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压片机模具具,旋转式粉末压片机模具具,粉末压片机模具具哪家好

友情链接:国外进口压片机模具中国代理_压片机_压片机模具_芜湖诺特制药技术有限公司_
您现在的位置: >
国外进口压片机模具中国代理
在国内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中,药品片剂是制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国内片剂大批量生产的同时,国外多家著名的压片机模具制造商看中了国内市场,并且在国内设置了代理商,其中非常有名的如:英国IHolland,美国伊丽莎白、美国纳托利,波兰ADAMUS HT,德国诺特NOTTER。其中英国的IHolland是全球公认的最好的模具,并且是最早来中国开发市场的,现在在国内有着非常稳定的客户,其次就是美国的伊丽莎白,在国内也有稳定的客户,不过伊丽莎白的价格要比英国IHolland便宜很多,国内制药厂使用的比较的,其中浙江华海,浙江海正都是稳定的客户资源。其他几家代理商开发时间不久,市场占有率不大,无从说起。
友情链接:压片机模具是压片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行业中也称为压片机冲模。一付压片机模具分为上冲模具、中冲模具、下冲模具三个部分。我们生产制造的冲模具有圆形、特殊型、回转式、单式等,在材质、热处理、研磨、抛光等每一个过程都包含了多年的技术经验。尤其是选用材质方面,特别选用进口钢材以提高模具的品质。在技术规范上,始终坚持制造标准。压片机模具装配在压片机上适用于压制中西药片剂、营养素片、含片、螺旋藻片、奶片、维C泡腾片、泡腾片、调味料块、樟脑丸(卫生球)、芳香球、消毒片、化肥片、浴盐球、纽扣电池、电子元件、冶金粉末陶瓷粒。
本公司专业提供中国产各种压片机模具及各国进口高速压片机模具,可配套在以下厂家的各型号高速压片机上使用。模具采用进口特殊高速冷模钢,采用国际统一标准(IPT.EU),互换性为100%。进口高速压片机:德国Fette,德国(IMA)Kilian,德国Korsch,英国Manesty,比利时(GEA)Courtoy,美国Stokes,美国SMI(RIVA-PICCOLA),美国TES(RIMEK),日本HATA,日本KIKUSUI,台湾镇江JCMCO,台湾RIVA,印度CADMACH。
设备厂家 &系列号 &高速压片机型号
北京翰林 &
&&& ZPT 系列
&ZPT-16 、 ZPT-23 、 ZPT-26 、 ZPT-30 、 ZPT-32 、
系列 &GZP-16 、 GZP-23 、 GZP-30
&&& GZP-26 、
GZP-32 、 GZP-40 &
&&& GZPY 系列
&GZPY-26A 、 GZPY-32A 、 GZPY-40A
&&& GZPS 系列
&GZPS-49 、 GZPS-61 、 GZPS-73
北京国药龙立 &
&&& GZPL-620 系列
&PG45 、 PG55 、 PG65 &
&&& GZPL-370 系列
&PG26 、 PG32 、 PG40 &
&&& GZPL-265 系列
&PG16 、 PG20 、
&&&&GZPL-265D
&&& GZPL-265G 系列
&PG16D 、 PG20D 、 PG28D &
&&& 625 所
&PG73 系列 &PG45 、 PG55 、 PG67 、
&&& PG36B 系列
&PG24B 、 PG30B 、 PG36B 、 PG40B
&&& PG54 系列
&PG34 、 PG42 、 PG50 、 PG54
北京弘华 &
