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并非坚不可摧,历史上有多个中国能击沉美国航母吗航母的例子

振奋!中国海军又一艘巨舰呼之欲出,地位不下于航母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振奋!中国海军又一艘巨舰呼之欲出,地位不下于航母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航母上官兵一年工资能有多少?有的国家工资都发不起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携带两枚氢弹的轰炸机,在美国上空突然解体,一枚启动了引爆程序|轰炸机|氢弹|程序_新浪网
携带两枚氢弹的轰炸机,在美国上空突然解体,一枚启动了引爆程序
携带两枚氢弹的轰炸机,在美国上空突然解体,一枚启动了引爆程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航母真的是坚不可摧吗_百度知道
航母真的是坚不可摧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没有坚不可摧的,只是难度很大,不是因为船体坚固,而是防卫力量强大,不容易被攻击
采纳率:7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历史上最著名的十次航母战斗
历史上最著名的十次航母战斗一、奇袭塔兰托 航母海战时代揭幕战 1940 年 11 月 11 日,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舰载航空兵部队奇袭意大利海军 基地塔兰托,取得重大胜利。这是航空母舰舰载机问世以来首次大规模袭击港内 舰艇,突出显示了航载航空兵的巨大突击威力,使得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一跃成 为海军主要舰种。 这场战役成为一年以后日本海军袭击珍珠港的预演, 在世界海战史上占有极 为重要的地位。 “光辉”号航母+“箭鱼”鱼雷机 1940 年 6 月,法国战败投降,英国不得不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上同时迎战德 国和意大利海军,显得分身乏术。 英国海军认为必须削弱意大利海军实力。然而,意大利海军司令伊尼戈?坎 普奥尼则采取坚守防御、伺机出击的战略,平时将舰队主力驻泊在塔兰托港内, 一旦发现战机,就立即出击,打完就走,绝不纠缠。 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司令安德鲁? 坎宁安上将最终决定以舰载航空兵奇袭驻 扎在塔兰托港的意大利海军主力。他做出此决定的依据是:在地中海地区,就舰 艇的数量和吨位而言,英国海军相对于意大利海军处于劣势地位,但拥有航空母 舰;意大利海军尽管其战舰航速快,火炮射程远,但装甲防护薄弱,素有“纸板 舰队”之称;虽有空军为其提供空中掩护和支援,但毕竟两个军种协同不便,实 际上制空权掌握在英军手中。 根据地中海舰队航母部队司令利斯特提出的计划,空袭塔兰托的主力是“光 辉”号航母(也译作“卓越”号),1939 年 4 月才下水,排水量 2.3 万吨,最 高时速 31 节,舰载机 36 架;飞行甲板装甲厚度达到 76 毫米,可以抗击在 2000 米高度投下的 225 公斤炸弹;此外,还装备有最先进的 792 型对空警戒雷达,使 英军拥有了“千里眼”,具备了夜间作战能力。 空袭使用的机种是航母上的舰载“箭鱼”鱼雷机(FAIREY SWORDFISH,也译 作“剑鱼”),这种飞机是 1935 年服役的老式双翼飞机,三座,最高时速仅 224 千米,最大载弹量 730 公斤,最大航程 800 千米。如果就这样投入作战,无疑于 自杀,因此利斯特先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强化进行夜间超低空攻击训 练,并对飞机进行改装,取消了后座的炮手,在空出的位置上加装了 60 加仑容 量的副油箱,以增加飞机续航力。在利斯特的不懈努力下,截止 10 月中旬,共 有 30 架“箭鱼”完成了训练和改装。 两波奇袭后,意大利海军主力损失一半!袭击塔兰托那天,只有 21 架“箭鱼”式飞机起飞(投入攻击的实际为 20 架)。飞机分成两波,间隔 1 小时。 第一批 12 架“箭鱼”式飞机到达塔兰托港口上空时,遭到了高射炮的猛烈 射击。皇家海军照明机 I4B 和 I4P 在 1400 米高度,以 800 米间隔依次投下了照 明弹,顿时将整个港区照得如同白昼。I4K 号借助照明弹的亮光发现了意大利海 军“利托里奥”号战列舰,随即以大角度俯冲,绕过拦阻气球,在 900 米距离投 下了鱼雷,准确命中“利托里奥”号右舷。紧接着,又有一枚鱼雷命中“利托里 奥号”。第三条鱼雷命中了“加富尔公爵” 号。 一小时后,第二波 8 架飞机到达,“利托里奥号”又中了第三条鱼雷,另一 艘战列舰“杜利奥号”被击伤。辅攻也取得成功,港内油库挨炸起火,水上飞机 基地被摧毁。 塔兰托港水浅,受创的战列舰可以打捞修复。不过,威力强大的“利托里奥 号”要失去战斗力六个多月,“杜利奥号”在八个月内难以投入战斗,“加富尔 公爵号”则完全无法修复了。 意大利海军的实力损失一半, 而英国付出的全部代价是 11 条鱼雷和两架 “箭 鱼”式飞机(只损失 1 名飞行员),这对意大利人的士气无疑是一次最沉重的打 击。幸存的意大利海军大型军舰撤到北边更远的基地,行动更加谨慎,特别是在 他们怀疑可能出现英国航空母舰的时候。而这场战役,也让整个世界认识到了航 母和舰载机的威力。 二、偷袭珍珠港1941 年 12 月 7 日夏威夷时间 7 点 55 分,从日本航空母舰上起飞的 183 架 飞机偷袭了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最大基地珍珠港。日本空袭后停泊在珍珠港的三艘美国战列舰“西弗吉尼亚”号、“田纳西” 号、“亚利桑那”号在燃烧。 日本人以极大兴趣研究了塔兰托被袭击的教训。他们从中受到鼓舞,于是把 偷袭锋芒毕露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纳入了作战计划。 美国战列舰力量遭受毁灭性打击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虽然对美国衰败的论断持怀疑态度, 但他坚信战争能够速战速决。因此,他支持袭击驻扎在夏威夷群岛珍珠港前进基 地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计划。1940 年 4 月和 5 月,举行了两次图上演习,检验 了航空母舰的空袭能力,演习结果令人满意。这年 11 月,接着传来了英国袭击 塔兰托的消息,山本命令驻伦敦和罗马的海军武官,尽可能详尽地搜集与袭击有 关的情报。 福留繁海军少将受命负责制订作战计划。 他找了飞行经验丰富的大西泷次郎 海军少将和源田实海军中佐作帮手。 日本人尽可能地搜集了关于美军在珍珠港部 署的情报。与此同时,他们想出了给鱼雷装木稳定翼的办法,以避免空投鱼雷扎 进珍珠港海底。1941 年 9 月,日本人在鹿儿岛湾开始进行紧张的攻击训练 。 11 月初,山本为实施他的作战计划已经作好了准备。政界别无他策,同美 国刀戈相见,已是不可避免的了。山本把联合舰队的全部兵力纳入其作战计划, 曾对袭击珍珠港持怀疑态度的航空母舰部队指挥官南云忠一海军中将也属其统 辖。 众所周知,袭击珍珠港取得了巨大成功,使美国人遭到了沉重打击。由于日 本做到了出敌不意,致使美国的各艘战列舰刹时丧失了战斗力。“亚利桑那号” 爆炸, “俄克拉何马号”倾覆, “加利福尼亚号”和“西弗吉尼亚号”沉没, “内 华达号”、“马里兰号”、“田纳西号”和“宾夕法尼亚号”全都受到不同程度 的重伤。第二波飞机摧毁了停在机场上的大量飞机,给美军造成重大伤亡。再次 空袭可能会使美国舰队遭到更大的破坏,但谨慎的南云没有这样做。 “罗斯福‘苦肉计’”说法不可取 “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苍龙号”、“翔鹤号”和“瑞鹤 号”航空母舰的飞行员训练有素,具有拚死精神。他们在珍珠港遇到的对手,又 是一些十分懒散的美国陆海军官兵。由零式战斗机、99 式舰载俯冲轰炸机和 97 式舰载鱼雷机编成的日本航空部队胃口很大,从这个意义来说,美军的损失并非 惨重。 由于日本人得到的情报不够准确,“企业号”和“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没 有在珍珠港遭劫。再者,日本人在作战计划中忽略了两个关键打击目标――工厂 和油库。这样,美军受创舰只可以修理,防御设施可以重建。如果油库被摧毁, 至少一年,或者在更长时间内,珍珠港都不会出现任何舰队。 珍珠港所以遭到攻击,是美国人对形势严重估计不足造成的;美国太平洋舰 队的被摧毁,极大地震动了美国。美国人一时惊恐不安,象是蒙受了一场灾难。 日本袭击珍珠港是彻底埋葬美国孤立主义幽灵的好机会。 由于美国密码人员 当时已经成功地破译了日本密码,近几年竟然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即太平洋舰队 的战列舰是有意给日本人提供的目标,以便引诱他们来攻击,美国政府好借此动 员美国公民投入战争。这不足为信。这种说法掩饰了华盛顿的失算,好象华盛顿 曾经提醒过珍珠港的陆海军司令官,日本可能攻击珍珠港,并让航空母舰不要留 在港内似的。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密码人员只知道日本人做了偷袭准备,却不知道偷袭目 标。曾经考虑过珍珠港可能是偷袭目标,基于下述理由,他们又否定了:珍珠港 是一个防御能力很强的基地, 坚不可摧, 日本人可能认为它是一个啃不动的核桃。 谁也未曾想到,金梅尔和肖特两位司令都掉以轻心,让日本人放手进行了这场浩 劫。 由于“公牛”哈尔西海军少将急于提高他的飞行大队的训练水平,利用一切 机会让飞行员飞行,所以航空母舰出海频繁。结果,在日本人攻击之前,各航空 母舰恰巧出海,没有留在珍珠港内。这真是万幸,调查美国海军在瓦胡岛遭劫的 情况时发现,美国海军仅有这一点可取。 促使美国海军将航母作为海军主力 把历史观点过分简单化是危险的,但毫无疑问,珍珠港事件是美国航空母舰 作战史上的里程碑。 战列舰部队已经不复存在, 不可能再采用 “战列舰战术” 了; 唯一的选择是,采用纯粹的“航空母舰战术”来进攻日本人。此后,美国海军尽 管没有正式颁发文件,实际上却已放弃用战列舰来作为舰队主力,改而组编航空 母舰特混舰队, 重视已有相当经验的海军航空兵。 美国人悄悄地进行着这一变革。 