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元泰币值人民币换泰币多少

人民币中间价失守6.70 创2010年9月来新低__全景网
人民币中间价失守6.70 创2010年9月来新低
10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下跌230点,报6.7008。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表示,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实属正常。尤其是在全球低利率的背景之下,人民币汇率有序的升值或者贬值,对我国保持货币的竞争力十分重要,因此,市场对汇率的短期波动无须过于担忧。而随着人民币正式加入SDR,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获得各国央行的认可,人民币汇率将更加趋于稳定,甚至有所升值。
   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下跌230点,报6.7008。
  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下跌230点,报6.7008。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表示,由于受“英国脱欧”事件的影响,英镑对美元在我国国庆长假期间出现了较大波动,进而影响到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同时,最新公布的美国服务业PMI创下年内新高,增加了美联储年内加息的预期,令美元汇率指数反弹,但实际上,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实属正常。尤其是在全球低利率的背景之下,人民币汇率有序的升值或者贬值,对我国保持货币的竞争力十分重要,因此,市场对汇率的短期波动无须过于担忧。而随着人民币正式加入SDR,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获得各国央行的认可,人民币汇率将更加趋于稳定,甚至有所升值。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7008元,1欧元对人民币7.4894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4964元,1港元对人民币0.86372元,1英镑对人民币8.3201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5.0871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8006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8717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6.8445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0612元,人民币1元对0.61890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2916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0617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6.59韩元,人民币1元对0.54885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6043里亚尔。
  《证券日报》记者从外汇交易中心获悉,8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273,较上一个交易日下调217个基点,结束了连续3日的上涨走势。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短期来看,由于
  《证券日报》记者从外汇交易中心获悉,8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273,较上一个交易日下调217个基点,结束了连续3日的上涨走势。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短期来看,由于我国经济基本面表现良好、人民币的市场表现也比较稳定,美联储加息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因素,但存在泡沫因素,同时,考虑到G20峰会即将召开以及今年10月1日人民币加入SDR正式生效,因此,从各个方面来看,此时人民币是更倾向于稳定的重要时期。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在年底前趋稳的概率比较大。
  与此同时,不断有利好消息传来,增强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信心。分析称,“深港通”箭在弦上,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大步迈进,同时促进两地的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
  此外,8月18日凌晨公布的美联储会议记录显示,是否加息出现分歧。昨日,美元受到偏鸽派的会议纪要打压,跌至9周来低位,美元走低料将继续对人民币近期走势构成支撑。
  “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总体保持基本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贬值压力。”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压力主要源于,一方面与美联储加息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来看,在全球其他经济体都在实行降息等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下,至少在短期来看,对美联储加息会造成一定的压力,但是,美联储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加息的可能性还是依然存在的,这也对人民币汇率贬值造成一定的压力。
  “另外,还来自于资本流出的压力。今年以来,我国的外汇占款仍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表明资本外流的压力仍然不小。”连平表示,中国资本流出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中国对外资本输出的需求很大,国内的企业包括国企和民企,都有在全球配置资产的需求,到境外兼并和收购设立公司等,导致资本输出的压力较大。二是,中国经济近期一段时间下行压力较大,个人和企业“走出去”寻求外币资产来避险,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金流出的压力。
