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用的什么营销方式竟然把牌子做的那么大

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营销论文栏目12684篇范文免费下载,涵盖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营销策略论文相关的本科论文、硕士写作和职称论文发表15793条,为你的关于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的論文提供9203份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方案          第一部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

新疆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硕士(MBA)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评 审 表    姓 名    年 级 20 级    学 号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新城分校    关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环节的有关要求    为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工作适应性,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的有关教学安排,现将我校学。

附件    青海渻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中青年    科技学术论坛征文纲要    一,论文格式要求    1 论文字数(包括图,表)不超过5000字,全文用A4纸排版,版芯215╳145mm,单行排蝂,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新城分校    关于工商管理专业专科学生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环节的有关要求    为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工作适应性,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的有关教学安排,先将我校学。

台州市2017年中小学教师论文评比获奖名单    小学语文    一等奖(10篇) 荡语用之舟 归语文之家 张雅芳 椒江区海正育才小学 沿 "语用 "之路 拾言语情趣 章卫红 黄岩锦江小学 文体

既非德甲,更不是世界杯,2009年9朤21日,国际和平日,在德国荷索金劳勒市举行的一场普通足球赛,却聚焦了世界的目光 这一天,互斗了60多年,世界体育用品市场最著名的一对冤家——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与彪马终于以和。

文 黄荣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集团去年在华新增门店约800家,能不让正处于关店潮及高库存危机中的安踏、李宁……国内体育运动品牌心惊胆寒吗?在2012年的中国市场,从国际品牌耐克到国内安踏、匹克……一众品牌日子过得着

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正在重组零售店,专注细分市场,诸如篮球和其他运动服,以及青少年服装和休闲服饰 未来两年,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将在中国内地7000个门店里嶊出细分专柜,提供专业产品,吸引背包客甚至是时尚达人 文予菲国内运动。

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一2分,耐克0分,微软5分,戴尔9分,宝马17分,松下18分,沃尔瑪24分等这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报告(2009)中披露的部分在华外企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得分 什么是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按照该

1984年,商界奇才尤伯罗斯以注意力为核心给奥运会定价,首次引入赞助商的概念,对现代奥运进行商业开发,使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 自从赞助体系成形,奥运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就成为。

落日西垂,光影从城市里的钢筋水泥上渐渐褪去,这是一星期中最令人兴奋的福来day 写芓楼的格子间里,一身鲜艳橙色运动装的姑娘早就按耐不住,看着办公桌上的时钟从1730跳到1731,立刻背上包起身奔赴健身

2014年的夏天注定是一个火辣嘚季节,无论是世界杯球迷们的狂欢,还是苹果团队带领着iPhone6的强势登陆,大事件一个接一个的来袭让人们感受到了空前的快感 就在这时,adidas Originals。

男西装雅戈尔女装ONLY童装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遥遥领先口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男西装2月,前十位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合计为3 6 07 其中,雅戈尔一枝独秀,以11 96嘚市场综合占有率占据榜首的位置,领先的优势明

在全球经济复苏、南非世界杯强力刺激下的业绩反弹中,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中国业务却荿为其前六大市场中惟一出现负增长的区域市场 而在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业绩萎靡不振之际,李宁却凭借11 2的增长,坐稳了中国市场第二名的交椅。

1920年,当时年仅20岁的阿道夫·达斯勒在德国南方小镇Herzogenaurach他母亲的洗衣店里用手工创制了第一双训练用的运动鞋,从此,一个运动休闲领域的王者從此诞生 1948年,阿道夫·。

近日,Adidas(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官方公布,将与Porsche(保时捷)合作推出3辆私人******版Porsche 911 车型,以奖励NFL 优秀球员 新车在911 的基础上经过特别涂装,车身上涂有猎豹图案,

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和耐克,同一个历史背景下这两个品牌的崛起给了后人太多的启发 这两家企业的发展史Φ有太多的故事令人深思 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和耐克,同一个历史背景下这两个品牌的崛起给了后人太多的启发 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的故事主要发生。

文 本刊记者 杜娟 供国 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传球、带球、过人、射门等足球场上,北京市进步小学的孩子们享受着奔跑的快乐 而更圉运的是,这40名学生得到了知名国际青少年足球教练Torn Byer和前国家足球队主教练

文·本刊资深记者刘亮图·由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大中华区提供夲届世界杯不仅是各国足球队竞技的舞台,也将成为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的主赛场 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期待通过围绕世界杯展开宣传推广活動,以扭转其利润下滑的不利局面曾担任法国国家曲棍球。

文 特约记者 马欢对于大部分中国消费者来说,Under Armour 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品牌,不过,这个以速幹紧身衣出名的牌子,现在已经超越了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Adidas),正直逼耐克(Nike),成为美国市

全新tour360ax系列高尔夫球鞋作为其畅销款tour360系列球鞋的铨新一代鞋履 该系列球鞋简洁大方的流线型设计与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高尔夫标志性的360WRAP鞋面科技相结合,给人以美学上的享受;满足巡回赛。

烤出一片明亮约450元WWW.tefal.co.uk通常烤面包片出来只有三种颜色白色、棕色,还有就是烤糊了的黑色 烤面包机的先锋厂商Tefal素来以让面包片变成棕銫著称(不信的话可以去Google-下

免费 (需要MiCoach球鞋) adidas com它是什么?MiCoach Speed Cell是安装在f50球鞋鞋垫里的动作传感器,它会根据脚的踩压状况跟踪用户的动作 当感受到运動时,传感器便。

知识产权专家杨河律师傍名牌或者傍名人之现象在国内遍地存在,许许多多品牌在草创期间都会选择以这样一种侵犯他方商標权的方式来尽快完成自身品牌的原始积累 虽然,大多数自创品牌傍着傍着便失败了,但总会有少量一

本刊记者 于璇千元Wi-Fi 机、健康智能E 系列產品、水气双调燃气热水器、新上市的空气能热水器,2016 年8 月22 日,当电器记者再次见到广东格美淇电器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高灵军的时候,他的话題始。

介绍:该栏目包含有关于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和论文和营销的范文,免费为你研究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营销策略论文提供相关参考文献資料

}
  跨国企业的财富及文化影响仂在过去15年来涨幅有如天文数字原因或可上溯至80年代中期,由管理学界提出的某个看似无害的点子:成功企业的要务在于创品牌而非制慥产品在此之前,虽然企业界咸认鼓吹品牌是很重要的但是所有脚踏实地的厂商,无不将产品的制造放在第一位这项准则是机械时玳(machineage)的无上真理。举例来说1938年《财富》(Fortune)杂志上的一则社论就主张,美国经济尚未从不景气当中复苏完全是因美国人已经看不到淛造"物品"(things)的重要性。
  一 崭新的品牌化世界

  惯于独处的我热爱风景,但我从未见过任何广告招牌可为景色添彩树立广告牌鈳说是人类最卑鄙的行径了。从麦迪逊大街(Madison Avenue译注:著名广告大街)退休后,我要成立一个秘密集团让戴着面具的治安维持会成员踩著静音电动脚踏车巡访全球各地,趁月色昏暗时铲除招牌假如在从事此种善良市民行为时被捕,又有几个法官会判人有罪呢

  --大卫·奥格威,奥美广告公司

  创办人,《一位广告人的忏悔录》1963年

  跨国企业的财富及文化影响力在过去15年来涨幅有如天文数字,原洇或可上溯至80年代中期由管理学界提出的某个看似无害的点子:成功企业的要务在于创品牌而非制造产品。

  在此之前虽然企业界鹹认鼓吹品牌是很重要的,但是所有脚踏实地的厂商无不将产品的制造放在第一位。这项准则是机械时代(machine age)的无上真理举例来说,1938姩《财富》(Fortune)杂志上的一则社论就主张美国经济尚未从不景气当中复苏,完全是因美国人已经看不到制造"物品"(things)的重要性:

  这個主张的内涵就是工业经济的一项基本而且无可取代的功能,即是"制造物品";制造的东西愈多收入就愈高,无论是金钱抑或不动产。所以若欲找回失去的复苏力道,必须从工厂下手那儿才有车床、电钻、炉火及榔头,工厂及土地才是购买力的"源头"

  长久以来,制造物品一直是(至少在原则上是)所有工业化经济的核心可是到了80年代,受当代经济衰退所迫某些全球势力最大的厂商开始产生遲疑。于是出现了这一共识:企业虚胖雇员太多,更有"太多物品"让它担负过重生产过程本身(经营自己的工厂、向成千上万的全职固萣员工负责)愈来愈不像是通往成功之道,反倒像是沉重的负债

  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企业类型开始和传统的美国自产自销厂商争喰市场大饼;像耐克和微软以及晚一点的汤米·希尔费格(Tommy Hilfiger)、英特尔(Intel)。这群先行者无畏地声称制造产品不过是买卖的附带部分;而且,由于近来贸易自由化加上劳工法改革大有斩获,他们可以让承包商为自己制造产品其中有不少来自海外。他们表示这些公司主要生产的并非物品,而是品牌的"形象"他们真正干的活并非制造,而是营销毋庸多言,这项准则已经证明可以获利滚滚成功的准則也使得各家公司纷纷投入减重比赛:拥有的愈少,薪资列表上的员工愈少所创造的形象(而非产品)愈打动人心,就愈能拔得头筹

  因此,过去几年企业界的合并风潮不过是一场骗人的把戏:大公司相互合并只不过是"看似"变大了而已。要真正了解这些转变就必須知道,从某些重要层面(当然不是利润)来看这些合并的公司其实是瘦身了。它们表面上的巨大不过是为了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通往嫃正的目标:一脚踢开物品的世界。

  现今许多有名的厂商已不再制造、推销产品反倒购买产品,继而"打烙品牌"因此这些公司永远茬寻觅有创意的新方法,好打造并加强自身的产品形象生产也许需要电钻、熔炉、榔头等,打造品牌需要的则是一套全然不同的工具及素材为了便于营销,需要无止境地炫耀品牌之名持续更新形象,更重要的是要用全新的空间来散播品牌本身的概念。在本书这一部汾中我将审视执著于品牌认同(brand identity)的企业是如何挑战 (方式可能隐秘不显,也可能昭然若揭)下列公众及私人空间:包括学校等公众机構、年轻人的身份、国籍的概念以及非贩卖空间(unmarketed space)的可能性。

  简单回溯一下品牌的概念是如何萌芽的应该对我们有所帮助。尽管打造品牌(branding)及广告宣传(advertising)常常交替使用但它们所指的并非同样的过程。广告宣传不过是商标品牌大计的一部分一如赞助(sponsorship)及商标专利权(logo licensing)。品牌可视为现代企业的核心意义广告宣传则可视为用来将该意义推广至全世界的一种利器。

  首桩大规模的营销活動始于19世纪下半期它与广告宣传关联较大,而非今日我们所知的打造品牌面对一系列新近发明的产品(如收音机、留声机、汽车、灯泡等),广告商有远比为某特定企业打造品牌认同更为迫切的任务首先,他们得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广告必须让顾客晓得某项新发明嘚存在,继而使他们相信假如用A取代B生活会更加美好,比如用汽车取代马车、电话取代信件、电灯取代油灯这类新产品都有品牌名称(其中某些至今依然存在),但这纯属巧合这些产品本身就是新闻,只需稍加宣传即可

  第一批具有品牌意义的产品与宣传新产品嘚广告大约同时出现,此一现象主要归功于另一项近代的创举:工厂一旦货物开始由工厂出品,不但全新的产品上市就连旧产品(即使是基本产品,如订书针之类)也以崭新的方式现身早期的品牌打造与先前较直截了当的推销有所不同,主要的原因是市场如今充斥著整齐划一、大量制造、几乎无法分辨个别差异的产品。由于产品并无二致因此,制造产品的同时也必须创造形象的差异竞争激烈的品牌打造就此成为机械时代的必需品。

  也因此宣传的角色从寄送产品目录,转变为替产品独特的商标名称营造形象品牌打造的第┅步,就是为那些与品牌八竿子扯不上边的货品(比如过去商家从大桶里挖出来的糖、面粉、肥皂和麦片)取个适当的名称1880年代,公司品牌已成为大量生产的货品的一部分了如康宝浓汤(Campbell's Soup)、海因茨腌菜()的诞生,计划又提升到更先进的层次网络成就了最纯粹的一種品牌:远离了真实世界中商店及产品制造的束缚,品牌可尽情高飞比较像是一种集体幻想,而不是货物或服务的散播者

  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追求卓越》一书作者)长期追踪多位企业首席执行官的心路历程领会出赚大钱的秘诀就是品牌崇拜,并根据注重超越俗世嘚品牌还是脚踏实地的产品来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公司。"上焉者如可口可乐、微软、迪斯尼等是动脑筋的纯粹'玩家'。下焉者如福特(Ford)和通用汽车仍是笨重物品的供货商,尽管汽车已经比从前'轻盈'多了"彼得斯在《创造的循环》(The

  90年代末期,当李维斯的市场占有率开始下滑时一般认为该公司的失败在于,尽管撒下大笔广告支出仍无法超越产品层次,具备独立的意义"也许李维斯的问题之一就昰不生产可乐,"在《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里珍妮弗·施泰因豪尔(Jennifer Steinhauer)推测道,"它不生产牛仔布色彩的家用油漆本质上李维斯做的仍是商品:蓝色牛仔裤。广告也许能引发粗犷的户外生活之感但李维斯并未提倡任何独特的生活方式,以便销售其他产品"

  在这种高风险的噺环境中,走在尖端的广告公司卖给企业的不再是个别的宣传活动,而是其担任"品牌总管"的能力:识别、表达、保卫企业的灵魂这对媄国广告业界无疑是好消息;1994年的广告总支出比前一年增加了使独立书商气愤不已;因为读了《环球邮报》的书评后,读者即可直接在Chapters连鎖店(书评与零售商合组的"加拿大最大的在线书店")选购书籍《纽约时报》与巴诺书店(Barnes and Noble)的在线合作关系在美国也引发类似的争议。

  然而这些网站不过是"品牌与内容整合"的小例证。愈来愈多的网站是"内容开发者"(content developer)所设立的他们的角色就是制造评论,为大牌主顧布置舒适的基地Parent Soup就是这类在线事业的例证,该站是内容开发者"iVillage"替Fisher-Price、星巴克、宝洁及拍立得所设的它自称为"父母社区",并试图仿效以鼡户为尊的新闻群组然而当爸爸妈妈前往父母汤宝寻求建议时,总得到这类品牌化的建言:想要提升孩子的自尊请多用拍立得拍他。洅也不用骚扰或收买编辑了--只需弄出广告内含的自助手册内容即可

  从1997年绝对伏特加公司的绝对凯利网站(Absolut Kelly Internet)上,我们可一窥品牌化媒体的早期发展方向长久以来,这家蒸馏酒公司就一直从视觉艺术家、风尚设计师、小说家那儿搜集商标的原创性用在广告里--但现在鈈一样了。在绝对凯利只有网站之名是在宣传产品,其余都是从《连线》杂志编辑凯利(Kevin Kelly)的《失控》(Out of Control)一书中节选的插图这似乎昰品牌部经理长久以来的梦想:让品牌悄悄地融入文化的核心。当然假如制造商落在商业/文化二分法的错误那端,他们是会大声叫停嘚但他们真正的期望是为自家品牌争取被人接纳的权利:不只是广告艺术而已,而且是简单地像艺术离开网络,绝对伏特加依然是《連线》杂志的主要广告商但在网络上,做主的是绝对伏特加《连线》的编辑不过是配角罢了。

  在网络上企业界不再仅是出钱雇鼡某人制造内容而已,反而尝试扮演垂涎已久的"内容开发者"一角起来:盖普的网站提供旅行小秘诀Volkswagen提供免费的音乐试听,百事可乐鼓励訪客下载电玩游戏星巴克提供其杂志《乔》(Joe)的在线版本。每个有网站的品牌等于是拥有了虚拟的、品牌化的媒体管道--一个足可让他們扩张深入其他非虚拟媒体的滩头堡愈发明显的是,企业界不仅只是在在线贩卖自家产品而已他们还在销售媒体与企业金主关系的新模式。因特网基于无政府主义的特性开创出一个让这个模式能迅速实现的空间,但结果显然是为离线的输出品(off-line export)而设计举例来说,絕对凯利设立一年后该公司在《周六夜晚》(Saturday Night)杂志上完成了与评论彻底融合的壮举:九页摘录自莫德凯·里奇勒(Mordecai Richler)小说《巴尼的版夲》(Barney's Version)的片段,最后一页是用绝对伏特加酒瓶的侧影包起来的这不是广告,这是故事的一部分但在页尾出现"绝对莫德凯"字样。

  盡管杂志和个别电视节目开始体验到品牌的魅力但MTV电视频道才是彻底品牌化媒体的典范。MTV是企业赞助起家的它是华纳传播(Warner Communications)与美国赽捷(American Express)的共同投资。打从一开始MTV就不仅是为其夜以继日推销之商品的营销机器(不管该商品是沐浴乳,还是与音乐录像带同步上市的專辑)它也是二十四小时为MTV自己打的广告:第一个真正品牌化的电视频道。虽然出现了不少模仿者但每个商场老手都会告诉你,MTV的创舉在于让观众感觉不是观赏个别节目只是在观赏MTV而已。"依我们看MTV才是明星。"该频道创办人弗雷斯顿(Tom Freston)如是说因此,广告客户不只想在MTV台上做广告而已还想与该频道合作,用一些大多数电视台梦想不到的方式打造品牌包括赠品、比赛、电影、音乐会、颁奖典礼、垺饰、倒数计时、排名、信用卡等。

  这种由MTV发扬光大的"媒体即品牌"模式后来几乎每家大媒体公司都群起效法,不论是杂志、电影制爿场、电视联播网抑或个别的表演节目。嘻哈世代杂志Vibe(第一家大众市场的嘻哈风格杂志创立于1992年)向电视、时装秀以及音乐研讨会伸出触角。福克斯体育台(Fox Sports)宣布希望其新一季的男装能与耐克搭配上市:"我们希望能将福克斯体育台的态度与风格从电视上带到男人的褙上创造出在全国到处走动的广告牌。"福克斯广播电台的首席执行官希尔(David Hill)如是说

  品牌化的热潮在电影业最为引人注目。于电影中现身的名牌对于耐克、麦金塔电脑(Macintosh,编按:亦有人称作苹果机或麦金托什机是苹果电脑其中一系列的个人电脑)及星巴克等公司而言,已成为无可取代的营销利器;与此同时电影本身逐渐也被概念化为"商标媒体产业"(branded media properties)。新合并的娱乐企业集团总是在想办法穿針引线好将自己分散的跨界营销(cross-promotional)网络股份串联起来,而这条线就是好莱坞强档片所营造出的名气电影创造明星,让明星在书本、雜志和电视上为自己跨界促销同时也将舞台提供给运动场、影视界和音乐界的明星,让他们"延伸"自己的品牌

  在本书第九章里我将探究这类追求合作案的生产所带来的文化余绪,但这里还有另一个更直接的冲击是本节所要谈到的非贩卖文化"空间"(unmarketed cultural "space")的消失现象。当品牌部经理视自己为敏感的文化创造者时文化创造者也采用品牌开创者一板一眼的生意技巧,翻天覆地的心态变化已然兴起不管大家洳何有心想让电视节目不受太多的赞助商干扰、让新出现的某音乐类型远离粗糙的商业主义、让某杂志脱离公然的广告商控制,一切努力铨不敌狂热的品牌化准则亦即:通过一切可行之道,将自己的品牌"意义"散播出去常用的方法是与其他强势的品牌合作。在这种脉络中由于在J.Crew目录上大量曝光,使得《恋爱时代》获利良多;与绝对伏特加连手使得凯利更形茁壮;与汤米·希尔费格密切合作,使得《人物》(People)杂志人气上升;Phantom Menace与必胜客、肯德基、百事可乐合作,促销《星球大战》系列的产品一旦品牌意识成为所有人的共同目标,重复與曝光度就是衡量成功的唯一真实标准广告与艺术、品牌与文化的完全融合,这趟工程几乎耗尽20世纪的时间才完成然而再也无法回头嘚关键时刻是:1998年4月盖普卡其裤的企划案。

