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这女主和男主妹妹一模一样样的钢之炼金术师男主爱德华扛哑铃的图片

&p&先广告一下:关注“黑白漫文化”,和我们一起研究漫画,快乐阅读!&/p&&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u/&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bo.com/u/&/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br&&br&&br&正文:&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273feb66ff2bcc0ced7_b.jpg& data-rawwidth=&390& data-rawheight=&5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0&&&/figure&&br&&p&钢之炼金术师,荒川弘于2001年起在Enix(现为Square-Enix)旗下的《月刊少年GANGAN》上连载,2010年6月完结,共108话,全套26卷,在2003由BONES社动画化。由于此时作品剧情尚未展开,结局由剧组自编的剧情收尾,引起极大轰动。而在09年漫画剧情步入尾声的时候,BONES社将《钢之炼金术师》推倒重做,沿完整漫画剧情动画化,并命名第二季为《 钢之炼金术师FA》,再次在日本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和热潮&/p&&p&照着本人以往写字的风格,我把这部作品依旧分为几个部分各个方面分别讲述&/p&&br&&p&&strong&“当住在隔壁的小女孩(三岁)知道我是漫画家的时候,听说带着很期待的眼神说”有没有画公主呢?“,小姑娘...对不起,我都是画一些难看的大叔”&/strong&&/p&&p&&strong&(by:荒川弘)&/strong&&/p&&p&荒川弘是在热血少年漫画家中,难得一见的女性漫画家。粉丝们都喜欢称她为‘牛姨’,因为她出身自农家,自画像又是一头奶牛&/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64e33dcbadc4c6baff0e835_b.jpg& data-rawwidth=&206& data-rawheight=&2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6&&&/figure&&br&&br&&br&(决胜胖次)&/p&&p&荒川家是个颇有点规模的饲养奶牛,种植马铃薯的大户农家,但在牛姨的童年,秉承着父亲‘不工作就没饭吃’的家训,牛姨不得不通过拼命劳动来养活自己,同样的待遇也被安排在家里姐弟四人身上,直到她25岁以漫画家的身份出道,牛姨一直在北海道过着务农的生活。农活辛苦繁重,却又健康充实,这段漫长的务农生活,锻炼出了牛姨乐观坚强的性格,也造就了牛姨与土地自然密不可分的羁绊,而这种羁绊更是深深地影响了牛姨的漫画风格&/p&&p&牛姨的画风包涵性非常强,一方面因为她天生的幽默开朗,笔下人物性格或多或少都有点贱贱的恶趣味,令人过目不忘的是牛姨尤其擅长画‘贱笑’这种表情,再严肃的情节,也绝对突然冒出一个搞笑元素让人忍俊不禁,比如无处不在的拿爱德华的身高开涮,或者兄弟二人一紧张就会变成的Q版形象(哥哥是天线,弟弟是套套。。。)&/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454cbe01de0ffdd3cd1d3d24b79545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454cbe01de0ffdd3cd1d3d24b795459_r.jpg&&&/figure&&br&&p&而作为一名女性and母亲,牛姨漫画中不乏温馨情节,真实自然且毫不做作,总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母性的温暖,或者说是一种农家大妈般的直率温柔(笑),比如当别人问她,为什么她笔下的角色全都长着一张圆滚滚的包子脸时,牛姨一本正经的答道“画的太瘦的话,不就像没吃饱一样好可怜嘛!!!”&/p&&p&而当牛姨严肃起来的时候,读者又往往从这名农家大妈的笔触里,被那如大土地母亲一般厚重深沉,宽广无垠的情怀深深震撼&br&&/p&&p&附牛姨大作一张;&br&&/p&&p&&strong&“春天!这是让百姓热血沸腾的季节!这时我们会驾驶一种叫做‘旋转式松土机’的农耕机械,把去年秋天采收之后洒下堆肥,土地挖起来的田地,做个均匀碎土并堆平的工作,四月底到五月初,都会一直驾驶旋转式松土机来工作,播种之前整平的田地,看起来是很舒服的,土壤松软,表面平整,没错,那就像是....&/strong&&/p&&p&&strong&一面宽大几公顷的巨大画布!”&/strong&&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34a3a7c262a742b9b6e08d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34a3a7c262a742b9b6e08d_r.jpg&&&/figure&&br&&br&&p&&strong&“水35升、碳20公斤、氨水4升、石灰1。5公斤、磷800克、盐250克、硝石100克、硫磺80克、氟7.5克、硅3克、铁5克、还有适量的十五种元素,以一个标准的成年人来计算的话,这就是人体的构成物质。顺带一提,这些成分材料,只要带很少一点钱到市场上去,就可以全部买到呢,可见人类是多么不值钱的东西”&/strong&&/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d952ff59ff071a5812f1cfb92e8da89_b.jpg& data-rawwidth=&390& data-rawheight=&5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0&&&/figure&&p&&br&‘等价交换’法则是本漫画中代表了“炼金术”这门科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准则原理,“为了获得某种东西,需要以同等的代价交换”“全为一,一为全”是万物运转不可违背的规律与法则&/p&&p&《钢之炼金术师》之所以经典,最重要的是这部漫画里包涵作者对于生命自然,人性的欲望、贪婪、软弱、狡猾、顽固与动摇深刻思考,不含丝毫的浮夸华丽,让人读起来沉甸甸的&/p&&p&合成兽篇,是钢炼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也是许多读者的心理阴影,这段剧情太悲伤,太令人绝望。在03版动画更是将本来只有一话的剧情用了足足四集播放,感情酝酿了个十足十,当看到不久之前还与艾得力克兄弟玩闹,嬉戏,一起去休斯家见证休斯夫人诞生新生命,为爱德华的国家炼金术师考试加油的小女孩妮娜,还有那只活泼乖巧的亚历山大,如花蕾一般的纤弱生命,被她的亲生父亲修·塔克炼成了一只会说人话的怪物来谋取利益,那个时刻我简直觉得是要崩溃掉了,这太残酷,残酷的令人不想面对只想赶快逃避,当时我连着做了一个礼拜的噩梦,满脑子全是那只眼睛空洞无神的怪物,一遍遍用它那毫无感情的声音低吟道:“爱德华...爱德华哥哥...”&/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4d755a08af1d5a5ea7ceeb_b.jpg& data-rawwidth=&496& data-rawheight=&3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4d755a08af1d5a5ea7ceeb_r.jpg&&&/figure&&br&&p&&br&牛顿爵士曾经感叹道:“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p&&p&修·塔克,‘缀命之炼金术师’,连接生命之人,多么讽刺的称号&/p&&p&合成兽在整部漫画中是个极其极其重要的角色,不论是从情节上还是主题上,都举足轻重。直到最终话,爱德华面对真理时,还不忘说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人类,连一个被化成合成兽的女孩都救不了的普通人类”,而此时漫画距连载合成兽篇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很明显地,牛姨想要通过合成兽妮娜来想别人表达什么,或者说是在思考什么&/p&&p&我觉得分析一部作品,首先要了解制作这部作品的人的人生经历,比如想要深入了解《龙猫》,那就要知道宫崎骏老爷子的童年,由于母亲的肺结核,一家人四处寻找空气清新的乡下屡次搬家,并代替住院的妈妈照顾弟弟的那段难忘回忆,一部艺术作品,难免或多或少总是会看到作者自身的影子&/p&&p&对于荒川弘老师,在她的自传漫画《百姓贵族》中,就有记录一个跟合成兽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故事&/p&&p&牛姨还在上高中时,家里有一只打出生之后就站不起来的小牛,家里请了兽医治疗这只小牛,但因为小牛是在出生的时候伤到了脊柱,医生费劲心思都无法使小牛康复,而善良的荒川妈妈以及牛姨没有轻易的放弃这只小牛,每天都不厌其烦的帮小牛进行按摩来帮助它康复&/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40de46af35d29fa2d97ebd7_b.jpg& data-rawwidth=&319& data-rawheight=&4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9&&&/figure&&br&&br&&br&&p&但小牛始终都没能站起来&/p&&p&后来,医生建议荒川妈妈将这只小牛让给他的研究所,他想将这只小牛当做罕见症状的研究对象,这时荒川母女俩都犹豫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8a5d3205ece23e8013a48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2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08a5d3205ece23e8013a48_r.jpg&&&/figure&&br&&p&总所周知,家畜是一种消费性的动物,对经营没有帮助的时候,如果不尽早处分,就只会浪费人力和饲料费等等的金钱,这种事牛姨从小时候就知道了,但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p&&p&如果这只小牛被医生拿去做研究,那将来还有相同症状的牛出生,它们就会有希望...失去一条生命可以拯救更多的生命,但是变成了实验动物,就表示它会被这样又那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9ae4e9cb9b061cf653c4ffd78d5785a_b.jpg& data-rawwidth=&677&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9ae4e9cb9b061cf653c4ffd78d5785a_r.jpg&&&/figure&&br&&p&结果到了最后,荒川妈妈还是没有下决定让医生将小牛做研究,而是让医生找家畜处理厂给了它个快活,当天处理厂的人就安排卡车过来带走了小牛,因为多留它一天就是多亏一天的钱,现实有点残酷严苛,那只小牛就跟着病死牛与意外死亡的牛一起被带走了,到昨天为止,牛姨还在早晚帮它按摩&/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08c43c87e7d5cde2fa62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08c43c87e7d5cde2fa62_r.jpg&&&/figure&&br&&p&牛姨从小就无数次的经历这种事情,她每一次都在思考这种事情对不对;人类的进步建立在对其他生命的征服上,大自然弱肉强食的法则残酷却又不可动摇,那么,所谓生命的意义,或者生命的尊严,又是什么呢?