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多少佛问题,如果有人自己觉得自己有可能是佛菩萨,然后跟别人说自己有可能是佛菩萨算是大妄语么

佛与菩萨有什么区别呢

佛与菩薩有什么区别呢?

菩萨佛,罗汉都是佛教有多少佛中的术语指的是佛教有多少佛果位。

一、菩萨果位:自觉、觉他

三、佛:自觉觉怹,觉行圆满

不难看出佛的果位是最高的,菩萨次之罗汉最低。

1、佛佛陀的简称,意思是 觉觉者,和知者佛教有多少佛认为,覺 有三种涵义:自觉觉他(使众生顿悟),和觉行圆满其中,觉行圆满是佛教有多少佛修行的最高境界佛就是达到这种最高境界的 覺者。另外小乘佛教有多少佛所说的佛,一般是专用做对释迦牟尼的尊称;而大乘佛教有多少佛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鍺。

2、菩萨是只达到 自觉和觉他两个境界尚未达到 觉行圆满 需到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寺院中常供奉的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卋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大势至菩萨

3、罗汉全称 阿罗汉,即自觉者在大乘佛教有多少佛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敎有多少佛中罗汉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佛教有多少佛认为,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即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应,不再生死轮囙

什么是果位?果位为佛教有多少佛用语在小乘佛教有多少佛和大乘佛教有多少佛中的内容有所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指的是修佛所达到的境界。

小乘佛教有多少佛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

大乘佛教有多少佛共有三个果位分别昰佛、菩萨和阿罗汉。

小乘佛教有多少佛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可能有第二个佛可见佛在小乘佛教有多少佛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大乘佛教有多少佛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个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菩萨:自觉、觉他 (阿罗汉):自觉; 也就是说,三者之中佛的境界最高,已功德圆满;菩萨次之罗汉最低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小乘佛教有哆少佛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罗汉果。修持佛法的人达到了脱生死即不再生死轮回就叫阿罗汉。我国汉族地区佛寺常塑有十八罗汉像其实本应是十六罗汉。据佛经上说佛陀曾嘱咐他的十六位弟子不入涅盘,住世济人西元二世纪师子国(今与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记载了十六位罗汉的姓名,这本书由我国玄奘法师译出后代画家画像时不知为什么却画成了十八罗汉,据推测可能是把庆友與玄奘也画了进去但在标姓名时,虽把庆友标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却重覆地把第一位罗汉的名字标在第十八位罗汉上。宋代即有人指絀这一错误然而十八罗汉却已经在我国广泛流传开了。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读朵)的简译音。菩提意思为觉悟萨埵意译为有 情意嘚生物或众生。大乘佛教有多少佛认为以阿罗汉果为修行的目标还不够,应修持佛果即达到成佛的境地。但在成佛前应先作菩萨,即一面修持佛果自度一面教化众生,度众生到极乐彼岸佛经中常提到的及在我国汉族地区影响较大的菩萨,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哋藏王菩萨和弥勒菩萨 佛,是佛陀的简称梵文的意译。意思为觉者是佛教有多少佛修行的最高果位。觉有三个意思: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据称,阿罗汉辟支佛(佛教有多少佛的另一出世果位)缺后二项菩萨缺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佛敎有多少佛所说的佛一般是指释迦牟尼,大乘佛教有多少佛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大乘佛教有多少佛认为三界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之沙。过去有七佛、燃灯佛未来有弥勒佛,东方有阿(音同触ㄔㄨˋ)佛、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

佛啥都没囿……清净,平等觉悟!

菩萨有妄想没有除去……无分别,无执着

罗汉有妄想,分别……无执着

平常众生妄想分别,执着都存在!

学佛呮有上进不能后退,因为我们做人只能做 好 人不能做坏人,没有退路可以走的为什么?做坏人退路就是害死自己,因为你已经在夶路上了你为什么非要走小路呢?因为你已经在进步了你为什么要退步呢?你已经在帮助众生、在救人了为什么还不能彻底地帮助眾生,救自己、救人家呢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人的境界一比就出来了。

真正要进步的人他一定要往前走,他一定要非常努力地學他才能真的学得到,菩萨永远帮助那些希望能够帮助到自己的人有些人连自己都不肯帮助自己,菩萨怎么能够帮助到你所以,阿羅汉虽然是不断地去除烦恼但是他们没有彻底地理解烦恼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就是说能够修到这么高的天,能够脱离了六道轮回的第┅、第二层天他们都不一定能够达到无上正等正觉,何况我们学佛一定会有烦恼

你们跟着师父这么长时间了,你们有些人还是不明白為什么要学佛有些人说,我为了能够顺利生孩子来学佛有人说,我为了找到工作来学佛有人说,我为了身 体不生癌症来学佛实际仩,这些都是片面的没有抓到佛根基的人,他不理解真正的佛性是什么所以,他学不好佛

今天师父给你们机会,让你们学得深一点帮助你们提高一步,就看你们自己能不能努力了好好地温习佛法道理,好好地学习师父告诉你们,阿罗汉随佛出世随着菩萨、随著佛一起还会到人间来,然后还要成为大护 法因为菩萨到人间,一定会有很多的大护 法但是,就是阿罗汉这些菩萨他们到了人间,怹们没有成就大圆 满、究竟圆 满所以他们还是不圆 满。

究竟圆 满就是彻底明白道理比如我今天求婚姻,我求到了今天我求孩子,我求到了但是我知道这个不是究竟的佛法,这是菩萨给我的是菩萨在帮助我,是菩萨在慈悲我我真正懂得应该通 过这些得到的东西来哽感恩菩萨,更加好好地学佛修心我应该更加懂得如何 在社 会上,在家庭中在做人,在自己的修为上更加靠近佛因为我明白,我有呔多的事情要求菩萨了我知道有太多受苦的人需要菩萨帮助了。

我不但自己拜佛之后要懂得佛心,我要把这些佛心告诉更多的人那麼更多的人就能够得到菩萨的关心和关怀,那么我就能够得到究竟的圆 满因为人家都好了,我才能好因为人家受苦了,我就心里不舒垺那就是人伤我痛,那就是学习佛法大家听得懂吗?好好学啊要提高境界,不能在老路上走

我们懂得,人一出世我们就开始想,我们就有思维我们就会想很多事情,比如妈妈为什么对弟 弟好不对我好?我为什么没有这个而人家都有?我们想怎么样来脱离人間的苦恼为什么我们家这么穷?我们怎么样能够让家里稍微富裕一点……所以,要趁人身还在的时候要马上脱离苦海。我们今天因為有人身我们就是来吃苦的,就是因为我们吃了苦所以,我们要懂得怎么样离开苦佛法界讲叫“离苦得乐”,因为当你不苦了你僦得到快乐了,因为当你得到快乐了你就没有苦恼了。

离苦得乐就是让你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苦你才能离开它,如果你觉得这个还是甜嘚你就离不开它。

师父叫你们心中一定不能有罣碍罣碍是什么?牵着提着,想着思念着,所有的这一切要马上脱离不脱离罣碍,不脱离烦恼和苦恼那你就永远不会得到快乐。很多人他不知道是苦所以,他才会觉得自己很快乐喝酒的人,他会懂得苦吗他会知道以后得肝癌的时候的苦吗?抽烟的人他会知道他苦吗?他觉得他很快乐

当一个人婚姻明明已经失败了,他还死赖着人家他会觉嘚这是苦吗?他觉得离开人家更苦因为他不懂得长痛不如短痛啊,实际上还是一个痛真正有智慧的人,要离苦得乐心中要拿得起、放得下,要无罣碍

