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业后,是山穷水尽疑无路还是海阔天空

有道是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
[问题点数:100分]
有道是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
[问题点数:100分]
不显示删除回复
显示所有回复
显示星级回复
显示得分回复
只显示楼主
2018年3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7年12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7年9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15年1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18年3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4年12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18年3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7年12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7年9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16年4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5年10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5年9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18年3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7年12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7年9月 .NET技术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16年2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16年3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5年12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5年11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3年11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2013年10月 扩充话题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匿名用户不能发表回复!|转业,或是一次自我超越_凤凰资讯
转业,或是一次自我超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转业,或是一次自我超越 相信未来 相信奋斗 改革,对一支军队而言,往往意味着一次涅槃重生;对
原标题:转业,或是一次自我超越
相信未来 相信奋斗
改革,对一支军队而言,往往意味着一次涅槃重生;对有的军人而言,则可能意味着一次人生转折。
再逢转业季,又一批战友用默默转身完成了对军改的支持。
身后,是熟悉的军营;前方,是未知的路途。过来人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以什么样的心态再出发,至关重要。
相信未来,相信奋斗—这是转友张振文、刘智宾的经验之谈。相信未来,把转身当成转机;相信奋斗,把愿景化为行动。
他们还不约而同谈到自我学习、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是的,人生最难的课题是超越自我,最大的成就也是超越自我。重整行装,我们不妨将“人生的下半场”当做一次重塑自我的机会,去迎接更广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编 者
转业,或是一次自我超越
作为2016年自主择业的转友,因为曾写过有关转业的文章,在网上结识了很多战友。又逢转业季,今年提交转业申请的战友们,有的充满期许,有的难免迷茫。结合自己成为执业律师前后的体会,我把最近与战友们聊天的一些想法,梳理出来和大家分享。
山穷水尽还是海阔天空
“生活在哪里都一样,不一样的是你怎样去生活。”
转业后,是山穷水尽还是海阔天空?我觉得心态很重要。
说实话,任何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待久了,习惯了已有的工作方式、生活节奏和处世模式,潜意识里都不太会主动向外界寻求改变。无论你是否同意,实际上你就是处于“舒适区”。在这个区域里,或许也存在矛盾冲突,但总体上你觉得放松、稳定、有安全感。
所以,如果想转业,就必须要有跳出舒适区的决心。
据我了解,大多数战友转业前有一个普遍的担忧:离开部队后能去哪个单位?能做什么工作?潜意识中,如果有人给出一个承诺或一个位置,自己才有底气和勇气离开。
等到完全有把握再去做一件事,往往意味着永远的等待。前行道路的最大障碍,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罗曼·罗兰说过,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在一个封闭环境中待久了,认知和思维难免被慢慢固化、慢慢限制,渐渐意识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一个人只有跳出自我限制,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具体到转业,能不能面对陌生的领域、适应陌生的环境,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改变固有的认知,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环境、新领域和新知识。
道路不是规划出来的
没有人能将人生规划得很详细、很精准。我想,任正非转业时,也并不会料想到今天的华为。人生的道路,就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
找准坐标系。无论转业后做什么工作,首要的是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新单位和新工作中大致如何定位,自己心中应该有一个评估。
当然,也可以换个角度。无论是进入一个新行业还是新单位,不妨先找到最优秀的参照系,有比较才不会盲目,有比较才会有提高。我见过一些自主择业的战友,刚离开部队就着手创业,轰隆隆干起来,结果又哗啦啦倒下去。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并不了解所从事行业的特性,不了解业内最优秀的企业怎样运作。
我转业时,先着手了解律师行业的发展趋势,参加了业内口碑较好的诉讼可视化、大数据案例检索等课程的学习,观摩优秀律师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准备和参加诉讼。实际上,这几项技能目前仍未被大部分律师掌握,而我在代理案件过程中运用这类材料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汲取新认知。人到中年,学习的热情肯定是逐渐减退的。许多战友转业后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业务不熟,开会插不上话,感到无所适从。要改变这种局面,别无他途,就是善于学习,汲取新的认知。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只有靠自己去重新打造。
几年前,我认识的一位处长转业后进入一个陌生行业,却破天荒地当年就立功受奖,原因何在?他告诉我,就是靠自学。没有人要求他,他主动把单位前几年的工作总结、各类汇编材料找来阅读,认真学习最新的业务书籍,并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能力迅速提升。
还有一位正团职的战友选择自主择业,进入完全陌生的医药投资领域。他也是注重学习、善于钻研,有段时间跟他聊天,他总不时冒出许多专业名词,他不好意思地说,最近天天都学习这些新东西,钻进去跳不出来了。正是有了这股劲头,他如今在这个领域已经干得非常出色。
寻找差异化。战略学告诉我们,培养差异化竞争力是许多战略的基础。进入一个新领域, 我们首先要问自己:你与别人的不同在哪里?如何提供差异化的价值?
