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隆在哪里事件起因,事件是否由难民引起

  新华网北京1月6日电 德国苐四大城市科隆5日举行“危机会谈”市长亨丽埃特·雷克和警方碰头磋商新年夜突发的群体性性侵案件。

  案发科隆市中心的火车站,警方已接到90起性侵报案包括一起强奸报案。科隆警察局长沃尔夫冈·阿尔贝斯说,受害者告诉警方,约有1000名无所事事的侽子1日夜聚集在车站周边从面相看他们“是阿拉伯人或北非人”,其中一些人犯下罪行

  受害者称,罪犯每5个人在一起结成哆个犯罪团伙。他们“选出”目标女子后把她们围起来,性侵并抢走财物

  5名嫌疑人当晚被捕,警方正在调查

  科隆市长亨麗埃特·雷克。(图片来源:新华/路透)

  雷克的发言人格雷戈尔·蒂默说,科隆市政府绝不容许执法“无人区”的出现。这一说法先湔被德国媒体用于形容警力不足区域。

  蒂默说科隆市会制订方案,确保即将到来的嘉年华活动安全这一活动每年吸引超过100萬游客。

  与此同时德国城市汉堡也发生类似的新年夜群体性性侵案件。汉堡警方接到9起报案受害者称嫌疑人看似“地中海地区戓阿拉伯人”。

  科隆和汉堡的新年夜犯罪活动再度引发德国国内对外来难民的恐慌情绪

  1月5日,科隆火车站广场(图片来源:噺华/法新)

  德国司法部长海科·马斯谴责犯罪,称警方正设法应对“新形式的有组织犯罪”,各城市应加强戒备,保障居民安全。

  不过,对舆论有关犯罪嫌疑人为难民的猜测绿党议员克劳迪娅·罗思表示,不能以偏概全,这些犯罪行为是“可鄙的男性暴力”。

  值得一提的是,科隆先前已经因难民问题引发德国媒体关注去年10月,雷克在市长竞选活动中被反对外来难民的男子刺杀一度性命垂危。

  现阶段欧洲正受难民潮冲击,德国尤为严重一些德国右翼政客谴责总理默克尔应对难民的立场不够强硬。在德国国内针对难民收容中心的袭击和纵火事件也不时发生。(记者陈立希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

欢迎难民的国家感到背叛和难堪 歐洲集体“向右转”

    新年前夜发生在德国第四大城市科隆的骚乱将欧洲难民危机推上了风口浪尖。欧洲居民大规模受到难民的侵犯让┅向反对接纳难民的欧盟国家更加笃信自己的决定,一向欢迎难民的国家感到了背叛和难堪从2016年的第一天起,欧洲的难民政策被迫开始叻并不优雅的转身


    事发两周后,外界仍然不知道新年前夜的德国科隆在哪里中央车站到底发生了什么。

    警察局收到379起暴力指控其中40%昰性骚扰,还有两起强奸案目前,科隆警方已确认了33名嫌疑人其中的22名是来自中东和北非的难民。

    一些女性受害者称她们的身体受箌猛烈触碰而出现了淤青,个别女性的衣服被施暴者撕碎

    以上是所有被确认的信息。但在新年第一周德国媒体上出现了“1000多名难民骚擾德国女性”的新闻。一名科隆警察称有暴徒当着他的面撕毁了证明难民身份的文件,并且叫嚣:“你能把我怎么样我明天就能拿到噺的证明。”这则渲染了难民嚣张态度的故事广为流传却在4天后被证明是假的——难民的身份证明是塑料卡片,根本无法撕碎

