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退休金上调新政策的问题,现在国内俱乐部有不亏损的吗

沪媒:足协新政让中超身价骤减 投资商不愿做冤大头_足球新闻_海峡网
您现在的位置:&&&
U23新政、外援限制。在今年3月3日前,关心中国足球的人们在工作中和茶余饭后最常提及的就是这两个词。在那时,我们曾想到过今年中超会有很多非适龄球员和外援无法登场;我们曾想到过今年联赛的观赏性可能会下降。然而,当2017赛季中超半程(15轮)结束时,一张接一张的重磅罚单让&禁赛+罚款&取代了我们之前所有的预想,成为今年联赛半程的&主旋律&。更加可怕的是,除了&禁赛+罚款&,联赛的管理者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相比之下,最新的U23和内外援引进奢侈税等一系列仍需改进的新政,似乎都已经被大家抛在了脑后。
禁赛+罚款 重磅罚单接连不断
截至中超第14轮,足协就已经向中超联赛开出了62张罚单。遭到足协处罚的球员已经达到17人,禁赛总场次足足有75场,累计罚单金额103.9万元。除此之外,斯科拉里、博阿斯等主教练以及多家俱乐部也不同程度地遭到了足协的处罚。可以说,2017足协开出的罚单在各方面都是史无前例的。
值得一提的是,2016赛季30轮中超联赛,足协总共开出61张罚单。如今联赛过半,就已经打破了去年整年的纪录。这样的罚款力度,可以反映出中国足协本赛季对联赛管理之严格。但与此同时,仅仅依靠重罚的行为又有些用力过猛,包括秦升和奥斯卡在内的几张重磅罚单都引起了外界巨大的争议。
&禁赛+罚款&固然是一项整饬不良比赛环境及比赛行为的重要办法,但并不是唯一办法。老生常谈的裁判问题、公布处罚时是否能够同时公布处罚依据等都是缓解各方人员戾气的好方法。如果仅仅依靠联赛规定的&大棒&来约束俱乐部、教练员以及球员的行为,换回来的或许只会是更加剧烈的反抗。
U23新政 看似公平的不公平
球队报名大名单至少4位U23球员,比赛18人大名单至少2位U23球员,首发至少1位U23球员。以上这些,就是在本赛季中超联赛开始前,中国足协公布的&U23新政&。为了应对这一政策,不少俱乐部匆忙地开始了U23球员的引援工作,唐诗、韦世豪等一大批在海外效力的年轻小将纷纷回到国内,在这个过程中,甚至还出现了&南松事件&。而引援阶段的乱象,似乎也预示了这项政策在执行方面不会太顺畅。
果然,联赛开始后,许多人预想的&提前换下U23球员&这一闹剧不断上演,从首轮辽足在比赛仅进行到17分钟就换下U23球员王峤开始,几乎每一轮都有U23球员在上半场刚开始不久后就被换下。这样的情景,一直持续到现在仍未有所改观。我们不能否认,黄政宇、唐诗、徐骏敏、南松等U23球员在今年能够踢上中超,的确与这项政策有着莫大的联系,但这些球员即便没有U23政策的助推,也有相应的实力能占据一个常规轮换甚至首发的位置,而许多U23球员在没有足够实力的情况下,强行被推上赛场进而再被提前换下的境遇,无疑对于球员的成长非常不利。
联赛管理者在发布这项政策时的本意,应该是希望在各俱乐部投入越来越大的当下,通过一定的政策补充使得各家球队能够开始重视青训工作,同时,也能使得年轻球员获得相对公平的成长环境。但这项政策背后的问题在于,中国足球各级别职业联赛没有足够的体量来容纳人数越来越多的非适龄球员,说得通俗一点,球队只有这么多,每支球队的报名人数也只有那么多,而非适龄球员的人数却在逐年增加。对于非适龄球员的不公平待遇,也将会成为阻碍联赛成长的一大难题。
外援新政 联赛贬值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赛季开始前的&每场比赛只能使用三人次外援&,还是前段时间刚刚颁布的&使用几名外援就要使用几名U23球员&,都透露出联赛管理者对于&中超外援当道&这一现象的不满。那么问题来了:联赛就一定得是本土球员的&练兵场&吗?