差异化可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行业来说,商业化成功的关键,就是要有持续创造并提供差异化价值的能力。对个人来说,就是要争取成为一个能够持续创造并提供差异化价值的人。
很多转业战友都说,到地方后,领导经常让他们写材料,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差异化价值。去年我曾写过一篇律所党建的材料,报上去后被区委领导批转到组织部,区委副书记专程带队来我们律所调研党建工作。
只求经历不同的人生
我对有句话印象深刻:每个人不是生而伟大,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伟大。
如果认为转业后就要成为任正非、柳传志,那么你十有八九会失望。但如果将转业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人生际遇和价值追求,那么你或许会过得更从容更幸福。
你以前工作忙,经常加班,现在下班后能陪着家人逛逛街就是幸福;你以前几个月见不到孩子一面,现在能每晚陪着他写写作业就是幸福;你以前在单位经常文山会海,现在能有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幸福。
记得在哪本书中看到一段话,非常喜欢:“我所理解的人生,不是万丈光芒的成功,不是万众瞩目的荣光,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去亲历不同的境遇。去奋斗和拼命,去经历和感受。可以是迷茫的,挣扎的;可以是得意的,畅快的。”经历就是人生,经历就是财富。
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阻挡。我们这代人在有生之年将见证一个大国的崛起,无疑是件幸事。不奋斗,辜负我们生逢这样的大时代。
前不久全国两会又一次传来改革的消息,让我们有理由期待,新的戊戌年是一个新的起点,也祝福每一名刚刚转身的战友,在新时代的变革之年能心想事成,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361
播放数:7639
播放数:1329
播放数:5808920热点|又到转业季!战友,你准备好了吗?|转业|战友|人生_新浪军事_新浪网
热点|又到转业季!战友,你准备好了吗?
热点|又到转业季!战友,你准备好了吗?
相信未来 相信奋斗改革,对一支军队而言,往往意味着一次涅槃重生;对有的军人而言,则可能意味着一次人生转折。再逢转业季,又一批战友用默默转身完成了对军改的支持。身后,是熟悉的军营;前方,是未知的路途。过来人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以什么样的心态再出发,至关重要。相信未来,相信奋斗—这是转友张振文、刘智宾的经验之谈。相信未来,把转身当成转机;相信奋斗,把愿景化为行动。他们还不约而同谈到自我学习、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是的,人生最难的课题是超越自我,最大的成就也是超越自我。重整行装,我们不妨将“人生的下半场”当做一次重塑自我的机会,去迎接更广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编 者转业,或是一次自我超越■张振文作为2016年自主择业的转友,因为曾写过有关转业的文章,在网上结识了很多战友。又逢转业季,今年提交转业申请的战友们,有的充满期许,有的难免迷茫。结合自己成为执业律师前后的体会,我把最近与战友们聊天的一些想法,梳理出来和大家分享。山穷水尽还是海阔天空“生活在哪里都一样,不一样的是你怎样去生活。”转业后,是山穷水尽还是海阔天空?我觉得心态很重要。说实话,任何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待久了,习惯了已有的工作方式、生活节奏和处世模式,潜意识里都不太会主动向外界寻求改变。无论你是否同意,实际上你就是处于“舒适区”。在这个区域里,或许也存在矛盾冲突,但总体上你觉得放松、稳定、有安全感。所以,如果想转业,就必须要有跳出舒适区的决心。据我了解,大多数战友转业前有一个普遍的担忧:离开部队后能去哪个单位?能做什么工作?潜意识中,如果有人给出一个承诺或一个位置,自己才有底气和勇气离开。等到完全有把握再去做一件事,往往意味着永远的等待。前行道路的最大障碍,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罗曼·罗兰说过,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在一个封闭环境中待久了,认知和思维难免被慢慢固化、慢慢限制,渐渐意识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的可能性。