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哪种人不能去寺庙拜佛完佛回家路上,骑摩托车翻了,手和脚磨破皮并出血,是什么原因呢

拜佛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bài fó]
拜佛注音:baìfó词解:到寺院对佛像虔诚跪拜,拜佛是通常有礼佛三拜的步骤
,这也是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
拜佛拜佛礼仪
每当到了寺院,感受到一份超尘的清净与安详,生起了一份庄严与宁静的心,令人自然而然的想进入大殿,三拜,表达
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拜佛含有四层意义:
1.感应礼拜: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灾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
2.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了感恩、崇敬,这种礼拜是从内心至诚恳切的自发产生的。
3.忏悔礼拜:也就是为忏悔而礼拜。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正在学习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实
、温和、谦冲。
4.无相礼拜:无相拜佛是一无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个层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的每一个动作,指挥着自己的身体在拜;进入第二个层次则是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但是指挥的心已经没有了;最后达到第三个层次,既没有指挥,也没有体验,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这个人是谁?反正“他”在拜。
所以,拜佛时,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
大德拜佛示范
轻松缓慢地体验拜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的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否则拜得太快,会慌、忙、急、乱,反而失去了宁静、安定。
拜佛时,前额着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后用自己的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后,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感觉自己的体验,体验自己的感觉,感觉每一细微的部分。
如果拜佛的时候,只有动作而没有用心、缺乏惭愧心,那只是磕头如捣蒜的拜佛,对于人格的提升很难有作用。
若是不便来寺院拜佛,也可以在家中佛堂或空旷明亮处,藉由礼拜来忏悔、感恩,或舒缓身心。特别是当您感到心浮气躁时,不妨透过拜佛的动作来安定烦乱的心思吧!
拜佛动作解说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着不动,
大德拜佛示范
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着地时,系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着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只手合掌立直。
拜佛拜佛姿势
1、佛者“觉”也,拜佛
是觉性之开发,非盲目崇拜,亦非惯性动作。不知不觉被原来习惯性动作拖着走。始终收摄眼神,观照自己—观自在,视力集中于中线。须知道自己正在作什么,犹如顶上有佛在观自己.
大德拜佛示范
2、立如松,正而松,两脚以前八后二站立,顶天立地—立如松。以足跟支力,深吸气,全身放松。以足跟支力,深吸气,全身放松,检查足趾要完全放松。头如悬钟,空灵端正,耳对肩中。后颈贴衣领,收下巴、颈椎—胸椎对直,由足跟中点—脊柱—顶门上,彷佛一线拉直。下颌关节放松,勿咬牙切齿,舌、软腭、咽喉,都要放松柔软。舌尖顶于上腭。舌根上空,如含一团空气。如此,唾液腺之开口通畅,鼻中—咽喉气道亦通畅,松则气脉通,顶上清凉,易保持正念,不昏不散。
3、合掌摄心,双手合掌当胸肩臂放松,拇指根在二乳尖中点。手勿压迫胸,约离一公分,自己观照检查,五指并拢端正向上。小指很不易合好,须用心观照,心散,则小指开。手虽端正,而很松柔勿紧张,有如左手贴右手休息,右手贴左手休息。深吸气,肩放松,腋下留些空间腋勿夹紧。保持端正放松,吸气充满状态。收摄眼神,观两手合缝中线,进观后鼻孔中道之气息。
4、俯首反观,柔软垂头敬礼,头如成熟稻穗低垂,至下巴贴胸,颈放松完全不用力。开始若不能做到,即是颈肌长期僵紧缩短,只要放松,多练几次,有如瞌睡般,头自然松落,完全不着力的动作,就可放松拉长颈肌,仍收摄眼神,反观自己,拜佛是修习,动中定在动作中,眼前“境”虽变动始终都摄眼神于中。
5、躬身脊椎向后拱〔谦退〕注意:并非向前弯腰,重心偏于趾,而是向心躬身,重心保在跟,立定脚跟,趾松灵,不载力,垂头,观照中心线,观照自己如何动作。有如要看自己足跟般之动作。如仰卧起坐之用力方式,令心口、腹、腿、膝一起退后,使脊椎向后拱起。腹、脐可退一尺,而手臂松不动。
6、松肩放下,保持垂头,躬身。合掌之手,对准跟中下垂,掌仍合好,沿中线用些向下伸之拉力可把双肩
大德拜佛示范
拉下,拉开,消除平日肩背紧张之障碍。手下垂对准足跟中点,尚可作为指标来检查,身是否已充分后退。以下7.8.之连续动作是手触地跪前,瞬间之过渡动作。虽很快就过约三秒,但对保持重心不动,及开发足跟—丹田之力很重要,故不可草率忽过,须明白观照。
7、曲膝—躬身而降恭敬而柔软,持续以上俯首—躬身—垂手。保持小腿垂直而曲膝,直到手触地,彷佛后有椅子,而小腿贴靠椅脚,向后坐下般。眼神专注中线二跟中点,脐沿此中线,直下趋向跟中直到手能触地,柔软分手在小腿旁,手心转向后方便按地。初学者难免蹲时小腿向前斜,请参考后面之练习法。
注:因前躬身动作时,腿和膝已曾向后退,故接着屈膝时,小腿尚能垂直,而不致斜向前。若小腿直:重心在跟—自然物理重心屈膝时,不耗力于平衡,腿不酸,可松。屈膝时若小腿斜:重心偏前,则非自然物理重心,须耗力于平衡,紧张,腿酸。
8、按地跪下〔谦恭到底〕至双手指尖触地,可以手作支点时,足跟才离地,以膝着地,跪下,跪之瞬间—脚底和脚趾间的关节会充分拉开,每只脚趾之筋都拉到,运动到了。手按地之恰当位置,是让膝跪下时,正好指尖齐膝,两膝分开些约开5公分,不必太开,以免趴下时脊椎塌下,膝一到地,手即放松柔软,不白费力僵持,始终保持单一重心。
9、跪坐放松〔狂心歇息〕坐下—足底向上呈“V”字,二大指轻轻相接触,而不相压,坐在二足跟之内侧,跪着坐定,以体重压开二足跟,可拉开踝关节,刺激淋巴反射点,此时重心仍在跟中点。
10、伸手迎佛〔背尘合觉〕坐定、重心在后跟中,身放松,保持垂首勿抬头。双手柔软,向前方中央伸直如“八”字,双手指尖贴地滑行。手虽伸直而松柔,不僵硬,但有拉开二肩之拉力。此时是小腹向地面贴近,上身松柔,力在丹田。
大德拜佛示范
11、五体投地(深投觉地〕坐定“跪姿”保持重心在后脚跟中,以中指尖为支点,按地。两肘向外前方撑开,顺便贴地,肘对齐耳孔。二肩拉开肩背平勿耸肩局促,腋下拉开放大心量,加大肺活量,指、掌、完全平贴于地“平等心”。撑开肘之同时,上身也趴下,“印堂”向下方贴地。不必太向前趴,向下即可,使脊椎向上拱起。如此方可作彻底深呼吸,太向前趴,腰背肌肉会紧张,而迫使腰脊向腹部塌入,造成呼吸、及血流神经之压迫和障碍,此姿势顶门、脐、跟中约呈一直线。
12、翻掌接佛〔转凡成圣〕先轻轻半握拳由小指带动,在将手掌翻转向上,如莲花开,如掏心供佛。此表决志转变自己,向佛学。翻掌时,尽量翻平,使掌心平面向上,勿倾斜,但勿僵持使力,须立刻放松,使手指如莲花瓣轻柔,以此“莲手”承接佛足。双手约于头前拳处,双手中指约距4寸,手指虽松,而须整齐柔软。
13、与佛会心(生佛交彻)翻掌接佛时,观想佛立于我莲手上接受礼拜,此时与佛会心一笑。佛放光照我,佛光由顶门直入,充满全身心,此时全身放松,微笑自然彻底深呼吸,由外可见,全身如充气般鼓起,甚至两腰胁部亦鼓起,此是肺充分膨胀之吸气。
14、恢复跪坐〔欢喜信受〕接佛后亦先半握拳以小指带动领受佛力,再翻掌向下平贴地面“平等布施”,趁吸气之势,自然吸,非刻意吸。由顶上拉起,恢复跪坐,手亦收于膝旁指尖齐膝。由顶上拉起,如木偶之吊
大德拜佛示范
绳被拉起“被佛拉起”,全身松,不用力,并非靠腰背使力坐起来。
15、跪翻脚掌〔欢喜起行〕以膝作支点,双手于膝旁稍扶而已,由顶上中线拉起,自然臀离坐,使脚能灵活翻转“V”变“八”,身放松才能灵活,肩、手勿沉重载力下按。
翻法:二大趾向外点地“距8寸”,二足跟向内靠拢“距2寸”。
目的是使站起时,脚之位置如最初站立之“前八后二”,如此才能立于原位。
16、恢复立姿〔坚固不退〕趁着吸气之势,非刻意吸,是自然吸时,如木偶被拉一般,由顶上“中心线”拉起来,很松灵,瞬间就恢复立姿。起立完全不费腰肌之力,亦不是靠双手往下按地之力,而是顶上拉力,头始终在最高点,须用心体会此起身之要领—是如由顶上拉起般,心勿罣碍身体其它各部位。
注意:不宜先抬臀部,后抬头,如此则腰很吃力,腰酸背痛。
大德拜佛示范
一身复现刹尘身
一一遍礼刹尘佛
拜佛拜佛顺序
在庙里按顺时针方向行走拜佛,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靠边行走。
进庙前沿尽量不要走中间,沿阶梯边沿而上,男左女右,进门时尽量不要走正门,因为方丈门朝晚课时都是从正门进的,而沙弥等从偏门进,所以为了和寺院一致,大家都尽量应该从偏门进,男左女右,女人进去时尽量跨右脚,出门时也从偏门出就是,不要踩在门槛上(一般寺院门槛做得很高)。进庙门的时候,千万不要踩门槛.(据说门槛是神的肩膀还是啥了,踩了就是不敬)
先,心要虔诚,要茹素,手要干净,不要在庙堂里大声喧哗以及说无关的“唠叨话”,不要用手指点佛像,不可大声喧哗和讲不吹幕坝铩;不要跨过蒲团,因为也会给人一种不庄严的感觉,而你后拜,却站在正在的香客前面,也是不礼貌的行为,因为可能会让别人起嗔念,贪、嗔、痴就是修行路上的三毒。三毒不灭难见真如本性。
去道观许愿是要还愿的。一年愿望实现后回来,方法进去问人就可以了。如果没许愿光是拜,就不用。寺院一般是不用还愿的,但是你最好许个做多少善事的愿。就发愿来促使你本身的许愿。
不要不经寺院同意采摘寺院管理范围的花果,私自拿供品等物,这也是不对的行为,叫“偷盗四方常住”也要获果报的。
寺院通常有经书赠送的,不要忘了请几本,世间之物还有什么比经书更珍贵的
请来的经书护身符不可随意放置,应该取干净的书柜放好。同房时房间切不可有佛经护身符等法物,因为护身符等是护法护身的,沾上邪气将会起不到作用,这才是切记的。
如果是因为被邪魅债主缠身,拜完时做回向时念将拜佛回向给冤亲债主,他们也会高兴的。
拜佛注意事项
香不能叫“买”而应该叫“请”。
在寺庙内有很多菩萨,如果你愿意,可以一尊一尊的拜过去,如果时间不允许,只需在大雄宝殿前烧.步骤如下:
大德拜佛示范
自己请自己的香,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
最好用自己的火点燃香(三支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烧),面朝大殿的大门(现在为了防止火灾,一般不可以在大殿里烧香了),双手轻握三支青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突然向上方一提,燃烧的火随即会熄灭,千万不能用嘴去吹灭.