我们先按照这个逻辑往下想:通过各种政策干预的方式让更多的国内球员踢上比赛,提升国内球员水平,进而提高国家队水平。这样的逻辑好像也没什么毛病,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的联赛管理者把这样的逻辑放在什么样的背景下。
从职业联赛本身的角度而言,竞技性、观赏性、商业性等元素都是职业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以现在中超各球队的情况来看,引入外援甚至是大牌外援,无论是从提升俱乐部影响力还是增强球队实力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去年&80亿中超&的天价几乎震惊了全世界,这样的价格固然有虚高的成份,但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中超联赛的确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而这份价值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大牌外援和大牌外教的加持。
这也就不难理解前几天传出&体奥动力要求暂缓支付第二笔价值6亿的版权费并希望重新谈判&的消息了。在削弱了外援在中超联赛里的存在感后,中超联赛的商业价值骤减是可以预计的。在这样情况下,谁也不愿意做&冤大头&。
责任编辑:郑梅钦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 举报邮箱: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C)2016 海峡网(福建日报主管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友情链接: |足协新政让足球圈炸锅,白岩松怒斥:不可理喻|俱乐部|足协|球员_新浪新闻
  昨日(5月24日)晚间,中国足协突然发布的两项新政,让整个足球圈“炸了锅”。
  简而言之,一方面,以后亏损的中超俱乐部只要再买球员,无论是内援还是外援,都得掏出双份的转会费,一份给对方俱乐部,一份上交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自下赛季起,中超球队的U23(Under 23,指年龄在23岁以下的球员)登场人数必须和外援相同,不少俱乐部惊呼——本来U23球员就已经贵得离谱,现在又要涨价了!
  对此,有赞助商和投资人向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直言,足协抑制泡沫,培养青训的初衷完全理解,但对于市场反响而言,由于新规的影响,中超联赛的观赏性可能会大大下降,这将直接影响各方的投入收益。
  俱乐部:引援要给足协交“份子钱”
  近年来,中超联赛不断崛起,与顶级外援纷纷加盟不无关系。而现在足协一纸新规,给这样的势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根据足协《关于限制高价引援的通知》,从即将到来的2017夏季转会开始,将对中超巨资引进外援的现象进行限制——对处于亏损状态的俱乐部征收引援调节费用;对有关俱乐部通过转会引入球员的资金支出,将收取与引援支出等额的费用。该项费用将全额纳入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
  “这相当于以后引援,俱乐部得交双份钱了。”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CEO张庆对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表示,变化非常突然,在新规下,一些中超俱乐部势必会暂时停止原来的引援计划,因为这种“份子钱”将直接导致各俱乐部的引援预算翻倍。
  眼下正值夏季转会期,可能要发生的尴尬就是,一些俱乐部要谈成的转会引援要告吹了。甚至已经签约的,不排除赔偿违约金的风险。例如,假设某支俱乐部数千万欧元引进了一位国外球员,那么在新规下,该俱乐部要同样对基金会上缴数千万欧元,这显然令俱乐部们难以承受。
  据腾讯体育,白岩松今日撰文评论称,“足协被黑客‘攻陷’了吧?”
