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工作花了半年的积蓄,过年回家没有一点积蓄是一种什么体验

股票/基金&
没脸回家记录:毕业半年换5个工作工资刚够吃饭
  每近年关,都有一批游子“恐归”。家是一种渴望,也是一种愧对。纠结之后,他们感觉“没脸回家”:
  连自己都喂不饱拿什么去见江东父老还没能结婚生娃该怎样面对白发爹妈然而,尽管“理由很充分”,尽管“心有千千结”,相较乡愁,也许我们还是过度放大了他人对自己的要求或期望,或许真正回到了家,在家人和年味儿的围绕下,才会猛然发现,我们心中的回家“天堑”,父母并不在意。所以,我们想表达的是,纵有100个不回家的借口,更有101个理由等你回家。
  临近年关,总有一些人,站在回家的路口,却“近乡情怯”、踌躇徘徊,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脸回家”
  毕业半年换5个工作工资刚够吃饭
  【编者按】
  “吹落了思乡的尘/却吹不落额头的纹/走完了天下的路/才想起回家的门……”春节将近,在外打拼的游子都将踏上回家之旅。对其中的不少人来说,“回家”既让人感到温暖,同时也感到一种压力。因为,在他们的心底都藏着一个衣锦还乡的梦,但当梦想与现实相差一段距离时,就有一部分年轻人“没脸回家”。其实,年轻人大可不必攀比,回家才是最好的礼物,亲情永远比面子重要。从另一方面说,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更像是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切片,他们需要社会的关注,莫让“没脸回家”成为游子之殇和社会之痛。
  “在郑州换了三次工作,工资一次比一次低。”王媛说,即使这样,春节前她也不再打算换工作。“混成这样,春节真没脸回家”。 2014年7月,刚从大学毕业的王媛,身上背着两万多元的助学贷款,她迫切地想要在郑州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可半年多过去了,“漂泊无助”的她,每月领着1600元的工资,有点抓狂。
  ◎毕业后工作难寻
  从老家折返郑州 2014年6月初,大学毕业的王媛没吃“散伙饭”就离开郑州回到老家太原,王媛在亲戚的推荐下,进入一家房地产网站做编辑,月薪2500元。“公司办公地点在一个小区里,同事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王媛说,工作找得很“顺利”。 王媛的家在太原市东的迎泽区,公司却在西北的尖草坪区,每天上班“跋山涉水”。因为转公交坐过了站而迟到,王媛第一天上班就被罚款。 公司规定8点半上班,为了不迟到,王媛必须在6点半前坐上公交。“每个月迟到第一次扣10元,第二次扣20元,以此类推。”王媛说,上班头十天,因为堵车,迟到了三次,扣了60元。 对王媛来说,最痛苦的事并不是“迟到”,而是被临时调去做“市场”。“每天要跟着前辈见不同的房地产客户,也就是拉广告。”王媛说,人手不够的时候,她还得当客服、发传单,甚至是在看房团人数不够时“充人数”。 在网站工作了两个月,王媛辞职又进入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每天给各种老板打电话,忽悠他们参加上万元的培训课。”在培训机构待了两天,王媛便离开了。
  ◎三次换工作“失败透了”
  在太原的两次短暂工作经历,让王媛觉得,与其在家“啃老”,不如出去闯一闯。跟父母简单说了想法后,王媛又杀回郑州。
  回郑后顺利进入一家私企,做人力资源工作。入职第一天,王媛特意化了个妆,穿了条白色裙子,到位于郑州市紫荆山路的公司总部报到。“刚刚进到办公室,就被一个自称部门主任的人开车领到了一处工地。”王媛说,那人指着工地上的一个简易板房告诉她,这就是她以后的办公地点。 八月底的郑州,太阳火辣辣的。王媛每天都要待在没有空调的板房里整理文件,整理完一批,“主任”再送来一批。领了第一个月的3000元工资后,王媛跳槽到了一家综合超市做财务。 “每月工资2000块,整天除了吃饭上厕所,就只是贴发票。”王媛在超市做了两个月再次跳槽。来郑州三个月,换了两份工作,身上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王媛希望自己能“稳定”下来。 离开超市的那天,人像被掏空了。回到住的地方,王媛哭了整整一天。她觉得自己“失败透了”,“没脸见人”。日,王媛找到了她毕业后的第五份工作,在一家设计公司做动画,月薪1600元。 “在郑州换了三次工作,工资一次比一次低。”王媛说,即使这样,春节前她也不再打算换工作。“混成这样,春节真没脸回家”。
  ◎工资仅够吃饭真没脸回家
  像王媛一样,生活、工作在郑州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他们每天骑小电电或者追着公交、赶着地铁从西跑到东,从南赶到北,为的就是能在这个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但是就像王媛所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周末能有好友对她说,“走,我请你吃顿好的!”
