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基督教会对待生态 国际 观点环境的几种主要观点

周热销排行
用户评论(0)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新课改视野下建构高中语文教学实验成果报告(32KB)
抱歉,积分不足下载失败,请稍后再试!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数基督教会都持否定和批评态度。有些教会牧师专门为此开设专题讲座,阐述性道德和维护[7]一夫一妻家庭的重要意义。在英国,基督教在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到《1944年教育法》颁布以前,宗教教育在英国的教育体系中都占有主导地位。随着大工业生产的进行,生产过程中科学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战后社会、经济的重建与发展,以强制性神学为中心的宗教教育模式受到了巨大挑战,宗教教育产生了重大变革。[13]20世纪60年代,由于在英国社会中盛行享乐主义、物质主义以及极端的个人自由主义,整个社会世俗化过程加剧,同时移民的不断增多和族类多元化导致英国社会多元化,最后导致了宗教教育的逐渐失效。但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英国要求教授学生世界宗教的呼声又日益高涨,与此同时,从70年代起,宗教教育也开始不断调整自身来适应世俗化的社会。[13]经过几十年的探讨和争论,英国的教育者和社会大众逐渐就宗教教育的地位达成了一种广泛的共识,即宗教教育应该作为整个社会和学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而发展,而不能仅仅在传统宗教的环境中存在。这一认识的确立将英国宗教教育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21世纪以来,英国的宗教教育及其相关领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学校鼓励不同宗教之间进行心态开放的、相互了解和有建设性的争论。虽然宗教教育一直承受着世俗化的巨大挑战,但英国仍然坚持学校开设宗教教育的课程。因为在当前,宗教教育作为道德和精神的依托,“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共同的、积极地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观”,“在促进学生的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上起着积极的作用”。[13]英国宗教教育为个人、社会,健康教育以及公民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德国,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像“伙伴”,二者在教育目标、内容及形式上互相渗透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德国的宗教教育以陶冶“精神和人格”为目标,除了教以敬神和宗教信念外,还进行尊重人的尊严、克己、责任感、助人为乐等道德教育。[10] 虽然早在19世纪中叶,西欧国家已完成了教育的世俗化,宗教已退出公共教育领域,但在当代西方,基督教在公共教育领域仍占有一定的地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西方,由 6
于宗教在人文教育领域历史形成的影响和作用,各国宗教各教派积极适应公民教育的需要并在不同程度地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在相当方面促成国家公民教育的成就。[14]在英国,20世纪的小学教育分别由国教教会社团的“全国教育协会”和非国教会社团的“英国和海外学校协会”控制。这两个社团都强调宗教价值观是新教文化的一部分,而基督教新教的文化价值观教育有益于培育公民的国家认同感。英国私立教会中小学在英国基础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的基督教福音派学校本着宣扬福音的信念,将基督教教义和基督教文化融入到知识道理中传递给学生,从圣经中找出经文来配合当代人们在个人、心灵或教育各方面的生活。在法国,天主教会小学约占全国小学的84%,教会中学约占全国中学的60%。在美国,新教教会是文教事业的奠基者,70年代初期美国的803所私立大学中,新教教会主办的有489所,占61%,是全国大学总数的18%。[8] 为协调教会大学的工作,美国新教还设有专门负责高等教育的全国性组织,出版和散发有关信息的文件。 [8]美国的中小学生中,大约有11%的人在私立学校而不是公立学校就读。而在这近500万就读于私立学校的中小学生中,85%的人是在教会学校就读。[15]此外,一些国家对学校教育中进行宗教活动的礼仪、祈祷等采取放任或支持的态度,视其为对受教育公民进行本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体现出了这些国家对宗教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所承担得道德教育功能的充分肯定。
三、基督教与当代西方慈善事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基督教同众多宗教一样主张慈善和怜悯,扶弱济贫是其一贯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能在当代西方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和不可或缺。英、法、美、俄等多个国家在基督教的福利慈善理念促使下建立了政府福利制度,但政府福利并没有取代基督教的慈善福利。政府福利和基督教福利在社会中以合作的方式并存。在当代,基督教会和基督教慈善机构仍作为关怀社会弱势群体, 援助困苦人群的重要力量以实际行动推动着政府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此外,基督教福利传统深刻影响着西方人的思想和思 7
