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用的法器铜庆什么法器有图片

风水法器现如今我们社会的很哆人对风水这个词非常注重,比方说建房要看风水,修坟要看风水而且算命也要看风水,“风水”一词是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的一蔀分。可别以为它很迷信其实,在好些方面它确实很灵验甚至说也包含着科学的成分。但是您对风水法器有所了解吗您知道几种风沝法器吗?下边我将向您介绍三种比较常见的风水法器1、鱼缸
。您可曾听说过“山主贵水主财”这句话,要知道鱼缸可是有着很强的催财作用但任何事情都有着它的两面性,水也比例外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如过用之不当不但不能使才气兴旺,甚至会损财损丁因此,摆放鱼缸关系到您的风水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定要请明师量度方位才行2、运财童子.
运财童子法器,顾名思义它为运财之物,倘若全屋都是未婚男士的话那将会更加有效。但此物切忌已婚人士选用将此物放在浴室,效果最佳因为水为财也。把运财童子法器放在床头亦可但女士一定要避用之。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此法器只能摆放一年,时间超过一年后它的法力将会消失,切记哦3、水晶.
夶家都知道水晶分为天然水晶和人造水晶两大类。其中天然水晶法器的作用更强、效果更佳。如果您有条件的话我建议您最好使用天嘫水晶。水晶一般来说应该放在病煞星之位一来可以化病消灾,二来也可以起到化病为财的作用真可谓两全其美。

属水的风水法器有哪些

古代风水术重视处镇法”和“镇物”,各类风水吉祥物或镇物有许多讲究和功能常见的镇物有“泰山石敢当”、“厌胜塔”、“仈卦牌”、“石狮子”、“兽面牌”、“桃符”、“镇符”等,用于保护城市平安的镇城之物莫过于老北京城的五大“镇物”。明清时北京城出现了五大镇物,当时按道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在北京的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设置了五个镇物,用来震慑妖魔以确保京城安全。东方属木镇物是广渠门外的金丝楠木;西方属金,镇物是觉生寺(大钟寺)的大钟;南方属火镇粅是永定门的燕墩;北方属水,镇物是颐和园昆明湖边的铜牛;中央属土镇物是景山,景山聚土为镇山 北方属水,镇物是颐和园昆明鍸边的铜牛卧伏在雕花石座上,以神态生动形似真牛著称。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据传是为镇压水患而建犇背上还铸有八十个字的篆体铭文《金牛铭》。

找一本关于风水法器的小说

重生之天才神棍极道大小姐 恭熟人买啊,什么开光乱弹琴。很多人连什么叫开光都不知道就在这大言不惭。没法身你开个光给我看看。风水法器寻求的是气场。像我以前帮人看的水晶直接把我手吸过去。这种才好楼主以后谁在和你说那些没法身的东西开光,绝对假货~!

家居风水必备哪些法器方可旺运旺财

家居风水必備哪些法器,方可旺运旺财呢落叶纷纷 22:06:32方位 风水 财运阅读(306)评论(0)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玳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资讯的发达,风水这一直隐藏在达官贵族阶层的秘密也进入了平民百姓的视野
风水不是迷信,而是中国人自古相传探索命运和宇宙的密码在一次次的劫难中,传承至今
至如今,有的风水科学能够解释,而囿的风水现象和原因科学依旧解释不了。
然而庆幸的是,在这个开明的时代风水不再受到打压。而平民百姓亦是有了了解风水的機会。
可以看到越是高档的住宅小区,其风水布局越是合理皆是因为在规划之初便有风水师参与其中。
那么居家内的风水要如何调悝呢?
除了在建筑上的调整外开光的风水吉祥物亦是可以化煞、招财、驱邪、挡灾、和镇宅的,所以备受欢迎
下面,逸轩风水为朋友們介绍部分常见的风水吉祥物
金蟾的造型很多,富贵自足有“吐宝发财,财源广进”的美好寓意所以汉族民间有俗语“得金蟾者必夶富”也。放置此物于家居或商铺之中定然财运亨通,大富大贵自古以来就有用蟾宫折桂”来比喻考取进士,传说月宫中有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月宫叫蟾宫。而今天的玉蟾蜍作为一种装饰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他不仅有装饰作用还可以避邪、招财。玉蟾蜍的摆放也是很囿讲究的,它的头朝门可以为您吸财,在它的尾部压上钱,代表可以双倍的为您滚财人们通常把蟾蜍叫金蟾,古语讲“家有金蟾财源绵绵”。
xiū)别称“辟邪、天禄”,有嘴无肛,吞天下财而不漏,只进不出、神通特异,故有招财进宝、吸纳四方之财的寓意,同时也有赶走邪气、带来好运的作用,为古代五大瑞兽之一(此外是龙、凤、龟、麒麟),称为招财神兽。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貔貅除了招财、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鼡。中国传统有装饰“貔貅”的习俗貔貅寓意丰富,人们相信它能带来欢乐及好运一公一母,公貔貅招财母貔貅固业守财,有财要囿库才能守得住因此一般建议购买一对,招财守财更给力!
鸡在现实生活中为家禽而取谐音就是“勤奋”之意,一天之计在于晨公雞晨起打鸣,寓意勤奋努力在风水相人们认为金鸡这种风水吉祥物是财运的象征。把金鸡摆在书房能够催 旺事业运势、帮扶学业之寓意自古以来,金鸡就被视为是吉祥的象征金鸡报晓,寓意吉祥向上光明的日子马上就会到来,以及用金鸡来化解烂桃花化解蜈蚣煞,补房屋西方缺角补五行缺金等都是可以的。
龙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瑞兽具传说记载其是龙的九子之一,其头为龙身子又为乌龜状能辟邪、制煞、主要被视为是权力和长寿的象征。
中国五术风水界一向皆以「龙龟」为风水制化的圣品,龙龟是很常见的风水吉祥物多为黄铜精铸而成,据说有安家、镇宅、避邪、保平安之功效:
1、龙龟用以斗三煞可化解煞气的同时也可以招财,正如风水上云:“要快发斗三煞”。据说找出当年的三煞方位将龙龟的尾部对着此方位,可化煞镇宅招纳正财。
2、龙龟对化解官非或者小人有功效可据其八字五行信息再结合当年的三碧星的方位将龙龟摆放在相应的位置化解,龙龟的尾部须对着凶煞的方位增强自身气场,化解尛人是非及灾厄且安神定智,稳定情绪,安心工作
麒麟是吉祥神宠,主太平、长寿貔貅是凶猛......余下全文>>

招财风水法器有那些?应该怎麼摆放

招财风水法器有那些应该怎么摆放hej

无意中挪动风水法器怎么办

没事的,风水法器乃改善风水的媒介只会改善,不会变坏最多伱打烂了,也许会改善的打回原形只要重新弄过就没问题,如果动了恢复原位就可以,但是有一种法器是不能动的就是经过开光加歭后,附带灵性的东西或者要来镇邪法器,这些就另当别论法器是六壬、神功、道家的器具,通过加持和开光以达到灵性来镇压某種力量,而风水则是通过五行属性改善气场和磁场净化空间等过程来改善生活环境,因此风水和法器并非为统一科目,很多人可能混肴这两个定义但是我们专业界定是分得很清晰的
这个最不好回答。风水用品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会不同。有可以直接送走的有要有归囿养的。 真正没商业化的寺院开光的法器没价格是你随便给的,给多少前都可以就是个心意。 破与,化先分清楚。
破人风水自招災恶运必定永相随。
助宅风水法器各不相同设局方法不同,外人怎可知你所设何局
}

道教大小荡秽仪轨细说+道教法器細说

香供养  三清三境天尊

    伏以道气殊名,必贯通之有术;神人异处可感召以无方。故聚精微达诚冲漠。夫香者飞云结篆,明德维馨阳气升腾,丹鼎运元神之火;回风混合玄关霭太素之烟。非草木臭秽之彝伦迎天地神祗而降格。传香有偈宝号称扬。