  ……面对这些中国汉字,一直到现在,我都认为,中国足协的官网或机构本身,已被黑客攻陷,然后黑客们发布了这个“高级黑”的新政。因为无论平时我们怎么黑足协,也不能理解他们的智商与情商会有这么离谱的“下线”,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没有更低,只有不可理喻。
  根据《中超联赛商业价值报告》显示, 2016赛季,16家中超俱乐部共亏损5.05亿元,除了长春亚泰和延边富德,绝大多数俱乐部的经营都处于亏损状态。江苏苏宁上赛季总支出超过13亿元,其中引进外援就花费了7亿元左右。而上海上港先后天价引进了浩克和奥斯卡两位球员,两个人光是转会费合计起来就超过10个亿,令人咋舌。
  近年来,中超联赛逐渐进入金元时代,引进外援的身价动辄就是数千万欧元,国脚级内援的转会费也逼近亿元人民币大关。这一现象也让监管层频频出手,今年1月份,体育总局就曾表示,中超将设置俱乐部购买球员及球员工资资金支出上限。如今来看,足协的新规显然比设置“工资帽“更加强硬。
  U23球员:身价或继续暴涨
  国家队主教练里皮,曾经吐槽过中超球队钻“U23政策”的漏洞——年轻球员踢不到几脚球就被换下,新政形同虚设, 估计“里大爷“没想到,足协现在对此也做出了回应。
  此前中超对U23的规定为,每场必须安排两名U23在大名单中,其中1人要为首发。而最新《关于调整中超、中甲联赛U23球员出场政策的通知》规定,从下赛季开始,中超、中甲联赛U23球员登场人数,必须与外援登场人数相同——这样一招,让俱乐部“投机取巧”的方式沦为泡影。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强制规定,U23球员的身价已经贵得离谱。“不论能力如何,上来年薪就过百万。甚至不用训练,等到联赛报名一截止就跟俱乐部要钱。”而新规出台后,U23球员的身价势必继续上涨,甚至因为好球员稀少而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
  “今年打了一年,很多U23球员能力还没有达到,甚至没有中超的比赛经验,结果只能打一会儿就换下来。”一位不愿具名的中超俱乐部副总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表示,在他看来,除了资金支出外,新规还将极大影响教练对球员的使用方式,甚至整个球队的人员结构、阵容搭配、战术打法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一些有实力的中年球员,会因为新规的挤压而出现上不了场的局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张庆看来,足协出台此项新规,意在鼓励新人完善青训体系,甚至也不排除是为2026年世界杯储备后续力量,但规则还需要更加细化,否则就达不到监管初衷。例如不少网友调侃,俱乐部可以上五个U23球员,再上五个顶级外援,这样一个职业联赛将变得十分儿戏。
  赞助商:担心联赛质量下降
  除了球员和俱乐部,最关心政策动向的当然还有资本方。
  就在两天前,中超联赛刚刚获得了中国平安未来5年10亿的赞助,各方面对于中超联赛的美好前景正在憧憬之中,但此次新规无异于给赞助商们浇了一盆“冷水”。
  有联赛赞助商向记者表示——在新规影响下,中超顶级外援势必骤减,青年球员登场又增多,比赛的精彩程度显然会受到影响,这将直接关系收视率的高低,从而影响到赞助品牌的传播效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此外,更关键的影响可能是中超俱乐部的投资人,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投资人可能本来还希望加大投入,争夺联赛冠军,甚至冲击亚冠,但这两项新政将让金主们“有力使不出“,从而影响俱乐部的整体经营状况。
  近年来,俱乐部不惜重金引援,的确让中超联赛备受瞩目,联赛版权卖出了80亿的天价,许多球迷也纷纷回到了球场。但在新规下,经营中超媒体版权的体奥动力显得有些无奈,被称为“80亿姐”的体奥动力总经理赵军就晒出新规并发朋友圈称:给你一个大写的“服”!
  “中国足球现在确实有很多乱象,但如果开错了药方,恐怕也适得其反。”张庆对记者表示,中超是一个商业性质的联赛,投资方追求投入产出比十分正常,监管层要抑制天价外援泡沫,可以从根源上考虑企业为何要加大投入。此外,俱乐部也应该从长计议,加大对青训体系的投入和培养。
  每经编辑 赵云
  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其他用户正在看
  1。票房比不过,办晚会比不过,在这件事上,陈凯歌又输给了张艺谋
  2。这款方便面曾年销售10亿元,如今惨遭抛弃,揭露一个尴尬的现实
  3。手上有枪,车上有上亿的钱,为啥这群人却高兴不起来?