   8月18日消息,今日央行公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273,贬值217点,结束此前三连涨走势。上一个交易日中间价报6.6056,今日早盘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盘中升值逾百点,目前在6.6300附近震荡整理。
  8月18日消息,今日央行公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273,贬值217点,结束此前三连涨走势。上一个交易日中间价报6.6056,今日早盘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盘中升值逾百点,目前在6.6300附近震荡整理。
  7当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NEER)环比下跌1.31%,连续第八个月下跌,指数报117.93,为2014年10月以来最低。
  利好不断 人民币汇率暂时受支撑
  汇丰银行亚洲外汇策略师在报告中称,“深港通”的推出和“沪港通”取消总额限制表明中国政府对应对人民币波动的能力已经很有信心,考虑到即将召开的G20峰会和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SDR),料人民币当前将走稳。
  “自英国‘脱欧’公投以来的这一波人民币贬值,在短期内或将告一段落。”花旗银行外汇分析师认为,央行有必要在G20峰会以及10月1日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正式生效之前,维持人民币的稳定。
  海通宏观姜超等认为,短期来看,内外环境改善使得人民币汇率得以短期稳定,贬值压力缓解。但长期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在通胀回落、汇率稳定的背景下,市场对于货币宽松的预期越来越强。如果继续货币刺激,利用外储稳定汇率的压力也会加大。而且过度货币刺激后,资产泡沫破灭的风险同样会增大汇率贬值压力,所以长期看汇率贬值的压力依然存在。
  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偏鸽派 美元小幅走低
  今日凌晨公布的美联储会议记录显示,官员们7月份在是否需要迅速加息上出现分歧,部分FOMC委员认为有理由在短期内加息,认为可能需要很快升息。但多数有投票权的委员表示不赞成短期内加息,唯恐未来就业增长放缓。纪要还显示,几位有投票权的委员希望加息前看到通胀能升至目标的更多迹象,希望等待通胀进一步上涨。
  分析师称,会议记录令原本预计美联储会持有更偏鹰派基调的交易员感到失望。此前,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和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洛克哈特暗示,年底前可能升息。
  美元受到偏鸽派的会议纪要打压,跌至9周来低位,美元走低料将继续对人民币近期走势构成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6273元,1欧元对人民币7.4829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6401元,1港元对人民币0.85465元,1英镑对人民币8.6457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5.0760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8101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9417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6.8938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1586元,人民币1元对0.60202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7296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0174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6.97韩元。
   8月18日,据央行网站消息,今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6273,贬值217个基点,为8月12日以来最大调降幅度。
  8月18日,据央行网站消息,今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6273,贬值217个基点,为8月12日以来最大调降幅度。
  今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6273元,1欧元对人民币7.4829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6401元,1港元对人民币0.85465元,1英镑对人民币8.6457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5.0760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8101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9417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6.8938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1586元,人民币1元对0.60202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7296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0174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6.97韩元。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继周一中间价上调113个基点后,周二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305元,上调125基点。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跟随中间价继续反弹逾百点,截至昨日16时40分,升值128基点;离岸人民币升值131点,报6.6340,两岸汇差不足
  继周一中间价上调113个基点后,周二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305元,上调125基点。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跟随中间价继续反弹逾百点,截至昨日16时40分,升值128基点;离岸人民币升值131点,报6.6340,两岸汇差不足百点。
