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都多久没上防务新观察 综艺了.局座倒是差不多每周

《防务新观察》局座揭秘美国航母的“黑历史”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300514.0万10.1万32.0万928235244.1万5.8万10.3万44.7万26.7万82007.1万40.6万52.5万34.9万13.6万90.1万11.5万67.7万我们来自五湖四海 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 聚集在这里
视频地址复制
Flash地址复制
Html地址复制
离线看更方便
用或其他应用扫描二维码
http://military.cntv.cn/program/fwxgc/774.shtml 神机妙算张将军【防务新观察】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1248号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6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10417 | 互联网ICP备案:沪ICP备号-3 沪ICP证:沪B2-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转3
公司名称: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政立路485号 | 客服电话:对话“局座”张召忠:做网红我责任更大了 想帮助年轻人 - 人物 - cnBeta.COM
12月7日,蜻蜓FM联合张召忠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上线付费音频节目《局座讲风云人物》,这档节目总共有104期,每周二、五更新,售价为199元/年。比起“张召忠”这个名字,可能“局座”的名气更大。如今已经65岁的局座是海军少将军衔、国防大学教授兼博士研究生导师,已经差不多退休两年半了。观众们经常能在中央电视台的《防务新观察》栏目看到他。自从2006年开始,他就成为了该栏目的特约嘉宾。
但是这并不是他第一次与“做内容”联系起来。早在1999年他就接触了网络直播,当时正值科索沃战争期间,局座应新浪的邀请去做直播,结果新浪的因为访问人数过多而瘫痪。2016年,B站到局座的工作室去做直播,“当时B站的人可能以为没有多少年轻人认识我,就派了两个技术人员过来,结果没想到有100多万人观看,一下子服务器就瘫痪了。”而在2017年的《演说家》节目中,局座参与的直播时间段是下午五点到十二点,结果腾讯的服务器也瘫痪了。局座不是中国军事历史上成就最高的将军,但确实是粉丝最多也是最“红”的将军。成为网红后感觉自己的责任更重了他的微信公众号拥有将近230万粉丝,微博粉丝将近780万,在今日头条上拥有460万关注者。同时他还是B站的UP主,拥有将近100万粉丝,加上一点资讯、网易以及蜻蜓FM的粉丝,总数超过2000万。过去两年,局座在蜻蜓FM上的累积收听人次超过6.4亿。在局座的身上,带着严格、神秘标签的军事和草根、有趣标签的网红有机融合。此前,局座曾被人拍到乘坐北京地铁四号线,照片被发到知乎、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并引发了热议。有网友拍到局座乘坐北京地铁四号线但是在局座看来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我有配车有司机,但是我就想坐地铁跟大家一块交流。”局座说他在地铁里几乎全程站着,因为他在自己的评论看到年轻人说上班下班都是站着,刚坐下看到老人上来,又要让座。“我站着其实我也很累,回到家里我马上躺下了。但是我不想麻烦别人,大家都很累。”从局座家里坐地铁到央视有二三十站,他坐地铁公交的习惯保持了八年,但是他退休才两年。“亲民”成为局座的一大标签,也让局座更红了。“我原来觉得网红是骂人的词,但是我成为网红之后,我慢慢体会到这是可以传播正能量的。”对于局座来说,在65岁的年纪还要保持音频、视频节目每周好几档的更新频率,并且在深夜回复粉丝的留言是很累的一件事。“但是作为网红,我的责任很大,因为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局座谈到了他的一个粉丝,“我很意外,那个粉丝居然是00后,现在才16岁。”局座在前几天的一个活动上遇到了那个孩子和他的父亲。那个父亲一直跟局座表示感谢,因为他的孩子在成为局座的粉丝之后,对于偶像的盲目崇拜没了,会等着局座的节目更新。局座觉得可能是他的“国防教育节目对于正确塑造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很有帮助。”