三、珊瑚海大战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母大规模交锋珊瑚海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 1942 年 5 月,美、日 航空母舰编队在珊瑚海进行的海战。 5 月 7 日被美军攻击后正在起火翻沉的“祥凤”号 1942 年 5 月,日本发动了征服西南太平洋的战役,企图通过夺取新几内亚 的莫尔兹比港和所罗门群岛的图拉吉来孤立澳大利亚。然而,美军破译了日本海 军的密码,得知敌人向珊瑚海派出了 3 艘航空母舰,分别进攻莫尔兹比港和图拉 吉。于是,美军派“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两艘航母火速南下,迎战日军。 日美航母编队遭遇珊瑚海 5 月 7 日 4 时许,日海军已基本得知美舰队方位,其机动编队派出 12 架舰 载机分为 6 组搜索美军舰队,未果。 就在日军搜索美军时,美国侦察机也发现了日本舰队。美军由“列克星敦” 号派出 93 架舰载机先后飞向目标实施了攻击,使日舰“祥凤”号中了 13 枚炸弹 和 7 枚鱼雷,迅速沉向海底。对决中,日本航空母舰“翔鹤”号和“瑞鹤”号的 飞机也击沉了美国舰队油船“尼奥肖”号和驱逐舰“西姆斯”号。 5 月 8 日,双方在军舰和飞机数量上已不相上下。 8 时 15 分,美军飞行在最北边的侦察机发回报告:敌人的航空母舰特遣舰 队在“列克星敦”号东北约 150 海里的海面上以每小时 25 海里的速度向南行驶。 仅仅几分钟以后,美国航空母舰也被日军发现了。随后“约克城”号和“列克星 敦”号共起飞 82 架飞机扑向日本舰队。 75 分钟后,美突击机队发现“翔鹤”号和“瑞鹤”号改向东南方向行驶, 两艘航空母舰之间相距 10 海里,各由两艘重型巡洋舰和驱逐舰护航。正当美国 人在团团积云里组织进攻的时候, “翔鹤”号趁机出动了更多的战斗机, “瑞鹤” 号则躲进下着暴雨的附近海面。 “翔鹤”号航母受伤 “翔鹤”号中弹起火 美国飞行员在向日军航空母舰发起首次进攻时,因缺乏配合而乱了阵脚:鱼 雷机和俯冲轰炸机被零式战斗机冲散,鱼雷偏离目标很远。轰炸是盲目的,只有 两枚炸弹击中“翔鹤”号,“翔鹤”号飞行甲板上因燃油泄漏而起火。 十多分钟以后,“列克星敦”号上的飞机赶来了,但难于发现厚厚的云层底 下的敌舰。美军进攻进一步受挫。 本来有 15 架美军轰炸机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目标,但它们只有 6 架野猫式 战斗机保护,马上被日军零式战斗机冲散,鱼雷进攻再次失败,轰炸机只投中一 枚炸弹。剩下的 43 架美军飞机返航时,却发现日本对手能够发动更有效的进攻。 由于有雷达,“列克星敦”号的战斗机指挥官在敌机仍然在东北方向 70 海 里的空中时就能知道它们的到来,并起飞战机进行截击。但第五航空战队的 69 架舰载机在尚未受拦截之前已经分成了 3 个攻击队。日鱼雷机队首先飞临美舰 “约克城”号上空。由于该舰灵活地进行规避,日机的攻击未见成效。但是,在 环形警戒序列中的两艘航空母舰都在自行进行规避, 使这两舰之间的距离迅速拉 大,警戒舰只也随之一分为二,从而削弱了对空防御,给日机以可乘之机。 日机对“约克城”号左舷投射 8 枚鱼雷,均被该舰避开。随后,日轰炸机队 开始对 “约克城” 号俯冲投弹。 有一枚重磅炸弹击中了该舰舰桥附近的飞行甲板, 但“约克城”号仍能继续战斗。 “列克星敦”号航母沉没 日鱼雷机队攻击“列克星敦”号时,成功地运用了夹击战术,从该舰舰首的 两侧近距离投射鱼雷。“列克星敦”号由于吨位较大,转弯不灵活,日机投射的 13 枚鱼雷中有 2 枚击中该舰左舷,使其锅炉舱有三处进水。“列克星敦”号正 在拼命规避鱼雷时,日轰炸机队又开始对其进行攻击,又有 2 枚炸弹命中目标。 这场遭遇战只持续 13 分钟,日本战机飞走的时候,兴高采烈地报告,说他 们替前一天“祥凤”号的失败报了仇,击沉了一艘“大型航空母舰”和一艘“中 型航空母舰”。 实际上,“列克星敦”号尽管遭袭后产生 7 度横倾,但该舰调整燃油之后, 恢复了平衡,继续接纳返航的飞机着舰。同时为战斗机加油加强制空。但由于燃 油泄漏,“列克星敦”号舰内突然发生爆炸,并引起大火,火势迅速蔓延,以至 无法控制。15 时左右,舰长下令全体舰员离舰。17 时许,费尔普斯号驱逐舰奉 命对其发射 5 枚鱼雷,“列克星敦”号于 17 时 56 分沉没。已经降落到该舰的 36 架飞机也随之沉入大海。 珊瑚海海战是海战史上第一次航母之间的较量。这次海战,对日本人来说, 是一个战术胜利;但从战略而言,则是美军的一次胜利。美军不仅挫败了日军向 南推进的作战企图,而且还使“翔鹤”号和“瑞鹤”号因伤重和飞行员严重减员, 而未能参加具有决定意义的中途岛海战。 四、杜立特空袭(第一次空袭东京) 准备起飞的 B-25 轰炸机。詹姆斯杜利特尔少将空袭东京。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由 B - 25 执行 , 1942 年 4 月 18 日。 第一次空袭东京,也常被称呼为杜立特空袭(Doolittle Raid),是美国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 1942 年 4 月 18 日时, 向日本本土首次进行的空中轰炸攻 击任务,以作为对日军突袭珍珠港的报复。在美国战争史中,这是惟一一次美国 陆军航空队的轰炸机在美国海军航空母舰起飞执行的战斗任务。 由于这个任务是由战前曾是著名飞行员的吉米?杜立特中校一手策划,所以 又称“杜立特空袭”。 “让陆军的飞机在航母上起降” 可以说,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有效地发挥了美军的优势,那就是天 马行空的想象力。 他的一名军官建议说, 可以使用陆军的飞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 因为陆军的飞机是双引擎的, 航程远远大于海军的单引擎飞机。 这样就可以保证, 美军的航母待在安全区域,但是从航母上起飞的飞机仍然可以飞抵东京。 让陆军的飞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降,这是一个天才的想象,也是一个从未遇到 过的难题。因为这需要改装飞机、重新训练飞行员,并且需要足够的勇气来承受 随时出现的失败――也许它根本就不可能成功。但是,尼米兹批准了这样的作战 方案。 改装飞机是在完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精于情报战的美军,绝不想让日军 洞察自己的目的。最大的困难在于飞行员。原本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已经在珍珠港 空袭中阵亡,尼米兹可以补充的飞行员大多来自航空学校,他们飞行时间短,经 验欠缺,唯一的优势是干劲充足。训练这样一批飞行员,操纵改装的陆军双引擎 战机在 270 米的航母甲板上着陆,的确大费周章。但是尼米兹体察总统的难处, 他请马歇尔转告罗斯福,既然总统只能提供这样的菜肴和调料,他就在火候上多 下点工夫。 借助中国领空 罗斯福当然也知道尼米兹的困难,他提醒尼米兹美国并非孤军奋战,暗示尼 米兹可以考虑中国因素。有了中国这个盟友,尼米兹很容易就解决了最后一个问 题,那就是如何让飞行员安全返航。尼米兹的计划是,战机在完成对东京的轰炸 后不必返回美国的航空母舰,而是返回离东京不过 500 英里的中国浙江。战机在 中国安全着陆后,飞行员将携带他们的战机加入陈纳德的飞虎队,交由蒋介石统 一指挥。 这个方案两全其美, 蒋介石一定会欣然接受。 让蒋介石对美军战机开放领空, 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怎样让中国保守这个秘密。那时,日军、国民政府军和共产 党领导的新四军分别控制着长江中下游不同的区域,而这些区域又犬牙交错,如 果不慎被日军截获情报,美军将前功尽弃。尼米兹决定,在轰炸任务开始前,不 通知中国。 东京,祸从天降 杜立特机组在中国迫降,被中国军民拯救 1942 年 4 月 18 日,由波音公司生产的 16 架 B-25“空中堡垒”轰炸机,各 自携带 4 颗 230 公斤重的炸弹,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腾空而起,向日本列 岛飞去。尼米兹本来以为这是一次和珍珠港相媲美的突袭行动,但是在距离日本 列岛 650 海里的海域, 一艘装载有无线电装置的日本渔船发现了这些 B-25 飞机, 并且向东京发布了无线电预警。美军驱逐舰迅速赶到,炸沉了这艘泄密的渔船, 但是美军已经没有秘密可保了。 好在很快就要到了, 保密与否已经不再重要。 然而即将抵达日本列岛上空时, 16 架飞机中只有两架飞机的飞行员还能找到预定的飞行路径,另外 14 架全部迷 航了,如果要寻找既定的轰炸目标,就得绕更远的路。指挥官只好命令他们尽量 飞到日本上空,赶紧找个目标把炸弹扔下去算了。 就这样,16 架远道而来的飞机毫无秩序地从不同方向进入日本领空,然后 胡乱地投弹。接二连三的飞机和混乱不堪的战术,在日本空军那里却意外地成了 杰出的战术, 因为他们无法判断这些飞机从哪里来、 还有多少, 然后又到哪里去。 空军想升空拦截,都不知道该怎么去拦截。 当美军投下炸弹时,东京市民还沉湎于日军在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中,根本想 不到祸从天降。很快,东京电台广播说,轰炸造成了 3000 人死亡。但是日本军 方迅速干涉了广播,他们修正说,有 9 架美军飞机被击落,胆小怕死的敌机只是 在郊区胡乱轰炸,重要的军事单位毫发无损。 日本军方的说法并不是事实。虽然日军的高射炮发挥了作用,但是这 16 架 飞机依然把炸弹全部扔到了日本的国土上,随后都安全地离开了日本领空。 可是他们也没有能够按照尼米兹的设计,安全地飞抵中国领空。其中一架飞 机的机组人员在激烈争论后,决定不执行飞往中国的命令,而是把飞机飞到苏联 远东城市海参崴。在那里迫降后,飞机和飞行员被苏联红军扣留。另外 14 架飞 机虽然勉强飞到了中国领空,但是由于中国空军对此一无所知,加之飞机漏油后 失去控制,这 14 架飞机没有得到任何有效协助,全部坠毁在中国境内。幸运的 是飞行员全部跳伞,并被中国军民救起。 罗斯福笑称 B-25 是从“香格里拉”起飞 轰炸东京的行动是一次并不成功的空袭, 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的轰炸效 果,但是它在美日两国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应。管中窥豹,罗斯福总统的喜悦溢 于言表。当记者询问轰炸东京的飞机是从哪里起飞的时候,总统故作神秘地说: “香格里拉。”香格里拉位于中国云南省一处人迹罕至的原始山林中,英国小说 家詹姆斯?