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别人怕自己治疗才能好起来回归社会工作,不让

原标题: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區矫正的个案研究

随着青少年犯罪率的增高如何有效的将犯罪青少年导入正途已经引发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区矫正作为非監禁刑具有良好的教育价值和效果本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探究一个典型的青少年社区矫正的案例,通过社工的介入运鼡综融性服务方法对其提供矫正服务,使矫正对象态度行为都有所改善有效达成服务目标,

关键词: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介入、个案研究

青少年犯罪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近年来不同国家都面临着青少年犯罪率不断增高的现状,而青少年作為国家和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是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群体,身心发展尚不健全容易出现冲动性、反复性、等特点,因而对犯罪青尐年采取何种适合的刑罚方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对于青少年的社会行为改善具有良好的教育价值与效果,但是其在国内试点实行十年以来由于政策配套不到位、基层社区力量薄弱、专业团队缺乏等客观原因限制,始终未能得到良好的作用发挥洏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的助人行业,其在司法领域尤其是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参与与专业服务推进已经成为了我国港台地区以及西方发达国家中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重要力量同时作为助力社区的一大支持性力量,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社区矫正中可以有效发挥自己独特嘚专业力量和专业优势

从理论方面说,社区矫正不同于传统的监禁矫正模式而是立足于发展的社会,不单依靠于专业司法力量也依靠社会力量来共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而社工的介入使得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及理念的指导,运用專业方法帮助社区矫正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和发展此外,社会工作介入到矫正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实务工作也是对司法社会工作理论方媔的一种完善,可以填补现有的理论空缺同时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

从实践方面说社区矫正本就有别于监禁刑罚的方式,且青少年群体是一个具有发展性的群体社区矫正较之监禁更有利于其态度行为的改善和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工作介入下使嘚工作方法更具专业性主要由社会工作者展开服务,帮助青少年矫正其偏差行为使他们尽快回归现实生活。并通过对其行为的矫正使青少年能够在身心健康的状态下成长及生活。降低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促进社会的稳定。此外也通过所接触的案例,更直观具体的在矯正工作中看到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以及开展成效并反思在此过程中青少年社区矫正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思考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法

我国刑法中对犯罪未成年人有清晰明确的界定,通常是指已满14岁未满18岁的依法构成犯罪的人而对于青少年的界定各国各地都有一些差異,本文对于青少年的界定为15-24岁的之间的群体文中所涉及的青少年社区矫正的服务对象主要指犯罪青少年,因此对犯罪青少年的限定為15-18岁的依法构成犯罪的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群体。

社区矫正是一个外来概念是与监禁刑罚相对的一种监外执行处罚的方式。国外很多学者嘟对它有不同的界定贝林德?罗杰斯?麦卡锡(Belinda Rogers McCarthy, 1991)等人认为,社区矫正是指“对犯罪人员实行的不同类型的非机构性矫正计划”[1]克利尔(ToddR.Clear, 2000)等人認为,社区矫正是“对犯罪人的非监禁性(矫正)计划”[2]而台湾学者李增禄认为“社区矫正也称为社区处遇,是相对于在机构内矫正而言的,不再將犯罪者纳入监狱等拘禁场所,而是准予他们在自由社会中生活,并且接受专业工作人员辅导与训练,直至其完全适应社会规范为止”[3]。综合国內为各学者对社区矫正的限定尽管每种定义中都包含了他们对社区矫正的不同认识,但也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社区矫正的一些特征在對这些学者给出的既定含义进行梳理后,本文中对社区矫正的界定为:由司法机关联合相关社会组织机构在社区内对符合条件的罪犯予以監外执行刑罚活动旨在恢复罪犯的社会功能,矫正其心理和行为减少并避免监禁刑罚所带来的身心伤害,通过再社会化的方式使罪犯順利回归社会能够健康积极的面对生活。

社会工作不论是作为学科专业还是一种职业都较晚进入我国近年来学者们也都在对本土性社會工作进行深入探究,力求将社会工作的领域不断扩大的同时与本土实际相结合从而更好地适用于本土工作中。社会工作介入就是指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专业工作方法应用于矫正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与司法工作者有效结合,共同推进服务并强调在此过程中矫正者与罪犯共同参与实施计划,有效达成目标使罪犯身心健康发展有所改善,达到基本社会功能的恢复能够回归并融入社会。

个案研究是社會研究方法的一种主要指以一个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信息获取资料深入探究研究对象并在此过程中得到一个具有代表性和实践性的研究结果。本文的个案研究主要是指借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通过呈现社会工作介入青尐年社区矫正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综融性方法,分析介入的优势与不足形成一个完整的个案研究。

二、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的个案实施过程

小昕男,17岁巴彦淖尔市临河人,因抢劫罪被判处四年的有期徒刑在服刑两年八个月时被判定为假释,余刑两年四个月为假释考验期限在此时间段内依法予以社区矫正。

小昕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喜欢唱歌,热爱体育他的父母在家时以种地为生,后来箌呼和浩特市打工以维持生计其文化程度较低,渐渐长大的小昕与父母之间可说的话题越来越少代沟渐渐产生了。小昕的母亲是一个熱衷于参与各种娱乐活动的人常常在外打麻将而无暇理会家中的事务,原本较为亲近的母子也渐渐减少了沟通小昕的父亲则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每当小昕犯错时父亲都会对他非打即骂,父子间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谈话父亲也从未认真地倾听过小昕的心声。种种這些都对身体和心理处于成长期的小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小昕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但是父母会尽力满足他提出的各种要求久而玖之,家庭的溺爱让他养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内心有很多矛盾困扰,也形成了敏感的性格特点

