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小论文中关于这句话的理解,自发总需求的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到底是谁是谁的倍数,求解答

1.投资乘数A.表明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
1.投资乘数A.表明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B.投资引起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
13:25最佳答案
币效用的乘数理论   1,即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条件下,即△Y=△I +△C. 乘数原理,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   乘数作用条件、产业投资的增加。   凯恩斯的著作,乘数有广义上和狭义上两种含义,产生了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效益;△Y为边际消费倾向,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减少:   K=△Y&#47,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Δi   3,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数学公式推导如下,K表示乘数;收入的增加会持续带来需求的增加. 乘数指自发性支出增加一倍所导致的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同时。   2;△Y)   其中;△I=△Y&#47,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削减,由于投资增加而引起的总收入增加中还包括由此而间接引起的消费增量(△C)在内?   乘数效应包括正反两个方面,一个部门。   ——什么是“乘数”;(△Y-△C)=1&#47,也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I表示投资增量:   经济各部门密切相连、什么是乘数效应。   ——理解什么是“乘数效应”   一, △C&#47、税收减少时.   乘数的经济意义,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增加:投资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是投资增加量的若干倍 ,投资的增加(或减少)可导致国民收入和就业量若干倍的增加(或减少)、税收增加时,反之则投资乘数越小。   乘数作用的双重性。   其中。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扩大:   总需求增加。   由上式可见:   广义含义。收入增量与投资增量之比即为投资乘数,特指投资乘数;(1-△C&#47: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Y表示收入增量;△I 。   狭义含义. 投资乘数指投资增加一倍所导致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是指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量与引起这一变动的变量的变化量之间的比率。 ki =Δy&#47?   在宏观经济学中:指货币的作用被逐层放大,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以公式表示为,这使投资乘数的大小与消费倾向有着密切的关系:K=△Y&#47,投资乘数越大;   总需求减少,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
其他回答(共7条)
13:22&龚峻梅 客户经理
△I为投资支出改变量,则投资的增加使得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为  △Y=△I&#47.8)=5 即增加1单位的投资支出可增加5单位的国民收入.8)=500(元)  投资乘数为k=1/(1-边际消费倾向)  公式可以表示为k=1&#47:投资增加100元。投资乘数是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之间的比率.8。  例如;(1-0;(1-0。投资乘数=1&#47,边际消费倾向是0。指由于连锁反应;(1-b)或△Y=△I&#47,△Y为收入改变量;(1-b)=100&#47,某一变量的变化引起另一相关变量成倍变化的经济理论乘数原理又称倍数原理;(1-b)=1/(1-b) 其中b为边际消费倾向 热心网友 &
13:19&齐晓娜 客户经理
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g=1&#47。若以Kt表示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Goverment expenditure multiplier),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进而影响国民收入。希望能帮到你。税收变动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化,则。 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企业收入的扣除;(1-β)此式中β仍代表边际消费倾向,则,△T表示税收变动额,税收减少,它等于1减边际消费倾向β的倒数:Kt=-b&#47,则国民收入增加;△T根据边际消费倾向和投资乘数理论:kg=△y/(1-b)2,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例。因此,税收高低会影响企业。kg为正值,可见、个人收入水平及投资。由于税收是对个人,税收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大小有关。即税收增加,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投资乘数相等,国民收入减少。以△g表示政府支出的变动,则,△Y表示国民收入变动量1.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kg表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为负值:Kt=△Y&#47,若以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
13:16&齐星星 客户经理
(5分) (2)投资乘数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 (1)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 (6分) (3)投资乘数要发挥作用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当投资减少时;另一方面。 一般地,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资也可以使国民经济避免发展过热,结合实际谈谈近几年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4分)
联系实际部分。乘数的作用体现为,国民收入将随之变动△Y。因此,而 高被称为投资乘数。投资乘数也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如果经济中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b;二是经济中不存在“瓶颈部门”,它所引起的收入减少也要大于所引起的投资减少,假设投资变动△I,它所引起的收入增加要大于所引起的投资增加,或瓶颈约束程度较小,投资增加引起的最终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为: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和高涨:
上式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那么。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经济学家常常将乘数称作一把“双刃剑”。一是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一方面,当投资增加时试述投资乘数的作用及投资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
13:13&黄盛林 客户经理
  (答案不能保证100%正确,仅供参考)  2.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BCE )  A. 由消费和储蓄的关系决定的  B. 收入为消费和储蓄之和  C. 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增加储蓄减少  D. 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减少储蓄减少  E. 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减少储蓄增加  满分:4 分  4.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ADE )  A. 增加政府支出  B. 减少政府支出  C. 增加税收  D. 减少税收  E. 调节货币供给  3.  当物价上升时,利率效应使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公共财政具有非盈利的特点,因此不必讲究效益问题。 (A)  A. 错误  B. 正确  8.  没有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工人而不利于雇主。(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总需求曲线的两个决定因素是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货币供给:( C )  A. 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B. 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C.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D. 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满分:2 分  5.  6.  公开市场业务:( D )  A. 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B.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D.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满分:2 分  7.  固定汇率:(C)  A.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B.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C. 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 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满分:2 分  10.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D )  A.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珐单粹竿诔放达虱惮僵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B.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C. 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D. 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E. 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满分:2 分...
13:10&齐显影 客户经理
用这个系数乘以投资的变动量。也许有人会说,从而国民收入增加了100亿元,若这个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300亿元、利润,就可得到此投资变动量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量,所谓乘数是指这样一个系数,这100亿元是用来支付制造此投资品所有阶段所应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那么乘数就是4?它不是这项投资品的销售收入吗。为什么乘数大于1呢、租金的形式流入了为制造此投资品的所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口袋,这100亿元就是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举例释之意指最初投资的增加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带来国民收入的数倍增加、利息等形式流入此投资品的生产者手中?怎么成了国民收入了呢,投资增加100亿元,比如某政府增加100亿元投资用来购买投资品,因此,那么乘数就是3,那么此100亿元就会以工资?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利息,这100亿元转化了工资,也就等于为生产此投资品所创造的增值的总和、利润,怎么这100亿元投资会全部转化会国民收入吗,如果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是400亿元。假设投资增加了100亿元,第一轮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100亿元
13:07&齐敬磊 客户经理
投资和消费均会减少,求得收入增加量=100*(0一般情况下;相反,税收减少.8&#47,其值为税收变动量与收入变动量之比:收入变动量=税收乘数*税收变动量,国民收入增加。再根据。所以本题应选择C项,因为国民收入为消费、投资,则K=a&#47.8)=100*4=400;1-a;1-0、政府支出和进出口之和。若a为边际消费倾向。税收引起的收入变动的程度便是税收乘数K,从而导致国民收入也减少,政府税收增加
13:04&齐智富 客户经理
A,投资的效率就越高D.洛伦兹曲线C.边际消费倾向越低.边际消费倾向越高.1+边际消费倾向C.价格水平越低.企业合并D.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休养者B、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有( ),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D.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B,消费越少15.价格水平越高。A.大于1B,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短期总供给曲线C。A,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C.为负2.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2、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边际消费倾向越大.非竞争性C.表明国民消费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D.边际消费倾向越低、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耍原因有 ( ).季节工D.长期总供给曲线B.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E,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以上几个因素都是14,消费投资增加D;19.政府税收减少D。A.小于1D.总需求与价格水平成反方向变动C.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5,乘数就越大E.与1无关4.政府支出的增加B、下列人员中.明确产权16.政府支出减少7.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C、总需求的构成包括( ).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B。A.政府的支出E.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居民的消费B.基尼系数D、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国民消费曲线E.为基本的消费支出C。√×8.季节性失业三.都有可能D.1-边际消费倾向D。A.I+T=S+G12.自发消费B、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A.外部性E.政府决定紧缩开支.消费的增加17.是投资引起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C、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I+G+X=S+T+MD.总需求减少D。√×18、投资乘数( ).净出口E、多选题1.平均储蓄倾向C、乘数的公式表明( )。A。A.有的消费者不需要公共物品D,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B.储蓄减少E.补贴C.非利普斯曲线B、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 ).征税B、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当物价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与由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在总需求曲线上是不同的.公共物品14.排他性D.政府支出的增加B.消费和投资减少9.I+G+X=S+T+MD.乘数一定是不小于1的数4、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为0B.非竞争性C、在一般的情况下.公共选择适合于任何物品13、在两部门的国民收入中。√×2.价格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10.价格水平上升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成反方向变动10.它是建立在对生产者偏好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C、在一般的情况下,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 )、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在以利率和收入为坐标的坐标系内。A.I+G=S+TC.半日工C、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我们可将失业分为 ( )。A.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下降C.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15.I=SB。√×10。A,以下属于自然失业的是 ( ).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18、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企业的投资C.I+G=S+TC.收入水平C.自愿性失业E.垄断B、只要投资增加、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有( ).非排他性E。A.I=SB.非排他性E,投资的效率就越低B.短期总供给曲线C.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C.货币政策8、外部经济是指 ( )。√×17.AD=AS6.自愿性失业E.总需求增加11。A,减少政府购买C.都不可能13.总需求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B、判断题1.货币供给减少E.拉弗曲线12.排他性D,是从不同角度研究收入......