&&& PGG 系列
&PGG26 、 PGG32 、 PGG40 、 PGG44
&&& GZP 系列
&GZP32 、 GZP40 、 GZP28B1 、 GZP28C
上海天祥 &
&&& GZPK100 系列
&GZPK138 、 GZPK132 、 GZPK126
&&& GZPK100A 系列
&GZPK138A 、 GZPK132A 、 GZPK126A
&&& GZPK1000 系列
&GZPK1042 、 GZPK1038 、 GZPK1032 、 GZPK1026
&&& GZPK1000A 系列
&GZPK1042A 、 GZPK1038A 、 GZPK1032A 、 GZPK1026A
&&& GZPK3000 系列
&GZPK3059 、 GZPK3055 、 GZPK3045 、 GZPK3037
&&& GZPK X 系列
&GZPK X032 、 GZPK X030 、 GZPK X024 、 GZPK X020
朝阳天亿 &
系列&&&GZPTS45 、
GZPTS55 、 GZPTS65 &
&&& GZPTS- Ⅱ系列
&GZPTS- Ⅱ 45 、 GZPTS- Ⅱ 55 、 GZPTS- Ⅱ 69 、 GZPTS-
Ⅱ 75 &
&&& GZPT 系列
&GZPT30 、 GZPT36 、 GZPT44 、 GZPT48
&&& GZPT26 、
GZPT32 、 GZPT40 &
压片机模具的选购和使用
片剂因服用方便,是药用制剂中最常见的一种剂型,而模具又是最常用的片剂设备压片机上不可缺少的一种附件。之后如何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模具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日常不少片剂药厂因模具选择不当而导致所购的压片机不能正常使用。
使用最新的CAD/CAM技术,选择高级的合金钢材、卓越的热处理技术以及科学的检测手段来生产各式模具。
1&模具的分类
模具的种类繁多,但我们可以根据所使用设备的不同,材料的不同,标准的不同,形状的不同而加以区分:
1.1&按使用的设备不同,有模具、模具、模具以及压力机模具;
1.2&按制造的材料不同,有合金钢模具、硬质合金模具、陶瓷模具、镀铬、镀钛模具;国产模具最常见的合金钢材料为:GCr15,Crl2MoV,CrWuMn,9Mn2V,9CrSi;进口模具最常见的材料为:A2、O1、S1、S7、PHG.S、PHG-P。
1.3&按标准不同,有ZP标准(GB12253.90)模具、IPT国际标准模具、EU标准模具以及各种非标准的专用压片机模具及电池环模具;(高速的标准JB/T6(T系列)近期通过会审);
1.4&按形状的不同分,有圆型的、异型的、浅凹的、深凹的、斜边的、刻字的、刻线的、环形的;见图1、图2。
1.5&按用途的不同,有药片模具、模具以及电池环模具等。
压片机的工艺过程及原理
冲模是压制药片的压片机模具,上、下冲的工作端面形成片剂的表面形状,中模孔径即为药片
冲模是压片机的主要工作元件,通常一副冲模包括上冲、中模、下冲三个零件,上下冲的结构相似,其冲头直径也相等,上、下冲的冲头直径和中模的模孔相配合,可以在中模孔中自由上下滑动,但不会存在可以泄漏药粉的间隙。
按冲模结构形状可划分为圆形、异形(包括多边形及曲线形)。冲头端面的形状有平面形、斜边形、浅凹形、深凹形及综合形等,平面形、斜边形冲头用于压制扁平的圆柱体状片剂,浅凹形用于压制双凸面片剂,深凹形主要压制包衣片剂的芯片,综合形主要用于压制异形片剂。为了便于识别及服用药品,在冲模端面上也可以刻制出药品名称、剂量及纵横的线条等标志。压制不同剂量的片剂,应选择大小适宜的冲模。
压片机的工作过程