&/p&&p&人类之所以走出自然食物链,拥有智慧拥有文明,最重要的一点,人类学会了将生命价格化,重点这‘价格’二字,只有人类意识到,不论草木,动物,山川土地,河流水源等的物质资源,包括自己的同类都可以明码标价进行贩卖,所谓的战争,思想,艺术,品格,再抽象的东西,人类都有办法将其用一个精确的数字表示出来,用金钱交易,或是用相同价值的东西去交换,延续数万年的经济消费活动造就了人类社会无与伦比的灿烂文明,这些都没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有时深入思考一下,总是觉得有什么让人烦躁无比,求之不解的感觉,即便我深深地清楚,这个问题是不会有答案的&/p&&p&所以,人总会向神祈祷吧&/p&&p&合成兽在漫画中被斯卡杀掉,我觉得那副画面更像是一个仪式,或许,荒川老师将自己的影子带入的斯卡身上,斯卡分解合成兽时,就如荒川老师亲手将那只小牛送上家畜处理车的时候一样,违背了神意却依然向神祈祷&/p&&p&&em&“神啊...创造世界上所有东西的伟大神明...现在有两个灵魂回到您身边去了,请您让那两个灵魂投入到您那宽大的怀抱中,并且予以他们安息与救赎...”&/em&&/p&&br&&br&&p&&strong&我是被你们称为世界的存在,或曰宇宙,或曰神,亦是真理,可为全,亦可为一,而我,也是你&/strong&&/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4ccb02dffccdd95c07218f_b.jpg& data-rawwidth=&340& data-rawheight=&34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0&&&/figure&&br&&br&&br&&br&&p&真理之门,顾名思义透过这扇门,可以窥伺真理&/p&&p&真理是什么呢?牛姨在漫画中给出了一个乍看起来很玄乎的设定所谓——“称为世界的存在,或曰宇宙,或曰神,亦是真理,可为全,亦可为一,而我,也是你”,直到故事的最后,牛姨才大致略略的描绘了她笔下这个代表‘真理’的白色小人究竟代表什么,说它是大致,略略,那是因为真理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空中楼阁,一向叙事严谨的牛姨没有将’真理‘用死板的条条框框设定死,展现了一种近乎于理想状态中的‘真理’的存在&/p&&p&其实钢炼这部漫画有很多独特的故事设定,比如说主角艾得力克兄弟二人,热血漫画中为了推进情节发展总是会在主角团队中设定一个强势勇敢的正面角色及其他开始时不那么坚强,给主角拖后腿然后等着主角去拯救他/她,千辛万苦的冒险旅程中一起成长一起坚强之类等等,有弱点才有衬托故事才可以顺利展开。然而钢炼这部漫画有趣的地方就在于,主角兄弟二人,虽然性格迥异,但都是聪明绝顶,坚强勇敢的人,互相扶持,不离不弃,这种主角二人组合光芒实在是十分别出心裁的设定。之后还有钢炼配角人物们,尤其是女性角色,可能是结合了牛姨自身的家世,钢炼中的女性角色都是勤劳勇敢,认真工作不输男人的坚强女性,温蒂的存在,成为兄弟二人坚实的后盾,不论兄弟俩面临怎么样的挫折,困难,迷茫,故乡总有一个温暖的家,一位善良的女孩一直在守候他们&/p&&p&言归正传,下面要说的是整部漫画最核心的设定,万物的起始,万物的终点,所有一切的因缘羁绊,那就是真理,或者说是神&/p&&p&还是要先说一下钢炼漫画原作,也就是FA将会遵循的大致设定,我对剧情梗概最苦手了,这里摘自某瓣:&/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efcb5caca8eaf253b309de_b.jpg& data-rawwidth=&507&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efcb5caca8eaf253b309de_r.jpg&&&/figure&&br&&br&&br&&br&数百年前,沙漠国家克赛尔克尔斯的一名没有姓名的少年奴隶“23号”被炼金术师抽取血液进行试验,由此诞生了拥有一切知识的“烧瓶中的小人”,“烧瓶中的小人”为感谢23号所提供的血液,为他取名“冯o霍恩海姆”,并教授他文字与炼金术,使他摆脱奴隶身份,成为了炼金术师的助手。后来国王向“烧瓶中的小人”询问长生不老之术,并按它所传授的方法画下了全国范围的国土炼成阵,最终以全国人民的灵魂炼成了贤者之石,最后剩下的只有两个长生不老的“人”——或者说两颗贤者之石——拥有一模一样的容貌、体内各自蕴藏着一半国民灵魂的霍恩海姆与“烧瓶中的小人”。&/p&&p&此后霍恩海姆四处流浪,直到与爱德华和阿尔方斯的母亲相遇,在拍摄全家福照片时第一次流下了眼泪,现在的愿望是实现与妻子之间未能完成的约定:一起死亡。&/p&&p&“烧瓶中的小人”则成为幕后黑手最终BOSS“父亲大人”——用自己所舍弃的感情制造以七原罪为名的人造人,暗中推动爱德祖国的历史发展,在边境不断引发战乱造成牺牲,为的只是完成更大的国土炼成阵,实现自己的愿望——成为“完全的存在”。&/p&&p&再结合牛姨取材的古典文献中的炼金术,“贤者之石可能是一种聚集着灵魂(普纽玛)的高能量物质”的说法自西方炼金术起源的古希腊古埃及时期起便已存在,贱金属中本来就包含着贵金属(或者说“提升”为贵金属的可能性),最后的结果(炼金术士追求的金或者贤者之石)就蕴藏在原初第一物质当中;亚里斯多德认为自然中的一切物质存在都有其目的,比如毛毛虫的目的就是变成蝴蝶,而自然本身的目的就是成为“完全的存在”;炼金术士竭尽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对物质的提升,是帮助自然走向“完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我,从人世中得到解脱——将物质提升到“完美”也是一种“解脱”。&/p&&p&16世纪瑞士炼金术士帕拉赛尔斯(霍恩海姆的名字出处)提出了最早的人造人理论,即将人类*河蟹*放在密闭的蒸馏瓶中保温数十天,瓶中就会诞生出半透明的人形胚胎,因此当时的人们认为父亲的精子中就蕴藏了孩子的整个形态,卵子只是起一个培养作用,而这个想法正起源于炼金术核心理论“一即一切”&/p&&p&故事最终章的boss战,烧瓶中的小人以国土炼成阵消耗了亚美斯特利斯国5000万人的灵魂,打开了通往真理之门,将神拉到自己身体里,追求完美的存在,有人说这是将5000万人的知识集于一身,这巨大的信息量既是神,但这种说法很明显是不正确的,因为不论人类再如何睿智,不论炼金术,或者科学怎么发展,永恒的两个问题,‘灵魂’与‘死亡’的意义,始终无人知其奥秘&/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8cdd2da6e572d9dfae382_b.jpg& data-rawwidth=&528&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8cdd2da6e572d9dfae382_r.jpg&&&/figure&&br&&br&&br&&p&其实,神,即是人本身&/p&&p&真理的神秘正如灵魂的神秘,灵魂的力量是强大又互相影响的,许多灵魂聚在一起,便会产生友谊,爱情,憎恨,嫉妒等等复杂的感情,而再由这些感情影响人类的关系进而产生变化影响历史&/p&&p&学习人类历史时,会了解历史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比如说有没有慈禧这号人物,这段历史的终点,清帝国注定会灭亡,但换一个喜好战争变革的领导者,历史在前进到终点之前的进程又肯定会发生不小的变化,可能灭亡的速度快点慢点,亦或是灭亡的更丢盔卸甲一点,历史貌似亚当·斯密在经济学中所说的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操控玩弄,然而人类历史却是由一个个普通人类构成的,人类可以依靠自身的挣扎,某种程度上对抗命运的玩弄,而这又会深刻地影响到周围其他人的人生&/p&&p&这种看似不可不随波逐流,又仿佛走向必然的戏剧化进程,操纵这一切的,就是神了,亦是人类本身&/p&&p&动画中,‘真理’说话时的声音是由世间众生各自的声音汇集起来的共鸣一样,真理即是所有人类灵魂的共鸣,是一种统筹思念共同体,即&strong&“而我,也是你”&/strong&&/p&&p&这么一想,烧瓶中的小人出身自人类的血液,利用人类的灵魂,制造贤者之石遍布亚美斯特利斯国土地底来抑制大地自然的力量,分离自己的感情制造“七宗罪”自称父亲模仿人类组造家庭,却鄙视人类,鄙视人类的感情,肆意践踏人类的灵魂追求力量追求完全的存在,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p&&br&&p&&strong&“就跟以前人说的’事实比小说还要神奇‘这句话一样,我在看记录片时,常常哭的稀里哗啦的,并且觉得’创造的故事果然比不过这种东西啊‘,我把这个事情跟前辈漫画家提起时,对方跟我说’创造的故事就可以在本来已经没有希望的故事里创造希望‘,我听完这句话后,觉得它深深地打动了我的漫画魂&/strong&&/p&&br&&p&当烧瓶中的小人终于用国土炼成阵打开通往太阳月亮的‘门’,将神拉到自己体内时,明明是部少年漫画,我都一度感觉主角们肯定完蛋没戏了(笑)&/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79f1b98bd6d9cf66732f_b.jpg& data-rawwidth=&528& data-rawheight=&2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79f1b98bd6d9cf66732f_r.jpg&&&/figure&&br&&br&烧瓶中的小人失败了,它败给了它所鄙视的人类,败给了自己的狂妄,更是败给了自己的自卑&br&&br&&p&它出身自无名无姓,没经历任何教育的奴隶2&/p&&p&3号的血液,却有着超越人类的智慧,比他的主人更丰富圆滑的感情,它的出生毫无意义,纯粹是人类无意中制造出来的人造人,但它却秉承着一股本能般的执着,想要成为“完全的存在”&/p&&p&于是烧瓶中的小人分离了它的感情,所谓的七宗罪,消灭了它灵魂里所有的人性弱点,拥有超越了人类的力量,操控5000万国民的性命,它已经在人类世界中实现了超脱&/p&&p&但烧瓶中的小人又如此的自卑,它靠贤者之石来窃取神力,纵然贤者之石可以无视“等价交换”原则,纵然它是可以炼成任何物质的法术的增幅器,但贤者之石是用他人灵魂所制造出来的属于别人的东西,这就如一个盗贼窃取了高级品放在自己身上,就感觉自己很高贵一样,利用他人的力量,紧紧捉着所谓的“神”,并不会使自己变的如何伟大,就像它的真理之门一样,空荡荡的一片&/p&&p&烧瓶中的小人,不过是一个自作聪明的小贼罢了&/p&&p&不过,如果说烧瓶中的小人失败是咎由自取,是不是有点对不住我们那些拼命奋战的主角们呢(笑)&/p&&p&钢炼的Boss战从45话“约定之日”开始至63话“门的对面”结束,不到一天的战斗足足打了19集,剧情节奏之密集让人透不过气,可见主角们的战斗多么艰苦,这也再一次体现了牛姨的剧情操控能力多么恐怖,要知道钢炼故事里主角光环是很弱的(可悲的豆丁),没有一次实在打不过了就索性开挂变超级赛亚人,或者像妖精的尾巴里那样,最后决战时直接把对手吓跪地上缴枪认输,最后战斗的胜利,是所有人共同拼搏争取到的&/p&&p&霍恩海姆用四百年的时间与自己身体里五十三万六千三百二十九人通通交流协调完毕,在国土炼成阵的破绽初逐一洒下自己的鲜血,使得烧瓶中的小人在获得神力不过几分钟后变被破解,丧失了5000万份灵魂的贤者之石的力量,濒临被神反噬,斯卡德哥哥布下逆国土炼成阵,将烧瓶中的小人埋在国土下数量庞大的贤者之石无效化,大地之力不再受束缚,爱德华等炼金术师可以直接运用地壳的力量对抗“神之力”,还有对付懒惰的阿姆斯特朗姐妹,在于大总统战斗中牺牲的胡爷,北方军熊少尉,反抗‘父亲’的贪婪格利德,少一个人的努力,都不可以&/p&&p&烧瓶中的小人毕竟是出身自人类血液,它无法挣脱人类的局限,它和它的‘孩子们’(七宗罪)一边高唱着人造人的骄傲,却在自身有危险时,靠这种下等生物的灵魂苟延残喘,它们,不美丽&/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beeeee54ff3_b.jpg& data-rawwidth=&370& data-rawheight=&5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0&&&/figure&&br&&br&&br&&p&不可一世的父亲大人,被‘神’反噬之后却是这么一副丑陋的模样&/p&&p&人造人终究无法彻底抛弃人类的感情,因此前后两代“贪婪”才都能那么令人敬佩心痛,而“愤怒”大总统与他的“傲慢”假儿子所表现出的对总统夫人的那一丁点点感情,也由是越发令人动容,为之唏嘘。