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六师团师团战力到底有多强

抗战时日本兵到底有多强?揭秘真实的日军战力
导读:在时下流行的抗日神剧里,神功盖世的“中国人民”玩弄日军如虐杀蚂蚁。一个中国人轻松灭掉成片的日军。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国人拍日军、德军,将其拍得凶猛顽强,而战胜他们的美国人就显得更加英勇无畏。反观“神剧”中日军愚蠢猥琐,无能弱智。抗战居然还能打八年,还能让日军占领半个中国,被他们侵略的中国人该是个什么形象?当我们触摸那些抗战亲历者的回忆。上至领袖将军,下至普通一兵,对此的记忆却是如此辛酸:日军很强大,为了抵抗他们的侵略,中国军民付出了高出对手数倍的惨痛代价。当这些血的回忆被替代成“神剧”中的轻松虐傻
在时下流行的抗日神剧里,神功盖世的“中国人民”玩弄日军如虐杀蚂蚁。一个中国人轻松灭掉成片的日军。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国人拍日军、德军,将其拍得凶猛顽强,而战胜他们的美国人就显得更加英勇无畏。反观“神剧”中日军愚蠢猥琐,无能弱智。抗战居然还能打八年,还能让日军占领半个中国,被他们侵略的中国人该是个什么形象?当我们触摸那些抗战亲历者的回忆。上至领袖将军,下至普通一兵,对此的记忆却是如此辛酸:日军很强大,为了抵抗他们的侵略,中国军民付出了高出对手数倍的惨痛代价。当这些血的回忆被替代成“神剧”中的轻松虐傻。我们不禁要问,抵抗日军侵华而牺牲的先烈,究竟是谁在侮辱你们?毛泽东:日军军事能力不能低估 不许红军成牺牲品毛泽东强调红军的军事调动只能由共产党来决定,而不能由国民党或任何别的人来决定;红军开赴前线的时间和方式应该根据战争的发展,由此作出妥善的安排。至于同日本人作战的军事战略,毛泽东强调日本军队的军事能力无论如何不能低估。因此,游击战而不是正规战应该被当作基本的战略,绝不允许使全部红军成为日本人的牺牲品。李宗仁眼中的日军:训练之精战力之强举世罕有其匹日本军队长处,那也确是说不尽的。日本陆军训练之精,和战斗力之强,可说举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阵时,上至将官,下至士卒,俱按战术战斗原则作战,一丝不乱,令敌人不易有隙可乘。日本高级将领之中虽乏出色战略家,但在基本原则上,绝少发生重大错误。日本将官,一般都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其做事皆能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令人生敬生畏。都是日本军人的长处。张发奎忆抗战:若日军没占领某地 那是他们不想要为什么一场以大对小的反侵略战争,竟然要打八年。其实真相很简单。抗战时长期担任战区司令长官,对战争了如指掌的张发奎晚年回忆明确表示:“我感觉敌人能攻占任何他们想要的目标;倘若他们没有占领某地,那是因为他们不想要。在整个抗战期间我思路一贯都是这样。一切都是时间问题。”陈诚的作战总结:日军善于以少击众 部队素质优越敌人(日军)使用部队,据先后发现番号计算,总计不过七个师团。所以能以少击众者,除装备关系外,就是因为素质的优越。反过来看我们自己,部队虽多,但量优势每为质劣势所抵消,徒然虚糜饷糈,并无补于败亡。1949年阎锡山犹称:给我十万日军俘虏 横行华北灭共军日晚,阎锡山的内室悄无声息。手下已伫立良久,他才睁开眼睛说:“你坐下,拿支笔,咱说你写。”阎向美国政府求援:“如能支持十万日军俘虏,拨飞机200架,归阎某指挥,定可横行华北,扑灭共产军。”他委托早有款项交存的美国凯因公司向政府游说。手下问:“凯因公司是商人角色,怎么能叫美国政府这样办呢?”阎锡山说:“你不懂得,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与政府有直接关系,你去办吧!”游击战老红军:日军作战效率超苏军 比国民党难打百倍日军的“武士道精神”顽固确实不假,但从军事斗争角度看,这还不真正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日军非常善于“高效作战”。如果苏军每发射出100发子弹可能会杀伤5名敌军的话,那么,日军的100发子弹就可能杀伤10名甚至20名敌军,也就是说,当年日军的作战效率大约是苏军的一倍以上。抗战初期我们的一个老红军连队与日军作战时,别看日军火力听上去不很密集,但我们那些身经百战动作灵敏的老红军战士,只要是稍不注意,就会被对方击中。日军不仅单兵作战能力很强,而且部队之间的协同配合也很好,不管是步炮配合,还是小范围的组、班(曹)、小队的内部配合,都是训练有素的。不夸张地说,新四军与日军作战,比起与国民党军队作战,真是要难上一百倍。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整编74师的巅峰战斗力能否和一个日军甲种师团抗衡? - 知乎47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6分享邀请回答39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3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二战日军战斗力其实是很强的?_百度知道
二战日军战斗力其实是很强的?
