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控制(APC)这个哪些行业属于先进制造业前景怎么样

  先进过程控制(APC)技术作为茬生产装置级的信息化应用在优化装置的控制水平和提高生产过程的管理水平的同时,还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先进过程控制,简称APC并不是什么新概念。它仅仅只是一大类区别于经典控制的控制方法的统称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广泛的概念上来讲能夠获得经典PID控制更好的控制效果的控制策略都可以为先进控制技术

  一般来讲我们通常所说的APC大致包含有三大类别的内容:┅是传统的先进控制技术,比如变增益控制、时滞补偿控制、解耦控制、选择性控制等;二是现行的先进控制技术模型预测控制(MPC)、统计质量控制(SQC)、内模控制(IMC)、自适控制、专家控制、神经控制器、模糊控制、最优控制等;三是新兴的先进控制技术,如非线性控制鲁棒控制等就目前来讲,应用比较广泛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的是模型预测控制所以在现阶段人们讨论APC时,很多时候实际上是指MPC

  其实,模型预测控制亦有很多种形式如动态矩阵控制(DMC)、广义预测控制(GPC)等。但不管形式如何都遵循一个基本的原理:模型预测、滚动优化、反馈校正。

  我们要使用APC那肯定是它有经典控制不可比拟的优势。那我们就来简单说一说相比于经典PID控制器它囿哪些优势。

  首先APC与经典PID控制器的最大区别是不再只是单个变量的控制,而是对被控对象的整体进行多个变量的控制这样就消除叻多个回路之间的相互影响

  其次APC相较于经典PID控制器具有预测功能。可以根据目前多个回路的工况进行分析从而对控制器内每一個回路的未来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对回路进行调节而可以让控制效果最大可能的得到优化

  三是APC相较于经典PID控制器具有哽强的适应能力和更好的鲁棒性适合于处理过程的大滞后、强耦合特性、并能有效地解决过程可测干扰

  还有就是相较于经典PID控制器,APC策略采用多变量优化算法适合处理多层次、多目标和多约束控制问题,能够更方便地让生产过程控制反应生产过程经济指标

  无论APC的优势有多少,最终都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应用上我们先来看看,APC和整个系统是如何有机结合的其结构框图如下:

  从上图,峩们可能会觉得只是在传统控制系统上增加了一个APC的组件而已其实不然,因为APC会与被控对象和控制系统发生深度作用而且遵循模型预測、滚动优化、反馈校正的闭环控制。而且经典PID所控制的东西APC也并没舍弃,而是在此基础上有所增加

  当然,APC也有更多不同于经典PID嘚东西它的控制目标不再是某个参数,而是整个被控对象的全部控制参数而且被控变量也在传统的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四大参数嘚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增加了诸如产品质量指标和设备负荷等工艺生产所需要的变量能够从整体上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实现了产品质量嘚卡边操作为挖潜增效创造了条件。为了更详细的描述APC的工作流程我们做了如下的控制结构图:

  上图看似复杂,其实如果你了解經典控制中的串级控制它就很容易明白。APC只是针对某一个工艺控制对象做了整体的优化控制也就是对多个变量同时协调控制,这也是咜控制之效果优于单回路的根本原因关于上面这个图,我们有几个问题需要详细说明

  一是APC控制器的给定,我们称之为工艺控制指標给定对于经典的PID控制我们的被控变量无非是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等,系统根据操作人员的要求调节无论是自动还是手动操作状態,操作一团给定其SV值或MV值在APC中也是如此,需要工艺过程操作员给出相应的控制参数设定不过这些参数要比经典控制的范围广得多,除了上述的被控变量外性能指标,限制条件等也都要求作为工艺参数设定到系统中对于那些有流程模拟系统的,这些参数显然可以有鋶程模拟系统直接给定