希尔顿在他的畅销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把香格里拉描绘为世外 桃源。 在东京,这次空袭却大大震动了日本朝野,日本本土再也不是东条首相声称 的歌舞升平的乐土了。东京在被轰炸的第二天,就有 500 架战机从太平洋战场返 回日本列岛保卫本土领空。同一天,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公开向天皇谢罪。 五、中途岛海战 “苍龙”号被攻击的情景 被日本舰载机轮番攻击的“约克城”号 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以及整个日本海军都认为, 他们的首要使命是歼灭美国 的航空母舰。山本认为,中途岛这个弹丸之地是整个作战计划的关键。 中途岛的地缘重要性 中途岛这个名字,就形象地说明了它的位置。它几乎位于太平洋的中心,由 两个珊瑚小岛组成,总面积不到五平方公里。它本身倒是无足轻重,但美军在岛 上设有重要的前进观察哨,从这里派出的侦察机可以监视整个中太平洋。日本人 一旦控制了中途岛,就等于在以珍珠港为顶点,以美国西海岸为底边的美国防御 三角区上插进一个楔子。山本认为,这一行动肯定会诱使美国人出击,来保卫中 途岛。 远离日本本土作战, 势必造成补给方面的困难。 联合舰队的幕僚们不以为然, 若能诱出美国航空母舰,使其陷入圈套,即便冒险也是值得的;迄今为止,虽然 美国航空母舰取得的战果甚微,但很明显,如果不干掉它们,接踵而来的只能是 灾难。 情报失误!日本人漏掉了“约克城”号 日本人的作战计划庞大、复杂。4 艘快速航空母舰将在一支强大的水面部队 支援下空袭中途岛。 日本人的机动部队由“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和“苍龙”号航 空母舰编成。南云海军中将抱怨说,他的 4 艘航空母舰自从战争开始以来一直作 战,从未喘息过,现在需要修理。 “凤翔”号轻型航空母舰同主力一起行动。 “龙 骧” 号航空母舰和一艘刚刚竣工的轻型航空母舰 “隼鹰号” 编入阿留申部队。 “瑞 凤号”轻型航空母舰奉命伴随支援部队。对阿留申群岛将要实施的牵制性攻击, 使“龙骧号”航空母舰的飞行队(37 架飞机)和“隼鹰号”的 45 架飞机都不能参 加中途岛攻略作战。 作战计划规定, 将对中途岛实施空袭并予占领, 然后在那里设置侦察机基地。 此外,还给掩护中途岛登陆作战的水面部队派了两艘水上飞机母舰。据预计,美 国人在开始攻击的第二天才来得及做出反应,这表明,日军将有足足两天时间用 来占领中途岛,准备跟美军进行舰队决战。 这个作战计划的主要弱点是:第一,所有行动必须做到出敌不意;第二,日 本人对美国航空母舰的数量和位置情报有误。 日本人判错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在珊瑚海海战中严重受伤的美国航母& 约克城&号,在珍珠港经过 72 小时不眠不休的抢修后,飞行甲板已重新铺平,内 部也装上新的钢条支撑架,舰载机组成新的舰载机队。尼米兹上将不惜一切地违 反了许多海军条例,就为了达成让&约克城&号随行的目标。在&约克城&号入港的 仅仅三天后,她奇迹般的随着美军舰队(第 17 特混编队)奔向中途岛,展开她的 最后一次作战任务。 而与此同时, 战斗力很强的日本航母&瑞鹤&号在位于特鲁克的基地等待一批 新的舰载机;在珊瑚海大战中受伤的&翔鹤&号则在基地进行维修。 如果日本海军没有大意,以为美军只会派遣两艘航母&企业&号及&大黄蜂& 号,那么中途岛海战,很可能会有迥然不同的结局。 南云的错误将联合舰队带入绝境 6 月 3 日傍晚,双方航空母舰部队都靠近了中途岛,但谁也不知道对方的位 置。 6 月 4 日拂晓,美国舰队在日本舰队以东,双方相距仅 248 海里。美国人正 在寻找日本航空母舰,而日本人对美国航空母舰就在附近海域却一无所知。南云 海军中将命令 108 架飞机起飞,对中途岛的防御工事进行首次轰炸。他谨慎地保 留了一大半飞机,以便一旦发现美国军舰立即发动攻击。弗莱彻同样谨慎,仅从 “约克城”号起飞 10 架 SBD 侦察俯冲轰炸机,对北面进行侦察,以弄清日本机 动部队是否转向其侧翼。 6 时 02 分,弗莱彻海军少将收到一架卡塔林娜式水上侦察机发来的报告, 说在中途岛东北 207 海里发现日本航空母舰。 分钟后, 5 他命令斯普鲁恩斯派 “企 业”号和“大黄蜂”号的飞机发动攻击。弗莱彻正收回 SBD 侦察俯冲轰炸机,在 这些飞机加油后,他命令“约克城”号的飞机立即起飞。斯普鲁恩斯的参谋长决 定,不再派飞机核实卡塔林娜式水上侦察机的报告,趁日本人收回攻击中途岛的 飞机和给它们加油的时候,去攻击日本航空母舰。南云还留有 90 多架飞机,这 是无的放矢,因为他根本没想到附近海域会有 3 艘美国航空母舰。 美国飞机进行了零敲碎打的攻击。这些频繁的攻击给南云造成很大压力。7 时 07 分,4 架 B-26 轰炸机和 6 架 TBF 复仇者式鱼雷机攻击了“赤城”号和“飞 龙”号航空母舰,无一命中。它们遭到了日本战斗巡逻机的猛烈截击,7 架飞机 被击落(有一架 TBF 鱼雷机几乎撞到了 “赤城” 号的飞行甲板)。 这时, 南云断定, 日本飞机没有有效地摧毁中途岛的防御。他命令已经作好攻击敌舰准备的 93 架 飞机, 立即准备再次空袭中途岛。 这就是说, 必需把鱼雷机送回机库, 卸下鱼雷, 再换上炸弹。7 时 28 分,也就是南云下达使日本人置于死地的那个命令 14 分钟 后,一架日本水上飞机报告说,发现第 16 特混舰队。这个报告含糊其词,没有 提到航空母舰或飞机起飞的事。 南云犹豫不决, 命令该水上飞机进一步查明情况, 并下令鱼雷机停止换装弹药。 就在这个时候,从中途岛飞来的美机再次实施攻击。7 时 55 分(第一次)、8 时 10 分(第二次)和 8 时 30 分(第三次)对“飞龙”号和“苍龙”号进行了攻击, 都未击中。不过,SB2U 复仇者式巡逻轰炸机进行第三次攻击的时候,恰好赶上 空袭中途岛的日本飞机返航归来,这样就耽搁了日本人收回飞机。结果,有些飞 机不得不在水面迫降,有的飞机坠毁,总共损失飞机 36 架,占参加空袭飞机总 数的三分之一。直到 9 时 17 分,最后一架飞机才在航空母舰安全降落。8 时 20 分,南云又收到报告说,7 时 28 分发现的那支神秘的特混舰队里可能有一艘航 空母舰。耽搁这么久才弄清情况,使日本部队终于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日本三艘航母沉没 南云知道他已经上当。收回飞机后,他命令航空母舰向北转向 90 度,以便 占领有利阵位,攻击第 16 特混舰队。 9 时 25 分,美国第一波舰载机攻击了南云部队,但跟先前一样缺乏协同, 毫无建树。这是“大黄蜂”号派出的第一波 15 架 TBD 鱼雷机,它们全被日本战 斗巡逻机和高射炮火击落。 接着,“企业”号的第 6 鱼雷机中队的 14 架 TBD 鱼雷机又来攻击,没有命 中日标,反而损失 10 架飞机。最后, “约克城”号的 13 架 TBD 鱼雷机前来攻击, 也被击退并损失飞机 10 架。TBD 掠夺者式鱼雷机的命名跟它们实施的攻击很不 相称,那天上午参加攻击的 41 架 TBD 鱼雷机中只有 6 架安全返航。另外,第 8 飞行大队的 35 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和 10 架护航战斗机,没能找到日本军舰。这 些战斗机燃油全部烧光,不得不在海上迫降,只有 11 架俯冲轰炸机返回了中途 岛。 “企业”号航空母舰第 6 飞行大队和第 3 轰炸机中队的 50 架 SBD 侦察俯冲 轰炸机飞过了日本机动部队的估计位置,没有找到日本军舰。他们在返航时发现 一艘可能驶向航空母舰的日本驱逐舰。 飞行大队长麦克鲁斯基海军中校对这艘驱 逐舰去向的判断是正确的,大约在 10 时 5 分,他们发现了敌航空母舰。日本航 空母舰以“飞龙”号为前导,编成菱形队形。麦克鲁斯基率领第 6 轰炸机中队的 12 架飞机对“加贺”号航空母舰实施了俯冲轰炸攻击。第 6 侦察机中队和第 6 轰炸机中队的其余飞机俯冲轰炸了旗舰“赤城”号。4 分钟后,第 3 轰炸机中队 攻击了“苍龙”号。这 3 个飞行中队中有两个中队携带 450 公斤炸弹,第 6 侦察 机中队携带的是破坏力小一些的 225 公斤炸弹。 这次集中攻击战果辉煌。“赤城”号命中 2 弹,1 颗 450 公斤炸弹击中了中 部升降机的边缘,在机库爆炸;1 颗 225 公斤炸弹炸中了飞行甲板后段,使停在 飞行甲板上的飞机起火。“加贺”号命中 4 颗 450 公斤炸弹,全都落在飞行甲板 上,其中有 3 颗穿透了机库。“苍龙”号挨了 3 颗 450 公斤炸弹,并排落在飞行 甲板上,其中 2 颗炸弹穿透了机库。这次,“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都完成了攻 击;攻击后,有 18 架被击落,或因找不到母舰在海上迫降。 这 3 艘日本航空母舰遭到了一场骇人听闻的浩劫。 “加贺号”受创最重,舰首起火。第 3 颗炸弹正好炸中上层建筑前部,包括 舰长在内,舰桥上的人几乎当场全被炸死。舰桥上唯一活下来的飞行长立即接替 指挥, 力图扑灭大火, 但毫无效果。 攻击后大约 3 个小时, 大火蔓延到下层舱室, 切断了通往机舱的通路,只好弃舰。大约有 800 人丧生。 “苍龙号”上一片火海,10 时 40 分,舵机失去控制。10 时 45 分,火势已 无法扑灭,舰长下达了弃舰命令。这艘被烈火包围的大舰在水面漂浮了 8 个小时 后沉没。“苍龙号”的 718 名舰员死于非命。 “赤城号” 毁于大火和爆炸, 它顶住破损的时间较长。 舰长采取了有效措施, 扑灭了舰上的大火,使南云海军中将有时间把它的司令旗转移到一艘轻巡洋舰 上。11 时 30 分,除损管队外,所有幸存官兵全部撤离。青木舰长在被迫转移到 抛锚甲板的时候,还在继续拯救他的军舰。19 时 15 分,青木不得不下令弃舰。 “赤城号”舰员死亡 221 人 ,这个数字与舰上屡次发生的爆炸相比,是相当低 的。 “约克城”号上空的生死决斗 尽管南云有 3 艘航空母舰失去了战斗力,他还有一张王牌――完好无损的 “飞龙”号。“飞龙”号奉命立即进行反击。日本人判断,美国人现在只有 17 架飞机可以立即起飞,刚才派出的 60 架 TBD 鱼雷机和 SBD 侦察俯冲轰炸机要加 油和装弹, 至少需要 4 个小时才能飞来进行第二次攻击。 “飞龙号” 也存在困难, 它派往中途岛的 27 架轰炸机损失了 10 架,收回的飞机需要检修后才能起飞。这 样,“飞龙”号就不可能实施轰炸机同鱼雷机的协同攻击了。 美国航空母舰只有“约克城”号还有侦察机。11 时 30 分,它在收回攻击日 本航空母舰的飞机之前,起飞了 10 架 SBD 侦察俯冲轰炸机。半小时后,“约克 城号”上的雷达发现了前来攻击的“飞龙”号的飞机。时值正午,舰上的野猫式 防御战斗机起飞,到 15 至 20 海里以外的上空拦截日机。航空母舰上采取了最终 预防措施:停止加油,航空汽油供油系统充入二氧化碳,以避免产生致命的汽油 蒸汽。 