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物价对比中国怎么样,生活用品是国内带去.还是直接在那里

迪拜记行(4):迪拜旅游,超万元人民币的花费值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写在前面的话——  迪拜位于阿拉伯海湾南岸,气候温暖湿润,被誉作“沙漠中的绿洲”,气候适宜居住的城市。迪拜的国际化开放程度,决定了它的多样性  ——在这里,你能够见到裹着严实面纱、黑袍拖地、肩挎名牌小包的中东妇女。  ——在这里,你也能见到仅穿吊带上衣和热裤的欧美少女走在大街上。  ——在这里,你还能见到穿着中式旗袍的女人在街道上招摇过市。  ——在这里,你能够瞧见世界上最繁华大都市里见到的顶级时装和奢侈品。  迪拜开放、包容;维持传统,但又接受现代理念。这是中东最值得来游览的城市,没有之一......    现如今,全球陷入“温室效应”不能自拔:不是这个国家下雨、发洪水,就是那个国家下雪、冰冻三尺。可迪拜却大不一样,在这儿蓝蓝的天和暖暖的太阳,天天陪伴着你,穿长袖可以,穿短裙也没问题。  于是,迪拜每天都有大批大批的世界各地游客飞过来。迪拜天天都在迎接着它的旅游旺季。    中国人玩迪拜,基本上是参团旅行——迪拜、阿布扎比、沙迦三地游,超过万元人民币价格,来回六日。结果,飞机一去一回,路上两天就没了;中间还有一天是自由活动,实际上跟着团走的只有三天时间。  在这短短的三天内,国内游客还想着玩遍迪拜这座国际化大都市?  天方夜谈吧,您呐!    于是,欧美国家的游客们玩完之后,高兴地回去了。按他们的习惯,几年之后应该还会再来玩;但中国的游客们却很不满意,纷纷抱怨:导游不给力,行程缩水,受骗啦!  我原来没去过迪拜,还真觉得国内旅行社太缺德,骗人出国,杀人不见血。待到这番出差来到迪拜,亲身体验后才方明白:其实,责任并不在国内旅行社身上。  归根结底,一分价钱,一分货色。这超过万元的人民币,人家国内旅行社要包你的签证费、往返机票费;还要住五星级酒店、管饭、管交通......的确是只能服务到这水平了。  否则,人家就亏本。可这亏本的买卖,搁你,会干吗?    迪拜,有它的两面性:繁华和古老。它有世界上的最高建筑、有震撼人心的音乐喷泉、有华丽的宫廷式酒店、也有古老的建筑群和港湾上的小船、原始的沙漠和简陋民居&&    可能对欧洲人来说,迪拜的物价确实是很便宜的,因为它毕竟是免税国家。但对脱贫没几年的中国人来说,那些动辄几万、十几万的奢侈品,能有几个人会去买?  于是,国内游客们来迪拜后的举动,便变得统一起来——商品看过、柜台走过、价格问过、摸摸口袋、低头难过......    迪拜大街上行驶的汽车都是最新款的豪车,基本看不到旧车。这是因为当地人太有钱了,新车使用一两年就更换,淘汰下来的旧车,卖给了中东其它穷国家和非洲地区。    于是,那些一心想买便宜货的人们,很不甘心的走了。事实上,只是他们没有去对地方罢了。  于是,那些一心想看城市繁华的人们,也很不甘心的走了。事实上,他们看到的只是繁华迪拜冰山一角。  于是,那些一心想了解迪拜古老文明的人们,也是很不甘心的走了。事实上迪拜的古老,他们还末来得及碰触。    乘坐单轨列车,以全新角度饱览全球瞩目的棕榈岛美丽风光。前方就是棕榈岛上宏伟的亚特兰蒂斯酒店。    迪拜是座中小城市,总人口250多万,其中本地人15%。迪拜又是座国际大都市,这里有许多令人震惊的全球之最,有最高的楼、最奢华的酒店、最大购物的中心。  除此之外,迪拜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最”——那就是,这里拥有全世界最优异的社会福利,让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本地人,想不做土豪都难!    