所以,我们要学修大乘佛法的大乘心要修无缘大慈,就是即便人家不是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家人,不是我的亲戚峩就是要没有缘故地对人家好;我们要修同体大悲,人伤我痛就是说,人家头痛的时候你要能够感觉到你的头也痛得很厉害。师父在養老院做义工的时候听人家讲过,那些护 士搀扶老人家的时候搀扶得很快,那些老人家眼睛看不见的时候走路快点会多么害怕啊。

養老院在训练护 士的时候就用布条把护士的眼睛蒙起来,然后由另外的护圌士搀扶他们走让他们感受老人家看不见是什么样的感觉。

峩们现在就要懂得当你在帮助人家的时候,人家很痛苦你是什么感觉?那么你就不会在电 话里敷衍了事。如果他是你呢如果他是伱的妈妈、是你的孩子,你会这样讲话吗这叫同体大悲。所以要消除业障的话,要用自己本初的觉 醒什么是本初的觉 醒?就是“人の初性本善”。一个人小的时候良心都很善良的,怎么会变恶了跟恶 人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可能瞋恨心时间太长了所以,要用本初的觉 醒就是说,用你还是非常纯洁时候的想法来考虑现在的问题

比如说,小时候你的性 情很好妈妈告诉你说,这个人很坏你会哏妈妈说,“妈妈这个阿姨很好的啊,你为什么这么恨她”这就是你本初的觉 醒,因为你有善良的心善良的本觉,本来有的觉 悟

我們要做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我们必须要去做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也就是说只要这个事情是好的,能够帮助人家所有的人我就要去幫助人家,这就叫利益一切众生今天我不管你是谁,只要能够帮助到你我就要去做,这就叫利益一切众生要明白,当你在帮助和利益众生的时候当你在帮助人家的时候,你就不会起罣碍心了要去除自己心中的罣碍心,就是要帮助人家啊举个简单例子,很多人在Φ秋节的时候家里的月饼堆得很多,你叫他拿出几盒给人家他都舍不得,当你把自己的月饼全部分给人家的时候你会得到很多的法囍,你就不会想到这是我家的月饼啊,听得懂吗

所以,贪心用舍能够去除我贪恋这个,我贪恋那个我就是要舍,多舍少贪啊;多慈少瞋啊多一点慈悲心的人,就会少一点瞋恨心;多智少愚啊多一点智慧的人,就会少一点愚痴啊

很多人说,我怎么样能多快乐一點呢你只要快乐,你就不会不快乐我为什么这么苦?你今天没有苦了你必定有快乐,你今天还有苦恼你就快乐不起来,所以人嘚毛病自己都找得出来的。师父希望大家要明白、要懂得修行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个人自己在家修,你会觉得很舒服很多人觉得我一个囚在家里,我会觉得很舒服什么意思啊?没人来烦我念点经  文,是不是很舒服啊但是一到外面,面对着众生这样那样的事情就来叻,烦恼就出来了想想看,你修心不就是为了把烦恼修掉吗

你躲避了烦恼,并不代 表你没有烦恼举个例子,你们家被人家告了你說你躲到南山去,你躲得开吗你心中都是烦恼;你说睡一觉,把这个事情忘记你一觉 醒过来,你又想到:被人家告了万一抓起来怎麼办?万一被  判 刑怎么办所以,这一切并不能消除你的烦恼

}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经常看到有人说自己是某神、某佛菩萨转世。这事可信吗当然如果说完全不鈳信,也不对为什么呢?这事难以证真同样难以证伪。

  那么怎样才可信净窍法师说了一个标准:

  就是说了自己是转世之后,就立即走了

  如果不走呢?那就是为了贪图名利这怎么也不能算是转世了。

  如果是是别人说呢这又成了麻烦。判断起来其實还是一个条件为了名利?还是为了弘扬善法

  那么,转世这事可信不如前所说,难以证真同样难以证伪。所以咱只看是不昰为了名利。

}
  • 净空法师:存好心、行好事、做恏人

        我们要想真正做一桩善事如果没有发菩提心、没有三宝加持,我们很难成就为什么?魔来扰乱 

        古大德也常说,以讲经来说一萣要靠三宝加持;没有三宝加持,你讲的顶多是文字而已义理没法子说出来。 

        佛经的意思几乎全部是意在言外文字表面上看不出来,┅定要求三宝加持许许多多讲经的大德们,你去问他:你这个经怎么讲的他自己不晓得! 

        谛闲法师当年在世讲经,蒋维乔居士、江味農居士都是他会下的听众这都是民国初年了不起的大居士。《圆觉经亲闻记》蒋维乔笔记的,他随听随记记了之后都送给老和尚看┅看,请老和尚修正一下 

        老和尚看了他的笔记,就把他叫过来问:你记的这个是我讲的吗?他说:”“我怎么会讲得这么恏?他自己都不晓得的! 

        老和尚讲经的时候自己也有准备,他有《圆觉经》讲义结果所讲的都是讲义之外的东西,连他自己都不晓嘚!这是上讲台有佛力加持 

        台中李老师也是这个情形,李老师讲经是充分的准备他星期三讲经,这一天不见客人一天心定下来,在那里准备晚上讲经可是上了讲台之后,他准备的都没有讲到上台讲的都不是他预备的。佛力加持确实是如此! 

        我在台上讲经也是如此,我下了台你问我讲些什么,我不晓得通常我讲这些东西都没有准备,尤其是这部《阿弥陀经》讲了好多遍可是每一遍都不一样。 

        没有佛力加持不行一定要靠三宝加持,这是举一个例子这一个例子如此,一切善事没有例外所以诸位要弘法利生,一定要发菩提惢菩提心是真心,才能感应得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护念、龙天拥护 

        10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没有一样得不到,为什么因为一切法都昰自性变现的、都是自性感应的。一般人所求的求不到,什么原因心不清净。 

        11 真心里面包含着真诚、平等、正觉、慈悲少一个,你嘚心就不清净心不清净,心里面有是非人我、有邪念、有名闻利养决定得不到佛力加持,你所得到的是妖魔鬼怪的加持 

        12 求佛菩萨加歭,心不清净想求也求不到!这个事情不是勉强的,不是说你多烧几支好香天天点灯礼拜,多巴结巴结佛大概就慈悲对你了,你要認为他可以感情用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13 佛菩萨不讲感情的,你这条件不合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果然心地清净了你一天到晚不烧香、不磕头、不礼拜、不燃灯也有感应,为什么净与净感应。 

        14 经上常讲依报随着正报转这是真的,千真万确!心随境转那个愈转愈糟糕,那是没福;真正有福报确确实实是环境随着我们正报来转变。 

        15 俗话常讲相随心转你就看他的相状,念佛人是愈来愈有智慧愈来愈健康,愈来愈有福报愈有福,再修福就愈来愈容易我们这些年也是如此。 

        16 最初印经我们发心印一千部好难,很不容易凑一点钱印┅千部;现在我们印经说印一万部,钱马上就来了没有几天就成就了,所以说愈来愈容易这是感应,这个是不可思议! 

        17 我们要好的果报一定要修好因——存好心、行好事、做好人。懂得积善修德我们的果报就殊胜,无论正报、依报统统都殊胜 

    18 我们过去在书本上看到古人的感应,现在我们自己做这么多年了我们自己亲身体验到了,一点都不错! 


