,此外,没有烦恼而且有智慧,所作不颠倒。这六种能帮助我们成就殊胜的修行身份,也就是增上生。  这部分讲了六度是根据什么安立的。第一是从增上生,即良好的善趣身份。乃至佛陀究竟圆满的身份,都离不开六度。  ② 自利利他  “第二,观待于成就二利数决定。”二利,即自利和利他。第二,从自利利他的角度,建立六度的内容和次第。菩萨道修行无非是自利利他,在利他过程中完成自利的修行。  “若以如是之身学菩萨行,菩萨之事唯二而已,谓修自他之利也。”以我们现在的身份学习菩萨行,而菩萨所作的事业只有两种,即成就自己和众生的利益。那么,成就二利和修六度有什么关系?  “于修利他,首须以财而作饶益。彼中若具损害有情之施,则任何亦无成就。”六度包含自利和利他,先从利他开始说。菩萨要利益众生,首先要做的是以财物饶益他人,而且是如法的财物。如果布施不如法,或对有情具有损害,不仅不能利他,可能还会害他。  “善能遮止损害他之所依,是大利他,故须戒也。”怎样才能如法布施,帮助他人,没有负面影响?这种布施必须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上,符合戒律规范,所施物也属于正命所得。否则,不如法的布施很可能会有负面效应,所以没有戒是不行的。  “于戒圆满,若他来损害而不能忍,或一或二而作报复,则戒不清净。”如果想持戒圆满,必须具足忍辱。菩萨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从律仪戒来说,要做到不杀盗淫妄,如果没有一定忍辱力,是不容易做到的。比如看到诱惑时,贪心就起来了。包括你对自己的欲望、情绪的控制,也离不开忍辱。还有别人骂你、打你、损害你利益时,你就会起嗔心,以打报打,以骂报骂,持戒就没办法清净。总之,必须有忍才能把戒持得圆满。  “故于他损须不顾念之忍也,以不报复能免他积多罪行,彼欢喜已,有善利行,故成大利他矣。”所以面对有情的损害,我们必须忍辱。如果人家打你、骂你、说你,你能做到不报复,而且用慈悲和良好心态去对待,去包容,避免对方继续造恶,积累更多恶业。如果对方感到欢喜,就有可能生起善心,多做善事。所以说,只有具备忍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利他。  由此可见,从利他的修行来说,布施、持戒、忍辱的作用很大。  “自利者,是以慧力得解脱乐。”接下来讲自利。在六度中,智慧能帮助我们成就解脱的快乐。  “然彼于散心不能成故,须以静虑令心等住,于其所缘,方得如欲安住之堪能焉。”如果要成就智慧,证悟空性,在散心状态下是做不到的,必须以定为基础,令心长时间安住于善所缘,才能培养定力,开发智慧。否则,心就会在各种情绪和妄想中跳来跳去,根本无法从中走出。  “又于彼有懈怠亦不生,故须于一切昼夜,勤不疲厌之精进,此为彼等之根本也。”而成就定力必须有精进。如果懈怠的话,就不能持续安住在善所缘,也不可能产生定力。必须时时保持正念,反复地观察修、安住修,甚至夜以继日地修习止观。以精进为禅定的根本,以禅定为般若的根本,从而成就解脱。  “以是于彼二利六度决定。”所以六度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三度偏向利他,后三度偏向自利。从成就两种利益的角度,必须安立六度。  “颂曰:勤起舍不损,行忍利有情,住及解脱本,自利诸处行。”接着又引《庄严经论》,归纳以六度成就两种利益的原理。舍,即布施;不损,即持戒,所以不会损害有情;行忍,即修习忍辱。通过精进修习布施,严持净戒,以忍辱之心与大众相处,以此利益有情;然后修习禅定,成就智慧,这些能成就自利的修行。虽然六度的前三种主要是利他,但若离开后面三种行为,这种利他是不圆满的。换言之,布施、持戒、忍辱,只有和精进、禅定、般若相结合,才能圆满利他。因此,这一颂的内容侧重六度在自利的修行。  “于此未说利他一切处也。”前面虽然讲到,前三种是利他,后三种是自利。但如果离开自利,前三种的利他也是不圆满的。真正要圆满布施、持戒、忍辱,离不开精进、禅定、般若。六种合起来,才能圆满地利他。  “言住及解脱者,谓心住所缘是静虑之迹,解脱生死是慧之迹。此二若各各分别,则于止不误为观也。”