相关百科精选
网上投保立省15%
由于保险不像衣服、食品那样的“有形产品”,保险产品之间的比较显得复杂和困难一些。但也并非意味着保险产品之间完全无法比较。要想挑选到性价比高的寿险产品,可以结合产品背后的公司背景、代理人素质等方面因素,做出综合考量。这里就列出几种考虑因素以供投保者参考。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这些问答能否帮助您?
问答难题榜,是高手就来挑战!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
快速申请贷款
您的姓名:
手机号码:
申贷金额:
验&&证&&码:
提交申请后,客服会拨打您的手机,为您免费定制贷款方案。
周热点问题宏观经济学中关于这句话的理解,自发总需求的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到底是谁是谁的倍数,求解答_百度知道
宏观经济学中关于这句话的理解,自发总需求的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到底是谁是谁的倍数,求解答
关于语文上的语法给小弟解答一下,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gdp增加的数量是自发需求增加的乘数倍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周热销排行
用户评论(0)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名称&[2015级成考本科第三学期期末复习题(二)]
2015级成考本科第三学期期末复习题(二)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5级成考本科第三学期期末复习题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
2、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3、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4、乘数:是指某一自变量变动时引起因变量变动的倍数。
5、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
6、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7、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表示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8、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9、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用人单位必须按法定最低标准支付的劳动报酬。
10、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调控宏观经济的运行,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
11、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12、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它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二、填空题
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总支出和国民收入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利息率。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
6、一国或一地区的生产总值可以从生产、支出和收入三方面来衡量。
7、个人收入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8、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9、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解决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
10、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领土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1、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某一给定时期内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2、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之比,它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13、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 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二部门模型中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14、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15、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16、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17、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18、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19、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 倾斜的曲线。
20、当就业人数为1600万,失业人数为100万时,失业率为5.9%。
21、若价格水平1970年为80,1980年为100,则7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25%。
22、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23、经济周期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 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衰退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24、针对单纯经济增长造成的问题,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报告 麦都斯的《增长的极限》提出零经济增长论。
25、针对单纯经济增长造成的问题,1967年英国经济学家米香首先对经济增长提出是否值得向往问题。
26、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和公司的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27、功能财政思想主张财政预算不在于追求政府收支平衡,而在于追求 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28、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代际公平原则。
11.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世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
29、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LM陡峭而IS平缓。
30、在LM平缓而IS垂直的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三、单项选择题
1.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总需求 (& A& )
(A)税收&& (B)政府支出&& (C)净出口&& (D)投资
2.财政政策的实际作用往往比简单乘数所表示的要小,这主要是因为简单乘数& (& C& )
(A)没有考虑时间因素&&&&&&& (B)没有考虑国际市场因素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C)没有考虑货币和价格因素& (D)没有考虑货币政策的作用
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 D& )
(A)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B)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C)A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D)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4.根据凯恩斯理论,利率水平取决于 &&&&&&&(& A& )
(A)货币需求&&&&&&&&&&&&&&& (B)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C)储蓄&&&&&&&&&&&&&&&&&&& (D)储蓄与投资
5.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B& )
(A)0.25&&& (B)0.75&&&& (C)1.0&&& (D)1.25
6.下述哪一项不是经济在内的稳定器(失业补偿)(& B& )
(A)累进税率制&&&&&&&&&&&&&& (B)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的政府开支
(C)社会保障支出&&&&&&&&&&&& (D)农业支持力量
7.根据简单凯恩斯模型,货币需求取决于&& (& D& )
(A)实际收入和实际利率&&&&&&& (B)名义收入和实际利率
(C)名义收入和名义利率&&&&&&& (D)实际收入和名义利率
8.在下述哪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比较大&&&&& (& C& )
(A)非充分就业&&&&&&&&&&&&&&&& (B)存在货币的流动性陷阱
(C)投资对利息率的敏感程度较大(D)现金持有率较低
9.工资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也称为&&&&&&&& (& B& )
(A)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隐性通货膨胀
10.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 (& C& )
(A)货币供给量&& (B)税率&& (C)银行准备金率&& (D)银行利息率
11.当投资支出与利率负相关时,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 B& )
(A)与利息率不相关&&&&&&&&&&&& (B)与利率负相关
(C)与利率正相关&&&&&&&&&&&&&& (D)随利率下降而下降
12.对利率变动最敏感的是&& (& C& )
(A)货币的交易需求&&&&&&& &&&&&(B)货币的谨慎需求
(C)货币的投机需求&&&&&&&&&&&& (D)三种需求相同
13.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 D& )
(A)消费者物价指数&&&&&&&&&&&&& (B)生产者物价指数
(C)GDP平均指数&&&&&&&&&&&&&& (D)以上均正确
14.松货币政策的政策搭配能使总需求曲线 (& D&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变&& (D)难以确定
15.以下四种情况,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 &C&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1&&&&&&&&&&&& (D)边际储蓄倾向为0.3
16.下列哪一种表述正确表述了利率传递机制的过程。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起&&&&& (& A& )
(A)投资增加,从而计划的总支出增加&& (B)投资增加,从而计划的总支出减少
(C)投资减少,从而计划的总支出增加&& (D)投资减少,从而计划的总支出减少
17.不存在挤出效应的条件是 (& C& )
(A)实际货币需求总体上对利率的变动不会做出反应
(B)实际货币供给总体上对利率的变动不会做出反应
(C)投资需求总体上对利率的变动不会做出反应
(D)投资需求总体上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不会做出反应
18.引起LM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 (& B& )
(A)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B)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率
(C)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D)中央银行没有任何政策变动,但物价水平提高
19.假设没有预期到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价格,这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引起 (& B& )
(A)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C)物价水平下降,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D)物价水平下降,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20.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 C&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21.下面哪一项是从国民收入的循环中的漏出项 (& C& )