压片机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如下步骤:
1、下冲的冲头部位(其工作位置朝上)由中模孔下端伸入中模孔中,封住中模孔底;
2、利用加料器向中模孔中填充药物;
3、上冲的冲头部位(其工作位置朝下)自中模孔上端落入中模孔,并下行一定行程,将药粉压制成片;
4、上冲提升出孔。下冲上升将药片顶出中模孔,完成一次压片过程;
5、下冲降到原位,准备下一次填充。
压片机制片原理
1.剂量的控制
各种片剂有不同的剂量要求,大的剂量调节是通过选择不同冲头直径的冲模来实现的。在选定冲模尺寸之后,微小的剂量调节是通过调节下冲伸入中模孔的深度,从而改变封底后的中模孔的实际长度,达到调节模孔
中药物的填充体积的目的。因此,在压片机上应具有调节下冲在模孔中的原始位置的机构,以满足剂量调节要求。
2.药片厚度及压实程度控制
药物的剂量是根据处方及药典确定的,不可更改。为了贮运、保存和崩解时限要求,压片时对一定剂量的压力也是有要求的,它也将影响药片的实际厚度和外观。压片时的压力调节是必不可少的。这是通过调节上冲在模孔中的下行量来实现的。有的压片机在压片过程中不单有上冲下行动作,同时也可有下冲的上行动作,由上、下冲相对运动共同完成压片过程。但压力调节多是通过调节上冲下行量的机构来实现压力调节与控制的。
压片机的分类
压片机可分为单冲压片机和多冲旋转式压片机。
单冲压片机是通过凸轮(或偏心轮)连杆机构(类似冲床的工作原理),使上、下冲产生相对运动而压制药片。单冲式并不一定只有一副冲模工作,也可以有两副或更多,但多副冲模同时冲压,由此引起机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要求严格,结构复杂,不多采用。单冲压片机是间歇式生产,间歇加料,间歇出片,生产效率较低,适用于试验室和大尺寸片剂生产。
多冲旋转式压片机是将多副冲模呈圆周状装置在工作转盘上,各上、下冲的尾部由固定不动的升降导轨控制。当上、下冲随工作转盘同步旋转时,又受导轨控制做轴向的升降运动,从而完成压片过程。这时压片机的工艺过程是连续的,连续加料、连续出片。就整机来看,受力较为均匀平稳,在正式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多冲旋转式压片机多按冲模数目来编制机器型号,如俗称19冲、33冲压片机等。
压片机现状
新型压片机是药物片剂生产中最重要机型。国外压片机主要发展在智能及超微单元控制及封密条件下生产。有些甚至适用了磁粉离合器和磁粉制动器等传动设备。冲头数高达72冲和96冲,产量高达6972片/分。这些都是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外观、片子质量、压片的单位压力都能明确显示,对差片能自动删除。
目前国内压片机仿制加自制研究相结合,已生产出机电一体的高速、全程控、能自动删片的密闭操作的72冲旋转式压片机、单冲压片机和花篮式压片机,已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出口至东南亚各国。
与传统压片机的冲台相比,新的冲台组件的最重要的设备维护上的优点来自于所需的零部件数量的大大减少,所有的这些部件只有不到原来的15%,减少了纠偏环节。大大节约了贮存和部件管理以及维护保养这些零部件的费用。同时,使用新的测功机组件不需要对压片机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也不需要新的工具,因此更换新的冲模盘并不会增加生产厂家对压片机的依赖性。这种新的冲模盘组件符合EU和TSM的标准,因此标准的组件仍可应用。
无论是圆形的,还是异形的模腔均在这整体的台板上直接加工出来,这种新颖结构的最大好处是:
1)原结构需要72个零件,现只需要9-15个零件。零件数大大减少,并减少丢失的可能;
2)原来中模装配时容易产生误差,中模紧定螺钉也是一种容易损坏的零件;
3)改变压片产品时,更换模板速度更快;
4)改进后的结构清洗更方便;
5)传统的中模安装不良,会引起模具发热,而现在则不会。
多冲旋转压片机
多冲旋转压片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有:&&&&&&
1.工作转盘
2.加料机构
3.填充调节机构
4.上下冲的导轨装置
5.压力调节机构
旋转压片机有一个绕竖直轴线旋转的工作转盘。转盘外缘分为三层,在每层上均布加工有多个(与副数相同)同心的通孔。其上下两层的孔直径相同,尺寸与上下冲外径为间隙配合,如图中的上冲6与下冲3同心,可以在转盘?的孔中做上下滑动。中间一层孔的直径与中模外径配合。中模5装入转盘中层的孔中,并利用中模顶丝4将中模与工作转盘紧固一体。在工作转盘的下层外缘,有与其紧配合一体的蜗轮2与主传动系统中的蜗杆10相啮合,带动工作转盘作旋转运动。当工作转盘旋转时,也带动上、下冲及中模作旋转运动。在工作转盘旋转的同时,受各自导轨控制上、下冲在转盘孔中作上下轴向运动,以完成压片及出片的工作。转盘旋转一周共拖带冲模经过加料机构、填充机构、压力机构、出片机构以完成连续压片的工艺流程。
冲压片机的加料机构是月形栅式加料机构,月形栅式加料器固定在机架上,工作时它相对机架不动。其下底面与固定在工作转盘上的中模上表面保持一定间隙(约0.05~0.1mm),当旋转中的中模从加料器下方通过时,栅格中的药物颗粒落入模孔中,弯曲的栅格板造成药物多次填充的形式。加料器的最末一个栅格上装有刮料板,它紧贴于转盘的工作平面,可将转盘及中模上表面的多余药物刮干和带走。月形栅式加料器多用无毒塑料或铜材铸造而成。
加料过程:固定在机架上的料斗7将随时向加料器布撒和补充药粉,填充轨的作用是控制剂量,当下冲升至最高点时,使模孔对着刮料板以后,下冲再有一次下降,以便在刮料板刮料后,再次使模孔中的药粉震实。
装有强迫式加料器的旋转压片机是近代发展的一种加料器,为密封型加料器,于出料口处装有两组旋转刮料叶,当中模随转盘进入加料器的覆盖区域内时,刮料叶迫使药物颗粒多次填入中模模孔中。这种加料器适用于高速旋转压片机,尤其适于压制流动较差的颗粒物料,可提高剂量的精确度。
填充调节机构
在旋转式压片机上调节药物的填充剂量主要是靠填充轨,转动刻度调节盘4,即可带动轴6转动,与其固联的蜗杆轴也转动。蜗轮转动时,其内部的螺纹孔使升降杆3产生轴向移动,与升降杆3固联的填充轨也随之上下移动,即可调节下冲在中模孔中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填充量的要求。
上下冲的导轨装置
旋转式压片机的压片、成型是靠上、下冲相向运动完成的。上、下冲的轴向移动则是靠上、
下冲的导轨控制的。上冲导轨可由多块导轨拼接而成一个回形导轨盘,展开为180’,表示该机是双出片的,另180度仍有相同的导轨,转盘一周产出两粒药片。导轨盘紧固于不转的芯轴上部,上冲的尾部缩径处与上冲导轨的曲线凸缘接触。上冲导轨的凸缘的截面形状将与上冲缩径的截面吻合,当上冲随工作转盘旋转时,将受制于导轨的控制而产生轴向运动。&&&
下冲的导轨较为简单,镶嵌于机架体&
上,下冲靠重量及上冲的压力压紧在下冲&
导轨面上。&&&
根据冲模中物体的受力情况,上冲的&
下行导轨按余弦曲线设计,使上冲的始、末&
加速度为零,以减少冲击作用和提高冲模&
的使用寿命。当上冲在上行轨1中行走时,&
压片刚刚结束,上冲由低向高慢慢提升,逐&
渐由中模孔中退出,并达最高点。当上冲&
在平行轨2中开始行走时,下冲在下冲上&
