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民族是本民族的分支还是利亚德兼并平达系统其他民族

他最大的民族是汉族分支,每个人都有中国人血脉,拒不承认,还做出此举!!他最大的民族是汉族分支,每个人都有中国人血脉,拒不承认,还做出此举!!历史信息港百家号& &朝鲜族人的生活范围很广,主要是在朝鲜半岛以及中俄东北,远东等地,总数约为七千多万。除此之外,中美两国还各有两百万。其实首先抵达韩半岛的是老亚洲人,原先的老亚洲人分布广泛,不过后来因为新亚洲人,也就是汉藏满等族人的崛起,被迫迁移到了东南亚等地。所以从此看来,我们的祖辈是属于新亚洲人。朝鲜族人就是这些老新亚洲人迁移到这座半岛上形成的,其中最先抵达的是老亚洲人,之后又陆绪有阿尔泰人为主的新亚洲人迁移到此,朝鲜族也由此形成。阿尔泰人就是指的是说这种语的民族,像是突厥,满人等。这座半岛上的首个国家是古朝鲜,是商纣王的伯父在商朝亡国之后,带领商族百姓到此建立的,所以也被称作箕子朝鲜。在西汉初期,燕往逃往匈奴。在横渡鸭绿江的时候,他的部下卫满将古朝鲜推翻,自立为王,建立卫满朝鲜。在他逝世之后,王位就落到了他的儿子手上,之后又传给了他的孙子。公元前一零九年,其孙和西汉王朝发生了争端,于是汉武帝就下令出兵将卫满王朝消灭,并且在灭掉卫满王朝之后,将这里设为汉朝的四郡,后人也称其为汉四郡时期。事实上,中原王朝对这座半岛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的,因为毕竟还是相隔了一段距离。这期间,在这座半岛上出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王朝,比如耽罗,沃沮,扶余等。南部则是三韩地,这也是如今韩国这个国名的起源。如果将其划分的话,这里总共有七十六的国家,其中马韩有五十四国,辰韩和弁韩分别有十二国。而后来的新罗则是斯卢国将辰韩统一之后的国名,百济也是由伯济国统一马韩之后的国名,伽耶则是弁韩统一后的国名。原本生活在北部的人在其贵族们的带领下离开了这里,重新建立了一个叫高句丽国家。而在将沃沮等国的残部灭掉之后,高句丽王朝渐渐强盛起来,并且和其余两大国并存,朝鲜也将其称为三国时代。其实沃沮扶余等族都是来源于中国东北等地除汉族外的其他民族,而东北的少数民族分为了三个族系。其中的秽貊族人就是之后的扶余和高句丽的先辈,而东胡族则是之后让中原王朝头痛不已的蒙古和鲜卑族,肃慎也是后来女真人的祖先。总体来看,东北的西面是东胡族人的居住地,东面辽东等两个半岛则是秽貊族人的所在地,剩下中间的,便是肃慎族。在南北朝的时候,这座半岛北方的大多数族落和中国东北一带的民族关系极为密切,所以这也是蒙古语等都属于阿尔泰语的缘由。与此同时,还有数量不少的汉人当时为了躲避国家之间的战乱而纷纷逃到了这座半岛上,并在此安居了下来。这座半岛最初的王国是中原百姓建立的,并且来自中原的百姓将当时汉人先进的技艺和文化带来了这里,并且将这些和当地的原住民文化所融合,慢慢形成了如今的朝鲜族。那么在这座半岛南方的三韩人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根据古史记载,是秦朝百姓来到这里建立的辰韩,并且在如今的韩语中,辰和秦的发音是相同的。而马韩的风俗和语言都和高句丽相同。弁韩是和辰韩相似。直到之后被新罗所统治。如今有人认为其就是朝鲜人的先辈,并且这也是他们国名的来源。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并不是韩半岛上的原住民,而是从我国东北地区迁移而来的,和朝鲜半岛上的居民一样。只是在三韩人当中,原本的土著人数量可能要多一点。如今的韩文中有百分之七十的字都是来自中文,剩下的则是外来的字词和原本他们的字词。虽然这之中汉字的比例占了很大部分,但是因为这个语系本来就比较庞大并且复杂,所以学术界还是将这个语系归为阿尔泰语,和满语等同属一种语系。中、日、韩、印度、泰国、菲律宾六国的,你能辨认吗?至于朝鲜族为何就是汉族的分支?目前有这种说法,在韩国的朝鲜族是韩国主要民族,综上所述,朝鲜半岛是中原百姓建立的,除了带去文化,有没有在定居的同时跟当地民族融合?答案是有。那么汉化的朝鲜族,其实就是汉族的一个分支。不过韩国不承认罢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历史信息港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不知道的历史情况,我来细细告诉你。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天柱峰
宝鸡天台山有一座巍然耸入云霄、气势雄伟壮观的奇峰,人称天柱峰。天柱峰上有座“莲花顶”。每当日落日出之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游浮,蔚为壮观。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相传中国国名“中华”即由此而来。
传说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一次,他约请天下部落首领,汇聚天台山比武论艺,还邀请了天帝仲裁。由于炎帝神农武艺超群,天帝感到欣慰,想提携炎帝作为人间帝王。便有意发下一道口谕:“谁能一夜建造一座登天梯,能使茫茫大海之中长出石莲,吾便封谁为人间帝王,统管天下人事。”
炎帝神农果然在一夜间造成了三座排空的天柱峰,怀中抱着一座石莲。天帝一见,万分惊喜,当即封炎帝神农为“赤帝”。随后,天帝沿着天柱峰登上了莲花顶,腾云驾雾,升天而去。
炎帝神农作为一代帝王,分管南方天下,南方属火,所以号称“炎帝”。炎帝施行仁政,受到人类拥戴。后来,炎帝神农为了驱瘟除病,造福人类,亲自尝百草,制百药,终于制服了瘟疫。而他自己却因吃了毒草,不幸死于莲花峰下。
炎帝神农的子孙后代,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便以“三味生奇花”为缘由,把天台上莲花峰称为“中华”(古代:“华”与“花”相同)。世人为纪念炎帝神农的功德,便沿用此称,把中国叫做“中华”。
中华何以称华夏
从现有的文献看来,“夏”和“中国”两种称谓在西周初年便产生了。
古史传说,夏是最早的一个朝代。后来的周人以夏文化的继承者自居。因此,《尚书》中常有“区夏”、“有夏”、“时夏”等词。
周灭商后,分封了许多诸侯国,诸侯国的文化和周是一个系统,周国既然自称为“夏”,这些诸侯国逐渐强大起来后,也自称为“夏”,因为诸侯国众多,所以称“诸夏”,以区别于不同文化系统的“夷狄”。
华字古音“敷”,夏字古音“虎”,两音相近,由此而推衍出“华”字来。这样,“华”逐渐成了与“夏”异名同实的称号。有时称“诸华”,有时又与夏字合称“华夏”。语源见于《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华夏最初指我国中原地区,后来才变为包举全域的称谓。
中国的别称
《汉书·司马相如传》:“世有大人兮,在乎中州。”颜师古注:“中州,中国也。”此为别称之一。《晋书·石勒传》:“脱遇光武(即刘秀),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中原”义同“中州”,系别称之二。
《三国志·魏书》:“下迄魏晋,赵秦二燕,地据中华。”最初,中华指黄河中下游而言,其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者,皆称“中华”,此别称之三。《后汉书·班固传》:“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中夏,别称之四。
魏文学家曹植《七启》中有“威慑万乘,华夏称雄”,华夏,别称之五。战国时,著名哲学家、阴阳家邹衍提出“大九州”学说,谓“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别称之六。
唐王昌龄《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九州,别称之七。《诗·小雅》:“信彼南山,维禹甸之。”朱熹注:“甸,治也。”禹甸义同九州,别称之八。《左传·襄公四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禹迹义同禹甸。谓大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故“禹迹”为别称之九。又,大禹既首先划分九州,并指定名山、大川为各州疆界,后世即相沿称中国为“禹域”,此别称之十。
另据《隋书·倭国传》载,炀帝大业三年,日本国王多利思比孤遣使长安朝贡,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彼方则是称中国为“日没处国”了。
“民族”一词的出现
在1840年以前的汉文中,还没有发现“民族”一词存在。古文献中涉及民族问题和民族情况时,用以表达“民族”这个意义的词非常多,诸如“民”、“族”、“种”、“类”、“部”、“民人”、“民种”、“民群”、“部勒”、“部人”等,只是没有把“民”和“族”二字连在一起作为一个词。
1982年出版的《简明社会科学辞典》一书中“民族”一条的释文说,“民族”一词,据今人考证,始自1899年梁启超的《东籍月旦》一文。也有人提出,孙中山可能是我国最先使用“民族”一词的人。
近有人考证,在1899年之前已有“民族”一词,最早见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强学报》。该报为康有为等维新派发起之“强学会”所主办。在光绪二十一年第二号上有一篇题为《论回部诸国何以削弱》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计五十年来,由鸭苏劣地爹士蒲地十唔(译言,意为全权无限刑威独擅)之国,无不或弱或亡者,其何故哉?夫国之易治者,莫如君权之独擅也,莫如民族之顺命也,而竟受制于英法之议院,有识者可以思矣。”
“中华民族”的含义
在我国,中华民族大约是本世纪初才出现的民族称谓。最初用来称呼汉族,但很快就用来作中国各民族的总称。赋予这种含义,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整体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中华民族的整体不可分割性,是在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的长达两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在古代,自秦汉至清朝,无论统治民族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都推行民族压迫政策,而整个中国还没有遇到任何来自中国以外的对立与威胁,表现出来的是中国各民族在形成统一国家过程中和平相处与兼并分裂斗争的交错。尽管各民族在统一国家中不断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分布特点等许多方面的共同联系、相互依存。但民族压迫所造成的隔阂和发展的不平衡,仍掩盖着各民族的整体和不可分割的实质。历史上形成了大汉族主义,强调华夷、蕃汉之别。中华一词大约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直到孙中山在1905年建立同盟会时,作为民族称谓,都是指汉族和汉文化而言。
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一方面在西方人眼中,中华民族是一个与之完全不同的民族;另一方面,中国各族人民在反侵略斗争中逐渐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与瓜分,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命运休戚相关。经过反帝革命的长期实践和革命家与理论家的逐渐阐明,中华民族这个客观存在,终于由长达数千年的自在发展,被中华民族提高到自觉的民族觉悟。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民族的总称这一科学的民族称谓,就得到了确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阐明了中国近代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必须最广泛地团结各族人民,“对外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求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平等”(***《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在***的其他许多论著和党的许多重要文件中,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同义词,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总称。