以下是我总结的迪拜人10大社会福利,看完之后准会亮瞎你那双钛合金发光二极管的金狗眼——  1、本地人出生即可免费分得一块1500平米的土地,土地可以继承,但不得买卖。2、本地人之间通婚可以免费获得政府赠送的公寓一套。3、当地男子结婚,可向政府申请约15万人民币的免费资助,用于支付给新娘的“零花钱”。4、教育全免,如果出国读书,政府提供巨额奖学金。5、医疗费全免。如果在海外治疗,报销全部费用。6、电水免费,打市内电话也免费。7、无论收入高低,全部免税。8、本地人最低月收入1.7万人民币。9、任何公司都必须有一半股权归本地人。10、政府各项公共设施收入,如停车费、过路费,其中一部分每年都会作为分红分给本地人。  作为迪拜人,只要不懒惰不挥霍,甚至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过上非常优越的生活。      怎么样,心动了吧?想移民了吧?可惜,对于大部分外国人来说,这几乎是“天方夜谈”。因为迪拜不接受任何除了结婚以外的移民申请,就是在本地出生的外国婴儿也不能自动入籍。  而且,即使外国美女嫁给了当地人,也要15年后才可以申请入籍;并且必须经过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元老会成员全体同意才行。  乍样,心凉了吧?  呵呵呵    迪拜人均绿地达20平方米,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要靠人工淡化海水养活,平均一棵树每年的耗费高达3000美元。    在迪拜,一名中国建筑工人每月大约收入6000元人民币左右;印度或巴基斯坦人4000元人民币左右;一名尼泊尔工人每月大约收入2000多元人民币。而埃及工人因为会阿拉伯语,每月大约收入超过万元人民币。  反差巨大哟!    总有朋友问阿拉伯人可以娶四个老婆的问题,我在这一并回答了——伊斯兰教义允许男子可以娶4个老婆。但阿拉伯人娶老婆是很贵很贵的,花钱那是大大滴!  普通阿拉伯人也娶不起4个老婆,通常是1到2个老婆而已。    瞧,这间金属小亭子是做什么用的?  告诉你:这是迪拜的公交候车亭,带空调的。全世界只有迪拜的公交车站带空调。    我对导游兼司机小吴说:“请停车,我去体验一把迪拜的空调公交车亭。”  闻讯,小吴停车,我跳下来,顶着外面36摄氏度的高温,狂奔进这个传说中的空调候车亭。  谁知,刚拉开亭子的门,顿时一股子冰冷的凉气猛地将我给顶了出来。    见我踉跄着到退出来,小吴笑着问:“大哥,你这是乍滴啦?喝高啦?嘻嘻。”  我窜回车上,坐定后才感慨地说:“娘哟,这候车亭里的空调开得可真凉,受不了!”    迪拜最初是英国人的殖民地,一座小渔村而已,人们过着穷苦生活。随着80年代发现石油,迪拜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奇迹般地崛起,让人以为自己仿佛到了纽约。  对此,当地人自豪地说:他们是从沙漠上掉到了奔驰里。很多老百姓都不上班,政府每月发福利。  在这里,只有穷人才玩车;富人则去玩球、玩马、开游艇。    至于那些苦活和累活都是外国劳工去做,所以很多中国人、印度人,甚至西方人都在这里打工赚钱。  瞧:在这俩个穿黑衣的叙利亚小伙子,帅气开朗,开着一家经营手表的商品店,生意很红火。    迪拜景色之美来源于它的差异性: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一年四季湛蓝的天空、暖热的海水、挺拔的棕榈树,把全球各国人吸引来。    迪拜的海边,在这里可以尽享古老的帆船与豪华游艇相互交织的魅力。    过去,我一直以为迪拜是个富裕国家的名称。但是到了迪拜才知到:迪拜只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七个酋长小国中的一个。其他六个分别是阿布扎比、沙迦、阿治曼、乌姆盖万、富查伊拉和哈伊马角酋长国。每一个酋长国都由一个主要城市和若干城镇组成。  