维方式。基督教信仰是促使富翁们捐资设立基金会的重要原因。在当代西方社会,慈善、文化、社会福利事业常常由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教会来举办。基督教组织的博爱、奉献、慈善和基督教徒们的实际行动, 传播着福利慈善理念, 震撼着受助者心灵。在基督教义中, 福利、慈善、救济是一种宗教义务, 在穷人得到物质救济的同时, 富人的灵魂也得到拯救。整个基督教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福利慈善事业的历史, 基督教福利事业在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6]例如在美国, 1971年,教会用于慈善事业的经费达7.6亿美元,占其总收入的20%。[8]1996年,美国约有各种宗教机构35万个,虽然仅仅占美国全国所有非盈利机构总数的20%,占所有慈善机构总数的30%,但其所获捐款却占全国慈善捐款总额的60%。[17] 不断增加的志愿者及其服务时间也成为美国宗教机构的一个重要而巨大的潜在资源。纵观美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基督教的影响贯穿其始终。不仅在思想上为其提供了理论来源,而且最初的慈善活动的形式也是仿效基督教会的。[18]在今天,教会在美国慈善事业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总之,在当代西方,许多国家是在基督教的慈善理念促使下建立的政府福利制度,而政府福利并没有取代基督教的慈善,如今的基督教会和基督教慈善机构仍然是关怀弱势群体、帮助苦难人群的最大力量。这样,基督教教会通过福利、慈善事业的举办,也能够为维护社会稳定,缓和阶级矛盾做出贡献。
除了慈善事业,基督教教会在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当代罗马天主教会,在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上的立场是有目共睹的。1963年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发表了著名的《世上和平》通谕,从过去集中关注战争伦理转向集中关注和平与推进和平的新的角度。他对军备竞赛提出尖锐批评,认为军备竞赛“攫取了国家和个人为发展和进步所需要的资源,增加[11]了战争的可能性,破坏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从而损害了人民利益”。1967年,保禄六世发表了《民族发展》通谕,这一通谕也提到战争与暴力问题,认为公正、正义才是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和平的手段。1968年,保禄六世把每年的元旦定位“和平日”。从此,历任罗马教宗都会在每 8
年的元旦向教会和世界发表简短的新年“和平文告”表达对世界和平的祝愿和对冲突与战乱的关切。[10]由保禄六世开创的这一传统至今已经持续四十多年。此外,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发表的通谕《人类救主》中指出应当优先缓解人们的饥饿和苦难,而不应制造杀伤性武器。虽然一个宗教信仰团体不可能为战争与和平提供最终的解决办法,但它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观点发挥了一定的道德影响力。早在二战之前教会内部已经出现天主教和平运动。二战以后,天主教和平运动得到了一些高级神职人员的支持,在反越战期间,美国天主教和平组织“天主教工人”发挥了很大的道德影响力。目前,天主教和平运动遍布许多国家,有的组织是国际性团体,他们不仅反对一切战[11]争,也反对一切非正义、暴力、死刑、核武器和地雷,他们的影响日渐扩大。由基督教门诺派教会、贵格会、友爱会和弟兄会组成的“和平教会”坚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遵循福音书里耶稣的教导坚持反战,维护和平,坚持非暴力原则。[11]1969年、1987年美国基督教门诺教会发表的和平宣言,1971年美国门诺会大会发表的和平声明,1970年、1980年美国基督教弟兄会的和平宣言,都以圣经和基督论为根据表达了彻底的反战立场。[11]在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开战以前,美国教会公开反复地表达了自己的反战立场,认为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是不合法、不道德的。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后期特别强调“正义、和平和创造的整合”。20世纪50至70年代后期,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国、西德和荷兰以及美国的一些基督教和平运动和妇女组织积极呼吁全面禁止核武器,提出用正义战争标准严格衡量就必须要求禁止使用核武器。[11]总之,作为推进和平的重要力量,一些宗教团体为阻止战争所发挥的作用应该予以肯定。
除反对战争以外,国际教会团体将全球问题放在其议事日程的首位。一国内部的教会团体也对广泛的国际问题表示关切。例如美国联合卫理公会曾就社会福利政策、世界艾滋病日、全球债务危机、世界贫困与饥饿问题、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和平等问题表示关切。 四、结语
