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2015年中国股灾的影响时代IPO对市场的影响是怎样的呢

IPO批文超速 重蹈股灾覆辙的风险在增大 _ 东方财富网
IPO批文超速 重蹈股灾覆辙的风险在增大
证券市场红周刊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周周IPO发批文已经持续了7周,按照这样的速度,排队的700多家拟上市公司一年就可以全部上市了,这明显已经超出了市场承受能力。但监管部门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然每周推出十几家IPO公司。量变引发质变,本周一A股市场的暴跌是市场转折的一次预警,出现了久违的近200股跌停的恐慌性杀跌。虽然引发暴跌的原因不单单是IPO超速,但却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IPO超速传递出什么信号?
  IPO本来是一件受欢迎的事,但加速到现在这个地步,投资者就没办法再淡定了。现在表面上还是每天申购两只新股,但拿到批文的公司早已经超出了每天两家的数量,只是在交易所层面还在调节发行节奏,不再是像以前那样让拿到批文的公司第二天就匆忙刊登招股说明书,而是要在交易所排队,保持每天申购两只新股的节奏。当在交易所排队积压的数量多了以后,必然会逐步扩大到每天申购3只甚至4只的速度。这给人的感觉是,监管部门还是把融资功能摆在了第一位,对投资者的利益却无动于衷,而这是最让投资者失望的。
  有人给市场下跌寻找别的原因,比如说美联储加息,但看看美国股市,按理说美国股市应该受冲击最大,事实却是美股迭创新高,说明这事影响不大。也有人说是因为险资受限了,但这至多是市场少了一块增量资金,险资并没有撤出市场,何至于出现200股跌停的惨烈场面?或许有人会说,这么一点IPO也不至于让大盘全线溃退吧?这话就不能这么说了,因为其他都是客观因素,监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有限,而IPO超速代表监管部门的主观态度,这让投资者开始怀疑监管部门是不是还把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股市全靠信心支撑,信心没了,股市也就没了支撑。
  其实IPO的速度调节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市场状况好就多发几家,市场状况不好就少发几家,抑或不发,完全可以灵活掌握。但是监管部门的处理却非常僵化,偏要形成每周都发十几家IPO批文的惯例,硬让投资者产生心理预期。但是按照这种预期,全年的IPO数量是个天量,这让投资者心生恐惧。其实全年不可能一直按照这个速度发行新股,市场自会以激烈自残的方式来进行倒逼。但现在监管部门给人的心理预期就是这个惯例将一成不变,因此投资者只能用脚投票。
  重蹈股灾覆辙的风险在增大
  监管部门大概已经忘记去年股灾是怎么发生的了。去年股灾的直接原因是限时限刻去杠杆,但还有其他多个因素综合发挥了作用,其中监管部门反应滞后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去年股灾的苗头出现在5月28日,当天暴跌6.5%,这是一次预警。但其后上证指数又再创新高5178点,这让监管部门产生了错觉,以为大盘暴跌一下也没什么,甚至需要暴跌来给投资者提示风险。当6月19日大盘在已经连续下跌的基础上再度出现6.42%的暴跌时,首次出现了千股跌停的惨烈场面,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崩溃信号。
  当天下午的周末例行媒体通气会上监管部门对此只字未提。6月25日上证指数暴跌3.46%,6月26日跌幅扩大到惊人的7.4%,出现了逾两千股跌停的崩溃场面。当天下午的周末例行媒体通气会上新闻发言人竟然说这是市场前期过快上涨的自发调整,是市场自身运行规律的结果。正是基于这种麻木反应,监管部门仍然安排了大量新股发行,给投资者传递了不在乎市场暴跌的信号。随后股灾一发而不可收,最终让国家不得不投入数万亿巨资救市,代价惊人,至今仍难以脱身。
  现在的情况虽然和当时不可同日而语,但这仅仅是因为现在的市场点位比当时低了一大截而已。新股从每月一批扩大到每月两批时,笔者即在本栏撰文认为IPO加速已经让市场进入弱平衡阶段,不能再轻易打破这种平衡了。谁知此后又加速到每周一批。市场由此开始转势下跌,这在、特别明显,主板因为险资举牌而暂时保持强势,但明显外强中干。笔者再次在本栏撰文,认为IPO加速已经超出了市场承受能力,大盘就此反转向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很遗憾,监管部门仍然反应滞后,因此重蹈股灾覆辙的可能性在逐步增大,而IPO超速又将成为众矢之的。有人说IPO常常为A股下跌背黑锅,这次又会背一次吗?