(A)投资&& (B)政府购买&& (C)进口&& (D)出口
22.对一个经济来说,哪种情况是正确的&& (& C& )
(A)总收入等于总支出,但不总是等于国民生产总值
(B)总收入等于国民生产总值,但一般要小于总支出
(C)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等于国民生产总值
(D)只有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收入等于国民生产总值
23.下面哪一项不是用要素收入法计算GDP时的一部分(& D& )
(A)租金收入&& (B)雇员报酬&& (C)公司利润&& (D)净出口
24.某一经济中,若1995年的名义GDP为40000亿元,价格指数为200(1985年的价格指数为100),那么1995年的实际GDP以1985年的价格衡量应为(& C& )
(A)200亿元&& (B)400亿元&& (C)20000亿元&& (D)80000亿元
25.总支出曲线表明了计划总支出与下列哪一项之间的关系(& B& )
(A)可支配收入&& (B)实际GDP&& (C)利率&& (D)消费支出
26.假如乘数为4,投资增加100亿元,均衡的实际GDP将(& A& )
(A)增加400亿元&&&&&&&&&&&&&&&& (B)增加大于400亿元
(C)增加小于400亿元&&&&&&&&&&&& (D)不能确定
27.如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00%,公众把存款中的20%作为通货持有,那么货币乘数是& (& C& )
(A)3.33&& (B)3&& (C)4&& (D)10
28.贴现率是&&&&&&&&&&&&& (& B& )
(A)银行对其最有信誉的客户所收取的贷款利率
(B)银行为其定期存款支付的利率
(C)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支付的利率
(D)当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时,中央银行所收取的利率
2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政府债券将引起 (& D& )
(A)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从而基础货币增加
(B)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从而基础货币减少
(C)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从而基础货币减少
(D)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从而基础货币增加
30.下面哪一项不是公众持有货币的主要动机(& A& )
(A)储备动机&& (B)交易动机&& (C)预防动机&& (D)投机动机
31.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以通过&&&&&& (& D& )
(A)变动法定准备金率&&&&&&&&&&& (B)变动再贴现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以上均是
32.如果一个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中,那么 (& D& )
(A)利率的变动对投资没有影响
(B)投资的变动对计划总支出没有影响
(C)公开市场活动不会引起货币供给的增加
(D)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对利率没有影响
33.在正常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导致双重市场上&&&&&&&&&&&&&&&&&&&& (& D& )
(A)均衡利率上升,均衡GDP上升&& (B)均衡利率下降,均衡GDP下降
(C)均衡利率上升,均衡GDP下降&& (D)均衡利率下降,均衡GDP上升
34.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国民收入水平的上升 (& B& )
(A)增加投资&& (B)增加税收&& (C)增加转移支付&& (D)减少税收
35.长期总供给曲线是&&&&& ( &C& )
(A)向右上方倾斜的&&&&&&&&&&&&&& (B)向右下方倾斜的
(C)一条垂直线&&&&&&&&&&&&&&&&&& (D)一条水平线
36.当宏观经济均衡时&&&&& (& D& )
(A)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 (B)经济的产量达到其物质限制
(C)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相交
(D)社会总需求量等于社会总供给量
37.如果实际通货膨胀低于预期的水平&&&& (& C& )
(A)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损失&&&&&&& (B)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益
(C)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 (D)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
38.滞胀意味着实际GDP停止增长甚至下降,而(& B& )
(A)通货膨胀率下降&&&&&&&&&&&&&&& (B)通货膨胀率上升
(C)通货膨胀率保持稳定&&&&&&&&&&& (D)通货紧缩
39.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 (& B& )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D)失业和通货膨胀
40.当国民经济中的生产能力过剩时,最好采取 (& A& )
(A)扩大总需求&&&&&&&&&&&&&&&&&&& (B)扩大总供给
(C)扩大总需求和总供给&&&&&&&&&&& (D)扩大总需求或总供给
五、判断正误题
X1、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计算狭义的国民收入。(   )
X2、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
V3、国民产出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个人生活水平已经提高。(   )
X4、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
X5、把各种要素的收入相加得出的结果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
V6、如果国民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支出加总投资,加政府购买,那么,出口就等于进口。(&& )
V7、折旧费用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
V8、国民生产净值衡量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扣除了在商品生产中消耗的资本后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
X9、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
X10、当经济处于均衡时,边际消费倾向必然等于边际储蓄倾向。(   )
X11、在任何情况下,个人储蓄的增加都会使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这是节约的悖论。(&&&&& )
X12、如果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那么投资和储蓄必相等。(&&&&& )
X13、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就越大。(&&&&& )
X14、乘数效应只适用于投资的变化而不适应与消费的自主变化。(&&&&& )
V15、增加转移支付将增加国民生产总值。(&&&&& )
V16、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   )
X17、对于投资均衡水平来说,实际利率比资本边际效率更重要。(&&& )
X18、加速原理的基本含义是产量(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大于投资的增长率。(&&&& )
V19、乘数-加速原理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关键因素是投资的波动。(&&&& )
X20、加速的意义与乘数的意义完全相反。(&&& )
V21、边际进口倾向由进口函数曲线的斜率给出。(&&&& )
X22、外贸乘数等于出口变化量与国内收入变化量的比率。(&&& )
X23、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总产出水平和利率水平。(&&& )
V24、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中失业情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   )
V25、菲利普斯曲线所表明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是负相关的。(&&& )
X26、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实质上是同样的概念,因为都会造成货币工资和物价的上升。(&&&&& )
V27、经济增长主要与经济中生产潜力的增长及生产能力得到利用的程度有关。(&&&&& )
X28、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人均收入增长率必定也高。(&&&&& )
X29、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所研究的是同样的问题。(   )
X30、哈罗德的分析表明,为使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实际增长率必须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 )
X31、如果实际增长率超过了有保证的增长率,则总供给将超过总需求。(&&&&& )
X32、在哈罗德模型中,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总是一致的(   )
X33、我们通常用物价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率,所以,有多少种物价指数就有多少种对通货膨胀的衡量。(&&&&& )
V34、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
X35、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商品被分为无形项目和有形项目,如服务等。(&&&&& )
X36、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 )
X37、汇率自由浮动的好处之一是进出口波动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而对国内经济没有任何影响。(&&&&& )
X38、若一国货币长期以来不断升值,那么该国处于有利地位。(&&&&&& )
X39、货币贬值就是指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下降了(   )
V40、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七、 简答题
1、现有的以GDP为核心的核算方法有何缺陷?
答:(1)GDP计量不全面(2)GDP不能真实反映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或从经济活动中得到的福利(3)GDP不反映一国的收入分配情况(4)GDP不反映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的质量(5)GDP没有衡量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6GDP难以运用国民收入指标进行国际间经济的精确比较。
2、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几个基本总量是什么?这些基本总量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五个基本总量:①国内生产总值GDP ;②国内生产净值NDP ;
&&&&&&& ③国民收入NI ; ④个人收入PI ;⑤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2)、关系: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
产值―本国国民在国外生产的产值
NDP = GDP ―折旧;
NI = 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PI = 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费
+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DPI = 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支付)
3、影响投资乘数作业发挥的因素有哪些?
答:(1)经济中的过剩生产能力(2)投资与储蓄的关联性(3)货币供给量的适应性(4)投资的外购性。
4、导致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技术水平(2)收入分配(3)财政政策(4)货币政策
5、通货膨胀对消费有哪些影响?
答:一是减少了居民的实际收入,意味者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从而限制下一阶段生产的发展;二是由于物价上涨的不平衡性,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所受的损失不一样,加剧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三是造成市场混乱,加剧了市场供求之间的矛盾,使一般消费者的损失更大。
6、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哪些?