  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公布,7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降1.11%至121.69,创21个月新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降1.31%至117.93,亦创21个月新低。就兑美元而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7月下旬以来不再单方下跌,更多的是双向波动。
  国金证券分析师表示,上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强主要归因于:首先,受益于上周美国多项重要经济不及预期,令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其次,中国7月外汇储备余额环比微降0.1%,表明我国资金流出压力可控。再者,中国7月贸易数据表明外贸顺差仍良好,7月出口额同比增加2.9%,连续5个月正增长,四季度出口压力有望减轻。但是,进口情况进一步恶化暴露内需依旧疲弱,工业、投资和消费数据不及预期也表明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不过,在G20会议召开以及IMF将把人民币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之际,人民币料将企稳。
   8月17日消息,今日央行公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056,大幅升值249点。昨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305。
  8月17日消息,今日央行公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056,大幅升值249点。昨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305。
  昨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小幅上涨,截至4:30收盘报6.6260,上涨涨146个基点。今日早盘离岸人民币在6.30附近交投,与昨日收盘价基本持平。
  消息面上,国家外汇管理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银行结汇1113亿美元,售汇1430亿美元,结售汇逆差317亿美元,与6月份逆差128亿美元相比,规模扩大了1.5倍。  
  市场人士指出,美元指数连续小幅调整缓解了人民币贬值压力,预计市场预期将继续保持稳定,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大概率继续持稳运行。澳新银行表示,中国央行或将人民币中间价上调至英国脱欧公投以来最强。
  周二美国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发表讲话称,9月份加息仍有可能,并仍然预计,到2017年之前将加息超过一次,而且美国总统大选对货币政策决定没有影响。
  杜德利还指出,美国整体通胀有所上升,似乎正朝着2%的目标迈进,这也表示我们正在接近加息时点。杜德利最后还表示,现在充分评估英国脱欧的影响也为时尚早;中国经济增长在放缓,但速度仍十分不错,短期不太可能发生冲击。
  此前公布数据显示,美国7月季调后CPI月率上升0%,升幅创今年2月以来最低,美元指数一度受到打压。杜德利鹰派言论重新提振了市场加息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 6.6056元,1欧元对人民币7.4541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5800元,1港元对人民币0.85185元,1英镑对人民币8.6128元,1 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5.0833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8107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9339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6.8703元,1加拿大 元对人民币5.1318元,人民币1元对0.60104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6490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0306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 165.52韩元。
   多位外汇交易员直言,过去一年他们感觉到中国资本管制措施似乎比以往有所加强。“这或许也是央行维护人民币汇率波动平稳的代价,就是放缓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一位外资银行外汇交易部主管认为。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张明认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中的核心矛盾――外汇市场出清问题,尤其是央行通过汇率管理抬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市场却依然预期人民币持续贬值的情况下,大量购汇需求涌现但由于资本管制得不到满足,导致人民币汇率市场始终存在一股强大的购汇买盘,拖累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
  “过去一年人民币汇率市场发生的故事,可能远远大于过去10年的总和。”一家国有大型银行外汇交易员感慨说。
  自日中国央行突然启动汇改起,人民币汇率市场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的单边升值趋势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人民币汇率在过去一年期间出现三波较大幅度的贬值浪潮。
  受此影响,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H))在过去一年降幅达到7.3%,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HY)下跌约6.5%,代表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波动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也累计下跌6.16%。
