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讲座:什么是魔兽超脱轮回攻略

禅秘要法讲座(五)
禅秘要法讲座 16
【复当思惟。我闻佛说。诸佛如来。有二种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今我所见。既非法身。又非生身。是假想见。从虚妄起。诸佛不来。我亦不去。云何此处。忽生佛像。说是语时。但当自观。己身无我。慎勿随逐。诸化佛像。】
这一段要注意啊,这里这么讲,就是《金刚经》的说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大乘经典的四句话,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非常清楚。这里,很详细地告诉我们,修持到这个境界,佛也不理。
万一你们单独修,到这个境界,身边(要)带着两本书,一本是禅宗的语录,《指月录》等等,你翻开看看,自己智慧上会破开;此外,拿《楞严经》《楞伽经》两部经,“二楞”,我叫它二楞——我自己有个外号,自称“二愣子”,二愣子是北方话,傻头傻脑的,我就是个二楞子,因为翻过这两部,楞伽与楞严,我本来也是个傻头傻脑的,所以自称二楞子。你带着这两部经、《指月录》等等,不会着魔境的。你继续念。
【复当谛观。今我此身。前时不净。九孔脓流。筋缠血涂。生藏熟藏。大小便利。八万户虫。一一虫复有八十亿小虫。以为眷属。如此之身。当有何净。作是思惟时。自见己身。犹如皮囊。出定亦见身内无骨。身皮如囊。亦观他身。犹如皮囊。】
再插一下。注意,修持到这个境界,出定、入定,自己身体好像没有骨头了,柔软轻灵到极点。如果走到武功上去啊,这个人就很厉害了,出手投足之间,那就是气功到家了;气功到家了,不是骨头很硬的,就是软化了。
【见此事时。当诣智者。问诸苦法。闻苦法已。谛观此身。属诸因缘。当有生苦。既受生已。忧悲苦恼。恩爱别离。与怨憎会。如是种种。是世间苦法。今我此身。不久败坏。在苦网中。属生死种。风刀诸贼。随从我身。阿鼻地狱。猛火炽然。当焚烧我。驼驴猪狗。一切畜生。及诸禽兽。我悉当经受诸恶形。如此诸苦。名为外苦。今我身内。自有四大毒龙。无数毒蛇。一一蛇有九十九头。罗刹恶鬼。及鸠槃荼。诸恶鬼等。集在我心。如此身心。极为不净。是弊恶聚。三界种子萌芽不断。云何我今于不净中。而生净想。于虚妄物。作金刚想。于无佛处。作佛像想。一切世间。诸行性相。悉皆无常。不久磨灭。】
这几句话特别注意啊,“一切世间,诸行性相”,性、体、相,现象,“悉皆无常”,不会永恒存在,“不久磨灭”。
【如我此身。如弹指顷。亦当败坏。用此虚想。于不净中。假伪见净。
作是思惟时。自见己身。净如琉璃。皮囊诸相。自然变灭。观身及我。了不能得。但见四方。有诸黑象。践踏前地。前地金刚。一切摧碎。见地树荄。乃至下方。众荄甚多。不可称数。尔时黑象。如前以鼻绕树。无量诸龙。及诸夜叉。与黑象共战。狂象蹴踏。是诸鬼神。闷绝躄地。于虚空中。有诸鬼神。其数众多。手捉刀轮。佐助黑象。欲拔此树。如是多时。树一根动。此树动时。行者自见。绳床下地。自然震动。日日如是。满九十日如是。应当乞好美食。及诸补药。以补身体。安隐端坐。】
你稍停一下啊。修持到这里,观苦、观无常,破除了这一切境界,可是本身,身心方面又有变化、进步。所以,自己看到这个饿鬼呀……上面有几句重要话,修持当中,不管修佛法、各种瑜伽、密宗、道家,都是一样,凡是此心心境……他这里有几句话,这一切境界、一切饿鬼,都是自心所生的——中间看到重点的话,把握住没有?都知道了啊,都有的。
然后,就看到境界呈现,好像地下……我们这个座位,你随便在哪里打坐的座位,很多草根树皮一样纠结不清,为什么会有这个境界出来?就代表我们贪嗔痴慢,九十九结使,就是疙瘩,永远没有解脱的。
那么,又看到黑象爬这个树啊,这个时候,感觉到下面这些树根一样,抽掉了一个,我们自己身体都会震动起来,觉得大地都在震动;实际上没有动,不过,你的境界会呈现。换句话,你解脱了一个结使,贪嗔痴慢解脱一个,自己本身身心都震动。
要这样专修的人,要九十天修下来……可是啊,要吃得好,“乞好美食,及诸补药,以补身体。”
所以,后来的道家,借用了这个话,就说:我们人的身体是假的,四大假和,不过呢,要爱惜身体,“借假修真”,这个观念就是这种地方来的。这个借假修真,没有成道以前,还靠这个肉体作工具,没有错。这个时候,佛再三提起,要注意营养,要吃得好。
那么,叫我们从头再来,再用功。
【复如前法。如前所见。从初境界。】
“从初境界”,注意啊!
【一一谛观。往复反覆。经十六反。极令明净。
既明净已。复还系念。观身苦空。无常无我。悉亦皆空。作是思惟时。观身不见身。观我不见我。观心不见心。尔时忽然见此大地。山河石壁。一切悉无。出定之时。如痴醉人应当至心。修忏悔法。礼拜涂地。放舍此观。】
注意啊,这一段是用功最吃紧的。真正所谓修禅定,不管你走后世的禅宗、密宗、道家,都一样,同一个路线。为什么佛在这里再三吩咐,把身体维护好?有病的赶紧看病,不能够说……。
我看到很多的修行人,住茅蓬几十年,多的很啊,出家人……,现在还有在香港山上住几十年茅棚的,不下山的,大陆和尚。所以,我十几年前还有朋友特别接我到香港,为他在一个小茅棚,里头很小,打一个七,(他)一身内外都是病。我说:你修个什么道嘛!痛骂他一顿,骂了七天。现在还在山上住茅蓬,不过还是病,呵呵。后来,总算是我们那位朋友杨管北先生,没有死以前,花了好几万港币,把他拖下山来,医院看病,病好了回去,再住茅棚,修行人!现在呢,还是一身病,修行还是在修行,照修不误,也照病不误,很多人啊……。看到都是修行人,打起坐来嘛,勾腰驼背,都变成人虾子了,人像个虾子,这个样子,多得是了。
所以,佛告诉我们,身体先治好,治好了进入另一个境界,真到了这个境界,他说:你从白骨观的第一个观法起,不能马虎,不要自作聪明,从头“十六返”,一步一步试验过来,要真修;尤其是理上有所悟的人、有所见的人,更要如此,一定要真修过来,“十六返”,“极令明净”,每一步工夫要亲证过来,这不是空谈理论。
那么,然后观“空、无常、无我”。
修持到达这个境界,有几句重要的话,“观身不见身”,自己觉得身体都找不到了,开眼闭眼觉得没有身体了;“观我不见我”,自己觉得无我了;“观心不见心”,会到这个境界,身、心、我皆空了——哎,你不要认为这一下我总(算)证到空了!还不是哦,还不是哦!