  工资低,没积蓄,王媛只能和别人“拼租”。在郑州市金水区国基路上班,却住在管城回族区。大冬天,王媛每天要骑个电动车来回跑。王媛租住在一个老小区里,两室一厅,每月1400元,夏天没空调,冬天没暖气。租金和水电、煤气费她和室友对半分。 每月700元房租,加上其他花销,王媛是标准的“月光族”。最让她发愁的还是欠学校两万多元的学费。王媛家境不好,入学时申请了助学贷款,本以为毕业后能靠自己还清的。 “前几天,公司和一家淘宝公司合并,我现在在南阳路上班,又远了不少。而且现在公司规定,周六、日不休息。”王媛说,她现在的工作是给淘宝网页做“装修”,兼职客服。现在的王媛,觉得自己就是“行尸走肉”,“毕业不到半年,换了五份工作,工资仅够吃饭,真没脸回家”。
  群像特点
  初涉职场独立又迷茫的90后在郑州,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群体,他们初入职场,频繁换工作,也很容易产生一种“缺乏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感”的心理暗示,这种人表面看起来十分坚定,其实内心无比脆弱,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便容易“爆发情绪”。 到底是工作“难找”,还是工作“太好找”?许多求职者认为,“工作好找,但好工作难找”。 为了生存,走出象牙塔的“天之骄子”,却只能待在“不靠谱”的私企,每天为了疯涨的房租和拥堵的交通发愁。但不可否认,他们终将“接管”这座城市,所以,他们心中有梦,奋斗不息!
  34岁仍单身父母都不再来催婚
  隔壁的大婶已经抱上了孙子;三舅家的表弟即将当上父亲;在县城工作的同学,孩子已经上了小学……想想家中老父亲脸上刀刻般的皱纹,母亲每次欲言又止的叹息,浓浓的乡愁只能埋在心底。出身农村,在郑州打拼十年,34岁仍然单身的郑爽,已经三年春节未回家门:“哎,传宗接代的第一步都没跨出,有何脸面回乡面对父老?”