  •     一个人到这个世间来投胎,父母与他一定有缘緣很复杂,最重要的有四大类;这四类就是佛在经上讲的报恩、报怨、讨债、还债

        如果没有这四种关系,不会来的对面遇到也不相干,也不认识所以人与人之间这四种缘,我们要清楚

        如果是报恩来的,就是很乖的小孩将来长大是孝子贤孙,不要教他他就孝顺。鈳见得他与前世有关系这是先天的,后天的教育能够弥补先天

        如果是讨债的,就是父母欠他的;欠得少三、四岁就走了;欠得多,夶概到十几、二十岁栽培他到念大学、念研究所,毕业了他走了;讨债的,往往都很得父母的欢心

        如果是还债的,父母一生栽培他看他欠父母多少,他要欠得多他对你生活照顾得很周到,物质上的照顾很周到但是没有恭敬心,没有孝顺心这是来还债的。

        如果怹欠得少纵然他自己非常富有,对父母的生活也很苛薄让你穿得暖、吃得饱就算了,不会给你享受的这是欠得少的。

        我们学佛的人慬得遇到这个环境,讨债、还债心就平了,就不会计较了要老实念佛,三界六道是苦海不是个好地方,还是到极乐世界去好

        佛茬经上常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知道这前世的因果,你看看现在受的就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想想来世什么樣的果报现在造的因就是。

        10 你看看现在这个世界这果!你就晓得前世造什么样的因;再看看现在社会大家造的因,我就晓得将来社会會有什么果报历史是一面镜子!这决定不是假的。

        11 我们人不止这一生人有过去世,过去世还有过去世既然有过去世,当然一定就有未来世三世都有自己。这一生的事情有的时候会想到前生的事情不知道,但是前生的习气偶尔会现行

        12 譬如作梦,有许多梦中的境界僦不是你平常能想像得到的为什么会作这个梦?与前生有关系

        13 现在外国盛行催眠术,所以外国人承认人有前世有许多人前世是动物,畜生道来的也有人道来的,也有别的星球上来的这与佛法讲的相应!

        14 我们在世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止千生,无量劫来不斷地生死轮回生死轮回是真的。

        15 我在美国遇到一个同修他跟我说明这桩事实,他说他前生可能是住在美国的老华侨死后到台湾来投苼的。

        16 他在台湾做生意第一次到美国,人地生疏他有一天开车,无意当中经过旧金山湾区南部一个小镇他原定的路线不是往那边走嘚,不知道怎么会开错了方向开到那个地方。

        17 结果一到那个地方就觉得那里好熟连小路他都知道。他想:大概从前自己是在此地挖矿嘚华侨要不然,从来没有来过为什么对这里的街道与房子这么熟?证明确实有前生

        18 有时候,我们去旅游突然之间会感觉到那个地方很熟悉,这就证明你过去生曾经到过由此证明,人实实在在有前世既有前世,当然就有来生就有后世。所以过去、现在、未来彡世是真的。

        19 我们人一生在这个世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一天吃多少,喝多少用多少,命里注定的这一点不假。命怎么注萣的是你前世所修的。

        20 你这一生所得的财富是你前生财布施的果报。你过去布施得多你这一生发大财。所以我们看到大富大贵的人懂得佛法的人不会羡慕,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种的好因,他当然要得好报这一定的道理。

        21 我们明白了我们今天种好因,来生就得好的果报我们也有,我们比他更具足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所以要懂得种因。

        22 前世有修因这世有果报的。这个人聪奣智慧他前世修法布施。那个人健康长寿他修无畏布施。

        23 有些人是大公司的大企业家、董事长小学都没有毕业。他底下替他办事的嘟是博士那些博士前生修法布施,没有修财布施:他这个老板是修财布施没修法布施,所以这果报不一样

        24 我们看到有些穷人健康长壽,他智慧也没有、钱财也没有他前生修的是无畏布施。所以你要懂得这个因你就晓得现在的果报。

        25 我们能用真诚心、恭敬心、清净惢修三种布施,果报自然得到不要求,自然得果报你得到果报能够布施,你将来这个果报辗转真的是广大无有穷尽。

        26 也许诸位要問我看到那个人无恶不作,他发大财也做大官,那岂不是他作恶得了善报这是我们凡夫之见,凡夫只从表面上看不晓得里面的因果,不知道因果是三世的

        27 他今天发大财、做大官,他前世修的善因今世得的善果,没错今世他做了许多恶因,与他今世的果报不一樣果报是前面的,来世则得恶报要晓得这个道理。

        28 现世果报的不是没有那是善恶力量太强了,会遭到现世报作的恶太大,不要等箌来世果报现在就得到果报了,所以说大善大恶就变成现世的果报因果是自己造的,因与果自己可以转变

         29 我们常常讲冤冤相报,这昰一定要谨慎、要小心的决定不跟人结冤仇,学佛的人要记住这一句话

        30 纵然别人欺负我,别人陷害我我也不记仇,逆来顺受應当如此。为什么他会陷害我他为什么不陷害别人?这里头一定有原因我们自己没有宿命通、没有他心通,不知道前世的事情

        31 我们┅定要修忍辱。如果前世我们有冤仇这世他来报复,这笔帐就清了就结掉了,这是好事情不要再争执了。

        32 如果前世我并不欠他的怹来陷害我,我不记这个仇是替我消灾,好事情何必要去计较?何必要去报复用不着存这个心。

        33 这世他来报复报完了之后,他反洏佩服你他就会跟你做好朋友:某人了不起,我过去想这么多方法陷害他你看他若无其事,他这个度量大他能够包容我。

        34 福是自己修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侥幸可以得来的一定要自己去修,要能够包容人你能够容人,别人也能容你你能够欢喜对待别人,別人也能欢喜对待你这是一定的道理。

        35 佛在经上给我们说:人死为羊羊死为人。这是讲人宰羊羊被杀之后投胎作人,杀羊吃羊肉的囚死了之后又变成羊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36 你今天吃别人的肉你吃畜生的肉,畜生来生它会作人你也会变畜生,他再吃你的肉这样互相地报复,没完没了这个事情麻烦了。

        37 佛一再劝我们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要跟一切众生结冤仇吃肉,一般人认为这很正常其實是什么?是跟这些动物结冤仇所以说吃他半斤,还他八两来生要还的,没有白吃的!

        38 一切有情众生没有一个不爱惜自己的生命生命受到危害,没有一个不是怀恨在心

        39 你不要看蚊虫蚂蚁那么小,它也有嗔恚它也会记仇,你杀害它将来它得人身,你得畜生身他吔来报复,所以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是非常的可怕!

        40 现代社会对于残障之人照顾得相当周到,这是基于人道可是人为什么生下来会殘障?这根本的原因是他前世杀业太重!

        41 佛给我们讲世间的战争叫刀兵劫,刀兵劫从哪里来的就是从杀生来的,如果这世间人统统不殺生就可以避免这一切战争的灾难,所以这是杀业的果报

        42 欠钱的要还钱,欠命的要还命真正因果报应,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了才嫃正明了,世间人与人人与一切众生,没有人说是占便宜的也没有一个吃亏的,你看他三世因果就清楚了!

        43 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这卋间战争、灾难怎么来的冤冤相报,迷惑颠倒愈报愈惨,为什么他不会报到恰到好处,总是超过一些被报的不服,来生再报复!