用功到这里,忽然眼睛睁开,看到大地山河、整个地球空了,彻底的空了!那真是你们看过的那个济颠……《济公传》小说,“天也空,地也空,生生死死在梦中”,就是这个境界来了,“天也空,地也空,你也空,我也空,生生死死在梦中。”那个《济公传》小说上都有,完全怎么唱的我记不得了,这还是童子功,小时候看小说念来的。他说,连这个地球都看……。
这个时候,你出定的时候,人就像傻瓜一个,如醉如痴。所以你看,佛多科学啊,用功到这个境界的前一段告诉你,先把身体补好,不然你这个时候真病倒。人就变成一个傻瓜一样、白痴一样。
那么,到这里这个阶段,(是)用功的一个程序,必然经过的。所以佛吩咐我们,唯一的办法,“应当至心修忏悔法”,拜佛,“礼拜涂地,放弃此观”,这个空境界丢掉,不要住在这个境界中。
千万注意这一段啊,所以,唯一的,要相信有他力,有诸佛菩萨成就的……,至心忏悔、顶礼,自他不二,自然会……。
你们听了禅宗,尤其年轻的,莫名其妙,自他不二,好像他不在乎,我就是——你是啊?你是个罪业种子,呵,一点没有错。就是这样。
【礼拜之时。未举头顷。自然得见如来真影。以手摩头。赞言法子。善哉善哉。汝今善观诸佛空法。以见佛影故。心大欢喜。还得醒悟。】
注意啊,到了超过这个阶段,你至心顶礼,恭敬到极点,只有求他力的加被;当今世上,没有“真身佛”,你也相信不过谁是真的证道的明师,所以,你只有求佛加被。这个时候,至诚一念拜下去……,前面不是看到,境界里头很多佛吗,这个佛又呈现了,不同,“如来真影,以手摩头”,你头顶会发生清凉,舒服无比的感觉;也可以听见声音,“善哉善哉”,这是经文哦,翻成白话就是“好的好的”,你很好、很好,你现在已经见到一点空了,你也见到佛的化身的一点影子了。那么,这个时候,脑子清醒过来,不会那么傻里呱唧了。
现身罗汉——看你修持的功德了,(若)诚心,会来给你说法。
佛的弟子有两位,释迦牟尼佛命令他们,不准肉身死的,一个是迦叶尊者,拿着佛的衣钵,在鸡足山入定,等……;还有一位宾头卢尊者,十八罗汉之一,永远在人世间转来转去,算不定他在这里,你也不知道。
以前在大陆上,所谓庙子上做千僧斋,有些发心的居士一次供养一千个和尚吃一餐,还有衬钱,一个和尚一块钱,当年的一块钱使用价值很高哦。往往像普陀山这些大庙子打千僧斋,有时候凑不到一千个和尚,连云水和尚、比丘尼都凑上,加上我们这些烂居士啊,那两天为了吃斋,为了要钱嘛,把头发剃得光,借一件和尚衣服穿上,也混在里头,拿一块钱……有一块钱好拿、一条毛巾好拿,又吃一餐,然后合个掌,“南无南无……菠萝菠萝的……”没有关系,这个钱蛮好赚的,这样凑都凑不到一千个。
有时候,往往看到一个烂和尚,又生病、又(生)疮,烂兮兮的,我们看到这些,特别注意,宾头卢尊者要来的时候,他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现身,使你谁都怕他,臭啊,一身脏,一个臭和尚,又脏又臭,裤裆都破的,衣服都……,是真的呀,你们真是没有见过,我讲的不是形容,我们看见多得很,穿的裤子东掉一块、西掉一块,缝补都懒得缝,有这样的人。
我们那个时候啊,大名之下的和尚们不大理,看到这些,赶快跪下来拜。拜错了也没得关系,算不定他就是宾头卢尊者,就拿这个做生意的心肠来拜的,磕个头都有利益。年轻时候我们学佛是这样学的,不像你们,这里找南怀瑾,那里找什么法师,那个时候我们不是这个心情,专去找宾头卢尊者,佛的亲自弟子,佛命令他住世。
所以,《大藏经》里也有修拜宾头卢尊者的方法,真修到至诚,他硬现身给你说法。这里也谈到了啊,注意。好,你念下去。
【尔时。尊者摩诃宾头卢。与五百阿罗汉。飞至其前。广为宣说。甚深空法。以见五百声闻比丘故。心大欢喜。头顶忏悔。复见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罗夜那。及千二百五十声闻影。
尔时。复见释迦牟尼佛影。见释迦牟尼佛影已。复得见过去六佛影。是时诸佛影。如颇梨镜。明显可观。各伸右手。摩行者顶。诸佛如来。自说名字。第一佛言。我是毗婆尸。第二佛言。我是尸弃。第三佛言。我是毗舍。第四佛言。我是拘楼孙。第五佛言。我是迦那含牟尼。第六佛言。我是迦叶毗。第七佛言。我是释迦牟尼佛。是汝和上。】
“和上”,古代翻译就是这个“上”字,现代就是那个“尚”,一样。
【汝观空法。我来为汝作证。六佛世尊。现前证知见。佛说是语时。见佛色身。了了分明。亦见六佛。了了分明。尔时七佛。各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光明大盛。照娑婆世界及琉璃身。皆令明显。尔时诸佛。现此相时。身诸毛孔放大光明。化佛无数。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地及虚空。纯黄金色。是诸世尊。中有飞行者。中有作十八变者。中有经行者。中有入深禅定者。中有默然安住者。中有放大光明者。唯大和上释迦牟尼佛。为于行者。说四真谛。分别苦空。无常无我。诸法空义。过去六佛。亦复分别十二因缘。或复演说三十七道品。赞叹圣行。
尔时行者。见佛闻法。心生欢喜。应时自思惟。诸佛世尊。有二种身。今我所见。见佛色身。不见如来。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作是思惟时。复更忏悔。殷勤不懈。昼夜六时。恒修三昧。应作是念。此色身。如幻如梦。如焰如旋火轮。如乾闼婆城。如呼声响。是故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如是诸法等。我今一一应当谛观。极令了了。作是观时。化佛不现。】
注意啊,修行到这里,这个佛是真的化佛,化身佛来,只是恭敬、顶礼、忏悔。不过,他是他的佛,说法给你听,修持成佛,还是要靠你自己。所以,还是只有至心忏悔,心不随境转。佛亲口给你说法。
【若有少在。复更观空。以观空故。化佛即灭。唯七佛在。尔时七佛。与诸声闻。眷属大众。广为行者。说三十七助圣道法。闻此法已。身心欢喜。复更谛观。苦空无常。无我等法。作是观时。狂象大吼。挽树令动。树初动时。见一房地。六变震动。复有夜叉。刺黑象杀。众多黑象。死卧在地。不久烂溃。白脓黑脓。青脓黄脓。绿脓紫脓。赤脓赤血。流污在地。复有蜣螂诸虫。游集其上。复有诸虫。眼中出火。烧蜣螂杀。
尔时下方金刚地际。有五金刚轮。有五金刚人。在其轮间。右手执金刚剑。左手执金刚杵。以杵捣地。以剑斫树。见此事时。大地渐动。见城内地。六种震动。见一城已。复见二城。渐渐广大。见一逾阇那。见一逾阇那已。复更广大。普见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地动。动时东踊西没。西踊东没。南踊北没。北踊南没。中踊边没。边踊中没。此地动时。】
这就叫做大地六种震动,这样叫做六种震动。
【见大树荄。乃至金刚际。时金刚人。以刀斫之。令树荄绝。树荄绝时。诸龙诸蛇。皆悉吐焰。寻树而上。尔时复有众多罗刹。积薪树上。
时金刚人。以金刚杵。捣树枝折。捣此树时。一杵乃至八万四千杵。树枝方折。尔时杵端。自然出火。烧此树尽。唯有树心。如金刚锥。从三界顶。下至金刚际。不可倾动。是时行者。得此观时。出定安乐。出定入定。心恒静寂。无忧喜想。复勤精进。昼夜不息。以精进故。世尊释迦牟尼。与过去六佛。当现其前。为说甚深空三昧。无愿三昧。无作三昧。闻已欢喜。随顺佛教。谛观空法。如大水流。不久当得阿罗汉道。
佛告阿难。此不净想观。是大甘露。灭贪淫欲。能除众生结使心病。汝好受持。慎勿忘失。若佛灭度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闻此甘露灌顶圣法。能摄诸根。】
“能摄诸根”是一个用功的方法啊,特别注意。
【至心系念。谛观身分。心不分散。敛心使住。经须臾间。此人命终。得生天上。若复有人。随顺佛教。系念谛观。一爪一指。令心安住。当知此人。终不堕落三恶道中。
若复有人。系念谛观。见举身白骨。此人命终。生兜率陀天。值遇一生补处。菩萨号曰弥勒。见彼天已。随从受乐。弥勒成佛。最初闻法。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若复有人。观此不净。得具足者。于此身上。见佛真影。闻佛说法。得尽诸苦。】
先到这里。最后这一段,大家都特别注意啊,看清楚了。