在当代的中国社会,不少人惊叹于西方的繁荣,同时困惑于西方人对宗教的虔诚。我们当然不能肤浅地看待任何一个问题,不能够盲目的“崇洋”也不能够盲目的排外。如何解开困惑?我们只能通过了解历史分析历史,从而客观的看待某事物,得出自己的结论。例如基督教,我们对这一宗教名称并没有什么陌生,但也许不知道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存在的意义与作用是什么。基督教不仅是西方文明的基础,资本主义社会里的许多矛盾的协调以及整个社会文明的演进,也都离不开基督教的影响。经过资产阶级改革的基督教,对人的行为规范引导朝向更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发展,使宗教信仰的目的与经济目的混合在一起。[4]“在当代世界的多元发展中,基督宗教已深入到多族多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中辐射、浸染、驰骛、扩展,真正具有其全球性意义。”[11]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督教在当代的变化发展成为必然。而它的发展变化也决定了基督教在当代西方所起的社会作用。基督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在当代西方的社会作用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20世纪后半期基督教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普世主义。“今天的宗教必须要超越具体宗教的狭隘性和独特性追求,寻求和建立‘普世价值’或‘世界伦理’。因此这也决定着今天的宗教必须是世界性或全球化的”。[2]近来一些西方学者对宗教学界以往一贯认为的西方宗教在经历过近代宗教改革后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世俗化道路这一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例如美国宗教社会学家斯达克认为,世俗化只是不断出现在所有宗教机构中的三个基本的相互关联的过程之一。世俗化过程会产生出两个补偿性的过程,一是宗教的复兴,一是宗教的创新。“宗教的历史不仅是衰落的模式,它同样也是新生和成长的写照。尽管宗教的资源在社会中不断地变化,但是宗教的数量仍然保持相对的稳定”。[19]关启文在《宗教在现代社会必然衰退吗?――世俗化理论的再想》中提出,世俗化理论可拆分为三个命题:现代化会导致宗教私人化;现代化会导致思想世俗化;现代化会导致宗教活力的减退。他认为,“某程度上前两个命题是对的”,但“现代化不一定削弱宗教的活力,更不会导致其消灭”。[20]例如美国,在社会 10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是莫尔特曼所针对的问题,而无法理解为他对基督教的辩解.在这样的背景下,莫尔特曼对&怀旧&式的生态论显然是不以为然的:&在1990年莫斯科的&全球论坛&上,北美印第安...images.ruc.e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摘要:当代基督教神学对生态问题予以特别的关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17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当代西方基督教会对待生态环境的几种主要观点
下载积分:2990
内容提示:当代西方基督教会对待生态环境的几种主要观点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7:42:4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99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当代西方基督教会对待生态环境的几种主要观点
关注微信公众号帖子主题: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共&278&个阅读者&
军号:8466490 工分:431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西方文明自近代以来便一直遥遥引领着世界的潮流,各种思想及理念至今仍以高蹈的气度占据着当代的制高点。而作为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全球16亿信徒的主流宗教(注:2006年官方统计全球有21.4亿基督徒),基督教在西方文明形成的过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探讨的,便是基督教对于西方文明中许多已发展为普世价值的思想理念的重大影响。基督教起源于耶路撒冷,然而却在欧洲兴盛,并由欧洲向世界各地传播。它集中由精神层面的思想及世俗层面的组织架构,对西方文明各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先谈谈思想。基督教思想中有着一种人文主义传统,有着贯穿两千年历史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这也是它在创办初期得到广大中下层人民信仰的原因。“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古罗马时期税吏在犹太人中最遭厌恶)不也是这样行的吗?”(《圣经.马太福音》第五章第四节)“我们应当彼此相爱,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命令。”(《圣经.