人们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中国古代无此词,只用“族、族类”等形式来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含义。西方印欧语系各种文字的“民族”一词,多源于希腊文ethnos,意即依靠历史、语言或种族的联系而被视作整体的人群。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借用汉语文的“民”、“族”两字翻译西方语言中的Nation一词,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随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而被普遍使用。民族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或泛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等),或作为一个区域内所有民族的统称(如美洲民族、非洲民族、阿拉伯民族等),或作为多民族国家内所有民族的总称(如中华民族)。狭义的专指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斯大林于1913年给民族下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目前,全世界约有大小民族2千多个,其中中国有56个,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民族大团结
在中国,除汉族以外的其他各民族的统称,即人口数量上占少数的民族。具体包括已识别的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55个少数民族及一些未识别的民族。总人口约12333万,占全国总人口的9.94%。
中国各民族的总称。“中华”一词,与“中国”、“华夏”相通,兼有族名、国名等多重含义。历史上曾专指汉族,至近代,用以指称包括历史上居住于当时中国境内的一切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民族识别,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和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等55个少数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59亿人,占总人口的91.59%。少数民族10643万人,仅占总人口的8.41%。从分布来看,汉族聚居中原,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56个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
指历史上存在过的而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的民族,或将资本主义以前的民族,包括原始社会的民族、奴隶社会的民族和封建社会的民族,统称为古代民族。“古代民族”的提法是相对于“现代民族”而言的,通常是按照古代史和现代史的分期来划分的。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带有该民族特点、反映该民族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通常是指精神文化方面,主要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当民族共同体在人类历史上形成并区别于其他各种人们共同体的类型以来,文化总是表现为各不相同的乃至千差万别的民族文化。任何文化与文化创造都是以民族与民族社会为根基的,没有民族社会生活的沃土,文化便无由生根。文化使民族与民族社会得以形成,为它提供最广泛的物质和精神以及其他方面的基础,并以其整体的内部结构和完整的外部面貌执行民族区分功能。在民族文化的内部结构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背景,阶段、阶层、等级、各种利益集团以及语言、宗教等等,都可能导致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但只要一个民族或民族社会仍然存在,它就总会具有某种共同的民族文化。
亦称“民族起源”。指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产生的时间及其在产生前的发展过程,亦可指某个具体民族的起源与形成过程。民族并不是一有人类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人类最早的社会团体是原始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才结成稳定的集体——氏族。当时,最现实、最方便的纽带是血缘关系。几个亲属氏族又结合成部落。二次社会大分工破坏了氏族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在更大规模上以地缘关系结合成规模更大的共同体——民族。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关于民族的形成时间,由于国内外学者对“民族”一词涵义理解的不同,主要有4种不同的意见:①原始社会形成说。认为民族形成于原始社会。②奴隶社会形成说。认为民族形成于奴隶社会,或比奴隶社会稍早的军事民主制时期。③封建社会形成说。认为民族形成于封建社会。④资本主义社会形成说。认为民族形成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在此以前不存在民族。
①指构成一个民族所应具备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这4个基本特征。每一个基本特征都具有特定的内容,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和民族自身形成发展中的原因,各种特征具体在每个民族中的表现程度是不同的。②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特指从民族角度出发或带有某种民族特点的经济。从它的内涵来说,具有民族与经济两重因素。它并非是民族与经济两种现象或概念的拼合与相加,它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在民族共同经济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概念。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经济联系与经济生活。因此,任何一种民族经济必然具有与本民族自身相联系的某些特点。在中国,过去一般多指少数民族经济。历史上,由于国内外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的经济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一直把大力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作为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因受另一民族影响而丧失了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的一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根据民族同化的原因、手段、过程、性质,分为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两种类型。强迫同化,是指丧失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文化和特征的变化过程,是用强制手段,即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自然同化,是指各民族在长期交往和相处中,互相影响,如生产劳动、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审美意识等等都极其自然的发生变化,甚至改变了本民族的特征,在自愿选择、自然适应的过程中变成了另一个民族的现象。
①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自然的、缓慢的历史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②指比较落后的民族(或其一部分)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文化交流中,因受先进民族影响而逐渐丧失本民族特征,与先进民族融为一体的社会现象,即“自然同化”的现象。
指各民族之间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民族差异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随着民族和民族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但是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只要有民族存在,民族差别也必然存在。
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关系的总和。是一个具有社会学与政治学含义的广泛概念。在复杂的社会机体中,各种社会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及其他各社会集团之间的各种物质的、政治的、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等等)是相互交错、互相制约的。一般地讲,由于社会制度和所实行的政策不同,民族关系也随之具有不同的本质和内容。从历史发展看,民族关系的发展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趋势:①在私有制和阶级社会条件下,由于剥削阶级中的反动统治集团为了维护他们的反动统治,总是挑起民族纠纷,唆使各民族互相残杀,以实行其民族压迫剥削政策,这就造成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不平等、不团结的关系;②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剥削阶级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度,铲除了产生民族压迫的物质基础,民族间的关系基本上变为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已经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形成了团结、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它是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只要民族存在,就会有族际社会,也就必然产生民族问题。因为民族特点本身在使人们区分为不同民族群体的同时便包含着形成民族问题的内部机制,民族特点导致民族差异,民族与民族差异的存在产生出不同的民族问题。而且,民族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存在,民族差异的持久性也将使民族问题长期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与时代背景下,民族问题的表现形态和内容不尽相同而已。如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民族剥削、民族奴役、民族纠纷和民族斗争是阶级社会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在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消灭了剥削阶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铲除了民族压迫的根源,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仍然存在,并成为其他民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民族聚居区
针对民族杂居、散居而言的,指同一民族比较集中居住的区域,可以理解为民族共同地域。这是构成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聚居区,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间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在一个民族聚居区里还杂居、散居或聚居着其他民族。从而形成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现在的民族自治地方就是在民族聚居区的基础上建立的。
民族自治地方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据1990年统计,我国已建立了154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旗)。基本形式有三种:①以一个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如西藏自治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②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双江拉祜族布朗族佤族傣族自治县;③以一个较大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其中包括级别不同的若干较小规模的其他民族聚居区而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又包括有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等。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民族自治地方,都有一定数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这是历史发展形成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自治地方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3%,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源头新探