听说 前期日本军队对比国军的伤亡比是1比7 后期对比国军是1比2
日本军队对比共军前期是1比20 后期是1比5
日军对比美军是2比1 对比苏军是3比1
综上所述一个日本兵平均是能打十几个中国人的 那些电视剧里的全是假的
请问上面说的这是真的假的 日...
我有更好的答案
对。二战时期的日军首先受过专业训练,有比较好的体能和作战技巧;其次,日军装备先进。日本称自己部队战斗全军覆没为“玉碎”,中日交战的历史上据了解只发生过三次,都在滇西大反攻中产生,其他两个没详细了解只肯定其中的“松山会战”是日本一千人国军损失八千人以1:8的代价获得,在太平洋战场上,几乎每个岛的登陆战日军都是最终以“玉碎”的下场结束的,可见每一场都是相当的惨烈,其中以硫磺岛一战最为著名。另外别忘了当年在中国战场上共军是号称小米加步枪抗日的时候太平洋战场上已经是航母对航母的对垒了,可见日军是多么恐怖的部队。日本的强,胜在战斗意志强,况且武器装备也并不落后多少,以这样的一支部队,别说放在中国,放在欧洲,恐怕也是一等一的恐怖。二战的日本绝对是虎狼之师,多亏了中国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才将日本陆军拖在了大陆战场,为盟军的胜利夺取了时间,所以中国的胜利不容易,小看过去的敌人,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对国家的未来不负责任。
采纳率:69%
来自团队:
答曰对中国是的,战斗力很强。前期的10几个师团是日本经过严格训练的,战斗力十分强悍。面对5倍的中国军队依旧可以击败(参考中条山很淞沪会战)。后期因为战局的扩大,不得不扩军。前期的师团都被拆分。掺了沙子,所以战斗力开始大幅度的下降。但战斗力依旧十分强悍,但是碰上国军和共军的精锐部队基本也就55开的样子了。面对苏联和美国就彻底跪了。陆军方面与双方已经完全不处于一个级别,当时苏美军队已近进入了机械化,军队大量装备了冲锋枪和坦克。装甲车。取个简单的例子。诺坎门战役中苏联使用的坦克重32吨,85MM口径炮。装甲45MM厚。而日本使用的豆战车重量才几顿,装甲不足8MM。武器居然是7.7MM口径机枪。日本人居然好意思叫它坦克,简直是侮辱了坦克的名号啊。结果就是尽管日本依靠前期的偷袭打掉了苏联100多架飞机取得了空中优势。结果马上被苏军坦克碾压。5个甲种师团被彻底打残。伤亡近6W。苏军才5000多人。碰上美国也不行了啊。其实日本的海军发展的不错,尤其是路线走对了。大量的发展航母编队。但是科技实力和工业实力与美国差太多。诺坎门被苏军艹了之后我不明白日本的指挥不是不是被苏军的大炮震傻了。不然任务咱们打不过苏联就去欺负美国。前期爆发很猛。抢下了南亚。偷袭了珍珠港。结果美国发飙了。美国的工业实力很强的。迅速的米部了前期的劣势。(二战时期美国暴兵的时候万吨级的巡洋舰平均不到一天一艘。还不影响其他航母,补给舰啥的正常建造。)而且可以边打边升级。本来日本的零式战机还是可以与美国飞机一战的。但是美国迅速的根据日本战机的特点造出了新式的战机。日本海军也就只有被屠杀的命了。太平洋战争中日军阵亡近百万。盟军阵亡也有50W之中(其中美国大概10W)。差距你就自己算吧。