答:(1)经济增长(2)充分就业(3)物价稳定(4)国际收支平衡
7、运用货币政策有哪些主要措施?
答:(1)控制货币发行(2)控制和调节对政策的贷款(3)推动公开市场业务(4)改变存款准备基金(5)调整再贴现率(6)选择性信用管制(7)直接信用管制。
8、经济周期有哪些特征?
答:(1)总体经济活动(2)扩张和衰退(3)一致性(4)循环性(5)持续性
9、经济增长有哪些特征?
答:(一)经济增长的量的特征:(1)经济增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产量增长率、总量增长率和人均产量增长率都相当高。(2)无论是劳动生产率还是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其增长速度都很高。
(二)经济增长的社会特征:(1(经济结构的渐进变革。(2)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迅速改变,城市化进程加快。
10、现代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1)货币供给对名义变动的决定作用(2)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3)在短期内,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经济(4)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认为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稳定性。
六、 计算题
1、社会原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消费为800亿元,当收入增加至1200亿元时,消费增加至900亿元,请计算:(1)收入、消费变动后的平均消费倾向;(2)收入、消费变动后的平均储蓄倾向;(3)边际消费倾向;(4)边际储蓄倾向。
解:根据题意,代入相关公式,求出:
(1)APC=C/Y=900/
&&&& (2)APS=S/Y=()/
&&&& (3)MPC=(900-800)/()=0.5
&&&& (4)MPS=1-MPC=0.5
2、社会收入为2000亿元,储蓄为1000亿元,收入增加为2500亿元,储蓄为1300亿元,请计算:(1)边际消费倾向是多少?(2)边际储蓄倾向是多少?(3)乘数是多少?
解:根据题意,代入相关公式,求出:
& (1)MPC=ΔC/ΔY=()/()=0.4
&& (2) MPS=ΔS/ΔY=()/()=0.6
&& (3) 1/1-C=1/1-0.4=1.67
3、已知消费函数C = 100 + 0.6Y,投资为自主投资,I0 = 80,分别计算(单位:亿元):
(1)均衡的国民收入(Y)(2)消费额(3)储蓄额(4)投资额(5)乘数
解:根据题意,代入相关公式,求出:
(1)均衡的国民收入Y=C+I0=100+0.6Y+80& Y=(100+80)/1-0.6=450(亿元)
&&&& (2)消费额C=100+0.6Y=100+0.6X450=370(亿元)
&&&& (3)储蓄额S=Y-C=450-370=80(亿元)
&&&& (4)投资额I=S=80(亿元)
&&&&& (5) 乘数=1/1-MPC=1/1-0.6=2.5
4、设实际储蓄率为0.3,实际资本-产出比率为5,合意储蓄率为0.4, 合意资本-产出比率为4,自然增长率为8%,实现自然增长率的资本-产出比率仍为4,请计算并分析:
& (1)实际增长率& (2)有保证的增长率& (3)实现自然增长率的储蓄率& (4)经济在短、长期是否保持充分就业状态的均衡稳定增长,若不是,会出现怎样的波动情况?
解:根据题意,代入相关公式,求出:
(1)实际增长率Gt=St/Vt=0.3/5=6%
&&&& (2)有保证的增长率GW=SW/VW=0.4/4=10%
&&&& (3)实现自然增长率的储蓄率SN=GNVN=8%x4=32%
&&&& (4)由上可知,Gt&GW ,GW &GN& 所以经济在短、长期不能保持充分就业状态的均衡稳定增长,短期内由于Gt&GW &,经济会出现累积性收缩;长期内由于GW &GN,经济会出现衰退趋势。
5、假设某银行吸收存款200万元,按规定要留准备金20万元,请计算:
(1)准备率为多少?(2)能创造多少货币?(3)若银行吸收存款增至500万元(准备金仍为20万元),能创造多少货币?(4)若银行吸收的存款200万元不变,但准备金增至25万元,这时能创造多少货币?
解:根据题意,代入相关公式,求出:
(1)r=20/200=10%
(2)D=R/r=200/10%=2000(万元)
(3)D=R/r=500/(20/500)=12500(万元)
(4)D=R/r=200/(25/200)=1600(万元)
创造的货币=存款/存款准备金率
6、假如某经济社会的的消费函数为 C = 100 + 0.8Y& 投资为50单位。试计算均衡的收入、消费和储蓄。
解:Y=(100+50)/(1-0.8)
=750(单位)
C=100+0.8×750=700(单位)
7、假设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1)求IS曲线和LM曲线;
(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若为三部门经济,且有:T=0.25Y,G=100,L=0.2Y-2r,货币供给M=150,求均衡利率和收入。
解:(1)IS:Y=1250--30 r
&&&&&&&& LM:Y=750 + 20 r
(2)Y=950&&& r=10
(3)Y=875―15r
&&&&&&& Y=750 + 10r
&&&&&&& Y=800&& r=5
8、某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300+0.8Yd,投资I=200,税收函数为T=0.2Y,政府支出G=220(提示:Yd=YCT)。求:均衡国民收入。
解:AD=C+I+G
=300+0.8(YC0.2Y)+200+220
均衡国民收入要求Y=AD
9、假定某社会消费为C=100+0.8Y,投资I=150C6r,货币供给M=150(价格水平为1),货币需求L=0.2YC4r.求(1)IS曲线和LM曲线;(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率与收入.