在“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上空,双方飞机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斗,许多日本飞 机不得不丢弃炸弹,只有 8 架 97 式俯冲轰炸机夺路突围,飞抵目标上空。6 架 轰炸机被击落,有 3 颗炸弹击中了“约克城”号。第一颗炸弹炸中了飞行甲板, 使飞机着火;第二颗炸弹炸中了烟囱,使 6 个主锅炉中的 5 个起火;第三颗炸弹 穿透三层甲板后爆炸,引起航空汽油着火。幸亏弹药库及时注水,燃油舱四周的 隔离舱充入了二氧化碳,大火才没有蔓延。“约克城”号几乎丧失了全部动力, 终于在 12 时 20 分停车。 斯普鲁恩斯海军少将派第 16 特混舰队的两艘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为这艘受 伤的航空母舰提供对空炮火掩护。13 时 20 分,“约克城”号的 3 个主锅炉重新 开始工作,航速恢复到 20 节。大火仍在燃烧,但火势已被控制住。“约克城” 号的战斗巡逻机奉命飞到其它航空母舰上去加油装弹, 以便腾出时间给攻击日本 军舰的飞机加油和补充弹药。大约 1 小时后,一艘护航巡洋舰报告说,发现“飞 龙”号航空母舰的飞机前来进行第二次空袭。日本人这次出动了 10 架鱼雷机和 6 架零式战斗机。 它们的空袭目标, 不是另外未曾受伤的美国航空母舰, “约 而是 克城”号。“约克城”号再次停止加油作业,把供油系统充入二氧化碳,火速起 飞了 8 架战斗机。 这次,“约克城”号的战斗巡逻机拦截敌机不太成功。只有 2 架 97 式鱼雷 机在飞达攻击阵位前被击落。尔后,战斗巡逻机群阻止了 97 式鱼雷机的攻击, 敌鱼雷机只投了 4 条鱼雷,2 雷命中“约克城”号左舷。只有 5 架鱼雷机返回了 “飞龙”号,它们报告说击沉了一艘航空母舰。日本人了解这天上午自己的航空 母舰遭到攻击后所发生的一切,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 中午被击中起火的 “约克城” 号会迅速重新投入战斗,因此断定鱼雷机击中的是第二艘美国航空母舰。日本人 确信,美国人在海上只有两艘航空母舰,这时已全数被歼。凑巧,美国第 16 和 第 17 特混舰队的 3 艘航空母舰都是姊妹舰,它们的外形一模一样,这也是使日 本人造成错觉的原因。 “约克城”号受到重创,再次失去航行能力,死一般地漂在水上。它把 SBD 侦察俯冲轰炸机转移到“企业”号,舰上继续进行堵漏。15 时 0 分,“约克城” 号向左横倾 26 度,舰长下达了弃舰命令。 “飞龙”号沉没 在“约克城”号遭到攻击之前派出的 10 架 SBD 飞机中,有一架飞机报告了 “飞龙”号的位置。第 16 特混舰队决心孤注一掷,用现有的全部飞机实施攻击。 飞机实在太少,“企业”号只有 4 架 TBD 鱼雷机和 24 架 SBD 侦察俯冲轰炸机, “大黄蜂”号有 22 架 SBD 侦察俯冲轰炸机,3 艘航空母舰共有 50 架战斗机。大 约在 15 时 30 分, “企业”号起飞了 24 架 SBD 侦察俯冲轰炸机,半小时后, “大 黄蜂”号起飞了 16 架 SBD 侦察俯冲轰炸机。50 架野猫式战斗机全部留下来进行 战斗巡逻,没有派一架战斗机去护航。 “飞龙”号准备在 16 时 30 分起飞飞机,对“约克城”号实施第三次攻击。 为了给筋疲力竭的飞行员用上晚餐,日本人决定把起飞时间推迟到 18 时。正在 飞行员用餐的时候,突然,13 架俯冲轰炸机从背阳方向袭来,对“飞龙”号进 行了猛烈攻击,其它一些飞机攻击了“飞龙”号的护航舰只。“飞龙”号避开了 投下来的头 3 颗炸弹,但 4 颗炸弹接踵而至,2 颗炸弹击中了上层建筑前部,另 外 2 颗击中舰的中部。机库里又一次发生骇人的大爆炸,并引爆了为第三次攻击 美国航空母舰准备的鱼雷和炸弹。即使受到这样严重的损害,“飞龙”号还保持 着 28 节航速。炸弹爆炸摧毁了消防设备,熊熊燃烧的大火无法扑灭,火势逐渐 蔓延到全舰。大火在“飞龙”号上烧了一夜。第二天凌晨 2 时 30 分,日本人下 达了弃舰命令。一艘护航驱逐舰向它发射了一条鱼雷 ,以便将其击沉,但是, 第二天早上“飞龙号”还漂在水面,大约到 9 时才沉没。 山本五十六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在 “大和号” 巨型战列舰(旗舰)上, 山本海军大将对战局奇怪地抱乐观态度。 战斗刚刚开始就损失了 4 艘最好的航空母舰,虽然山本一时被弄得目瞪口呆,但 他仍然命令阿留申群岛的第二机动部队和近藤海军中将的第二舰队, 火速赶到中 途岛西北面海域,与主力会合。他企图在一昼夜多一点的时间里,集中一支配有 几艘轻型航空母舰和“凤翔号”舰空母舰的兵力。 “飞龙”号沉没后,日本人的飞机数量与美国人仍不相上下。日本人并不认 输,只是山本对集结这样一支大部队所需的时间估计太短:到 6 月 5 日上午,只 有近藤海军中将的两艘战列舰与南云部队会合, 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率领的主力 还相距很远。美国侦察机进行了范围广泛的侦察,并报告说日本部队还有 4 艘航 空母舰。天黑以后,斯普鲁恩斯非常谨慎地命令他的 2 艘航空母舰东撤,防止被 日本人击沉。 6 月 5 日凌晨 2 时 55 分,山本终于向中途岛入侵部队下达了撤退命令,承 认了日本部队的失败。发现日本人开始撤退后,美国航空母舰开始追击。由于空 中侦察情报不准确,美国人错过了进一步重创日本部队的机会。斯普鲁恩斯和弗 莱彻虽感失望,但他们还是取得了太平洋战争中最重要的一次胜利,赢得了很高 的荣誉。 拂晓,“约克城”号仍在漂浮。守护在一旁的驱逐舰报告说,“约克城”号 仍有得到拯救的可能。美国人派一艘舰队扫雷舰拖航。一整天,几艘驱逐舰在一 旁待机。第二天凌晨 2 时,另外 3 艘驱逐舰开来。4 时,“哈曼”号驱逐舰靠在 “约克城”号舷侧,为排水提供动力。这艘航空母舰慢慢开始扶正,大火也被扑 灭了。13 时 30 分,日本“伊-168”号潜艇突然出现。潜艇发射了 4 条鱼雷,3 条命中了“约克城”号右舷,一条命中了“哈曼”号。“约克城”号没有很快沉 没,6 月 7 日拂晓还在海面漂浮,5 时过后才沉入海底。 中途岛海战的意义是深远的。日本人虽然没有输掉整个战争,却受到了一次 沉重打击。 据说, 日本大本营有好几个星期都感到绝望, 担心美国空袭日本本土。 航空母舰损失惨重,飞机至少损失了 260 架,有近半数飞行员丧生。这些损失也 许能够得到弥补,但是,陆军和海军之间已经产生了一道裂痕。当这种损失的严 重性变得越来越明显的时候,陆军还在扩大战争,好象中途岛海战没有发生过一 样。这种事态潜移默化,使日本海军也受到影响,在该休整和重振旗鼓的时候, 反而进一步拉长了战线。 对美国人来讲,中途岛海战显然是一次战略上的胜利。他们在珊瑚海海战中 损失了“列克星敦”号,在中途岛海战中又损失了“约克城”号,但是,埃塞克 斯级新型航空母舰的首制舰不久即将竣工。山本海军大将最担心的事情已经发 生,这场决定性的战斗没有摧毁美国舰队主力,而现在,一场工业生产战争即将 开始,从长远来看,日本人在这场工业生产战争中必败无疑。 六、东所罗门群岛海战当护航航母的美军飞机准备着陆的时候, 这艘战舰被日本神风自杀机盯上了 (上方)。在东所罗门群岛海战中,企业号航母被日本战机攻击爆炸的瞬间。为了拍摄 这张照片,摄影师当场死亡。 发生在 1942 年 8 月 24 日-25 日的东所罗门群岛海战,是瓜岛战役中美日的 第二场交锋,亦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 3 次航母之间的对决。 美日军力对比 日本方面,舰只分为三组:主力包括日本航空母舰“翔鹤”号和“瑞鹤”号、 轻型航空母舰“龙骧”号,加上护航部队的 1 艘重巡洋舰和 8 艘驱逐舰,由南云 忠一海军中将坐镇在“翔鹤”号指挥;前锋部队”括 2 艘战舰、3 艘重巡洋舰、 1 艘轻巡洋舰和 3 艘驱逐舰, 由阿部弘毅海军少将; 进攻部队包括 5 艘重巡洋舰、 1 艘轻巡洋舰、6 艘驱逐舰和 1 艘水上飞机航空母舰(“千岁”号),由近藤信竹 海军中将指挥。最后,1 支驻拉包尔和附近岛屿的大约 100 架日本海军陆基轰炸 机、战斗机及侦察飞机,将支援作战。南云的主力部队将航行在前锋部队和进攻 部队背后,以便更容易在美军侦察机下保持隐藏。 美国方面,由弗莱彻率领的美军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在 8 月 21 日从 400 英里 (640 公里)外之地区向南驶回瓜达尔卡纳尔岛。 这些美军航空母舰是支援海军陆 战队、保护亨德森机场、打击和摧毁任何前来支援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作战 之日军。 “龙骧”号沉没 8 月 23 日凌晨,弗莱彻的舰队到达瓜岛以东海域,随即被日军 1 艘潜艇发 现, 并立即报告山本。 南云获悉这一消息便命令主力群由航行序列改为战斗序列, 加速南下,准备攻击美军。 十时许,美军的一架侦察机发现日军的增援群,弗莱彻接到报告于十四时四 十五分派出轰炸机 31 架、鱼雷机 6 架前去攻击,十六时十五分瓜岛的“仙人掌” 航空队也起飞 23 架飞机前去攻击,入夜后,美军又派出 5 架水上飞机向目标海 域飞去,但以上三批飞机都没有找到日军增援群,只好扔掉炸弹鱼雷返航。这是 因为日军增援群的司令田中经验丰富, 他见被美军侦察机发现立即掉头向西北规 避,驶出了美军飞机的作战半径,躲过了美军的攻击。 弗莱彻又接到情报说日军的航母还在特鲁克附近活动, 他判断近几天不会有 大规模战斗,便令第 18 特混大队返回南方加油,其余两个大队则继续在马莱塔 岛以东活动。这一决定使得他在以后的战斗中失去了一支劲旅,显得有些势单力 孤。 8 月 24 日晨,美军两个大队在马莱塔岛东南海域,而日军的大多数战术群 也到达马莱塔岛东北海域,双方相距 300 余海里,而且通过昨天的侦察都知道对 方就在附近,只是不清楚对方的具体位置。 十一时,美军的一架水上飞机发现了日军的牵制群,但弗莱彻不大相信,没 采取攻击行动。 十三时许,日军牵制群的“龙骧”号航母起飞 6 架轰炸机和 15 架战斗机, 前去攻击瓜岛机场。这些飞机遇到了美军“仙人掌”航空队的有力拦截,被击落 一大半,没有能破坏瓜岛机场,但却起到了诱敌作用。弗莱彻从雷达上发现这一 情况,认为这是日军主力的航母编队,立即命令“萨拉托加”号航母出动 30 架 轰炸机和 8 架鱼雷机前去攻击。 但随后不久,美军的一架水上飞机又报告在已知目标(即日军牵制群)的东 北六十海里处发现日军 1 艘航母,这是日军的先遣群。十四时三十分,“企业” 号航母的侦察机发现了以 2 艘航母为核心的日军大舰队,也就是日军的主力群。 