约翰一书》第三章第十一节)“在此并不分希腊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圣经.歌罗西书》第三章第十一节)“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自由。”(《圣经.哥林多后书》第三章第十七节)“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圣经.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三十二节)“你们是重价买来的,不要做人的奴仆。”(《圣经.哥林多前书》第七章第二十三节)由这些字句,我们可以对基督教中的人文主义思想略窥一斑。它的实质是承认有一位造物者,所有的人都是自它所出,因此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人都是自由的,所有的人都应该相互友爱。(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经常翻译为“生而平等”的这个短语在许多西方著名法律文献如《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的英文表述是“created equal”,因此正确的翻译应该是“造而平等”)正是这些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正是这种与东方式无情的专制帝国架构——如波斯、亚述、中国等——相抗衡的人文思想,影响了之后西方与东方截然不同的历史发展。亚当与夏娃的故事使人相信,人人都是由上帝而来,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与上帝之间无须中介而可直接沟通。(这一点与印度教相比尤为明显。印度人信奉梵天,认为梵天的头造出了婆罗门,梵天的胳膊造出了刹帝利,梵天的腿造出了吠舍,梵天的脚造出了首陀罗。这种思想让明显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到现代还有牢固的基础)这就拒绝了东方式的君主,一种至上、绝对的无限权力。源自希伯莱的这一伟大思想,成为后来西方民主政治一个长远的精神推动力。当代宪政思想的重要核心,便是限制公权力。而基督教从几个方面确立了这一核心思想的基础。首先,是上述人文主义精神对一种东方式帝国架构的制约。再者,中世纪教会的存在,也是公不可没的。我们现在对于中世纪教会统治大多贬多于褒,然而在中世纪一个强大教权的存在,也给予了王权一个强有力的制约。正如耶酥所说:“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教权主要作用在精神层面,它对世俗王权划下了一条清晰的界限:你该管的领域到此为止,决不能染指人的思想和精神。你可以管我做什么,但决不能管我想什么。这也就为人的思想自由和独立人格提供了保障。基督教对于宪政的第三个影响,在其原罪思想。《圣经》记载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从此人类便具有了原罪。原罪意识宣告了人人都有罪,没有任何一个人生来是完人。人性是恶的,哪怕是最伟大的人,他依旧带有人性本原的罪恶。因此,治理国家的办法也不再是通过寻找所谓“明君良相清官忠臣”来实现,而是依托于制度,依托于法律。这正是一种从“人治”到“法治”(“rule of law”而非“rule by law”即法制。“法制”是统治者用法律来统治,归根到底还是“人治”,而“法治”则是由法律来治理)的飞跃。即使你是个普天称颂的大好人,因为人性罪恶的问题,你还是有可能蜕变为坏人,于是就需要制度来约束你了。“人治”只能期望好人出现,对待坏人却无能为力。而在“法治”之下,好人尽可以做好事,坏人却休想干坏事。这种性恶论,看似刺伤了人类的自尊,却比温情脉脉的性善论优越得多。只有正视人性中的恶,我们才能尽力去塑造一个真善美的社会。再谈谈基督教对科技发展的影响。科技?这与宗教不是扯不上边甚至势不两立吗?天主教会不是还烧死了布鲁诺吗?是的,当时气焰熏天的教权统治确实对科学的进步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它对后来科技的发展的作用却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中世纪,修道院的修士始终认为:“劳动就是祈祷。”体力劳动是精神劳动的组成部分。“他们最早将智能和汗水连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他们十分有助于技术的进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此之前,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中国人都创造了伟大的文明,然而他们都出于各种原因鄙视手工劳作,因此许多发明未能充分发展。而西方则因为重实践、重手工,所以科技不断发展,最终掀起一场技术革命。在这一点上,基督教的修士们是有功劳的。后来,基督教在西方探索扩张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一个非常大的作用。在西方历次对外探索、扩张的活动,如十字军东征、收复失地运动、新航路开辟、移民北美等活动中,绝大多数领导者、船长、水手、贵族等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推动他们勇敢地向外探险的动力,除了财富,主要是巨大强烈的宗教热情。他们视传播基督教义为己任,以救其他地方的人摆脱异教徒统治为使命。1630年,在前往北美洲的航程中,清教主义的领袖人物温斯罗普引用《圣经》中的典故,作出了这样的预言 :“我们将成为整个世界的山颠之城,全世界人民的眼睛都在看着我们。如果我们在实现这一事业的过程中欺骗了上帝,如果上帝不再像今天那样帮助我们,我们将成为世人的笑柄”。基督教这种普救情怀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从而使西欧日后成为世界中心成为可能。