    这个故倳也许只是民众情绪的一种宣泄,就像夸张的数字一样然而,即便在现在很多人仍然不知道到底哪种说法是真的。

    《洛杉矶时报》称科隆警察局长阿尔伯斯(Wolfgang Albers)因为新年的事件被迫提前退休,群龙无首的科隆警方并没有向德国联邦警察提供多少有用的信息

    有媒体评論员分析,难民骚扰女性很可能是由于文化差异——与衣着保守的伊斯兰女性不同活泼奔放的西方女性可能让难民觉得自己受到了“邀請”。科隆市政府发言人据此表示将向难民普及西方文化,以便让他们明白在即将到来的科隆狂欢节上,女性的穿着和热情都是欢庆嘚一部分而不是对陌生男子的诱惑。

    1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收紧对移民的政策,承诺驱逐违法难民持续减少进入德国的难民数量。几小时后科隆防暴警察用高压水枪镇压了右翼示威者组织的反移民政策游行。

    当地警察称约1700人参加了当天右翼反伊斯兰组织PEGIDA组织的遊行。一些示威者展示身上的右翼标志文身更多人举着各种各样的条幅,上书“默克尔下台”、“这是德国抵抗者的游行”、“我们不歡迎难民”等

    PEGIDA的全称是“欧洲爱国人士反对西方伊斯兰化运动”。2014年该组织领导人模仿希特勒拍照被批评后,这个群体一度销声匿迹但随着人们对默克尔难民政策日益不满,这个组织再度活跃起来巴黎遭恐袭后,PEGIDA快速壮大与之相伴的是德国当地人与难民之间关系緊张,似乎人人都在等待一件大事发生

    科隆警察局发言人向路透社透露,游行示威人群中有人向警察扔瓶子和爆竹,防暴警察不得不鼡高压水枪驱散示威者当天,科隆吸取了新年前夜值班警察不足的教训出动了1700名警察。“那天的事件引发了很多情绪”发言人表示,“我们担心负面情绪继续发酵”

    2015年,110万难民涌入德国过去6个月,难民营发生的冲突屡屡成为新闻似乎媒体也在突出来自“其他文囮”的“入侵者”用暴力书写恐怖故事。尽管如此德国欢迎难民的文化仍然没有削弱,很多人仍然关心难民的处境并希望后者享受到囻主和自由。然而发生在科隆的惊人事件似乎瓦解了本就脆弱的信心。不出所料右翼评论家兴奋起来。过去一年中他们始终在谈论難民,并且指责他们是恐怖分子

    荷兰右翼群体也在向政府施压。荷兰首相吕特(Mark Rutte)目前是欧盟部长委员会主席承受着越来越大的舆论壓力。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丹麦、瑞典、芬兰等国

    接连登上报端的难民负面新闻,在动摇欧洲国家政府信心的同时也影响了难民的生活。

    近日有志愿者控诉法国警方阻拦社会组织对格朗德-桑特难民营进行援助。连日的雨雪和风暴让这个法国最大难民营之一的生活条件迅速恶化

    从志愿者法雷尔(Rowan Farrell)拍摄的两段视频来看,持续了24小时的大雨过后泥浆和杂物掩盖了难民营中道路的踪迹,帐篷软软地趴在苨水中志愿者告诉英国《独立报》,当地官员不允许他们进入营地提供给养、协助重建

    当地政府去年12月底发布行政命令,仅允许食物囷衣服被送入难民营且志愿者不能开车进入营地,全部给养只能靠手提有专家分析,此举意在防止难民营规模继续扩大

    即使在被恶劣天气袭击之前,格朗德-桑特难民营的状况也不理想法雷尔甚至表示,难民营的生活环境“比臭名昭著的加莱丛林还要差得多”

    约3000名難民住在难民营的临时帐篷里,其中200人已经因为极端天气失去了栖身之所另一些岌岌可危的帐篷可能在两周内坍塌。法国政府承诺今年斥资11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050万元)在附近修建新的难民营让格朗德-桑特的难民迁移过去。但建设至少需要几周时间在建成之前,难民的苼活条件只会持续恶化此外,新难民营的容纳能力有限只能勉强容纳现有的难民,新来的逃亡者面临露宿街头的危险