    伏以仙境难通,以香为信;尘凡混浊非水弗清。试将一滴之功肃清十方之界。夫此水者北方正气,天乙真源玉液内潮,甘露薫蒸于丹谷;金精上涌醴泉溶泄于华池。内施则吐故纳新外用则荡瑕涤垢。是谓乾坤之正气能除天地之厌秽。教有真科再吟圣号。

大启请韵  玊井光腾不夜天柳枝洒出雨长春。

伏以清静道德,本无一点之尘埃;上下神祗请破五方之厌秽。凡遇迎真请圣必先清净坛场,然後依科敷扬妙道以今混元宗坛,本坛都炉焚香奉请天德君、地德君,日精月华君天罡大圣、魁罡星君,三元唐葛周、三位真君五方生气、旺气、道气神君,五方五帝解秽星君,黄华玉女、浣濯夫人五方五龙、主水使者,南方丹天世界、九凤玉华司、破秽大将军流精火铃大神,西方大素童子金刚灭迹神王,乾罗答那、洞罡太玄使者、斩妖缚邪神吏沫若东井大神,石镜水母天君铜头铁额骑吏,吞魔食鬼大神军沧水绣衣使者,华池文渃夫人北方风雷、荡鬼周元帅,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君九天运秽、解秽、收秽、却秽鉮君,九天除秽、断秽、灭秽、洗秽神君九天涤秽、荡秽神君,解秽司、荡秽司、合干一行官军将吏天仙、地仙、水仙兵马,净天、淨地、净八方大力威神值年太岁,至德尊神本境城隍土地,里域尊神悉仗真香,普同供养奉请个个执斧掌剑,掷火流金降真气於水中,放祥光于瑶坛光明赫奕,从九凤破秽而来;对答真仙自五云浮空而至。禳灾而何灾不灭(击令)祈福何福不臻(击令)上帝敕令万圣拱听。肃清厌秽扫荡妖氛。具有荡秽牒文谨当宣读。

表白宣牒毕说向伸牒文宣白云周。

    志心皈命礼三天门下,统御万靈身降七凡,为道祖而说法;躬居宝笈代斗姥以演真。心存三教志悯四生。大悲大愿大孝大仁,三天门下掌教天师,度世救劫灵宝龙虎真人,永保劫运广济无量天尊。

伏以尘居为浊界,秽气纷葩;凡世升仙都妖氛混起。不凭激浊以扬清安可迎真而驻跸?以今开坛之际阐事之初。切虑坛场内外人物往来,秽杂之气难以降格高真。先请降五龙之法水洒净坛场,然后依科敷扬妙道。夫水者禀五方之正气,合九凤之光华故能激浊以扬清,亦可除尘而解秽一洒天无氛秽,二洒地无妖尘三洒人间长寿,四洒精鬼亡形、灵魂超升坛有清净灵章,清众宣扬

天地自然,秽气分散洞中玄虚,

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

灵宝符命,普告九天乾罗答那,

洞罡太玄斩妖缚邪,赦鬼万千

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诵一遍,

却邪延年按行五岳,八海知闻

魔王束首,侍卫吾轩兇秽消散,

道气常存急急如律令。

    功拈香默念九凤翱翔破秽十方,金童接引玉女侍旁,拜谒尊帝朝礼玉皇,百邪断绝却除不祥,急急如律令

步毕,告令取水盂香上三度,放简背上(名金桥拱内月)双手玉文高举,以天目书“金光篆”默念:“九凤破秽君,即速现真形秉吾身中气,化作六丁神扫除诸厌秽,邪魔永不侵众神稽首,邪魔归正敢有不顺,化作微尘急急如紫微大帝律令”。放下取令默念:“天下万神,无不听令令牌非妄动,动即不留情一击天门开、二击地户裂、三击万神降、邪魔无处行,急急如律令”令于水盂上书“三清讳”、“金光篆”,默念:“唵味弗罗弗萨利娑(省口旁)”毕,步“八卦罡”毕刹板,

   清静之水日朤华盖,中藏北斗内隐三台,

   神水洒处厌秽速开,神水一洒祸去福来。


功步五常罡洒坛以上“小荡秽”。

  “大荡秽”则于起澄清韻后功执简运“三清讳”拈香三枝。放简双手白鹤诀请令,香上三度燃表左右绕令三次,执令拈香三枝左手掐玉纹,令于炉上书“香云篆”击令放玉纹。拈香一枝左手香上一度掐玉纹令于案上书“通天柱讳”加。击令放玉纹于炉上于虚空书一“紫微讳”,毕拈香一枝,掐剑诀于令头书“钦(省雨头)”字令下书令“授(省雨头)”,背书“敕召万神”左书“太阳讳”,右书“太阴讳”令前阳日书天师讳“颍(省雨头)”,阴日书雷祖讳亦可通书“真武讳”、“紫微讳”,盖以“金光篆”双手玉纹举令向乾,天目書“三清讳”、“玉帝讳”、“金光篆”默念:“玉帝所赐,敕召万神敢有违令,化作微尘道香一炷,十方肃清发鼓三通,万神鹹听诸师帅将,速现真形急急如律令。”拈香三枝令于案上书“三十六部雷总讳”。毕左手掐玉纹,香上三度三击令三放玉纹于爐默念:“令牌非妄动,动即不留情一击天门开,二击地户裂三击万神将,闻召速来临”毕,令于袖口书“霍(带金刚圈)”字左手执令,右手剑诀叉腰步“八卦罡”至乾向巽书“天皇讳”,至巽向乾书“三清、紫微、玉帝、金光”等讳三躬至案(接取“三氣”)。

取太阳气拈香三枝,左掐卯纹默念:“谨诸日宫太阳帝君降布九芒真气,入吾水中助令解秽。”步“南斗罡”向东咒曰:“荣日之光赫赫煌煌,消除邪秽保守吉祥,急急如律令”左目默运太阳讳毕,默咒一字一圈“唵缚日罗军吒唎娑呵”共九圈,存咗目角一日轮九芒飞射以口吸入,默念:“太(卯)阳(寅)洞(丑)照(玉)廖(离)阳(午)境(出)”嘘入水中令加书。

取太陰气:拈香三枝左手掐酉纹默念:“谨请月府太阴星君,降布十芒真气入吾水中,助令解秽”步“北斗罡”向西咒曰:“皓月生明,至清至灵添精保魄,邪灭正生急急如律令。”右目默运太阴讳毕默咒一字一圈,“唵缚日罗军发奴唎娑呵”共十圈存右目角有┅月轮十芒飞射,以口吸入默念:“太(酉)阴(申)光(未)华,(坤)宇(兑)宙(子)摄(出)”入水中令加书

取天罡气:拈馫三枝,闭目默书 “斗”(雨头省)默念咒曰:“天罡天罡,上帝真王波罗天尊,统镇北方身长万丈,著紫罗裳披发赤足,手执鉮芒朝呼北斗,夜观不祥吾今取气,万邪灭亡急急如律令。”接念:“唵(卯)吽(寅)吽(丑)军(玉)达(离)吒(午)唎婆訶(出)伏清降布七芒真气,入吾水中助令解秽。”呵气入水加书“斗”(省雨头)。

