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原文通过没?

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投资于单只混合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40万元,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合格投资者同时投资多只不同产品的,投资金额按照其中最高标准执行。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散户不许买股票和债券,必须有100万才可以?而且买债券必须买30万,买股票必须100万?
1金币8金币18金币58金币88金币188金币
余额不足,
支付即为同意
资管产品,跟个人投资者有什么关系。。。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新浪理财师官方微信sinalicaishi
扫描下载理财师手机客户端
资管新规通过
昨日的市场呈现继续下跌的走势,沪指受美股下跌影响,顺势低开,略有反弹后,全天震荡下探,最终跌44点,跌幅1.4%,成交量2086亿元,创业板则是全天强势震荡,成交量1084亿元。我们看到了创业板的成交量已经达到了沪指的一半,说明市场的主流资金开始有所变化。消息面上,资管新规获深改委审议通过。资管行业的无序增长时代结束,特别是银行资管的刚兑的打破,会大大影响银行业的理财业务,短线来看,对市场是利空,长期来看对市场是利多,因为如果无风险利率的持续偏高,没有更多人愿意冒风险进入股市!
看看宋莉宏的最新动态
本观点包由2015年新浪投顾大赛亚军田笑雨原创提供,23年的A股投资经历陪伴你遨游股海,主要为你提供大盘的精彩点评,长线成长股的挖掘以及短线涨停板牛股的分享,敬请关注订阅!
观点私密部分,解锁后立即查看
购买后即可查看该观点私密部分
购买后即可解锁观点包内所有观点的私密部分,还可获取观点包更新提醒
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请自行决策。
提问(50元)
影响客户数
邀请你加入【宋莉宏】的互动交流圈,更多精彩内容与你共享!
圈子热度:745
Ta的观点包
订阅价格:
Ta的最新计划
已运行天数
大家说()
Ta的其他观点
400-186-8106
021-(课程专线)
021-(课程专线)
手机客户端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新浪理财师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所有理财师提供的资讯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两会快讯 | 李晓鹏:不要谈资管新规色变 这是逐步规范的过程
作者:上证报两会报道组
  中国证券网讯&银监会在2日发布上透露,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依然是银监会今年的头等大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李晓鹏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我们会根据国家风险防范的要求来做,现在大的监管政策还没有明细。我们现在没有特别安排。&  在问及资管新规对银行业的影响时,他表示,媒体对于大资管监管看得过重了,这是正常监管。&资管新规是更规范了,原来影子银行等失去监管的部分纳入监管通道内。不要谈资管色变,这是逐步规范的过程。&  上证报记者 史丽摄
上海证券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Copyright 1998 Shanghai Securities New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820-0277 地址:中国上海 浦东杨高南路1100号 E-MAIL:资管新规正式稿或于近期发布,实行净值化管理等内容没有松动
  备受业内关注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即将落地。《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经过相关部门多轮征求意见和反复酝酿,并按程序报请国务院批准后,资管新规或于近期发布。
  业内专家表示,资管新规统一了监管框架和标准,正式确立了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方向。未来行业风险将有效释放,影子银行、刚性兑付、多层嵌套等顽疾有望得到根治,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生态和竞争格局将获重塑。
  行业顶层设计将出
  据悉,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发布的版本做了一些修改,更严谨、更有操作性,但打破刚兑、实行净值化管理、消除多层嵌套等内容没有松动 。&资管新规的核心是打破刚兑和去杠杆,监管大方向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整体来看,即将发布的资管新规一方面强调了统一规制,实现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同一类型的资管产品适用同一监管标准,减少监管真空和套利;另一方面,在净值型管理、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第三方独立托管等方面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强调穿透式监管 。
  民生银行研究院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峰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作为大资管领域的纲领性文件,资管新规主要针对目前行业发展不规范,大量存在的监管套利、产品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从更高层面上对资管行业进行系统性规范,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风险的积聚堆积,防止风险集中爆发。
  近年来,资管行业发展迅猛,但部分业务出现脱实向虚、风险收益切割不清、杠杆偏高等问题,积聚了大量风险。