  【心结】
  不同的剩男评判标准
  即使是朋友,跟郑爽约采访也是件很难的事儿。上周日中午,郑爽来电,说晚上一定得见面聊聊。不过他给出的地点可供选择的范围很窄:经六路上的某酒吧,或者农科路上的某咖啡馆。对了,五年前,郑爽在郑州按揭买了一套房,130平方米,在南三环,离他给出的见面地点都很远。
  上周日晚7点,农科路上的某咖啡馆,记者和他展开了一次不算是采访的谈话。
  “你说,我这个年龄,算是大龄剩男吗?”郑爽皱着眉头抿了一口浓缩黑咖啡。“你说呢?”反问是记者给他的答案。
  郑爽拿起手机看了下微信消息,边回复边说:“在郑州来说,我压根儿算不上大龄剩男,身边的朋友,比我大还没结婚的不在少数,但是如果放在咱老家,我不得不承认我是个大龄剩男。”
  郑爽的老家在漯河市舞阳县沙河边一村庄,24岁郑州某大学毕业后,他就留在了郑州打拼,到现在已经十年了。“一开始那几年,不管多忙,春节总得在家过,但爸妈一个劲儿催我结婚,我也受不了啊。”郑爽说,到30岁时,父母已经不再跟他讨论结婚的话题,但他却开始逃避回家,“是有点不孝。”
  【感情】
  来得很容易走得也很容易
  除了结婚这回事,身为人子,郑爽做得都挺好,在县城给父母买了一套大房子,每月给家里寄钱…… 郑爽说,他不是不想找一个合适的姑娘结婚。有车有房的他只是觉得结婚是一件很难的事儿。
  在采访的过程中,郑爽的手机消息推送的声音不时地响起,回复了几条微信消息和陌陌消息之后,郑爽把手机放在了桌子上,打开了话匣子。
  郑爽从不去相亲,但他也谈过好几个女朋友。
  他说又快谈恋爱了,并边说边拿起手机让记者看看这个“准女友”的照片。“长得不错,但感觉年龄太小了吧。”记者说。然后他又把“朋友圈”调了出来,说:“那你看看这个中不中。”
  郑爽的前女友们,有在微信上认识的,有在陌陌上认识的,有在酒吧里认识的,还有在咖啡馆认识的……而这些女人的职业各有不同,有在局上班的公务员,有开服装店的小老板,有外企的白领,也有不工作的富家女。
  “这么多年,都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
  “感觉来得很容易,走得也很容易,总碰不到一起。”郑爽说。
  其实,郑爽不缺女友,正像他在上写过的那句话一样:有太多快餐式的感情和欲望可以尝鲜,又如何死守一个长长久久平平淡淡……
  【初恋】
  最接近婚姻的感情“无疾而终”
  郑爽不是“花花公子”,至少在7年前不是。
  那时,他有着一段快要结婚的感情,那个她也不叫“momo”。
  郑爽当时的女友,是他的大学同学,他俩大三在一起,走过了5年的时光,当面临着谈婚论嫁的时候,这段被朋友祝福的感情却“无疾而终”,至少他的朋友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喝过浓缩黑咖啡的人都知道,不加奶不加糖,那味道太苦。郑爽起初只是一小口一小口地抿,却突然一口把还有大半杯的咖啡喝完,苦涩填满了他的胃,表情上也写满了悲伤。
  “因为啥?还不是因为我是农村人。”郑爽说,恋爱的时候,他就见过对方父母,当时她父母的态度很客气,当然也有距离。
  她的父母都是郑州本地人,都在政府机关工作,她的父亲还是某机关副处级干部。“她的父母都是有素质的人,自始至终对我们的关系都没说过反对的话,但她妈却偷偷强迫她去相亲。”郑爽说。
  郑爽当时在某房地产公司工作,还是个小头头,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我不可能给不了她幸福的生活。”郑爽说。
  “因为我爹妈是农村人,因为我是农村人。”郑爽说,因为这事儿矛盾越来越大,最终只能分道扬镳。
  郑爽的手机“推送”的声音响个不停,他却无动于衷。谈话结束,郑爽把桌子上的手表戴在手上,拿起手机,说:“走吧,去‘7夜’喝酒。”
  群像特点
  结婚从“必需品”
  变成了“奢侈品”
  谈话的咖啡馆有不少单身男女,之后去的酒吧,更有许多渴望“感情”的灵魂,微信上能“摇到”缘分,陌陌更是合格的月老……
  不想结婚的年轻人真的不多,谁都想跟心仪的另一半走进婚姻的殿堂。只是,多渠道多方式丰富多彩的感情选择,有太多快餐式的“情欲”可以尝鲜。坚持磨合的成本过高,诱惑又太多,长长久久平平淡淡就成了奢侈品。
  “我爱你”太过容易,“我不爱你”又太过轻易,与上一代人相比,现在的80后、90后,感情坏了第一选择不是修补,而是放弃!