在小昕初二时,由于课程难度的加深以及对学习兴趣的缺失,使得他的学习难以跟上进度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这也大大打击了小昕的自尊惢因而渐渐萌生了辍学的想法。在他辍学之后认识了许多社会青年,并经常与他们一起喝酒后来在同伴的怂恿下开始抢劫,在被判處的四年有期徒刑中前两年都是在未成年人管教所的监狱中度过,在他刚进入监狱时由于沟通方式不当,小心经常与管区其他服刑人員发生摩擦甚至还大打出手。后来由于表现良好做过小组长、值班长等职务,也因表现良好后被假释从而进入社区矫正但在小昕担任管区职务的过程中,一些事情也对他造成困扰对他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小昕发现在他担任组长等职务时,会有其他服刑人员主动示好献殷情或是巴结他,而在之前作为一个普通的服刑人员时都无人理睬这让他觉得人情冷漠,社会现实因此,现在走出监狱嘚他也很少和其他人做正向交流不会和别人讲心里话。

由于小昕辍学后实施抢劫并被判刑入狱时仅15岁因而属于犯罪青少年的范围,后洇表现良好而被裁定假释并交于司法部门予以进行社区矫正工作首先,小昕的年龄较小且认错改正的态度较好应该运用社工的价值规范和方法来对其加以引导,使之改过自新、树立自信、恢复功能并给予他更多的机会来重新融入社会。其次小昕的情形属于机构服务對象的范围,也在机构的能力范围之内并且机构与司法部门一直以来都有所对接,驻司法局的社工长期以来都同司法人员一同针对矫正囚员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在初步与司法工作人员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对矫正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初步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完成了对资料的初步收集,并尝试在司法人员(矫正对象的负责人)的陪同下与小昕进行了初步接触由于其性格特点较为敏感多疑,且对他人信任感较低因此与他进行简单的交流,表明自己的身份以及前来的目的使矫正对象减少防御,更有利于建立相互信任的专业关系但初次的接觸中小昕仍无法对工作者敞开心扉,仅初步建立起专业服务关系

根据整理收集来的有关案主的基本资料,综合分析并对他做出基本评估發现家庭是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一大因素小昕父亲严厉粗暴的管教方式,造成他与父亲的零沟通母亲热衷麻将而无暇顾及家中也使得毋子关系的弱化,因而造成了矫正对象更加封闭自己的内心而父母尽力满足小昕要求的教育方式也促成了他不良的消费习惯,对此运鼡家庭治疗模式,注意改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关注彼此间的沟通频率及方式,通过从家庭各成员入手使得计划实施更有成效其次,学校、朋辈群体等也对他思想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学校学业的压力,教师的批评等都是导致矫正对象辍学的一些外因朋辈群体比如小昕结識的社会青年则是他抢劫行为发生的一些外部影响因素,此外还有在他认知层面出现认为社会现实、人情冷漠等一些看法,也是周围现實环境所带给他的影响综合这些具体情况,可以运用心理社会模式重视关注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相互作用来共同推动个人的发展,与此同时也重视人际沟通的交流的状况强调社会层面的因素对矫正对象的影响。

2.问题及需要的界定与分析

通过访谈过程中矫正对象提供的信息并结合司法人员的介绍,对其问题及需要进行分析目前小昕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疏于沟通,导致小昕与父母关系的不和谐家庭的关爱较少,使他走上犯罪的道路二是辍学后的小昕学业无果,认识的朋辈群体多为不良青年對他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且自己尚为未成年人易受外界影响且易冲动,因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在分析整理出小昕面临的问题后,对他嘚需要进行预估首先,矫正对象需要改善与家人的关系主要是增加彼此的交流沟通,同时也需要父母的行为做出相应转变多给予矫囸对象一些关怀,为其提供稳定和谐的家庭支持系统其次,小昕需要在自己的思想态度上需有所改观由于服刑过程中周围环境的影响致使小昕感到社会现实人情淡薄,对外界产生不信任感而更加封闭自己所以,小昕需要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与现实环境减少防禦,敞开心扉

3.矫正对象潜力与外部资源的评估

通过社工前期接触矫正对象收集资料的过程,对小昕的自身能力、内在潜力进行分析与评估发现他首先在态度上比较积极,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正所以他有转变自己行为的能力。其次了解到矫正对象对唱歌和體育兴趣浓厚,可以评估出他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潜能和天赋可以有所提升并发展为一技之长,以便更好地在日后立足社会再次,通过觀察以及对案主性格的了解他是一个本质善良、渴望获得信任和关爱的人,因而可以鼓励案主与人沟通转变人际交往方式,有能力改善自己的人际状况

由社工对矫正对象所处的环境和资源进行分析,发现在他之前的生活环境中与他有较多互动和接触的包括他的父母、朋辈群体,因而家庭及父母和同辈群体可以作为矫正对象的一个支持性资源可以为其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获得积极地情绪体验能哽好的融入社会。同时他作为社区的一份子,社区内拥有的资源、社区居民包括社工都是他可以获得支持与帮助的外部资源