(责任编辑:DF302)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IPO突然重启,对市场影响到底有多大?_上证指数(szzs)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IPO突然重启,对市场影响到底有多大?
难怪本周大涨,原来周末要重启IPO了!为何重启IPO就大涨?这话可以这么问,却不能按此逻辑答,答案应该是“不大涨起来如何重启IPO?”所以,本周大涨的因素现在可以较为明确地判断有三个方面原因:消息发布后,很多投资者的心肯定是咯噔一下,心情如上图般咣当倒了!一、后股灾时代的技术反弹。股灾暴跌那么多,因为市场信心重创,投资者交投低迷,再加上机构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位置,所以市场一直没有大反弹(整个市场的全方位地震,市场震荡就是这个层面的反映)。没有大反弹虽说是市场信心低迷,但也表明市场不正常,这种不正常只要适当调整一下,就会有一个技术性的较大级别反弹出现。二、徐翔被调查,私募信心受创,“国家队”借机主导。在市场呼原来呼风唤雨的“徐翔式”操作模式被抑制了,在这种情况下正是公募机构和具有国家背景的机构通过活跃市场吸引资金向自己方向流动的好时机,这种时机会促使包括公募机构在内的资金拉升蓝筹股。三、为IPO重启护航。如果没有横盘后的最近三个交易日的快速拉升,重启IPO的消息一出大盘必然破位下跌,如此IPO重启自然就得黄了。若要重启IPO,就得技术上把大盘拉起来一些,然后再宣布才可能成功,所谓“生米煮成熟饭”市场也就接受了。在这种背景下,什么股票会因为IPO而获益?无疑是券商股,所以强势拉动券商股,市场就能被激活,反弹行情就能启动。谁来拉升券商股?无疑是以券商自营的资金、公募基金以及其它具有“国家队”背景的资金。如此,基本逻辑就清楚了,这波反弹可以定性为:股灾后有超跌反弹技术要求的背景下,通过具有“国家队”背景的资金激活股市,为重启IPO开路。这个定性清楚了,那么IPO对现在市场是利好还是利空呢?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得辨证着看,个人看法如下:一、IPO融资本身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之一,股市若不能融资那股市存在的意义也就没有了,不能融资的市场也表明是缺乏活力的市场。所以,IPO本身对市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就利好利空层面来说,在正常情况下是中性消息。二、后股灾时代市场信心尚未恢复,此时恢复IPO对整个市场信心来说显然是会有负面影响,这一点也毋庸讳言,因为本来市场信心就弱,此时再IPO信心可能会因此更弱。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是利空。三、既然现阶段要重启IPO,那就是只能成不能败,败了可能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对市场信心打击更大。所以,在最近几个交易日在“国家队”背景资金的推动下,在券商题材的炒作下,市场被拉出强势三连阳。就政策面而言,者是要促使将IPO作为市场“利好”来炒,至少通过这种大涨来对冲市场的空头情绪。所以,这种安排又对冲掉了恐慌盘。四、重启IPO暂时不会大规模放水,也就是说新股发行速度不会很快,现阶段主要目的是重启就行,先让市场接受再说。真正加速发行应该是市场转好之后。综合上述背景,我们对当前市场应该可以做出如下一个判断:一、这波反弹时后股灾时代的技术性反弹,是超跌后本来就该存在的、但因市场短期内的畸形表现而被抑制了,因此不管什么因素这波反弹总还是会发生。二、这波技术性反弹因为在4000点上下的套牢盘而不可能短期内形就形成大的突破,因此4000点上下200点将是反弹的大关,市场反弹得理想,最高估计也就是4200点上下就差不多了,市场不好的情况下3800点左右也就该到位了。三、既然要重启IPO,那么在资金面上一定会有安排,拉动炒作券商股就是很明确的信号。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判断,接下来比较大的概率是,这些资金依然会稳市场,然后继续推动市场反弹,从而对冲掉市场对IPO的畏惧心理。四、这种对冲的拉升是有时间周期的,当市场到达4000点上下这个巨大压力位时,资金大概率就会熄火。因此,个人看法是,下周一多空估计会有较为激烈的争夺,但考虑到本周的技术面强势和资金面强势,再考虑到为IPO重启的相关安排,那么最终多头战胜IPO重启的情绪利空盘,然后进一步推动反弹概率较大。但是,反弹最终到目标位也就差不多了,到那时IPO的利空作用可能就会新帐旧账一起算。个人看法,未来市场整体格局暂时不会发生质变,市场信心修复还需要时间。由于IPO的消息是收盘后才发的,因此可将本篇结合下面图文的股评内容综合起来看较好,特别是在阶段性操作选股的方向上不但不会因为IPO重启发生变化,恰恰会因为IPO重启因素而被放大,因为市场短线需要稳定,那么相关方向的股票短期就会更加被亲睐。
