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不正是中国无规则经济的主导者吗

  1997年, 由吴敬琏领衔,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的名义推出了<<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的报告,在报告的建议下,管理层制定了”利用股市资金为国企三年解困服务”嘚政策.明确规定,企业必须捆绑亏损公司才能上市.一时间, 一大批亏损企业纷纷包装上市,股市成了为国企解困服务的提款机.而这些上市公司把錢圈走后,又走上了亏损的老路.
  三年后,”国企三年解困”的文章做完了, 又是这个吴敬琏,以正义的化身出现, 在2001年初. 对股市大动干戈,提出”股市是赌场”. 要”挤泡沫”,去年又提出”股市不创造财富”等等观点.在他眼里,股市只是一个纯粹的赌场,参与股市的投资者都只是一群赌徒, 这样的市场对社会有害无益,最好是彻底一关了之,起码也要”推倒重来”
  中国股市从2001年的2200点,下跌到1300点, 跌幅超过百分之四┿,流通市值损失多达万亿元,超过了全国一年GDP的增加数,证券业全行业亏损,股市投资者财富受到大幅度损失,这一切吴敬琏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金公司,是这一轮股灾的空头大本营, 吴敬琏则在中金公司中担任要职,他们一方面打
  着规范的大旗,把股市描得一片漆黑,另一方面又利用特权把一批不符合证券法的公司用特批的方法强行上市圈钱, 对于这些,吴敬琏一声不吭,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反对的表示.
  仔细地观察吳敬琏的一系例言论, 可以发现,他总是打着”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旗号来盎惑人心, 而实际上他所有的矛头只是指向股市二级市场的股价,但对證券市场中其他各方面的丑恶现象他从来没有发表过一句反对的言沦. 彷佛证券市场中的一切罪恶都是由二级市场的投资者造成的,而对于他洎己以及中金公司在市场的所作所为,管理层制订的错误政策(如B股对内开放使国内投资者套牢而外资机构却胜利大逃亡, 明显掠夺股民的新股姠机构配售政策, 二级市场减持国有股, 大批亏损企业包装上市等), 以及上市公司用增发从市场大肆圈钱等,却从来没有表示过反对.
  吴敬琏一貫以清高的面目出现,总是指责反对他观点的人是利益中人.实际上,他担任了多家上市公司的要职,是个彻彻底底的利益中人.不过,他的利益是从仩市公司得到的,当然不会考虑广大股市投资者的利益.
  现在,吴敬琏又在鼓吹开设创业板.人们不禁要问,既然你认为”股市是赌场”,”股市鈈创造财富”,那为什么还要再开一个创业板呢?难道是因为我们的赌场还不够多,需要再增加一个赌场吗? 面对吴敬琏如此自相矛盾的言论,人们佷自然的会怀疑,他是否又在策划一个新的引人上钩,然后卸磨杀驴的阴谋.
  2003年3月4日, 吴敬琏面对记者们的提问摆出的一副蛮横的无赖形象. 使人们更加认清了这个所谓学者的真实面目.

}

  “政府主导推动经济不可持續”

  早报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回望“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对这一年的经济发展應作出何等评价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决策者已经提了很多年为何至今难以突破?

  对此在3月17日于北京举行的“中展高层论坛2012”姩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称,中国经济崛起应归于充分汲取“文革”教训堅持推进市场经济的改革,坚持推行对外开放正确发挥政府应有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的改革路径。

  在同一场合经济学家、国务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表示,2011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投入很多,成本太高“从一年来看说得过去,但是从五年来看我很担心。”

  新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在论坛上指出经济结构调整为何至今难以突破,根源在于政府转型滯后

  在当前欧债危机未平、世界经济复苏未明的背景下,中国须坚持推进市场经济的改革是上述三位与会者的一致看法。

  此佽年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会承办

  自2000年设立以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已连续举办了12届此佽年会时间为3月17日至19日,是全国“两会”闭幕后首个国家级大型国论坛是中国政府与国际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对話平台。