根据前期建立关系后的接触,掌握的信息以及对其所做的预估等可以对矫正对象制定目标及服务方案。

在社工的介入下与矫正对象一同解决问題,帮助矫正对象建立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恢复社会功能能够乐观积极地重新认识世界,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针对小昕的情况,社笁运用综融性社会工作方法制定服务方案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几个部分,具体服务计划包括:

(1)社会工莋者对矫正对象的家庭成员进行探访取得接触并表明自己的身份及目的,与其父母了解情况通过他人更全面的收集有关矫正对象的信息,制定合适的服务方案使得他身边的人能够协助其改善问题。

(2)与矫正对象进行面谈或者是书信交流等形式的深入沟通帮助其敞開心扉与人交流,矫正其思想行为多鼓励他表达自己的真实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适时引导矫正对象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3)积极倡导矫正对象参加各类型的小组活动以及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比如社区普法知识讲座、兴趣小组、社区劳动队等活动将其置于社区环境中,增加与社区居民的接触改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社区归属感从而更好地回归社会。

(4)社会工作者倡导社区行政机构(洳居委会)为矫正对象提供一些可运用的社区资源等帮助矫正对象有效进行行为的矫正,同时也倡导出台一些针对社区矫正的青少年犯嘚优待政策或措施

社会工作者对矫正对象小昕的服务介入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开展,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开展服务两次小组工作方法开展服务四次,社区工作方法开展服务八次其中针对小昕的具体情况,个案方法的应用主要以一次面谈和一次书信交流为主通过面谈的方式直接介入矫正工作中,可以掌握矫正对象的心理需求并为接下来工作开展的方向和方法提供基础以下是工作者与矫正对象的一段访談内容:

矫正对象:我爸平时工作很累,回家也不怎么和我说话我犯错了就对我一顿打。

工作者:那你对父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你恨他吗?

矫正对象:我不恨他这些年来已经习惯了他和我的相处方式,就是拳打脚踢

工作者:你期望与父亲坐下来好好谈谈吗?让他知道你在想什么

矫正对象:没有想过和我爸坐下来面对面好好聊天的场景,想象不到

工作者:好,那除了家人能和我谈谈你的伙伴們吗?

矫正对象:我在监狱两年多和以前的同伴们都失去联系了,已经没有什么朋友了就只有几个在狱中认识的伙伴了。

工作者:那能和我谈谈他们吗

矫正对象:我不知道这些算不算朋友,感觉他们有时很自私只是在我有用时需要我,或许现在的人都这么冷漠吧感觉现实好黑暗。

工作者:你现在和他们还有联络吗

工作者:听了你刚才对现实社会的描述,感觉你对融入到外界环境还有一些担忧和阻抗那你想过之后要做些什么吗?有没有什么打算?

矫正对象:没有认真想过我初中还没有毕业,不知道能做什么但我不想再回学校叻,那些课程对我来说太难了

工作者:你你有没有什么特长或者说兴趣爱好呢?

矫正对象:我平时喜欢唱歌也爱好体育运动。

通过这┅段访谈节选可以看出父亲长此以往与他的沟通方式对小昕有很大影响,他希望改善与父亲的关系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也能看出小昕在人际交往及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问题以至于使他对社会大环境和人性产生怀疑,此外工作者也了解到了矫正对象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定位和未来的迷茫。通过本次个案访谈工作者更深入清晰地了解了小昕此时此地的情绪体验及时调整矫正方案,选取合适的矯正活动内容

在第二次的个案服务工作中,工作者选用书信的方式与矫正对象交流给对方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也避免了当面会談时小昕强烈的自我防御机制以下是社工写给小昕的书信:

在上次的访谈中我们聊了很多,有你的学习经历有你的家庭状况和你的朋伖们,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你性格开朗爱和你开玩笑的妈妈当谈论到这些时,你是一个幸福的孩子能够看到你脸上所洋溢着的幸福嘚笑容,比起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来说你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疼爱的你的父母,宠爱你的奶奶有这么多爱你的亲人在支持着你希望你能认真的对待今后的生活。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人生旅途会遇到不同的风景,也会经历不同的困境没有雷同,也不会被模仿生活中十有八九会遇到不如意的时候,但是不要去抱怨;而当你得意的之时也要记住戒骄戒躁。平静地生活努力地工作比什么嘟重要,不论你此时是何处境

你的故事我虽然不知太多,但那些都已经成为过去把现在的每一天过好,不让自己失望也不让家人失朢就够了。尽管你曾犯错误入歧途但如今你正在走向光明,如果你换一种思路——现在这样只是对你曾经的过错的一种教育你会觉得磨难也是一种成长,还是一笔财富

上次访谈时我们谈到“你认为现在的人都很自私”,其实这不光是你的困扰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樣的问题。但是我们要学会处理与人相处中这种微妙的关系我们可以要求自己与人诚实无私,但不可能对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要求你可鉯要求自己对人好,但不能期待所有人都对你好同时你要明白你怎样才能让别人怕自己对他人并不代表他人就会怎样才能让别人怕自己對你,如果不能领悟这一点你会增添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对你好的人铭记在心学会感恩,对你不好的人你也不要太介意,在人的一苼中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自己的家人至于那些能够对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请多防备一点,因为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是有原因的他对你好,未必是因为真的喜欢你这一点你一定要搞清楚,不要轻易的就把对你所谓“好”的人当做你的“好朋友”好朋友一定是能经受得起时间和困难的考验。同样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什么是应该的即使是亲情,你也不能透支否则再亲近的人吔会离你而去,如果那样也是人生的一种失败,所以你要珍惜每一个真正关心你的人同时也学会去关爱更多的人,信任是建立在相互嘚基础之上相信你一定会收获很多,加油!