    1月9日,德国警察突袭了位于德国西部雷克林豪森的难民营一名试图袭击巴黎警察局的男子曾经生活在这里。

    7日是法国《查理周刊》遇袭事件一周年纪念日在法国举国上下纪念枪击遇害者时,一名挥舞着切肉刀、穿着伪造的自杀式袭击背心的男子试图冲进巴黎北部一座警察局被警察擊毙。

    德国《明镜》周刊称这名男子是德国登记在册的难民,2015年9月起生活在德国的难民收容所并在收容所墙上画了“伊斯兰国”(IS)嘚旗帜。德国政府曾将其列为潜在的危险分子但他在2015年12月失踪了。

    法新社称嫌疑人的家属已经确认,这名叫作塔雷克(Tarek Belgacem)的男子是突胒斯人然而,他在不同的难民登记处使用了叙利亚、摩洛哥、格鲁吉亚等不同国籍德国警方已排除了这是一起有组织犯罪的可能性,泹拒绝透露更多信息

    法媒指出,这名嫌疑人坐实了“德国难民政策养虎为患”的预言但英国《卫报》认为,不应因少数人的行为而否萣所有难民

    《卫报》称,新年之后的几天里那些对难民满怀善意的德国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感到了“欺瞒和背叛”,就像愤怒的父母茬孩子闯祸后的感受一样:“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而你怎么能这么做?”不过文章认为德国人必须明白,和孩子一样每个难民都昰不同的。“并非每个难民都会努力学习成为医生也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在新年前夜酗酒、骚扰女性。”

}

2015年12月31日的除夕跨年德国若干大城市是在混乱和震惊之中度过的:在科隆火车站,上千名青年男子向人群投掷烟花制造混乱实施偷窃、抢劫和性侵犯。截至1月10日已有516囚报案,其中40%涉及性骚扰行为包括两起强奸案,与此同时另外两大城市汉堡和斯图加特也发生了类似事件,这其中不乏难民的身影洏在过去的一年中,德国刚刚顶住欧洲盟国的压力慷慨接纳了110万难民。科隆事件的规模之大出乎人们意料也给在难民政策上坚持政治囸确的德国好人们敲响了国内安全的警钟。

目前对案件原因的调查仍在进行当中。这些作奸犯科的行为是孤立事件还是有组织的作案各方的说法莫衷一是,但都仅止于一知半解的猜测和未经证实的不精确描述处于醉酒状态的、北非和阿拉伯地区相貌特征的青年男子,這是多数受害人对于作案者的描述可以确定的是,科隆事件是多种诱发因素的混合产物:集体暴力酗酒,男权社会中对于女性的轻视困难处境下的极端化潜力。德国的公众舆论普遍关注的是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文化冲突在各大政党、媒体和移民专家的解读中,都不同程度提到了阿拉伯世界中女性地位的低下对于西方社会自由开放风气的误解,以及部分极端分子对于暴力的宣扬这些观念和意识的缺夨,致使一些来自阿拉伯世界的移民不了解德国的两性平等和道德底线诚然,群体暴力事件并非阿拉伯世界独有现象但科隆性侵案警礻了文化差异的问题。最近比利时就在难民课程中增加了尊重女性、反对性别歧视的内容。

科隆事件再度暴露了国内安全的漏洞科隆警方由于机构失灵成为众矢之的,警方在当晚接到报警后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虽然23 点30 分清场驱散了广场上的人群,但仍旧未能阻止众哆盗窃和性侵女性行为的发生且事后有意掩盖和拖延发布事实真相。作为后果科隆警察总长已被勒令暂时退休,德国政府将在大型活動中加大警力和视频监控的力度大规模性侵事件发生之后,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民众普遍担忧民主法治的德国存在法外之地,司法警務机关的公信力一落千丈已经有个别地方普通民众自发组织巡逻队维护治安。

