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6福永鸿兴厂招工吗色织厂退管会

上海老龄史料(第二册):第三部分 回忆录之二
上海市老年学学会
<TD vAlign=center width="96%" class=font2
background=image/tw_05_1bg.jpg
上海老龄史料(第二册):第三部分 回忆录之二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 20:37:08 阅读:<font color="#FF次
纺织系统退管工作的创新步伐李美其&&& 1986年上海纺织系统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正式建立。由于纺织业是中国较早发展的产业,上海纺织更是承担着经济支柱的重任,所以企业规模大,职工人数多,在职人数最多时高达五十五万。纺织工人的特点是“早奉献,早成熟、早衰退”。文化水平低,平均年龄高,身体素质差是纺织退休职工群体的显著特征。据一九九九年统计,纺织系统共有退休职工319803人,其中70岁以上老人112406人,比例为35.14%。纺织系统这支队伍中孤老2280人,患重病大病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达15566人,还有退休后居住外地的2990人。因此要对这样一支队伍做好管理服务工作难度很大。但在二十多年的全市退管工作评比中,纺织退管会蝉连了十届“上海市模范退管会”的光荣称号。究其原因是纺织系统各级退管组织不仅努力做好了各个时期的管理、服务,更重要的一点是,纺织退管会领导能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总结新鲜经验,不断巩固创新,使工作取得新成果,从而得到了普遍赞誉。一、以“法”保证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化&&& 1998年,市纺织工会主席、退管会主任王水官主编的一本《依法治会大全》一书出版,全总副主席方嘉德和张国祥分别作序并题字,全国纺织工会主席孙洪敏,市总工会主席包信宝和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匡宇也为此书题词。此书不仅包括了工会工作的维权机制,在退休职工管理一节中,把退管会的机构设置、职责、运作网络、经费来源、履行职责的基本方式,对特殊对象的特殊服务以及退管会经济实体都作了法规规定。这实际上体现了纺织退管工作二十多年来经过实践创新总结,再实践创新再总结规范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回顾1980年开始的基层企业从退休职工无人管理到组织起来,从“退休工人管理小组”“退休工人服务联席会”到建立“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是一个实践创新的过程。例如从块组联系到网络管理,图表管理到电脑管理。如工作条例中从随访发展到“两送”“三定帮困”“五个必访”等制度化规定。退休职工还从民主推荐块组长发展到“退休职工代表大会”制的民主管理的高度。纺织退管系统正是凭着这些符合实际的条例,才能使这么一个有23个下属公司,20个直属和事业单位,270个工厂企业,退休职工共划2824大块,5121个小组,这样一个庞大的管理网络运转正常而规范,正是以“法”保证的结果。二、企业的“领退休金服务日”充满“回娘家”乐趣&&& 纺织局原副局长、退管会副主任朱晓明有一句名言“我愿做纺织退休职工的孝子贤孙”,这句话不仅振憾了各级领导干部,也被广大退休职工铭记在心。九十年代之前退休的纺织职工,绝大多数是从“小辫子姑娘”“毛头小伙子”进厂到“花白头”回家“从一而终”的国企职工。他们把青春和心血献给了“爱厂如家”的岗位,因此不仅退休工人依恋“母厂”,而当时在职领导也惦念作过贡献的老前辈。苦于平时不能相聚,于是便为退休职工回厂领工资日,创造了“服务日”活动。这项活动早在1981年就在沪东几个大型纺织业,如十二棉、九棉、十九棉、二印等厂开始了探索活动。纺织退管会成立后,经过几次现场交流,内容和形式就更趋于多样化。以上棉九厂1991年全市“一条龙服务”现场会为例,在亲情上,有行政、党委、工会负责人与回厂老职工交流互通。在物质上,当日不仅发放退休金,还当场报销医药费,领补助金、慰问品。在生活上,可以享受义务理发、洗澡、去医务室看病、取药和健康咨询,并可以买到食堂准备的各种点心和熟食,以及到众多的日用商品展销摊上任意选购。广播台播放老人喜爱的戏曲歌曲,到俱乐部、图书馆可以欣赏节目阅览借书。这个活动被退休职工亲切地叫作“回娘家”,全市各行各业代表参观后都津津乐道并效仿起来。大企业资源雄厚,小企业怎么办?小企业也不甘落后,小厂采用就近联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服务到位,“回娘家”活动办得毫不逊色。无怪乎当时的纺织退休职工,逢到发退休金,就早早起来收拾得整整齐齐,相互招呼,成群结伴象赶集、走亲戚一样兴高采烈地“回娘家”。&&& 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以后,“一条龙服务”的主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纺织退管系统在不断创新的观念指导下,又找到了“走出去,请进来”定期定点的“回娘家”活动的新方式。在退休职工向社区化过渡的环境下,纺织退管系统的申达公司退管会仍然找到了与曹扬街道、潍坊街道签约,举办“社企合作为退休职工服务”活动,让退休职工仍然得到“娘家人”的关心而感到温暖。三、开展多种形式的为老服务和养老、托老事业&&& 纺织退管系统多年来坚持“展示银发风采,开展爱老助老系列活动”。例如“为老服务拓财源”,就是在发挥退休职工余热,推动经济发展,积累资金为纺织退休职工谋福利。据统计,从1987年至1995年,退管三产就发展到243家,安排从业人员5000多人,累计经营总额为5.6亿元,纳税2300多万元,盈利2866万元,有18万退休职工获益,其中年均得益百元以上的近两万人,每年用30万元补助了特困退休职工,有四千多人得到了经济上的重点照顾。&&& 目前在社会上倡导的“年轻老人为年迈老人服务”志愿活动,其实早在八十年代纺织退管系统中,就早已蓬勃开展。当时绝大多数企业退管会都组建了低龄为高龄的“老年服务队”。对孤寡老人,子女双职工无暇照顾,子女不肯和不能照顾老人而其生活上不能自理的老人,开展“一对一”“几对一”的包括买、汰、烧、卫生、送医、护理等项目的服务,据1999年统计,当时为老服务共有近100个队,约2000个服务队员,自愿义务为“老阿姐、老阿哥”服务。&&& 纺织退管会除了群策群力支持家庭养老之外,还大力推动兴办养老托老事业。早在1987年9月,上棉三十五厂退休职工张桂芳筹办的全市第一个私办“桃源安养院”在崇明桃源村诞生,这个安养院由于得到纺织系统的物质、经济上支持,因而入住的价格低廉,还承担了“养老、治病、护理、送终”的一条龙服务。1992年4月一个由十二棉、十七棉、十九棉和第二印染厂与长白街道联办的“春风托老所”又褂牌营业,这个托老所不仅接受联办厂的退休职工,还创造了日托、夜托、临时托、外托和家庭托“五托并举”的新形式为社区老人服务,受到地区的广泛欢迎,市老领导杨堤和市退管会主任蒋明道参加了该所的开张、现场交流等活动。&&& 1997年1月,由纺织退管会参资,三十五棉筹办经营的“纺织崇明老年公寓”又剪彩迎客。正是纺织工会主席、退管会主任王水官,纺织控股(集团)副总裁、退管会副主任肖义家的多次力促之下,才把这家厂的托儿所迅速改建成了养老托老机构。在纺织退管会扶持养、托老这个朝阳事业的影响下,纺织系统先后出现了金秋托老所(三十一棉)、华昌养老院(十二棉)、春晖养老院(十五棉)、阳光养老院(十七棉)、安达护理院(二十八棉)新光养老院(新光内衣)等众多的养老托老院所。四、满怀深情慰功臣和“敬老情”杂志&&& 劳动模范是国家的功臣,纺织业曾是建国初期的支柱产业,上海有五十万纺织职工为积累建设资金而在这棵大树下“摇钱”。因为贡献大,因而评选的劳模也多,到1997年,加入退休行例的纺织老劳模就达1600名之多。纺织工会的前任和现任主席兼退管会主任李祥麟和王水官都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对劳模的感情就格外深厚,因而强调对老劳模的管理服务要更细致周到。对这些功臣不仅要建立档案管理,还要加强动态管理,要随访与定访相结合,除四大节日慰问外,每年重阳敬老日前后,要组织老劳模分批外出旅游,原则是:“范围江浙两省,时间不超三天”,每年还要组织对他们进行健康检查,对有困难的老劳模有定人、定时、定额的“三定”帮困。还有各级领导与老劳模结对帮困,例如原纺织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匡宇与三十棉退休劳模丁小妹结对子的生动事迹,在全市均有影响。历任纺织退管会领导都很重视劳模帮困资金的筹措,1997年在庆祝“五一劳动节新老劳模座谈会”上,一下子就从众多的现职劳模厂长和有关机构为帮困资金增添了50万元。&&& 为了赞颂当时上海纺织系统退休职工在改革开放与两个文明建设中壮心不已,志在千里的精神面貌,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优良传统,纺织退管会经过筹备,于1993年9月出版了第一本《敬老情》杂志。它的宗旨是:“指导基层、交流经验,突出服务、稳定共进。”它的内容丰富,不仅设有退管工作、信息之窗、夕阳论坛、有感白发等交流工作思想的栏目,同时刊登与各种文化生活有关的讯息。如:退休生活、社会漫步、晚霞之光、健身之道、茶余饭后,趣闻轶事等等,还刊登退休职工创作的文艺作品,如诗、词、书法、绘画,摄影,这样就大大丰富了退休职工的文化生活。“敬老情”是赠刊,基本面以块组为单位,刊印最多时为16000册。从1996年1月始,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总共刊发了57期。《敬老情》虽然是纺织退管会的内部刊物,但它已打破行业和区域的界限,本市及外地各行业,纷纷要求定期邮寄。上海的五家报纸(解放、文汇、劳动、新民晚报和老年报)及有关老年杂志,总共转发了《敬》刊的一百多篇文章。这本刊物被纺织退休职工视为“精神粮食”,由于“粥少僧多”,各退管会只能是块组听读和轮流传阅。由于退休职工要进行社区化管理,2004年2月,57期《敬老情》刊登了“停刊启事”。《敬老情》虽然告一段落,但敬老情仍然在纺织退管系统继续延伸……。(作者:原上棉十二厂工会副主席、原全总执行委员)十二棉最早开展退管工作李美其&&& 1980年6月,上海第十二棉纺织厂厂部就成立了退休职工管理工作小组,是本市最早开展退管工作的基层单位。&&& 1979年,实行“顶替政策”,一批返城知青顶替父母工作,1980年,十二锦的退休职工猛增到4000多人。对工厂来说,大批生产技术管理骨干退出了岗位,短时间内,产品质量不稳定;对街道、里弄而言,大批退休、退岗人员涌入,管理服务缺乏准备,感到措手不及。两方面的压力,触动了十二棉领导,经研究,在当时还没有允许企业返聘退休职工政策的条件下,决定由工会出面,以开展劳动竞赛的形式,邀请部分退休职工回厂对产品质量把关,对青年职工进行技术培训,传授技艺。这样做,很快扭转了在生产上的被动局面。&&& 十二棉领导又考虑到退休职工长期受党的教育,对党的感情深厚,在工厂严守纪律,又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这些优势,如何把他们组织起来,发挥出来,在社会上发挥积极作用。当时,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顾大椿在十二棉蹲点,听到厂工会干部的设想,就予以肯定。他说:“退休职工是保留会籍的工会会员,应当把他们组织起来,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 十二棉工会经讨论决定,由一名工会副主席兼管组织退休职工的工作,实行自我管理,网络管理。自我管理是由退休职工民主推荐有能力,有经验的退休人员担任块组负责人。网络管理是根据退休职工居住点,按人数多少,建立块组。全厂有24个块组。有了块组,有了块组长,组织起来,工作就是不一样。块组工作,除了支援工厂的生产之外,又在社会发挥作用,参加公益活动,如街道、里弄的治安工作,调解纠纷,搞好公共清洁卫生工作,帮教失足青年等,都发挥了作用。块组长主动与街道、居委会取得联系,参加义务支援工作,受到地区的热烈欢迎。&&& 与此同时,在退休职工队伍中,开展了争当“三好”活动。