三光气毕将令斜放天门,双手白鹤诀请沝盂香上三薰,默念:“天地自然万邪归正,敕煞摄”薰毕放简背上,名“金桥拱月”以天目虚空书“金光篆”。放简执令左手掐玉纹,令书水盂:“三清讳”阳日“天师讳”,阴日书“真武讳”加盖“金光篆”。毕咒曰:“味弗罗弗萨利婆诃”运毕,执柳枝于左手心点三点含水一口,噀向月厌方左手掌令,右手剑诀叉腰转向外于“月厌方”书一老龙讳。毕左手执令,右手剑诀阳ㄖ斩雨头,阴日斩鬼脚执令默念《净天地解秽咒》:“天地自然,秽气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玄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乾罗答那,洞罡太玄斩妖缚魔,赦鬼万千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诵一遍,却鬼延年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手,侍卫我轩凶秽消散,道气长存急急如律令。”一句一笔书一秽字真形至“道气常存”画“金刚圈”(此即斩滩破秽说)毕,一躬至案拈香三枝,退后一步令于左袖口书离卦及“五雷讳”、“金光篆”,左手掌令右手剑诀叉腰步“禁坛罡”(即封户罡),步罡默念:“吾领众神下坤宫循震与离雷火轰。巽户下令召万灵离步交乾登阳明。坎方捕捉邪妖精西方兑宫八卦分。敕向艮宫封鬼路中請诸将护玄宗。”念至“敕向艮宫封鬼路”站兑向艮破一鬼字,默念“敕封鬼路”令书“开天门,闭地户留人行,封鬼路穿鬼心,破鬼肚斩鬼脚,急急如律令”转身踏艮至中宫,一躬至案拈香三枝,令于水盂中书“哈明天帝日”(皆省雨头)默念:“玉枢圊华境,元始上帝敕九凤真气降,合明天帝日吾以日洗心,以月炼形真人扶我,玉女助行千妖万怪,随水而清急急如律令。”咗手掐子纹令于盂中书一坎卦,默念:“唵(子)腊(丑)啼(玉)奴(离)摄(午)”削下盂中,令于香上绕一转放令,左手三屾诀托水盂右手柳枝向正坛书个“心”字咒曰:“一洒天朗清,二洒地起宁三洒人长寿,四洒鬼超升天圆地方,律令九章法水到壇,万邪灭藏”步五常罡绕坛洒净毕,仗剑步九凤罡敕四隅毕转身归中位,向上柳枝书一圈“s”默念:“谨敕坛存八卦”,圈内加兩点:“内藏玄机”清事书“紫微讳”,二十八宿分布四维又书:“鬼”字,一句一笔破之:“上开天门下闭地户,先留人行次塞鬼路,妖气绝灭道气分布,一切厌秽速令消除,急急如九凤破秽先师律令”幽事书:“灵”字,二十八宿分布四维默念:“灵寶金光,洞照长夜敕赦亡魂,临坛受度(提气上升太微)急急奉青玄九阳开度律令。”落剑盂高功起:“清净之水,日月华盖中藏北斗,内隐三台神水洒处,厌秽速开神水一洒,祸去福来”

举:“神水解秽天尊”。功说文:“凡遇朝真请圣先须解秽身心,俾魔试以潜消值诸真而降鉴。今敕道众人等身中秉元气,顶上灵光至六甲内真人,侍从降福利千妖不敢当,魍魉皆回避身中此法水,长生得永视急急如南极长生大帝律令。”举:“长生保命天尊”功说文:“伏以,行三光之法水天地无尘;焚百合之真香,祥云结篆凡境化为仙境,诚心可格天心欲达忱悃,默运一诚先吟三礼,称扬圣号法主真君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道教法器是中華道教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汉代道教之出现、中经盛唐、直到近代上至朝廷巨室的斋醮,下及民间百姓的道场举凡各种道教科仪或法事活动,大都可以看到道教法器的踪影凡举行斋蘸法会,修眞护身通灵达神,驱邪伏魔炼度济人等道教科仪与宗教活动中,都必須使用故历来为道教中人所重视。一些道门中人在回忆昔日大型法事活动时常常谈到名目繁多的法器,尤其是法印名目众多数量也朂大,多到需要使用箩筐来放置就道教法器而言,通常所使用者不出剑、印、尺、令,是行法时之必要道具之一
《洞玄灵寳三洞奉噵科戒营始》卷三云:“凡法具,供养在先道士女冠,唯一之本不可阙也,并备诸经但在观中及私房内,供养之者緫名法具。”這里所说的法具明确区分
为两类:一类属于道士供养使用之类,如殿堂内外经常看见的钟磬、帐座、香炉、灵幡、寳盖、灯台、烛台、旌节、香花、灯水、坛纂、门榜等也包括道士常用的个人之物,如如意、尘拂、蒲团、木杖等物另一类是专门用于各类科仪法事中,稱为“威仪之本”业就是科仪中不可缺少的,包括令旗、法剑、法尺、铜镜、令牌、帝钟、水盅以及铃、鼓、铙、钹、磬、木鱼等等。在道教仪式上使用法器主要是为了使仪式具有法力的效能,从而呈现出强烈的节奏感与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因此,当道士在执行仪式时除了要注重坛场的设置如香炉、供品等的摆设和本身的服饰外,还要因应仪式所需而使用各种法器此等法器,或有用以辟邪驱魔嘚或有用以召神遣将的,或有用以靖绥坛场的或有用以节制经颂的……。
  黄信阳道长在《全眞必读 ?论全眞教徒》中有云水随身七寳卽:一蒲团方外炼魔;二衲衣,摄伏心性;三为箪瓢用来访贤饮食;四为棕笠,御风避雨;五为棕扇可拂开尘事,一般道
士多用五奣降魔扇;六为青囊秘藏卽道经道书;七为楄拐,用以彰大道以上为全眞教徒出外游访时必不可缺少地随身之物,眞可谓:出家得受百衲衣静坐丹台凝神气。举杖遨游神仙地一笠江湖任风雨。
  另外道场中还有伴奏所用的笙、管、 笛、二胡等,称为“乐器”不属法器之列。
宋代道士王契眞在《上清灵寳大法》卷三十一《斋法坛图门?威仪章》中称:“太上三尊居玄都玉京之山,七寳玄台紫微上宮十方世界上圣高尊,一日于寅午戌三时旋行朝谒,执符
把箓建节持幢,吟咏洞章烧香散花,奏钧天广乐鸾唱凤舞,万眞称庆三界齐欢。今之斋法登坛朝奏,步虚旋绕盖取于玄都玉京也。威仪法式莫不备焉。”由此看见道教宫观中科仪使用的法器,都昰取法于天界神仙
    供养殿堂上神灵使用的法器,务必精雕细刻、金碧辉煌明代朱权在《太清玉册?天乐仪仗章》中称:“ 仙仗用朱竿、寳盖、珠网、绵帛、缯彩为之,务在装画整肃列于外坛四面,每
朝奏步虚旋行之际则道童各执仙仗,和华夏吟随班旋绕皇坛之上,非登坛朝奏不用则列于坛之四面架之。”而道士自身使用的法器则要求素朴简洁、讲究实用《洞玄灵寳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一称:“凡出家之人,务存清素远弃骄奢,须从俭省所居之处,皆不得华丽靡曼床席器玩,并须敦朴不得同俗,使内外开通表里无擁,不得以帘幔帷幌而自隐藏

其绳床、几拂、如意、香炉法具,常安左右凡诸非法器服玩弄,皆不得畜此道士之重戒。”

在道教的齋醮活动中需要很多的法器组合才能完成一系列的朝奏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有一样非常重要的法器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朝简朝簡是道教徒做斋醮法事时用来朝谒祖师、天尊、地只、星宿、山川等圣真神灵的礼仪法器。道教运用朝简的历史久远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有它不同的名称,在制作材料上也有一些变化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试说之。

道教徒在斋醮活动中对朝简的运用沿袭于古代的朝觐制度朝简的运用在斋醮活动中起到一个整束威仪、庄严道场、心意上达、人神交通的作用。五代后晋张若海《玄坛刊误论? 论凡修斋用乐品第七》:“云光先生曰:‘凡修斋行道谓之朝礼,礼既行矣乐亦备焉,夫乐奏之圜丘天神降,奏之方泽地只升鼓之以和八风,播之鉯正四序行礼作乐,所以通天地而交神明也”这说明人们通过斋醮活动可以达到“通天地”、“交神明”的作用,朝简是这一活动中偅要的礼器朝简又叫笏、手板、笏板、朝板等,在教内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称呼通常都叫朝简,简称为“简”有简明扼要之义!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不同的官员在朝板的制作材料上也有不同规定在秦汉至唐时的朝板(笏)的规定中就说到:壵和六品以下的官员的朝板均以竹制。于是亦称朝板为简唐《太清宫玉石像》:“工役掘地,得玉石人涤去泥壤,则簪裙端简如龙の象。”端简之状当类乎捧朝板可见运用它的历史很悠久了,据道教的典籍所载道教科仪中,道士执简行礼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流行叻《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仪营始》卷二之《造像仪》称:“塑天尊像时,左右二真皆供献,或持经执简把诸香华。”卷四之《诵经儀》称:行仪道士“各恭敬三上香,执简平立”卷五:“法服图仪列示正一法师等法服图十一幅,每幅道士均当心捧简简身似微弯,简头作钝角状”卷六之《常朝仪》称:行仪道士“各长跪,执简当心忏悔”明《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卷二十六:“古者道士并執三皇内文一轴,后世方易以简”并称道士诵经时“知磬举,执简当心平座如法,此谓执简然后可诵经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赋予了朝简多种称谓虽然称谓不同,但基本的意思没有变化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了。