由白骨观起,修到最后,念佛法门为止,是真念佛。而且,这个念佛,是念本师释迦牟尼佛,但是包括阿弥陀佛,所谓最后十方三世诸佛现前,此所谓真念佛法门。不是说别的念佛法门是假的,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佛亲自所教,最后,乃至念佛成佛的真正法门。
如果,我们自己一般念佛、求静心、求禅悟,此身,这个身体在,此身不能了,终非究竟。而且,纵然这一生打坐坐得好,佛学道理讲的好,平常修定有一点清净的境界,谈不到真正的定,到临命终时,一点把握都没有,我告诉你!同样的昏沉,同样的散乱……。
你现在觉得自己很有把握,到四大一分散的时候,气息一断的时候,一点把握都没有!不管你任何一种修法,千万注意哟!这个话不相信,你拿自己来试试看,怎么试啊?你拿自己死了来试试看,呵,到那个时候,后悔都来不及,找我也来不及,没有用。
所以,“修要真修,证要实证”,禅宗两句话没有错,修持要真修,证要实证。白骨观到最后见佛、证佛这个法门,都是真修实证。所以最后做“十六返”。
但是,到这里他告诉我们,修到白骨观、不净观的禅定法子,到了这一步,能够见佛的“真影”,注意啊,就是佛的化身,也就是佛的色身。但是,你没有成佛哦,要怎么成佛呢?要见了自性法身才成佛、才成道。不然的话,修这个法门……他再三地吩咐,告诉阿难,白骨观、不净观这个禅定,禅定就是正思维修法,“是大甘露”法,灭一切“贪淫欲,能除众生结使心病。”
我们这个欲界里头,人的生命就是爱与欲,男女之间的爱欲。要想……了不了这个,只有走白骨观、不净观这个法门,才是真正彻底了。
不要(像)有些老年人说:“我早了了。”那不是你了了淫欲,你老了,快要完了,没有那个本钱了——就是彻底讲一句话。或者你身体不好:“我没有淫欲念。”你那个身体根本就是,哎呀,老病之身,不堪负荷的。只要你身体一好,心力一强健,第一个跟着的就是欲念来了。所以佛说,要真修实证,要从这里了(liǎo)。
所以,他吩咐阿难,好好受持此法,“慎勿忘失”。等到我走了以后,比丘、比丘尼,和尚、尼姑们,男人、女人,一般学佛的,听到这个“甘露灌顶圣法”,叫他相信得过,“能摄诸根,至心系念”,一心一意专修去。
“谛观身分,心不分散”,依身上起修的,就是十念法的念身,“敛心使住”,只要这一念修下来……。
我们讲了很久了,佛经十六个观法,佛也再三说过要九十天、一百天……。有上根利器的,“敛心使住”,一念真到了那个境界的话,只要须臾一刹那之间,他说,这个人就是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工夫真做到这个程度,一刹那之间,你死掉的话,起码是不堕落——升天。如果这个中间加大乘之愿,一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往生;你不加大乘……,……要定住哦。你说我观得起来,你观得起来有什么用啊!?你东观一下、西观……“面上双恶鸟”,滴溜溜的,眼睛就是转,越聪明,两个眼睛讲话都在转的,不然就在眨,脑子定不住---妄想。他说,你能够定得住,“当知此人,终不堕落三恶道中”,命终绝不会堕落畜生、地狱、饿鬼。
假设有人“系念谛观”,能够观起来全身的白骨,肌肉的整个感受没有了,定住。这个人命终,往生欲界中心兜率天,弥勒菩萨那个地方,会亲自见到弥勒菩萨,跟着弥勒菩萨下生的时候成佛。那么,在弥勒菩萨的前面“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八种解脱,自然具足,自然……。
你要晓得,我们很多的大师们发愿,譬如现代的,讲是近代、也可以讲现代的,太虚法师(等)好几位大法师,乃至西藏许多大喇嘛,发愿不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发愿往生兜率天,依弥勒菩萨再来修过,为什么?他们为什么登记要登记到那里呀?办出境要证到兜率天呢?这个地方,生意利便,哈,有未来现身佛,弥勒菩萨在那里等着,下一次就是他来当校长、成佛的。那么,跟着他一路下来……这个时候跟着他,将来下来便当啊。西方极乐世界遥远,飞机票贵一点,而且到那里去,要修到第八不动地的时候,才能够回到这个世界来教化众生。所以,有许多人,大祖师乃至包括现代很多的大师们,都是发愿往生兜率天,弥勒菩萨(处)。
所以,这个地方也讲现身成佛的……,往生兜率天,见弥勒菩萨。
他说,假设有人,修这个白骨观、不净观法门,“得具足者”,这个话怎么讲?这十六步工夫都做给完成了,“于此身上,见佛真影”,可以见到佛的亲自化身,“闻佛说法”,得证苦集灭道,小乘法都了了。
我问大家这里有没有问题啊?你们不问,我代表大家问,应该有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几时开悟呢?这个同开悟还不相干,开悟是大乘法。但是,那么,我修白骨观、不净观能不能开悟?当然可以。而且,你真是修禅——后世所谓唐宋以后,一般大禅师的语录记载,在理上固然悟了,有许多工夫没有到,根本就没有到!还是依然轮回转来,没有错,依然还转来。
禅宗所谓讲沩山禅师,三世为国王,做了皇帝,几乎丧失神通,原来基本的修持都几乎丢掉了,被富贵缠绕、缠绕会掉了。所以,有许多理上悟了,好像平常打起坐来,也有点清净境界,在这一点清净、一念相似的空境界里头,好像自己道理都通了,以为悟了---错了!天台宗所以分成六佛,这叫做“理即佛”,你讲的那个理都是佛的理,你本人可没有到。
所以,真悟了理的时候,正好回转来,由白骨观这个法子修上来,那就快了。换句话说,我们比方啊,你已经有当大学研究所权威教授的资格,你今天再回转来,从小孩子读幼稚园、读小学那么用心,再做学问上来,你说如何?这个结果是怎么样?那当然是好!那当然好!况且你还没有到那个程度,不要狂妄,千万注意。
所以,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在这个《禅秘要法》里,它真是显密所有法门归纳起来。你看他,除了叫你礼拜佛,至心求忏悔以外,其它的宗教程序、宗教色彩、外衣都剥掉了,清清楚楚。所以,此法之妙,妙不可言,特别注意。下面还有一点,你念完。
【尔时阿难。即从坐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叉手长跪。白佛言。世尊。此法之要。云何受持。当何名此法。佛告阿难。此名观身不净杂秽想。亦名破我法观无我空。汝好受持。为未来世。浊苦众生。贪淫多者。当广分别。佛说是语时。释梵护世。无数天子。持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顶礼佛足。赞叹佛言。如来出世。甚为希有。乃能降伏骄慢邪见迦絺罗难陀。亦为未来贪淫众生。说甘露药。增长天种。不断三宝。善哉世尊。快说是法。龙神夜叉。乾闼婆等。亦同诸天。赞叹于佛。尊者阿难。迦絺罗难陀。及千比丘。无量诸天。八部之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礼佛而退。得此观者。名十色不净。亦名分别诸虫境界。是最初不净门。有十八方便。诸境界性。不可具说。入三昧时。当自然得。此第十八一门观竟。】
这个是总结,由上面来十七个观法的总结。由白骨观、不净观起,最后见佛。
那么下面,另一卷,第三卷,也是白骨观的修法,大同小异,但是又不同。
那么,我们等到几号?……通知几号?不是大概,我们有通知吗?发了没有?诸位自己不要忘记了,通知都拿到了啊?……一月七号,星期三开始。请大家诸位都拿着那个通知,自己不要忘记了,我们没有办法再临时通知啊。一月七号星期三晚上,再恢复继续讲这个第三卷。今天我们到这里为止,好嘛?不要起来、不要敬礼……好了,散会。
禅秘要法讲座&17
今天,有位道友提出来,对于白骨观,总是不容易观得起来,反而觉得观佛像容易。这个问题,我们今天的课程正好讲到这里,等一下可以做整个的结论。
今天要讲的是《禅秘要法》第三卷,《禅秘要法》第三卷正好讲到观想佛,观想佛的境界的禅定修法。那么,也包括了禅定、净土,包括了密宗,密宗的修净土念佛的方法,有一种是弥陀佛的修法,修观想……这个弥陀佛修法里面也分两种:有东密的,就是流传在日本高野山的,用我们中国过去的,保留在那里的一种修法;一种是藏密,西藏密宗的修法。
西藏密宗的修法,大部分弥陀修法---念佛,同长寿佛的修法要连起来。如果两个不配合,光修弥陀佛的修法,这个人很容易修成功,就想离开这个世界,马上就走了,因此,要把他拉回来,再加上一个长寿佛的修法,那么,也可以随时往生,也可以随时留在这个世间。