“三好”是指在社会上讲公德,做个好公民;在邻里间讲团结,做个好邻居;在家庭中讲和睦,组织个好家庭。活动以竞赛的方式在二十四个块组中进行,有目标、有检查、有总结、有交流、表彰,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日,《解放日报》头版刊登了“上棉十二厂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的长篇报道,同时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十二棉的成功实践,不仅在纺织系统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全市其他行业,也起到了带动和示范作用。&&& 为了不让退休职工感到“人走茶凉“,十二棉积极创造条件,陆续向退休职工开放俱乐部、图书馆、游泳池,进而定时开放食堂、浴室和医务室。十二锦还把每月退休职工回厂领取劳保工资日,定为服务日。逢这一天,厂领导接待退休职工,作生产情况报告;发放劳保工资、报销医药费、领取补助款,医务室派医生到现场服务,还设置小商品出售的摊位等。工会开一间接待室,接待回厂的退休职工,名称叫“退休职工之家”。服务日这一天,厂区像赶集一样热闹,退休职工回厂,感到心头热呼呼的。&&& 十二棉工会不仅创建职工之家,还创建退休职工之家,这些成功的实践和经验,引起了上级工会的重视。该厂工会负责人夏克泰、汪时维出席市、全国工会工作者会议,介绍了十二棉工会工作的经验,1983年,全国总工会授予十二棉工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的光荣称号。该厂工会副主席李美其于1983年和1988年,两次当选全总执行委员。(作者:原上棉十二厂工会副主席、原全总执行委员)我国第一所老年护理院的诞生和“临终关怀”研究的兴起傅惠霖&&& 1988年前,国外有人评估中国大陆对“临终关怀”既无理论又无实践。那个时候国人对什么是“临终关怀”知之甚少。1988年,天津医学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全国第一所临终关怀性质的上海市退休职工南汇护理院。之后,“临终关怀”在神州大地上逐步兴起。1992年在天津召开的首届东西方临终关怀研究会,收到全国各地的论文数千篇,入选论文就有1364篇。1993年在烟台举行第二次全国临终关怀学术研讨会并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那时,上海的老年护理院已有25所。临终关怀(Hospice Care)&&& “临终关怀”是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涉及医学、护理学、药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和临终精神文化等。“临终关怀”包括临终医疗、临终护理、临终心理关怀三部分,以减轻垂危病人生理上、心理上的痛苦,以及家属的苦恼。这是人类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的表现,使医学模式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化到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生命形成到临终为止,人们需要得到公正的、方便的、有助的、合理的全程优质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1967年,全世界第一所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在美国诞生。创始人是桑德斯博士。她年轻时是护士,有一次在护理一名叫大卫?汤姆士的垂危病人时,病人痛苦地呼叫她,她问:“我能为你做什么?”病人指着心口说:“我要你的心”。她明白了,他要“爱心”,只有“爱心”才能解除他的痛苦。从此,她立志要为垂危病人服务,最终创立全世界第一所“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的发展,除经济因素外,同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和进行死亡教育相联系。美国从1973年建立第一所临终关怀院,到1992年已有1950所,还同他们在死亡教育上迈出一大步有关。东方对死亡总是忌讳的,香港称“宁养中心”,台湾叫“安宁病房”,上海定名“护理院”,都是回避一个“终”字。&&& 由于受到社会因素(居住地区的传统文化、社会习俗、政治社会环境等)和个体因素(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社会阅历、健康状况等)的影响,各地方的临终关怀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老年人呼唤“护理院”&&& 当我们从事退管会工作时,对“临终关怀”是知之甚少。但是我们在家访中、在处理群众来信中,感受到老年群众发自内心的呼唤“临终关怀”性质的护理院。&&& 例一:上海工具厂一位工程师患病后成了植物人,我们去探视时,发现病人照料得很好,室内无异味,病员肌肤光滑,他的女儿辞了工作,不结婚,悉心照料父亲,但代价是牺牲了个人的幸福。&&& 例二:有一退休女教师,家境很好,独子和儿媳对她十分孝顺。但女教师不幸中风后,为了不拖累儿子和媳妇,竟然自杀身亡。1987年,上海市部分区县统计,在非正常死亡中,由于疾病厌世自杀的占39.5%。&&& 例三:一封群众来信,来信的是一位健康的退休老人,他担心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怎么办?因此,他藏有一块“山萘 ”(剧毒药), 在没有办法时自尽。后来,看到报上捐献遗体的消息,在激动下,也去办理了捐献手续。回家一想,不能把有毒的遗体捐献,就把“山萘”毁了。但时间一久,每当夜深人静,梦魂系之“生活不能自理的最后岁月怎么度过!”&&& 例四:在家访中发现一位退休老太,在子女上班时,就把她缚在藤椅上,台上放一只馒头,一点酱菜,不放水,因为怕老人“小便”,要等子女回来才能照料她。这还有没有老人的尊严?有没有人的生命质量?与老人的家人交谈,得知家庭的贫困,无奈才出此下策。&&& 例五:住在普陀区宜川街道的陈姓老人,生有五个子女,晚年单身一人生活,因老衰长期卧床不起。同老人住在一起的女儿,对老人漠不关心,其他子女则互相推诿,老人的生活长期无人照料,经常挨饿,有时爬出门向邻居乞讨。居委会主任是位热心人,毅然向法院提出起诉,法院决定公开审理,以教育群众,并在电视台《法律与道德》专题节目中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映。但法院也遇到了难题,虽然判决了每个子女出钱赡养老人,但没有一个子女能接纳卧床不起的老人,判决难以执行。在时任市退管会主任蒋明道的关心下,由市退管会职工南汇护理院收治。老人在护理院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愉快地生活了半年,因老衰医治无效去世。&&& 此外,从当时的社会调查数据看,也在呼唤着“护理院”。根据上海市红十字会1992年的统计,上海190万60岁及以上的老人中重病患者有5.7万人,占老人总数的3%,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有6.44万人,占老人总数的3.35%。再从杨浦、卢湾、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的调查中也可看出需要照料的人数。
生活不能自理者
全区老人&&& 126857
全区退休职工40205
江苏路街道
全街道老人& 13243
从市红十字会统计看,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约占老人总数的3%,而从杨浦等区调查看,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约占老人总数的1%,可能是标准不一所致。而杨浦等区调查还表明生活不能自理老人雇保姆照料的只占10%,80%是有子女等家人照料,而难度极大,社区照料是微乎其微。全国第一所护理院是怎样办起来的&&& 从实际生活中感到要办一所能解决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医院,当时既无理论,又无实践,更无资金,怎么办?首先是要找有富余场地的医院作为合作方,在时任市退管办主任沈泉福的努力下,找到了南汇县结核病防治院。这是一所战备医院。经过实地考察,并与院方、县卫生局多次磋商,决定以结核病防治院办“三产”,与市退管会合办南汇护理院。也就是说,利用该院的空余病房和医疗资源、生活设施资质,而由市退管会提供必要的经费,如开办费等。市退管会只花了七万元,全国第一所南汇护理院就诞生了。在开幕期间,副市长谢丽娟、市老龄委主任李德鸿、市卫生局领导邵浩奇等亲临指导。&&& 在筹建护理院过程中,我们得到一个信息,天津医学院建有全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市退管办当即决定,由我带队,和南汇护理院于院长、毕护士长等赴天津学习“临终关怀”的知识,走一条实践――理论――实践的道路。天津之行,不仅把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与“临终关怀”实施单位联结起来,开展合作,而且使南汇护理院插上了医学理论的翅膀。南汇护理院的实践&&& 经过三个月的筹备,于1988年9月开始收治病人,到1992年9月共收治病人320名,其中住院死亡196名,占总住院病人的61.25%。&&& 院方按照“临终关怀”的要求,收治现代医学无可挽救的临近死亡的病员,使临终者获得心理与肌体、生活与医疗、精神与物质等充分的合理需求,从而减少临终者心理和肉体上的痛苦,直至安然离逝;同时对其家属的关怀,减轻因亲人死亡而造成的悲痛。&&& 一、坚持临终关怀原则,提高病人生命质量,进一步体现人生价值。用支持、对症治疗、抗感染及疼痛的控制等姑息性医疗以减轻症状,改善功能及延长生命。用热情、周到的二十四小时护理,包括临床、生活、心理护理。&&& 二、确定收治以老年晚期病人为主要对象。分为晚期恶性肿瘤等八种类型,进行疾病分类,还对死亡情况分析,提供丧葬一条龙服务。
按照国际上临终期为三个月到六个月,南汇护理院病人在六个月内去世的有110名,占死亡人数一半以上,大体上符合国外临终期的标准。&&& 三、加强管理,提高护理照料的质量。重点是明确医生、护士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和要求,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有献身于老年事业的精神,热爱临终关怀这项新兴的工作,尽最大努力减轻和缓解病人的痛苦。医护人员、护工要做到细致、耐心、态度和蔼、动作轻柔,使医患之间关系融洽,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 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由于临终关怀的特殊性,一般医务人员对濒死症状的预测和识别能力较差,对临终病人的姑息医疗照护缺乏经验。安排医生、护士的课程时,着重强调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三大要素:一是缓解疼痛和控制症状;二是减轻病人的心理障碍等;三是维持病人的正常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护工的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极大多数护工没有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所以采取集中培训,分期分批上岗,上岗后采取分散讲课和实地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是基础护理知识、临终关怀知识和礼仪知识。&&& 由于护理院是全国第一所,更由于护理院的良好医德医风,护理照料的细致入微,对“临终关怀”的创新实践,在社会上声誉鹊起!上海和全国的媒体多有报导,介绍南汇护理院,报导毕彩霞护士长的先进事迹。