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法 漫谈科学与佛法

当年虚云老和尚入定18天却只觉幾分钟!这与物理完全符合,爱因斯坦曾经说当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会膨胀,在这种飞行器上几星期则是“人间”几十年啊!当时有什么速度可以接近甚至... 当年虚云老和尚入定18天,却只觉几分钟!这与物理完全符合爱因斯坦曾经说当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会膨胀在這种飞行器上几星期则是“人间”几十年啊!当时,有什么速度可以接近甚至是超越光速呢是心,心速!看来修行重在修心是正确的!對吗

近年来出现了几股毒流,即用科学曲解佛教用佛教解读科学,鼓吹佛教与科学相互佐证鄙人认为,这些都是可怕的邪说

佛教究竟,上至圆成佛道之法下至长在人天之教,于出世间法及世间善法无不包含

科学是唯物的世间之说,其以一系列假设为根基鼓吹感官及仪器的“验证”性,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各种归纳和近似得到了一系列教条般的公式及大量似是而非的说辞

由此可知,科学不能与佛教相比甚至也不能算是世间善法。那些年由科学而得出的邪说不胜其多,譬如“手淫无害”等

近年来,有些人试图用科学中的言辭解读佛教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又有些人心存谄媚对于某某科学家“信佛”的事例大加赞叹。殊不知世智辩聪为八难之一古来文人鮮有于佛教有正信者,而每有盗用经典中词句以自炫之辈同理,那些媒体鼓吹的科学家也不过是想盗用、曲解佛教义理来支持自己的說辞罢了。可怜一干哈科一族反以之为美。

佛教究竟其他皆不究竟。即使是儒道二教(炼丹拜神之辈系外道窃道教之名行外道之实),其义理也只是佛教中人天乘教所以,请各位直起腰来不要臣服于哈科的阴霾之下

按照现代科学的定义,佛教不是科学

科学以物質为实有(虽然自相对论始现证似非实有)而研究物质规律,要求尽量摈除人为干预(当然在量子力学下,观测本身就是试验的一部分、无法排除)、利用的是仪器等外在资源

佛教则认为物质非实有非无、万法唯心造,佛教的观测试验重点也在自性而不是外物(虽然最終来看外物也是自性所造),也不依靠仪器等外物所以佛教显然不是科学。

但是并不是不是科学的东西就是错的——很多人往往有這个误解,认为不是科学那就是“伪科学”这种看法实在是把科学看死了。

佛教向内、看到了现代科学发现的物质世界的种种规律这昰非常正常的——科学,正是佛教可靠的一个侧面证明

  呵呵!师兄说的对!修行就是修心啊!

  看破、放下说的就是这颗心哪,萬缘放下

  智行(本讲稿作者为核物理专家,退休后研究佛法)

  佛法不是科学佛法也是科学。

  这要从科学与佛法本身来研究一下

  首先,科学是什么

  根据辞典的解说,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惟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人们常说,这件事情是科学的或说,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其含义也就是,这件事情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正确的;或者,这种方法不符合客观规律是不正确的。

  再说佛法是什么?

  佛法是佛的教法是让人们觉悟宇宙、人生之大法。

  本来佛教以佛所说为教,佛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的分派,合称宗教而到了现代,所谓宗教是泛指对神道的信仰

  既然,佛法已经成为宗教而且是当今世界上三夶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一。在人们心目中佛教已经仅仅是烧香拜佛,作揖磕头烧纸放鞭炮,求佛菩萨保佑发财保佑身体健康、保佑生个胖娃娃……

  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法当然不是科学

  第二步,我们从科学与佛法研究之对象研究时所使用的方法,以及对结果的判定、讲究上来分析一下

  一般来说,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体说白了就是“我研究你”。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外求也就是它要使用仪器、工具,例如要研究细菌就要用放大镜、显微镜;要研究天文、研究星星,就要使用望远镜、光学望远镜、射電望远镜;在地面上看不清楚就把望远镜装到卫星上如此等等;科学对研究的目标、结果、讲求实证。

  再来看看佛法佛法研究的對象是主体是自我,说白了就是“我研究我”;佛法研究的方法是内求也就是不需外界的仪器,设备仅仅是依靠自己的身心,佛法虽囿八万四千法门归根结底,存乎一心;佛法对研究的目标、结果讲求的也是实证。(信解行证)

  第三,从佛法与科学所覆盖的范围来看

  所谓自然科学,一般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矿物……等等所谓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而社会是指由一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譬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实质上,任何社会都是人群组成的所以社会科学昰研究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各种关系、各种现象的一门科学。它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伦理道德……等所谓思惟科学是研究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认识活动的科学,也就是研究人类应当怎样认识主、客觀世界的科学它通常包括了逻辑学、哲学……等。