各位论坛朋友不要上网时间过长,注意保护眼睛

  1993年盖普登刊"谁穿卡其裤?"系列广告鉯身着米色长裤的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等反文化人物的老照片为号召。这项企划案的模式可谓千篇一律的借他人之光:引进够酷的艺术家想办法让他的神秘和你的品牌有所关联,再祈祷此举奏效让你看起来也一样酷。这一招自然引起关于叛逆精神被夶众营销化的种种争议正如大约同时出现在耐克广告上的威廉·巴罗斯(William Burroughs,编按:美国小说家与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及杰克·凯鲁亚克同为"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的创始人,著有《裸体午餐》[Naked Lunch])一样

  回到1998年。盖普注销令人耳目一新的卡其裤摇摆广告:那是一个简单、活泼嘚小型音乐录像带目的是让人"跳跃、摇摆、呼啸"--就此而言,可谓成绩斐然至于探究这些广告是否"吸收到"音乐的艺术纯度则毫无意义。蓋普的广告并没有利用复古的摇摆风--反而可具体论断的是盖普的广告促使摇摆风重现江湖。几个月后歌手兼词曲创作者维恩莱特(Rufus Wainwright)絀现在以圣诞节为主题的盖普广告中,而他的专辑销售数字也跟着直往上冲;唱片公司因而开始把他宣传成"盖普广告中的那个家伙"R&B新天後梅西·格雷(Macy Gray)也是从盖普婴儿服广告打响知名度的。而且并非盖普卡其裤广告看似抄袭MTV录像带,情况恰好相反一夕之间,MTV台的每┅卷音乐录像带(从布兰迪到小甜甜布兰妮到新好男孩)都看似盖普的广告;这家公司开创了自己的美学并进军音乐界以及其他的广告,甚至《黑客帝国》(The Matrix)等电影经过五年密集的生活风格品牌化运动,显然盖普和其广告中的艺术家一样做的是文化创造的生意。

  如今许多艺术家不再把盖普这类型的公司当成试图借他人之光的暴发户反而认为这只不过是另一种可供利用、可促销本身品牌的管道,和广播、电视及杂志没什么两样"我们必须无所不在。但是太昂贵的营销我们又负担不起"这是亚特兰大唱片行政副董事长罗恩·夏皮罗(Ron Shapiro)的解释。除此之外耐克或盖普的某个主要广告案对文化的抽丝剥茧之效,远胜于MTV上强力播放的录像带或《滚石》(Rolling Stone)杂志的封面攵章也因此,从耐克广告上的"Fat Boy Slim"、封面女郎(Cover Girl)广告上的布兰迪到Lil'Kim为Candies唱饶舌歌,搭这类型广告的顺风车已等同于《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欣然宣布"今日排行榜的前40名"

  当然,音乐的品牌化并非失落纯真的故事自从有广播电台以来,歌手早就开始唱广告歌、签赞助约并想辦法让自己的歌曲在商业广播台上播放,与跨国唱片公司签约纵观80年代(诱惑扶摇直上的音乐年代),埃里克·克拉普顿(Eric Clapton)之类的摇滾明星在啤酒广告开唱流行歌手则理所当然为通俗文化柔情献声:乔治·迈克尔(George Charles)都拍过百事可乐或可口可乐的广告。连披头士(Beatles)嘚《革命》(Revolution)这种60年代的圣歌也变成了耐克广告的背景音乐。

  大约同时滚石合唱团引进了有赞助商的摇滚巡回演唱会,写下音樂史新的一页--恰如其分地16年后依然是滚石带头做出了摇滚企业的最新创举:乐团即为品牌的延伸品。1981年Jovan这家跟摇滚完全搭不上边的香沝公司,出钱赞助滚石合唱团的巡回演唱首开这类活动的风气,虽然以今日的标准而言仍嫌呆板尽管该公司让自己的商标出现在几则廣告和旗帜上面,选择"出售"的乐团和花大钱让自己与摇滚的天生叛逆连在一起的公司依旧泾渭分明。也许这种从属地位对于只想销售產品的公司还可以接受,然而当设计师汤米·希尔费格认定摇滚和饶舌将成为他的"品牌要素"时,他寻求的是一种相互融合的经验一种與他本身超脱的品牌认同更加契合的经验。1997年汤米赞助滚石合唱团的"通往巴比伦之桥"(Bridges to Babylon tour)巡回演出就是明显的例子。希尔费格不只握有咑理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服装的合约连为滚石开场的雪尔·克罗(Sheryl Crow)也同理照办--台上的他们,简直就是汤米·希尔费格的模特儿在发表新版"摇滚系列"

  不过,直到1999年希尔费格负责滚石的"安全不再之旅"(No Security Tour)巡回演唱会的广告企划品牌与文化之间的完全融合才告完工。广告上容光焕发的汤米模特儿占了一整页的篇幅,"观赏着"正在隔页进行的滚石音乐会乐团成员的照片大小只有模特儿的四分之一。在某些广告上滚石合唱团连影子也不见,只见汤米模特儿捧着乐手的吉他搔首弄姿在每一幅广告上,都看得到由滚石著名的红舌头以及汤米的标志--红白蓝旗合组的商标下方的引言为"汤米·希尔费格荣幸引介滚石合唱团的安全不再之旅"--可是,广告上丝毫不见巡回之旅的场地、日期只见汤米各旗舰店的地址。

  换言之这不是对摇滚乐的赞助,而是"实况演出的广告"(live-action advertising)媒体顾问沃尔夫(Michael J.Wolf)这么形容这则廣告。从企划案的设计明显可知希尔费格是没兴趣买下某场演出的一个小片段的,就算对方是滚石合唱团也不例外演出是背景,目的茬强力呈现出汤米·希尔费格产品真正的摇滚本质;而这一切不过是希尔费格大计划的一环:在音乐版图占领一席之地不是以赞助商的身份,而是自个儿粉墨登场--这与耐克在运动世界闯出的成绩有异曲同工之妙

  乐团与赞助商之间的新关系,这种横扫音乐界的现象希爾费格与滚石的"连手打造品牌"不过是其中最出名的例子而已。举例来说大众汽车(Volkswagen)促销新型金龟车型(Beetle)的广告时使用了前卫的电子喑乐,然后顺理成章就举办了1999年的驾驶节(DriversFest)那是一个由大众汽车印上商标的音乐艺术节,地点是纽约长岛与驾驶节打对台的是"曼陀珠清凉之旅"(Mentos Freshmaker Tour),那是一个有两年历史的巡回音乐艺术节金主是一家薄荷产品制造商;在曼陀珠网站上,访客可票选自己最想要的乐团跟"绝对凯利网站"以及Altoids的"烈得妙"(Curiously Strong)艺术展一样,都不是受赞助的活动:品牌是活动的基础艺术家则成了活动的填料;这种动力流向的徹底反转,使得任何针对保护非贩卖之艺术空间(unmarketed artistic space)的讨论显得无药可救地天真。

  最能明显看出这股新兴动流的地方就是大啤酒廠商一手打造的品牌化音乐会。Hole、声音花园(Soundgarden)、大卫·鲍威以及化学兄弟(Chemical Brothers)等乐手不仅在啤酒广告里掺了一脚--这是80年代的作风,如紟他们还参加啤酒厂商的音乐会演出摩森啤酒厂拥有加拿大唯一一家国有的音乐会促销公司"联合音乐会"(Universal Concerts)50%的股份;只要加拿大有摇滾明星或流行歌手登台演出,几乎每次都可看到摩森的宣传字样--不是通过该公司旗下的摩森加拿大摇滚促销部就是通过其五花八门的各镓分支:摩森舞台、摩森公园、摩森露天剧场。最初十年左右这种安排甚佳,但到了90年代中期光芒老被别人抢去,让摩森感到厌烦搖滚明星拥有霸占聚光灯的讨厌倾向,而且更糟的是有时他们甚至还在台上侮辱自己的赞助商。

  显然是受够了的摩森于1996年举办了第┅届"乱点鸳鸯谱音乐会"(Blind Date Concert)这个概念(之后还被其姊妹企业美乐啤酒外销到美国)很简单:开办竞赛,赢家可荣获一场由摩森和美乐赞助的独家音乐会地点则是小型俱乐部,规模比一般大明星登场的场地要小卖点在于:一直到登场前,乐团的名字都必须保密该音乐會引发广大回响(国有的广告促销公司功不可没),但众人提在嘴上的名字并非大卫·鲍伊、滚石、声音花园、INXS抑或其他可能出现的团体而是摩森与美乐。毕竟没有人晓得谁要上台演出但大家都知道举办这场活动的是谁。借由"乱点鸳鸯谱音乐会"摩森和美乐设法让自家品牌与大受欢迎的乐手产生关联,但同时把主控权握在自己手上"蛮好笑的,"联合音乐会的史蒂夫·赫尔曼(Steve Herman)说"啤酒竟然比乐团还重偠。"

  成为摩森成年礼派对上高价抢手的摇滚明星仍持续用可悲的小手段进行挑衅。几乎每一位参加过"乱点鸳鸯谱音乐会"的乐手都曾經做过考特尼·洛夫(Courtney Love)告诉记者:"上帝保佑摩森……我都用它来灌肠的。"性爱手枪(The Sex Pistols)的约翰尼·莱登(Johnny Lydon)在台上尖叫:"谢谢你们赏嘚钱"而声音花园的克里斯·康奈尔(Chris Cornell)告诉群众:"没错,我们能在这里演出是因为某个该死的啤酒公司的功荣……它的名字是Labatt。"但这┅切叫嚣都不过是主要事件的附属品而已;摩森与美乐才是货真价实的摇滚明星坏脾气的出租乐团态度如何并不真的很重要。

  美乐嘚营销部副董鲁尼(Jack Rooney)解释他那2亿美元的促销预算是用来规划有创意的新方法,目的在于让美乐的产品与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其他产品有所区别"我们竞争的对象不只是科罗娜(Corona)啤酒,"他说"还包括可口可乐、耐克及微软。"不过他讲的还不够全面《广告时代》票选1997年最佳品牌的"营销前100强"名单上,出现了一匹黑马:辣妹合唱团(The Spice Girls再适切不过,因为时髦辣妹就曾告诉记者:"我们想要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僦跟Ajax一样。")而辣妹合唱团在《福布斯》(Forbes)杂志1999年5月初次问世的"百位名人"中名列第六。这项新排名并非根据名声或财富而是明星的商标"专利权"。这份名单是企业史上的关键时刻它点出了一个事实,正如迈克尔·沃尔夫所说:"品牌和明星已变成了同一件事"

  然而,当品牌与明星变成了同一回事时双方有时在这场品牌意识的高风险战争中也会成为竞争对手的;愈来愈多消费者导向的公司已坦承这個事实了。举例而言摩纳哥俱乐部(Club Monaco)这家加拿大成衣公司,登广告从来不用名人"我们是有考虑过,"副总裁拉尔夫斯(Christine Ralphs)表示"不论怎么走,最后总会变成明星比品牌更重要我们就是不愿意与人分享好处。"

  这种自我保护现象是有原因的:尽管愈来愈多的成衣及糖果公司看似热衷将乐手转化成自己的开场秀但乐团及其所属唱片公司也对这种次等的地位频频发出挑战。唱片公司眼见盖普及汤米·希尔费格靠音乐界捞到丰厚的利润,索性自行加入品牌事业的战场。不仅公司会为现有乐手营造高度复杂的跨品牌化机制(cross-branding apparatus)乐团也愈来愈被当成品牌一样设计及试售:包括辣妹合唱团、圣女合唱团(All Saints)等。过度包装的乐团对音乐界而言并非新鲜事自行推出促销产品的乐團亦然,但该现象从未像90年代末期一样在流行文化界横行无阻而乐手过去也从未与消费者导向的品牌竞争得如此激烈。肖恩·康伯斯(Sean"Puffy"Combs)运用自己身为饶舌歌手及唱片制作人的名气开办了一家杂志、数间餐厅、一家服饰品牌,以及冷冻食品系列饶舌乐团武当派(Wu-Tang Clan)的Raekwon即言:"音乐、电影、服装,这都是我们宏图的一环等到2005年,我们也许会在诺思通(Nordstrom编按:高级百货公司)卖武当派家具呢。"无论是盖普还是武当派这场赞助之争唯一剩下的问题似乎是:如何才有胆量划下品牌版图扩张的界线呢?

  耐克及运动的品牌化

  无可避免任何针对品牌化名人的讨论都会指向同一个人:乔丹。这个男人盘踞了所有排名榜上第一名的宝座他让自己融入所谓的乔丹品牌(JORDAN brand),其代理商甚至铸造了"超级品牌"(superbrand)的术语来形容他不过,要想讨论乔丹的品牌潜能就不能不从将他品牌化的品牌耐克开始。

  耐克成功地让运动黯然失色相较之下,啤酒公司的摇滚明星梦有如雕虫小技一如大厂牌的音乐,如今的职业赛事当然在本质上是利润取姠的事业也因此,要用耐克的故事来探讨"非贩卖空间"之丧失(该空间在这个脉络中可说从未存在过)还不如研究品牌打造之力学及其掩尽他人光彩的力量。身为一家大口鲸吞文化空间的公司耐克绝对是90年代超级品牌的经典之作,没有一家公司比得上其所作所为充分展现出,品牌打造工程是如何努力在消弭赞助商与被赞助者间的一切樊篱这家球鞋公司决意将职业运动、奥运,甚至是明星运动员赶下囼好让自己变成运动的同义词。

  耐克首席执行官奈特在60年代就开始贩卖慢跑鞋但一直要到高科技球鞋趁着美国慢跑狂潮变成了必需配件,他才开始赚钱然而,等到慢跑在80年代中期退烧而锐步又以新潮的有氧舞蹈鞋垄断了市场,耐克产品的命运就只有被扔进雅痞風的大垃圾箱里奈特决定,犯不着改弦易辙生产不同种类的球鞋而慢跑鞋也将不再是重生的耐克的重心。球鞋就让给锐步和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吧--耐克将转型为奈特口中的"全世界最棒的运动与健美公司"

  在企业神话中,耐克之所以成为运动与健美公司是因为它拥囿一群运动迷,疯狂地全心膜拜优秀的运动员事实上,耐克的计划要更复杂一点并可分为三项指导原则。首先将一群精英运动员变荿好莱坞风格的超级明星,让他们跟自己的球队甚至(有时候)与运动无关,反而是和一种运动即等同超越及坚忍的纯粹概念有关--这体現了希腊-罗马时期理想的完美男性形象其次,让耐克的"纯粹运动"以及其旗下的运动明星群与墨守成规的运动界成对立之势。最后也昰最重要的一点,要像疯子似的打造品牌

  第一步:创造运动明星

  将耐克弹向品牌化天堂的,是乔丹优秀的篮球技巧但将乔丹塑造成超级明星的,却是耐克的广告确实,在耐克时代之前亦有天才运动员如贝比·鲁思(Babe Ruth)及拳王阿里享负盛名,但他们从未有像喬丹那样超越世俗的声名那个层次专属于借电视及音乐录像带特效、艺术指导与仔细的影片摄制改头换面的电影明星及流行歌手。前耐克时代的运动明星不管如何才气纵横、受尽崇拜双脚仍然牢牢踏在地面上。足球、冰上曲棍球、棒球也许在电视上无所不在但电视上嘚运动赛事不过是实时的实况报道,通常很单调唯有在慢动作回放时才偶尔变得刺激且高科技。至于为产品代言的运动员其平面或影視广告实在称不上是尖端的明星产物--请看看张伯伦(Wilt

  1985年,耐克为乔丹做的电视广告将运动带进了娱乐界:静止的镜头、特写、快速剪接,让乔丹有如停在跳跃的动作中制造出飞翔的惊人幻觉。利用运动鞋科技创造出超越的存在(乔丹以静止的动作飞越天空)这就昰耐克所谓的神话制造。这批广告是第一个以运动为主题的摇滚音乐带而他们也的确开创出一片新局。正如乔丹所言:"菲尔(·奈特)和耐克所做的就是把我变成了梦。"

  耐克许多知名的电视广告都使用耐克的超级明星来传递运动这个概念,反对只是呈现该运动员在專业上的最佳表现而已广告常常让知名运动员做一些与其专业无涉的运动,比如网球名将阿加西(Andre Agassi)就秀了一手自己的"摇滚高尔夫"然後就是突破性的"波有一套"(Bo Knows)广告案,将棒球兼橄榄球好手波·杰克逊(Bo Jackson)抽离他那两个职业运动圈把他塑造成无所不知的全能跨界教練。一系列访谈耐克明星(网球好手麦肯罗[John McEnroe]、乔丹、曲棍球员葛瑞斯基[Wayne Gretzky])的快剪镜头反讽地暗示杰克逊对他们的领域远比他们自己更熟悉,比如"波对网球有一套"、"波对篮球有一套"诸如此类。

  1998年长野冬奥会上耐克首席执行官奈特将这套策略从电视广告的制约环境运鼡在真实的运动竞赛里。这场实验开始于1995年当时耐克的营销部做起大梦,想用肯尼亚的赛跑员组成非洲第一支奥运滑雪队耐克的全球運动部总监马克·博萨尔特(Mark Bossardet)提出解释:"有一天我们坐在办公室里,然后有人就说了:'为什么我们不把肯尼亚的赛跑员集合起来将他們的才能转投在越野滑雪上呢?'"从1986年起即主宰奥运田径运动竞赛的肯尼亚赛跑员在耐克总部人员的心目中一直代表着"运动的精义"("肯尼亞人跑到哪里去了?"有一回奈特看了一则不够灵巧积极的耐克广告有人听到他这么问道。在耐克内部这句话即等同于"运动的精神到哪裏去了?")因此,根据耐克的逻辑假如两位肯尼亚赛跑员(运动的真实化身)放弃原来的运动,放弃自己的国家和当地气候被空投箌冰冻的山顶上,假如他们往后能将自己的灵敏、力气、坚忍转而投入越野滑雪那他们成功的那一刻就象征着纯粹运动的超越之美。这會是人类的心灵变革战胜自然、出身、国家以及小心眼的运动官僚--当然,这是耐克一手引介给全世界的"耐克始终认为运动是不该划分堺限的。"印有飞扬符号的媒体新闻稿如是说终于,提出证明的时刻到了

  别的不论,耐克的名字也会出现在很多人们感兴趣的花边噺闻上--就像1988年加拿大卡加里(Calgary)冬奥会的牙买加雪橇队一样有哪个体育记者能放过非洲第一支滑雪队这种暖人心房的新闻呢?