  4。这张工资单火了!顶级大学教授到手工资才8000,竟不如月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刘光博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超级比赛周|关于足协新政,有话讲_突袭网
当前位置&:&&&&超级比赛周|关于足协新政,有话讲
热门标签:&
超级比赛周|关于足协新政,有话讲
编辑:李利平
6月14日,中国足协发布关于征求《U23球员参加2018年中超、中甲联赛相关规定》意见的通知:俱乐部25人注册名单必须有4名U23球员,每场18人大名单必须有3名U23球员,其中首发必须有一名U23球员,同时每场U23首发人数不得少于首发外援人数,在一场比赛里,U23累计上场人次不得少于外援累计上场人次,而外援累计上场每场不得超过3人次。在发布U23新政细则的同时,中国足协还提及了中超中甲联赛的引援规定――俱乐部引入外籍球员资金支出不超过4500万元人民币/人次,内援转会费标准2000万元人民币/人次。不过U23新政和引援规定的实施时间有所不同,前者是从2018赛季开始实施,而后者则是从2017夏家转会期就开始实施。怎么看引援新政“足协设计这些规定初衷是好的,但……”这些客套话我们就不说了。站在客观的角度,首先在一个赛季还没进行到三分之一就企图更改规则,就好比一场游戏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要改章程关卡一样,让人措手不及。等比例全额收取引援调节费用,虽然是针对处于亏损状态的俱乐部,但在中国足坛,有多少球队是真正盈利的呢?就算放眼世界足坛,盈利的俱乐部有多少呢?很多球队只是某个集团某个企业的分支,球队本身不盈利并不代表他的投资方不盈利――例如,一个房地产公司投资球队,球队本赛季亏了几个亿,但房地产公司卖房赚一百个亿。这是非常简单而且司空见惯的道理。就拿中超来说,目前官方还没有给出各家俱乐部未分配利润的明细,具体结果我们还无从得知。媒体比较流行的两种说法是:一.16支中超球队均亏损;二.16支中超球队中只有长春亚泰和延边富德不亏损。由此可见,中超球队盈利者寥寥,大多数(或全部)都得踩着新政的界限走。国内球员价格虚高,可以通过引援新政压一压,这点无可厚非。某种程度上,国内球员拥有超高的身价,到了国家队却找不着北,这是球迷们调侃的“核心问题”之一。如果按照权威评估,中国队几乎没有一名球员的身价可以达到200万欧元,突破两位数的都少之又少。而看看之前的转会窗口,国内球员的身价翻了多少倍。“不该剥夺球迷们欣赏大牌球星的权利!”这是卡纳瓦罗之前对媒体说过的话,这恐怕也是很多球迷、媒体想说的话。如果将引进外援的金额限定在4500万元人民币/人次,敢问,能买到什么样的外援?好的外援来中超必然会提高联赛观赏性,但别人为什么会冒着被剔出国家队、没法参加世界杯的危险来?看中的就是待遇。4500万人民币现在折合成欧元也590万左右,一个低级别联赛能靠这点钱买来多好的外援!然后,没有好的外援怎么来提高联赛的观赏性?怎么来吸引球迷到场观战?怎么来吸引联赛投资方赞助商?怎么来提高知名度和品牌效应?怎么能维持80亿的天价版权费?这些问题,不知道足协是不是认真考虑过。不过,引援新规只是规定“如果引援在标准内,调节费全额返还俱乐部用于青训专项支出,并且不得用于冲抵青训预算。如超过标准,则这笔费用不返还俱乐部,全部纳入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说白了,超标与否又不影响参赛,只是看能不能拿到足协返还的那笔调节费用而已。因此,引援新规实际上奈何不了“土豪”球队。不管是买国内球员还是超级外援,大不了相当于多给一半的转会费而已,溢价那么多倍都能可以接受,再翻一番也无所谓了!真正吃“哑巴亏”的,还是那些投入有限的小俱乐部,尤其是需要在强力外援带动下前进的球队,便宜的买来作用不大,贵的又得花双倍价钱,根本承担不起。