1992年5月在天津召开了首届东西方临终关怀国际研讨会,我和于院长住在同一客房内,我看到的,就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周报等记者采访他。此外,一些关心临终关怀及准备办院的代表,也纷纷前来探听办院的做法和经验。于院长成了新闻人物。&&& 从护理院初创时期看,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僧多粥少,供不应求。一所80张床位的护理院是难以应付的。我至今清晰地记得这样的一件事:某天,一中年男子来退管会办公室,要求把家中的老父送南汇护理院,但护理院床位已满,未能接纳。该中年男子在临别时说:“假如护理院不能收治我父亲,那么,我的父亲没有走(死),我都要先走(死)了!”多么令人心酸的心声啊!二是,当时老人的退休金难以承受住院的费用。当时床位费每天七元,全护理每天六元,仅这两项每月就要390元,但护理院无法收治无支付能力的病人,因为护理院是自负盈亏的“三产”。从1989年到1991年三年收支状况也可看出,三年业务收入74万元,支出72万元,结余2万元。三年中得到市退管会和社会资助16万9千元,存有固定资产12万3千元,银行存款4万元,这种略有积余,是对原来的房屋、建筑、医疗器械等不付租金,又不折旧,也没有提取大修理基金情况下取得的,所以无力减免病人住院费用。为“临终关怀”鼓与呼&&& 从带队到天津医学院学习取经到南汇护理院的运行,从1992年参加首届东西方临终关怀国际研讨会到1993年5月烟台第二次全国临终关怀研讨会。在烟台会议上,我宣读了题为《临终关怀的难题及其对策》的论文,并被推举为全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这期间,在上海也举行过临终关怀的学术讨论会。&&& 此外,在报刊上我也写了许多临终关怀的文章,为发展我国临终关怀事业进行呼吁。(作者:原市退管会秘书长)老年人的“精神家园”――记黄浦区老年读书会中共黄浦区委宣传部、区老龄办&&& 老年读书会是黄浦区老年人的一个创造。它是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而自发形成的群众性组织,是老年人自我教育、自我娱乐、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自我充实的大学校;是老年人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帮困解难的大家庭;是老年人服务社会、贡献人民的大舞台。从1982年11月创立至今已有12年了。会员已从成立时7、8人发展到最多时达3372人。浦东划出后,到94年底,全区老年读书会44个。其中,街道4个,居委40个,参加人数共1210人。会员们亲切地称它为“精神乐园”,以诗赞美:“读书琅琅忘年老,东风熙沐再提高,陶冶情操献余热,胸怀祖国精神好”。老年读书会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人民日报曾以《大光明后的小光明》为题作了专题报导。曾庆红同志在上海工作时,曾来读书会看望,并风趣地说:“我退休后到你们读书会学国画”。英国南威尔斯大学盖莱逊女教授专程来采访读书会。湖南、黑龙江、辽宁、浙江等地都派人来了解老年读书会情况。金陵街道还与常州市天宁区新丰街道结成姐妹读书会。老年读书会之所以有强大生命力,其主要经验有三条:&&& 一、满足精神需求,增强读书会的凝聚力&&& 在黄浦区老年读书会里曾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84岁的乐炳铨老人因地铁工程迁居浦东,再要参加读书会要调换三部车,但每次读书会活动从不迟到早退。他去美国探亲,一年就回国了。老人深情地说:“还是读书会好,有说有笑,亲密无间,读书会是我的第二家庭。”类似的故事还很多。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读书会里总是人头济济。有的去外地探亲还要写信来;有的动迁了,还要求“别开除会籍”;有的带病还坚持参加活动;等等。老年读书会有股无形的巨大的内聚力。&&& 老年读书会的凝聚力来源于它的宗旨:以书会友,以老结伴,自我教育,互帮互学,寓教于乐,跟上时代。正是在这个宗旨指导下,读书会克服了一无场地、二无经费、三无教材的困难,排除了谈山海经、传小道、当茶馆、发牢骚的干扰,在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上下功夫。一是求知。由于社会角色的转换,老年人退休后离开了原来的社会群体,容易产生思想上禁锢和落伍。老年人渴望了解社会,更新知识,跟上时代。通过读书会学政治、学时事、学先进、学法律、学科学、学保健、学家政等,使老年人拓展新视野,接受新信息,了解新事物,跟上新形势。二是求乐。读书会为老有所乐开辟了渠道与阵地,通过各种丰富多采活动,使老年人生活得开心,感受到乐趣,乐中得益。三是求健。健康长寿是老年人共同心愿。通过各种体育活动,练好体质、减少疾病。四是求友。退休职工容易产生孤寂感和失落感。读书会使他们结识新朋友,交下忘年交,重新获得集体归宿感。五是求助。老年人在遇到困难和麻烦时,希望得到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正因为读书会满足了老年人五个求的精神需求,才使老年人对读书会产生心理上依附感,视读书会为贴心知己和第二家庭,这方面例子不胜枚举。譬如为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老年读书会成员不知花多少时间,受多少闲气,化多少车费,乐于做好事,做善事,做难事,先后解决了84件案子。如老人徐老太再婚后常被女婿打骂虐待,不让进门有家难归。老年读书会的会友们为此四处奔走,在老年报上呼吁社会支持,联名上书有关部门,30余次走访有关单位,上诉法院胜诉。因对方拒不执行,法院强制搬迁。经过四年周折,徐老太和老伴终于住进新居,欢度晚年。他们感动地说:“没有读书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老年读书会的凝聚力还在于它组织上的特点,以社区为依托,就近组织,发挥三方面的作用;一是骨干的核心作用。每个读书会都成立了3―8人的核心组,他们都是一批老年事业的热心人,在学习中发挥辅导、引导、指导作用,确保抓住中心,学有所获。二是制度的保证作用。健全了点名制度、请假制度、听讲发言制度、学习制度等。做到了活动内容多样化、活动时间固定化。三是组织的互助作用。各个读书会都建立了由5―7人组成的关心组,主要职责就是体贴人、关心人、帮助人。开展谈心、慰问、劝说、排忧解难、送温暖。特别对高龄、病重的会友关怀备至。如读书会里有一对特殊会员,夫妇都双目失明,后来又分别患上肠癌和糠尿病。他们的病牵动了全会人员的心,出现了众人相助的生动场面,有的会友送菜上门;有的帮忙做家务;有的看护照料病人;等等。夫妻俩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说:“人间自有真情在,读书会就是我们的家。”类似的好人好事不下几十起。&&& 二、开展多种活动,增强读书会的吸引力&&& 读书会顾名思义就是以读书为主。说起读书学习活动,会友们都会自豪地说:“我们的学习可认真了,围绕主题,发言热烈。”在当今不少单位政治空气淡漠的情况下,这种学习空气确实是难能可贵。&&& 为了能搞好每次学习活动,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提高。读书会核心组化了很大精力,学前有准备,学中有主题,学后有归纳,注重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并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1、理论学习与各种内容学习相结合。老年读书会把读书的重点放在《邓选》学习上。采用每会必学,认真精读,细水长流,积少成多的方法,约请二位会友先学一步,做好充分准备,每次例会宣讲一、二页,提出主要观点,结合实际开展讨论。通过学习解决了土地批租、吸引外资等模糊思想。对改革开放,理顺物价,香港回归祖国等大事,进行了专题讨论,交流了学习心得,还到各里委宣讲学习《邓选》体会。读书会还拓展学习内容,把每次例会安排得生动活泼。如“要闻简述”,把国内外以至市、区、街道的重要新闻概要地作介绍;戏剧影评,体育评论,饶有兴味地评论文艺作品,特别是“热门”电视剧,尽量提高到理论的高度;还有老年保健,各地风光等等;更不忘穿插一些故事和笑话,使大家既认真,又轻松。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又具有广泛的参与性,使会员们受益非浅。许多会友吟诗赞扬:“改革开放见成效,团结稳定居首要,‘邓选’精神放光芒,国家昌盛看今朝。”“老年欢聚读书会,边学边读心灵美,互帮互学知识真,学后增强爱国心”。&&& 2、读书活动的多种形式。老年读书会在实践中创造了十多种活动方式,寓教于乐,兴趣倍增。如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光92、93年就举办时事、科普、保健、法律等讲座25次。举办智力竞赛,连续举办8届,有3千多人次参加,竞赛激发老年人求知欲,气氛活跃,得益甚多。举办写诗赛诗活动,召开赛诗会,谈古论今,你唱我诵,欢声笑语,乐趣横生。举办咨询活动,开展法律咨询、再婚咨询、医疗保健咨询、动迁政策咨询等,能者为师服务会友,答疑解难。组织忘年交活动,老年读书会与上海长征造纸厂青年读书小组结对子,交流读书心得,与本区团员、青年共议国事家事身边事,忘年之交取长补短,其乐融融。组织参观游览,三年前就首创“车游”新上海活动,观看上海三年大变样的壮丽景色,边游览边吟诗,前后组织了十多次。每年还组织1―2次旅游,友好结伴,相互关心,去得高兴,回来愉快,家属放心。组织聚餐,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条件,自愿组织,自我约友,自我选店,自我点菜,大约半年一次,有时走名店,有时跑饭庄,有时家庭式,吃得津津有味,乐不可支。举办联谊活动,为80和90岁的会友祝寿,庆贺金婚,定制大蛋糕,吃长寿面,争着表演节目,唱歌说笑话,吟诗猜谜语,尽欢而散,学友们兴高采烈,返老还童。出版会刊。这些活动方式的创新,使老年读书会生机盎然,富有吸引力。会友们每逢活动,不必通知,不请自来,视缺席为一种损失。&&& 3、读书活动和其他文化活动相结合。在读书会内建立了书画社、文艺组、体育组等,提高文化品位,增加文化氛围。书画社曾举行了几次展览会,受到市、区领导和同行的好评。武警十中队为庆祝进驻好八连营地十周年要求书画布置会场。书画社几位老师把这作为拥军爱民的政治任务,连夜赶作,三天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市委领导交口称好。参加书画社的会友们技艺进步很快,他们感慨地说:“国画是一门艺术,过去我们老年人想都不敢想,现在跑进了艺术殿堂,这是一种享受,一种高雅的追求。”&&& 三、参与社会生活,增强读书会的辐射力&&& 老年读书会为老年人走向社会贡献力量,搭建了舞台。产生了很大社会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发挥了智囊团作用。&&& 老年读书会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参政议政。市人民代表徐新远在人大会议开会之前,必来读书会向会员们征求意见。大家从道德水准下降、教育滑坡谈到水源污染,邢德文老师谈到新的“读书无用论”侵袭年青一代时,泪声俱下。徐代表为会员们的爱国热情所感染,整理了一份详细的报告面呈朱F基市长。朱市长阅后批复:“老年人的意见和建议也是我努力的目标”。这极大鼓舞了老年人报国之心。平时,每逢街道和里委有重大工作,老年读书会总是主动领任务,参与一些专题调研,提出不少好的建议和对策,成为街道里委好参谋、好助手。&&& 老年读书会在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六四”风波时,人民日报发表了《必须制止动乱》社论。当天早晨七点半,读书会核心组就组织了学习,大家鲜明地表示千百万烈士鲜血打下的锦绣江山,绝不允许出现动乱,如不旗帜鲜明地加以制止,后果将不堪设想。当即向区有关部门作了汇报。这是全区反映最快的信息,受到市委宣传部的表扬。读书会成员还纷纷做好家属子女工作,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2、发挥了宣传队作用。