行轨上提升,逐步达到最高点,顶出药片。&
当上冲于下行轨3中保持在最高处时,下&
冲已开始下落,其后下冲于填充轨上运行,&
此间中模孔完全暴露在加料器的覆盖区,&
完成加料过程。当上冲达到下行轨4的控&
制区,上冲逐渐下行进入中模孔,进行压&
片过程,此时下冲虽于最低处但始终没有& 脱离中模孔,故孔底始终是封住的。
压力调节机构
在旋转式压片机上真正对药物实施压力并不是靠上冲导轨。上、下冲于加压阶段,正置于机架上的一对上、下压轮处(此时上冲尾部脱开上冲导轨)。&&
(1)偏心调节压力机构为一种偏心调节压力机构,上压轮3装在一个偏心轴5上。通过调节螺母12,改变压缩弹簧8的压力,并同时改变摇臂1的摆角,从而改变偏心轴5的偏心方位,以达到调节上压轮的最低点位置,也就改变了上冲的最低点位置。当冲模所受压力过大时,缓冲弹簧受力过大,使微动开关14动作,使机器停车,达到过载保护的作用。
另一种下压轮偏心调节机构,当松开紧定螺钉16,利用梅花把手12旋动蜗杆轴2,转动蜗轮14,也可改变偏心轴8的偏心方位,以达到改变下压轮最高点位置的目的,从而调节了压片时下冲上升的最高位置。
(2)杠杆调节压力机构,上、下压轮分别装在上、下&
压轮架2、17上,菱形压轮架的一端分别与调节机构相联,另一端与固定支架13联接。调节&
手轮l,可改变上压轮架的上下位置,从而调节上冲进入中模孔的深度。调节片厚调节手柄4&
使下压轮架上下运动,可以调节片剂厚度及硬度。压力由压力油缸16控制。这种加压及压力调节机构可保证压力稳定增加,并在最大压力时可保持一定时间,对颗粒物料的压缩及空气的排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适用于高速旋转压片机。
旋转压片机的传动系统
现有的各种旋转压片机的传动机构大致相同,其共同点是都利用一个旋转的工作转盘,由工作转盘拖带着上、下冲,经过加料填充、压片、出片等动作机构,并靠上、下冲的导轨和压轮控制冲模作上下往复动作,从而压制出各种形状及大小的片剂药物。现以ZP—33型旋转压片机为例说明其传动过程,工作转盘传动由二级皮带和一级蜗轮蜗杆组成。电动机1带动无级变速转盘2转动,由皮带将动力传递给无级变速盘4,再带动同轴的小皮带轮5转动。大小皮带轮之间使用三角皮带连接,可获得较大速比。大皮带轮通过摩擦离合器使传动轴9旋转。传动轴装在轴承托架内,一端装有试车手轮11供手动盘车之用,另一端装有圆锥形摩擦离合器,并设有开关手柄控制开车和停车。当摘开离合器时,皮带轮将空转,工作转盘脱离开传动系统静止不动。当需要手动盘车时亦可摘开离合器,利用试车手轮11转动工作转盘,可用来安装冲模,检查压片机各部运转情况和排除故障。需要特别指出旋转压片机上无级变速盘及摩擦离合器的正常工作均由弹簧压力来保证,当机器某个部位发生故障,使其负载超过弹簧压力时,就会发生打滑,避免机器受倒烟重损坏。
单冲压片机
单冲压片机的加料机构由料斗和加料器组成,二者由挠性导管连接,料斗中的颗粒药物通过导管进入加料器。由于单冲压片机的冲模在机器上的位置不动,只有沿其轴线的往复冲压动作,而加料器有相对中模孔的位置移动,因此需采用挠性导管。常用的加料器有摆动式靴形加料器及往复式靴形加料器。
1.摆动式靴形加料器
此加料器外形如一靴子,由凸轮带动做左右摆动。加料器底面与中模上表面保持微小(约o.1mm)间隙,当摆动中出料口对准中模孔时,药物借加料器的抖动自出料口填入中模孔,当加料器摆动幅度加大后,加料口离开了中模孔,其底面即将中模上表面的颗粒刮平。此后,中模孔露出,上冲开始下降进行压片,待片剂于中模内压制成型后,上冲上升脱离开中模模孔,同时下冲也上升,并将片顶出中模模孔;在加料器向回摆动时,将压制好的片剂拨到盛器中,并再次向中模模孔中填充药粉。这种加料器中的药粉随加料器同时不停摆动,由于药粉的颗粒不均匀及不同原料的比重差异等,易造成药粉分层现象。