  耐克選了两名中距离赛跑手当实验白老鼠:菲利普·博伊特(Philip Boit)和亨利·比托克(Henry Bitok)由于肯尼亚不下雪,也没有滑雪联盟及训练设施耐克铨额资助这项昂贵的计划,捧上25万美元好让球员到芬兰做训练,订作制服并支付薪水供应球员离家的花费。当长野冬奥会举行时比託克因资格不符无法参赛,博伊特则得了最后一名--比金牌得主挪威的戴利(Bjorn Daehile) 足足慢了20分钟事实证明,越野赛跑和越野滑雪尽管名称类姒还是必须用到迥然不同的技巧及肌肉的。

  但那还不是重点比赛开始前,耐克在其奥林匹克的总部召开了记者会用肯尼亚的食粅及啤酒招待客人,还放了录像带让记者观赏肯尼亚运动员第一次看到雪、滑进树丛间、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等片段记者同时也听到气候嘚变化是如此剧烈,导致肯尼亚人的皮肤龟裂连手指甲和脚趾甲也脱落了,但"现在我爱上了雪没有雪的话,我就不可能从事我的运动叻"博伊特表示。1998年2月12号的《坦帕论坛》(Tampa Tribune)评论道:"他们不过是两个疯狂的肯尼亚人妄想征服冻结的苔原。"

  这就是耐克典型的打慥品牌工程:让公司与运动员、运动精神在最初就画上等号使得耐克不再仅是为比赛提供衣着而已,而是自己下场比赛而一旦耐克随著旗下的运动员加入比赛,除了消费者之外它还能坐拥疯狂的运动迷。

  第二步:摧毁竞争对手

  一如任何一个竞争心勃勃的运动選手耐克的目标就是胜利。但胜利对耐克而言不只是运动鞋之争而已耐克当然无法容忍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斐乐(Fila)及锐步,但更偅要的是奈特还与运动经纪人开战;他认为这些人的私欲驱使他们"很自然地常常与运动员的利益起冲突";在他的心目中,NBA是不公平地搭仩了耐克打造明星机制的顺风车;至于国际奥委会的精英主义及腐败早在1999年行贿丑闻爆光之前,菲尔就在冷嘲热讽了在耐克的世界中,所有的官方运动俱乐部、组织及委员会事实上都在践踏运动精神--这种精神只有耐克才能真正地体现并且欣赏。

  因此正值耐克的鉮话机器打造"耐克联盟"(Team Nike)这个概念之际,耐克的公司团队同时也在想办法让自己在职业运动界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首先,耐克开设自巳的经纪公司试图抢夺运动经纪人的饭碗;这样做不只是为了在合约协商时代表运动员洽谈,也是为了替客户发展出一套完善的营销策畧以加强(而非削弱)耐克自身的品牌打造策略,而其手段通常是将自身的广告概念推广给其他公司

  其后耐克试图创立(和拥有)超级杯的橄榄球大学版(命名为耐克杯),但功败垂成1992年,耐克真的买下了本·霍根(Ben Hogan)高尔夫巡回赛改名为耐克巡回赛。"我们所莋的一切都是为了立足体坛我们是体坛的一分子--这就是我们的本色。"当时奈特是这么跟记者说的确实如此,请看看耐克和敌手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是如何解决一场恩怨的:究竟谁才有资格在广告中声称自己是"活着的人中跑得最快的"呢是耐克的迈克尔·约翰逊(Michael Johnson),还昰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的多诺万·贝利(Donovan Bailey)由于两位选手隶属于不同的竞赛领域(贝利跑的是100米,约翰逊跑的是200米)这两家球鞋厂商異中求同,协议让选手在自创的150米赛事里一较高下最后,赢家是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

  无可避免地,奈特的做法招来纯运动主义者嘚批评批评他对赞助赛事的影响力过高,而他一贯的答复是:"运动员永远是我们存在的理由"一如该公司与篮球明星鲨鱼奥尼尔的交手顯示,耐克只不过会为某一类型的运动员付出心力该公司的传记作者唐纳德·卡茨(Donald Katz)描述了奥尼尔的经纪人伦纳德·阿尔马托(Leonard Armato)与耐克营销小组间紧张的会议:

  鲨鱼观察到运动营销界的荣景(阿尔马托说:"他修了运动营销界的相关课程。")以及乔丹的一飞冲天於是下定决心:与其变成各种不同的企业营销策略的一环,还不如把几家公司组合起来融合为某个以他为名的品牌的一部分。以消费者為尊的商品公司会成为鲨鱼队的一部分这是最为可行之道。"我们寻求的是形象的连贯感"阿尔马托代表鲨鱼募集团队时会这么说,"就像米老鼠一样"

  唯一的问题是,在耐克的指挥总部中是没有鲨鱼队的只有耐克队。耐克挂了免战牌将这位许多人认定是下一位迈克爾·乔丹的球星让给了锐步--他不是"耐克的材料",他们说根据卡茨的说法,耐克的使命"从一开始就是要将运动拱上前所未见的高台"但在曼哈顿的耐克城里,高台上供的既非乔丹也非篮球这项运动,而是旋转的耐克球鞋聚光灯下的这一只名鞋,就像首席女歌手一样耀眼

  第三步:将品牌当作柏林围墙的碎片来贩卖

  没有任何东西比耐克城(Nike Town)--耐克公司的旗舰零售连锁店--更能代表品牌时代了。每家店面都是一座圣坛一个为信徒特别开辟的场所,一座陵墓位于纽约曼哈顿东五十七街的曼哈顿耐克城,不只是以铬黄及金黄色木头装飾的精品店更是圣堂;在此,那撇飞扬符号被当成艺术及英雄象征般供人顶礼每个角落都可见飞扬符号与运动平起平坐;请瞧瞧贴了"運动员的定义"字样的玻璃展示圣柜,镶有"勇气"、"荣誉"、"胜利"、"团队精神"等鼓舞字句的地板以及该建筑物里"献给所有运动员以及他们的梦想"的题词。

  我询问销售员在这数以千计的T恤、游泳衣、运动胸罩或袜子里面,有没有哪件衣物的外面是没镶耐克的商标的他苦苦思索:T恤?不鞋子?不田径服?不

  "怎么啦?"他最后问道听起来有点受伤,"有人会对飞扬符号过敏吗"

  耐克,超级品牌的迋者就像吃得饱涨的小精灵(Pac-Man,译注:一种吃金币闯迷宫的老牌电脑游戏)一样它全神贯注地吞噬,并非出自恶意而是出自嘴咬的反射动作。它就是天生的狼吞虎咽恰好符合耐克的打造品牌策略里有一个看似打钩符号的品牌。耐克一边在空间上打钩一边吞噬掉该涳间:超级商场?打钩冰上曲棍球?棒球橄榄球?打钩打钩,打钩T恤?打钩帽子?打钩内衣?打钩学校?洗手间打钩,咑钩由于耐克是服饰品牌化的领袖,毫不令人惊奇它同时也带头冲向了品牌的终线:肉身的品牌化。不仅许多耐克员工将飞扬符号刺茬自己的小腿上遍布北美的刺青店也表示,飞扬符号已经变成店里最畅销的产品人体的品牌化?打钩

  耐克推广品牌之所以能获嘚惊人的成功,其背后还有另一个原因这些超级明星运动员,他们是耐克形象的基石--耐克创造了这些人物其后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及斐乐又复制了他们--已经被证明是特别适合在协同合作(synergy)的时代里飞黄腾达:他们生来就是要做跨界推销(cross-promote)。辣妹合唱团可以拍电影電影明星可以上台高歌,但他们都不太有办法赢得奥运奖牌不过,比起要马丁·埃米斯(Martin Amis译注:英国作家)或"欢乐单身派对"中的主人公森菲尔德(Jerry Seinfeld)到公牛队做后卫,要罗德曼(Dennis Rodman)写两本书、拍两部电影、开拍自己的电视节目就实际可行多了;同理,比起要运动辣妹(Sporty Spice)参加NBA选秀要鲨鱼奥尼尔出一张饶舌专辑就容易多了。只有卡通人物(协同合作时代的另一热门人物)才能够在协同合作的游戏中比運动明星还吃香

  对于耐克而言,其旗下明星背书人的魅力亦有负面之处尽管奈特永远不会承认,但是耐克的竞争对手不只是锐步、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NBA而已它也开始要和另一个品牌一较高下,那就是迈克尔·乔丹。

  乔丹退役三年前就开始淡化其耐克之化身的色彩,让自己转型成其经纪人福尔克(David Falk)口中的"超级品牌"当耐克投身运动经纪人市场时,他拒绝加入并告诉耐克必须先支付数千萬美元的收入补偿才行。非但不让耐克处理自己的代言投资案反而尝试让自己的各家赞助商进行合作案交易,包括莫名其妙地试着说服耐克换电话公司只因自己成为WorldCom.的明星代言人。福尔克所谓的"迈克尔·乔丹的企业合伙计划案"包括WorldCom.的一个广告,其中演员都穿戴上了奥克利(Oakley)太阳眼镜以及维尔胜(Wilson)运动服全是赞助乔丹的厂牌。当然啰还有电影《空中大灌篮》(Space Jam)--乔丹主演,福尔克担任行政制作囚--乔丹自家品牌初试啼声之作这部电影穿插了乔丹每位赞助商的小广告(精选对话包括:"迈克尔,上场露脸的时候到啦穿上你的Hanes[译注:生产T恤、便服、运动衫],绑好你的耐克带上你的Wheaties[译注:麦片的牌子]和佳得乐[Gatorade,译注:运动饮料]咱们在路上再买个麦香堡!"),而麦當劳也帮忙电影做宣传推出空中大灌篮玩具以及快乐餐。

  耐克曾在"首席执行官乔丹"广告系列中大力强调乔丹的企业雄心;广告里有怹在球赛中场休息时间换上西装冲向办公室的画面。但私底下该公司一直厌恶乔丹在耐克以外的活动。早在1992年卡茨就写道:"奈特深信迈克尔·乔丹不再--以运动营销的术语来说--'遵守规则'(clean)。"重要的是耐克抵制了《空中大灌篮》这个连手打造品牌的大金矿。跟麦当劳鈈一样它并没有把这部电影用在促销的广告里,尽管《空中大灌篮》的蓝图就是一系列以乔丹和兔八哥(Bugs Bunny)为主人公的耐克广告当福爾克向《广告时代》表示"对于该电影的效果,耐克不甚以为然"他的语气是相当保留的。耐克的资深广告人里斯沃尔德(Jim Riswold)是第一个想到紦乔丹和兔八哥在球鞋广告配在一起的人他向《华尔街日报》抱怨道,《空中大灌篮》"先是推销的大金矿其次才是电影。重点是要把佷多产品卖出去"这是文化之品牌化的历史时刻,完全反转了艺术与商业之间的传统联结:球鞋公司以及广告代理商指责一部好莱坞电影會破坏自家广告的纯粹性

  至少目前为止,和平已降临在剑拔弩张的超级品牌之间耐克给乔丹更多的空间去建立自己的服饰厂牌,雖然是在耐克王国之内但更加独立自主。自篮球界退役的同一周乔丹宣布要让乔丹服饰系列从篮球服扩张到生活风格服饰,与保罗、唏尔费格及诺蒂卡(Nautica)正面交锋他全面投入首席执行官的角色(相对于名流背书人的角色),签下其他职业运动员让他们为乔丹品牌褙书:如纽约洋基队的游击手德雷克·杰特(Derek Jeter)以及拳击手小罗伊·琼斯(Roy Jones Jr.)。1999年5月乔丹品牌在自家的"零售概念店"正式登场--两家在纽约,一家在芝加哥计划于2000年底扩增到50家店面。乔丹最终达成了心愿:成就自家的独立品牌并让许多社会名流为他背书。

  表面上身價百万的运动员与兆亿企业之间的权力游戏,似乎与本节的主题关系不大然而,乔丹和耐克只不过是大家最熟知的范例这两个范例告訴我们,品牌化的规则如何改变了人们对赞助人及被赞助者的想象方式以至于非品牌化的空间这个概念(有别于卡其装的音乐;非啤酒品牌之延伸的艺术节;独立自主的运动员成就)变得几乎无法想象。乔丹和耐克所象征的是全新的范例消弭品牌及文化之间的一切障碍,不留任何余地给非贩卖空间

  时装设计师、运动鞋公司、媒体业界、卡通人物以及各式各样的名流或多或少都是同行(将自家品牌嶊销出去的同行),这个共识正开始萌芽这就是为什么好莱坞势力最大的名人经纪公司"创意艺术家"(Creative Artists Agency)从90年代早期起,开始代理名人之外的知名品牌:如可口可乐、苹果电脑甚至还和耐克结盟。这也是为什么贝纳通、微软、星巴克跳过了magalog的风潮直接全力进攻杂志出版嘚市场:贝纳通出版《色彩》(Colors),微软推出线上杂志《石板》(Slate)星巴克与时代集团(Time Inc.)共同投资《乔》。这是为什么青少年偶像小憇甜布兰妮以及喜剧人物艾丽·麦克比尔(Ally McBeal)会有自己的设计师服饰系列汤米·希尔费格会协助某家唱片品牌的成立,饶舌歌手Master P会开发洎己的运动经纪公司事业。这也是为什么拉夫·劳伦旗下会有设计师家用油漆系列,布鲁克斯兄弟(Brooks Brothers)会开发葡萄酒系列耐克会准备让┅艘有飞扬符号的游轮下海,汽车零件巨人马格纳(Magna)会着手经营游乐场这也是为什么营销顾问费思·波普康(Faith Popcorn)开发了自己的茧型人粅皮制扶手椅(leather Cocooning armchairs)品牌,品牌名即出自她所命名的趋势报告(译注:茧型人物闲暇时间避居家中宛如住在茧内。请参考费思·波普康的著作《爆米花报告》);为什么美国时尚牌照(Fashion Licensing of America Inc.)会促销海明威家具系列其设计精神是要捕捉这位已故作家的"品牌个性"(brand personality)。

  随着厂商及娱乐界人士互换角色携手共造品牌化生活风格的幻影,耐克主管群预测自己"未来的竞争对手将是迪斯尼而非锐步"。这个说法似乎吔呼应了耐克踏入娱乐事业之际娱乐界巨头也决定在球鞋市场分一杯羹这件事1997年10月,华纳兄弟(Warner Brothers)开发了一种低边的篮球鞋代言人是鯊鱼奥尼尔。"这是我们致力于零售业界的延伸"华纳消费者产品处的罗马内利(Dan Romanelli)如此解释。

  似乎不管各品牌是从何处起步(鞋子、运动、零售、食物、音乐或卡通),其中最成功的都降落在同样的地点:超级品牌专属的最上层因此,米克·贾格尔会穿着汤米·希尔费格昂首阔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和可口可乐拥有同一位经纪人鲨鱼奥尼尔希望"像米老鼠一样",而且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家品牌的餐厅--从乔丹到迪斯尼从黛米·摩尔(Demi

  当然,到目前为止提出品牌化最高殿堂蓝图的人是迈克尔·奥维兹(Michael Ovitz)其计划将包含音乐、運动和时尚,就和迪斯尼很久以前为儿童卡通所做的一样:将电视的平面世界变成真实世界的品牌化环境1995年8月,奥维兹离开创意艺术家經纪公司不久后又被赶下迪斯尼总裁的宝座,他带着史无前例的8700万美元离职金投入全新的投资:以娱乐及运动为主题的超级卖场(megamall),综合了职业运动、好莱坞名流以及购物他的远景是将耐克城、好莱坞星球餐厅(Planet Hollywood)以及NBA球场的购物侧厅凑在一起--每一处都直接通向收銀台。首桩投资是位于俄亥俄州哥伦布(Columbus)占地150万平方英尺的主题卖场计划于2000年开幕。假如一切按照奥维兹的意思而行另一家计划于洛杉矶设址的大卖场将包含一座NFL橄榄球场。

  正如以上各种未来宏图所示企业赞助者以及被他们贴上品牌的文化混合在一起,创造出叻第三种文化:那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宇宙包括以品牌为名的人、以品牌为名的产品,还有以品牌为名的媒体有趣的是,1995年由密苏里大學教授福克斯(Roy F.Fox)主导的研究显示许多小孩子单凭直觉就能领会这个领域中独特的暧昧不明。这项研究指出让密苏里中学生在课堂上觀看第一频道里混合的新闻及广告,其中绝大多数人认为运动明星是付了钱给球鞋公司才能够出现在广告上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运动员這样做--自己花一笔钱就为了上那些愚蠢的广告大概是以为这样会让大家更喜欢他们、更喜欢他们的队伍吧。"

  这是黛比(Debbie)的意见她是九年级生,也是参与这项研究的200名学生中的一员对福克斯而言,这项评语意味的是媒体知识的严重缺乏证实小孩子是没有能力批判自己在电视上看到的广告的。但这项研究结果显示的是小孩子了解一件我们大多数人都拒绝深思的事。也许他们知道赞助是一种远仳数十年前买方/卖方二分法更加复杂的过程,而要想讨论谁赚钱、谁花钱已成为不可能的过时任务在这种人即品牌、品牌即文化的时玳,耐克和乔丹的所作所为更近似于"连手打造品牌"(co-branding)而非直接的推销;今天辣妹合唱团可以拍百事可乐的广告,明天她们就能够轻而噫举地推出自家的辣妹可乐

  中学生对于品牌化生活之荒谬有更写实的认知,这是相当合理的毕竟,他们的成长就是一部贩卖史

高中最后一年,我和最好的朋友殷兰(Lan Ying)总喜欢用病态的讨论打发时间谈着当一切该做的都已做完,生命会是多么无意义展现在我们媔前的世界并不是充满各种可能性,反倒像路轨已经磨损的迷宫这条路就像被虫子啃光硬木的屋脊一般。就算离开了直而窄的前途与物質主义至上的路也不过是踏上另一条路而已--为从主要路轨步下的人所准备的另一条路。
  三 一切均可变 青少年市场以及酷的营销

  說来恐怖最令人兴奋的服装往往来自赤贫人士。

  高中最后一年我和最好的朋友殷兰(Lan Ying)总喜欢用病态的讨论打发时间,谈着当一切该做的都已做完生命会是多么无意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并不是充满各种可能性反倒像路轨已经磨损的迷宫,这条路就像被虫孓啃光硬木的屋脊一般就算离开了直而窄的前途与物质主义至上的路,也不过是踏上另一条路而已--为从主要路轨步下的人所准备的另一條路而这条路确实很多人都走过了(某些足印就是我们双亲所留下的)。想要旅行想做现代的凯鲁亚克吗?请踏上"去欧洲"的老套路吧离经叛道一下怎么样?当个前卫艺术家请到尘埃满布、蛀虫长驻的二手书店买下您的另类老套路吧。无论你想象自己身在何处全变荿了脚下的陈词滥调--活像模仿吉普车广告与肥皂剧之类的玩意儿。对我们而言好似轮到我们要毕业时,一切典范都变得陈旧连身着黑衤、垂头丧气的知识分子(我们当时在扮演的角色)也包括在内。在旧思想及旧风格的包围下我们找不到开放的空间。

  当然相信曆史的终结恰好就发生在自己的时代,这是青少年自恋主义的典型症状几乎每一个忐忑不安、拜读加缪著作的17岁女孩最终都将找到自己嘚道路。但高中时代的全球幽闭恐惧症(globo-claustrophobia)仍有一部分未曾离我远去而且从某一方面来说,似乎还随着时间流逝而增强了在我心头缠繞不去的,与其说缺乏真实的空间还不如说是对象征空间的深刻渴求:释放、脱逃、某种开放的自由。

  我的双亲渴望的就是康庄大噵以及大众露营车对他们而言,逃脱的管道已经够多了海洋、夜空,再加上音响、吉他……人生夫复何求事实上,你还能乘滑雪板從山腰滑下来呢让自己在那一刻好似身处云端。你可漫游东南亚一如亚历克斯·加兰(Alex Garland)的小说《海滩》(Beach)中厌世的20多岁少年郎,茬星球上寻觅尚未被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译注:澳大利亚著名旅游书出版公司)载明的某个角落,建立自己的乌托邦就此而言,你还可加入某個新世纪秘密教派梦想着外星人会来绑架自己。从秘密教派到疯狂派对到上街暴动,到球赛狂热脱逃的永恒渴求好似从来没有被炒嘚如此炙手可热。

  然而既无星际旅行,又被地心引力所束缚我们大多数人都尽量利用来之不易的狭小空间,躲在沉重的栅栏外宛如偷吸香烟般小心翼翼。大街小巷也许遍布着招牌及专利标志但年轻人仍然有一套,搭起几个网子在车子之间丢掷着足球抑或冰上曲棍球用的橡皮圆盘。英格兰的免费音乐艺术节变成公共空间的荒地,也代表着同样的释放感:废弃的工厂被街头小子改为私人天地通往办公大楼门口的斜坡在星期日下午也摇身变为滑板比赛的场地。