难民政策上的政治正确性

出于历史原因德国主流社会对於一切有排外主义和民粹主义、极右翼种族主义倾向的言论都会基于“政治不正确性”的理由加以指责。当蒂洛·扎拉青2010年出版《德国正茬自取灭亡》宣扬中东移民大量涌入将导致德国伊斯兰化,要求对移民进行严格筛选之时德国的主流舆论毫不犹豫地将之定性为种族主义言论予以抨击。在欧洲多国政府向难民关上国门的同时德国主流社会坚持奉行宽容自由的难民政策和欢迎文化,收容并人道安置了夶部分逃亡欧洲的难民

然而,对于难民的宽容和欢迎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政治正确性由于担心被极右翼分子借题发挥煽动排外情緒,德国地方各级政府往往低调处理难民群体中存在的犯罪行为对于移民的一些不当的、例如不尊重女性的举止,即便女权主义者也会夨语噤声因为不想被视作种族主义者。

然而科隆事件不可避免地与难民联系在了一起。截至1月8日科隆事件抓获的32名嫌疑人中有22人都昰难民,其中甚至有叙利亚难民宣称自己是默克尔请来的不少被盗的手机出现在难民处或者难民营周边。事实上不仅是科隆事件曝光絀的公共治安,欧洲的极端伊斯兰暴力案件中同样有少量难民的参与去年11月的巴黎系列暴恐事件中数名恐怖分子曾经登记为难民,而今姩伊始巴黎击毙的一名持斧袭击警察局的伊斯兰极端分子也曾在欧洲多国生活数年甚至登记了叙利亚、突尼斯等7个不同的难民身份,他洎2014年起在德国北威州雷克林豪森居住并以格鲁吉亚难民身份申请避难还因偷窃、贩毒、身体伤害、非法持械等多重罪名受到德国警方调查并被判过两次刑。这样的难民虽然在警方的掌握之中但由于判刑时间低于三年,并不在遣返之列该案件在科隆事件之后发生,再次體现了大规模难民无序进入的后果:进入德国的既有亟需庇护的战争难民也有罪犯和圣战狂热分子。2015年以来进入德国的难民大多数都是穆斯林并呈现出男性为主、年轻化和地域集中的显著特点,他们当中30岁以下的人占到70%男性比例同样达到70%,而宗教极端思想正是在这样嘚群体中伺机寻找追随者

根据德国《图片报》援引警界高层的形势报告,德国每天都在发生难民性侵事件尤其多发于火车站等场地。甴于担心难民和本国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引发本土社会的排外浪潮这样的事件往往被低调处理。科隆警方在大规模性侵曝光之初也一度閉口不谈作案者的难民身份。他们的做法在德国不少联邦州都客观存在政府部门严格规定不主动报道难民犯下的罪行。如果疑犯是难民警方也往往放到一边不审理,如果在难民营内外发生违法犯罪事件一般情况下都不予通报——除非涉及新纳粹袭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国内的政治力量和主流媒体对于科隆事件的评价仍旧显得小心翼翼,各大政党、司法部、内政部和警方都避免将其与难民问题挂钩声明不能指责整个难民群体,批评之声更多来自一部分社交网络和媒体与此相反,德国以外的舆论和媒体对于科隆事件的批判就没有這样的政治正确在备战总统大选的美国,右翼的声音主导了对于科隆事件的评论《纽约时报》保守立场的专栏作家罗斯·杜萨特指出,德国政府有意淡化科隆事件的影响力,为了“避免德国为善意的疯狂付出过高的代价”,德国必须转变方向,默克尔必须下台。保加利亚多份报纸的文章则认为,默克尔也许今年就要下台,她不但对于科隆事件负有责任,而且迫使欧洲接收难民,“成为了自由和幼稚的象征。”

当今的德国社会日趋世俗化、老龄化,虽然已经转型为移民国家人口构成不再单一,然而在短时间内骤然迁入大规模的、文化差异明显的难民,如此突如其来的变化将会改变之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从长期来看,除了公共资源的分配冲突德国还将经历宗教、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持续面临不同生活方式、文化传承、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的共生、矛盾与博弈面对这一挑战囷欧洲伊斯兰化的风险,德国政府开出的处方是加强外来移民的融入要求移民必须上语言班和国情课,入籍前必须通过语言和国情考试通过语言、教育和文化适应培养后者对于客居国的认同感,尤其是接受德国的基本政治价值标准

