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讲十善业道险恶扬善的彖字是什么字?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11) (45—52)【第四十五、四十六句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1)罔,本义就是捕渔打猎用的网,被网住的动物东冲西撞出不去,肯定很失意、很迷惑,这就是其引申意思。在这里是不要、别的意思。靡,读“迷”音的时候指奢侈浪费等可耻行为,这里读“米”音,什么意思呢?《尔雅》中说:“靡,无也。”和前面的“罔”是一个意思。   谈,不用解释了,咱这里一直在“谈”着呢。恃,依赖、仰仗的意思,如前面提到的《诗经》中那首让人痛断肝肠的《蓼莪》里的“无父何怙,无母何恃”一句就用了这个字。   彼,那,与“此”相对。“此”是谁呢?一般是都从自己的角度说别人,这个“此”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己”。《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短,这个字的造型还是有点来头的,右边的“豆”是表示读音的,左边的“矢”是怎么回事呢?古人经常拿着弓箭出去打猎,要描述一个东西的长短怎么办呢?就顺手拿起弓箭来量一下,量长的用弓作标准,量短的用箭作标准。照这个说法,“长”字应该和弓有关系了吧?其实并不是这样,“长”字是象形字,正体的“長”是你的梦中情人—披着一头乌黑靓丽的长发,这个字属于用具体形状表示抽象意思。这里的短和长,指人的缺点、不足和优点、特长。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两句说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做人要谦虚,不要嘲笑人家不行、去揭人家老底、让别人下不来台,也不要炫耀自己的本事,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觉得自己是个啥,其实,自己可能啥也不是。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没错,但是这个美德是怎么传下来的呢?我们追根溯源,倒腾一下历史老账吧。  《易经》中有一卦叫“谦卦”,是《易经》中有八八六十四中的第十五卦,其他六十三卦都是有吉有凶有好有坏的,单单这个下艮上坤的 “谦卦”,上下三爻都是吉,真是大吉大利啊!  《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叫“彖(tuan四声)”,“谦卦”的“彖”是这样说的:“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从“彖”中我们可以看出:别管是天、地、鬼神,还是人,只要“谦”,一定就能有好结果。这是恐怕我们中华文化系统论述谦虚的最早文献记录了。  与《易经》差不多是同时代的另一部儒家经典《尚书》中则更加精确而简洁地论述了谦虚与骄傲的不同后果:“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真是经典中的经典,不用说古往今来吧,单说中学生写议论文的时候,就把这六个字引用了无数次。  但是,这六个字到底是谁说的呢?  《尚书 大禹谟》中有这样一句话:“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大禹率领诸侯去征讨不服气的苗民,好久也没能使之彻底屈服,这时大臣伯益说了这番话,大意是说:只有品德能感动上天,那就没有什么感化不了的;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受到益处,这是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称为 《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汉代以前就已有了定本。以前通行的说法是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但是现在这个说法受到质疑。不过,《尚书》的作者是谁并不影响《大禹谟》中伯益说这六个字的客观事实。  看来这六个字是伯益说的了?  未必!我们今天通行的《尚书》,是汉代博士伏生藏在墙壁里的《今文尚书》与东晋豫章内史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的合编本(相关内容我们会在“漆书壁经”一句中详细解说)。从明清开始,学者们就开始论证《古文尚书》是伪造的,现在已成定论,而《大禹谟》就出自《古文尚书》。  《古文尚书》是谁造的呢?能有这么高明的造假手段,当然不是一般人了,这位造假高手就是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姥爷王肃。他伪造经典的初衷,并不是为了骗后代那些傻冒,而是为了想利用儒家经典来和当时他的学术上的死对头、经学家郑玄进行辩论,而原来的那些经典人家郑玄也会用啊,不行啊,得研究独门秘籍,于是关起门来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先后伪造了《孔子家语》、《孔丛子》、《古文尚书》等书。  不光这六个字,就连“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所谓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也是出自王肃伪造的《古文尚书》中《大禹谟》一篇。  还是人家孟子有远见。《孟子 尽心下》中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读《尚书》,觉得不能全信,为什么呢?因为《武成》一篇中可信的地方就不多。仁人无敌啊,像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怎么用得着血流成河呢?  《尚书 武成》中是这样记载的:“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这是武王在介绍牧野之战的实况:天刚蒙蒙亮,纣王带领大军出战,结果他的军队对我军没有抵抗,后队变前队,反戈一攻,杀得血流成河。  孟子认为,周武王就是仁义的化身,敌人一看到他早就投降了,用不着打成那个样子,编书的人真能扯淡,看来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啊。   关于《古文尚书》的真伪一直到今天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其实,这并不重要,我们读书的时候,不应该看重作者是谁、有没有名气,而是要看内容怎么样,值不值得看。草根也可能写出好作品,名家也写过垃圾文章。  抛开史学上的因素不管,“满招损,谦受益”这六个字是很好听、很哲学、很实用、很有利于个人修养的一句格言。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回。上一段最后一句应该删掉,因为这一段有点偏离满招损,谦受益”这六个字的主旨。第四十五、四十六句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2)尊重别人就是自尊那是我年轻时候的事。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屁孩,超年轻,整天跟着大我两岁的哥哥到处玩。附近有一个患软骨症的小朋友,走起路来像在水上飘着一样,东倒西歪摇摇摆摆的。有一次我看见他在前面走,就在后面搞起了超级模仿秀。他回头来问我:“学我干什么?”然后很气愤地飘走了。我当时还跟没事人似的,是哥哥的一句话让我把这件事记到了今天:“你要是像他那样走路,别人学你,你气不气?”  每每想到这件事我就会觉得自己简直是个混球蠢蛋加傻瓜,反正是一个圆形的东西就对了。恶意伤害一个无辜的幼小心灵,真是十恶不赦。  把谈论和嘲笑别人的缺点当做乐趣,这是很多人的陋习。说是陋习,不如说是心理不健全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尊,在希望获得尊重的同时,我们是否学会尊重别人?孟子说:“恭者不悔人,俭者不夺人。”《荀子 荣辱》中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为了避免恶语伤人,古人在日常交往中就特别注意,在说对方的时候要用尊敬之语,而说到自己的时候就改用谦恭之词,比如明代程允升的《幼学琼林》中说:“阁下、足下,并称人之词;不佞、鲰生,皆自谦之语。” 阁下,本指公卿大臣所住的殿阁之下;“足下”用来做为称呼,是晋文公重耳发明的,他为了找到介子推而放火烧山,而介子推就是不肯出来,在熊熊大火中抱着一棵树,很快就被烧死了。晋文公就把那棵树砍了,做成鞋子—可能是那种硬木趿拉板吧,穿在脚上,经常痛心疾首地呼喊“足下”,以表示对介子推的深切怀念。阁下、足下这两个称呼后来就成为对别人的尊称。不佞,意思是没有才智的笨蛋;鲰生,原来是用以骂人的话,指浅陋、愚昧的人。后来这两个词被用做自谦之词。  不仅在称呼上,其他方面也类似,比如相互赠送礼物。《幼学琼林》中说:“谦送礼曰献芹,不受馈曰反璧。” 献芹,出自《列子•杨朱》,原文是这样的:“昔人有美戎菽,甘苔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说有个人—为了便于叙述,姑且叫他“小明”吧—觉得芹菜等东西很好吃,就向当地一个有钱人推荐。有钱人品尝了一些,结果刺痛了嘴巴,吃坏了肚子。大家都嘲笑和埋怨小明,小明自己也觉得很没面子。芹菜其实并没那么难吃,小明吃了怎么没事呢?有钱人嘴巴和肚子都娇惯,又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谁让人家有钱呢?后来送礼都谦称为“献芹”,相当我们现在送礼时候说的客气话:“我送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成敬意啊!笑纳笑纳!”一边这样说,一边暗自肉疼,心说:花了我好多银子啊!“反璧”的典故也出自晋文公重耳,他在逃难到曹国的时候,曹国大夫釐负羁给他送来一些吃的,暗藏一块璧玉,晋文公把吃的留下,璧玉送还。要说还是古人风格高尚,现在的人,路上捡的东西都不愿意还给失主,何况是别人送的?  谦虚是好事,但是也不能过分谦虚。朱熹曾说过:“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不顾场合不看情况的一味谦虚,很容易被人看出是虚情假意,还可能闹笑话、惹纠纷。说有一对夫妻去参加宴会,碰到一个外国朋友,老外喜欢赞美女士,就很夸张地对那位丈夫说:“你老婆真漂亮啊!”