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婆罗门有没有穷的那么穷为什么会拥有世界最顶级的高校 印度婆罗门有没有穷的理工比

他们为何能打破“玻璃天花板”? _ 东方财富网
他们为何能打破“玻璃天花板”?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2013年,一份关于《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按营业收入排名)的系统分析数据表明,仅有3家非印度公司由印度人担任CEO
  2013年,一份关于《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按营业收入排名)的系统分析数据表明,仅有3家非印度公司由印度人担任CEO,它们分别是由拉克希米·米塔尔领导的安赛乐米塔尔集团(米塔尔创立的横跨10数国的国际钢铁公司),安舒·贾恩坐镇的德意志,以及卢英德领军的百事可乐。  身居《财富》世界500强CEO高位的印度人并没有想象的多。这是否说明,《时代》杂志所称的“印度是培育全球老板的理想之地”并不属实?其实不然。印度确实输出了相当多的经理人。  还有这样一组数据:针对美国标准普尔500强企业的一次权威调查发现,这些企业中的CEO美国人最多,其次是印度人,他们领导着其中7家公司,加拿大人则有4个,甚至连标准普尔都曾选了一位印度裔(德文·夏尔玛)当总裁。  纳德拉、皮查伊先后执掌、谷歌,则无疑是里程碑式的。  为何全球首屈一指的高科技企业、跨国大企业如此青睐印度裔高管?他们为何能打破“玻璃天花板”?  为人谦逊职业意志强大  南新罕布什尔大学最近进行的一项跨文化研究,对来自美国和印度的经理人进行分析,发现更多印度管理人员的领导素质能达到最高水平。  该研究称,印度经理人面向未来,“集真诚的个人谦逊态度与强大的职业意志品质于一体。这些领导人能取得非凡的成就,低调地建立优秀的组织”。  印度企业家在海外的抱团文化,也是造成印度人才冒起的原因之一。  上一代在硅谷闯荡的印度人站稳阵脚后,便努力协助后来者,他们建立组织和天使基金等,让随之而来的印度人加快成功,又帮助后辈打破印度人只能当工程师的框框,教导他们做好管理工作。  语言和文化优势明显  语言优势和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使得印度裔在管理层之中相比其他亚裔更容易脱颖而出。  由于英国的长期殖民统治,英语和印地语并列为官方语言,英语成为很多印度人接近母语的语言。在大城市里,出身中产家庭的年轻人过着西方的生活,看好莱坞大片,听西方流行音乐。  语言思维和欧美相近,加之印度人开放热情的性格和崇尚个性使得他们更加适应欧美文化。  印度人能歌善舞,从小生活在大家庭里,容易养成外向和热情的性格;印度人平时就喜欢侃大山和辩论,也使得他们大多巧舌如簧,口若悬河,这些都助力他们在职业生涯中更加融入公司和团队。  高等教育国际化  印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在融入国际市场的经济管理人才教育方面拥有较长历史。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印度理工学院等知名学府向欧美输送大量技术人员。  印度人在理工特别是数学方面的天赋早已世界闻名,凭借在这方面的专才,再加上近乎母语般的英语水准,印度向硅谷输送了大量的IT工程师。  据印媒报道,目前在美国的印度学生已超过10.3万名,是第二大外国学生群体。有数据显示,2014年,78%的印度学生选择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学科。  著名的印度理工学院正是培养这类技术精英的摇篮。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理工学院毕业生大批涌至美国。他们进入美国名牌大学如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深造,然后加入美国的高科技企业,继而在风起云涌的八九十年代,在电脑、金融、跨国公司等领域尽领风骚。如今,这些来自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分子,已在世界上形成一个庞大的“兵团”。  谷歌新晋CEO皮查伊、软银集团总裁尼科什·阿罗拉、英国移动运营商沃达丰前CEO阿伦·萨林等可谓其中代表。  更为重要的是,印度商学院教育很早就与国际接轨。  印度管理学院(IIM)等高等学府就是培养印度管理人才的摇篮。  早在20世纪50年代,该校在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的帮助下成立加尔各答分校,在60年代又与哈佛商学院联合创立印度管理学院艾哈迈达巴德分校。  百事可乐CEO卢英德、万事达卡CEO阿贾伊·邦加和哥哥联合利华前CEO文迪·邦加、英国酒业巨头帝亚吉欧CEO伊凡·梅尼斯等都是该校毕业的。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开始担任欧美知名商学院的院长。  