&/p&&p&我不由得想起科幻小说《乡村教师》,如果有一天,真的外星高文明造访地球,一定会为人类这种智能生物感到惊讶吧“比如,这个行星上生命体上下代没有记忆知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他们的个体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这种器官在这个行星以氧氮为主的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而这种方式信息传输的速率仅仅有大约每秒1至10比特。&/p&&p&更特别的是,这种生物,他们每个人都有无法计算衡量的庞大感情数据,却能用这种相互间用每秒1至10比特的低速率进行交流,彼此间获得理解,进而创造出文明,创造出希望,人类的感情,人类的羁绊,还有什么比这更神秘,更美的么?&/p&&p&在没有希望的故事里创造希望,这不仅仅只是漫画的内容,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吧&/p&&br&&p&&strong&杀戮的时候,要对生命保持敬畏。&/strong&&/p&&p&&strong&慈悲的时候,要对邪恶保持清醒。&/strong&&/p&&br&&p&活下来,亦或是死亡,所谓人的一生片刻的插曲,或是结束&/p&&p&罪孽深重如斯卡,他活了下来,这个杀人如麻的复仇者在最后的最后醒悟并悔过,却没能用自己的死亡来一笔勾销那些血债。他活了下来,第二次,死神嶙峋的脸又露出了拒绝的微笑,看不出是祝福还是嘲讽。活下来总是比较难。活着,就注定无法一笔勾销,必须面对罪过,必须担当责任,幸而他手臂上纹身的内容,已经不再只是分解与破坏。&/p&&p&塞利姆少爷。最起始也是最强的人造人,他活了下来,最“傲慢”的变得最弱小最卑微,然后从头来过,作为人类长大,七宗罪唯一的幸存者&/p&&p&七宗罪其余人的死亡,更是仿佛冥冥中自有定数,*河蟹*lust烈火焚身而死,愤怒wrath被复仇而死,暴食gluttony被他人吃掉果腹,怠惰sloth奔跑劳累而死&/p&&p&最令人深刻的,是贪婪greed,与嫉妒envy的死亡&/p&&p&greed正如他的名字一般,天性注定最贪婪的、重欲无厌的、金钱女人地位权力什么都想纳为己有的他用自己“最初也是最后的谎言”保护了姚麟,给了父亲大人至关重要的一击,他在最后一刻放下了自己的高傲,称姚麟、爱德等伙伴们为“灵魂的朋友”,世界上最贪婪,最无非满足的人,最后竟然学会了满足与放弃。 心满意足而死&/p&&p&他说,“已经足够了”,再见了。&/p&&p&而envy,则是钢炼漫画中最有争议的一号人物&/p&&p&七宗罪在宗教中的排序准则在于对爱的违背程度。其顺次序为: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饕餮(暴食)及色欲。但在本漫画中,傲慢对人类产生了感情,而对人类伤害最大,最卑鄙,也是最鄙视人类自命不凡的人造人(不要看着我,你们这些蝼蚁!),变成了嫉妒的化身,恩维&/p&&p&但丁神曲中,最嫉妒的解释为:“Love of one's own good perverted to a desire to deprive other men of theirs”){译: 对自身优点的爱堕落为一种剥夺他人优点的欲望。 }&/p&&p&他伪装成亚美斯特利斯军军人,射杀伊修瓦尔平民,挑起伊修瓦尔歼灭战,实行种族灭绝,他伪装成休斯的妻子,让休斯这个伟大的丈夫,父亲在无比的绝望的被暗杀&/p&&p&恩维,是在整部漫画中,他以人类的憎恨,哭泣,自相残杀为乐,是最喜欢触动人类感情底线的怪物&/p&&p&而他,也是最可悲的人物&/p&&p&他鄙视人类为蝼蚁,自身的原型却是一只丑陋的虫子,满身挂满腐烂人类尸体的恶心怪物,他有强大的力量,但他总是被人类打败&/p&&p&人类比人造人软弱,会遭受打击,感到沮丧,即使偏离正道,被别人打倒,失魂落魄,依然会不断挣扎对抗,周围的人会彼此支持&/p&&p&其实,恩维嫉妒这样的人类,他每句台词都在鄙视人类,他没句话都有人类这两个字&/p&&p&“舍小就会取大,稍微想想就会明白了,可这样人类就无法出手了”&/p&&p&“不过说到底,你们人类就是这样”&/p&&p&“反正要变身的话,还是年轻美丽的好一些”&/p&&p&“人类真是愚蠢啊,为这些无聊的事拼上性命,到底是人类啊”&/p&&p&“哼,弱小的人类!”&/p&&p&“我恩维会去嫉妒人类么!”&/p&&p&最终的结局,恩维耻辱的,像块破布一样,被他鄙视的人类,他眼中垃圾一样的东西,彻底打败,更耻辱的是,他竟然被这些垃圾般的人类所理解&/p&&p&嫉妒他人的家伙,最终自己杀掉了自己&/p&&p&或许,人造人这种由人类负面思想中诞生的生命,自打出生就是可悲的吧&/p&&br&&p&世界本来不分正义邪恶,生命的贵贱,道德和责任,都是人类自作主张建立起来的,人类真是任性啊&/p&&br&&p&&strong&“我一定会回来接你走的,你等着我啊,等着啊!!”&/strong&&/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31cb1a829ae2ec676e2_b.jpg& data-rawwidth=&523& data-rawheight=&2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31cb1a829ae2ec676e2_r.jpg&&&/figure&&br&&br&&br&漫画十四卷附录里的一个小故事&br&&br&在艾尔里克兄弟俩还是很小的时候,在阿尔刚出生没多久,在两个小家伙还是很喜欢互相吵架闹脾气的熊孩子的时候&br&&p&由于艾尔里克家新添了一个艾尔,从前只看着爱德的母亲开始不得不分配更多的时间来照顾阿尔,久而久之,爱德不由得嫉妒起来,开始殴打,欺负阿尔,某一次被母亲看到之后,生气地责备爱德“你是哥哥吧,是哥哥就该保护弟弟啊,快跟阿尔道歉!”&/p&&p&爱德依旧发脾气不理妈妈,反而更加觉得妈妈偏心,妈妈也只好无奈的走开了&/p&&p&碰巧这时候爸爸霍恩海姆就在爱德身边,就跟他抱怨起来“妈妈每次都说‘因为你是哥哥,所以你得忍耐’,妈妈一定很讨厌我,她根本不爱我”&/p&&p&出乎爱德意料的是,霍恩海姆反而惩罚了爱德,罚他拎着一个好重好重的水桶,叫他“在我说好之前,乖乖的罚站!”&/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6f1fa0dd380e1c884cd_b.jpg& data-rawwidth=&667&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6f1fa0dd380e1c884cd_r.jpg&&&/figure&&br&&p&理所当然,爱德不久就放弃了“那么重,要我一直拿着根本不可能!”&/p&&p&“原来如此,你很快就会放弃啊,那个东西(水桶),就跟一个小婴儿一样重,你生下来时,也是差不多那么重,多利亚(妈妈)的肚子,就承受了好几个月这样的重量,但是你妈妈在你生下来之前,都一直带着那个东西,并且保护着他”&/p&&p&“如果她讨厌你,根本就不会去做这么辛苦的事情”&/p&&p&“所以别再说她不爱你”&/p&&p&浓浓的兄弟羁绊,还有父亲的谆谆教导&/p&&p&兄弟二人,彼此扶持前进,因为他们的旅程是为了偿赎罪过,在无数次的生离死别,无数次的成长之后,他们依旧坚持一个很天真但却很高尚的原则,不杀害别人的生命,不使用贤者之石&/p&&p&当阿尔方斯用灵魂当“过路费”换回了哥哥的右手的时候,我不由得紧张期爱德要怎样带回阿尔的整个人——肉体与灵魂——在执意不用贤者之石的情况下。 &/p&&p&虽然钢炼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少年漫画,但因为这个故事是由一向干脆狠辣的牛婶操刀,因此最后到底会怎样,实在让人有点担心。阿尔用自己的灵魂换回了爱德右手的时候,理所当然爱德会去找他回来,这个温柔体贴、登场伊始就一直是盔甲,最后还为哥哥付出了灵魂(那已经是他唯一能支付的代价了)的好孩子怎么会便当?&/p&&p&那么爱德会怎样? &br&&br&为弟弟牺牲性命的话,不失俗套感人,燃烧至只剩灰烬也算壮美,但那样就不是艾尔里克兄弟了,正如大校所说,“他很清楚自己一个人被留下的恐怖与绝望”,他绝不想让弟弟也遭遇那种情况。 &/p&&p&那么,他还能付出什么来换回阿尔的一整个人?为了不违背与阿尔立下的誓言,他甚至不愿意使用贤者之石,更不想牺牲父亲仅存的最后一点生命&/p&&p&他付出的代价是,告别真理,交还自己使用炼金术的能力&/p&&p&那个被烧瓶中的小人花费5000万人的性命,依旧无法到手的真理,却被爱德华天才般的恶作剧反将一军&/p&&p&真理也不由得诧异不已,进而又笑了起来,他就这样被简单的击败了&/p&&p&兄弟俩为了真理付出了太多,牺牲了太多,放弃的时候,却是如此的安详与期待&/p&&p&放弃了真理,爱德因此有了远远超过烧瓶中的小人的勇气和自信,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和艰难的事情,但失去力量的爱德,依然有值得信赖的同伴,依然会勇敢坚强的去旅行&/p&&p&再最后,阿尔甚至打破了等价交换原则,“不是拿了10就还10,收到10还要加上自己的1,还上11份才行,虽然渺小,但这是我们找到的新法则,虽然,需要以后证明”&/p&&p&所谓的真理,就如此被轻而易举的打破了&/p&&p&打破真理的人,不是拥有力量的强者,反而是虔诚渺小的信徒,这也许是真理大人那不容易被理解的冷幽默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cfd2fecc06bccf05bb3a78b_b.jp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2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cfd2fecc06bccf05bb3a78b_r.jpg&&&/figure&&br&&br&&br&&p&-完-&/p&
先广告一下:关注“黑白漫文化”,和我们一起研究漫画,快乐阅读! 正文: 钢之炼金术师,荒川弘于2001年起在Enix(现为Square-Enix)旗下的《月刊少年GANGAN》上连载,2010年6月完结,共108话,全套26卷,在2003由BONES社动画化。由于此时作品剧情尚未展开…
这是我去年写的关于Discourse的论文,节选了一段,非常详细的解释了&b&知识&/b&和&b&权利&/b&在&u&Discourse&/u&里面的关系,或许可以帮到你。&br&&br&
Language is extensively used in daily
life and it is one of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what Michel Foucault calls
“discourse”. Hall wrote that “Discourse is about 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rough
language,” (Hall, S., 1994, P.44), exemplifying the power of language in
shaping the way subjects think or act in any particular society, or shaping
“discourse”. In Foucault’s article ‘The Incitement to Discourse’, he uses the
example of sexual discourse, in seventeenth,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to show how the government used knowledge and power to regulate
people’s conduct. He writes “In order to gain mastery over it [sexuality] in
reality, it had first been necessary to subjugate it at the level of language.”
