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缅甸的果敢是中国领土的吗

果敢全称是“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1897年前为中国领土,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首府老街市。位于缅甸掸邦的北部,与云南省的沧源、耿马、镇康等县交界。这一地区一直是西南少数民族世代生息的地方,在元、明时期都曾归属中国管辖,但由于地理的原因,并没有受到中央政府实质性的控制。

1661年,南明永历帝兵败腾冲,躲进缅甸避难,为缅甸王收留。翌年,吴三桂率领清兵深入缅甸追缴,缅王不敢得罪清廷,便将永历帝献出。朱由榔在昆明被绞死,随同他一道进入缅甸的一些南明军队残余便落脚在果敢。据记载,此后的很长时间里,这里的人们保持了中原汉族的习惯,穿汉服,讲带有“南京口音”的官话,过清明、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

在这里,是一个以果敢族(华人)为主体的自治区,拥有高度的自治权,通行果敢语(华语),流通人民币和缅币。学校用简体中文和缅文授课。当地手机是中国移动号码,座机是云南临沧区号,电力由南方电网通过云南电网向老街变电站输送。

永历帝死了几十年后,果敢当地的大户--杨氏家族,被推举为头人。自此,果敢开始有历史记录,不过,一般都是根据杨氏家谱及当地人口传的野史,与正史有一定的出入。

果敢的名称来源于傣语的发音,是“九户人家”的意思。杨氏家族后来在家谱中将以前的汉语写法“科干”改为“果敢”,取“果断、勇敢”的意思。明亡后,杨氏家族为了“反清复明”,脱离清朝统治。

至1840年,道光帝赐封杨氏家族第四代首领杨国华为“世袭果敢县知县”,果敢人才成为大清的臣民。

英国占领缅甸后,利用中缅边境的模糊边界,进一步谋取中国的领土。

当时的果敢土司杨国正没有坚持留在大清,而是主动与英国人联络,争取在英国人辖区内获得自治的权力。

接着,英国又强迫清政府,于1897年签署《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果敢被正式划给英属印度的缅甸省。

杨氏家族继续世袭果敢的土司,在果敢享有充分的自治。英国殖民政府在果敢境内修筑公路或增加税收,都需要经过土司同意。

1948年,果敢人随同缅甸其他少数民族,与缅族一起独立,组成缅甸联邦。果敢人正式加入缅甸,获得承认,只是不允许称作“汉族”,只能称为“果敢人”。

而缅甸华人(来自广东、福建的华人移民)和缅甸印度人等6个民族,都没有出现在当时缅甸官方承认的135个少数民族中,长期无法算作缅甸的公民。

}

   香港媒体3月8日(提前出版)刊发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教授林锡星的评论文章。作者认为,缅甸少数民族缺乏国家认同感,也对中央政府的民主转型充满疑虑,不愿与当局沟通谈判,这是缅甸族群动乱的根源所在。文章摘编如下:

   缅北“民地武”(民族地方武装)与政府军之间的冲突自2014年10月以来接连不断,其中重要原因是,缅甸政府两年来一直与民地武接触和谈,希望能化解双方多年来的积恨,通过谈判解决冲突,其中的核心是通过修改宪法来保证缅北少数民族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然而,缅甸政府出自限制昂山素姬参选总统的政治考虑,拒绝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从而令民地武的政治考量落空,进而重新通过武力较量来平衡政治,因此缅北的武装冲突又趋于激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昂山将军为首的缅族独立军在经过引日军入缅,后又与英军合作赶走日军的复杂过程后,于1947年赴伦敦要求给予缅甸独立。

   当时认为,缅族不能代表整个缅甸地区,要求除非获得各民族势力的同意,方能给予独立。此前,克钦族群也曾三次单独向英方要求独立,但均不被允许。

   昂山返缅后,积极联系各少数民族代表,最后与密支那和八莫(当时尚无克钦邦)的克钦族代表、各掸族土司与钦族代表召开了彬龙会议。

   昂山表示,各民族如不团结一致将不可能获得独立;承诺建立联邦国后,少数民族如受到不公平待遇,可脱离联邦。获得各民族代表同意后,作为会议成果,《彬龙协议》规定,各少数民族在其民族地区拥有“百分百”自治权,并同意将密支那和八莫地区合并为克钦邦。

缅甸国内主要民族武装状况

   由于彬龙会议的成功,缅甸于1948年1月4日获得独立,掸族人赛瑞泰成为缅甸独立后的首任总统。同年1月10日,克钦邦成立。但实际掌权的缅族总理吴努及后来政变上台的奈温将军都奉行“大缅族主义”,各民族地区并未获得应有的自治权,各地于是开始出现反政府民族武装力量。

   克钦独立军与政府于1994年达成停火协议,缅甸政府将该组织控制的地区设为特区,承认其管辖权。2004至2007年,克钦独立组织派代表参加缅甸政府主持的制宪大会,并对2008年宪法及2010年首次大选都采取了默认态度。