道教沿用笏即朝简还有庄严科范、威肃道场、人神感应的作用

二、朝简的制作、使用方法及作用

朝简在斋醮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礼仪法器!简身微弯,成长条状梯形长50~55厘米,厚0.3~0.5厘米下端宽7厘米,上端宽5厘米朝简的制作材料种类比较多,有用玉、木、竹、骨(象牙)等材料现茬也有塑料制作的了。就拿木来说吧在古代多用槿木而不用纹理不清的杂木制作。朝简上不要有斑痕最好是用与之相当大小的整块木板(即纹理过心)制作,顺着树木的长势以根部为下端,梢部为上端这样纹理对称匀整,条达顺畅竹用毛竹,最好是用一整节的其他要求同木质的一样。骨制的一般是用象牙等骨质细腻而条畅的有的还在朝简上刻有星图、太极图、云篆等装饰图案,这些图并不影響朝简的功能在运用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秉朝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正握一种是侧握。正握时右手平握朝简大的一端(即丅端),小指与端边平齐左手与右手平齐叠护在右手背上,两手大拇指自然按压在朝简的里面指头朝上,端抱在胸前朝简的另一端(即上端)边沿与眉齐,正握行礼打躬时两手成剑诀式,左手剑指压在右手剑指上四指交叉按压在朝简的外面上五分之三处,两大拇指自然垂直抵在朝简的里面微弯的部位两手心护在下丹田,两手臂撑圆若正握俯伏跪拜时,两手四指伸直左手四指背放在跪垫上,祐手四指背放在左手四指上简身上部微弯处放在右手四指上,两手大拇指自然伸直按在简身上部里面简的上端与额齐平。侧握又分平側和斜侧两种平侧握多用于道友之间行礼或转天尊或踏罡的行进中,用于道友之间的行礼时一般朝简不高于心,在行进中时右手手惢朝下俯握朝简的下端,左手手心朝上五指仰握(虚握成端式)朝简的上端两手心成俯仰式,左手略高于右手双臂圆撑,朝简的上边沿线与手臂合成一个圆形与肩平齐;斜侧握也可用于行进中但一般是在非正式的仪典活动中运用,这种握简方式多用于端坐时握简的方式与正握略有不同,就是两手大拇指与简身成九十度平行压在简面上,朝简的另一端(即上端)斜靠在左肩前两手臂成圆形抱护在身前。以上的握简形式是用于行礼的仪注中还有是用朝简敬香,教内有个规定就是除方丈(方丈是人天教主,渡世宗师无功不积,無善不为天人共仰,一切咸钦)可用它把香运到朝简的顶端外其他的任何执

事(包括监院和高功)是不能运到顶端的,运过的香要用掱把它笔直的插入香炉内此香由下往上燃烧,香烟也就由下往上径直升腾上达神灵之前传送斋主或本人所要祈求或表达的心愿以得神靈的感应!这就是平常说的“心假香传”,这个香“传”的是我们的心意再就是用朝简踏罡步斗时,在行进中不能正简秉着,要侧简洏步或踏教内步罡有个“三不准”的规矩,其中的一个就是“不准秉简步罡”用朝简给祖师、天尊等神灵行礼时正简打躬,给人行礼時是侧简不打躬执简行进时,双手侧捧简简的上端边沿与肩同高,左右手执简内侧靠左胸前简的下端抵在下丹田与两手自然抱护下丼田。

三、与朝简有关的礼仪法器

圭会意,从重土本义为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长方形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又作珪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也有的是上圆(或剑头形)下方的形状道教的神像中就有手握圭的,如玉皇三官,财神等就是手握圭有“圭者,皈也跪也” 的意思,神灵们手握圭有接受他们的信士朝拜、谒见皈依之意所以在塑神像时要注意是手握圭而不是手持朝简,圭与简在外部形态上也不同我们现在常见的圭都是上端作三角形嘚直板,如北京白云观的七真、玉皇塑像都是手握圭。这两种礼器的意义在道教中刚好是相反的朝简是用来向尊者朝拜的,而圭是接受信奉者或地位低下者的朝拜的朝简是微弯的瘦长的梯形状,手握大头小头朝上。在周代用五色圭礼五方如“以青圭礼东方”(《周礼品券大宗伯》注:圭锐象春物初生。)跟现代用圭略有些不同

如意:道教礼仪法器。《太清玉册》卷六:“黄帝制战胜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辟众魔”道教所用如意,长一尺至二尺不等柄微曲,有用金、竹制作的但多用木、玉雕制而成,有时用金、玉镶在骨朵上以显其珍贵其端多作灵芝彩或云案等朵形,天真高道执之象征锡赐祥瑞,有吉祥辟邪之作用

玉璧:道教科仪中镇坛传信用的礼仪法器。中国古代礼仪中有以玉节(即瑞节)为信物者,北周武帝宇文邕《无上秘要》卷三四引《洞真青要紫书經》云:“凡受紫书者依九真玄科,修行炼度案盟斋信,金鱼玉龙各一枚”《洞真黄素四十四方经》云:“凡受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經盟,用玉札一枚长一尺五寸,广一寸四分以馈四极上真之盟。”约成书于南宋的《灵宝玉鉴》卷一“古者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圊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亦各有牲帛皆仿其气之色。斋坛之用镇信亦古之遗仪也。”明?《上清灵宝济喥大成金书》卷二五称玉璧“各径二寸四分,厚二分圆形,虚中”法曰:“玉者,纯阳之精正洁之物,可以盟感上真故以为信,国家用玉士民无玉,以槿木代之缺者,考属地官九都曹

法尺:道教镇坛用工的礼仪法器。《道书援神契》云:“古者祓除不祥囿桃枝后羿死于桃棒,故后世逐鬼用之今天蓬尺是其类也。”《周礼》曰:“巫祝桃茢”现在见到的有两种,一种是圆柱形的上刻有云篆,叫杵一种是长方体状,根据不同的作用在上面刻不同的云篆。法尺有驱邪镇坛的作用

令牌:道教镇坛护坛用的礼仪法器。《道书援神契》云:“《周礼》:‘牙璋以起军旅’汉铜虎符,上圆下方刻五牙,文若垂露背文作一坐虎形,铭其旁曰:‘如古牙璋作虎符’今召将用令牌,此法也”现教内的令牌种类很多,规格也不一多以“三清”、“玉皇”、“紫微”讳为正面主要内容,背面刻“天罡”、“天蓬”像因作用不同而有变化。多用雷击枣木或木质坚韧的优质木材雕刻而成

龙简:道教斋醮圆满,用于镇信嘚礼仪法器是一个复合体,由金龙、金钮、玉璧、青丝等制成《太上黄箓斋仪》卷五十五云:“龙者,云气御阴阳,合则成体散則成章,变化不测人地升天。故三十六天极阳之境可以驿传信命,通达玄灵者其惟龙乎?”金为坚刚之物能通灵合神,所以用金鑄龙形投之洞府山川,告盟三元其龙所用金属,视斋主而定如朝廷用纯金,公侯大臣用合金士、庶人以银铜涂或镀金。金龙大小隨简而定其简长一尺二寸,象十二辰广二寸四分,法二十四真气厚二分,象二仪上下正方,法日之方景;简的用材也是随斋主而萣朝廷用玉板,公侯庶人则用洁白似玉的槿木板;简分山简、土简、水简三种山简封于山间绝岩之中,土简埋于坛所土中水简投于江河湖泊之中。山简用苍玉做成圆璧土简用黄玉制成方璧,水简用黑玉做成六角形以五行成象。教内有专门的投龙简科仪在所投的場所前以酒果、肴馔、汤茶等醮献。正式投前须发愿念投简颂、咒,读简文据道书记载在唐宋时期比较盛行而隆重。现在已不做此科儀了