(Foucault, M,. 1997, P.491) The way to use knowledge is to control the
language, and as Foucault shows, knowledge is inevitably intertwined with power.
When Foucault describes the discursive erethism of sex since eighteenth century,
he claims “these discourses on sex did not multiply apart from or against
power, but in the very space and as the means of its exercise.” (Foucault, M,.
1997, P.496) Thus we can understand the production of discourse being the
result of interplays of power between various subjects. &br&&br&&br&&br&&p&&b&Reference&/b&&/p&&p&Hall, S.,
1997: “From Language to Discourse” in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Sage, London, pp 44-47.&/p&&p&Foucault,
M., 2006: “The Incitement to Discourse” in Jaworski and Coupland (eds) The
Discourse Reader, Routledge, London, pp 491-98&/p&&br&&p&&b&&u&100%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u&&/b&&/p&
这是我去年写的关于Discourse的论文,节选了一段,非常详细的解释了知识和权利在Discourse里面的关系,或许可以帮到你。 Language is extensively used in daily
life and it is one of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what Michel Foucault calls
“discourse”.…
没有区别。&br&非要区别吗?别区别啦兄弟。大学里的老师自己都讲不明白。&br&&br&&b&法国人不是人。&/b&&br&法国人是现代文化人。&br&这两个都是闲得蛋疼的法国人搞出来的概念,关于现代后现代的概念大部分都是法国人搞出来的。原因是知识分子之间互相的不服气。你知道法国的知识分子太可怕了,聊起天来说的都不是人话。&br&有人说是因为咖啡+红酒会深刻影响人的大脑,把这些法国人的脑子惯坏了。前味、中味、后味、回味,在法国人那里,都不是一个味。&br&接着,你搞一个主义,我就反思一下你,搞另一个,他再反思一下我,再搞另一个,……就这样,后,后,后的就出来了。&br&“后现代”这个词,是从时间的角度下定义,也就是拆迁,对“现代”的拆迁。&br&“后结构”这个词,是从符号的角度下定义,也就是拆散。对“符号”的拆散。&br&这是没有区别的。&br&不光是艺术家、建筑师,而是全部。各门各科哲学、艺术界的知识分子都在这个环境里。&br&好在有一个人是明白的。&br&&br&&b&德里达最明白。&/b&&br&对吧,最接近我们现在说话方式的是这个人。不过好像也已经死了。这个人厉害,是真正的专家。他写过好几本书,里面讲得很明白。如果你只是想写论文交差用,依我看把他抄一抄改一改就OK。&br&照德里达的意思,这些概念外国人学起来会难搞懂,是因为你不是法国人。说真的,你要是法国人你根本就不会问出这个问题。&br&第一个原因是饺子。&br&中国人不会问出来水饺跟煎饺有什么区别。但老外一定搞不明白的。中国还有蒸饺、锅贴、包子、烤包子、生煎,要命了。然后饺子里还有韭菜鸡蛋馅、猪肉白菜馅、虾仁荠菜馅等等。昨天我去吃小笼包,要了好几种,连蘸料都是不同的,老实讲我没有吃出分别。我这个中国人尚且如此,老外不直接傻了才怪。&br&第二个原因是文革。&br&这两个主义都是我国文革那段时间出来的,中国的文化在忙上山下乡,法国当时在搞这些,根本不在一个语言环境里。然后现在才逼着我们的学生学这个,这个已经过时了。概念的学习已经过时了。导致现在欧美的学生在创作,我们却在学概念。这个不是你的问题,是学校的问题。&br&&br&&br&&b&钉子。&/b&&br&关键是对钉子的认识。当然我们说的并不是钉子户。&br&就是钉子本身。&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db9e802e4360fab8ddc2e_b.jpg& data-rawwidth=&707& data-rawheight=&8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db9e802e4360fab8ddc2e_r.jpg&&&/figure&&br&之前,我们认为钉子是个物体,而且每个钉子都是一样的。你认识了一个钉子就明白了所有钉子&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d57e80ea17c0_b.jpg& data-rawwidth=&629& data-rawheight=&4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d57e80ea17c0_r.jpg&&&/figure&后来,我们发现人不是钉子,每个人都不一样,你认识了一个人不代表你能明白所有人&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04fd8b5cee0cf33c9a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04fd8b5cee0cf33c9ad_r.jpg&&&/figure&现在,大家都知道了,研究每一个个体,比研究整体要更准确,也更有意思。这个是隈研吾的木建筑,钉子你是看不见的,但这个东西显然本身就是个钉子&br&&br&钉子,就是这样一种基本符号。&br&&br&算了这个问题太烦人了,真不喜欢回答。来另一个。我最爱玩的一个手机游戏。&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62ea846edf0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62ea846edf0_r.jpg&&&/figure&这个游戏的主角是这个绿皮小人。游戏的进程是非常后现代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6b56d8f780e11c635c8fb354f85646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6b56d8f780e11c635c8fb354f85646c_r.jpg&&&/figure&他会吃人,后现代是毁三观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a45b31b7db2f73cd3c2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a45b31b7db2f73cd3c2e_r.jpg&&&/figure&吃完人他就会复制,你看这个已经吃了5个人,你就变成了5个人&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f1e01fd2b918933afb8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f1e01fd2b918933afb85_r.jpg&&&/figure&会有宝盒,碰到宝盒你就会变形,变成这个章鱼怪就是变形的一种,就会很无敌&br&&br&哈哈。是不是很后现代加后结构。&br&再好比我们说七八十年代的摇滚明星,当你说到柯特柯本,古典的说法会说他是一个歌唱家,现代的说法会说他是意见领袖,后现代会叫他做一个青年文化明星,后结构会说他是一个文化符号。看见没,文化就是一个麻烦。用文化来分析、解构,会把一个人最终分析到一个物体的地步。&br&其实他只是一个男人。&br&&br&别再邀请我回答这种学术问题啦。我看到概念就头大。&br&真的,我要是你,我就抽些时间去多读两遍《恋人絮语》,罗兰巴特刚好也是你说的这俩主义的代表人物。人写得多性感啊。比你研究这个有意思多了。
没有区别。 非要区别吗?别区别啦兄弟。大学里的老师自己都讲不明白。 法国人不是人。 法国人是现代文化人。 这两个都是闲得蛋疼的法国人搞出来的概念,关于现代后现代的概念大部分都是法国人搞出来的。原因是知识分子之间互相的不服气。你知道法国的知识分…
薛定谔的猫实验,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符合量子力学的随机触发装置。&br&先简单介绍一下实验流程吧。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有一只猫,和一个装满毒气的装置。装置有50%的概率开启,如果开启的话,装置内的毒气会杀死盒子里的猫。&br&&br&好,现在回到这个前提条件,就是装置的随机性。这50%的概率,不是简简单单的投一枚硬币,50%几率正面,50%几率反面这么简单。假如你只是投一枚硬币的话,那么你的掷出力度、掷出角度、硬币旋转的线速度,空气阻力,硬币旋转产生的空气动力,甚至是硬币表面的分子分部、地球的地转偏向力,任何细微的数据全部集中在一起,经过庞大的计算的话,那么在硬币投掷出去的瞬间,得到的结果其实早已注定,根本没有所谓50%的随机性可言。&br&&br&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投掷硬币的所有数据,都在“宇宙”的观察中,所以“宇宙”知道“装置”是否会喷射毒气,换言之,盒子里的猫是无法“量子化”的。&br&&br&这个实验的核心,既不是盒子,也不是猫,而是可以产生真正的“随机”的装置。其原理就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可预测性。机关由一个放射性原子所控制,其裂变则触发机关。这个装置可以捕获“宇宙”所无法观察和计算到的随机数,并根据随机数的结果,有50%的概率将毒气释放。&br&&br&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在盒子封闭起来时,猫就会处于活着和死去的叠加状态。因为连“宇宙”都不知道盒子里的猫,是活着还是死亡。&br&&br&再这之后,我们人类,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在我们开启盒子时,我们就充当了宇宙的“观察者”的角色。在我们开启盒子时,原本处于生死叠加状态的猫,就会通过我们的眼睛,被“宇宙”所观察。“观察者”存在时,原本包裹着猫的“概率云”就会坍塌。根据装置给出的结果,假如装置喷射了毒气,那么叠加状态的猫的“活猫”部分,就会随着“概率云”塌缩,我们就只能观察到死去的猫。反之,如果装置没有喷射毒气,那么“死猫”就会塌缩,我们会观察到一只活着的猫。&br&&br&另外,猫为什么不是宇宙的一部分呢。