}

缅北武装割据一直是政府的心病。近期,缅甸政府军剿灭果敢同盟军的行动,却使中缅关系受到了影响。

3月13日,缅军空军向境内投弹,导致中国平民5死8伤。缅甸内战祸及中国境内,是严重的事件,若在双方不睦的严峻时刻,甚至会引发两国战争。而且,这不是缅甸空军第一次向中国境内投弹,而是过去一个月来的第4次--前三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中国亦低调将此界定为“误投”。但事不过三,过三而为,难免让中国觉得憋屈。

也难怪!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缅甸军方对靠近中国边境的果敢地区的武装行动,造成大量果敢难民逃至中国境内,给中国方面带来压力。此外,在果敢地区经商的中国公民人身和财产也受到威胁。关键是,中缅关系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吴登盛政府改变以往军政府一边倒的亲华政策,在中美日之间搞平衡甚至是踩钢丝,中缅大型合作项目的停滞,让中国觉得这个传统盟友不再那么可靠了。

缅甸政府对果敢同盟军的军事行动,也让人觉得不同寻常。所谓果敢人,其实是明末跟随南明永历皇帝逃到这一地区的汉人,现在很多果敢人都自称自己是南京府人;果敢地区,也就成为名符其实的华人聚居区。果敢人说云南话,甚至固定电话和移动号码都和云南一个系统。

此事恰逢中国“两会”,果敢冲突亦成舆论关注点。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告知媒体,自缅甸果敢地区发生武装冲突以来,累计有6万余人次缅籍边民出于自身安全考虑进出中缅边境一线,云南临沧已设置临时安置点对1.4万余人次缅籍边民进行妥善安置。而且,李纪恒亦强调中方并未关闭中缅边境。

中方不干涉缅甸内政,也没有理会民间关于果敢人命运的舆论。但是果敢难民逃至中国境内,却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中国在尽人道主义义务的同时,也希望缅甸政府和果敢同盟军领导人彭家声坐下来好好谈,尽快回复这个地区的和平稳定。

因而,在处理果敢问题上,中国政府克制理性,决然不会像莽撞的俄罗斯那样去处理乌克兰内乱。一方面中国的政治原则是不干涉他国内政,另一方面中缅两国毕竟还是友好盟邦--虽然吴登盛治下的缅甸和美日两国接近,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越是如此,中国越不想趟缅甸武装围剿果敢同盟军的浑水,以便让美日等国抓住把柄攻击中国。事实上,美国日本等国已经在指责中国掠夺缅甸资源,影射中国支持“果敢王”彭家声对抗缅甸政府。

这对中国不公平。即便是彭家声,也公开宣称中国不会介入果敢事物,但他却相信美国因素导致缅甸军方对果敢地区展开行动。大国因素的介入,使得果敢局势变得更为吊诡复杂。但现实逻辑是,中国介入果敢内乱等于自讨苦吃,既无利益可得,反而会成为世界舆论的靶子。中国不会愚蠢到介入缅甸内部事务中去--至于果敢地区的华人背景,更让中国投鼠忌器。这是有前例可循的,当年印尼苏哈托政府排华惨剧,华人世界乃至全球都声讨苏哈托政府,但中国却很低调。但是对于美日,指责中国掠夺缅甸资源和介入果敢内乱,却符合美国东亚再平衡战略的整体利益,而且成本极低。

中国不干涉缅甸内政,但并不意味着缅甸对中国主权和公民生命财产的漠视。缅方空军一再误投炸弹到中国境内,且造成人员伤亡。不仅彻底激怒了中国民意,呀让中国官方失去耐心,不得不向缅方严正交涉和强烈谴责。

从微博微信的反应看,中国公众一方面是要中国政府“硬起来”,另一方面则要求缅方交出凶手、赔偿损失和不可再犯...新媒体时代嗅觉敏感的中国人,已经嗅出了中缅关系变异的味道。对缅甸疏离中国亲近西方的态度,中国民众远比官方表现得心直口快。他们会将缅甸视为另一个忘恩负义者,认为缅甸对付果敢人和向中国境内投放炸弹是对中国的挑衅。客观言,也许这些民意有些偏激,但正如缅甸现政府不得不正视缅甸民意一样,隐忍许久的中国政府也不能忽略本国民意。

值得一提的是,14日下午,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与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就此紧急通话,范长龙强调专门强调“中国人民对此反应强烈”。而且,当日早间中国空军即以组织多批战机起飞,对向中国边境抵近飞行的缅甸军机进行跟踪、监视、警告、外逼。

如果说中国外交的交涉、抗议乃至谴责还有些形式意味,但中国军方前所未有的警告和中国空军的紧急巡逻,则向缅方发出了不容置疑的棒喝,不要小觑中国主权和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哪怕是友好盟邦,也不允许在原则问题上越了红线。而且,中国国防部和中央军委已经公开宣示,若缅甸军方继续胡来,中国军方将采取措施。

缅甸可以在果敢搞自己的军事行动,但不可以任何理由将战火烧到中国境内。果敢冲突也逼迫中国“果敢”起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缅甸的果敢是中国领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