&&& 老年读书会组织了宣讲团、演讲队,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用通俗生动语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精神文明,推动地区两个文明建设。比如物价改革是个敏感问题,读书会在调查大量事实基础上,引导居民看到生活改善的主流,正确地看待物价问题,由于宣传入情入理,反应较好。他们还到中小学和里弄讲革命故事,讲人民广场、外滩和南京路的历史变迁,讲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历史,使青少年一代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老年读书会成了编外的政工队伍,每当有重大宣传任务,就有老年读书会的身影。12年来宣传辅导达3千余场,听众有6万余人次。尤为可贵的,老年读书会会员们以自身表率行为作了实实在在的宣传。在广场街道流传着这样一件动人的事:住在成都北路的老太,在动迁时家中连续出了三件事,小儿子在收拾家具时被玻璃划破血管血流如注;大儿子被水泥板打断了尾骨;二女儿腹部肿块住院开刀;急得她瘦了许多,头发全白了,她却说:“尽管有天大的困难,我一定要克服,支持市政建设。”读书会会友们纷纷上门慰问。她的高尚风格传为佳话。一位读书会会员主动关心下一代教育工作,得知《东方小故事》出版消息时,不顾身患冠心病,多方奔走,买到《东方小故事》。她在读书会上讲了“东坡三养”故事,建议大家把《东方小故事》作为精神粮食赠给孙辈。在她的发动下,有近百人购买了这本书。她还到小学进行《东方小故事》的宣讲。&&& 3、发挥了辅导员作用。&&& 老年读书会发扬了智力群体的优势,在培养下一代上下功夫。和辖区内小学挂钩,向小学生作宣讲报告,辅导国画、书法、英语等各类兴趣小组。还开办书法提高班。在读书会的指导下,小朋友书画作品水平大大提高,送到西德、日本展览,并在国际和国内获奖。学生的外语水平也有了长进。还涌现了无私奉献一心育人的黄浦区优秀共产党员郑玲这样的先进典型。累计受辅导的青少年达2万人次。&&& 老年读书会已成为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骨干和依靠力量。&&& 黄浦区老年读书会12年如一日,经久不衰的事实生动地说明了老年读书会确实是老年人的精神乐园。老年人在读书会中增长知识,增添乐趣;消除忧患,调节心理;施展才华,服务社会;培育新人,发光发热。读书会给了老年人精神支柱和精神寄托。&&& 老年读书会是老年人精神赡养的好方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精神养老的一种创造,也是以自我教育的方式开展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创造。(执笔:李天生、徐玉宇)四平老年大学创办初期的一些回忆――本市第一所街道老年大学的故事常 泽 民&&& 杨浦区四平老年大学创办于1985年间,已有廿二年的校龄了,她挺过了艰辛的幼年时期,跨进了兴盛的青年时期。近年来进入成熟的壮年时代。我看着她渐渐长大,成为上海市地区老年办学中的唯一老年大学。我没有做什么工作,只是为她出世催过生,为她的逐渐成长加过油,为她的每一个成功鼓过掌,为她在我区各街道办老年学校发挥的榜样作用喝过彩。&&& 一、四平老大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创办起来的?&&& 1984年间,“上海市老龄问题委员会”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建立,在市老龄委李德鸿主任数次亲自来区热情促进下,我区组建了“杨浦区老龄问题委员会”,当时我作为分管副区长兼任主任,迅速开展工作,组织区各街道主要领导学习老龄工作的有关宗旨和任务,并要求各街道积极行动起来,宣传、组建街道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并要求街道领导亲自挂帅当主任。之后各街道掀起了成立老龄组织的热情,老年同志们的热情极高,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欢呼雀跃庆祝老龄委员会的成立。说:“这是我们老年人的大喜事”。&&& 老龄工作开展的很顺利,发展的很迅速,说明党领导的老龄工作,是顺民意得民心的。&&& 四平老年大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势下创建的。大家认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都容易理解,那么有老有所学却说不清楚。&&& 1985年春,市老龄委召开各区县老龄工作者负责人会议,记得我和四平街道主任(区老龄委委员)陆关林同志坐在一起,听一位同志说天津市办了一所老年大学。这事很新鲜,从来没有听说过,感到既陌生又有所触动。老陆碰碰我说:“我们也来办一所!怎样?”不谋而合,我当即表态说:“好!”但我说:“一步登天恐有困难,我们是否先从“老年学校”办起吧。&&& 陆关林是位颇有作为的好领导。他说干就干,回到四平街道办事处后,便着手筹办了。这样“老有所学”的“学”,便落到实处了,它的内涵和外延该有多么的广阔啊!老有所学的这盏灯,从此亮了起来……。&&& 办学的起步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首,是选好常务校长,诸事开头从他起,这就是刘于艮校长。&&& 刘于艮先生曾经是全国闻名的先辈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办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务长,终身从事师范教育工作,他十分关心老年教育。他既精通教育理论,又有丰富的教育和学校管理经验,是四平老年大学难得的行家里手。他品格高尚,对工作循序渐进,不计名利、勤俭节约,他把四平老年大学一直带进兴旺成熟的境地。&&& 办学起步的又一基本条件是教学活动的场所(即教室和办公室)。专用的教室、办公室、教师休息室和会议室是没有的,但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而街道唯一的文化活动中心――一间小礼堂利用时间少可供老年大学教学使用,条件是很差的,但经过科学安排,学校的教学活动也就有条不紊地运转了。直到一年之后街道办事处为学校专门改造了两个专用教室和一间办公室,小礼堂照旧可供学校活动。&&& 尽管条件差,却也培养出大量的金凤凰。&&& 作为学校,有了当家的校长,有了可供使用的教学用房,但还有主要的条件,那就是开什么课?谁来教?&&& 开什么课?根据调查和可能,从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发展着眼。决定开设书法、国画、时事政治、文史、声乐、舞蹈、园艺和手工艺。这样的决定是很有道理的。&&& 谁来教?按开设的科目专业去聘请教师。“名师出高徒”是聘用教师的原则,聘好教师,是学校能否兴旺、知名的关键之举。街道领导和刘于艮校长运用自身的资源和声望做了不少工作。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任时事政治教师,陈从洲、周方白教授任国画、书法教师,还有几位画院画师来任教,有了这么多名人教授打底,每学期都不愁请不到好教师。学员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又以学以教会友。从此生源年年增长,夫妇同学跨区而来,连外国人也慕名而来。何愁缺少生源,这也反映了当时的教学效果是很好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一块珍贵的校名牌。这块匾是专请复旦大学名教授、历史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亲笔书写并提名的。这块匾对四平老年大学起着标志性的作用,名人效应作用激励着学校员工和学员努力奋进。&&& 办学离不开经费,办一所老年大学需要多少钱?但在当时,街道、区老龄委都是穷单位,拿不出多少钱来资助老年教育。而广大学员都是退休职工,支付给教师和员工是很少的,有的只是车马费,但他们都不计较,他们的价值观是:奉献、友谊、理解、快乐。&&& 记得老年大学开学后的第二年,全国老年教育教材编写交流会在西安市举行,刘于艮为出席路费来找我,我只能帮助他解决单程车费,他自付一半路费出席会议却毫无怨言。&&& 学校开办之后,已小有名气,外省市同行来沪都来四平老年大学参观访问,还接待数起美国、日本等外国的同行。对于远道而来的同行的来访,学校都以清茶招待,这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学校每逢学期结束都开成绩展示会,学员学习心得交流会、文艺演唱会。教学相长,大家相互激励,一派团结奋进的气象。所展现的字画一次比一次有长进。学校所开设的班级、科目每学期都有增加。老师们的教学方法颇有特色:勤讲、反复讲、多示范、因材示教、直至个别辅导。&&& 以上是我对四平老年大学开办初期的回顾。现在每当我看到四平老年大学宽敞明亮的校舍、鸟语花香的花园、舒适的桌椅、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我很欣慰。因为党和政府已经把老龄工作提高到实事工程来实施,到处涌动着爱老、助老热潮。(作者:原杨浦区政协副主席、副区长、区老龄委主任)本市第一所老年大学的故事&&& 杨浦区四平老年大学创建于1985年4月。作为本市第一家老年大学,它以“陶冶情操,增长新知”办学宗旨,紧扣老年人求知、求新、求变特点,开设有文史、书画、健身、音乐等8个大类科目,25个班级,注册学员676人,历年累计学员2万余人次。近20年来,学校教学成果累累,先后有学员40人在全国、市和区级书画展赛中获奖,2人在市级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12人出刊个人诗集,21人在报刊发表诗歌散文作品,老年健身队获上海电视台五星奖垒台赛十连冠称号。  翁妪出诗集  在四平老年大学,有两对由子女代付学费的夫妻学员。其中一对,男的名叫蔡孝鑫,今年90高龄,早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原为上海铁路局总工程师,女的名叫张述艺,85岁,原为上海铁路局第一小学校长。  夫学字,妻习画,夫妇俩在这里要读上七至八门课程,花鸟、山水、书法、诗词样样都学,园艺、医疗和养生保健无不涉猎。20年来,夫妇出双入对,风雨相携,坚持步行到校读书上课。最近几年,老人年事日高,体力衰减,课程减至国画和诗词两门。于是,孝顺的子女们送上乘车证,让老俩口“打的”上学。2003年3月,老俩口自费3万,将自己创作的诗词250首和国画10幅,汇编而成《晚霞吟草》一册。集子的封面画有青松高山,别有一番生动气韵。  这里,还有一位马伯华老太,今年85岁,她的故事更是令人称绝。马伯华幼年家贫,卖给人家做童养媳,后做童工,落下一腿病残。1989年入四平老年大学,硬是拄着拐杖上课,以初小文化程度,记平仄,背诗韵,学习古体诗和花鸟与书法,1997年油印自选诗集《寒梅轩诗草》。自己画上精美封面,由古诗词班教师王瑜孙老先生作序。全书风格素雅,满篇佳句照眼,别有情调。  耄耋开画展  楼鸣燕,女,84岁,四平老年大学的“黄埔一期”学员。2000年,老人率先以街道老年大学学员身份,以个人创作的100余幅国画,在上海朱屺瞻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引起不小的轰动。  楼鸣燕早年就读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师从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退休前为虹口区第五中学语文教师,曾获上海市先进教师称号。  自进入四平老年大学国画班,师从在四平任教的同济和上师大名教授周方白、施南池先生,习花鸟、摹山水,技艺大进,作品多次赠送港澳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朋友,并入选《人民画报》等大型画册。现为上海诗词学会和上海宝艺书画社会员。  汤夏仙,70岁,原江湾五金厂退休工人。1996年入学。作为四平老年大学的后来者和小师妹,学画8年,出手气魄不亚前辈师兄师姐。在楼鸣燕老人举办个人画展后,她自费出资个人省吃俭用余下的2万元,分发绘有精美图样的请柬,邀集四方嘉宾,第二个在上海朱屺瞻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一时间,媒体纷纷前来采访,场面热闹非凡。去年,由大画家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署名签发,老人获得“当代百名德艺双馨书画家”荣誉证书。许多人不解,这么一把年纪,花上2万元,搞个人画展,值吗?  “值,太值了。”老人说起当年盛事,依旧神采飞扬,无怨无悔。  健身十连冠  四平老年大学健身队自1998年年底排练参赛,至1999年4月正式登台演出,出场16名队员参加上海电视台“五星奖”老年健身操擂台大赛,夺得十连冠称号。在前后为期半年左右时间的紧张训练中,老年队员在队长孙庆楠带领下,自编形体动作,自选音带,自购运动服装,自费租借客车。为确保夺冠,队长孙庆楠患老年心血管病和头颈癌,推迟开刀动手术时间,与队员们每周两次紧张训练,摔打滚爬,操练分腿八字开和一字开,个个摔得身上伤痕累累,青斑块块。终于,以艰辛汗水和顽强毅力取得骄人成绩。据统计,全体参赛队员共计自费出资各类费用近万元。