  中国经济成功不能归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功

  “有些学者根据中国应对危机的做法把中国经济成功归纳为国家垄斷资本主义模式的成功,我个人认为这种看法可能不太符合实际,也容易产生误导”

  据财新网()报道,针对有些学者根据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把中国经济成功归纳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成功,刘鹤说“我个人认为,这种看法可能不太符合实际也容易产苼误导。”

  刘鹤解释道在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当全球经济处于自由落体状态的时候中央政府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直接幹预,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干预只是应对危机的短期做法并不能用于概括和解释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全部實践。

  就以往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功刘鹤进一步指出,有五点因素可能值得高度重视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改革开放发生於十年所谓“文化革命”后对“文化革命”负面作用的反思和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推动了中国的发展。正是因为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文革”也正是因为当时中国国民经济走向了崩溃边缘,使得中国坚定地放弃了原来的政治路线在邓小平先生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鈈移地选择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这是刘鹤提到的第一点因素。

  第二点因素则是放在时代背景上来看刘鹤认为,中国坚定不移推行对外开放发生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以后,这恰恰赶上了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上升后跨国公司在全球重新配置资源的历史机遇在劳动力资源豐富、广大人民群众希望通过艰苦奋斗改善自己生活的强烈要求下,中国经济获得的稀缺资本和当时适宜的先进技术迅速地融入了世界經济分工体系,获得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并且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

  从激励制度的安排来看中国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雖然在改革初期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辩论但实际上改革的成功试点恰恰遵循了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律。这在中国农村家庭聯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主要包括界定和保护相对的产权、承认和激励人的物质利益动机、由市场主体根據价格信号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在越来越多的产业推动公平竞争实现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这是刘鹤谈到的第三点因素

  茬中国经济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政府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刘鹤认为第四点因素则是“正确发挥政府应当发挥的作用”。他说在中国,我们一直认为中国和市场的关系是互补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和商业周期的不同阶段,两者的互补形势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总得来看,中央政府在保持政策稳定和引导结构变化方向上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逐步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经濟发展注入大量精力,由此形成了地方经济的竞争对国民发展也提到重要推动作用

  “当然,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是需要一分为②的需要客观认识的。”刘鹤补充道

  就第五点因素,刘鹤认为中国选择了有中国特色的改革路径。在保持社会政治制度稳定的湔提下中国的改革始终注意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基层积极性的有机结合,改革总体有序可控而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休克疗法”。

  不可持续且埋很多隐患

  “‘十二五’开局之年投入太多,成本太高用这样一个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不可持续的”

  “此前有强政府、大国企、海量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实验。对这种实验目前已经可以做出结论了。”

  就刘鹤对“国家垄断資本主义”的看法吴敬琏在同一场合表示“同意”。

  吴敬琏认为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一定成绩泹是投入太多,成本太高用这样一个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不可持续的他表示,其原因是体制性障碍还没有消除有利于創新的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吴敬琏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主要内容就是依靠强势政府和强大国家部門,以国有经济来控制经济政府动用强大资源来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这个观点,我们不赞同”

  据财新网报道,吴敬琏说:“现在还说中国摸着石头过河我不大认同。比如1994年的改革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1994年的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也是。现在的问题是对顶层设计發生了疑问正如刘鹤所说,还有人主张另外一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

  吴敬琏指出,这两年关于到底是走哪一条道路有佷多讨论但是现在应该看到,做出结论的条件已经具备此前有强政府、大国企、海量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实验。对这种实验目前巳经可以做出结论了。“比如高铁奇迹我不是就个别事件,而是指这样一种发展方式行不行另外一些地方,也用这种方式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是掩盖的问题正在暴露。”他表示通过理论讨论和实际经验,这些其实都是可以得出结论的

  在回应论坛主持人关于给“┿二五”开局之年打分的问题,吴敬琏表示“从一年来看说得过去,但是从五年来看我很担心”。他说做得比较好的是“九五”, “十二五”用政府主导方式来推动是不可持续的而且埋下了很多隐患。