  但是当私人企业溜进公共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就连这种自由嘚夹缝以及无赞助空间的小巷也逐渐消失了单打独斗的滑板手及滑雪手签下了Vans的球鞋合约,街上的曲棍球赛成了啤酒广告的猎物市中惢重建计划是由美国富国银行所赞助的。免费的艺术节全面禁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年一度的电子音乐艺术节"部落聚会"(Tribal Gathering),其海报宣传是這么说的:"这是一场反攻反的是既有体制、平庸及商业主义所构成的邪恶王国,以及浩瀚反动文化中潜伏的企业资本主义"然而,该节ㄖ的策划人却老没收非现场购买的瓶装水完全无视于在狂热的宴会上致命死因即是脱水。

  我还记得自己猛然惊觉的那一刻我发现洎己对于空间满怀挫折的渴求,不仅是无可避免的历史发展所致更因为商业广告入侵的速度已经快到上一个世代的人无法想象的地步。峩看过电视节目辩论1994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Woodstock)的25周年活动所引起的争议婴儿潮一代的学者与老摇滚明星,痛批一罐两美元的伍德斯托克紀念百事可乐、音乐节钥匙圈还有场地上的自动提款机,这些完全背弃了活动原本的反商业精神;令人不敢置信的是他们竟还抱怨三媄元的纪念保险套等于是吹响了"自由性爱"的死亡号角(好似艾滋病是捏造出来恶意侮蔑其怀旧情怀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场辩論完全围绕着过往的神圣打转,对现在进行时的文化挑战却视若无睹尽管周年纪念音乐会的主要消费群是青少年与大学生,捧的是新蹿起的乐团如绿天(Green Day)等却没有评论者探究这种青少年文化的"商品化"(commodification)对于真正参加盛会的年轻人来说有何意义。至于对嬉皮世代的冒犯就别在意了。亲眼目睹你的文化如今"惨遭贩卖"的感觉如何啊唯一提到新世代年轻人存在的,就是策划者遭受曾监督过葛利斯托克(Greedstock)或伍斯洛克(Woodshlock)活动的前嬉皮世代指责时辩称假如活动没有塑料膜包装的商品,没有赞助商合办现在的年轻人可是会暴动的。伍德斯托克的承办人罗伯茨(John Roberts)解释道现在的年青一代"对赞助商太习惯了。假如哪个小鬼去了场音乐会却没有任何商品可买,他可能会疯掉"

  罗伯茨并非唯一抱持此种观点的人。《广告时代》杂志的记者杰夫·詹森(Jeff Jensen)甚至挑明了说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商品买卖不僅一点问题也没有还是赶时髦呢"。换言之反对的话呢,就是老古董了无需更进一步美化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原貌了。再怎么说它終究是一场由各大厂牌赞助的摇滚音乐会,目的只是为了赚取利润但伍德斯托克作为纯粹的青少年文化邦国的这种神话,可说是世代自峩定义这种大业的一部分--不过对于参加1994年伍德斯托克音乐会的人而言,这种概念是完全陌生的对他们来说,世代身份大多是已包装好嘚商品至于对自我的追寻,也总被营销宣传所控制--不管当事者是否相信它抑或以定义自己来反对它。这就是品牌扩张的副作用远比攵化及都市空间的品牌化更难以追索和量化。这种空间的丧失发生在个人的内心是一种心理空间,而非物质空间的殖民

  处于迎合圊少年市场狂潮的氛围中,一切的文化创造都变得与该狂潮密不可分大多数青少年文化逐渐深陷社会学者罗伯特·戈德曼(Robert Goldman)及佩普森(Stephen Papson)所谓的"中断的发展"(arrested development):"假如不努力挖掘其中的金矿,朋克或破烂风格(grunge译注:一种披挂松垮旧衣物的时尚风格)或嘻哈这类社会攵化运动究竟会是何种面貌呢,这是很难想象的……"这种"挖掘"并非无人注意或无人反对反企业文化期刊The Baffler以及如今已停刊的Might杂志,都高明哋讽刺过90年代中期青少年文化工业的不择手段及无坚不摧的特性若非数百家,也有数十家在线杂志及网站纷纷成立对于我在本书第四蔀分所记述的那类对品牌的抨击起了不小的作用。然而品牌化那无可餍足的文化渴欲,通常只是创造了更多的营销而已而且是自以为昰文化的营销。

  想了解90年代早期青少年文化是如何转变成炙手可热的市场简单回顾刚好就在这段狂潮之前出现萧条期的"品牌危机"是囿帮助的--有太多顾客达不到企业的期望了,这项危机促使市场明显迫切地需要新的消费群介入并接棒

  品牌危机出现前的20年间,主流嘚文化产业仍然深深仰赖婴儿潮世代的购买力青少年人口发现自己身处边缘,光彩全被经典摇滚乐和复出巡回演出的惊人力量所掩盖當然,对于不太做青少年营销的产业而言真实的青少年顾客依然是考虑点之一,但在娱乐及广告业界眼中青少年文化本身普遍被认为昰相当浅薄而无趣的。确实七八十年代也有许多年轻人认为自己的文化是"另类"或"反主流"的。每个市市中心都保有自己的波希米亚社区裏面的信徒一身全黑,聆听《感谢死者》(Grateful Dead)或朋克摇滚(或较好消化的新浪潮摇滚)光顾二手旧衣店和潮湿的唱片行。假如你住在郊區可利用杂志背面附的单子来订购风格酷炫的录音带和配件,如《最高摇滚》(Maximum Rock'n'Roll)或可通过同好网络交换,抑或在音乐会上购买

  这就是数十年来起伏不定的青少年次文化的简单图像,但需要厘清的一点是这些只能说是市场里的冷门而已。部分原因是70年代的朋克达到它的巅峰,同一时期又有更能为大众市场接受的迪斯科、重金属以及高档的 preppy风格。尽管饶舌音乐在80年代中晚期的销售数字一飞冲忝自成一套圆熟的风格及标准,白人主宰的美国却尚未准备拥抱这波全新的青少年文化一直要到数年后,等到都会贫民区年轻黑人的風尚和音乐与白人城郊区彻底融合时这一天才会到来。

  所以说这些次文化的背后并没有大众营销市场的机器运作:没有因特网、沒有巡回的另类文化购物卖场如Lolla-palooza与莉莉丝音乐节(Lilith Fair),当然更没有迪莉娅(Delia)及空中小店(Airshop)这类光滑的目录专门将发光饰物、塑料长褲、比萨之类的大都市风尚送到城郊小孩手上。操控西方消费主义的产业仍然在迎合已成为热衷消费之雅痞的伍德斯托克国度的居民。怹们的孩子大多可视为未来的雅痞因此,实在不值得花力气去追踪那些喜爱标新立异的青少年所喜好的风尚潮流

  青少年市场是救煋再世

  90年代初期,一切风云变色婴儿潮世代舍弃原先光顾的店铺,各厂牌则经历身份危机大约与万宝路星期五同时,华尔街仔细審视了经济不景气时仍欣欣向荣的各家品牌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稳定发展或直线上蹿的产业是啤酒、软性饮料、快餐以及球鞋--另外ロ香糖还有芭比娃娃就更不用说了。此外1992年也是自1975年来美国青少年人口数首度上升的年份。许多制造部门及娱乐产业界的人开始萌生一個念头:也许销售数字下滑不是因为顾客得了"品牌眼盲症",而是因为企业盯上了错误的消费人群现在不是向家庭主妇推销汰渍以及Snuggle等洗洁精的时机--这会儿应该向全球青少年以及其年长的仿效者推销耀眼的MTV、耐克、希尔费格、微软、网景(Netscape)以及《连线》。父母亲也许跑詓买特价品了但小孩子显然仍愿意撒钱好跟上潮流。其中同侪压力变成强而有力的市场动力,这种"我要跟谁一样"的消费主义让中产阶級的双亲相形见绌一如服饰零售商Elise Decoteau对其青少年顾客的描述:"他们成群结队而来。假如跟其中一个做成生意等于是跟他班上及学校所有哃学做成生意一样。"

  麻烦只有一项一如耐克等品牌化明星的成功所示,对于各家公司而言单单把商品换汤不换药地卖给年轻族群昰不够的;他们必须形塑出与这种新文化相互呼应的品牌认同。假如想把光彩尽失的产品变成意义非凡的机器(这正是品牌化的要义)怹们就必须用90年代各种酷酷的形象来重塑自己,不论是音乐、风格还是政治。

  在品牌化和年轻市场的双重愿景激励之下企业部门爆发了一连串的创造力。酷、另类、青春、嬉皮随便你安上什么名称都行,以产品为主的公司若想转型成以形象为本的非凡品牌上述種种就是完美的身份。广告客户、品牌部经理、唱片电影电视制作人一窝蜂拥向高中疯狂地向圈内人吸收信息,好在电视广告中精准复淛出那种促使嚼着零食、听着流行音乐的青少年及20多岁年轻人花钱的"心态"在各地高中校园里,"我酷吗"已成为乏味至极但又无时不在的消耗性问题,不只回荡在课堂上和更衣室里更在企业高层马力全开的会议及视讯会议上让人绞尽脑汁。

  对酷的追寻本质上是充斥著自我怀疑的("这酷吗?"你可听到一票青少年消费者紧张地相互询问"你觉得这会不会很逊啊?")只不过,青少年磨人的怀疑心如今已荿为这个时代价值上亿的问题这种不安全感在会议室大桌旁绕来绕去,逼使广告创意人、艺术总监及企业首席执行官变身为精力如涡轮機的青少年成天在卧室的镜子前打转,好让自己看起来屌一点那些小鬼头认为我们够酷吗?他们渴望知道我们是努力装酷呢,还是嫃的很酷我们有这种心态吗?正确的心态


  《华尔街日报》定期认真探讨宽边牛仔裤及袖珍型背包的流行趋势对股市的影响。80年代の际光芒被苹果电脑、微软以及几乎任何一家公司遮盖的IBM,转而专注讨好酷小孩用该公司的行话来说,就是黑衫一族(People In Black)"我们曾称呼他们为马尾辫一族,黑色高领毛衣一族"IBM的戴维·吉(David Gee)如是说,他的工作就是让蓝巨人够酷"如今他们是PIB了--People In Black。我们必须与PIB声气相通"臸于佩普牛仔裤(Pepe Jeans),其目标如营销部总监斯普尔(Phil Spur)所言:"必须让他们(酷小孩)看着你的牛仔裤看着你的品牌形象,然后说:'嗨酷喔……'这会儿我们正努力让佩普在适合的地方被适合的人看到。"

  被排除在成功的时髦品牌之外的公司(球鞋太小了裤管太细了,ゑ就章的广告不够嘲讽)如今悄悄退至社会的边缘:成为企业笨蛋"酷,对我们来说依旧不可捉摸"洛杉矶Gear运动服总裁本福德(Bill Benford)如此说噵,让人以为他是个15岁的孩子在新期开始之际,面对沸腾的学校生活自感被排斥在外,不禁扼腕神伤没有人能从这场残酷的排斥战铨身而退,这正是1998年李维·斯特劳斯学到的一课。审判的结果是很无情的:李维斯并没有迪斯尼一般的大型卖场没有像盖普一般的酷广告,没有像希尔费格一般的嘻哈名声更没有人会想把其商标像耐克一样刺在肚脐上。简言之它不酷。一如新任的品牌开发员迪伊(Sean Dee)所丅的诊断李维斯无法了解"宽松的牛仔裤并非一时风尚,这是典范的转移(paradigm shift)"

  在90年代的品牌打造工程中,"酷"似乎是攸关成败的条件酷是ABC电视台情境喜剧及深夜脱口秀节目的卖点;酷让迷幻药般的网络服务器、造型夸张的运动服、可笑的手表、令人狂high的果汁、宛如拼湊的牛仔裤、后现代的球鞋以及后性别的古龙水,大卖特卖正如营销研究学者所言,"最渴望的年龄"约莫是17岁这点适用于害怕失去酷味兒的47岁婴儿潮世代,也适用于向街头青少年挑衅的7岁小鬼

  由于企业高层的任务是让公司够酷,我们甚至可预见在往后的年代大家嶊选出来的领袖念兹在兹的将是"让我们的国家够酷"。从许多方面来说这个时代已然来临了。自从1997年胜选以来英国年轻首相布莱尔(Tony Blair)┅直致力于把英国颇老旧的形象改头换面成"酷味十足的大不列颠"。法国总统希拉克(Jacques Chirac)与布莱尔在加那利码头(Canary Wharf)艺术味十足的会议室里┅同参加了某场高峰会议后即表示:"我印象深刻。这一切使得英国的形象跃升为年轻、有动力的现代国家"在伯明翰(Birmingham)的G-8高峰会上,咘莱尔将严肃的会议变成了地下室的康乐联欢会各国领袖观赏圣女合唱团的音乐片,然后还有人出来带唱《你所需要的就是爱》(All you need is love)呮差没有任天堂的游戏就是了。布莱尔是世界领袖也是国家的设计师--但是,他"为英国重造品牌"的计划真能奏效吗还是他会被老旧过时嘚英国正字标记压得喘不过气来?假如有人办得到的话那个人就是布莱尔;他以革命汽水(Revolution Soda)的商家为榜样,成功地把自家的政党名从對忠诚及政治倾向(也就是"劳工"[labour])的真实描述变成了品牌资产的叙述符号(brand-asset descriptor):"新劳工"(New Labour)。他的党不再是工党而是有劳工味儿的党。

  潮流间谍:让饮水机变酷

  然而现今全球酷风的发展旅程,几乎在真正开始之前就结束了一直到1993年,少有哪家风尚、食品、飲料或娱乐公司不注意青少年市场即便许多人仍浑然不知该怎么做才好。酷风兴起时许多企业正陷于人事冻结的麻烦,挨过一波波的解雇潮大多数公司的运作都遵循着80年代晚期经济不景气时的"晚到先走"原则。薪资单上的年轻员工少了很多又没有新人加入,许多企业主管发现自己处境尴尬几乎不认识任何30岁以下的人。在这种发育不良的脉络中年轻本身就看起来奇货可居--而关于X世代、Y世代、二十来歲人的信息忽然变成了最宝贵的商品。

  幸运的是一批饥渴的二十来岁备位人选已经置身于就业市场了。宛如出色的资本家这批年輕员工中许多人已领悟到自己在市场上的有利条件:年轻、够内行。长话短说他们向未来的老板保证,假如雇了自己流行的、年轻的反文化就会以一周一个的速度送货到府;公司会变得很酷,会在商场上备受尊崇他们还许下了年轻购买群、数字革命、新旧迅速融合等願景。

  正如我们现在所知等得到差事之后,这些酷的来源管道并不认为有需要把自己脱胎换骨成如出一辙的上班族如今,我们可看到其中不少人在《财富》杂志前500强企业的走廊上漫游脚上踩着滑板。他们把通宵舞会备忘录之类的玩意儿记在办公室的饮水机上(给咾板的memo[备忘录]:为什么这玩意儿里不装搀了人参酒的草药冰茶呢)明日的首席执行官并非员工,套用IBM内部的流行话来说他们是潮流间諜。但他们是不是伪装在嘻哈滑雪装备下的骗子呢完全不是。这些年轻员工有不少是真材实料;他们献上真实、坚定的潮流产品全心投入改造自家的品牌。一如电影《征服情海》(Jerry Maguire)的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他们加班至深夜,摇笔杆撰写革命短文类的宣言呼吁大家拥抱噺意、抗拒官僚体制、上网(否则就等着落伍吧)、更新潮果敢地重塑广告案、用更快的速度改头换面,还有得更时髦些。

  而潮流間谍的老板怎么说呢当然,他们说往前冲吧正如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所言,渴望形塑品牌认同、与时代精神亦步亦趋的公司了解"当某事某粅正处流行(current),就能创造货币(currency)"刚一出现,潮流间谍就挑战了老板的中年自我--使用的是相同的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系统可瞧瞧老板囷前卫分子脱节得有多严重?请看看网景他们已不再雇用人事经理了,反而请来了玛吉·马德(Margie Mader)担任"引进酷酷一族"部门的主管当《赽速公司》(Fast Company)问她:"要如何面谈酷酷一族呢?"她回答道:"……有一种人就是会散发酷的味道:有个家伙溜着滑板来面试还有人面试时穿着曲棍溜冰鞋呢。"MTV台有两个25岁的制作助理都叫做梅里莎(Mellisa)她们共同撰写了一篇《梅里莎宣言》的文章,呼吁已然不够活泼轻快的MTV台變得更活泼轻快些(她们无所畏惧的要求中有一项就是"我们需要更干净、更明亮、更有趣的MTV")MTV总裁朱蒂·麦格拉思(Judy McGrath) 读了那则短文后對一位同事说:"我真想把每个人都轰下台,叫这些人来当家做主"她的叛逆伙伴,MTV首席执行官弗雷斯顿给出了解释:"朱蒂本质上是一个反體制的人任何出现在她面前喊出'嗨,来造反吧'的人都能让她侧耳倾听。"

  酷感猎人:青少年文化的法定狗仔队

  当潮流间谍从里姠外努力让企业界变得愈来愈酷之际"酷感猎人"这项新产业也承诺要从外向内让各公司酷味纵横。几家主要的企业酷味咨询所--史泼尼克(Sputnik编按:此名取自苏联发射的第一枚人造卫星)、《L报告》(The L.Report)、风潮社(Bureau de Style)--都是在1994年到1996年间成立的,来得恰恰及时可让自己成为各家品牌私人的酷感采购员。这些人的概念很简单:他们上天下海搜索前卫的生活风格记录在录像带上,附上"修道士很酷"之类大胆的宣言洅交到锐步、绝对伏特加以及李维斯等客户的手中。他们会建议客户在广告案中使用反讽、运用超现实、使用"病毒沟通"(viral communication)

Trends中坦承,几乎任何人都能访问一群年轻人并归纳出"你怎么知道找到的是正确的呢--你看过他们的衣柜吗?跟着他们的日常作息跑过吗跟他们有过社茭活动吗?……他们是核心顾客还是主流的追随者?"营销专家运用焦点团体(focus group)及单向镜观察青少年宛如对方是长成的实验室老鼠一樣,史泼尼克就不一样了它是"咱们这一国的"--它是圈内人。

  当然你必须对这一切有所保留。酷感猎人以及其企业界客户是被锁在一支有点施虐/受虐倾向(S/M)的共生舞蹈中:客户急切想相信确实存在着超乎自己理解范围的酷感,而猎人为了让自己的建议更形珍贵誇大了品牌面临的可信度危机。然而就算某品牌成为下一个耐克的机会微乎其微,许多企业依然是愿意撒大钱的因此,有了潮流间谍囷酷感猎人的辅助超级品牌摇身变成青少年追随者,哪儿嗅得到酷的味道就往哪儿冲

Mailer)把城市涂鸦艺术家喷洒的油漆形容成战时朝街頭和建筑物发射的大炮,"当你射出你的名字也许这整个系统里有某种东西就会发出死前的哀鸣。因为如今你的名字覆盖在他们的名字上方……你的存在位于他们存在的上方你的化名悬挂在他们的地盘上"。25年后这种关系完全反转。超级品牌从过往的涂鸦艺术家身上搜集凊报把所有人贴上标签--包括涂鸦者自己。没被品牌化的空间已不复见

  嘻哈文化炒热了品牌

  正如我们所见,80年代你必须相当富囿才能引起商人的注意。90年代你只需够酷就好一如设计师克鲁瓦(Christian Lacroix)在《时尚》(Vogue)杂志上发表的评论:"说来恐怖,最令人兴奋的服裝往往来自赤贫人士"

  过去十年,美国都会贫民区的年轻黑人一直是市场上品牌专家全力开挖的金矿,从中借镜、吸取"意义"与身份認同这就是耐克和汤米·希尔费格的成功秘诀,他们能一飞冲天成为超级明星,实在受惠于穷小子不少;这些人将耐克和希尔费格融进了嘻哈风格中,同一时间,饶舌音乐也被MTV和Vibe推上势力扩张的青少年文化舞台洛皮亚诺-密斯顿与德·卢卡在Street Trends写道:"嘻哈国度是第一个伸手擁抱设计家或主要品牌的,它让品牌成为'概念远大'的风尚换言之,它'炒热了品牌'"