上香时先上香后礼拜,很多人抓着一大把燃着的香到处拜,滚烫的香灰在寺院到处飘着,阵阵浓烟熏着人们的眼睛,以为香越高,越大把心越诚,这些都是不懂的表示,其实三根香就够了,敬在一个炉中即可,“万佛一炉”然后经过每一座佛堂时,合掌拜三下就可,佛教根本就没有诸多讲究,最主要你有没有清净自心。把香举至额头一般高,闭眼许愿;然后三拜.(举香的高度不得底于下身)
右转,面朝东方(一般大殿的门是朝南的),按第3步方式许愿,三拜;然后朝南,朝北.
拜完后即可将香插到香炉内,注意:应该用左手燃香,因为右手杀生,左手相对来说要平和,不可往香炉内一丢了之.
女人大姨妈来的时候不要去上香.
进庙烧香,意思是点燃自己的心香,点灯是点亮自己的心灯,这时就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所以烧可以烧一枝,可以烧两枝,最多烧三枝。不必多烧。进庙烧香,可以自己带,也可以从外头买,不过一般大殿上都备有香,所有你可直接用,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你可以往功德箱中放点功德钱,如果困难,放心菩萨不会怪罪你的,你拜了佛也一样有功德。
不过见过很多信佛的人请上一串念珠挂在脖子上,师父说这样做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所以希望朋友们以后如果请了念珠,请把他带在手上。
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
庙里的垫子中间是给出家人拜佛用的,在家人男人跪拜用左边的,女人用右边的。
拜佛拜佛忌禁
首先说选门进,寺庙建筑都有许多道门,从哪一道门进入都有讲究的。据说只有开了光的寺庙才有资格修门。正中间的三道门,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
进门时,女客先迈右脚,男客先迈左脚,都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门槛上,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
烧香的话,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其实一支即可,心诚则灵。制作香需要砍伐很多树木的。
先烧香再叩头。烧香的话,应该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烛,因为常人用右手杀鸡剖鱼,如果是的话,则反之。
烧香时,先点燃香,注意安全,小心别烫伤路人哦。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头顶作揖。
作揖后,把香插在香灰。
不要在寺院吃荤食、葱蒜韭菜,女人大姨妈来的时候不要去上香。
如果您觉得PM2.5太高,可以不点香,很环保的。
不管烧香与否,记得恳求诸佛把功德回向。
禁止杀生拜佛
民间对佛教了解不多的人,常用荤菜拜佛这犯下了佛教的大忌,佛教禁止杀生,用荤菜去拜诸佛菩萨,间接导致了杀生,杀生是佛教不允许的。
有作用力,则必有反作用力。同理,佛法“因果报应,随业轮回”的道理和爱因斯坦“宇宙间存有森严的规律”的理论是融通的。
拜佛佛教节日
诸佛菩萨圣诞(阴历)
正月初一日:圣诞
正月初六日:定光佛圣诞
二月初八日:佛出家
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槃
二月十九日:圣诞
二月廿一日:普贤菩萨圣诞
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日:圣诞
四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圣诞
四月十五日:佛吉祥日——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槃三期同一庆(即南传佛教国家的卫塞节)
五月十三日:伽蓝菩萨圣诞
六月初三日: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圣诞
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此日放生、念佛,功德殊胜
七月十三日:圣诞
七月廿四日:龙树菩萨圣诞
七月三十日:圣诞
八月廿二日:燃灯佛圣诞
九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九月三十日:药师琉璃光如来圣诞
十月初五日:达摩祖师圣诞
冬月十七日:圣诞
腊月初八日:成道日
腊月廿九日:华严菩萨圣诞
拜佛佛祖诞辰
相传释迦牟尼于藏历四月十五日降生成道和,藏俗在此月中宗教活动极为频繁。康定,川藏线上的咽喉,藏汉民族杂居之地,早就流传,农历四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诞辰,九龙喷圣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浴佛节”。佛教信徒认为在此月内做善事一件,颂佛一声,可得十万倍之功德。所以农历四月八日,康定城区的各佛寺都要组织仪仗队自康定东门出、上跑马山,下经公主桥、转金刚寺、南无寺,沿阿里布谷山腰至子耳坡返回。信徒们亦随之转山(藏语称“八角”),以纪念佛祖诞辰。
农历“四月八”,正是康定春暖花开季节,宗教信徒们转山礼佛的同进,又踏春畅游,久之成俗,“四月八转山会”就成了康定各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
解放前,人们在转山,焚香烟祭的同时,举家携上食品去南郊金刚寺、南无寺或跑马山,歌舞、野餐、郊游。
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注意发挥民间传统节日的特有功能,文化和经济结合,共求发展。康定县已正式将“四月八”转山会定为全县的传统节日,放假三天。在跑马山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艺活动,招商引资,商贸洽谈,物资交流,赋予“四月八”转山会以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中国佛教界珍藏两大圣物:一是“”,一是“”。佛牙舍利在中国有,在斯里兰卡也有,可以说,在当今全世界只有两颗佛牙舍利。凡是佛陀的“圣物”,在信徒心目中是永恒地崇拜,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佛陀已涅槃二千五百多年了,直至今日在全世界依然影响到各国人们的信仰生活。一年一度的佛陀诞辰,全世界各地佛教徒都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在东南亚称“卫塞节”(佛祖诞辰),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佛教国家更为隆重庄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稍次之。“卫塞节”为当地公众假期,热闹非凡!香港佛教界曾在多年前,一直努力地争取佛诞公众假期,而港英当局是奉行基督教的,以圣公会为“国教”,故基督教的节日繁多。港人期待特别行政区政府采纳广大民意予以立法程序,终于“佛教公众假日”在一九九九年间付诸实施了。佛教四众弟子在觉光大师卓越领导下,积极争取到“佛诞假日”,是本港百多万佛弟子多年的愿望。终于如今实现,这对社会道德风尚有极大的裨益。
诞辰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八,恭逢汉传佛教传统节庆——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浴佛节)。世界各地的佛教徒每年都会在这一天举办功德法会或行小三献礼来恭祝佛陀的诞辰,而各佛教寺庙也会准备素菜素饭,招待信徒祭拜,并举行花祭。举行浴佛大典的佛寺,大多也会举行放生法会,以结善缘,增进功德。浴佛除了纪念佛祖的诞生外,还有洁净世间众生心灵的作用。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积善网[引用日期]
图片资料来自百度
.积善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梦见进寺庙拜佛拜菩萨,预示着近期你的运势很好,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好,加强锻炼的话,身体将会越来越好。
待考者梦见进寺庙拜佛拜菩萨,预示着近期你的考试成绩很好,不可以松懈,需要不断地努力。
单身的人梦见进寺庙拜佛拜菩萨,预示着近期你的爱情运势很好,与恋人的关系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好好把握。
男人梦见进寺庙拜佛拜菩萨,预示着近期你的运势很好,很快将会外出旅行,虽然途中会遇到困难,自己可以处理好。
更多解梦请关注大师微信号》》》ssvip2280
10-0907-2402-0504-2503-0507-1103-0905-0612-3108-01&p&《九故事》是由塞林格从1948年到1953年写作的九个短篇,按照在杂志上的发表顺序集结而成,以《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开篇,以《特迪》收尾。一开始,作者引用了一则禅宗公案:&/p&&br&&p&&b&吾人知悉二掌相击之声,&/b&&/p&&p&&b&然则独手击拍之音又何若?&/b&&/p&&p&&b&We know the sound of two hands clapping.&/b&&/p&&p&&b&But what is the sound of one hand clapping?&/b&&/p&&br&&p&语出日本&b&临济禅师白隐慧鹤&/b&,铃木大拙在《禅学入门》的《非逻辑的禅》一节中讨论过这则公案,塞林格将其放在小说集的开篇之前,断然不是随意之举。&b&二掌相击以出声,这是人们认定为常识的行为,我们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这种思维中,人们感到安全,有理有据,有始有终,符合我们普遍的思维逻辑&/b&;但“独手击拍之音”作何解呢?在这种思维中,常识一下被否定了,遁入非逻辑的世界。&b&铃木认为,当我们认定“A是A”的逻辑为绝对时,“A非A”或“A是B”的思维就难以想象,因此,禅认为我们是语言和逻辑的奴隶,如果希望找到某物的价值,找到通向精神的道路,就只有摆脱这些逻辑规范。&/b&禅的目的是要打破逻辑限定,逻辑是偏颇的,因此非逻辑的东西也便有了理据,这是&b&对自身的超越,故“A是A”的意义只有在“A非A”时才完整,其自身不是自身,这就是禅的逻辑&/b&。[ (日)铃木大拙《禅学入门》,前引书,1988年,第53-56页。]当我们打破了只有二掌相击才能出声的逻辑,那么独手之音也可听闻了。&/p&&p&学者普遍认为这则公案对于理解整部小说集十分重要。有论者认为这则公案对于一个想要给他的小说集命名为《九故事》的作者来说是个完美的开篇。显然,书名无法提示小说内容。公案却给读者理解小说提供了另一条线索,正如公案本身的目的就是启发习禅者通过拒绝理性思维而有所得悟一样,“读者或许无需将引用语应用到文本中去,但应深知文本呈现出的问题是即便他们通过超感知的洞察力(supersensory perception)可能也无法解决的。”[ Frederick Gwynn and Blotner Joseph. The Fiction of J.D.Salinger. Pittsburgh: Pittsburgh Press. 1979. p.42.]