实际上,这个修法的组织系统,就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所讲的《禅秘要法》第三卷念佛法门的这个系统,是一个东西。
不过,在我们开讲这个方法之前,有一个问题要解决的,也就是我们方丈和尚前几天提出来的,我们老和尚提出来:中国的禅宗赵州和尚说过一句话:“有人在我禅堂里念一声佛号,要罚他挑水洗三天的禅堂。”就是这一句话。赵州和尚是唐末、五代之间的人,禅宗的,所谓“赵州和尚八十尤行脚”,年纪到八十岁了,还到外面到处参学。人家问他:为什么你到八十岁……难道你悟的道不对?修的道不对?不是这个意思,他说:只为因为没有打成一片,怎么叫没有打成一片?有些人的修行,可以成佛,没有办法成魔,这话怎么讲呢?可以出世,走清高的路线,没有办法入世;(是)圣人的境界,而入世行动上很平凡,自己没有圣人的气味,所以,一个代号就叫:可以入佛,也可以入魔。有些修行人可以在清净的道场上、山林中修道,没有办法入世做人、做事,那么,所谓叫做不能打成一片的道理。
赵州和尚八十尤行脚,只为没有打成一片,这是赵州和尚谦虚的话。我们看了古人的许多东西,有许多话不一定对,(有些)是狂妄的,讲笑话的;有许多话是谦虚的。
那么,因为赵州和尚的名气与他的影响之大,说了这么一句话:有人在我禅堂里念一声佛号,要罚他挑水洗三天禅堂,因此啊,后世禅宗跟净土,变成几乎水火两派,所以学禅的人绝对不能念佛的,念佛的人、修净土的人听到禅宗是这个样子(讲),觉得简直是太可怕了、太狂妄了。
事实上,赵州和尚这一句话有个绝大的秘密,(到)现在,从来也没有人提出来过——提这个问题的人很多,答案很少。现在,我们要把这个秘密要解开了,这个秘密是什么秘密呢:赵州和尚是绝对赞成念佛的。怎么说呢?因为大家不懂赵州和尚这个话。所谓禅宗的禅堂,过去从唐代百丈禅师以后,禅堂里头没有供佛像,不准供佛像,因为佛法僧三宝……当时的、当代的大和尚方丈就是禅堂堂主,就是代表现在的佛,三宝合一的。必须要证悟到的人来主持这个禅堂,(做)堂主,也必须是这个庙上的大方丈。他本身,随时到了证悟到了、成就的人,念念在净土中,本身就是佛、唯心净土、念念在佛中,如果已经悟了道念念在佛,不是念念不在佛,再加念一声佛号不是多余了嘛!头上安头啊!可见这个人所悟的道、所证的道没有彻底。所以说,在禅堂本身就是净土,在禅堂里的修行众他本身已经达到心念清净的净土境界,本身已经净土境界,净的上面加一点灰尘固然脏了,加一点黄金也脏了,不能加一点东西!所以说在禅堂本身就是净土,就与西方极乐净土念念相应的。那么,还在那里自己信心不够,加一句佛号,所以他说该罚。是这个道理。
那么,再进一步的道理呢?所谓真的到了禅堂境界了,念念在唯心净土中啊,如果还有起心动念、散乱处,那当然,那岂止罚,要赶出禅堂。所以,赵州和尚的道理……禅宗人讲话,往往歇后语很多,歇后语讲一半,你自己有智慧去了解。因此说,赵州和尚是赞成念佛,这才是真正净土的境界。
距离赵州不到一百年之间,禅宗另外一个大师,宋代的永明寿禅师,他是专门以禅为主,但是提倡念佛的。所以,他就做了四个偈子,这是有名的永明寿禅师的四个偈子,就是连带赵州的观念一起来的。
因为唐代以来,走禅宗的路线很多,但每每发现一个什么呢?不稳当,有一点道理,自己(就)认为成佛了,那么往往变成狂禅了。所以,到了永明寿禅师手里,他除了禅以外,专门提倡禅净双修的。所以,他的四个偈子,“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十个人,九个人走错了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平常觉得念头很清净,五阴境界现前的时候,就是快要四大分散,要死的时候,平常清净的境界完全没有了,这个时候,莫名其妙就随业力牵走了,这个禅是不到家的禅,就是禅定修不到家的,没有用的。说“无禅有净土”,如此,干脆还是专修净土念佛,没有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这个就是有名的永明寿禅师提倡的禅净双修的偈子。
那么,这里所讲的禅呢,不足以代表真正的全体禅宗,而(是)讲禅定——禅定跟禅宗有分别哦,譬如现在讲的《禅秘要法》是属于禅定。禅定所得的,或者参禅宗的人,偶然得到一点清净境,偶然得到妄想断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什么都不是,那是你健康的时候哦。那么,如果发烧的时候,烧还是烧,痛还是痛哦,你也是“见痛不是痛,发烧不是烧”,那差不多了;如果发烧还是烧,“哎哟”还是痛,那靠不住。
所以,还是把握有念去修。所以,赵州和尚那一句话,是真正讲的修净土,并不是反对念佛。这个奥秘的地方,我们需要了解。
所以,宋代的一位居士,李文和(?)居士,是宋朝一个驸马,所谓驸马者,上公主——历史上,上公主就是皇帝的小姐嫁给他。驸马就是千古以来很难做的,做皇帝女婿也很不好办,因此他是学佛,学禅宗开悟了。他有几句话很重要,“修道须是铁汉”,一个修道的人必须要……“修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这个是非一到手……“直趋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这是说,我们对于这些知见,一到手里,马上要分别得清楚。
这里正好(讲到)念佛,这是佛亲口说的,非常重要。但是,我们要(把)前面十八层次序的白骨观都修好,到现在第十九个法门,(是)真正修到走上念佛的观想法,那是万修万到,非常稳当。
念佛的观法,怎么观法?我们先看原文。你念吧。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是时会中。有一比丘。名禅难提。于深禅定。久已通达。成阿罗汉。】
我们注意啊,这一位弟子,当时向佛提出问题的这位弟子,他本身禅定已经很高深了,已经得成阿罗汉果了。
【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即从坐起。正衣服叉手长跪。而白佛言。如来今者。现在世间。利安一切。佛灭度后。佛不现在。诸四部众。有业障者。若系念时。境界不现在前。如是烦恼。及一切罪犯突吉罗。乃至重罪。欲忏悔者。当云何灭是诸罪相。若复有人。杀生邪见。欲修正念。当云何灭邪见杀生恶烦恼障。】
好,慢一点,请你等一下啊。现在有个问题,第十九个修念佛观法门的修法,是这位“禅难提”尊者,是佛的弟子,而且当时,他本身已经证得阿罗汉果,神通具足,一切都解脱了,他不为自己,为后世人着想,他向释迦牟尼佛问一个问题。他说:现在,你还在世间,肉体还在世间,能够说法,那么,大家跟着你学,能得到利益;假设你过世了以后,将来有些人,你注意一个重点,“有业障者”,业力的障碍,修持业力障碍非常深,“系念”,要想修禅定的时候,妄念断不了,思想妄念断不了,“境界不现”,所以观白骨也观不起来,这个大家都有经验啊,很多(人)怎么观也观不起来,就是说,业障深重,境界不现前。“如是”,这个样子,“烦恼”,这些思想烦恼太多的人,乃至罪业很重——业障不一定是罪业,这个人福报很大,事情很多、很烦,管的事情很多,就是善的业障;坏的一方面呢,过去犯罪,错误的、恶的业障太多了,“犯突吉罗”戒律,这种戒律等于犯了根本大戒,在佛的修持人的集团里,要赶出去的。
他说,犯根本大戒,乃至有更重罪业的人,想求忏悔的人,忏悔罪业,应该怎么灭除这个罪业?怎么样能够忏悔?还有人,犯了“杀生”的罪、“邪见”的罪,杀生、邪见多了,正念提不起来——邪见就是观念思想问题,走错了路,那么,正念提不起来。如何去掉这些罪障,而能够修持观想,“正念”可以现前?就是我们现在碰上的,很多人做观想观不起来,什么原因呢?烦恼的障碍重。顺便提出来重复一下,使大家注意。
【作是语已。如大山崩。五体投地。顶礼佛足。复白佛言。唯愿世尊。为我解说。令未来世一切众生。恒得正念。不离贤圣。尔时世尊。犹如慈父。安慰其子。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行慈心。与慈俱生。今具大悲。无漏根力。觉道成就。汝于今日。为未来世一切众生。问除罪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尔时世尊。即放顶光。此光金色。有五百化佛。绕佛七匝。照祇陀林。亦作金色。现此相已。还从佛枕骨入。】