住,即心住于善所缘,这属于静虑,也就是禅定的修行特征。而解脱生死和烦恼,是慧的特征。这两种作用是不一样的,不能将止和观混淆起来。一种是安住,一种是安住后进一步修观,开发智慧,从而解除生死烦恼。  ③ 圆满利他  “第三,观待于成就圆满一切利他相数决定。”第三,从圆满利他的角度,建立六度的内容和次第。  “先以财施除彼贫乏,次于有情不作损害,犹不仅此,且堪忍他害。”怎样才能圆满利他?首先要以财布施解除对方的物质困难。其次,对有情不作损害。不仅如此,当众生损害我们时,还要具有堪忍的能力,否则就会以嗔报嗔,以打报打,不能真正利他。  “为他助伴,不厌精进。依于静虑,以神通等令意悦,欲堪成法器。依慧善说,断其犹豫,令得解脱。”当我们要帮助众生时,必须不厌其烦。进而通过禅定、神通等各种方便,让众生欢喜,也想成为依法修行的根器。还要依智慧善说佛法,当对方修行有疑惑时,以佛法为他断除疑惑,解脱烦恼。  “故六度决定。”以上几方面,必须通过修习六度来完成。以财施去除众生的贫乏,即布施;对众生不作损害,不行杀盗淫妄,即持戒;当众生伤害我们时,还能善待之,要有忍辱;帮助众生不厌其烦,必须有精进;以神通令众生欢喜,必须有禅定,如果自己都心气浮躁,怎么让众生宁静欢喜,想成为法器?最后是以智慧引导众生修学,解除对方的疑惑。总之,通过修习六度,获得这六方面的素养,才能圆满利他。  “颂曰:不乏亦不损,忍害事无厌,令喜及善说,利他是自利。”不乏,让对方没有贫乏,是布施;不损,不损害有情,是持戒;忍害,忍受他人对我们的伤害,是忍辱;事无厌,在利益众生过程中不会厌倦,是精进;令喜,以神通让众生欢喜,来自禅定;善说,善于为众生说法,来自般若智慧。  通过这六方面能圆满利他的修行。所以,菩萨道修行是通过利他完成自利,利他和自利不是对立的。世人总把自利和利他对立起来,以为利他就要吃亏,所以只想着自己,结果损人利己。从菩萨道修行来看,利他和自利的心是一样的。当你具有利他心,就能通过利他成就良好的生命品质,事实上,这是最好的自利。比如我们修布施,就在克服悭贪,成就无贪的品质,将尽未来际从这种品质中得到利益。贪的人多辛苦,无贪的人多自在。所以说,利他就是自利。  ④ 总摄大乘  “第四,观待于摄一切大乘数决定。”第四,如果要完成大乘菩萨道的修行,六度可以包括一切。  “谓于已得受用无贪,未得受用而不希求,无所顾恋。如此则能守护学处,受持净戒,而复敬重。”修习菩萨道,首先是对我们拥有的一切,不论色身还是钱财,都不能有贪著之心。而布施正是不断克服悭贪的过程,由此培养无贪的品质。对拥有的不贪著,对没有的不希求。具备这种素养后,才能持好戒律。因为律仪戒要克服生命中的贪嗔痴,而菩萨戒的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还要发心利益一切众生,修布施,修善法。具备无贪的品格,才能更好地受持戒,敬重戒。  “于依有情及非有情所生苦恼堪忍无厌。”非有情,即天冷、天热等恶劣环境。当有情和环境对我们造成损害时,我们具有忍耐的能力,忍辱的素养,不生苦恼。后面会讲到,忍辱包含三方面,一是忍耐冤家对我们的伤害;二是忍耐恶劣的生活环境;三是当佛法真理与固有观念发生冲突时,有认可的能力。  “随于何善所作加行,勇敢无厌,及修止观、无分别瑜伽。”在修行过程中,当我们选择一种法门,或持戒,或修禅定,或闻思经教,都要勇猛精进,而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有了精进之后,还要贯穿到止观修行,以及无分别瑜伽,即空性慧。  “以此六事摄大乘一切所行,彼等亦以六度次第而成办,无须多故。”这六项内容包含了大乘菩萨道的一切修行,必须通过六度的次第修习才能完成,不需要更多了。  “颂曰:不贪著受用,极敬二无厌,无分别瑜伽,摄大乘一切。”这里又引一个偈颂加以归纳。不贪著受用,是通过布施、持戒完成。极敬,就是敬重戒,守护学处,通过持戒完成。二无厌,是对忍辱和精进这两种修行没有厌倦。无分别瑜伽,指禅定和般若的修行。这六项包含了大乘菩萨道的全部内容。  ⑤ 具足方便  “第五,观待一切道或方便之相,为增上数决定。”第五,从菩萨道修行必须具备的方便来说,也要通过六度才能完成。  “于已得境界受用不贪之道或方便者,是谓布施。以串修舍,于彼离贪故也。”用什么样的方便,能使我们不贪著已经拥有的境界呢?就要修习布施。在不断修舍的过程中,克服悭贪,形成不贪的相续。  “为求得未得境界,于彼功用散乱,作防护之方便者,是由安住于比丘律仪,不生事业边际之一切散乱故也。”在没有相当成就前,我们难免有凡夫心,就会对很多没得到的受用心生希求,比如我要做什么,希望拥有什么。除此之外,每种情绪、妄想、烦恼,都在寻找相应的境界。当这些念头生起时,心会进入散乱的状态。本来我们在家里禅修,坐得很好,一旦生起想吃什么或拥有什么的念头,心马上就散了,坐不住了。怎样才能防护这种散乱?就要靠戒律。比如在家居士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后,相关的五种事都不能干。出家人则有沙弥戒、比丘戒。这些都是防护散乱的方便。当妄念生起,戒马上就出来保护你: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从而平息妄心。  “不舍有情之方便者,是谓忍辱,以作一切损害之苦,立思不舍离故也。”菩萨道的修行要不舍有情。在这个世上,我们之所以会舍弃有情,之所以会有很多你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都是因为嗔恨心的作用。之所以有嗔恨心,就是因为不能忍辱。如果我们有忍辱的修养,就不会对有情的伤害心生嗔恨,不会因此舍离他们。  “增善方便者,是谓精进,由勤精进,善增长故也。”增长善法的方便就是精进。精进修行,善法才能茁壮成长。这里所说的善法,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及三十七道品,都要由精进才能增长。所以说,精进就像给善法种子浇水一样。  “净障方便者,是末二度,以静虑净烦恼障,以慧净所知障故也。”契入空性的障碍主要有两种,一是烦恼障,一是所知障。要净除这些障碍,必须靠最后的定和慧二度。通过修禅定可以降伏烦恼障,通过开智慧可以断除所知障。当然,彻底净除烦恼障和所知障都要靠慧,但慧的成就离不开定。这里的“以静虑净烦恼障”,可能翻译有点问题。禅定主要是降伏烦恼,真正净除必须靠慧。  “是故于六度决定。”所以说,六度是菩萨道修行必须具备的方便。  “颂曰:于境不贪道,防得彼散乱,不舍有情增,余为净治障。”此颂是对六度的总结。通过修布施,可以做到于境界不贪;通过持戒,可以对治散乱;通过修忍辱,可以获得不舍有情的修养;通过修精进,可以增长善法。通过修习禅定和般若,可以使我们净除烦恼障和所知障。  ⑥ 成就三学  “第六,观待于三学数决定。”第六,从戒定慧三学的角度安立六度。不管解脱道还是菩萨道的修行,虽然内容很多,但可以归纳为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六度的修行,本身就具足了三学。  “戒学之体,即是戒度。此须有不顾受用之施,方能受戒,故施为戒之资粮。”戒学的体,相当于六度中的戒度。一个人要持好戒,必须有布施的基础,有“不顾受用之施”,这主要从菩萨戒的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来说。同时,布施还能使我们成就不贪,这是持戒必须具备的素养。所以说,布施是持戒的资粮。  “受已,又以他骂不报等忍辱而为守护,则忍为戒之眷属。”受戒之后,对众生的损害,我们还要有忍辱的修养,才能守护戒行。此外,面对自己的烦恼和欲望,面对外在环境的诱惑和损害,如果不能忍辱,也是持不好戒的。所以忍辱是持戒的眷属,也就是助缘。  “静虑是心学,慧是慧学也。”六度中的第五静虑度,属于三学中的心学,也就是定学。第六般若度,属于三学中的慧学。  “精进,遍通于三学所摄,故六度决定。”精进通于戒定慧三学,不管你是持戒、修定还是发慧,都离不开精进。这是从三学的角度看待六度的安立。  “颂曰:三学作增上,佛正说六度,初三末二二,一者三分摄。”最后以一个偈颂作为总结。依戒定慧三学的增上,佛陀又开为六度。初三,即布施、持戒、忍辱前三度,是属于戒学的范畴;三学中后两项定学和慧学,对应六度的最后两种,静虑度和般若度。