在对矫正对象跟进了两次个案服务后评估他的自我接纳已经有良好转变,并对与他人接触並不抵触而是抱有希望。因此为进一步推进矫正对象的成长,引导其顺利回归和融入集体社工邀请他参与不同主题小组,从而巩固其个人成长为进一步融入社会做好准备。邀请其参加的小组主要包括普法小组、兴趣小组、成长小组、人际关系小组四个部分普法小組主要目的在于让矫正对象多掌握学习一些法律知识,明确违法行为的相关惩处办法有法律意识,远离犯罪兴趣小组主要是帮助矫正對象培养并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在活动中与社区中有同样兴趣的青少年接触相互帮助学习,激发潜能培养兴趣的同时也能提升小昕嘚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其人际关系增进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帮助其建立信心成长小组主要通过由浅入深的活动达到帮助矫正对象实现個人成长的目的,在自我潜能、自身能力建设与提升、思想态度转变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比如通过参与信任环节中的游戏,让服务对象有所突破并在思想上有所改观,能够逐渐信任他人让以前处于封闭中的自己走出去。人际关系小组主要是针对亲子关系妀善的小组通过矫正对象与父母共同参与其中,在社工的引导中让他们在观察其他参与家庭的亲子关系问题时对自己家庭进行思考,幫助矫正对象小昕改善与父亲的关系增进沟通互动,转变原有的沟通模式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家庭成为矫囸对象有力的支持网络,帮助他实现心理行为的矫正

为进一步促进矫正对象能够正面参与社会,并从社会得到积极回馈社工特别邀请矯正对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由矫正对象每周一次参与到社区志愿队的活动中与队伍中本社区的居民们一同进行社区劳动服务,其中的垺务种类包括清除社区小广告、美化社区墙面、打扫社区卫生、探访并帮助社区孤寡、残障老人大扫除等活动通过此种方式,让服务对潒与社区居民充分接触有利于融入社区,回归社会并在此过程中,通过社区劳动服务这种教育矫正措施来增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社区归属感。

此外除了参与社区劳动服务,在社区文艺活动中也要给矫正对象以机会展示自我这样有利于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恢复社会功能,走出阴影开始新的生活

社区矫正评估主要是社会工作者对实施矫正服务的过程及矫正的成效进行┅个系统性和总体性的测评,评估的目的主要在于对工作方法、工作技巧以及服务水平进行总结反思通过观察服务对象行为、态度的改善状况,来评估是否达到所制定的服务目标

针对小昕的案例,本文采用结果评估作为该个案的一种评估方式通过访谈的方式来收集资料,借助访谈中矫正对象对于问题的回应以及对话中的态度来反馈出社会工作介入的成效及达成目标程度结果评估对于测评社会工作介叺干预的成效、改善服务方案设计、提升服务质量、达成服务目标都有重要意义。

通过访谈了解到矫正对象小昕对法律有了更深的认识奣确了作为即将成年的人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接受不同程度刑罚处罚他与父亲的关系也有一定改善,在参与了几佽个案访谈后矫正对象能够敞开心扉与人接触,矫正小组也让小昕加强了人际沟通能力有效改善了人际关系,并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茬以及想要发展的方向。并能够积极融入社区适应社会生活。

以下是社会工作者在所有服务结束后与小昕的访谈记录:

社会工作者:菦期与父亲的交流多吗和父亲的相处方式有改变吗?

矫正对象:我和我爸的比以前说的多了他会在吃饭时询问我一天的情况,感觉和鉯前不同了更喜欢现在和我爸在一起的感觉。

社会工作者:听到你这么说我也为你开心,你们的父子关系能有所改善真是一件好事唏望你也能多体会父亲的辛劳,多理解他

社会工作者:之前你说不想上学,也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现在有没有什么想法呢?

矫正對象:我很喜欢体育在兴趣小组中我也对体育类的活动更感兴趣,想要以后当一名体育老师

社会工作者:听到你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和悝想我很欣慰,希望你可以一步步实现目标开始新的生活。

矫正对象:嗯我会努力的。

社会工作者:在这些活动中有没有结识一些尛伙伴让你对之前的一些看法有所改观?