其实日本但是也就欺负欺负中国了。与老牌的工业强国相比日本还是差太多。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基本靠谱,就算是瞎编的,也编的很靠谱日军自明治维新时就已经开始推崇军国主义了,这么多年一直在大力扩军,没有间断过,长期的对外征战使得日本军队也有了传承性,不只是偶尔一代强,而是代代相传从31年日军发动东北事变,一直到37年全面侵华,日军的部队在中国始终没有停止活动,中国成为了日本最好的练兵场,日军的师团,一般来说数字越小越精锐,那些甲种师团的战斗力是相当可观的,最起码相比于中国军队来说强太多了。战争初期很多甲种师团都在中国,中国军队根本无法抗衡但是到了后期日军就越来越草包了,他本来就是个战争潜力有限的弹丸国,只能实行精兵政策,一旦战争拖久,精兵耗光了还没打赢,后续就很乏力了。比如日本的飞机,打到战争后期也并不是设计不出好飞机,而是一来缺材料,造不出来,二来好飞行员都打光了,弄一群菜鸟上去根本没法打。后期临时组建的很多陆军师团,别说打美国,在中国战场有时候都占不到上风了。其实归根结底,也并非是日本强的不可思议,而是中国当时弱爆了日军在中国历练了好几年的老兵,拉到太平洋去和美军的新兵打,也没占到啥便宜,而且日军虽然基层官兵作战勇猛无比,但是高层观念守旧,水平太差,对于航母 潜艇这类新武器认识也不如美国到位,日本大量在中国囤积多年的精兵在运到太平洋的途中,被美国潜艇送去喂鲨鱼了,成建制地被消灭啊。。。
对呀,日军毕竟武器好一点,也是有专门的训练呀
电视剧?电视剧是用来娱乐的,史泰龙还一人扫好几百额。。。你要是从电视剧来参考那就没办法了。当时日军战斗力比国军强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你列出的数据并不准确。中国战场上中日伤亡比在4比1左右,而在日军太平洋战场和美军的伤亡比在10比1左右。对比苏军比例差不多。抗战主要可以分2个阶段,37年到40年,41年到45年。37年到40年,在中国战场的日军很多都是精锐,淞沪会战国军上的也是精锐,而且抗战斗志这个时候还很高涨,75万国军还是挡不住30万日军。可见战斗力的差距是确实存在的。。但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军大部分主力调到太平洋战场,国军也没有发动大规模反击。这个时期,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战斗力就下降的很厉害了。敌后很多地带都是靠伪军维持,伪军的战斗力不用多说。所以苏联最后打东北碰的关东军,早已不是以前的那只精锐关东军了。。。而日军相对美军的巨大伤亡比,一是因为日军自动武器普及度大大不如美军。二是在战争不利阶段的玉碎攻击造成大量损失。
这个伤亡比例无从考证,毕竟当时日军到底在中国阵亡了多少各方的数据统计都不一样,连日本自己统计出来的都不一致,有说阵亡44万的也有说78万的,没有一个绝对准确的数字.但二战日军的战斗力比国军共军强的多这是事实,日军不论是军事素养还是武器装备上都超过中国军队,不然你以为抗战为什么会打8年?电视剧不能和现实联系在一起,尤其是抗日电视剧最不靠谱.