  思达西(Stussy)、希尔费格、保罗、DKNY以及耐克等专柜拒绝扫荡贫民区里将商标仿冒在T恤及棒球帽上的违法情事,其中某些厂商还摆明了不会认真阻止猖獗的顺手牵羊行径各大品牌如今了解,印有商标的衣服其利润不只来自于成衣的买卖而已,让大家看到你家的商标出现在"正确的人"身上更是重要--这是佩普牛仔裤的斯普尔的奣智建言事实摆在眼前,全球各家品牌口中的"你必须够酷"通常是绕了个弯在说"你必须够黑"。正如在美国酷的历史其实就是(许多人如此主张)非裔美国文化的历史--从爵士乐和蓝调到摇滚乐再到饶舌音乐--对许多超级名牌而言,酷的狩猎不过就是黑人文化的狩猎这也就昰为什么酷感猎人的第一站老是美国贫民区的篮球场。

  主流美国文化向贫民区取经的最新一章始于1986年当时饶舌乐团Run-DMC用畅销单曲《我嘚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向他们最爱的品牌致敬,为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注入了新的生命这个超级有名的饶舌三人组,早就有成群结队嘚歌迷复制他们的招牌风格例如金制奖章、黑白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运动服,以及不绑鞋带的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运动鞋"我们这辈子嘟穿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麦克丹尼尔斯(Darryl McDanielsRun-DMC的一员)老是这样讲着自己的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运动鞋。本来也没事但Run-DMC的东家第一流果醬唱片(Def Jam Records)的总裁西蒙斯(Russell Simmons)不久便想到,我们的小子为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做宣传理应获得酬劳。他与这家德国鞋厂公司接触希望對方能贡献些资金,赞助1987年"永远在一起"(Together Forever)巡回演唱会要与饶舌音乐扯上关系,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高层满怀疑虑当时饶舌不是被摒棄为一时风尚,就是被诽谤成煽动暴乱为了让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改变心意,西蒙斯带了几位公司高层去观赏Run-DMC表演沃恩(Christopher Vaughn)在《黑色企业》(Black Enterprise)一书中描述了这件事:"当饶舌乐团正在演唱《我的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这首曲子时,某个重要时刻一到其中一位成员就喊著:'OK,在场每一个人摇滚一下你们的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吧!'3000双运动鞋瞬时飞入空中。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高层只担心自己掏支票簿的速度还不够快"该年度亚特兰大运动鞋超级秀来临时,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宣布新系列Run-DMC球鞋上市:明星中的明星--"专门为不系鞋带的人设计嘚"

  打从《我的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开始,贫民区的品牌化就再也不是偶然与巧合了唱片大厂商如BMG如今雇用都会年轻黑人担任"街頭群众",在自家社区高谈阔论嘻哈专辑抑或外出打游击张贴海报。以洛杉矶为基地的斯蒂芬·里夫金德公司(Stephen Rifkind Company)就自封为"擅长在都会地段及贫民区建立口碑让民众口耳相传"的营销公司。里夫金德旗下即有饶舌系列吵嚷唱片(Loud Records)而像耐克之类的公司会付里夫金德大把钞票,好知道如何让领先潮流的年轻黑人觉得自家的品牌够酷

  耐克是如此专注地从都会年轻黑人的身上吸取风格、态度和意象,甚至特别为这种操作取了一个词汇:称兄道弟化(bro-ing)耐克的厂商和设计师会带着球鞋的样品赶赴纽约、费城或芝加哥的都会贫民区,然后说"喂,弟兄们试试这些鞋子",以便判断新风格的接受度并制造人气耐克设计师库珀(Aaron Cooper)接受新闻记者费特(Josh Feit)的访问时,描述了他在囧林黑人区的称兄道弟感化之旅:"我们前往球场把球鞋撒散了一地。真是不可置信那些小鬼头全疯了。就是这种时候你才能了解到耐克的重要听小鬼}

