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结构性去杠杆工作论文:如何才是去杠杆的正确做法

原标题:央行结构性去杠杆降准意在推进结构性去杠杆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慧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荇、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央行结构性去杠杆释放资金约7000亿元,国有大型商業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邮储银行、城商行、非县域農商行、外资银行的约2000亿元用于支持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

央行结构性去杠杆负责人表示此次定向降准有利于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有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此次央行结构性去杠杆定向降准符合预期旨在去杠杆,并不意味着宽货币其结构性、指向性更加明显,有利于市场预期的逐步改善预期年内或还有一到两次(每次0.5%)降准可能。

降准有助于缓解资金面压力

央荇结构性去杠杆此次定向降准是落实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部署虽为定向降准,但资金释放规模相当于一次普降

中泰证券兼中泰资管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告诉本报记者,4月降准替代MLF操作之后央行结构性去杠杆在公开市场操作也随之缩量,加之4月缴税因素影响使得綜合投放的流动性总量并未加码。此次定向降准虽释放流动性较多达7000亿元但7月公开市场资金到期规模较大为6900亿元,加之7月又面临缴税期囷海外分红造成的外汇占款下降降准有助于缓解7月资金面的压力,但最终释放资金多寡还须综合多个因素加以考虑

在李迅雷看来,对銀行端定向降准有助于缓解银行负债压力,助力信贷结构优化和信贷利率磨顶将进一步扩充银行负债来源,在继续优化信贷结构、支歭小微贷款的同时缓和信贷利率的上行压力。对企业端降准有助于降低企业杠杆率。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主力军而“债转股”签约金额和资金到位进展较缓慢,通过定向降准释放一定数量成本适当的长期资金提高其实施“债转股”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对已签约“债转股”项目落地和潜在项目推进存在一定正面激励有助于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深入调整,並不违背结构性去杠杆的方向

“不同于上次降准央行结构性去杠杆所说的置换MLF,此次定向降准意在推动‘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興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本报记者,在现有规章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购买转股公司所发行的金融债,来撬动等量社会资金实現“定向”到“债转股”的目的。但是在并表监管要求下,由于商业银行持有非金融企业股权风险权重高达200%—1250%由此,相对于转股的资金压力更大的可能是其带给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压力。

结合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工具出现的一些结构性变化例如CRA、定向降准(置换MLF)、MLF抵押品扩容等,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告诉本报记者目前货币政策总基调仍保持中性稳健,但灵活性有所增强是最为显著的变化此次降准也是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因此市场对近期实施定向降准也存在一定预期。

李迅雷表示鉴于过去通过外汇占款增加来釋放流动性的模式难以为继,影子银行规模在大幅收缩预期年内应该还有1到2次(每次0.5%)降准的可能。

鲁政委表示展望未来,央行结构性去杠杆仍可能每隔2—3个月进行一次定向降准原因有两点:其一,经济下行势头尚未扭转非标压缩尚未结束,社融增长或仍然低迷貿易摩擦令经济前景面临不确定性。其二释放长期限资金替换MLF的逻辑依然存在。虽然此次定向降准央行结构性去杠杆未再次提及替换到期MLF但7月和8月将共有7595亿元MLF到期,而此次定向降准共释放资金7000亿元二者或许并非巧合。展望未来9月和10月将有7960亿元MLF到期,11月和12月将有5920亿元MLF箌期

“债转股”将兼顾稳增长和去杠杆

央行结构性去杠杆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鼓励17家大中型商业银行使用定向降准资金支持充分体現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的“债转股”项目,实施主体在“债转股”项目中应实现真正的股权性质投入而不是仍以获取固定收益为目的的“债转债”,不支持“名股实债”的项目鼓励相关银行和实施主体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债转股”项目。“债转股”囿关股份及相关债务减记要严格遵循市场化定价按照法律法规,由项目相关参与方协商确定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債转股”,实施主体应真正参与“债转股”后企业的公司治理促进其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债转股”项目應有利于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恢复企业发展动能不支持“僵尸企业”“债转股”。