好,先停一下啊。现在,我们第一个要注意的问题,这同修法有关系的。我经常问许多同学们一个问题:《楞严经》上佛有三次放光,三次不同的部位(时间),一次是顶上放光、一次是眉间放光、一次是胸口放光,这代表了什么?大家要特别注意。那么,大家要研究《楞严经》,你看佛说法,说哪一种问题的时候,才放这种光明;而哪一个问题放的部位为什么不同?这个是修行事相上值得注意的。
现在佛又说,观想念佛法门,是从头顶上放光。你注意啊,这个不是普通讲空了,这是每个地方都讲到事上。由头顶上放光以后,照遍了五百位化佛,境界扩展得很大。最后,统统的光,从后面的骨头,枕骨,后脑的枕骨再收回来,千万注意这个问题啊。这是修念佛法门。
我们都晓得,修念佛法门,一个人最后要死的时候,临命终时要走,从头顶走(是)最好往生的路。这个头顶以自己的头发为标准,每个人头发不同,(以)自己前额的头发为标准四个指头,四个指头平放下去,这里是自己的顶,每个人不同,有人额头长的头发(从)这里开始,那这个顶就到达了这里。那么,这个是顶,普通我们针灸时候,中国人针灸叫百会穴,这里可以针灸。这是修往生法,真正有修持到达了这个地方,顶是开的,开开,那么这个顶骨这里有七个小孔,所以平常扎针也可以扎,修持到了这个时候,顶骨是开的,几乎有一点像婴儿那样,生下来有跳动的。所以,往生的时候,多半都向头顶这一类走,但是,这是要有相当修持的人,功力深一点的可以。普通还有一个往生捷路呢,就是靠后面一点,还有个穴道,就是我们摸自己的头骨,有些人很明显的,这两个骨头中间有一条槽一样,一个坑陷下去,顶骨这个地方可以走。所以,这个顶骨同修持的关系非常大。
佛在经典上已经把生理上的秘密,给我们透漏出来,(但)没有明显地告诉我们,但是要注意这一段。所以,这个光是从顶上出去,出去以后,两个路线回来,从后枕骨这里再进入自己的身体,这个要注意的。好,现在你继续念。
【尔时世尊。告禅难提及敕阿难。汝等当教未来众生。罪业多者。为除罪故。教使念佛。以念佛故。除诸业障。报障。烦恼障。
念佛者。当先端坐。叉手闭眼。举舌向腭。一心系念。心心相注。使不分散。心既定已。先当观像。观像者。当起想念。观于前地。极使白净。取相长短。壁方二丈。益使明净。犹如明镜。见前地已。见左边地。亦使明净。见右边地。亦使明净。及见后地。亦使明净。使四方地。悉平如掌。其一一方。各作二丈地想。极使明净。】
好,先停一下啊。这是一个密法的观法,佛告诉我们,先端坐,端容正坐,能盘腿打坐最好,“叉手闭眼”,所谓叉手就是合掌,佛经上经常讲的叉手,并不是这样啊(师示),因为我们讲叉手……也不是这样(师示),那是打架的叉手。这个叉手是合掌,所谓叉手而跪,是合掌。闭着眼睛。注意这个舌头,向上腭,上面口腔,这个口腔上面两个门牙的后面,这个地方有个穴道,通这个脑下垂体的,这个穴道有时候针灸还可以在这里打针呢,这个地方是上腭,很重要。
那么,这个姿势坐好了,“系念”,“一心系念,心心相注”,然后念佛。念佛并不是没有散乱心,有散乱,不过,一个念头、一个念头,所谓“心心相注”,就是一念一念像流水一样,一个波浪,一个波浪,接一个波浪,一句一句接一句。“心心相注”,慢慢练习到不分散,念佛第一步先要做到这样。他并没有叫你念阿弥陀佛还是哪个佛,都不管,你喜欢走阿弥陀佛的门路也可以,喜欢走释迦牟尼佛的门路也可以,东南西北十方都有佛,你念弥勒菩萨也可以,这个他没有给你规定,只叫你念佛这一声。念,不是嘴里念,思念这个念。
先把心念定了以后,起观。先当“观像”,你把佛的影像,画像也好、塑像……
在密宗的修法呢,我告诉过大家的,假定你自己(有)一个专修的地方,自己打坐的位置在这里,你要摆一个你认为最好的佛像,一切都合于规矩的,摆在刚刚使你的眼睛看到的平座,相对而坐。那么,你观这个佛像,已经在眼睛普通意识上,这个影像很深了,所以,你开眼闭眼,这个影像始终存在,这叫做先由有分别影像观起。那么,这个念佛的法门,观想的时候,你要去思想,念这个佛像。这是一个。
下面为什么说……我们坐在那里——再讲一遍(姿势),坐好了,外形的姿势坐好了,这样合掌也可以,结定印也可以,念佛的定印是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同我们平常的三昧印相反。三昧印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我跟诸位方向相反哦,要注意。这个念佛的手印(是)右手在下,左手在上,这样也可以(师示)。
然后心念,心念也叫瑜伽念、瑜伽念诵。这个都做好了以后,要起观的作用,在密宗起观呢,专门要一个坛场、修的环境,最好的环境啊修这个像,观法很严重……这个场地,要固定的,这里前面是两丈远,四面都两丈,乃至一切都是干净的,不能够有一点杂色,最好是什么?玻璃、四面玻璃,但是,假使四面是玻璃,上面也是玻璃,下面也是玻璃,这么盖一个房子,你这里有个打坐的位置坐在这里,前面有佛像,这样一念佛,有个很严重的问题,也许不到七天你就死掉了,这个肉体不要了,你人就分开走了,很清楚地走了。
所以平常啊,密法里不教你这个方法,因为一般没有这个定力。你不相信,可以自己做一个实验,你摆着一个大的穿衣镜,你站在那里看自己看上一个钟头,就会看见自己好像精神同身体分裂开了一样——分离,不是分裂。
所以,有很快捷的念佛往生的法门啊----自己不想多留,等于,我叫它是最高明的自杀方法,哈哈,坐在那个里头一念佛啊,马上自己跑掉了,可以离开。可是,你平常没有修持、没有定力呀,非常危险!我先把好的、坏的都告诉大家,这些都……,……打坐在这里,这两个眼睛不是平视啊,两个眼睛半开半闭,看到前面这个地是干净的,是净地,有两丈见方。那么,慢慢的用意念观想前面的地完全变成净土,净土境界玻璃为地——所谓玻璃为地,我们看《阿弥陀经》上也讲,西方极乐世界以玻璃为地——我们大家有一个观念,一想到玻璃为地呀,大概(是)我们新竹玻璃工厂出来的玻璃,或者是外国来的、意大利来的水晶玻璃,这个观念已经错了。
所谓玻璃为地,(是)拿世间的玻璃做比方,就是那么明净、透明,如果我们心念里头还有世间玻璃的观念,这个已经不净了,不是净土了。特别要注意,这是个比喻。
所以,要念到观前面的地空灵,非常“明净”,“犹如明镜”可以照见自己,那么,一念观清楚了,这个境界现前了,心境非常清明,这四方面都有了,是这个道理。你再念下去。
【地既明已。还当摄心观于前地。作莲华想。其华千叶。七宝庄严。复当作一丈六金像想。令此金像。结加趺坐。坐莲华上。见此像已。应当谛观顶上肉髻。见顶上肉髻。发绀青色。一一发舒长丈三。】
这都是观佛像了,完全照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观来,我想,这个我想不要补充了,看原文。
【还放之时。右旋宛转。有琉璃光。住佛顶上。如是一一孔。一毛旋生。观八万四千毛。皆使了了。见此事已。次观像面。像面圆满。如十五日月。威光益显。分齐分明。复观额广平正。眉间毫相。白如珂雪。如颇梨珠。右旋宛转。复观像鼻。如铸金。铤似鹰王喙。当于面门。复观像口。唇色赤好。如频婆罗果。次观像齿。口四十齿。方白齐平。齿上有印。印中出光。如白真珠。齿间红色。流出红光。次观像颈。如琉璃筒。显发金颜。
次观像胸。德字卍字。众相印中。极令分明。印印出光。五色具足。次观佛像臂。如象王鼻。柔软可爱。次观像手。十指参差。不失其所。手内外握。手上生毛。如琉璃光。毛悉上靡。如赤铜爪。爪上金色。爪内红色。如赤铜山与紫金合。次观合曼掌。犹如鹅王。舒时则现。似真珠网。摄手不见。观像手已。
次观像身。方坐安隐。如真金山。不前不却。中坐得所。复观像胫。如鹿王腨。直圆满。次观足趺。平满安庠。足下莲华。千辐具足。足上生毛。如绀琉璃。毛皆上靡。脚指齐整。参差得中。爪色赤铜。于脚指端。亦有千辐相轮。脚指网间。犹如罗文。似雁王脚。如是诸事。及与身光圆光项光。光有化佛。诸大比丘众化菩萨。如是化人。如旋火轮。旋逐光走。
如是逆观者。从足逆观。乃至顶髻。】
好,这里要停一下啊。刚才上面讲的一路观佛像,观下来,这个大家都很熟悉,所以我不补充了,就是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普通呢,在西藏一般学密的出家人,差不多七八岁起,第一个学习的,就是画佛像,或者塑佛像,所以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已经很熟了,所以做观想的时候,一观就观起来。所以观眉间,就是这里(师示),白毫光,一条白毛转拢来,稠结拢来,就是我们看塑的佛像,这里有一颗珠子,像印度人的那个装饰品的道理是一样的。