  时装展风采2001年1月,四平老年大学时装队获上海市老龄委举办的老年时装比赛一等奖。平时,每次参赛,老年时装队员自费购买服装加上为参赛“打的”来回费用人均不少于500元,但人人乐此不疲,无怨无悔。队友鲍震娟老人,将台湾亲属送她的一整匹真丝布料,分送给队里的10位姐妹,改做款式新颖的时装。队员中高龄70,素有“东方老太”之称的孙佩英老人,自行设计台步,配选伴奏曲子。个人赛场上,满头银发的老人,步态袅娜,优雅出场。他们多次夺得个人市级比赛荣誉奖项。(作者:龚培娟 魏敏放& 来源:《上海支部生活》)创办区老年学校――虹口区年老年教育回忆罗有香&&& 区老年学校是在区教育局领导和区老龄委倡导下办起来的,前后经历了“创办、普及、提高”几个发展阶段。现回忆如下:&&& 一、创办阶段&&& 1990年初,区老龄委领导根据区内老年教育发展情况,研究了老年教育的协调和管理问题,当时已有一所面向离退休干部、教师、医务工作者的老年大学,但缺一所面向社区广大老年人的学校,因此决定筹建一所虹口区老年学校。&&& 区老年学校的创办,是按规范程序进行的,经区教育局、成教委批准。试办一学期,政府发了临时办学许可证。原副区长、区老龄委主任杨铫良同志兼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及校长,配备一名常务副校长,一名办学人员。在创办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外区老年教育的经验,结合我区的实际,把区老年学校定位为:“培训全区居委会以上的老龄干部和老年积极分子的基地。要对各街道(镇)老年学校教学起示范、指导作用”。把“老有所学、增长知识、丰富生活、身心健康、服务社会”作为办学方针,从老年人特点出发,教学坚持科学性、知识性、兴趣性为原则。&&& 日,第一学期开学,开设了《老年心理学》、《老年保健》、《老龄干部业务培训》等九个班级,学员500人次,参加时事形势讲座的200人次。一个学期办下来很受广大老年学员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在办学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实现规范办学,注重提高教学质量。&&& 1991年区校与各街道(镇)老年学校负责人,建立了老年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年初制定教学计划,年终总结教学工作,平时每月一次会议:“互通信息、交流经验、研究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等。当时困扰老年教育发展的“三大问题”,即无教学场地、师资、经费。我们及时总结了三个街道老年学校,探索如何解决“三无”问题的经验,推广了虹镇街道老年学校依托社区同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实行“双向服务”的办学经验,解决了教学场地,活动经费和师资。学校发动学员为企事业单位推销滞销产品,帮助环境绿化,管理食堂,实行“双向服务”,双方满意的经验;广中路街道老年学校与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精神内科结对子;实行“军民共建办学”,开设了“医疗保健班”中风防治,由老教授、专家亲自讲课,有6000人次听课,为数千老年人体检,提高了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深受广大老年人的好评。还有欧阳路街道老年学校与区统计职校联合办学,利用节假日为老年人开设“电脑班”实现资源共享,老年人争着报名,有位70多岁的老同志家已搬迁莘庄,他舍不得放弃,乘地铁赶来上课。以后各街道(镇)老年学校,在各街道(镇)党政领导的关心下,教学设施、师资、经费,逐步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全区14个街道(镇)先后都建立了老年学校校务委员会,街道(镇)行政领导兼主任和校长。14个街道(镇)老年学校开设了78个班级,在校学员7097人次,137个居委会办起了老年分校,参加人数12946人次,10门课程。&&& 日,成教办负责人来我校复查办学工作,由杨铫良、罗有香、刘凡参加,听取情况汇报后,他们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工作,说:“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教学任务具体,效果显著,区校要把街道(镇)老年学校管起来,今后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教育前途远大,万古长青”。复查合格后,发了正式办学许可证,区老年学校成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之一,区物价局颁发了缴费许可证。96年区校校长参加了市成教委举办的社会力量办学院校长业务培训班,经考核拿到了校长上岗证。&&& 二、普及阶段&&& 区老年学校自1990年下半年创办以来,始终把老年学基础知识作为主课,把普及老年学教育,作为广大老龄干部的必修课,对提高思想素质,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大有益处。1991年全区广泛开展了《老年心理学》的教育,参加了区、街道(镇)老年学校学习的老龄干部和老年积极分子有一千多人,1992年对全区居委会以上的老龄干部350人划块,分批进行《老年社会学》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老龄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和业务水平。1993年14个街道(镇)老年学校,普遍开设了《老年伦理学》讲座,以利于提高老年人的道德素质,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社会安定,过好晚年生活,为社会继续发挥余热。不少老年学员反映:学习与不学习大不一样,参加学习后精神状态振作了,生活丰富了,促进了身心健康,扩大了眼界,提高了老有所为能力,对克服退休后心理不平衡产生的退休综合症(失落感、孤独感、自卑感)取得了明显效果。1994年区校开设了《老年生理及老年保健》系列讲座,使老龄工作者进行自我保健及做好关心老年人的健康工作。1996年为全区换届选举新上任的253名居委会老龄干部(占全区居委会老龄干部的93%),进行《老龄问题与老龄工作》的业务培训,帮助他们了解老龄工作的性质、任务、方针、政策,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信心。&&& 为了提高老年学基础知识教学质量,区校聘请了老年学专家,上海大学教授袁辑辉、张钟汝、胡君如等来校任教。他们教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为了弥补街道(镇)老年学校师资不足,区校中心教研组组织了11位老同志,分头整理笔记,集体备课,轮流到街道(镇)老年学校讲课,提供教材。有一些街道办事处行政负责人也来校听课,并亲自向本街道老年人讲课。还有参加区校培训的学员,向居委会分校辐射,能者为师,也积极向老年人宣传,使老年学知识教学,普及广泛,深入人心。&&& 同时区校从老年人兴趣爱好出发,开设了“时装”、“健美”、“歌咏”、“戏曲”、“钢琴”等班级,培训了一批文艺爱好者,开展了系列文艺活动。区校聘请了高美荣、邵季英、杜迎丽、张照辉、周玲娣等老师,他们对老年学员非常耐心,不厌其烦的精心排练,在实践演出中提高。在此基础上,1995年10月举办了“虹口区首届老年艺术节”,演出四场,各街道(镇)老年学校组织了4000余老年人登台表演,观众2万余人。1996年10月成立了“虹口区老年艺术团”,有118名文艺积极分子通过面试成为艺术团第一批团员,下设“时装”、“健美”、“歌咏”、“戏曲”四个队,多次到社区演出。时装表演队在全市“全泰杯”赛、“市退管会职工首届服饰”赛中均荣获一等奖。“歌咏队”曾多次获得“四川北路欢乐节”特别奖。“新港”、“嘉兴”、“四川北路”、“凉城”、“提篮”等街道还相继成立了“老年艺术团队”,上下对口,形成了文艺演出系列活动,全区有2000余人文艺轻骑兵,活跃在社区,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由于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小型分散就近入学的办学模式,初步形成了三级办学网络,老年人入学率逐年增加,如1996年老年人参加市、区、街道(镇)、居委会四个层次老年学校学习的人数62900人次,占全区老年人口总数的(166401人)的38.5%。居委会老年分校222个占全区居委会总数(326个)的77%。&&& 三、提高阶段&&& 为了贯彻《上海市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关于到2000年参加受教育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8%的要求,把老年教育向广度、深度发展,我们选择了嘉兴、曲阳两个街道、19个居委会老年人参加学习的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19个居委会有老年人口11063人中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学习的占14%;不愿意参加学习的占36.11%;经常出来参加各类老年学校学习的老年人2959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6.75%。从19个居委会参加学习老年人分布情况看,好的居委会分校参加学习的老年人达到30―40%,少的居委会分校老年人参加学习的不到2%,发展相当不平衡。研究其主要原因是老年教育没有一支专职办学人员队伍,街道(镇)虽有老龄干部,但“五个老有”都要管,还兼搞街道(镇)的民政工作,对老年教育工作力不从心,不少居委会老年分校,没有相对固定的办学场地,到上课时临时借用居委会办公室、会议室,老年教育经费不落实,都是免费上课。&&& 1997年根据调查的情况,区校撰写了《浅谈老年教育的现状与今后发展的对策》论文,向有关方面呼吁,得到了市、区成教委有关领导的认可,这篇论文被评为《上海市第六届社会力量办学》论文评选二等奖。&&& 日区召开了第二次老年工作协调联席会议,专门研究了老年教育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权益保障法》第31条规定:“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展老年教育,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各级人民政府对老年教育应当加强领导,统一规划”的要求。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听取了关于老年教育的情况与建议的回报,作出了以下举措:&&& 第一,将区老年教育纳入成人教育“九五”规划,争取到2000年参加各类老年学校学习的人数达到老年人总数的10%。&&& 第二,将区老年学校更名为“地区老年教育中心”,理顺体制,完善3级网络,教育中心主任由区联席会议秘书长兼任(即区民政局长)。