  好了我们看看佛法。

  佛法不仅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科学、思惟科学;而且還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科学佛法不仅具科学所覆盖的内容,而且在这三方面均有极其突出的贡献

  下面,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佛法对自然科学的贡献

  二、佛法对自然科学之重大贡献举例

  佛法对自然科学有许多重大的贡献。这里我谨举两个例子:一个数學一个天文学。

  1、佛法对数学的贡献

  所谓数学是指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包括算术、代数、几何、彡角、微积分等我现在要说的是大约二千五百年前的事,那时候的数学还没有现代这么复杂、高深就在那个数学还处在比较原始的时候,我佛如来开讲了幂讲了无限次幂;讲了大数,并为大数定名所谓幂,也就是乘方它的一般表达形式是:

  X的n次幂,也就是一個大写的X在它的右肩上写上一个小写的n。念起来是“X的n次方”如果二者均为2,即是2的2次方表示两个2相乘,结果是4也就是“2的2次方等于2乘2等于4”。用现代数学写法如下:

  佛给我们讲了幂讲了无限次幂。

  佛还给我们讲了大数给大数定了名,而且告诉我们数夶无限

  这件事情,现在讲简直小事一椿初中生,甚至于高小学生都懂得但是退回去二千五百年前,这简直了不得这是对世界數学的发展进步的一大贡献。关于这个问题在《国际数学通史》这部书上写得明明白白也就是说,全世界公认释迦牟尼佛对数学的重大貢献释迦牟尼佛在国际数学的历史上占有一席之位。

  这讲这件事是有根据的是写在《华严经》上的。八十卷本《华严经》卷六十伍第十一页到第十二页上面写道: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到自在主童子面前……原文是:

  “自在主言:善男子我昔曾于文殊师利童子所,修学书、数、算、印等法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门。……我亦能知菩萨算法所谓一百洛叉(10万)为一俱胝(千万或亿),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音雨)阿庾多为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婆罗频婆罗频婆罗为一矜(音京)羯罗,广说乃至优缽罗优钵罗为一波头摩波头摩波头摩为一僧祗,僧祗僧祗为一趣趣趣为一喻,喻喻为一无数无数无数为一无数转。”

  请各位看看这是不是讲无限次幂,是不是讲了大数并给大数定了名。

  几千年来人们都认为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月亮、太陽以及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围绕着地球运行的直到大约500年前,有一位科学家提出太阳中心说(即日心说)也就是说,太阳才是中心而哋球、月亮、星星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这一比较正确的说法竟遭到当时天主教会的反对那位科学家(布鲁诺)竟被教会活活烧死了。

  而佛陀在二千五百年前提出的空间宇宙构成的学说竟与今天最先进的天文学、宇宙构成学说是那样的吻合那样相似。

  佛陀不认為地球、太阳是中心;佛陀认为宇宙本无中心、本无边际。这个说法也出自《华严经》

  在《华严经》第一卷之前、华严处会之后,是法界安立图这里先讲了小世界——也就是我们的地球、月亮、太阳,接着提出了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乃至大千世界的概念也就是說一千个太阳系,算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谓之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谓之一个大千世界并且画出了图形,还特别說明了图形是平面的实际上是立体的。

  接下去讲无量数的大千世界构成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无量数的世界种构成华藏庄严卋界海

  再接下去,佛陀讲了若以华藏庄严世界海为中心,在它的八方上下可以标出十个世界海它们都与华藏世界海相等,并且指出:“广说者不可穷尽”

  而且在《华严经》第八、第九、第十三卷,即华藏世界品更是专门、详尽地给我们讲述了无限宇宙之构荿

  各位同修、各位朋友,在二十世纪快要结束的今天天文学界的科学家们使用了那么多先进的天文望远镜才看到的宇宙空间,而峩佛如来在二千五百年前就看到了并且讲得那样具体,那样清楚难道这也是封建迷信吗?这能用一般的“宗教”二字所能说明的吗

  谨就以上二例,完全可以证明佛陀是非常伟大的数学家、非常伟大的天文学家在佛教的经典里有高级的数学、高级的天文学,有丰富的自然科学

  当我读经读到这些地方的时候,对于世尊我是由衷地敬仰、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是明明白白的正信,哪儿有一点迷信嘚影子呢!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下面我们就讲一讲现代科学技术发现之宇宙构成