考古发掘证明,金沙江南侧楚雄彝州元谋盆地的元谋猿人,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原始的人类。元谋人的子孙远古时迁往我国西北地区,及至夏、商、周、秦、汉以后,被称为戎或羌戎。“羌戎”一名,是汉文典籍对藏缅语族(藏语支、彝语支、羌语支)各族的统称。羌和戎在汉文典籍中,有时单称;有时连称;有时称羌、巴戎、巴氐;因其多居西境而称为“西羌”或“西戎”或“羌戎”。自甘、陕往西迁达今南疆塔里木盆地有婼羌、葱茈羌、白马羌、黄羊羌等等;经河南往东迁,晋南有“骊戎”;达山东有齐姜:“齐、吕、申、许由大姜。”河南临汝县在春秋时有“戎蛮子国”,明代尚遗“蛮城”;湖北在春秋时有“卢戎”;湖南洞庭湖在唐代尚可听到“羌笛”;今湘西泸溪县在唐代还可听到“羌戎讴”。西北羌戎,已融合于当地维吾尔等族,甘、陕、晋、豫、鲁的羌戎先进之后成为汉族,鄂、湘羌戎多融合于当地汉族、苗族,一部分成为今土家族的主体。春秋时西北甘、青羌戎遗裔又迁入其祖先居住地金沙江两侧滇、川、黔,成为今彝族。
据考证,羲、炎、黄、夏、周、秦是“西戎”,商是“东夷”。及至夏、商、周时,西戎、东夷、南蛮、北狄中的先进部分逐渐融合成汉族。先有“四夷”,后有“华夏”。华夏者,乃由“四夷”中的先进部分融合而成的人们共同体也。当时的汉族只是少数民族,而“四夷”遍布中原及其四境,先秦是戎夷当政。自汉代起,汉族才开始当政。到东汉永和时,镇压“五陵蛮”的五陵太守李进才首次提出“汉人”这个名称。
在中华文化中,羌戎的贡献是巨大的。所谓“文起羲、炎”,“稽古羲、黄”,“炎、黄子孙”,无论从文化上或血统上说,早先是羌戎,然后才是汉族及整个中华民族“华族”。“西戎”或“羌戎”的遗裔藏缅语族(羌语支、藏语支、彝语支)才是羲、炎或炎、黄的嫡出子孙,其文化特点则多是由彝语支(彝、白、怒、纳西、哈尼、傈僳、拉祜、土家……)继承下来,更多的则是由金沙江两侧滇、川、黔土著彝族所保留。
中华民族不能通称为炎黄子孙
现在我国的兄弟民族,无不以作为中华民族一员为荣,乐于称自己为中华民族,但对被称为炎黄子孙颇有反感,这种民族感情应予以尊重。
无论是汉族还是其他中国各民族,其祖先来源是多元的。
因此,炎黄子孙与龙的传人一类名称,既不能作任何单一民族的称谓,更不能用来作整个中华民族的称谓。
因此,我们要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与正式的文件中,在认真的科学著作中,将中华民族与中国各族人民作同义词使用,而与炎黄子孙在含义上加以区别。在科学上,在现代汉语中炎黄子孙不是民族的称谓。鉴于“炎黄子孙”一词,今天在港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有积极作用,此词在个人署名文章、一般性谈话或宣传中,仍可沿用。
炎黄子孙说炎黄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氏,为少典之子,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二十六世纪中叶。传说他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居于轩辕之丘,因此名字叫轩辕。公孙是他的本姓,后因长期居住姬水,便改姓姬。
轩辕氏生活的时代,神农氏的权力已开始衰落。各诸侯国家互相侵略攻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无力征讨。轩辕便努力习用干戈,以征伐那些对神农氏不臣服纳贡的诸侯。当时有炎帝(一说神农氏即为炎帝)想侵凌诸侯,诸侯都归属轩辕,于是发生了轩辕和炎帝的战争。与炎帝族在河北怀来县内的阪泉进行了三次大战,终于打败炎帝族,从此轩辕的势力就进入了中部地区。
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是南方蛮族中一股强大的势力。它由9个部落联合而成,每个部落又有9个兄弟氏族,蚩尤就是这81个氏族酋长的首领。他们勇悍善斗,势力强大,不服轩辕氏。轩辕在打败炎帝族之后,便与九黎展开了一场大战。结果蚩尤战败被杀,九黎族分崩瓦解。从此轩辕被各诸侯尊为天子,取代神农氏称黄帝。
黄帝一生努力使中国境内各氏族部落初步统一起来,并且初步开拓了中国的领土疆域。他的足迹东至大海,曾登临丸山和泰山;西至陇西,曾登空桐山和鸡头山;南到长江以南,曾登湖南的湘山;北逐荤粥(匈奴),并在釜山与诸侯合符契圭瑞。他征服了不顺从的和作乱的诸侯,使中原的各氏族逐渐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族的形成基础。
尽管汉族在起源阶段,各氏族部落集团原来各有其祖先神话,奉祀着不同的祖先神与天神,但当夏、商、周三支主要来源形成华夏雏形时,就以黄帝为共同祖先。到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已形成为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并形成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各学派都在将原来不同来源的祖先神与天神归纳成同一来源的祖先系统和东南西北中五方之帝。这些学派有共同点,即认同和尊周,也有不同点,即各以所在的地区与诸侯为中心来构成其统一的学说与神话系统。这就是先秦神话关于华夏来源既有基本同一,又有许多矛盾的原因,不过华夏与四夷五方之民,都认为是黄帝与炎帝的子孙。
以黄帝为始祖,把黄帝看成中国统一的象征的渊源非常古远。《国语·鲁语上》、《礼记·祭法》都有记载。按照《帝系》的说法,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因此商、周当然都是黄帝的后裔。
更有趣的是,《帝系》还归纳出黄帝与炎帝都是少典之子,黄帝姬姓,炎帝姜姓,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而周的始祖母姜嫄是帝喾的元妃,商的始祖母是帝喾的次妃,商周同出帝喾。
到了春秋战国,南北诸侯不论是诸夏还是被认为是蛮夷的各国,都称自己出自黄帝一系。所以太史公在《五帝本纪》中感叹:“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可见到汉初,以黄帝为统一的祖先的民族意识已流传甚广。
在少数民族中,自古也有奉黄帝为始祖的认同传统。《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在匈奴人中没有这样的传说,史记不会如此记述。当然,匈奴人的来源肯定是与当时的汉人不同的,这种传说却反映早在西汉初叶匈奴人认为自己的祖先和汉人一样高贵。后来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刘渊是个文武兼备的全才,他并不反驳出自夏后的说法,并奉刘邦为其立国之祖,国号称汉。类似记载很多,反映了少数民族与中原汉人认同的表现。考古与文献都证明其民族起源与中原汉人不同,在形成民族的过程中却吸收、融合了不少汉人成分。其他许多南北民族的祖先传说,多与被纳入三皇五帝系统的天神与祖先神有渊源关系,而各种关于三皇五帝的说法,又都与黄帝有密切关系。
炎黄子孙身上的三项印记
相传“炎”是我国古代陕西岐山东面的一个部落,称为炎帝族,炎帝姓姜,号神农氏。黄帝是我国陕西北部一个部族的领袖,号轩辕氏。从尧舜时期起,中国人就尊炎黄为始祖,自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其实,根据近些年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我们中华民族主要是由上古的四大族属集团发展融合而来:黄河流域以至整个北方,主要是炎黄集团(或称华夏集团);淮河流域和东部是东夷集团;两湖以至西南是苗蛮集团;东南(两广、闽浙)是百越集团。我国现代各族人民的细胞中都有这四大族属集团的基因群,只是频率的多少有差别,这四种差别也表现为体征上的差异。
这里列举三项体征,内眦褶、青斑和铲形门齿,就是大量地出现在北方和东部人民,主要是汉族人民的体征。
内眦褶在眼的内角处,由上眼睑微微下伸,遮掩泪阜而呈一小小的皮褶,旧名蒙古褶。白种人和黑种人均无此特征;我国北方人中80%—90%有此褶。
青斑主要出现在新生儿屁股的骶部,也可在其他部位。常是一块到几块颜色呈淡灰到青灰色的斑块。一、两岁后渐渐退去。据人类学家观察统计,此色斑在白种人和黑种人的新生儿中出现率极低,仅偶有所见。我国南方人和少数民族中出现率也很低,而东部和北方新生儿中出现率为90%—100%。
铲形门齿主要是指上颌的两只中门齿的形状。门齿靠舌的一面(舌侧)两边缘翻卷成棱,中间低凹,像一把小小的铲子。铲形门齿白种人的出现率为8.4%,黑种人为11.6%,我国现代人(主要是汉族)为96.2%。有趣的是,我国讫今发现的化石人类,这两枚门齿几乎没有例外地都是铲状的。关中、山东和上海等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骸,此门齿的出现率也接近现代的中国人。
从人类学的研究判断,我国北方和东部人民(主要是汉族)的族属特征的大多数遗传基因来自于上古黄河流域的炎黄集团,上述三项体征在北方和东部人民中出现率之殊高,显示着这三项体征可能是从上古炎黄集团传递而来。其中铲形门齿一项则应追踪到旧石器时代的远祖,但无疑也是炎黄祖先的体质特征之一。
华夏人的始祖在哪里
作为“龙的传人”的炎黄子孙,现在究竟有多少?从近年来海内外各种统计数字看,已经有十二三亿人了。这么多“龙的传人”的始祖到底是哪两位呢?他们是在什么地带结为夫妻并繁衍子孙的呢?据唐代司马贞辑述的《三皇本纪》说,男的是“蛇身人首,有圣德”的伏羲氏,女的是“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的女娲氏(蛇身是龙身的前身)。《淮南子》和纬书中把这男女两位称作“三皇之首二皇”或“三皇之首二神”。他们在古成纪地区(今甘肃天水秦安境)结合后,才一代代繁衍出了这数以亿万计的“龙的传人”。东汉武梁祠石室书像中,蛇身人首的伏羲女娲交尾生子图,正是“龙的传人”的始祖神像。
成纪是甘肃最早见于史籍的地名。成纪正由于传说中伏羲氏孕“十二年”生于此而得名(《路史·后纪·太昊上》)。所以成纪一贯有“羲皇故里”之称。据说,现天水渭南镇的卦台山是伏羲画过八卦的地方,现秦安县的凤尾树村是女娲诞生的地方。据《水经注·渭水篇》载,秦安县北山上自古就有女娲祠。又据方志载,天水市卦台山自古就有伏羲庙。古人在这一地带为伏羲女娲建祠立庙,正说明他们是一直把伏羲女娲当作自己的始祖神来祭祀的。又据《御览》云:“仇夷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仇夷山即甘肃省成县的仇池山。伏羲氏如果生在这里,仍然不出今陇南天水地区。
图腾一名源于中华
图腾一名,中西学者多认为源于印第安人,往往引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谓为北美印第安人的土语,意思是“他的亲族”。而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指出:“图腾一辞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以前我国学者很少去深入地追本溯源。
原来,图腾是中华民族上古时代的一支原始氏族的称号,以后传播到四方,然后于近代又回流传入我国。这同指南针一样,是中国所发明,远传于西方,然后在西方大力改进后,又流传回我国。图腾本系饕餮的翻音,饕餮氏是戎夏族的一个分支。后来,饕餮氏在与其他各氏族争夺肥沃的中原的时候,遭到失败,部落分散,分别向四方逃避和迁徙,从而把饕餮的族徽也带到各地,甚至远布于印度支那半岛,南洋群岛以及南北美洲,形成了图腾的名称。饕餮的图像,被广泛运用于衣饰、文身、器物、住房、舞蹈和墓葬、祭祀等方面,演化为多种多样装饰图案,具有威慑敌人、辟除邪魔之含义。佛罗沙《东亚美术史》称:饕餮为太平洋沿岸民族厌胜辟邪共同之标识。法国人类学家李维·史特劳斯指出:中国商朝铜器祭皿上的饕餮纹和玛雅人蛇形神的面具简直相同。了解黄色人种的祖先发祥于中国大陆,对其图腾相同或相似就不难理解了。
古代的巨人部落
《史记·周本纪》中说,后稷的母亲姜嫄,在野外曾见到过巨人的足迹,她因践踏了巨人足迹而生后稷。同样的内容,首先见于《诗经·大雅·生民篇》,这大概是中国有关巨人的最早记载了。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吴国讨伐越国,攻占会稽后,得到了“骨节专车”。吴国人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长的骨节,便派使节去请教学问渊博的孔子。使者见到孔子,并不直接说明来意,而是首先问孔子:“什么(人或动物)的骨头最大?”孔子说:“当年大禹召集群神(各部落首领)在会稽山聚会,防风氏迟到。大禹一怒之下便杀了他。防风氏的大腿骨节正好与车一样长,这便是骨头中最大的了。”
使者又问防风氏部落的历史,孔子告诉他:防风氏这个部落,在舜、夏、商时称为汪罔,在周时称为长翟,现时叫他们大人。使者又问:“人最多能有多么高?”孔子回答说:“僬侥氏高3尺,是人类中最矮的了。最高的人不过是他们的10倍,就算是人高的极限了。”吴使者听了孔子的这些话,无限敬佩地说:“您真是个了不起的圣人啊!”
