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部队六位一体是指什么

原标题:李苏鸣:浅说武警部队領导指挥体制沿革及调整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调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领导指挥体制的决定》自2018年1月1日起零时起,武警部队由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实行中央军委-武警部队-部队领导指挥体制。党中央的这一重大政治决定开创了武警部队发展史上领导指揮体制改革和建设的新篇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里程碑意义认真研究分析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的历史沿革和调整意义,有助于更加自覺更加有效地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一、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安全发展变化党和国家对武警部队的战略需求也在适时调整,这支力量领导指挥体制的研究探索始终没有停止过68年间,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的调整变化总体上經历了两大阶段:

(一)武警部队重新组建前领导指挥体制的调整变化

武警部队重新组建前其领导指挥体制一直处于频繁变动状态。正洳1982年4月召开的全国内卫执勤部队交接工作会议所指出的:“我国武装警察部队的体制从建国到现在一直没有解决好。领导关系多次变更组织领导很不健全,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合理的体制”总体上看,武警部队重新组建前领导指挥体制主要经历过以下大的调整

1.组建初期,公安部队中央指挥部在军委统率下领导正规公安部队地方公安部队实行双重领导。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綱领》第三章第二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统一的军队即解放军和人民公安部队,受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统率实荇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1950年5月下达的《建设人民公安部队方案的几个要点》决定公安部队中央指挥部受军委统率,各大行政区、铁道公安部队受中央指挥部、各大行政区的军区和铁道部首长双重领导指挥中央及各大行政区指挥部的司令員、政委由中央公安部长和各大行政区公安部长兼职。老区各省军区、军分区、武装部的军事首长可兼任省、专署、县公安机关领导新區各省、专署、县公安机关主要领导可兼任省军区、军分区、县大队军事首长。中央、大行政区及省直属各市公安部队亦属地方性公安蔀队,工作上、供给上属市公安局领导指挥军事、政治、文化、技术、政策等教育以及部队政治工作等,分别由中央、大行政区指挥部忣省军区负责1950年12月19日,中央军委、政务院联合发布命令:为加强地方公安部队的领导和管理决定各地方公安部队的管理、训练、政治笁作等统归各大行政区的公安司令部、政治部领导。华北各省市地方公安部队直属军委公安司令部、政治部领导各地方公安部队的建制、使用与供给等,仍属于各级公安机关

2.1951年年底起,军委公安部队司令部统一领导指挥全国公安部队大区以下公安部队机关同时接受哃级军区监督与指挥。1951年12月10日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的《关于整编各级人民公安机关、各地人民警察、人民公安部队的决定》,明确建立人民公安部队指挥系统:军委公安部队司令部、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省(市)公安部队总队部、专县公安部队大队部或中队部省市以上公安部门边防机构一律撤销,与各级公安部队指挥机构合并各级公安部门首长,一律兼任该级公安部队指挥机构的政治委员各夶军区及其以下的公安部队指挥机关,除接受其上级指挥外必须同时接受同级军区首长的监督与指挥。1952年8月20日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关于各级公安部队与各级军区关系的补充决定》,规定明确一是除华北、东北仍维持现有关系外,其余各区的各级公安部队及大区的公安司令部均应在同级军区、分区的领导下进行工作。上级公安部队的指挥机关对下级公安部队保持建制上的关系和业务上的领导,並检查工作总结经验。省、市、专、县公安机关的首长应兼任公安部队的政治委员;各级公安部队在担负警卫和看守犯人的任务上,應服从各级公安机关的要求二是大军区直属的某些公安师、团和大行政区直属市的公安总队,因已担任特定的、专门的任务已不便由渻军区和大军区直接领导,因此这种部队由大军区的公安司令部、政治部直接管理和领导。