蓝德奎斯特指出,这则公案“迫使我们去面对理性所不能辨别与分类的点,此点就是启蒙(enlightenment)或曰顿悟(satori)。”[ James Lundquist. J.D.Salinger. p.77.]约翰·维科(John Wenke)认为这则公案统摄全文,是解读整部作品的线索。通过参悟公案,小说中的部分人物也将得悟,并进入禅的境界。他还列举了一些场景,认为人物此刻确实获得了顿悟,如喝醉了的埃洛伊斯擦拭她女儿的眼镜时,以及中士X看到埃斯米寄给他的包裹时,等等。[ John Wenke. J.D.Salinger: A Study of the Short Fiction. p.31.]在此基础上,露丝·普利格兹( Ruth Prigozy)论证了这类神秘思想是如何统一在整体文本之中,又如何对每一部小说发生影响的。[ E.g., Ruth Prigozy. “Nine Stories: J.D.Salinger’s Linked Mysteries”, in Harold Bloom, ed., J.D.Salinger. 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 2008. pp.89-105.] &/p&&p&回到公案本身去。由于成人世界基本上都囿于逻辑,故他们摆脱逻辑束缚,听到独手之音的可能性小之又小。那么独手之音还能否被听见呢?如果能,又是被谁听见?进而,一个人能否认识他的本性,思维又能够与自我碰撞并超越自我呢?&b&塞林格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希望存在于与逻辑保持审慎距离,拥有童心的人那里。&/b&当然,这里的孩童并不仅从生理意义上理解,而是一种天真无邪的状态,因为人一旦得悟,时间与衰老便不重要,死生之限也会在了然无边的寂静清朗间消解干净。蓝德奎斯特援引海因里希·杜莫林(Heinrich Dumoulin)[ Heinrich Dumoulin, a widely published author on Zen Buddhism, and a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at Sophia University in Tokyo, Japan. See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Heinrich_Dumoul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einrich Dumoulin&/a&. Retrieval date: February 26, 2013.]的话来解释:“当一人竖起一手静静倾听时,可能听见不由耳朵听到的声音,可以超越所有认知。他能将世界抛却于身后,也能超越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能突破无知的黑暗边界,此时他得到了顿悟,也便得到无限制的自由。”[ James Lundquist. J.D.Salinger. p.76.]进而他认为,&b&塞氏文本中大部分的“孩童”形象就象征着这种“无限制的自由”。&/b&古德斯坦也认为《九故事》中的孩子们拥有“富于想象与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还“未被望子成龙的父母打破”,孩子们的每一行为都无须合理,“自然而然如同呼吸”。[ Bernice Goldstein and Sanford Goldstein. “Zen and ‘Nine Stories’”. pp.171-182. ]&b&九篇小说中有八篇关注到成人与孩童的关系&/b&,塞林格在文本中将童真与禅之关联的象征意义发挥到了极致。&/p&&br&另外,蓝德奎斯特还认为塞林格小说的结尾如同一个谜,这便如同一个禅宗公案,迫使读者也去参悟到底发生何事,到底作何解释。当读者试图去回答文本中悬留的问题时,读者将发现“自己也置身于禅宗弟子的困境之中”[ James Lundquist. J.D.Salinger. p.34. ]。蓝德奎斯特并未对该观点细作阐发,钟国伟弥补了这点不足,他认为&b&小说通常结束在人物将要悟出何事(这也通常是文本中的谜题)之时,“这些领悟的瞬间与禅宗弟子受到宗师启发,通过弃绝逻辑、参习公案,最终获得禅悟之时类似”&/b&[ Chung Kwok-wai Michael. “Zen Buddhism in Selected Works of J.D.Salinger”. p.19.]。沃伦·弗兰奇也认为塞林格更倾向于使人物“获得令人眩目的启示,而不是有方法论支持的思维方式”[ Warren French. J.D.Salinger. p.36. ]。&br&&br&&b&1《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A Perfect Day for Bananafish&/b&[ J.D.Salinger. “A Perfect Day for Bananafish”, in The New Yorker. January 31, 1946. pp.21-25.])&br&&br&小说只有三个场景。第一场在旅店的房间里,穆里尔一边抹着指甲油一边同她的母亲打电话,讨论着时装、其他旅客和她的新婚丈夫西摩·格拉斯。穆里尔的母亲认为西摩是个神经病,“部队把他从医院里放出来简直是在犯罪”[ (美)J.D.塞林格《九故事》,李文俊、何上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4页。],因此很为女儿感到担忧;第二场在沙滩上,西摩同一个四岁大的小女孩西比尔·卡彭特聊天,带她嬉水,还给她讲香蕉鱼的故事;第三场西摩回到房间,开枪自杀。&br&同《九故事》中许多篇章一样,&b&《香蕉鱼》里的西比尔·卡彭特也充当着纯真的象征&/b&这一重要角色。蓝德奎斯特将西摩·格拉斯与西比尔之间游戏般的一问一答比作是禅宗宗师与弟子的教学;约翰·维科则认为对话是“标准的成人世界的物质观与儿童世界的想象力之间的碰撞。”[ John Wenke. J.D.Salinger: A Study of the Short Fiction. Boston: Twayne Publisher. 1991. p.34.]不过二人都认同通过成人与儿童的联系,文本渗透出浓厚的禅学氛围。古德斯坦进一步指出代表着纯粹的禅宗精神不仅在儿童角色西比尔身上,同样在西摩这里也有所体现。他们认为“西摩与西比尔的世界是调和的,他对那些充溢着喜悦、严肃、挫败的问题都做出了自然而然的回应”[ Bernice Goldstein and Sanford Goldstein. “Zen and ‘Nine Stories’”. p.86.]。这些都可以从文本中大量的问答之中得到印证,&b&他们的对话表现出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是无间的&/b&,即西摩与禅是无隔的。&br&除了设置禅宗宗师与弟子的关系之外,《香蕉鱼》中也有的部分对话也可视为禅宗公案。西比尔的妈妈给她抹防晒油时,西比尔反复问她:“Did you see more glass?”“see more glass”本是西摩·格拉斯名字的谐音,西比尔在这里玩了个小把戏。&b&蓝德奎斯特分析这里的glass可同时被视为镜子和玻璃窗&/b&,从镜子中见到的映像是不真实的,故试图从镜子中去认清自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而从玻璃窗中我们见到的物相对真实,因此可以视为有效的了解自我的方式。他认为,因为有着双重可能性,通过“glass”获得的意义就是“碎片式的错觉”[ James Lundquist. J.D.Salinger. p.82.]。笔者认为蓝德奎斯特的这种观点是值得借鉴的,若视glass为镜子,自可与六祖慧能那首著名的偈联系起来,“菩提本无树,&b&明镜&/b&亦非台”中的明镜实际上并不承担映射物象,即考察内心清净与否的功能;这里的“明镜”空无一物,佛性常清净,镜子本就是干净的,上面的尘埃皆是幻象。与glass的一切皆空相对应的则是“see more”,“看见更多”,我们可以引申为对外物、对知识甚至对真理的更多占有,&b&如果一切皆空,如何才能看见更多,又能看见更多什么呢?西摩说自己的名字是个“巨大的、无辜的错误”&/b&[ J.D.Salinger. “Hapworth 16, 1924”, in The New Yorker. June 19, 1965.],这个名字确实集中体现了西摩的人生悖论,&b&一方面他对外物都持一种诗意的态度,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这一切都是虚幻。笔者认为这一悖论为西摩的自杀提供了一个参考原因。&/b&&br&除了公案的应用,文本中还有佛学精神的体现。西摩与西比尔聊天时提及《小黑人萨姆博》,书中六只老虎绕着一棵树跑,西摩说它们从来没停下来过。钟国伟认为这一场景体现了佛教的轮回观。[ Chung Kwok-wai Michael. “Zen Buddhism in Selected Works of J.D.Salinger”. p.23.]&br&&br&文本中还有一个较为复杂的意象即&b&“香蕉鱼”&/b&:&br&它们游到一个洞里去,那儿有许多香蕉。它们游进去时还是样子很普通的鱼。可是它们一进了洞,就馋得跟猪一样了。嘿,我就知道有那么一些香蕉鱼,它们游进一个香蕉洞,居然吃了足足有七十八根香蕉。自然它们吃得太胖,就再也没法从洞里出来了。”&br&……&br&它们死了。&br&…… &br&它们得了香蕉热。那是一种可怕的病。[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17页。]&br&&br&在这篇小说即将发表时,&b&《纽约客》的编辑问塞林格“bananafish”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塞林格回答是一个词,因为一个词比较没有意义。&/b&[ Kenneth Slawenki. J.D.Salinger: A Life. p.159.]不过评论者们对这个词还是提出了很多意义。沃伦·弗兰奇认为这些&b&香蕉鱼只有通过自杀来平息内心的欲望&/b&,也是这欲望使得它们遭受痛苦。香蕉鱼最后死于香蕉热,他指出香蕉热实际上是一种&b&宗教的狂热&/b&。威廉·维庚(William Wiegand)则认为香蕉鱼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观念,即《法句经》:从欲乐生忧,从欲乐生怖;离欲乐无忧,何处有恐怖(“From lust comes grief,