弗莱彻这才感到形势有些不妙, 马上命令攻击日军牵制群的机群转向攻击日军主 力群,但由于航母与出击机群之间的通讯联络不畅,机群没有接到这一命令,于 十五时五十分到达“龙骧”号上空,此时“龙骧”号正逆风航行准备起飞第二批 飞机,美军 30 架轰炸机从 4200 米高空实施俯冲轰炸,8 架鱼雷机则分为两队从 左右两面以 60 米高度 270 米近距离投雷,“龙骧”号规避不及,被一条鱼雷和 十余枚炸弹击中,舰体左倾 20 度,大量进水,于当天二十时沉没。 “企业”号上空的激烈战斗 当主力群司令南云得知美军舰载机前去攻击牵制群,认为时机已到,于十四 时许派出第一攻击波, 计攻击机 27 架, 战斗机 10 架。 十五时又出动第二攻击波, 计攻击机 27 架,战斗机 9 架,直扑美军航母编队。 与此同时,日军先后有两架侦察机飞临美军航母编队,虽被美军击落,弗莱 彻认为日机在被击落前一定已经发出了报告,自己的位置肯定已经暴露,下令做 好防空战斗准备,增加了在空中巡逻和甲板待命的战斗机数量,并将队形变为防 空队形,为分散日军的攻击力量,两个大队拉开了十余海里的距离,考虑到“企 业”号距敌较近,弗莱彻命令“企业”号负责统一指挥两艘航母的战斗机。几分 钟后,“企业”号雷达发现 88 海里外有一批日机飞来,弗莱彻立即命令两艘航 母上的 13 架轰炸机和 12 架鱼雷机全部起飞,前去攻击日军航母;甲板待命的战 斗机也全部升空,这样空中警戒的战斗机已增加到 53 架。 十六时二十五分,空中警戒的战斗机报告发现日机。“企业”号的战斗机引 导员本来计划在日机展开前进行拦截,但由于空中飞机数量很多,航母与飞机, 飞机与飞机之间通讯频繁,导致通讯阻塞,引导截击的命令无法及时发出。 十六时二十九分,日军机群到达距“企业”号 30 海里处,分为几队展开, 这就使美舰雷达显示屏上图象混杂,战斗机引导员分不清敌我,无法指挥拦截。 美军战斗机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在距“企业”号 25 海里处上前拦截,双方发生 了激烈空战,日机被击落 6 架。 十六时四十分,日机开始对“企业”号实施俯冲轰炸,当时第 16 大队已排 成防空环形队形,“企业”号位于中央,周围有 9 艘军舰环护,以猛烈高射炮火 进行拦阻射击,“企业”号还不时以大舵角急转弯规避攻击。由于日军飞行员的 素质比中途岛战役时下降很多,加上美军炮火猛烈,日军鱼雷机在占领攻击阵位 前就被全部击落,轰炸机也只有少数几架突破投弹,“企业”号被命中 3 枚 250 公斤炸弹,炸毁升降机两座,引发大火,炸死 72 人,船舷漏水,舰体横倾,所 幸伤势不重。日机离去后,“企业”号进行了紧急抢修,仅用一小时就扑灭了大 火,恢复平衡,航速达到 24 节,能够接受飞机着舰。 日军主力群的第二攻击波一直飞到距“萨拉托加”号 50 海里处也没有发现 美舰,因燃油消耗过半,只得返回。 在日机来袭前起飞的“企业”号的 11 架轰炸机和 7 架鱼雷机也没有找到日 军主力群,轰炸机飞往瓜岛机场着陆,鱼雷机则返回了航母。而同时起飞的“萨 拉托加”号的 2 架轰炸机和 5 架鱼雷机却意外发现了日军的先遣群,随即发动攻 击,击伤了“千岁”号水上飞机母舰。这批美机除了 2 架鱼雷机在圣克里斯托巴 尔岛迫降,其余飞机都安全返回了母舰。 日本增援群损失惨重 弗莱彻接收了出击的飞机后,天色已黑,为避免夜战,率领舰队向南撤退。 日军先遣群遭到攻击后,高速向南追击,还派出水上飞机前去搜索,只发现 1 艘正在援救落水飞行员的美军驱逐舰,再没其他发现。当晚二十四时,山本下 令撤出战斗,先遣群、主力群即以 28 节北撤。 日军只顾寻找美军航母决战,却忘了保护增援群,增援群 23 日被美军发现 后,果断向西北退避,这才避免遭到攻击,在圣伊萨贝尔岛附近逗留了一整天, 于 24 日十二时再掉头南下,计划于 25 日将增援部队送上瓜岛。 8 月 24 日九时三十五分,增援群到达马莱塔岛以北海域又被美机发现,瓜 岛的“仙人掌”航空队立即起飞 8 架“无畏”俯冲轰炸机进行攻击,日军增援群 中主要的运输船“金龙丸”号被击沉,旗舰“神通”号巡洋舰和另 1 艘驱逐舰被 炸伤。不久,从圣埃斯皮里图岛起飞的 B―17 轰炸机也赶来助战,将“睦月”号 驱逐舰击沉。鉴于缺乏空中掩护,加上所运送的部队已经损失大半,拉包尔的日 军指挥部只好令其返航。晚上,日军对岸射击群对瓜岛进行了炮击,也没有什么 显著效果。所罗门群岛以东海战至此结束。 战果分析 此次海战, 日美双方出动的主要兵力对比为――航母 3: 水上飞机母舰 1: 2, 1,战列舰 3:1,巡洋舰 16:4,驱逐舰 30:11,日军几乎比美军多一半,然而 日军被击沉航母、 巡洋舰、 驱逐舰各一艘, 被击伤水上飞机母舰、 驱逐舰各一艘, 损失飞机 90 架。美军仅一艘航母被击伤,损失飞机 17 架。不仅歼灭美军航母编 队的企图没有实现,而且向瓜岛增援的目的也没完成。可以说日军在这次海战中 是彻底失利。 究其原因,是日军没将向瓜岛运送援军作为当务之急,没有全力保障增援群 的安全。而是只顾攻击美军的航母编队,忽视了对增援群的保护,因此当主力群 撤退后,增援群就失去了空中掩护,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这是日军作战目的主 次不分的重大失误。 七、圣克鲁斯海战 圣克鲁斯海战中的“企业”号,从空中的炮火就可以看出战斗的激烈! 圣克鲁斯群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日美双方进行的第 4 次航空母舰之间的 对决。 日美战力对比 1942 年 10 月 10 日,日本联合舰队就从特鲁克倾巢出动,准备与美国海军 决战,日军舰队分为两部分,一是前进部队,由近藤信竹中将指挥,下辖航母编 队,计有航母 2 艘(“隼鹰”号和“飞鹰”号)、驱逐舰 4 艘,舰载机 98 架; 战列舰编队,计有战列舰 2 艘,重巡洋舰 4 艘,轻巡洋舰 1 艘,驱逐舰 12 艘。 二是机动部队,由南云忠一中将指挥,下辖航母编队,计有航母 3 艘(“翔鹤” 号、“瑞鹤”号和“瑞凤”号),重巡洋舰 1 艘,驱逐舰 8 艘,舰载机 171 架; 战列舰编队,计有战列舰 2 艘,重巡洋舰 3 艘,轻巡洋舰 1 艘,驱逐舰 7 艘。共 有航母 5 艘,战列舰 4 艘,重巡洋舰 4 艘,轻巡洋舰 2 艘,驱逐舰 31 艘,舰载 机 269 架。山本指定由近藤统一指挥。 10 月 22 日,“飞鹰”号航母因主机故障,由 2 艘驱逐舰保护返回了基地。 至 24 日,日军舰队一直在所罗门群岛以北海域活动,等待战机。由于陆军在瓜 岛的作战一再推延,山本向百武发电催促,如不迅速占领机场,舰队将因燃料耗 尽而不得不返回。但陆军在 24 日、25 日的进攻都告失败,山本决定海军将不管 瓜岛上的战斗结局如何,仍与美军舰队决战。10 月 24 日,日军舰队进行海上加 油后,连夜南下。 美军此时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兵力共有三个编队,第 16 特混编队,由金 凯德少将指挥,编有航母 1 艘(“企业”号)、战列舰 1 艘,巡洋舰 2 艘,驱逐 舰 8 艘, 舰载机 82 架; 17 特混编队, 第 由莫雷尔少将指挥, 编有航母 1 艘 “大 ( 黄蜂”号)、巡洋舰 4 艘,驱逐舰 6 艘,舰载机 87 架;第 64 特混编队,由李少 将指挥,编有战列舰 1 艘、巡洋舰 3 艘、驱逐舰 6 艘。 10 月 20 日前后,第 16、17 特混编队先后出海。 10 月 23 日,美军的巡逻飞机在圣埃斯皮里图岛以北 650 海里处发现日军航 母编队。当晚,圣埃斯皮里图岛的岸基航空兵就派出数架水上飞机携带鱼雷前去 攻击,没有找到日军航母,就攻击了日军的“筑摩”号巡洋舰,但没有取得战果。 10 月 24 日十时许,第 16、17 编队在圣埃斯皮里图岛东北 270 海里会合, 哈尔西指定由金凯德统一指挥,命令他率部前往圣克鲁斯群岛以北,以阻截驶向 瓜岛的日军舰队。而第 64 特混编队则前出到瓜岛海域,阻止日军对瓜岛的增援 和对机场的炮击。 日军机动部队司令南云认为美军在图拉吉岛和圣克鲁斯群岛都部署有航程 较大的水上飞机,只要进入距这些岛屿 650 海里范围里,就可能被发现,为了不 重蹈中途岛战役的覆辙,南云决定尽量隐蔽自己,几天来只要被美军发现就向北 撤。山本对南云的这种过分谨慎极为不满,命令他不顾天气和敌情,坚决投入战 斗。但当日军的“筑摩”号遭到美军水上飞机攻击后,南云仍再次率部北撤。山 本知道后,又来电督促他前进,于是,南云不得不掉头南下。 10 月 25 日,双方舰队的距离在迅速缩小,但都不知道对方的具体位置,为 此都派出飞机全力搜索。 航空母舰的激烈对决 五时许,哈尔西向金凯德发出了著名的命令:“进攻!进攻!再进攻!” 十时许,美军的一架水上飞机在航母特混编队西北 360 海里处发现日军的 2 艘航母,但因为雨大云厚,很快失去了与日舰的接触。十一时三十分,金凯德命 令“企业”号派出 12 架飞机前去侦察,又于十二时二十分再加派 29 架飞机前去 攻击。由于日军被发现后就转向北撤,这两批飞机都未找到目标,返回母舰时天 色已黑,其中一架在着舰时坠毁,另有六架因燃料耗尽在海上迫降。 十六时,日军机动部队转向南进,十九时,前进部队也转向南进。山本随即 发出指示: “陆军计划于今夜攻占机场,敌军舰队明日在瓜岛海域出现的可能性 极大,联合舰队务必将其歼灭。”这时日军联合舰队的态势是:机动部队的战列 舰编队在前,航母编队则在其后面 50 海里;前进部队位于机动部队的西北 100 海里,其战列舰编队在东,航母编队在西,这四个编队都相距不远,彼此都能看 到,以便协同,一起向南搜索前进。 10 月 26 日二时许,日军机动部队派出 13 架飞机分扇区进行搜索。 三时许,金凯德命令“企业”号航母出动 16 架侦察轰炸机,以两机为一组, 分扇区搜索,每机都携带一枚 227 公斤炸弹,一旦发现目标就可立即实施攻击。 美军的一个双机组在距“企业”号 85 海里处遇到了日军的一架侦察机,双 方都急于寻找对方的舰队,互不理睬,擦肩而过。 四时十七分,美军的这个双机组发现了日军机动部队的战列舰编队,并继续 向北搜寻日军的航母编队。 四时五十分,日军的那架侦察机发现了美军舰队,并立即发回报告,可惜把 自己的编号报错,使得所报的方位有误,也就使母舰无法马上派出飞机。 五时许,美军的另一个双机组发现了日军机动部队的“瑞凤”号航母,日军 立即起飞 9 架战斗机拦截,同时“瑞凤”号一面施放烟幕,一面规避。美机躲入 云层,巧妙避开了日机的拦截,然后突然从云中俯冲而下,向“瑞凤”号投下了 炸弹,一枚炸弹命中,将飞行甲板炸开了一个直径 15 米的大洞,使其无法再回 收飞机,舰长只好起飞剩下的所有飞机,然后在 2 艘驱逐舰的保护下向北撤退。 在美机攻击“瑞凤”号之前,南云就得到了美军舰队正确位置的报告,遂于 五时二十五分起飞 21 架轰炸机、20 架鱼雷机和 21 架战斗机,共 62 架飞机向美 舰飞去。 金凯德接到发现日军报告后, 五时三十分命令 “大黄蜂” 号出动第一攻击波, 15 架轰炸机、6 架鱼雷机和 8 架战斗机,共 29 架,六时“企业”号出动第二攻 击波,3 架轰炸机、8 架鱼雷机和 8 架战斗机,共 19 架,六时十五分“大黄蜂” 号起飞第三攻击波,9 架轰炸机、9 架鱼雷机和 7 架战斗机,共 25 架,先后向日 军飞去。 