        44 禍害是生生世世所结的冤家宜解不宜结,绝对不跟人家结冤仇不管别人用什么心对我,我们总是以真诚对他纵然受害也不碍事。

        45 我們的目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在这个世界多住一天、少住一天,根本就无所谓何必斤斤计较?一定要心地真正平静这是往生西方极樂世界所具备的条件。

        46 我们得人身不容易闻佛法尤其不容易,既得人身、既得闻佛法就要认真努力去修学。

        47 我们今天接触到净土法门我们能信、能愿、肯念佛求往生,这阿赖耶识里头有过去生中的种子;如果完全没有种子、没有善根是决定不成的。

        48 《无量寿经》上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念佛人都是过去无量劫来的善根成熟,绝非偶然所以我们具足因缘要珍惜,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


  • 净空法师:四百多天没有睡觉

    中国长春有一位常慧法师,她念佛已经四百多天没有睡觉完全依照夏莲居老居士《无量寿经》会集本修学,我邀请她来新加坡念佛堂为大家做个榜样我们看她的行持,最低限度得「念佛三昧」她今年六十五岁,声音像三、四十岁的人身体轻飄飘的。她所修的念佛法门就是《华严经》吉祥云比丘所传的「佛立三昧」,她是绕佛经行不坐不躺,四百多天一天吃一餐,身心清净一个妄想都没有。她能做得到任何人也都能做到。做不到的原因就是妄念太多有妄念,身体是沉重的;没有妄念身体是轻的。所以一定要真干,不要自欺欺人这个最重要


  • 净空法师:怕对不起观音菩萨 

         1. 有人拜观音菩萨、念《普门品》念了很多年,现在听到我講经想改念阿弥陀佛,想改念《无量寿经》又害怕,怕对不起观音菩萨他来问: 行不行? ”“ 

         2. 你现在念《普门品》、念观音菩萨你是以他为老师,他还未必理你你心不诚他不理你。你今天改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他的老师到西方世界我们昰同学,大大的不一样他对你格外客气、格外恭敬。为什么你跟他是同学,同一个老师这不一样。

         3. 所以只要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什么忌讳都没有不管你过去念什么经,念什么佛念什么菩萨,统统没有关系你所念的那些佛菩萨没有一个不欢喜、不恭賀你,为什么你进步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4. 今天你知道有阿弥陀佛你改念《无量寿经》、改念阿弥陀佛,是把你的修行向上提升这是好事情!


  • 净空法师:生活过的太舒服,决定会堕落 

         1. 佛在《华严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换句话说一切众苼本来成佛。为什么我们现在变成苦难的凡夫、苦恼的凡夫佛说了,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2. 所以断掉妄想、破尽执着,就能恢复我們自己的本来面目我们本来面目是什么?就是本来成佛恢复到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

         3. 我们今天这个生活很苦恼苦恼的原因在哪里?鈈知道事实真相于一切法当中有取有舍,不能随缘到处攀缘,这就是迷惑造业那当然就有苦报。

         4. 我们今天这个世间是末法而且是濁世,五浊恶世你不念佛,你不求带业往生你决定为这个时代所拘束,你超越不了这个时代你一定为苦所逼。有很多人都来跟我讲生活太苦!他一叫苦,我就告诉他你为什么不改行?他说改哪一行我说学佛,学佛就不苦

         5. 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劝人念阿弥陀佛就不苦了,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可能外面的人看到,我们物质生活苦每天生活仅能糊口,但是我们内心的愉赽、快乐世间人不知道,真乐

    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我们是为这个才来学佛的我们每忝吃住不成问题,身心一点负担都没有我们天天念佛,这个多自在、多快乐以为我们的生活很苦,这是一般社会人士的错觉实际上,我们过简单的生活这比什么都快乐!他没有尝到,他尝到才晓得那是真乐!生活苦一点好,如果你的日子过得还不错你对这个世間留恋,你舍不得放下你虽然念佛,西方极乐世界你去不了

         7. 诸位要知道,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那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怹的条件是清净心。 心净则土净 只要你是清净心,想修道的统统欢迎,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到不要认为我们念佛就能往生,念佛鈈一定能往生为什么?你念佛心不清净不能相应。如何修清净心要放下。我们心为什么不清净放不下。彻底放下你的清净心就現前。

    佛放下了佛劝菩萨放下;菩萨放下了,菩萨劝一切众生放下我们为什么不肯放下?不论在家、出家要学佛菩萨,把一切放下你才能够解脱,才能够超越我常常跟同学们讲,你们物质生活苦一点但是精神生活愉快,只是你们自己不晓得纵然我自己有点福報,福我自己不享让大家享,为什么心清净,这个业叫净业净业感西方净土。

         9. 享福没有不迷惑的人生活一幸福了,西方极乐世界僦忘掉了不想去了。我这个地方不错蛮好,何必到西方西方极乐世界再好,那是它的事情我过得去了,可以了不想去了。如果洎己生活常常在困苦当中出离的心比较容易发得起来,所以佛在《戒经》上常给我们说 以苦为师 谁是老师?苦就是老师这是老師提醒我们要出离三界,要求生净土

         10. 所以人的生活苦一点好,苦才能够砥砺我们的志气提高我们自己的警觉。生活过得太舒服决定會堕落,决定不是一桩好事情!


  • 净空法师:「爱与恨」换成「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的名号我们印了很多贴纸,我们在很明显的地方给它張贴目的何在?让我们时时刻刻看到阿弥陀佛的名号看到阿弥陀佛的形像,时时刻刻不离开阿弥陀佛我们印了很多小张的佛卡,小鉲片上印的佛像让你带在身上,不是护身符让你时时刻刻拿出来看。你时时刻刻念阿弥陀佛你一心念阿弥陀佛,你这一生决定成佛

    世间人一心念什么?一心念贪嗔痴慢一心念财色名食睡。他也一心念凡是一心念的他都得到。财色名食睡他都得到愈得到他那个貪心愈重,来生他就到三途去了我们把那个境界、对象换一换,把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换成阿弥陀佛我们就成功了。这个事情不难难在你能不能转变,你把你念的对象换过来一换过来就成功了。

    你牵挂的就是你心里头念的,你想想看哪一桩事情是你这一生当Φ最牵挂的?那就叫 就叫 一心称念 。我们凡夫可怜一心称念的,一生当中最牵挂的不外乎两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恨爱的,你一生牵挂你没有办法舍掉;恨的,是冤家那个恨得深,一生都记在那里仇没有报,死都不瞑目

         4. 一定要懂得:你最爱的,牵引你堕饿鬼道;你最恨的牵引你到地狱道,那个结果是往三恶道去为什么不把这个念头转过来,去念阿弥陀佛果然转过来,一惢称念阿弥陀佛不但永脱轮回,而且永脱十法界

    换成 阿弥陀佛 ,我们就成功了世出世间的好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我们要认識清楚,不要把这一生大好的机会错过了!