阿联酋的首都是阿布扎比市;迪拜酋长国的首府是迪拜市,下面还有许多村镇。    走在大街上,发现当地不少阿拉伯妇女脸上不蒙黑纱。当然,阿拉伯黑袍是必须穿的。    来自欧美的女士们穿着现代新潮的服装也畅行无阻,但还是要尽量避免穿比较暴露的衣服在公共场所出入。比如:女士不能穿不过膝的短裙。  否则,当地的宗教警察会来干涉。    这就是我下榻的五星级大酒店,干净卫生,早餐自助餐很丰富。从房间窗户向外望去,能看见迪拜的很多地标性建筑。    瞧:这位站在酒店大门前的黑人待者,身高足足超过2米。人家笑容可掬地为俺开门,俺顿时便被雷住了——虽说这些年出国稀松平常,非洲也去过几回。  但象这样黑的纯正、又这样身高的黑人,我还是头回遇见。    俺请这黑人兄弟合个影儿,对方痛快答应。我182身高和他站在一起,对方竟然高出我大半个头。  我问对方:“Play basketball?”(会打蓝球吗?)  对方闻听,耸耸肩,反问:“What is a basketball”(什么是蓝球?)  得,遇到个任嘛儿不懂的棒槌!  闪人!    我下榻的这酒店大厅很宽敞。导游提前预约了房间,很快就有待者推小车将我们的行李送到四楼房间。    房间很干净,飘着淡淡的菊香儿。在电视机旁和卫生间里,发现了用中文写的温馨提醒。  这充分说明:来这家酒店下榻的中国人,不会在少数。    哇!发现了系在一张小卡片上的鲜花!那卡片用中文和英文分别写着:“祝您在这儿渡过一个美好的夜晚!”  我快活地大叫:“狗儿的迪拜人,真会做生意。瞧瞧这上面的话,多温馨!就冲这,掏这些银子也值呵。”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轮红日即将垂落于遥远的天边,将地平线附近的一片海水染成了金黄色;波斯湾里波涛起伏,浪花翻滚,红光闪烁,金光点点。  海面上吹来徐徐暖风,朱美拉海滩的炽热空气也渐渐地凉了下来。    天色已晚,落日的余辉在迪拜的高楼大厦之间染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芒。放眼望去,万家广厦,灯火闪亮......    落日下的迪拜塔,格外的高大雄伟。当身穿白色长袍、头裹白色头巾、面带微笑的迪拜市民三三二二地走出家门,路过我身边时,“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一千零一夜”等等古老的故事,开始在我脑海清晰起来&&      此时的我,下意识地瞅了一眼远处的迪拜塔,确信那只是一座塔,而不是飞毯。  这才如梦方醒——原来,中东,这个从小就让我充满好奇、无限幻想和神秘无比的阿拉伯神话世界,已经揭开了她黑色的面纱,亮出了美丽的真容。  只是,我不知道,过会儿我能否发现那座著名的“阿拉丁神灯”?    夜幕降临,宝石蓝色的天空中繁星点点,浅蓝色海水慢慢地变成了深蓝色。  远远望去,白色沙滩一眼望不到边,棕榈树随风摇曳,海边别墅灯光闪烁;远方,摩天大楼也纷纷披上了一串串珍珠般的彩色灯光。    一组柔和的装饰射灯,照亮了夜色中的朱美拉清真寺,使它显得金碧辉煌。四周依旧盘旋着无数人群,这些真诚的伊斯兰信徒们,在等待清真寺开门,进行一天中第四次礼拜。    高高的宣礼塔上,响起了阿訇发出的“阿巴拉、阿巴拉”的弹舌音,响彻整座城区,这是真主“安拉”,在招唤他的信徒们——伊斯兰教的晚祷礼就要开始了。  大街上的行人纷纷随地铺上地毪,面朝圣城麦加方向,脱鞋而跪,双手捧在胸前,双目微合,进入状态。  仿佛就在一瞬之间,整个城区便彻底安静了下来。    我们的车子驶向大海边。导游兼司机小吴说:“海边夜市热闹非凡,什么样的东西都能瞧见,什么样的美食都能吃到。”  闻讯,同伴兴致勃勃地来了一句:“有白酒卖吗?这几天光喝饮材,没有酒,小爷我嘴里都淡出鸟来啦!”  小吴说:“这个可以有。但必须要拿回华人区才能喝。不然万一叫宗教警察抓住了,轻则罚款,重则拘留,遣送回国!”  