日美双方的攻击机群正巧在途中相遇,起初双方互不理会,突然 12 架日军 战斗机出列, 迅速抢占有利高度, 冲向美军第二攻击波的飞机, 随即爆发了空战, 美军损失鱼雷机、战斗机各 3 架,日机则损失 4 架。 六时四十分,美舰雷达发现一批飞机正在逼近,但和己方的出击机群航向一 致,一时分不清敌我。等到辨清敌我,日机离母舰已不到 50 海里,“企业”号 迅速躲入附近的雷雨区,未被日机发现,而在晴朗阳光下的“大黄蜂”号则成为 日机集中攻击的目标,尽管美军在空中有 38 架战斗机掩护,但由于“大黄蜂” 号的战斗机引导官缺乏经验,将战斗机部署离母舰太近,还来不及上升到一定高 度,日机就已经临空了,七时十分轰炸机先开始俯冲,有一枚炸弹命中,在飞行 甲板后部爆炸,还有一架轰炸机被防空火力击伤后,一头撞在飞行甲板上,机上 所携的两枚炸弹一起爆炸。随后,鱼雷机开始攻击,有两条鱼雷击中机舱。接着 又被三枚炸弹击中,还有一架起火的日机撞在舰上,伤势严重,机舱进水,电力 中断,通讯断绝,舰体四处起火,开始倾斜,失去机动能力。日机离去后,舰员 迅速扑灭了大火,由“诺思安普敦”号巡洋舰拖曳着返航。 就在日机攻击“大黄蜂”时,美机也对日军发起了攻击,七时三十分第一攻 击波的 15 架轰炸机到达日军舰队上空,尽管遭到了日军战斗机的拦截,被击落、 击伤各 2 架,但其余飞机突破成功,向南云的旗舰“瑞鹤”号俯冲投弹, “瑞鹤” 一边以全部防空火力对空射击,一边竭力规避,美机以 200 米高度从舰首方向进 入,投弹命中率较高, “瑞鹤”号连中四弹,飞行甲板、机库、炮塔都被炸起火, 通讯中断,南云只得将指挥部转移到“岚”号驱逐舰。而第一攻击波中的 6 架鱼 雷机与轰炸机失去联系, 未能找到日军航母, 就攻击了日军的 “铃谷” 号巡洋舰, 但未击中。 美军的第二攻击波因为途中遭遇日军攻击机群,发生过空战,队形被打乱, 分为两队,一队 3 架轰炸机攻击了日军“雾岛”号战列舰,另一队 4 架鱼雷机攻 击了“筑摩”号巡洋舰,都没命中。而第三攻击波也没找到日军航母,攻击了机 动部队的战列舰编队后返航。 六时四十五分,日军起飞第二攻击波,“翔鹤”号出动 19 架轰炸机和 5 架 战斗机,“瑞鹤”号出动了 16 架鱼雷机和 4 架战斗机。八时许飞临美军舰队上 空,见“大黄蜂”号已经烈焰冲天,浓烟滚滚,就转而攻击“企业”号,“企业” 号和伴随的“南达科他”号战列舰都装备有大量四联装 40 毫米机关炮,而且使 用最新式的对飞机具有极大杀伤力的近炸引信炮弹,防空火力很强,“翔鹤”号 的机群首先发起攻击,在俯冲时就被击落一大半,只有两弹命中“企业”号,一 中飞行甲板,一中机库,此外还将“史密斯”号驱逐舰击伤。随后“瑞鹤”号的 鱼雷机群投入攻击,但在攻击前就被美军的战斗机和防空炮火击落了 7 架,余下 的 9 架从左右两侧对“企业”号实施鱼雷夹击,都被“企业”号规避。就在日机 攻击时,日军“伊―21”号潜艇也乘火打劫,将“波特”号驱逐舰击沉。 日军前进部队通过侦察机的报告知道美军舰队的位置后, 近藤于七时十四分 命令“隼鹰”号航母起飞 17 架轰炸机和 12 架战斗机前去攻击。到达美舰队所在 海域发现“大黄蜂”号已烟火弥漫,奄奄一息,便转而准备攻击附近的巡洋舰, 就在将要发起攻击时,忽然见另一艘航母从雨区驶出,――正是“企业”号,日 机随即向“企业”号发起攻击,此时天空中布满云层,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日机 向“企业”号的接近,美军利用刚才两次空袭的间隙集中了两艘航母的战斗机全 力保护“企业”号,日机刚钻出云层开始俯冲就遭到了凶猛的拦截,攻击队形完 全被打乱,还被击落了 8 架,当日机好不容易突破拦截准备攻击时却找不到“企 业”号了,只好攻击“南达科他”号战列舰和“圣胡安”号巡洋舰,这两舰各中 一弹,受了轻伤。 至中午时分,日军已经取得了很大战果,但自身损失也不小,近藤决定调整 部署,以利再战,命令受伤的“瑞凤”号和“翔鹤”号北撤,前进部队和机动部 队的两支战列舰编队向南搜索,以扩大战果,“隼鹰”号和“瑞鹤”号在战列舰 编队后面跟进,负责提供空中支援。 美军方面金凯德见自己部队损失惨重,便率舰队向东撤退,只有“大黄蜂” 号航母在“诺思安普敦”号的拖曳下以 8 节航速缓缓而行,逐渐落在后面。 下午,日机又对“大黄蜂”号进行了四次攻击,先后命中一条鱼雷和两枚炸 弹,“大黄蜂”号主机舱进水,多处起火,舰体倾斜十四度,第 17 特混编队司 令莫雷尔见无可挽回, 只得下令弃舰, 一直在舰上坚持抢救的损管队员这才离舰, 十七时许,护航的驱逐舰“麦斯廷”号和“安德森”号接下航母舰员后,奉命将 其击沉,但两舰向航母发射了全部鱼雷和四百余发炮弹,还没将其击沉。鉴于日 军舰队即将逼近,只得离去。二十时许,日军的战列舰编队赶到,见其已成为一 片火海,而且不时发生爆炸,无法拖带,便由“卷云”号和“秋云”号驱逐舰各 发射两条鱼雷,最终将其击沉。日军在附近海域再没发现美舰,便掉头北返。 10 月 27 日凌晨,返航中的日军舰队遭到了从圣埃斯皮里图岛起飞的水上飞 机的鱼雷攻击, 有一艘驱逐舰被击伤。 近藤不敢久留, 率领舰队一直撤往特鲁克。 圣克鲁斯海战, 是太平洋战争中日美双方的第四次航母大战, 在这次海战中, 美军沉航母、驱逐舰各一艘,伤航母、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各一艘,损失舰 载机 74 架。日军无一艘军舰沉没,仅伤航母两艘,巡洋舰、驱逐舰各一艘,损 失舰载机 100 架。从损失情况看,日军是毫无疑问的胜利者,日军大本营对此战 绩以高度评价,天皇因此向山本赐予敕语,以表彰联合舰队的英勇善战。 日本虽胜忧败 从战术上看,日军取得了胜利,但从争夺瓜岛的全局上看,此役的胜利对瓜 岛的得失,影响不大,因为海战的胜利对地面作战毫无帮助,几乎在同一时间里 瓜岛上日军对机场的第二次总攻又告失败,第 2 师团主力损失大半,日军陆海军 联合进攻夺取瓜岛的计划再次破产。从战略上看,日军在战役中损失的舰载机和 有经验的飞行员,是难以弥补的,尤其是日军再也损失不起有经验的飞行员了, 在此次战斗中美军就已经明显感觉到日军飞机的攻击,远不及战争初期那么机 警、 老道。 而美军正相反, 无论航母、 舰载机还是经过充分训练的飞行员的补充, 源源不断,这正是日军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样下去,美军将越来越强大,日军 则将越来越衰弱, 从这个角度来看, 美军是用战术上的失利换取了战略上的胜利。 圣克鲁斯海战使美南太平洋海军遭到了挫败, 美国沉没了一艘宝贵的航空母 舰,另一艘受伤,而日本只损伤了一大一小 2 艘航空母舰。这场较量的结果让哈 尔西觉得他以后的日子不会太好过,他只剩下一艘受创的航空母舰和一艘战列 舰, 用以保持向被围困的瓜岛数万名陆战队员和陆军官兵提供给养的海上补给线 的畅通。但珍珠港分析的瓜岛战略态势远比哈尔西乐观, “瓜达尔卡纳尔岛总的 形势并非不利”,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参谋们在这场战斗结束后总结说。在尼米 兹看来,圣克鲁斯海战只是日方一次战术性的失利,美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换 来了长远战略上的胜利。日本海军损失了 100 多架飞机,美国海军损失了 74 架 飞机,但这次海战给日军造成的损失是难以用双方飞机数量的损失所能说明的, 因为联合舰队再也损失不起有经验的舰载机飞行员了,作战报告表明,日机发动 进攻时已明显不如以往机敏和老道。 而美国培训飞行员和制造飞机的速度是日本 所望尘莫及的,因此美太平洋舰队只会越来越强大,而日联合舰队却将逐渐衰弱 下去。 八、马里亚纳海战 航母舰载机的疯狂对决 马里亚纳海战二战时航空母舰 马里亚纳海战,也被称为菲律宾海海战,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 战场日本与美国海军之间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一次海战, 是历史上最大的航空 母舰和舰载机决战。由于战斗中日军飞机被美军战斗机轻易击落,所以也被美国 人戏称为“马里亚纳射火鸡大赛”。 因“面子”而丢掉重要情报 1944 年夏,美军发动了马里亚纳群岛登陆作战,这次作战的主要目的是攻 克塞班岛与提尼安岛,夺回关岛,突破日本的内线防御圈。 6 月 6 日,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上将命令米切尔指挥的第 58 特混 舰队向马里亚纳群岛挺近。 6 月 15 日,美军在塞班岛登陆。这一事件迫使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丰田副武 海军大将作出反应,他电令小泽治三郎中将率领第 1 机动舰队“马里亚纳群岛地 区之敌,歼灭敌舰队。”5 分钟后,他又发一封电报强调,“皇国兴废,在此一 战。” 19 日 7 时 30 分,小泽舰队在塞班岛西南海面发现了美国第 58 特混舰队, 这是一只强大的特混舰队,与日本第 1 机动舰队相比,在总兵力上占有近 3:1 的优势,有 15 艘航空母舰、7 艘战列舰、21 艘巡洋舰、69 艘驱逐舰、956 架舰 载机。 对此,小泽并未惊慌,他对自己的“外围歼击”战术非常自信,他打算充分 利用日机作战半径比美机大的优势,先让马里亚纳群岛上的岸基飞机出击,杀伤 三分之一的美国航母兵力之后,再派舰载机出击,空袭后在岛上各机场降落加油 装弹。而日本舰队则始终在美国舰队的有效打击半径之外作战。 但此时他并不知道, 马里亚纳群岛上的大部分岸基飞机已被抢先下手的美军 飞机击毁。岛上守军司令斋藤中将为了面子,竟没有向他通报这一重要情况。 “地狱猫”把日军带向地狱 日本第 1 机动舰队上的舰载机从相距 300 余海里处开始远距离进攻, 先后进 行了 4 次突击。第一批次起飞 71 架,第二批次起飞 130 架,第三批次起飞 47 架,第四批次起飞 84 架。 10 时,美国雷达发现了小泽的第一批飞机。米切尔亲自通过无线电发出警 报:“嘿!鲁布!”这是命令所有 F6F“地狱猫”式新型战斗机返回各自的航空 母舰,准备战斗的暗语。 当小泽机群距离米切尔的旗舰,新建造的“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还有 71 海里时,F6F 起飞了。布鲁尔少校率领首批战斗机前去迎敌。他一马当先,把一 架日本轰炸机打得爆炸开花,接着又打断另一架轰炸机的机翼。不久,他甩掉一 架“零”式战斗机的跟踪,并将其击落,片刻后,又击落一架“零”式战斗机。 其他航空母舰的 F6F 也赶来参战。它们迅猛地冲入日本机群,将 25 架日本 飞机打得翻滚落海。 其余日本飞机拼命冲向美国航空母舰, 但与第二批 F6F 遭遇, 又有 16 架日机坠入大海。