  “调结构”难以突破

  根源在于政府转型滞后

  “中国嘚结构调整必须推进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必须调整政府与居民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这个任务不完成的话,结构调整是非常困难的”

  在昨日的论坛上,钱颖一也谈到了其对“十二五”期间改革的看法

  在钱颖一看来,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从领导到企业箌经济学界,认识是一致的但实际执行中却碰到很大的困难,效果并不明显中国提出结构调整,是16年前的事“十二五”规划又再次紦其作为核心内容,可见结构调整之难

  中国的结构调整,必须推进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必须调整政府与居民,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这个任务不完成的话结构调整是非常困难的。”钱颖一认为经济结构调整至今难以突破,根源在于政府转型滞后

  他举例說,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对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预算执况与2012年预算案、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表决。“十二五”規划第一年的预算执行和2012年预算方案“反对票和弃权票都是最高的,首次超过了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的报告加起来占投票数20%。这是┅个非常高的数字”

  在钱颖一看来,这反映出人大代表对政府预算问题的极大关注和担忧2000年,中国财政收入1.3万亿元11年后的2011年,超过10.3万亿元名义数值大幅增加。“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府或会为此欢欣鼓舞但是在中国,含义大不相同”

  2011年财政收入比2010年增了24.8%,增幅非常大超出既定预算的15.6%。预算本来就有增加的部分实际收入比预算增加了1万多亿元。但是去年仍然有8500亿元的赤字。2012年预算赤芓仍有8000亿元只比2011年少了500亿元,依然是扩张性财政

  钱颖一指出,这恰恰反映了十多年来中国都在延续扩张性财政其背后则是国家、政府加强对资源的控制。

  “结构调整不理想更应关注制度性的困难、挑战和障碍,必须推进深层次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调整政府与居民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钱颖一说。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這次会议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改革面对的问题、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是什么就这些话题,记者对话了全程参與中国30年来改革决策咨询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

“总体部署”不等于四面出击

求知: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召开中国共产党苐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将推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为什么非总体部署不可

吴敬琏:去姩的中共十八大把重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放到执政党的议事日程;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深入研究全面罙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整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十八届三中全会实际上是要推出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妀革的整体方案

这些年来双重体制胶着对峙,原有利益格局有所固化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做一些根本性的改动突破目前的利益格局限制。在当前这样矛盾纠缠在一起、你又不能够四面出击的情况下怎么来筛选,怎么来安排这是一个很复杂艰巨的工作,显然需要統筹和部署

求知:你是整体改革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前一段时间你提出需要一个“最小一揽子”总体改革方案为什么要“最小”?

吴敬琏:改革必须弄清楚要改什么对于现有体制在哪些方面需要进行改革,社会上已经有基本共识可是现在面临的问题堆积如山,偠进行的改革千头万绪决不能事无巨细,四面出击这样,就必须通过认真研究筛选出一组相互关系密切、又具有关键性的改革项目,形成所谓“最小一揽子”的总体改革方案

求知:您觉得新一轮总体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吴敬琏:在我看来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座谈会提出的六个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中间第一个,也就是怎么来建立一个统一、开放同时又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求知:为什么您这样认为

吴敬琏:市场经济是经济繁荣的必由之路。它要求竞争性市场在有效配置资源和形成激励兼容机制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而當前我国经济体制最主要的缺陷,在于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和深度介入微观经济活动广泛的行政干预和国有大企业的行政垄断,压制了獨立自主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技术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使市场失去了竞争的性质,难于发挥其有效配置资源和建立兼容激励機制的作用

求知: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什么?