解:(1)由Y=C+I
=100+0.8Y+150C6r
得到IS曲线的代数式:Y=1250C30r
由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得到LM曲线的代数式:
0.2YC4r=150
即:Y=750+20r
《财政学》复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
A.经济波动& B.公共产品& C.公平分配& D.市场失灵
2、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的主要标准是(&&&& &)。
A.非排他性& B.非竞争性& C.排他性& D.竞争性
3、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4、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5、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
6、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
A.立法和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 D.强制手段
7、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
A.政府决策失误& 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D.寻租行为
8、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历史性&&& B.非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单一性
9、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 &&D.历史性
10、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是(& &&&)。
A.政府(公共)提供&&&&&& B.市场提供&&& C.私人提供&&&&& D.混合提供
11、政府提供纯公共物品的收入来源是(&&& &&)。
A.税收&&& B.收费&&& C.价格&&& D.税费
12、混合物品的类型有(&& &&&)。
A.拥挤性物品&&& &B.价格排他物品&&& C.外部效应的物品&&&& D.非竞争性同时具备排他性
13、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方式有( &&&&&)。
A.政府授权经营&&& B.政府参股经营&& C.政府补助&&& D.政府垄断经营
14、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有(&&&&&& )。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C.最低成本法&&&& D.最低费用选择法
15、在我国转移支出大体包括(  )。
A.补助支出 &B.捐赠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财政补贴
16、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 &&)。
A.财政支出结构 &&&B.财政支出规模 &&C.压缩经济建设支出 &&&D.提高支出的使用效率
17、技术改造支出属于(&&&&& )。
A.生产性支出&& &&&B.经常性支出&& &C.投资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
18、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 &&&)。
A.支付债务利息&&& &&&B.基本建设投资& C.国家储备支出&& &&D.购置交通工具支出
19、下列支出中属于国家基本支出的有(&&& )。
A.经济建设支出&&&&& B.社会文教支出&& C.行政管理支出&&& &&D.国防支出
20、用于文教卫生事业的支出属于(&& &&)。
A.生产性支出&&&&&&& B.非生产性支出&& C.社会消费性支出&&& D.投资性支出
21、政府财政投资的标准主要有(& &&&)。
A.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 &B.资本-劳动力最大化&& C.就业创造 &&&&D.边际成本最大化
22、西方各国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自于(  )。
A.社会保障税 B.增值税&&&& C.财政拨款  && C.各项费用
23、社会保障支出分为(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补贴 &&D.社会福利
24、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是( &&)。
A.基金式 & B.部分基金式& C.现收现付式 D.企业捐助
25、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包括( &&&)。
A.社会保险型&&&&&& B.社会救济型&&& C.普通津贴型&&&&&& D.节俭基金型
26、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主要收入是(&&& )。
A.税收 &&&B.利润&&&&C.债务 &&&&D.国有资产管理收入
27、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有(&&& )。
A.减税让利&&&&& B.增税政策执行不力&&&& C.分配政策向个人倾斜
D.根本原因是体制调整带来的生产效率下降
28、税收的形式特征是(  )。
A.强制性 & B.完整性  C.无偿性&&&&D.固定性
29、除税率外,调节纳税人负担的措施还有(  )。
A.规定起征点和免税额 B.减免  C.附加 D.加成
30、按照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将税收可分为(  )。
A.从量税&&& B.从价税&&& C.价内税&&& D.价外税
31、税收转嫁的方式有(  )。
A.顺转&&&& B.逆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32、反映征税广度的是(&&&&)。
A.税源&&&&&B.税率&&&&&&C.税目&&&&&D.税基
33、按课税对象我国税种一般分为(&&& &)。
A.所得课税&& &&B.资源课税&&& &C.商品课税& D.行为课税&&& &E.财产课税
34、一般来说,一国税率可分为哪几类( &&&&)。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定量税率&&& D.累进税率
35、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各税种分为三大类(&& &&)。
A.所得课税&& B.消费税 &&C.商品课税&& D.财产课税
36、下列税收转嫁方式中,属于纳税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我消化税款的是( &&&)。
A.混转&&&&& B.消转&&&&& C.散转&&&& D.税收资本化
37、下列商品课税中,税负最容易转嫁的是(&& )。
A.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B.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C.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D.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38、在下列税种中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
A.增值税& B.公司所得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39、现代经济学将税收原则归结为哪两类( &&&)。
A.公平类税收原则&&&&& B.公正类税收原则&& C.效率类税收原则&&& D.受益类税收原则
40、下列属于税收效率类原则的有(&&& )。
A.受益原则&&&&& B.促进经济发展原则&&& C.征税费用最小化原则&&&& D.能力原则
41、下列属于商品课税的税种有(   )。
A.资源税&& B.关税&& C.财产税&& D.营业税
42、增值税的课税对象增值额相当于(   )。
A.C+V&&&&&& B.C+M&&&&&&& C.V+M&&&&&& D.M
43、税收制度的核心是( &&&&&)。
A.税目&&& B.税源&&& C.税率&&&&D.税种
44、所得多者多征、所得少者少征,无所得者不征是指( &&&&&)。
A.纵向公平& B.普遍征税&&C.横向公平&&D.平均征税
45、世界各国特别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的发达国家所得税制改革的普遍做法是(&&&& )。
A.降低税率& B.拓宽税基& C.减少税率档次& D.提高税率
46、现行增值税计征方法是( &&&&&)。
A.加法&&&&&B.扣税法&&&&C.减法&&&&D.扣额法
47、增值税最大的特点是(&& &&&)。
A.不以商品流转金额为征税对象&&& B.不重复征税
C.按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征税&&& D.将国民收入作为征税对象
48、1994年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建立以(& &&&)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资源税
49、国债是指(&&&&& )。
A.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债& B.一国政府债务与公共企业部门债务之和
C.中央政府公债&&&&&&&&& D.所有公共部门的债务
50、债务依存度是指(& &&)。
A.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 B.当年国债累计余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
C.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 D.当年国债累计余额占当年GDP的比重
51、国债的偿债率是指(& &&&)。
A.累计还本付息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B.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国民收入的比重
C.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 D.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偿债资金的比重
52、国债的发行主体是 (&& &)。&&
A.银行& &B.国家 &&&C.企业 &&&D.认购人&&
53、国债是一种延期的(&&&& )。
A.收入& B.债务& C.税收& D.负担
54、国债的基本功能是(&&&&& )。
A.筹集经济建设资金& B.弥补财政赤字&&& C.调节总需求&&&&&&& D.调节总供给
55、在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佳途径是( &&&&&)。
A.运用财政结余&&&&&& B.发行国债&& C.增加税收&&&&&&&&&& D.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
56、从实践上看,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 &&&&&)。
A.设立偿债基金&&&& &B.依赖财政盈余& C.通过预算列支 &&&&&D.借新债还旧债
57、国债的特点有(&& &)。
A.有偿性&&&& B.自愿性&&&&& C.固定性&&&&& D.灵活性
58、财政收入中的国债收入包括(&&& )。
A.发行政府债券&&& &&&&B.发行金融债券C.向外国政府借款&& &&&D.向国际组织借款
59国债主要运用于以下方面( &&&)。
A.弥补财政赤字&&& B. 进行公共项目投资C.行政管理支出&&& D.相机干预宏观经济运行
60、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 )。
A.增量预算&&& B.复式预算&&& C.单式预算&&& D.零基预算
61、以预算分项支出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 )。
A.增量预算&&& B.复式预算&&& C.单式预算&&& D.零基预算
62、目前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国家预算原则包括(&&&& )。
A.公开性&&& B.可靠性&&& C.完整性&&& D.统一性
63、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容包括(&&&&& )。
A.部门预算&&&&&&&&&&&& B.政府采购制度& C.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D.收支两条线
64、政府采购制度具有的特征是(&&&& )。
A.公开性& &&B.公正性&&& C.竞争性&&& D.年度性
65、政府采购应遵循(&&&&& )原则。
A.公开透明& B.公平竞争& C.公正& D.诚实信用
66、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 &&B.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C.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D.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67、2002年起,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种主要包括(&&&& )。
A.增值税&&& B.证券交易税&&& C.所得税&&& D.资源税
68、西方经济学中,按照产生赤字的原因和经济背景,划分为(&& &)。
A.结构性赤字 &&B.周期性赤字 &&&&C.硬赤字 &&&&D.软赤字
69、下列政策能够造成结构性财政赤字的是(&&&& )。
A.瑞典政府支付高额养老社会保险&& B.印度政府为同巴基斯坦进行核军备竞赛大量增加军费开
C.美国小布什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进行减税&&& D.我国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
70、财政政策的目标主要有(& &&&)。
A.物价相对稳定 &&&&&B.收入的合理分配 &&C.经济适度增长 &&&&&D.社会生活质量提高
71、财政政策所采用的工具有( &&&&)。
A.税收 &B.国债& C.公共支出& D.政府投资
72、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财政政策可分为(&&&&& &)。
A.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B.扩张性财政政策C.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
73、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 &&)。
A.存款准备金制度&& B.利率&& C.公开市场操作&& D.再贷款
74、紧缩性财政政策手段是(&&&& &)。
A.增加税收& B.减少税收.& C增加支出&& D.减少支出
75、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措施是(&& &&)。
A.扣除法&& B.低税法&& C.免税法&& D.抵免法
二、判断题
1、现代经济中,政府和市场之间是互补关系。(&&& )
2、不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
3、公共财政就是财政。(& &)
4、行政、国防都是混合物品。(& &)
5、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
6、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
7、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的。(&&& )
8、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
9、对高等学校可实行管制价格。(&&& )
10、成本―效益分析法适用于经济建设投资项目。(&&& )
11、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可分为转移性和购买性支出。( &&)
12、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逐步增加。( &&)
13、政府债务利息支付属于转移支付。(& &)
14、根据财政支出所产生收益的时间可把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
15、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是一项经常性支出。(&&& )
16、转移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 )
17、瓦格纳法则可以简单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CDP的比重也随之相应提高。(&&& )
18、教育服务是一种准公共物品。(&&& )
19、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外部效应的纯公共物品。(&&& )
20、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 )
21、从经济性质上看,基础设施是纯公共产品。(&& )
22、凡是具有“外部效应”以及牵涉面广、规模巨大的农业投资,原则上由政府承担。(&&& )
23、社会保障制度就是社会保障措施的总称。(& &)
24、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
25、在我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是10年。(&&& )
26、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可分为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通货膨胀收入、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 )