一个人只有跳出自我限制,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具体到转业,能不能面对陌生的领域、适应陌生的环境,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改变固有的认知,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环境、新领域和新知识。道路不是规划出来的没有人能将人生规划得很详细、很精准。我想,任正非转业时,也并不会料想到今天的华为。人生的道路,就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找准坐标系。无论转业后做什么工作,首要的是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新单位和新工作中大致如何定位,自己心中应该有一个评估。当然,也可以换个角度。无论是进入一个新行业还是新单位,不妨先找到最优秀的参照系,有比较才不会盲目,有比较才会有提高。我见过一些自主择业的战友,刚离开部队就着手创业,轰隆隆干起来,结果又哗啦啦倒下去。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并不了解所从事行业的特性,不了解业内最优秀的企业怎样运作。我转业时,先着手了解律师行业的发展趋势,参加了业内口碑较好的诉讼可视化、大数据案例检索等课程的学习,观摩优秀律师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准备和参加诉讼。实际上,这几项技能目前仍未被大部分律师掌握,而我在代理案件过程中运用这类材料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汲取新认知。人到中年,学习的热情肯定是逐渐减退的。许多战友转业后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业务不熟,开会插不上话,感到无所适从。要改变这种局面,别无他途,就是善于学习,汲取新的认知。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只有靠自己去重新打造。几年前,我认识的一位处长转业后进入一个陌生行业,却破天荒地当年就立功受奖,原因何在?他告诉我,就是靠自学。没有人要求他,他主动把单位前几年的工作总结、各类汇编材料找来阅读,认真学习最新的业务书籍,并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能力迅速提升。还有一位正团职的战友选择自主择业,进入完全陌生的医药投资领域。他也是注重学习、善于钻研,有段时间跟他聊天,他总不时冒出许多专业名词,他不好意思地说,最近天天都学习这些新东西,钻进去跳不出来了。正是有了这股劲头,他如今在这个领域已经干得非常出色。寻找差异化。战略学告诉我们,培养差异化竞争力是许多战略的基础。进入一个新领域, 我们首先要问自己:你与别人的不同在哪里?如何提供差异化的价值?差异化可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行业来说,商业化成功的关键,就是要有持续创造并提供差异化价值的能力。对个人来说,就是要争取成为一个能够持续创造并提供差异化价值的人。很多转业战友都说,到地方后,领导经常让他们写材料,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差异化价值。去年我曾写过一篇律所党建的材料,报上去后被区委领导批转到组织部,区委副书记专程带队来我们律所调研党建工作。只求经历不同的人生我对有句话印象深刻:每个人不是生而伟大,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伟大。如果认为转业后就要成为任正非、柳传志,那么你十有八九会失望。但如果将转业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人生际遇和价值追求,那么你或许会过得更从容更幸福。你以前工作忙,经常加班,现在下班后能陪着家人逛逛街就是幸福;你以前几个月见不到孩子一面,现在能每晚陪着他写写作业就是幸福;你以前在单位经常文山会海,现在能有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幸福。记得在哪本书中看到一段话,非常喜欢:“我所理解的人生,不是万丈光芒的成功,不是万众瞩目的荣光,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去亲历不同的境遇。去奋斗和拼命,去经历和感受。可以是迷茫的,挣扎的;可以是得意的,畅快的。”经历就是人生,经历就是财富。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阻挡。我们这代人在有生之年将见证一个大国的崛起,无疑是件幸事。不奋斗,辜负我们生逢这样的大时代。前不久全国两会又一次传来改革的消息,让我们有理由期待,新的戊戌年是一个新的起点,也祝福每一名刚刚转身的战友,在新时代的变革之年能心想事成,超越自我,实现自我!转业,必是一次拔节成长■刘智宾转业,是大部分军队干部绕不开的一个话题。2017年清明节前后,我也走上转业之路,成为军转大军中的一员。