这个眉间白毫光也代表一个修持人有成就,他眉间这里自然放光,自然有亮光出来,是个圆光。那么,有些真正的眼通,所谓普通现在讲的第三只眼——管他第三只啊、第四只啊,你不要管了。所谓天眼通,这个地方的气脉一定打开了,一定打开了的时候,一定是有光的,这个眉间白毫光。
那么,普通教我们观法,从上面,从佛的头上观下来。但是,这里有个重要的话:不一定,他说,“如是逆观”,也可以同白骨观一样,先由佛的脚趾头观起——刚才来的次序是从顶这里观起,顶修好了的人、佛,这里有个肉托,就是拱出来的,一路观下来。也可以同白骨观一样,从脚趾头观上来。注意,这不一定,就看你自己观法……。
那么,为什么佛不告诉你?有一个道理的,所谓修持,“知时知量”四个字最重要,看自己的应用,知时知量。譬如,一个人年纪大了,现在开始学佛,或者自己血压很高,做这个观想很严重了,那要怎么观起呢?可以先观脚趾头开始,逆转的,没有问题。那么,譬如有些人血压特别低,那可以从顶上肉髻观下来。那么,这个也不呆定的,我这么告诉大家的也不是呆的。
第一,大家自己修行要知时知量,你晓得,测验下来,觉得这样修持对我很熟练,一条路线……你照那个路线走。总而言之,任何的修法,对了的时候,对身心都有特别舒适的感受;不对的,等于吃药一样,吃不对了以后更难过,你赶快要调方法,要注意这一点啊。
这一点啊,道家的比方很对,这就叫做“火候”,这个跟煮菜、煮饭一样,告诉你饭是怎么做的,这个饭怎么做刚好?或者你要硬一点、我要软一点,这个火候到什么程度为止,靠你自己的经验。
我补充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讲逆观,倒转来观,“逆观乃至顶髻”,由脚起观到头顶。
【顺观者。从顶至足。如是观像。使心分明。专见一佛像。见一像已。复当更观。得见二像。见二佛像时。使佛像身成琉璃。出众色光。焰焰相次。如烧金山。化像无数。见二像已。复见三像。见三像已。复见四像。见四像已。复见五像。见五像已。乃至见十像。见十像已。心转明利。见阎浮提。齐四海内。凡夫心狭。不得令广。若广大者。摄心令还。齐四海内。以铁围山为界。见此海内。满中佛像。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皆使分明。一一相好。有无数光。若于众光。见一一境界。杂秽不净。从罪报得。复应更起。扫兜婆涂地。造作净筹。谦卑下下。修诸忏悔。】
这一段补充一下。等到你佛像观起来,自己开眼闭眼,看到都是光了、都是光明,佛像也很清楚。但是,这个光明里头有不干净的。譬如一个修持禅定的人,假设突然在境界里头看到黑光,那当然是有灾难的事,很不好。等于我们拼命揉眼睛,揉了以后,眼睛前面也看到很多光,故意刺激它发光,这个里头有黑点,或者黑色的,很不好,就是有灾难;假设有很红的,非常红的,这个光也不好,太红的光有魔障。乃至于配合黑光,也可以说,在身体上讲,下部的毛病,身体内在以下有毛病;红色的呢,血压又高,对外面的事情讲(是)有魔障;绿色的很严重,魔障很严重。当然,最好是金光、白光,这个里头有杂物的光,就是表示有毛病。有时候有灰色的光……。
自己每一天,测验自己一看,很清楚的,尤其有修持的人。你譬如说,不管你怎么修持,修持越好的人,他的感应越灵敏,忽然眼睛一个苍蝇一样飞一飞,好,你晓得有小灾难找你麻烦了,你看要不要受,要接受嘛,没有关系;不接受,你就要想办法了。
在这里稍微告诉我们,观佛光观出来的,这个境界里头有杂物不净的,这就是业报要来现前,所谓“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个地方赶紧要起来,“扫兜婆涂地”,地上打扫干净,檀香涂抹,赶紧——所谓“净筹”,“筹”现在人不用,用念佛珠,就是一颗一颗计数的,赶紧礼佛求忏悔,拜佛求忏悔。晓得这个现象,就是说,重整这个道场的环境,赶紧拿着数珠计数,礼佛拜佛,祈求“忏悔”。
【复当安心正念一处。如前观像。不缘余事。谛观像眉间。观像眉间已。次第观其余诸相。一一相好。皆使分明。若不分明。更复忏悔。作诸苦役。】
观不清楚的人,自己更要“忏悔”,为什么观不清楚啊?你心境的乌云障碍太大、业障太大,观不起来。
还有一句话,除了“忏悔”以外,最好自己多做“苦役”,做劳动。你说,那我多拜几次佛,那还不算劳动啊?多做一点为大家、为别人应该做一点劳苦的事,劳其筋骨的事情。这个道理,所谓有一句话,“劳者善心生”,一个人适当地劳役,慢慢就引起善心。
所以孔子也说过,“小人闲居为不善”,自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悠闲到极点,一天坐在那里叫做修行,实际上变成了……不好呢,就是“小人闲居为不善”,反是糟了。
所以,这个时候,重点就是告诉你,要做很深的“忏悔”,同时要做一切的“苦役”,自己拿苦头给自己吃。
禅秘要法讲座&18
【见诸佛像。身色端严。三十二相。皆悉具足。满四海内。皆坐华上。见坐像已。复更作念。世尊在世。执钵持锡。入里乞食。处处游化。以福度众生。我于今日。但见坐像。不见行像。宿有何罪。作是念已。复更忏悔。既忏悔已。如前摄心。系念观像。观像时。见诸坐像。一切皆起。巨身丈六。方正不倾。身相光明。皆悉具足。见像立已。复见像行。执钵持锡。威仪庠序。诸天人众。皆亦围绕。复有众像。飞腾虚空。放金色光。满虚空中。犹如金云。复似金山。相好无比。复见众像。于虚空中。作十八变。】
这都是你意境上观想起来的,要你意境上做如此观想。
【身上出水。身下出火。或现大身。满虚空中。大复现小。如芥子许。履地如水。履水如地。于虚空中。东踊西没。西踊东没。南踊北没。北踊南没。中踊边没。边踊中没。上踊下没。下踊上没。行住坐卧。随意自在。
见此事已。复当作念。世尊在世。教诸比丘。右胁而卧。我今亦当观诸像卧。】
这一段还要观卧佛,睡相,不但是坐相、立相。睡相,靠右边是睡,手放脸颊这里,左手放置大腿边上,屁股这里,右面的脚(在)下面是弯的,左面的脚是伸直的,下面是这样弯的,勾着的(师示),这样睡着,卧相。
【寻见诸像。牒僧伽梨。】
“僧伽梨”就是袈裟,就是看到一切佛像把袈裟叠拢来做枕头。
【枕右肘右胁而卧。胁下自然生金色床。金光栴檀。种种杂色。众妙莲华。以为敷具。上有宝帐。垂诸璎珞。佛放大光。满宝帐内。犹如金华。复似星月。无量宝光。犹如团云。处空明显。中有化佛。弥满虚空。
见卧像已。复当作念。过去有佛。名释迦牟尼。唯独一身。教化众生。住在此世。四十九年。入大涅槃。而般涅槃。犹如薪尽火灭。永灭无余。我今心想。以想心故。见是多像。此多像者。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从我心想。妄见此耳。】
请注意,刚才我们提到,上面所修的都是观想法,密宗修的路子都是如此。我们把佛像都看清楚了,根据经典,每一个成佛的人(有)三十二种相不同,同我们普通人不同,跟着这三十二种相的不同,有八十种随行好,这相完全不同。那么,平常(对)画像、塑像熟了,看熟了,所以在这个念头里头,在禅定观想的境界里,自己把一个一个影像(观)出来,唯心所造的。
如果你在观想中,想想……真看到一个佛来跟你讲话,你不要管啊,你正在……诶,好,我正在观想……有个真佛来,他跟你讲话,你也听他的,那你就着魔了,佛就立刻变成魔。
拿现在的话,现在的观想就是我们训练我们自己的意识思想,非常严重地训练自己的意识思想,构成佛的一个画面。等于一个艺术家画一个画,或者一个艺术家谱一个音乐,或者一个雕塑家构想一个雕塑,我们人没有看见过的,他自己自我可以做主的,(用)意识把它构想出来,那是对的。
如果你正在修持的时候观想境界,结果啊,你自己都没有想出来,你没有想的时候,下意识有一个佛像出来,甚至于(是)活的,还跟你讲话……,很多人因此以为是走入神通境界,实际上(是)到神通的弟弟那里去了,到神经那里去了,慢慢地就到了神通的最小弟那里,精神就分裂了,就完了。
现在要我们特别注意,所谓观想,(是用)我们自己的意识思想,硬把它构成一个这样的心理境界。在密宗,这样的修法叫做生起次第,本来本空,没有的嘛,是我有意把它生出来,叫生起次第,是我有意把它观想成功的,观想观出来的。假设你做不了主,看到佛像、听到什么声音,有人给你讲什么,那就不对了,千万注意这个啊!