早期的日本兵的基本军事技能是相当高的,在战争准备时期入伍的士兵,本身个人素质比较好,入伍以后,他们会强化军事技能,比如射击和拼刺刀,况且他们的伙食和其他待遇也明显好于中国军人,所以这个时期的日本兵以一当十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战争后期,随着精英士兵和军士的大量耗费,入伍的基本上是小孩和中年人,他们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没做好准备,军事技能也没时间锻炼,所以能不能再那么勇猛就很难说了。
其他7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二战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大风号出品
别再意淫了!告诉你抗战时日本兵到底有多强?真实的日军战力令人感到恐怖
在时下流行的抗日神剧里,神功盖世的“中国人民”玩弄日军如虐杀蚂蚁。一个中国人轻松灭掉成片的日军。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国人拍日军、德军,将其拍得凶猛顽强,而战胜他们的美国人就显得更加英勇无畏。反观“神剧”中日军愚蠢猥琐,无能弱智。抗战居然还能打八年,还能让日军占领半个中国,被他们侵略的中国人该是个什么形象?这帮导演编剧真是脑残吗,你们到底是要黑谁?当我们触摸那些抗战亲历者的回忆。上至领袖将军,下至普通一兵,对此的记忆却是如此辛酸:日军很强大,为了抵抗他们的侵略,中国军民付出了高出对手数倍的惨痛代价。当这些血的回忆被替代成“神剧”中的轻松虐傻。我们不禁要问,抵抗日军侵华而牺牲的先烈,究竟是谁在侮辱你们。毛泽东:日军军事能力不能低估,不许红军成牺牲品。毛泽东强调红军的军事调动只能由党来决定,而不能由国民党或任何别的人来决定;红军开赴前线的时间和方式应该根据战争的发展,由此作出妥善的安排。至于同日本人作战的军事战略,毛泽东强调日本军队的军事能力无论如何不能低估。因此,游击战而不是正规战应该被当作基本的战略,绝不允许使全部红军成为日本人的牺牲品。李宗仁眼中的日军:训练之精战力之强举世罕有其匹日本军队的长处那也确是说不尽的。日本陆军训练之精,和战斗力之强,可说举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阵时,上至将官,下至士卒,俱按战术战斗原则作战,一丝不乱,令敌人不易有隙可乘。日本高级将领之中虽乏出色战略家,但在基本原则上,绝少发生重大错误。日本将官,一般都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其做事皆能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令人生敬生畏。都是日本军人的长处。张发奎忆抗战:若日军没占领某地 那是他们不想要为什么一场以大对小的反侵略战争,竟然要打八年。其实真相很简单。抗战时长期担任战区司令长官,对战争了如指掌的张发奎晚年回忆明确表示:“我感觉敌人能攻占任何他们想要的目标;倘若他们没有占领某地,那是因为他们不想要。在整个抗战期间我思路一贯都是这样。一切都是时间问题。”陈诚的作战总结:日军善于以少击众 部队素质优越敌人(日军)使用部队,据先后发现番号计算,总计不过七个师团。所以能以少击众者,除装备关系外,就是因为素质的优越。反过来看我们自己,部队虽多,但量优势每为质劣势所抵消,徒然虚糜饷糈,并无补于败亡。1949年阎锡山犹称:给我十万日军俘虏 横行华北灭共军日晚,阎锡山的内室悄无声息。手下已伫立良久,他才睁开眼睛说:“你坐下,拿支笔,咱说你写。”阎向美国政府求援:“如能支持十万日军俘虏,拨飞机200架,归阎某指挥,定可横行华北,扑灭敌军。”他委托早有款项交存的美国凯因公司向政府游说。手下问:“凯因公司是商人角色,怎么能叫美国政府这样办呢”阎锡山说:“你不懂得,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与政府有直接关系,你去办吧!”游击战老红军:日军作战效率超苏军比国民党难打百倍日军的“武士道精神”顽固确实不假,但从军事斗争角度看,这还不真正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日军非常善于“高效作战”。如果苏军每发射出100发子弹可能会杀伤5名敌军的话,那么,日军的100发子弹就可能杀伤10名甚至20名敌军,也就是说,当年日军的作战效率大约是苏军的一倍以上。