he who is free from lust knows neither grief nor fear.”)[ William Wiegand. “Seventy-Eight Bananas”, in Chicago Review.Vol.11, No. 4. Winter, 1958. pp. 3-19.]。如此一来,&b&香蕉热实际上就是禅宗里欲念的象征&/b&,习禅者只有摆脱了这些欲念,才可能做到染净皆空。&br&故事结尾处,塞林格用十分冷静简练的笔法,直接叙述了西摩“把枪对准,开了一枪,子弹穿过了他右侧的太阳穴”[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20页。]这一事实。结尾被作者处理得没有丝毫的悲剧性,&b&我们甚至都听不到枪声,完好地照应了开篇前的引言“独手击拍之音又何若?”&/b&《香蕉鱼》中留给读者最大的疑问就是西摩为何自杀,这使得文本本身仿佛成为一则公案,读者似乎只有参透了西摩自杀的原因才能读懂塞林格的禅学思想,&b&这也是塞林格留给读者参悟的“独手击拍之音”&/b&。不过,由于西摩在塞林格之后的小说中还将作为格拉斯家族的长兄出现,且他的死亡给其他家族成员带来巨大的影响,故他的死因我们将在第三节中细作讨论,暂且不表。&br&&br&&b&2《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州》(Uncle Wiggily in Connecticut&/b&[ J.D.Salinger. “Uncle Wiggily in Connecticut”, in The New Yorker. March 20, 1948. pp.30-36.])&br&&br&埃洛伊斯和玛丽·简是大学舍友,而且她们都中途退学了。埃洛伊斯住在康涅狄格州,同一个她不爱的人结了婚。玛丽·简是职业女性,专门来埃洛伊斯家吃午餐。两个女人一起喝酒、叙旧,话题渐渐展开,不久,埃洛伊斯的女儿拉蒙娜从外面回来。同西比尔一样,拉蒙娜也是四岁左右,“眼睛藏在厚厚的近视镜片后面。”与《香蕉鱼》中代表着空无的玻璃相比,这里的近视眼镜明显暗示着不同的视角。拉蒙娜是个十分内向孤僻的女孩,常因为抠鼻子、挠痒痒、说错话而惹埃洛伊斯生气;她充满想象力,&b&给自己想象了一个叫吉米的小男朋友&/b&,“他有一双绿眼睛,黑头发”,“没有妈咪也没有爹地”,“有一把剑”。吉米的世界与拉蒙娜刚好相反:他长得美,不受父母责骂,仿佛一个英雄。&br&拉蒙娜想象的世界实际上正是她母亲内心世界的写照。&b&埃洛伊斯也有一个活在记忆里的男朋友沃尔特·格拉斯&/b&(我们在之后的格拉斯家族系列小说中会发现沃尔特也是格拉斯家族成员),能逗她笑。她说一次他俩追公车时,埃洛伊斯摔倒扭伤了脚腕,沃尔特说她的脚腕是“可怜的威格利大叔”[ 威格利大叔是美国的一部儿童读物中的人物,“大叔”(Uncle)与“脚腕”(ankle)发音相近,“威格利”(Wigglly)又与“扭伤”(Wriggle)发音相似。——译本注]。又一次他俩在火车上,沃尔特把一只手放在她的肚子上,“他突然说我的肚子真是太美了,因此他希望能有个军官出现,命令他把另外那只手伸到窗子外面去。他想他事情应该做得公平些。”[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35页。]蓝德奎斯特认为沃尔特的行为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佛教思想,“拥有巨大的快乐的唯一可能性是同时拥有同样巨大的痛苦”[ James Lundquist. J.D.Salinger. p.88.];古德斯坦分析当沃尔特说“事情应该做的公平些”时,反映出他的禅宗思维,在禅看来,“美、死亡、痛苦或者悲伤都不是孤立的范畴”。[ Bernice Goldstein and Sanford Goldstein. “Zen and ‘Nine Stories’”. pp.171-182.]沃尔特最后死于二战一次荒谬的爆炸事故中,给埃洛伊斯和他的家人(格拉斯家族)都带来很大的痛苦。&br&约翰·维科认为“&b&拉蒙娜的行为就像是她母亲内心世界的一个无意识的秘密分享者&/b&”[ John Wenke. J.D.Salinger: A Study of the Short Fiction. p.40.],后来&b&她想象中的男朋友吉米死掉正如她的母亲失去了沃尔特&/b&。不过,与母亲不同的是,&b&她可以想象一个新的男孩来代替吉米,但是埃洛伊斯不能,沃尔特去世了,“记忆不管再美妙,都在昭示距离。沃尔特的离世使得埃洛伊斯的性格发生了突变,她也丢失了性格中善良、美好的一面”&/b&,对朋友刻薄挑剔,对丈夫、女儿不甚关心,对佣人更是毫不留情面。小说的最后,埃洛伊斯在拉蒙娜的房间命令她睡觉,不小心撞到脚腕,她一遍又一遍地说着“可怜的威格利大叔”,她顺手拿起女儿的眼镜,眼泪打湿了镜片。维科指出“拉蒙娜的眼镜把她(埃洛伊斯)和她失去的纯真以及沃尔特·格拉斯的世界联系到一起”[ John Wenke. J.D.Salinger: A Study of the Short Fiction. p.41.]。小说的最后,埃洛伊斯抽噎着问玛丽·简说:&b&“我那会儿是个好姑娘,我那会儿是的,对吗?”这显示出埃洛伊斯强烈地想要回到孩童才能拥有的天真与朴质,这个问题就像一则“公案形式的辩护”&/b&[ James Lundquist. J.D.Salinger. p.89.],此刻埃洛伊斯仿佛有所得悟。弗兰奇认为埃洛伊斯“突然意识到到底发生了什么”[ Warren French. J.D.Salinger. p.40.];蓝德奎斯特持类似看法,“她就像但丁《地狱篇》里的一个角色一样,虽然无法逃脱,但刚刚意识到自己究竟是什么”[ James Lundquist. J.D.Salinger. p.40.];古德斯坦则认为,埃洛伊斯仍然“无力解决她的生存难题”,“几乎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 Bernice Goldstein and Sanford Goldstein. “Zen and ‘Nine Stories’”. pp.171-182.],她只是部分地有所省悟。&br&&br&&b&3《就在跟爱斯基摩人开战以前》(Just before the War with the Eskimos&/b&[ J.D.Salinger. “Just before the War with the Eskimos”, in The New Yorker. June 5, 1948. pp.37-40.])&br&吉尼和她的同学塞利纳一起打网球,塞利纳从不出出租车费,这让吉尼很不痛快,于是跟塞利纳回家拿钱。在塞利纳家,吉尼认识了塞利纳的哥哥富兰克林。后者因为心脏问题在军工厂服役了三年左右后回家。富兰克林一直纠结于手指受的伤,但并不清楚是什么造成的,他试图通过某种方法来消除手指上的疼痛,吉尼建议他涂些碘酒,富兰克林说这样会很疼;吉&b&尼说那就别碰它了。这时富兰克林像突然被宗师棒喝的弟子,“就像受到电击似的&/b&,塞利纳的哥哥猛地缩回他那只未受伤的手。他稍稍坐直了些——或者不如说,身子稍往下缩了一些。他望着房间另一端的一件什么东西。那张邋里邋遢的脸上出现一种几乎是梦幻般的神情。”[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52页。]富兰克林此时仿佛意识到自己痛苦的原因。&br&接下来,富兰克林坚持让吉尼吃&b&半块三明治&/b&。吉尼把三明治放在口袋里,在回家的路上准备丢进垃圾桶时又收了回来,她记起几年前的一只&b&死掉的复活节小鸡,当三天过后小鸡没有活过来时她才将它丢进了垃圾桶&/b&。学者大都倾向于认为这半块三明治与复活节小鸡十分相似,是&b&吉尼对富兰克林的一种救赎的努力,她似乎认为只要将这半块三明治揣在兜里三天,富兰克林的病就能好起来&/b&。蓝德奎斯特也从禅的角度找到了解释,他说:“这块三明治具有神圣的性质,是寓言般的化身,通过一种物质揭示精神实质的处理方式贯穿《九故事》中的大部分故事。”[ James Lundquist. J.D.Salinger. p.91.]通过分享三明治,吉尼同时也品尝到富兰克林生活的滋味,痛苦的滋味;通过品尝他人生活的滋味,吉尼也能更好地懂得自己的生活。她意识到自己虚伪的一面,决定不收塞利纳的钱,两人重归于好。“咬了一口”三明治,吉尼便清醒了,看上去毫无逻辑可言,实际上这就是禅宗开悟的方式,这块三明治也同前文中的拉蒙娜的眼镜使得埃洛伊斯省悟一样,成为吉尼有所得悟的原因。&br&&br&&b&4《笑面人》(The Laughing Man&/b&[ J.D.Salinger. “The Laughing Man”, in The New Yorker. March 19, 1949. pp.27-32.])&br&《笑面人》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是一群小学生与他们的俱乐部托管老师(他们管他叫酋长)每天下课后的活动,包括各种球类活动等,这条线里还插进酋长与一位叫玛丽的女孩的恋爱;二是酋长给孩子们讲笑面人的故事:笑面人小时候被中国土匪劫走,因父母拒绝付赎金而被土匪养大,他与动物成为朋友。因他面目其丑无比,人们看到他的脸就会立刻昏死过去,只好蒙上面罩。笑面人长大后成为江洋大盗,在中法边界劫富济贫而被通缉。最后,酋长同玛丽分手,他的故事里笑面人也扯下脸上的面罩,最终死去。&br&&b&笑面人面罩下的那张脸与禅宗的“本来面目”有所关联&/b&,酋长通过给大家讲笑面人的故事实际上也是在寻找自己的本来面目。但他为何最终失败?在蓝德奎斯特看来是因为他太过执着,太过努力去寻找意义。禅的开悟本是十分简单的过程,在禅宗这里,本心自性具有超越性,本性如同虚空,澄净空明、无凡无圣,众生偏要执迷其中,不得安宁。只要放下一切,不为声色外物所迷,领悟到了自己的本心就如虚空一样,那么内在自我与外在世界都俱为空无。[ 吴言生:《禅宗哲学象征》,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4页。]但酋长却太执着于世俗世界,这就是妄执。通向禅的路并不容易,“企图通过不自然的方式压抑理性即是一场赌博。它可能会摧毁个人内心结构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James Lundquist. J.D.Salinger. p.96.],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过分执着,可能得到开悟,也可能精神崩溃。酋长属于后者,他没有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蓝德奎斯特认为笑面人是自然的充满想象力的童年的象征,&b&结尾处酋长决定扯下笑面人的面罩让他死去意味着酋长摧毁了“他自己对于非理性世界的信仰”&/b&[ James Lundquist. J.D.Salinger. p.94.]。古德斯坦也表示酋长&b&“扯下了笑的面具,扯下了非理性世界的面具,中断了颠簸不平通向中国的边界,在这里人们才可能听到独手击拍之声”&/b&。[ Bernice Goldstein and Sanford Goldstein. “Zen and ‘Nine Stories’”. p.122.]&b&通过让笑面人死去,酋长也失去了获得救赎回归纯真的童年世界的可能性。&/b&&br&&br&&b&5《下到小船里》(Down at the Dinghy&/b&[ J.D.Salinger. “Down at the Dinghy”, in Harper’s. April, 1949. pp.87-91.])&br&&br&《小船》写于&b&1948年7月,此时塞林格在威斯康星州的日内瓦湖畔度假&/b&,[ Kenneth Slawenski. J.D.Salinger: A Life. p.173.]&b&他坐在湖边小屋里阅读随身带的两份材料:一份是有关纳粹种族清洗的专著,另一份是5月1日《纽约客》的文章《利迪策的孩子们》&/b&(The Children of Lidice[ Joseph Wechsberg. “The Children of Lidice”, in The New Yorker. May 1, 1948. p.34.]),&b&塞林格还抄录了其中一段话:“我们知道有6000多犹太、波兰、挪威、法国、捷克的儿童在乌海穆诺被毒气杀害,然后在焚尸炉里烧掉。”&/b&[ J.D.Salinger. “Notes on the Holocaust”, in Harry Ransom Center.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1948. ]塞林格亲眼见到这些暴行,他挚爱的人也死于屠杀之中。《小船》故事开始时,女仆桑德拉和帮佣斯内尔太太正在谈论主人家四岁大的小男孩莱昂内尔:&br&&br&他看上去倒是模样挺俊的孩子,”斯内尔太太说,“那双棕黄色大眼睛跟别的部位。”