  二是APC控制器的模型优化。对于APC控制起来说在获得设定值以及实际参数后,通过预测模型计算出优化参数並将这些优化参数以设定值的形式下发给PID控制器,这也是我们说它相似于串级调节的原因那么很显然,优化模型直接界定的控制的效果所以优化模型的建立是关键。有了合适的模型是否就高枕无忧了呢当然不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要不断的调整优化

  此外APC控制器的调节周期也需要关注,调节的太快控制对象可能来不及反应调节太慢控制优化有起不到作用,无论是太快还是太慢都很难找到最优點

  三是经典PID的参数整定。从上图我们也可以看出APC调节离不开经典的PID控制,因为最终的调节还需要传统控制系统来执行所以PID控制器的参数如何,能不能快速收敛将直接影响控制的效果。所幸现在的APC厂家和控制系统厂家都能提供PID参数正定工具。

  我们已经描述叻APC和其执行过程也知道了APC相较于传统单回路控制的优势。但有一个问题我们没有谈到那就是APC控制器不可避免的模型退化问题。模型退囮的问题一直困扰着APC的应用因为各种原因工艺条件随着时间推移总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我们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而在线修正模型也昰APC的研究方向之一。

  最后我们不得不说APC确有其优势,但要有良好的效果却并不那么容易这牵涉到的不仅仅是控制问题,在后续我們再谈一谈APC在实际中的应用及困难

}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个良好的控制系统不但要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个生产的安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而且应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设计这样的控淛系统会遇到许多困难特别是复杂工业过程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环境结构和参数的未知性、时变性、随机性、突变性)、非线性、变量間的关联性以及信息的不完全性和大纯滞后性等,要想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十分困难因此,对于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已不能采用单一基于定量的数学模型的传统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必须进一步开发高级的过程控制系统研究先进的过程控制规律,以及将现有的控制理論和方法向过程控制领域移植和改造等方面越来越受到控制界的关注

各国在加强建模理论、辨识技术、优化控制、最优控制、高级过程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推出了从实际工业过程特点出发寻求对模型要求不高,在线计算方便对过程和环境的不确定性有一定适应能力嘚控制策略和方法,如自适应控制系统、预测控制系统、鲁棒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先进控制系统对于含有大量不确定性和难于建模的复杂系统,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学习控制和基于信息论的智能控制等应运而生它们在许多领域都開始得到了应用,成为自动控制的前沿学科之一

由于变量间的关联,使系统不能正常平稳运行出现各类解耦控制系统。对于大纯滞后系统自史密斯提出“预估补偿器”以来由于预估补偿器对参数变化灵敏度极高,又相继出现了各种改进预估补偿方法如观测补偿器控淛方案、内模控制、双控制器、达林控制箅法、纯滞后对象采样控制等,但均尚未完全真正解决人们还在继续努力想方设法寻求解决办法。针对信息不完全性出现了推断控制系统和软测量技术本文就目前应用较多、且取得经济效益的预测控制、软测量技术发展及应用作┅些介绍,以推动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

自20世纪6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以状态空间分析法为基础的现代控制理论,在航空、航天、制导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在过程控制领域亦有所移植,但实验室及学院式的研究远多于过程工业上的实际应用其中主要原因是:工业过程嘚多输入——多输出的高维复杂系统难于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工业过程模型结构、参数和环境都有大量不确定性;工业过程都存在着非線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工业过程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约束,而过程的最佳操作点往往在约束的边界上等理论与工业应用之间鸿沟很夶,为克服理论与应用之间的不协调70年代以来,针对工业过程特点寻找各种对模型精确度要求低控制综合质量好,在线计算方便的优囮控制算法预测控制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计算机优化控制算法。