抗战初期我们的一个老红军连队与日军作战时,别看日军火力听上去不很密集,但我们那些身经百战动作灵敏的老红军战士,只要是稍不注意,就会被对方击中。日军不仅单兵作战能力很强,而且部队之间的协同配合也很好,不管是步炮配合,还是小范围的组、班(曹)、小队的内部配合,都是训练有素的。不夸张地说,新四军与日军作战,比起与国民党军队作战,真是要难上一百倍。所以,满足于脑残编剧所谓“娱乐”精神的同胞们,请你们清醒地看一看历史,再看一看当下日本军队的状态吧!附:拨开重重历史迷雾,还原诺门坎战役真相诺门坎战役在中国属于一个神话级战斗,充满迷雾。苏军仅仅损失6千人,就歼灭日本国宝一般的唯一的战车师团,并摧枯拉朽般歼灭6万日军,打破了日军北上的想法,迫使其南进。但是自90年代开始,俄罗斯方面已经放开了战争时期的大批档案,日本相关资料也已经可以在国内查到,让我们逐渐明白了诺门坎战役并不是那么简单。那么诺门坎战役的苏军一方是被神化了吗?我们过去所认知的诺门坎战役与史实真相有着怎样的出入?真实的战场情况到底是怎样的?诺门坎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是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及苏联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坎发生的一场战役。其初期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日,日军边境守备第23师团得到情报,外蒙军越境进入哈拉哈河放牧。5月15日,日军出动部队将其击退。5月21日,日军通过侦查发现苏军已经开始在对岸集结,苏军投入包括步兵第57,82师,坦克第11旅,外蒙第6师等部队。日军第23师团擅自出动搜索队和步兵第64联队一部,包括伪满军等1500人出击,经过激烈战斗,战斗到5月30日深夜,日军遭到打击后撤。日军战死159人,负伤119人,失踪12人。诺门坎战役爆发时,在东北的日军数量并不大,而且都是半个师团,另外一半在日本国内被称为留守师团。6月17日,苏军开始对日军控制区进行空袭,日本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中将同意第23师团出动反击,并加强给第23师团一个安岗战车支队,4个步兵大队,3个工兵中队,1个高射炮联队和部分炮兵,连同第23师团本身部队合计2万人。苏军出动,第36摩步师,第82步兵师,机械化步兵第5旅,装甲第7,8,9旅,坦克第6,7旅,空降第212旅,外蒙骑兵第6,8师,以及空军一部。并且派遣了苏联第一名将朱可夫亲自指挥战斗。朱可夫7月2日,日军首先发动进攻,40多辆日本战车在夜里了突袭苏联1个装甲旅并且重创了对手,击毁苏军坦克、装甲车12 辆,75MM、122MM、152MM大炮12门,反坦克炮7门,卡车20辆。7月3日,继续进攻的安纲支队向苏军主阵地发起攻击,苏军利用45mm反坦克炮、坦克、空军轰炸、重炮猛轰,大量铁丝网等方式阻止日军战车第4联队前进。在苏军庞大炮群面前,日军安岗支队在原本就不多的弹药用尽后,自行撤退回转后方。日军步兵第64联队在战车部队发起进攻后,随即向预定的苏军733高地前进。日军率先开始突击,7月3日,第64联队攻下733高地一角。但随后,苏军接连发动反击阻止住日军前进。这边日军刚突破就发现,300多辆苏联坦克、装甲车疾驰而至,日本步兵也不示弱,用喝完水的汽水瓶制作成燃烧瓶,毁伤苏军大量坦克,号称燃烧瓶之夜,苏军这这天晚上损失坦克、装甲车上百辆。在战斗中,苏军第11坦克旅配合摩托化步兵第149团防御733高地时,遭到了日军步兵第64联队主力进攻,第11坦克旅旅长雅克夫列夫上校与摩托化步兵第149团团长苏米偌夫双双阵亡。7月3日下午15时,一直随同日军23师团行动的关东军副参谋长矢野音三郎少将,根据河东进攻的失利,以及亲眼看到河西岸苏军的大量坦克在炮兵、空军配合下的意外惊人反击,感到部队如继续留在西岸,将会发生危险。且通向河西的军桥数量很少,如被苏军封锁和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他向23师团长提出:停止进攻,于当日晚从西岸将部队撤回。7月3日晚,日军第23师团的2个联队开始后撤,苏军立即对撤退的日军进行阻击。苏军先以地面发射和空中投下了大批的照明弹,将战场照得如同白昼,接着以浓密的炮火压制日军,企图全歼日军,日军第23师团参谋长大内孜大佐在夜间的混战中被流弹击中,当场阵亡。7月4日晨,战斗已集中在军桥附近。