好了,密宗修法的这个生起次第以后,要转入圆满次第。所以,每个修法有两个次第,特别注意啊。生起次第,本来没有这个东西,我把它构成功,然后,念头可以专一了,我要观想哪样,观想就呈现,立刻要进入圆满次第,就是《禅秘要法》所讲的易观,要换一个方法。圆满次第是万缘放下,一念皆空,佛像什么都没有。这个时候,就是赵州和尚讲的,在禅堂里,你还念一声佛,罚你挑水洗三天禅堂,因为这个时候走入法身清净佛,没有佛的形象了。
所以这里注意,修到这里,你就要观念清楚了,“我今心想”,这一切境界都是我观想起来的,“以想心故,见是多像”,所以,看见了那么多的佛像。“此多像者”,这样多的佛像,“来无所从,去无所至”,都是空的,把这些观想念头到此,一概放下,完全一念清净,真正法身净土现前,这个要特别注意。
【作是念时。渐渐消灭。众像皆尽。唯见一像。独坐华台。结加趺坐。谛观此像。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使明了。见此像已。名观像法。
佛告禅难提。及敕阿难。佛灭度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欲忏悔者。欲灭罪者。佛虽不在。系念谛观形像者。诸恶罪业。速得清净。
观此像已。复当更观。从像脐中。便放一光。】
这里要注意,佛在这里告一个段落。真正要修行、忏悔罪业,唯有念佛法门,这是观佛的真正念佛法门,这都是佛当时亲口所教的啊。到这里又转了一个,他说,把这个前面的境界,你修持观想成功了,要另外换一个方法观想,从肚脐里头放光了,注意,刚才开始是顶上,现在要从肚脐放光。
【其光金色。分为五支。一光照左。一光照右。一光照前。一光照后。一光照上。如是五光。光光之上。皆有化佛。佛相次第。满虚空中。见此相时。极使明了。】
你稍停一下。这里要注意,为什么由肚脐上观起化光,分五种光?因为我们人的身体内部,所谓气的行路,有五行气,上行气、下行气,也就是下走的,所以我们人到死亡的时候,这个上行气跟下行气就脱开了,就死亡了。所以,人要到死的时候,常常觉得这里虚了,那么,快要断气的时候,上面“呃呃呃……”没有了,下面肛门张开了,大小便流出来,气就放掉了,上下中间脱开了,中行气脱开了。所以有上行气、下行气……。
譬如有许多人生病,下部的病,或者是下行气虚了,可是他精神很好,身体也很好,(那是)上行气还充足。
上行气、下行气、左行气、右行气,那么,中间的一个连锁,一个球一样的就是中行气。如果修持瑜伽、修持yoga,乃至学过密宗的气功、修过道家的这些气功,这个五行气要搞得很清楚。
佛说不说呢?说了,他不偏重于这一面,但是他更近一层,这个五行气,气可以化光,这是所谓《禅秘要法》,许多秘法他没有给你讲(明),要你自己参通,要各方面(都)学了,你就融会贯通了。
那么现在呢,他更近一层,不用气,用光。因为肚脐是化轮,化轮六十四根气脉一发动了以后,把五行气化光了,所以,可以治好各种病,要特别注意啊。
【复见化佛。上至梵世。弥满三千大千世界。于三千大千世界中。见金色光。如紫金山。内外无妨。见此事时。心意快然。见前坐像。如佛真影。见佛影已。复当作念。此是影耳。世尊威力智慧自在。现作此事。我今应当谛观真佛。尔时寻见佛身。微妙如净琉璃。内有金刚。于金刚内。有紫金光。共相映发。成众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犹如印文。炳然明显。微妙清净。不可具说。】
注意啊,这个时候是观佛给你灌顶,也就是密宗后来修的长寿法。观佛在上面(用)净瓶给你灌顶,从头顶上下来。上面的白骨观,到第十六观、十七观也有。大家年纪大,或者身体不健康,多修这个灌顶法下来,身体一定健康的。
【手执澡瓶。住立空中。瓶内盛水。状如甘露。其水五色。五光清净。如琉璃珠。柔软细滑。灌行者顶。满于身中。自见身内。水所触处。八十户虫。渐渐萎落。虫既萎已。身体柔软。心意悦乐。当自念言。如来慈父。以此法水。上味甘露。而灌我顶。此灌顶法。必定不虚。尔时复当更起想念。唯愿世尊。为我说法。】
这里停一下。就是说,叫我们做观想啊,灌顶,就是佛像在顶上灌顶,光灌到自己身体内,可以祛病、可以延年,密宗长寿佛的修法就是这个,由这个变出来的。
那么他说,佛的灌顶下来,我们身体里头的虫,道家叫做三尸虫,佛法叫做“八十户虫”,我们身上怎么那么多虫啊?现在,正有一位同学,特别从高雄……这位医生,我们那一位医生知道的,洪文亮医师,他因为不能亲自来听,他就把这里的录音带寄回去听,他发现一个问题,纠正我的说法,他打长途电话来说:补充老师的说法——客气话,纠正我的说法——才是对的。
上次我讲到佛说身体内部,生藏是消化系统,熟藏是排泄系统,不对,他的对。他听了我们讲的这个经,回去仔细研究,他高兴得不得了,他说:想不到两三千年前的佛啊,对于生理学透彻到这个程度,想不到!那么,他跟我通了长途电话,我说:不行,你要把资料立刻给我寄过来,哈,他寄过来了,刚刚寄到。
他说,这些虫是什么啊?细胞,细胞的活动……,我们的细胞随时在身体内部新陈代谢,所以,上面的白骨观讲,我们身体里头有很多虫,一个一个虫上面有嘴、有尾、有爪子,那个嘴啊、爪子啊,一个抓一个这样来的,很厉害,看起来……他说讲的太精彩了!我们的细胞变成红血球以后,什么二氧化碳……一大堆,他一封长信来了。他说,那些排泄出去了,新的连上来,硬是一个爪子一个爪子,硬是一个连一个,完全……太好了!他写了一封长信来……这一点,正是讲到这里啊。
所以,我们观想下来,新陈代谢的效果更快,可以治一切病。那么,洪医师写信来的报告是这样,你再念一下。
(下面{ }内的内容为同学念洪医生的信)
{比较原典的生藏与熟藏}你等一下,解释一下好了,免得念下去。{生藏方面,他分两点解释,第一点就是有二十户火虫,二十户风虫,在原典上是这么讲,说“二十户是火虫”,“二十户是风虫”}原典就是我们这本书上。{那么,洪医生他自己做的说明就是,火是代表化学能,风是代表由红血球里的血色素带来的氧。“户”,所谓“户”就是身体里进行内呼吸的大略分化区域。}
{那么,他的第二点讲,就是解释这本书上讲的,“户领八十亿小虫”,他在这边做一个数字统计,八十亿再乘上四十户,就是等于0.32兆。他做的文字解释是,人体里头的红血球平均有25兆,大部分在血管里头流动,只有八分之一左右的红血球——这个八分之一左右的红血球,正好就是我们刚刚八十亿乘四十户所求出来的0.32兆,在身体的组织里,和细胞进行着内呼吸。}
{那么,关于生藏方面,他还有第三点的解释,就是关于《禅秘要法》里面讲的“口含生藏”,每一小虫有四十九头,七个身,“眼皆出火”,那么洪医生的解释是说,从毛细血管游出来的红血球,就好像是靠着码头的船一样,贴近身体的细胞开始交换氧跟二氧化碳,所谓七个身还有四十九个头,就是说这些虫子,每一个虫子有七个身,还有四十九个头,这表示它们的作用点之多,跟红血球本身形状的扭曲变形,以利工作(有关)。“眼皆出火”就是表示能量的输入。}