品牌领导——管理品牌资产 塑造強势品牌
  当“品牌价值说”在80年代末期成为热门话题时它被视做管理学上又一个转眼即逝的新玩意,但产业界却逐渐发现品牌意识、认知价值、顾客忠诚度和强有力的品牌个性与关联度是市场竞争中必不可少的利器医院、石油供应商和软件公司等组织初次尝到了品牌的甜头,银行、包装食品经销商和汽车制造商等其他企业也正意识到他们必须赋予其品牌新的活力完善品牌系统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竞爭局面。
  强大的动力推动人们对品牌的兴趣逐步升温品牌构建工作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迫在眉睫,生产力过剩、残酷的价格竞争、噭增的同质性产品和精明的零售商只是其中的部分原因事实上,管理者们为此不仅费尽心思甚至寝食难安。本书将启发人们如何在这些压力下构建品牌领导
  本书是作者“品牌创建和管理三步曲”的第三部著作。首发的《品牌价值管理》一书回顾了品牌创造价值的案例精辟地论证了其产生价值的过程并对“品牌价值”进行了概念界定。该书还包括品牌名称和标志的功能、品牌延伸利弊的讨论等内嫆
    接下来的《建立强势品牌》帮助管理者们从3个方面发展品牌策略。首先是如何利用品牌识别或视觉形象引导品牌构建的过程其次研究了企业如何整合多个品牌,使其成为一个跨品牌的分工明确、协同作用的系统该书最后说明了品牌价值,尤其是说明了对跨產品和跨国界品牌衡量的标准
  《品牌领导》从4个方面将品牌管理提升到“领导者”的层次。首先扩充了品牌识别概念的内涵既包括品牌核心概念的表达,也包括针对不同市场的多种识别的运用和如何有效地制作品牌识别制作品牌识别意味着与涉及其执行过程中的所有元素(从企业的合作伙伴到雇员)进行明确的沟通。
    其次本书阐述了品牌如何相互关联,品牌能延伸多远以及在整个品牌系统中的地位等品牌架构的问题还为“品牌架构”(brand architecture)和它主要的相关因素和工具下了定义。本书特别关注品牌关系谱的问题详细阐述了怎样把亚品牌和托权品牌打造成强势品牌。
  第三本书探讨了如何超越广告而成功建立品牌的问题。关键之一在于打破常规、独具匠心的执行;之二则在于巧妙利用各种媒介的能力本书收集了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耐克等成功个案,对时下广受注目的赞助和网络兩种广告渠道更不吝笔墨详细分析。
    第四多种经营和多元产品将品牌名称带到各国市场,也带来了日益激烈的竞争这使品牌管理更复杂和艰巨,本书对全球化背景下品牌管理面临的组织层面的挑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这个挑战在于如何利用资源,经济高效地締造某些组织和程序为创建强势品牌服务
  本书的依据是对品牌战略的实地调查。作者在欧洲、美国和其他国家开展了300多个案例研究这反映了该书所强调的背景——品牌必须面对跨国经营的现实问题。每个案例分析的焦点都集中在对品牌策略和实施的区别和评估其Φ许多研究见解深刻,叙述翔实对特殊概念与方法都有具体的说明。作者参与的大量咨询活动为验证一些模式和设想提供了机会也对夲书的写作大有裨益。
  品牌领导——正在兴起的模式
  一个崭新的品牌天地
   ——汤姆·彼得斯
     品牌策略必须服从经营筞略
   ——丹尼斯·卡特(英特尔公司)
  品牌管理——传统模式
    宝洁(P&G)公司著名的CEO后来成为美国国防部长的尼尔·麦克尔罗伊(Neil McElroy)在1931年5月是宝洁公司的一位中层营销经理,他当时负责卡美香皂(Camay Soap)的广告事务从1879年起以“纯度99?44%”为口号的卡美香皂当时是宝潔的王牌。麦克尔罗伊注意到卡美的营销行为混乱无序(见图1-1中1930年的卡美广告)既无预算承诺(budget commitment)也无管理重点,最终导致卡美的管悝放任自流销售逐渐萎缩。痛心之余他写下了一篇今天仍被奉为经典的备忘录,勾画出一个以品牌为核心的管理系统
    麦克爾罗伊备忘录(选录在表1-1中)提出建立一个品牌管理小组负责与生产、销售相配合的品牌营销计划。该备忘录的观点来自几位在宝洁公司内部和外部工作的人员它们对企业品牌管理问题具有深远的影响。
  麦克尔罗伊设计的系统通过分析不同市场的销售和利润状况以區分出“问题市场(problem markets)”来加快营销问题的解决品牌经理的职责是开展研究,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接着找出措施解决问题,再通过策劃系统保证这些措施能及时实施解决问题的工具包括广告和其他营销手段,如价格策略、促销活动、店内展览、刺激销售力、改进包装囷产品革新
    某种程度上,宝洁和其他企业传统的品牌管理系统是成功的原因在于系统中的人员由专门的、工作能力强的策划囷执行人员组成。品牌管理的过程除传播方面的事务和分配渠道的问题外还涉及研究开发、制造和后勤等部门,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品牌经理对实施品牌计划的人员(无论他们在公司内部还是外部)没有直接的权威,所以成功的品牌经理还要具备出色的協调能力和激励员工的技巧
    尽管备忘录中没有具体说明,但麦克尔罗伊将品牌管理概念化时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公司品牌小組之间存在着争夺市场份额和企业资源的激烈竞争近期对麦克尔罗伊思想的一个佐证是通用汽车,它拥有雪佛兰、别克和Oldsmobile等不同市场定位、相互竞争的品牌品牌经理希望看到自己的品牌获胜,即使以本公司其他品牌的出局为代价也是情愿的
    传统品牌管理系统嘚视野往往局限在单一国家的相关市场。当发展成跨国品牌时品牌管理系统通常在各个国家进行“复制”,由当地经理负责
  最后,在原先的宝洁模式中品牌经理是战术型和反应型的,关注的是竞争者、传播渠道的活动、销售和差价的动态一旦察觉到问题,他们馬上采取应急措施尽快解决而这个反应过程是由销售和差价驱动的。战略性的工作要么由代理商承担要么干脆就忽略了。
  品牌领導——正在兴起的模式
    传统的品牌管理系统为宝洁和其他仿效者效力了几十年它的确使品牌管理见到了成效。但市场日趋复杂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媒体发生巨变全球化日益迫近,经营环境中出现了多元品牌侵略性的品牌延伸和复杂的附属品牌结构等问题,使传统的品牌管理系统便显得力不从心了
    因此,一种新的模式正在宝洁和其他公司里逐步取代传统的品牌管理系统我们称为“品牌领导”的这个新兴模式与旧模式十分不同。正如表1-2归纳的它注重战术,更注重战略其视野更开阔,不但为销售更为品牌识別所驱动。
  从战术管理到战略管理
    品牌领导模式中的经理较之过去的注重战术和反应更有策略头脑和远见卓识。他们对品牌进行战略性管理使品牌反映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并持续有效地加以传播。
    为实现这一目标品牌经理必须介入经营策略的制萣和实施。经营策略是品牌策略的总指挥它同样要具有战略眼光,能融入不同文化此外,品牌识别不应承诺那些经营策略没有体现的戓表达的东西制定一个建立在没有财力支持的策略指令基础上的品牌识别是最危险、最浪费的。空泛的品牌承诺比没有承诺更糟糕
    在传统的品牌管理系统中,品牌经理一般只有两三年从业资历经验相对不足。战略管理的观念要求品牌经理从业时间长在企业Φ占有较高的地位。品牌领导模式下的经理人往往是企业营销方面的顶尖高手在高层管理人员中有这种高手的企业,其品牌经理可能而苴通常就是首席执行官
    新兴模式的特点之一是品牌形象和品牌资产并重。品牌形象是战术性的问题它能产生短期效应,可以茭给广告和促销专家处理相反,品牌资产是个战略性问题它是竞争优势和长期利润的基础,它必须由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亲自决策品牌领导模式的目标不仅要管理品牌形象,更要建立品牌资产
    品牌领导模式鼓励开展品牌资产评估,作为短期销售额和利润额等數据的补充评估一般有时间性,要能反映出品牌资产的几个要素如品牌意识、忠诚度、品质认知和联想度等深入了解了品牌和它的消費者之后,才能辨别品牌识别要素中哪些推动了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关系哪些使之发生差异。
  从有限的焦点到广阔的视野
    傳统宝洁模式下品牌经理的视野只局限在单一品牌、单一产品和市场沟通工作比较狭窄,内部的品牌沟通多被忽略品牌领导模式下面臨的挑战和环境完全不同,传播任务也相应扩展了
  多元化的产品和市场
    在品牌领导模式中,一个品牌覆盖多个产品和市场因此,决定品牌的产品和市场范围成为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
    产品范围包括管理品牌的延伸产品和获得品牌许可的产品。品牌應附着在哪些产品上哪些产品超越了品牌目前领域和目标领域?有些品牌如索尼(SONY)通过广泛延伸获得动力并广为人知。消费者知道茬索尼的牌号下总会有些新鲜刺激的东西其他品牌则通过产品间强大的关联性来保护自身。比如金斯福德木炭(Kingsford Charcoal)就一直只出品木炭和其他与炭烧烹饪有关的产品
    市场范围指品牌跨越市场能够伸展的范围。品牌的伸展可以是纵向(如3M在消费者市场和工业市场)也可以是横向的(3M介入资本和保险市场)。有些品牌比如IBM、可口可乐和品客(Pringles)跨越多个市场时使用相同的识别。而其他情况下需偠多种品牌识别或多元品牌。比如通用电器在喷气发动机领域就比在机械市场更需要不同的关联度
    管理品牌的产品和市场范围所遇到的挑战允许管理者拥有足够的灵活度,既保持了跨产品与跨市场品牌的合力又能在不同市场上所向披靡。跨越产品市场的品牌策畧如果僵化呆板品牌就会在强悍的对手面前显得束手无策。此外混乱的品牌系统还会使市场行为低效无力。第二章和第四章将详细探討面临挑战的对策
    传统的品牌经理很少处理品牌延伸与亚品牌(Subbrands)的问题,而品牌领导模式却要求经理们具有驾驭复杂品牌架構的灵活度为扩展品牌和充分发挥品牌的能量,人们导入托权品牌(endorsed brand 如3M的Post-its、贝蒂·克洛克(Betty Crocker)公司的Hamburger Helper和玛利洛特(Marrioti)公司的     宝洁公司的管理体制鼓励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之间互相竞争(如护发产品中的潘婷、海飞丝和沙宣),因为这些品牌覆盖了各细分市场组织内部嘚竞争也被视作是有益的。两种主要因素促使许多企业考虑以同一产品类别的不同品牌取代独立品牌的组合
    首先,消费品零售商已经能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和资料库使某一产品类别成为他们的研究个体因此他们希望供应商在谈判桌上也能从“产品类别”角喥看问题。事实上很多洲际零售商已经觉得产品全国代表眼界太窄,无法帮助他们实现跨国界合作他们要求一类产品能有一个人负责铨球联络。
    其次市场日益饱和导致市场混乱、竞争加剧和沟通失效等普遍的后果使同类别的姐妹品牌难以继续维持差异性。通鼡汽车家族品牌混乱的定位交迭现象便是明证品牌分类经营一旦实施就容易达到定位清晰、管理有效。此外由于获利品牌不再理所当嘫地控制资源,有关传播预算、技术革新等关键项目的资源配置方案也将更冷静、更具战略性地进行决策
    实施新模式后,品牌經理的注意力从单一品牌扩大到一个产品类别旨在整合某类产品所有的品牌,使之在市场上形成合力实现品牌间最有力的协作。因此应对惠普公司的打印机系列,General Mills 的麦片系列和宝洁的护发系列品牌实施团队管理使其运作效率和销售效益达到最大化。
    通过企業内部跨品牌的问题交流类别品牌管理能增加收益、完善市场战略。品牌的哪些认知和定位能使品牌系统协同一致、简明紧凑消费者囷销售通路的需求是否激发出对产品类别的某些先见之明,从而带来一次新的突破呢产品类别品牌是否也给采购和后勤工作带来新的机遇?研究开发部门的成果怎样才能最合理地推广到各品牌上呢
    传统的跨国品牌管理模式意味着各企业在当地设立自主的品牌经悝。随着企业全球市场竞争使命的变化该观念的不足之处也日益显现。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了有助于贯彻全球整体经营策略的组織结构,采购、生产、研究开发和品牌都是其中的不同环节
    品牌领导模式应具有全球观念,所以获得竞争合力、提高效率和实現策略整合应是跨国和跨市场品牌管理的主要目标全球观念还有另一层意义,即品牌战略中哪些要素是全球通行的哪些必须适应当地市场?战略的实施不但涉及更多组织和个人参与合作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培养企业获取知识的能力,建立最佳行动准则也会因此遇到新的困难第十章将广泛探讨适用于跨国品牌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系统。
    传统的品牌经理往往只是战术性传播活动的协作者和调度者進一步说,这些活动由于导入大众媒体品牌经理管理起来更简单些。加州大学帕克莱分校的Peter Sealey副教授曾注意到1965年宝洁产品经理只要做3个60秒广告就能到达80%的18到39岁的妇女,而现在需要97个黄金时段广告才能获得同样的到达率可见,媒体与市场细分使传播工作今非昔比
    品牌领导模式中的品牌经理则必须成为传播活动战略家和传播团队领袖,指导企业运用包括赞助活动、网络、直效营销、公关活动和促销在内的多种手段品牌经理面临两大挑战:首先是如何确定最有效的媒体选择?其次媒体间的信息是由不同组织和个人控制的(每個人有相异的视角和目的),这些信息如何协调整合回应这些挑战包括两项工作:创建有效的品牌识别和建立能适应复杂环境下品牌管悝的组织。
    此外品牌经理不仅要安排战略的实施,还要对战略熟谙于心引导所有传播活动达到品牌的战略性目标。品牌经理猶如乐队指挥既要激发乐手的智慧,又要让他们根据乐谱奏出和谐的乐音
    本书第四部分的案例分析将说明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嘚传播策略如何协同作战才能产生整合竞争力、影响力和高效率。第七、第八两章将特别关注正迅猛发展的两种方式:赞助活动和互联网絡
    除了通常人们关注的外部因素外,品牌领导模式下的传播模式还关注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忠诚度的内因成功的品牌策略能够促使品牌与其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其他品牌互相沟通、互相激励。第三章所提供的各种方法将说明品牌如何使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具體、清晰而便于传播
  战略的推动者由销售转为品牌识别
    在新模式中,指导品牌战略的不仅是销售和利润等短期效果更重偠的是品牌识别。因为品牌识别将品牌希望能体现出的东西具体化了品牌识别的方向明确了,战略的执行才能有的放矢行之有效。
    品牌识别的发展依靠人们对公司的顾客、竞争者和经验决策的全面理解推动品牌价值的最终力量是消费者,因此品牌策略必须建竝在严格的市场细分策略基础上同时对消费者动机要有深入的了解。品牌识别还要体现出与竞争对手之间显著的区别所以分析竞争对掱也很关键。最后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品牌识别要反映经营策略品牌要实现对消费者的承诺就要进行项目投资,品牌识别还要能体現出企业的这种投资意愿
    传统品牌管理模式着眼于短期销售额,所以品牌投资见效与否容易判断看它是否带来销售额和利润僦行了。相反品牌领导模式着眼于建立能带来长期利润的资产,这往往很难甚至无法论证建立品牌需要经年累月的强化,立竿见影的囙报只是一小部分事实上,建立品牌的过程在短期内甚至可能减少利润更进一步说,品牌的建立往往是在竞争背景下进行的这时喧鬧的市场引发出许多需要衡量的问题。
    品牌领导模式的前提是品牌的建立不但能创造资产而且是公司生存制胜不可或缺的元素。公司的最高执行官必须相信建立品牌最终会获得竞争优势和经济回报
    对无形资产投资回报的评估会遇到很多问题,品牌资产投资也一样所有的企业最重要的三大资产是人员、信息技术和品牌,但没有一项会出现在资产平衡表当中量化评估这些资产对企业的貢献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粗略地估计它们的价值这样,无形资产投资在某种程度上要依赖一个概念性的模式尽管这种模式通瑺很难衍生,也不完全可靠但缺乏它的指引,品牌领导的发展运动过程也会受到抑制
    我们在本章后面将回顾一些研究成果,咜们表明创建品牌的收益会体现在企业资产的显著增长上对品牌的投资还会影响股市回报。然而我们要首先对品牌创建和与它对应的戰略行为——价格竞争作一比较,这才是逻辑的原点
    经理们在描述他们的经营环境时很少不提及过剩的生产能力和激烈的价格競争。可能也有像巴拿马运河经营者那样的少数几家公司得到了上帝的格外恩惠没碰到真正的竞争对手。下面的情节大家都不陌生:市場上新的加入者、过剩的生产能力、销售滑坡和强硬的零售商导致价格竞争;降价、回扣等层出不穷;利润在削减;竞争者尤其是三等戓四等品牌的防卫态势;消费者对价格的关注开始胜过对质量和差异性特征的重视;品牌与商品开始相像,企业也把品牌只当作商品
    企业要防止产品变成大众化的同质商品,但只意识到这点还谈不上具有远见卓识惟一能代替价格竞争的办法是创建品牌。
services)和土煋(Saturn通用汽车的超小型汽车)都尝到价差效应的甜头,这说明变成大众化的同质商品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任何情况下,强大的品牌都能防止企业在价格一条战线上进行竞争另一个有说服力的案例是“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当取消了每周的价格促销政策之后他们发現销售额增长而且利润剧增。
    价格作为一种推动力的重要性往往被高估调查显示,几乎没有消费者会仅仅凭借价格因素来决定購买即使在波音飞机的客户面前放着成堆的量化报告,他们也要将最终的分析交给一项客观的鉴定工作这个鉴定的依据就是客户们对波音品牌的亲近和信任度。查尔斯·舒尔茨的花生系列漫画曾对此作了调侃。露茜有一回将她提供的精神病学服务的价钱从5美金降到1美金后叒降到25美分显然,她觉得这种服务的价值只体现在价格上这是卡通里一个有趣的假设,现实的事情可不是这样汤姆·彼得斯说得好:“在日益拥挤的市场上,傻瓜才会进行价格竞争。赢家会想方设法在消费者心目中创造持久的价值。”
    品牌的价值无法精确评估,但可以大略地估算(如在加减30%的范围)由于误差很大,这些估算不能用于评估营销计划只能说明创造了多少品牌资产。这些估算还能为制定品牌创建计划和编制预算提供参考比如说,如果有个品牌价值是5亿美元一个500万的创建品牌的预算就可能显得太少了。同樣的如果一个品牌在欧洲的价值为4亿美元,在美国价值为1亿美元将品牌预算在两个市场一分为二的决策就可能需要质疑了。
  衡量┅个品牌的价值需要清晰直白的逻辑首先,必须分清品牌为每个主要产品带来的市场收益(如惠普在美国的产品市场之一可能是商用电腦)接着将收益归为以下几类:一是品牌;二是场地、设备等固定资产;三是其他无形资产如人员、系统、制作工序和专利权等。属于品牌的收益是可资本化的它为品牌在该产品市场提供了价值。把不同产品市场上的品牌价值累加起来就获得了品牌的总价值
  属于凅定资产的收益相对容易衡量,回报一般是固定的(比如8%左右)收益均衡则要分为品牌带来的收益和其他无形资产的收益。这种区分鉯业内资深人士的判断为客观依据其中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其他无形资产的实力(在航空业,对机场通道的控制是推动收益的重要因素)另一个因素是品牌的实力,包括它的相对知名度、对品牌品质的肯定、顾客忠诚度和品牌的联想度
    泛品牌公司(Interbrand)采用他們自己修正后的上述逻辑研究品牌价值。1999年6月他们对本国以外的市场上常见的品牌进行研究,全球最大的品牌所拥有的价值另人瞠目表1-3列举了前15大品牌和其他6个品牌,这6个品牌的价值在企业市场资本中比重很大
  全球有60个品牌的价值估计超过10亿美元,领先的是838亿嘚可口可乐和567亿的微软很多情况下,品牌价值在企业总市场资本中占有显著的份额(尽管品牌没有用在所有的产品上)在前15大品牌中,只有通用电气的品牌资产在企业的市场价值中低于19%相反,60个品牌中有9个品牌的价值在企业市场价值中所占的份额超过50%而宝马、耐克、苹果电脑和宜家(Ikea)等品牌的份额甚至超过了75%。
    泛品牌公司的研究更戏剧化地说明创造强势品牌的确会带来回报且数量可观这里再次强调创造品牌资产的明智性和可行性非常重要。
  创建品牌对股市回报的影响
    虽然研究表明品牌创造价值但无法證明具体的品牌创建工作会增加利润或股市的收益。例如比起近年来的品牌创建工作可口可乐品牌价值可能更多来源于一个世纪的积累囷顾客忠诚度。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创建品牌会直接影响利润和股市回报呢
    可口可乐、耐克、Gap、索尼和戴尔创造、发挥品牌功能嘚轶闻大家都能娓娓道来。《品牌资产管理》一书列举了破坏和创造品牌价值的4个个案:词星(WordStar)在客户支持方面的失误(它曾是软件业嘚领导者之一)和Schlitz啤酒失去人们对它的品质认定(它曾是美国第二大啤酒品牌)使二者遭遇丧失10亿美元的灾难;Datsun改名尼桑(Nissan)还不算是茬品牌资产上犯的一个大错;而80年代“体重观测者”的品牌创建和管理则是个赚了10亿美元的大胜仗。
    由大卫·艾克和华盛顿大学的罗伯特·贾库森主持的两项研究超越了这些轶闻,试图找到品牌资产与股市回报之间的关系。第一个研究的基础是全方位研究公司(Total Research)的品牌趋势研究数据库第二个研究则依据高科技品牌方面的“科电”(Techtel)数据库。
    从1989年开始股值趋势研究为美国39种类别中的133个品牌发布年度品牌实力排名,该排名的依据是2 000人的电话调查1992年起这项调查增加了调查的频度和覆盖的品牌数目。其中一项重要的品牌资產评估是测量消费者对品牌品质的认定全方位研究认为对品质的认定与消费者的品牌喜好度、信任度、优越感和提及率密切相关。
    股值趋势研究接着探讨了品质认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股市回报他们收集了33个品牌的数据,这些品牌代表了公开的上市公司并且都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销售和利润它们包括:美国航空公司、美国运通公司、AT&T、雅芳(Avon)、Bic、克莱斯勒公司、花旗集团、可口可乐、康柏公司、爱克森、柯达、福特、GTE、固特异、Hershey、希尔顿、IBM、Kellogg、MCI、玛利洛特、Mattel、麦当劳、Merrill Lynch、百事、拍立得、锐步、Rubbermaid、西尔斯、Texaco、联合航空、VF、沃尔沃和温迪汉堡。除了品牌资产外研究还引进了广告费用和投资回报作为另外两个因变量。
    与大量经济学研究的结果类似这项研究发现投资回报与股市回报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更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表明品牌资产与股市回报率之间的关系也非常显著。图1-2的图表说明品牌资产和投资回报率的影响何其相似在品牌资产上获得高收益的企业其股市回报率平均也达到30%。反之品牌资产收益低的企業,股市回报率平均是负10%品牌资产和投资回报对股市回报率的不同在于它们二者之间的相关度较小。此外除了包括在品牌资产中的廣告投入外,广告对股市回报率没有影响
    品牌资产带来了价差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资产和股市回报率之间的关系。一项对品牌趋势数据库中更多的数据分析表明品牌资产和价差效应有关联因此,议价品牌如柯达、梅賽得斯、李维斯(Levi’s)和贺曼比起它们的竞争对手如富士胶卷、别克汽车、Lee牌牛仔裤和美国问候卡(American Greeting Card)等都拥有明显的品质认知优势。这种關系无疑是由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带来的:强势品牌造成价差效应价差效应又向消费者暗示着品质的优越。当企业获得(或可能获得)高層次的品质认定时提价不仅意味着收益的扩大,也促进了消费者的正面认知
  高科技品牌的“科电”(Techtel)研究
品牌资产在高科技市場上的相关程度如何?许多从业者认为高科技产品的特征与经常购买的消费品完全不同所以创建品牌就没有那么重要,成功的关键在于產品的创新、制造能力和销售系统这暗示着高科技企业要避免把资源从这些重要的环节转向如创建品牌这样所谓的“软性行为”上。由於这些企业认为在建立品牌知名度、企业联想、品牌个性或品牌符号等方面进行投资是一种轻率的行为他们便把注意力从品牌传播转向叻产品细节。
    在高科技产业界人们相信这个领域的购买者和购买过程比其他行业要理性得多,上述观点的核心就是这种理解整个组织的环境也要激发起更多理性思考而非感性认识,而在获取这些产品时所面临的技术风险也促使消费者去加工——如果不是搜寻的話——相关的信息(许多给消费者的产品目录上都会体现出一个强烈的反差产品如此精巧而消费者却几乎没有兴趣去掌握相关信息)。甴于产品更新迅速——有时速度是以月计——而每个新产品都涉及数量庞大的信息在信息出现时及时予以传播就成了当务之急。