苏蒙军的步兵、炮兵、坦克兵、航空兵,向这一地区进行猛烈攻击,但日军工兵第23联队长斋藤勇中佐,想尽了一切办法保护军桥,以等待河西最后一个难以撤离的第26联队,中间他曾派工兵携带炸药,炸坏了苏军向军桥附近工事中喷火的3辆坦克,直到他的陆军士官学校同期同学(25期毕业于1913年5月)须见新一郎大佐率领着第26联队通过后,才下令拆桥。日军撤退后总结认为,日军过于轻敌了,而且第23师团炮兵火力太弱,无法压制对方,更加掩护步兵无法突破苏军的大纵深防御阵地,工兵太少,后方补给困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打了几天发现,对方兵力雄厚,日军兵力好像是太少了。于是日军决定增加炮兵,由关东军炮兵司令官内山英太郎少将任团长,除了原已在战场上的野炮兵第13联队、独立野炮兵第1联队外,又增加了野战重炮兵第1联队,独立野战重炮兵第7联队,穆棱重炮兵联队。这些部队皆不满员,只部分火炮出战,该部也不是一般网传的那样是日本唯一机械化牵引炮兵,而是日军机械化牵引炮兵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时间过渡到这场战役的中端。7月23日,天气晴朗,清晨日军炮兵首先用野炮进行诱敌射击,企图侦察苏军各炮群的位置。果然,苏军进行了反击,日军炮兵情报队和升空的飞机,一一记载和通报了苏军炮兵阵地的方位、距离。根据这些数据,日军的炮群随即进行了效率射,隆隆之声震天动地,当日军每门炮打完约两个基数的炮弹后。第23师团开始出动,结果遭到苏军猛烈的火力打击,仅仅夺取了几个小高地,对关键渡口还是无法控制。其原因是苏军在这里有400多门大炮,火力根本就不比日军弱,数量也比日军大得多。此时,关东军感觉事情不对,要求调第5,7师团,并增加弹药的要求。但这时的日军大本营,对关东军越权擅自轰炸外蒙的机场;拒绝驻青岛的第5师团增强诺门砍地区;使用象23师团这样的新部队,来解决与日本声誉有关的边境事件。这些使大本营对关东军极为不满,现在想着调人了?日军大本营给出的意见是;对此一事件,本着局部就地解决的方针,至迟于今年冬季处理完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然后部队撤离该地,如苏军再侵入争议区,视情况进行反击。兵力没有,只给了1个第6军空头番号。虽然成立了第6军,并且拥有了超过7万人的纸面兵力,但是真正到战场的就只有第8国境守备队1个大队兵力在战役接近结束时前去接应23师团突围。其他部队压根没有出现过,在战场上还是第23师团为主。就在日军骑虎难下之时,朱可夫也在策划一次空前规模的大反攻,从7月中旬开始,朱可夫要求苏联政府再次大规模向前线调派作战物资,以弥补前期作战的损耗,到了8月中旬,苏联向诺门坎地区又紧急输送了60000吨军火物资,其中仅炮弹就20000多吨。8月20日,苏军开始了第一次大反攻。苏军远东第一集团军下属第36摩步师,第57,82,152步兵师,第5机械化旅,第6,11坦克旅,第7,8,9装甲旅,第212空降旅等部队以及大量的飞机、火炮,作快速、猛烈的迂回进攻。在空中苏军以每批约20架的轰炸机,由大批战斗机掩护轮流在日军阵地上空投弹;地面则是大量滚滚而来的苏蒙军坦克部队和摩托化步兵;西岸的若干苏蒙军炮兵群,不停地将炮弹向日军阵地上倾泻。面对苏军498辆坦克,385辆装甲车的强大装甲集群冲击,此时阵地上日军第23师团的亡命徒性格开始显现出来了。在苏军这种空中有掩护,地面装甲部队闪电式迂回包抄中,日军并没有崩溃,顽强坚守阵地之余,还在发起反击。8月24日上午9时30分,日军从阵地守军中抽调两个半联队,投向横宽约3公里的正面进行反击。不久,即遭到苏蒙军依托新设阵地的顽抗,接着苏军步兵第57师、装甲第8旅、坦克第6旅,蒙军骑兵第8师约200辆装甲车和大批的摩托化步兵,也出现在这批日军的前前后后,作持续猛烈的反击。炮兵还在日军进攻的正面,形成一条“火制”地带,使日军无法前进。当战场情况已呈不利时,关东军于24日决定:调第7师团主力至战场,企图打破苏蒙军的围攻;25日下令调驻牡丹江市以东的第2师团、野战重炮兵联队、速射炮部队至战场;26日情况紧急时,又下令调驻佳木斯、勃利的第4师团急速至诺门坎地区。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第23师团最北面的搜索队首先遭到歼灭性打击。苏蒙军以坦克群、密集的炮火、空中轰炸攻向日军这7个中队的阵地。每分钟约有200发炮弹在搜索队阵地上爆炸,所有的工事几乎都被炸平,接着坦克部队在日军阵地上来回冲杀。24日,搜索队尚剩不足三分之一的人员,被迫在无命令的情况下,放弃了阵地。