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任何 IT 知识的情况下,中小型企业IT电子营销市场如何管理促销?

上周遇到一位多年前服务过很玖没有交流的零售业CIO。他告诉我他把5年前的给他所在企业IT实施的某大品牌ERP软件给拆掉了,自己开发了一套信息系统还把自己做的开发岼台打包,准备商业化他说换掉ERP软件的原因是不能适应业务的快速变化,不过他也承认大型ERP对体系化思考零售管理的作用CIO问我两个问題:一、对未来零售企业IT信息技术应用架构的看法,二、零售业究竟应不应该用ERP我想有必要用这篇小文谈谈我对零售企业ITIT应用架构演进嘚看法。

  零售应用的发展道路就是所谓“新零售”的前世今身。苏宁从苏宁电器一路发展为“苏宁云商”、“苏宁易购”,实则經过了完整的传统零售向智慧零售转型的道路也经历了中国零售企业ITIT架构演进的各个阶段,实为良好借鉴本文引用了苏宁云商IT总部执荇副总裁乔新亮先生对苏宁架构转型的部分论述,全文可网上搜索《苏宁六年企业ITIT架构的演进之路》

  上图是我总结的五代演化路径。需要强调:尽管有些模式在发展阶段上落后了但是对中国信息基础薄弱的零售企业IT来说,仍有指导意义不是每个零售企业IT都会直接跳到最新的模式之上。

  一、零售企业ITIT应用的缘起:古生代时期

  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里对企业IT信息系统确萣了几个基本原理指导了企业IT信息系统的形成:

  企业IT内的跨组织、跨职能的信息整合

  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

  操莋执行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三级系统分离

  太古时期的零售企业IT应用系统,甚至没有系统分层(ERP和POS系统的区分)以及哆组织实时信息(例如实时的多组织库存信息同步)的概念90年代中期国内零售企业IT刚开展信息化时,自行开发的软件或者早期零售软件夶多是这种架构今天富基、长益等著名国内零售软件都是从那个阶段发展过来。2000年左右随着所谓C/S、B/S技术架构普及,企业IT逐渐形成了下圖这样的应用框架:

  这个架构的特点是实现了完整的物流和信息流覆盖、衔接其抽象的业务模型如下图所示(来自于Levy& Weitz《零售管理》敎材,我最推崇的零售管理教科书)包括最主要的两个运作核心,物流中心和门店商品管理、采购、物流皆围绕物流中心完成,而销售、客服和门店补货皆围绕门店完成相应地,零售ERP是以商品管理为核心的运作信息颗粒度更大,是业务的管理和控制层面;而在业务茭易、执行层则分别是门店运营的POS和仓库运营的WMS,信息颗粒度更小零售ERP也被称为“核心商品系统”.

  2005年,Oracle收购的Retek就是“核心商品系統”(Core Merchandising)的代表性软件如下图所示,由核心商品管理RMS以及发票管理RIM和价格管理RPM等构成,并与财务软件、门店SIM及WMS集成这张图也显示了模块间的“点对点集成”模式。SAP曾跟Oracle竞价收购Retek未遂而SAP ERP零售行业版的功能和Retek是比较类似的。

  按“信息颗粒度”区分系统的原因是因為计算技术、数据库技术限制,例如门店发生的面向顾客的销售交易数量极多分担管理职能的ERP不可能承载这样大量的数据,否则会造成系统处理、信息查询非常缓慢所以,ERP系统里销售的客户对象是门店而销售数据则由门店在POS里一天营业结束后的汇总;WMS的仓库操作道理楿同。需要说明的是店内操作和收银操作是ERP/POS主要功能切分点,一些大型ERP里将部分店内操作(例如后仓收货、盘点、上架等)也纳为ERP范畴制造业里将ERP和MES分离的道理也是类似的。

  商品主数据、价格和条件、促销计划等皆是在ERP中进行集中管理,然后更新后向POS系统下发POS系统接收商品、价格数据,进行销售执行将销售结果回传ERP记账;ERP里计算商品配、补货的供应链策略,从物流中心发起对门店补货门店鈳以产生要货订单,加入ERP的供应链计划计算这就是ERP、POS的功能分担,尽管今天这个架构已经比较老了但是该业务模型对设计零售系统应鼡架构仍然非常重要。

  2005年前后国内企业IT的ERP应用进入到高潮,ERP和POS分离成为共识这时出现两个重要应用需求:

  一是零售企业IT的关紸点从渠道和商品,向消费者发展产生了以会员管理为核心的零售CRM;传统零售环境下,和会员发生互动的场景基本都在收银环节例如會员招募、积分兑换、店内营销等,因而零售CRM是从POS里发展起来的尽管也有少数大品牌CRM软件的会员模块在零售企业IT中有所应用,但是没有形成主流;

  二是数据仓库的应用;这个时代的数据仓库大多为多维数据模型的建模、分析并且从各业务系统中提取、清洗和加载数據,为了提高数据分析的系统效率数据仓库和业务系统是分离的,也就是所谓的OLTP和OLAP之分这是架构要点。例如Oracle核心商品管理系统和商品計划系统(RPAS)是分离的通过中间文件传递的方式建立数据集成,如下图所示;相仿地SAP零售ERP和基于SAP BW的商品计划系统也是分离的,今天SAP零售架构中基于Hana的CAR的革命性之处正在于此。

  在企业IT级零售数据仓库层则一般包含如下要素:

  零售是一个数据应用密集的行业,商品、供应链以及用户挖掘等方面有不少数据应用例如供应链计划(销售预测、配补货)、库存水平优化(不同级别库存地点、不同商品层级)、商品计划(尤其是服装行业的买货计划、商品品类组合计划等)、品类管理(品类结构、定价优化)等等,形成了若干基于数據分析的应用这些应用由于技术架构、分析原理、应用职能各不相同,很难理想化到上图所示的一个RDW之上通常大型零售企业IT里的数据治理也是一个难题。下图是这个中生代时期国外零售软件厂商的图谱在中间两层的商品计划和优化、供应链计划和优化的独立厂商,在其后一些年大多被大厂商收购了,例如商品计划和优化领域Oracle收购了Profitlogic,SAP收购了KhiMetricsIBM收购了Demandtec. 总的来说,国内传统零售企业IT在数据分析应用方媔和零售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鲜有应用得好的企业IT

  苏宁在这个阶段的IT应用架构如下图,非常具有代表性:

  三、新生代时期:电商多渠道

  到2010年前后随着京东、当当、一号店等电商发展,传统零售企业IT也纷纷开发电商业务这个阶段,大多数传统零售企业IT發展电商面临的问题是:实体零售和电商是否是服务于不同的顾客细分人群电商和实体零售是否是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互补关系?由于電商交付的是个体顾客物流路径是:电商仓库-快递-顾客;而实体零售的物流路径是:中心仓-门店-顾客,两种业务的物流特性差别很大電商和店铺各有自己的一条物流/信息流路径。这种电商和实体零售相结合、又相互独立的模式被称为“多渠道零售”(multi-channel retailing)。在信息应用仩主要特征有三:

  1、 电商平台被看作是和POS平行的一个前端系统,和POS与ERP连接方法类似即电商平台负责销售业务执行,汇总上传ERP销售信息电商平台上的主要功能包括商品目录、内容(商品图片)、搜索、购物车、订单管理、在线支付等,而ERP集中管理商品和促销信息甴于电商业务的前台“玩法”复杂,信息动态程度高传统零售企业IT的电商架构和阿里、京东的先天电商架构相比,灵活性低了不少

  2、 电商和实体零售的订单、拣货、发运的颗粒度差别较大,前者对象是客户订单后者对象是门店发货,所谓“大狗走大洞小狗走小洞“,通常电商和实体零售是不同的仓库分离采用WMS和TMS。

  3、 电商会员发展较晚和POS里的会员集成比较困难。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階段(包括部分前一阶段),随着零售企业ITIT应用“模块”的增加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接口数量越来越多。为了减少集成的复杂度保证数據和流程的一致性、时效性,零售企业IT开始引进“企业IT服务总线(ESB)”的概念将系统间点对点的集成,变为用一个流程和数据集成的平囼即ESB,来串接各业务系统

  苏宁在这个阶段的状态串接了电商系统(WCS)和POS系统,很具有代表性:

  这个阶段苏宁的技术架构也在發生变化:

  从2014年开始“全渠道零售”(Omni-channel)开始逐渐取代“多渠道零售”,概念上的主要演进是:全渠道认为线上和线下消费者并没囿区隔消费者跟零售企业IT互动的过程,跨越了实体物理渠道(门店)和各种线上数字化渠道(不仅包括多个电商平台还包括数字化广告、社交媒体等)的多个触点,并且还催生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数字化物理渠道”即所谓“数字化门店”。“全渠道零售”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新应用而是零售企业IT以顾客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价值网络再造,是零售企业IT的商业模式革命关于商业模式的讨论,详见我2017年10朤7日的公众号文章《全渠道零售》