丈夫很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老外以为在反问他,很认真地看了看那位女士,然后说:“她哪里都美呀!”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位中国商人在美国请客,在吃饭之前商人先谦虚了一番:“感谢诸位光临,今天的饭菜不好,请大家包涵!”饭店老板一听不干了,质问商人:我的饭菜怎么不好了?今天非得说清楚不可,否则我告你诽谤!。  尊重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尊重自己、甚至保全自己。平定安史之乱、复兴唐室的功臣郭子仪就深谙此道。《资治通鉴》中记载:“御史中丞卢杞,弈之子也,貌丑,色如蓝,有口辩。上悦之,丁未,擢为大夫,领京畿观察使。郭子仪每见宾客,姬妾不离侧。杞尝往问疾,子仪悉屏侍妾,独隐几待之。或问其故,子仪曰:‘杞貌陋而心险,妇人辈见之必笑,他日杞得志,吾族无类矣!’”  卢杞这个人长相比较丑陋,半边脸有胎记,不过口才很好,受到皇帝的喜爱,给了个官当—其实,皇帝重用卢杞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卢杞的父亲卢奕当年是因为痛骂叛贼安禄山而被其杀死的。像郭子仪这样的元老级人物,接见客人的时候身边都会有侍妾陪着,但是卢杞来访的时候,郭子仪让侍妾都哪凉快哪呆着去,他一个人很郑重地接待。有人问其中的原因,郭子仪说:“卢杞这个人外貌丑陋,内心险恶,妇人们看见他长得那么有创意肯定会笑出声来,以后他得志了,我这一大家子都得完蛋!”事实证明郭子仪是慧眼识小人,卢杞爬上了相当于宰相的位子之后,忌能妒贤,稍不附者必致之于死地,他排挤、陷害了杜佑、李揆、杨炎、张镒、崔宁等大臣,并借叛臣李希烈之手杀害了敢于直言劝柬的颜真卿。如果不是郭子仪有远见,没有轻慢卢杞,还真可能遭到这个小人的迫害。  无论君子还是小人,绝大多数都像卢杞一样,不愿意被别人嘲笑和揭短。如果真被别人揭了短,很多人会反唇相讥、恶语相向或心存不满、伺机报复。但是有个人的举动就截然相反:你揭我的短处,我夸你的长处。这个人名叫崔暹。  《北齐书 崔暹传》中记载:暹亲遇日隆,好荐人士。言邢邵宜任府僚,兼任机密,世宗因以征邵,甚见亲重。言论之际,邵遂毁暹。世宗不悦,谓暹曰:“卿说子才之长,子才专言卿短,此痴人也。”暹曰:“子才言暹短,暹说子才长,皆是实事,不为嫌也。”  东魏北齐时代,崔暹很受世宗皇帝器重,并荐举了很多人才。他向世宗推荐邢卲担任丞相府的幕僚,兼管机密政务。因为崔暹的推荐,邢卲得到了世宗的信赖,有机会接近世宗。在言谈之际,世宗发现邢卲经常常贬低崔暹,觉得很不高兴,就对崔暹说:“你总是说邢卲的长处,而邢卲却专说你的短处,真是不懂事啊的笨蛋啊!” 崔暹说:“他说我短处,我说他长处,都是事实,啥问题也没有。”  这里的“世宗”是谁啊?就是前面“有虞陶唐”一句里说过的那位打皇帝都懒得亲自动手的东魏权臣高澄。崔暹是一个刚正耿直、不畏强暴的人,高澄的老爹高欢曾经称赞崔暹说:“冲锋陷阵,大有其人,当官正色,今始见之。” 这是“冲锋陷阵”这个成语的出处。但是高氏父子暴虐成性,如果一味耿直,可能也活不了多久,在有的时候,崔暹还是很善于变通的。《北史 后妃列传》中记载:东魏高阳王元斌的妹妹元玉仪,因为是庶出,全家都不把她当人看,后来沦落到给大户人家当歌妓,还惨遭抛弃。有一天高澄在路上遇见她,感觉不错,就接回家当小老婆,特别宠爱,并让傀儡皇帝孝静帝封她为“琅邪公主”。高澄担心崔暹会反对这件事,在崔暹请示汇报的时候,总是拉着个驴脸、翻着死鱼眼。三天之后,崔暹再来请示汇报的时候,从怀里掉出一个名刺,相当于现在的名片。高澄问:“这是干什么用的啊?崔暹惊慌地说:”我还没有拜见公主呢。“高澄很高兴,拉着崔暹到后堂拜见元玉仪。崔季舒对别人说:“崔暹平常一直愤怒地指责我谄媚,在大将军面前总是说我这个叔父该杀,其实他谄媚的本领比我高很多啊!”   这位崔季舒,在前面也露过脸,只是没提过名字,相当于周星驰和宋兵乙。他就是替高澄痛打孝静帝三拳的那位。  崔暹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了解邢邵的为人和能力,派他去当襄州刺史,造福一方百姓。当邢邵升为中书令离任时,当地父老乡亲远途相送,哭声不绝。两个人同朝为官后,经常为了国家大事吵架,但是吵架不是为了争胜负,而是看谁的观点正确。崔暹和邢邵在工作和性格上相互取长补短,不考虑个人好恶和恩怨,堪称空前绝后的君子之交。  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如果以己之长和人之短相比,则会妄自尊大;如果以己之短和人之长相比,则会妄自菲薄。尊重别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尊重自己,自信自爱不卑不亢。【第四十七句 信使可复】 (1)最佳衡量标准是金子“信使可复”的意思是:敌对双方互相派去送信的使者应该能够安全返回。  上面的解释很合理吧?但这种解释是极端错误的。佛家所谓 “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如果把这句单拿出来,这种解释或许还能凑合着蒙人,但是联系起上文来,就能发现问题了:前面几句一直在讲个人修养自我改造问题,到了这一句怎么跳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上去了呢?  其实,这句说的是个人修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诚信。《论语》中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一句,可能是这句的原始出处。信,诚实,不欺骗,守信用;复,古本《千字文》作“覆”,指审察、查核,正常语序应为“使信可复”,意思是说要诚实守信,说话做事要经得起考验,吐口唾沫钉个钉儿,不能满嘴跑火车,管说不管做。  前面我们说过,儒家的“五常”依次为“仁、义、礼、智、信”,儒家经典中没有说明这样排序的理由,也没有声明过“排名不分先后”。那么“信”这么重要的一“常”为什么连前三甲都没进去,只能屈居倒数第一呢?  一般的理解是这样的:“仁、义、礼”是哲学思想层面,是思想内部运动的核心,“智”是表示能力所显示的价值规范,本质上讲也属内部的范围,而“信”则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为了实现前面四“常”而必须遵循的要求,属于核心思想的一个外部表征。所以,“信”不是思想内核的本身,而对思想内核的反应,所以放到最后。这种解释类似于“瓶碰盆、盆碰瓶”一样绕,貌似很高深、很有学问,结果是让人觉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还有一种简单易懂的解释:“信”是道德境界的最低层次,即道德底线。比如你跟别人借了钱,由于利令智昏而想赖账,处于不“智”的状态,但是只要你坚守着“信”的底线,最后还是不得不还钱,使你仍能留在道德人群之中。  说到诚信,我们常常错误地使用“一言九鼎”这个成语。为什么说“错误”呢?让我们看看这个成语的来源和意思吧。《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中说,秦国派兵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平原君想在自己的门客里找“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一起去,也就是想带二十个能打能闹的、能蹦能跳的、能说会道的、能扯会捞的帮手。结果只找到了十九个,还差一个,这时一直没有什么突出表现的毛遂自荐前往。到了楚国,作为替补登场的毛遂力挽狂澜,连蒙带唬,迫使楚王同意救赵。平原君赞扬毛遂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个典故被提炼为成语“一言九鼎”,比喻一句话能够产生极大的力量、起很大作用,和诚信一点边都沾不上。  历史上在重信守诺方面名气最大的,莫过于西汉的季布,“一诺千金”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他。但是,季布的名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叫曹丘的人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炒作的结果。《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中记载:“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於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於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这个曹丘是个超级大忽悠,基本是以忽悠别人赚钱为生的(“数招权顾金钱”)。他死皮赖脸从季布的老朋友窦长君那里要了一封推荐信,在明知到季布讨厌他的情况下,还是去拜访,充分体现了一代大忽悠不把你忽悠瘸绝不罢休的坚定信念。曹丘果然有独门秘籍,见了季布就开始忽悠:“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你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有名气嘛?我们都是楚地人,老乡见老乡,钱往口袋装。就是因为我走到哪儿宣传到哪儿,才让你的大名天下皆知,你说我对你有多重要?干嘛还这样不欢迎我呢!”听了这几句话,季布立马就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了,很高兴地请曹丘住了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送上丰厚的礼物,什么自行车啊、手表啊、红包啊,全都送给曹丘。所以说,季布名声大震,都是曹丘帮着忽悠的结果。   汉朝以“布”为名的人有好几个,如汉初的季布、栾布、英布、汉末的吕布。为什么要以“布”为名呢?可能是因为出身比较卑微,《史记》中说栾布“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说英布“秦时为布衣”,这两位都是只能穿麻布衣服的老百姓。英布因为受过黥刑,所以又叫黥布。黥刑,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涂墨,以示惩戒。后来这种既能解痒又有个性的刑罚被废除了,但是有些人觉得皮在痒,就找人在自己身上刺字涂墨,美其名曰“文身”。季布的出身无据可查,吕布的出身史书上也没有记载,根据吕布老家内蒙古五原县当地的传说,吕布的老妈黄氏为在染织作坊的布匹上生下吕布,因而得名。那么吕布的字“奉先”又是怎么来的呢?