下设办公室,配备2名专职办学人员。&&& 第三,各街道(镇)老年教育配备一名懂教育、热爱老年事业的专职办学老师,其报酬由区下拔经费,每人每月补贴300元。老年教育经费不足部分,由街道(镇)补足,专职办学人员未经教育中心同意,不得擅自调动或兼职。&&& 第四,实现资源共享,街道(镇)老年学校,居委会分校,都要有固定的办学场地(含借用)改善办学条件。&&& 第五,为了落实区第二次老年工作协调联席会议的精神,制定了《关于加快本区发展老年教育的若干意见》,区老龄委与街道(镇)老龄委在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中共同承担责任并签定协议。&&& 以上这些举措,是我区老年教育事业向深度、广度发展的重大转折,使老年教育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使区老年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1998年11月“虹口区地区老年教育中心”、嘉兴路街道老年学校、凉城新村街道老年学校被市老龄委和市成教委评为老年教育先进集体。高美荣、傅立沪、施信德、於川文、李凤林被评为老年教育先进个人。&&&&&&&&&&&&&&&&&&& (作者:原虹口区老年学校负责人)参与创办上海老年报点滴&& 金文珍&&& 《上海老年报》于1986年创刊,至今已整整22年了。她是由市老龄问题委员会和市委老干部局主办的,是为老年人服务的报纸。她宣传党和政府有关老龄问题的方针政策,维护老年人权益,提供老年人感兴趣的信息和知识,报道老年新事,为老年人的健康长寿介绍经验,并让老年人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全面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1984年3月上海市老龄问题委员会成立后,将办一张老年人自己的报纸列入了计划。市老龄委主任李德鸿、秘书长张志昂倾注大量心血做调研工作,在创办人员人选问题上首先考虑的几乎都是老新闻工作者。&&& 在办报初具计划后,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市老龄委张志昂同志召开的行政工作筹备会议。参加者:许众鸣、胡子衡、顾金福、金文珍共5人(编辑工作已另成立编委会)。许众鸣由上海科技报调进任总编辑。&&& 创办初期在淮海中路1788号沪光中学内,暂借一教室办公,各种条件非常艰苦,我们为办理工商执照、银行开户、广告许可证等前后跑了66次还未成功。这样,老龄委拨的开办费不能用,而开办必需品则一定要买,只好由薛伟勤、金文珍、钱锦文3人各拿百元出来应急。后来无意中与当时在筹备上海交通银行的鲁家善同志谈及,他要我去找徐汇区工商银行沈行长(我们曾一起下放宝山),得到沈的支持和帮助才得到解决。接着广告、发行、印刷一系列筹备工作忙得不可开交。我在新的工作中扩大了接触面,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也得到了锻炼。&&& 1986年创刊号出版时,报社搬到了东平路9号,房屋条件有所改善,但仍没自己的电话,工作开展很困难,申请初装,说没有线路,开通日期无法确定。后得悉王东湖(解放日报职工)爱人谭树人系汾阳电话局局长,老年报刚好在他的管区,他对报社工作也比较了解,几经磋商,终于在3月下旬给编辑部装了直线电话,而经理部则到1987年才得以解决。&&& 那时,交通也不方便。记得1986年10月下旬,编辑部收到一张油印的请柬,宝山老年康乐院于11月8日正式开张。编辑部人手紧张,加上郊区路不熟悉,知道我曾下放过宝山,就问我能不能去采访一次,回来写个小新闻,我答应了。那天清晨5时许,我就起床赶过去。路上用了近3个小时。&&& 创办这家康乐院的是一对离休老干部夫妇,男的一直在县民政局工作,离休前因病住宝山医院,亲眼目睹一个盲老人因怕拖累女儿,想住进敬老院,但当时只有孤老才能住敬老院,要求数次无效,他就从病房窗户跳楼自杀了。之后,该离休干部决心办一个可以弥补这个缺陷的敬老院。离休后,就到处奔波,房子是宝钢征地时城中村留下的10间仓库,床是医院更换下来的,市老龄委资助一万元,宝山县副县长严根泉让水泥厂送点水泥,木材厂送点木料,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因陋就简办起了一家民办公助的敬老院。那天开张会议后吃客饭时,院长和我讲到流动资金困难,我便为他们出了两个主意:一是请有劳保的老人单位预缴一点医药备用金;二是办一个福利厂,以补不足。几年后,这个敬老院总结出一条“以福养院”的经验,目前已大为改观,成为民办老人院中办院时间较长久的一家。我与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关系良好。&&& 当时,上海年过60岁的老人有140万,其中退休123万,如10个人中有一人订阅老年报,则可发行10万份,但开始实际发行只有2万余份,大家大感意外,只好抓紧和各区老龄委联系,争取扩大发行。我住在南市区,就联系南市区老龄委,一面要求人家帮忙,一面也去帮他们工作的忙。于是,每个星期日,我去文庙帮助搞老年婚姻咨询。在举行集体婚礼时,老年报汤金森联系单位资助糖果等,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厂上海办事处张远成前来摄影,上海广播电台赵书敬、刘瑞珍等都积极参与。在大家的努力下,该处被评为全国先进。我也交了几个老朋友,现在还经常有来往,大家都在自身条件许可下热心为老年人服务。&&& 报纸的广告也非常困难。一是当时老年报没有知名度;二是企业单位对广告的认识还不像现在,那时还没有广告回扣这个术语词汇,而广告收入对报纸的生存发展确是密切相连的。解放日报人多分工细,上海老年报创刊时一共才九人,不可能细分工,于是对广告一窍不通的我,有时也插一手。有次和顾金福去一药厂拉广告,对方说,什么老年报,听也没听见过,拿钞票去做广告,还不如把钞票丢在水里,还可以看到一点水花。几番推介,受尽委屈,还是没有拉到广告,回来后,顾金福气得几天吃不好饭。大家非常着急,除了找青年报孙家珂经理讨教具体操作及运用各方面关系外,还通过各种渠道找在职的老朋友帮忙,如上海医药工业公司经销部屠关兴经理,请他介绍有关老年常用药品的广告,先由他与厂方打个招呼,再由我们去跑。难听话是没有了,但有时还得跑好几次。又要求市交通银行行长鲁家善介绍了一些信贷员,请他们向效益好、产品又和老年人有关的工厂吹吹老年报的风,以便我们去联系广告。总之,这里的甜酸苦辣各种滋味我们都尝过了。&& &这样,市老龄委每年拨5万元,广告收入约6万元,上海老年报渡过了3年初创期。 &&&&&&&&&& (作者:原解放日报、上海老年报工作人员)倡议重阳节为敬老日由来郑志学& 冯颖& 陈霞飞&&& 上海是全国率先进入老龄化城市之一,人口老龄化给全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素有尊敬老人,抚养老人,爱护老人的优良民族传统,如何掀起全国全社会尊老敬老新风?为此于1986年由上海老年保健医疗研究学会、上海市老年学学会、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上海市老年体育协会、华东医院、静安老年医院、静安区老年医学学会、卢湾医院、邮电医院十个单位,倡议举行上海市百岁寿星健康长寿聚会。会议由上海市老龄委员会协同各区、县老龄委员会领导,由华东医院等具体承办,举办了一次国内罕见尊老、敬老的百岁老人盛会。&&& 百岁老人年事已高,病弱者较多、行动不便,当年全市共有百岁寿星38位。为保证寿星能高高兴兴出席会议,平平安安返回家庭,会议筹备组多次协同市、县老龄委协商,推荐能生活自理,行动自如,且能外出的寿星名单。由医务人员逐个登门拜访,进一步了解寿星健康情况,最终推选了九位寿星,他们是104岁忻小乔、103岁邓小妹、101岁孙璇和李亚七、100岁赵建新、99岁高德青和张书桥、一对98岁同龄长寿夫妻袁敦梓和毛惠琴,这些寿星平均年龄101岁。会议于日重阳节在华东医院大礼堂举行,礼堂上方醒目会标“上海百岁寿星健康长寿聚会”,礼堂两侧由日本留学百岁老人、日本著名俳句学者葛祖竺先生,他虽未能出席会议,但挥毫写就诗词“老夫喜作黄昏颂,满月青山夕照明。只要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的诗词悬挂两侧。会议桌上放置百岁老人健康长寿特大蛋糕,并准备了虾仁做浇头的长寿面供寿星享用。寿星介绍了自身长寿经验,特别身健的李亚七老人身穿绸缎上装,说着宏亮广东话,围绕整个礼堂四周快步疾走,行走数圈,显示老人十分健康体态,以致引起全场热烈掌声。会议并由记者拍摄了一张由104岁忻小娇,101岁李亚七及98岁袁敦梓、毛惠琴四位年龄相加401岁的寿星照,非常罕见,十分珍贵。&&& 会议邀请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左英同志及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同志等领导出席会议,左英同志高高兴兴地对寿星们说“你们长寿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要定个尊敬老人节日,以营造全国全社会掀起尊老敬老氛围,还要制订保护老年人的法规和各项优惠老人政策,让广大老年人安渡晚年。”因此,发起单位共同倡议九九重阳节为全国敬老节,来关爱老人、尊敬老人的号召。事隔一日,日,全国重要报刊和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均作报道。文汇报较详细介绍重阳节作为敬老节的消息。&&& 上海百岁寿星健康长寿聚会后,医务人员把会议尊老、敬老传统习俗付于实际行动,对这些寿星若遇疾患缠身,只需电话联系,医务人员会立即出诊,并多次为百岁寿星上门化验、治疗或静脉滴注各种药物,治疗寿星疾病;家属为感谢医务人员热情服务主动送诊金、红包,而医务人员一概婉言谢绝。这些为老人服务、敬爱老人的精神感染了百岁老人和家属,如101岁孙璇(解放初期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母亲)及李亚七两位老人为了回报医疗人员关怀和支持老年医学研究,不顾世传习俗毅然主动捐献遗体,为医学历史长河做出以往未见报道的百岁老人病理解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研资料。&&& 岁月似水,会议已过20余年,9位寿星已先后作古,但倡议九九重阳节为敬老节已在全国普遍掀起,尊老、敬老习俗已在全国承传了20余年。&&&&&& (作者单位:华东医院& 上海老年医学研究所)加强老龄工作调研& 推动老龄事业发展黄蓓莉&&& 深入开展老龄问题的调查研究,是创新老龄工作的基础。静安区老龄委办公室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始终以深化老龄科研作为开拓老龄工作的有力抓手。二十多年来,围绕老龄工作重点、难点和老龄事业发展中心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为党和政府制定老龄政策提供了依据和建议,努力促进调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政府的政策,以进一步推动全区老龄工作不断开拓创新。&&& 一、开展全局性调研,注重宏观性决策&&& 围绕老龄工作的重点,进行有前瞻性的战略和对策研究,对老龄工作的开拓创新至关重要。20年来,我们对老龄工作全局性问题先后进行了七次重大调查研究。1987年,静安区在全区开展了老年人养老情况规范性的抽样调查,为《静安区老龄事业八五计划》的制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1993年对全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行了综合性调查。接着次年又在全区10个街道中的10个居委会对1000名老年人进行养老情况的抽样调查,为区政府制订老龄事业“九五”计划提供了依据。“九五”计划经区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报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开创了由区政府直接制定老龄事业规划的先河,老龄事业有了新的突破,形成了静安特色的老龄工作。