在局座看来,坐地铁上下班和做网红体现的都是一种人生态度。而他的网红生涯还在继续下去,伴随着网红生涯的,是他的内容创业。做内容创业不为钱为国家也为帮助人“我从农民到军人,再到将军,都是党的培养再加上我自己的努力。”但是从退休之后,对于局座来说整个人生相当于从零起步,也是再次重新开始创业。局座说他现在的身份和“农民”还是没什么两样,在一个荒漠上开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钱是局座面临最大的问题。以局座的粉丝数量和名气足够拿到足够的融资。但是局座的志向并不在于赚钱,并且认为拿到融资会让自己被束缚,所以他虽然“考虑过接受投资,但最后没要。”目前局座在做的视频和音频内容都是免费提供的,但是制作内容耗费的钱,都是从他平时参加各大电视台的收益中支出的,包括他工作室人员的工资。“我老伴儿经常跟我闹,赚的钱都哪儿去了,家里也不见钱。”说到这儿,局座也不自觉地笑了。以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视频为例,局座称如果按照央视的制作标准,每个视频全部下来至少需要五万块钱。局座目前所有的视频及其他内容都是免费提供给读者用户,并且局座表示,“我已经持续做了两年了,并且继续持续下去。”此前他的音频节目也是免费的。自从2015年7月退休之后,局座在蜻蜓FM上就上线了免费节目《张召忠开讲》,总播放量超过了3.8亿,运营节目的微博都积累了几十万粉丝。后来这个节目停播了,不过听众依然可以免费在蜻蜓收听《局座悄悄话》、《局座时评》和《张召忠说》三挡节目。对于这类国防教育性质节目,局座一直坚持免费的理念。局座一直在强调自己做内容并不是为了钱,“我没对赚钱有什么期望。我是一个专家,不是一个商人,不会屈服于经济因素。”在他看来,他做内容主要是两个目的:为国家继续发挥余热,以及通过这些事情帮助一些人,主要是年轻人。局座用“老骥伏枥”来形容自己为国家继续发挥余热的决心。“国家养着我,我什么都不做也能活得很好。但是人在还能做点东西的时候,还是要做点事情,不能老待着什么都不做。”1993年起,局座就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此外他还享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对于他自己来说,做内容还有一个乐趣就是自己能有点事情做。而此次之所以推出的是付费节目,一来局座需要收入来维持团队的日常开支;再者就是“拥抱知识付费的时代。”局座也不再从“国防教育”而是从人文故事的角度去制作这档栏目的内容,。“我会关注一些年轻人感到焦虑的事情。”就像那些年轻人在局座的社交媒体上抱怨“上下班很累还要给老人让座”一样,很多年轻人在职场、人生观、偶像崇拜等方面都有很多的问题。局座想要找出这些问题的共性,从而找到一些人物作为坐标参照系,结合自己的思考去挖掘这些人物的故事,找出一些可借鉴的东西给自己的听众一些启发。“并不会因为收费的节目质量就会更高,我的所有节目都是一样的。”局座说他做了25年的电视节目,相当于做了25年的网红,也是一个退休的老人了,对于名利没什么追求了。
对文章打分
对话“局座”张召忠:做网红我责任更大了 想帮助年轻人
阅读 (25377) 评论 (5)
阅读 (23117) 评论 (3)
阅读 (22923) 评论 (7)
阅读 (42660) 评论 (10)
阅读 (36199) 评论 (9)
阅读 (30946) 评论 (59)
Advertisment ad adsense googles cpro.baidu.com张召忠称被叫局座不生气 希望年轻人多点阳刚血性 |张召忠|解放军|中国_新浪军事_新浪网
张召忠称被叫局座不生气 希望年轻人多点阳刚血性
张教授录制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第三季
  记者面前,这个叫张召忠的男人有很多标签:解放军少将、国防大学教授、国内著名的军事评论家以及拥有无数粉丝的明星。
  但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交谈,记者没有感受到这些标签中任何一个。他会饶有兴致地把玩记者的手机,感慨“我俩的手机长得好像,但是你这个比我的薄。现在手机都能做这么薄了?”他特别在意自己的发型,几次三番和一缕没能被发胶固定住的头发较劲。他的笑点很低且笑声魔性,例如当记者说出他宠物狗的名字,或者是谈及身边某个90后小朋友时。
  平易近人、温和可爱,这只是真相的第一层。第二层真相是,这位邻家大叔对自己少将、教授、军事评论家和明星的身份,其实心如明镜。
  他永远主导着谈话的走向,想说和能说的侃侃而谈,不想说或不能说的惜字如金。他的态度很执拗,标尺很鲜明。
  没有关系,一个不完整的张召忠,或许才是最真实的张召忠。
“无趣”张召忠:与所有业余爱好绝缘