&br&桑德拉又哼了一声。“他那鼻子,长大了也准跟他爸的一个模样。”[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85页。]&br&&br&莱昂内尔的母亲波波(亦是格拉斯家族成员之一)发现他独自坐在房前湖边的小船里生闷气。通过耐心的交流,波波终于知道莱昂内尔生气的原因是他听到桑德拉对斯内尔太太说他的父亲“是个又大——又臭的——开克”[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96页。]。莱昂内尔十分敏感,他其实并不知道“开克”的真正含义,还以为是“风筝”&b&[ Kike,美国俚语,是对犹太人的蔑称;莱昂内尔把“Kike”和“Kite”混淆了。]&/b&,他仅从本能上感觉到这不是好话。但波波的反应很理性,她知道莱昂内尔的一生可能都要面对种族歧视问题,因此她不想孩子回避这一问题,她解释说“这还不是世界上最最糟糕的事情呢”。通过对孩子进行开导,波波也对旁人的侮辱表达了宽容。莱昂内尔通过母亲的开导也得到了重要启示,他开始意识到他人的价值,他需要别人,别人也需要他。&b&母子合力将泊了几个月的小船拖出来,这是再生的象征。&/b&作家也终于能够正视犹太种族问题,不过通篇只有两段相关对话,就像塞氏的传记作家保罗·亚历山大说的,&b&这样的对话支撑不起“一个像种族主义那样大而复杂的题材”&/b&[ (美)保罗·亚历山大《塞林格传》,前引书,2001年,第97页。]。塞林格也许并无意彻底探讨这个题材,他只是在践行一贯的哲学——通过爱来拯救,而不是通过恨去毁灭。通过成人与孩童之间的良好互动,就有可能听见独手击拍之音。&b&写完这部小说后,他在信中对朋友说,从精神的角度上讲,“那艘旧船又稳定了”&/b&[ Salinger to Elizabeth Murray. November 19, 1948.]。&br&&br&&b&6《为埃斯米而作——既有爱也有污秽凄苦》(For Esmé-with Love and Squalor&/b&[ J.D.Salinger. “For Esmé-with Love and Squalor”, in The New Yorker. March 19, 1950. pp.28-36.])&br&&br&故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里叙述者“我”回忆在二战时随军队驻扎在英国一个郡上的时日。一个雨天的夜晚,在一家茶室里,他遇见了十三岁的少女埃斯米和她的弟弟查尔斯,并同他们进行了愉快的谈话。得知他是一名作家后,埃斯米央求他为她写一部小说,“要写得极其污秽凄苦,极其动人”,离别时,埃斯米对他说:“我希望经历了战争后,你身心都健康如初。”[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117页。]第二部分以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讲述参谋军士X在德军投降后身心俱疲,继续执行在停战区逮捕纳粹军官的任务。有一天,他收到一个包裹,原来是少女埃斯米为他寄来了她父亲的遗物——一块手表。&br&第一部分的一段对话可视作一则公案。在茶室聊天时,查尔斯问“我”,“一堵墙跟另一堵墙说什么话了?”“我”想不到答案,查尔斯尖叫着说:“墙角见!”[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112页。]接下来查尔斯又问了同样的问题,“我”毫不犹豫就给出了查尔斯告知“我”的答案,这使得他非常生气。铃木大拙在《禅学入门》中讲过“俱胝一指”的故事:俱胝和尚在回答提问时,总是只竖起一指。一童子见之也竖指答别人问。俱胝一日袖里藏刀,问童子:“听说你懂得佛理?”童子得意称是。俱胝问:“如何是佛?”童子竖起指头,俱胝断其指,童子叫唤着走出,俱胝又问:“如何是佛?”童子又模仿师父竖起指头却发现手指已经不见了,大悟。[ (日)铃木大拙《禅学入门》,前引书,1988年,第70页。]&b&禅最忌讳的就是重复与模仿,查尔斯作为纯粹的禅的象征,对于“我”不能自己得出答案感到生气。&/b&“我”也像那个模仿俱胝的童子一样,开始是洋洋自得以为知道问题的答案,后来却如同断掉一指般终于有所领悟。告别时,埃斯米命令不情愿的查尔斯与“我”道别,“我”一把抓住他不放,问道:“一堵墙跟另一堵墙说了什么?”“他变得容光焕发,‘咱们在墙角那儿见!’他尖声喊道,一溜烟跑出茶室,乐得都快疯了。”[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116页。]此时的“我”显然已经抓住了禅的要领,所言不必要说明什么,再问起查尔斯这个问题,就如两个有所悟的参禅者在对话,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了。&br&小说的最后,X收到埃斯米的包裹,她为他寄来了父亲的手表,表面已经在邮寄过程中被震碎了。“他不知道手表别处有没有损坏,他已经没有勇气去拧紧发条做一番检查了。他只是把它拿在手里,又坐了很长一段时间”,接着X突然有了睡意,他说:“只要一个人真正有了睡意,埃斯米啊,那么他总有希望重新成为一个——一个身心健康如初的人。”[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129页。]《&b&埃斯米》是塞林格小说主题的一个融合:战争、童年、婚姻生活、人与人联系的断隔、世俗社会的虚伪以及友谊的难以获得。&/b&蓝德奎斯特认为,尽管手表被损坏了,但它所指向的禅宗思想至关重要。手表在这里起的作用如同佛祖手上的一朵花、拉蒙娜的眼镜或者吉尼的半块三明治一样,激发了“他(X)的省悟”,[ James Lundquist. J.D.Salinger. p.100.]使得X又有了去接触纯真无邪的世界的能力。斯拉文斯基也说:“在《埃斯米》里,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一个并不复杂的答案神奇地出现了,而且闪烁出一抹亮色。”[ Kenneth Slawenki. J.D.Salinger: A Life. p.250.]&b&埃斯米的礼物显示出灵魂的真实比语言更深刻。沃伦·弗兰奇也认为这个故事是“是‘美好的’世界对‘虚伪的’世界的少有的胜利”。&/b&[ Warren French. J.D.Salinger. p.78.]&br&&br&&b&7《嘴唇美丽而我的双眸澄碧》(Pretty Mouth and Green My Eyes&/b&[ J.D.Salinger. “Pretty Mouth and Green My Eyes”, in The New Yorker. July 14, 1951. pp.20-24.])&br&&br&这是《九故事》中唯一只关注到成人角色的一篇。中年男人李接到朋友亚瑟的电话,原来亚瑟的妻子琼安妮又离开了。亚瑟喝醉了酒不断向李哭诉,妻子如何对他不忠,但他显然又离不开她。李耐心开解朋友,劝说他应该先去睡觉。对话一直在亚瑟的歇斯底里和李的冷静劝导中进行,最后,亚瑟高兴地告诉李琼安妮回家了。实际上,他并不知道,妻子此时正和李在一起。&br&沃伦·弗兰奇将注意力放在题目上,标题出自亚瑟在追求琼安妮时献给她的一首诗:“&b&玫瑰般我的肤色而且雪白,嘴唇美丽而我的双眸澄碧&/b&”。不过,时过境迁,亚瑟说:“她的眼睛甚至都不是绿色的——她那双眼睛像他妈的海贝壳。”[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143页。]弗兰奇提出,&b&绿眼睛不只出现在本篇,在《威格利大叔》和《埃斯米》中,绿眼睛也是纯真的象征(拉蒙娜假想的小男孩吉米和《埃斯米》里的查尔斯都是绿眼睛)。当象征着纯真的绿眼睛变成了不堪的海贝壳,实际上也就是纯真的失落。&/b&[ Warren French. J.D.Salinger. p.131.]蓝德奎斯特认为这个故事在功能上与前面的《笑面人》是一致的,它也&b&展示了“当一个人没有找到参透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公案之时,禅可能带来的危害的一面”&/b&。[ James Lundquist. J.D.Salinger. p.102.]&br&&br&&b&8《德·杜米埃-史密斯的蓝色时期》(De Daumier-Smith’s Blue Period[&/b& J.D.Salinger. “De Daumier-Smith’s Blue Period”, in World Review. May, 1952. pp.33-48.])&br&&br&“我”(假名德·杜米埃-史密斯)申请到一所美术函授学校任职,等到了才发现教职员工仅有霊元先生及其夫人和“我”三人。他们的工作是修改学生寄来的画作。“我”的几个学生或技巧拙劣,或自以为是,倒有一位艾尔玛修女画得清新自然,于是“我”便给她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结果霊元先生却十分冷淡地告知“我”修道院不再允许艾尔玛修女在此进修。在失去了这位学生后,“我”非常失望。&b&蓝德奎斯特认为艾尔玛修女在小说中的功能与埃斯米的手表、拉蒙娜的眼镜一样,对“我”来说是“禅宗式素朴的象征”&/b&[ James Lundquist. J.D.Salinger. p.104.]。&br&在失去了自己的得意门生后,“我”站在一家矫形器械商店的橱窗外看一位女子给木头模特换疝气带,突然她发现他在看她,在慌乱中摔倒。当他伸手想去扶,手指却触到了橱窗的玻璃。此时,他突然有了神奇的体验,&b&“突然,太阳升起,以每秒九千三百万英里的速度朝我的鼻梁飞来。我什么都看不见了,而且惊慌失措”&/b&,等他清醒后,“那女子已离开橱窗,只留下一地闪闪发光的精致、显得格外&b&圣洁&/b&的瓷漆假花。”[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186页。]&b&沃伦·弗兰奇认为这个场景“非视作一次神秘体验否则无法解释”&/b&[ Warren French. J.D.Salinger. p.112.];&b&斯拉文斯基也认定这个场景无疑是禅宗的顿悟体验&/b&[ 塞林格的传记作者Kenneth Slawenski 与笔者的通信,日。]。之后,&b&“我”意识到“我要给艾尔玛修女顺应自己命运的轨迹而行的自由。全世界的人都是修女。”&/b&[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187页。]在经历了禅宗式的顿悟之后,“我”意识到,每个人不管多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不管是才华横溢还是身无长物,他们都有各自通向精神世界的道路。这正是&b&禅宗绝对自由的思想,“禅最强调的是获得自由,从各种非自然的障碍之中获得自由”&/b&[ (日)铃木大拙《禅学入门》,前引书,1988年,第41页。],若获得了命运的自由,他们顺应的不仅是自己在物上的存在,也通向了对永恒真理的理解之路。&br&小说中还有另外一些细节也暗含了禅宗思想,如“我”告诉霊元先生自己是佛门弟子,“我”也确实在房间的垫子上一打坐就是一小时;霊元先生的水彩画也是典型的东方艺术,叙述者回忆起霊元先生的画:&b&“一只白雁从极淡极淡的灰蓝色天空中飞过……那淡蓝的天光,或者说天蓝的神韵,在鸟的羽翼上得到了映照。”&/b&[(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160页。]铃木大拙在《禅与日本文化》一书中介绍了禅宗对日本绘画的影响,他总结说“东方水墨画中所体现的诸如直朴、冲澹、流泽、灵悟、完美等种种特性,几乎毫无例外同禅有着有机的联系”[ (日)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陶刚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第35页。]