从孔子的这段故事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两点:①自虞舜至春秋时期,我国一直有一个巨人部落或巨人种族存在着,但到了孔子时代,已经有许多人不知道这件事了。可见这个种族的发展越来越不兴旺。②根据孔子的推测,防风氏的身高最多是僬侥氏的10倍。僬侥氏是3尺,防风氏最高是3丈。春秋时期的尺较小,又很不固定,大体相当于16厘米左右。我们就以一尺为16厘米计算,三丈就是4.8米。这样的身高,在今天看来,确乎是超巨人了。
春秋之后,这种巨人虽然仍有踪迹,但似乎已远离人口较多的地区,只在深山密林中出没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下令收集全国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销毁,并用这些青铜重铸了各重达34万斤的12个铜人,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但是,秦始皇为什么忽然想起来要铸12个铜人呢?据《汉书·五行志》解释:这是因为秦始皇26年,曾有12个“大人”出现在临洮。这些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秦始皇就是从这突然出现的12个“大人”得到启示,所以才想到要铸12个巨大的铜人以威示四方的。
至于新莽时期的那位“轺车不能载,三马不能胜”,“以铁著食”的巨无霸,虽可称为巨人,但与巨人群体无关,我们可以暂且不论,只把他当作一个特例来看待。
另据《新唐书·东夷传·新罗条》载:唐朝时与新罗国境相接处有一个巨人部落,被称为“长人国”。“长人者,人类长三丈,锯牙钩爪,黑毛覆身,不火食,噬禽兽,或搏人以食;得妇人,以治衣服。其国连山数十里,有峡,固以铁阖,号关门。新罗常屯弩士数千守之。
古代中国境内的黑种人
古代中国境内生活着许多黑种人,这在古书中有记载。《古本竹书纪年》载:夏“后劳”3年、“后泄”20年,先后有“九夷”、“六夷”来朝,这“九夷”和“六夷”中都有“玄夷”。玄者,黑也。“玄夷”即黑色之夷。
《山海经》列举了若干黑人部落的名称,如不死民、枭阳国、雨师妾、厌火国、劳民国等等。
古代中国境内的黑种人,卷发,口阔,身材短小,皮肤暗褐。周秦以后,把他们统称为“僬侥”或“僬侥氏”。僬侥或作周侥,都是朱儒的音转。僬侥者,矮黑人也。《国语·鲁语》:“仲尼曰:‘僬侥氏长三尺,短之至矣’。”《列子·汤问》:“僬侥国,人长一尺五寸。”显然言过其实,但体形短小却是真的。
古代中国境内的黑种人,并非土生土长,他们是在漫长的岁月中,从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印度次大陆逐渐迁移过来的。直至如今,与我国山水相连的越南和印度,以及我们的近邻菲律宾、马来西亚、安达曼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日本,还有为数不少的黑种人在那里劳动生息。黑种人迁移中国境内的活动可以从《后汉书》的记载中看出点蛛丝马迹来。
中国境内的黑种人,由于不断同其他民族融合,人数渐渐减少。但是直到三国和唐,在皖南的黄山和湖南的道州还有他们的遗类,他们分别被称为“短人”和“矮民”。当时朝廷常常将他们征贡来充当奴隶或梨园小丑。
我国的黑种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失了,但是他们的种族特征却顽强地留给了后代子孙,特别是在南部中国居民身上更为明显。
中国的吉普赛人
据学者研究表明,在甘肃省永登县薛家湾还有以算卦为业、流浪为生的被称为中国“吉普赛人”的居民。据考证,他们是在元代从波斯来的吉普赛人,当时叫“罗哩”。吉普赛是英语国家对他们的称呼,而罗哩是波斯人对他们的称呼,是最早见于记载的名称。
吉普赛人原住印度北部,本名多姆人,是一个能歌善舞但社会地位很低的民族。公元10世纪后,由于突厥人的入侵,他们被迫离开印度,迁入波斯。13世纪蒙古西征后,又先后迁西亚、俄国、东欧、埃及和西欧等地,一部分迁徙到中国。《元史·成宗纪》载:“大德六年九月,中书省臣言:‘罗哩等扰民,宜依例决遣置屯田所’”说他们“扰民”,因为他们爱流浪,生活习惯和谋生手段与定居居民不同。又因为他们属于“色目人”,地位较汉人高,难免仗势扰民。因此,元政府强迫他们务农定居。吉普赛人在欧洲多遭歧视和迫害,元代只是禁止他们“扰民”、“为民害”,这同元代对色目人的优容政策有关。
明代秦宏为秦州(今甘肃天水市)知州,他说:“秦州有罗哩户,汉人不与通婚姻,自相嫁娶……予访得清水、秦安等县,亦有罗哩,乃移文各县,令其共为婚姻。”这和永登县吉普赛人婚俗相同,连其算卦的职业,也和世界各地的吉普赛人一样。足以证明他们是元代罗哩的后裔,是真正的吉普赛人。
唐代长安的西域人
唐都长安居住了大量西域人。其中有少数民族政权遣送的人质、代表、逐利通商的商人、传道说教的异教僧侣以及北朝西域人的后裔。北朝西域人的后裔基本汉化,可以不论。其他几类理应留恋本土,不恋客居。但事实上,在唐代,这些西域人竟有许多不愿归者。
最典型的是尉迟胜父子。尉迟胜本是于阗王珪的长子,年少继承了王位。他曾作为人质到长安朝见玄宗,后娶李姓宗室女归。天宝14载,唐朝爆发安史之乱,胜本命弟弟尉迟曜行国事,自己率兵5000赴难。于阗国人担心他一去不复返,不愿他走。于是他将自己的小女儿留下作为人质,然后率兵东进。安史之乱平息后,肃宗封他为骠骑大将军、毗沙府都督、于阗王,令其还国。但胜本坚决要求留守宿卫,并请以本国王位授予弟弟尉迟曜,肃宗从之。胜本逐渐定居在长安,大兴林亭。
20年后,尉迟曜遣使上疏,称“自有国以来,历代都是嫡子继承王位,兄胜既让国,请传胜之子锐。”德宗即令尉迟胜之子尉迟锐回国袭位。但尉迟锐也坚决拒绝,说:“曜久行国事,人皆悦服。锐生于京华,不习国俗,不可遣往。”尉迟胜、锐父子,宁可放弃统治权,也要留居长安。
疏勒王斐纠同样如此。明初,纠作为人质来朝拜高祖,以后竟留居长安不归,其子孙并入京兆籍。还有西域使者及安西、北庭奏事者,因安史之乱,归路断绝,留居长安。他们在京师娶妻生子、买田宅,举质取利,安居不欲归。后来政府因供给困难(政府以宾客待之,花费巨大),劝他们还国。宰相李泌说:“岂有外国朝贡使者留京师数十年不归者?今当借道回纥,或自海道,各遣归国。有不愿归者,授以职位,给俸禄为唐臣。”结果,4000多人没有一个愿意归者。
这些历史现象说明唐朝社会物质文明发达,对于落后地区、国家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处于落后状态的西域人仰慕京师,留恋长安,则是一种要求开化、向往进步的表现。它比占山为王、固步自封更具先进意味。
  “汉”含义的历史演变
“汉”作为事物名称最早是表示我国中部的一条大河,即今天的汉水。《诗经》中已经屡次提到这条河。如“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周南·汉广》)由河流的名称又引起了许多地理上的称谓,如汉中、汉皋、汉阴等等。又由地面的河流联想到天上的银河,遂把银河也称为“汉”或“天汉”。《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蓝亦有光。”这同把银河称为“河”、“天河”是一个意思。后来,天河也合称为“河汉”。
秦朝末年刘邦入关灭秦,项羽封他作汉王,封地在汉中一带。后来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汉王朝,“汉”遂从一个局部的地区名变成了国名。当时外族人称中国人为汉人,据说“好汉”这个词,就是来自匈奴人对勇武的汉人的称呼。因为汉朝人称汉人,语言称汉言,汉末僧人翻译佛经,常以“汉言”与“胡音”(指梵语)对照。
随着汉王朝的瓦解,作为国家、人民、语言名称的“汉”被新的朝代名取代。以语言而论,晋人译佛经,每以“梵言”、“晋言”对举,隋人则称“隋言”,唐人则称“唐言”。不再用“汉言”这一称呼。
但是唐代人有时候却不用“唐”而仍用“汉”来自称。如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等。梵语称中国为cina(“秦”的译音),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音译为“至那”,意译为“汉”。如卷十二载:朅盘陀国自称“至那提婆瞿呾罗”(cinadevagotra),玄奘译为“汉日天种”。据传波刺斯国王娶妇汉土,路经此处,与日神相遇而有娠,立国于此,故自称“汉日天种”。
“波刺斯”是萨桑王朝统治下的波斯国名,其年代相当于中国曹魏至唐初,这时中国的政权已不是汉朝。唐高僧慧苑在其所撰《华严经音义》卷下中说:“支那,此翻为思维,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制作,故以为名,即今汉国是也。”《大唐西域记》等对cina一词的译法,表明唐代已有以“汉”作为中国代称的倾向。