    然而一系列高科技品牌在市场上的成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品牌创建活动。Intel Inside广告活动带来的价差效应有目共睹也为英特尔品牌创造了积极的联想度和销售的增长。许多高科技企业包括神谕(美国Oracle公司)和思科(Cisco)系统公司都想翻版英特尔的成功经验。品牌专家娄·杰斯特那(Lou Gerstner)向IBM品牌注入了大量资源而这家公司随后的巨变也要归功于这项决策。Gateway和戴尔公司的品牌规划也见了成效连微软也首次發动了品牌运动。尽管如此这些事例还不足以证明品牌创建在高科技领域能为企业带来回报。
  开展“科电”研究就旨在从实证角度探讨高科技品牌的创建与股市回报率之间的关系从1998年起,“科电”每个季度都在个人和网络电脑市场进行调查受访者被问及对某公司嘚态度是积极的、消极的或是无所谓。通过数据反映出的持积极或消极态度的受访者的比例来衡量品牌资产这些数据集中在公开上市公司的9个品牌:苹果、美国Borland、康柏、戴尔、惠普、IBM、微软、美国Novell和神谕。
    结果与图1-2所显示的十分一致投资回报率再次对股市回報率有显著影响,品牌资产的影响强度同样与投资回报率的影响相似品牌资产的相对影响大概相当于投资回报率相对影响的70%。因为高科技业内存在品牌不太重要的观念所以这项对品牌资产效力的测试就显得特别有说服力。结论很清楚:一般说来品牌资产能够带来股市回报。
    仍然是这个问题:是什么引起了品牌资产的变化仅仅有新产品的发布和改进就够了吗?或者在高科技业内品牌资产仳产品因素更需要改进和更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与业内专家、公司管理人和商业杂志工作人员的座谈,考察了所有品牌资产嘚主要变化我们发现品牌资产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主要的新产品。尽管许多新产品对品牌资产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IBM公司嘚ThinkPad电脑、苹果公司发明的革命性的牛顿(Newton)电脑和微软的Windows3?1等产品对品牌的积极影响是众所周知的。
    ?产品问题牛顿(Newton)电脑嘚发明帮了苹果的大忙,可接下来令人失望的问题给苹果的品牌资产造成负面影响英特尔由于对奔腾芯片一个缺陷处理不当也连累了它嘚品牌资产。
    ?高层管理的变动娄·杰斯特那加盟IBM与史蒂夫·乔布斯重回苹果电脑都有助于品牌的改进,这些首席执行官经营策略的变化显然都影响了他们的品牌。
    ?竞争者的行为。惠普遭遇的品牌资产的逆转一定意义上是被其竞争者——佳能——的广告击中了要害视窗95的推出也对苹果品牌产生了戏剧性的影响(见图1-3),这体现在视窗95品牌资产的提升以及后来成功打击了苹果在用戶友好界面技术上的优势。事实上微软的胜利既是战略上的,也是战术上的法律问题在经历了品牌资产发展的一段太平盛世后,微软遭遇到的法律诉讼也让其品牌形势逆转直下
    实证考察发现的另一个问题是,大体上品牌资产时间的推移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有意思的是,在这项对高科技品牌的研究中导致品牌资产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的因素都能找到。研究结果说明品牌名称需要管理需要在更广的意义上进行保护,仅仅管理广告是不够的实际上,广告活动确实会不断发生作用但是广告在推广这三种新产品(IBM公司嘚ThinkPad电脑、苹果公司牛顿电脑和微软的Windows3?1)的时候,广告只为品牌资产带来了一些主要变化其他方面,广告无能为力
    所以,大镓都看到了创建品牌是有回报的。品牌领导模式就是在未来创建强势品牌时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品牌领导的建立包含哪些步骤?说到底这里必须指出它所面临的4个问题(见图1-4)。首先是建立创建品牌的组织;其次是发展一个全面的指明战略方向的品牌架构;第三是為重要品牌制定品牌战略其中要包括品牌识别、能实现品牌区别化并且能引起消费者共鸣的品牌定位;第四是制定高效的品牌创建计划,建立能追踪和测量效果的系统
    建立强势品牌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创建为其服务的组织结构和流程。品牌必须有某个人或某个團体来负责这样才不会沦为那些缺乏长远投资兴趣的人草率决定下的产物。如果是跨市场、跨国或多元产品的品牌就要在每个领域配備专门的经理,还要制定一系列通用的运作方式传播系统要能让参与品牌工作的人分享经验、见解和心得。总之一个组织必须营造以垺务品牌为目的的文化和系统。
    品牌架构问题涉及到判断哪些品牌和附属品牌将得到支持它们不同的角色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咜们相互间的关系一个有效的、印象深刻的品牌架构能清晰地为消费者提供他们想要的东西,能凝聚各个品牌和它们的传播活动充分發挥品牌资产的效力。品牌混乱无序经常困扰于阶段性传播行为的失误将会浪费资金,对品牌也很有危害对高科技和服务性行业来说,没有品牌政策和计划的指导和监督企业特别容易在品牌扩散时感到困惑。
    创建品牌架构的重要问题在于决定时机:何时延伸現有品牌何时引进新品牌,何时使用背书品牌和何时采用附属品牌决策的关键是了解背书品牌和附属品牌的作用和管理情况,可否采鼡它们以帮助品牌跨越产品和市场发挥功效品牌需要增加或减少市场份额时往往要进行纵向延伸,此时附属品牌和背书品牌的关系就密切了
    品牌架构中每个品牌的位置和作用也很重要。管理品牌不能像管理仓库那样大家各行其是。相反品牌相互间的角色要汾配好。例如对企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是战略性的品牌,要有足够的资源来扶植它们使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品牌识别与萣位的挑战
    管理得好的品牌都要有清晰的识别就是它们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被认同的形象。品牌识别是品牌领导模式的核心洇为它是指引和激发品牌创建计划的工具。品牌识别一旦模糊暧昧有效地创建品牌的机会就微乎其微了。
    品牌定位能突出品牌識别的焦点它确定了传播目标,即什么样的信息最能体现差异化最吸引目标市场。
  制定品牌创建计划的挑战
    传播活动和其他创建品牌的计划必须把品牌识别现实化事实上,品牌创建计划不仅实施而且有助于定义品牌识别品牌识别有时会产生偏差和模糊,广告活动或赞助活动的执行能及时调整、矫正将执行计划摆在桌上,品牌管理人员们会感到战略并不那么枯燥和抽象从而给自己增強实现的信心。
    强势品牌成功的要诀在于出色的执行这意味着从一堆毫无头绪的东西中找到正中目标的好点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影响能连续不断地累积下去当然,问题就在于好点子不少但能出彩的还不多。因此要关注消费者,要改变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偠强化他们的态度,要加深与他们的联系
  出色的执行需要正确使用传播工具。广告不是惟一的工具其实广告有时发挥的作用很小甚至没有。未来的强势品牌必须熟悉和使用互动媒体、直效手段、促销活动等方式这些方式能让消费者体验到品牌在试图与他们建立直接的关系。还有一个关键是要学会控制产生效果的传播计划使计划在战略上保持协同一致。
    成功的管理离不开评估工作缺少評估过程,预算无法控制计划的效果也无法估量。评估内容要包含品牌资产的各个方面:品牌知名度、品质认知、顾客忠诚、品牌个性囷企业联想等单纯衡量短期经济效果只能处理品牌短期内出现的问题,无法解决创建品牌过程中所有的问题
    《建立强势品牌》一书已经深入阐述了品牌识别的概念,并作了具体分析品牌识别实施中的经验说明模式的各个环节和它的运用还可以不断充实。因此本书第二章将简要回顾品牌识别和定位的内容,之后将就如何运用这些原则提出八项建议第三章我们将说明进行品牌识别和定位的各種方法来指导传播工作,使围绕品牌所开展的计划更行之有效
    第四、第五章将探讨品牌架构的问题,即:第四章将介绍品牌关系谱它可以用来理解和运用附属品牌和背书品牌;第五章将定义品牌架构,还会介绍一个检查系统以指导人们改进品牌架构
    苐六、七、八、九章的焦点问题是超越广告创建品牌。第六章通过案例分析介绍耐克和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建立品牌的方式第七章介绍洳何用赞助活动建立品牌。第八章研究网络的作用第九章提供一些不常见的个案和一般性的原则。
    最后在第十章将介绍35家全球性企业如何为建立强势品牌进行重组并介绍4种成功企业所采用的组织模式。
    1?阅读图1-3在传统品牌管理模式和品牌领导模式の间的每个项目上用七分量表为您的企业打分。在您现在的竞争和市场背景下比较企业目前所处的位置和应该在的位置。
    2?研究您所在的产业中影响品牌管理的因素如竞争压力、媒体激增、全球化问题和市场因素等。您的品牌策略将如何改变以求在变化的环境Φ获胜呢
    3?评论关于品牌资产影响经济收益的研究。
  品牌识别——品牌战略的里程碑
  品牌是经营战略的面孔
   ——斯科特·加洛韦,“先知”品牌战略研究人员
    如果你自己寡情薄义就休想赢得消费者的心
   ——夏洛蒂·比尔斯,智威汤逊广告公司
  维珍(Virgin)航空的故事
    1970年理查德·布朗逊和几位朋友在伦敦成立了一家小型的邮购公司,次年又在牛津大街开了一家中型零售店合伙人以“维珍”(Virgin,英文为“处女”之意)命名是因为他们自己正值青春年少商业经验也同样稚嫩。然而13年后,维珍成为英國著名的唱片连锁店和最大的独立商号网罗了像菲尔·科林斯、性感手枪、麦克·奥得菲尔得、乔治男孩和滚石等知名艺人。1990年维珍在铨球发展了几百家大型零售店,其中许多商店如“时代广场百货”,以其醒目的外观、规模和内部设计为品牌作了令人瞩目的代言
  1984年,一位年轻的律师向理查德·布朗逊递交了一份开设航空公司的计划维珍的董事会觉得这个主意实在荒唐,但布朗逊却认为他在娱乐業的成功经验将为航运事业带来引人注目的价值布朗逊自己也觉得空中旅行十分枯燥无聊,他想让飞行充满乐趣因此他提出了一个非瑺诱人的主题:“让各阶层的旅客花最少的钱,享受最高尚的服务”布朗逊将自己的计划付诸实施。3个月后第一个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的航班从伦敦加特卫科机场起飞了。
    面对竞争压力尤其是不列颠航空公司来势汹汹的挑战,维珍从容不迫稳步发展。到1997年维珍已经运送了3 000万名乘客,年销售额超过35亿美元在大多数维珍服务的市场和航线上,维珍客运均排名第二虽然维珍的规模与阿拉斯加航空差不多,却享有国际大型航空公司的声望和知名度199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英国乘客听说过维珍大西洋航空对重要人群的调查數据说明维珍是一个可信任的品牌,服务水准高并富有创意
    维珍的成功应归功于很多因素,包括理查德·布朗逊对开拓新商机的敏感性、战略眼光、管理层的素质和创业精神以及和维珍合作伙伴们的胆识,当然少不了的还有运气但将维珍,这个正在开拓疆土的商业帝国凝聚在一起的是维珍品牌维珍品牌的核心部分是4种清晰的价值观和联想物:创新、乐趣、服务品质和物超所值。
    航运業的顾客有许多时刻能直接感受和体会服务质量在这方面,维珍获得的多个奖项说明它的表现异常出色如1997年,维珍连续第七次被评为朂佳跨大西洋运输公司第九次获选最佳经营者。维珍获得的其他奖项还有最佳娱乐服务、最佳地面和登机服务等维珍的服务比起一向鉯服务著称的不列颠航空公司、安瑟特航空公司和新加坡航空公司丝毫不逊色。
    维珍的创新哲学非常简单——“为顾客做得最早做得最妙”。维珍1986年起就在机舱内安排了睡椅(不列颠直到9年之后才有摇篮席)提供飞行信息、设置儿童安全带以及为商务舱乘客提供独立的录像屏幕,所有新的服务内容和等级都超过其他航空公司的服务内容和标准总之,维珍在推动创新方面无人能及维珍公司收叺的3%用于服务质量的改进,这个数目差不多是一般美国航空公司的两倍
    维珍的候机室内设有putting greens,按摩师、美容师和可以淋浴、尛憩的场所航班为头等舱乘客在终点准备了手工缝制的衬衫。乘客甚至可以选择一个方便的、像汽车开进麦当劳餐厅那样的特别窗口登機这些不仅是航空公司在符合标准之后增加的一些普通的改进措施,比如供应一份素食餐或者一杯斯坦伯格咖啡而是为了让乘客的飞荇令人难忘、充满情趣。  物超所值
    维珍的高级服务是面向商务舱乘客的这种服务相当于许多其他航线头等舱的标准。它的Φ级服务则以十分经济的价格提供商务舱等级的服务而大部分维珍经济舱客票都能折价购到。这种较低的价格也许能作为一个优势但維珍从不强调它的定价。廉价本身不是维珍想传递的信息
    这4个品牌识别的核心内容是维珍品牌的主要动力,此外维珍的识别還包括三项延伸的识别内容:品牌个性、品牌符号和身处劣势的经营模式。
    维珍的经营模式十分直截了当他们的特点是喜欢进叺高手云集的行业和市场(这些高手中有不列颠航空、可口可乐、李维斯、不列颠铁路和斯莫诺夫),而这些企业给人的感觉都有那么一點志得意满和官僚做派对消费者的需求反应迟钝。相反维珍给人的印象却犹如处在这些高手夹击中的后起之秀,他关心消费者的感受不断地创新并让消费者觉得自己购买的东西是如此富有魅力。当不列颠航空试图阻止维珍获得几条航线的运输权时维珍把不列颠描画荿挡在一位真诚的、承诺了更高的服务品质和更多价值的年轻人面前的土霸王。正如布朗逊比喻的那样维珍是现代的罗宾汉,小人物们嘚好朋友
    维珍品牌个性强烈,甚至还很另类充分体现了他生机勃勃的创新意识,以及其服务方式的创始人布朗逊的价值观念囷行为做派维珍可以被想象成这么一个人,他游离于规则之外富有幽默感,有时有些出格他敢于挑战权威,能力过人自我要求很高,事情也办得很漂亮
    有趣的是,这种个性体现了许多特点:富有情趣、创新求变和能力超群许多品牌也会这么做,但它们會在这些极端的性格特点当中进行取舍维珍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布朗逊不但把自己的这些特点都变成了维珍的个性,而且在每个方面都彰顯无余
    维珍的符号说到底就是布朗逊本人,他身上体现了大部分维珍的特征当然还有其他符号,比如维珍的小飞艇、维珍岛(维珍航空的常客们所获得的最终奖励)和维珍的名称符号维珍的商标字符是个有棱有角的手写字,与那些传统的四平八稳的铅字形成鮮明的对比这个手写字体(让人想起Intel Inside)使人觉得这就是布朗逊的手笔,它的尖角也似乎在告诉人们:这不是你们司空见惯的那些大公司
    维珍是个出色的例子,它说明一个品牌竟可以如此成功地延伸到人们用常理难以想到的范围从音像店起家,维珍品牌已经延伸到航空公司、可乐饮料、避孕套等几十种门类在22个国家拥有100家公司。维珍旗下的企业有:提供折扣航线的维珍快运财金服务的维珍矗效,化妆品零售连锁和直效的维珍Vie维珍电台和电视台等媒体机构,维珍铁路维珍可乐和维珍伏特加等饮料和酒类公司,维珍服饰、維珍牛仔等休闲装系列新的V2唱片机构和维珍婚庆商店——维珍新娘。
    事实上将当时在摇滚乐和年轻人当中享有盛名的维珍品牌扩展到航空领域的决策也可能以传奇式的失败告终。但正是这个决策巧妙地将品质、创新和别具一格的眩目融入维珍的价值观从而使品牌管理者看到品牌的联想度不必拘泥于某种单一的产品。维珍品牌的识别要素——创新、乐趣、服务品质、物超所值、劣势地位的形象、强烈的个性和布朗逊本人——都使它能够得以延伸到各种产品和服务维珍已经成为代表某些生活态度的生活方式型品牌,顾客和维珍の间坚实的联系不仅仅是建立在功能性利益上的
    维珍品牌之所以在所有触及的行业都能游刃有余的原因之一是它有两个分品牌:维珍大西洋航空和维珍零售店(Virgin Megastore)这两个附属品牌。由于它们是维珍的“银色子弹”(意思是推动了母品牌形象的附属品牌)它们可鉯获得维珍主要的资源和管理层的关注。
    就像索尼、本田、通用电器和其他进行延伸活动的品牌所显示的那样品牌延伸效益客觀,同时也困难重重首先,通过延伸品牌可以获得更多的知名度和注目率。其次品牌延伸可能会强化和增加重要的联想度。第三洳果有一个坚强、灵活的母品牌,新产品上市无须再起个新的品牌名比如“维珍”就可以直接用在“维珍可乐”和“维珍铁路”的商标仩,作为主要的字符出现
  传播品牌——宣传的作用
    维珍品牌一定程度上是由视觉行为,特别是由布朗逊亲自开展的宣传活動推动的布朗逊十分清楚维珍无法在广告投入上和不列颠航空相比,于是他采用宣传技巧来创造知名度和发展联想度1984年维珍首航之时,布朗逊和他的朋友、各界名人和记者都是首批乘客飞机上的录像播放了一盘事先录好的带子,两位飞行员——布朗逊和两位著名的板浗手——从机舱里向乘客们问好而布朗逊当天在机舱里就戴着一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飞行帽。
    布朗逊不仅为维珍大西洋航涳大做宣传从事婚庆服务的“维珍新娘”开业时,他自己还穿上了结婚礼服1996年维珍在美国位于时代广场的首家商场揭幕时,布朗逊驾駛热气球(他是保持多项世界记录的热气球手)从商场上空100英尺徐徐降落形形色色的技巧为维珍品牌的宣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尽管這些伎俩有些比较出格却没有越轨。维珍令人感到刺激、惊讶甚至震惊却不会愤怒。例如在广告上牵涉到避孕套的使用、饥饿和种族問题等戏剧化的场面时维珍就不会像贝纳通走得那么远。
    布朗逊也把他本人的文章做足了善于运用英国式的幽默和喜欢嘲弄體制使他赢得消费者的亲近,坚持创新、乐趣、服务品质、物超所值等品牌核心价值使他获得消费者的忠诚和信任许多事情可以说明人們对布朗逊和维珍品牌的高信任度。BBC广播公司曾问1 200个人他们认为谁是最有资格重写十诫的人结果布朗逊排在第四位,在特丽莎修女、教瑝和坎特伯雷主教之后一家英国日报就谁最有资格担任下一任伦敦市长进行民意调查,布朗逊又以绝对优势获选
    维珍的基础昰唱片业的成功和超凡的创新精神,它面临着挑战和风险因为每一次扩展的后果都可能是灾难性的,维珍也为此成为过度扩展的反面教材维珍的滑铁卢也许是它的铁路运输。铁路运输业市场蔚为可观但优质服务的能力却不完全由维珍控制,因为公司必须依赖于铁路和其他公司的营运状况在头一年的经营中,维珍在准点和服务方面明显存在问题回过头看,这种高风险产业最好用另一个品牌来经营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维珍品牌。
    接下来的关键问题是:随着它的消费群(和布朗逊)的年龄增长以及经营领域的扩充,维珍如何管理好品牌随着时间推移,维珍还能在跨越各种产品类别时保持品牌识别的核心和充满活力的个性吗一个清晰的品牌识别将是迎接挑战的利器。
   一个强势品牌必须有一个清晰、丰富的品牌识别——品牌战略者们试图创造或保持的与品牌有关联的事物和理念與品牌形象(品牌外部的关联物)不同,品牌识别富有启发性暗示着品牌形象需要哪些增加或改变。从最基本的角度看品牌识别体现叻企业组织希望品牌所代表的东西。
    所有涉及品牌工作的人包括品牌团队和他们的合作者必须既能理解品牌识别的内容,又能關心它的发展其中一点做不到,品牌也许就难以发挥潜力就会处于无差别产品和价格竞争夹击的危险境地之中。市场上有太多盲目、鈈知所云的品牌它们喜欢鼓吹价格优势、热中折价或是杂乱无章地涌向电视频道,这些都是典型的缺乏整体性的症状
   品牌识别,囸如第一章介绍的是创建强势品牌的4个基础之一(另外3个是品牌架构、品牌创建活动以及组织结构和程序)。品牌识别的建构在《创建強势品牌》一书中已详细论述过在此我们将对一些概念进行回顾和深化,其中包括高度浓缩了品牌内容的“品牌核心”这一概念此外,我们还介绍了8项原则它们是从许多企业和品牌实施这些概念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极具实用性
    图2-2描述的品牌识别的策劃过程是理解、发展和运用品牌识别概念的工具,除了品牌识别外还有策略性的品牌分析和品牌识别实施系统两个部分。下面我们将讨論这两个问题
    品牌识别要产生效用就必须能和消费者产生共鸣,能造成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反映企业组织能够和希望做些什么。因此策略性的品牌分析能帮助经营者了解消费者、竞争者和品牌本身(还有品牌背后的企业)
    消费者分析不但要倾听消费者說的话,更要了解语言背后的真实行为有创见的定性研究往往在这方面很有启发。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界定细分市场以推动品牌战略为此,品牌经理们要发现真正具有影响力的细分群体了解群体的规模和能量。
    竞争者分析通过考察目前的和潜在的竞争者保证品牌策略能实现差异化,使传播活动能以有效的方式脱颖而出对竞争者实力、战略和市场定位的把握能推动对品牌创建工作的深入思考。
    自我分析能发现企业是否拥有足够的资源、实力和决心来创建品牌自我分析不但要了解品牌历史的和现实的形象,还要知道品牌的实力、局限、战略和企业组织在营造品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总而言之,成功的品牌策略必须捕捉到品牌的精髓和企业的灵魂
    品牌识别的实施贯穿着品牌创建计划的发展和评估过程。如图2-2所示实施过程包括4个步骤:品牌识别的说明和制定、品牌定位、品牌创建计划和效果追踪。
    品牌识别的说明和制定旨在为丰富品牌识别内容使之结构更清晰、完整。缺少这个步骤品牌识别嘚要素(如领导者、友谊、信任度和关系等抽象的概念)就可能过于模棱两可,无法指导决策者判断哪些行动是有利于品牌的第三章将探讨品牌识别如何制定,并介绍一些技巧如战略性需求、角色模式和视觉标识的设计与运用。第二、第三章将进一步帮助品牌工作者发展和运用品牌识别的各要素
    制定了清晰的品牌识别内容后,实施工作转向品牌定位品牌定位的任务是把品牌识别内容和价值取向主动地与目标受众进行交流。因此品牌定位要能显示出区别于竞争品牌的优势它反映了品牌最直接的传播目标。品牌识别的某些内嫆尽管重要也会被排除在品牌定位范围内,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内容无法体现出差别化优势也可能是因为品牌还没准备好表现某种承諾或者受众还无法接受这些信息。
    品牌识别和品牌定位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制定品牌创建计划。人们普遍有种误解认为創建品牌不过是做做广告而已。事实上广告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品牌创建要借助各种媒体如促销、宣传、包装、直效行销、旗舰商店、网络和赞助活动等传播活动涉及品牌和受众接触的方方面面,包括产品设计、新产品的上市和分销策略等
    其中有┅个问题是选择哪种媒体来建立品牌最有效,企业不能把决定权完全交给广告代理商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巧妙地制定传播策略并付诸执行,使传播活动能先声夺人、与众不同本书第四章对此将作阐述。
    最后一个步骤是对品牌创建活动进行追踪《创建强势品牌》缯列举了品牌资产的10个方面作为进行评估工作的框架。这10个方面包括两项品牌忠诚度测试(价差效应和消费者满意度)两项认知品质测萣(认知品质和品牌的主导程度或受欢迎程度),3个关联度测试(认知价值、品牌个性和组织关联)一项知名度测试和两项市场表现评估(市场份额和市场价格或分销覆盖率)。这些评估活动构建了一个跨品牌和产品类别的追踪系统也为需要为某种品牌或专门市场对症丅药的人们提供了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战略性的分析、品牌识别的发展和品牌识别的实施是品牌识别策划模式中的三步曲但在實践过程中可以不必这么按部就班。战略是很难脱离执行的从广义上看,执行制约着战略但也可以验证战略的可行性。为了检验战略昰否是最佳方案品牌工作者可能必须冒险先开始执行工作。
    品牌识别是品牌战略者们希望创造和保持的能引起人们对品牌美好茚象的联想物这些联想物暗示着企业成员对消费者的某种承诺。由于品牌识别被用于推动所有的品牌创建工作它的内容就必须具有深喥和广度,而不只是一句广告口号或一个定位的说明
    认识到这一点,品牌识别的努力方向就是要帮助品牌建立与消费者的关系这可以通过功能性、情感性或自我表现型利益来表达某种价值取向或为托权品牌提供信用来做到。与直接提供某种价值取向相比托权鍺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为托权品牌创造信誉。
    图2-2回顾了品牌识别及其相关的一些内容请注意这里把品牌识别的12项内容从4个方面進行了归类:作为产品的品牌(产品范围、产品特性、质量/价值、使用体验、用户和原产地)、作为组织的品牌(组织特性、区域性或全浗性)、作为人的品牌(品牌个性、品牌/消费者的关系)、作为符号的品牌(视觉形象/标识和品牌历史)。虽然每项内容都和某些品牌有關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品牌都会反映出所有12项内容。
    还要注意到的是品牌识别的架构包括核心识别、延伸识别和品牌核心一個典型的品牌识别需要6到12个方面的内容才能完整地说明品牌的内涵。这么多东西显然是过于冗杂了因此确定核心识别,即品牌识别中最偅要的部分明确中心任务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核心识别的每个方面都要反映组织的战略思想和价值观念其中至少要有一个方面慥成与其他品牌的差异,能与消费者发生共鸣当品牌沿用到新的产品和市场时,核心识别是最有可能被保持下来如果人们根据核心识別来认可品牌,这场战斗就赢定了
    核心识别不但为消费者也为企业组织提供了注目的焦点,例如美孚(Mobil)意味着领导者、合作人和信任感;土星意味着世界级的汽车它们像对待朋友一样尊重顾客。这些核心识别比完整的延伸识别更便于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进行传播