值得注意的是,传教士在世界文化传播中,尤其是传播西欧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他们不遗余力、不惧艰险地远涉万水千山,客观上传播了西欧文化,也将其他民族文化带回欧洲,才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与融合。最后,谈谈基督教在西方伦理道德体系形成中起的作用。在东方,以佛教、印度教为代表的时空观是一种圆周式时空观,相信轮回、转世。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则是一种现世文化。“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未知生,焉知死。’”,都体现了这一点。反观基督教,它是一种直线式时空观,而且特别强调“末日审判”。“头顶三尺有神灵”,基督教在强调世上有鉴察人心的神,且神最终将审判众人的前提下,成为警醒人心、使人向善的重要力量。反观儒家,由于失去了一个“彼岸”、“来世”的寄托,尽管有着系统的道德说教,却最终流于空洞无力。而“救赎文化”也是一个闪光点。以耶酥基督为救世人苦难而上十字架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类两边讨好的处世之道相比,孰优孰劣,也就毋须赘言了。事实上,基督教文化在悠久的历史中,早已渗透至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方方面面。仅凭此文是无法讲完讲透的。但本文已尽力将基督教文化中的精华之处对西方文化的正面影响一一分析,希望以此为参照,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有所裨益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影响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116232 工分:119900
左箭头-小图标
13楼&你先面对基督教的历史问题做出正面对应吧???没必要躲闪。一味宣讲基督教义,而不落实到鲜明的历史,岂不是空谈?其实个人早年陪朋友去过两次基督教堂,中肯而论,那种平和静心的氛围的确是有可取之处。但一味抬基督贬儒家的态度就不可取。原文;[反观儒家,由于失去了一个“彼岸”、“来世”的寄托,尽管有着系统的道德说教,却最终流于空洞无力。而“救赎文化”也是一个闪光点。以耶酥基督为救世人苦难而上十字架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类两边讨好的处世之道相比,孰优孰劣,也就毋须赘言了。]14楼&不需要躲闪。圣经我看过,但是到后来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对于基督教,我只能说其有非常先进的布道手法,深谙心理学原理。但是对于其教义实不敢恭维,自相矛盾的地方太多了。我只所以转载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宣扬什么基督教,而是为了更多的了解西方文明,比如说为什么民主,法治在西方能轻易实现,而在我国却困难重重。你的举证我相信是真实的,但是话说过来了那一个庙里没有冤死的呢?又有哪个文明没有滥杀无辜呢?看问题不要只盯着一方面去看,换个角度,换个思维,也许更容易看清事情的本质。 不好意思,没有看到注明转帖,以为是你写的。呵呵,我的本意就是抨击‘普世价值’。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66490 工分:4316
左箭头-小图标
13楼&你先面对基督教的历史问题做出正面对应吧???没必要躲闪。一味宣讲基督教义,而不落实到鲜明的历史,岂不是空谈?其实个人早年陪朋友去过两次基督教堂,中肯而论,那种平和静心的氛围的确是有可取之处。但一味抬基督贬儒家的态度就不可取。原文;[反观儒家,由于失去了一个“彼岸”、“来世”的寄托,尽管有着系统的道德说教,却最终流于空洞无力。而“救赎文化”也是一个闪光点。以耶酥基督为救世人苦难而上十字架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类两边讨好的处世之道相比,孰优孰劣,也就毋须赘言了。]不需要躲闪。圣经我看过,但是到后来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对于基督教,我只能说其有非常先进的布道手法,深谙心理学原理。但是对于其教义实不敢恭维,自相矛盾的地方太多了。我只所以转载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宣扬什么基督教,而是为了更多的了解西方文明,比如说为什么民主,法治在西方能轻易实现,而在我国却困难重重。你的举证我相信是真实的,但是话说过来了那一个庙里没有冤死的呢?又有哪个文明没有滥杀无辜呢?看问题不要只盯着一方面去看,换个角度,换个思维,也许更容易看清事情的本质。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116232 工分:119900
左箭头-小图标
你先面对基督教的历史问题做出正面对应吧???没必要躲闪。一味宣讲基督教义,而不落实到鲜明的历史,岂不是空谈?其实个人早年陪朋友去过两次基督教堂,中肯而论,那种平和静心的氛围的确是有可取之处。但一味抬基督贬儒家的态度就不可取。原文;[反观儒家,由于失去了一个“彼岸”、“来世”的寄托,尽管有着系统的道德说教,却最终流于空洞无力。而“救赎文化”也是一个闪光点。以耶酥基督为救世人苦难而上十字架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类两边讨好的处世之道相比,孰优孰劣,也就毋须赘言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66490 工分:4316