只有 1 架日机穿过层层防线,飞到美国“南达科他” 号上空投弹,但一去就再也没有消息了。 第二批日本飞机刚飞到距离美国舰队 60 海里的地方,便遭遇从美国“埃塞 克斯”号航母上起飞的 12 架“地狱猫”战斗机的拦击。这时,从其他航空母舰 上起飞的战斗机也迅速围上来,几分钟内就击落 70 架日本飞机。 第三批日本飞机弄错了坐标,只有 12 架飞到战区,其中 7 架被击落。 第四批日机飞错了方向,只有 6 架飞抵美国舰队上空,但没有给舰队造成损 失。 由于美国航空兵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小泽的 360 架舰载机,仅 仅几个小时就损失了近 300 架, 另外还有 100 架驻关岛的岸基飞机被击落。 同时, 日本舰队的“翔鹤”号、“大凤”号航空母舰也被美国潜艇击沉。美国方面被击 落的飞机只有 20 多架。美国人后来称这次空战为“马里亚纳的大规模火鸡射击 赛”。 次日,美军又击沉一艘日本航空母舰,击伤其它舰只多艘,并摧毁 65 架日 本飞机。美方也有 100 架飞机被击落或在夜间返航降落时坠毁。 日本的失败具有必然性 美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数量占优势外, 还有质量方面的原因。 美国利用一年多的时间,生产了大批新型 F6F“地狱猫”式战斗机。这种飞 机的爬高和俯冲能力均胜过日本的“零”式飞机,其武器装备更加多样,驾驶员 的后部有很厚的装甲保护,前部有很厚的防弹挡风玻璃。 美国飞行员有较好的素质, 每人至少受过 2 年训练, 有数百小时的飞行经验。 美国海空协调作战技术也比较先进,控制人员配备了新式雷达探测设备,他 们指挥空中飞行员,沉着冷静地对敌机作战。此外,飞机上安装了新式无线电通 话设备,使地面与飞行员以及飞行员之间能清晰、及时地传递指令和答话。 日本的失败具有必然性。因为日本的“零”式战斗机早已落后;日本飞行员 缺乏飞行训练和作战经验,许多人只有几个小时的飞行记录,技术生疏;此外, 设备陈旧、指挥失误也是重要原因。 在这次海战中,日本舰队虽然未被全歼,但其航空母舰和舰载机遭到毁灭性 打击。在短时期里,日军的航母部队已不能称其为有战斗力的部队,从而完全失 去了制海权和制空权。 九、莱特湾大海战 史上最大规模海战中的航母对决 莱特湾海战“普林斯顿”号航空母舰发生大爆炸 1944 年 l0 月,莱特湾大海战――二战最大规模海战、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 规模的一场海战,在美日之间展开。与二战中大多数战役不同,在这场战役中, 各种海军武装力量悉数登场, 航空母舰虽不是主角, 但也是其中引人注目的角色。 这里着重介绍其中两场反应航母作用的战役。 锡布延海战 栗田最强大的“中央舰队”由五艘战列舰组成(五艘战列舰:大和号、武藏 号、长门号、金刚号和榛名号),加上 10 艘重巡洋舰、2 艘轻巡洋舰和 15 艘驱 逐舰。栗田的舰队企图突破圣贝纳迪诺海峡,攻击莱特湾内的登陆舰队。 10 月 23 日子夜后栗田的舰队经过巴拉望岛水域,他的舰队被美国潜艇海鲫 号和鲦鱼号发现。 虽然大和号上的电报员发现了两艘潜艇报告他们发现这支舰队 的电讯,日本舰队没有采取反潜行动。06:43,海鲫号(SS-247)首先发动攻击, 在 1000 米距离上对准重巡爱宕和高雄各射出 6 枚鱼雷,爱宕号命中 4 雷沉没, 高雄号中 2 雷重伤,06:56 摩耶号重巡洋舰则被鲦鱼号命中 4 雷沉没。高雄号 重巡洋舰被鱼雷击中在两艘驱逐舰的保护下返回文莱。美国潜艇尾随着它。10 月 24 日由于海鲫号搁浅被迫被放弃。栗田将他的旗舰移到大和号上。 10 月 24 日约 08:00 美国无畏号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发现这支舰队进入狭窄的 锡布延海。哈尔西命令集结第三舰队的三支航空母舰分舰队集中攻击栗田的舰 队。从无畏号和卡伯特号航空母舰和其它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共 260 架飞机约于 10:27 开始不断攻击这支舰队。醒目的大和号和武藏号成为美军主要攻击的目 标。妙高号重巡洋舰首先中弹,舰尾被命中 1 雷,负重伤返航。武藏号、大和号 和长门号相继中弹,武藏号在六波攻击中共命中鱼雷 19 枚,炸弹 17 枚(另有近 失弹 18 枚)后沉没,大和,长门均受伤,航速下降至 24 节,金刚、榛名轻伤, 轻巡矢矧中弹,驱逐舰滨风、清霜受伤返航。由于己方缺乏航空掩护,15:30 栗 田下令他的舰队转头开出美国航空母舰的袭击范围。他等到 17:15,然后再次转 头开向圣贝纳迪诺海峡。他的舰队并无携带航空母舰。普林斯顿号被一枚穿甲炸 弹击中起火。15:30 其后弹药库爆炸,当场有 229 人阵亡,236 人受伤,其它附 近船只也被损坏。17:50 普林斯顿号沉没。该分舰队负责向北边警戒任务,导致 无暇派飞机搜索北方水域,16:35 小泽的诱饵舰队才被美军飞机发现。 恩加诺角海战 小泽的舰队由四艘航空母舰:瑞鹤号、瑞凤号、千岁号、千代田号、由第一 次世界大战时建造的战列舰改装成的两艘航空战舰:伊势号、日向号、三艘巡洋 舰:大淀、多摩、五十铃和八艘驱逐舰组成。瑞鹤号是最后一艘参加过珍珠港事 件幸存至此的航空母舰。日向号和伊势号的后部炮塔被改成机库、跑道和起飞机 构。但这两条船都没有带飞机。小泽一共只有 108 架飞机。 一直到 10 月 24 日下午 16:40 小泽的舰队才被发现。 此时美军正在对付栗田 的舰队和吕宋岛来的空袭。24 日晚小泽获得了一份美国电报说栗田撤退了(这 个消息是错误的),但 20:00 丰田下令所有舰队继续进攻。 哈尔西看到他有机会消灭所有日本在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 这样美国可以无 忧虑地进攻日本本土。他相信栗田已经在锡布延海战中被击退,因此他于子夜后 带领所有的三队航空母舰和威利斯?李上将的战列舰(根据哈尔西的命令,为守 卫圣贝纳迪诺海峡临时编成第 34 特混舰队。命令是个预案,在后来造成理解的 混乱。)开始追击小泽。虽然美国侦察机发现了栗田开向圣贝纳迪诺海峡,但哈 尔西认为金凯德的第七舰队足以对付它,未加理会。 美国舰队的数量比日本舰队多得多。哈尔西拥有 9 艘航空母舰(无畏号、大 黄蜂号、富兰克林号、列克星敦号、邦克山号、黄蜂号、汉考克号、企业号、埃 塞克斯号)、八艘轻航空母舰(独立号、普林斯顿号、贝勒伍德号、科本斯号、 蒙特利号、兰格利号、卡伯特号、圣哈辛托号)、六艘战列舰(亚拉巴马号、依 阿华号、马萨诸塞号、新泽西号、南达科他号、华盛顿号)、17 艘巡洋舰、64 艘驱逐舰和 1000 多架飞机,但他将登陆点让给了几艘护卫航空母舰和驱逐舰。 哈尔西被小泽的诱饵给引诱出来了。 10 月 25 日早,小泽下令 75 架飞机起飞攻击美军,但这些飞机没有造成多 少损失,大多数飞机被美国战斗机击落,少数飞往吕宋岛。 哈尔西亲自率领第 34 特混舰队的战列舰急速前进,准备用大口径舰炮直接 去对付小泽舰队前卫的战列舰以及在舰载机空袭中掉队日舰。清晨,在还没有确 定日军的精确位置的情况下,美军就起飞了 180 架飞机,直到 7:10 侦察机才找 到了北路舰队。08:00 美军战斗机摧毁了保护舰队的 30 架日军飞机,他们一共 进行了 857 架次袭击,小泽舰队的航空母舰纷纷中弹(千岁号和秋月号驱逐舰沉 没,瑞鹤号、千代田号和多摩号轻巡洋舰丧失机动能力)。小泽将他的旗舰改到 轻大淀号巡洋舰上。 这时萨马岛战斗的消息传来。美军登陆军的情况紧迫(第七舰队的护航航空 母舰因为栗田的舰队突然出现,而不断的发报向哈尔西求援。连坐镇珍珠港的尼 米兹也给哈尔西发了一份简短的电报:“第 34 特混舰队,在哪里?”,但负责 电报加密的军官,随意添加了一句“全世界都想知道”,哈尔西的译码军官误以 为是正文未加删减,这使哈尔西怒不可遏),哈尔西下令南下,他只留下了两个 航空母舰大队以及一小支由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舰队来收拾小泽的残余船只。 下午在击沉几艘日本航空母舰后空袭击集中在两艘改装的战列舰上, 但它们 密集的防空火力有效地抵挡了空袭。空袭一直到傍晚,小泽舰队作为诱饵的全部 航空母舰(瑞鹤、瑞凤、千岁、千代田),还包括一艘轻巡洋舰(多摩)、两艘 驱逐舰(秋月、初月)被击沉。 “诱敌部队”取得了出色得成功。由于通讯不畅, 小泽发出诱敌成功的电报,栗田却没有收到。不过这再次使栗田的舰队免遭全军 覆没。 十、马岛战争 “竞技神”这艘老舰也在马岛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982 年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爆发的马岛战争为英国海军航空兵的地位做了一 个鲜明的注脚。几个月的征战中,英国皇家海军航母“无敌”号和“竞技神”号 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 这场战争中最为光辉的场景就是这两艘航母荣归朴茨茅斯 港。但当初两艘航母在 4 月启程奔赴南大西洋时,许多人还担心它们有去无回。 “无敌”号差点被出售 4 月初阿根廷军队攻占马岛时,英国皇家海军能够立即出动的航母只有两艘 ――“无敌”号和“竞技神”号,另一艘航母“卓越”号正在尚未完工,而“布 尔沃克”号也还在朴茨茅斯的干船坞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英国航母的消沉时 期,英国政府取消了皇家海军的 CVA 舰队航母更新计划。作为折中方案,海军订 购了一级反潜直升机巡洋舰,几经修改最后该方案发展成为“无敌”级轻型舰队 航空母舰。而就是这大大缩水后的“无敌”级,也险些断送在工党政府的裁剪巨 镰之下――1981 年英国政府的国防评估报告提出,要把刚刚服役不久的“无敌” 号出售给澳大利亚海军作为旗舰(拟定更名为“澳大利亚”号),以替代澳大利 亚海军服役多年的“墨尔本”号航空母舰(原英国皇家海军“尊严”号)――即 便不出售该舰,英国也准备至少封存一艘“无敌”级。 关于出售“无敌”号航母以及“坚忍”号破冰船的计划给了阿根廷一个错误 信号,那就是英国保卫马岛的愿望不够强烈,能力也不足。在作为预备役留置数 年之后,皇家海军飞机维护舰(原航母)“凯旋”号于 1981 年出售给西班牙拆 解。而另外三艘老航母“阿尔比恩”号、“布尔沃克”号以及“竞技神”号则在 上世纪 60 年代被改成了突击航母,加之 CVA 计划的取消,英国硕果仅存的真正 航母就剩下了“皇家方舟”号和“鹰”号。1972 年 1 月 26 日,“鹰”号在朴茨 茅斯退役,后被拖往德文波特封存直到 1978 年拆解。“皇家方舟”也在 1978 年 12 月 4 日退役,此后被保存在德文波特。