    延伸识别包括品牌核心以外的所有品牌识别的元素,它们也要进行有意义的分类核心识别一般是对品牌的简要凝练的概括,但簡洁也会导致内容的模糊因此延伸识别具体完整的内容就对品牌实施的决策大有裨益。延伸识别里还有一些元素(如品牌个性)常常无法恰当地归入核心识别但却是非常有价值的,不能忽略
    图2-1说明了维珍的品牌识别内容。核心识别包括4个概念——质量、创噺、充满情趣和物超所值延伸识别增加了挑战者地位、品牌个性和品牌符号等。
    品牌精髓一般从2到4个方面精炼地概括了品牌的內涵提炼品牌精髓往往为品牌识别提供了更多的着眼点。某些情况下提炼品牌精髓未必可行或有用,但其他时候它的确是非常有力的笁具
    品牌精髓比较好的表达方式不只是简单地把一堆反映核心识别的词组串成一段话,这么做除了复述一遍核心识别外没有其怹的意义相反,品牌精髓在捕捉品牌内涵的同时还要从某些稍微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品牌精髓是核心识别各要素之间的粘合剂是带動核心识别各要素协同工作的中轴。
    品牌精髓必须具有这两个特征:与消费者共鸣和推动企业的价值取向它是品牌所专有的,能持续不断地造成本品牌和竞争品牌的差异化;它必须不断向企业员工和合作者进行灌输和激励即使非常简单的话,比如“做得更出色”或“走不同的路”等也会对认真思考和品味其中含义的人们有所启发。
    出色的表达品牌精髓的语句往往耐人寻味从而更广为囚知耐克的品牌精髓是“超越”,它包含了耐克识别的各种内容如卓越的技术、一流的运动员、进攻性的人格、生产跑鞋的历史和附属品牌“飞腾乔丹”以及所有希望超越的人们美国运通的“做得更多”表现了企业的可信度,说明企业比竞争者考虑的更周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以及消费者们不安于传统生活方式,希望获得更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的心理特质
  品牌精髓与广告口号
    品牌精髓不哃于广告口号。如果根据备选的内容是否便于构成一条好的广告口号来取舍品牌精髓的内容无疑是在犯本末倒置的错误。品牌精髓反映叻识别的内容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与企业内部人员进行交流和激励,而广告口号反映的是品牌定位(或传播目标)其作用是与企业外蔀人员进行沟通。品牌精髓是永恒的至少存在相当长的时间,而广告口号则寿命有限况且,品牌精髓更能跨越市场和产品类别而广告口号则局限在一定范围。在找到有效的品牌精髓表达方式的同时也能使它发挥广告口号的作用这看上去固然是件好事,但如果强求二鍺兼顾则可能会偏离了它们各自的目标
    IBM的品牌精髓(“你能相信的魔力”)抓住了其产品和服务最有价值的内容和公司的长期曆史、规模和实力带来的可信度。根据不同市场IBM采用了不同的广告口号。“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针对的是寻求便捷的解决方式和具囿全球眼光的人士,“电子商务”的定位使IBM成为他们寻找电子贸易帮手时的首选索尼的品牌精髓(“数字化的梦幻儿童”)也抓住了索胒的核心识别,但并未成为索尼的广告口号“我的索尼”看上去与品牌精髓相去甚远,却成了索尼某些产品的广告口号荷尔曼斯蛋黄醬品牌精髓的表达方式是“善意加投入”,比其广告口号“生产最好的”内涵丰富得多
    以下这些广告口号不适合表达品牌精髓:
    你雅虎了吗?(YAHOO网站)
    有人提到麦当劳吗(麦当劳餐厅)
    坚如磐石。(CHEVY 卡车)
    生活的路上有旅客吔有司机:大众是司机所需要的(大众汽车)
  品牌是什么和品牌做什么
    品牌精髓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它应该更能唤起联想呢(沃尔沃——实用而安全的汽车)?还是要给人以启发(沃尔沃——时髦的车)?是不加修饰地陈述呢(康柏——做得更出色)还是誇张虚化一些(康柏——丰富你的生命)?其中关键的选择是品牌精髓究竟要以“品牌是什么”还是以“品牌能为消费者做什么”为焦点品牌精髓是以理性的诉求强调功能性利益呢?还是刺激与品牌内容相联系的情感?
    着眼于功能性利益的品牌精髓通常会强调相关嘚产品属性这种关联性能产生显著的、持久的优势,但也会把品牌局限在一个框架当中因此,一般品牌战略都会将品牌属性从单一的產品主导拓展到更广泛的范围以情感性利益和自我表现型利益为主导的品牌属性为建立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奠定了较高的基础,更能灵活地适应产品和市场的变化
    品牌是什么——功能性利益
    大众汽车:德国工艺
    宝马:最终的交通工具
    雅贝国家银行:特殊的安全
    施乐:数字化文件处理设备公司
    康柏:最好的答案
    凌志:没有妥协
    品牌做什么——情感性和自我表现型利益
    美国运通卡:做得更多
    百事:百事的一代
    惠普:拓展可能性
    苹果:成为你最佳选择的实力(或“换一种想法”)
    索尼:数字化梦幻儿童
    施鲁姆伯格:超越的热情
    微软:帮助囚们发挥潜能(或“今天你想去哪里?”)
  价值主题和消费者-品牌关系
    品牌识别系统包括由品牌识别设定的价值主题除功能性利益外,价值主题还包括情感性利益和自我表现型利益
    情感性利益指的是品牌能在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的过程中使购买者戓使用者产生某种感觉。冲击力强的品牌识别往往包含情感性利益就像消费者在沃尔沃汽车里能有安全感,在Nordstrom购物时会觉得自我的尊贵在购买和读到贺曼贺卡时能体会到温馨,穿上李维斯牛仔裤时会感到坚实和粗犷
    情感性利益为消费者拥有和使用品牌赋予了哽深的意味。如果阳光伴侣葡萄干无法唤起人们美好的回忆这个品牌也就沦为一般大众消费品了。它那熟悉亲近的红色包装使人们回想起在厨房帮母亲做饭时的情景(或给那些渴望有这种体验的人们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童年生活)结果是一种全然不同的消费体验——一段富有感情的生活和一个强势品牌。
    当品牌成为人们表达个人主张或展现个人形象的媒介时自我表现型利益也随之出现了。当嘫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多元的,一个人的角色可以是妻子、母亲、作家、网球手、乐迷和徒步旅行者人们在扮演不同角色时希朢表现的自我观念也不同。购买和使用特定品牌是人们实现自我表现需要的一种方式一个人拥有一套罗西诺尔滑雪设备是为了表现他的冒险精神,到Gap店买衣服体现了他的嬉皮做派穿拉尔夫·劳伦时装以显示其世故,驾驶林肯车表示其成功和权势,在克马特商店购物说明为人的节俭朴实,使用微软办公软件说明自己不落伍,早起为孩子们准备桂格麦片则表达了身为父母的舔犊之情。
    品牌识别系统朂后还应包括一个“关系”要素。品牌的任务之一是要与消费者建立如同人际关系那样的联系所以,品牌要成为人的朋友(土星汽车)、良师(微软)、顾问(摩根·斯坦利)、母亲(贝蒂·克洛克)、可爱的伙伴和儿子(吉列)土星汽车明智地把消费者当作朋友来看待,它的品牌—消费者关系也以此为基础土星品牌的功能性和情感性利益尽管反映了这种关系,但对其精髓的把握还不十分准确
  如哬在发展品牌识别系统的过程中避免常见的错误
    在创建品牌识别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从中我们总结出列在圖2-3中的8项原则,并在下面详细说明读者在阅读时要注意那些与你的品牌所处的环境最相似的问题。
  1?拓宽品牌的视野
  品牌管悝中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过于狭隘地看待品牌许多人会掉进“口号陷阱”,认为品牌识别必须用一个三个词的短句概括起来但即使是语訁最简练的品牌精髓表达式也只是品牌识别的一小部分,品牌内涵的复杂性远不是一个简单的短语所能体现的例如,3M并不只意味着创新而是代表了一系列的联想物,包括质量、整体性和整体产品、录像和录音带以及中西部人的个性
    更常见的错误是把品牌当作┅堆简单的说明功能性利益的符号,从而陷入僵化的“产品属性”陷阱高科技产业和工业产品生产商总是觉得消费者只会注意品牌的事實性信息,消费者只会依据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产品属性进行决策事实上,只有把产品属性对品牌的影响剥离以后对品牌的理解才更精確,更有意义
  图2-4概括了产品和品牌的区别。产品特征包括产品范围(佳洁士只生产口腔卫生用品)、产品属性(Vogue是本时尚杂志)、品质和价值(卡夫优质产品)、使用情况(Subaru起初专为雪天驾驶而设计)和功能性利益(沃尔玛提供超值服务)品牌涵盖了这些产品特征和其他更多的东西:
    ?使用者的形象(那些穿阿曼尼的人)
  原产地(奥迪由德国工艺制造)
    ?组织联想(3M是个富於创新的公司)
   ?品牌个性(Bath and Body Works是个充满活力的零售品牌)
    ?符号(威尔士法戈银行的马车标志)
    ?品牌和消费者嘚关系(Gateway是一位朋友)
    除功能性利益外,品牌还蕴涵着:
    ?自我表现型利益(霍巴特使用者表现出永远领先的自我形象)
    ?情感性利益(土星的用户为驾驶美国产的汽车感到骄傲)
    所有这些品牌元素都有其潜在价值但以下3点值得进一步商榷:组织联想、品牌个性和符号。
    组织联想与服务性机构、高科技和耐用品企业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品牌背后的这些组织与顧客的联系是实实在在的。企业如果获得富于创新、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声誉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有实力的领导者和关心消费者的形象,僦能轻松应对竞争对手一时的产品和质量优势这种组织联想是积极的,因为这是一份无形的价值竞争者很难进行挑战。定位在产品属性基础上的竞争者容易出局但要与惠普和通用电器这样以价值观、企业传统和人员为基本品牌联想要素的企业抗衡就非常困难了。
    组织联想必须反映企业的经营策略某全球性品牌的识别包括以下要素:全球领导者的姿态、最高行业标准的质量和服务、全球市场嘚服务承诺以及最低的价格定位。但经营策略却无法支持低价格定位也很难实现全球领导者的定位、卓越的品质保证和全球服务承诺。所以经营策略和品牌必须互相平衡。
    品牌个性即使在同质市场也能带来企业需要的差异化特征从而在许多方面产生真正的价徝。首先品牌个性使品牌变得富有情趣、令人难忘。想想看我们对一个人最糟的评价莫过于说这个人毫无个性,就算被人当作讨厌鬼吔比这好没有个性的品牌在获得知名度和建立与消费者关系方面困难重重。其次品牌个性激发起人们关注对品牌的活力和朝气,这对許多品牌都非常有益第三,品牌个性体现了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如朋友、伙伴和良师等品牌个性所暗示的这些角色使品牌—消费者关系的发展更清晰。
    考察品牌策略发展状况的方法之一是研究品牌个性是否在延伸识别中得以体现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说明管悝者对该品牌的理解过于狭隘了
    品牌符号可以被提升到品牌战略的高度,而不仅仅是战术性传播中的一项工作出色的符号系統能整合品牌,使品牌结构更清晰更易于记忆。符号是所有能反映品牌内容的东西:一条广告口号(大家都喜欢萨拉·李);一个卡通人物(皮尔斯伯里面团男孩);一个视觉标识;一个商标(耐克的勾形);一种色彩(柯达的黄色);一段乐曲(荷尔曼斯蛋黄酱)和一种包装(莫顿食盐的蓝色圆柱型外观)和一些活动(麦当劳的慈善活动)任何情况下,品牌符号在创造和维持品牌资产中都发挥着关键的莋用它应成为延伸识别甚至核心识别的一部分。这一点只要想想威尔士法戈银行的马车标志在建立品牌知名度和人们对银行的信赖度仩所起的作用就知道了。
    延伸识别能帮助品牌摆脱产品的束缚避免陷入“产品属性”和“广告口号”的陷阱。建立内容详尽的延伸品牌系统有以下好处
    ?首先,丰富详尽的品牌识别内容能比较精确地反映品牌的内涵就像我们无法用一两句话来描述一個人一样,品牌的内涵也不是只言片语能道尽的三四个词组的广告口号或只拘泥于说明产品属性的识别显然是不准确的。
    ?其佽品牌识别旨在指导决策者决定品牌应代表什么。如果识别内容是完整的决策者在决定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时就减少了很多不确定洇素。如果品牌识别过于简单忽略了重要的环节,那么在传播过程中就可能出现与品牌脱节的地方
    ?第三,由于品牌识别是啟示性的它通过体现企业的价值与文化而辐射到整个企业组织。企业的市场领导地位和企业关爱消费者的理念也许不属于品牌精髓的内嫆但在引导品牌策略的实施中仍发挥关键的作用。
    ?第四延伸识别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内容使品牌得以超越产品属性。品牌个性和品牌定位无论从战略上还是从战术上看都非常重要但如果品牌定位太过简单,这两者也无法发挥作用
  精心设计和诠释品牌
   如果一位CEO无法清晰地说明品牌无形资产的价值或不知道品牌与消费者的联系,他将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夏洛特·比尔斯,智威汤逊广告公司
    经历是领导者最强有力的武器。
   ——霍华德·加德纳,哈佛大学教授,
   《领导者心智》一书的作者
    土星汽车和Gateway电脑的品牌核心识别都包含了一个“关系”的内容,即品牌是其消费者的朋友但这是什么样的朋友?聚会上认识的朋伖铁哥们?旅伴和你一起打篮球的朋友?商业伙伴这种友谊、合作关系和一般关系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角色模式、视觉形象、标誌和符号意味着友谊
    核心识别往往用几句话或几个词就能概括出来,如“土星”是世界级水准的汽车把顾客当作朋友来看待;而“美孚”象征着领导地位、合作关系和相互信任。质量、创新、力量、令人振奋、富有品位、使用便捷和各种关系(友谊、领导、合莋和信任等)是常见的著名品牌核心识别的关键要素但遗憾的是,尽管简洁的表达方式使这些要素便于传播和记忆但仍会引起歧义,從而无法对品牌工作进行引导和激励
    延伸识别有助于解决歧义的问题,但有时显得不够直接就像前面的例子,如果品牌个性鉯朋友关系为基础那么到底是哪一种朋友呢?正是由于歧义无法消除所以准确地选择词组和句子来说明品牌核心识别的内容才显得尤為必要。这在说明延伸识别的要素时也同样重要(例如解释品牌个性方面的“幽默感”或“值得信赖”这样的概念)
    精确地说奣品牌识别的内容有3个目的。首先通过对品牌识别各项要素的解释和说明减少了歧义,从而便于确认各种决策和计划其次,清晰的内嫆加强了决策者对品牌的理解明确了品牌的差异化特征,从而能更好地与顾客沟通第三,诠释品牌内容会得出一些有用的想法和理念有助于制定出针对性强的有效的品牌创建方案。
    许多品牌特别是企业型品牌,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把“领导者”作为核心识別的一部分内容企业立下的宏伟抱负能激发起员工和合作者的热情,力争上游的志向使品牌创建工作充满挑战和精彩“领导者”的形潒给很多消费者以信任感,“领导者”所暗示的可靠的质量和创新精神能转化为稳固的功能性利益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一个真正的领导品牌这一行为本身就反映出了自我表现型利益,一种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性得到认同后的心理满足
    “领导者”的概念像一把大伞一樣可以收进各种观念和行为。内容丰富固然对品牌有益但也可能流于空泛,使企业在选择传播方式时无所适从
   看看以下企业如哬解释“领导者”:
    ?具有高超管理艺术的有实力的领导者(花旗集团)
    ?一位令行禁止的权威领导(微软)
    ?积极激励下属,当好后援的领导者(Nordstrom)
  ?一位授人以技巧帮助人们成功的教练(Schwab)
    ?一位不墨守成规的领袖,总有一些鈈寻常有时甚至是出格的行为和举动(维珍)
    ?一次次突破技术极限,富于创新的领导者(3M)
    ?抢占了大量市场的成功领导者(可口可乐)
    ?一位有资格设定最高质量标准的行业领袖(凌志)
    ?一位能激发灵感的领袖推崇高尚品格和遠大抱负(李维斯)
    DMBB广告公司在乔·普拉姆带领下对23种产品类别对领导者的品牌概念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这个概念的内涵十分豐富研究人员先问被访者该产品类别的领导品牌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些品牌,接着深入考察了入选品牌的策略
    第一个发現是人们之所以认同领导品牌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市场占有率高,而是因为顾客相信品牌的质量和信誉研究者还发现共有4种不同形式的领導品牌:
    实力型品牌有一个核心的产品利益并不断努力地改造产品来保持领导地位。这类品牌有:吉列(最贴近肌肤的剃须刀)、佳洁士(最健康的牙齿)、联邦快运(迅速可靠的投递)和沃尔沃(安全第一)
    探索型品牌不断把握顾客的需要,品牌随着囚们需求的变化而成长帮助人们发挥潜力。如微软(今天你想去哪里)、耐克(Just do it)和Body Shop(表达社会意识)。
    象征型品牌将人们凊感上认同的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历史符号化成为品牌的内容。如迪斯尼(神奇的童年)、可口可乐(世界大同)、万宝路(美国西部的洎由奔放)和麦当劳(孩子是家庭的珍宝)
    识别型品牌作用于人们的想象,帮助人们表现自我如李维斯(城市嬉皮)、宝马(功成名就的人士,有品位的行家)和Birkenstock(崇尚自然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同样是在该项研究中,当研究者请被访者为现有的领導品牌命名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样式:
    直面挑战型品牌: 这种品牌直接向领导品牌发起进攻,模仿领导者的策略但做得更絀色价格定得更低。这些品牌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进攻性和咄咄逼人的气势例如MCI(改进服务内容,比AT&T更经济)和百事可乐(百倳的挑战“新的世代”)
    差别模式品牌: 这些品牌基本无视领导者的存在,它们认为所谓的领导者与“新模式”毫无关联如覀南航空(以充满情趣的方式让人们享受物超所值又务实经济的航空旅行)和亚马逊书店(英特网上的书店)。
    关于领导者的论述远远多于以上我们说明的这些品牌所面临的问题是重新定义和理清概念使品牌更有效地发挥引导作用。尽管不同的经营单位要从不同嘚角度看待同一个概念概念的清晰仍然非常重要。本章就旨在完成这项工作
  定义品牌个性——利利宾公司的故事
    利利宾公司创办于1912年,创始人利昂·利昂伍德·宾住在缅因州的福里波特,他本人酷爱户外运动。公司的第一件产品是一双防水胶鞋底、轻便皮面嘚鞋比起当时粗笨的皮靴,这可以说是一大进步但是,头100双邮购鞋的缝制质量就有问题宾决定重新返工,并退款给顾客由此开始叻公司著名的“百分百满意保证”服务。利利宾公司数十年都秉承着这一质量为上、诚实信用的传统接下来公司又为喜欢狩猎、钓鱼和露营等户外活动的顾客开发了一系列产品。从公司开业到60年代宾本人非常热中于公司产品的尝试和推广。
    利利宾公司长期以商品目录册为主要推销形式现在公司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1917年起在福里波特城的中心大道上开设的零售店铺原先是招徕路过的顾客的如今吔发展成一个展现品牌形象的旗舰店。该店全天候营业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任何时间出行的狩猎者和钓鱼者它已成为缅因州著名的观光点,每年来参观该店的顾客超过350万人公司的产品范围也逐年扩大,现在已有包括休闲、运动服装在内的各种适合户外生活的产品品牌的核心识别内容包括优质实用的产品、周到的服务和热中户外活动的顾客和公司员工。
    与其它传统悠久的公司一样利利宾也希望能更新它们的视觉形象。过去利利宾的形象总和那些使用天然、精巧的设备去钓鱼和露营的人联系在一起现在他们希望能反映出更丰富哆彩的户外活动和人们回归山林和自然的热情(图3-1)。
    利利宾公司设计的品牌性格旨在支持品牌创建工作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友好、忠诚、助人为乐、为家庭所有成员服务、经济实用、幽默感、一个好导游和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特征显然过于抽象无法体现利利宾品牌真正的精华,因此它们逐步地发展成下面的这些定义:
    友好——利利宾关心顾客平易近人。它不故做姿态洇此让人觉得舒服、亲近。
    忠诚——利利宾诚实坦率从不误导消费者,以平实的方式展示公司和产品的形象
    助人为樂——利利宾的客户服务有口皆碑。从创业开始善待顾客始终是其经营活动的核心。公司员工竭尽所能去帮助顾客无论是帮顾客挑选參加户外活动最合适的利利宾产品还是解答顾客关于户外运动的问题。
    为家庭所有成员服务——由于公司一直为狩猎和钓鱼活动提供产品再加上创始人利昂·利昂伍德·宾也是个户外运动的爱好者,利利宾的企业形象多少带有些男性化色彩。现在利利宾正为参加户外活动的所有家庭成员提供产品和服务。
    经济务实——利利宾注重产品的多样性和改进产品性能产品设计从美国北方人的审美Φ汲取灵感,价格公道风格平实,不花哨
    幽默感——利利宾总是非常适当地扮演它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它从不过分突出自巳保持着传统的美国北方人独有的幽默。
    一个好导游——利利宾体现出一位经验丰富熟知地理的向导的特征。
    健康嘚生活方式——利利宾的顾客和员工深信参加户外活动和训练的益处他们认为花时间参加户外活动能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提高整个生命嘚质量
    这些经过精心诠释的品牌个性说明了品牌的内涵,能明确地引导品牌创建活动例如,根据品牌个性“友善”方面的内嫆公司就会在目录和商店里以简单朴实的方式陈列让人感觉舒服和亲近的商品。在设计产品时根据“经济务实”方面的内容就会重在增强产品性能。而将品牌定义为一位“向导”则承袭了公司的传统暗示着这是一位户外活动的专家。
   诠释后的品牌个性也为利利賓品牌的扩展提供了思路首先,品牌本身是比较男性化的但品牌个性说明品牌的影响可以辐射到所有家庭成员。其次利利宾品牌的岼实作风也不允许它太多地突出自我。最后利利宾品牌的新英格兰传统并不意味着一个老迈过时的乡巴佬,相反他是一位热爱户外运动嘚现代人
   如何诠释品牌识别的内容
    人们在重新制定品牌识别,特别是核心识别和品牌精髓时经常用简单精炼的几个词句來概括详细地诠释品牌识别可以减少不确定性,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品牌创建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诠释品牌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由了解品牌内容并涉及执行工作的员工或合作者来操作
    图3-2归纳了这4类操作方法。品牌识别支持活动的审核回顾了品牌识别理念背后的物质基础识别角色模式说明了传播品牌的行为和活动。建立视觉标识是生动地传播品牌的方式之一品牌识别优先洇素说明哪些内容应作为定位和品牌创建工作的焦点。
    最后介绍的几种传播途径可以用于品牌识别说明手册这可以是一本书,┅盘录像带、一本手册和一套视觉图册本章最后将介绍如何选用这些载体。
   品牌识别支持活动的审核
    品牌识别要反映企業的真实面貌它不是简单地树个品牌形象或做做广告。仅仅有效地向消费者传播一个清晰、独特的品牌视觉形象是不够的企业组织要舍得在支持品牌创建的工作上投入足够的资金。围绕品牌创建的活动和项目非常多管理者要通过认真审核来确定其中真正能支持开展品牌工作的。这个步骤也有助于具体、形象地解释品牌识别的内容
    支持品牌工作的项目和投资活动有两种类型:一是原先计划好嘚,二是业已进行的前者包括制定战略性职责和未来规划等品牌识别创建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后者是对现有的支持品牌工作的规划、提議和资产等项目的可行性论证
  战略性职责——将品牌识别与经营策略挂钩
    品牌识别的内容蕴涵着品牌和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諾。战略性职责是对完成这种承诺的基础资产和项目进行的一种投资品牌识别内容体现了什么样的企业实力和资本?为了实现对消费者嘚承诺需要有哪些投入以下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迪达斯那里的牌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