更重要的一点,即便大家都遵守了足协的规定,然后足协把钱返回俱乐部做青训,但你如何监督这笔钱是不是用来做青训了呢?如果俱乐部超标引援,交给足协的钱又谁来监管,谁来监督呢?关于U23新政细则首先,以本赛季的U23球员为例,如果本赛季这些球员无法达到球队的要求,那么就意味着下赛季他将无法占据球队首发位置,也就是说,对于这些球员而言,他们只有一年的时间证明自己,换言之,不成功,则成仁。其次,当队内U23球员必须出任首发后,与这位U23球员同位置的老队员将面临怎样的选择呢?转会?枯坐冷板凳?退役?更让人觉得有些讽刺的是,如果一年后这名U23队员因年龄超出(实力不足)而无法继续首发时,这位曾经的U23队员将只能面临与老队员在替补席“大眼瞪小眼”和转会两个选择。“拔苗助长”,对年轻人不负责,对老将不公平。每场比赛的三个换人名额非常宝贵,如果没有必要,没有主帅会愿意在开场十来分钟就换下一名队员。因此,U23新政的出台将进一步刺激各俱乐部开始在转会市场上疯抢高水平的U23球员,在前两场国家队比赛中表现不俗的中甲小将邓涵文身价必然暴涨。这又从侧面说明,2000万人民币根本满足不了中超俱乐部的胃口。此外,首发U23人数不能少于外援。这就意味着,假如你只上一名U23,那就只能上一名外援。而由于U23累计上场人次不得少于外援累计上场人次,有些时常在开场十来分钟就用老将或者外援换下U23的主帅以后会更伤脑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换人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对于一些保级球队来说,只上一名外援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但首发派出3名外援,那U23就得上三个,如果U23的能力达不到首发出场的要求,对自己球队战斗力的“杀伤”要比本赛季只用一名U23首发大多了。中国足球路还长,但路越长我们就应该尽量避免走太多的弯路。特别是到了下个赛季,中超中甲联赛到底会以怎样的面目和多强的观赏性出现在世人面前,在这儿真不敢想。这些新政,是促进还是折腾,唯有让时间来说话。我们并不赞同盲目地“增添”或“维持”联赛虚假的繁荣,只希望足协的这些决定时是在充分思考、周全考虑以及妥善评估后作出的。足球是无辜的,球迷也是无辜的。人民网四川频道更多精彩 >>>新政是中国足球版奢侈税?中超所有俱乐部都面临难题_中超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新政是中国足球版奢侈税?中超所有俱乐部都面临难题
斯帅调侃王上源
  来源: nero不懂球 白话广州
  昨晚,连亚冠首次中国德比都黯然失色的事,不用我来说,相信各位球迷都知道是足协的两道关于U23球员使用和俱乐部财政平衡的新政出炉。
  这两道惊雷着实震惊了整个中国足球圈,相信大家已经看过许许多多关于新政的报道与评论,不过现在我们先暂且不表,稍后再议。因为,生活还得继续,恒大的中超亚冠还在马不停蹄的继续前行。
  明晚6点,广州恒大将在中超联赛第11轮中主场迎战重庆力帆,今天下午,恒大主帅斯科拉里携队员王上源出席了赛前新闻发布会。
  这样重磅的政策出台,似乎对明日比赛的展望都了无意义,不过斯帅依然介绍恒大的备战情况,“对于比赛的准备情况,我不知道该说什么,球队前天晚上刚踢完亚冠,昨天恢复了一下。明天的比赛时间是晚上六点,两场比赛的间隔还不到72小时,这在别的国家是很少出现的情况,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帮助球队恢复,尽量调整大家的状态。”
  对面临双线作战的恒大,两天的休息时间确实捉襟见肘,在亚冠淘汰赛会在下周中进行的情况下,球员的轮换成为必须,按照中国足协赛前发布会规定,一同出席的球员必须在明天的比赛中首发出场,所以王上源获得出场机会就势在必行了,这也说明斯科拉里将会对球队进行一定轮换。