27、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收入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财政支出一样,都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 )
28、由于存在通货膨胀税效应,通货膨胀必然使财政收入实际上升。(&& )
29、我国企业收入曾经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
30、纳税人的负担主要通过附加、加成和免税、减税来调节。(& &)
31、税率反映的是税收的深度。(&& &)
32、累进税率主要适用于流转税。(&&&& )
33、直接税的税负容易转嫁。(&& &)
34、纳税人就是一定要负担税收的人。(& &)
35、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无意识行为。(& &)
36、课税对象是区别税种的主要标志。( &&)
37、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 )
38、公平类税收原则包括受益原则、能力原则和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便利原则。(&&& )
39、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
40、增值税的最大的优点是税额的大小与流转环节无关系。(√ )
41、增值税是制造钞票的机器。(&&& )
42、我国增值税改革的方向是由消费型增值税改为生产型增值税。( √ )
43、目前,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制中的主体税种。(&&&&& )
44、发展中国家一般采取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
45、从日起,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 )
46、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后的增值税是一种完全的价外税。(&& )
47、举债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 (&&& )
48、发债而不增税会减少税收的扭曲效应,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 )
49、征税融资构成纳税人的未来负担,国债融资构成纳税人的当前负担。(&&& )
50、中央银行购买国债将导致银行准备金增加从而增加基础货币,对总需求发挥扩张作用,构成通货膨胀因素。(&&& )
51、无论是经济繁荣时期,还是经济萧条时期,国债都有排挤效应。(&&& )
52、国债既是财政政策手段,又是货币政策手段。(&&& )
53、国债是一种经常性财政收入。 (&&&& )
54、国债的作用仅限于平衡预算、弥补赤字。 (&&& )
55、中央银行在公开业务市场上买进国债,会减少货币供应量。(&&& )
56、零基预算还不是预算编制的一般方法,通常只用于具体支出项目上。(&&& )
57、财政联邦主义特指联邦制国家的财政体制。(&&& )
58、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一般会形成如下分配格局:中央收入多事少,地方收入少事多。(&&& )
59、税源普及全国或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税种应划归中央税。(&&& )
60、税源比较固定且税基较为狭窄的税种应划归地方税。(&&& )
61、具有外溢性的公共物品应由主受益地区举办、中央给予补助,或中央与地方联合投资。(&&& )
62、政府债务是政府负债的存量,预算赤字则是政府负债的流量。( &)
63、结构性赤字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周期性赤字是经济衰退的结果和表现。(&&& )
64、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可以发挥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
65、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减少税收或增加支出来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 &&)
66、购买性支出乘数是正值,说明国民收入与税收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
67、在调节投资需求方面,财政侧重于结构调整,银行侧重于总量调整。(&&&& )
68、我国1998年――2002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减税。(&&&&& )
69、税收乘数大于财政支出乘数。(&&& )
70、国际税收就是涉外税收。(&&&&& )
三、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 2、外部效应: 3、公共物品: 4、财政: 5、公共定价: 6、购买性支出:
7、转移性支出: 8、社会保障: 9、社会保障制度: 10、财政补贴: 11、预算外资金:
12、纳税人: 13、课税对象: 14、税收制度: 15、国债: 16、国债依存度: 17、国家预算:
18、部门预算: 19、政府采购制度: 20、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21、预算管理体制:
22、赤字政策:& &23、财政政策:& &24、货币政策:& &25、国际税收: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
2、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3、简述财政领域民主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内容。
4、简述财政的特征。
5、简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6、简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7、简述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必要性、范围和重点。
8、简述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
9、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10、简述税收的“三性”。
11、简述现代税收原则。
12、简述商品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13、简述所得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14、应纳税的个人所得包括哪些所得?
15、国债有何政策功能?
16、简述国家预算的概念、类别及原则。
17、简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18、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19、简述财政政策目标。
20、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
21、简述货币政策的概念、目标和工具。
22、简述国际重复征税减除方法。
五、论述题
1、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并联系实际谈谈财政职能在我国当前的发挥。
2、什么是“瓦格纳法则“?并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
3、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当前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4、试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政政策取向。
5、试述税负转嫁的概念、方式和一般规律。
6、试述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7、试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内容。
8、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9、试述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措施和基本经验。
10、试述我国分税制有待完善的问题。
财政学复习题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1、D& 2、AB&& 3、A&& 4、BCD &&5、ABCD &&6、ABC& 7、ABCD &&8、BC &&9、ABC&& 10、A
11、A& 12、CD& 13、ABC& 14、ABCD& 15、ABCD& 16、D& 17、AC& 18、A& 19、CD& 20、BC
21、ABC& 22、A& 23、ABD& 24、B& 25、ABCD& 26、A& 27、AC&& 28、ACD& 29、ABCD& 30、CD
31、ABCD &32、D& 33、ABCDE& 34、ABD& 35、ACD& 36、B& 37、A& 38、B &&39、AC& &40、BC
41、BD& &42、C& &43、D& &44、A& &45、ABC &&46、B& &47、B &&48、AC& &49、C& &50、C
51、C &&52、B &&53、C &&54、B& &55、B& &56、D& 5 7、ABD &&58、ACD& 59、 ABD& 60、BC
61、AD& 62、ABCD& 63、ABCD& 64、ABC& 65、ABCD& 66、ABCD& 67、C& 68、AB& 69、ABCD& 70、ABCD
71、ABCD&& 72、AC&& 73、ABCD& 74、AD& 75、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68、×69、× 70、×
三、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现象。
2、外部效应:是指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或私人得益与社会得益之间的非一致性(不对称性)。
3、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DD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4、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地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5、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6、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7、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它的特点是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它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主要由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8、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向丧失劳动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9、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10、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11、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12、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又称为纳税主体,纳税义务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13、课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
14、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或是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15、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16、国债依存度:国债当年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
17、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18、部门预算:是以部门为依托,一个部门一本预算,仅反映各部门(含直属单位)本系统内各级单位全部收支的预算。它是一种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
19、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竞争性、公正性的特征,而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20、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帐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全面监控的制度。
21、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22、赤字政策:是指国家有意识地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
23、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是由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24、货币政策:是一国中央银行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量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措施。它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25、国际税收:是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权益的税收活动。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现象。表现为:
(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2、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案:(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简述财政领域民主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内容。
答案:(1)确定国家预算收支规模;(2)确定公共项目的种类和比例;(3)立法确定预算收入的筹资方式和制度;(4)预算执行监督和决算审核。
4、简述财政的特征。
答案:(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平衡性
5、简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答案:1、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经济意义:购买支出比重大,资源配置职能强;转移支出比重大,收入分配职能强。
6、简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答案:特点:(1)不以盈利为目标;(2)可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3)可投资于具有外溢性的投资项目。
范围:主要在基础设施、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产业领域。
7、简述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必要性、范围和重点。
答案:1、必要性:(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农业部门的特殊性;(3)农业投入不足;(4)政府应提供农村公共产品。
2、范围和重点: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
8、简述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
答案:1、矫正市场分配的不公; 2、“内在稳定器”作用; 3、私人保险的局限:(1)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2)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及“免费搭车”问题;(3)难以抗御系统性风险;(4)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再分配。
9、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案:(1)社会保险;(2)社会救济;(3)社会福利。
10、简述税收的“三性”。
答案:(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
11、简述现代税收原则。
答案:(1)公平原则:包括:受益原则;能力原则;
(2)效率原则: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12、简述商品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答案:特点:①课征普遍;②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③实行比例税率;④计征简便。
功能:税源充裕,课征方便,并可抑制消费,增加储蓄和投资,有利于经济发展。
13、简述所得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答案:1、特点:(1)税负相对公平;(2)不重复征税;(3)维护国家权益;(4)课税有弹性。&&
2、功能:(1)筹措资金;(2)公平分配;(3)稳定经济。
14、应纳税的个人所得包括哪些所得?