矫正对象:嗯在这几次的小组活动中,认识了几个同伴他们给予了我很多帮助,让我感受到叻温暖和信任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自私的。很感谢结识他们

社会工作者:能够结识同龄的伙伴很好,能够让你感受到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和来自对方的关怀希望你珍惜现在的朋友。

社会工作者在接触小昕的案例中遵守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价值规范,运用社会工作專业方法和技巧恰当地运用倾听、同理、共情等会谈技巧,对矫正对象开展个案服务、小组活动、社区活动等相关服务在服务中运用惢理社会模式,注意矫正对象所处环境对他的影响并重视其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并结合运用家庭治疗模式通过改善他与家人关系,从镓庭层面入手对矫正对象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借助自己的专业优势有效改善矫正对象的行为,最终达成服务目标

社会工作者通过两个朤的介入,小昕的案例暂告一段落社工同矫正对象一起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过程,对矫正对象提供其需要的帮助帮助其矫正行为,改善与家人的关系转变矫正对象对他人对社会的不良看法,协助他树立自信心并提升自我增进人际沟通,融入社区适应社会

三、社会笁作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个案的反思与建议

(一)社工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个案的服务优势及经验

通过社工专业服务的介入,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对矫正对象的行为态度进行有效干预使得矫正对象的问题有明显改善,总结在本个案中社工介入后的体现的服务优势以及服务經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社工在介入的过程中,将专业价值与实务工作充分融合能够以尊重、平等、接纳的态度对待矫正青少年,這样的价值取向有利于矫正对象的自我认知被肯定同时社工能够个别化的了解服务对象的优势与需求,从而针对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有效推进服务开展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权使得处于矫正过程中的服务对象有更多认同及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从而引导其做出积极的正面轉变如在服务过程中,社工在了解矫正对象需求及个人能力的情况下让他自已作出决定,是否回到初中完成学业或是有针对性的学習,将自己的兴趣发展为一技之长从而使自己日后能够立足社会

在整个服务的推进过程中,社工注重以平等的关系与小昕接触不同于司法工作人员对矫正对象的严厉以及明显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地位等级关系,社工能够站在矫正对象角度来思考并体会其内心感受使服务對象不仅在表面行为上有所改善,而是在思想和认知上能够有真正的转变意识到法律规范的重要性,有法律意识并明确可为与不可为界限

2.社会工作者在相应专业理论支持下开展工作,有效达成服务目标在运用心理社会模式和家庭治疗模式展开服务计划的同时,社工也關注到人在情境中每个人的问题都不是个人的,而是将它放在所处环境中因而在社工帮助矫正对象解决问题以及对其行为进行矫正时,也同时关注到了他的家人、朋友、朋辈群体以及家庭、学校、社区等周围人群和环境对他的作用影响将矫正对象置于他所处的环境中來寻求解决方式并制定适合的服务方案。在本个案中社工也帮助矫正对象有效改善了他与父亲的关系。

3.社工能够运用专业方法技巧介入垺务在设计的服务方案中,关注矫正对象的心理变化及情感体验采用多种工作方法并设计灵活多样的的活动,以引导矫正对象的积极參与并促使其能良好的融入最终有效的帮助了矫正对象解决部分问题。同时在介入过程中充分运用同理心并能做到良好的共情,社会個案工作中一些的运用在服务过程中有明显的优势帮助社工与矫正对象在短时间内能够尽快建立关系,取得矫正对象的信任也使得整個服务进展顺利,并卓有成效

(二)社工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个案的问题及不足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的这段时间,矫正对象情況有明显改善矫正工作也颇有成效,但在各类服务开展过程中社会工作介入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1.后期持续跟进的不足在小昕這个为期两个多月的个案结案之后,社工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工作也就告一段落没有再继续针对矫正对象进行一个持续跟进评估的过程,这一点是值得反思的社工介入服务结束,但矫正对象的监外服刑期还未结束应持续跟进以了解他是否能够正常回归并适应社会。絀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社工矫正人员的不足无法保证个案跟进时间的有效延长,只能将服务控制在一定期限内结束从而保证结案

2.在整个开展服务的过程中,针对矫正对象所制定的服务计划方案不够完善全面在前期的个案接触中应该增加个案面谈的次数,以便加罙社工与矫正对象的关系更加有利于后面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多有关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如在此个案中面谈的次数仅一次,第二次的书信沟通缺少矫正对象的回馈后期也没有增加个案访谈次数,这样使得社工不能及时直观的掌握矫正对象的心理状态及情绪態度的变化对其信息掌握也不够充分。

3.在矫正工作者队伍组建中主要由社工与司法工作者构成,但在责任分工及责任主体方面都有所混淆不够明确司法部门工作人员应减少对社会工作者的干预,并且他们开展工作所运用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有所不同这对矫正对象会有┅定影响,比如本文案例中的小昕性格的敏感使他不易相信他人,很难敞开心扉与人交流因而有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人际关系改善方媔的问题,但工作者由于专业理念、工作方式方法的不同会对矫正对象产生不同影响司法人员的严厉会加深服务对象的防御机制。

(三)完善社工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个案的建议

1.引进社工矫正人才扩充矫正人员队伍,以保证有充足的人力能够持续跟进每一个个案主要鈳以通过在政策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完善社会工作者社会保障制度;各机构可以对员工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只有一支专业社工队伍才能支撑起社会工作介入矫正工作的整个服务进程

2.完善服务方案,丰富工作方式与方法在社工与矫正对象初步接触或是后面的个案访谈Φ,可以不局限于问答访谈的方式而是在矫正对象进行社区服刑的日常工作中,社工通过与他共同工作在情境中与之沟通交流并了解信息等,这样有助于双方建立彼此互信的关系同时也为后面工作的开展做良好铺垫。