  结婚是一辈子的相依相偎,更是长久的齐心协力。等青春不再,等寻觅不得,结婚的标准也从“喜欢”变成了“合适”。
  在大城市工作,根在小地方,不同的观点冲突造成了一种结果:回家免不了被催婚、逼婚。我们都明白:不是不想结婚,只是还在寻找……
  莫等走完天下的路才想起回家的门
  常先生说,那一刻,他和同事们对着电视机号啕大哭。“每个人,都会有‘没脸回家’的时候。只是这一切,都是你‘自己觉得’。”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衣锦还乡”是国人心理的常态。当下,“衣不锦”却被赋予了太多的含义:同龄人都结婚了你没结婚,事业没有别人的好,赚钱没有别人的多……心有千千结“没脸回家”,一切都源于嫌自己“混得不好”。
  【现象】
  因“混得不好”而没脸回家
  春节,让平时漂泊在外的人重新聚在一起。当曾经的单纯不在,“比较”就成了下意识的主题。
  曾经有人总结过,80后、90后的年轻人过年有“九大怕”,这些害怕,加剧了“没脸回家”心理的蔓延。
  无论是怕年终奖少,还是怕催婚、怕被问工资、怕同学聚会……这些害怕,都离不开“怕被比较”的心理。
  去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发文称:临近春节,在外漂泊的亿万年轻人将踏上归乡的旅程。对他们中的不少人而言,“回家”既让人感到温暖,也让人感到一种压力。
  东方今报记者走访了不少80后、90后年轻人,他们在郑州从事着不同的职业,而“混得不好”是他们“没脸回家”的主因。
  从大层面上来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能靠家里,只能靠自己。工作不如意、大龄未结婚、从事职业不被认可、没有达到父母乡邻的预期……每一个“在外漂泊”年轻人,都能找到自己身上“混得不好”的方面。
  【情结】
  每个时代都有过“恐归”
  每一个年代,每一个人,都有回家的“故事”和回家的“情结”,或许,也都有不同的感悟。
  70后的常先生是山东菏泽人,在郑州一家民营企业做会计。“刚刚毕业的那年春节,没找到好工作,也就没有回家。”常先生说,那年年三十儿,他和几个同事窝在宿舍里看春晚。
  当零点的钟声敲响,听着屋外震天响的鞭炮声,常先生说,那一刻,他和同事们对着电视机号啕大哭。“每个人,都会有‘没脸回家’的时候,只是这一切,都是你‘自己觉得’。”
  80后的蒋先生回忆,近几年回老家过年,看见别人都是开着车,后备厢里放满了年货,就自己还是坐大巴。“赚钱不多,连驾照都没考,真没脸回家。”
  90后网友“晓肆”说:“这一年真的好失败,考试没考好,打游戏买装备借了同学的钱,感觉没脸回去了。可不回去又能去哪里?”