2010年,著名的美国哈佛商学院任命印度裔的尼廷·罗利亚为该学院第10任院长,罗利亚也成为这座著名学府102年历史上的首位外裔院长;芝加哥商学院也选定印度人苏什·库马尔担任新一任院长;在欧洲,原籍印度的前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名誉院长迪帕克·詹恩2011年出任INSEAD商学院院长一职。  印度反思  如何阻止人才外流  皮查伊的崛起,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印度人对硅谷乃至跨国企业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印度总理莫迪在推特上对这位谷歌新任首席执行官表示祝贺。《印度时报》将皮查伊的上位视为印度裔CEO的里程碑。  骄傲之余,印度媒体也对印度IT行业现有发展进行反思,思考为何皮查伊们是在美国而不是在他们的出生地做出如此成就?  去年,一份报告指出,在硅谷工作的人中,印度人占6%,但却有16%新创企业由印度人创立。若单计由移民创立的公司,印度人更占32.4%。  印度国内的环境往往留不住人才,一流专业人才纷纷落户欧美,甚至有印度媒体笑称一流人才移民,二流人才在本国经商,三流人才从政。  不少印度网友则感叹“又一位印度人才流失到美国去了”,并呼吁“要从根源上解决印度人才流向海外的问题”。
(责任编辑:DF145)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校内链接----  
同济就业网
同济招生网
----媒体链接----  
上海教育新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视点
印度理工学院:最大文盲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
  日是个周末。对于数量庞大的印度高中毕业生家庭而言,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IIT)招生考试(JEE)的举行,令这一天充满刺激、悬念以及莫大的希望。因为,它有可能让孩子完成命运的变革、阶层的跃动、精英的养成,而且并不需要任何关系和贿赂。在印度,这种绝对的公平屈指可数,甚至是唯一的。
  印度理工学院在中国尚不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很多人无法想象,文盲率高居世界首位、高等学校入学率仅12%的印度,会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著名节目《新闻60分》曾为IIT制作过一期专题。印孚瑟斯公司主席穆尔蒂在接受访问时说,他的儿子原本也希望进入IIT学习计算机科学,但终究无法通过变态的JEE考试,不得已进入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就读——这是一所享誉世界的常春藤名校。而一位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印度学生则哭笑不得地介绍了类似的经历。主持人赖丽斯还特意为美国观众做了这样的一段解释:“印度理工学院可能是你所不熟悉的最重要的学府。它在印度的地位,相当于把哈佛、麻省理工与普林斯顿相加后在美国的地位”。如果你看过以IIT为故事背景的印度电影《三个白痴》,就能对这所学府在印度的崇高地位、绝对自由的学术氛围、特立独行的教学方式和天才学生有更深的理解。
  美国政商界对IIT普遍垂青的根源出自硅谷,近20万的印裔高科技移民成为这部“世界电脑”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而他们大多毕业于这座学府。美国驻印度前大使约翰曾经调侃道:这是一块叫作硅谷的印度殖民地。在硅谷新近成立的2000家IT企业中,有40%由印度人创建,其中半数的创建人为IIT校友。2003年1月,在硅谷的IIT毕业生庆祝母校五十华诞,比尔·盖茨发表演讲时称赞:“IIT是改变世界的神奇学府。因为相较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哈佛、耶鲁、牛津、剑桥,IIT是如此不可思议的年轻。”
  同为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和中国在建国初期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教育路径。后者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和可观的经济投入用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并启动实施以“985工程”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而印度一开始就在举全国之力,推动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织梦行动”,丝毫不去顾及那些与日俱增的文盲数量。