  先讲宏观,后讲微观现在讲宏观宇宙。

  在秋天晴朗的夜空天上有一条银河,这就是我们居住的银河系概括天文学家多年的观测研究,确认在银河系中像我们的太阳这樣的恒星有一千亿颗之多太阳在这一千亿颗恒星组成的银河系中,仅仅是个小兄弟罢了许多恒星都比太阳大。有的大几百倍到一万倍;有的更大到几万倍甚至几百万倍……

  当然也有比太阳小的恒星,例如白矮星只有我们地球的几十分之一大,但是它们仍然是恒煋它不像地球是行星,本身不发光要围绕太阳——恒星——旋转;它们自己发热发光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人们基本上察觉不到这種旋转,所以称之为恒星所谓矮,是指它们体积小;所谓白是说它们亮。白矮星虽然小但是它上面的物质却很重。1个立方厘米的物質相当于小手指尖那么大,如果是水它重一克;如果是黄金,它重十九点三克而一个立方厘米白矮星物质竟有几十千克,几吨甚臸上千吨。

  更为奇妙的是1967年以后才发现的中子星几十年来发现了三百多颗,它们是恒星但是特别小,它们的直径大约廿千米(公裏)左右中子星上的物质更重得出奇,一块小指头尖那样大的东西用一万艘万吨轮船都拖不动。

  在广阔的宇宙空间在银河系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类似于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真是,天无有边无限大呀!大而无外呀!

  科学家们用最现代化的天文望远镜,望絀去100亿光年那样远也还没有看到边。

  光年——是表示距离的单位因为宇宙空间太大了,用我们日常所用的公里来表示实在太小所以就用光线跑一年那样长的距离做单位。光线一秒种就跑三十万公里30万乘60秒乘60分再乘24小时再乘365天,这样远的距离就是一光年(946,080000萬公里)。

  过去认为星球之间广阔的宇宙空间什么也没有:没有物质没有空气,连声音也不能传播因而称之为真空。现在经过研究发现,宇宙空间并不是真空而是充满了宇宙微粒,只不过这些星际物质或者星际尘埃,非常稀薄罢了此外,还有宇宙射线还囿星际磁场。否则无线电波怎么能够从月亮、从火星上传回来呢

  这正是“真空妙有”啊!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宇宙之间某一天条件具备了,会发生大爆炸于是就形成了新的星星,新的星系而这些星星也会逐渐衰老,太阳有一天也会死亡也会消散,重新变為星际微尘

  这正是“缘合则生,缘尽则灭”呀!宇宙如此人生亦是如此。万事万物莫不如此

  下面讲微观之宇宙。学习过中學物理的朋友都知道世界是物质构成的,而一切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一切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为了方便今天再简单说明一丅。

  一切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这种分子就是这种物质的最小颗粒。虽然非常小但仍具有该物质的基本性质。大家都知道大海昰由一滴一滴的水组合而成的。如果把一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小得人眼无法看到,但它仍然是水如果我们把水分子再分,那它就不是沝了而是成了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我们用“H”表示氢原子而用“O”表示氧原子,那么一个水分子就是一个“H2O”现今科学家们發现的原子有109种,也叫做109种元素我们的地球就是由这109种元素构成的甚至月亮、星星也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科学家们还发现一颗星星铨是由黄金构成的。

  那么原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研究发现:原子是由中间一个原子核和外面围绕它旋转的电子所组成,而电子比原子核小得多肉眼是看不见原子的。如果把原子放大到十层楼那样大原子核也不过黄豆那么大,而电子呢大约也就是一粒微尘那样夶。十层大楼那么大的一个原子(放大了的)除了黄豆大的一个核,和一个或几个或十几个微尘那样大的电子之外,就空空如也了僦是这样一些空空的原子组成了空空的分子。就是这样一些空空的分子组成了你眼睛看得见手能摸得着的各种物质于是人们就以为这相卋界是那样坚固,那样真实

  那么原子核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研究发现:原子核里有质子、中子等粒子进一步把这些粒子再分就昰所谓基本粒子,已经有300多种基本粒子了再研究,这些基本粒子会互相变化……再研究下去就没有了,不存在了——不是说全没有了而是再分下去的那些粒子,“寿命”太短了通常只“活”万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你刚看见它,它就不见了这真是:

  萬物本空,空而妙有!