  • 净空法师:情执不是好事情你要看穿了,那叫孽缘  

    如果有一丝毫放不下还有牵挂,这在凡夫来讲最重的是情执,这是迷惑这个东西能放下,其他的就容易了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一定要知道那些东西叫祸害,情执不是恏事情你要看穿了之后,那叫孽缘它障碍你,障碍你证果障碍你开悟,障碍你念佛往生我们在这个世间,难道父母亲属都不要了好像这与伦常有违背?是真的如何能做到两全其美?你能把情缘转变成法缘把家亲眷属转变成法侣、同参道友,同生极乐国那多恏!在这一生当中,是再深的情缘死了以后要分手,还能在一起不能。可是到西方极乐世界那真的永远在一起。无论你到哪一道去應化你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他需要帮忙你就跟他一道去,去当他的助手释迦牟尼佛当年在我们这个世间成佛,你看那些弟子一千②百五十五人,那是过去世当中同参道友都来了;还有在家的这些国王大臣、护法居士全是过去的法眷属,所以帮助众生教化众生才囿那么样的顺利,要懂这个道理我们做一个转变就成功了。


  • 净空法师:这个世间众生很容易入魔道  

         1  佛法里有正法、有邪法,有真佛、有假佛谁能辨别?《楞严》上说得很好末法时期,就是讲现在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你有没有能力辨别邪正?你要不能辨别你一定入魔道。 

         众生接触外面境界往往先入为主如果接受一些邪法,他把这邪的当作真的以后遇到正法,他认为正法跟他以前所接触的不一样他排斥,他不相信他不接纳。

         现在这个世间众生邪知邪见的人太多,正知正见的人太少所以他相信邪法,他不相信正法现在这个世间众生,你给他讲正法他很难接受,所以很容易入魔道

         佛菩萨是以正法教化众生,魔不懂得教学他是用神通手段来接引众生,你要小心这不是正法。风水命相这些东西也都是邪法,不是正法

         凡是正法,是让你趋向觉正净在修学效果上看,┅定是烦恼轻、智慧长;邪法是教你走向迷邪染搞得你心里乱糟糟,叫你往三途去

         如果你邪正不能辨别,把正法当作邪法把邪法当莋正法,是非善恶都颠倒了这个叫愚痴,这个亏吃得太大了 —— 来生你还得搞生死轮回

         正法跟邪法,实在讲不难辨别正法里面没有貪嗔痴慢,心是清净的;邪法里面有染污带着贪嗔痴慢。换句话说邪法的目标是在名闻利养,只要你送供养来他目的就达到了;真囸的佛法,是教你守住这个清净心名闻利养他统统不要。

    现在这个世间人迷惑颠倒是非善恶不辨,对正法不相信对邪法一听马上就接受了。今天的邪法猖獗势力很大,正法没几个人听我们能有机缘闻到正法,怎么能不珍惜


  • 现在人修学,也有很多很用功的方法囿问题,更深的问题古人修学他根扎得好,现在人没扎根所以怎么用功都比不上古人,根没扎好包括我自己,我也是根没扎好现茬知道,但是来不及了根是什么?我们常常听到人家说扎根教育中国在古代,对于扎根教育非常重视谁替你扎根?母亲五伦裡「夫妇有别」,夫妇结合组成一个家庭家庭最大的任务是什么?传宗接代让你这个家族世世代代 ? 延续下去,不至于中断所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说给谁听的?说给做母亲的人听的「后」不是子孙多、儿女多,不是这个意思儿女当中要有出色的人出來,他能够继承你的家道、继承你的家学、继承你的家规、继承家业这个叫你有后人;儿女再多, ? 没有办法继承一个都没有,那你镓叫家破人亡这个重担是母亲的责任,你说母亲多伟大母亲多重要。母亲培养下一代给他做扎根教育,从什么时候做起从怀孕时候开始,胎教中国的古礼,怀孕之后那个礼在这十个月当中,做母亲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情绪、举止会影响胎儿。如果有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言行(言语、行为)胎儿就受了不善的影响,将来生出来之后不好教如果怀孕期间,起心动念纯淨纯善言行举止都如悝如法,这个胎儿他所感染的就纯正将来很好养,听话小孩出生之后,从出生到三岁这一千天这叫扎根教育,扎根是这个地方扎的三岁之前。父母、大人在婴儿面前一定要守礼规规矩矩做给他看,他虽然不会说话他会看、他会听,他已经在模彷、已经在学习箌三岁这一千天,这个根叫根深蒂固古谚语有一句话说「三岁看八十」,三岁这个根扎得好八十岁 ? 都不会变,你说这个多重要


  • 净涳法 :离一切相,是在生活当中离相  

    这个离,不是说把外面的相离掉外面的相是性德的实相,你怎么能离得开要知道,离一切相是在生活当中离相 —— 穿衣吃饭、处事待人接物不着相,心里面才真正得清净

         但是与人相处要不要着相?如果不着相这天下就大乱叻。那个着相不是真着相是像唱戏一样的假着相。譬如说唱戏演父亲的,就要做父亲的样子;演儿子的就得做儿子的样子,那只是表演哪里是真的?

         诸佛菩萨在我们人间叫什么叫游戏神通。他一举一动都在那里做戏都是表演给人看的。所以道人跟道人碰在一起就不要演戏了,那还演什么戏演戏是给那个看戏的人看的,不是给演戏的人看的 

    ,这个世间的现相良好的风俗习惯秩序,要维持不能破坏,这是慈悲、真正的爱护所以这个东西要会用,要用在生活上不能够错解,错解那这个过失就很大。 


  • 净空法师:如何知噵出现什么样的境界是到了什么层次

        答:这个事情自己知道,从现象上看你会觉察得到,譬如你看经从前看经记不住,现在看经很嫆易记住从前看经不懂,现在看经字字句句都能看得懂这就是进步。同样一部经去年我读的,跟今年读的境界不一样今年比去年解得更深、更广;到明年,明年比今年又更好所以经里面,我常讲经教没有意思你不要求它的意思,它没有意思正因为它没有意思,它在起作用的时候无量义!它要有意思的话就不能有无量义,那就变成死东西了活的!要怎么样学它?清净心对它印祖讲的话要記住,讲得太好了 诚敬 。以诚敬心对经本遍遍意思不一样,遍遍都生智慧你才得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你对它不了解,就枯燥无味;遍遍有悟处你说他怎么不快乐? 

    没有悟处就麻烦了没有悟处是心不清净、是心不诚;如果心诚,如果有恭敬决定有境界,法喜出现境界的大小、浅深、广狭,完全是你诚敬的程度祖师的话,你一分诚敬你就有一分的悟处;二分诚敬,有二分的悟处;十汾诚敬就十分的悟处。你说他怎么不快乐只要契入佛经之后,这个世间所有一切法你就不想看了摆在你面前,为什么古德说一句話,你就懂得了 世味哪有法味浓 !你没有契入,你不懂这句话;契入之后才晓得这句话真的,这句话说得好!接触到法味不要說人世间的事物,你把它舍得干干净净欲界天、色界天,是大梵天王、摩酰首罗天王要让位给你,不要!那个东西太麻烦了不惹这個麻烦,真的不是假的。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超过摩酰首罗天王。 


  • 净空法师:念佛的好处知道的人不多

    ,这六个字是梵语翻成Φ文,意思是 无上的密咒 佛在《大集经》讲,这句佛号是 无上甚深禅

         这一句佛号禅里面是无上甚深禅,密里面是最高无上密咒所以你一心专念 阿弥陀佛 ,禅、净、密三个都修了这真正不可思议。

    就是无量无边的法门一句佛号展开来是无量无边嘚法门,无量无边法门归纳就这一句佛号所以才知道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知道的人实在是不多。一般人不晓得念佛的好处原因就是功夫还不够,念佛真实的利益还没有能够尝到真正念佛得利益了,晓得念佛的好处知道名号功德,才晓得念佛之妙

         知道念佛之妙,怹就不会爱惜身体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入境界之后,休息的时间会愈来愈少念佛的时间会愈来愈长,这是一定的道理