有人解释说:送礼的时候先送上点布料等便宜的,算打个前站,然后再送贵重的。比如《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 》中,郑国商人弦高看见秦国军队,为了稳住秦军,弦高“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就是以四张熟牛皮作引礼,再送十二头牛犒劳军队。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布”为用手洒播,向下之意,“奉”为用手捧着,向上之意,字和名相呼应。  曹丘忽悠季布的那句很可能是编造的楚地谚语中说的是“黄金百”,后来怎么放大使倍变成“千金”了呢?这要归功于大诗人李白,他在《叙旧赠江阳宰陆调》写了一句“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错刀”并不是刀,而是西汉末年王莽铸造的一种货币。错刀币上铸有“一刀平五千”五字,其中“一刀”二字是用黄金镶嵌而成的。错刀币每枚值五铢钱五千,双错刀即万钱,合黄金一斤。现在谁家里要是收藏着一枚错刀币,那可真是价值千金了,赶紧回家问问老人有没有,没有也不要失望,下次去西安、洛阳一带旅游的时候带把铁锹,找个没人的地方挖一挖,说不定就挖出个一枚半枚的。  一直以来我们都处在物质并不丰富的条件下,所以凡事都要先算经济账,问一下值多少钱,始终作为财富代表的金子因而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人对事的评价。金子这东西真是好东西,比大熊猫都可爱,从古到今一直都是人见人爱,不管什么东西,人们都喜欢以金子为标准来衡量一下,如“一诺千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浪子回头金不换”等等。信守诺言、光阴、改过自新这些“东西”,千金也罢,寸金也好,只能说明其珍贵,而不是它的标价,你非要给它标上这个价出售,物价局那关你都通不过。  吕僧珍是南朝梁代大臣,与周兴嗣同朝为官。他秉性恭慎,为官严谨,不为亲友谋福利,不占用公地扩建私宅,品德受人敬重,就是这样清正廉洁的人也受都了金子的影响。《南史 吕僧珍列传》中载:初,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及僧珍生子,季雅往贺,署函曰“钱一千”。阍人少之,弗爲通,强之乃进。僧珍疑其故,亲自发,乃金钱也。遂言于帝,陈其才能,以爲壮武将军、衡州刺史。将行,谓所亲曰:“不可以负吕公。”在州大有政绩。  宋季雅从南康郡罢官回来,花了一千一百万把吕僧珍隔壁的住宅买了下来。吕僧珍说你这个傻缺,被人家黑了吧?北京的房价也没这么贵啊!宋季雅说:“我花一百万买房子,一千万买您这位好邻居。”这段故事经常被一些房地产商用来做广告用,告诉大家买房子要找好邻居。但是从故事的续集来看,宋季雅的目的远非找个好邻居这么简单。吕僧珍的儿子出生,宋季雅去祝贺。看门的看到他带的红包上写明了里面是一千文钱,就死活不让他进门,说如今打发叫花子都不是这个价了,你这点钱啊,连猪肉都买不了几斤!好说歹说总算进了门,吕僧珍打开红包一看,里面不是铜钱,而是金币!在金子的作用下,一向公私分明的吕僧珍向梁武帝推荐宋季雅当官,宋季雅在任上干得还不错。  如果吕僧珍不是梁武帝宠信的重臣,宋季雅还会花大把的冤枉钱买隔壁的房子吗?如果宋季雅不送那一千枚金币,吕僧珍会推荐他做官吗?可见,金子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不过,虽然宋季雅的行为炒高了当地的房地产价格和送礼的最底限额,但是好在其人品还不错,能为老百姓谋福利,至少没祸害老百姓,吕僧珍原来的邻居也因而发了财,还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千金买邻”的成语。可怕的是,谁知道他的这个当官技巧现在已经被多少贪官污吏给活学活用了?第四十七句 信使可复(2)低层次人群才讲诚信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这是哪个子曰的呢?如果你去查成语词典,得到的答案肯定是孔子曰的。但是如果认定这个成语的知识产权属于孔子,则有断章取意之嫌,因为孔子说完这六个字之后,又加了带有转折语气的半句话。  这六个字出自《论语 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这一段讲的是子贡向老师请教关于“士”的标准问题。关于古代“士”的概念,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后的“多士寔宁”一句中会详细了解。孔子把“士”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的“士”是那些对自己说了但做不到的行为感到羞耻、能够代表国家搞好外交工作的人。这种划分标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那时候诸侯国林立,最需要的就是外交人才,所以孔子把这样的人才列为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的“士”,是那些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当地有良好口碑的人才,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只能作为第三类人才。“硁硁然小人”是什么意思呢?指见识浅薄又非常固执的人,这里的“小人”不是与“君子”相对应的那种意思,而是指难以委以重任、不能干大事的人。最后一个等级的“士”,就当时那些只关心自己能拿多少工资的公务员,孔子认为这些人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斗”和“筲”分别是古代量粮食和盛饭的器具,斗筲之人,指那些器量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孔子对人才是高标准严要求的,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现在想找出几个第一等级的人才,简直比找优秀足球球员都难。对于在今天看来已经十分难能可贵的、能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的这类人,孔子认为那是小儿科、是低层次的。  这个成语还有一个“子”曰过,这个“子”姓墨。《墨子》中说:“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这两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言必信,行必果”的重要性,而且墨子没有像孔子那样高标准严要求,他对“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持很明确的肯定和不太强烈的表扬态度。   对比一下孔子和墨子对待“言必信,行必果”的态度,我们觉得还是人家墨子比较正面和积极,这个六字成语的知识产权应该归墨子,成语词典中说的出处可能有问题呦!  但是这六个字很可能是孔子先说的,因为墨子是在学习了儒家的东西之后,逐渐对儒家烦琐的礼乐感到厌烦,就脱离了儒家,自己别开天地、另起炉灶,创立了墨家学派。另外,《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中说墨子“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所以墨子晚于孔子的可能性很大。更重要的是,先秦时期墨学的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但是从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就成为社会价值体系的主流,墨家思想的地位难以与之匹敌,因而人们更愿意相信这个成语是出自儒家而不是墨家。到了下下句,墨子就会粉墨登场唱主角了,现在暂时让他在后台化化装、吊吊嗓子吧。  孔子虽然认为只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属于低层次人群,但这并不表明孔子不重视“信”。《论语 为政》中说:“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輗(读“泥”音)和軏(读“月”音),都是指古代车辕和横木相连接部分的零件,少了这种零件,车就没法走了。孔子认为一个人要不讲信用,那怎么说他好呢?顶多算个植物人,就和缺少了关键零件的破车一样。   与“信”在五常中的排名相适应,儒家认为“信”是最基本的、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孟子发展了孔子的理论,《孟子 离娄下》中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认为不能拘泥于诚信,为了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在必要的时候是可以不讲诚信的。比如说在两军打仗的时候,目的是克敌制胜,讲的是兵不厌诈,玩的是计谋策略,如果这个时候还讲诚信,那就不用打了,干脆直接投降或自杀算了。所以讲诚信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要在更高道德标准的约束下学会变通。孟子的这种观点,和西方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说的“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是相类似的。  孔子可能不会想到: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这个社会上到处都是缺少了关键零件的破车。好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普遍的关注,但是“修破车”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以前总听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成语,并不十分理解,反正听人家说这么过,咱也说呗,显得咱挺有水平似的。现在面对舆论上铺天盖地的诚信大讨论和并没有多大改观的社会诚信现状,终于明白了。道德问题不像法律问题,能够立竿见影、令行禁止,而现代社会道德和法律制度体系日益分离,一些道德规范不再被法律所接纳,很多时候道德仅仅作为一种社会舆论存在,对人们的行为影响有限。