&br&首先,猫被封闭在盒子内,盒子中的随机装置将左右它的生死。&br&所以,猫本身会被“概率云“包裹。也就是说,猫处于活着和死去相叠加。这个叠加无法互相观察。叠加状态的”活猫“部分,认为自己一直活着。而”死猫“部分就只知道毒气喷射,随后就成为了一具尸体。&br&一个“装置喷射了毒气”,和“一个装置没有喷射毒气”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形,在盒子里同时出现又互不干预,当盒子内的情形暴露在“宇宙”中,才会有其中一种与随机装置给出的结果不一致的情形塌缩消失。&br&( ?_ゝ`)这也是量子力学的魅力啊,微观世界的现象,在宏观世界投影到”猫“身上,就是这么奇怪、纠结、和难以置信。&br&&br&——————————————————————————&br&再简单讲讲“观察者&部分吧。&br&收到一些关于”猫为什么不能观察自己“的问题,发现似乎是我对于这个解释所举的例子不够好。&br&那么,我再来重新解释一下吧。&br&回到盒子里,仍然有一只可怜的小猫,和一个随机装置。这次装置连接的不再是毒气瓶了,而是连接到一个装满水的喷头。装置内的放射性原子裂变则触发机关,喷头就会将水喷到猫的身上。&br&然后,我们封闭盒子,耐心等待。&br&此时盒子内,就会出现干猫和湿猫叠加的情况。干猫和湿猫无法互相观察。&br&&br&”干猫“部分,它的经历是,被愚蠢的人类关到一个盒子里,过了一段时间后,盒子打开,它非常不耐烦的跳了出来。&br&”湿猫“部分,它的经历是,被愚蠢的人类关到一个盒子里,盒子封闭以后,喷头喷出水,将自己弄湿了。盒子打开后,它非常愤怒的跳出来,想办法甩干身上的毛。&br&&br&一个盒子里只有一只猫,盒子打开,在我们的观察中,就会有其中一只随着”概率云“塌缩。&br&所以,只会有一只猫跳出来。&br&&b&&u&无论这只猫是干猫还是湿猫,在它们的经历经历中,都没有遇到过另一个“自己”,而是同一只猫的两种不同经历同时出现在盒子里,直到其中一种经历随着“宇宙”的观察而消失。&/u&&/b&&br&所以,猫,无法充当”观察者“&br&&br&&br&——————————————————————————&br&学文科的同学们注意了。&br&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让人类或是任何生灵或是任何电子设备,去猜盒子里的状况。&br&盒子想要蒙蔽的,是“宇宙“。&br&人类,任何生灵,任何电子设备,只是宇宙的”观察者“&br&实验有趣的地方在于盒子内的概率云被观察前的状态。&br&而不是想办法在”宇宙“知道答案之前掀开盒子看一看。&br&人,任何生灵,任何电子设备,都是宇宙的一部分,它们观察到了,宇宙也就观察到了,盒子内就不再有”概率“,只躺着”结果“了。
薛定谔的猫实验,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符合量子力学的随机触发装置。 先简单介绍一下实验流程吧。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有一只猫,和一个装满毒气的装置。装置有50%的概率开启,如果开启的话,装置内的毒气会杀死盒子里的猫。 好,现在回到这个前提条件,就…
legal high&/b&&b&有非常完整的三观体系,而且非常易于理解,那就是一个右派对自由的认知,就是一个右派眼中的自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b&&i&(此处经 &a data-hash=&b4a2bdbade6fd8da0740ab& href=&//www.zhihu.com/people/b4a2bdbade6fd8da0740a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b4a2bdbade6fd8da0740ab& data-hovercard=&p$b$b4a2bdbade6fd8da0740ab&&@Willoughby&/a& 老师指正,我认识到自己对右派的认知和使用是不准确的,由于本人专业知识太有限,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替代描述,因此就将原答案放在这里了,各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对左右的概念再去深入研究) &/i&&/p&&br&&p&
虽然已经有好多回答了,但看了排名靠前的几个答案,真觉得挺失望的。大多数答案都是说,“这是作者的圈套,只是不断变换观察世界的角度,给观众以新鲜感罢了”。竟然还有人说legal high不负责建设三观,只负责颠覆三观。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我只想说,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无法理解别人的三观,就言之凿凿信心满满地说别人其实没有三观这种话。&/p&&br&&p&&b&回到正题,&/b&&b&legal high&/b&&b&的三观就是想告诉你一个右派的世界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b&&/p&&p&&b&一、按现有规则行事是文明的底线&/b&&/p&&p&首先,legal high的中文翻译就导致了很多人对这个片子的误解。国内主流翻译是“胜利即是正义”,很容易让中国人想到“成王败寇”,“为了胜利可以不择手段”之类的意思。虽然剧中古美门经常强调要不惜一切手段去赢得胜利,但他并非不择手段的,&b&那就是他从来都是在法律的框架下行事&/b&&i&(此处也有许多专业人士提出异议,本人承认自己是法盲,法律专业知识完全没有,因此这句话说的也很不准确,本人想表达的大概意思是“在游戏规则框架下行事,即便钻规则的空子也是对规则的尊重,聪明人钻空子,制定规则的人再去修补漏洞,这个过程总归是一个良性的过程,远远比无视规则、破坏规则要强得多”。不过还是由于本人专业知识太有限,难以找出替代的表述,同时认为这个表述不影响我对这部剧三观认知的表达,因此也不做修正了)&/i&。即便是看起来下三滥的手段(例如怂恿记忆模糊的证人作出有利于委托人的证词、用不光彩的手段窃取证据等等),那也是利用现有规则的漏洞。&b&注意:利用规则漏洞其实也是对规则的尊重。如果一个人无视规则,那他根本不需要去费心研究规则有什么漏洞,只需要无视规则、破坏规则就可以了。(与之相对,羽生就是规则的破坏者,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国”,一直在试图破坏掉现有的规则,后面再详解)&/b&所以古美门不管动用什么样的手段,都是想尽一切办法,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去打赢官司,法律要什么证据,我千方百计也要找到这个证据。有的证据是模棱两可的(比如证人记忆模糊情况下的证词),那就是说不清的事了,只要证人相信自己的记忆是正确的,那就没有问题,这种证词依然是在规则框架下支持的证据,虽然有诱导,但完全是证人自己认可的证词。&b&如果你觉得这样有问题,那么请去修改游戏规则,但今天,此时此刻,你辩不赢我,你就是输了。&/b&&/p&&br&&p&与之相反,满口仁义道德love&peace的羽生事务所,却多次出现做假证的情况(例如第二季犬老爹一集中邀请的临时工证人,就完全是事后补了一张画作,谎称是N年前创作的,在离整形离婚官司一集中,教唆女方谎称自己怀孕等),或者完全违背他人意愿,强迫别人做出自己并不愿意的选择(例如世界遗产一集中,以检察官身份威胁开风俗店的村民做出有利于他的选择)等等。&b&这就和古美门钻规则的空子有着本质的不同,要么事实完全是假的,要么是胁迫别人说出违心的话作为证词,这属于破坏游戏规则。&/b&羽生一直强调的“输赢不重要,大家幸福才重要”,只是一句虚伪的口号,这样下去的结果是,大家越来越漠视规则,漠视是非,只要能和稀泥把问题敷衍过去,一切不是都很美好吗?也许有人觉得这样不错,但当所有人都不重视规则的时候,也就是文明体系崩溃的时候,因为人总是有欲望的,在一个漠视规则的世界里,人的欲望不受约束,只会最终让世界变得更糟。第二季中的主线案件,那个万民讨厌的恶魔女人,大家都认定是她犯了罪,但不管怎样,检察院确实被证明是在证据上做了手脚,也就是刻意陷害了这个女人(当然,这是基于他们“认定”这女人一定是罪犯的基础上),所以不管是舆论还是法庭,都有一种“肯定就是她啦,虽然证据差那么一点点,但是个人就能看出肯定就是她啊”这么一种态度。正如古美门最后在最高法院上的辩词一样,虽然证据有缺失,但既然你们都讨厌她,那你们就这样判她死刑吧。&b&今天大家都觉得为了除掉了一个万人恨的恶魔,证据差一点也无所谓了,那明天有人嫌你碍事的时候呢?检察院也一样可以捏造证据轻轻松松判你的死刑。舆论是可以制造的,情绪是可以煽动的,事实真相又不可能完全复原,如果唯一剩下相对客观的证据、法理也可以不讲,人们最终会活在怎样一个世界里?&/b&&/p&&br&&p&&b&二、任何人都无权&/b&&b&judge&/b&&b&幸福的定义&/b&&/p&&p&&b&关于幸福:&/b&&/p&&p&&b&1&/b&&b&、立场不同,幸福不同。&/b&你觉得告倒大企业,那些被大企业欺负的人就幸福了,但那些靠大企业吃饭生活的人呢?你觉得保持自然遗产之后,那些喜欢传统生活方式的老人家就幸福了,但那些渴望现代生活方式的年轻人呢?你看到委托人哭诉的时候,觉得他好可怜,帮助他他就能幸福,那和他利益冲突的一方呢?对方有没有权利去争取自己的幸福?如果对方在法律框架下辩赢了,是不是就应该承认这个结果?&/p&&br&&p&&b&2&/b&&b&、你以为你给人家的幸福,不一定是人家想要的幸福。&/b&在丈夫得知妻子整容之后要求离婚的一集中,黛律师和羽生等人,只单纯的从妻子女性弱势的地位和柔弱可怜的态度就深深相信,丈夫抛弃妻子是不道德的,如果能留住丈夫,妻子就能幸福,因此不惜让妻子谎称自己怀孕的方式来留住丈夫。但是,你以为的幸福就真的是别人的幸福吗?这样一个渣男,仅仅因为得知老婆整形就抛弃多年的结发妻子,就算通过种种手段强迫对方不和自己离婚,就真的能得到自己的幸福吗?&b&古美门在本案中的处理就完全体现了他的自由观:作为一个律师,尽力完成委托人(男方)的要求,拆穿对方的骗局,促成离婚。但离婚之后,从个人情感上,再祝福被离婚的妻子,终于甩掉了这样一个只会以貌取人的渣男,祝她找到更好的如意郎君。这就是他对自由的认知,尊重每一个人的诉求,诉求发生冲突的时候,就按照现有规则框架去碰撞,输赢都要认。至于谁到底怎样才能获得幸福,没有任何人能够定义。&/b&&/p&&br&&p&&b&三、任何人都无权定义正义,只有神才可以&/b&&/p&&p&&b&关于正义:&/b&&/p&&p&第一季中,黛律师总是首先有个自己的判断,觉得打官司的人中谁是正义的一方。如果自己的委托人处在“正义的位置”,她就对对方充满仇恨;如果自己的委托人处在“不正义的一方“,她就根本不想接这个案子,或者在接下之后也经常支持对方,甚至有意无意制造一些对对方有利的线索。但是事实总是那么打脸,参加抗议建筑挡光的居民代表团中,很多人根本不在被遮挡之列,只是为了凑凑热闹分点赔偿金;口口声声说自己被变态骚扰的新娘,其实也对对方心怀好感,并且给了对方许多暗示等等,这些情节充斥在每一集的剧情反转中。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反转”,而只是作者想告诉你,人是有局限的,即便是目击者,也可能因为视角不全而并不了解事情的真想,其他道听途说,只听了一面之词的人,就更没办法证实自己所见所闻就是真实的了,在此基础上做出的“谁是正义一方”的主观判断就更不可靠了。