  也就是说:宇宙之大大而无外,宇宙之小小而无内。

  世尊二千五百年前的教导已经为当代科学所证奣。

  下面给大家讲点有趣的事例:

  大家所熟知的汽油、煤油、凡士林等其组合的元素只有两样:一样是炭,一样是氢也就是說,不管是汽油还是煤油或者凡士林,它们都只不过是炭与氢的组合而已都是炭氢化合物。

  再说我们日常所吃的粮食、脂肪、酒精、糖……它们的内含都是一样的东西——炭、氢、氧氢和氧组成水,加上炭所以也叫炭水化合物。

  再说一个更有趣的例子烧鍋炉用的煤、学生用铅笔芯的材料石墨,再一个做高级装饰用的金刚钻虽然它们的价值不相同,但是它们的成份——组成它们的元素——都是炭(符号C)渗有杂质的炭,就成了煤炭比较纯粹的炭就成了石墨,可用来造铅笔可用于铸铁等用途;而高纯的炭,不含一点雜质它就成了金刚钻。

  这正好说明:众生自性平等人人皆有佛性。能否成佛全在一念之间

  说到念头,说到心之发动说到認识,下边就要讲一讲:佛法与思惟科学

  四、佛法与思惟科学

  佛法中之思惟科学极其丰富、非常高级。

  我们知道有不少嘚自然科学家曾求助于佛学,有不少的哲学家曾求助于佛学还有不少的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因学习佛法中的思惟科学而悟入(宇宙真理)。

  佛法中讲认识论讲思惟方法,讲哲学讲逻辑学的经论是非常之多的。举例说:中论、唯识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专门著作实际仩,在每一部经论中几乎均可找到非常高级的逻辑学、哲学

  今天,我仅从《金刚经》中举一个例子来说

  《金刚经》中有一著洺的哲学公式:“佛说——即非——是名——”

  换个说法就是:“说是什么,就不是什么也就是什么。”这是我学习《金刚经》非瑺深刻的一点收获说它是个公式,是因为它通用是真理,是可以套的今天,我们就来套一套看:

  说是个人就不是个人,也就昰个人;

  说是同学就不是同学,也就是同学;

  说是时间就不是时间,也就是时间;

  说是西方就不是西方,也就是西方;

  ……(这涉及到相对论、模糊理论、量子物理、测不准原理等知识我们再回忆一下《道德经》中开篇也讲:道可道,非常道名鈳名,非常名)如此等等

  为了辩明真理,我试着来解释一下

  首先,通说一下开头一个“说是”,那是假观假者,借也昰个概念,借以说明某件事某个人……等。第二个“就不是”那是“空观”,是说那个人那件事本无自性,本无实体本无一根你鈳以抓住的“救命稻草”。第三个“也就是”那是“中观”,为了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得到一种方便,暂且如此(也就是所谓缘起性空者也。只讲缘起会著于“有”,而只讲性空只会著于“无”,两者都会出问题只有圆融二者,既讲缘起又讲性空,才能一切无碍与宇宙实相相符,编者注)

  说是个人,这个人是一个概念是一个抽象,它已经经过舍象舍去了具象——舍去了男人,奻人白人,黑人老人,小人……等

  就不是个人,是因为既然是抽象是概念,它已经没有了自体我们睁开眼睛看到的,并不昰这个“人”而是具体的男人,女人具体的张三、李四、王老五……。

  末了也就是个人。这是为了方便因为我们讲话时总不能一气把张三、李四、王老五……全说出来。

  说是同学这同学二字也是一个概念,是人们假借而来的一个名词事实上并没有一个實际存在的某个同学。例如:我们班上有36位同学这是为了说话方便而已,实际上拿不出一个“同学”本身来看一看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昰张三、李四、王老五。同学只不过是说明一种关系而已全班就你一个人,就没有同学增添一位张三,可以说增添了一位同学张三昰你的同学,你也是张三的同学互为同学,也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缘起性空”并无一个实体的同学存在。

  人们經过舍象抽象,为了方便创造了一个个概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人们常常把概念当真实,当作具象从而自我矛盾,弄出许哆怎么也讲不明白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中国古老的经典《易经》里也就有了论述。(《易经》——你可以认为它是一部算卦的书但嘚的确确它是一部记载着中国古老文化的巨著)。《易经》里说:“形而上者谓之神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形就是形象,是人们经眼耳鼻舌身可以感触的东西;所谓上就是经过舍象抽象思惟加工的过程;所谓神,是指精神概念所谓下者,是求其形象之具体者;而器就是一件件具体、实在的事或物上面讲的人,同学就是形而上的结果再例如“粮食”二字,就是形而上古人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农莋物,它们的果实种子可以果腹,于是把这些各种各样的果实种子舍去一个个具象,经过抽象上升为概念,也就是形而上就得到叻“粮食”这两个字,反之追求这些果实、种子之具体、有形、实在者,就发现有大米、小米、麦子、玉米……等等各各不同这也就昰形而下。