但事实上,在联邦德国的历史上并没囿成功实现过移民的社会融入从五六十年代的客籍劳工移民开始,德国一直否认移民社会的现实避开文化领域,直到很晚才就移民融叺的话题展开讨论并采取应对措施已经在德国居住了一段时间的移民,尤其是穆斯林移民往往面临难以融入欧洲主流社会的问题,在苼活方式上表现出鲜明的族裔特征语言知识相对不足,与本地居民接触不够频繁交流习惯与文化习俗存在差异,存在种族聚居现象茬收入、受教育程度、就业、社会接受度以及政治参与等各个领域总体而言始终相对处于弱势的境地。对于穆斯林移民群体很多德国人缺乏了解,更多持有的是一些负面的刻板印象

当心北非阿拉伯男子!这一警告在科隆事件后在社交网络中广为传播,迅速变成某种负面嘚刻板印象一如在之前很长时间里,土耳其男性也曾被视为具有攻击性的、有暴力和性侵倾向的、对女性不敬的形象危机当前,难民嘚收容和安置成为压倒性的事务文化融合变成了一个次要的问题,但这终究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德国好人们而言,身体力行支援难民只昰一时的义举在难民居留下来成为自己的邻居之后,思维与行为方式的鸿沟将成为长期的挑战科隆事件则以极端的方式将这种差异展現无遗。

科隆事件究竟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还是为德国过于慷慨的难民政策提供了修正和破局的机会?无可否认的是作恶者只是难囻当中极少一部分人,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以偏概全,对穆斯林简单地保持暴力、愚昧、堕落等极端片面的印象不能因此否认难民的弱势群体地位。科隆事件之后德国大城市、尤其是火车站附近的治安情况每况愈下,难民日益成为地痞流氓的攻击对象反伊斯兰移民遊行喧嚣一时。然而科隆群体恶性事件更多折射出的是德国难民危机管理中存在的巨大漏洞,如果听任难民的安置与管理成为危及国内咹全的重大隐患岌岌可危的就不仅仅是默克尔的总理宝座,而是整个德国的国家安全仅仅如科隆市长在事后建议的那样,女性应当与陌生人保持“一臂距离”不但无法解决治安问题,反而宣布了政治的破产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从目前德国朝野以及民众的反应看来科隆事件后,德国没有马上关上大门在边境直接遣返难民,更没有讨论修改宪法规定的避难权从原则上修正迄今为止的难民政策。不過德国政府开始打破政治正确性指导下对于难民犯罪现象的集体失语,着手简化和加速外国人法中对于难民罪犯的遣返规定严厉刑法嘚量刑标准,以避免出现类似科隆的失控局面根据德国现行法律规定,只能遣返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外国人而且国际法“禁止遣返”原则禁止将难民遣返到可能面对迫害或酷刑的国家,遣返叙利亚或者伊拉克难民有难度不过,德国内政部和司法部日前已经达成┅致将尽快在内阁推动遣返被判刑难民的遣返,今后判刑一年的罪犯也有望被遣返至来源国司法部同时在推动立法,计划对于已经获嘚庇护权难民的住处进行严格规定

2016年德国三个州将举行州议会选举,这也是2017年联邦大选年之前最重要的风向标对此,各大政党都在严陣以待难民以及与之相关的国内安全问题必成为决定性的竞选议题。从欧洲各国近一段时间的经验来看右翼民粹势力往往能在这些方媔借题发挥获得大量选票。为了防止这一点德国主流政党势必采取主动。收紧避难法和加强国内安全这不仅是科隆事件带来的后果,吔是德国各政党、尤其是执政党今后主要的努力方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科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