左箭头-小图标
首先感谢你严谨的态度。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如何看待东方和西方文明?或者说两者各有什么表现?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116232 工分:119900
左箭头-小图标
鲜血和尸骨创造的文明[基督教的普世价值]‘西方文明自近代以来便一直遥遥引领着世界的潮流,各种思想及理念至今仍以高蹈的气度占据着当代的制高点。’楼主绝口不提西方基督徒在人类历史上犯下的反人类罪行。楼主说‘希望以此为参照,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有所裨益’,其言自明,楼主希望中国多学习基督教所谓的‘普世价值’罢了。下面就是基督教思想中的人文主义传统,贯穿两千年历史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这就是所谓的普世价值。,,,,,,,,,,,,,,,,,,,,,西方文明自近代以来怎领先的???西方基督之徒做了无数件善事。一善;英国利用鸦片荼毒中国人民的精神和肉体,掠夺中国财富。二善;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致使中国在近代走向衰弱。三善;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毁灭文化精华。四善;美国对北美洲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美国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持续几百年之久,一直到现在。五善;西方殖民主义者屠杀非洲黑人,奴隶贸易中,非洲损失的人口达2亿1千万。六善;纳粹德国杀人工厂屠灭600万犹太人民,吉普赛人。七善;十字军东征杀害几百万其他宗教徒。八善;贩卖中国劳工,美国的[排华法案],美国东西大铁路每一段都是华人尸骨的堆积。九;美英等国几十年来发动无数次侵略战争。小阅西方基督徒杀害的印第安人数据;摘自《15——19世纪非洲的奴隶贸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办公室非洲奴隶贸易专家会议总结报告日至2月4日于海地太子港(第213页起)总结报告美洲大陆土著居民死亡七千万看看哥伦布的继任者巴尔托洛梅。拉斯卡萨斯(1474——1566年)在生命最后二十年,编纂的《印第安人种族灭绝的纪实》、《印第安史》给我们留下的话吧:“……四十年来,有一千二百万生灵,包括男人女人和孩子。死于[基督徒们]的专制和罪恶之手。这个数字真实而确凿的。而实际上,我认为——我相信我不会搞错——死亡的印第安人有一千五百万。”日,洪都拉斯土著居民组织科平的民事委员会提出“将对七千万美洲大陆土著居民死亡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审判。”美国一些诚实、严谨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依据史料重新做出的推算,当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时,在现在美国和加拿大境内居住的印地安人总人口少则为3000万,多则达l亿。[14]为谨慎起见,我们就以他们推算的最低数字、即3000万人为难。那么,在20世纪70年代我生活在美国期间,被迫分散聚居在美国全国各穷乡僻壤的“保留地”里的印地安人总人口还剩下了多少呢?据美国官方统计,还不到80万人。[15]这就是说,在这3000万人里,至少有2900万人先后被美国资产阶级的前身——[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主义者和建国以后的美国资产阶级当权派所屠杀了。]第一;排华法案;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史上第一个限禁外来移民的法案:《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即通常所谓的排华法案。这一法案声称,美国政府认为,华工的到来使得美国境内一些地方的良好秩序受到威胁,规定从任何外国港口将华工带至美国的船只将被认定为犯罪,美国州法院和联邦法院不得给予华人美国公民身份,与此相悖的法律均被废除。1902年该法律被无限期延长。直到1943年,为了推动美国战争目标的实现,才废止法案。第二;种族歧视;种族隔离和种族偏见多民族、多肤色是美洲大陆所有国家的共同特点、白人经济和社会地位普遍比较高也是这些国家共同的特点。但是,种族隔阂加种族隔离却是美国的“专利”。美国的种族隔离;一方面来自民间的情绪,一方面来自政府的政策。在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黑人的人权和公民权在法律上得到肯定,白人至上主义者企图从理论上和法制上继续维持白人的特权地位。在理论上,他们提出,黑人虽然是人,但从生理上和智能上低于白人,因此对他们要有不同的待遇。在法律上,他们则提出,尽管美国法律规定人人平等,但没有规定白人和黑人可以在一起,平起平坐,共同享受公共设施,或从事相同的工作。于是,美国内战后,政府司法机关和议会立法机构协同提出了黑人与白人“平权平等但是分隔”的口号和政策。1883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1875年的有关取消种族歧视的“公民权利” 法令为违反宪法。1896年最高法院又宣布了含有明显歧视的条文的法案。该法案的有关条文规定,所有的火车应备有同等规格设备的黑人车厢和白人车厢。黑人、白人不可混坐在一个车厢里,应该绝对隔离。这一系列前后矛盾、不伦不类的法律大大助长了种族主义者的嚣张气焰,加剧了种族迫害。仅在年间,白人就以受到黑人侮辱、企图打破隔离为由,吊死了黑人达 3011名之多。