  为了采访张召忠,记者恶补了很多篇关于他的文章。按照原先的设计和猜测,张召忠应该会乐意花半个小时甚至更久追溯一下他18岁参军至今的经历,进而形成我文章中题为“张召忠,从农民儿子到少将”的一段。
  但对这段他之前几乎每次受访总会提及的历史,张召忠却选择了一语带过。老家河北盐山,农民家庭,赤贫的童年,18岁当兵,被推荐到北大读书,开启军事研究之路,向杂志投稿,上电视做节目,成为教授……直至著书立说、拜将成名。如此种种,在一个半年前刚刚正式退休的男人眼里,终是“俱往矣”了。
  “就从退休说起吧。”张召忠的语气里,有属于63岁的淡然。
  他曾经也计划过退休后的生活,例如推掉所有的电视节目,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他准备练毛笔字,“老年大学那边都联系好了,还买了一套文房四宝。”
  但真实的状态是,“我发现自己不是练毛笔字的料,而且根本闲不下来,心里发慌、难受。”
  不止一次,张召忠说过自己是一个无趣的人。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下棋,不会钓鱼不爱旅游,他从没看过超过5分钟综艺节目或者一集完整的电视剧。“电影倒是看,但仅限于战争题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属于工作需要。”
  出于种种原因,张召忠极少公开谈论自己的家庭,唯一已知的是他有妻儿。“我老伴爱看电视剧,而且几乎所有电视剧都看,最近在看的好像叫《芈月传》。”说这些的时候,张召忠满脸无可奈何,在他眼里,“有旅游、看电视的时间,不如看点书。”
  至于这么“无趣”会不会招来家人投诉,张召忠的回答是,“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们都能理解。”
  但其实,“无趣”不代表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丈夫和父亲。“我们家的饭菜都是我来烧,家里东西坏了也是我修,几十年一直这样。”
  评了军职后张召忠分到了一套大公寓,但他还是喜欢曾经住过多年的老房子,虽然才几十平米,但他感觉却最舒服。“我以前一晚上能写上万字的文章,可搬到新房后,看那200多平米空荡荡的,我脑子也像空了一样,两三年没写出一本书。”
  就这样,连房子太空都很难适应的张召忠,面对被退休放空的时间,度日如年。
  于是,原本打算请辞的电视节目有部分被保留了下来。“中央电视台的《海峡两岸》、《防务新观察》,北京电视台的《军情解码》,以后这些电视节目还会继续做,但会越来越少。”
  而得知张召忠退休的消息后,各大网站也找上门来,力邀他原创自己的节目,每每一拍即合。“目前已经开播了两档,凤凰网《张召忠说》和蜻蜓FM的《张召忠开讲》,算是脱口秀吧。”
“有趣”张召忠:微信公众号自称“局座”
  之前由于军纪约束,张召忠与互联网的关系一直是若即若离。除了早先曾经短暂开通过腾讯网和人民网的微博,他与一茬又一茬的主流网络平台并没有交集。
  因退休而来的身份自由,让张召忠拥有了尽情拥抱互联网的机会。“从传播效果的角度看,网络的优势很巨大。这对志在通过传播手段实现军事知识和科学知识普及的人来说,吸引力一直存在。”
  而另一个原因,是张召忠发现自己那些传统媒体的用户,有了老龄化的趋势。正如他在《张召忠说》的开篇语中所说的那样,“年轻人不爱看电视,我到网上来堵你们了。”
  两档脱口秀开播已有几个月了,张召忠自豪地说点击率都达到了500万。而网络平台更直观便捷的互动性,也迅速让他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偶像”的影响力。
  “《张召忠说》制作了半年多,栏目全都是自负盈亏,根本没有经费,连工作人员的盒饭都得自己解决。”张召忠没忍住,在节目里吐了槽。没想到当天就开始有许多网友致电或留言,希望得到张召忠的账号,表示愿意汇款或者“包红包”对其进行资助。
  “我听说这事,都傻了。”张召忠被迫实现了和网友的第一次互动——他起草了署名公开信,发到各相关论坛、贴吧,言辞恳切地希望网友不要以任何方式向其本人捐款。“如果实在要支持节目,可以向网站和制作方投放时段广告。”
  不久前刚刚因病辞世的央视原军事节目主播方静曾经这样形容老搭档张召忠,“他特别喜欢和年轻人说笑玩闹,身边那群80、90后的导播跟他也总是没大没小。”
  这看来很可信。因为张召忠说起那群90后时,几乎一直都带着笑意。在他眼里,和年轻人相处的过往,那些带着青春气息的片段几乎全是笑点,“和他们在一起太好玩了。”
  “无趣”的张召忠,就这样把他的“有趣”藏在了生活的点滴处。其实看过他节目的人早有共识,在国内军事节目的所有主持人和嘉宾中,“老张最幽默。”试问,除了张召忠,还有谁会穿着军装、对着亿万观众一本正经地这样形容中美关系——“中国跑上来了,美国也傻了,山大王拿个大棒子,往下砸中国,另外告诉日本往下拽。”