  “也许,这未必是中国央行启动汇改时愿意看到的局面。”上述外汇交易员认为,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论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脱钩美元,还是美联储加息与英国脱欧,都沦为全球投机资本沽空人民币的一个个“筹码”,以至于中国央行在过去一年采取不同策略遏制此起彼伏的人民币沽空浪潮。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运用汇市干预等市场操作措施,当前中国央行更需要想办法加强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扭转当前金融市场看跌人民币汇率的情绪。
  华侨银行经济学家谢栋铭则指出,尽管人民币依然面临贬值压力,但近期中国央行似乎希望人民币汇率能守住6.7整数关口。此举无形间是向市场传递出两个重要信号,央行可能一方面正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设定下限,以此扭转市场看跌人民币情绪;另一方面也是有意增加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弹性,推动人民币在加入SDR后更快地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央行与国际投机资本的
  三次“过招”
  去年8月11日,央行突然启动人民币汇改,通过一次性让人民币汇率贬值1.9%,几乎抹平人民币汇率的现汇价与中间价的偏离,并引导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趋于市场化定价,为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扫除障碍。
  然而,令市场没想到的是,央行汇改措施竟引发了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持续震荡。
  一位外汇交易员回忆说,过去1年国际投机资本累计掀起了三轮人民币沽空潮,第一波是在去年8月汇改后的三天内,国际资本借央行与市场沟通不畅,纷纷揣测中国政府有意默许人民币贬值而大举沽空人民币,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暴跌约3000个基点,直接跌入6.4区间。
  第二波则在去年底今年初,在中国央行放松托底人民币汇率后,国际投机资本再度掀起人民币沽空浪潮,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跌逾900个基点,降幅超1%。
  第三波是从今年4月起,国际投机资本借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与英国脱欧等一系列金融市场黑天鹅事件发酵,对人民币发动新一轮沽空浪潮,截至6月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幅度超过2400个基点,一度跌破6.7整数关口。
  在多位外汇交易员看来,为了平息这三波人民币沽空潮涌,中国央行消耗逾千亿美元外汇储备,尤其是今年初中国央行除了动用数百亿美元外汇储备干预汇市,还不惜抽走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以此抬高人民币杠杆融资沽空成本,迫使国际投机资本知难而退。
  “在这次成功干预汇市后,央行似乎意识到,与国际投机资本的博弈,正演变成一场外汇消耗战。”一家境外银行外汇交易主管认为。
  于是,中国央行从2月起开始转变汇率管理策略,一方面降低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的力度,另一方面采取资本管制措施遏制资本外流,确保外汇储备总额基本稳定,以此反制国际投机资本。
  “显然,央行抓住了国际投机资本的短处――只要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保持稳定,国际投机资本就有所忌惮,不敢随意兴风作浪。”这位对冲基金经理指出,尤其在6月底人民币汇率一度跌破6.7后,中国央行重新采取措施引导人民币汇率企稳反弹,国际投机资本已经不敢正面对抗中国央行。
  多位外汇交易员认为,6月底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反弹走势,未必意味着国际投机资本已经认赔出局。
  “事实上,他们正在寻找新的沽空机会。”谢栋铭表示,当前中国央行在做好应对措施同时,还需要及时调整汇改过程的某些遗漏。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张明认为,在当前的“收盘价+篮子货币”汇率形成机制下,人民币汇率依然缺乏足够的弹性。究其原因,“收盘价&+&篮子货币”事实上是两种汇率形成机制。&前者是参考收盘价的浮动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与资本流动的方向一致,具有很强的顺周期性。后者是参考篮子货币的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由其他货币的相对价格决定,主要目标是稳定对外贸易增速,两者之间往往相互“制约”,导致人民币汇率出现“惯性”下跌,即无论美元是涨是跌,人民币汇率始终处于下跌轨迹。
  这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收盘价+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新定价方式,依然没能解决以往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中的核心矛盾――外汇市场出清问题,尤其是央行通过汇率管理抬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市场却依然预期人民币持续贬值的情况下,大量购汇需求涌现但由于资本管制得不到满足,导致人民币汇率市场始终存在一股强大的购汇买盘,拖累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
  “这也是汇改一年后,中国央行依然需要改变的汇率定价难题。”他表示。
  人民币国际化“新挑战”
  多位外汇交易员直言,过去一年他们感觉到中国资本管制措施似乎比以往有所加强。
  “这或许也是央行维护人民币汇率波动平稳的代价,就是放缓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一位外资银行外汇交易部主管认为。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数据显示,6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所占份额为1.72%,是2014年10月以来的最低比例,与此同时,6月份香港人民币存款也降至2013年8月份以来的最低值。
  SWIFT亚太及欧非区行政总裁Alain&Raes表示:“人民币业务增长与中国的经济活动息息相关。数据表明,过去一年来,中国市场波动和经济放缓很可能是影响境外人民币使用的因素。”
  一家欧洲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为了防止资本外流加速,目前部分国有大型银行分支机构开始对资本跨境流向设定新规,包括结售汇逆差额度必须逐月减少,或单月结汇额需高于售汇额,创造“外汇盈余”。