2.往复式靴形加料器
这种加料器的外形也如靴子,其加料和刮平、推片等动作原理和摆动式加料器一样。所不同的是加料器于往复运动中,完成向中模孔中填充药物过程。加料器前进时,加料器前端将前个往复过程中由下冲捅出中模孔的药片推到盛器之中;同时,加料器覆盖了中模模孔,出料口对准中模模孔,颗粒药物填满模孔;当加料器后退时,加料器的底面将中模上表面的颗粒刮平;其后,模孔部位露出,上、下冲相对运动,将中模孔中粉粒压成药片,此后上冲快速提升,下冲上升将药片顶出模孔,完成一次压片过程。
填充调节机构
在压片机上通过调节下冲在中模孔中的伸入深度来改变药物的填充容积。当下冲下移,模孔内空容积增大,药物填充量增加,片剂剂量增大。相反,下冲上调时,模孔内容积减小,片剂剂量也减少。如图3—4及图3—5所示,在下冲套6上装有填充调节螺母9,旋转螺母9即可使下冲上升或下降。当确认调节位置合适时,将螺母以销固定。这种填充调节机构又称为直接式调节机构,螺母的旆转量盲接反应出中模孔容积的变化量。
压力调节机构
单冲压片机是利用主轴上的偏心凸轮旋转带动上冲做上下往复运动完成压片过程的,通过调节上冲与曲柄相连的位置,从而改变冲程的起始位置,可以达到上冲对模孔中药物的压实程度。也可以通过复合偏心机构,改变总偏心距的方法,达到调节上冲对模孔中药物的冲击压力的目的。前一种可以叫做螺旋式调节,后一种称为偏心距式调节。
(一)螺旋式压力调节机构
图3—6所示为螺旋式压力调节的压片机。当进行压力调节时,先松开螺母6,旋转上冲套7,上冲向上移时,片剂厚度加大,冲压压力减小;上冲下移时,可以减小片厚,增大冲压压力。调整达到要求时,紧固螺母6即可。
(二)偏心距式压力调节机构
图3—7所示为通过调节偏心距调节压力的压片机。主轴4上所装的偏心轮5具有另一个偏心套3,需要调节压力时,旋转调节蜗杆2,使偏心套3(其外缘加工有蜗轮齿)在偏心轮5上旋转,从而使总偏心距增大或减小,可以达到调节压片压力的目。
在单冲压片机上,利用凸轮带动拨叉8(见图3—4及图3—5)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下冲大幅度上升,而将压制成的药片从中模孔中顶出。下冲上升的最高位置也是需要调节的,如果下冲顶出过高,会发生加料器拨药片动作和下冲运动发生干涉,从而造成下冲损坏现象;如果下冲顶出过低,药片不能完全露出中模上表面,容易发生药片打碎现象。这个调节是通过螺母7(见图3—4及图3—5)来完成的,旋转螺母7可以改变它在下冲套上的轴向位置,从而改变拨叉8对其作用时间的早晚和空程大小。当调节适当时,应将螺母7用销锁固。
ZP37A型旋转式压片机操作规程
6. 冲模安装
6.1. 冲模安装前,应将转盘的工作面、上、下冲杆孔、中模孔和所需安装的冲模清洗干净,然后按下列程序进行安装。
6.1.1. 首先打开有机玻璃前门:
中模的安装:首先将转盘上的固定螺钉逐件旋出,使固定螺钉的头部缩至中模孔径外,以便中模在无阻卡情况下装入中模孔。然后用专用的中模打棒将中模轻击入中模孔,直至中模进入中模孔底部,然后将中模紧固螺钉紧固。
上冲杆的安装:将上导轨的嵌舌向上翻起,然后将上冲杆逐件装入上冲杆孔内(注意:上冲杆在上冲杆孔内必须能自由上、下和转动自如,无任何阻尼现象),当上冲杆全部装完后,必须将嵌舌翻下,与平行轨接平。
下冲杆的安装:拆除出片嘴、铜加料器、料斗及加料器支柱。打开后侧板,拆下安装在主体上平面拉下轨最低部的圆垫块,即可将下冲杆逐个装上,装妥后垫块必须安置原位。
冲模安装完毕后,用手转动手轮,使转盘旋转两至叁转,观察上、下冲杆在沿着各轨道上、在各孔中上下移动中无阻卡和不正常的磨擦声。
7. 电气的调试
7.1. 打开总电源开关,同时电源指示灯亮,转速表为0.