在我们这样一个仍属于“大政府、小社会”的国度里,诚信建设也主要靠政府主导,我国的“政府主导型“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一直处于起步阶段,更可怕的是,有时候政府也不将诚信!  真是急人哪!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着急上火也没用,到头来也是自己买撤火药—还可能买到假药。不能要求别人诚信,那就要求自己吧!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经常被骗,就像有一首歌中唱的“不敢勉强你,只好为难自己”,结果是“我一言难尽,忍不住伤心”。怎么办呢?只好按照孟子说的做,不拘泥于诚信,看清情况再说,无害人之心,有防人之念嘛—真是愁死我了,讲个诚信都这么累!好在如今诚信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道德标准,虽然仍停留在口头阶段,但是至少让我们这些低层次人群看到了一丝希望。 第七段末尾的“化装”应为“化妆”,倒数第二段最后的“不将诚信”应为“不讲诚信”。  为了减少可恶的错误,以后在贴上来前至少要检查三次,“三省吾帖”嘛!虽然这样可能会影响更新速度,但是质量更重要,党的十七大报告都强调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四十八句 器欲难量】得饶人处且饶人器,《说文》的解释为:“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四处都是,派一只狗看守,以免被人偷走,其本义为器具。器具多是用来装东西的,因此一般都有一定的容量,所以引指人的度量、胸怀。  欲,右边的“欠”表示有所不足,所以产生需要。左边的“谷”是它的读音—那不就应该读“古”音了吗?非也,“谷”也有 “欲”这一读音的,比如隋唐两朝屡屡进侵中原政权的“吐谷浑”部落。这里就不能读“古”音了,否则会让人家笑话。吐谷浑原来是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西迁部族的首领之名,成为族名和国号。唐贞观年间,李靖、侯君集等人带兵把吐谷浑打了个唏里哗啦,导致其分成东西二部,唐朝随即采取了和亲政策来平息战争。后来吐蕃兴起,把吐谷浑给灭掉了。在这句里,“欲”是想要、希望的意思,和“欲速则不达”中的“欲”是一个用法。  这句的意思是:做人要有足够宽广的胸襟、宏大的器量,不要小家子气。  但凡能够作为道德标准提出来的,基本上都属于那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比如说器量这东西吧,是需要决心和毅力的,否则很难“扩容”,典型的例子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  《史记 楚世家》中记载: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有敢谏者死无赦!”伍举入谏。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举曰:“愿有进隐。”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居数月,淫益甚。大夫苏从乃入谏。王曰:“若不闻令乎?”对曰:“杀身以明君,臣之愿也。”于是乃罢淫乐,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任伍举、苏从以政,国人大说。  楚庄王最初和我们大家一样,只喜欢玩乐不喜欢工作,器量狭小,听不得劝,下了一道死命令:“谁敢不让我快活,我就不让他存活!”就这样没日没夜地快活了三年,伍子胥他老爹伍举看不下去了,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谏。进宫一看,楚庄王小曲听着,小酒喝着,小蜜抱着,真是快活似神仙啊!伍举也不敢直接说领导的不是,只好说个“鸟事”进行旁敲侧击。楚庄王好像顿悟了,说出了“一鸣惊人”这个成语。但是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楚庄王玩得更欢了。大夫苏从压不住暴脾气,进去劝谏。其实,楚庄王是最后的疯狂,快活好几年了,也该干点正事了,就借苏从劝谏之机改邪归正,发奋工作,得到老百姓的普遍赞誉。  楚庄王的器量从此发生了质的飞跃,大度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西汉刘向《说苑 复恩》中记载: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欢。”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欢而罢。居二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获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之,对曰:“臣乃夜绝缨者也。”   楚庄王请群臣喝酒,喝到太阳落山了,还没喝够,点起灯火接着喝。在蜡烛灭的时候,有人趁黑伸出咸猪手对一个美女进行性骚扰。这个美女是楚庄王的妃子,可能也练过两下子,顺手把暗中吃豆腐那个人的帽带给拽下来了,然后告诉庄王说:“有人调戏我,赶快点灯,把那个耍流氓的人揪出来!” 楚庄王一听火冒三丈:连老子的女人都敢碰?但又一掂量:“我把大家给灌醉了,导致酒后失礼,怎么能为了显示妇人的贞节而使臣子受辱呢?”于是就命令大家说:“今天和我共饮,不拉断帽带的,不算喝痛快了。”百十个臣子都拉断了自己的帽带,然后点灯接着喝,这场宴会最终圆满、团结、胜利地结束了。过了两年,晋楚交战。有个将领冲锋在前,打了五个胜仗,击退了敌人,取得胜利。楚庄王问他:你干嘛这么玩命啊?喝了兴奋剂了吧?那个人回答说:“我就是那天晚上喝醉酒耍流氓的人。”    这就是著名的“绝缨”的典故,但是这件事在正史上并无记载,而经常与之相提并论的、同样是反映器量宽宏的“盗马”之典故,则出自正史。  《史记 秦本纪》中记载:晋君弃其军,与秦争利,还而马。穆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反为晋军所围。晋击穆公,穆公伤。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穆公而反生得晋君。初,穆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穆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穆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  秦国和晋国交战,晋惠公是个没出息的家伙,脱离了大部队,冲锋在前,不是为了杀敌,而是为了抢夺财物,抢完了往回跑,因为财物太多,马腿陷在烂泥你跑不动了。秦穆公一看,哈哈,看我怎么抓住你!带了几个人冲过去。这时候晋国的军队赶到,把秦穆公一伙人围住猛揍。危急时刻,突然杀出三百个人,冲进重围,把受伤的秦穆公给救了出来,捎带脚把晋惠公也给逮了回来。这三百个人是干什么的呢?原来是岐山下的老百姓。当初,秦穆公丢失了一匹好马,被岐山下的老百姓抓到,三百多个人一起把马给煮了吃了(每个人能分到多少肉啊?)。吃了国君的马,这还了得?官吏把他们抓起来,要加以法办。秦穆公说:“君子不能因为牲畜而伤害人。听说吃了好马的肉如果不喝洒会伤身体的。”于是就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赐酒给他们喝,赦免了他们。后来这三百人听说秦国和晋国打仗,都哭着喊着要求跟着去。在战场上,他们发现敌人把秦穆公围在中间,正在进行惨无人道的群欧,赶紧冲上去拼死相救,以报答吃马肉被赦免的恩德,起到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作用。  三国时期,在曹丕死后,曹植向自己的大侄子、曹丕的儿子魏明帝曹睿上《求自试表》,想得到朝廷的重用,以建功立业,但是没有得到曹睿的批准。《求自试表》里就用了上面两个典故:“绝缨、盗马之臣赦,而楚、赵以济其难。”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问题了:这两个典故一个是楚国的一个是秦国的,曹植犯糊涂了吧,怎么说“楚、赵”呢?这要从秦朝国君的姓氏说起。其实,秦始皇虽然姓“赢”名“政”,但在当时并不能称为“赢政”。为什么呢?因为先秦时期,女子称姓不称氏,而且要把姓放在名字的后面,如史书中记载的齐国宗室女子哀姜(姓姜名哀,鲁庄公的老婆)、秦国宗室女子葛嬴(姓嬴名葛,齐桓公的六个老婆之一),男子则称氏不称姓,氏要放在名字之前。直到汉武帝封周王室后裔姬嘉为周子南君,男子才开始冠姓于名前。所以,在此前的史书中不可能出现“赢政”这个称呼,不信吗?那你就仔细查查《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书籍,就算翻烂了也找不到一处称秦始皇为“赢政”的。《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就说明确地说秦始皇“名为政,姓赵氏”,所以应该叫“赵政”,曹植文中是以“赵”代指“秦”。   曹植的老爹曹操在用人上也是很有器量的。《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注中说,曹操准备北伐乌桓和辽东的时候,有人反对,但曹操还是出兵了,“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克服了很多困难最终总算取胜而归。曹操问那些反对出兵的人:“出发前是谁劝我不要北伐的啊?”大家以为曹操要秋后算账,都很害怕。结果曹操“皆厚赏之”,还说:“我这次出兵是侥幸取胜,太冒险了,这种做法只能偶尔试一下。你们的意见是正确的。”  但是曹操并不是一直这么有器量的。《三国志 魏书 刘桢传》注记:“其后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 太子就是曹丕,甄氏当时著名的美女,原来是袁熙的老婆,后来嫁给曹丕,生下了后来的魏明帝曹睿。说有一天,曹丕设宴请诸位文学青年,喝得高兴,就让甄氏出来和大家见面。在场的人都低下头不敢看,只有刘桢敢于平视。曹丕并没怎么在意,但曹操听说后大怒,要杀了刘桢,后来减刑,改为劳动改造。  身为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不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也不是一个好色之徒,为什么偏偏找不自在要平视甄氏呢?正史上能找到的线索是刘桢与曹植关系特别密切,而野史上说曹植和甄氏有私情,那么刘桢平视甄氏,或许与此有关?这些都不得而知。甄氏后来失宠,被曹丕赐死。  曹操还做过许多没器量的事,比如杀杨修、斩华佗等,但是杀完之后就后悔了。