3.社会工作者与司法工作者有明确责任分工相互配匼,更好地推动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社工在介入中应持续跟进至矫正对象的社区矫正时间结束,即监外服刑期结束避免结案后嘚矫正对象在司法工作者不了解社工专业理念的严加管教下回到原来的状态。

本文是在暑期专业实习的过程中接触并参与犯罪青少年社區矫正工作的基础之上完成的,小昕的案例让我获得关于社工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一手资料并在访谈与观察中收获矫正对象的基本信息,据此而设计制定服务方案从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六步来跟进实施此个案,并在社工介入的两个月时间里开展了个案、小组、社区等活动有效矫正了小昕的行为,实现其态度的转变、与父亲的相处方式等社会工作者综合运用心理社会模式和家庭治疗模式有效帮助服务对象实现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与家人关系的改善社会功能的恢复,自我的成长等能够积极融入社区,适应生活回歸社会在结案评估时,小昕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积极有目标乐于与人沟通,能够信任他人也能与社区居民和谐相处的形象。通过这個典型的社工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的案例为我国社会工作与社区矫正的结合提供具体可行的实践经验。

[3]李增禄社会工作概论{M}.台北:台丠巨流图书公司.1996.4

[4]范典.浅议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J].职业圈.2007

[5]荣云.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的社工介入研究——以苏州市沧浪区为例[D].苏州大學硕士学位论文.2012

[6]刘楠.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7]马肖曼.社会工作介入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案例研究——以A市X社区为例[D].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8]邹四海.个案工作方法在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中的应用研究——以沈阳市X社区为例[D].辽宁大学硕壵学位论文.2014

[9]张秋.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及路径探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5.

[10]邹晓强.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过程中社会工作的介入——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1]邓蓉.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介入[J].云南社会科学.2007

[12]王佳书.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研究嘚文献综述[J].科技资讯.2013

[13]闫静洁.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治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4]孙静琴.试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矯正的方式和途径[J].行政与法.2009

[15]王伟.试论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中的介入[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

云文静,女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硕士在读,目前就读于长春理工大学MSW本科毕业于山东省团校(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曾在年于囼湾东海大学交换学习,对两岸社工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与体会并且收获颇丰

}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被迫害妄想症阿婆回归—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运用社会工作案例 被迫害妄想症阿婆回归—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运用 社工中国网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咾年人口出现高龄化、问题多样化等现象,老年人患痴呆症、多疑症、幻想症、被迫害妄想症等情况越来越多而往往患有这些病症的长鍺很难被理解,容易被贴标签或被疏
被迫害妄想症阿婆回归—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运用 社工中国网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口出现高齡化、问题多样化等现象,老年人患痴呆症、多疑症、幻想症、被迫害妄想症等情况越来越多而往往患有这些病症的长者很难被理解,嫆易被贴标签或被疏远造成他们人际关系的恶化及心理负担的加重,所以这类老人对社工的需求更急切

原题:被迫害妄想症阿婆的回歸——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在老年服务中的运用

(一)基本资料:姓名 黄某

黄阿婆是2013年10月入住A敬老院的一位老人,被深圳市康宁医院确诊患囿被迫害妄想症

症状表现:总是认为自己的儿媳要加害于她,刚入院因为环境的改变短时间内没有明显表现2014年2月开始黄阿婆认为其儿媳半夜潜入敬老院来害她,向她喷射毒药每天晚上睡觉时,黄阿婆的房间门窗均关闭严实并用报纸、麻袋几层裹住自己,所以她半夜就会因太热难受而醒,她却认为是因儿媳来加害她而导致的情景经常半夜起来在敬老院楼道、大厅等处睡觉,有时啼哭影响到院内其他老人的正常休息。

家庭关系:因黄阿婆的被迫害的妄想对象是自己的儿媳因此与儿子的关系也变得不信任,阿婆要求儿子与儿媳离婚因儿子不听母亲话在探望时多次被阿婆骂,将矛盾直接指向了儿子有一次,阿婆因儿子不听话不理解自己,在儿子准备离开敬老院时阿婆伺机用水果刀去扎自己的儿子好在被人发现并及时制止。

前期治疗:黄阿婆2012年底被确诊为患有被迫害幻想症家人多次提及去醫院看病买药,阿婆很坚定的认为自己没病更不会去医院接受治疗,并以死作威胁不信任家里任何人,更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

个案來源:老人行为因影响到其他老人的正常休息遭到投诉,敬老院考虑到老人晚上外出走动存在安全隐患并出现过拿刀的过激行为,希望駐院工作员及时介入帮助老人接受治疗、修正行为,融入到敬老院大家庭正常、健康安享晚年。

黄阿婆一生养育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子女都比较孝顺,会定期来敬老院看望老人儿子每次来看望老人都会被骂,但儿子都没有怨过或回骂老人现象据家属介绍,阿婆在姩幼和年轻的时候经历很多磨难曾被人买卖3次,后来成家后又担负起了主要家庭责任等到孩子成家时,儿子的婚姻让老人不满意因與亲家存在矛盾,恩怨一直未能化解阿婆有三个孙子,对老人较好常探望老人。

1、认知问题:服务对象日常表现都比较正常坚决认為自己没有任何病症,不愿意接受治疗并因此认为别人无法理解和信任。

2、行为问题:为了躲避“被迫害”服务对象即使在夏天都会嚴闭门窗、严裹身体、蒙头盖脸睡觉;每天重复洗晒被褥、床单(疑有毒药);晚上会走出房间到大厅、楼道等地睡觉或哭泣;经常辱骂兒子、儿媳。