2000年6月,又在全区5个街道40个居委会以抽样方式对本区10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了老年人口养老、精神需求情况的调查,这是继93年之后的又一次全区性大型调查,为制定静安区老龄事业“十五”发展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2001年根据区第五次人口普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完成了《双高区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列入了全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重要部分。出版了《静安区人口老龄化报告书》。此书对静安区人口老龄化现状、特点和今后15年老年人口发展态势作了科学的预测,提出了对策,受到市、区有关方面的好评。2002年,根据静安双高区建设目标开展了“双高区建设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课题调研,对10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和精神需求进行跟踪调查,提出了双高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2003年,按照《“十五”老龄事业计划》和《静安双高区战略体系》的总体要求,先后进行了5项调研,为新一届政府制定了《静安区老龄事业五年发展计划()》,使老龄事业与双高区建设相匹配,与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相适应。&&& 随着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渴望颐养天年的老年人对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积极探索和不断实践的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2005年,区老龄办综合调查了静安区老年人的住房条件、居住理念、生活习惯、心理特征、经济能力、服务需求、支付条件等各方面的情况,提出了对50户孤老建立“乐龄家园”的首批试点,为他们提供安全、生活、医疗、温馨的全方位服务,使老人不出家门能够享受到敬老院式的规范服务。首批试点收到了明显的效应。2006年初,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区老龄办与上海交通大学、市老年学学会共同开展为期一年的“构建居家养老服务指标体系”的课题研究。期间,进行了静安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大型问卷调查,还在静安寺街道开展试点,形成了《居家养老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密切联系静安的&& 实际,提出了中心城区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深化了居家养老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为区政府确定把居家养老服务列入2007年1号实事工程提供了重要依据,这在全市也是罕见的。使“床位留在家,服务送到家”、“保基本、全覆盖”的新型的居家养老服务得以在静安区全面实施,深受老人欢迎,社会影响较大。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国内头条新闻播出了《上海静安区服务送上门,养老有了新模式》的经验。&&& 二、开展专题性调研,注重微观性决策&&& 围绕老龄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性调研,是解决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有效途径。早在1985年,当时全国全市的老年教育方兴未艾,静安区武定街道在全市老龄系统中创办了第一所街道老年学校。为总结这一新生事物,1986年区老龄委深入街道蹲点调查,写出了第一份关于老年学校教育方面的调查报告,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重视,适时召开现场会,推广典型,使星星之火得以燎原,之后全区老年教育蓬勃发展,其他9个街道相继建立了老年学校,成为全市第一个每个街道都有老年学校的区,为九十年代全区创办社区学校奠定了基础。&&& 二十多年来,静安区始终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实践,创新的契机,不少新亮点由此产生。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护理问题是全社会的突出问题。1998年,区老龄办带着为解决护理难问题,深入实际、深入老人家中,对独居、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生活照料情况开展课题调研,寻求解决问题办法,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做法。通过调查,1999年在老龄委向区政府提交老年生活护理可行性报告,提出建立老年生活护理援助中心的构想,得到了区政府领导的同意和支持。区老龄委解剖麻雀,先在静安寺街道进行试点,制定了章程及管理办法,确定了性质、宗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运作机制和操作程序。在市、区有关部门和街道的支持下,1999年7月,在全市首创建立静安区老年生活护理援助中心,静安寺街道分中心也同时挂牌成立,创造了“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公益性质、实体管理”的新模式。由于适应了区情和老年人的需求,护理中心一炮打响,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赞誉。国务院秘书局、民政部、卫生部、文化部来区调研时,称赞这是具有发展方向性的探索。几年来,点上的经验取得了成功,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使静安区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实效。2001年区政府出台了高龄老人生活护理补贴政策,推出了对85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困难老人实行每日上门护理两小时的实事项目。2004年这项政策享受年龄放宽到80岁,并对护理机构实行每服务一位老人补贴50元的扶持政策。2003年,为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在分管区长带领下,区老龄委三次深入静安寺街道护理分中心总结经验,座谈研讨,将静安寺街道护理中心转制为“青凤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社”民办机构,为居家养老服务创造了新的运作机制,至今这个品牌越来越亮,名扬全国。&&& 静安区的居家养老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形成了不少亮点,但面对人口老龄化迅速上升的趋势,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使命愈显重要,要求愈发迫切。2005年底,在荣获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称号之时,区老龄委认真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到第一线找问题症结。2006年开展了“构建居家养老服务指标体系”的课题研究,提出了“管理科学、服务规范、理念时尚、操作方便、覆盖面广”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目标。为破解居家养老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寻找对策。这个调研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批政策。如孤老的服务补贴、助餐服务,及三级服务站点的管理办法,支持扶持政策等。&&& 三、加强交流研讨,注重提高调研水平&&& 在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服务政府决策的同时,区老龄办十分重视加强学习交流、研讨,巩固工作成果,努力提高调研水平。一是走出国门,学习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区实际创造性的运用。老年生活护理援助就是学习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在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提出来的新思路、新举措。二是组织理论研讨。1994年,区老龄委组织召开《老人与家庭》研讨会,广泛邀请老龄问题和老年学专家、学者以及区实际工作部门共同研讨,互相交流,吸取营养。1997年又召开了城区老龄工作研讨会,邀请北京、天津、杭州、无锡、苏州等省市的同行以及本市大专院校老龄问题研究工作专家和市区老龄工作者近200人参加,对中心城区社会化养老体系的模式积极建议,提出对策,汇编了论文集。三是撰写文章。积极撰写论文,参与全国和本市的学术研讨,先后曾撰写《发展社区为老服务势在必行》、《世纪之交城市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探讨》、《低龄老人参与老年护理服务再思考》、《静安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情况的调查报告》、《加强老年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老年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等三十多篇文章。1999年召开的迈向廿一世纪国际老龄问题研讨会,我区有7篇文章入选。2002年,我区有三篇论文入选参加由全国老龄委办公室主办的《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对策研讨会》,并到北京参加会议。其中《老年人养老和精神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被编入《“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老龄理论文章》。《静安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情况的调查报告》被评为2003年上海市老龄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党政主导、齐抓共管、积极探索“大老龄”工作新机制》一文被评为2005年上海市老龄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2006年,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百家出版社出版了《城市居家养老评估指标体系的探索》。四是加强了组织建设,建立了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静安分中心,邀请全市12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组成了由区有关部门参加的课题研究委员会。