。与霊元先生的画作相比,“我”画的却是“一对对瘦削、挺拔、优雅绝伦的男女”、喝着黑麦威士忌的年轻人、健康得可以拍广告的儿童和开心大笑乳房高耸的姑娘,简言之,便是纯粹的世俗世界。蓝德奎斯特指出,“我”只有看清了霊元先生绘画里的“淡蓝的天光”才可能度过自己的蓝色时期。[ James Lundquist. J.D.Salinger. p.103.] &br&&br&&b&9《特迪》(Teddy&/b&[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189-225页。])&br&&br&《特迪》是《九故事》的最后一部。特迪十岁大,绝顶聪明,参习东方哲学,特别是&b&吠檀多与禅宗&/b&,他能突破有限的维度看到前世和未来,说自己上次转世本可死去直接升为婆罗门,但在最后大彻大悟前失去了天恩,原因是“我遇到了一位女士,我可以说是停止了做冥想”,所以才投胎做了美国人。&b&他第一次有神秘体验是在六岁,他的还是小婴儿的妹妹正在喝牛奶,他突然看到她是神而牛奶也是神,她正在做的事就是把神倾倒进神里去。&/b&不过正如特迪所言“在美国要做冥想和过一种精神生活是非常困难的”,别人会认为他不正常,因此他被作为研究对象受邀到欧洲。&br&故事就发生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邮轮上,特迪和家人在旅行的归途中。故事一开始,特迪站在房间的舷窗边,踩在父亲的包上眺望窗外。父亲不断发出威胁,命令“该死的小鬼”从包上下来,以免踩坏了“花了二十二英镑”置来的名牌包;母亲则专门与父亲对着干,“蹦吧,跳吧,把你爹的皮包踩得稀烂吧”。特迪对父母充满敌意的语言并不在意,还跟他们说起刚才所见:“&b&方才有人把整个盛满橘子皮的垃圾桶都扔到窗外去了……有意思的是,我知道它们在那里飘着。如果我没见到它们,那么我就不会知道它们是在那儿,那么我就连它们是存在的都没法说。”&/b&[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194页。]约翰·维科提出“特迪毫无疑问开始了塞氏崇尚的严肃而全神贯注的哲学思索,这种思索可以替代美国文化,从而体验一种尊崇简单的、精神性的、凭直觉感知以及超越自我的方式”,尽管没有直接认为这就是禅宗思维,维科承认塞林格在《特迪》中“通过不间断的灵魂净化,习得最终达到救赎或涅槃的方法,把纯真的童年神话转换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 John Wenke. J.D.Salinger: A Study of the Short Fiction. p.61.]但父亲完全没有听他发表哲思的耐心,不断打断他,让他去找六岁大的妹妹布波把他的“宝贝莱卡”拿回来。走出房间前,特迪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走出这扇门后,我会只存活在我所有熟人的心里,我会成为一片橘子皮。”特迪找到布波,很快读者就会发现布波是塞林格小说中少有的任性刻毒的孩子,她宣称恨所有的人,她对一个玩伴说:“你是这片大海上最最大的傻瓜”,“把这些圆片向每一个人扔去把他们全都砸死”,“你可以往他们的糖浆里放些毒药,让他们吃下去。”特迪与她约好时间在游泳池见面,就离开妹妹独自坐在甲板的椅子上写日记去了。&br&写完日记后,他的沉思被一位年轻人打断,此人名叫鲍勃·尼克尔森,是大学里的教育学讲师。他们和别的陌生人见面一样,先是聊着天气。尼克尔森认为“我把挺正常的下雨天看作是对我个人的一种侮辱”,&b&特迪问他是否一位诗人,因为“诗人总是连对天气也很多愁善感。他们总是对原本没有感情的东西大惊小怪。”尼克尔森显然认为诗人就应该关注激情。&/b&通过天气,塞林格很自然地开始了诗歌的话题。实际上,在特迪的日记里就曾写到别人给他送的诗集里有这样一首诗,一个人的头被椰子劈成两半,他的妻子认了出来悲痛欲绝放声大哭。特迪认为这样的写法使他十分厌烦。但是&b&他并非真正厌恶诗歌,他厌恶的只是这类过于关注激情、矛盾冲突明显的诗歌。接着,特迪提及两首他看重的日本俳句:“蝉鸣正喧闹,全不察觉将殒灭,即在一瞬间”,“路途何寂寂,无人彳亍于此一秋日之黄昏。”&/b&两首皆是松尾芭蕉之作。芭蕉崇尚庄子安贫乐道超越世俗的价值观,也向僧人学习佛教,亲自参禅,&b&“通过禅宗理解的庄子思想与汉诗神韵的结合体是芭蕉的人生观、文学观的重要基础”&/b&[ 郑民钦《日本俳句史》,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年,第30页。]。&b&表面上看,第一首俳句是在说:人生虽然无常,但不悟此道的人,却耽溺于世间种种的享乐,就像夏日的蝉,以为自己能永远活下去,便扯着嗓子尽日鸣叫。但铃木认为这样的理解完全误读了其中的深意。人们在解读时,总是代入自我意识和反省,导入无常的观念,过于关注自身宿命而贬低了蝉的生命力。他认为“蝉鸣正喧闹”才是诗句的关键所在。蝉尽日鸣叫,这正是它们表达自我的方式,它们没有任何人的烦恼,也不因天气转凉可能结束生命而焦虑,只要还在鸣叫,它们就会生存下去,成为永恒的生命。&/b&[ (日)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前引书,1987年,第179页。]塞林格和特迪无疑会支持铃木的解读,他们都在&b&寻找一种“并没有多少激情”的诗歌&/b&,这种诗歌塞氏将在格拉斯家族系列小说中再次讲到。&br&紧接着,特迪坦言自己不明白为何人们觉得情绪冲动十分重要,“我妈妈爸爸认为,一个人没有人情味,除非这人认为许多事情都非常悲惨非常让人恼火”,当尼克尔森问起他是否爱自己父母时,他回答道:“我们都是相互和谐与其他等等的一部分,我要他们活着的时候活得很快活,因为他们喜欢过快活的日子……&b&可是他们并不以这种方式爱我和布波,我是说他们似乎无法按我们的本来面目来爱我们。他们像是无法爱我们,除非他们能不断让我们稍稍有所改变。&/b&”[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212-213页。]特迪对父母的态度是希望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按照他们的本来面目生活,他在日记里也认为一位教授批评他父母的生活方式是不当的,“他要人家都按一种特定方式生活”[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207页。],特迪反对的正是这种对别人的干预。对秋日蝉而言,尽情鸣叫是它的乐事,自在自足是禅机的体现,观察者代入主体情感正是毁灭了这种禅意;对人也是一样,特迪无疑按照禅的方式在爱人,每个个体都有按照自己本心自性生活的自由。&br&在接下来的对话里,&b&当尼克尔森问特迪如何突破有限的维度,特迪提出逻辑是首先必须摆脱的东西,他认为《圣经》里的苹果就是逻辑,进一步可以理解为西方宗教哲学的思维体系基础就是逻辑,&/b&“你必须要做的就是把它呕出来,如果你想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的话。”禅为何猛烈地抨击逻辑?铃木大拙认为逻辑渗透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人们的思维法则,而实际上逻辑是人为努力和操作的结果,一旦露出人为痕迹,人就不再自由,“禅要求发自内心的生活,要求不受规范束缚,各自创造各自的规范。”[ (日)铃木大拙《禅学入门》,前引书,1988年,第59-60页。]对于教育也是一样,&b&“我想我会首先把所有的孩子聚集拢来,教他们如何去做冥想。我要设法教会他们如何发现他们是谁”,让他们自己去认识大象、草木的本来模样。特迪无疑完全摆脱了西方哲学与宗教里的逻辑与智慧,他依靠的是禅式的“大量的冥想与清除”。&/b&当突破了有限的维度,死亡也就毫不可怕了,“你死去时无非就是从你的身体里挣脱出来。”他甚至预言了自己的死亡,他告诉尼克尔森不久他与妹妹都将去上游泳课,说不定今天刚好换水,因此游泳池是干的,也许他的妹妹不知怎地把他推下去,他便脑壳破裂而死。他在日记里也写到“事情”要么发生在今天,要么在他十六岁生日那天。而且与前日的日记相比较,特迪今日的日记没有写第二天的待办事项,故他很可能是在预言自己的死亡。有论者认为特迪对死亡的看法是禅宗思想的体现,即“认识到事物即它自身,生死无关好坏”[ Frederick Gwynn and Blotner Joseph. The Fiction of J.D.Salinger. p.41.],特迪“是一个神秘主义者,他能够平静地接受自己不可避免的死亡,与文中那些讲逻辑的、情绪充沛的利己主义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Frederick Gwynn and Blotner Joseph. The Fiction of J.D.Salinger. p.42.]故事的结尾,特迪去了游泳池,不久尼克尔森也跟了去,&b&“他还没下到一半就听见一声长长的、极为刺耳的尖叫声——分明是一个小女孩发出来的。音响效果非常好,仿佛是在四堵砖墙之内回响似的。”&/b&[ (美)J.D.塞林格《九故事》,前引书,2007年,第225页。]小说就结束在这里,特迪对自己的死亡预言似乎得到了印证。&b&《特迪》的结尾与《香蕉鱼》一样突然,露丝·普利格兹认为这为小说集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结尾&/b&,“他充满神秘的死与西摩的自杀以及其他一些情感上或精神上的死亡弥漫在整部小说集中”[ Ruth Prigozy. “Nine Stories: J.D.Salinger’s Linked Mysteries”. p.128]。&br&&br&《九故事》在开篇前提出了一个公案,“吾人知悉二掌相击之声,然则独手击拍之音又何若?”开篇《香蕉鱼》以一个开放性结尾收束,西摩·格拉斯将自己的生命结束在这一刻。前文我们已经说过,&b&西摩自杀时我们没有听见枪声,只知道子弹穿过了他的太阳穴,这仿佛是提出了一个问题,或者独手发出了动作,但是我们没有听见回答,没有听闻击拍之声&/b&。在接下来的小说中,塞林格的人物经历着现实世界的挣扎、矛盾、疑惑、欢乐、欺骗、爱或者污秽凄苦,他们或者践行或者背离禅的原则,试图参悟或者无力研习这则公案;在修习公案的过程中,他们或部分地得悟,或走入了更大的迷途,直到小说集的最后一篇《特迪》。“独手击拍之音”若是依靠逻辑思维是不可能听闻的,&b&如何听见独手击拍之音?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冥想清除逻辑。特迪对生死的观点、他的行为与思想全都超越了理性与逻辑,这便是闻得独手击拍之音的不二法门。&/b&因此,&b&《特迪》是这则公案的一个回音,小女孩的尖叫声也是西摩无声的枪声的回声&/b&,&b&至此,“独手击拍之音”得以贯穿整部《九故事》,扉页上的禅宗公案由此成为了理解整部作品的线索。&/b&
《九故事》是由塞林格从1948年到1953年写作的九个短篇,按照在杂志上的发表顺序集结而成,以《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开篇,以《特迪》收尾。一开始,作者引用了一则禅宗公案: 吾人知悉二掌相击之声,然则独手击拍之音又何若?We know the sound of two hand…