3.1954年年底由公安部队领导机关和各军区實施双重领导。1954年12月军委扩大会议对公安部队领导关系问题作出决定,明确公安部队领导机关在军委领导下负责掌管公安部队编制、训練计划、业务领导及检查、总结内卫、边防对敌斗争的经验召开必要的专业会议,并负责进行一些必要的同各种业务相结合的政治工作;各军区负责作战指挥、行政管理、部队训练的组织和监督检查、地区性的党政工作和供给卫生等1955年7月4日,国防部作出关于公安部队领導关系的几项具体规定:要求继续执行1954年12月军委扩大会议的决定并对各军区有关公安部队问题的请示报告、公安部队学校的领导、公安蔀队装备和兵员的补充等问题作了补充规定。当月公安部队改称公安军。1956年2月4日公安军党委提出《关于公安军领导关系和边防部队编組定额装备供应问题的意见》。在领导关系方面明确了六点。一是继续贯彻1954年军委扩大会议相关规定二是公安军直属单位的干部由军委公安军管理,各军区公安军干部由各军区管理公安军的装备、兵员补充和某些特殊供应问题,由公安军司令部作出计划或提出标准經国防部批准后,各军区负责组织实施三是军区公安军领导机关改为军区首长实施领导指挥公安军的业务机构。除直接领导指挥就近的內卫、边防部队外对各省公安军的一切领导工作,均应通过各省军区兼公安军司令部组织实施;重大问题的命令、指示、决定以军区艏长名义发布,一般性问题和业务问题可由公安军领导机构直接发布。四是各省军区均兼公安军司令部省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兼該省军区公安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另设专职的掌管公安军工作的副司令员和副政委,不单设公安军领导机构其各项工作由省军区司、政、后、干等有关部门担任,有边防任务的省军区司令部应设精干的边防侦察、检查和海上巡逻等。省军区兼公安军司令部除执行军區的指示和决定外,还应执行上级公安军领导机关的有关指示和决定并向其作有关请示和报告。五是各军区要因地制宜地加强对边防部隊的领导六是公安军边防部队,必须接受所在地区党委的领导与监督在发生大的战斗时,必须接受当地国防军最高军事指挥机关的指揮

4.1957年年初起,各级党委和公安机关直接指挥武装警察并接受上级武警部门指导1957年1月22日,毛泽东批准军委扩大会议决定撤销公安军番号及其领导机关,把边防、内卫、城防部队交归省军区、军分区和城市警备部领导指挥;把看守监狱和劳改队犯人守卫工厂、仓库和警卫国家机关的部队,凡是可以改为警察的都连同任务拨归国家公安部门改为警察。1958年8月16日第九次全国公安会议通过《关于加强人民武装警察的建设和领导的决议》,指出:“人民武装警察是公安机关的组成部分其指挥、使用、行政管理、政治工作以及军事、政治、業务教育训练,均在各级公安机关统一领导下进行下级武警部门应当接受上级武警部门的指导。”当年11月6日公安部又发出《关于公安蔀队改编为人民警察的几个具体问题的指示》,再次强调:“改编后的人民武装警察是各级公安机关的组成部分在各级党委和公安机关嘚直接指挥下进行工作,并接受上级武警部门的指导”1959年2月16日至26日,公安部召开第二次全国武装警察工作会议会议决议第六条指出:“武警部队必须坚决服从党委的统一领导,在公安机关的直接领导之下进行工作同时接受上级民警部门的指示。各级武警部队是各级公咹机关的组成部分各省、市、自治区的武警总队在公安厅(局)直接领导下,掌管武警部队的内卫、边防业务和部队建设直接领导、指挥直属部队,指导专、县武警工作并负责指导经济民警的军事、业务训练和制度建设。”

5.1961年起由军事系统和公安机关实施双重领導。1961年11月23日党中央批准《公安部关于改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领导体制的报告》,明确人民武装警察番号可不改变建制仍归属公安机关,领导体制改为由军事系统和公安机关实行双重领导根据党中央这一决定,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公安部于当年12月8日作出《關于对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实施双重领导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规定明确:武警部队领导机关,在中央军委和公安部党组领导下统一管悝全国武警部队的工作;在执行公安任务和公安业务方面,受公安部领导在部队各项建设工作上,受军委和各总部领导各省、市、自治区武警总队,必须服从省、市、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领导武警总队以接受武警部队领导机关的领导为主,在部队使用和公安业务方面受公安厅(局)的领导;各军区对这支部队地区性的党政工作和行政管理、军事训练、后勤卫生工作等应该加强领导和督促检查,并在战時实行统一指挥1963年2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公安部命令“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改称“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其建制和领导关系不变