仅仅15.4元啊!!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报道了600466蓝光发展制造的全球首款3D生物血管打印机,宣称让人体器官再造成为可能,媒体新闻说是全球首款啊
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播报的股票股价仅仅15.4元啊!!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报道了600466蓝光发展制造的全球首款3D生物血管打印机,宣称让人体器官再造成为可能,媒体新闻说是全球首款啊
没有屁股的文章,很好。我选择继续轻仓,下周不加仓。
上海网友 : 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播报的股票股价仅仅15.4元啊!!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报道了600466蓝光发展制造的全球首款3D生物血管打印机,宣称让人体器官再造成为可能,媒体新闻说是全球首款啊
市值快400亿了你还想他翻10倍
上海网友 : 仅仅15.4元啊!!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报道了600466蓝光发展制造的全球首款3D生物血管打印机,宣称让人体器官再造成为可能,媒体新闻说是全球首款啊
市值快400亿了你还想他翻10倍
礼拜一补仓不要说了,满上的机会来了
下周涨涨涨
好了伤疤忘了疼
想打新股的一样要先预留钱!一个样!满仓的可怜!就不要再害人了!国家队强拉指数干嘛!就是为了有下跌空间!拉300点,再跌500点,指数就不会太难看!懂不!
看清楚,要重启,正在征求意见,无论怎样短期都是利好
也许是好事吧..关键是发行方式改变了..配售还是合理的..我们可以和大资金有一样的机会..不会因为钱小而降低中签率....按市值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光有钱是没用的..这样就激发股票的买卖..应该是好事
: 也许是好事吧..关键是发行方式改变了..配售还是合理的..我们可以和大资金有一样的机会..不会因为钱小而降低中签率....按市值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光有钱是没用的..这样就激发股票的买卖..应该是好事
FGGHGHGF恒通科技它的魅力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抢到筹码。每天涨停板,题材目前最火
‘愿赌才能赢’。。。捞票子,当然是好事儿!当然,最终是十赌九输!~~呵呵~~
老股民72859:赌场,改不了,券商暴涨,消息提前泄漏
许多股民说:我们已经挨了好几刀了,不差这一刀,请任性剁吧。
抽血,怎么编都不能说成利好!
不可能为了认购中签概率极低的新股而买入现在股价极贵的二级市场股票的。
钱多未必乐便多,贪财累己招烦恼;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顺,二是行善, 共勉。
不要你掏钱的打新你打不打?只要持有股票,当然业绩稳定,每年都有分红的定海神针当然是首选持有标底!打上来才变卖家产去买股!打不上我什么也用去理会!连账户股票都不用去买进卖出!不打白不打!打上了中奖!打不上接着打,希望天天发新股,这就是逻辑!中小创是完蛋了,绩优蓝筹绝对是稳步向上的态势,这也是国家价值投资的引导方式,拭目以待吧!
.希望周一券商股再集体涨停收盘,以证清白!!!!
二胎给全民解套,这次又给股民发套!套住就安全了!
无福挨宰!真有道理,
温氏股份:15.11.02上市。已连跌一周。
仅仅15.4元啊!!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报道了600466蓝光发展制造的全球首款3D生物血管打印机,宣称让人体器官再造成为可能,媒体新闻说是全球首款啊市值快400亿了你还想他翻10倍
如果改规则就是重大利好!一天就能改完的规则为何股灾时不改,重大利好为何股灾时不用??????而是要暂停IPO!难道国家没你聪明!强拉指数的目的就是为了在IPO重启后有下跌空间!让指数下跌不至于太恐怖!!!