7.2. 按下吸尘机启动按钮,同时吸尘机工作指示灯照明,此时测试吸尘机风量,如果风量没有达到要求,请更换外电源相序。
7.3. 转动面板上照明开关,压制室照明灯即打开。
7.4. 为避免压片机一启动运转即达到最高转速,因而造成机器负荷过载,必须在机器工作运转前设定好所需工作速度 。
7.5. 轻按 ∧ 或 ∨ 键
,即可设定所需要的转台的工作转速,然后按RUN键,此时主电机启动,转台旋转,并在6秒钟内加速至所设定的转速。又因接近开关与转速表组成的测量转速系统有一个滞后时间,故在3秒钟后才能在转速表上显示实际转速。
7.6. 如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请即按STOP键,主电机即刻停转。
如遇紧急情况,可立即按机器的侧面急停按钮,此时面板上所有指示灯全部熄灭,机器全部停止工作,只有STOP指示灯亮着。如要启动,必须顺时针旋动按钮,使其复位后方可操作。
当设定的工作压力与实际压片时压力超过时,机器会停机报警,此时面板上出现电源灯亮,蜂鸣器发出声光报警,直至故障排除后方会停止报警。
故障报警会使变频器指示屏显示出故障次数、原由。并且使电机失效,所以当故障排除后,必须按PRG/RESET复位键,再按RUN主电机即启动运行。
8. 操作方法
8.1. 使用前打开蜗轮箱上盖注入20号机油,其油面高度不超过油面线。(视框板上有红色刻度线示意)
8.2. 检查机器各调节手柄的位置,旋转手轮观察冲模运行情况,在无不正常现象情况下,可以空车开机。
8.3. 由于本机采用变频电机变速,通电后启动电机后,本机转盘旋转方向不会逆转,因在出厂安装调试中已设置定好,不会改变。
8.4. 检查颗粒原料是否超细和潮湿,如果两种现象任意存在一种均不可开车投产。
先用手动试制压片,分别调节充填量及片厚和片重,在基本成形并满足片剂重量后开车,精调各手轮直至片剂完全达到要求为止。
8.6. 在机器运转过程中,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检查,否则可能会造成机件损坏。
9. 机器的润滑
9.1. 装置在机器上的油杯和油嘴,可按油杯类型,分别注入黄油或机油。开车前加一次,中途可按各轴承的温升情况加注润滑油。
9.2. 蜗轮箱的润滑油,使用半年后更换一次新油。
9.3. 上压轮盖内的毛毡吸附油量以溢出油为宜,以保持压轮表面润滑。
9.4. 上冲杆和轨道用植物油及下冲杆和轨道用机油润滑,不宜过多,产防油污染药粉。
10. 注意事项
10.1. 冲模使用前必须严格检查,不能有裂纹、缺边和拉毛等现象,如勉强使用,则会给机器带来损伤。
10.2. 冲模寿命一般产一百万次压片为设计依据。当超期使用则损坏率大大提高,如发生断裂将损坏加料器或其它机件等事故。
加料器与转盘工作台面须保持一定间隙,即0.05~0.1毫米。间隙过大会造成漏粉,过小会使加料器与转盘工作台面磨擦,从而产生金属粉末混入药粉中,使压出片剂不附合质量要求。成为废片。
10.4. 不干燥及含糖量过高的颗粒不宜压片,以免产生粘冲,造成机器不能正常生产。
10.5. 发现自动停车警报立即关闭电源,仔细检查,可能现场的工作压力已超过设定的工作压力。
10.6. 运转中如遇跳片、叠片或阻片,切莫用手拨动,以免造成伤害事故,并应停车检查。
10.7. 为了操作者的安全,安装机器入位后在与电源接通前应接上接地线,以保证绝对安全。
速度的选择对机器的使用寿命有直接的影响,由于存在原料的性质、粘度及片径和压力大小等差异,在使用上不能作统一规定,因此,使用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压制直径大、压力大、异型片、双层片、难成形的颗粒的片剂速度宜低一点,反之速度则可高一些。&
压片操作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因压力不足、冲头长短不齐(多冲机),粘合剂和湿润剂过少引起松片的,可用调整压力,修检冲头,增加粘合剂解决。一般弹性大的(如干酵母、植物药粉末)需用较大的压力及粘性较强的粘合剂。含水量太小(完全干燥)的颗粒有较大的弹性变形,所压成的片剂硬度较差;而许多含有结晶水的药物,在颗粒烘于时因失去了一部分结晶水,颗粒松脆,也容易出现松片。这些情况,可在制粒中喷入适量的稀乙醇(%"(