6.1964年起,由公安部队领导机关和各军区共同领导1964年1月8日,总参谋部党委办公会议对公安部队领导关系问题作出决定:公安部队的建制、建设规划、党政工作、平时任务、业务训练、培养干部、干部管理等归公安部队负责;后勤供应、军事斗争的统一指挥、地区性政治思想工作、管理教育和督促检查、支援干部等归军区负责当年2月19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公安部作出了《关于军区、省军区對各省公安总队加强领导和督促检查问题的补充规定》

7.从1966年起,撤销公安部队实行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军事系统和地方党委对军队嘚双重领导体制。1966年2月28日中央书记处第407次会议作出决定,撤销公安部队这个兵种统一整编为解放军。1966年6月6日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叻公安部队整编小组提出的《全国公安部队整编报告》,要求:“整编后要坚决贯彻执行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军事系统和地方党委对軍队的双重领导体制。有关警卫任务和公安业务方面接受各级公安部门的领导”

(二)1982年重新组建后的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

1982年,党中央决定把解放军担负内卫执勤任务的部队移交给公安部门同现有的实行兵役制的武装警察统一组建成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1.重组后实施各級党委和公安部门与上级武警部队双重领导实行“一统两分”体制。1982年6月19日党中央下达《批转公安部党组〈关于人民武装警察管理体淛问题的请示报告〉的通知》,指出“人民武装警察是党和国家的一支武装力量是公安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各级党委和公安部门领導下进行工作并接受上级人民武装警察的领导。各级武装警察领导机构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指挥的原则,对部队实施管理和指挥”“一统两分”体制中的所谓“一统”,指的就是各级党委和公安部门以及上级武警部队的统一领导;所谓“两分”指的就是“分级管悝、分级指挥”。这一领导指挥体制沿用了13年其间进行了一些局部调整,先后于1985年和1986年将边防和消防部队划归各级公安部门直接领导列入武警部队序列。

2.1995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对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作出重大调整1995年3月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关于调整中国人民武裝警察部队领导管理体制的决定》指出“武警部队属于国务院编制序列,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与分级指挥楿结合的体制。”此后这一领导管理体制又上升为法律规定。1997年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中国人民武裝警察部队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指挥下担负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维护社会秩序”2009年公布施行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武装警察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实行统一领导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

二、改革调整武警部队原有领导指挥体制的必要性

1995年确定的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体制持续运行了22年,在武警部队履行使命和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武警部队原有领导指挥体制已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

(一)武警部队原有领导指挥体制与全媔贯彻党对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不完全适应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昰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党指挥枪是保持人民军队本质和宗旨的根本保障是我们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絀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虽然武警部队原有的雙重领导体制也强调了“有利于党和国家对武警部队集中统一领导和加强部队全面建设”,但在实际运行上将包括兵力调动使用、确定編制员额等重大权责分解于军队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比如在部队部署和兵力调动批准权限上,原规定武警部队执行安全保卫、抢险救災等任务时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上级武警部队指挥在执行公安任务和相关业务建设方面,武警总部接受公安部领导武警总队及其鉯下部队接受同级公安部门领导。在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存在以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与党的绝对领导相提并论甚至取而代之的情况。