3、情绪问题:服务对象容易情绪激动会出现哭泣、对家属喊叫、责骂等现象。

4、家属对待此问题的态度:虽然家属对于服務对象的情况很了解咨询医生后也知道通过药物治疗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因无法取得服务对象的信任无法劝导服务对象接受治疗但镓属非常愿意配合敬老院和工作员一起改善服务对象状况。

服务对象:妄想一直认为自己处于危险之中没有人相信和理解自己,需要一個安全的环境同时希望有人能真正理解和帮助自己。

养老机构:希望家属可以严肃对待此事陪同老人就医接受药物治疗;改变老人的現状,可以在敬老院正常生活养老不会影响到他人,消除安全隐患

家属:希望工作员可以帮助老人接受药物治疗,促使老人作出改变鉯达到敬老院的要求继续留在敬老院养老。并且家庭关系能有改善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包含两个基本假设,一是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囿着重要的影响;二是人的行动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本案例中服务对象因为患有被迫害妄想症,在认知上肯定了其儿媳的迫害行為以及敬老院被认为不安全环境所以她作出了一系列的行为来躲避和回应她认知上判断,并导致其情绪波动大难以控制,然而她的行為将她越带越远不被别人理解,情绪更加糟糕工作员通过真诚的服务态度和系列服务技巧获得服务对象信任后,试图通过改变其认知來改变其行为以达到服务目标。

疏缓服务对象紧张、激动等不良情绪了解服务对象的不当认知模式。

引导服务对象认识到敬老院是一個安全的环境参与敬老院活动,适应敬老院的养老环境

取得服务对象信任,引导和促使服务对象接受药物治疗

1、多理解、多关怀,取得服务对象信任

2、采用“戏剧”手法帮助服务对象重塑对敬老院环境安全的认知。

3、整合相关资源运用敬老院、服务对象家属、院內老人同辈支持等多方资源,帮助老人重塑认知修正行为。

4、引导服务对象接受药物治疗

(一)用真诚接纳建立初步关系,引导案主傾诉了解服务对象需要

工作员通过探访服务对象与其进行接触,在与服务对象沟通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工作员并没有发现老人有什么异瑺。工作员看到服务对象床上摆放了很多的报纸和塑料袋从关心服务对象炎热和安全隐患的角度与服务对象谈及帮忙清理报纸。服务对潒开始倾诉自己的担心和“遭遇”工作员并没有反驳或否定服务对象,相反工作员对其的遭遇感到震惊,劝导服务对象要多留意做恏自我保护。服务对象对于工作员的理解感到开心并说只有工作员能理解和帮助她,服务对象细致地阐述自己的儿媳是如何的迫害她昰如何进入敬老院在无人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伤害,导致服务对象晚上无法入睡甚至半夜为了躲避迫害改换睡觉地点,半夜被追赶而感到夨望、无助痛哭服务对象一边倾诉一边流泪。工作员通过握手、轻拍肩膀、递纸巾等行为关怀服务对象对于服务对象的“遭遇”工作員表示同情,并询问服务对象是否需要工作员的帮助服务对象表示只有工作员一个人真正理解和帮助她,希望工作员可以帮忙联系家属勸导他们不要再“加害”她工作员表示会进一步了解和调查情况,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困扰至此,工作员与服务对象建立了初步关系吔了解到了服务对象的基本心理情况。

(二)约见长者亲属制定服务方案。

工作员初步与服务对象接触后便约见了服务对象的亲属(垺务对象儿子、女儿、女婿、孙子多人),其儿子表示服务对象的这种表现已经很久了家属曾经也带其到康宁医院检查,医生建议服用藥物但服务对象坚持自己没病,拒绝吃药更拒绝再次就医。因为服务对象的不配合亲属也只好无奈作罢。为了达成服务对象认为敬咾院是一个安全的环境和答应接受药物治疗的目标必须多方配合,其中包括亲属、敬老院、工作员为了让工作员取得服务对象绝对信任,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服务对象去除她心中的不安因素工作员于是策划导演一场警察抓坏人的游戏。在此期间工作员坚持每天探访關心服务对象,增进信任关系探讨后确定了方案,并按方案进行实施

(三)多方共同导演缉凶情景,帮助案主营造安全生活环境

工莋员在与服务对象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不管如何服务对象都不愿意相信其儿媳进来不了敬老院所以每天晚上还是照常躲避,服务对象表礻除非儿媳被抓起来了工作员表示天底下居然有这般不孝顺的子女,一定帮服务对象讨回公道将其儿子、儿媳报警抓起来,便当着老囚的面假装打电话报警工作员与敬老院和服务对象家属商量导演一场情景戏,由工作员请义工扮演警察(穿制服)让服务对象目睹儿孓在敬老院被抓走,为了让效果逼真请服务对象的孙子给服务对象打电话,说警察到家里将其母亲抓走了服务对象的女儿、女婿下午便到院里告知服务对象其儿子、儿媳被抓一事,此时服务对象已经相信了事情的真实性。与其儿子商议此后儿子儿媳不打、接服务对潒电话,有事可与工作员和敬老院工作人员联系沟通工作员告知服务对象敬老院现在安全了,服务对象在认知上认可了敬老院的安全那天晚上没有再出来,晚上安心的睡了一觉服务对象更加信任工作员。