特别是华佗,那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高水准专业技术人才,杀了他简直是自寻死路。《三国志 魏书 方技传》中记载:“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因,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杀了华佗之后,他自己头疼治不好不算,还搭上儿子的性命。仓舒,就是曹冲,六岁就知道如何称象的那位,可惜十二岁就病死了,如果曹操能够大度一点,不杀华佗,曹冲就极可能不会夭折,说不定会出息成什么样子呢。  其实,一个人不可能在什么时候都有器量,曹操如此,楚庄王和秦穆公也是这样。楚国若敖氏造反,差点把楚庄王射死,结果楚庄王把若敖氏斩尽杀绝,产生了“若敖鬼馁”这个成语,意思说若敖氏没活人了,死了的鬼因无人祭祀而饿得嗷嗷乱叫。楚庄王制造了很多成语,除了一鸣惊人、若敖鬼馁外,还有问鼎中原、尔虞我诈等,我们到“晋楚更霸”一句还要细说。而秦穆公更过分,他死后,用一百七十七人陪葬,包括很多良臣。看来,一个人有器量不难,难的是必要的时候能表现出非凡的器量,而一辈子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得饶人处且饶人,那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注意:重音放在“啊”上。)  《论语 卫灵公》中记载了孔子说的一句话:“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能够自我反省,责备自己多,埋怨人家少,内心的不满自然就少了。真正有水平的人一般都很有器量的,越是那些水平不咋地的人越看不起别人,也就越没有器量。做人哪,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大度一些好,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放别人一条生路,就可能是给自己留了一条活路。【第四十九句 墨悲丝染】 (2)栖栖遑遑为谁忙?儒家和墨家是法家兴起之前最有影响的两个学派,作为学派掌门的孔子和墨子为了推销思想、兜售主张,都忙得不行,连写日记的时间都没有,好在其弟子从人记录下了掌门的言行,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和《墨子》。  孔子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把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旅游上了,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不辞劳苦。他的推销工作很不成功,一笔也没成交,但由于其执着的追求,还是把儒家思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出去了,就算投资做广告了。大约四百年后,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个广告的效果终于出来了:儒家思想成为皇家确认的唯一合法产品,其他同类产品一律下架!  墨子的推销手段和孔子一模一样。干过推销的都知道,这行可真是不好干啊!遭受冷遇和白眼是家常便饭,只好多跑几家,以便发现更多的潜在买家。孔子和墨子就是这样,跑断腿,磨破嘴。东汉定远侯班超的妹妹、史学家班固在《后汉书 叙传》中是这样形容两位推销员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突,就是灶上的烟囱,意思是说孔子经常是屁股还没坐热乎就又得出发了,墨子住处的烟囱都还没有熏黑就又要到别处去了。在其他文献中,也有把孔墨两个人颠倒一下的,如《淮南子 修务训》中说的是“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与周兴嗣同朝为官的刘勰在《新论》中也说“仲尼栖栖,突不暇黔;墨翟遑遑,席不及暖”。后来,“孔席墨突”和“栖栖遑遑”都成了成语,意思基本一样,形容十分、非常以及特别地忙。  从《墨子》中的记载来看,墨子先后到过齐、卫、郑、宋、蔡、楚等国,宣传和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比孔子运气稍微好点,还真做成一笔,但就是这笔成交的买卖就把自己给弄监狱里去了  墨子的游说比孔子还困难,因为他走的是孔子的老路,有一些国家的国君一看又来个大忽悠,心里就反感,就差没在入境处挂一个“推销者谢绝入内”的牌子了,而且墨子的学说代表的主要是小生产者,也可以扩展为广大劳苦大众,不像孔子的学说,代表的对象以社会中上层的统治阶级、没落贵族、新兴地主阶级、士阶层为主,还顺便照顾了一下劳动人民,可以说基本都照顾到了,所以墨家学说比儒家学说更难让但是的各国统治者接受。于是,墨家就对儒家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墨子 公孟》中就集中记载了批判的主要内容:  “子墨子谓程子曰:‘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政焉。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此足以丧天下。又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又以命为有,贫富寿夭,治乱安危有极矣,不可损益也。为上者行之,必不听治矣;为下者行之,必不从事矣,此足以丧天下。’程子曰:‘甚矣!先生之毁儒也。’子墨子曰:‘儒固无此若四政者,而我言之,则是毁也。今儒固有此四政者,而我言之,则非毁也,告闻也。’”   墨子对儒家学派的程子说:“儒家的学说中有四个严重的错误:第一,儒家不信老天爷和鬼神,要是惹怒了这两位,后果可就严重了。第二,儒家提倡厚葬久丧,做好几层的豪华棺材,穿好多寿衣,哪里是送葬啊,简直就是搬家!还要哭上三年,人都哭糠了,别人扶着才能站起来,拄着拐杖才能走路,在此期间与外界基本隔绝了。第三,儒家提倡唱歌眺舞,大搞声乐之事,整这些花里胡哨的干什么啊?第四,儒家认为贫富生死、治乱安危都是命中注定的,不可增减变化。统治者实行儒家学说,哪里还有工夫干正经事情啊?被统治者实行儒家学说,也会不务正业,足以丧亡天下了。”程子说:“太过分了!哪有先生你这样诋毁儒家的!”墨子说:“假如儒家本来没有这样的观点,而我硬说有,那就是诋毁。但是儒家本来就有这四种观点,我说了出来,这就不是诋毁了,不过是告知你而已。”  墨子批判儒家的前三点,根源在于儒墨两家代表的利益不同,第四点属于墨家的误解,儒家强调先尽力而为,实在没辙了才认命。  如果不是墨家有意贬低儒家,就是程子这个人笨嘴拙舌,反正上一个回合的辩论被墨子噎得直翻白眼。程子不服气,接着与墨子展开了第二个回合的辩论:“子墨子与程子辩,称于孔子。程子曰:‘非儒,何故称于孔子也?’子墨子曰:‘是亦当而不可易者也。今鸟闻热旱之忧则高,鱼闻热旱之忧则下,当此虽禹汤为之谋,必不能易矣。鸟鱼可谓愚矣,禹汤犹云因焉。今翟曾无称于孔子乎?’”  这个回合辩论的主题是围绕着孔子展开的。同样是一派之掌门,墨子对孔子还是比较赞赏的,程子就问了:“你一向攻击儒家学说,为什么又称赞孔子呢?”墨子说:“咱说话不能昧良心,孔子也有非常正确的观点,这是不能否认的。鸟遇到干旱酷热的天气就向高处飞,鱼遇到干旱酷热的天气就向水下游,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大禹、成汤也改变不了它们行动的方向。无知的鸟和鱼也有正确的时候,禹和汤也有因循犯错的时候。难道我还不能称赞孔子吗?”  墨子的奔波游说没能打动各国的统治者,于是他就目光向下,开始面向劳苦大众进行宣传教育,组建了有组织有纪律的墨家团体,其纲领是实现“义”,其领袖称为“巨子”。墨家团体的生活比丐帮还苦,因为他们不仅要自给自足,以苦为乐,还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军事训练,随时准备为“义”献身,墨家团体也就成为了我国最早的民间武装组织。  墨子的武装组织实质上就是消防队,其目的不是为了暴力革命,而是为了防止战争。这是一只国际纵队,哪里有战争他们就去哪里“灭火”。墨子能够漂亮地通过一场两个人的文斗而“止楚攻宋”,除了他先进的防守理念外,在很大程度上也仰仗了他的这支武装力量。《墨子 公输》中记载了墨子这次一生最光辉的成功之举。  在说这件事之前,先得介绍一下墨子此战的对手:公输般,俗称鲁班,东周时代鲁国人,中国木艺界的祖师爷。《墨子 鲁问》中说:“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斵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说鲁班用竹子木头做成鹊,飞了三天都不掉下来,他觉得自己水平很高。墨子对他说:“你做的鹊不如人家做的车轴销子,花一点点时间削成一块三寸长的木头,可以担得起五十石重的东西。所以说,有益于人民的手艺才可称作精巧;不利于人民的就叫作拙劣了。“   其实这个本事墨子也有。《韩非子 外储说左》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墨子曰:‘不如为车輗之巧也,用咫长之,不费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远力多,久于岁数。今我为鸢三年成,蜚一日而败。’” 说墨子花三年时间做了一个木头风筝,飞了一天就散了架子了。他的弟子发自肺腑地拍马屁说:“老师老师真厉害,做个木鸟飞天外!”墨子很冷静地说:“这个破玩意还不如车輗呢,那么一个小东西,不用费什么劲就能作成,拉着三十石的东西走,别管走多远、用多大劲拉车,用好几年都没事。我做这个破风筝用了三年,飞一天就完蛋了,不值得啊!”  墨子花三年时间做个风筝只飞了一天,而鲁班不知道花多长时间做的风筝飞了三天还没落下来,看来还是鲁班水平高,但是鲁班的父母却因此而倒了大霉。东汉王充的《论衡 儒增篇》说:“犹世传言曰:‘鲁般巧,亡其母也。’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鲁班的母亲被儿子做的木人赶着木车马给拉跑了,可能那个赶车的木头人改行贩卖人口去了。鲁班的父亲更惨,唐代张鷟(读“浊”音)在笔记体小说《朝野佥载》中说:“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说鲁班离家在外,想念老婆,,就做了一只木鸢,骑上去敲三下,木鸢就会带着他飞回家。于是,他老婆就怀孕了。鲁班的父母不知道儿子回来过(看来这时候他母亲还没丢),问儿媳妇怀的是谁的孩子,鲁班的老婆只好说了实话。鲁班的父亲很好奇,就趁鲁班回家时偷偷地骑上木鸢,敲了十几下,飞了起来。