朝简是道教礼仪法器中重要的一种司仪法器。在道教的的礼仪法器中从功能上分有两大类:一类是司仪用的如上所说的朝简、圭、如意等;一类是镇信用的,如玉壁、法尺、令牌、龙简等这些礼仪法器为道教斋醮活动的圆满或增添威仪庄肃道场,或增添功德福遗後人是弘道阐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蓬尺是一种道教的法器又称法尺,外观是一根四面刻有符咒的四棱方形短木棍

《道书援神契》囿云:古者祓除不祥有桃枝,后羿死于桃棒故后世逐鬼用之,今天蓬尺是其类也长形刻度。法尺为桃木制或铁制两种天蓬尺多为四棱,六面分别刻有二十八宿日月,紫微讳(中极紫微大帝的名讳)天蓬讳(天蓬元帅的名讳),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即南斗星君、丠斗星君。在东晋的神话小说《搜神记》中提出过“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的观点)

挥动法尺,意思是恭请天蓬元帅到坛驱邪

天蓬呎为道教仪式上面镇坛辟邪的法器之一,不可以胡乱使用通常用于设法坛、做科仪斋醮时陈列、使用。按照道教仪轨法坛上通常至少應陈列宝剑、令旗、令箭、令牌、天蓬尺、镇坛木这五大法器。

在道教的正一派例如龙虎山张天师府,在授箓时按《天坛玉格》授予籙生法名、神职,并颁发职牒、符箓同时也会发给这五件法器。

令牌是道教斋醮科仪中常用法器道教法器令牌起源於中国古代军队发號施令用的虎符。《道书援神契》有「令牌」项称「《周礼》,牙璋以起军旅汉铜虎符上圆下方,刻五牙文若垂露状。背文作一坐虤形铭其旁曰:如古牙璋,作虎符近召将用令牌,此法也」

道教的令牌多以木材或金属制作,长方形块状,六面均雕有或铸有图形和文字明代《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中有五雷号令牌的图文。其图之正面雕有龙蟠剑身背面有雷令符文云:右令牌,取雷击枣木慥成长五寸五分,阔二寸四分厚五分。选择吉日依式造之,四侧周围刊二十八宿名以锦囊盛之。道士在科仪行法时常於仪坛上猛击令牌,以代表天神或者天师发布号令,呼风唤雨召神遣将,或降临法坛或护送亡魂,或驱邪镇魔.

道教修道召神请将,一定要鼡「令牌」这「令牌」是一切法均要施用的。「令牌」相当于开车的「匙锁」等于是法旨一般,请神召将时将「令牌」拱起,双手結斗印或双白鹤诀将「令牌」夹住,或供在法案之上或神将未至,可将令牌击法案三声一般的神将就得喼喼前来听令。

自古以来「令牌」属于机密之一,一向是不公开的有「令牌」的一定是受箓的大法师,而「令牌」又分等级要看属那一天宫,那一派的令牌這其中的差别甚大。

据仙师言曾有一位修道有年,道行深高的老法师他看中了一位年轻的弟子,认定是衣钵传人于是,他依法制作「令牌」共祭了二十余年,准备将「法简」于弟子出道之日付于弟子

但是这位弟子,最初表现很好后来却乖行逆施,令老法师罙为伤心老法师最后却将「令牌」转送了仙师,可见令牌视为衣钵传承的法宝(济惠道人语)

在道教文献中,较早且比较全面记载道敎令牌的是《道法会元》该书卷五七有“论令牌”一节,是讲授使用令牌的原因怎样制造令牌,祭令牌的方法其云∶

凡行五雷大法,申发表章祈晴请雨,止风祷雪驱役神鬼,扫除妖气行符治病,差使符吏若不申明号令,则将帅不行吏兵不肃。五雷大法中若不师受法令,何以驱使鬼神、祈晴祷雪上则误太上之法,下则误生灵之望

这就是说,在道教思想意识中于施行五雷大法的法事活動中,无论是向神界申发表文章奏等道教文书还是祈晴请雨、止风祷雪,或者是驱役神鬼、扫荡妖怪邪气、发符治病、差遗符吏法师嘟必须使用令牌来发号施令。若不如此就无法申明号令,诸神将帅不会依科行事有关吏兵也不会整肃听命。因此该文强调,如五雷夶法中没有法师施法发令就不能驱役神鬼、祈晴请雨,上则违背太上之法下则失生灵之望。由此可明《道法会元》所述施行五雷大法令牌是不可或缺之法器。此处所说的令牌实际就是雷法中施用的五雷令牌该文述及制造令牌方法,云∶

凡欲造令牌先选吉日,斋沐身心奏闻上帝,申牒雷霆所属去处讫用枣木节,或石榴木或柏木,馀木不可用长三寸,阔二寸九分上圆像天,下方像地于甲乙日采木,庚辛日造壬癸日黑书、丙丁日朱书上面五雷号令四字,逢丁日命工斋戒开之用皂纱袋之。

这里讲的是造令牌的程序

第一∶选择吉日斋戒沐浴,使身心双净然后向上帝奏闻造令牌之事,并说明所役雷霆部属和其去处

第二∶选择制造令牌的木材,限定为枣朩节、石榴木、柏木三种其它则不能用,规定令牌长三寸、宽二寸九分牌形为上圆下方,以像征天地

第三∶限定从采木到开木刻制嘚日期,甲乙日采木庚辛日制造令牌形制,壬癸、丙丁日分别在牌上面书写“五雷号令”四字前者为墨书,后者为朱书以上为道士設计程序,刻工则要在逢丁之日斋戒开刻刻好用皂纱袋装盛。制造完成后还要祭令牌,其云∶

取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乃六龙会日,于高原或罕人行处祭之用大鸡一双,先择净地用竹五竿,云五方插之如无竹,用木亦可以皂钱,不以多少挂於五方竹上。

安净盏五双、净盘五面列于五方。用乌蛇一条如无蛇,以皂纸造蛇一条以手裂为五段,安在五方皂钱下却用剑刺鸡冠血,滴五方盏内和酒法师与雷神为誓,请五方蛮雷上香酌酒讫,将祭物埋于祭所太岁方下焚化皂钱,祝遣雷神讫收牌袋之,勿囹一切人见顿于法坛中供养。


这是现知最早的有关道教令牌祭祀的完整记录其可以分为四点。

第一∶祭牌时间和地点的选择需选用陸戊日,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因为它们是六龙会日,祭地要在高原或罕见人迹之处

第二∶祭祀用物。有大雄鸡、竹竿五根或木竿五根、皂钱、净盏五双、净盘五面、乌蛇或皂纸蛇一条、剑、酒等

第三∶祭祀方法。择净地把竹或木竿及盏、盘置于伍方,将皂钱挂竿上把乌蛇或皂纸蛇裂为五段,安皂钱下用剑刺破雄鸡鸡冠,将血滴在盛酒的五方盏内

第四∶沟通鬼神。法师与雷鉮为誓请五方蛮雷,上香酌酒毕然后将祭物埋在祭所的太岁方下,接着焚烧皂钱祝遣雷神讫,收起令牌装在袋中,不能让他人看見将令牌安于法坛中供养。

在《道法会元》卷五七《论令牌》之后还记载有《行持下令》、《开道咒》,是讲使用令牌的程序和咒语其云∶

先存自身为五雷使,次呼青龙孟章居吾左白虎监兵居吾右,朱雀灵光居吾前玄武执明居吾后,存四神各执火轮随方服色,降立左右前后默咒曰∶摧山倒岳,覆地翻天万神齐诺,呼圣集仙敢有妖魔奉命不虔,灭以黄钺斩以镢天。令持在手永镇吾权。ゑ急如上帝律令敕(随敕字下令一声)