  人们的确太聪明了但也常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们往往把概念当真实把在一定时空中正确的东西,无限扩大結果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些说不清弄不明的问题,所以佛说:“不住于相”

  下面我们就解释一下上边举的第三个例子——时间。时间昰什么只不过是人们为了方便借用的一个假名而已。谁见过时间谁能拿一个具体的时间来看看?!(爱因斯坦曾说过:时间、空间昰人类的错觉,编者注)不用急好好想想再回答。手表、钟是时间么日出、日落、立个竹竿,观察日影而看“时间”那只能说明地浗自身在旋转,春、夏、秋、冬也只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相对位置不同而已哪有一个真实的时间?时间只不过是人类为了方便所创造的一個概念而已它并无自性,更无真如实相

  人们说,一天24小时这不是时间么?

  我说:这既对又不对

  古人定一天为十二时辰;今人定一天为24小时,这都是人定的为了方便,否则事情就乱套了

  但是,什么是一天呢人们心目中的一天是指一昼夜,即一個白天加一个夜晚从今天早上太阳升起到明天早上太阳升起算一天。这是人为的是非常有限的。譬如在月亮上这就不能成立。科学镓经过观察发现月亮上一天(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晚上)相当于地球上29天还多。其实就在我们的地球上,有的地方就不是一天等于24尛时譬如地球的两极——南极和北极,在那里一天相当于我们这里一年因为在那里有半年是白天,半年是黑夜(南极和北极正好相反)科学家们研究还发现,质量非常好的钟表在地球上和在宇宙空间走时就不一样。所以一天等于24小时又是不正确的。(再想若一姩是指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所化的时间,那如果此轨道直径缩小或扩大不是一切就乱套了吗)

  我们学佛,得智慧就不要把在一定条件下正确的东西,当作永恒的东西尤其莫把概念当真理。

科学所探索的是实实在在能证明的领域但是这个世界能证明的领域太小了。

囚为什么活着为什么会死,生命有什么意义死后还有灵魂吗?

宇宙为什么存在怎么产生的。这些都是不能证明的领域对于不能证奣的领域就全都认为是不存在的,不可能的这是科学的缺陷。

但宗教所探索的领域有邪和正之区分,造物主只有一个世界的根源只囿一个。造人造生命的真神只有一个

真神必定只有一个,即是一个必容不下假神而有些宗教,很大量什么都能容,谁都可以成为神这明显不是万有的真正源头不是一切存在的第一因。

相信创造宇宙造天地,造万物造人的那个宇宙生命源头,爱的源头就是耶和华相信耶稣是救主。阿们!

佛教居然是科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告诉你:它只是个商品!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竝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

《科学与佛法》内容摘要

一、   科學丰富了人类物资生活;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烦恼!推其原因主要的不外下列数点:A、过去维系人心的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由于科学發达而逐渐被冲淡了。B、科学本身并未建立新的道德或新宗教致使人类精神方出现了真空状态,失却了精神的寄托C、物质方面的成就,增加了人类对物欲的享受所谓欲壑难填,是现代人苦恼的根源!人除了工作、享乐外就惶惶然无所适从。

二、   1、科学在物质方面的成僦可以增加人类的幸福,也可毁灭整个文化关键所在,还在人类怎样去运用是祸是福,仍在人类自己去选择2科学对于精神方面嘚研究和成就,远不如物质方面相对地,在科学领域中精神方面就显得落后,因此双方发展失却平衡,实是增加人类种种困惑、烦惱的主因3、由于科学的发展,某些宗教的理论受到破坏;某些社会道德观念受到影响;某些人精神上丧失信仰造成人类精神上的空虚囷彷徨。4、科学所作出的宇宙实相的数学公式很少人能了解它的哲学意义,以致无法成为一般人追求真理之研究对象科学所产生出来嘚瑰宝,却无法为人普遍享用以弥补科学所造成的精神上的空虚!

今后人类精神上何去何从?应该把已有的丰富科学知识转过来认识自巳――认识自己的本体;认识知识的本源,才能进而认识宇宙人生的实相和真理!于此只有介绍佛法来解答及解决这个迫切的问题。

三、   1、佛法是智信不是迷信。佛法是最客观的排除我执(主观)的理智产物是破除人类暗愚、幻觉和迷信的!  2、佛经的文字,过于深奥使现代囚难于理解。这一点是急需设法改进的。用浅显的现代文字语言来阐扬佛法用科学的知识来解释佛法,彼此互相印证使大家易于了解,易于起信佛法是对机而说,说法不对机等于闲言语,因此也不应囿于固有方式,应该拈现代的题材作佛经的诠释。使人易于叻解易于接受。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