  年少时,我们总说“我要是能……我就……”。而如今,我们已慢慢长大,可当年放下的狠话,许下的心愿,也并未全都如愿。无论我们是否有钱、有名、有车,无论我们“有脸”,还是“没脸”,只要在异乡,都要回家过年。
  【态度】
  亲情比面子重要
  “没脸回家”的人中,年轻人最多,他们常常抱怨工作不稳定、事业刚起步,钱包空空、前途灰暗。他们嫌父母太唠叨,乡亲太“殷勤”,街坊太虚伪。想想有些人功成名就,开着“大奔”回家过年,再比比自己的“遄础保荒芨刑荆扪占抑卸稀
  一面是扯不断的乡愁,一面是各种没脸回家的理由,离春节越近,“没脸回家”们也越是纠结。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学博士李贵成认为,归根到底就是“面子”问题。
  “谁都想赚着钱了,风风光光地回家,这种心理不单是年轻人有。”李贵成说,人们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这是一种虚荣心。“一些人身处大城市,却蜗居城中村,这种‘不成功’的生活状态,让他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没脸回家。”
  家里的父母亲希望孩子在外工作顺利,能有个伴儿。李贵成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年轻人应该记住,父母要的是孩子平安,而不是金玉满堂。回家,亲情比面子、金钱重要得多。”
  “没脸回家”的压力来自多方面,但最主要的是源于家庭和自己。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余晓瑜认为,“没脸回家”这种感觉,每个人都可能会有,但当“没脸回家”困扰了你的生活,或者真的从“没脸回家”变成“不回家”,这便从一种正常感觉,变成了“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余晓瑜说,“没脸回家”的年轻人,过度放大了他人对自己的要求或期望,给自己心里设了一道坎。“或许真正回到了家,在家人和年味儿的围绕下,他们会猛然发现,只有他自己觉得‘没脸’,父母并不在意。”
  群像心声
  “没脸回家”
  怎比得过“乡愁”
  @塞外东风:回家的路远的不是万水千山,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心酸。
  @睿任洋筝雨落潇pezkr:很多时候“没脸回家”都是自己在吓唬自己。其实想想,何必呢,自己一没做违法的事,二没做亏心事,怎么就“没脸回家”了?不就是暂时缺少成就吗?未来的路还长着呢,大大回家过年吧。
  @微笑俺掩饰悲伤:纵然有100个不回家的借口,更有101个回家的理由在等着你!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被租,陪同女生回家过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被租,陪同女生回家过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感情里的那些事百家号15年的时候,离过年还有十天左右,我在工作的城市里看到了一则关于租男友回家过年的小广告,用的那种A4纸张贴在各种小巷中。标题的字号很大,写着“租男友过年”。我向来对这些都不感冒,看过太多的骗局了。所以看到了四次都没有仔细阅读,当第五次看到的时候,我也是闲着无聊,仔细阅读了一下。“家人没重病,父母没逼迫,不玩仙人跳,不是同性恋。日付千金,返时立结......”看到这里时我就乐了,这种形式还真是第一次见,于是看了看最后的要求“个头180上,黄绿毛的勿扰......”看完后我起了兴致,和对方联系了。声音很好听,有播音范,约了个见面地点。我一人也懒散惯了,二十八岁还没谈女朋友,家里长辈也催得急,今年索性就不回去了。见了面,我总算知道她为什么要找180以上的,她穿着平底鞋,我182的身高她居然只比我矮半头。姑娘人还算漂亮,穿的朴素,淡淡的妆容,有一种小家碧玉的感觉。谈得还算愉快,约定了年前两天走。她家在浙江的一个小镇上,家里都是生意人,家族系统特别强大,细算下来隔一代的都有几十号人,我对她说“这拜年串门礼物的钱可得你出。”她笑了笑“那是当然了!”临分手时,我开玩笑的对她说“睡一张床也是可以的,我就吃点亏吧,不过你得加钱。”