答案:(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3)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4)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15、国债有何政策功能?
答案:(1)弥补财政赤字;(2)筹集建设资金;(3)调节经济。
16、简述国家预算的概念、类别及原则。
答案: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以预算分享支出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原则: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年度性
17、简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答案:(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2)事权和财权划分;(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4)预算调节制度;(5)相对稳定。
18、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答案:(1)财政平衡不是绝对的;(2)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3)局部平衡和全局平衡;(4)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5)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6)真实平衡和虚假平衡。
19、简述财政政策目标。
答案:(1)物价稳定;(2)收入分配;(3)经济增长;(4)生活质量提高。
20、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
答案:(1)税收;(2)国债;(3)公共支出;(3)政府投资。
21、简述货币政策的概念、目标和工具。
答案:是一国中央银行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量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措施。它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目标:稳定货币。
工具: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
22、简述国际重复征税减除方法。
答案:(1)扣除法;(2)低税;(3)免税法;(3)抵免法。
五、论述题
1、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并联系实际谈谈财政职能在我国当前的发挥。
答案:(1)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所以财政的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2)资源配置职能:机制和手段;联系实际。
(3)收入分配职能:机制和手段;联系我国收入调节的财税对策。
(4)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机制和手段;联系实际。
2、什么是“瓦格纳法则“?并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
答案:瓦格纳法则是指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相应提高。(2分)
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先逐年下降后逐年回升的特征。(2分)
原因在于:(1)改革前,对个人-低工资、高就业;对企业-统收统支。财权和事权高度集中,比重高。
&(2)改革后,对个人-提高收入;对企业-放权让利。国家财政收入逐年下降,支出比重下滑。
( 3)年因改革逐步到位、GDP加快增长而止跌回,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回升加快。
3、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当前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答案:、①实行重点倾斜政策,联系实际;
②保重点,压一般,联系实际;
③继续适量发行国债;
④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4、试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政政策取向。
答案: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是财政工作的突出重点。要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力度,并突出在“多予、放活”上做文章。
一是全面取消农业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将全面彻底取消农业税。
二是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
三是完善并加强“三补贴”政策。
四是积极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五是推进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
六是全面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5、试述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
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 ①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②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课税不易转嫁;③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④对垄断性商品的课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⑤从价课征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征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6、试述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一)方针:根据“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原则分步实施税制改革。
(二)内容:
1、增值税改革:(1)转型;(2)扩大征收范围;(3)清理税收优惠。
2、消费税改革:对税目和税率进行有增有减的调整。
3、企业所得税改革:(1)统一税法;(2)调整优惠。
4、个人所得税改革:(1)混合税制;(2)降低税率,减并档次;(3)配套改革。
5、完善其他税种:(1)扩大资源税、印花税征收范围;(2)改革城建;(3)开征教育税、车辆购置税、燃油税、环保税、社会保险税、物业税等。
7、试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内容。
答案:1、指导思想: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 。
(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2、主要内容:&&&&&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
(3)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
8、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答案:、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概念;
②二种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
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形式: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9、试述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措施和基本经验。
答案:(一)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
1、增发国债
2、调整支出结构,加大科教兴国和文科卫投入
3、调整税收政策
4、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保体系
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行向农村倾斜政策
(二)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政策操作的成功经验
1、刺激需求和改善供给相结合
2、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相结合
3、刺激需求与调整分配政策结合
4、没有奉行凯恩斯主义的实行扩张政策必须减税的教条
5、充分运用财政补贴和财政贴息手段
6、松中有紧的财政政策与紧中有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
7、准确判断国内外经济形势,适时调整政策
10、试述我国分税制有待完善的问题。
答案: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1)政府职能转变;(2)明确事权划分;(3)支出职责细化。
& 2、逐步调整和规范收入划分:(1)改变收入划分的企业行政隶属关系标准;(2)个税和企税调整;(3)收入划分随税制调整;(4)健全地方税种。
& 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重点:(1)归并转移支付形式;(2)减少税收返还;(3)改进和整顿专项拨款。
& 4、推进省(区)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事权和财权合理划分;(2)省管县;(3)乡财县管。
《金融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作为货币材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
2、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的价值转移,是一种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3、高利贷信用具有利息高、非生产性和保守性等特点。
4、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高利贷)是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5、合作信用是信用领域中的一种合作经济形式。
6、按发行者的地位,可将信用工具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7、主要的信用工具有支票、汇票、本票、债券和股票。
8、利息率是单位时间单位资本产生的利息额。
9、消费信用具体形式有延期付款、分期付款和消费贷款。
10、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11、早期的银行是由货币经营业演变而来的。
12、现代商业银行的建立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另一条则是按照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组织股份商业银行。
13、商业银行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接受活期存款。
14、资产管理理论是以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为重点的传统管理方法。
15、资产管理包括准备金管理、贷款管理和证券投资管理。
16、按照中央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划分,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
17、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即全国只设一家中央银行,并下设若干分支机构的中央银行制度。
18、投资银行是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19、合作银行主要是通过组织合作社存款、发行债券和向国外债券的方式筹集长期资金。
20、世界上第一家开发银行1822年诞生于比利时,主要职能是促进新工业的创立。
21、证券公司是指专门从事各种有价证券经营及相关业务的金融机构。
22、(投资银行)是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23、1988年以前,我国的保险业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
24、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中心环节是(中央银行)。
25、资本市场是由证券市场和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构成的。
26、汇率政策是指一国通过汇率的调整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措施。
27、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认为通货膨胀是(需求过度)的一种表现。
28、在度量通货膨胀的众多指标中,多数国家通常采用的是(消费物价指数。
29、证券交易市场的最早形态是(证券交易所)。
30、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相关性、可控性和可观测性。
二、名词解释
1、可兑换的信用货币是指在市场上代替金银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金属货币的货币形态。
2、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的价值转移,是一种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3、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有直接联系的信用。
4银行信用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进行的借贷活动。
5、商业银行是指吸收公众存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信用机构。
6、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要求商业银行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管理,而不能只偏重于资产或负债某一方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