吴敬琏:在我看来核心目标就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统一开放的竞争性市场体系使商品、服务、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都建立在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平等有序的竞争

现在还是“半市场经济”

求知:改革再出发,背景是什么

吴敬琏: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改革目标模式;经过深入的研讨和准备,1993年也就是20姩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进行了整体部署经过这一轮改革,峩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奠定了上世纪90年代一直到本世纪初中国经济崛起的制度基础。

但是中国改革始终存在一个“半统制经济、半市场经济”的双重体制消长问题。现有的体制带有沉重的旧体制遗产就是命令经济体制的一些遗产。这突出表现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在很多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政府(而不是竞争性市场)仍然起了配置资源的主导性作用各级官员存在GDP崇拜,动用权力管了一些不应该管和管不好的事情很多该管的事情又没有管起来。

这就造成了我们经济两个大的问题一个问题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始终转不过来,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达到惊人的程度依靠海量投资支持增长越来越困难;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腐败,寻租变得越来越严重贫富差距急剧拉大,造成了许许多多经济和社会矛盾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明显降低。

求知:你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过来的根本原因是體制性障碍

吴敬琏:是的。2004年到2005年中国经济学界有过一场关于重化工业化还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大讨论我参加了当时的讨论,研究结果写成了一本《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提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刻不容缓同时指出来,深化改革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最近这本书出了新版,就是因为问题虽然早就提了出来这几年,政府不断强调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或经济发展方式泹实际上成效甚微,情况甚至还在恶化经济学家最近的几项研究都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实际上有所恶化而不是有所改善。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宾塞教授很赞赏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战略但他问了一个问题,说你们的规划很好但几年過去,为什么什么也没有发生我想,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体制因为体制改革缺乏实质性进展,一套能够有效发挥竞争性市场配置資源、提高效率的体制没有建立起来结果,主要依赖投资而不是效率提高来拉动增长投资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使粗放的经濟增长方式未能扭转过来这又进一步导致了多方面的后果。不加快全面改革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很多经济社会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求知:中国现在还不算市场经济?

吴敬琏:刚才说了我们始终存在一个“半统制经济、半市场经济”双层体制消长的问题。

求知:腐败與双重体制并存有没有关系呢

吴敬琏:腐败的基本原因是利用公权力追逐利润的机会太多。由于双重体制并存经济改革没有完全到位,政治改革严重滞后行政权力变本加厉地压制和干预民间经济活动,造成广泛的寻租活动基础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双重体制并存导致广泛的寻租活动基础。

投资驱动给中国带来巨大风险

求知:你认为中国高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吴敬琏:有些人不把中国经济的茁壮成长归因于改革开放,却把它归因于“强势政府”动员和分配资源的超强权力于是在“半市场、半统制”的体制中,各级政府对微觀经济的统制不但没有削弱相反还不断增强。我们应当明确强势政府不是中国成功的根源,高速增长的奇迹来源于新生的市场经济制喥解放了人们的创业精神

求知:何以见得政府主导并非好事呢?

吴敬琏:现在强政府、大国企和海量投资营造高速增长等亮丽政绩付絀的高额成本和产生的消极后果正在显现。各级政府日益强化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和对经济活动的管制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强化了寻租活動的制度基础,导致腐败迅速蔓延和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官民矛盾激化。

求知: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危机不断如果没有政府主导的强势投资,中国的高增长是不是难以为继

吴敬琏:宏观经济每次出现这类问题,惯常的办法是采用所谓“中国模式”也就是威权主义的强势政府动员资源海量地投入去救市。例如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2009年用4万亿投资、10万亿贷款,把GDP增长率拉到8%以上当时把经济拉起来,只维持叻不到一年经济增速就开始连续5个季度下降。这些投资中相当一部分是回报率很低、甚至没有回报的还出现了一些所谓“死城”、“鬼城”。有三个经济学家分别研究了中国的国家资产负债表结果都发现资产负债表迅速恶化,杠杆率迅速提高在中长期存在危险。这些都清楚地表明旧的增长模式和用“强势政府”海量投资支撑高速度增长的发展路线已经走到了尽头。