她差点没过来打我,笑骂到“你个死色鬼,本姑娘冰清玉洁,岂能让你玷污。”她家里人的热情是我始料未及的,把我待的像未来女婿,从进门起吃的喝的就没停过,她的爷爷奶奶更是拉着我一个劲的聊。我把事先和她对好口的说辞全部说完,临场还发挥了不少,一上午就这么在来来回回的对话中过去了。我的角色是一个诚实可靠有事业心的男友,我起初还有点慌,后来越聊越顺畅,看着她的家人对我越来越满意的样子,我心想我的演技还是不错的。剩下的日子就是天天串门,七大姑八大姨的,她倒是很惜话,简单的打个招呼就不再言语,自顾自的一边去了,留下我一人现场发挥,不时的朝我这边看上两眼,那眼神好像在说“小样,表现不好,钱就了。”为了卖身费,我自然是竭尽全力的表演着。天才般的演技得到了她所有亲戚的认同。在她大伯家吃饭的时候,席间酒喝大了一点,嘴有点不受控了,差点把真实情况说了出来,还好她反应够快,及时兜了回来,在暗地里使劲的掐了我一下,疼得我眼泪差点没出来,她瞪得那一眼让我酒一下就醒了。第二天她让我和她一起出去转转,我知道我的卖身钱有危险了。果不其然,走了十几分钟,她开口对我说“昨晚对于自己的表现感觉如何?”“我没啥感觉啊,觉得挺好的,你大伯笑的不是挺开心吗?再说了,我一个不会喝酒的人,昨天都喝了两三杯,看在我这么努力的份上,小姐打个赏呗!”她噗呲一笑“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鉴于你昨晚的表现,你的总薪酬扣除二千。”我听了大急“别呀姐姐,有话好好说,赚点钱不容易...”还没说完就被她打断了“谁是姐姐,这事没得商量,就这么定了。”一共在她家七天,她果真只给了我五千块钱,本想找她理论,可是看到她那双瞪得大大的眼睛,我终究还没没开口。不过走的时候拿的东西还不少,吃的喝的没少带,够本了。再一次见到她时,已经是工作后的第三天了。她递给了我一个信封对我说“我是不会克扣工人薪水的,这个你拿好,里面还有我大伯给你的红包钱,那天你喝多忘记拿了。”我问她“那其他亲戚的呢?二伯、大姑什么的,一起给我吧!”我真心不记得她大伯给过我红包,而且她家亲戚貌似都没提过这事。看着她表情不对,我立马闪开了。这之后我和她联系多了起来,我们还真成了恋人。只是到16年下半年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和她分手了。爱过痛过,但是无悔!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感情里的那些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这里的情感,总有一个地方属于你!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317被浏览205,410分享邀请回答2163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7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过年回家,有一种心情叫“纠结”
原标题:过年回家,有一种心情叫“纠结”
“满载”年货回家过年。
本报首席记者 裴强 摄春节将近,多少出门在外的游子放下一年的奔波和操劳,赶回家与亲人团聚过年。然而,拳拳的回家路上,总有些许特别的心情,虽然阻挡不了回家的脚步,但也给回家的人们一些困扰和纠结。
本报记者 赵莉“年关年关,以前都是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今年恐怕要变成回家过关了。”整整一上午,电话不断,包裹不断,当刘璐第四次出去收快递的时候,公司门口的保安终于忍不住了:“你到底从网上买了多少东西啊?看你收了一早上包裹了。”“快过年了嘛,置办点年货。”刘璐有些不好意思,实际上,连续爬了4次6楼,连她自己也觉得有点累。“从网上买了很多回家过年的东西,今天一早上收快递收得我头晕。”1月23日,刘璐在自己的腾讯微博上这样写道。在刘璐已经收到的包裹里,有打折的包包,团购的化妆品,促销的干果,不一而足。虽然她尽量挑有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有折扣的东西购买,但这些每日到来的包裹,仍然像一只只硕鼠一样掏空了她原本就不怎么丰盈的荷包,发到手里还不足10天的工资,已经花得所剩无几,而淘宝账号的车里,还有一大堆等待支付的商品。