&/p&&br&&p&所以,关于正义,legal high想说的就是,正义本身就是一个主观概念,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正义的定义,正义也不天然属于某些人(比如看起来可怜的,冲突中受害的,长得好看的),在日常生活茶余饭后的谈资中,有预设立场没什么关系,但&b&在涉及冲突和他人利益的时候,作为认知能力有限的凡人,最好还是尊重自己认知范围内的规则和事实。虽然这些规则和事实也可能有漏洞,不完善,但这些规则已经是人类现有认知能力下制定的相对最公正的规则了,所以我们就应当尊重它。除非经过反复的验证,规则需要修改,那也要非常慎重。&/b&&/p&&br&&br&&p&&b&综上,&/b&&b&legal high&/b&&b&的三观总结起来,就是尊重规则、不要代表他人的幸福去替他人做决定、不要试图去定义谁是正义的一方。这部剧名的翻译根本不应当是“胜利即是正义”,而应该是&/b&&b&“&/b&&b&(在正义不可能被凡人主观裁定的情况下)尊重规则,规则最高&/b&&b&”&/b&&/p&&br&&p&&b&其他:&/b&&/p&&p&除了上述主线之外,legal high还顺带传播其他一些关于自由、自由的界限之类的观念,比如&/p&&br&&p&&b&公德与私德的关系,&/b&古美门在私德上很招人讨厌,贪财、好色、唯利是图,但这是他的个人选择,他有权利这样过自己的生活。在法庭上他永远把脚搭在桌子上,但法官并不能因为这种让人讨厌的举止就判他输,还是要看你辩不辩得赢(当然这中情况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只是电视剧想表达的观点以荒诞夸张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已)。&/p&&br&&p&&b&关于羽生:&/b&&/p&&p&羽生毫无疑问是本剧(截至第二季)中设定的最大反派,外表完美,没有私欲,没有缺点,满脑子想的全是“别人的幸福”。但是,这种人真的存在吗?就像古美门说的:“还没有察觉到这个人的危险吗?&b&他没有缺点,难道这不是最大的危险吗?”&/b&&/p&&br&&p&果然,一边口口声声的说世界是充满爱的,背地里其实觉得“人民是愚蠢的,需要引导”,需要谁的引导,听谁的话?&b&答案很清楚,就是听他的话。用美好的口号和乌托邦的幻想去引诱他人,走进他设计好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他来规定别人的幸福是什么,他按照他自己的认知为别人安排&/b&&b&“&/b&&b&幸福的结局&/b&&b&”&/b&&b&,如果有人不认可他规定的幸福,他就可以通过作假、胁迫等手段让被人屈服,并且还要冠冕堂皇地说:&/b&&b&“&/b&&b&这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啊&/b&&b&~”&/b&&/p&&br&&p&羽生所构建的,恰恰是很多不走脑、只走心的理想主义者幻想的世界。他总是在劝别人和解、双赢,消磨在法理上占优势的一方,达成双方各退一步的所谓双赢结局。这是场面上的说法。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大家有什么必要去纠结谁占理呢?都互相体谅一下不就好了吗?”&b&再翻译一下就是:“占不占理不重要,(我心目中认为的)大家幸福才重要”。他的心中,一直是无视规则的,只要规则妨碍到他的理念,他就觉得没有必要去纠结于这些规则。所以他可以制造完全虚假的证据、可以胁迫别人、可以利用和检察官的私人关系去影响甚至操纵审理的结果。&/b&&/p&&br&&p&我们先不去诛心,就算设定他是一个内心绝对毫无私欲杂念的人,在第二季最后一集里古美门也已经问到了这种“理想主义者”的痛处:”你以为被你劝架各退一步的人们就一定幸福了吗?如果他们因此遭受二次伤害又怎么办?“那个满口love&peace的女人歇斯底里的叫着:“那我们就再去拯救他们!” 这就是真把自己当成救世主了。&/p&&br&&p&再退回现实,人是不可能没有私欲的。当所有人都习惯不去钻牛角尖,不去纠结证据和道理,剩下的事就是让一个金光闪闪的玉面青天抛给你一个迷死人的微笑,然后告诉你“你们就这样、这样、这样各退一步,大家就幸福了哦~”的时候,理想主义者们想过没有,谁能扮演这个玉面青天?&b&大家都听他的就会幸福,这个“他”又是个怎样的人?&/b&&/p&&br&&p&&b&其实生活中大多数没有缺点的人都是很危险的,因为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如果一个人能显得没有缺点,只能说明他太善于伪装。至于伪装的背后是什么样的面孔,我们很难知道。这就是最危险的人,恰如沙特玉面小王子在最后露出的阴笑。&/b&&/p&&br&&p&&b&关于片中插播的小片花:&/b&&/p&&p&按照表象来说,第一季中的反派应该是三木律师,但插播片花中却一直是古美门和黛律师之间的搏斗,这也印证了编剧主要想表达的,其实是古美门和黛律师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第二季中的小片花,变成了古美门和黛律师搏斗的过程中,羽生出现了,于是古黛二人转移注意力到羽生身上(这也和剧情相契合,最后黛律师也逐渐认识到了羽生的另一面,并对他的理念持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并最终与古美门合力击败了他)。&/p&&br&&p&&b&最后,是古美门独自顶起法典,坚持着&/b&&b&legal high&/b&&b&的理念,抵御着乌托邦&/b&&b&winwin&/b&&b&教对人们意识的清洗,告诉每一个不愿意承认自己丑陋的人类:你是丑陋的,你要接受这个现实,只有知道人类(包括自己)是丑陋的,才能在尊重自己欲望的同时,理解他人也有遵循自身欲望的权利,警惕骗子描绘乌托邦圈套,让大家冲突不断却能彼此尊重地活在这个世界里,不至于美滋滋傻乎乎地走向那条通往奴役之路&/b&(本段感谢 &a data-hash=&0f5f6f3d88bb21e09c05e& href=&//www.zhihu.com/people/0f5f6f3d88bb21e09c05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0f5f6f3d88bb21e09c05e&&@Pats Chen&/a& 的指正)&b&。虽然可能也会有种种不幸福、不满足,有矛盾有冲突,但这才是真实的人类世界,总归要比一个所有人都被乌托邦迷惑了双眼和思想,被假面王子洗脑,被伟光正的“神”规定了怎样才是幸福的世界要好得多。 &/b&&/p&
legal high有非常完整的三观体系,而且非常易于理解,那就是一个右派对自由的认知,就是一个右派眼中的自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此处经
老师指正,我认识到自己对右派的认知和使用是不准确的,由于本人专业知识太有限,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替代…
玩过推钱机吗?就是这个:&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fe9c58b41143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fe9c58b41143_r.jpg&&&/figure&(图片:&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unabagel.net/photo/P7088074.JP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tunabagel.net/photo/P70&/span&&span class=&invisible&&88074.JP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如果你站在一排推钱机前面,手握着一把游戏币,那你可能会先寻找一个机器来进行投币。你可能关心哪个机器海底的硬币最多;哪个机器硬币堆积的形状最有利于中奖;如果我们规定不同机器的大奖是不同的奖品的话,你可能还关心哪个奖品最合你的意。然后你仔细斟酌,找到了一台你觉得最满意的机器,把一个游戏币塞进了投币口。&br&&br&在硬币落盘之前,你是不是知道,你投下去的这枚硬币可能和海底的其他所有硬币一样,只会安静地躺在那里?&br&&br&我想你是知道的。&br&&br&对于我,以及和我谈论过这一问题的一些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同行来说,我们面对研究工作时的心态正是如此。如果我们把一个议题视为一台推钱机,一个个投币的玩家所组成的群体就是学术共同体。每个科研工作者都有机会上去投币,也都清楚地知道投下的这枚游戏币——也许就是他的整个学术生涯——可能不会让他中上大奖。同时,那个中上大奖的玩家也明白,他所中的这份大奖并不能仅仅归功于自己的一己之力。正是整个学术共同体的共同「投币」,把海底的硬币垒成了一个一触即发的形状,才有了最后一枚的奠定胜局——这当然不是说,学术工作者的成功考虑的只是历史的进程,而不靠个人奋斗。总有一些学术工作者问题意识更强,方法论更先进,论证技术更精密,思路更犀利,更努力,学术生涯更长,等等等等。他们相当于有机会一次投下更多的游戏币,成功的几率无疑也更高——但最终,当一个突破性的成果出现时,获奖的并不仅仅是那个投下最后一枚硬币的玩家,也是整个玩家群体,也就是学术共同体本身。&br&&br&甚至有的时候,不仅是某个学者自己做的研究「没有用」。如果议题提问的方式错了,可能关于这个议题的研究全都「没有用」。举一个相关学科的例子:1991年亨廷顿出版《第三波》之后,有无数学者跟随他的脚步,探索「威权国家的大规模民主化转型」这个议题。直到本世纪初,终于有学者开始认为,这批被视为过渡阶段的威权国家很可能根本不在民主化,而是在自我巩固。在今天,我们也许会认为这是非常直白的现象,但切莫低估了历史的后视角所给予我们的便利。在《第三波》出版的二十余年后,一大批学者开始倾向于「自我巩固」的观点,不再坚持民主化的立场。假设有朝一日,第三波(乃至第四波)民主化的理论尝试被证明是失败的,这整个问题域是无效的,那么所有的第三波/第四波民主化学者,他们做的研究就因此没有用吗?或者,他们会因为这个可能的失败,而在当初放弃投入自己的游戏币吗?&br&&br&我不知道他们如何思考,但我想我是不会的。作为一个从事着衰退中的领域的研究的博士生,我们有时会考虑的不仅是自己所做的研究有没有用,甚至还要面对对自己所从事的学术领域的全盘质疑。然而实际上,对于不少学术工作者而言,「做的东西有用吗」整个问题,问得最多的人,是他自己。在进入学术工作之前,在选择博士论文题目的时候,在准备答辩的是,在job talk的时候,在数年博士生涯的时时刻刻,这个问题都悬挂在他的脑海里。所以如果你问,「你做的东西没有用」是对博士生最大的打击吗?那可能真的并不是,因为这种可能性从来没有被忽视过。而参与了这场投币游戏的玩家们,是在知晓这个可能性的前提下,投下他们的学术生涯的。&br&&br&这学期我借了一本书:&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ook.douban.com/subject/789153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hilosophy of Labor (豆瓣)&/a&。我从来没听其他人提起过这本书及它的作者。它没有豆瓣页面(很正常),纸色昏黄,排版和字体都陈旧不堪。我很清楚自己未来的成果,如果能像这样,在几十年间偶尔被几个人捡起,就已是万幸了。这是玩推钱游戏之前,我为自己想好过的。&br&&br&需要澄清的是,如果深究,这篇回答会粗糙地涉及到关于「学科发展」的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问题。但这篇回答代表不了任何其他领域甚至同领域内任何其他学术工作者的想法,它不假设任何普遍性,因此在这里并不作能为一种学科发展理论的implication。