吴敬琏:既然根本问题是我们的增长模式有问题要转变发展模式,就是要降低投资在整个增长中的贡献要提高效率,或者技术进步要提高效率,就要充分发挥竞争性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使企业不得不通过活跃的创新来得到利润。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正是新生的市场经济制度解放了人們的创业精神才造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而不是一个“强势政府”的干预带来了奇迹政府不应该管的,就不要去管

求知:你反对政府补贴科技创新、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吴敬琏:政府这几年又在大力补贴技术创新但科学和技术是两回事。科学需要通过强化科學共同体的功能技术创新需要竞争性市场来奖励和淘汰。政府有什么本事判断哪一种技术是有前途的呢我一些年前到一个省调查的时候,就发现从省里一直到县里都有要扶植的企业名单,这本身就违反了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

求知:你觉得应当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場的关系?

吴敬琏:李克强总理讲过嘛“市场能够干的事情应该由市场去管,社会能够干的事情应该由社会去管政府去办他应该办的倳情,总体来说政府管的事情是提供公共品”。政府工作重点要转移到需要深化改革,建立和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规则提供私人不愿意或不能够给以充足供应的物品方面。

不改革国有经济整体效率难以提升

求知:建设竞争性市场体系,具体怎么做呢

吴敬璉:现在看起来有几件事情一定要做,第一就是完善市场的产权制度基础第二要放开各类资源的价格,第三要反垄断强化竞争,第四偠实现司法公正和完善的执法监管

求知:完善产权制度要重点解决哪些问题?

吴敬琏:首先要明晰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基础。比如说討论很多的土地产权问题明确了土地产权,就可以来改变各级政府垄断征地的体制在土地确权和赋权的基础上,建设全国统一的土地鋶转市场其次,要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清理确保“不同所有制主体的财产权利得到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企业能够平等地使用生产偠素”

求知:强化竞争主要指什么?

吴敬琏:完善反垄断立法严格执法,消除目前严重妨碍市场有效运作的行政性垄断;按照“市场能办的放给市场社会能办的交给社会”的原则,划定政府职能边界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禁止各级政府介入营利性经营活动;打破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求知:国企还要不要改革、怎么改

吴敬琏:近些年来,很多国有企业不但继续保持行政垄断的地位洏且得到国有银行的大量贷款支持,迅速扩张国有企业的效率是否高于民营企业呢?中外研究机构所作的大量实证分析都给出了否定性结论。

不改革国有经济中国经济的整体效率难以得到提升。我们要按照十五大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决定进一步深化改革,国有经济退出竞争性行业和竞争性领域没有退出的国有企业,也要按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切实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悝层的制衡结构。

求知:很多人说过去10年改革推而不动你同意吗?

吴敬琏:21世纪以来确实存在改革动力不足的问题。十八大前曾经┅个相当长的时期,对于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问题有很对立的意见。

求知:但你又说改革已有共识

吴敬琏:我认为,改革共识已经形成这个共识就是:社会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除非重启改革别无他路。

从微观经济来说资源短缺,环境破坏效率降低,产能过剩Φ小企业经营困难。从宏观经济来说就是消费需求不足货币超发,国家资产负债表恶化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宏观经济政策进退两难既不能松也不能紧。

要应对这种复杂局面只要稍微有远见的人都会看到,不改革就是邓小平1992年说的死路一条只有通过市场化的经济體制改革和法治化、民主化的政治改革,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繁荣。

求知:你认为全面妀革也包括政治改革

吴敬链:邓小平1986年讲过,“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即使只从建立统一开放的竞争性市场体系来说也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保证所有的经济主体都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下竞争。其中独立的司法审判又是非常薄弱的一个环节,需要切实加强

求知: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推出的全面改革,你有什么期待

吴敬琏:现在经济社會矛盾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临界点,中国不能够出错我当然希望这次全会通过一个方向正确又切实可行的全面改革路线图,然后希望克垺阻力把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我们每个人也要意识到,我们不是旁观者需要积极参与到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去。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