金朝首先把“汉”作为正式的族名冠于汉族。这是因为金是另一个民族的政权,为了明确区分两个民族,他们把宋政权统治下的人民称为“汉人”。元朝继承了这种称呼。但是元代“汉人”这一概念与今天“汉人”的概念内涵不同,元代分人为四等:一、蒙古人,二、色目人,三、汉人,四、南人。当时“汉人”既包括汉族人,也包括契丹、女真、高丽等族人。“南人”则指南宋遗民,实质上也是汉族人。但是“汉人”的主体是汉族人,这一概念逐渐巩固下来了。清朝建国后,又面临金朝、元朝的问题,既不能把汉人称为“明人”,于是就仍称为“汉人”。在元代和清代,“汉文”、“汉语”的名称也有了。因为元代蒙古族、清代满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至此,汉族、汉语、汉字的名称便比较地固定下来了。民国时申明,汉、满、蒙、回、藏是民国的五大民族,以他们为代表的“五族共和”表示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概也只是在“五族共和”之说倡导以后,“汉人”才正式改称“汉族”。
南北朝时,人们还用“华言”这一名称来称呼汉语。这在当时是一种很自然的事,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又称“中华”、“华夏”。但由此而来又逐渐地滋生了一种错误的观念,似乎“中华”就是“汉”,“汉”就是“中华”,而把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排斥在外。这在反动统治时期,推行大汉族主义,歧视、压迫少数民族的情况下,更是变本加厉。解放后,中国共产党重申党的民族政策,反对大汉族主义,兄弟民族一律平等。以“汉”为“中华”的倾向被克服,于是“汉”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大一个民族的名称,便正式确定下来。
什么是民族识别
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民族成分的辨认。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落实民族政策的一项基本工作。在旧中国,由于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族成分不能确定。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旧中国民族成分和族称混乱的状况,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自1950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科研队伍,对全国提出的400多个民族名称进行识别。1983年,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成分。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50年到1954年,经过识别,确认了38个少数民族。其间,除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朝鲜、满、瑶、黎、高山等民族早已被确认外,其他被确认的少数民族有壮、布依、侗、白、哈萨克、哈尼、傣、傈僳、侗、东乡、纳西、拉古、水、景颇、柯尔克孜、土、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鄂温克、保安、羌、撒拉、俄罗斯、锡伯、裕固、鄂伦春等27个民族;
第二阶段是从1954年到1978年年底,确认了土家、畲、达斡尔、么佬、布朗、讫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为德昂)、京、独龙、赫哲、门巴、毛难(后改为毛南)、哈巴等16个少数民族;
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7年。1979年确认了基诺族为单一的少数民族。至此,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基本完成 。
我国有哪些民族工作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务院管理民族事务的行政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
依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发布的《关于民族事务的几项决定》的精神,国务院有关部委也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如教育部的民族教育司,文化部的民族文化司,商业部设有民族贸易处等。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等机构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分别设立了民族委员会和民族宗教委员会等民族工作机构。在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协机构也设有机关的民族工作部门,履行相应的职责。
什么是民族聚居区
民族聚居区就是同一个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
共同的地域是每个民族的特征之一,也是民族繁衍生息的自然条件。因此,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其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在我国,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的局面,但在一个民族聚居区内,也往往杂居或聚居着其他人口较少的民族。解放后,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就是在一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基础上建立的。
什么是民族杂居区
民族杂居区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民族交错居住的地区。
民族形成以后,由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长期交流,友好往来,以及国内外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原因,各民族在历史上自愿或被迫出现过多次的迁徙、流动,流动中又交错穿插,造成了各民族的交互聚居、杂居、散居的状况。在我国,一个民族完全居住在一个地区的情况极少;一个地区只居住一个民族的情况是没有的,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世界上不少国家或地区也是居住着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民族。
中国人的容貌特征
据我国17个省近万名成年人体的调查,我国人的容貌特征是:
身材中等,肤色浅黄;头发较黑而发形较直;眼色多呈深褐,多数人的眼睛为“丹凤眼”;鼻子中等宽、鼻梁中等高或偏扁平;颧骨很突出,面部相当扁平;整个嘴部不向前突,嘴唇不厚不薄;身上体毛稀少。
但不同地区的人容貌不完全相似。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人眼睛开度大,眼皮有一两条横纹;北方人则“丹凤眼”较多见。东北、华北各省人的鼻梁较直;而华南人鼻梁软骨部向上翘的较多,鼻子也较宽。华南人上唇厚10毫米以上者超过40%;而华北、东北人嘴唇较直立。我国人以卵圆形的脸形最多,但南方人菱形和五角形脸略有增加。
中国人智商最高
美国有关人口研究专家认为,中国人的智商大大超过欧洲人、美国人和日本人。
专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在建筑师、物理学家、博物学家等专家中,智商都以美籍华人为最高,美籍日本人次之,美国人则最低。
在其他10个行业智力测验中,也有8个行业美籍华人超过美国人的智商。只有律师、牧师2个专业略低。
专家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中国人的智力优势在于:一、中国儿童智力开发具有极大潜力;二、中国汉字认识的独特方式比认识西方拼音字母有更多优越性;三、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对智力发展影响大;四、中国人有特殊推理技能。
上海人来自何方
当今上海有1334万余人,上海建县时仅30余万人,700年间增加1300余万人,远高于同期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这么多的上海人从何而来?