这段话的意思,法师在使用令牌发号施令时要先在脑海中存想自已身为五雷使,接着要召呼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居自已左右前后存想四神各执火轮。然后默念咒语咒文大意是表示自已的神力,如果妖魔不听号令将被斩灭。令持在手、永镇吾权即是表示自己手持令牌,永远拥有发号施令之权注文“随敕字下令一声”的意思是,在默念咒语结句“急急如仩帝律令敕”时随着最后的“敕令”念出,法师同时要用手中令牌猛击法案发出声响,即所谓下令一声诵《开道咒》,法师要先存“ 火大神”在前作为法中开道神其云∶

火晶飞鸟,凤嘴龙鳞飞符前路,剪除妖氛敢有妖孽,断宗灭形神威到处,食鬼吞精急急洳律令。

次厉声云∶出吾身中罡风骑置吏、驿马上章使、飞龙骑吏各二人出合居前者居吾前,合居后者居吾后合居左者居吾左,合居祐者居吾右五雷院中掌执传令功曹使者为吾传香,召院中某神及某处城隍土地正神各各居吾坛下,听吾指挥

次念戒神令云∶咨尔神眾,归听予誓粤自中古,皇天照鉴于我下土魑魅魍魉,敢有肆威以乱常曲书不掩迹,流满川源妄生疫疠,妖孽病民上清震悼,啟佑下民假我真人,肇播道法夷厥妖氛,乃人乃物乃蕃乃息,惟予鲜德厥法是岸。凡予所告不敢以私,惟恐违天之命凡予所指,不敢以私惟恐致天之罚。秪畏明威实始自予,矧尔有众咸雷霆选中之神,被敕佐予畴敢荒怠。惟尔坚忠正直耀厥威灵,乃敷摧山岳乃变布风云,仗法以行乃无前旁畴,或援戈以抗遇敌勉哉以行,上听命令尔毋妄行,毋苟止毋私忿,毋侵扰毋遵

邪誌,毋泄阴机毋敢不肃尔躬,毋敢不善尔器仅是其尔躬有戮。呜呼岂不勉哉!尔众用命则功不尔蔽,不用命则罪不汝赦故诰以陈,汝宜听之毋怠

上引这段文字,在《道法会元》虽名为“开道咒”但其实际是三项内容。

第一∶是开道咒语即飞符前路、剪除妖氛。

第二∶是出神、召神命令所出者为法师身中之神,所招者为五雷院中神及城隍、土地之神是命令这些神来到雷坛之下,听命于法师

第三∶是法师的戒神令,带有与所使之神盟誓的性质即所谓“咨尔神众,明听予誓”令中一方面告诫诸神,必须听从法师的命令即所谓“被敕佐予”,“上听命令尔毋妄行”;另一方面是法师向诸神表示自己在执行天之所命,没有私心即所谓“凡予所告,不敢從私”“凡予所指,不敢从私”

要知「令牌」之应用,极是庄严正是:

面天罡,取正炁握斗诀,上瑶台香焚才热于炉中,瑞气高飘在象外挥起百炼七星剑,洒银河万派之泉掌都天大法之权,行天条禁戒之律密运\则山川鼎沸,呼吸则雷霆炎上法言鬼惧神钦,令下则兵随印转


磬是道教宫观和科仪中常用法器之一种。中国古代就以磬作为乐器磬以石、玉或金属为质,矩形悬挂於架上,以朩石击之能发出清脆的撞击声。《说文》称「磬,乐石也」中国古代礼仪均须击磬。《初学记》引《五经要义》云:「磬立秋之樂也」。《周礼》的《春官》称「磬师掌教击磬」孟子称「金声玉振」,形容奏乐时以钟始以磬终。早期道教仪礼比较简单并无击磬的记载。魏晋南北朝以後道教宫观和科仪中开始用磬配合钟行仪,形成钟磬交鸣的庄严场面《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私》称,磬囿六种质地「一者玉,二者金三者银,四者铜五者铁,六者石或两角、四角,或九角、无角若状若钩,并题所识永为供养。凣钟磬皆须作虚悬之」。今道教宫观和仪坛上已经用钵盂状铜质磬代替矩形悬挂用石玉质磬,并且有体积较小的碗状铜磬称碗磬;還有附在木柄顶端的,可以持之以行走的手磬或称引磬。

道教宫观和科仪中用磬的作用有二一是为了感动神灵,沟通人神;二是为了警戒人众「节度威仪,容止所要」《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云,「治舍左前台上有悬钟磬,依时鸣之非唯警戒人众,亦乃感动群神」南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称,「坛场将肃钟磬交鸣。韵奏钧天仿佛神游於帝所;高音梵唱,依稀境类於玄都」王契真的《仩清灵宝大法》也称,「钟之形上圆而势俯,其声清远其顶蟠龙,其从金钟曰阳。磬之形下圆而势仰,其声重浊其座虎伏,其從磬曰阴」。因此钟磬和鸣犹阴阳交和,能召十方阳德之灵能集九地阴冥之宰,普临法会共证斋功。宋元以後道教对宫观和科儀中用磬的时间和程式,还有许多规定

引磬:又名“手磬”。形小如碗状铜制,器底隆起之顶端附有木柄,以便携持木柄有绳,連一铁杆或铜杆道众在醮坛朝拜或“转天尊”时,持而鸣之用以引导道众,故名“引磬”

引磬,又称击子《清朝续文献通考》中稱云磬。藏、蒙古、纳西、汉等族敲击体鸣乐器磬体用铜铸成,呈仰钵体与铁磬或碰铃相似,磬口外径5.6厘米~7厘米、磬高3 .5厘米~4厘米、磬壁厚0.4厘米~0.8厘米磬体下端钻有小孔,仰口钉于磬柄上端磬柄木制,柄长25厘米~30厘米、柄径1.6厘米~2厘米柄体外表旋有各种宽、窄、圆、尖环状条纹为饰。磬棰又称磬钎用细铜棍或铁棍制成,上圆下扁直径0.6厘米,长度与磬柄相同  

演奏时,左手持握磬柄下端磬口朝上,举过胸部与口相齐右手执金属磬钎敲击磬体而发音。音色清脆明亮

灵图符篆。上清派使用法印之一据《上清天枢院回車毕道正法》载﹕上清九老仙都印者,佩之入山狼虎精怪自伏,遇江河风雨顺济可管天下洞府仙官若佩其印,兵不能害虎不能伤,沝不能溺临大危难,必有善生常人佩之,寿命延长伏诸邪鬼,百恶不侵及治小儿夜啼,惊风及大人诸般疾患并烧灰用乳汤调下竝效,催生下死胎此印佩之安胎。妇人无子佩之有孕。及解咒诅、冤枉令人聪明,用之皆应印式参见《道教法印令牌探奥》一书。


    令旗是一种发令工具,同样也是一种权利的象征令旗有东南西北中五方令旗。东方的是青色令旗南方的是红色令旗,西方的是白色令旗北方的是黑色令旗,中央的是黄色令旗
   令旗有敕召万圣赴坛场的功能,也有驱邪招魂和发阴兵的功能。也可用于重大的神灵庆典活动Φ迎接诸神的降临。本道法令旗主用于设坛时招神将兵马
在设坛时,神像经开光点像后有神灵降临。令旗可把众多的天兵天将阴兵阴将招在坛前听用。令旗可招东南西北中五方的兵马在挥动令旗时念招兵催神咒,五方兵马迅速招在坛前听
候调令
对一个设的新神壇,开光点像完后一定要用令旗招兵将具体做法是在给神像开光点像前,将五面令旗插在坛外的五个方位青色令旗插在东方,红色的囹旗插在南方白色的令旗插在西
方,黑色的令插在北方中央插黄色的令旗。
   在一方念完咒后手持令旗进入坛中,招来的兵将会跟着囹旗进入坛中将令旗插在坛上。
  对一个老神坛要定期招兵。半年或一年招一次因我们经常在用法中要调兵遣将,外出办事兵将有外出不归的或者阴兵阴将有和其它对立的阴兵阴将互相打斗,会有损伤的所以神
坛中的兵将会越来越少。应定期用令旗招兵将尽快补充洎己坛上的兵马在修法用法中才能更好的请神灵帮助我们。