闻听,同伴开始哆嗦起来。  见状,小吴安慰道:“哥,没事儿,瞧你给吓得这个样儿。今晚一准儿让你喝到正宗的北京二锅头。”  同伴说:“我哪里是吓的?这是身体酒精缺乏症犯啦!”  众人哈哈大笑。    眼前,稀疏的棕榈树仿佛连成一片,变成了一片墨绿色的树林;海滩附近那些高矮不一、错落有致的别墅化也为了一道道黑暗的阴影,就连刚才突出于地平线上的那些摩天大厦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远方传来一阵喧闹声,只见人群像潮水一样从海滩入口处涌了进来,趁着落日降温,到朱美拉海滩欣赏美丽夜景的好时机来到了。    海边夜市上,车水马龙。现代与古典、沙漠与海水、骆驼与“大奔”、西装与“黑袍”&&交织混合在一起。  令人头晕目眩、思维迷茫,恍若穿梭在“一千零一夜”的梦境之中。    这是一个不断生产奇迹的地方,想像得到的金钱和想像不到的创意在这里不断地化合,形成一座座实实在在的海市蜃楼,吸引着世界的惊诧目光。  一组数据表明:自2003年起,迪拜的旅游收入已经超越了石油收入,占到GDP的20%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迪拜的观光人数,从1996年的近200万人,成长到目前的2000多万人。同期,迪拜机场的过境人数,也从800万人,成长到近3000万人。    迪拜,现在成了国人出国旅行的首发地。但结果呢?迪拜给他们带来的印象却不如预料之中那样美好。其实,这不能怪旅行社安排的不好,实在是时间太短、费用又不高惹的祸。  不说别的,就说迪拜五星级酒店价格,每晩近2000人民币;往返机票,再打折也要超出5000人民币。这还没算别的支出项目呢。这笔帐这么一算,你是否感到这万元人民币往返迪拜六天,是不是很划算?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所以,来迪拜最好的方法就跟最便宜的旅行团来,先把酒店、机票、签证三大块解决了,然后再谈旅行和观光,或是采购。    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我发现了一个新情况:中东人都有很浓的体味儿。因此,他(她)们都会用香水来遮盖。殊不知,当地香水很难闻,就是法国到迪拜现场灌装的香水,也是“南为桔;北为枳”——全串味啦。  原本还打算买些阿拉伯香水带回去,但到香水店后,销货员打开几瓶香水让我闻了之后,我顿时落荒而逃——奶奶滴!这哪儿是香水味哟,纯粹就是中东人吃了大量洋葱之后,放出来的那股子屁味儿,难闻的令我干呕不止。    迪拜,经过了十几年挥金似土的疯狂建设,外加排山倒海的宣传攻势,如今大家都知道迪拜是沙漠中的一座看不见的金矿,全球人来此淘金。    据说,生活在迪拜的外国人占了城市人口的80%以上,他们来自180多个不同的国家。如今迪拜已经很少能看见本地人民,这倒很像南非和澳洲这样的多元化社会。    中国人在迪拜的数量也相当的多,最常见的是做小生意,或服务行业。当然也有白领阶层人士,但他们都在写字楼里。  这位正在为外国人服务的中国帅哥,揣盘上菜,忙得满头是汗。面对我关于:“在这儿一天要工作多少小时?收入乍样?”的简单提问,竟然用了两次送菜的短暂空间,才分两次回答完。  在这儿谋到一份工作,竞争压力大呵!      迪拜没有正式的唐人街,虽号称有20万中国人,但大部分是中国建筑公司带过去的民工,散落在迪拜那些沙漠中的建筑工地上。  因此,中国开有商店的地方,就自然成为了唐人街,这个地方就是在迪拜的华人汇集之地。    温州商人天下闻名,他们来到迪拜后,充分发挥能吃苦、能挣钱的天性。租下当地整栋楼房,改建成批发市场,建起“中国鞋城”,“中国轻工城”,“中国眼镜城”等等。买卖从国内带来的廉价服装,皮鞋,陶瓷和义乌小商品。  除了伊朗人外,沙特人,黎巴嫩人,约旦人,非洲黑人等很多国家的人都愿意到迪拜的“中国城”来采购商品——便宜呵!    