1291年上海建县时,仅有从华亭县分出的5个乡72520户,约30余万人。明中叶起,随着棉织手工业高度发达,航运渐开,商业繁荣,上海成为埠际贸易集散中心,各地来沪商人渐多。
清朝中期,“海禁”解除,海内外贸易复又兴盛,上海成为商业大港,商人中获利者久居上海,渐成旅沪商帮,较早的有来自福建泉州、漳州的闽商和浙江的宁波商。甚至遥远的山西商人因其善于经营银钱业,也在上海形成“山西帮”票号,鸦片战争前,上海本地人加上客籍人仅50余万。
五口通商之后,上海租界出现洋行、银行,广东商人纷纷来沪和外商自由贸易,成为上海开埠后最早的、数量最多的移民群。
1853—1862年间,太平军和清军鏖战于苏浙皖地区,逃入上海租界避乱的难民先后达10万余,事后部分人留居租界,成为苏浙皖籍人移民上海之先。60年代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局,从香港、广东等地招聘技师、技工、领班来沪;
以后福建的马尾船政局毁于中法战争战火,残剩设备和人员并入江南制造局,于是广东人、福建人大量来沪。
年上海辖区并未扩大,人口却从54万余增至82.5万,平均每年递增11‰。其中原有本地人口的年自然增长率估计为5‰—6‰,各种移民人口年增长率平均在5‰左右。
上海人口增长最快的是1890年至1927年,激增到264万余人,平均年递增32‰,同期全国人口平均年递增率仅为1.2‰,其增长速度为世界城市所罕见。究其原因是原有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提高到10‰左右,其余22‰仍是各地移民所致。这一时期正是中外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时期,《马关条约》后外国资本大规模输入;民族资本创建了杨浦、闸北、沪西、沪南工业区,这些都吸引着各地中小城镇居民、农村农民和灾区难民;同期间经历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南北军阀混战、五四运动、北伐战争等政治变动,大小官僚、富商豪绅趋于环境稳定的上海投资牟利,新旧文人、青年学子(包括归国留学生)也都来上海谋生立足。据20年代各地同乡会对迁沪人数统计,福建人10万余,广东人13万余,宁波人则有40万余,所以至1937年上海人口达到385万余人。抗战开始,虽然一度时间不少上海人逃往内地,但东南战区的各地难民又纷纷避居相对稳定的上海,使上海人口1942年增至391万余。1946—1949年期间,又有大批外地人口进入上海,1949年初达540余万。这时,市区人口几乎包括来自全国所有省市的移民,其比例依次是:江苏、浙江、广东、安徽、山东等,土生土长的本地籍人仅占15%(75万余),使上海成为中国最大最庞杂的移民社会。
建国初期,随着居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大批职工家属和农村移民来沪。同时由于生活的温饱和安定,使1951—1958年出生率达到37‰-50‰的历史高水平,新生了约200万小上海人。随着50年代末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人口迁居也趋向计划化,一度防止了城市人口激增。1958年江苏省10县400余万人划归上海市,使上海市人口突破千万,以后虽有出(支内、支农、干部下放、知青下乡)有进(干部、大学生调配、各种政策落实等),但上海户口的“价值”却日益增高,乃至除去国外,上海人极少愿往外迁居。从昔日的大流大动变成了少流少动甚至不流不动,这多少促成了上海人闭锁安逸、故步自封的心态。今天,如何既要保持上海城市人口的相对稳定,又要继续促进人口的流动,使社会充满活力,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新课题。
客家人源流说
客家人——孙中山先生
客家人原出自黄河流域,经过几次战乱而南迁,是汉族的一支系。究竟何时南迁,众说不一。有说是秦统一六国后派兵50万戍岭南开发南方时留下的。有说是东晋战乱以后陆续南迁的。有说是唐黄巢起义后南迁的。但大批南迁,应在宋末元初。文天祥率军南下,主力在闽粤赣,以丘文兴为参军,驻守镇平(今蕉岭县),他是丘氏在嘉应州(今梅州)的始祖。文天祥失败被俘后,残军分散各山岭,和当地畲族结好,安居下来。有的向西转,有的逃到台湾和南洋群岛。初步调查,全国有11个省市自治区有客家人,以两广、闽西、赣南为最多。清初有一大批人移居四川,现荣昌90%以上是客家人。计全国有客家人的县200多个,总人口在7000万到1亿,海外客家人也有700万到1000万人,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美报纸企业协会所出版的1969年版《世界年鉴》说,世界有100万人以上使用的语言共142种,客家方言居32位,稍多于罗马尼亚语,并说客家人祖先多系赵国人。中国历史可考的政治家、军事家,如文天祥、洪秀全、孙中山、朱德、叶剑英等都是客家人。
台湾人与大陆人
“我们的祖先是从唐山来的!”这句话,长时间以来在台湾民间父告子、子传孙,一代叮咛一代。
“唐山”,也有人写作“长山”,在本省人的意识中,并不是一个专属的固定地名,而是泛指地势多山的福建和广东。甚至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闽、粤两地是“唐山”,大陆上的其他任何地方也都是“唐山”;从大陆渡海来台的人,便不问籍贯,统统都是“唐山人”。
有人以为,过去台湾民间把外省人称为“阿山”,是具有不敬的含意在内,其实不然。懂得闽南语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在闽南,还是在台湾,一般总喜欢以“阿”的口语,作为对人的亲昵称呼,像阿福、阿花等等。以前大家叫荷兰人为红毛,叫法国人为西仔,更轻蔑地把日本人叫成四脚仔,却把来自唐山的同胞称呼为“阿山”,这种称谓,实在只有亲热的感情成分,而丝毫没有不敬的意味。
同样的道理,光复以后来台的“唐山人”,把比他们先来,已经在台湾落籍的“唐山人”,称为“本省人”或“台湾人”,实际上跟河北人、山东人、上海人、广东人等称谓一样,仅是用以表示籍贯的不同罢了。
现在所谓的“本省人”,指的是河洛人(亦称福佬人)、客家人以及土著的山地同胞。河洛人,是过去福建移民的后裔;客家人,则是广东移民的子孙。那么在大陆移民尚未到达之时便已定居于台湾的山地同胞,跟中华民族有没有血缘关系?凌纯声博士在《古代闽越人与台湾土著族》一文中认为:台湾的方位、气候、地形、物产和土迹等等,都与《盐海水上志》上所记的夷州相似。
台湾土著的文化特质,像干阑、崖葬、猎头、凿齿、木鼓、犬祭等,都与盐海郡的客家民族文化特质相类。
所谓安家民族,就是古代的越濮民族,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或原来的马来族。他们本来都是发祥于中原地区的炎黄后裔,后来居住于中国大陆沿海的,被称为百越;散处于西南山地的,被称为百濮。
中国政府的经略台湾,始于东吴。三国吴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春正月,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二人,组织一支万人船队,从浙江南部福建北部的海面渡海到夷洲。船队很顺利抵达夷洲,发现这里四季温暖,人民以农为主,还饲养牲畜。据古籍记载,在三国时期之前,大陆与台湾间已有过所谓的汉“夷”交往。
可是原属中华民族的这一支子孙,后来又怎么会跟中国大陆隔绝,而长期被人误认为“吐蕃”呢?那是人为的政治因素使然——两千年前的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彻底实行海禁,前后三次把东南沿海的百越之民迁移到内地,所以孤悬于海外的台湾,才跟大陆隔绝。居住在台湾的百越族后裔,当然也就跟本土有不同的发展过程了。
考察台湾与大陆的文化关系,最近又新添了很重要的证据:
台湾考古人员在台北县发掘出大量的唐代金器、钱币等古物,证明祖先最早渡海到台的时间至少可溯至唐代,比目前史学界的估计早了大约1000年,台湾地方史将因此被改写。
史学界一般认为台湾地区除了澎湖以外,大陆人到台湾是在明代中叶以后,在此之前史料只有零星的记载,且无法加以证实。这次台北县八里“十三行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唐代钱币、金器、银器、铁器、玻璃饰物、玉环等古物,被台湾史学家称为“台湾史上极具价值的重大发现”。
台湾的四大远古文化遗址也与大陆有关系。台湾原始社会文化遗址遍布于全岛各地及周围岛屿,而以台南、台中、台北诸平原、东海岸和布农人(又名布嫩)住区为最多,2000米以下的山地亦有发现。其中较知名的有属于旧石器时代的长滨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大岔坑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或金石并用期的圆山文化和凤鼻头文化遗址。