结果这下坏了,因为多敲了几下,这个木鸢刹不住闸了,一下子飞到吴国才降落下来。当地人见到天上下来一个大活人,大喊:“妖怪啊!”一拥而上,把鲁班的父亲打了个稀吧烂。  这些传说,真伪自辨,不过鲁班在木艺界的地位,可是实实在在地高,每年的六月十三日是鲁班祖师诞辰日,木艺界同仁都很重视这个节日。  楚国要攻打宋国,请鲁班为建造攻城云梯,墨子知道后赶紧去跑到楚国找鲁班,劝他不要帮助楚惠王攻打宋国。鲁班说:“你说不打就不打,那我多没面子啊?况且我已经答应楚王了。”墨子就和鲁班一起去见了楚惠王,说:“楚国地大物博,宋国土小物少。大王为什么有了高级宝马车,还要去偷人家一个破奥拓呢?为什么要扔了自己的崭新的真皮大衣,去偷人家一件破旧的人造革马甲呢?”楚惠王觉得墨子说得有道理,但是还是想攻打宋国,鲁班也对自己的云梯充满自信。墨子一看,说了半天算白说了,那好,咱们动真格的吧,就对鲁班说:“你能攻,我能守,你占不了便宜的,不信?来,咱们比划一下。”于是解下了腰带,在地下围着当做城墙,再拿几块小木板当做攻城的工具,两个人就比划开了。鲁班用云梯攻城,墨子就用火箭烧云梯;鲁班用撞车撞城门,墨子就用滚木擂石砸;鲁班挖地道,墨子就用烟熏加灌人粪尿。鲁班用了九套攻法,没有其他办法了,可是墨子守城的高招还没用完。  鲁班有点磨不开面子了,狠狠地说:“我还有好办法对付你,不过我现在不告诉你。”墨子笑了:“我知道你想怎样来对付我,不过我也不告诉你。”听得楚惠王一头雾水,问墨子说:“你们在说什么啊?当我不存在啊?”墨子说:“他不过是想把我杀掉,以为那样就没有人帮助宋国守城了。其实我来到楚国之前,早已派了三百人的武装力量去保卫宋国,我早把守城的方法教给他们了。就算杀了我,楚国也不能取胜。”楚惠王一琢磨,看来攻占宋国是没有希望,不如卖个人情,就说:“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决定不进攻宋国了。”后来鲁班也服了,对墨子说:“没有见你之前,我想得到宋国。见了你之后,假如是不义的,给我宋国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扔掉。”墨子说:“你要是努力维护道义,我把全天下都送给你。”  墨子成功恐吓住了楚王,避免了一场战争,使宋国转危为安,但是在他回去路过宋国的时候,正赶上下大雨天雨,墨子想到里巷的大门内避避雨,看门的人竟不让进。墨子不是个沽名钓誉的人,什么也没说,顶风冒雨赶路。不过,就算他对看门的人说是他救了宋国,人家也不会相信,还可能骂他吹牛呢。阎王易见,小鬼难缠。  此外,墨子还两次成功制止了齐国攻打鲁国的计划。墨子将近晚年时,终于说动了宋昭公,拜墨子为大夫,参与管理朝政。正当墨子准备施展才华的时候,宋国发生内乱,子罕篡权,墨子被抓了进了大牢。经过墨家弟子的严正交涉和武力威胁,墨子被无罪释放。  墨家学说由于过分强调人的生存需要而排斥其他社会需要、过于理想化和超现实等原因最终衰落了,汉朝以后,墨家的组织就基本不存在了。在不停奔走游说而四处碰壁的时候,在宋国城门前的大雨中,在宋国的监狱里,墨子是否想过:他所做的一切是否值得?栖栖遑遑到底为谁奔忙?两千多年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如果墨子有知,他会感到欣慰吗?【第五十句 诗赞羔羊】 (1)你的心情我永远不懂这句又是出自《诗经》,而且是出自《诗经》里一首让人很费解的诗。这首诗名为《羔羊》,分三段,每段只有两个字不一样,看起来好像很没意思,基本上属于车轱辘话,说了一遍,觉得不过瘾,再说一遍,还不过瘾,又说一遍。全诗如下: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按惯例应该用白话翻译一下了,但是这首诗让人觉得狗咬刺猬—无从下口,因为不知道这首诗想表达什么一种什么心情。  很多学者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是对当政者的赞美之情,如《毛诗序》中说:“《羔羊》,《鹊巢》之功致也。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东汉的薛汉在《韩诗薛君章句》中认为“诗人贤仕为大夫者,言其德能称,有洁白之性,屈柔之行,进退有度数也”。——毛诗、韩诗和《诗经》是什么关系呢?等一会就会说到了。宋代的朱熹在《诗集传》中说:“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这些都是正面而积极的角度来地理解此诗。  如果这样理解,这首诗可以简化翻译成这样:  “素丝缝制羊皮袄,防寒保暖质量好;公事办完回家吃,从容自得品格高。”  显然,周兴嗣也是这样理解的,认为这是一首赞美诗,做人就要像《羔羊》中说的那样,正直、节俭、洁身自好。后来,“素丝羔羊”、“退食自公”、“退食从容”都成了成语,指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简直是世间的楷模、人民的骄傲。不过,现在这几个成语基本没人用了,但是也没有人把他们从成语的行列中踢出去。  后来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清朝初年的目录学家姚际恒也认为此诗是赞美诗,但更含讽刺之意,他在《诗经通论》中说:“诗人适见其服羔裘而退食,即其服饰步履之间以叹美之。而大夫之贤不益一字,自可于言外想见。此风人之妙致也。” 清清代考据家牟庭认为这首诗含讽刺之意:“《羔羊》,刺饩廪俭薄也。” 饩,读“细”音,指赠送食物,饩廪,就是膳食待遇。牟庭的意思是说当官的闲公家的饭菜质量太次、价格太高、分量太少,跟现在的大学食堂似的。显然,他认为“退食”不是退朝回家吃自己的意思意,而是认同东代经学家郑玄关于“退食,谓减膳也”的解释,也有的学者认为是退朝用公膳,就是下班告退之前在公家吃的那一餐。  还有些苦大愁深的革命派学者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是农民们不堪繁重赋税的怨恨之情。为什么呢?因为诗里第一句说农民去市场上卖一张羔羊皮,就要缴纳素丝二十五丝(一紽等于五丝);第二句,赋税加重了,要交一百丝(一緎二十丝);到了第三句赋税又增加了。官府退总是食言(“退食”),改来改去(“委蛇”,即逶迤,曲折的样子),老百姓被他们弯弯绕的花花肠子气得不行,又干不过他们,只好歌以咏志,发发牢骚,否则会被怨气给憋爆了。  直到现在,学者们对这首诗的主旨也是莫衷一是,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首采用了白描手法的讽刺诗,只描写了衣着华丽的官吏在吃饱喝足之后,在回家路上慢慢散步消化食,没有直接表达讥刺意思的语句,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种理解与作者本意有多大差距,只有天知道了。  《诗经》中的一些作品,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准确把握和理解其的真实意思,只能通过前人的著述来推测。离《诗经》产生年代越近的学者,其理解离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就越近。比如我们现在很难理解羔羊皮与官吏有什么关系,而西汉毛亨就知道原因,他在《毛诗诂训传》中说:“大夫羔裘以居。”所以当时的大夫们都是穿羔羊皮衣的,一看就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不像现在,不管多大官,都穿夹克衫,不管多大肚,都穿牛仔裤。  《诗经》这部迷一样的艺术瑰宝能够流传到今天也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主要创造者,就是刚刚提到的毛亨。《史记》中说《诗经》原来有三千多首,后来经孔子整理删定,留下了三百零五篇。虽然目前不少学者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但已经很难考证了。按照当时的条件,在竹简上抄这么多诗是很费时费力的,可能连个副本都没有,就这么一个孤本估计也得足足装满一条麻袋。孔子将麻袋传给了子夏,子夏传给了曾申,曾申传李克,李克传孟仲子,孟仲子传根牟子,根牟子传荀卿,荀卿传给毛亨—这么一通折腾,麻袋也快磨漏了吧。  这一天,毛亨正在家研究这一麻袋宝贝的时候,忽听说秦始皇开始搞“焚书坑儒”的政治运动,毛亨赶紧背上破麻袋从鲁地往北跑,一口气跑到了当时比较荒僻的武垣县(今沧州河间市境内),隐姓埋名装孙子,以保全那个麻袋。到了汉惠帝时期,朝廷正式明确不烧书了,毛亨才敢公开整理《诗经诂训传》,并传授给侄子毛苌。后来毛苌被汉武帝的二哥、河间王刘德请去,把麻袋留下了,换成了抄本加金帛,并让他以博士的身份在河间国都城乐城讲经。因为毛苌献《诗经》,因而后来乐城就改名为“献县”—沧州的朋友看到这里肯定会说我在胡说八道,其实献县是因为刘德谥号为“献”(聪明睿智之意)而得名的。河间市现在有东西两个诗经村,据说是毛苌讲授《诗经》的地方。  当时研究《诗经》的不止毛氏叔侄,还有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但是其他三家的著述都已散失,只有毛氏的《毛诗诂训传》比较完整地流传了下来,因而诗经又称“毛诗”。从汉代以来,注释《诗经》的著作,流传下来的就不下千种,其中多数都沿用了毛氏的注释。  虽然有这么多注释,由于人文环境的不断变化,《诗经》中的一些诗作还是变得越来越难以理解,比如“羔羊”一词,正史中只用来赞美了汉代和明代的个别人。时间似流水,距离产生美,但是有时候距离太远,看不清楚,这种美就有点朦胧了。第五十句 诗赞羔羊(2)披着羊皮的中国人在目前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珠江三角洲,有个比较大的城市,名曰广州。相传周夷王年间,楚国派人到达此地,设置“楚庭”,意思是说这里是楚国的后花园。今天,在广州中山纪念堂背后沿百步梯上越秀山,就会看到一个刻着“古之楚庭”的石牌坊。  据说有那么一年,楚庭天灾不断,老百姓都快饿死了,排着长队到官府领救济粮,就像后来闹油荒时无数车辆在加油站前排队等着加油一样。这时候,奇迹出现了:天空出现五朵祥云,上面有身穿彩衣、骑着神羊的五位仙人(小时候在家放羊,大人说不能骑羊,骑羊烂裤裆,就不敢骑了,难道这五位仙人是穿开裆裤的?),羊嘴里衔着长有六个穗的稻子(仙人也够懒的,拿棵稻子都闲重,万一羊“咩”地一叫,稻子掉下去多丢人啊?)。仙人降落下来后,把五只羊和稻穗无偿赠送给当地百姓,然后腾空而去。从此,这里就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为了纪念仙人,当地百姓修建了一座谷神庙,名为“五仙观”,这个旅游景点就在广州市的惠福西路。——同样是从天而降,鲁班他父亲咋就那么倒霉呢?如果当初他骑上木鸢时手里也拿上一个稻穗,可能就不会被吴地人打死了。  这个神话传说反映的是周朝时期中原人赶着牛羊等家畜举家南迁的历史真实。