玩过推钱机吗?就是这个: (图片:) 如果你站在一排推钱机前面,手握着一把游戏币,那你可能会先寻找一个机器来进行投币。你可能关心哪个机器海底的硬币最多;哪个机器硬币堆积的形状最有利于中奖;如果我们规定不同机器的大奖是不同…
尼采的作品,越往后跳跃性越大,还是先读他早期的作品为好。先读《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这本书尼采并未写完,生前也未发表,但是篇幅小、思想清晰,适合初学者阅读。&br&&br&读这本书需要对前苏格拉底哲学有一定的了解,推荐先看文德尔班《古代哲学史》或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这两本书都有中文译本)。《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有两个译本:周国平译本和李超杰译本,都可用。也可搭配英文译本看。尼采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当时还正与瓦格纳交往,文风上并不像中后期那样文学性那么强。读过策勒尔再去读尼采,就能明显感觉到:同样是谈古希腊哲学,学者和思想家果然不在同一个水平上,高下立判。&br&&br&不建议先读二手文献,因为尼采的东西并不像康德、黑格尔,他的作品本身就有艺术性,需要读原著才能体会到其魅力所在。另外,先读二手文献,很容易被误导;尼采的思想比较难把握,解释也很多样。刘小枫读尼采,引得很多人跟风,其实只是通过刘小枫来理解尼采,这就容易被牵着鼻子走。不过,归根结底,还是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或哲学素养再读才好,没有点文化修养,读尼采很容易走火入魔。没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特别是中文系的本科生)应该慎读尼采,笔者在中文系和哲学系见到过不少读尼采读成自大狂的,日常言谈举止都很怪异。&br&&br&笔者有个老师读胡塞尔的《笛卡尔式沉思》,花了四五年时间,读了好几十遍。很赞赏这种读书态度,其实一旦读通、读透了一本书,再看其他的书,都会觉得游刃有余了。就像牟宗三读康德的三大批判,也是费了很大精力,但读通了这几本书,水平就上一个大层次,就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这才是读哲学的正确态度。笔者也花了两年多时间读《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零零碎碎地读),这本薄薄的小书大概读了八九遍,仍意犹未尽。某个地方有时候觉得自己了解掌握了,但转回头发现里面另有玄机。这就是读经典的好处,好的书总会让你有意犹未尽之感,值得反复玩味。有时候读到某个地方觉得特别深刻,但又没法说出个理来(这应该是读尼采经常会遇到的情况),这就很麻烦,需隔段时间再读。&br&&br&读过《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接着应该读《不合时宜的沉思》。这是本论文集,也比较好读。笔者目前只读了其中一篇《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也是反复读了很多遍。至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什么的,笔者现在是想都不敢想。&br&&br&若想接着往下读,需要有如下修养:①文学方面:歌德是必须要精通的。歌德这个人了不起,他虽然是个文学家,但却哺育了德国几代的哲学家。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等都对他崇敬有加。《浮士德》是必须要看的,这本书也是相当难读(特别是下部)。②音乐方面:瓦格纳的音乐必须要有了解(这个无需多说)。若要了解瓦格纳,必须对西方的古典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③哲学方面:精通叔本华的全部著作。这个是哲学方面的修养。必须要读《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摘编和补遗》等等。而若要理解叔本华哲学,又必须对康德哲学有一定的理解(这是叔本华自己说的)。④宗教方面:必须对古希腊宗教、基督教和印度教有一定的了解。古希腊宗教需要着重了解其神秘主义的一面,比如酒神崇拜。基督教是必须要了解两方面:天主教的圣徒传统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文化遗产。印度教需从叔本华处了解。&br&&br&以上只是想说明,读尼采是很难的,甚至要比读康德还难。尼采的哲学根植于深厚的文化教养,读者若没有这方面的积淀,理解起来难免不切。每个人读尼采都能读出自己的一点心得,但是切不切就成问题。很多人读尼采读得稀里糊涂,却自认为了不得,觉得自己成超人了,这是很可笑的。如果你能老老实实地把《纯粹理性批判》或《作为表象与意志的世界》读完、理解透,那时候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再去读尼采就会谦逊许多。
尼采的作品,越往后跳跃性越大,还是先读他早期的作品为好。先读《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这本书尼采并未写完,生前也未发表,但是篇幅小、思想清晰,适合初学者阅读。 读这本书需要对前苏格拉底哲学有一定的了解,推荐先看文德尔班《古代哲学史》或策勒尔…
我身边独身一人的人很多,而不同的人对待独身这件事的态度也有诸多不同。&br&那些日日执念于找寻陪伴、脱离寂寞的人,往往日日都会被自己逼迫到一个孤独得无法容受的境地而又沉迷于其中,甚而忘记了自己还具有悔改的可能。而那些能够把孤身一人这件事情放在一边而安心做自己想做之事的人,往往每日都活在沉静与恬淡之中而每日都过得有每日独有的乐趣。&br&&br&面对一杯茶时,我们讲究一期一会。&br&而当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猛兽之时,我们也许同样应当如此。&br&无论在何时,你的愤怒、不安与激进并不是你对于身边怪兽的攻击,而是你对于自己的侵蚀。这种侵蚀会使你慢慢变成另外一只怪兽,让你的身上充满易怒、暴躁以及莫名而来的悲伤,然后将这诸多种情感传递到他人身上,就像流感一样将周围的人也开始侵蚀。&br&&br&和怪兽作斗的人要小心自己不要也变成了怪兽。&br&如果你长时间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着你。&br&能够与自己的所见所感保持距离的人方得真正地体味世间多种事情的滋味,而不是任凭自己的感觉泛滥得有始无终而最后将自身都淹没在悄无声息之中。
我身边独身一人的人很多,而不同的人对待独身这件事的态度也有诸多不同。 那些日日执念于找寻陪伴、脱离寂寞的人,往往日日都会被自己逼迫到一个孤独得无法容受的境地而又沉迷于其中,甚而忘记了自己还具有悔改的可能。而那些能够把孤身一人这件事情放在一…
这其实是一个蛮麻烦的话题。(本答案有一定阅读门槛,因为话题过于严肃,不得不这样做。但是细心读,我认为还是能看懂的)&br&&br&尼采并没有直接评价过马克思的学说,如果单纯聊尼采对于社会主义的评价,那么他本人必然是觉得类似的herd morality也是一种弱者宗教。而尼采在世的时代,学术界自称社会主义者也是一个常态,这是尼采所不待见的。&br&&br&比如这段&br&&br&Staat heisst das k?lteste aller kalten Ungeheuer. Kalt lü und diese Lüge kriecht aus seinem Munde: &Ich, der Staat, bin das Volk.&&br&&br&国家是所有妖魔鬼怪中最冷酷的一种。它撒的谎也同样的冷酷。这谎言从它嘴里爬出来:“我,国家,即是人民。”&br&&br&但是这种社会主义是作为实践的社会主义,或者说从第二国际分野开始,知识分子阶级所奉行的自我解读的”社会主义“,或者说作为”社会运动和日常世界观“的社会主义。他和马克思原文本是有差距的。凡是读过《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人,应该知道圣卡尔童鞋的国家观在民族国家中期的年代,有多么的缓则。&br&&br&&br&&b&&u&所以我们要探讨这个问题,只能把他们放在一个共同范式中去讨论,但是仍然非常麻烦。&/u&&/b&&br&&br&关于“人”这个概念在马克思和尼采之间对比,有一定值得商榷的地方。马克思的人本观主要体现在《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借着对于费尔巴哈的自然人性论批判所提出的,在论述“分工”和“国家观”开始,借着对于市民阶级本性和发展探讨开始重塑历史语境下的人。这个我在&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acel rovsion 的回答&/a& 有所探讨。&br&&br&或者说更准确的的定义在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德意志意识形态》)&br&&br&这个更前面的定义是《巴黎手稿》里面对于”异化“和”对象化“一组概念的界定。而后世的学界在非异化状态下的人用一种主体性的方式来界定,&b&&u&那么对象化是人主体性在现实语境的存在形式,而异化则是主体性的折损&/u&&/b&。如果按照以上的标准的话,社会构成本身就彻底被还原了,那么最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则要寻求某种黑格尔式的合解(参见《小逻辑》)。&br&&br&&br&而尼采的人本观是否能够做对比研究,其实是非常麻烦的东西。在尼采的文本中,兽性和?bermensch 之间的存在一个桥梁,这个桥梁被称作过度人性(das Allzumenschliches),姑且可以称作人对于自己权力意志的节制以适应现世的弱者伦理。?bermenschen即使甩开了这个桥梁而超脱成一种孤独的自在,燃烧自我生命潜能,权力意志本身的强势成就了新的道德。&br&&br&而这两者是否能够直接对比?&b&&u&这件事情其实有所商榷的&/u&&/b&。权力意志在尼采的哲学谱系很大程度还是具备本体论地位,在这个基础上探讨人性伦理的人本观,这和马克思-青年黑格尔--费尔巴哈在历史语境的范畴内谈这个东西是有区别的,后者很明显有着规范研究的模式。或者说,在尼采看来人本身的概念是出自某种自由意志还是历史语境,未必是有意义的事情,甚至他未必是特别在意作为das Allzumenschliches的“社会”究竟应该有何种生态,?bermenschen在尼采的哲学中也未必有领导世人的责任。