&p&&b&长文,顺便整理一下玄奘西行求法,荡气回肠的一生。&/b&&/p&&p&&b&———————————————————————————————————————————— &/b&&/p&&p&参考资料来自:&/p&&p&《&b&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b&》〖 唐 慧立本.彦悰笺〗&/p&&p&&b&《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b&〖 唐 冥详撰〗&/p&&p&《&b&大唐西域记&/b&》〖 唐 玄奘口述,辩机执笔〗&/p&&p&&b&《续高僧传》&/b&〖 唐 道宣撰〗&/p&&p&&b&《中国佛教史》&/b&〖 蒋维乔〗&/p&&p&《&b&古今译经图纪》&/b&〖 唐 靖迈撰〗&/p&&p&&b&《开元释教录》&/b&〖 唐 智升撰〗&/p&&p&&b&纪录片&/b&《&b&玄奘之路&/b&》,金铁木导演,非常棒的纪录片。&/p&&p&附上纪录片视频地址:&/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121359/&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2.zhimg.com/v2-94c23b78aded30c2dx120.jpg& data-image-width=&650& data-image-height=&49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玄奘之路&/a&&p&&b&———————————————————————————————————————————— &/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b15d1ffa95a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37& data-rawheight=&5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b15d1ffa95af_r.jpg&&&/figure&&p&&br&&/p&&p&&br&&/p&&p&&b&玄奘年龄考据取自印顺法师的《玄奘大师年代之论定》:&/b&&/p&&ol&&li&&b&奘公生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b&&/li&&li&&b&奘公出家于隋大业八年,时年十一。(公元612年)&/b&&/li&&li&&b&唐武德五年,奘公受具足戒,时年二十一。(公元622年)&/b&&/li&&li&&b&贞观元年八月西行,时年二十六。(公元627年)&/b&&/li&&li&&b&贞观二年,表谢高昌王。时年二十七岁,出家已十七年。(公元628年)&/b&&/li&&li&&b&贞观十八年,还抵于阗,表奏。时年四十三,西游一十七年。(公元644年)&/b&&/li&&li&&b&贞观十九年春,还至长安,时年四十四。(公元645年)&/b&&/li&&li&&b&显庆二年,至洛阳,改葬父母,时年五十六。(公元657年)&/b&&/li&&li&&b&显庆二年秋,表请入少林寺译经。(公元657年)&/b&&/li&&li&&b&显庆五年,初译《般若经》于玉华宫,时年五十九。(公元660年)&/b&&/li&&li&&b&麟德元年二月,卒,时年六十三。(公元664年)&/b&&/li&&/ol&&p&&br&&/p&&p&&b&背景:&/b&&/p&&ul&&li&家庭情况:玄奘俗家姓名为陈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陈氏家族曾经显赫一时,玄奘的高祖和曾祖作过北魏的太守,是名副其实封疆大吏,祖父因为品学兼优而出任国子博士,同样是朝廷的高级官员。父亲陈慧,尽管只是隋帝国的一个普通县令,但对儒家经典颇有研究,在这样的名门世家,幼年的玄奘,接受了良好的的儒学熏陶。然而,童年的快乐转瞬即逝。玄奘五岁的时候,母亲去逝,十岁的时候,辞官隐居的父亲又撒手人寰,显贵一时的陈家遭遇巨大的变故。(&b&此段来自《玄奘之路》,直接复制的台词&/b&)&/li&&/ul&&p&&br&&/p&&ul&&li&家道中落后,玄奘的二哥长捷先已出家,住在洛阳净土寺。后来,领着年幼的玄奘,带他到道场,教授他诵习佛经。(当时还并未剃度)&br&&/li&&li&隋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帝国选拔僧人,这是一次由皇帝亲自发动的宗教活动,考试很严格,只有那些禀赋超凡的人才能被录取。这次选拔要剃度十四名僧侣,当时学业优秀的有数百人,玄奘因为年龄太小没有入选,站在公门边上。&b&但是,十一岁的玄奘以非一般的聪慧打动了主考官&/b&。&br&&/li&&li&当时的主考官,时任大理寺卿的&b&郑善果&/b&见到玄奘立于门侧,就问玄奘:“&b&出家意何所为?&/b&”
玄奘对答:“&b&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b&。”果深嘉其志,又贤其器貌,故特而取之。
&/li&&li&郑善果对旁边的官员说:“诵业易成,风骨难得。今天剃度此子,必定会成为佛门龙象,不过恐怕我和诸公是看不到他振翅翱翔,开坛说法的那一天了。”&/li&&/ul&&p&玄奘由此破格剃度出家。&b&“远绍如来,近光遗法”,&/b&这是玄奘的志向,而这八个字也贯穿了他的一生。&/p&&ol&&li&出家之后,玄奘和二哥同在一寺。当时寺里有景法师讲授《涅槃经》,他俯案捧读,废寝忘食。又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爱好愈甚。听过一遍便掌握要旨,再看一遍就完全理解。众人惊异,让他升座复述,玄奘语调抑扬,剖析流畅,与老师毫无出入。嘉名美誉,从此播扬,玄奘当时仅十三岁。&/li&&li&此后隋失其鹿,天下大乱。玄奘对他二哥说:“这里虽是父母之乡,但是丧乱至此,怎能坐以待毙?我听说唐主已率领晋阳之众,据有长安,天下归依。愿和兄长一起去投靠。”&/li&&li&公元618年,玄奘和兄长来到了长安。这一年李渊逼杨侑禅位,称帝建立唐朝,改年号为武德,定都长安。 隋朝灭亡,大唐初建,战争还没有结束,长安的寺院破败不堪。由于战乱,当时的高僧大德大都集聚川蜀一带。玄奘不想在长安浪费光阴,打算和兄长南下往蜀中求学。二人过子午谷,来到汉川,遇到了空、景两位法师,都是道场高僧,相见后悲喜交加。两兄弟在这里停留了一个多月,每天都向二位法师问学求教,然后前往成都。&/li&&li&成都集中了许多高僧,大开讲席。玄奘又听道基、宝暹法师讲授《摄论》、《毗昙》,震法师讲授的《迦延》。敬惜光阴,苦学不倦,二三年里,精通了各部经典。当时天下饥荒大乱,唯蜀中丰收宁静,四方僧侣多聚集于此,讲座下面的听众常有数百人。玄奘当时的才学智慧已远远超出他人,吴、蜀、荆楚都知道他的名声。&/li&&li&高祖武德五年,二十一岁的玄奘在成都受&b&具足戒&/b&,坐夏学习戒律,五篇七聚的宗旨,一遍之后全部领悟。蜀中所传经论研究探讨已毕,又想入京寻求更高深的学问。因受朝廷条令约束,又为二哥所劝,没能如愿。于是私下里和商人结伴,乘船穿三峡,沿江而下,来到荆州天皇寺。&/li&&li&当地的僧侣士庶早闻玄奘的名声,就请他开坛讲法。当时汉阳王李瓌(gui)是李唐宗室,德高望重,坐镇荆州,得知玄奘到来,十分欣喜,亲自拜谒。开讲之日,率领部下官员以及懂得佛理的僧俗前来观看。时人提出种种疑问,玄奘无不应答如流。汉阳王极为称赏,施舍大量财宝,不过玄奘没有领受。&/li&&li&讲论结束,再次向北游学,访求先辈高僧。至相州,拜见休法师,质难问疑。又到赵州,谒见深法师,从学《成实论》。又入长安,住大觉寺,跟岳法师学《俱舍论》。一遍之后就能穷其要旨,过目之后便牢记于心,僧侣中即使是饱学年高者都比不过他。&/li&&li&当时长安有法常、僧辩两位高僧,深解大小二乘,精通佛教三学(戒定慧,三无漏学),是京师法门巨匠,为僧俗所归依,道振中国,名播四海,求学者云集门下。这二位博通众经,专讲《摄大乘论》。玄奘在吴、蜀已下过功夫,到长安后又追随二位询问采择,对这二位的独到之处全然领悟吸收。二位大德极为赞赏:“&b&你可称得上是佛门的千里驹,重振佛法就得靠你了,只恨吾辈老朽,恐怕见不到那一天了。&/b&”自此求学者对玄奘刮目相看,&b&誉满京师&/b&。&/li&&li&玄奘既已遍谒各位大师,广泛吸收各家学说,经过仔细推求,发现各有所求,按之佛经,有合也有不合,无所适从。他尤其困扰于唐初流行的&b&摄论师&/b&和&b&地论师&/b&两家关于&b&阿赖耶识&/b&之说不能统一,亟想求得解决:&/li&&li&&b&摄论师&/b&是研究弘扬&b&真谛&/b&译《摄大乘论》(&b&无著&/b&撰)的佛教学者,摄论派认为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之识,一方为&b&真如识&/b&;一方可为&b&妄识&/b&。这是“&b&当常”说&/b&。&/li&&li&地论师是研究弘扬《十地经论》(&b&世亲&/b&撰)的佛教学者,北魏时的&b&勒那摩提&/b&和&b&菩提流支&/b&译出此论,但两人所习并不相同,从他们传承的门下发生了异解,形成南北两道。&b&北道&/b&主张因为与&b&摄论师&/b&的说法相近,但不如摄论学说盛行,所以被统一于&b&摄论师&/b&。&/li&&li&这样南北两道的对峙又演变成&b&地论师&/b&和&b&摄论师&/b&之争。&/li&&li&&b&地论师&/b&以&b&阿赖耶识&/b&与&b&真如&/b&同一意义,谓为&b&清净识。&/b&这是&b&“现常”说。&/b&&/li&&li&&b&这两家从南北朝始,至唐初,佛教界还为之争论不休。&/b&&/li&&/ol&&p&&b&经文消息来源&/b&:当时有位叫波颇的印度僧人在长安讲经说法,玄奘从他身上得知,印度有一个叫&b&那烂陀&/b&的寺院,是研究佛法的最高学府;那里有一个叫戒贤的高僧,通晓一切佛法经论,他所授的&b&《瑜伽师地论》&/b&(当时还叫&b&《十七地论》&/b&)是总赅三乘学说的最高体系。&/p&&p&&br&&/p&&p&当时去印度有两种选择,一是海路,二是陆路;海路当时不发达,一般人只能走陆路,经西域和中亚,才能抵达印度。&/p&&p&&br&&/p&&p&&b&西行&/b&:(内容基本来自&b&《三藏法师传》&/b&,取主要部分;一些细节则来自《&b&大唐西域记&/b&》)&/p&&p&&b&第一阶段:&/b&&/p&&ol&&li&玄奘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僧人向朝廷请求西行求法,但没有得到批准。其他人退缩了,只有玄奘一个人准备独自行动。他设想了各种艰苦环境,还训练了一些野外生存的技能。在这段时间里,玄奘也开始学习梵语。&/li&&li&贞观元年八月份(公元627年),这一年玄奘二十六岁。玄奘从长安出发,跟一位在长安学习佛经、准备回乡的秦州僧人孝达结伴而行。到了秦州后,遇到了兰州人,又同行到达兰州。又停一宿,碰到凉州送关马返回的人,于是到达凉州。玄奘在这里停留了一个多月。僧俗请玄奘开坛讲《涅槃经》、《摄大乘论》及《般若经》。&br&&/li&&li&在讲经散会后,信徒们施舍大量金钱,玄奘接受了一半,用作西行之用;其他都捐给了当地寺庙。不过,玄奘在这里遭到了第一个磨难。当时玄奘在讲经期间流露出了西行的意图,被奸细告发。&b&初唐时期,大唐实行禁边政策,严禁出国&/b&。&b&凉州&/b&都督李大亮得知此事,逼令玄奘返回长安。&br&&/li&&li&当地的佛教领袖慧威法师敬重玄奘的为人与西行的意志,便叫两个弟子带着玄奘逃出凉州,从此昼伏夜行,就这样来到了&b&瓜州&/b&。当时的瓜州刺史独孤达听说玄奘到来,非常欢喜,供奉殷勤。玄奘在此打听到了西去的路程。瓜州是大唐的门户,向北行五十多里有条葫芦河,上窄下宽,河边坐落的便是声名显赫的玉门关;关外有&b&五烽&/b&,且有军队驻守,各烽相距百里之远,其间绝无水草;五烽之外是&b&莫贺延碛&/b&,就是俗称的流沙河,这里可谓是一个死亡绝地。过了莫贺延碛,便到了西域的第一个国家&b&伊吾&/b&。玄奘得知路途如此,又无人带他出关,无计可施,在这里待了一个多月。