而六度中的精进度,是通于戒定慧三学的。当然这种区分只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的。  “如是,当以如何圆满之身,自他之利如何圆满,住于何乘,具足几种方便之相,修何学处,而能圆满身、利、大乘、方便、学等者,当知即为六度。”最后总结说,作为菩萨道的修行,应该从哪几方面安立。当以如何圆满之身,是说菩萨道修行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份,怎样才能圆满这个身份;自他之利如何圆满,是说菩萨道修行要完成自他之利,怎样才能圆满自他之利;住于何乘,是说作为菩萨道的修行,应该修什么;具足几种方便之相,是说作为菩萨道的修行,怎样才能克服凡夫心,成就佛菩萨品质;修何学处,是指三学,由此而能圆满身份、利益、大乘、方便等修行。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菩萨道修行所要具备的条件,只有修习六度才能完成。这就是为什么安立六度的原因。  “是菩萨修持一切要道之总聚,乃至未得广大甚深定解以前,当思惟之。”六度是菩萨道修行的要领,当我们对此没有坚定不移的信解前,必须不断思考它的意义。如果对六度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和信心,自然就会这样去做了。  2. 六度的安立次第及原理  前面讲到六度安立的原因,接着从三个方面说明,布施、持戒、忍辱等次第的安排有什么根据。一是生起次第,二是胜劣次第,三是粗细次第。  ① 生起次第  六度的安立,前一法具有引发后一法的功能。如布施是持戒的基础,持戒是忍辱的基础,每一法之间都是有关联的。  “若有于受用不顾不贪之施,则能受戒。”首先是布施。如果对受用境界有不顾不贪的素养之后,才能受戒,尤其是受菩萨戒。  “若具防止恶行之戒,当能忍辱。”如果你能持好戒律,才能修习忍辱。  “若有不厌难行之忍,则逆缘少而能精进。”如果具备忍辱的修养,逆缘就很少,容易精进。反之,嗔心重的人树敌众多,精进修行时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若于日夜勤行精进,则心于善生起堪能之三昧。”如果精进修行,心就容易安住于善所缘,从而生起三昧,获得定力。  “若心等引,则生通达真实如所有性之慧也。”等引,定名。如果具备定力,才能产生通达空性的智慧。如所有性,即空性智慧。  总之,有了布施,才能持好戒律;有了持戒,才能修习忍辱;有了忍辱,才能发起精进;有了精进,才能成就禅定;有了禅定,才能圆满般若。这是生起次第,即前一法能引发后一法。或者说,前一法是后一法生起的因缘。  ② 胜劣次第  “胜劣次第者,前前劣,后后胜也。”所谓胜劣次第,胜,更殊胜;劣,更普通。就心行来说,前一法是劣,后一法为胜。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  比如布施,很多人能做到,但持戒就不容易持得圆满,而忍辱则更难。乃至般若的成就,是最殊胜的心行。具足般若的人,一定具足禅定;但具足禅定的人,不一定具足般若。所以般若更胜,禅定相对来说较劣。具足禅定的人,必然会有精进,否则就不能得定;但具足精进的人,不一定会有禅定。所以说,心有胜劣次第,即后面的心比前面的心更殊胜。  ③ 粗细次第  “粗细次第者,前前较于后后,心易转而事易作,故相粗显。”所谓粗细次第,即前面的心粗,后面的心细。所以,前一法的心比后一法容易生起。  “反之,后后较于前前,知与行俱难,故前粗后细也。”反之,后一法比起前一法,不论在认识还是行动上,都更难一些。比如持戒比布施难,叫人出点钱容易,但叫他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就不容易了。就像这个道理一样。  “《庄严经论》云:依前而生后,住于劣胜故,粗显及细故,说彼诸次第。”再引《庄严经论》,对三种次第加以总结。一是生起次第,依前面的法,引生后面的法;二是胜劣次第,前面的法为劣,后面的法为胜;三是粗细次第,前面的法粗,后面的法细。由此,安立六度的先后次第。