  尼赫鲁一直不讳言,IIT是自己一个华丽的梦想。这位自幼接受英式精英教育、毕业于剑桥大学的印度开国总理,希冀IIT培养出具有世界水准的工程师,并能成为一针催化剂,用以重塑这个垂头丧气、喑哑沉沦的国家。五十多年后,尼赫鲁大学现代印度研究中心教授姆丽杜拉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评价,尼赫鲁是个近乎疯狂的理想主义者,将这个国家与刻板成见的社会主义死死捆在一起。为了向世界快速证明印度的复兴,他运动式地发起一些高大的、不切实际的工程,盲目追求“世界一流”。 但是不得不承认,IIT已经成为“尼赫鲁式遗产”中少数的成功样本。它阴差阳错地促进了这个国家在若干年后一跃成为软件强国,科技实力位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印度每年培养的工科毕业生数量达到100万人,美国或欧洲则不足10万人,而IIT的毕业生成为其中的带头人。在校方提供给本刊的著名校友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串名字和闪亮头衔:拉贾·古普塔(麦肯锡咨询公司前总经理)、尤曼格·古普塔(甲骨文公司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维克特·梅利滋(花旗集团前副主席)、拉科什·甘格沃(美国航空公司前总裁)、阿伦·萨林(沃达丰公司首席执行官)、阿维·马努德(高盛合伙人)、阿伦·纳特瓦力(贝尔前总裁)等。
  IIT的第一处校址,被定在距离加尔各答120公里的一座小镇的监狱废墟上,这里曾经羁押过多名积极投身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民主人士,其中两名遭到枪杀。尼赫鲁强调,这处囚牢象征着印度的屈辱过往,IIT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纪念碑,它将为印度带来光明和光荣,而人才永远是强国之本。
  在不算长的时间里,IIT形成了一个大学联盟,它拥有7座校园,分别位于德里、坎普尔、卡哈拉格普尔、马德拉斯、孟买、瓜哈提和卢克里。2000年《亚洲周刊》评选亚洲最佳理工学院时,印度理工学院以7所分校中的5所占据了前十强的“半壁江山”。2006年《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印度理工学院名列前50名,工科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商业周刊》将IIT毕业生称作“印度史上最热门的出口产品”,而IBM、惠普、甲骨文、微软、思科等著名企业更在IIT设有专门办事处,以便最快速地招揽优秀人才。
精英唯一缺失的是对自己国家的担当
  在JEE考试进行的前一天,我受IIT孟买分校校长德旺教授的邀请,走进位于普威湖和维拉尔湖间这片绿色葱茏的校园。IIT孟买分校是7座校区中最具国际声誉的一所,多年来在众多世俗的评价体系中蝉联第一。
  它位于以美丽港湾、林立的银行和炫目的宝莱坞电影而著称的“印度第一都会”孟买市郊,远离繁华,甚至没有一扇真正意义上的校门。用木头和脚手架搭起来的出入证件检查站,便是这座被称为“百万富翁制造工厂”的著名学府官方定义下的“主校门”。整个大院被高耸的围墙圈住,进出有森严的登记制度。校园内几乎没有一座宏伟气派的楼宇,以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灰色建筑为主,朴素,甚至可以说简陋。IIT的教授对我说,大学是这些准精英们过上舒适生活前最后的炼狱所。“我们并不需要辉煌的大楼来装点什么。不过,里面的实验室,一点不比别的国家差。”
  这里更像一座与世隔绝的宁静小镇。1961年,印度以国家立法的高度制定《印度理工学院法》,该法规定:不允许任何机构和个人干涉理工学院行使独立治校的权力,并且绝对禁止理工学院与商业有任何牵连。IIT马德拉斯分校前任校长印德来桑详细地介绍说,多年来,IIT的主要财源来自中央政府,学生的学费至今停留在建校时的水平。1990年代,学校从学费中收回的教育成本仅为5%,现在更是可以忽略不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印度政府并不重视高等教育,25年前发布的《高等教育状况报告》指出:“有一半以上的学校堪称知识和社会的贫民窟。”直到现任总理辛格上台,情况才有所扭转;他本人也是一位学者。
  但是,即便在最艰难的印度经济危机时代,中央政府对于理工学院的慷慨支持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孟买分校生物工程系教授罗赫特说,实在不知道这对于国家而言是悲剧还是福音。印度在复兴的过程中,一直浸淫在各种艰难中,难以阔步向前——包括贫穷、疾病、慵懒、无序和迷信。很多时候,政府不顾一切地举全国之力,进行着这项超前的博弈,它的确造就了IIT的今天,却无法改变印度大面积存在的愚昧和基础教育普及率低下。后者直接成为国家前进的羁绊。几天以后,在印度另一所著名学府德里大学的校园里,人文学院二年级的几位学生阿瑟夫、达伍德和萨米特与我席地长谈。他们抱怨,IIT就像是被供奉起的一尊神像,任凭人间众生如何陷于水火,它的金身总是被擦拭得一尘不染。