已经是北京时间凌晨时分了,借着导游小吴给晚餐点菜的当口,我在迪拜的“中国城”里到处乱转。突然发现了一间打着“乐佳佳”招牌的小超市。  哟嗨,在国外竟然能瞧见用中文打出的超市招牌。这顿令我产生出一股子亲切感,便信步渡了进去。    超市门面并不大,里面装饰的很整洁、货物也齐全。吃喝拉撒,一应俱全。    瞧:这儿竟然有“老干妈”。标价6元迪拉姆,折合人民币10.8元。老天!比国内超市还便宜。这超市还能挣到钱吗?    瞧瞧,这小白菜多水灵,标价不到4元迪拉姆一斤,折合人民币7元多。需知,这儿是沙漠地区,青菜类小菜难以种植。  就这种小白菜,在国内菜市场上还要5、6元钱一斤呐!    再瞧瞧人家这些水果,多新鲜、价格多便宜。    在家时,我天天去菜市场买菜,知道国内城市的大致菜价。如今再瞅瞅人家温州人开办的超市菜价,不禁感慨百端——不是你我发不了财,而是你我天生就没有这生意人的脑子,还有吃不这个苦。    一位巴基斯坦人模样的店员走过来,说:“No photos here, Sir”(先生,这里禁止拍照)。  我对他说:“Please ask your boss, I said to him”(请叫你的老板来,我给他说)  片刻,一位中国妇女走过来。我对她谈了我的职业及创作构思,并希望能得到她的同意。  但这中国女人生硬拒绝了我的请求。    在迪拜要想少花费吃到中餐,可以到“中国城”。这里没有经营牌照,也许厨师就是黑打工。你如果钱多,便可以到那些中国人开的富丽堂皇大饭店潇洒一把,例如“中国海”什么的。那里有波斯湾大龙虾、石斑鱼和大螃蟹,还可以喝到正宗茅台和五粮液。  尽管迪拜餐馆不准卖酒,但中国人总有办法运来各种中国酒,还堂而皇之地用茶壶给中国人斟酒。每有当地人不解地发问,中国人就说那茶壶里是茶,而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喜欢喝茶。    瞧:这就是我们今晚要喝的“北京二锅头”。这种二锅头,在国内最多也就40元人民币一瓶,可在迪拜却价格高的惊人。  你问多少钱一瓶?不贵,才340元一瓶啦。  我拿起酒瓶,到满一小杯,小心翼翼地揣起来,送到嘴边小品一口。顿时,一条“火龙”顺嗓子眼儿欢快地直往肚里钻......  我舒畅地骂了一句——“真他奶奶个腿的,这狗儿的迪拜,这狗儿的天价酒!”  同伴都笑啦。    瞧瞧,在迪拜能吃上中国饺子,还是白菜猪肉馅的。一口咬下去,真香——连思乡的心情都给牵出来喽!  这口福,在迪拜可不是随便那个中国人,都能享受到的哟!    回到宾馆,酒后处于微醺之中的我,站在阳台上瞧着这座灯火灿烂的城市,不禁思绪飞扬——  迪拜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阿拉伯神话里的“阿拉丁神灯”?还是挑战地球高度极限的“迪拜塔”?  远处的夜空中,高达828米的迪拜塔,灯光闪亮,婉如银河缓缓流淌人间.......    中国百姓还沉醉在能够入住五星级酒店的喜悦时,人家这里已经有了七星级酒店。当地人终日无所事事,却每个月都能领到政府发的价值1.3万元人民币生活费。  这里的白袍们个个开着限量版、最豪华的跑车;家里三妻四妾,把狮子老虎养作宠物,成为霸气的土豪。就连那些黑纱蒙面的阿拉伯妇女,哪个不是挎名牌皮包、露在黑袍外面的身体缠绕着厚重金饰?  石油、奢华、沙漠奇迹、不可思议等等词汇,不断擦拭着迪拜皇冠上那一颗颗闪亮的钻石&&    说实话,就国内的普通游客而言,迪拜真是没有什么好玩的——水上飞机、游艇、深海钓鱼这些项目,都花费巨大,难以承受。而且,中东地区的白天死热,只有太阳下山了,当地人才会出门携家带口来到海边玩耍。平时没事并不出门,呆在家看电视、上网,喝阿拉伯红茶。  这些,对于好动爱玩、在家呆不住的中国人看来,真是难以想象。    迪拜一年只有2个季节:从11月到次年的4月都是冬季,其余的时间就是夏季。  