  此外,他还听说国内不少企业通过购汇提前偿还美元债务的审批已经全面放缓,RQDII也处于停摆阶段,不少手握QDII额度的资产管理机构暂缓发行投资海外的新产品。
  记者注意到,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央行过去一年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允许境外大型金融机构参与投资境内债券与外汇市场,让他们持有的人民币资产能获取稳健投资收益并对冲汇率风险;与此同时,为支持人民币在离岸市场更广泛的使用,中国新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与SWIFT签订备忘录,未来CIPS将使用SWIFT作为渠道,将CIPS接入更广泛的SWIFT全球用户社群。
&&&&全景网8月11日讯 周四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255元,较上一交易日上调275个基点,创6月23日以来最大升幅。&&&&上日中间价报6.6530元,16:30收盘报6.收盘报6.6400。(全景网)
&&&&全景网8月11日讯&周四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255元,较上一交易日上调275个基点,创6月23日以来最大升幅。
&&&&上日中间价报6.6530元,16:30收盘报6.收盘报6.6400。(全景网)
   不可否认,尽管官方在过去十余年中一直强调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不会变,但是去年以来的这两件事确实是让市场感知到其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在去年811汇改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话题就被讨论得尤其多。不可否认,尽管官方在过去十余年中一直强调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不会变,但是去年以来的这两件事确实是让市场感知到其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811汇改之后,央行多次向市场解释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机制,中间价形成机制本身的调整加上监管层的这种频繁沟通,无疑使得呈现在市场上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变得更加透明和可预期。而这一点,正是目前在汇改一周年大家回头评价这场改革时,最为肯定的地方之一。
  811汇改得到肯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相较于此前的单边固定汇率制度,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波动更为灵活――弹性更大同时更频繁地呈现出双边波动的态势。
  正是这种变化使得市场投资者,尤其是海外市场投资者对人民币的下一步市场化改革充满期待。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去年以来,海外市场投资者对于人民币的态度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观,这一方面体现在观点言论上,比如美国财政部过去每年都会谴责中国的汇率制度,如今双方互认度明显提高;另外这种认知上改进还体现在,国际市场投资者开始更多关心人民币计价资产,今年这种态度在中国债券市场上就表现得很明显,大量手握资金的国际投资者,正等待着人民币的进一步放开,以加入进来。而他们也相信,这一天很快会到来。
  相比之下,更了解中国市场的国内投资者以及分析人士反倒没有那么乐观,对于此轮汇改的评价相对也要平淡一些。且不讨论谁的态度更接近事实,从数据上来看的话,乐观似乎还是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来支撑。
  汇改之后,人民币的波动虽然比前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从市场交易上看,这种波动和流动性显然还不足以吸引投资者。因为从交易量上来看,并没有太大变化。而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使用上,则不进反退。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所占份额为1.72%,为2014年10月份以来最低比例。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在6月份也降至2013年8月份以来最低。
  在汇改一周年前夕,央行发布了《2016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报告显示,“一年前,中国人民币的贬值搅动了全球市场;一年后,中国央行似乎已经牢牢掌握了局面……尽管继续下跌,但是投资者恐慌不再”。可见,央行的首要目标同市场的期待事实上并不完全一致:投资者要求一个完全开放的、可自由交易的市场,监管层首要考虑市场稳定。
  事实上,人民币市场化、国际化无疑是所有人都期待的最终局面,只是监管层希望在可控范围内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关键问题就在于监管层将平衡点放在哪里,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的步子已经打开,央行向市场传达了改革的信号,并给予市场以期待之后,就不应该停滞,否则,就只会增加同市场的沟通难度、增加后续改革的成本。必须继续推出实质性的市场化改革举措,不要让人民币国际化停留在口头的认可上。
   目前这种盯住美元+一篮子货币的机制只能是一种过渡期的安排,不可能持续。尽管央行目前面临的考虑因素比较复杂,一些官方研究机构仍然建议彻底抛弃中间价机制,完全市场化。
  一般而言,人民币贬值是有利于企业的出口业务的,但事实上这通常只有在出现较为极端的贬值幅度的时候才会有所体现,目前尚在正常区间的贬值幅度再加上需求不足的宏观背景,事实上很难产生这一效果。然而,人民币贬值对于负有外债的进口企业的冲击则是显而易见的。
  去年此时,中国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为参考“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日当天人民币汇率贬值达2%。此举后来被称作“811汇改”。如今时隔一年再来观察人民币的变化,不管央行初衷是什么,市场对此最大的感受无疑是“贬值”,其次是波动幅度加大。
  但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习惯了单边升值的人民币市场参与者,尽管这一年有些“大风大浪大起大落”的感觉,但放在国际市场上来看,依旧不算是正常的资本市场,投资者仍然主要将人民币当做一个参考指标,而无意于参与交易,甚至连对人民币的分析逻辑都没有发生变化。