  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管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日,央行在《2017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央行将做好《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社会意见的研究吸收工作,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修改完善,按程序报请国务院批准发布。
  有业内专家指出,此前市场对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主要涉及新老划断的问题,即原有的已经销售但未到期的资管协议是一种处理办法,新推出的资管产品则按照新的管理办法执行。另外,对于存量部分如何处置、过渡期多长,业内一直存在争议。
  王一峰表示,从政策的可操作性上来看,资管新规出台后,仍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明确,需要各部门根据资管新规做出细化规定。
  刚性兑付有望破除
  从具体内容上看,打破刚性兑付将成为资管新规的一大亮点。根据此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显示,资管新规首次明确了&刚性兑付&概念,通过对行为过程和最终结果进行认定,明确&刚性兑付&是指违反公允价值确定净值原则对产品进行保本保收益、采取滚动发行等方式使产品本金、收益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发生转移、自行筹集资金偿付或者委托其他金融机构代为偿付等。
  长久以来,监管部门多次提出打破刚性兑付,但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理想。据了解,资管新规提出了&净值管理&概念。根据要求,金融机构对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让投资者明晰风险,同时改变投资收益超额留存的做法,管理费之外的投资收益应全部给予投资者,让投资者尽享收益。
  资管新规对违规的刚性兑付行为,做出了处罚规定。对于不按净值要求或滚动发行实现保本保收益的行为,以及在产品发行机构发行的产品出现兑付困难时自偿或委托代偿的行为,都认定为刚性兑付行为,违规存款类机构要求回表补交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基金并处罚,违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则会受到处罚及罚款。同时还开展外部监督,对举报刚兑的单位和个人情况属实的予以奖励。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认为,作为我国资管业务首份顶层设计纲领性文件,打破刚性兑付和规范资金池业务意义非同寻常。&从打破刚性兑付来看,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投资者不清楚自身承担风险大小的问题,推动预期收益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吴琦表示。
  行业格局面临重塑
  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截至2016年,我国金融机构资管业务的资金总量已达102万亿元。由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各方诉求不尽相同,在金融分业监管背景下,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金融机构之间的监管套利。在业内专家看来,资管新规就是要给所有的资产管理类机构和产品一把统一的尺子。届时,影子银行、刚性兑付、多层嵌套等顽疾有望根治。与此同时,多年来形成的金融格局将发生变化。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资管新规实施后,短期对金融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打破刚兑、净值管理、限制非标、规范资产池、统一杠杆、约束嵌套、计提准备等。
  &资管新规实施后,资管行业规模增速将会有较显著的放缓趋势,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促进资管业务向着更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北京一家信托公司研究员袁吉伟表示。在他看来,资管新规并不是资管行业严监管的结束,而是进一步升级。在逐步统一监管要求下,资管业务禀赋程度将逐步下降,各金融机构资管业务竞争更加激烈,金融机构需要真正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转型发展更为迫切,经营发展差异化程度逐步提升,市场竞争结构趋向集中化,部分弱势中小机构可能越来越边缘化。
  &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来讲,银行、证券、信托行业受冲击较大,公募、保险行业影响较小。其中,银行端非标资产发展将严重受阻,存量非标难以在过渡期内调整结束,保本型理财将向结构性存款转换,传统预期收益型理财在向净值型理财转换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摩擦成本,理财期限、杠杆、投向都面临新的约束。&王一峰表示。
  袁吉伟表示,整体上2018年资管业务仍面临更多监管政策合规性要求的不确定性影响。未来在资管新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其对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具体影响,通过加强对实施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指导,实现资管新规平稳有序过渡和落地,同时不引起大的金融行业和市场波动。(原题为《我国资管业务首份顶层设计文件落地在即 百万亿资管将步入统一强监管时代 影子银行、刚性兑付等顽疾有望破除》)
责编:韩雯雯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资管新规解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