战斗至8月28日,在苏军巨大数量优势的兵力及火力优势打击下,日军防线崩溃,被围日军在第8国境守备队的接应下突围,到9月1日战斗全部停息。至此,诺门坎战役经过3个半个月的战斗结束。战争示意图也许现在大家开始对这个打了全场的第23师团发生了兴趣。日军第23师团是一个警备性质的三单位制师团,下辖第64、71、72联队。1个步兵联队只有2909人,炮兵联队的12门120毫米炮都是第5师团的淘汰货,3个步兵联队都是新建立不久的,到诺门坎战役爆发前1个月的1939年4月,第23师团士兵才开始野外战术科目训练,武器也低劣,火力比关内正面战场的二流师团还弱,全师团共1.5万人。日本第6军是在8月编成的,但是除了第23师团以外,大部分部队都是后来才赶到战场,由于8月23日,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日本军部否决了第6军的复仇作战,并很快达成了停火协议。诺门坎战场是大荒原,而苏军还位于高地,日军无险可守,还需要过河才能攻击苏军,整个战场地形又非常适合苏军装甲部队发挥。所以日军在诺门坎战役中的表现让人惊讶,仅以一个师团为核心就对战了苏联1个装甲集团军。苏军8月20日总攻时投入坦克524辆,装甲车385辆,压制火炮542门,飞机500架。整个战役苏军有超过7比1的坦克装甲车数量优势,6比1的火炮数量优势,3比1的兵力优势,但伤亡比日军更大,苏军坦克被击毁280多辆,装甲车损失90辆,日军只损失了30多辆战车装甲车,安岗坦克支队也没有被歼灭,只是在7月弹药耗尽后,自行撤退了。苏军前后消耗作战物资达80000吨,仅炮弹炸弹就消耗了31000吨,而日军各种物资消耗才2000吨不到。苏军在诺门坎战役中死亡9703,受伤15251人,生病701人,合计25655人。日军战死7696人,失踪1021人,负伤8647人,生病2350人,合计损失19000人。而并非广为流传的六千苏军打败了六万日军。一位参加过诺门坎战役的伪兴安军蒙古族军官在回忆录中说,当苏军大炮开始猛烈轰击时,苏军装甲部队开始发动冲击。兴安军全部溃退,这时,他看到一大队日本步兵举着刺刀向着苏军装甲部队推进,硬是打退了苏军。苏军在诺门坎战役消耗掉31000吨弹药,要知道,在伟大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大反攻当中,苏军也只消耗了8万吨弹药。日军第23师团承受的炮击量已经达到了斯大林格勒大反攻的接近一半了,可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德军数量是诺门坎战役中日军数量远不能比的。日军投入弹药少,不是没有弹药。第一是轻敌,第二主要弹药都投放到了关内战场。例如,在南京战役,日军投入炮弹超过30万发,是诺门坎战役的30倍以上,且南京战役日军全部是精锐野战师团,根本没有诺门坎第23师团这样的三流边境守备师团,第23师团后来成为主力,也有部分原因是在诺门坎打的不错,后来才得以升级为真正的野战师团。苏军本身,也认可此次战役获胜不易,所以在战役以后,苏联17121人获得表彰,70人获得最高荣誉苏联英雄称号,24个部队获得苏联勋章。卫国战争爆发后,这些部队大多数都在苏德战场荣获“近卫”称号。可见,这些部队都是苏军当中的精锐部队。诺门坎之战后,很多违抗军部命令擅自抗命发动冲突的日军中高级军官也遭到了清洗,整肃了陆军的纪律,加强了陆军上级对下级各部队的控制能力,使得日本陆军中下克上的传统至少在表面上基本不复存在了。诺门坎战役本是日军第23师团小笠原中将轻率的行动引发,战后他亦为此引咎自杀。也正是在此之后,日军才开始向东北调动陆军主力和大批贮备物资,根据日本既定国策纲要,日军大本营于日向关东军下达了“大陆命第506号”命令,要求关东军进行特别演习,按对苏作战态势,展开部队。所以真实的诺门坎战役就是,一个拥有近千辆坦克装甲车的苏联1个装甲集团军在战神朱可夫的亲自指挥下,消耗掉几乎半个斯大林格勒大反攻的弹药量,才勉强击败日军一支只有5个基数弹药的三流边境守备师团,最后人员损失比日军还大,苏军还损失坦克装甲车近400辆。而在诺门坎战役,苏军的后勤能力实际上也已经到达了极限,诺门坎战场的消耗极其惊人,导致西伯利亚铁路与博尔集亚-桑贝斯铁路满负荷运行了2个月来维持这场战斗。来源:网易军事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华尔街观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师团编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