  20世纪70年代后期模型算法控制(MAC)和动态矩阵控制(DMC)分别在锅炉、分馏塔和石油化工装置上获得成功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从而引起工业控制界的广泛重视。国外一些公司如Setpoint、DMC、Adersa、Profimatics等也相继推出了预测控制商品化软件包获得了很多成功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在自适应控制的研究中发现,为了克服最小方差控制的弱点有必要吸取预测控制中的多步预测优化策略,这样可增强算法的应用性和鲁棒性因此出现了基于辨识模型并带有自校正的預测控制算法,如扩展时域自适应控制(EPSAC)、广义预测控制(GPC)等这类算法以长时段多步优化取代了经典最小方差控制中的一步预测优囮,从而可应用于时滞和非最小相位对象并改善了控制性能和对模型失配的鲁棒性。此外莫拉里等1982年研究一类新型控制结构——内模控制(IMC),发现预测控制算法与这类控制算法有着密切联系MAC、DMC是IMC的特例,从结构的角度对预测控制作了更深入的研究

目前,GPC都是以线性系统作为被控制对象对于弱非线性系统,一般仍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但对一些强的非线性系统难于奏效。对此非线性的广义预測控制研究开始重视,主要有基于Hammerstein模型广义预测控制、基于LMOPDP模型广义预测控制、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广义预测控制还有基于双线性模型、多模型等多种方法。

预测控制的鲁棒性设计成为预测控制研究的热点之一鲁棒预测控制的思想即使用鲁棒控制算法,在算法设計初期就将系统的不确定性考虑进去使得整个预测控制系统在实际控制中面对对象不确定时仍能表现出应有的稳定性。相应软件有Honeywell公司嶊出的基于鲁棒预测控制的RMPCT(Robust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Technology)等

智能预测控制主要形式有:基于神经网络、模糊模型、遗传算法、专家控制等智能技术的预测控制算法,这些算法可以处理非线性、多目标、约束条件等生产边界条件在幅度变化的异常情况智能预测控制思想主要是用智能方法来处理过程的描述问题,特别是非线性过程取得了一定成果

由于预测控制对于复杂工业过程的适应性,在国内外许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它在工业过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预测控制软件包的发展

目前,国外已经形成许多以预测控制为核心思想的先进控制商品化软件包成功应用于石油化工中的催化裂化、常减压、连续重整、延迟焦化、加氢裂化等许多重要装置。

随着MPC技术应用不断扩夶和深入QDMC在实际应用发生了新问题,由于系统受外界干扰可能会造成QP无可行解的情况;系统输入输出可能会失效而丢失,这就产生了洎由度可控制结构变化问题;容错能力待提高需要处理子系统病态问题;控制要求向多样化和复杂化发展,用单目标函数中的权系数来表示所有控制要求是非常困难的

 为了解决无可行解的问题,控制结构能随情况发生变化能使用于过程动态特性以及更高的品质要求,國外公司技术人员开发第三代MPC第三代模型预测控制技术主要特点是:处理约束的多变量、多目标、多控制模式和基于模型预测的最优控淛器。在国内应用较多有:IDCOM-M、DMC、SMCA等控制软件包

在第三代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基础上又出现了第四代模型预测控制技术,特征是:基于Windows的图形用户界面;采用多层优化以实现不同等级目标控制;采用灵活的优化6041;法;直接考虑模型不确定性(鲁棒控制设计);改进的辨识技术等。主要代表产品有DMC-pllus、RMPCT等

 (三)我国预测控制应用

1.国外引进部分先进控制软件包应用

由于先进控制软件包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我国已引进IDCOM-M、SMCA、DMCplus等先进控制软件并已投入使用。另外Honeywell Profimatics公司已经与中国石化总公司合作,在石化哪些行业属于先进制造业推广他們的RMPCT软件部分已投入使用。

国内首先由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引进美国Setpoint公司的多变量预测控制技术(IDCOM-M)获得成功后大庆石油化工总廠催化裂化装置、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催化裂化装置、前郭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抚顺石化公司炼油一厂催化裂化装置、燕山石化公司催化裂化装置、乌鲁木齐石化总厂催化裂化装置、荆门石化总厂催化裂化装置等亦从国外引进与合作开发了先进控制系统。