  当然,斯科拉里也知道绕不开足协新政的话题,不过巴西人回答道:“我了解了一些,但是我不想就此作出评价。”一旁的王上源则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我觉得有没有影响还不能确定,因为还没有最终确定方案。但是,制定出这个政策,我也是醉了,不过我也不能说什么。”随后,斯科拉里接过王上源的话,他摸着王上源的头说:“王上源快24岁了,他已经是老球员了。”
  确实,虽说24岁的年龄在世界足坛已经不算年轻球员的范畴,但在新政实施之后成为了“老球员”,这种无奈相信在场上踢球的人印象会最深刻,让一帮最为当打的球员上场时间进一步减少,这样最终效果会如何?可能只有天知道。
  不过大部分球迷都关注了上场U23球员需要外援相同的这项新政,其实对于各大俱乐部来说,那条关于球队财政平衡的政策,才是影响球队生存的根基。
  足协在本赛季夏季转会窗开始后,就将对于有关俱乐部通过转会引入球员的资金支出,将收取与引援支出等额的费用,该项费用全额纳入中国足球发展基金,用于青少年的培养、社会足球普及和足球公益活动。
  这相当于宣告什么?相当于宣告中国足球的“奢侈税”终于来了!谁要是再想天价买人,就意味着你必须有天价卖人的资本,而不能是一味单纯地凭借自己有钱,不怕亏本地再去在转会市场上肆意挥舞钞票了。
  这个政策类似欧洲的“财政公平”政策,为防止大俱乐部越有钱就越砸钱,然后实力越来越强从而挤得小俱乐部没有立足之地的意思,中国足协也开始像欧足联那样要求引援上的收支平衡了。那么根据这项政策解读,中超是否存在不亏损的俱乐部?
  其实如果说到赚钱,中国没有比恒大市场营销做得更好的俱乐部了,根据恒大公开发布的年报来看,2016年恒大俱乐部的营业收入5.61亿元。
  如果单纯看这个数字,对于中超俱乐部来说,5.61亿元的营业收入算是相当不错的数据了,但是无奈恒大俱乐部的人员薪酬和引援转会费实在太高,再看恒大的营业总成本,高达15.13亿,这么一算,账面亏损9.97亿。但是去年中超联赛平均分红6000万人民币,那么恒大的亏损应该是9.37亿人民币。
  有数据称,2016年中超俱乐部球员平均薪酬超过500万,而恒大俱乐部的球员平均薪资更是高达平均1200万元。而为了留住和激励人才,恒大足校中特级教师和来自皇马的教练员等人员的薪酬水准,也实在不低,俱乐部整体薪金支出总计达到了10.92亿元。
  另外,引进球员的高额转会费,也是造成巨额营业成本的另一个原因。2016年,恒大账本上的折旧和摊销3.20亿元,这其中主要是恒大天价购买运动员的摊销费用。在2016赛季,恒大花费4200万欧元引入杰克逊·马丁内斯,5000万引入刘殿座,7500万引入张文钊,6500万引入张成林。
  最近,有消息称,杰克逊·马丁内斯或以600万欧元的转会费加盟加拉塔萨雷,如此消息属实,那么恒大在杰克逊·马丁内斯的身上就会损失将近3亿人民币。
  从恒大的支出结构看来,恒大俱乐部收支“头重脚轻”的现象将会持续存在。高额的薪酬和奖金是恒大俱乐部吸引和激励球员的惯用手段,短期内薪资只会增加不会降低;如果马丁内斯确定转会,那么恒大将会重新引入一名高价外援,这仍然会导致大笔的摊销费用。
  千万不要以为恒大这种做法在中超有多么另类,也不要以为只有恒大这种大手笔俱乐部才会亏损如此之多,中超各家俱乐部其实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支出多,能够盈利的地方少。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中国足协财务顾问公布联赛收支:2016赛季中超亏损约40亿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文化名人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吉林化建现在亏损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