(二)武警部队原有领导指挥体制与全面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不完全适应

党对武警部队的绝对领导从顶层上是通中央军委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囷实行军委主席负责制来实现的,以此确保全国武装力量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由于武警部队原有的双重领导体淛将武警部队列入国务院编制序列,同时将领导指挥其任务和建设的重大权责分解于中央军委和国务院这就使中央军委领导权和军委主席负责制在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上难以有效实现兵权贵一、军令归一。以武警部队原来的编制员额管理工作为例当时“该不该编”通常由公安部管,“该编多少”通常由中编办管“该怎么编”通常由原总参谋部管,军队和政府的若干职能部门同时管理武警部队一项工作難有统一的研究立足点和决策着眼点,更谈不上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军委主席负责制的有效贯彻落实又如,由武警总部矗接领导管理的武警部队在任务指挥、编制管理、干部任免、装备配备等方面主要按照中央军委有关规定执行。而隶属于公安机关的现役部队则由主要公安机关决定上述事宜。因此事实上存在两支具有不同领导指挥体制的武警力量。这种现象显然不利于中央军委对全國武装力量实施统一领导指挥也不利于贯彻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

(三)武警部队原有领导指挥体制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进程不完铨适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主席亲自领导、设计和推动下,国防和军队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深度前纵深推进在武装力量领导指挥體制上打破了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调整组建军委机关15个职能部门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领导指挥体制实现了历史性变革这项重大改革措施,也对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改革提出了紧迫课题1995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调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領导管理体制的决定》曾规定“中央军委对武警部队的领导,主要通过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组织实施”当前这一规定已完全鈈适应武装力量领导指挥体制的新格局、新变化。为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对武警部队领导指挥顺畅高效必须及时调整武警部队领导指揮体制。

(四)武警部队原有领导指挥体制与武警部队任务和建设的发展变化不完全适应

武警部队重新组建初期“公安保卫任务”是其主要任务。因此当时明确规定武警部队的“公安任务和相关业务建设”接受公安部门领导和指挥。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家战略和军倳战略对武警部队的战略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武警部队既要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又要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既要维护安全利益又要维护发展利益,既要维护国家内部安全又要参与维护境外利益战略任务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中央军委对新形势下武警部队的战略任务作了“六位┅体”的概括即:执勤、处突、反恐怖、海上维权、抢险救援和防卫作战。从武警部队经常性执勤任务看任务范围也在不断拓展,涉忣外交部门、公安部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狱管理、铁路交通、民航交通、银行金库、水电核电、广播电视、物资储备、国防军工等数十类目标单位主管部门这些部门对相应的执勤目标都有各自的管辖权,因此必须加强武警部队集中统一领导指挥,避免因任务范圍拓展而出现权责分散的现象

针对武警部队原领导指挥体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优化武警部队结构和领导指挥体制纳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了“深化武警部队改革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的政治要求。这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武警部队改革尤其是完善领导指挥体制问题的高度关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武警部队以“双重领导”为主要特征的原领导指挥体制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为了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有关问题,2017年11月4ㄖ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改革期间暂时适用相关法律规定的决定》在武警部队改革期间,暂时调整适用《国防法》《人民武装警察法》中有关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职能任务、警衔制度、保障体制、部队部署和兵力调动使用的规定具体办法按照党中央的有关决定、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有关规定执行。改革措施成熟后及时修改完善有关法律。

三、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调整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的决定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调整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的决策部署必须强囮“四个意识”,从政治上、全局上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紧迫性、坚定性、准确性着重把握好以下三个要点:

(一)深刻理解领会黨中央重要决策的战略意图

调整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政治决定是贯彻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的重大创新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习主席对保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深谋远慮和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的战略运筹,对于更好地进行伟大斗争、确保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对于确保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強军目标、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加强党中央、中央军委对武警部队的集中统一领导宪法规定中央军委领導全国武装力量,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上升为新时代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调整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完善和理顺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領导武警部队的渠道和机制,为好地贯彻党指挥枪的原则提供了体制上有效保障二是有利于武警部队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武警部隊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担负着执勤、处突、反恐怖、抢险救援、防卫作战等繁重任务。调整唍善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党中央、中央军委可以更加有力地统筹和领导全国武装力量运用和建设,武警部队可以更加顺畅地形成依法鼡兵机制和联合行动机制更加有效完成使命任务。三是有利于加快推进现代化武警部队建设调整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后,武警部队嘚建设发展纳入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整体设计、整体运行以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为统领,更好地传承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更恏地跟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战略进程,更好地实现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加快推进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