&)"(),以恢复其适当的湿度,混合均匀后压片。
2、 裂片(顶裂)
即片剂受震动或放置时,出现腰间裂开或顶部脱落一层的现象。常因粘合剂不足,或颗粒过粗、过细、细粉过多,或车速过快、压力过大,或冲模磨损、压力不均等引起,可酌情克服。因颗粒中油状成分过多产生裂片的,则应以药粉来吸收或另加吸收剂,混合均匀后压片。
压片时冲头或模圈上若有细粉粘着,会使压出的片剂带凹痕或边缘不齐整。常由于颗粒水分过多,油滴没有混合均匀,或润滑剂不足,或冲模表面粗糙、裂损等引起,应查明原因后解决。制剂室内的空气湿度过高,也会引起粘冲。
4、崩解迟缓
由于崩解剂选择不当或用量不足,粘合剂用量过大,或压片时压力过大或颗粒过硬过粗,都会位片剂崩解时间延迟。在地解剂中配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可促进片剂的崩解。用浸膏类药物压片,其片剂常常崩解迟缓,如在浸膏中加入适量中草药细粉,混合均匀后制粒,便可改善其崩解度。
崩解迟缓影响药物的溶出速度,特别是难溶性药物,可通过药物与辅料的合理混合而得到解决。例如某些难溶性药物可先与水溶性辅料(如+,-*""")混合,使迅速溶解而呈细小微粒分散后再与填充剂混合制片,由于溶出表面积增大,可提高药物的溶出速度。
带色的药物特别是中草药片剂,由于颗粒过粗或润滑剂不均匀而出现花斑时,应注意调整颗粒粗细并充分混句后压片。
6、 片重差异
因物料混合不均匀引起片剂含量不均匀时,应注意将含量很少的药物粉碎成极细粉,使粉粒达到均匀分布。因采用部分制粒法时成分间比重不同而引起片剂含量不均匀的,可将其粉碎成适宜颗粒后再次压片。因颗粒流动性差造成片重超限时,应注意颗粒是否干燥或酌加润滑剂。由于机器震动使粗细粉分层造成片重差异大时,可筛去部分细粉后压片。因冲模磨损引起的应立即检修或更换。
压片机模具的安装调整
压片机模具安装前,须切断压片机电源,拆下盖板、下冲上行轨、料斗、加料器。打开右侧门,将转台工作面,模孔和安装用的冲模逐渐清洗干净,并在中模及冲杆外,涂些植物油,将片厚调至5以上位置。&&
圆形片的安装方法&
压片机中模的安装,松开拧在上轨道盖板上的压花螺钉,拉出盖板,用中模打棒从冲孔内轻击中模,使中模装入中模孔。中模决不能高出转台工作面,应逐个检查,以免出错。装中模时可转动机器下部内侧试车手轮,使转台顺时针转动,然后用中模螺钉固定。&
压片机上冲的安装,拆下上轨导盘上的盖板,然后将上冲杆逐渐插入孔内,用大拇指和食指旋转冲杆,检验头部进入中模上、下滑动灵活,无硬擦现象为合格。上冲杆全部装毕,将盖板紧固。&
压片机下冲的安装,拆下下冲上行轨,装法同上冲,装毕将下冲上行轨装上,用螺钉紧固。(注意下冲上行轨安装时必须紧贴中板定位外圆)&
全套压片机模具装毕,转动手轮,使转盘旋转二周,观察上下冲杆进入中模孔及在轨导上运行情况,应灵活,无碰撞和硬擦现象。要注意下冲杆上升到最高点时(即出片处)应高出转盘工作面0.05-0.15为宜,以免损伤冲头及其他零件,然后开机,空转5分钟,运转平稳方可投入生产。&
压片机异形模具的安装(三角形、椭圆形、矩形等几何形状都称为异形)&
先将导向平键装于上冲杆上,用螺钉紧固。&
压片机上冲杆和中模须同步安装。按导向键将上冲插入上冲孔内。上下华东灵活,无硬擦现象。然后将上冲杆提起,套上中模。使上冲杆头部进入中模孔内,将中模对准模孔,放置要平,用打棒轻轻敲击上冲杆尾部,将中模打入。中模进入模孔后,其平面不可高出转盘工作面为合格。然后将中模螺钉紧固,检查冲杆头部进入中模上下滑动灵活,无碰撞及硬擦现象为合格。&
压片机下冲杆的安装。拆下下冲上行轨,装下冲杆。检查下冲杆头部进入中模上下移动,应灵活、无碰撞及硬擦现象,全部下冲杆装毕,将下冲上行轨装上用螺钉紧固。(注意下冲上行轨安装时须紧贴中板定位外圆)&
全套中模装毕,转动手轮使转盘旋转2-3周。观察上下冲杆进入中模孔及在上下导轨上的运行灵活,无碰撞及硬擦现象。注意下冲杆上升到最高电时(即出片处)应高出转盘平面0.05-0.15毫米。然后启动电动机,空转5-10分钟,待运转平稳无异常现象才可投入正常生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压片机模具产品说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