  对此,理工学院教授印地立桑感同身受。他在公开接受访谈时厉声喝斥——IIT遗世独立,身在其中的年轻学子对院墙外穷困落后、腐败当道、政治低效、性别及种姓歧视盛行、宗教矛盾激化等问题充满漠视。而从跨出这个校门的那一刻起,很多人随即就会头也不回地登上飞往美国的航班。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饱受欺压的弱势种姓家族长大的少年,IIT是他们的避风港,也是直升电梯。
  理工学院的学生们并不否认这个事实。在我采访的过程中,来自加尔各答的阿维克、来自孟买的瓦伦丁以及他们的同学都向我证实,毕业后的最佳选择是去麻省理工或普林斯顿深造,最后留在硅谷,或者闯荡华尔街江湖。美国梦,是这些印度精英们最具共鸣的话题,和一切奋斗的动力。原因依次为“富足的物质生活、公平自由正义的社会环境、充满机会和希望”。
  就连孟买分校最著名的校友之一、印度IT业的领袖尼勒卡尼也在慨叹:这样完美的教育唯独缺乏一点,那就是对自己国家的关注与担当。
  “也许时间可以变革一切,我们只有50岁,在世界大学家族中还算是婴儿。中国的大学也一样。当然,顶层制度设计也很重要。虽然这个国家如此眷顾我们,但体制的更大层面的优化依然必需。只有国家各方面在接近美好,我们的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留下。”德旺校长对我说。
  他的办公室在中央主楼的二层,底下是一排教室。在他每天上下班必经的楼道上,摆满桌椅,学生和教员可以坐在那里讨论任何问题,也可以随时拉住校长。第一排桌子底下还趴着慵懒的流浪狗。这天晚上,理工学院的一些学生将参加抗议政府腐败的绝食行动,还有一些年轻人将对一些国家政策展开异见性辩论。
  校长为此感到高兴,他觉得好的改变正在发生。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 新闻中心 Copyright tongji university news center, 2012 E-mail:dxb@mail.tongji.edu.cn&&印度那么穷,为什么印度理工比麻省理工还难考?
一位麻省理工的教授看到新生里有一位同学来自印度,好奇地问:“你怎么会在这里?你的国家有印度理工,为什么不去那里呢?”学生回答:“我就是因为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来的。”这是在印度理工的校友中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但是这是真的,印度理工在印度有着超然的地位,相比于清华北大在中国的特殊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IIT)是由印度政府所建设和组成的七间自治工程与技术学院。印度理工学院在学术界具有世界声誉,被称为印度“科学皇冠上的瑰宝”,是印度最顶尖的工程教育与研究机构。印度理工学院培养的IT人才遍及世界各地,美国硅谷更是这些IT人才的聚集地。印度理工学院为印度软件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印度理工学院创建于1951年,在全国共设有7所校区,分别是:德里(Delhi)理工学院、坎普尔(Kanpur)理工学院、卡哈拉格普尔(Kharagpur)理工学院、马德拉斯(Madras)理工学院、孟买(Mumbai)理工学院、瓜哈提(Guwahati)理工学院和卢克里(Roorkee)理工学院。在2000年《亚洲周刊》评选亚洲最佳理工学院时,印度理工学院(IIT)以7所分校中的5所占据了前十强的“半壁江山”。
印度二流的学生才出国念美国名校
在印度流行这么一种说法:一流的学生进印度理工学院,二流的才出国念美国名校。
印度理工学院是印度最好的大学,印度人考这所学校比美国人考麻省理工学院要难很多,2010年报考印度理工的学生超过了45万,招收名额只有不到一万名,录取率为2%。相比之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10年秋季的录取率是10%,美国哈佛大学的录取率是7%。有媒体曾比喻称,把哈佛、麻省理工、普利斯顿大学加在一起,就是印度理工学院在印度的地位。
以至于美国的媒体甚至说,印度理工学院毕业生是“印度史上最热门的出口产品”。
印度理工学院恐怖的招考体系
每一名想要进入印度理工学院的学生都要参加联合入学考试(JEE),它是专为印度理工学院设置的考试,只考理科,分别是数学、物理和化学。三科分别设置淘汰线,仅仅总分合格是不够的,必须每科都同时高于各自的淘汰线。笔试通过了,还要参加长达五天的面试,并在此期间按笔试的排名顺序选择自己的专业。 招考的过程极为严格,就连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墨希都说自己无法把儿子弄进印度理工,印孚瑟斯是印度第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墨希被称为“印度比尔·盖茨”,他说:“印度理工没有腐败,这里完全凭本事吃饭。”他的儿子没考上印度理工,不得不遗憾地去念了美国加州理工。