胜者王侯1122 影响力 吧龄 7个月 发表于
08:41:21也许是好事吧..关键是发行方式改变了..配售还是合理的..我们可以和大资金有一样的机会..不会因为钱小而降低中签率....按市值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光有钱是没用的..这样就激发股票的买卖..应该是好事好事???我以30年股市的经验告诉你,空仓的、远离股市的好事来了。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原创丨IPO突然重启,对市场影响到底有多大?_占豪_传送门
原创丨IPO突然重启,对市场影响到底有多大?
难怪本周大涨,原来周末要重启IPO了!为何重启IPO就大涨?这话可以这么问,却不能按此逻辑答,答案应该是“不大涨起来如何重启IPO?”所以,本周大涨的因素现在可以较为明确地判断有三个方面原因:消息发布后,很多投资者的心肯定是咯噔一下,心情如上图般咣当倒了!一、后股灾时代的技术反弹。股灾暴跌那么多,因为市场信心重创,投资者交投低迷,再加上机构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位置,所以市场一直没有大反弹(整个市场的全方位地震,市场震荡就是这个层面的反映)。没有大反弹虽说是市场信心低迷,但也表明市场不正常,这种不正常只要适当调整一下,就会有一个技术性的较大级别反弹出现。二、徐翔被调查,私募信心受创,“国家队”借机主导。在市场呼原来呼风唤雨的“徐翔式”操作模式被抑制了,在这种情况下正是公募机构和具有国家背景的机构通过活跃市场吸引资金向自己方向流动的好时机,这种时机会促使包括公募机构在内的资金拉升蓝筹股。三、为IPO重启护航。如果没有横盘后的最近三个交易日的快速拉升,重启IPO的消息一出大盘必然破位下跌,如此IPO重启自然就得黄了。若要重启IPO,就得技术上把大盘拉起来一些,然后再宣布才可能成功,所谓“生米煮成熟饭”市场也就接受了。在这种背景下,什么股票会因为IPO而获益?无疑是券商股,所以强势拉动券商股,市场就能被激活,反弹行情就能启动。谁来拉升券商股?无疑是以券商自营的资金、公募基金以及其它具有“国家队”背景的资金。如此,基本逻辑就清楚了,这波反弹可以定性为:股灾后有超跌反弹技术要求的背景下,通过具有“国家队”背景的资金激活股市,为重启IPO开路。这个定性清楚了,那么IPO对现在市场是利好还是利空呢?在占豪(微信号:zhanhao668)看来,这个问题得辨证着看,个人看法如下:一、IPO融资本身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之一,股市若不能融资那股市存在的意义也就没有了,不能融资的市场也表明是缺乏活力的市场。所以,IPO本身对市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就利好利空层面来说,在正常情况下是中性消息。二、后股灾时代市场信心尚未恢复,此时恢复IPO对整个市场信心来说显然是会有负面影响,这一点也毋庸讳言,因为本来市场信心就弱,此时再IPO信心可能会因此更弱。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是利空。三、既然现阶段要重启IPO,那就是只能成不能败,败了可能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对市场信心打击更大。所以,在最近几个交易日在“国家队”背景资金的推动下,在券商题材的炒作下,市场被拉出强势三连阳。就政策面而言,者是要促使将IPO作为市场“利好”来炒,至少通过这种大涨来对冲市场的空头情绪。所以,这种安排又对冲掉了恐慌盘。四、重启IPO暂时不会大规模放水,也就是说新股发行速度不会很快,现阶段主要目的是重启就行,先让市场接受再说。真正加速发行应该是市场转好之后。综合上述背景,我们对当前市场应该可以做出如下一个判断:一、这波反弹时后股灾时代的技术性反弹,是超跌后本来就该存在的、但因市场短期内的畸形表现而被抑制了,因此不管什么因素这波反弹总还是会发生。二、这波技术性反弹因为在4000点上下的套牢盘而不可能短期内形就形成大的突破,因此4000点上下200点将是反弹的大关,市场反弹得理想,最高估计也就是4200点上下就差不多了,市场不好的情况下3800点左右也就该到位了。三、既然要重启IPO,那么在资金面上一定会有安排,拉动炒作券商股就是很明确的信号。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判断,接下来比较大的概率是,这些资金依然会稳市场,然后继续推动市场反弹,从而对冲掉市场对IPO的畏惧心理。四、这种对冲的拉升是有时间周期的,当市场到达4000点上下这个巨大压力位时,资金大概率就会熄火。因此,个人看法是,下周一多空估计会有较为激烈的争夺,但考虑到本周的技术面强势和资金面强势,再考虑到为IPO重启的相关安排,那么最终多头战胜IPO重启的情绪利空盘,然后进一步推动反弹概率较大。但是,反弹最终到目标位也就差不多了,到那时IPO的利空作用可能就会新帐旧账一起算。个人看法,未来市场整体格局暂时不会发生质变,市场信心修复还需要时间。由于IPO的消息是收盘后才发的,因此可将本篇结合下面图文的股评内容综合起来看较好,特别是在阶段性操作选股的方向上不但不会因为IPO重启发生变化,恰恰会因为IPO重启因素而被放大,因为市场短线需要稳定,那么相关方向的股票短期就会更加被亲睐。【原创不易,如果认为有价值,动动手指点并转发,就是最好的支持与肯定。】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占豪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11月14日 16:04