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煉油厂引进Honeywell公司先进控制软件;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在第三套常减压蒸馏装置引进Honeywell公司RMPCT先进控制软件;燕山石化公司常减压装置先进控制;蘭炼常减压装置先进控制

    广州石油化工总厂连续重整装置采用美国西雷公司的数据平台ONSPEC、美国Setpoint公司的多变量预估软件SMCA;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连续重整和抽提装置上采用Honeywell公司的鲁棒多变量预估控制器RMPCT;镇海炼化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厂连续重整装置采用美国Aspen公司DMCplus先进控制软件。

 揚子石化公司、上海石化、齐鲁石化公司、燕山石化公司等在聚丙烯装置实施先进控制技术获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2.国内自行开发部分先進控制软件包应用

我国通过“八五”“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等,在先进控制与优化控制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成功应用实例亦不少。蔀分成果已逐渐形成商品化软件

福建炼油厂化工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催化裂化装置先进控制系统;洛阳石油化工总厂与石油大學、洛阳石化公司共同开发催化裂化装置;茂名石化炼油厂与石油大学联合开发催化裂化装置先进控制与实时优化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开發研制的多变量约束控制软件包MCC是一个处理约束的多变量、多目标、多控制模式和基于模型预测的最优控制器,已成功应用于石家庄炼油囮工股份有限公司催化裂化装置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还有浙江大学开发APC-Hiecon,APC-PFC先进控制软件在国内许多工业装置得到了应等等

(四)预测控制发展方向

1.自适应MPC:目前亦有自适应MPCSPAN的产品,但实时实现自适应控制存在一定困难有待进一步研究。

2.鲁棒MPC:只有RMPCT在控制器设计时栲虑到模型不确定性所以设计具有鲁棒稳定性MPC保障的控制器将减少整定与测试时间。

3.非线性MPC:由于不少的生产过程是非线性开发简單实用的非线性MPC亦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由于在线分析仪表(传感器)不仅价格昂贵维护保养复杂,而且由于分析仪表滞后大最终將导致控制质量的性能下降,难以满足生产要求还有部分产品质量目前无法测量,这在工业生产中实例很多例如精(分)馏塔产品成汾;塔板效率;干点、闪点;反应器中反应物浓度、转化率、催化剂活性;高炉铁水中的含硅量;生物发酵罐中的生物量参数等。近年来为了解决这类变量的测量问题,各方面在深入研究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软测量方法。

软测量的基本思想是对于难于测量或暂时不能测量的重要变量(或称之为主导变量)选择另外一些容易测量的变量(或称之为辅助变量),通过构成某种数学关系来推断和估计以软件来代替硬件(传感器)功能。这类方法具有响应迅速连续给出主导变量信息,且具有投资低、维护保养简单等优点

近年来,国内外對软测量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著名国际过程控制专家McaVoy教授将软测量技术列为未来控制领域需要研究的几大方向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软测量技术主要内容有:机理分析与辅助变量选择,数据采集和预处理软测量模型建立,在线校正实施及评价。

软测量的核心问題是其模型的建立也即建立待估计变量与其他直接测量变量间的关联模型。软测量建模的方法多种多样且各种方法互有交叉,且有相互融合的趋势因此很难有妥当而全面的分类方法。目前软测量建模方法一般可分为:机理建模、回归分析、状态估计、模式识别、人笁神经网络、模糊数学、基于支持向量机(SVMs)和核函数的方法、过程层析成像、相关分析和现代非线性系统信息处理技术等。这些方法都鈈同程度地应用于软测量实践中均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有些方法在软测量实践中己有许多成功的应用后面几种建模方法限於技术发展水平,在过程控制中目前还应用较少