2003年编辑出版了《双高区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论文集》,汇集了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和实际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创新老龄工作的研究成果,对区委、区政府老龄工作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二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推动老龄工作的开拓创新必须以开展老龄问题的科学研讨和调查研究为先导,以本区特点为基础。静安区作为老年人口比例较高的中心城区,必须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区情实际,提出新观点、新理论、新对策,为领导决策服务,为老年人服务。(作者原工作单位:静安区老龄办)市老年学学会筹建经过洪旦平&&& 一九八四年十月,我从上海有色金属研究所的工作岗位上退居二线,时年五十五岁,由市经委推荐安排到上海市老龄委工作。当时市老龄委尚处于初建阶段,秘书长张志昂同志让我负责老龄问题研究组的工作。对我来说,过去几十年在空军飞行学院从事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方面的教学工作,回地方后又在有色金属研究所,也是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对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一无所知。&&& 接触后才知道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社会安定、人民生活的改善、医疗保健事业日趋完善,人民的平均预期寿命也逐步延长,很多人在60岁以后仍有很长的生命空间,但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老有所养的问题、老有所医的问题、老有所为的问题、老有所学的问题以及老有所乐的问题仍然存在,而且随着老年群体的不断增加,便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市老龄委员会虽然于一九八四年初成立,但根据复旦大学人口学研究所提供的资料表明,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早于四年前即一九七九年就超过了全市总人口的10%,达到了联合国提出的人口龄化城市的标准,成为我国第一个率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而且四年来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还在继续增加,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也不断突出来。我到市老龄委老龄问题研究组后,与全组同志即围绕这“五个”老有所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编写《老龄问题研究》资料供大家参考。当时感觉到:&&& 首先,人们对人出生以后逐渐长大,成年后,结婚生子,年老后,逐渐衰老死亡。这种现象司空见惯,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建设的日趋改善,人们对生育观也有所改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年龄结构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及至七十年代末人口已步入老龄化状态而人们尚未觉察,为此,当听说上海人口已进入老龄化状态时,甚为惊奇,对人口怎么会老龄化的?它的发展趋势如何?这一问题的出现是社会的进化还是衰退都是很不了解的。&&& 第二,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后不再有工资待遇,只能依靠养老金生活,但在国家养老金还没有充分储备的情况下,随着退休职工不断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是否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又将如何解决?&&& 第三,退休人员中有相当多的人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或是技术特长,甚至是绝活、绝技,这是人力资源中极可宝贵的财富,一旦从岗位退下来,如果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势必对单位生产和工作造成损失,而他们中相当多的人还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并有继续为社会作贡献的愿望,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继续给他们作为的空间?另一方面在社会上又有不少正在待业的青壮年劳动力,当单位继续聘用退下来的老年人时,有人就认为这是“老年人抢了年轻人的饭碗”,如何认识这些问题?&&& 第四,由于人们生育观的改变不愿多生孩子以及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政策的实施,“4、2、1”家庭结构模式逐渐增多,家庭结构小型化、纯老人户和单身老人户的家庭不断出现,社会福利院、养老院不仅床位有限,而且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才能入住,因此,相当多的老人只能居家养老,但对这些居家养老的老人生活上如何妥善照料,也是亟待研究和解决。&&& 第五,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逐年增加,身体健康状况也会逐渐下降,这是自然规律。虽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仍不能适应,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愈益突出出来,如何解决?&&& 第六,老年人在退休前工作、学习、家庭休息弛张有序,一旦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往往感到无所适从,经济收入下降,身体健康状况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弱化,病痛也逐步产生,随之在心理上会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压抑感。这些心理上的问题也容易导致生理上毛病的产生,即出现所谓“退休综合症”。因此也就出现不同于儿童、青年人的老年心理问题,这该如何解决?老年人离开了工作岗位后,闲暇时间如何打发安排?有些人很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但过去工作时无暇顾及,但退休后如何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等等。&&& 理论总是落后于实际的,感觉到的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由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大量实际问题如何认识它?又如何去解决它?这些都迫使我们从理论上来探讨,从科学的高度去研究制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针、政策。虽然许多高等学校机构就老年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医疗保健等方面已经有些研究,但大多还是初步的,并都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探讨。而一些实际问题往往同时涉及多种学科,为此,这些问题的涌现催着老年科学理论的诞生。鉴于这一情况,一九八四年底市老龄委秘书长张志昂同志向我们老龄问题研究组提出要筹建市老年学学会,在他的指导下,我们研究组的同志从一九八四年底便走访了复旦大学经济系人口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上海社科院人口所、社会学所、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所、华师大的心理学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农科院以及由上海医科大学、华东医院等许多专家教授组织的上海老年医学研究会等等,并发动他们从各自不同角度,围绕老年人的问题去探讨、撰写学术论文,并于一九八五年先后召开几次学术报告会。通过这些活动,大家一致认为需要建立一门从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以及医疗保健学的角度研究老年问题的多学科的边缘学科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老年学。经各单位联名发起并报市委宣传部门批准,于一九八五年底,召开了上海老年学学会的成立大会,会长由时任社联副主席的王眉征同志担任,李敏之、张开敏、王赞舜、袁缉辉等任副会长,秘书长由市老龄委秘书长张志昂同志兼任,洪旦平、周冠虹、陈先淮任副秘书长,理事会由王眉征、王赞舜、卞月娥、邓树勋、孙仲彝、孙曾一、时蓉华、桂世勋、夏德夷、龚兰生、潘穆等三十五位同志组成。为便于各分支学科深入研究,在学会下还分设了老年社会学研究会、老年医疗保健研究会、老年教育研究会、老年心理学研究会、以后又增设老年用房研究会、老年旅游专业委员会等。&&& 学会成立后为给研究和解决老龄问题制定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组织有关高校、研究所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组成若干课题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并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如:《上海市老年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上海市劳动适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预测》、《上海市老龄问题战略对策探讨》、《上海市退休职工养老现状、增长趋势预测和对策探讨》、《关于改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些设想》、《关于退休职工再工作问题》、《“老有所为”是时代的要求》、《上海市“老有所医”发展战略对策初探》、《“老有所学”初探》、《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上海老年人住房、活动场所情况调查和建议》以及《上海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等等,并先后出版了《老年学文集》及《上海市老龄问题战略对策研究》、《上海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等研究报告、文集,为上海市制定老龄问题的方针、政策以及老龄事业的发展规划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制定政策的科学依据。一九九四年市老龄委换届,市老年学学会也换届改选,我便离开了学会,在市老龄委及老年学学会工作共10年时间。(作者:原市老龄委研究组组长、市老年学学会副秘书长)&
上一条:已经没有了下一条:【相关信息】??????????
联系方式:上海市静安区巨鹿路892号2楼
邮编:200040
上海市老年学学会 网址:www.shanghaigss.org.cn
微博:http://weibo.com/
沪ICP备号-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鸿兴印刷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