1980 年 9 月 22 日,英国政府不顾 公众的反对和保存该舰的呼声,将“皇家方舟”拆解。就在拆解工作进行到尾声 的时候,南大西洋上马岛的烽烟熊熊燃起。 幸运的是,突击航母“竞技神”号在 1981 年完成了耗资 3000 万英镑的二次 改装, 成为带有滑跃起飞甲板的航母, 具备了搭载新型 “海鹞” 式战斗机的能力, 而正是后者在马岛战争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982 年 4 月 5 日,经过紧张准备后,“竞技神”号和“无敌”号两艘航母 驶离朴茨茅斯港,“无敌”号的指挥官是布莱克上校,舰上搭载了来自 820 中队 的 9 架“海王”直升机和 801 中队的 8 架“海鹞”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整个 战争中,这两艘航母都是阿根廷军队最想打击的目标,这不仅因为两舰是英国远 征特混舰队的核心力量,更因为安德鲁王子也作为 820 中队的“海王”直升机飞 行员在“无敌”号上服役;而坐镇特混舰队旗舰“竞技神”号的,更是伍德沃德 海军上将。英国航母面对的主要威胁来自天空,但水下的潜艇也是不可忽视的潜 在危险。让英国人后怕的是,战争结束后一些真相陆续公开,英国人获悉交战期 间曾有一艘阿根廷潜艇向英国舰队发射过 6 条鱼雷! 所幸由于阿根廷潜艇兵训练 不足加上慌乱,这些鱼雷无一命中。阿根廷人坚称他们在攻击“谢菲尔德”号驱 逐舰和“大西洋运送者”号运输船时,曾同时命中过“无敌”号航母,还有阿根 廷媒体甚至宣称阿军击沉了“竞技神”号航母。实际上直到今天,仍有许多阿根 廷人认为阿军曾命中过“无敌”号,虽然没能击沉该舰,也迫使该舰前往开普敦 接受修理。 马岛战争中,“无敌”号和“竞技神”号成为英国海军航空兵可靠的海上浮 动机场,在从本土起飞远赴重洋的“火神”战略轰炸机空袭阿军斯坦利港之后, 从两舰上起飞的“海鹞”战斗机就开始投入作战,出勤率相当高。单凭航母上的 舰载机,英军并不能完全掌握战区制空权,所幸有驻阿森松岛的“海鹞”增援, 才基本完成了空优任务。战争结束后,“竞技神”号于 7 月 5 日返航,“无敌” 号于 7 月 29 日返航。这次战争“无敌”号在海外部署长达 166 天,充分体现了 航母的作战价值。 阿根廷海军的航母 马岛战争中英国人的取胜多少有点儿运气成分。 英国不是唯一拥有航母的交 战方――阿根廷海军也有一艘航母“五月二十五日”号,这是一艘英国 1943 年 12 月建成下水的“巨人”级轻型舰队航母吗,原名“可敬”号,在皇家海军短 暂服役后在 1968 年被卖给了荷兰海军,更名为“卡雷尔?多尔曼”,在荷兰海 军服役期间该舰遭遇了一场大火,修复后荷兰海军又将其出售给阿根廷,更名为 “五月二十五日”号。 阿根廷海军的这艘航母原本可以在马岛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 但由于缺乏与 航母配套的水面作战舰艇,特别是缺乏有效的海空反潜力量,加之英国皇家海军 在交战水域部署了 4 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其中一艘“征服者”号还一举击沉了阿 根廷海军主力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阿根廷海军慑于英国强大的水面及 水下打击力量,舰艇不敢轻易出港作战。 在整个战争期间,“五月二十五日”号一直保持在阿根廷浅近海域,几乎没 有实质性作战。它的缺席,使得阿根廷在马岛战争中的情势明显被动。“五月二 十五日”号上搭载的一些战机曾从阿根廷本土起飞参与空袭,但作为舰载机的机 动打击优势已经丧失殆尽。如果不是“征服者”号击沉了“贝尔格拉诺将军”号, 如果不是英国派遣了 4 艘攻击核潜艇, 那么阿根廷和英国之间的航母交锋很可能 会在马岛上演,遗憾的是,历史没有假设。 租借的传说 随着“竞技神”号和无敌号离开英伦,驶向遥远的南大西洋,英国人发现自 己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这两艘航母中任何一艘受创或被毁怎么办?这 两艘航母的存在对于这场战争殊为重要, 正如伍德沃德上将所说, “失去 ‘无敌’ 号我们的作战将严重受挫,失掉‘竞技神’号将失掉这场战争”。英国另一艘突 击航空母舰,即“竞技神”号稍早的姊妹舰“布尔沃克”号当时正封存在普斯茅 斯,英国人全面检查了该舰,以弄清在战争进程拖延或一艘航母受损的情况下是 否能将该舰派往战区,检查结束后英国决定开始启封“布尔沃克”号。但启封过 程是需要时间的,等该舰重新投入现役,南大西洋那头儿的战争可能早已结束。 英国人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等待“卓越”号完工。事实上“卓越”号已在 3 个月前竣工,经过仓促而简短的海试后,该舰很快可以服役(该舰于 1982 年 6 月 20 日服役)。值得注意的是,“卓越”号完工时的状态显然吸取了马岛战争 的经验,飞行甲板前方增设了一门“密集阵”近防炮武器系统,而早前英国人一 直认为安装这种武器是浪费资金而收效甚微的做法,现在马岛战争告诉他们,他 们过去的认识完全错误, 一座昂贵而高效的近防武器系统关键时刻能拯救更为昂 贵的主力航母。“卓越”号完成作战准备时,马岛战争已经以英军胜利而告终, 如果战争稍微拖后一些,“卓越”号就可能赶往战区,这将给疲敝不堪的英军远 征舰队以莫大支持。 战争中如果英国损失了任何一艘航空母舰,英军可能都会被迫后撤,重新整 顿队伍,等待“卓越”和“布尔沃克”的到来,然后才能发起重夺马岛的攻势。 虽然没有官方确认,但有报道称英国已经和美国达成了秘密协议,一旦“无敌” 号和“竞技神”号中任何一艘航母出现“最坏情况”,美国将租借一艘航母给英 军。据说英国打算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租借的美国航母是“艾森豪威尔”号,也 有消息说是“基尔沙治”号。“关岛”号和“奥利斯康尼”号也在英国考虑租借 之列。 有传言说皇家海军军官曾造访美国诺福克海军基地, 检查过两艘 “硫磺岛” 级两栖攻击舰,但没说具体船名。但从结果推测,美国要么就是拒绝了租借两栖 攻击舰的请求,要么就是随着英军战事顺利进展,此事不了了之。即便英国租借 了美国航母,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皇家海军到哪里去找那么多人员和设备 来操作如此巨大的海军舰艇?在战时,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外,皇家 海军和美国海军的装备在技术上存在很大差异,这给有效使用又出了难题。这一 租借行为带来的政治影响也是微妙的, 美国和英国固然有着传统的 “特殊关系” , 但这一举动却撞上了这一关系密切程度的极限。仅仅是支持英国的军事行动,就 已经让美国和南美国家的关系不睦, 美国公众也不会同意把美国海军装备借给英 国,在距离英国和美国都远隔重洋的地方打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 英国皇家海军需要把飞机和装备运送到马岛, 英国国防部为此征用了许多商 船,其中一些被改造成医院船和运兵船,而另一些则直接改装成简易航母。集装 箱货船“大西洋运送者”号就是一例,该船及其姊妹船“大西洋长堤”号都被征 调到达文波特,仓促改装成“鹞式飞机母舰”。“大西洋运送者”后来成了马岛 战争中最不走运的一条船,1982 年 5 月 25 日――就在阿根廷独立日,它被阿军 “超军旗”战斗机发射的一枚“飞鱼”反舰导弹击中,爆炸引起的大火随即蔓延 开来,不久即告沉没。与之一同沉入海底的,还有 3 架“支奴干”和 6 架“埃塞 克斯”直升机,包括商船船员在内的 12 人阵亡。 其他具备搭载飞机能力的英国海军舰船包括直升机支援舰“恩加丁”号、船 坞登陆舰“不惧”号和“无畏”号,这些舰船战争期间都一度将其直升机飞行甲 板供“海鹞”战斗机降落使用。 打出来的“伊丽莎白女王”级 马岛战争刚一结束,英国政府就迫不及待地取消了出售“无敌”号的计划, 改为向澳大利亚出售更为老旧的“竞技神”号,这一买卖最后没能成交。1982 年 6 月 30 日,后继无人的澳大利亚海军“墨尔本”号航母黯然退役。英国留下 “无敌”号的决定无疑是十分英明的,事后“无敌”号在南联盟以及伊拉克附近 海域的不俗表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马岛战争结束两年后,“竞技神”号退出皇 家海军现役,封存在朴茨茅斯船坞,1986 年英国宣布与印度达成协议,将该舰 出售给印度海军。1987 年“竞技神”号在达文波特接受了现代化改装,同年 5 月 12 日加入印度海军,更名为“维兰特”号。为了填补“竞技神”号离去后的 空缺,英国专门建造了新型两栖指挥舰“海洋”号(Ocean)。“竞技神”的姊 妹舰“布尔沃克”则在战后被拆解。 1993 年阿根廷海军航母“五月二十五日”号转入封存,阿根廷原本希望对 其进行现代化改装, 以延长服役时间, 但这一计划未能实现。 1998 年 12 月, “五 月二十五日”号离开阿根廷前往印拆解。舰上部分设备被卖给巴西,用于巴西海 军航母“米纳斯吉拉斯”号(原英国皇家海军“复仇”号)。 1985 年,“无敌”号和“卓越”的新姊妹舰“皇家方舟”号服役。由于人 员严重不足,英国决定常年保有两艘可以出勤的航母,第三艘则作为备用。上世 纪 90 年代“皇家方舟”号先是转入预备,然后又接受改装,耗时 7 年。这段时 间“无敌”号和“卓越”号变得异常繁忙。“无敌”号先后参加了空袭伊拉克的 “沙漠之狐”行动和打击南联盟的“联盟力量”行动。这段时间,与美国大型航 母并肩作战的皇家海军真切地感受到,即使在后冷战时代,英国海军没有大型航 母还是不行。 英国现有的这些原本作为直升机巡洋舰设计的轻型航母根本无法完 成现代航母的全部作战使命。马岛及此后的战争让英国政府意识到,英国这样一 个传统海洋大国,还是需要大型航母。1998 年英国国防战略评估中提出兴建两 艘大型航母,等到它们真正开始服役,英国皇家海军才算是走完了这一个大圈, 最终还是回到了上世纪 60 年代 CVA 计划取消前的起点。 马岛战争证明,英国在任何时候都至少需要两艘处于战备状态的航空母舰, 而要满足这一点,装备 3 艘轻型航母也是不够的。仅以 1999 年为例,当时“卓 越”号随时可出勤,“无敌”号在朴茨茅斯干船坞中接受定期维护,而“皇家方 舟”号则刚刚开始进行重大改装。而一艘大型航母的作战效能,至少相当于两到 三艘轻型航母。 1998 年国防战略评估中,英国政府认定现有的老迈“无敌”级轻型航母必 须被替换。 在参加新航母投标的 6 家公司中, 国防部最终选择了泰勒斯 (Thal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击沉美国航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