&br&所以把尼采和马克思的对比直接划归到&b&&u&”精英主义”和“平等主义”&/u&&/b&这种对比来探讨,&b&&u&实际上是未必合适的。尼采也很难说是一个精英主义者,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实际上是后世做的一个社会学还原。(具体可在&/u&&/b&&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共产主义真的能够实现吗?「按需分配」从人性上来讲是不是个笑话? - acel rovsion 的回答&/a& 和&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真的矛盾吗? - 社会主义&/a& )&br&&br&尼采和马克思在主流学界被统合讨论起来。&br&而如果说到社会学哲学范式中对于马克思到尼采的研究,实际上要追溯到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这本书开始,实际上,将黑格尔和尼采作为德国精神文化的研究端点,再将马克思的承前启后的解构当做过度,是当时德国知识分子广泛对于德国本土现代性的探讨。&br&&br&而德国本土现代性往往是以精神史来展开的,洛维特如此,雅斯贝斯也如此。而这种精神史探讨实际上是,在工业革命解构了传统日耳曼自组织传统的情况下。&b&&u&”人们以后还可以信些什么?“&/u&&/b&&br&&br&(我有时间再来慢慢翻译,见谅)&br&以下这一段基本上是文章的主旨。&br&&br&“W?hrend Goethe und Hegel in der gemeinsamen Abwehr des &Transzendierenden& noch eine Welt zu gründen vermochten, worin der Mensch bei sich sein kann, haben schon ihre n?chsten Schüler sich nicht mehr in ihr zu Hause gefunden und das Gleichgewicht ihrer Meister als das Produkt einer blossen Harmonisierung verkannt.- Die Mitte, aus der Goethes Natur heraus lebte, und die Vermittlung, in der Hegels Geist sich bewegte, sie haben sich bei Marx und Kierkegaard wieder in die beiden Extreme der ?usserlichkeit und der Innerlichkeit auseinandergesetzt, bis schliesslich Nietzsche, aus dem Nichts der Modernit?t die Antike zurückholen wollte und bei diesem Experiment im Dunkel des Irrsinns verschwand。”&br&&br&还有这一段:&br&&br&“Zwar scheint der Verfasser hier auf einen g?ttlichen Verstand zu deuten, allein, wenn wir ja im Sittlichen, durch Glauben an Gott, Tugend und Unsterblichkeit uns in eine obere Region erheben und an das erste Wesen ann?hern sollen: so dürfte es wohl im Intellektuellen derselbe Fall sein, dass wir uns, durch das Anschauen einer immer schaffenden Natur, zur geistigen Teilnahme an ihren Produktionen würdig machen. Hatte ich doch erst unbewusst und aus innerem Trieb auf jenes Urbildliche, Typische rastlos gedrungen, war es mir sogar geglückt, eine naturgem?sse Darstellung aufzubauen, so konnte mich nunmehr nichts mehr verhindern, das Abenteuer der Vernunft, wie es der Alte vom K?nigsberge selbst nennt, mutig zu bestehen。”&br&&br&或者说在这种状况下,哥德的自我观和黑格尔自为的思想运动很大程度上建立一个超越而共在的思想世界,但是在后世可能会被划向极端,马克思和祁克果分裂地去在乎到外在性和内在性的探讨中,而尼采要借助一次新的开始,从现代性的虚无中召回古代,并在从事这种试验时消逝在癫狂的黑暗之中。&br&&br&这样而言,尼采与马克思的对比关系就完全还原到了“精神史‘这个范式中,而避免用脱离哲学语境的思维去做一个对比研究。&br&&br&但是洛维特的著作在论述上是较为简单的。但是按照洛维特的这种论述,马克思和尼采之间的对比实际上交叉点是现 实 (Wirklichkeit),&b&&u&而不是”人“上面。&/u&&/b&&br&&br&&br&哈贝马斯提供过一个研究思路,那就是将德意志的思想形式分成三类,&br&&br&黑格尔左派:他们试图把历史上积累起来并等着释放的理性潜能动员起来,反对曲解理性,反对市民社会的片面合理化。&br&黑格尔右派:继承了黑格尔的国家观,坚信国家和宗教可以消除市民社会的动乱,只要引发动乱的革命意识的主体性屈从于对现存合理性的客观认识。&br&&br&但是这两派的争论最大的问题是,忽视了”僵化劳动的现实状况“。&br&&br&另一类就是尼采派,”主体性已经接管了这一任务——使有关上帝的知识(在宗教领域)、美(在审美领域)以及伦理(作为道德)得到保护,并使其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因为在这个物化的世界上,就其社会基础而言,它们已经成为一种纯粹的主观性。这就是主体性的伟大之处及其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职责。“&br&&br&那么在这种状况下,现代文化过于丰富的内涵实际上是市民社会对于生活秩序的过分想象,这种状况下,使得现代性的政治文化思维在理性的包装下又成了一种”基督教伦理。“&br&&br&当然,哈贝马斯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交换理性。而马克思本身在这种框架的作用在于&br&&p&“马克思深入研究了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想由此阐明,如果正确处理了黑格尔的伦理总体性思想,对市民社会的扬弃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观点今天已经不再让人觉得惊奇了,其要点在于,国家在西方议会制而不是在普鲁士君主制中真正获得了实现,它绝不会把对抗社会放到伦理生活领域。国家仅仅是满足了社会的绝对功能,它自身则是四分五裂的社会伦理的表现。”&/p&&br&&br&&p&由此批判形成了一种视角,用以考察社会自我组织的方式。这种社会自我组织消灭了公众与私人之间的分裂,打破了公民主权的幻想和“处于野蛮统治下的”的人的异化存在:&/p&&p&“只有当个体将其自身融入抽象的市民……当他认识到并将其自身的权力和社会权力组织在一起时,人类解放才能实现。因此,个体就不会再将这种社会权力当作政治权力从其自身当中分开”。&/p&&p&从此,这一视角就决定了实践哲学对现代性的阐释。 实践哲学的主要观点在于,即便是在高度复杂的社会系统功能受到约束的情况下,伦理总体性观念仍有实现的可能。“&/p&&br&&p&(出自《现代性的哲学话语》)&/p&&br&&br&所以在这种研究思路下,尼采和马克思反而融为一体成为后黑格尔时代的对于现代性反思的一种里程碑的人物。&br&而福柯更是直接从尼采引出”生命政治“,和马克思承续下来的交换价值观都引入了自己的话语权力范式中去。&br&&br&&br&所以说,总结一下:&br&1,尼采对于社会主义者没有好感,但是未必是对马克思的看法。&br&2,马克思和尼采不能直接简单当做精英主义和平等主义的对立。&br&3,尼采和马克思在很多哲学预设是不能直接对比的,否则是粗暴还原,一种研究思路是还原到精神史上。&br&4,后面的学者,无论中用拉康框架,批判理论框架都试图将马克思与尼采和解,和解的方式并不是刻意融合两者的学说。而是将马克思从黑格尔脱胎而出的实践哲学放置在尼采的批判框架之下,对于现代性的精神史问题的探讨。&br&&br&&br&谢邀,完毕。
这其实是一个蛮麻烦的话题。(本答案有一定阅读门槛,因为话题过于严肃,不得不这样做。但是细心读,我认为还是能看懂的) 尼采并没有直接评价过马克思的学说,如果单纯聊尼采对于社会主义的评价,那么他本人必然是觉得类似的herd morality也是一种弱者宗教…
日更新&br&民法总则出台后,可能会有一套法条评注,是由一波一线民法学者发起并起草的,我们拭目以待!&br&&br&&br&日更新&br&&br&非常感谢大家,针对大家一些留言与微信咨询,补充一下哈~&br&&b&1.关于背目录选用的教材&/b&&br&由于民法总则出台,总则的内容暂时先放一放。&br&&br&选用的教材需要尽可能的新,当然这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其次必须是大部头的民法教材不是单册《合同法》《物权法》这样,因为需要兼顾难度与效率。&br&&br&根据当前教材出版情况,推荐&b&魏振瀛老先生主编的《民法》,高教社2016年9月的版本&/b&。&br&&br&之前推荐过的王利明、杨立新等合著的《民法学》(法律社,2015年版)因为是2015年的版本,所以在版次上没有魏版的新。&br&&br&但已经在使用王版民法学的同学也不必惊慌,二者大同小异,入门阶段背目录的目的是打下体系与概念的基础,背后的学说、现行立法与实务操作等,暂不是重点。&br&&br&毕竟,民法总则出台以后会有一大波教材的更新,咱们拭目以待吧!&br&&br&&b&2.关于如何培养民法思维:&/b&&br&还是只说应急方法&br&&br&首先,在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防止&b&道德评判先入为主&/b&,不要动辄诚实信用,公平正义,也不要动辄恶意善意。比如不当得利的不当不是指这个人很坏所获利益就是不当得利。比如违约责任不是因为这个人很可怜就可以免责,尤其在婚姻、劳动等法律问题的分析中,泛道德化的思维是不专业的体现。&br&&br&其次,要形成“这是什么,但这不是什么”的双向思维,也就是说,在讨论一个事实的时候,什么原理可以适用,同时要考虑其他类似的原理为什么不适用?这个思维体现在请求权检索的运用之中。&br&&br&第三,构成要件熟烂于心,一一对应检索不遗漏。比如违约责任里,其实是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主变成两个一模一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