提笔真实记录其间的心路历程,与今年的转友们分享。决定:我为什么要走每名转业的战友离开部队的原因各不相同。就我个人而言,工作上还算顺心,37岁的年纪,还没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然而面对军改大局,我和许多战友一样,不能不重新审视和规划人生。2017年,随着军改的推进,我们单位任务合并、人员富余已是必然。时至4月,方案虽未最后敲定,但形势已基本明朗。自己留下来,无非3种情况:转型、编余、分流。接下来的几年自己能干什么,是最不明朗的事。那走呢?路相对比较明朗,考进省直、留济南市,或者回老家东营。考虑到孩子上学等因素,我决定还是留在济南。2017年走,可能在职务、房子上有些遗憾,但人生何尝不是由遗憾组成的?而遗憾又何尝不是前进的动力?走,走,走出去!我告诉自己:虽不能成为推动潮流的助力,但决不当障碍;虽不能勇立潮头,但决不能失掉迈步向前的勇气。回首:我的半生军旅1998年9月,18岁的我,带着对人生的憧憬和对军营的向往,走进军校大门。近20个年头,自己最好的青春留在了部队,虽谈不上功成名就,但也收获满满。就要离开军营时,心中除了些许不舍和一丝不甘外,主要还是感恩,感恩党的教育和军队的培养,让我收获了人生最大的几笔财富。一是以唯物、实践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能会有人说“虚”,但这是我最真实的想法。人生贵在实践、得在实践。“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细细想来,近20年来,我不曾耽于空想,不曾眼高手低。成绩,是干出来的;成长,也是干出来的。二是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革命军人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虽然是一名专业技术干部,但我常年独领一摊,筹划、组织4个专业200余人的教学训练工作。这些年虽没有摘金夺银,却也风风火火;虽不是惊心动魄,却也困难重重,再苦再难,我都挺得过去、熬得过来。三是雷厉风行、不讲条件的作风。军营的日常工作虽然枯燥繁杂,但我也在立说立行、绝对服从中养成了执行命令雷厉风行、完成任务不讲条件的作风。总结了优势,也要分析弱点。站在转业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对照自身的差距、总结战友的得失,梳理了以下几点。一是心态放不空。转业后要放空自己的心态,然而这对于大部分转业战友来说是最难的。特别是军龄较长的战友,容易沉醉于过往,也更容易失落。忘了吧,忘了吧,忘记在部队的“英雄事迹”,如同保守军事机密一样,偶尔在梦中回忆一下就好。二是守成思想重。我在总结个人得失的过程中发现,开拓意识不强、守成思想太重是阻碍自己未来发展的一个坎。这既有个人性格的原因,也有部队工作的强化,保稳定、不出事的观念往往会自我束缚。然而,面对这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能否站得更高、走得更远,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批判、自我放空、自我学习、自我充实。三是思维不灵活。对一个环境、一项工作熟悉了、习惯了,思维容易固化甚至僵化。平时在工作中确实需要一些坚持、一些执着,但如果固守己见,便成了“硬伤”。迎考:挺住意味着一切对我来说,军转考试是继高考、考研之后的又一次人生挑战,也是最痛苦的一次。期间,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数次产生过放弃考试、来年自主的念头。然而,考虑到如果放弃,后半生可能无法走出这个阴影,我咬牙坚持、坚持、再坚持。现在看来,整个复习过程,既是人生经历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一次磨炼、一次成长;既是比学习能力,更是比意志品质。回顾复习的整个过程,心理变化主要有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纠结、自信、兴奋、留恋。纠结,主要是对转业决定的心理反应,刚开始复习时,天天考虑“走,对还是不对;留,会不会更好”。这一过程越长对复习越不利。自信,是对未来发展必定美好的坚信,对个人努力取得成功的认同。兴奋,是对新环境的憧憬,虽不是主调,却是心态的调节剂。留恋,是这一过程的主旋律之一,贯穿始终,虽对复习没有多大影响,但也需找到变留恋为动力的转换点。第二阶段,苦闷、失落、挫败、脆弱。这一阶段新知识学完了,主要是进行自主复习。然而,复习不断重复且进展缓慢的苦闷,离开部队、离开岗位的失落,做题、模拟考试中不断被失误、盲区打击的挫败,各种因素叠加造成内心的敏感脆弱等等,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这段时间是煎熬也是考验,因此,家人的理解、陪伴,朋友的帮助、开导很重要,一定要多交流,多敞开心扉。第三阶段,紧迫、投入、充实、自信。