以前,印度有许多人会连续多年报考印度理工学院,在已经入学的学生里,有60%的人都考了两到三次。2007年起,联合入学考试出台了新规定,每人最多只能考两次。每一个考上印度理工学院的年轻人都是赛跑中的赢家,他们由此坚信“无论何时、何地、任何事,你都可以做得到”。那些从印度理工毕业的学生,如果随后取得事业成功,这种优越感可能会持续一生;而对那些没有成就大业的毕业生而言,曾经考取印度理工的经历,可以称得上是他们的人生巅峰了。
“只要能够进IIT,去哪里都会成功。”一位来自北印度、在IIT孟买计算机系念大二的阿斯纳尼说,在得知他考上IIT之后,父母亲喜出望外,几乎是倾家荡产,连续几天请全村邻居吃饭。因为他们知道,念完IIT,只要工作几个月,家里的一切投资,就能全部回收。
一毕业就被全球跨国名企抢购一空
当国外大学为了在全球大学排行榜争取到好名次,竭力鞭策教师写论文时,IIT却在强调评估教师绩效,并不侧重论文发表量。因此,在以论文数量为评比重心的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大学排名,IIT只勉强挤进前500名。但是,在以同业评分学术声望为根据的伦敦《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行榜上,IIT却名列第226-250名。工科领域在亚洲排名第54名。
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老师会教给学生很多方法,但是他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答问题。考试题目不多,但是要求独立思考。也许一个题目学生并不能解答出来,但是只要思考过程条理清晰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评价。在这里数学和化学是国家重点培养的,老师会给你很多复杂的问题,让你自己想办法来解决,当然要求也是特别高,有的甚至要求学生答案精准到小数点后第四位。然而IIT的学生却很少抱怨功课太重,他们已经练就一身“解决最刁钻问题的能力”。
正是因为IIT学生有一流的专业实力,每年的12月,各跨国公司会纷纷进驻7所分校征招人才。通常在两个星期之内,所有学生都会被“抢购一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福州市晋安区连凤路三木花园C区16号
陈善煜主任医师,,祛白领域的学术翘楚
今日搜狐热点2015世界最难考大学排行 印度理工学院居榜首
老查话留学老查
印度理工学院中国学子(),大多数都想申请各国的牛校,可是这些顶尖大学绝不是浪得虚名,进入那些耳熟能详的名门学府依旧是难于登天。2015年的录取结果已经尘埃落定,牛校网综合了来自于学校官网以及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数据,排出最新的前20“各国最难进的大学名单”,综合实力都相当强悍。TOP20东京大学录取率:22%报考人数:16536人录取人数:3638人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简称东大,诞生于1877年,是日本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最早的西制大学之一。学校于1886年被更名为帝国大学,这也是日本建立的第一所帝国大学。1897年,易名东京帝国大学,以区分同年在京都创立的京都帝国大学;1947年9月,正式定名为东京大学 。TOP19剑桥大学录取率:20.8%报考人数:16185人录取人数:3371人剑桥这所古老的大学可追溯的历史已超过800年!共培养出6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由29个学院组成,包括艺术,自然科学,工程,经济,教育,语言,计算机等近30个方向100多个学科。剑桥不是特别重视学生校外活动及奖励,更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特个性!优异的A Level成绩和()成绩是必须的!而面试表现至关重要!TOP18牛津大学录取率:18.6%报考人数:17216人录取人数:3198人牛津大学位于英国牛津市,是()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虽然牛津大学的确切创立日期仍不清楚,其历史可大约追溯到十二世纪末,迄今约有九百年。牛津产生了至少来自6个国家的10位国王,6位英国国王,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19个国家的53位总统和首相,包括25位英国首相(其中13位来自基督教堂学院),3位圣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红衣主教。