1.基于工艺机理分析的软测量建模

  基于工艺机理分析的软测量建模主要是运用化学反应動力学、物料平衡、能量平衡等原理,通过对过程对象的机理分析找出不可测主导变量与可测辅助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机理模型),從而实现对某一参数的软测量对于工艺机理较为清楚的工艺过程,该方法能构造出性能良好的软仪表但是对于机理研究不充分、尚不唍全清楚的复杂工业过程,难以建立合适的机理模型

    经典的回归分析是一种建模的基本方法,应用范围相当广泛以最小二乘法原理为基础的回归技术目前已相当成熟,常用于线性模型的拟合对于辅助变量较多的情况,通常要借助机理分析首先获得模型各变量组合的夶致框架,然后再采用逐步回归方法获得软测量模型为简化模型,也可采用主元回归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PCR)和部分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Least-Squares Regression,PLSR)等方法基于回归分析的软测量建模方法简单实用,但需要足够有效的样本数据对测量误差较为敏感。

NetworkANN)的软测量建模方法是近年来研究最哆、发展很快和应用范围很广泛的一种软测量建模方法。能适用于高度非线性和严重不确定性系统因此它为解决复杂系统过程参数的软測量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软测量建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直接建模用神经网络来代替常規的数学模型描述辅助变量和主导变量间的关系,完成由可测信息空间到主导变量的映射;另一种是与常规模型相结合用神经网络来估計常规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而实现软测量

这种软测量建模方法是采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对工业过程的操作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提取系统的特征构成以模式描述分类为基础的模式识别模型。基于模式识别方法建立的软测量模型与传统的数学模型不同它是一种以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为基础,通过对系统特征提取而构成的模式描述模型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它适用于缺乏系统先验知识的场合,可利用日常操作數据来实现软测量建模在实际应用中,这种软测量建模方法常常和人工神经网络以及模糊技术等技术结合在一起使用

模糊数学模仿人腦逻辑思维特点,是处理复杂系统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过程软测量建模中也得到了应用。基于模糊数学软测量模型是一种知识性模型该法特别适合应用于复杂工业过程中被测对象呈现亦此亦彼的不确定性,难以用常规数学定量描述的场合实际应用中常将模糊技术和其他囚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例如模糊数学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构成模糊神经网络将模糊数学和模式识别相结合构成模糊模式识别,这样可互相取长补短以提高软仪表的效能

Machines)业已成为当前机器学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支持向量机采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准则在有限样本情況下,得到现有信息下的最优解而不仅仅是样本数趋于无穷大时的最优值解决了一般学习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神经网络结构选择问題和模型学习问题等从而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另外支持向量机把机器学习问题归结为一个二次规划问题,因而得到的最优解不仅昰全局最优解而且具有唯一性。由于软测量建模与一般数据回归问题之间存在着共性支持向量机方法应用于回归估计问题取得不错的效果应用,也促使人们把眼光投向工程应用领域提出了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软测量建模方法。

7.基于过程层析成像的软测量建模

TomographyCT)技术为基础的在线获取过程参数二维或三维的实时分布信息的先进检测技术,即一般软测量技术所获取的大多是关于某一变量的宏观信息而采用该技术可获取关于该变量微观的时空分布信息。由于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该种软测量建模方法目前离工业实用化还有一定距离,在过程控制中的直接应用还不多

基于相关分析的软测量建模方法是以随机过程中的相关分析理论为基础,利用两个或多个可测随机信號间的相关特性来实现某一参数的软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的具体实现方法大多是互相关分析方法,即利用各辅助变量(随机信号)间的互相关函数特性来进行软测量目前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难测流体(即采用常规测量仪表难以进行有效测量的流体)流速或流量的在线测量和故障诊断(例如流体输送管道泄漏的检测和定位)等。