考前的冲刺时间比较紧迫,我反而忘记了前面的苦闷,随着精力完全投入,心放宽了很多,苦闷慢慢被充实替代。考试时间一再推迟,我又拓展了一些复习内容,随着学的东西多了,感觉自己的认识深刻了,自信心也有了。在考试的前几天,虽然依旧紧张,但心里不是一点底没有。考完试,我便不再纠结考试的问题。因为无论结果如何,我已受益匪浅:沉稳、细致、耐得住寂寞,这几种精神特质得到强化;知识、认识、能力,这几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如今,回首转业的几个步骤,从决定转业到备考应试,我走过的路还算偏差不大,后来的考试成绩也比较理想,已于2017年12月安置到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以上只是个人的心路历程,偏重所感所思,希望对今年的转友有所帮助。本文刊于4月7日解放军报04版
阅读排行榜热点|又到转业季!战友,你准备好了吗?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相信未来 相信奋斗改革,对一支军队而言,往往意味着一次涅槃重生;对有的军人而言,则可能意味着一次人生转折。再逢转业季,又一批战友用默默转身完成了对军改的支持。身后,是熟悉的军营;前方,是未知的路途。过来人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以什么样的心态再出发,至关重要。相信未来,相信奋斗—这是转友张振文、刘智宾的经验之谈。相信未来,把转身当成转机;相信奋斗,把愿景化为行动。他们还不约而同谈到自我学习、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是的,人生最难的课题是超越自我,最大的成就也是超越自我。重整行装,我们不妨将“人生的下半场”当做一次重塑自我的机会,去迎接更广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编 者转业,或是一次自我超越■张振文作为2016年自主择业的转友,因为曾写过有关转业的文章,在网上结识了很多战友。又逢转业季,今年提交转业申请的战友们,有的充满期许,有的难免迷茫。结合自己成为执业律师前后的体会,我把最近与战友们聊天的一些想法,梳理出来和大家分享。山穷水尽还是海阔天空“生活在哪里都一样,不一样的是你怎样去生活。”转业后,是山穷水尽还是海阔天空?我觉得心态很重要。说实话,任何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待久了,习惯了已有的工作方式、生活节奏和处世模式,潜意识里都不太会主动向外界寻求改变。无论你是否同意,实际上你就是处于“舒适区”。在这个区域里,或许也存在矛盾冲突,但总体上你觉得放松、稳定、有安全感。所以,如果想转业,就必须要有跳出舒适区的决心。据我了解,大多数战友转业前有一个普遍的担忧:离开部队后能去哪个单位?能做什么工作?潜意识中,如果有人给出一个承诺或一个位置,自己才有底气和勇气离开。等到完全有把握再去做一件事,往往意味着永远的等待。前行道路的最大障碍,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罗曼·罗兰说过,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在一个封闭环境中待久了,认知和思维难免被慢慢固化、慢慢限制,渐渐意识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的可能性。一个人只有跳出自我限制,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具体到转业,能不能面对陌生的领域、适应陌生的环境,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改变固有的认知,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环境、新领域和新知识。道路不是规划出来的没有人能将人生规划得很详细、很精准。我想,任正非转业时,也并不会料想到今天的华为。人生的道路,就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找准坐标系。无论转业后做什么工作,首要的是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新单位和新工作中大致如何定位,自己心中应该有一个评估。当然,也可以换个角度。无论是进入一个新行业还是新单位,不妨先找到最优秀的参照系,有比较才不会盲目,有比较才会有提高。我见过一些自主择业的战友,刚离开部队就着手创业,轰隆隆干起来,结果又哗啦啦倒下去。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并不了解所从事行业的特性,不了解业内最优秀的企业怎样运作。我转业时,先着手了解律师行业的发展趋势,参加了业内口碑较好的诉讼可视化、大数据案例检索等课程的学习,观摩优秀律师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准备和参加诉讼。