&/li&&li&玄奘还没有动身,凉州追访的公文紧跟其后,上面写道要缉拿玄奘。当时一个叫李昌的官吏,私下里拿着公文找到了玄奘,并追问他是否是此人。不过,运气再一次拯救了玄奘,李昌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撕毁了公文,并告诉玄奘务必要及早动身出关。&/li&&li&先前跟在他身边的两个小僧,一个已去了敦煌,另一个身体太弱,玄奘也让他回去了。玄奘买了一匹马,只是苦于无人引路,便到当地的一处寺庙,在弥勒像前祷告,祈求帮助。玄奘发现一个胡人跟在他身后。这个胡人叫&b&石槃陀&/b&,他请求玄奘为他摩顶受戒,玄奘答应了他。&b&这是玄奘收的第一个弟子&/b&。玄奘告诉石槃陀自己的西行之意,胡人很爽快地答应了,准备第二天&b&偷渡出境&/b&。&/li&&li&第二天,玄奘卖掉一些衣服杂物,买好了马匹,在落日时分郊外的一处草丛等待胡人的到来。一会儿,那个胡人和着一位乘着老&b&瘦枣红马&/b&的老胡人来到这里。老年胡人对玄奘讲述了西途的险恶,说有流沙阻隔,还有鬼魅、热风,还有可能会迷失道路,丧失性命,并劝他不要西行。玄奘说:“&b&贫道为求大法,发趣西方,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非过悔也&/b&。”(当时佛教僧人也是自称贫道,之后,贫道逐渐成为道士称呼的专利)&/li&&li&老年胡人让玄奘和他换马而乘,说这匹瘦削的老马往返伊吾国已有十五次,熟悉路程,玄奘和他换了马。玄奘和胡人连夜出发,三更时抵达葫芦河边,远远望着玉门关。从瓜州到伊吾,可靠的&b&水源&/b&只有两处,葫芦河和烽火台(&b&烽火台是取水必经之地&/b&)。石槃陀带着玄奘绕开了玉门关,来到了葫芦河上游,赶马过河,来到了戈壁滩。&/li&&li&夜晚,二人准备休息,相距五十来步,各自铺开褥垫,准备睡觉。可不一会儿,石槃陀拔刀而起,逐渐逼近玄奘,待离玄奘十来步时,又转身回去了。玄奘弄不清他这是什么意思,怕他有异心,就起来诵经,念观音菩萨。石槃陀见此,默默躺下了。偷渡开始,这个胡人就动摇了。这一路险恶遥远,又无水草,只有五烽下有水,若要取水,必须夜晚到烽下偷水。石槃陀想杀掉玄奘,石槃陀担心玄奘一旦被抓获会牵连他。待玄奘赌咒发誓绝不出卖后,石槃陀才离开。&/li&&li&至此,玄奘孑然一身孤独地行走在沙漠之中,只能望着&b&一堆堆白骨和马粪&/b&逐步前行。在这五烽之间是一望无垠的荒漠,着急赶路的玄奘很快便陷入幻境,他看到大队的士兵若隐若现,旌旗蔽空,瞬息万变。&/li&&li&走过八十多里,才见到第一烽。玄奘隐藏在一个隐蔽的沙沟,等待夜晚降临。三更时,玄奘偷偷走到烽火台的西边,拿出皮囊准备盛水。突然,一箭飞来,几乎射中膝盖。玄奘被守军发现,被抓了起来,带到了烽火台。这里的指挥官名叫王祥,他也是一个信佛的人。王祥劝玄奘去往敦煌,玄奘一意西行,拒绝了。于是,守军们为玄奘准备了麨饼和饮水,&/li&&li&王祥告知玄奘直接前往第四座烽火台,那里也是信佛之人,又是他的本家,姓王名伯隴。第二天,玄奘与烽火台的将士洒泪而别。到达第四座烽火台,守官告诉玄奘离此地西去百里有一野马泉,并劝他不要前往第五峰,那里的人粗鲁,怕有恶念。在第四座烽火台补充饮水后,玄奘绕过第五烽,从此走进了八百里大漠。&/li&&li&莫贺延碛,古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玄奘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心中默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独自前行。玄奘在蜀地时,曾见一病人,满身烂疮,衣衫褴褛,污秽难闻。玄奘怜悯他,将他带到寺里,施与饮食和衣服。病者惭愧,便传授玄奘《般若心经》,玄奘因而时常诵习。&/li&&li&在走出百里后,玄奘迷失了道路,也没有找到野马泉。玄奘取水准备喝的时候,由于皮囊沉重,失手掉在地上,那准备跋涉千里的救命水,一下子流光了。&b&玄奘陷入了绝境&/b&。&/li&&li&前方迷途未知,加上没有了饮水,如此前进是绝无生还的希望,玄奘打算向东返回第四烽。走了十多里后,玄奘忽然想起自己立过的誓言——“&b&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b&”。至此,停下了东归的脚步,旋转缰绳,心中专念观音菩萨,继续朝西挺近。&/li&&li&这时四顾茫然,看不见人迹鸟兽。夜晚,妖魔鬼怪举灯点火,绕人前后;白天,惊风拥着狂沙,散如雨落,对于这些玄奘并不畏惧,只是没有水喝,干渴地走不动,经过四天五夜,滴水不曾沾唇几乎晕死在地。第五天夜半,忽有凉风吹来,如冷水沐浴,眼睛也睁得开了,马儿也能前行,就这样跌跌撞撞走了十里。&/li&&li&行走十里多路后,那匹老马突然走上了岔路,拉都拉不回,就这样又走了几里路,忽然看到几亩青草,玄奘下马让马自行吃饱。玄奘走了十来步准备回转,眼前忽然现出一面池水,池水甘美清澈,玄奘扑了过去……这匹识途的老马拯救了玄奘。玄奘在此停留了一日,恢复体力后,盛水取草继续前行,经过两天,终于走出了这八百里流沙,来到西域的第一个国家伊吾。&/li&&li&玄奘停留在一座寺庙,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在这西域他乡的小国,见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个汉人。这座寺庙有三个汉僧,一位老僧披着衣服,连带子都来不及系好,赤着脚跑了出来迎接玄奘,并抱住玄奘痛哭,哀号哽咽不止,过了一会才说:“没想到今天还能够见到家乡的人。”玄奘也对之饮泣。&/li&&/ol&&p&&b&第二阶段:&/b&&/p&&ol&&li&一连几天休息后,玄奘策划继续西行。从伊吾开始,丝绸之路开始分道,北道主要是草原,而中道和南道都要经过大沙漠,刚从沙漠中生还的玄奘准备沿北道西行。&br&&/li&&li&当时的高昌国使者这几天准备回国,正好遇到了玄奘,当时玄奘在凉州讲经一月,声名已传到西域各国。使者回国后,将此事报告给了高昌国王麴文泰(麴念qu,第一声),国王当天派出使者,&b&命令&/b&伊吾国王将玄奘法师送来。玄奘本想取北道西行,奈何高昌王威震西域,不得不随使者前往高昌国。(高昌国在中道)&/li&&li&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汉帝国就在这里设置郡县,高昌逐渐成为中原王朝管辖西域的门户。从汉朝灭亡后,由于政治动荡和战乱,中原的大批汉人由河西走廊迁往西域,高昌成了汉人最集中的地方。(高昌国位置就是现在的新疆吐鲁番盆地)公元六世纪,一个来自中原的麴姓家族建立的高昌国。&/li&&li&在走了六天后,到达了高昌境内的白力城,玄奘准备停宿,但官吏们都说王城就在前面,于是换马继续前行。当天夜里,高昌国整个王室都在守候,等待玄奘的到来。高昌王和王后甚至亲自出宫迎接玄奘,待玄奘坐进一座宝阁内,并用礼拜的方式表达了对玄奘的热情。&b&麴文泰&/b&对玄奘这么说道:“弟子自从听到法师的大名,废寝忘食,计算路程,知道法师今夜必到,和妻子都没有睡觉,诵经敬待法师的到来。”&/li&&li&高昌王流露出了想让玄奘留着高昌的想法。高昌王对玄奘的说辞也非常感人:“得知法师大名,身心欢喜,手舞足蹈,就请法师留在此地,受弟子供养法师的一生,并令举国之人都做法师的弟子,望法师传授,国内僧徒虽少,也有上千人。就请法师理解我的心意,不要以西行为念。”&/li&&li&这是一个对于汉文化非常向往的西域国王。十多年前,年轻的麴文泰曾与他的父亲游历中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位之后,麴文泰开始在高昌大力推行汉化改革,这个国家弥漫着极为浓厚的汉文化气氛,尤其是都城的营建,处处模仿长安。麴文泰知道玄奘正是那个所需之人。不过玄奘并没有答应。&/li&&li&而在一番劝阻后,麴文泰的挽留成了威胁,《大唐三藏法师传》记载了一段火药味极浓的对话。“葱岭可以移动,弟子的心意绝不改变,如果法师若要西去,定将法师送回大唐,请认真考虑,怕是顺从的好。”——“玄奘前来只为求得大法,如今遇到障碍,大王只能留下我的骸骨,却留不住我的神识。”高昌王不听从,只是增加供养,每天亲自捧食盘呈进。玄奘发现脱离无法,选择了绝食抵抗。&/li&&li&在此期间,惊慌失措的高昌王室相继探望,玄奘一直闭目不语。麴文泰仍然不肯放弃,希望能够感化这位大唐高僧。三天来,玄奘食水未进,第四天,高昌王发现玄奘的气息渐绝,深感惭愧恐惧,就向玄奘稽首致歉:“任凭法师西行,但请早进斋食。”&/li&&li&玄奘的修养和舍身求法的决心深深打动了高昌王。&b&一个国王,一个僧人,两人在佛祖面前结拜为兄弟。&/b&麴文泰表示尽最大的努力支持玄奘西行,&b&玄奘也答应,从印度求法归来,在高昌讲经三年。&/b&&/li&&li&玄奘在此又停留一个多月,麴文泰也为他准备行装,在此期间玄奘开坛讲经说法。高昌王为玄奘开设大帐,太妃以下以及国内著名僧人和大臣们按班次入座听讲。每次开讲时,麴文泰亲自手持香炉去迎接法师,让玄奘踏上法座,每天都是如此。&b&之后,又为玄奘剃度了四个可靠的弟子作为侍从;还制作了三十套衣服,为抵御风沙和寒冷,还专门制作了特殊的手套和面罩;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枚,以及绫绢五百匹,麴文泰为玄奘提供了可往返二十年的路费。再拨马三十匹,力役二十五名,并派遣特使护送玄奘前去西突厥叶护可汗驻地&/b&(当时的西域是突厥人的天下,要想去往印度,必须经过可汗的批准)。 &/li&&li&并写了二十四封国书,沿途给西域各国,并奉上大绫一匹,以求方便玄奘西行。而且又用&b&极其谦卑&/b&的口吻,修书给叶护可汗:“&b&玄奘法师是奴仆我的兄弟,希望可汗像关照我一样关照法师,请您下令西边的国家,赐给我兄弟马匹,并且护送出境。”麴文泰用举国之力,帮助玄奘西行。&/b&&/li&&li&玄奘出发的这一天,国王和诸位僧人、大臣、百姓等倾城出动送至城西。高昌王抱住玄奘恸哭,告别的哭声响彻郊外。高昌王令妃子和百姓回城自己继续送了几十里后,二人洒泪而别,方才返回。&/li&&/ol&&p&&b&第三阶段:&/b&&/p&&ol&&li&至此,玄奘拥有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三十匹马,二十五个随从,四个徒弟以及一位名叫欢信的高昌官员。因为有麴文泰的保护,玄奘很快走出高昌国,再往西,经过两个国家焉耆和龟兹,就是巍峨的葱岭。过了葱岭就走出了西域。(焉耆就是现在新疆库尔勒市)&/li&&li&第二天出发,途经银山,进了焉耆(yan qi)的国境。此处山势险峻,都是银矿,西域各国的银钱都是出自这里。这个国家没有纲常法纪,时常有强盗出没。到了山的西边遇上一群盗贼,交出财物后,强盗们一哄而散。玄奘一行人来到王城的河边过夜。当时有同行的胡人商旅数十人,赶时间去做买卖,半夜里偷偷动身。第二天,玄奘到达的时候,发现沿途尽是这些商人的尸体,财物被劫掠一空。&/li&&li&遥见都城,焉耆王和诸大臣前来相迎,请入城中供养。不过焉耆跟高昌有仇,不肯给马匹,玄奘只停留了一宿,第二天就走了。渡过一条大河后,继续朝西挺进,此去百里,一马平川,到达了龟兹国。临近都城,国王与群臣前来迎接。龟兹国王设宴款待玄奘。玄奘在这里待了好几天。此时,玄奘离开长安已有半年。&/li&&li&《大唐西域记·卷第一·屈支国》里记载了龟兹一个很奇特的习俗——龟兹人以扁平为美,孩子生下来,都要用木板夹裹脑袋,皇室也不例外。&/li&&li&宴后,来到城西北的阿奢理儿寺,这里是木叉毱多所住之处。&b&毱多&/b&佛理娴熟,见解高明,深受当地人的崇信,曾在印度游学二十余年,博涉众经,以《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种人不能去寺庙拜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