长滨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绝大多数是未经修整的石片器,然后是具有一面打剥的偏锋的砍砸器,也有少数是用较细材料(石英)制成的刮削器和尖状器。其形制与大陆南部许多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器没有什么差别,与湖北大冶石龙头和广西百色上宋村出土的砾石砍砸器尤其相似,这将有助于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原始文化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少数民族之最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已识别出的少数民族有55个。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300多万人。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只有2965多人。分布最广的是回族,散布全国各地。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那里居住着25个民族,其中白、傣、哈尼、佤、傈僳、纳西、拉祜、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独龙、崩龙、基诺族,是云南独有或只有极少数分散在其他省。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1 646 800平方公里。我国现在共有31个自治州,其中最南端的自治州是广东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在保亭县通什镇。在中华民族科学文化史册上,少数民族也写下了引人注目的篇章,创造了许多中国之最和世界之最。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面对法国传教士的蔑视,发愤写出了《割圆密率捷法》一书,独立研究出了具有世界水平的13个公式,为中国人民长了志气。受到世界许多学者重视的《突厥语辞典》的编纂者是维吾尔族的马合穆德·喀什噶里。我国第一个地球仪是元代回族著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扎马鲁丁创制的。我国最早的一部水利专著《河防通议》,是元代回族水利学家瞻思(沙克什)所著。我国第一部水利工具专著《河工器具图说》,是满族水利专家麟庆撰写的。元代维吾尔族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是我国最早的饮食卫生与营养学专著。
元代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所撰《农桑衣食撮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月令记述农事活动的农业专著。8世纪著名藏医宇陀·元丹贡布编写的《四部医典》,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重要遗产。蒙古族外科医生墨尔根是我国最早创造用冰冻麻醉法进行手术的人。赫赫有名的云南白药是彝族曲焕章发明的,彝族人民还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手榴弹——“葫芦飞雷”。明代云南昆阳回族人郑和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他的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闻名世界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清朝的满族人。被称为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的藏族的《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散文部分不算,单诗就有100万至150万行。我国第一部民族舞谱《纳西族东巴舞谱》,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图画象形文字舞谱,它与唐代的《敦煌舞谱》和宋代的《德寿宫舞谱》同为国宝。
我国少数民族在农牧业方面的贡献更是突出。不少农作物是由少数民族传入的,养马术和驴、骡等家畜也是少数民族传入的。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在中西交通史上立下过不朽的功绩,但它也是西北少数民族首先培育和饲养的。据考证,远在周成王时代,新疆和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的贡品单上就有骆驼。
有趣的少数民族的婚俗
布朗族婚俗
布朗族的婚礼一般都要举行三次,一般说来是头次婚礼简单,最后一次婚礼隆重。
第一次婚礼是在定情之后举行。当预定的婚期来临时,男方的亲戚朋友(一般是小伙子),带上鸡、肉、草烟、茶叶和米酒,把打扮一新的新郎簇拥着送到新娘家中,把女方的亲戚朋友请来吃一餐便饭,然后便在头人(现在由长者)的主持下拴线,即由头人、长者、亲友将一缕缕白线缠在新娘新郎的手腕上。有些地方不举行。从前,这种仪式由头人主持,主人要杀猪、宰鸡,将一个猪头和一只鸡送给主持仪式的头人。仪式在头人的主持下将一瓶酒、一碗饭和一碗肉放在寨桩前祭祀寨神。然后再去佛寺中拜佛,之后再认亲。这次仪式实际上就是男方认妻,女方认夫。仪式结束之后,新郎便可在女方家同新娘同居,生儿育女。但新郎白天仍然在自己的家里劳动生产。
举行三次婚礼的人,往往在生下第一个孩子时开始举行第二次婚礼。这次婚礼有杀猪备办酒席的,也有只杀一两只鸡请亲朋好友的,有些像汉族给孩子做满月一样,只是布朗人仍称它们婚礼。
男女双方同居之后,如果感情不好,举行过第一次婚礼之后,就不再举行什么仪式了。如果双方情投意合,感情很深,就必须再举行一次隆重的典礼,让新娘正式出嫁,到男方家去当媳妇。举行这次典礼时男女双方都应备办比较丰盛的酒席,请本寨乡亲及男女双方的亲戚欢宴。然后由一班青年人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新娘送到新郎家去。路上新娘应放声痛哭,用悲痛的哭声和自己的泪水来感谢父母的抚育之情。如若不哭,父母会感到伤心。新娘的痛哭声是对父母的一种安慰。新娘到了丈夫家后,即举行典礼。典礼仪式是庄严的。堂屋里摆着两张铺着蕉叶的圆形篾桌,桌面上摆着两段白布,两瓶米酒,两只煮熟了鸡。桌上礼物象征甜蜜幸福、成双成对、白头偕老,那对完整的鸡代表凤凰,是吉祥与美满的象征。长者端坐在正前方,新娘新郎一人伸出一只手按住桌沿,面对长者而坐。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从前是头人)也伸手按住桌子为新人祝福、祈祷,然后便在新郎与新娘的手腕上拴上两缕白纱线。老人们轮流着给新郎新娘拴线表示祝福。仪式结束之后便宴请宾客,有些人家还请歌手唱歌祝贺。这个仪式举行之后,婚礼才算真正结束。
哈尼族布孔人婚俗
不论是在繁忙的播种、收获季节,还是在平常的砍柴、放牧活动中,哈尼族布孔人男女青年都想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伴侣,他们把勤奋的劳动作为献给自己最心爱的人的珍贵礼品。
布孔人的青年男女,通过劳动、交往,二人相爱之后,女方便赠男方自己亲手织的,绣得十分精巧的布裤带;男方赠给女方一顶有花纹的桐油篾帽,作为双方的信物。接着,便由男方的父母请媒人到女方说亲。说亲要由男方的阿舅,寨子中的长老与媒人,提上酒肉,一起到女方家中喝酒订婚。在订婚仪式上,请来歌手唱“腊扣都”,表示从订婚之日起,男女双方都不允许第三者插手,若有违反,要受到谴责或惩罚。同时,双方协商给一定的彩礼,作为聘婚礼物。
姑娘要出嫁时,事先通知自己相好的女友,告诉她们某月某日要出嫁。到出嫁的前三天,女友们便邀约聚集到一起进行“篾沙尼”,即大家凑出糯米、肉、菜,到出嫁的姑娘家吃团聚饭。煮好的饭菜要密藏起来,不能让小伙子们知道,如果被他们发现,他们就要把甑子饭端去吃掉,她们又得重煮。在姑娘们吃团聚饭时,作祟的小伙子把燃烧着的干辣椒,偷偷放在墙洞里,熏得姑娘们边吃边打喷嚏,惹得小伙子们哈哈大笑。
夜幕降临,吃过饭的姑娘们,依依不舍地陪伴着即将出嫁的姑娘,如诉如哭地唱起来。新娘唱道:
从小我们在一起,
再过两天就分离。
我像一只鸟啊,
怎能离群远飞去。
女友唱道:
姑娘长大总要出嫁的,
这是你一生的大喜。
你虽然要到远方去,
我们心中牢牢想着你。
到办婚事的前一天,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都要邀请到男女各方的寨子里。男女双方的厦子前,架起四棵树杈子,用金竹编制成的大篾巴盖顶,用翠绿的树叶做墙,临时搭成一个“青棚”。“青棚”前栽上两棵树杈,上面挂着两大株白株栗树枝。布孔人称白株栗树是吉祥树,挂上它象征吉祥如意,子孙满堂。亲朋好友就在“青棚”内闹喜。
结婚这一天,男方到女方接亲。接亲的人要请三对年轻夫妇,三四个姑娘,一个小伙子,以及阿舅、阿娘、媒人,以单数为宜,一同前往。敲起芒锣,吹起唢呐,带上一对刺绣得精致美观的带子,一只四方形的木箱,一个平底的背篓。背篓里装着酿好的米酒和舂好的糍粑。一路上吹吹打打,喜气洋洋。到了女方的寨子前,要尽情吹打,以示迎亲的人已经到了,让女方赶快做好准备。女方家里的人听到芒锣、唢呐声响,慌忙到寨边的大路口用红、白丝线拴在路两旁挡住,砍一棵芭蕉放在路中间,撒上灶灰、粗糠,让迎亲人踩过,表示有吃有穿,万事如意。