实际上,这几项技能目前仍未被大部分律师掌握,而我在代理案件过程中运用这类材料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汲取新认知。人到中年,学习的热情肯定是逐渐减退的。许多战友转业后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业务不熟,开会插不上话,感到无所适从。要改变这种局面,别无他途,就是善于学习,汲取新的认知。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只有靠自己去重新打造。几年前,我认识的一位处长转业后进入一个陌生行业,却破天荒地当年就立功受奖,原因何在?他告诉我,就是靠自学。没有人要求他,他主动把单位前几年的工作总结、各类汇编材料找来阅读,认真学习最新的业务书籍,并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能力迅速提升。还有一位正团职的战友选择自主择业,进入完全陌生的医药投资领域。他也是注重学习、善于钻研,有段时间跟他聊天,他总不时冒出许多专业名词,他不好意思地说,最近天天都学习这些新东西,钻进去跳不出来了。正是有了这股劲头,他如今在这个领域已经干得非常出色。寻找差异化。战略学告诉我们,培养差异化竞争力是许多战略的基础。进入一个新领域, 我们首先要问自己:你与别人的不同在哪里?如何提供差异化的价值?差异化可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行业来说,商业化成功的关键,就是要有持续创造并提供差异化价值的能力。对个人来说,就是要争取成为一个能够持续创造并提供差异化价值的人。很多转业战友都说,到地方后,领导经常让他们写材料,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差异化价值。去年我曾写过一篇律所党建的材料,报上去后被区委领导批转到组织部,区委副书记专程带队来我们律所调研党建工作。只求经历不同的人生我对有句话印象深刻:每个人不是生而伟大,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伟大。如果认为转业后就要成为任正非、柳传志,那么你十有八九会失望。但如果将转业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人生际遇和价值追求,那么你或许会过得更从容更幸福。你以前工作忙,经常加班,现在下班后能陪着家人逛逛街就是幸福;你以前几个月见不到孩子一面,现在能每晚陪着他写写作业就是幸福;你以前在单位经常文山会海,现在能有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幸福。记得在哪本书中看到一段话,非常喜欢:“我所理解的人生,不是万丈光芒的成功,不是万众瞩目的荣光,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去亲历不同的境遇。去奋斗和拼命,去经历和感受。可以是迷茫的,挣扎的;可以是得意的,畅快的。”经历就是人生,经历就是财富。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阻挡。我们这代人在有生之年将见证一个大国的崛起,无疑是件幸事。不奋斗,辜负我们生逢这样的大时代。前不久全国又一次传来改革的消息,让我们有理由期待,新的戊戌年是一个新的起点,也祝福每一名刚刚转身的战友,在新时代的变革之年能心想事成,超越自我,实现自我!转业,必是一次拔节成长■刘智宾转业,是大部分军队干部绕不开的一个话题。2017年清明节前后,我也走上转业之路,成为军转大军中的一员。提笔真实记录其间的心路历程,与今年的转友们分享。决定:我为什么要走每名转业的战友离开部队的原因各不相同。就我个人而言,工作上还算顺心,37岁的年纪,还没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然而面对军改大局,我和许多战友一样,不能不重新审视和规划人生。2017年,随着军改的推进,我们单位任务合并、人员富余已是必然。时至4月,方案虽未最后敲定,但形势已基本明朗。自己留下来,无非3种情况:转型、编余、分流。接下来的几年自己能干什么,是最不明朗的事。那走呢?路相对比较明朗,考进省直、留济南市,或者回老家东营。考虑到孩子上学等因素,我决定还是留在济南。2017年走,可能在职务、房子上有些遗憾,但人生何尝不是由遗憾组成的?而遗憾又何尝不是前进的动力?走,走,走出去!我告诉自己:虽不能成为推动潮流的助力,但决不当障碍;虽不能勇立潮头,但决不能失掉迈步向前的勇气。回首:我的半生军旅1998年9月,18岁的我,带着对人生的憧憬和对军营的向往,走进军校大门。近20个年头,自己最好的青春留在了部队,虽谈不上功成名就,但也收获满满。就要离开军营时,心中除了些许不舍和一丝不甘外,主要还是感恩,感恩党的教育和军队的培养,让我收获了人生最大的几笔财富。一是以唯物、实践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能会有人说“虚”,但这是我最真实的想法。