占豪 最新文章股灾启示录:市场问题市场解决_凤凰财经
股灾启示录:市场问题市场解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不过,市场最后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意外。反过来,因为股灾的发生,新股IPO不得不暂停,上市公司再融资亦受到波及。股灾的发生,亦更让我们认识到,市场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行政干预、“外力”的作用,或者让市场背负太多的“功能”,最终只会适得其反。并且,我们还会为之付出更大的代价。也正因为如此,市场的问题由市场自身解决更加成为共识。
去年6月12日,最高上摸5178.19点,报收5166.35点;一年后的6月10日,上证指数最高上摸2937.99点,报收2927.16点。仅仅从指数上分析,一个是“5.0”时代,一个是“2.0”时代,在指数涨跌的背后,其实凸显出市场发生的深刻变化。2014年7月份开始启动的牛市行情,发轫于沪港通,终结于清理配资。这轮牛市行情,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牛市进程波澜壮阔,“潮水”褪去的时候却异常惨烈。自去年6月15日开始,股市出现剧烈震荡。沪深股市均在短期内大幅下挫,无论是“力度”还是“深度”为A股市场诞生以来所罕见。此后若非监管部门强势出手,整个市场付出的代价显然还要大得多。而且,即便是时至今日,股灾后遗症所产生的阴霾仍然没有散去。显然,此次股灾并不仅仅只是导致投资者财富出现巨额缩水那么简单,其对于投资者心理、投资、市场监管、市场功能定位、注册制推出等多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客观上,上一轮牛市行情背后有“人造”的因素在内。出于国内经济转型的需要,市场在“不自觉”中发动了牛市行情。当然,股市一旦步入牛市,将为新股IPO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资提供极大的便利,而上市公司通过融资而来的资金又可投入到实体经济,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当然,这是我们意想中的理想状态。不过,市场最后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意外。反过来,因为股灾的发生,新股IPO不得不暂停,上市公司再融资亦受到波及。股灾的发生,亦更让我们认识到,市场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行政干预、“外力”的作用,或者让市场背负太多的“功能”,最终只会适得其反。并且,我们还会为之付出更大的代价。也正因为如此,市场的问题由市场自身解决更加成为共识。在市场监管上,透过股灾,我们其实也有值得改进之处。牛市虽然终结于清理场外配资,但场外配资问题却并非股灾前夕才产生的。但在此前,或许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场外配资的规模越来越大,当引起我们警觉的时候,股市已处于高位。此次股灾,场外配资的“杠杆效应”堪称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后场外配资在市场上引起的踩踏效应即是最好的证明。进一步讲,当一个市场中存在资金杠杆时,涨时助涨跌时助跌的功效就会产生。这实际上也在提醒我们,如果放任资金杠杆的泛滥,无异于养“虎”为患。因此,即使是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也要防范资金杠杆的风险。个人认为,市场回归功能定位、市场的问题由“市场先生”自己解决,以及监管不能缺失与缺位,是此次股灾最值得我们反思之处。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以指数的高低论英雄。而更重要的是,无论牛市还是熊市,我们应能够切实地保护好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如果丧失了这一点,投资者置身于市场之中,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72653
播放数:160281
播放数:85472
播放数:148709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股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