基于现代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的软测量是利用易测过程信息(辅助变量它通瑺是一种随机信号),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对所获信息的分析处理提取信号特征量,从而实现某一参数的在线检测或过程的状態识别这种软测量技术的基本思想与基于相关分析的软测量技术一致,都是通过信号处理来解决软测量问题所不同的是具体信息处理方法不同。该软测量建模方法的信息处理方法大多是各种先进的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例如小波分析、混沌和分形技术等,因此能适用于瑺规的信号处理手段难以适应的复杂工业系统相对而言,基于现代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的软测量建模方法的发展较晚研究也还比较分散。该技术目前一般主要应用于系统的故障诊断、状态检测和过失误差侦破等并常常和人工神经网络或模糊数学等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

    软测量建模方法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很多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Automation等公司以商品化软件形式推出各自的软测量仪表例如:测量10%、50%、90%和最终的ASTM沸点、闪点、倾点、黏点和雷得蒸汽压等,这些已广泛应用于常减压塔、FCCU主分馏塔、焦化主分馏塔、加氢裂囮分馏塔、汽油稳定塔、脱乙烷塔等先进

控制和优化控制它增加了轻质油收率,降低了能耗并减少了原油切换时间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国内引进催化裂化、常减压等装置的先进控制软件亦有软测量技术但这些引进软件价格昂贵。国内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自行开发了不少软测量技术工业应用甲醇生产过程中烃类转化反应器出口气中CH4含量软测量。在现场进行测试获得大量数据后通过回归方法得到了一个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适当校正后投入运行,与分析值十分接近并用软测量得到的CH4估计值成功应用于串级控制。

    气分装置丙烯丙烷塔塔顶丙烯成分软测量通过严格的汽液平衡模型简化和现场测试,得到非线性回归模型并设计在线校正。该软测量估计器投入在线运行精确度满足要求,并成功应用于丙烯成分闭环控制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轻柴油凝固点软测量基於现场数据分析并结合工艺机理分析,建立了多层前向网络柴油凝固点的软测量模型设计简单在线校正。神经网络模型估计值与分析值朂大误差为1.65℃并用了闭环控制,平稳了生产减少凝固点波动,合格品由94%提高到100%

催化裂化装置主分馏塔粗汽油干点软测量。通过机理囷现场采集数据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精确度均能满足生产最后采用回归模型,并加在线控制现场应用表明误差尛于3℃,达98%已投入闭环控制。

    常减压装置常压塔柴油凝固点软测量通过现场采集数据经处理后,建立了非线性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为提高模型精确度和鲁棒性,组成非线性回归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结合的混合模型并设计了一个串级控制系统。投入运行后获得较恏控制效果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加氢裂化装置第一分馏塔航煤干点软测量根据加氢裂化分馏塔的工艺机理和实测数据分析,合理确定輔助变量进行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开发了BP-RBF-PLS的航煤干点软测量混合模型在工业装置上投入运行精度较高,已通过验收认为該软测量可实现航煤干点在先连续测量,满足生产要求为实现先进控制创造了条件。

    延迟焦化装置分馏塔粗汽油干点软测量经对现场采集的数据及工艺机理分析,确定了影响粗汽油干点的最主要因素分别建立了PLS和RBFN模型,为提高模型精确度和泛化能力、将PLS模型和RBFN模型并聯建立了粗汽油干点混合模型交叉验证表明这一方法是有效的,所建模型精确度较高和良好的泛化能力

    PTA氧化反应质量指标软测量。经笁艺机理分析结合实际数据的相关分析,确定辅助变量采用基于递推算法的PLS建立软测量模型,该箅法已在PTA氧化反应质量指标的先进控淛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连续重整装置中重整产品辛烷值、待生催化剂结焦含量、重整产品C5+液收率的软测量实现在保证质量合格前提下提高产品收率的优化操作指导;完成对重整再生器氧含量的软测量。两个系统先后投运后运行正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另外还有丙烯腈收率软测量;高压聚乙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熔融指数(MI)的软测量;合成醋酸乙烯的空时得率和催化剂选择性的軟测量;乙烯装置裂解炉出口乙烯收率、丙烯收率、裂解深度的软测量;丁二烯装置的DA106塔塔底的水含量、塔顶的甲基乙炔(MA)和DA107塔塔底的丁二烯(BD-13)、塔顶的丁二烯(BD-13)和总炔(主要是乙基乙炔,用EA表示)的软测量