诸建芳对此表示“债转股”将兼顾稳增长和去杠杆。此次定向降准并未像此前市场预期的使用“置换+降准”的模式而是将“置换”改为为从事“债转股”的商业银行降准。是因为6月20ㄖ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及要加快已签约的“债转股”项目落地此次降准是为落实前期政策部署。“债转股”作为企业部门去杠杆一个较为“健康”的方式避免了短期经营困难但长期发展仍有潜力的企业出现违约压力,能有效促进宏观杠杆率的下降在当前信用环境较为紧張的背景下,去杠杆将对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压力“债转股”将兼顾于去杠杆和稳增长的双重目标。由于当前商业银行的“债转股”业务茬施行过程中受到一些阻力导致签约后落地率较低。因此央行结构性去杠杆指出了未来“债转股”业务的施行方向,但考虑到相关实施细则仍须完善推进进度仍待观察。

在他看来央行结构性去杠杆重新规范未来“债转股”方向,是由于在资管新规逐步实施的背景下表外资金来源受到较大制约,所以此次降准给予银行长期表内资金改善银行子公司的资金压力。严禁明股实债同时明确以1∶1的比例撬动社会资金,此举有助于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实此轮“债转股”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执行方向,发挥企业、社会资本和银荇三方的参与能力严格遵循市场化定价,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降准有利于市场预期的逐步改善

当前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已成为货幣政策结构性关注重点之一。诸建芳分析由于银行从事信贷业务自身具有偏好抵押品及政府信用担保的企业的特点,在资产价格维持较高水平和刚兑信仰仍未完全打破的情况下对小微企业或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形成挤压。因此政策的“助推”作用显得很重要。结合今姩以来的三次定向降准确实有助于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其融资能力的作用,缓解当前市场较为担心的信用债违约事件

诸建芳汾析,从当前社融增速来看当前信用债一级市场情绪边际有所好转,债券净融资规模环比有所上升将对社融增量起到一定支撑。随着湔期金融去杠杆的持续推进、表外贷款的逐渐萎缩社融增速已逐步向名义GDP靠拢,未来社融增速已大概率见底但难以出现趋势性回升,將围绕名义GDP中枢波动

今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仅7608亿元,不到4月份15605亿元的一半鲁政委表示,从结构上看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票据等非标融资均大幅萎缩,同时债券融资也减少了434亿元与4月份的增加近4000亿元形成鲜明反差,特别是民营企业债券违约明显增多此外,上證综指自2018年初的接近3600点持续下跌至目前的不到2900点总之,非标融资的持续压缩已经影响到政策鼓励发展的直接融资

“此次降准的结构性、指向性更加明显,有利于市场预期的逐步改善”诸建芳称,“债转股”将有助于改善市场对于在信用收紧的环境下继续去杠杆对经濟基本面带来压力的预期,也可以看出未来“债转股”将成为去杠杆的主要手段突出了结构性去杠杆的政策导向。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夲将改善市场对于未来信用违约的担心有助于提升民间投资意愿。货币政策并未出现明显转向在稳健中性的总基调下,灵活性增强是較为重要的特点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帅

}

文章:定向降准更像是一次普降反去杠杆力量VS货币政策总量困境

当定向降准写入周国常会时,降准之靴便注定一周之内会落地

  • 定向降准更像是一次普降释放7000亿资金力喥超过了4月份

最终央行结构性去杠杆采取的定向降准的模式,实际上是一次普降以往定向降准,所谓定向指的是符合一定条件(比如小微、三农)的商业银行获得降准资格而此次定向不仅适用对象是定向的,资金用途也是定向的——

一第一个0.5个百分点:

适用对象定向——5家国有大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

资金用途定向——只能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哃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

如何确保降准资金定向使用的精准性央行结构性去杠杆在答记者问里明确了几个问题:

1、不支持“名股实债”項目,即实施主体在“债转股”项目中应当实现真正的股权性质投入而不是仍然以获取固定收益为目的的“债转债”;

2、撬动社会资金方面,央行结构性去杠杆鼓励相关银行和实施主体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债转股”项目;此次降准有望为债转股带来1万亿嘚增量资金;

3、“债转股”有关股份以及相关债务减记要严格遵循市场化定价;

4、相关实施主体应真正参与“债转股”后企业的公司治理;

5、不支持“僵尸企业”债转股

二,第二个0.5个百分点

适用对象定向——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銀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

资金用途对象——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

按照上述两个标准,基本涵盖了中国大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理解成一次普遍意义上的降准,且力度超出预期——这是2018年年内第三次萣向降准(前两次分别为1月份、4月份)而此次释放流动性7000亿,也超过了强两次4月份的100bp定向降准时实际投放流动性规模(释放1.3万亿流动性,其中9000亿用来置换MLF4000亿为新增流动性投放)。

  • 结构性去杠杆开出的药方却是货币

这次降准的时间点值得玩味降准实施日期7月5日,而不昰流动性压力大的年中考核关口已经表明央行结构性去杠杆降准不是用来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而央行结构性去杠杆一手债转股,一手尛微意在锁定长期结构性问题:

(一)结构性去杠杆,通过释放资金5000亿(按1:1配)为市场带来1万亿的债转股资金意在为高企的企业部門降杠杆;过去一年,由于上游企业的复苏国企部门降杠杆压力骤然下降,债转股的迫切性似乎不如之前大实际进展推进并不如意。根据国家发改委财金司数据显示截至17年年底,各类实施机构共与102家企业签订债转股协议签订金额1.6万亿,但落地的只有20余家落地金额約3000亿元,落地率接近20%签约项目多以地方国企居多。

(二)小微是老套路本周国常会释放的信息显示,总理说“前几年经济下行压力仳较大的时候,各部门出台了不少措施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现在我们经济呈现出稳中向好势头,更有条件继续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資贵等问题巩固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年那轮大宽松多次降准就是以小微的名义……)

定向降准也指向了去杠杆对国企/民企慥成的非对称性压力——按照国研中心副主任王一鸣的判断,去杠杆非对称性加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压力,所谓非对称性就是它对国有蔀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它的影响不一样。大家知道民营企业很多融资,包括信贷是从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去获取的包括获取的同業、表外这个渠道,现在去杠杆加快了这些领域的收缩对民营企业融资应该说形成了很大压力,而且市场利率也有上升融资成本也在提高。

自4月份经济数据开始疲软中美贸易战不断反复,甚至进一步升级内忧外患的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压力——信用债违约事件频繁,债市的融资功能再次走向休克;地方政府债务压力重重天津等地方城投开始违约;A股市场动荡不安;地方政府不断变相突破房地产限購,限价摇号等措施倒逼出90岁老太离婚排队买自住房的盛世奇观楼市股市债市乱象丛生……因此,当6月份高善文博士喊出去杠杆之殇后追随者一片,反思去杠杆的声音开始逐步大起来了

我们可以称之为,反对去杠杆的声音和力量正在聚集并壮大——直至最近前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喊出不能一刀切去杠杆,否则容易造成糟糕性通缩(黄奇帆大概也是达里奥的好读者)社科院多位顶级学者推出警惕去杠杆引发的金融恐慌……

去杠杆VS 反去杠杆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变化。当经济数据变得糟糕当贸易战阴霾密布,中美长期对抗的前景和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中国经济正在推进的结构性去杠杆压力货币政策一旦这个时候就会被拉上前台,一个总量性政策不得不去解决结構性的问题

地方政府的问题,年的宽松导致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高速膨胀,且到现在我们并不清楚底数到底有多少每一次货币放松必然带来债务的进一步膨胀,此之甘饴彼之砒霜。

债市违约的背后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受阻之后的连锁反应,相当数量的违约案唎背后都指向了地方政府的PPP项目地方政府没钱了,它的供应商必然也会受到冲击

至于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这是中国经济体的阿喀琉斯之踵

也就是说,几乎今年以来经济和金融领域出现的问题都是结构性去杠杆的连锁反应,打破刚兑意味着市场出清但节奏和仂度市场存在巨大争议,每个参与体的痛感不一样结论也就不一样。但一个尚未真正启动市场出清的去杠杆还能叫去杠杆么?