  正因为张召忠永远喜欢用有趣的方式和最通俗的方式去表述知识,才有了著名的“雾霾防激光”以及“海带绳防潜艇”的段子。事实早已经证明,这些备受争议的语录,只是当时节目后被抽离出上下文造就的乌龙。“清者自清,不争辩,不解释。”
  再后来,张召忠被网友们封了一个“战略忽悠局局座”的称号,意思是在战略上忽悠别国。
  我理解,“局座”作为一种戏谑,谈不上恶意,也谈不上善意。但在张召忠看来,这却是来自网络世界“充满幽默感和想象力的创造”,他不生气,还很受用。
  前不久,有趣的张召忠带着他那群有趣的90后,张罗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并在12月30日正式开通了。这是目前互联网世界唯一可直接与张召忠本尊互动的通道。“孩子们问公众号起个啥名字好,我说,就叫‘局座召忠’吧。”
不完整的张召忠:或许是最真实的
  这个标题看来有点矛盾,但我想不出更恰当的描述。
  就像“无趣”与“有趣”,这两者能在张召忠身上矛盾地生长,又和谐地并存一样。
  前面已经说过,公众所知道的张召忠,只是他想让公众知道的张召忠。
  其它的部分,有的可以去搜索,有的可以去拼凑,有的只能去想象。
  例如我们都知道的,是张召忠上过大小十几档电视节目,他青涩过,也成熟过;他曾一语中的,也曾预测失准;他被誉为中国最权威的军事评论家和理论家之一,却也被人称作“战略忽悠局局座”。
  我们不知道的,是每一档公开播出的军事节目背后的那些心酸。所谓“宣传有纪律,政治有底线。”20多年,不能说零失误,但张召忠至少做到了“零错误”,同时还让大多数人喜欢上了他。要做到这一点,努力、智慧、经验,缺一不可。
  又例如在采访中,他自然流露的那些幽默感、童心和善意。一个拥有这些的63岁男人,他的生活即便在兴趣爱好的纬度上稍显乏味,也必定可以创造出妙趣的经度——尽责、付出、相守,等等。
  如果张召忠愿意,我相信他能讲出许多工作之外,只关乎妻儿、家庭的故事,那些故事或许不会浪漫,但一定温暖。但他不说,且从不说。于是,我只能从他一直为家人做饭这样的只言片语中,去猜想未知的温度。
  还有他对年轻人的态度。他知道,这个群体还不是他最主流的受众;他听说,这个群体中有一些喜欢嘲讽、诋毁以及谩骂他的人;他甚至还愤怒,这个群体中正流行以“小鲜肉”和阴柔为取向的审美,而距离他对这个社会,那种“年轻人,特别是男人,应该多一点血性和阳刚”的期待,渐行渐远。
  但他却从未停止过对这个群体从走近、到走进,从呼吁,到影响的努力。他全心全意地拥抱互联网;他组建年轻的团队;他开始与网友们互动;他最近还以科学评审的身份加入了《最强大脑》这种介于综艺和选秀之间的节目……这些,都是张召忠用年轻的语境去理解年轻的尝试。
  粉丝亿万、学至教授、官拜少将、著作等身——既如此,名利应无所求。张召忠所想的,应该是按照那个他自己早已写好的剧本,一路走下去。
  人生或许如戏,但一部按照剧本坚持走了63年的戏,应该早已走成了真正的人生吧。
  快问快答
  扬子晚报:为什么想起来开通微信公众号?
  张召忠:年轻人都不看电视,得上网堵他们啊。(笑)其实是想利用网络这个通道跟喜欢我的人更方便地沟通交流,当然,也欢迎那些不喜欢我的人,更欢迎。(再笑)早就有这个想法,但之前的状况,有很多限制,你懂的。(接着笑)
  扬子晚报:作为一个63岁“触网”的人,会不会觉得自己落伍了?
  张召忠:我落伍了吗?我落伍了吗?我落伍了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告诉你,我是中国最早的网民之一,80年代末我就用电脑了,那时买一台机器两万多。我记得我90年代买了一台586的笔记本电脑,去英国学习时带着,发现人家皇家海军学院的机房里也就是486,心里别提多美了。再说网络,我2000年的时候写了《网络战争》这本书,其中很多预见性的内容后来都一一成为了现实。我几十年研究的方向主要是未来军事、未来国防,怎么会落伍?怎么能落伍?
  扬子晚报:你为什么会随身带着化妆包,自己给自己化妆?
  张召忠:以前上节目都是电视台给配化妆师,好家伙男的女的都是一样捯饬,要折腾两个多小时,女孩子这样弄叫美,我一个男人脸上里三层外三层的,真正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我每次化妆时都不敢看镜子,上完节目甚至于不敢看成片,太嫌弃我自己了。后来我就想着还是自己弄,稍微弄点粉,去汗去油,5分钟就搞定。
  扬子晚报:用一句话评价自己,你觉得会是什么?
  张召忠:我觉得最近来江苏参加《最强大脑》录制,节目组一个负责人的话很有意思,可以借用一下,说我是萌+实诚+有一颗年轻的心,我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
责任编辑:王金志 SN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防务新观察最新一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