种族隔离法令不仅适用于火车和一切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而且推广到所有公共场所。在诸如体育场、剧场、电影院和其他公共娱乐场所也施行了种族隔离措施。到后来,连理发店、学校、医院、美容店也黑白分离,井水不犯河水。第三;种族灭绝印第安人;美国政府从开始正式建军那天起,命令军队立即向西开进。美国陆军第一团从成立之日起,征剿印第安人就成为它的基本任务。美国联邦正规军队和民兵从事的这种残暴的屠杀和征剿,从1803年(正规军正式开始投入战斗是1811年)一直持续到1892年,差不多进行了整整一个世纪。1779年,乔治华盛顿指示JohnSullivan少将攻打Iroquois人民时说:“(假如)将废物(指印第安人)放到所有定居点附近,那么整个国家将不仅仅是泛滥成灾,而是被摧毁了。”在屠杀灭绝印第安人过程中,华盛顿还指示他的将军说:“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毁前不要听取任何和平的建议。”在1783年,华盛顿在把印第安人和狼的相互比较中他的这种反印第安人情绪暴露无疑:“两者都是掠食的野兽,仅仅在形状上不同。”华盛顿的灭绝政策在他的部队一次又一次屠杀了印第安人以后得以实施。军士们从Iroquois人的死尸上剥皮,“从臀部往下剥皮,这样可以可以制作出高的或可以并腿而长的长统靴来。”在那场袭击后幸存的印第安人将美国第一总统改名为“城镇摧毁者”。大部分Senca人的城镇都在5年时间内被灭绝。曾积极参加和推动这种“残酷地驱逐印第安人的行动”的“当时美国许多杰出的民主领袖”之一,就是提出“所有的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天赋人权说的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美国第叁届总统托马斯 杰斐逊。美国1803年从拿破仑手中购买路易斯安那(即从密西西比河西岸到洛基山麓之间的广大地区)以后,随着疆土大步向西推进而大规模驱逐和屠杀印第安人的一系列事件,就是在杰斐逊的总统任内开始的。1807年,托马斯 杰裴逊指示他的战争部门,说道;“如果印第安人反抗美国人去获取他们的土地,那么,对印第安人的反抗就要用短柄斧头反击,”杰弗逊继续道,“如果我们约束自己不去举枪迎向这些部落,那么在这些部落灭绝之前我们将不会安静地躺下,或者被驱赶出密西西比河以外。”杰弗逊继续道:“在战争中,他们也会杀死我们中的某些人,但我们会杀死他们全部!”美国人必须“追求灭绝印第安人或者将他们驱赶到我们不去的地方。”1814年,美国詹姆斯 麦迪逊政府参考1703年北美各殖民地议会作出屠杀印第安人的奖励规定,重新颁布。法令规定规定每上缴一个印第安人(不论男女老少甚至婴儿)的头盖皮,美国政府将会发给奖金50---100美元(杀死12岁以下印第安人婴幼儿和杀死女印第安人奖50美元,杀死12岁以上青壮年印第安人男子奖 100美元)。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特别是1864年后(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人根据林肯颁布的《宅地法》屠杀印第安人的活动达到高潮,许多印第安人村庄在一夜之间变成鬼域。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美国联邦正规军采取分进合击等战术,集中发起了1000多次不同规模的军事行动,到 1890年代基本上完成了灭绝印第安人的作战任务。第四; 世界近代史告诉我们:“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随着奴役和贩卖黑人而兴盛起的。”贩卖黑奴的血腥交易始自1619年。随着首批黑奴被贩运到弗吉尼亚,贩运黑奴的船只便穿梭于新英格兰、非洲和西印度群岛这三个地区。到1800年,被贩运到美洲的黑人逾1000万至1500万。由于美国法律是在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的,而英国法律没有奴隶制的先例,于是便根据英国的财产法制定了管理奴隶的法律。根据此法律,奴隶是财产,不是人,因而没有公民权。奴隶不能签署合同,婚姻不合法,家庭可以被奴隶主任意拆散,奴隶可以被出售,或被当作礼物馈赠他人。黑奴们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8至19个小时。一个原先很强壮的黑奴,只六七年的时间就被活活地折磨而死。他们的家庭像牲口一样地被随意拆散和转卖。南北战争中,林肯的《解放黑奴宣言》使黑人在战争中勇往直前,奋勇杀敌,做出了突出贡献。胜利地摧毁了黑奴身上的枷锁。然而,虽然黑人奴隶制的枷锁被砸碎了,但要彻底摆脱受歧视的地位还需要走一条漫长而似乎永无止境的道路。由此看来,美国的历史犹如一个铜板的两面,它既是一部艰辛的拓荒史,又是一部无情的扩张史。它给新大陆带来文明、繁荣、昌盛的同时,也带来了贪婪、硝烟与屠戮。1862年,林肯总统下令绞死了38个明尼苏达曼卡托地区的达可它人苏语部落的38个酋长。这些被绞死的人大部分都是他们部落的神职人员和政治领袖。这些酋长之中没有人犯过他们被美国政府所控告的罪行,林肯总统有意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冤杀死刑美国内战英雄,曾对美国叛乱的南方各州实行“三光政策”的联邦军威廉 谢尔曼将军对此发表意见说:“如果我们今年多杀一点,那么明年要杀的人就少了一点---反正他们都得杀掉,或将他们作为穷光蛋的品种保留下来.”。这就是美国在自己本土所犯下的累累罪行美国历史学家在有关着作中叙述这段历史时写道:“美国向西、向南、向北叁个方面勐烈推进时,不仅排挤了阻止它前进的国家,并且残暴地粉碎了这些土地上原来的主人──印策安人──的反抗。这种残酷地驱逐印第安人的行动是美国历史上最可耻的污点之一,而当时美国许多杰出的民主领袖也曾积极参加这种行动。”如此长期军事征剿、屠杀的结果是什么呢?