  由于贬值是最明显的结果,这一轮人民币汇改对于贸易企业产生的影响远甚于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在关注人民币市场的人士看来,811汇改最大的意义,在于迈开了市场化的步子,释放了改革的信号,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态度也有了改观的迹象。然而,目前这种盯住美元+一篮子货币的机制只能是一种过渡期的安排,不可能持续。尽管央行目前面临的考虑因素比较复杂,一些官方研究机构仍然建议彻底抛弃中间价机制,完全市场化。
  对贸易影响大 对投资影响小
  当前实在不是贸易企业的春天。海外经济尚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泥潭中挣扎,复苏缓慢不及预期,国内高速增长的经济又迎来转型调整的拐点。国内外需求都严重不足,进出口数据连连下降。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自去年汇改以来就出现大幅贬值,除了兑英镑外,人民币对其他几乎所有的币种全线贬值,自日到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价格从6.3231贬到6.6619,期间一度突破6.7;兑日元汇率贬值幅度更是达到30%。兑英镑未贬值则主要是因为英国脱欧公投的出现。
  一般而言,人民币贬值是有利于企业的出口业务的,但事实上这通常只有在出现较为极端的贬值幅度的时候才会有所体现,目前尚在正常区间的贬值幅度再加上需求不足的宏观背景,事实上很难产生这一效果。然而,人民币贬值对于负有外债的进口企业的冲击则是显而易见的。外债规模一夜之间膨胀,企业成本骤然上升。按汇改当时约6000亿美元的外债体量测算,人民币每贬值1%,企业需要偿付的外债就增加60亿美元。比如四大国有航空企业,汇改之时贬值2%所产生的汇兑损失就占到利润总额的近四成。
  事实上,中国企业当中负有外债的比例并不算高,而且主要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因此人民币贬值总体上对经济的冲击不大,但是对于个体的贸易企业而言,则不乏出现灾难性的打击。据记者了解,江浙地区就有不少以进口业务为主的贸易企业因人民币贬值带来成本骤升而无法经营下去的案例。
  除此之外,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明显加剧,且呈现出双边循环波动的特征。对于有跨境贸易业务的中国企业而言,在此前汇率盯住美元且主要以美元结算的环境下,企业在签订合同订单、清算等过程中,几乎不考虑汇率变动问题,现在的形势则要求他们紧盯着汇率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交易。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另一重挑战。
  相较于对贸易企业的影响,一年前的811汇改,对于人民币作为一个交易市场所产生的影响反而并不那么明显。登富特(中国)CEO、外汇投资专家敬松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尽管人民币的波动有所增加,但是放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其波动和流动性依然不够,一年内才会出现相当于其他货币一个月内出现的波动。这就相当于股市上一只常年只有1%的波动的股票,投资者没有兴趣参与。
  相比于交易,投资者往往是将人民币作为一个参考的指标。而大家分析人民币的逻辑也不同于其他货币,比如不会看中国的经济指标,而是主要看央行政策和国际重大事件,当然其他货币的走势受央行政策影响也很大,但是汇率的走势同其他经济指标以及股市、债市等市场的联动性较高,更加可分析可预判。
  这些区别,在811汇改前后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也就是说人民币还不是市场化的货币,人民币汇率市场还不是一个有效交易市场。
  过渡期的改革安排会否继续
  据记者了解,市场人士在对此轮人民币汇改的评价上,肯定的方面主要在于: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变得更加透明,汇率走势更加可稳定预期,国际市场意识到人民币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并且对进一步改革充满期待,开始关注人民币资产,有意向将来参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肖立晟对记者表示,目前这种参考收盘价+一篮子货币的双锚机制,是一种缓慢释放贬值压力的渠道,它更像是一种针对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的缓冲器,只能是一种过渡期的安排,不是长久之计。人民币市场化需要有更深入的行动。
  另外还有部分人表达了更严重的担忧,一位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这种局面其实是“换汤不换药”,市场化还未迈开步伐,所谓的811汇改只是在当前既定背景下为了贬值做出的决策。
  从效果上来看,当前这种对于收盘价和篮子货币汇率两者共同考虑的模式,对市场而言显然不够清晰,大家并不知道参考谁,所以也并没有体现出一个市场化的结果。肖立晟以英国脱欧公投为例对记者表示,英国脱欧引发了欧元和英镑贬值、美元升值,按照篮子货币来判断,人民币应该兑欧元升值、兑美元贬值;英国脱欧同时降低了美元加息概率,资本都会流向新兴市场,因此作为新兴市场的货币理应升值,但事实上人民币的走势却与此相悖。
  811汇改之后,监管层调整了原定的一次性大幅贬值到位的方式,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肖立晟指出,目前监管层意在用篮子货币稳住预期,但是结果是二者冲突得出的价格,外汇市场就难以出清,那么市场就会有持续贬值的预期,这就压缩了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这正是目前的情形,央行上一次降准还在今年2月底、上一次降息在2015年10月。
  那么,这种过渡期特殊的改革安排近期内会不会有更深入的推进呢?
  汇改之后,人民币的波动幅度和弹性仍然不够,主要原因在于每天频繁的中间价报价机制限制了人民币的弹性。肖立晟表示,取消中间价,用篮子货币设定中心汇率的目标区,波动空间更大。将篮子货币的波动幅度提高至上下15%。这是下一步应该推进的方向。从市场的承受度来看,也已经具备这个条件了,外债已经偿还了很多,企业也有了套期保值的对冲措施等安排,市场对风险也有足够的认识。不过,央行目前需要考虑的国际政治因素比较多,预计暂时不会有较大的推进。
  阿布扎比证券旗下知名在线交易商ADS达汇副总裁林满尧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必须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市场认为央行的理想目标是要令人民币在有监管的条件下自由浮动,达到这个目标之前中国必须达到利率市场化。但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可能因息差问题导致市场短期会有很大影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币泰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