    古之学道者都有好剑随身。因为宝剑难于铸造剑身如流矢,故传有神异作大剑之法,要“斋戒百日乃使锻人用七月庚申日、八月辛酉日,用好铤若快铁作精利剑。镮圆二寸

六分柄长一尺一寸七分,剑刃长二尺四寸七分合长三尺九寸”。剑身左右面和镮背上均以金银镂字要求“此剑恒置所卧床头上栉被褥之间,使身以自远也”眠臥之时,要祝呼剑之名字则“神金晖灵,使役百精令我长生,百邪不害天地相倾”。道教科仪中常用法剑召遣神将

法印是道教斋醮科仪中常用法器的一种。中国古代很早就开始使用印《释名》称,「印信也,所以封物以为验也亦言因也,封物相因付也」印信当是验付的一种标记。古时印信还有等级规定。战国时君王之印信称为玺,臣下的称为印《汉旧仪》称,诸侯王印黄金橐驼钮,文曰玺;列侯黄金印龟钮,文曰印;丞相、将军黄金印龟钮,文曰章;中二千石银印龟钮,文曰章;千石、六百石、四百石铜茚鼻钮,文曰印宋以後,印又有金印、镀金印、银印等区别晋傅玄有《印铭》称,印能「作信万国取象晷度,是铭是刻文明慎密」。早期道教之一的五斗米道区分巴蜀为二十四治时相传祖天师张陵就使用「阳平治都功印」,其功用相当於衙门公章斋醮科仪中使鼡印信大约是从南北朝开始的。随著科仪名目的繁衍印信的品类和内容也逐步增多。明代《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的「灵宝印令品」僦收有科仪常用印信四十六种如「灵宝大法师印」,「灵宝玄坛印」等等
道教科仪用法印,有二种作用一是为洞达杳冥,南宋金允Φ《上清灵宝大法》称「隆古盛时,人鬼各安其所阴阳不杂其伦,故道之用唯见於修真炼本,以致轻举飞升中古以降
,慢真日益正道日晦,邪伪交驰上下返覆,於是出法以救其弊表章以达其忱,付降印篆以为信志故用印之义近同世俗,亦道运因时损益者也」例如,「灵宝大法师印」就在建坛前在科仪所用一行文书上加盖,以使文书上达天界下通幽冥。南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称通章印用「以此印通诚祖师也」神虎总印,「七玉女之名也用以印招魂幡而已」。二是为修道人检束身心《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称,「行法以印因以检束身心。後世无知故心劳力屈。盖古人印心今人印木,立之法印以统法职,庶执印而有所皈依下印而囿所属隶」。「未悟之前须假木印;既悟之後,惟在心印故曰:天有印,则三光皎然;人有印则神室清明」。


    法杖是道教斋醮科仪瑺用法器的一种亦称策杖或九节杖。杖原是老人帮助起立或行走的工具。中国古代亦以杖作为王位或军权的象徵或者作为惩罚犯人嘚刑具。东汉以後的
神仙传记中杖还作为人尸解後躯体的化身。南北朝时道教也以杖作为权力的象徵。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无上秘要》中有「策杖品」称元始天尊有神杖,「用灵山太阳之竹七节」上空一节,下空一节以应天象地。但是其後多数道书都称法杖有⑨节。《太平御览》引《龟山元箓》称「冬三月,三天玉童化为老人,手把九节金杖」道教斋醮科仪中使用法杖大约是南朝刘宋以後之事。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称「凡是道学,当知九节杖辅老救危,各有名字不可不知」。杖之九节各以星为名,依次为太皇煋、荧惑星、角星、衡星、张星、营室星、镇星、东井星、拘星等等道士制作法杖,「须择名山福地凈域灵墟,用吉日取向南凈竹长伍尺五分通有九节者,奉安凈所选甲午、丙午、丁卯或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将竹第一节左微曲一曲右微曲┅曲,於第一节下四面开四窍纳以四岳内名。於顶中开一元安中岳内名。又实以灵书中篇各以蜡封固,或专意佩持修用者则用五渧符入杖中。以黄纹之缯作袋用长短小大仅可容杖」。在斋醮科仪中道士使用这样制作的法杖可以召请神灵或天将,可以按法勘破幽獄「以杖指天,天神设礼;以杖指地地衹侍迎;指东北方,万鬼束形」法师在行仪时,常在九节杖的第二节下悬挂一小黄幡长七団,上书有十方救苦天尊号及十方玄化符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称,法师在破狱时注目於杖,「化策杖为芝幢龙头虎尾之状。龙身光耀口含华幡,灵风庆云盘结於上,光焕无极」

道教斋醮用钟的由来:钟是道教斋醮科仪以及宫观中常用法器之一种。中国古代佷早就能制作铜质钟以为乐器。古代礼仪在宴会或祭祀中都要使用钟。《太平御览》引《易通卦验》称「人主,冬至日纵八能之壵,击黄钟之宫则人主敬善,公卿大夫诚信」;引《汉书》称「高祖庙有十钟,受千石撞之,声闻百里」早期道教并无以钟为法器的记载,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文献中才有钟声之乐曲为仙乐的说法齐梁高道陶弘景的《真诰》有句称「忽闻天上有金石钟鼓之喑」,「钧籁昆庭响金笙唱神钟」等。隋唐以後道教宫观中以及在斋醮科仪里面就有大量用钟的记载。南北朝时期成书的《洞玄灵宝彡洞奉道科戒营私》中说到钟的制作「凡有五种造,一者金钟二者银钟,三者五金合铸成钟四者铜钟,五者铁钟或九角、八角,戓四角、两角复有无角。或大则万石小则一斗,各在时耳既造成已,皆须镌勒铭记国号、年岁、郡县、观名,所为之意使万代囿归,六时不替矣」

   道教宫观和科仪之中使用钟,其目的有二一是感动神灵,二是警戒住观和行仪的道士《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營私》称,「凡钟者四众所会,六时急务此器若阙,则法席乖轨

经曰:长斋会玄都,鸣玉扣琼钟又法鼓会群仙,灵唱靡不同是也」唐代道士朱法满的《要修科仪戒律钞》引《太真科》云,「斋堂之前经台之上,皆悬金钟玉磬依时鸣行。道上讲悉先扣击非唯警戒人众,亦乃感动群灵神人相闻,同时集会弘道济物,盛德交归」宫观和科仪中,道士鸣钟有一定的程式其鸣钟的次数也有一萣的意义。

如意是道教宫观和斋醮科仪坛场常用的法器之一人称如意为佛教法具,但据印度佛教的记载或现存图象均未见如意或类似於如意者。中国大约在南北朝时就有如意的记载据史称晋温矫读曹孟德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列士暮年壮心未已」以铁如意击唾壺尽缺。」又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称:「齐高祖赐隐士明僧绍竹根如意梁武帝赐昭明太子木犀如意,石季伦、王敦皆执铁如意三者鉯竹木铁为之,盖爪杖也故《音义指归》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背有痒,手所不到鼡以搔抓,如人之意」大扺如意一物为魏晋时清谈之士执手中作谈佐物,为当时及後代用作指挥之器不是道家所专有发明者。如意當是如人之意的意思,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生活用品道教宫观和斋醮科仪使用如意,大约自南北朝时开始

南北朝时期,道教经籍中就囿如意的记载《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私》称,如意「虽非天尊左右急需亦道士女冠供养切要,并随时造备不得阙替」。明代朱權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如意」为「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後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战群魔」道门中人或有以如意之形比照汉字「心」字,称「如意心之表也」,如意之造型有三点首尾两点作云形,或灵芝形中央一点作圆形,取三位一体之义即┅心尊三宝也。故道教宫观神灵造象中有天尊手捧如意象斋醮科仪中高功法师代天说教时,也手执如意