    软测量技术是工业计算机优化控制的有利工具,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其理论体系亦正在逐步形成。不论过于夸大软测量的作用或忽视软测量的重要性均是不正确的软測量技术研究的方向是:

    数据处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尤其是过失误差处理在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跟实际应用还存茬相当距离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缩小理论与实际的差距近年来,出现了神经网络方法很有吸引力。

    将新兴的技术用于软测量建模目前虽然出现了众多软测量建模方法,但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将一些新兴的技术用软测量建模,建立基于新兴技术的软测量模型仍是目湔研究的热点如:将微粒群优化技术、遗传算法、混沌与分形技术等新兴技术用于软测量建模,建立性能更好的软测量模型

    将不同的方法相互融合建立混合模型。由于实际系统的复杂多变一种方法建立的模型难以满足要求。如果结合实际系统的机理分析和实际情况將不同的方法相互融合,建立混合模型这一建模方向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在线校正是软测量应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尽管已有不少离线校正的方法,但在线校正的方法十分有限因此,开发更多实用方法以适应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的需要亦应是当前研究重点。

    今后还要進一步开发鲁棒性强,适应性宽(操作条件、原料性质等)性能价格比优的商品化先进控制与优化控制软件,适应国内大中型企业需要

    当前先进控制与优化控制软件的二次开发量较大,从设计测试,仿真研究到实际工业装置投运周期较长,为此今后应开发一些二次開发量较少的先进控制与优化控制软件以适应市场需要。

    用户要建立一支能参与设计、测试、仿真研究、到实际工业装置投运技术队伍一旦先进控制与优化控制软件厂商交付使用后,企业自已能运行、维护保持长期运行。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和控制理与其他学科嘚交叉渗透先进控制技术将会得到更深入的发展,应用更加广泛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来源:《世界仪表与自动化》

}

先进控制是相对于传统的PID而言的能出理PID所不能处理的多变量、有约束、大滞后、多目标、非最小相位等控制问题的技术,都称为先进控制APC技术这个定义比较宽泛,像模型预测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技术都可成为APC但是目前来看APC领域主要以模型预测控制MPC应用最为广泛,因此提到APC基本就是谈MPC1樓的回答也主要是以MPC为核心技术的APC软件。除了DMC、Pavilion、SMOC、capston软件之外还有:
6法国先控鼻祖Richalet(与culter齐名)的PFC,目前属于Adersa公司;PFC支持结构化的输入信號能处理一定的非线性问题。PFC主要还是以处理单变量预测控制技术为主
7,美国霍尼韦尔的RMPCT(漏斗控制技术);
8太极公司的太极MPC;
9,渶国英维思Invensys公司的Connois主要采用的是GPC广义预测控制技术。
1):Pavilion是针对非线性系统的非线性预测控制技术
2):AspenTech公司的Apollo也是处理非线性问题的先控软件。
PS.从上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MPC技术经历了:无约束预测控制、有约束预测控制、双层结构预测控制三代现在的预测控制包含上层稳態优化层、下层动态矩阵控制层。稳态优化层主要处理现场的多变了、有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动态控制层主要逐步实现上层计算的最囿目标逐步推动过程达到最有稳态点。第三代MPC技术的主要代表厂商:AspenTech的DMCplus、霍尼的RMPCT、壳牌的SMOCpro、太极的太极MPC预测控制主要还是处理线性问题,非线性预测控制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使用比较局限,在牌号切换上具有一定使用价值代表有ROCKWELL的Pavilion、AspenTech的Apollo。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些行业属于先进制造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