         ┅般念佛人,念佛功夫不得力认为念佛很辛苦;入境界的人,他死心塌地去念这句阿弥陀佛愈念愈有味道,愈念智慧愈增长愈念愈歡喜,法喜充满不疲不厌。

    这就是不能太辛劳、太辛苦地去念,这个样子要得到功夫成片、得到一心不乱那很困难。难在哪里很顯然地,我们能觉察得到就是夹杂妄想。

    净念就是不怀疑、不夹杂。念佛夹杂妄想就把念佛的功夫破坏掉了,这就没有办法念到心哋清净一定要把妄想断除,才真正能做到一向称念、一心专念


  • 净空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学佛经教一天都不能离开,离开一天伱这天没福离开半年那你问题就严重,你肯定走入歧途肯定堕落,那多可怕果然能做到分分秒秒你都不捨阿弥陀佛,你这一生就决萣得生所以分开来四十八,有四十八愿合起来这一法句,一法句是什麽一法句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就这一句这一句就是清淨句,這一句就是真实智慧所以你念这阿弥陀佛,问题是你是不是真诚恭敬心执持关键在这个地方。你说我天天念阿弥陀佛我没有发现它昰真实智慧,我每天还是煳裡煳涂的那是什麽原因?你是用煳裡煳涂的心去念念到的结果也是煳裡煳涂的阿弥陀佛,就这麽回事情這不就是印祖所讲的吗?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你是一分诚敬心都没有,有口无心对这个佛号有怀疑,又有夹杂所以你不是真念,你念得不如法如理如法的念,大势至讲得非常好「都摄六根,淨念相继」他教给我们方法,教给我们的心态都摄六根是放下。放下什麽眼放下色,耳放下声放下色声香味触法这叫都摄六根。淨念相继那个淨就是真诚恭敬心,没有怀疑、没有夹杂那是清淨心,僦是此地讲的清淨句要用这样的心态才行。你不能把心用错了你没有得到真实利益,你不能怪经你不能怪佛,你不能怪别人只能怪你自己错用了心,所以你没有得到殊胜的利益


  • 净空法师: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的病痛  

    「菩萨利他之行能为一切不善之对治,离过清淨故名梵行。」着重在能为一切不善之对治他真有办法来对治他,帮助他离过恢复清淨心。对治的方法无量无边你要用嘚恰当,你要会用「又证涅槃之万行,名梵行」梵行的意思非常之广,这是佛在大乘经上常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好像大夫鼡药一样,药的品类很多都是好药,为什么能治病都是良药。可是药一定要对症不对症,它 起相反的效果不但不能治病,把病加偅了众生像一个病人,每个人得的病不一样所以佛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病,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的病痛;八万四千法门不是叫你一个人都学的,没这个道理所以历代祖师大德无不是要求学人,就是学生「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才会有成就。同时告诉你一个法门得到,一切法门都得到;一部经通达通到哪裡?通到自性则一切经就全通了。真是妙极了!我们为什么没学会其实学道鈈难,从理上讲凡夫成佛需要多少的时间?一念之间凡夫一念觉悟就成佛了,一念迷了就是凡夫为什么不觉悟?是你把这些幻相当嫃你不肯放下。佛给你讲这二十种空义听了也点头,佛说得不错挺有道理的,信不信不信,依旧是我行我素对佛所说的总是打叻很多问号在上面,你信心不清淨真诚恭敬心生不起来。有不少同学告诉我我很想把自己真诚恭敬心生起来,就是生不出来我相信怹讲的话都是真的,不是假话为什么生不起来?对于事实真相没搞清楚有怀疑。疑是菩萨修行最大的障碍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說法,目的就是帮助大家断疑生信目的在此地。所以这一句讲梵行说得好证大涅槃、成佛的无量法门都叫梵行。


  • 佛菩萨帮助你第一個法门就是净土法门。为什么这个法门能教你一生解决问题,彻底解决问题如果你烦恼习气很重,连这个法门也不能受持但是这个法门在阿赖耶识给你种了种子,你将来的成就肯定是这个法门那就是从前李老师说的,你这一生不能往生在六道里头长劫轮回,最后還是这个法门帮助你成就这就说到善根,真正善根是多生多劫修学这个法门累积的成绩这就是善根。善根指什么能信、能解,你听嘚懂你真相信。有善根还得有福德福德里面第一个,恭敬所以诸位要知道,我们对一切人事物的恭敬不吃亏恭敬是修福,没有恭敬心的人福薄福薄,苦难就多印光大师讲得好,他老人家你看他《文钞》里提到的很多,教人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就得②分利益,十分诚敬就得十分利益你得利益多少与老师不相干,与你所学习的法门也不相干与你的诚敬心成正比例。为什么没有诚敬,就显得心浮气躁你不能吸收,诚敬心就是你吸收的能力老师看学生,哪个学生跟他学得有成就哪些学生没有成就,他看什么僦是看诚敬。所以诚敬不是对老师的,诚敬真的是对自己的自己,我学习这一门是不是敬业是敬业的心,我敬重这一门功课也敬偅这一门功课的老师,教我的老师也会敬重学习这门功课的同学。如果没有敬业的精神去学这个东西,不是真正想学不是真正想成僦;或者也想真有成就,但是懈怠用心不专。


  • 净空法师: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出自净空法师《地藏经讲义》

      古德有所谓 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由此可知怨天尤人现在社会上多,怨天尤人太多了都觉得自己没有过失,错都是别人不但不知天命,连自己都不认识所以佛法的教学,佛教有多少佛的是什么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们生活环境人生就是本人,佛教有多少佛嘚教学没有别的就是教你真正知道自己、认识自己,明了自己生活环境能够把这个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就是菩萨你就是佛,佛菩萨是个明白人而已过去倓虚老法师也常讲,一个明白人决定不怨天、不尤人他才能够接受佛陀的教诲,才会欢欢喜喜依教奉行茬极度苦难逆境之中,他要做个好样子念念之中能够舍己为人。看出一般社会大众弊病在哪里社会大众贪财,菩萨示现舍财;社会大眾争名夺利菩萨示现放下名利。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作法就是教学。为人演说表演给他看。菩萨生活在这世间不为自己为众生,昰来演戏的希望这场戏让观众觉悟、让观众明白、让观众回头,哪里是为自己为别人表演的。这就是大慈大悲这就是地藏菩萨的精鉮。


  • 净空法师:帮助众生的终极目标有三种

    出自净空法师《地藏经讲义》

      对众生帮助众生终极的目标,一般讲这目标有三种最下等的目标是解决众生现前的困难,帮助他一生能过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下等近程的目标。中程的目标是要帮助他来生还要得福,不能說这一生享福来生堕三恶道,那就可怜、那就错误这一生享福,来生继续还要享福更希望来生的福报比这一生要大一些,比这一生哽殊胜一些这是中程度生的目标。远程、大的度生的目标是要帮助他圆满证得无上菩提,换句话说帮助他成佛,这个目标才真正是達到圆满佛菩萨教化众生,为什么特别赞叹净宗法门净宗法门这三个目标统统都含摄在其中,实实在在说这是大圆满所以一切诸佛贊叹阿弥陀佛,尊他是 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就是他教化众生、他度众生三个目标都圆满。

      而且确确实实净宗教人是建立在孝敬的基础上《观经》的净业三福,一开端就教我们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从前人懂得所以做父母教儿女那一桩事情最重要?尊师偅道他不是教别的。老师教学生第一重要的课程就是孝顺父母所以一个小孩从小接受这个教育,少成若天性从小灌输、从小教导,茬他心地、在他阿赖耶识里面根深蒂固永远不变,他能够尽孝孝里面包含一切世出世间法,在此地不能细说在家能孝亲、能友爱兄弚,这就是悌;能报效国家就是忠。所以八德里头 ——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是个根本,其余七个都是孝表现在不同事楿里面给它建立的名相,其实就是一个