“这些都是见面礼,还要准备一大笔压岁钱。”刘璐看起来很是发愁,“年关年关,以前都是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今年恐怕要变成回家过关了。”尽管她已经提前两个月就开始规划回家过年要带的礼物和年货,但实际的财务支出仍然大大超出了先前的预算。今年刘璐要跟老公回婆婆家过年,这也是她第一次正式在婆家亲戚面前亮相。2012年5月,刘璐和老公在兰州结婚,老公是标准的“凤凰男”,家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兰州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刘璐的老公是家里的“独苗”,当年为了能生一个儿子,婆婆东躲,一口气生了4个女儿,老公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因为得来不易,全家人对刘璐的老公百般疼爱。“老公是他们家唯一的儿子,当初我们结婚的时候,婆家所有的人都要求我们按照农村的风俗,回老家去举行婚礼。”刘璐说,但想到在农村举行婚礼必定不如在兰州周全,而且娘家的很多亲戚和自己要好的姐妹朋友肯定无法参加婚礼,刘璐不愿意自己一辈子就一次的婚礼搞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因此拒绝了婆家人的要求。最后在老公的劝说下,公公婆婆算是同意在兰州举行婚礼,然后再回老家待客。“我不知道现在他们对这件事是不是还心存芥蒂,其实老人的心思我能理解,可婚礼毕竟是我一辈子的记忆。”刘璐说,兰州的婚礼结束后,他们匆匆忙忙回老家待客,由于老公的工作很忙,第二天就返回兰州了,之后也一直没有时间再回去,因此婆家的亲戚,除了公公婆婆和4个姐姐,刘璐一个也不认识。“连4个姐夫都没分清楚。这次回去,就要一家一家地去拜访,认亲。”刘璐倒不害怕走亲戚,可是每一家要拿什么礼物,成了让刘璐头疼的大事,“结婚后第一次登门,而且还是大过年的,总要重视一些。虽然公公婆婆住在农村,但是4个姐姐和大部分亲戚都在县城里生活,太便宜的礼物也不好意思拿出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让刘璐有苦说不出:按照老公的说法,近些年来老家里逐渐盛行起一股无形的攀比之风,比谁家在县城买了房子,比谁家的儿子更有出息,或者是谁家娶到了更贤惠的儿媳妇。而在攀比中处于劣势的,自然就会被其他人笑话。由于刘璐老公家里孩子多,而且还供出了两个大学生,因此家里经济状况一直很拮据,好在有两个大学生“撑着门面”,在乡亲们面前还算过得去。可是因为刘璐不愿意回老家举行婚礼,竟又给老家的人们留下了新的“口实”:娶了媳妇忘了娘。“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刘璐有些气不过,她一方面宽慰自己没必要和一群“村里人”置气,一方面又忍不住要替老公“扳回一城”:体体面面地回老家过年,照顾到所有的亲戚,再好好孝敬一下公婆,算是给那些莫名其妙的是非者一个回击,同时也好让公公婆婆“长长精神”,弥补一下彼此之间可能因为之前的婚礼而产生的嫌隙。“只要能让老人高兴满意,我们辛苦一点也值得。”然而这无疑是一笔庞大的开支。“他们有一个好庞大的家族啊,远亲不算,我公公有姊妹5人,婆婆有姊妹6人,由此衍生出的表兄弟表姐妹不知道有多少人,还有我老公姊妹5人。”刘璐说得有些无力。奶奶的补品,公公婆婆的衣服,七大姑八大姨家的礼品,给4个姐姐另外准备的礼物,光是这些已经花掉了2000元,另外一些不是很重要的表兄弟姐妹,刘璐都没有计算在内,“到时候就提上一箱牛奶,再买上些水果。”她现在还无法预计这一部分需要多少钱的支出。除此之外,回到家之后还要为公公婆婆置办年货。压岁钱是另一笔重要的开支。4个姐姐每人有两个孩子,老公光算亲外甥就有8个,作为新晋的舅妈,刘璐不能不有所表示,每人100元听起来有些寒碜,如果每人200元,就已经需要支出1600元。这只是可以预见的一部分,而且老家的孩子那么多,刘璐不知道到时候会发生多少无法预见的额外支出。更郁闷的是,刘璐竟然还有另外一对“公婆”。原来,因为当时乡上的小学离婆婆家比较远,婆婆心疼儿子,不忍心让自己的宝贝疙瘩起早贪黑顶风冒雪地上学,因此打从刘璐的老公7岁开始,就被婆婆送到了县城的三舅家里。从7岁上小学到19岁考上大学,整整12年的时间,刘璐的老公一直在县城里上学,所有的生活起居,一应由三舅和舅妈照料。