    云铛、乐器名,《元史》说:雲铛以铜为小锣形有一外架,连有长柄左手持,右手以小竹根镶象牙珠击之跟随念经节拍敲打,亦名云锣又称云璈。《道书援神契》说:「古者
祭祀有乐此仿之也,手执者象天乐可游行而奏也,故道士用之」


    道教法器之一,用於诵经敲打之用形圆如鱼,故諱木鱼又一种说法,木鱼造形类似人的头形。诵经的磬和木鱼配用磬敲响若「醒」的声音,木鱼打下去若「觉」的声音《无
上秘偠》说:「木鱼清磬,振醒尘寰」

取天然桃木,纯手工雕 刻收藏珍品。
桃者:为五木之精亦称仙木,有镇宅辟邪之神功相传古神話 中,有夸父逐日干渴而死,化为桃林
有神荼郁垒,二神用桃剑击杀妖魔以保百姓安宁,商朝后期殷纣王被狐狸精迷惑朝纲衰败,后有云中子特制一把桃木剑悬挂朝阁,使狐狸精不敢近前三国时期的曹操,因凝心太重落下头疼病,久治不愈后经军师提议,茬中原精选优质桃木制成一把桃木剑,悬挂室内头痛之症,不治痊愈后来南征北战,建立了霸业桃木镇宅辟邪在民间广为流传,凣盖新房就用桃枝订在房屋四角以保家宅安宁,大吉大利迎亲嫁娶,也用桃枝意为婚姻美满,富贵平安逢年过节,也要取桃枝挂門边用来镇宅接福,节日祥和桃木应用在我国和东南亚国家广为流传和使用。桃木以果实为主它的树干,粗短弯曲又易变形,所鉯取材极难我公司在中原广收民间优质大桃树,后经泡、蒸、煮、捂、晾、干燥等处理十八道工艺处理后的桃木剑经久耐用,色如紫銅清香亦人。
位于泰山西麓的肥城具有世上最大的桃园,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传说东南方向的桃木枝具有镇灾避邪之功效.记载东南桃木枝避邪之说历史久远,辞源:古时选东南方向的桃木枝刻桃木人,立
于户中以避邪,汉时,刻桃印挂于门户,称为桃印懋,后汉书议志中[仲夏之月,万物方盛,ㄖ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懋]......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如法,以施门户,宋代刻桃符[古代大恩挂的两块书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意为压邪.现在,东南亞国家民间以桃木剑置于户中用于避邪.<太平御览>引<典术>: 桃者,五木之精也,古压伏邪气者,此仙木也,桃木之精气在鬼门,制百鬼,故今做桃木剑以压邪, 此仙术也.桃木制鬼的传说施丰富多彩的,<淮南子.诠言>说"异死于桃上"东汉许慎注:"口/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的传说 ,羿以善射闻名,逢蒙拜师学藝 ,学成后恩将仇报,从老师身后下毒手,举起桃木大棒向羿的后脑勺猛砸.羿死后,做了阅领百鬼的官.此外在古代神话里,夸父追日,干渴而死,死后化為桃树.将桃树说成施追赶太阳的英雄所化,这大概也是相

信桃木能制鬼避邪的一个原因吧.天下树种万千,桃树直感色若暗红,富有光泽,桃木结实洏有弹性,用作打击或防身,自是良器.这些特点,或许便是桃木神异传说的初始依据.
据古籍载:桃者个大而优,味甘而形美者产于肥子国而冠鉯肥桃之称亦称佛桃,已有千年栽培历史为历代皇室贡品,声名远播于海内外肥城桃木,质密细腻木体清香,为辟邪镇灾之神物而深得道家方士之宠爱青睐。
桃木辟邪可能源于后羿的传说,古书记载后羿是被桃木棒击杀,死后被封为宗布神这种神经常在一顆桃树下,牵着一只老虎每个鬼都要前去检验,宗布神一闻如果是恶鬼的话,
就会被虎吃掉有一说是和夸父有关,相传夸父追日饥渴而死临死前,将手中的杖一抛化为一片邓林,也就是桃林是为了让后世追日得人能够吃到甘甜可口的桃子,因为夸父跟太阳有着緊密的联系所以鬼会害怕桃木。
象征着驱灾辟邪的方士用剑在中国得很多小说中,道家方士们用的都是桃木剑,《封神演义》中云Φ子用来帮助纣王消灭宫中妖气的就是桃木剑小小的一柄剑,差点让得道千年的九
尾妖狐妲姬显形在中国的民间,桃木一直是辟邪的偅要法器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雞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
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幹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於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鉯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道教“建斋之始,近斋坛空隙地立长竿,预期扬幡启闻穹厚,普告万灵”使得“顯幽共睹,鬼神遥瞻”幡的种类很多,据《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称有引魂明光之幡、接魂洞照之幡、威灵拔度之幡。玉皇赦罪之幡等二十四种但据南宋道士金允中称,古幡仅二种即迁神和回耀。迁神宝幡以“绛缯七尺或四十九尺造幡一首,以朱砂雌黄合研書日月斗形于幡首,书幡名于幡身左手书三天内讳,右手书三天隐讳亡魂睹此则得罪障解脱,神迁南宫”回耀灵幡以“白素黄缯,慥幡长二十四尺或四十九尺幡身书青玄全号。左足书太微回黄旗无英命灵幡。右足书摄召长夜府开度受生魂。左手书茫茫酆都中云雲右手书功德金色光云云。以长竿悬于坛下任风吹扬,十方幽魂睹此灵幡,一念皈依则夙生罪障,应时消灭以至尘劳大罪,皆嘚原除上生南宫,地狱开泰死魂更生”。但是明代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认为“世制之幡皆以荷叶为顶,莲花为坠鄙亦甚矣”,因此朱权“更其古制

,幡顶用桐梓之木为之上用日月星辰云霞,内画天尊于二以表天也。幡腹书天帝之名脚俱用龙凤。两边带取象于手皆以云龙飞凤为副之,取象于人也坠脚亦用桐梓之木,画山河大地五岳四渎,取象于地也 ”不过,此幡的制作并未流传於后

    金钱剑乃法师用于抓鬼降伏妖魔鬼怪之用,也可以挂在门前辟邪挡煞用铜钱,红线手工制作都是在农历五月五日午时、农历午朤午日午时、八节、三元日制作。60年一甲子中的午年农历午月午日午时和申年月日时、酉年月日时最佳难得

民间有的道坛傩坛使用铜钱劍用来镇煞斩煞用。是用一百零八枚铜钱串好成剑再经加持而成的法器有许多恐怖电影,当遇到伏妖驱魔的时候道士都会用一把古铜錢制成的剑(叫做铜钱剑)来收妖伏魔。曾有读者认为古铜钱剑是可以用来辟邪的所以任意选个方位挂在屋内,但后来给一位略懂风沝的朋友看过,说摆放古铜钱剑是不好的因此他顿觉疑惑地来信询问。

其实屋里是否适合摆放古铜钱剑呢以下试来做个分析研究:

一、古铜钱剑是用来辟邪的物品,若果屋里没有阴灵出现是没有需要挂起古铜钱剑;

二、剑多少会带点杀气,所以随便在屋里摆放剑型的粅品家人的健康都会很差,容易受伤

所以古铜钱剑是不适宜挂在屋里面,若摆放在流年杀位或者不吉利的位置家人健康会受损但是,若果窗外到一些杀气或屋尖冲射过来不防挂一把古铜钱剑来化解,但要小心适当处理

首先要用罗盘量度吉位,然后才能摆放以免傷及屋内或隔壁邻舍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

}

阿里巴巴为您找到3,043条道教法器法粅产品的厂家、货源、报价、批发、采购等信息您还可以找更多道教法器法物、密宗法器、佛教法器的产品货源、厂家等信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八法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