人生贵在实践、得在实践。“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细细想来,近20年来,我不曾耽于空想,不曾眼高手低。成绩,是干出来的;成长,也是干出来的。二是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革命军人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虽然是一名专业技术干部,但我常年独领一摊,筹划、组织4个专业200余人的教学训练工作。这些年虽没有摘金夺银,却也风风火火;虽不是惊心动魄,却也困难重重,再苦再难,我都挺得过去、熬得过来。三是雷厉风行、不讲条件的作风。军营的日常工作虽然枯燥繁杂,但我也在立说立行、绝对服从中养成了执行命令雷厉风行、完成任务不讲条件的作风。总结了优势,也要分析弱点。站在转业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对照自身的差距、总结战友的得失,梳理了以下几点。一是心态放不空。转业后要放空自己的心态,然而这对于大部分转业战友来说是最难的。特别是军龄较长的战友,容易沉醉于过往,也更容易失落。忘了吧,忘了吧,忘记在部队的“英雄事迹”,如同保守军事机密一样,偶尔在梦中回忆一下就好。二是守成思想重。我在总结个人得失的过程中发现,开拓意识不强、守成思想太重是阻碍自己未来发展的一个坎。这既有个人性格的原因,也有部队工作的强化,保稳定、不出事的观念往往会自我束缚。然而,面对这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能否站得更高、走得更远,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批判、自我放空、自我学习、自我充实。三是思维不灵活。对一个环境、一项工作熟悉了、习惯了,思维容易固化甚至僵化。平时在工作中确实需要一些坚持、一些执着,但如果固守己见,便成了“硬伤”。迎考:挺住意味着一切对我来说,军转考试是继高考、考研之后的又一次人生挑战,也是最痛苦的一次。期间,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数次产生过放弃考试、来年自主的念头。然而,考虑到如果放弃,后半生可能无法走出这个阴影,我咬牙坚持、坚持、再坚持。现在看来,整个复习过程,既是人生经历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一次磨炼、一次成长;既是比学习能力,更是比意志品质。回顾复习的整个过程,心理变化主要有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纠结、自信、兴奋、留恋。纠结,主要是对转业决定的心理反应,刚开始复习时,天天考虑“走,对还是不对;留,会不会更好”。这一过程越长对复习越不利。自信,是对未来发展必定美好的坚信,对个人努力取得成功的认同。兴奋,是对新环境的憧憬,虽不是主调,却是心态的调节剂。留恋,是这一过程的主旋律之一,贯穿始终,虽对复习没有多大影响,但也需找到变留恋为动力的转换点。第二阶段,苦闷、失落、挫败、脆弱。这一阶段新知识学完了,主要是进行自主复习。然而,复习不断重复且进展缓慢的苦闷,离开部队、离开岗位的失落,做题、模拟考试中不断被失误、盲区打击的挫败,各种因素叠加造成内心的敏感脆弱等等,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这段时间是煎熬也是考验,因此,家人的理解、陪伴,朋友的帮助、开导很重要,一定要多交流,多敞开心扉。第三阶段,紧迫、投入、充实、自信。考前的冲刺时间比较紧迫,我反而忘记了前面的苦闷,随着精力完全投入,心放宽了很多,苦闷慢慢被充实替代。考试时间一再推迟,我又拓展了一些复习内容,随着学的东西多了,感觉自己的认识深刻了,自信心也有了。在考试的前几天,虽然依旧紧张,但心里不是一点底没有。考完试,我便不再纠结考试的问题。因为无论结果如何,我已受益匪浅:沉稳、细致、耐得住寂寞,这几种精神特质得到强化;知识、认识、能力,这几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如今,回首转业的几个步骤,从决定转业到备考应试,我走过的路还算偏差不大,后来的考试成绩也比较理想,已于2017年12月安置到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以上只是个人的心路历程,偏重所感所思,希望对今年的转友有所帮助。本文刊于4月7日解放军报04版 相关链接 军地有关部门负责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方式继续保持稳定服务 | 转业,这些事你不可不知!军报记者微信发布投稿邮箱:;转载请注明来源
Sina.cn(京ICP0000007)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到山穷水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