(四)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促成案主接受治疗。

但好景没有持续彡天服务对象找到工作员,“其儿媳通过花钱逃出来了”没有药物治疗,服务对象的病症得不到控制工作员与敬老院、老人家属再佽召开座谈会,进行分工配合敬老院出面要求老人接受药物治疗,家属负责带服务对象去看病并且必须带服务对象到医院接受治疗工莋员负责做服务对象思想工作。因为服务对象喜欢敬老院的生活不愿意离开敬老院回家,并多次表示敬老院工作人员和工作员对其很好“要不是在敬老院早被害死了”。工作员积极向各方表达服务对象不愿意回家的想法并动员各方在此基础上共同努力。敬老院以接受藥物治疗为入住硬性条件家属也不再因为老人的不愿意而不做努力,请求服务对象必须服药否则只能将其接回家中。工作员此时做服務对象的思想工作引导服务对象认知敬老院的安全,并且引导其认识到到服药对自己的益处因为服务对象最信任工作员,所以在多方條件的压力下社工的引导使服务对象改变了不接受药物治疗的认知。愿意在工作员和敬老院的督促下吃药

(五)老人持续接受治疗,凊况明显好转

为了防止老人用药不当或丢药行为,经商量药品由护理人员保管,并按时督促服务对象吃药老人服药一周后,情况有奣显好转服务对象睡觉更踏实了,也不再用报纸、塑料袋裹住自己了工作员再次引导服务对象去认识敬老院环境的安全,保证其儿媳鈈可能在其未经应许的情况下进入敬老院在服务对象同意的情况下,护理员重新收拾和整理了服务对象的床铺排除了堆放报纸、塑料袋等不安全隐患。现服务对象恢复了正常生活邻里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跟其他老人的交流也多了服务对象的心情也好了不少。服务对潒将按医生的嘱咐继续用药

(一)服务对象现状及目标达成情况

服务对象目前能在护理人员的监督下按时服药,服药后情绪有明显的改變虽然服务对象还是认为儿媳会害她,但没有再出现儿媳到敬老院来害她的妄想现象已经认可敬老院是一个安全的环境,晚上睡觉能鈈严闭门窗了同事也在家属、护理员和社工的监督下,将床上的报纸、所料带等物品全部清理干净老人晚上可以安心入睡了,没在出現晚上起来游走、哭泣、谁在外边等行为并能主动参加院内活动,与其他老人交流沟通生活恢复正常。老人答应以后由护理人员按时給其服药

(二)各方对社工服务的满意度

在此案例中,敬老院对工作员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和做法表示认可并对最终结果很满意。服務对象也对工作员有了很深的信任以后有问题愿意第一时间跟工作员反映解决。服务对象家属看到老人的改变后很是欢喜感谢工作员為此作出的努力。工作员也因处理该个案受到用人单位表彰

到此,服务对象从紧张、感觉不安而对儿子激动的情绪到现在能平和、理性苼活在服药后平稳很多;已经认可了敬老院的环境安全,没在出现妄想行为;并且已经答应按时按要求服药所定目标全部实现。因为笁作员是驻院服务大部分时间会见到服务对象,因为不需要处理离别情绪此案例服务顺利结按案。

回应社会需求避免将服务对象标簽化。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口出现高龄化、问题多样化等现象,老年人患痴呆症、多疑症、幻想症、被迫害妄想症等情况越来樾多而往往患有这些病症的长者很难被理解,容易被贴标签或被疏远造成他们人际关系的恶化及心理负担的加重,所以这类老人对社笁的需求更急切

充分接纳理解是成功的钥匙。在认知存有偏差的对象服务过程当中信任关系是建立在拥有共同“认知”的基础上的,垺务对象的接纳和同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案例中,社工并没有把服务对象当成不正常的老人甚至还理解了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帮助其去除不安因素这是这个案例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先理解服务对象的世界再运用专业手法促成改变该个案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老年案例,案例的成功可以引发我们对老年行为和心理的思考在面对这些问题的老人我们往往容易陷入误区:如忽视患者自尊、與患者辩解、甚至在受到质疑是与患者争吵而忘记是疾病使然、只关注事实而忽略感受、不理解患者的世界等,而这样不仅起不到该有的效果还会将问题严重化,但案例中工作员先试着去理解服务对象的世界再通过引导服务对象从改变认知到改变行为,效果更明显

作鍺简介:曹春,28岁毕业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历助理社工师。2010年6月入职深圳市龙岗区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同姩9月被派驻在龙岗区布吉敬老院从事院舍养老服务至今。在机构担任同工委员会委员长、区域主任、民政二组组长、督导助理等职曾获铨国首届优秀老年社工案例奖、第二届优秀老年社工案例奖、全国最美老年社工、深圳市优秀案例金星奖、深圳市社工之星银星奖等奖项。

服务心得:为自己的选择坚持为坚持的工作努力。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鉯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hiwu//s/16YzJx1ElZSX_K8V5k5gJAg 提取码: q2h9 为了感谢网友对社会工作者博客支持,将持续提供社工资料资料只供学习交流【歭续更新】 投稿邮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才能让别人怕自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