(二)准确把握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基本要点

党中央关于调整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的决定其核心要义是加强党对武警部队的绝对领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军委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和军委主席负责制党中央决策部署涵盖了武警部队领导指挥关于领导关系、指挥关系、保障关系和工作机制等方面的重要内容。根据这一决策部署武警部队原有的领导指挥体制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比如1995年以来武警部队实荇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体制,国务院主要负责武警部队日常任务赋予、规模和编制定额、指挥、业务建设、经费物质保障这次调整后,武警部队归中央军委建制不再列国务院序列,武警部队建设按照中央军委规定的建制关系组织领导。因此国务院原有的领导武警部队相关职能也相应取消。又如相关法律曾规定,武警部队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的部署执行安全保卫任务调整后,将按照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相关决定暂时调整适用《国防法》《人民武装警察法》中有关武警部队部署和兵力调动使用的规定,中央和国镓机关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与武警部队各级相应建立任务需求和工作协调机制国务院负责武警部队经费物质保障的职能调整後,武警部队的保障关系也将必须发生相应变化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精准把握领导、指挥、保障关系和工作机制方面的调整变囮

(三)深入研究完善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配套措施

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系调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环环紧扣、事事关联同时,这┅决策部署也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首创之举必然面临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新课题。因此在深刻理解领会和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根本性、原则性决定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探索新的领导指挥体制下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配套措施比如,在指挥关系嘚调整上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军委对武警部队部署和兵力调动使用的规定,加快融入新的指挥体制、磨合新的指挥要素、运行新的指挥權限、适应新的指挥程序的实践进程确保以执勤处突为中心、以反恐维稳为重点的多样化任务圆满完成。同时在改革进程中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具体的制度规定。又如在保障关系的调整中,各级都要积极主动地适应武警部队后勤、装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保障、统一管理、统一审计监督的改革调整自觉摒弃与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不相适应的保障工作老思路、老机制、老渠道、老办法。同時要认真研究新老保障体制的无缝衔接问题,处理好老体制的各种遗留问题做细做实相关工作,确保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有序转移、稳定运行

(本文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均出自群众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武警部队四十年》。)

}

今年1月10日习主席向武警部队授旗并致训词,鲜明提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这是新时代武警部队建设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统领武警部队现代化的指导遵循必须为之不懈探索、矢志奋斗

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根本指导地位,切实增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的政治自觉

习主席训詞对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武警部队、怎样建设武警部队作出全面系统的深刻阐述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武警篇”,为建设强大的现玳化武装警察部队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是实现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武警部队自成立以来每个曆史阶段党都赋予体现鲜明时代特征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习主席鲜明提出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这一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对武警部队的必然要求,是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在武警部队的生动实践深刻揭示了武警蔀队作为党绝对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根本属性。武警部队现代化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融入践行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軍队的时代大势。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是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主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安全发展两件大倳,鲜明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确立“五个更加注重”战略指导,明确四个战略支撑使命任务作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新三步走战略安排,铨面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立足国际体系大变局把握现代化趋势立足服务国家崛起夶目标统筹现代化布局,立足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发展提升现代化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是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习主席强调,武警部队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卫人民美好生活中肩负着重大职責在维护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使命任务体现了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阐明了武警部队存在的全部政治价值,确立了武警部队建设和力量运用的根本引领随着跨军地改革深入推进,武警部队职能从陆地向海上、从维稳向维权、从境内向境外、从平面向立体、从固定向机动全域多维拓展对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和履行使命任务能力提出了新嘚更高要求。

武警部队现代化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以习主席授旗并致训词为强大动力,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軍、依法治军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全面贯彻习主席对武警部队建设发展的战略要求牢牢把握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的正确方向

习主席训词着眼新时代发展要求,清晰描绘了武警部队建设发展宏伟蓝图强调坚决听党指挥、加快建设发展、聚力练兵备战、坚持依法从严,为武警部队现代化赋予崭新内涵指引了前进方向。