来迎亲的客人,除阿娘外,其他的人只能在“青棚”下喝茶,憩息,不得进屋。阿娘把原来双方协商定下的彩礼拿出,请女方的长老清点收下。然后,把糍粑和酒放入女方父母的枕头上,以示对女方老人的敬奉。女方家招待迎亲的客人,除新郎的阿娘、阿舅有在堂屋坐上席外,其余一律在“青棚”内就席。酒席上必须有一碗清炖鸡和一副完整的鸡头、鸡脚。鸡头、鸡脚专门敬奉男方的阿娘、阿舅、长老。
饭毕,送亲开始,女方家送亲的人要比男方家迎亲的人多五倍以上。除女方家的阿娘、阿舅、阿哥必不可少外,其余是三亲六戚,姑娘的女友。女方家把陪嫁的嫁妆、食品、贵重首饰装在男方抬来的大木箱内,把准备好的糍粑放在男方背来的背篓里,一切准备就绪,待要出发时,新娘忽然不见了。新娘的女友们明明知道姑娘藏在什么地方,可是她们一个个不露声色。等众人费了一番苦心寻找,最后找到新娘,就强硬拖回来梳妆打扮,新娘心里虽然知道是嫁给自己心爱的情郎,但要表示拒绝打扮,有意披头散发,衣冠不整,真真假假地哭嫁。
新娘被找回来,进到爹妈的住房里时,新郎要到岳父岳母面前跪下,敬烟敬酒,然后,又走到新娘身边,亲昵地拉一下她的手,表示该启程了。
在一片欢天喜地的吹打声中,如众星捧月,众人簇拥着新娘来到了新郎的寨子边。这时,送亲队伍停下来,让新娘的阿娘帮她梳妆打扮、戴上项圈、手镯,把那最精致的腰带系上。新娘打扮完了,所有送亲的人要把新娘团团围在中央,边走边防范着俏皮的小伙子们来 “侵犯”。年轻好闹的小伙子,早用滚圆的橄榄果撒在必经之道上,或用烂泥巴糊滑路面,他们在一旁盼望新娘或送亲的人们不小心跌下一跤,摔得人仰马翻,他们就乐得开心了。小伙子们一旦发现新娘,便用泥巴抹到俊俏的脸上,逗引客人捧腹大笑。
晚上,青年男女围在火塘边,烧起熊熊的柴火,歌手们在欢乐的气氛中唱起“哈叭卡”,叙述布孔人“开天辟地”、“劳动创业”以及优美动人的爱情传说。人们往往沉醉在这些古老的故事中,直到天明。
结婚仪式的第三天早上,送别送亲的客人。新郎家门前,摆上大桌酒席,大碗盛菜、大碗敬酒。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打起大鼓,敲起芒锣,跳起欢乐的扭鼓舞。人们兴高采烈,边唱边跳,举酒送亲。人们在“哦嗬!哦嗬!”的吆喝声中,扭鼓舞越跳越热烈,香醇的米酒越喝越有劲,有的人一碗酒,一饮而尽。大鼓咚咚,芒锣声声,伴着扭鼓舞欢快的舞姿,送着亲人们穿过丛林,走上山岭,消逝在远方。
阿昌族婚俗
阿昌族的小伙子和姑娘大多是在赶街和节日里互相认识的。开头,小伙子问姑娘:“有亲人家,叫什么名字?”姑娘回答:“我的名字不好听,爹妈叫我××。”如姑娘对小伙子有好感,就会反问:“有亲人家,把你好听的名字说给我听听!”阿昌族严禁同姓通婚,双方一听说不同姓,心里很高兴,小伙子就会找话讲:“有亲人家,买得什么好西?”姑娘笑眯眯地回答:“穷人家的姑娘,什么也买不起!” 小伙子说:“哎呀!你真是千张嘴万句话,见到我们穷人呀,装得比穷人还穷!”姑娘说:“真人面前不说假,假人面前不说真,我对你说什么假呀!”小伙子乘机提出:“你要把我当真人的话,今天我送你回家行吗?”征得姑娘的同意,小伙子就吹着三叶箫跟在姑娘后边,边吹箫边同姑娘回家去。
到了晚上十一二点,小伙子约了几个朋友来到姑娘家。小伙子对着紧闭的大门吹响葫芦箫(阿昌族小伙子谈恋爱,白天吹三叶箫,晚上吹葫芦箫)。姑娘一听到箫声,立刻梳妆打扮,然后躲进灶房。姑娘的妈妈或嫂嫂听到箫声,点亮堂屋里的灯,连忙扫地,烧火,打开大门让小伙子们进家来坐。小伙子进到堂屋后,姑娘的妈妈或嫂嫂会说:“今晚在我家向火吧!”小伙子有礼貌地点点火,姑娘的妈妈或嫂嫂就进屋去休息。为了让长者睡好觉,小伙子们在半小时内一般不说话。半个钟头一过,小伙子马上小声地跟躲在灶房里装着做家务的姑娘对起歌来。
情歌对到一定的时候,小伙子唱道:“我远路当作近路走,一心想见你的面,只听山歌不见人,单面向火心头冷。”姑娘接着唱道:“我人丑难见灯光,对面向火就怕哥吃一惊!”唱完,姑娘提着板凳走了灶房,到火塘对面对小伙子坐下。小伙子喜上眉头:“不是吃一惊,倒是乐开怀,今晚得把妹的山歌听,好比上天得见天星,好比下海得吃海参。”接着继续对歌直到天亮,小伙子才回家去。
当俩人感情深了,小伙子就单独到姑娘家去串。当感情发展到可以定终身时,小伙子就送姑娘一件银首饰定情,约好来接她的日子。
接姑娘的那晚上,未婚男女各一人充当陪郎陪娘,陪着小伙子到姑娘家。进屋个把钟头后,估计姑娘家的人已睡着了,小伙子主动把姑娘家的两炷香点燃,插在姑娘的家堂上,然后往大门外走;姑娘也在陪娘的伴随下和小伙子回家去。路上,凡过桥,小伙子在桥头上要供烟丝、槟榔、小银币,这叫上“桥岗”。进寨后,不把姑娘领进家,而由陪娘陪着住在别家。
第二天日出时,陪娘陪着新娘来新郎家。身挎长刀,喜气洋洋的小伙子立刻拔出长刀,一边“砍”金竹拱门(长刀尖轻轻搭到金竹拱门上),一边用刀尖比划着姑娘的后脑壳。用长刀“砍”金竹拱门的意思是开新路,用刀尖比划姑娘的后脑壳表示驱邪。进到堂屋里,上伙子收起长刀挂在墙上,金竹扎的拱门抬进新房放在床头,象征着爱情像金竹永远长青。接着双双拜堂成亲。然后陪娘把新娘领进灶房,拿出包袱里的东西把姑娘打扮成新媳妇。接着新媳妇到井里挑一担水,新郎在大门口接过新媳妇的水挑进家里,看热闹的人祝福小俩口像水一样纯洁,恩爱幸福。
结婚仪式结束,男方的客人快来时,新娘到半路迎接,到离家一公里处,众客人坐下不走了。新娘说:“辛苦了,请到家里坐!”众姑娘回答:“你倒好意思说,姐夫都不请我们,你家在哪里我们都晓不得,咋好意思去!”这时新郎在小伙子簇拥下来到了。小伙子们先开口:“请到家里坐!”姑娘们不买账:“姐夫都不叫,你们喊有什么用!”新郎只得上前弯腰作揖,请姑娘们到家里坐。姑娘们走五六公尺又不走了;新郎只得作揖再请,如此三十多次才把这些人请进家。新娘的女伴把大饭盒里的鸡肉和饭装在碗里,由“贺哨”(姑娘们的领头)给小俩口吃,希望他俩同甘共苦。吃到快饱时,寨里的小伙子进来把门堂屋门关紧,端着饭菜,唱着山歌,请姑娘们吃一碗: “红米糙饭格是不合口?腌菜素饭格是不合心?一碗红米糙饭吃不完,一杯淡酒喝不光!”姑娘们接唱:“红漆桌子黑漆边,八碗九碟摆中间,我们一人吃了半斗米,淡酒当作酽酒喝。”对歌对到半夜,小伙子把姑娘们送回寨子。这天,酒席上,新娘舅舅家坐的那桌,一家要有一盘猪脑子拌的凉拌菜,没有这盘菜,他们就不吃。招待客人结束,舅舅回家时,新郎家要给他“外家肉”。这肉很讲穷,要砍一块尾巴跟一只脚连起来的肉,恰好是四斤半。给“外家肉”是为了表示不忘记外家。
婚后的第二天,女家请客。席间,新郎要到每桌前弯弯腰,说: “家常素饭随便请!”就这样认了亲戚。下午,男方的媒人领着八至十个老人和两个姑娘挑着礼品送彩礼来了。送进彩礼,摆席吃饭,姑娘们乘新郎不注意时给新郎抹黑脸,逗得大家哄堂而笑。姑娘们笑弯了腰,说:“大家记不得新姐夫,脸黑掉一半的就是!”要转回家时,新郎跪倒在岳父、岳母跟前说:“我要回去了!”二老就说几句吉利话,岳母给姑爷一匹自己织的布,岳父给姑爷五十元钱。这时调皮的姑娘冷不防把一串猪骨头挂在新郎肩上说:“肉我们吃光了,剩下的骨头、皮子请你带回去!”又引起一阵大笑。出了寨子,新郎才把骨头甩掉。婚后第三天,女家送“大饭盒”给男方。大饭盒里有四斗糯米饭,还让牲口驮着四箩谷子(每箩35斤),给小俩口做谷种,嫁妆也同时驮到男家。这当中,送大饭盒的人凡出去,就被敬一杯酒: “请骑大白马(指喝酒)回去!”唱完再敬茶一杯:“请骑大红马(指喝茶)回去!”不能喝酒的也不勉强。喝完要留五分钱,以示礼貌。
婚后第四天,小俩口双双回女方家一转,到此,婚礼即告结束,俩人开始新的生活。
没有新郎的婚礼
云南十八怪之一,背着娃娃谈恋爱。这对内地人来说太稀奇了,到云南来旅游的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尤其感兴趣。媒说,定亲,彩礼,结婚、回娘家,怀孕,生孩子,接回夫家,背着娃娃找回过去该有而又流逝的时光,加倍的浪漫,月光下,溪流旁……其实这种“不落夫家”的习俗只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存在。
去年五月的一天,在怒江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我们无意碰上了一次没有新郎的彝族婚礼。一个头顶五彩头帕的新娘被其亲人抱下马,坐在草坪上,头帕依就盖住面,围观者甚众,但是似乎没有婚礼的欢乐。新娘的姐妹们为其摆好早已备好的酒、煮熟的猪头和鸡蛋后,新娘的舅妈为新娘揭开头帕,取下包头并梳理头发,让头顶直接沐浴在阳光下,新娘憔悴的脸上透着羞涩,一双穿着红布鞋的脚藏在长长的五彩百褶,两耳坠着银饰和蓝丝线,两鬓挂着长及肩的首饰,各种饰品挂满了胸间。接着新娘坐回原地披上崭新的黑毡,重新戴上包上和彩帕,参加者大都神色庄重。婚礼进入关键程序:五个碗内分别盛有三个鸡蛋,精美漆盘内放着猪头肉,一瓶白酒,三种食物整齐地摆在新娘的前面。
一长者,好像是毕摩(有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祭师)念咒语为新娘祈祷求吉。然后头扎红头巾的新娘亲人和主婚长者分享鸡蛋、猪头肉和酒,并占卦鸡蛋是否正常,婚姻是否美满。求得吉利后,大家同饮喜酒祝福新娘。然后欢欢喜喜送新娘在日落之时返回娘家。到此我们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婚礼没有新郎呢?询问后得知,今天的婚礼对新娘来说非常重要,她的婚姻事实已经在乡亲们的心目中得到了承认,并被认对为是一桩吉祥的婚姻。她只需在其娘家伺候父母3年即可被丈夫接走,过上属于自己的小日子,而今天新郎所做的只是和家人在家中喝酒静候佳音,从此他也在乡亲们的心目中成了有妻之夫,社交的天地由此受到了限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亚洲部分民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