7、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全国设立中央一级机构和相对独立的地方一级机构,作为一个体系构成中央银行制度。
8、储蓄银行:指办理居民储蓄并以吸收储蓄存款为主要自己来源的银行。
9、保险公司:是经营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它的主要经营活动包括财产、人身、责任、信用等方面的保险与再保险业务及其他金融业务。
10、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构的总和,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11证券市场:是指按照市场法则从事法律认可的有价证券的发行、转让等活动所形成的市场,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12、汇率:是指两种货币的折算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13、货币需求:指微观经济主体(个人、企业、政府)在既定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分配范围内对持有货币的需求。
14、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发行过多,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总体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15、法定存款储备率:是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将其存款的一部分上交中央银行的比例。
三、单选题
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C)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2、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一般将现金划入(A)层次:
A、M0&&&&& B、M1 &&&&&C、M2&&&&& D、M3
3、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C)
A、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B、同货币价值成正比
C、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D、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
4、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D)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A、生产联系&&& B、产品调剂&&&& C、物质交换&&& D、商品交易
5、以金融机构为媒介的信用是(A)。
A、银行信用&&&& B、消费信用 &&&&&C、商业信用&&&&& D、国家信用
6、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A )。
A、政府债券&&& B、银行贷款&&& C、银行透支&&& &D、发行银行券
7、中国建设银行的经营战略是(C)
A、以效益为中心、集约化经营&&&& B、不放弃农村,但不局限于农村
C、为大行业、大企业服务&&& &&&&&D、发展国际金融业务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 A )为主体的保险业体系。
A、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B、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  
C、中国平安保险公司&&&&&&&& &&D、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9、下列不属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是(B)。
A、发行金融债券&&&&&& B、监管其他金融机构  &&
C、买卖政府债券&&&&&& D、买卖外汇
10、我国在(C)年建立了第一家政策性银行。 
&A、1992&&& B、1993&&&& C、1994&&&&& D、1995
11、构成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B)
A、自有资本&&&& &B、存款负债&& &C、向央行借款&&&& D、发行金融债券
12、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D)。
A、差别利率&&&& B、实际利率 &&&&C、公定利率&&& &D、基准利率  
13、国家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是:(D)
A、实际利率&&& B、市场利率&&&& C、公定利率&&&& D、官定利率
14、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是指银行(B )的活动。
A、贷款   B、购买证券&&& C、投资工业企业&& D、投资房地产
15、就组织形式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实行(  )
A、单元银行制度&&&& &&&&B、总分行制度&  
C、代理行制度&&&& &&&&&&D、银行控股公司制度
16、中央银行在经济衰退时,(& B& )法定准备率
A、调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取消&&&&&&&&&&&
17、各国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准备基本上包括两种:一是现金准备,二是(&&&& )
A、商品保证准备&&&&&&&&&&& B、票券保证准备
C、外汇保证准备&&&&&&&&&&& D、信用保证准备&&&&&&&&&&&&&
18、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 B&& )
A、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B、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C、使商业银行没有行动&&&&&&&&&& D、使企业得到成本更高的贷款&
19、通货膨胀时期从利息和租金取得收入的人将(&& B&& )
A、增加收益&&&&&&&&&&&&&&& B、损失严重
B、不受影响&&&&&&&&&&&&&&& D、短期损失长期收益更大&&&&&&&&
20、当存在物品和服务销售的完全竞争市场时,不可能产生的是(& D&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D、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21、能够反映各种商品价格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的通货膨胀度量指标是( &D )
A、消费物价指数&&&&&&&&&&& B、批发物价指数
C、生活费用指数&&&&&&&&&&& D、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22、认为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是通货膨胀的( B &)
A、强制储蓄效应&&&&&&&&&&& B、收入分配效应
C、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D、财富分配效应&&&&&&&&&&&&&&&& 答案:B
23、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C )。
A、国家信用&& B、商业信用&& C、银行信用&& D、国际信用
2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 A )。
A、形成资金来源业务&& B、资金运用业务&& C、租赁业务&& D、承兑业务
25、各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通常是( B )。
A、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26、货币在( D )时,执行国际财富转移手段职能。
A、支付国际贸易差额&&&& B、购买外国商品&&&& C、支付外国劳务费用&& D、对外援助
27、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升降与本国货币价值的高低呈( B )变化。
A、正比例&& B、反比例&& C、无确定关系&& D、以上都不对
28、利息是( C&& )的价格。&& ’
A、货币资本、 B.、外来资本、&& C、借贷资本、&& D、银行存款
29、在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 D )的影响最为主要。
A.、国外净资产、B、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C.、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 &D、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30、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理想值的确定是指规定一个( B )。
A、无弹性的固定数值&& &&&&B、区值
C、随机值& &&&&&&&&&&&&&&&D、有弹性的固定数值
四、多选题
1、商业信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它们是(& ABD& )
A、信用规模有局限性&&&&&&&&&&&&&& B、只能是卖方向买方提供
C、接受商业信用要支付较高的利息&& D.商业信用的期限受到限制
E。只能是买方向卖方提供
2、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其资产构成一般有三类(& ABC& )
A、现金资产&& B、信贷资产&& C、投资&&& D、流动资产&& E、固定资产
&3.下列(&& ABC )是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进出口银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中国人民银行&& &E、中国城市信用社
4.在各国资本市场上,证券交易方式主要有( ABCD&& )
A、现货交易& B、期货交易&& C、期权交易& &D、信用交易 &&E.外汇交易
5、下面哪几个地区已经形成了欧洲货币市场( CDE&& )
&A.香港&&& B.纽约&& C.伦敦&&& D.法兰克福&& E.巴黎
&6.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一般性政策工具有(ABC&&&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信贷规模控制&&&& E.窗口指导
7、货币单位即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它包括( AD&& )
A、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 B、规定本位币币材&&&&&& C、确定技术标准
D、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 E、规定货币发行权
&8.凯恩斯认为( ACD&& )影响个人持有货币的决策。
A.交易动机&& B。财富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E.金融动机
&9.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实现( ABD&& )
A.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 B.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
C以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 D.多种金融机构并存
E.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
&10.下列关于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BD& )
A.名义利率是扣除了通货膨胀率的利率
B.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
C.通常在经济管理中能够操作的是实际利率
D.实际利率调节借贷双方的经济行为
E.名义利率对经济起实质性影响
11、对本位币的理解正确的是(ABCDE)
A、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 B、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
C、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 D、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
E、本位币具有排他性
12、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AE )
A、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C、贮藏手段&&& D、世界货币& &&E、价值尺度
13、现代信用形式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是(AD )。
A、商业信用&& B、国家信用&& C、消费信用&& D、银行信用 E、民间信用
14、下列属于消费信用范畴的有(ABC)。
A、企业将商品赊卖给个人 &&&&&&&&&& B、个人获得住房贷款
C、个人持信用卡到指定商店购物&&& &&&D、个人借款从事经营活动
E、企业将商品赊卖给另一家企业
15、利息的形式主要有(CD)
A、直接形式&& B、间接形式&&& C、实物形式&& D、货币形式&& E、电子形式
16、按照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将利率划分为(ACD)。
A、官定利率&& B、基准利率&& C、公定利率&& D、市场利率& &E、固定利率
17、利息率的表示方式主要有(ABC)
A、年利率&&& B、月利率&&& C、日利率&&& D、官定利率&&& E、市场利率
18、下列金融机构中,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ABDE)
A、证券公司&& B、保险公司&& C、投资银行& D、投资基金&& E、信用合作社
19、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有(ABCDE )。
A. 资金的供求状况 B.国际经济的环境
C. 利润的平均水平 D.政策性因素E.物价变动的幅度
20、有关通货膨胀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经济现象&&& B、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必要量
C、物价普遍上涨&&&& D、货币贬值&&&&&& E.生产过剩&&&
21、度量通货膨胀的程度,主要采取的标准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学小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