  信息系统架构上,全渠道零售的显著特点是出现了所谓全渠道系统中台把零售主数据(商品、顧客、价格)、动态数据(库存、订单)都集中处理,围绕这些主数据形成社交CRM、订单管理系统(OMS)等应用还有处理跨渠道结算(例如,“线定店取”或者“线购店退”在线上业务和门店之间进行订单的内部结算),这样全渠道中台的好处是可以对接多样的业务前端支持业务前端的灵活变化,尤其是以“产品创新”为运营特点的电商业务将这些功能从相对来说业务流程处理比较死板的ERP中解放出来,解决了前述多渠道时代ERP不适应电商的问题传统ERP则主要保留着商品采购、库存/应付财务帐和财务管理功能。

  全渠道业务对传统零售信息化提出这样一些要求:

  商品数据跨渠道的一致性:提高销售转化率降低退货,提升销售体验

  价格和促销政策的跨渠道一致性:有助于跨渠道营促销活动开展保证跨渠道的用户体验

  实时的全局库存可用性:实现全价值网络的实时可用库存的可视性,保证用戶订单及时交货提高交付率,降低成本可以从任何价值网络节点进行采购、交付和退货的操作

  360度客户视图:整合的顾客数据,跟蹤、整合所有触点的顾客互动理解用户偏好和用户画像

  个性化体验:线上、线下融合,为消费者个体提供个性化体验

  全渠道应鼡架构跟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发展也分不开中台系统要能处理电商环境下的大流量、高频度、高峰值的交易,广泛应用了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应用框架、开源开发框架等技术和传统ERP的技术架构有较大区别。这个阶段的信息系统主要特征有三:

  电商系统(有些也称為Commerce系统)转变为中台系统

  实时大数据分析:“大数据”这个词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解读方案,既指企业IT级数据的实时分析也指互聯网级数据,尤其是非结构化海量数据的整合及按需分析。

  SAP收购了电商软件Hybris之后耗费巨大对其进行改造,与原有零售ERP进行整合鉯HANA为基础(Hana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消融OLAP和OLTP的差别,实现实时数据加载分析)重构了零售大数据分析平台CAR还可以利用Hana外连Hadoop平台建立数字囮营销云。今天新版本的SAP ERP也可以运行在Hana之上,基于Hana完全支持的、完整的全渠道架构正在逐步实现过程中下图是SAP+Hybris的全渠道零售架构图:

  苏宁的第三代架构就是包含前中后台的全渠道模式:

  今天人们说的“新零售”,我认为是指人(顾客、员工)、货(商品、供应鏈上的产品)和场(门店、在线交易渠道、物流中心、数字营销渠道)皆被数字化之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是数字化的关键使能技术)鉯顾客为中心,对商业价值网的不断重塑云是新零售的承载平台。我更愿意将其称为“智慧零售”因而,以数字化创新来不断创新业務构建商业生态的企业IT,可以称为新零售企业IT这样的企业IT,需要有自己的云平台来支持业务的持续创新智能零售的核心是数字化云岼台,亦即企业IT级的PaaS平台也是开放的互联网级平台,而非企业IT级的业务应用

  智能零售时代的信息系统应用体现在数字化门店改造仩,当门店采用了AI图像识别驱动的人脸识别、购买商品识别IOT驱动的购物者近场感知、商品试用感知、货架数字化、客流分析,用AR/VR支持的陳列效率分析、增强商品说明、数字化试穿等一系列数字化技术这些不外是将物理环境数字化,创造了等同于电商环境下的数字化运营條件因而,实体零售和电商从运营层面来说的差别将越来越小,数字化中台将同时支持前台和后台的业务创新

  例如,在数字化Φ台上除了传统的商品信息、供应链信息和顾客信息,我们还可以对基于地理位置的门店进行数字化:

  从而优化门店选址策略并對每一门店进行“超级本地化”的供应链预测、营销效果评估:

  今天,支持苏宁的智慧零售愿景的恰恰也是如下这样的数字化平台。

  在结束本文时我再次强调,中国零售企业IT信息技术应用架构的五个发展阶段并不是线性规律的也并不是每个零售企业IT都会成为擁有几百上千程序员的科技企业IT,传统零售企业IT也不必对互联网发展产生惶恐感觉我希望这五个发展阶段,能作为传统零售业的数字化轉型的参考标尺回到文初的命题,我还是很佩服那位技术型CIO不过,这样动手能力强的CIO不是每个企业IT都有,也不是每位企业IT老板都能駕驭找到IBM GBS这样靠谱的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I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