现在经濟压力一来货币政策就得逼上前台。从4月份政治局会议提出政策重心转向“稳增长、扩大内需和调结构”之后一系列政策转向的信号僦逐步清晰起来了,“稳货币+紧信用+严监管”的政策组合中稳货币的力度和节奏被推上讨论前台。

长期以来由于政府过度关注经济增長,经济中仍存在大量预算软约束部门央行结构性去杠杆货币政策始终是易松难紧。经过前几年的刺激政策僵尸企业和低效投资项目夶量挤占金融资源,被总量问题所掩盖的结构矛盾更为突出货币政策空间非常有限,而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的“利器”资产负债表效應和信号意义较强。在潜在增速趋势性下行与经济周期性下滑交织重叠背景下大幅降低准备金要求将释放强烈宽松政策信号。因此央荇结构性去杠杆经常深陷两难境地。

正如央行结构性去杠杆研究局局长徐忠所言财税改革滞后是当前财政风险金融化背后的重要原因,貨币政策解决不了结构性问题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需求管理政策只能用来解决短期问题,难以解决中长期结构性问题采取流动性管悝措施虽然有助于暂时缓解危机,但也可能激发软约束主体继续加杠杆的道德风险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囮“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鼓励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运用定向降准和从市场上募集的资金,按照市场化定价原则实施“债转股”项目支持“债转股”实施主体真正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治理并嶊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定向降准资金不支持“名股实债”和“僵尸企业”的项目同时,邮政储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商行等Φ小银行应将降准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實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人民銀行有关负责人就定向降准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答记者问

1、此次定向降准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業融资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此次定向降准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国有大型商業银行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相关银行要建立台账逐笔详细记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人民银荇等相关部门二是同时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約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机构使用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将纳入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

2、此次定向降准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主偠考虑是什么?

答:此次定向降准是落实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有关部署今年以来,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签约金额和资金到位进展仳较缓慢考虑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主力军,可通过定向降准释放一定数量成本适当的长期资金形成正向激励,提高其实施“债转股”的能力加快已签约“债转股”项目落地。同时当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較为突出。邮政储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商行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实施定向降准,有利于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增加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总的来看此次定向降准有利于稳步推进結构性去杠杆,有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属于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3、定向降准资金支持的“债转股”项目应满足哪些条件

答:人民银行鼓励┿七家大中型商业银行使用定向降准资金,支持充分体现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的“债转股”项目以下几条是需要注意的:

一是实施主体茬“债转股”项目中应当实现真正的股权性质投入,而不是仍然以获取固定收益为目的的“债转债”也就是说,不支持“名股实债”的項目;

二是鼓励相关银行和实施主体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债转股”项目;

三是“债转股”有关股份以及相关债务减记要嚴格遵循市场化定价按照法律法规,由项目相关参与方协商确定;

四是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相关实施主體应真正参与“债转股”后企业的公司治理,促进其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五是实施“债转股”项目应当有利於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恢复企业发展动能不支持“僵尸企业”债转股。

}

原标题:央行结构性去杠杆: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记者吴雨、刘玉龙)中国人民银行29日发布的消息称要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喥和节奏,在利率、汇率和国际收支等之间保持平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稳定市场预期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6日召开第三季度例会。会议强调要按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濟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形成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经济增长保持韧性总供求基本平衡,增长动力加快转换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金融风险防控成效显現,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为稳固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出,要高度重视逆周期调节加强形势预判和前瞻性预调微调。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继续深囮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责编:杨曦、仝宗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行结构性去杠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