“实际上我和三舅一家人一起生活的时间,比和我爸妈一起生活的时间还要长。”老公如是说。因此,三舅和舅妈,几乎成了刘璐的另外一对公公婆婆。“给三舅家里的礼物,以及孩子们的压岁钱,标准大约要和公公婆婆家里的相当吧。”按照刘璐的粗略计算,这样回老家过一趟年,全部花费至少在6000元左右,而老公平时的工资全部用于还房贷了,日常的家庭生活全靠刘璐每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维持,6000元则相当于刘璐的小家庭两个半月的生活费。“过完年之后的3个月,我们都要没饭吃了。”刘璐有些无奈,这个即将到来的春节于她而言,似乎有了一份无法言说的压力,她因此无比怀念起之前的每一次过年:“甩着两只空手就回家了,随便丢给爸妈2000元钱,老两口就高兴得什么似的,整天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到除夕的时候还给我和妹妹每人准备一份压岁钱。”在结婚以前,即使已经是要“奔三”的人了,刘璐仍然每年都可以收到来自父母的压岁钱。然而这样的好日子,将在今年的春节来临之前彻底结束。她一边满腹愁绪地规划着过完春节之后的日子该如何精打细算,一边又不断地从网上购买新的年货:“就算是打肿脸充胖子也好,怎么样都好,老公毕竟是公公婆婆千辛万苦生养大的唯一的儿子,只要能让老人高兴满意,我们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能陪着爸妈一起过年,是比有没有钱更重要的事儿。”张翔是刘璐同一办公室的同事,早在一周前,他就拿到了一张腊月二十五从兰州到合肥的回家火车票。而在拿到火车票的前一个晚上,张翔在自己的出租屋里来回走动,内心左右摇摆,在抽掉了整整一包烟后,他终于硬着头皮给母亲打了个电话:“妈,今年过年,我能不能不回来了?”“过年怎么能不回家呢?为什么不回来啊?”千里之外的母亲问得急切无比,言语之间却小心翼翼。母亲未必不知道,张翔几乎拿不出任何回家的资本。2012年年初,凭借自己工作两年多来积累起的人脉资源,张翔开始琢磨起自己创业的事儿来,他将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投了进去开了一家小公司,这笔钱包括过完2012年春节离开家时,父母赞助给他的2万元。辛苦打点了近半年的公司,最终还是因为种种原因宣告失败,张翔不得不过起了靠刷信用卡度日的生活。虽然他很快就找到了新工作, 然而新公司的试用期又是两三个月,每月的工资刚刚够交房租。“我现在银行卡上连3000块钱都没有。”张翔用“最悲催的一年”来定义自己的2012年。“我去年回家过年的时候给我爸妈每人给了1000块钱,结果过完年我临走前他俩每人给了我1万。今年我自己没钱,回去他们免不了又要给我钱。”张翔不愿意再“啃老”,更不想让父母看到这一年的辛苦操劳留在自己身上的痕迹,因此索性决定一个人留在兰州过年。这个决定需要莫大的勇气,因为除了春节,今年更是父母结婚30周年纪念,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缺席,让张翔心里的失落感无限地晕染、放大。母亲小心翼翼又坚决无比地再三追问,直到张翔回答:“我没钱买火车票。”于是第二天早上一上班,张翔便接到了姐姐的电话:“ 妈说你今年过年不回家,是因为没钱买火车票,我已经在网上替你买好了,你自己去取。”拿到了回家的火车票,原本打算不回家的张翔,回家过年的情绪一下子无比地迫切起来,甚至在上班的时候,他也总会不由自主地惦记回家的日子,一天一天地倒数。“赶紧回家过年,看看爸妈,也让爸妈看看我。”张翔忽然觉得有没有钱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事实上,由于过去的一年中工作生活并不是很如意,张翔所有的一切都紧紧地牵扯着父母的心,哪怕他只是在签名里随意地发一句感慨,父亲看到后也会追着他问上半天,若不是张翔的阻拦,父亲甚至要赶到兰州来看他。“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能陪着爸妈一起过年,是比有没有钱更重要的事儿。”(应被访者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用了半年的积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