TOP17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录取率:17.86%报考人数:16630人录取人数:2970人伦敦政经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本科背景有很高的要求,还需要有一个拿得出手的GMAT成绩。更难的是,在阐述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来突出行业潜力的同时,你得让人感觉出你的领袖气质。虽然学校很婉转的说“Prior work experience is not a pre-requisite for entry into the programme, but can be considered an advantage.”(工作经验虽然不是必须的,但如果有,将会有优势),但事实上,由于LSE的竞争过分激烈,因此绝大多数申请者都是有很好的工作背景的。总之,你需要被验证的否具有行业领袖的气质以及潜质。TOP16录取率:14.02%报考人数:18767人录取人数:2632人TOP15新加坡国立大学录取率:13.9%报考人数:17358人录取人数:2413人学校排名在全球名校中位居前列,且在校学生享有新加坡政府提供的学费资助。因此每年都在不断吸引着众多学子争先恐后的申请。但入学条件的严苛,也阻挡了部分学子前进的脚步。TOP14录取率:13.07%报考人数:19320人录取人数:2525人TOP13达特茅斯学院录取率:10.34%报考人数:31150人录取人数:3534人为了突出该校对于本科教育的极度重视,达特茅斯一直以“学院”而闻名于世。学院是常春藤联盟中规模最小的学校。 达特茅斯学院在2006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 World Report)大学排名中,与哥伦比亚大学并列第九。学院的入学竞争极为激烈。TOP12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率:9.92%报考人数:37267人录取人数:3697人宾大现已成为拥有12所学院,几百个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的世界一流研究性大学。在2013年度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杂志的全美大学排名中, 宾大排名第五,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加州理工以及芝加哥大学并列。并且,宾大的商学院——沃顿商学院,在近30年内的本科商学院排名每年都是第一。《大西洋月报》曾将学校评为美国八所最难申请的学校之一。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是法学院,医学院与沃顿商学院的申请。TOP11香港大学录取率:8.5%报考人数:18350人录取人数:1559人TOP10布朗大学录取率:8.49%报考人数:30397人录取人数:2580人遐迩闻名的常春藤联盟,8所世界超级著名大学之一,1764年刚创建之初叫罗得岛学院,全美第七古老的高校。其入学竞争极为激烈,该校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小而精。在当今大学人数不断增长的环境下,布朗大学依旧保持着严格的招生制度,和极高的入学门槛,师生比约为1:8。堪称小型的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本科生6182人,研究生仅1974人,全职教师736人。但在如此之少的教师队伍中,就有五位诺贝尔奖得主,还有两位校友也曾获得诺贝尔奖。TOP9加州理工学院录取率:8.1%报考人数:27340人录取人数:2215人进入这样一所世界名校就读,一直都是许许多多精英学子的梦想。即使不想追随另外32名校友的脚步去夺下某个领域的诺贝尔奖,单从这里顺利毕业已经足够保障后半生丰衣足食。然而,加州理工有着近乎“残酷”的录取标准和低的惊人的录取率。美国普林斯顿评论在2006把加州理工学院在全美“最难申请上的大学”里排名第六。除了必须具备的超高标准化考试成绩以外,学校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潜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领导才能等多方面进行严格的考核。只有在各个方面都优秀的学生,才能最终如愿以偿,进入这所全球最优秀的理工学院学习。TOP8麻省理工学院录取率:8.01%报考人数:18306人录取人数:1467人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系是最知名、最多人申请入读和最“难读”的学系,并曾连续七届获得美国工科研究生课程冠军,其中以电子工程专业名气最响,紧跟其后的是机械工程。美国工程教育学会执行主任Karl Willenbrock曾经说过,“如果麻省理工学院忽然消失,国家安全堪忧。他们是工程的IBM。”