夏季,户外最高温度可以到达摄氏50多度,这还不是地表温度;冬天就是气候最宜人的季节了,白天的气温在摄氏30度上下,清晨和夜晚因为没有日光照射,温度只有25度左右。  所以,当地人都是晚上才出家门,到外来玩。    在我的迪拜旅行记忆中,迪拜是行进在蔚蓝海洋中的一艘巨型帆船;是商店橱窗里如瀑布般的黄金;是沙漠公路边大片大片的绿色草坪;是蓬勃兴起的人工岛;是在迎宾大道上昂首踱步的孔雀;是机场里彻夜不息的出入境人群&&  迪拜获得的头衔太多了:阿拉伯世界最国际化最开放的城市、全球最大的人工港、世界建筑师的天堂、中东最安全的地方、最奢侈的“不夜城”和“销金窝”、最豪华的度假胜地、购物天堂&&    写在最后的话——  确实,迪拜是值得一去的地方。这里的浪漫、这里的奢华、这里的名牌、这里的美食,一定会使你流连忘返。去迪拜玩吧、去迪拜开眼界吧。  其实,那超过万元人民币的旅行费用,花得很值。  去过,你就知道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迪拜的居民物价到底有多高 看过之后才知道_凤凰旅游
迪拜的居民物价到底有多高 看过之后才知道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迪拜公路加油站里的商店,里面商品价格与日常超市里的价格基本没有区别,这在我看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
& & & 对于迪拜的认识,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从一些宣传中去了解,似乎迪拜到处都是黄金,到处都是豪车,所有公交车都是由名车改造而成。那里的人每天都可以过着极具奢华的生活,甚至有人调侃,在迪拜捡垃圾、做乞丐,一个月随便都可以有几十万收入......对于这些传闻,开始我也真的相信了,惊奇、惊讶,对这个国度充满着满满的好奇......
帆船酒店,最小单元为170方,淡季房间每天价格由15000元人民币起。
& & 日的一次神秘旅行活动,让我踏入了这个国土,从广州白云机场搭乘阿联酋航空的飞机,经过近9个小时飞行后,来到迪拜国际机场,刚落地不久,就直奔酒店附近的居民区超市,因为我一直认为,反应一个城市(国家)的生活质素及消费水平,最好是到居民区里的菜市场、超市里转一转。没想到这一转,结果真有点令我意想不到。
& &我们都知道阿联酋是个沙漠化严重的国家,在这里,淡水资源稀缺,居民的饮用水几乎全部依靠海水淡化,而超市里,普通的500mL瓶装饮用水售价是1迪拉姆,按2017年3月汇率:1迪拉姆=1.88人民币折算,500mL瓶装饮用水是1.88元,与中国国内相差无几。
在迪拜公路加油站里的商店,里面商品价格与日常超市里的价格基本没有区别,这在我看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
这是新加坡进口的&KOKA可口&碗装方便面,折合人民币约8.93元,而他们本国生产的另一款碗装方便面,折合人民币约7.52元。
红牛功能饮料对于我们大多人来说并不陌生,250mL红牛功能型饮料,折合人民币约12.22元。而其他维他命功能饮料基本都是在5~6迪拉姆之间。
500mL百事可乐,约合人民币3.76元。
500mL可口可乐也是大约3.76元人民币。
不同牌子的咖啡,价格有点差异。查了一下100g雀巢咖啡在京东的售价,似乎这里还要便宜一点点。
1L装牛奶,折合人民币在24~32元人民币之间。
429g奥利奥饼干大约20元人民币。
Ferrero Rocher意大利费列罗(金莎)巧克力制品 24粒300g,折合人民币大约81元;200g折合人民币约47元,比国内便宜好多。
12枚装好丽友,折合人民币23元,京东售价是15.9元。当然也有人跟我说,这里的好丽友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都比国内的好很多,我买了一盒,可我却没有品尝到。