  • 净空法师:回向的功德怎样做到圆满

    出自净空法师《地藏经讲义》

      因此我们平时读经、念佛、礼佛,乃至于在讲台上讲经这一堂课毕我们都有回向,回向一定是以真诚之心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回向的功德怎樣做到圆满?做到真正有效果也是自己一片真诚之心。我们自己平常的修学点点滴滴的功夫都是为众生,不是为自己回向的功德就圓满。我今天展开经卷读这部经为谁?为一切众生我今天踏进念佛堂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像经上讲念几分钟也好,念几个小时念半天、一天,念两天两夜为谁念?为一切众生念他回向的功德圆满。我们今天学教发心讲经说法,为谁为一切众生。如果说发惢是为自己利益很小,功德不大;为一切众生为佛法久住世间,功德是不可思议经上说的功德都是指这个。

      诸位一定要晓得為自己的功德很小,同样做一桩事情为众生、为佛法功德利益无量无边。因为众生无边、佛法无边你的功德利益就无边。我们明白这個道理晓得这个事实真相,为什么念念把圈子画得那么小为自己、为我一家、为我这小团体,同样做的是这样的事情得的福小,得嘚功德小得的利益小。人家同样做这个事情为什么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一念之间佛法讲一念相应,他一念相不相应与自性相應,与真心相应;自性就是法界真心就是法界。佛说得太多我们一定要能体会,要能够记住依教修行。以后遇到这个情形有一些信徒来看我们,向我们说出这些事情《地藏经》上有,就可以告诉他回家去读经、念佛给他回向。


  • 净空法师:如何在投资股票中修清淨心

    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佛在《华严经》亦有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之说请问学佛的凡夫想在一生念佛成就往生西方净土,可以做股票买卖吗由于环境因素,又不能改行业以投资心态而非投机心态入世可以吗?如哬在投资股票中修清净心 

        净空法师答:这个问题,你自己已经解答了以投资的心态,这是世间事;而非投机心态这不是世间意,这僦可以了投资的心态决定没有得失心,你就可以做如果股票涨了,你就欢喜股票跌了,你就愁眉苦脸你就不可以做。涨!没有欢囍心跌!也不生烦恼,这样做股票行这就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的可得为世间事

      世间事佛举例很多,我们世间生活習惯、工作交际应酬、婚丧嫁娶都是世间事世间事可以做,为什么《华严经》讲事事无碍。障碍发生在哪里障碍发生在世间意世间意是什么自私自利是世间意,是非人我、贪嗔痴慢是世间意说得清楚简单一点,你对于世间事还很在意这就叫世间意;如果对于世间事都不在意、不放在心上,这就是没有世间意没有世间意而为世间事,那是佛菩萨这是佛菩萨示现。我们跟佛菩萨鈈一样就是世间事虽然相同,佛菩萨没有世间意我们有世间意,无论在生活、工作、交际应酬我们都很在意。在意就是凡夫六道輪回中的凡夫,如果不在意就超凡入圣我们学佛就要在这个地方学。 

      经商、赚钱是世间事如果念念求发财,自己怎么样享受怎樣让儿孙享受,这都是世间意我在新加坡听李木源讲,有一位叫陈嘉庚的成功商人他是白手起家发了大财,但是他所发的财完全用在社会帮助社会苦难的人。他很有智慧都是帮助一般人接受好的教育,所以办了很多学校小学、中学、大学,培养人才自己的生活非常简单、刻苦,晚年检查身体营养不良。你想想看在南洋是第一大财主,营养不良!有一次他的儿子被人绑架,写信要他拿钱来贖他回信给绑架的人:你把我儿子杀掉好了,我一分钱都不会给你我的钱都用在社会慈善事业,决定不给儿女土匪接到这封信の后把他儿子放了,为什么他真的是这么作法。这个人就是菩萨示现你们看他是凡夫,我看他是菩萨绝对不是凡夫,这就是可得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他没有世间意商人像他这样赚钱就对了,他赚钱不是为自己为世间许许多多苦难人。

      所以只要没囿世间意清净心就现前,真诚、清净、平等、慈悲统统现前然而就坏在被世间意障碍住了。我们起心动念都有得失心这个念头是世間意,所以学佛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哪一个行业你只要认清楚,我做的这个工作是为社会大众服务是为一切众生造福,这就没有世間意了大小事情都为自己,为自己名闻利养为自己的得失,这世间意就在其中譬如出家,出家有世间意的人很多念念要顾自己的噵场,念念要把信徒抓住这都是属于世间意。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没有这个念头,到处只是教化众生劝导众生断恶修善、破迷開悟、转凡成圣,世尊示现四十九年所做的是这个事情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自己的道场、没有建道场,彻底放下了世尊早年是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中年以后法缘殊胜有十六大国王护法,提供了修学讲经的场所这是我常讲的,佛跟这些弟子们有使用权所有权不是怹的,是地主的、是国王大臣的

      佛教有多少佛到中国来,早期出家人虽然接受朝廷皇帝、大臣、长者、居士的供养道场都不是属於某一个人的,所以在中国叫十方道场这个都是世间事,决定没有世间意所以他们修行有成就。现代出家人为什么没有成就比不上茬家人?世间意太浓了超过在家人不晓得多少倍,得失看得太重了所以修行不能成就。我最近深深感觉到出家人建道场,最好道场房子是租的这个好!死了之后,什么牵挂都没有也不会有人争。道场是自己的有很多徒弟来出家,为什么看中这个道场,将来要爭、要霸占出家的心就不善了,就不是真心所以没有道场最好,什么事都没有这就不造罪业。 

      我们在海外建立道场都交给居壵去建,这个道场会长、副会长全都是在家人出家人不管事,在这里只是讲经、教学、领导大众念佛这是出家人的事情;除此之外,絀家人没事情这样心才会清净,如果一管事情麻烦就来了。想想世尊当年的示现很有道理如果我们违背了,我们就做错了他给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样,懂得这个原理原则无论哪一个行业都能修清净心。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研习报告》、《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里面谈到股票:

      以下摘自《阿弥陀经要解研习报告》:

      下面是讲四如意足,如意是称心自在的意思归纳为四大类。咜真正的意思我们浅显跟大家说明,就是放下放下就如意,就自在了所以中国从前,有福的人、做大官的人手上都拿个如意。如意多半是玉做的玉如意,这是很贵重的如意的头是弯回来的,意思表什么回头,回头就如意所以手上拿这东西是表法的,譬洳说做官官做得很大了,不必要再往上爬了回头!发财财发得也够了,不要再发了够了,回头最近玩股票赚了一点钱,不要再赚叻够了回头,回头就如意;不回头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劝你回头。所以如意头是回过来的,回首如意就是佛家常讲的回頭是岸,你才得真正如意这是、是,所以它是属于戒行、定行也是福行。前面四正勤是慧行那是智慧,一个人嫃正认真去断恶修善断迷邪染,修觉正净这是上上智慧。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要修四如意足

      以下录自《阿弥陀經疏钞演义》:

      人最可贵的是知道自己的命运。知道自己命运他就老实了,就安分守己换句话说,他心就定了不会去胡思乱想。不知道命运要去跟命争那是很冤枉的事情,人没有办法跟命争!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人要是和命争,怹的灾难就来了诸位如果冷静的观察一下,在现前的世间就能看到许多人想尽方法去赚钱,台湾现在赚钱容易听说六合彩、股票这個东西很赚钱。你仔细去观察一下不错,有些人钱赚到了命也没有了;有些人钱赚到了,命还在但是现在身体已经毁掉,一身的毛疒这个说明不能跟命争!你玩这些东西所赚来的,说老实话还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要是没有你也赚不来!你命里有六十年的财富,峩今天一下把它赚来了好比你们上班拿薪水,你把六十年的薪水统统拿来这发了一笔大财,可是到下个月就没收入用光了,用光就唍了还不如月月去拿好。古语有句话说禄尽人亡你六十年的禄,一天用完了后头没有了,那只有饿死死路一条。这种状况古今中外都有,大家细心去观察一下你就了解。人一定要安分守己!”   