由于这个神话,广州从此就和羊扯上了关系,有了“羊城”、“五羊城”、“穗城”这样的称呼,成了中国“羊文化”的典型代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羊具有易驯养、性格好、肉鲜美等特征,人们在羊身上投放了很多的情感因素,逐渐把羊人格化了,成为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就拿中国文化的核心文字来说吧,“美”这个字指的是一只又大又肥的羊,“义”的正体字“義”指的是“我”和羊具有同样的优秀品质,“祥”字最初就写作“羊”,“善”字是指的是吉祥之言语,等等。  古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也给羊予极高的评价。《诗经 小雅 鸿雁之什 无羊》中这样来赞美羊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用现在开运动会时的解说口吻来翻译,这几句的意思是这样的:“现在走过主席台的,是羊群代表队,它们排着乱七八糟的队型,迈着有力的步伐,昂扬向前行进,没有一个掉链子的。领队挥舞着手臂有节奏地指挥着,带领着他的队伍一古脑儿涌入了羊圈。我们预祝它们在本届运动会中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再创辉煌!”  西汉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更是把羊人性化了:“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啼,类死义者;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与?”这哪是羊啊,分明就是一个典型的君子形象嘛!  在汉代,羊的品德已经成为当时的道德标准。《后汉书 循吏列传》中记载了王涣的光辉事迹,在他死后,掌握朝政的邓太后在诏书中说:“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尽心奉公,务在惠民,功业未遂,不幸早世,百姓追思,为之立祠。”后来汉桓帝信奉黄老之说,把全国的庙祠都强行拆迁了,就留了两个没拆,其中一个就是洛阳的王涣祠。陈寿《三国志》中在评价诸葛亮的同事、蜀汉掌军中郎将董和时说:“董和蹈羔羊之素,……蜀臣之良矣。” 《后汉书 宋弘列传》中记载,宋弘弟弟宋嵩的孙子宋汉死后,朝廷下策书说:“太中大夫宋汉,清修雪白,正直无邪。……其令将相大夫会葬,加赐钱十万,及其在殡,以全素丝羔羊之洁焉。”但是汉代以后,正史中就没有用“羔羊”赞美官员的了,直到《明史》中才出现了这么一句:“段民、吴讷、魏骥、鲁穆皭然秉羔羊素丝之节。”   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人具有封闭保守、勤劳务实、和平文弱、消极避世、因循守礼、纯朴简单的性格和情感特征,存在一种羊化的倾向,这是农耕文明养成的整体民族心理和行为趋向。所以说,中国人是披着羊皮的。  有人不服气了:我们炎黄子孙不是龙的传人吗?怎么改羊了?其实,龙的形象更多地表现为帝王文化,与广大劳苦大众距离太远,而大部分中国人的基本性格特征、思维和行为方式更趋近于羊—这算是在夸我们自己的正直淳朴,还是在打击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呢?学者是从文化演进、历史传承的角度分析的,是褒是贬并不重要,羊有羊的好处,龙有龙的弱点,关键是我们如何认识自己,扬长避短,从改造自我开始修正民族性格。人家拿破伦还说我们是雄狮呢,但是真正的雄狮们会对一只怀疑是年画的华南虎而吵得热火朝天吗?抑郁 呓语在热心朋友的的热烈祝贺中,我的心情却跌到了谷地。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无何奈何的,瞬间的想法可能改变一生的历练,随意的决定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就算你事事、时时都在为别人考虑,到头来可能落得一身不是。  本来是因为爱好才不辞辛苦选择了这个自己喜欢的事情,漫无目的地埋头苦干了这么久,现在却有些迷茫了,开始问自己在做什么、为了什么。“鸡唱催人起,又生前去愁。”或许,令人筋疲力尽的,往往并不是要做的事情本身,而是事前事后患得患失的心态。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瓶颈,我又回到了多年前的那种虚无状态,很多东西都变得无所谓有与无,或许这是一种潜意识中的轮回?工作依然无穷无尽,生活依然磕磕绊绊,虽然该好转的事情正在好转,但是不知道要变坏的事情却无法预防和避免地在变坏,烦恼总像杂草一样茂盛地生长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曾经煞有介事地安慰别人说“工作辛劳,喜恶全凭感悟;生活平淡,苦乐皆由自心。心容万物,淡日微云入梦;万物归心,空山流水成悠”,可是最终发现自己连控制情绪都做不到,原来在不停地进行自我改造的自己,依然是废品一堆。  记得几年前,我看到过一只不合季节的蝴蝶拥着貌似美丽的风情在窗前孤独地起舞,我就像那只愚蠢的蝴蝶,不知道还能飞多远、飞多久……或许是累了,该休息一下了。唉!【第五十一句 景行维贤】一切向贤看  为了理解这句的意思,本人要客串成一个导游,带领大家去一个景色优美雅致、文化气息浓厚、教育意义深刻的人文景点去旅旅游。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沧浪亭—后面的快点跟上,时间不多了!——沧浪亭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古典园林,最初是五代时期吴越王外戚孙承佑的花园。这是碑记厅……这是面水轩……这是闲吟亭……这是闻妙香室,这是—哈哈,终于到了关键景点了!这就是五百名贤祠,祠中共有五百九十四幅历史人物的线刻头像,包括伍子胥、李白、范仲淹、苏轼、文天祥、顾炎武、林则徐等贤人。大家快看,匾额下方署头石刻上那四个字是什么?对了,就是‘景行维贤’,意思是后人应该仰慕和学习这五百名贤良的品德和行为。好了,大家快走,又该去购物了!”  这句出自《诗经 小雅 甫田之什 车辖》,我们还得按惯例来讲经。原诗如下:  “间关车之辖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辰彼硕女,令德来教。式燕且誉,好尔无射。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婚,以慰我心。”  我们先研究一下这首诗的标题。“车辖”是个什么东西呢?那是古代穿在车轴两端孔内使车轮不脱落的小铁棍,把这个东西卸下来,车轮会离开车轴独立生活去了,那么车就会变成了爬犁,如果地上没有雪是无法行进的,汉代的陈遵就用这种方法来留住客人。  陈遵是个武林高手,因剿匪有功而封侯,但是人家可不是单纯的武夫,不仅文辞不错,而且写了一手好字,大家都以收藏他写的字为荣。《汉书 游侠传》中记载:“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尝有部刺史奏事,过遵,值其方饮,刺史大穷,候遵沾醉时,突入见遵母,叩头自白当对尚书有期会状,母乃令从后阁出去。” 陈遵是个酒鬼,为了能喝尽兴,谁也别想走,喝酒的时候要关上门,并把客人的车辖卸掉扔到井里去,看你怎么走。有个刺史要到中央汇报工作,被陈遵拉住喝酒,刺史急坏了,趁陈遵醉意朦胧的时候,跑去找陈遵的老娘,对着老人家猛磕了一通头。老太太说:“这不年不节的,磕什么头啊?我还没准备红包呢。再说了,磕头用这么大劲儿干嘛呀,震得我家墙皮子都掉饭锅里了。”刺史说:“尚书大人叫我去汇报工作,现在你儿子死活不让我走,您老人家积德行善帮我逃出去吧。”老太太一听,儿子怎么把客人逼到这份儿上了,人家要出门办正经事都得跟越狱似的,于是就让刺史从后门出去了。后来“闭门投辖”成为成语,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不过陈遵这种殷勤有点过火了。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残吃完茶,出了趵突泉后门,向东转了几个弯,寻着了金泉书院。进了二门,便是投辖井,相传即是陈遵留客之处。”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在《济南道中》里说:“金线泉的邻近,有陈遵留客的投辖井,不过现在只是一个六尺左右的方池,辖虽还可以投,但是投下去也就可以取出来了。”看来这“投辖井”就在济南趵突泉公园的金泉书院里,咱也没去过济南,不知道现在这口井还在不在了。  研究完标题,再研究内容。全诗翻译成白话,大致是这样的:  “车轮飞转咯吱吱,美女出嫁做新媳。吃饭喝水顾不上,只想和你结鸳鸯。亲朋好友不算多,前来祝贺乐呵呵。   那边树林一大片,很多野鸡树上站。美女长大要出嫁,带着美德来我家。喜庆欢乐受赞誉,终生相爱不离弃。   没有茅台五粮液,别闲酒水不好喝;没有海味和山珍,招待不好伤自尊。你的美德比我强,只好舞跳把歌唱。   登上高高山冈来,砍下柞树当烧柴。砍下柞树当烧柴,枝繁叶茂好木材。今生有幸遇到你,心潮澎湃多欢喜。   望望头上山外山,走走脚下路通天。四匹马儿并排走,六条缰绳如琴弦。抱你走下迎亲车,心里激动又温暖。”  “景行”就出在这首诗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维贤”可能是由司马迁在《史记 孔子世家》中赞美孔子时说的“《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一句话演化而来的。  对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止”在这里是语气助词)这一句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汉代郑玄的解释:“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他认为,“高山”比喻的是崇高道德,“景行”是指光明正大的行为。另一种是宋代朱熹的解释:“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他认为“高山”就是高山,“景行”是大路—如果这样解释,这个“行”应该读“杭”音,指道路。  这两种说法哪种更贴近作者的本意呢?如果只看是谁的解释而不看是怎么解释的,我同意郑玄的说法,因为朱熹解释的儒家经典有很多断章取义、牵强附会、甚至是胡说八道的地方。但是事实证明,从门缝里看人总是扁的。愚者千虑还必有一得呢,何况朱熹这么有名气的大理学家?在仔细分析之后,我觉得朱熹的解释似乎更合理些。  原诗讲述的是一个当上新郎官的傻小子在迎亲过程中的急切和兴奋之情,顺便也对新娘进行了赞美。