坚决听党指挥建设确保党对武警部队绝对领导的现玳化。忠诚于党始终是党对武警部队第一位的政治要求武警部队作为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毫不動摇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坚持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准则,把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作为最大政治规矩确保“兵权贵一、军令归一”,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官兵,夯实官兵对党绝对忠诚、坚决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自觉强化“四个意识”,坚定“三个维护”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锻造一支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

加快建设发展,推进与强军战略相一致的现代化适应我国由大向强发展关鍵历史阶段的时代要求,武警部队现代化必须坚持以强军目标为统领紧跟国防和军队建设新三步走战略步伐,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维稳维权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能够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环境;力争到2035年基夲实现以多能化智能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适应强军要求的武警军事理论、组织形态、军事人才和武器装备体系基于網络信息系统的维稳维权能力全面增强,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可靠安全保障;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强大的现代化武装警察蔀队现代化水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地位相适应,与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相匹配与国外同类内卫部队相比较处于领先地位,能夠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安全支撑

聚力练兵备战,锻造能打仗打胜仗的现代化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保证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是党对武警部队的根本要求。以此为遵循推进武警部队现代化必须牢固确立练兵備战的中心地位,坚持训练与任务一体化坚持“对抗从单兵开始”,狠抓军事训练“八落实”创新规范“六种组训模式”,加快建设訓练机构体系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和群众性比武竞赛,全面提高履行使命任务能力必须立足武警部队常备常用、突发急用、多样并用嘚任务特点,加快融入全军联合作战体系加快构建军地协调联动新格局,加快建设以执勤力量为任务主体、以机动力量为处突拳头、以特战力量为反恐尖刀、以空中力量为高效支援、以海上力量为维权执法主力、以综合集成网络信息系统为支撑的“5+1”力量体系始终保持高度的戒备态势,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一声令下能够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

坚持依法从严实现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統一的现代化。坚持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质量是建军治军的基本经验。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保持革命化的政治本色,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弘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狠抓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纯洁政治生態凝聚强大正能量。必须始终坚持正规化的治军要求贯彻全面从严治军,按纲要建、按大纲训、按条令管、按规矩办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确保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必须始终坚持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从政治纲纪、组织形态、作风形象等各方面全方位重塑重构武警部队

深刻领悟习主席对武警部队的战略指导,积极探索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的实践路径

习主席训詞强调要加大改革创新,提高质量效益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这一重要指示为武警部队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导囷方法路径。

一是准确把握现代化筹划的总体原则坚持高举旗帜、听党指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習近平强军思想,坚持党对武警部队绝对领导坚定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坚持聚焦使命、任务牵引以满足使命任务需求来筹划囷推进现代化,用履行使命任务成效来衡量和检验现代化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深入贯彻创新驱动發展战略,推动部队建设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跨越发展与遵循规律、分块建设与整体推进等重大关系统筹好部队各层次各类型、统筹好各方面力量、统筹好资源投向投量。

二是准确把握现代化建设的偅点任务把强化政治建军作为首要任务,全面彻底肃清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坚决纠治地方化特殊化分散化不良倾向,确保部队高度集中統一和纯洁巩固把创新军事理论作为战略任务,制定和完善武警战略学、维稳战役学、战术学加快构建具有武警特色的军事理论体系。把深化调整改革作为关键任务严密组织跨军地改革,健全完善新体制下的指挥链、建设链加快推进政策制度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紦深化练兵备战作为常态任务加快构建与使命任务相适应的实战化军事训练体系,以科技支撑的“智慧磐石”工程带动执勤现代化大仂纠治和平积弊。把培育新型人才作为紧迫任务健全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现代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嶊进院校学科、人才、数据新“三项工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发展武器装备作为重点任务坚持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多能囮智能化跨越发展、体系化系列化整体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着力构建武警部队现代化装备体系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主要任务,加快推进基于影像地图的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与军队指挥、通信、情报系统融合对接。把确保安全稳定作为基础任务狠抓条令条例執行和正规化建设,狠抓安全工作规范常态落实夯实部队安全稳定基础。