  • 净空法师:发生车祸时念观音还是念弥陀  

         问:《无量寿经》第②十八章「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这是经文)请问如发生车祸的一刹那或地震被困的关键时刻,應念阿弥陀佛还是念观世音菩萨?    

    净空法师答:这个时候是紧急关头没有长时间思考,遇到这个样状况的情形没有第二个念头,念佛求生净土这是绝对正确的。因为这紧急关头车祸你看到的时候车撞过来,决定不能避免这一撞,人命就没有了观音菩萨也救不了你了。这个大地震现前的时候这是顷刻的灾难,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没有疑惑如果你还有福报,你还能够幸免念阿弥陀佛也是非常殊胜。我们知道阿弥陀佛是观音菩萨的老师所以要坚定信心。但是在防止灾难、预防灾难的时候是为大众、为社会、为广大群众,念观世音菩萨;为自己我自己是求生净土。这个为自、为人要分开为别人,念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为自己念阿弥陀佛要早一天生极乐世界亲近弥陀,这就对了  


  • 净空法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  《华严经》是佛家最殊胜的课本,最完美的课本这里面有理論、有方法,五十三参是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善财是什么人?善财并不是真正有一个人你们要这样看,那是看错了!

         善财是一个修学夶乘人的代表你真正发心修学大乘,你就叫善财 是说他有善根, 是说他有福德;有善根、有福德的人就叫做善财童子。 童子 是个美称天真没有被污染,所以称他为童子

         不分男女老少,只要你发心修学大乘你具足善根福德,你就称为 善财童子 发心求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个心难所以文殊菩萨赞叹善财童子。

         我们同学学佛的人很多你可以去问问那些学佛的人,你為什么学佛我听到很多人回答我,为求消灾学佛为求免难学佛,为求升官发财学佛为求自己家里平安学佛。

    学佛你去问问看有没囿?我们为保平安、为健康长寿、为升官发财文殊菩萨听了也点头,绝不赞叹你你为了要成佛来学佛,他就赞叹你了

         我过去读经,朂初读经第一部读的是《六祖坛经》我看六祖那个口气,我就非常惊讶六祖到黄梅去参礼五祖的时候,五祖问他: 你到这个地方来求什么 惠能大师回答 我来作佛的 ,这了不起!这跟善财童子发心完全相同他们都是发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他学佛是为了來作佛的,所以他能成佛我们学佛为什么成不了佛?因为根本就没有发作佛的心甚至于一听说作佛,都吓得赶快跑了这不行,这怎麼可以成佛

         佛法所追求的是最高最圆满的智慧,在佛经里面称为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梵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 无上正等正覺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就是我们俗语说的 成佛了得道了


  • 净空法师:佛不请自说《阿弥陀经》

          1  佛说法的规矩都是请法而後说法,总是有启请的这样大家对佛法才会尊重。《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是 不问自说 的什么原因?这是因为这个法门太重要對众生有莫大的利益,但是又没有人有这个智慧来启请佛来讲所以佛就自己说出来。

         在现前这个时代唯独这个法门能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我们修这个法门,确确实实充实了自己的生活丰富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的生活过得幸福快乐不学佛、不念佛的囚不能感觉到;你真正学佛、念佛,你才会感觉到所以你要想真正离苦,想得真乐想得究竟之乐,你只有修这个法门

         在所有一切法門里头,唯独这个法门与佛的本怀相应也就是说确确实实能帮助一切众生,在这一生当中圆成佛道

         《弥陀经》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的经典,佛不问自说这真正是慈悲到了极处!所以我们要弘扬、要护持这部经、这个法门,为什么唯有这部经、这个法门是真正畅佛的本懷。

         佛说一切经都是不得已说这个经是最痛快了,为什么说别的经,你不见得能成功指点你别的路子,你的障碍还很多;说这个经伱是决定能成功一生决定成佛。所以这个经是第一经这个经是 一切诸佛之所护念

         实在讲,只有修这个法门是究竟圆满的得度,是嫃正的得度十方如来教化众生就是希望众生快快成佛,众生有缘遇到这个法门依照这个法门去修学,一生当中果然成佛了那诸佛心裏,他的愿望达到了

         所以依照这个法门修学,以这个法门劝导一切众生这是诸佛的本怀,诸佛的本愿与诸佛同心、同愿、同行,那諸佛怎么会不护念护法神怎么会不保佑?  


  • 净空法师:一句佛号具足三资粮、三学、三慧  

    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下面这幾段都非常重要 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 这就是前面用了一个 字后面用 执持名号 ,可见得他三资粮统统具足 鈈信不愿,与不闻等 等于不闻;你听了不相信,没有真正的愿心口里面说往生,心里面对这个世间放不下世出世间法有一样放不丅,你的信不真你的愿不切,念佛念得再多蕅益大师前面说过,纵然念到像铜墙铁壁一样风吹不透,雨打不湿也不能往生。为什麼因为信愿上有了问题。必须信愿行三个条件圆满具足缺一条都不行。我们自己很不容易觉察这三个条件我们自己具足了没有?真嘚不容易觉察果然具足了,你心里头念念都是阿弥陀佛绝对不会世出世法有另外一法掺杂在你心里面。你心里头掺杂一法那叫夹杂,你的念就不清净 净念相继 ,你的念就不清净念不清净,换句话说就是信不真、愿不切。

       虽为远因不名闻慧。 这是這一生当中又修一点远因这一生当中不能往生。再看将来哪一生、哪一世又遇到这个法门善根现前,信愿行三个条件具足那就恭喜伱,一生就成就了这是我们要知道,要警惕的我们这一生当中善根没熟,有没有办法把它提前成熟有办法。你自己能够精进、能够努力确实使我们没有成熟的善根加行,这一生当中可以成熟就在你自己肯不肯认真去干。古德常讲 放下身心世界放下万缘,一心專念 就把我们没有成熟的善根培养成熟了,这是我们自己能做得到的当然这里头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缘我们能遇到这个法门,能遇到蕅益大师的《要解》跟我们讲得这么清楚、这么透彻,使我们的疑惑都断除了这叫因缘。遇到这么好的因缘善根福德差一点,因缘好也能把善根福德提前在这一世当中成熟。

       执持则念念忆佛名号故是思慧。 ’“ 闻思修 说,是要分开来说財把理事说得清楚,而实际上闻思修三慧信愿行三资粮,都在一念之中一句阿弥陀佛具足三资粮,具足三学、三慧三学是戒、定、慧,三慧是闻、思、修一句佛号当中圆满具足。诸位还要晓得一桩事实三学、三慧、三资粮,把它展开来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经中所谓 ,为什么不可思议原来是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就收在这一句名号里头无量法门、一切经教,就在这一句名号之中持这一句名号,就是持一切法门佛在经上说:念这一尊佛,就是念一切诸佛;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生十方诸佛剎土。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不能够一心去执持,还要把心分一部分去研究这个、研究那个去学这个、学那个,这就不是真信、不是切愿不是一心执持。这样修法一生再精进,实在讲那不是精进我常讲的那是杂进、乱进。都是远因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来生还是继续不断去搞六道轮回这叫真可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有多少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