WD-40对于任何一个工程机械人员来说一点都不会陌生,它的润滑、除锈能力,绝缘性绝对是超乎我们的想象,不仅可以适用于工程机械,我认为在家庭常备一支也非常有必要。300mL装的WD-40折合人民币不到30元,京东上售价是35元。
哈根达斯被誉为冰淇淋中的&劳斯莱斯&,是风靡全球的冰淇淋品牌,1921年由鲁本.马特斯创建于纽约,在中国,品尝&哈根达斯&似乎也就是身份及品味的象征,在国内的售价,就不多说了,反正之前去过几个国家,其价格跟迪拜这家超市的大致差不多,500g装折合人民币大约47元。
整个阿联酋几乎没有农业,水果蔬菜全部依靠进口,这些水果的销售按公斤计算,似乎比国内还要便宜点点。
这几种产自非洲、美国的水果,在国内平时真舍不得多买,太贵了。
迪拜的蔬菜就真的很贵,由于新鲜蔬菜的保质期很短,造成运输贮存成本高企,因此成本都摊到菜价上了。当然我也听说,阿联酋现在也进行一些无土种植。
在迪拜城市中央大型商场里,这一份是70迪拉姆,折合人民币132元。有朋友说,这一份里面,最贵的是那西兰花,鸡肉和饭的价格只占其中一小部分。
迪拜马帮(迪拜马帮是一支热爱骑马的华人组织,目前有成员300多人,马帮主是阿联酋第一个华人骑师)的&轮胎&(一个在迪拜经营轮胎制品的宁夏小伙子)告诉我,迪拜超市里售卖的牛肉、鸡肉很多都来自周边国家,是靠饲料催养出来的,其肉质可想而知,价格自然就不会很贵,售价跟国内的差不多,只有那些由美国、澳洲、新西兰等国家进口的牛肉才会贵点,尤其是来自新西兰的和牛,每斤要买到几百迪拉姆。
在迪拜城市中央大型商场里,这份虾仁土豆泥是56迪拉姆,折合人民币大约106元。
在迪拜城市中央大型商场里,鸡肉汉堡薯条价格是46迪拉姆,折合大约87元人民币。
国际城(International City)
在迪拜,有个地方叫国际城(International City),很多来迪拜工作的外国人都在这里买房子,其中有一片是中国人最密集的地方,这里的华人习惯称它为&龙城&,目前的房价是80平方大约60万迪拉姆,相当于每平方折合人民币大约1.4万元人民币。
生活的迪拜的华人告诉我,迪拜的自来水价格每立方大约2~3迪拉姆,折合人民币大约3~6元,政府对居民物价控制的相当严格,曾经物资紧张时,有华人超市擅自抬高物价,结果被罚了20万迪拉姆(大约37.6万元人民币),这件事在当地华人界引起很大反响。
& & 很多人被网络上一些蒙着厚厚一层沙尘的豪车迷惑,真的以为是很多富豪将豪车随便当垃圾扔,其实在迪拜,一年四季各种大小沙尘暴不断,车子只要停在户外,不一会就都会堆满厚厚的一层沙尘,&扔&可不是车主们的本意。
& & 经过几天闲走,和当地华人闲聊中了解到,石油出口在阿联酋的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到30%,阿联酋基本就是靠旅游来拉动国家经济,而高大上的旅游出行娱乐方式才能让游客在这里留下更多的金钱。然后我们懂得了,奢华、高大上仅仅是针对游客而言,是一种国家旅游宣传上的噱头。
洋光摄客:一个前新闻摄影工作者,与您分享旅途风景,人文趣事。&&&&&&&&&&&&&&&&&&&&&&&&&&凤凰网旅游微信公众平台账号:travel_ifeng生活家私人微信:lifeofwealth2015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旅游&,获得更及时、更有用、更有趣的旅游信息欢迎投稿至:all_我们将为你的作品提供亿万人观看的平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播放数:121897
播放数:75322
播放数:163587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妹带我去迪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