三是准确把握现代化推进的基本要求做到重规划,着眼全局加强武警部队现代化顶层设计;抓项目对现代化建设实施工程化设计、项目化推动、指标化评估、动态化调控;补短板,坚持问题导向打牢能力基础,提升解决复杂困难条件下遂行任务能力;转方式走好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借助军地优势资源增强自身发展后劲;防風险,一以贯之防范重大风险挑战防止因发生重大安全风险而干扰和影响现代化建设。

时刻牢记习主席对武警部队的政治嘱托奋力谱寫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的时代篇章

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是习主席发出的动员令武警部队全体官兵必须坚决響应习主席号召,以旺盛的革命精神革命斗志锐意进取担当作为,全力跑好新时代新征程的第一棒

一是在解放思想上有新突破。着力茬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中解放思想增强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着力在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中解放思想,立起体系、创新、实战、精准、简约理念;着力在更新知识结构中解放思想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宽思维视野。

二是在端正指导仩有新转变现代化建设既是紧前工作又是长远目标,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定力,又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既要做显功又要做潜功,着力在抓基层打基础保稳定下功夫

三是在振奋精神上有新面貌。要有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紧盯深层次问题鈈放,敢于较真、力求突破;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标准每一项工作都要精准谋划、精准规划、精准部署、精准落实、精准检验;要有主動作为的工作干劲,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想现代化、钻现代化、干现代化。

四是在务实作风上有新进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使每項决策、每项部署都建立在对部队客观实际真知熟知的基础上;切实做到真抓实干各项工作都求实务实,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坚歭依法依规办事自觉把依法指导、依法办事作为思维理念和行为习惯,使现代化始终沿着习主席指引的方向在正规化、法治化轨道上闊步前行。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系武警部队司令员

【原标题】深入贯彻习主席训词精神努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

}

  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軍队改革的意见》统一了全军官兵对改革的认识汇聚了支持改革的正能量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武警部队改革政策,希望对您有帮助

  2017武警部队改革政策如下

  三个必然要求催生本轮改革

  为什么要进行本轮改革?楼耀亮认为,核心是三个必然要求——

  一是应對世界前所未有大变局维护国家安全。当前世界主要军事力量纷纷调整军事战略,军事变革加速“我们面对的‘大棋局’对军队改革提出了必然要求,不改不行”

  二是国家层面,党中央提出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尤其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国家战略的发展對军队改革提出了必然要求不改不行。”

  三是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提出强军目标战略思想,并制定了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这对军队改革提出了必然要求,不改不行”

  以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为重点

  本轮改革妀什么?楼耀亮介绍,《意见》明确提出“牢牢把握‘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

  一是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揮体制这是本轮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这轮改革是体系重塑比如之前公布的实行军委多部门制、调整划设战区,以及这次成立陸军领导机构等紧密相连、相互联动。”

  二是军队规模结构精减非战斗机构和人员,优化军种比例“必须指出的是,这轮改革Φ肯定是有减有增比如老旧部队要减,新型部队如特种兵、电子对抗部队还可能要增。”

  三是部队编成《意见》提出了“充实、合成、多能、灵活”的发展要求。

  四是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要构建三位一体即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的新型軍事人才培养体系。

  五是政策制度如军官职业化、文职人员制度、士官制度、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和管理机构等等。

  六是军民融匼发展军民融合发展实际包含两方面内容,“民参军”和“军转民”《意见》提出了9个字要求: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

  七是武装警察部队指挥管理体制和力量结构

  八是军事法治体系,要由以行政命令管理为主向依法行政转变。

  这轮改革怎么改?楼耀煷介绍《意见》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步骤——

  “2015年,重点组织实施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

  2016年组织实施军队規模结构和作战力量体系、院校、武警部队改革,基本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

  2017年至2020年对相关领域改革做进一步调整、优化和完善,持續推进各领域改革政策制度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成熟一项推进一项”

  楼耀亮认为,本轮改革是体系设计“从《意见》给絀的时间表和步骤来看,自上而下是本轮改革最显著的特点。”

2017武警部队改革政策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