《道次第》修学课之七十二【学前思考】通过上一课的修学,我从宏观上认识到,成佛离不开方便与慧两大要素,也就是六度。具体而言,六度的每一度,对完成佛道修行有什么作用?是否必须全部修学,缺一不可?六度是根据什么修行原理安立的?【观听内容】菩萨行的安立,116分钟【思惟导图】【思惟修习】  一、发起菩提心后,才真正有资格受持菩萨戒。我了解菩萨戒吗?  1.对于菩萨戒,我最初的认识或印象是怎样的?其真正意义是什么?我想受菩萨戒吗?为什么不敢受?为什么很想受?受菩萨戒前先要学戒,这对将来持戒有何作用?现在,我是否决定认真学戒,以后一定要受菩萨戒?  2.菩萨戒与六度是什么关系?对“六度包括菩萨的一切学处”有何理解?我真正知道六度的分量吗?“舍凡夫心、成就佛菩萨品质,都可以通过六度完成。”“六度是菩萨道修行的要领。”对此有何感想?是否认识到,六度是引导我成佛的最佳途径,决心努力行持?  二、对于六度,可依各自特点而选择性修学吗?为什么必须全修,原因何在?  1.对“观待于增上生数决定”有何理解?暇满人身对成就菩萨道修行有何重要性?检视自己,存在哪些不圆满处?怎样才能感得圆满人身?六度怎样分别帮助我获得具足“财富、身体、眷属、事业、定力、智慧”的修行身份?六度若不完整,将导致怎样的修行障碍?  2.对“观待于成就二利数决定”有何理解?菩萨所做的事,最终要达到哪两种目标?检视自己,具有自利利他的能力吗?怎样才能成就解脱,真实利他?六度是怎样分别帮助我成就解脱和利他的能力?六度若不完整,能圆满自他之利吗?  3.对“观待于圆满成就一切利他相数决定”有何理解?菩萨道的修行,能否仅停留于普通的利他行?圆满利他与究竟自利是什么关系?六度是怎样分别帮助我引导众生学佛,使之获得究竟利益,从而圆满利他?六度若不完整,能圆满成就自他之利吗?  4.对“观待于摄一切大乘数决定”有何理解?菩萨道的修行,最终要帮助我成就什么生命品质?六度如何帮助我成就悲智双运的生命品质?是否认识到,六度总摄菩萨道修行的所有内容?六度若不完整,能圆满成就佛果吗?  5.对“观待一切道或方便之相,为增上数决定”有何理解?若欲成就菩萨道的修行,必须对治生命中的哪些过患?六度是怎样分别对应止恶行善、净除二障的方便?是否认识到,六度具足菩萨道广利众生所应具备的一切方便?六度若不完整,能否彻底克服凡夫心,成就菩提心?  6.对“观待于三学数决定”有何理解?三学对修行有何重要性?六度与戒定慧有何对应关系?是否认识到,六度具足三学?若不完整落实六度,能圆满成就三学吗?  由此思惟,是否认识到六度是根据菩萨道修行应具备的全部条件——身份、利益、大乘、方便、三学而安立,成佛缺一不可?由此,我是否决定完整地勤修六度?  三、六度可依各自特点安排学修次第吗?出于哪些原因,必须次第而修?  1.对“生起次第”有何理解?六度中,前者之于后者是什么关系?前者为何是引发后者的因缘?  2.对“胜劣次第”有何理解?六度中,后者较前者是什么关系?后者的心行为何较前者更殊胜?  3.对“粗细次第”有何理解?六度中,前者与后者是怎样的难易关系?  由此思惟:是否认识到六度的安立有次第关系,要学好后者,须先学好前者?由此,我是否决定依次修学六度?  四、依六度能度脱烦恼,成就悲智,抵达成佛彼岸。那么,依两套模式能否使生命从迷惑走向觉醒,成就菩萨道的修行?三级修学的宗旨是什么?是否认识到,两套模式涵盖了六度?以己为例,怎样在两套模式中修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心行检验】  是否认识到,六度包括菩萨一切学处,是舍凡夫心、成就佛菩萨品质的最好方法?由此,对修学六度生起决定心、欢喜心了吗?  是否清楚,六度的每一度都是根据菩萨道修行要素而安立,以及次第安立的原理?由此,我是否决定完整而有次第地修学六度?对具体修学每一度,是否生起必学与好乐之心?是否明确,践行两套模式就是修习六度?
信箱:(咨询)
(认证、投稿、纠错)
【济群法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乘佛法四大菩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