男人结婚时处于眼馋肚子饿的状态,都会觉得自己的新娘美得跟一朵玫瑰花似的啊,但是等结婚之后吃饱喝足了,很可能就觉得老婆变成一棵狗尾巴草了,所以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并不是本诗的主旨所在。诗的每一节开头都以其他事物起“兴”(即言他物引起所咏之词),如前四节分别说了了车辖、平林、酒肴、上山砍柴,然后才说道结婚的事情,最后一节也应该是这个结构,以高山大路起兴,说的是在迎亲路上的所见。如果非要说这一句是新郎官在说崇高的道德和光明正大的行为,那么就与全诗的结构和意境都不太相符了,试想,换作是你,在结婚的时候还会有闲心想这些吗?   如果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单拿出来用来赞美别人,就像司马迁夸孔子那样,郑玄的解释也是说得过去的,虽然很可能脱离了作者本意,但还是被后人认同并沿用至今,是号召大家学习模范人物的光辉思想和先进事迹之典型用语。【第五十二句 克念作圣】狠斗一闪念这句出自《尚书 周书 多方》:“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话说周武王在伐纣之后不久就病逝了,由于他儿子周成王年幼,尚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就由武王的弟弟周公代行国政。七年后,周公了平定各地叛乱、稳定了政局,归政于周成王。周成王屁股还没坐热,忠于商朝的奄国企图反攻倒算,悍然发动叛乱。周成王火大了,亲自出征,和周公、召公一起平定了叛乱。得胜回京之后,各国诸侯都来朝见,周公代替成王训话,大意无非是说商朝自取灭亡,周朝人心所向,造反时没有出路的,赶紧死了这条心吧!史官把这次训话的内容记录了下来,就成了我们看到的这篇《多方》—“多方”就是众国之意。  和现在领导对下属训话一样,《多方》是周成王对诸侯国进行的苦口婆心的教导和义正词严的威慑,属于连哄带吓唬型的。很显然,“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应该归到是苦口婆心的教导这一类的,意思是说:圣人如果没有了“念”就会变成狂人,狂人如果能够克制“念”就能变成圣人。“念”是个什么东西呢?简单理解,就是指内心的想法。我们的内心经常会涌出很多个想法,只要意识还在,想法就不停地望外冒,特别是失眠的时候,无数个念头在脑子里闲逛,赶跑一个又来十个,脑袋都快挤爆了,那个滋味才叫难受。就算睡着了,“念”也不会轻易消停,它会让你做梦,一会上天了一会入地了,一会开心了一会生气了。  想克制住自己的行为容易,但是想克制住这个主导行为的“念”,实在太难了,比如你运气好在路边捡到一百万,你可能有过全部归还的念头,也有占为己有的念头,还有还一半留一半的念头,很多念头纠缠在一起,谁也不服谁,于是你就得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斗争的结果是你决定找到失主还给他,这样做够难能可贵的了吧?但是更难能可贵的是你连思想斗争都不用,除了物归原主之外,其他念头还没来得及冒头就被你“喀嚓”一下统统给扼杀了,这才是“克念”。“克念”是对个人修养的一种高层次要求,如果能够达到这个要求,你就可以“作圣”了。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曾经有过“灵魂深处闹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的说法,其实也是“克念”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  后来,儒家“克念作圣”这一很具哲学性、很有创意的说法被佛家看中了,经常被一些将经僧人引用,比如民国时期的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在《&了凡四训&序言》中就曾经说过:“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 狂克念则作圣。”   《了凡四训》的作者是明代的袁了凡。袁了凡是个释儒皆通的人,五十一岁考中进士。1593年,朝鲜由于日本入侵而向中国求救,明政府派李如松率兵援救,五十八岁的袁了凡担任军前赞画,相当于参谋长。李如松以和谈为诱饵,趁日军放松警惕发动突击,迅速收复了平壤、开城。虽然打了胜仗,但袁了凡却高兴不起来,他指责李如松用欺骗的手段对付日军实在有损大明朝的国威,并对李如松纵容部队滥杀无辜表示强烈不满(袁了凡先生仁慈到迂腐了,滥杀无辜固不可取,但连“兵不厌诈”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当的参谋长啊?)。李如松大怒,与袁了凡决裂,兵分两路,互不相顾,结果两路军队都被日军打败了。回国之后,袁了凡受到李如松的弹劾,丢官回家。袁了凡在四十四岁之前就用了十年的时间做了三千件善事,罢官之后更是参禅修习、乐善好施,并写了四篇短文来教育儿子,命名为“戒子文”,这就是后来的《了凡四训》。印光大师一生极力提倡和宣讲《了凡四训》,印光大师之后,净土宗的净空法师也是如此。在净空法师的影响下,陈晓旭剃度出家,并拜净空为师。此前,陈晓旭于2001年投资拍摄了记述袁了凡传奇故事的电视剧《了凡四训》。在陈晓旭病逝后,曾出现过指责净空法师的各种说法。  儒佛两家在“念”这个抽象而具体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如此说来,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改造而成圣?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这是一种什么说法呢?其实,人人成圣的说法本身没错,只要你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你就是圣了,而你能否成为公认的圣人,要看能否得到相应的认可。  圣人得到认可的操作方法其实非常简单,一种方法是通过大众造势,另一种是通过权威发布,孔子就是通过这两种方式成为圣人的。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早在1926年就说过:“春秋时的孔子是君子,战国的孔子是圣人,西汉时的孔子是教主,东汉后的孔子又成了圣人,到现在又快要成君子了。孔子成为君子并不是薄待他,这是他的真相,这是他自己愿意做的。我们要崇拜的,要纪念的,是这个真相的孔子!”  顾颉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据说,解放前日本学者看不起中国学者,只有对顾颉刚和陈垣两人推崇备至。但是这么有名气的学者,我们为什么没怎么听说过呢?这主要因为另一位学者:鲁迅。顾颉刚晚年在自传中写到:“我一生中第一次碰到的大钉子是鲁迅对我的过不去。” 鲁迅为什么和顾颉刚过不去呢?主要是因为顾颉刚奉胡适为导师,而鲁迅与胡适代表的是中国当时知识分子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和立场。解放以后,鲁迅被奉为“民族魂”,而顾颉刚和胡适等人一起,被打入历史的另册,直到1980年去世也没有翻过身来。另外,顾颉刚具有大胆的疑古精神,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并在1923年提出了“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等疑古观点,虽然顾颉刚后来发表声明说“禹为动物,出于九鼎,……这原是一个假定”,但还是遭到了的很多学者的强烈抨击,直到五十多年后,南怀瑾先生还在《论语别裁》中不点名地批评他。  顾颉刚认为,孔子在战国时期成为圣人,是大众造势的结果。当时天下大乱,大众希望有一个杰出的人来收拾时局,孔子这样的人成为众望所归,而且孔子的弟子很多,他的思想有人宣传,形成一种极大的影响力,所以大家希望他成为一个圣人,好施行他的教化来救济天下。到了汉武帝以后,唯儒独尊,孔子走上神坛成了教主,到了东汉,王莽等人以权威的身份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孔子为圣人。  其实,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人指出孔子是靠大众造势而成为圣人的,吴国的陆绩在《太玄经序》中说:“昔孔子在衰周之时,不见深识,或遭困苦,谓之佞人;列国智士,称之达者,不曰圣人,唯弟子中言其圣耳。逮至孟轲、孙卿之徒,及汉世贤人君子,咸并服德归美,谓之圣人,用《春秋》以为王法,故遂隆崇,莫有非毁。” 陆绩认为,孔子落魄的时候,人们认为他是个只会玩嘴皮子的棒槌,各国的才俊也只认为他是个通达的人,只有他的弟子说他是圣人,后来由于孟子等人的宣传才成为公认的圣人。  陆绩,就是《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在东吴舌战群儒时嘲笑的那位“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三国志 吴书 陆绩传》中记载:“绩年六岁,於九江见袁术。术出橘, 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 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陆绩的父亲庐江太守陆康与袁术交好,陆绩六岁的时候,和他父亲一起去拜见袁术,袁术就拿出橘子来招待客人。大人在那说话,小孩就在旁边吃橘子。小陆绩觉得这橘子真是太好吃了,就偷了三个,古代的衣服没有口袋,只好藏在袖子里。等到告辞的时候,陆绩向着袁术拜别,三个橘子就都掉出来了。袁术一看,就逗小孩玩:“你来我家做客怎么能偷我的橘子呢?”陆绩说:“本想拿回去给母亲尝尝的,没想到露馅了。”这个故事后来入选了《二十四孝》,成为孝之典范,不过也有人怀疑陆绩在作秀或在说谎。我们经常不惮用最坏的想法去推测别人和用最好的理由去开脱自己。童言无忌,我更愿意相信小陆绩的怀橘行为是出自一颗纯洁的爱母之心。  如果小陆绩当时就是纯粹为了给母亲带几个橘子吃,根本没有其他的念头,那么他是否算是“克念作圣”呢?我看差不多了,至少在彼时彼刻。那他为什么没有成为圣人呢?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努力去“克念”,最后能成为圣人吗?其实,“圣人”只是一个标杆,在合适的条件和时机下,统治者会选择一个非常高的标杆树在那里,剩下的事情就是鼓励大家朝这个标杆的高度去努力,“人人成圣”只是鼓励的口号,就像训兽师手里的兽食一样,引诱你不断向更高的标准迈进。&&&& &云南金版葫芦丝名曲&&& && & & & & &&&& &&&&&&
欢迎转载:
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危险善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