TOP7芝加哥大学录取率:7.83%报考人数:30192人录取人数:2365人芝加哥大学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其“芝加哥经济学派(Chicago School of Enocomics)”等以人文社科为主的芝加哥学派尤为著名,这里走出了世界约4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经济学、社会学研究的圣殿。而从曼哈顿计划开始,大量顶尖科学家汇集于此,创立了美国第一所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和之后著名的费米实验室,更奠定了芝大在自然科学界的重要地位。TOP6普林斯顿大学录取率:6.99%报考人数:27290人录取人数:1908人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是美国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作为美国最难进的大学之一,普林斯顿大学以精英教学模式而著称于世,学生总数仅为七千多,师生比例大约1比7。TOP5耶鲁大学录取率:6.49%报考人数:30237人录取人数:1962人耶鲁大学,是一所贵族私立大学,被公认为全美乃至世界最好的私立大学之一,是美国老牌名校"常青藤联盟"八大成员之一。耶鲁最重要的管理特色是"教授治校",这一特色对美国高等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建校初期,经过3代校长的努力,耶鲁逐渐形成了董事会不具体参与校务管理,而由教授会治校的法规。在当时的美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普林斯顿董事掌权、哈佛校长当家、耶鲁教授做主。TOP4哥伦比亚大学录取率:6.15%报考人数:36250人录取人数:2228人哥伦比亚大学坐落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哥伦比亚大学的医学、法学、商学和新闻学院都名列前茅,她的新闻学院颁发的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哥大是个比较特别的学校,课外活动很丰富的申请者都会被拒,堪称最难申请的美国名校。如果想申请哥伦比亚大学,大家首先要在PS里体现出自己的思想以及成熟度,不少哥伦比亚大学录取者的PS都显得很干练,有一种气场在里面TOP3哈佛大学录取率:5.33%报考人数:37305人录取人数:1990人哈佛大学更关注SAT成绩。2250分以下的我国内地背景学生几乎会被直接淘汰。由此,SAT成绩自然也就成为了哈佛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哈佛大学喜欢招收两种学生:一种是在某个领域非常独特的学生。这种特质基本要通过各位的课外活动、文书以及奖项体现出来;另外一种是具有较高学习能力的学生,这一点更多要参考学生的平时成绩和SAT成绩来判断。TOP2斯坦福大学录取率:5.05%报考人数:42487人录取人数:2144人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2010年盘点的亿万富翁最多的大学,斯坦福大学名列第二,亿万富翁数量达28位,仅次于哈佛大学,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前十所世界名校之一。TOP 1印度理工学院录取率:3%报考人数:450000人录取人数:13000人2000年《亚洲周刊》评选亚洲最佳理工学院时,创建于1951年的印度理工学院(IIT)以7所分校中的5所占据了前十强的“半壁江山”;2006年《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印度理工学院名列前50名,工科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麻省理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商业周刊》说的更直白,他们直接把IIT毕业生誉为“印度史上最热门的出口产品”。印度理工学院被视为是全球要求最严格的工程师培养摇篮,众多校友分布在全球各个行业的最高管理层。这个结果是不是让你大跌眼镜,美帝和英伦名校你们情何以堪啊,都没争过印度啊!你知道吗?在印度流行这么一种说法:一流的学生进IIT,二流的才出国念美国名校。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曾评论:把哈佛、麻省理工、普利斯顿大学加在一起,就是印度理工学院在印度的地位。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责任编辑:oasisl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日语中"你好"的发音是?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基斯坦和印度哪个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