据美国一些诚实、严谨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依据史料重新做出的推算,当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时,在现在美国境内居住的印地安人总人口在3000万至l亿之间。到在20 世纪70年代,美国被迫分散聚在美国全国各穷乡僻壤的“保留地”里的印地安人总人口还剩下了多少呢?据美国官方统计,还不到80万人。而国土面积小得多的墨西哥还有1000多万。美国政府对本国贫困落后的弱势族群进行种族灭绝,使美国政府一举甩掉了本应承担的沉重的包袱和责任,又能无偿地征用他们的多达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产和无以计数的自然资源,从而使美国毫无负担地发展经济。令人遗憾的历史事实是:处于萌芽状态的美洲文明被毁灭,印第安人作为人类几大人种之一,整体上被基本灭绝。这样一些充满血腥味的国家,自身有什么理由和道义向世界推行‘普世价值’。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17886 工分:61291
左箭头-小图标
6楼&西方文明奠基于希腊文明,基督教直到罗马帝国后期才成为官方宗教。中世纪基督教对于欧洲文明的影响可以用“开倒车”来形容。文艺复兴以后,欧洲才慢慢走出黑暗。从大航海到资产阶级革命,再到工业革命,西方最终取得领先,基督教贡献了什么?火刑?宗教裁判所?赎罪劵?抑或宗教战争?异端迫害?7楼&不错,你说的都是事实,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是个黑暗。黑暗的存在难道就意为着没有了光明吗?文艺复兴从哪里来的呢?会从虚空里产生吗?会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吗?8楼&你说这些有什么意义?是不是要说文艺复兴是基督教的功劳?9楼&是不是地球人都知道你问过我们地球人了?要不怎么知道我们地球人都知道呢?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66490 工分:4316
左箭头-小图标
6楼&西方文明奠基于希腊文明,基督教直到罗马帝国后期才成为官方宗教。中世纪基督教对于欧洲文明的影响可以用“开倒车”来形容。文艺复兴以后,欧洲才慢慢走出黑暗。从大航海到资产阶级革命,再到工业革命,西方最终取得领先,基督教贡献了什么?火刑?宗教裁判所?赎罪劵?抑或宗教战争?异端迫害?7楼&不错,你说的都是事实,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是个黑暗。黑暗的存在难道就意为着没有了光明吗?文艺复兴从哪里来的呢?会从虚空里产生吗?会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吗?8楼&你说这些有什么意义?是不是要说文艺复兴是基督教的功劳?是不是地球人都知道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17886 工分:61291
左箭头-小图标
6楼&西方文明奠基于希腊文明,基督教直到罗马帝国后期才成为官方宗教。中世纪基督教对于欧洲文明的影响可以用“开倒车”来形容。文艺复兴以后,欧洲才慢慢走出黑暗。从大航海到资产阶级革命,再到工业革命,西方最终取得领先,基督教贡献了什么?火刑?宗教裁判所?赎罪劵?抑或宗教战争?异端迫害?7楼&不错,你说的都是事实,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是个黑暗。黑暗的存在难道就意为着没有了光明吗?文艺复兴从哪里来的呢?会从虚空里产生吗?会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吗?你说这些有什么意义?是不是要说文艺复兴是基督教的功劳?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66490 工分:4316
左箭头-小图标
6楼&西方文明奠基于希腊文明,基督教直到罗马帝国后期才成为官方宗教。中世纪基督教对于欧洲文明的影响可以用“开倒车”来形容。文艺复兴以后,欧洲才慢慢走出黑暗。从大航海到资产阶级革命,再到工业革命,西方最终取得领先,基督教贡献了什么?火刑?宗教裁判所?赎罪劵?抑或宗教战争?异端迫害?不错,你说的都是事实,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是个黑暗。黑暗的存在难道就意为着没有了光明吗?文艺复兴从哪里来的呢?会从虚空里产生吗?会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吗?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17886 工分:61291
左箭头-小图标
西方文明奠基于希腊文明,基督教直到罗马帝国后期才成为官方宗教。中世纪基督教对于欧洲文明的影响可以用“开倒车”来形容。文艺复兴以后,欧洲才慢慢走出黑暗。从大航海到资产阶级革命,再到工业革命,西方最终取得领先,基督教贡献了什么?火刑?宗教裁判所?赎罪劵?抑或宗教战争?异端迫害?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66490 工分:4316
左箭头-小图标
4楼&在铁血里发这种帖不是找五毛的喷吗?是4谁来都不怕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48752 工分:1187
左箭头-小图标
在铁血里发这种帖不是找五毛的喷吗?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7450 工分:6389
左箭头-小图标
鸡都叫了,还怎么谁回头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4条记录]&分页:
&对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