{关于生藏的第四点解释是在作用方面,就是经文上面讲,“口含生藏”,“吸火动身,以熟生藏”,“上下往复,凡有七反”,“生藏熟已,各复还走入诸脉中。”他做的解释就是,“口含生藏”就是描写红血球贴近身体细胞的情形。所谓“吸火动身”就是描写内呼吸的时候,怎么样耗费动能。现在生理学已经告诉我们,当红血球游出毛细血管的时候,毛细血管里头百分之五十左右的蛋白质,也随着被推出了管外,幸好管外的淋巴液,又把渗出来的蛋白质,再送回到锁骨下静脉里头去。那么,他在这个淋巴液,幸好管外的淋巴液下面做了一个括弧,有个解释,就是说,没有了这些毛细血管外的淋巴液,红血球就无法自在地游动,进行它们的内呼吸工作。}
{他在前面再解释,“生藏熟已,各复还走入诸脉中”,他的解释是生藏熟了,二氧化碳交给了红血球,而又补充了氧,变成活泼泼的熟藏,这些工程完成之后,劳苦功高的小虫们,也就“各复还走入诸脉中”,又回到毛细血管里面去,继续它们的天路历程。}
{这一段内呼吸的描写实在是精彩极了,尤其是那一句,“更相呼吸,以熟生藏,上下往复,凡有七返”,这个“七”字对现代生理学有很深的提示。}
{在卷一第四页前半页,经文上写,“皆令肉两向披,见半身白骨。见半身白骨已,次观”,这个“半身”不必拘于左半身、右半身,或者是上半身,下半身,“半”字只是表示与还没有观成的那一半相对,所以,也不必刚好是二分之一,或左或右,或上或下。}
{上面是他大概就生藏所作的解释,下面是关于熟藏,他还有解释,熟藏他也分成几点。}
{第一点,经文上讲,“复有四十户虫”,他一个括弧就是,不明言多少火虫跟多少风虫,他的解释就是,因为熟藏已经交换过了氧跟二氧化碳。}
{第二点,“户领三亿小虫”,也就是说,交换好了氧跟二氧化碳以后,还没有离开身体细胞的红血球,当然要比作用中的红血球少得多。}
{第三点,“身如赤火,虫有十二头,头有四口,口含熟藏”,这个时候,洪医生的解释是,内呼吸已经不再需要,头跟口自然也就减少了。}
{第四点,关于和熟藏作用的工作情形,只是简简单单的说,“口含熟藏,爪间流血”……。他这几点就是针对上面的生藏互相做的比较。}
{这个东西,真要念起来,可能大家没有办法听得很清楚,因为要配合原文对照着看,是不是下一次整理以后,影印了发给大家?}
就是刚才讲到的,灌顶的时候,“水所触处,八十户虫,渐渐萎落”这一段,所以做这个补充,就是新陈代谢的作用。
【罪业除者。闻佛说法。
佛说法者。说四念处。说四正勤。说四如意足。五根五力。说七觉。说八圣道。此三十七法。一一分别。为行者说。说此法已。复教观苦空无常无我。教此法已。以见佛故。得闻妙法。心意开解。如水顺流。不久亦成阿罗汉道。
业障重者。见佛动口。不闻说法。犹如聋人。无所闻知。尔时复当更行忏悔。既忏悔已。五体投地。对佛啼泣。经历多时。修诸功德。然后方闻佛所说法。虽闻说法。于义不了。复见世尊。以澡瓶水。灌行者顶。水色变异。纯金刚色。从顶上入。其色各异。青黄赤白。众秽杂相。亦于中现。水从顶上入。直下身中。从足跟出。流入地中。其地即时变为光明。大如丈许。下入地中。如是渐深。直到水际。到水际已。复当作意。随此光去。复观此水。水下淳空。复更当观空。下有绀琉璃地。琉璃地下。有金色地。金色地下有金刚地。金刚地下复见虚空。见此虚空。豁然大空。都无所有。
见此事已。复还摄心。如前观一佛像。尔时彼佛。光明益显。不可具说。复持澡瓶水。灌行者顶。水相光明。亦如上说。如是七遍。佛告禅难提。此名观像三昧。亦名念佛定。复名除罪业。次名救破戒。令毁禁戒者。不失禅定。】
这个方法的几个名称啊。
【佛告阿难。汝好受持。此观佛三昧。灌顶之法。为未来世。一切众生。当广分别。
佛说是语时。尊者禅难提及诸天众。千二百五十比丘。皆作是言。如来世尊。于今日为诸众生乱心多者。说除罪法。唯愿世尊。更开甘露。令诸众生。于佛灭后。得涅槃道。禅难提比丘。闻佛说此观佛三昧。身心欢喜。应时即得无量三昧门。豁然意解。成阿罗汉。三明六通。皆悉具足。
佛告阿难。此想成者。名第十九观佛三昧。亦名灌顶法。汝好受持。慎勿忘失。为未来世。一切众生。分别广说。佛说此语时。诸比丘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一段,我们刚好(连带将)方丈老和尚提的禅净双修这个念佛法门,以及赵州和尚为什么说,有人在禅堂里念一声佛,罚他挑水洗三天禅堂的这个道理都解释清楚了。
下面,第二十个观法,由念佛法门……,就是一切修持的人,走忏罪、成道最好的路线,也包括了一切的修法。当然,这里观的佛像,是释迦牟尼佛像,但是现在,你可以用阿弥陀佛像观也可以……五方佛像都可以观。
比方有人说,在修道家的人最怕面对北方打坐,不敢,(怕)一切修不成。但是,北方正有不空如来的修法,反是更好。这一切都是三界唯心造。
到了第十九层,念佛的观想三昧修成了、练成了以后,带着这个肉体进一步再进修的,就要第二十个白骨观的修法,修气的修法了,走数息观了。
天台宗智者大师后来采用数息观而修六妙门的法门,就是从这个里面又重新变化出来的,采合了佛所传的修气的方法。下一个就是这个了。
【佛告阿难。贪淫多者。虽得如此观佛三昧。于事无益。不能获得贤圣道果。次当更教自观己身。令如前法。还作骨人。使皎然大白。犹如雪山。复当系念。住意在脐中。或在腰中。随息出入。一数二随。或二数三随。或三数四随。或四数五随。或五数六随。或六数七随。或七数八随。或八数九随。或九数十随。终而复始。随息往反至十复舍数而止。】
好,我来接下去。佛同阿难讲,上面的念佛法门修成功了,尤其有许多修密宗的,或者是修瑜伽术的,一切观想成功了,对于有一种人,生理禀赋不同,他的欲念特别强,这是狭义的欲念,专对男女……,……数息的时候,要进来这一口气、出去这一口气时计数一,在这里数。
如果身体很衰弱、衰老、生病,不得了了,快要死了,年纪也大了,气也……那赶紧要进来的时候计数,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道理。
所以,有时候你夜里睡眠,睡得不好,不能睡着,你听呼吸要听出息,出气的呼吸,很快睡着了;如果你听呼吸治疗这个失眠,是听进来的呼吸,保你不会睡着,这个要注意的。
所以,你数……,至于你数进、数出,采用哪个方法,刚才交代了,我不说了。
“一数”,数(到)觉得呼吸很宁静,心里没有杂念,“二随”,第二数就不要数息了,(已经)是心息合一,心念配合为一了,就跟着息就是了,不要数了,叫做“一数二随”。就是说,怎么样随呢?你真到了心念专一,心息合一了以后,这一口气进来,也许很长很长,到脚趾间,到全身都灌满了,还是在吸气中,这个时候你不要把它切断了。为了再数,“哎呀,我第二数太长太慢了,赶快把它切断,来个三、四。”你是学会计还是打算盘啊,(就)不是在修行了,懂了嘛?
所以说,你“一数”,或者你一念专一了,跟气两个合一了,“二随”,第二下你不要数了,就随下去。或者你第一口气不能专一,二数,数到第二口气,心念合一了,气息很轻微了,二数就三随,第三你就不要数了,跟着气走,这懂了吧?
所以,大家有许多在国外看这个书,看的……我的妈妈!这个事情怎么解释呢?一数二随、三数四随、五数六随……结果有些在外国看了书啊,自己就一数,数了以后,二随,呵呵;三数,又计,四随,又随一下;然后再来第三数,第四又随一下……哎呀,后来写信来问,我说你信写不清楚,赶紧录音,录回来告诉我,我听了你怎么弄的,再告诉你。就是这个道理,你现在懂了吧?大家搞清楚了吧。
“一数二随”,或者一数做不到,心念还不能专一,你数到二、三、四、五,觉得心气都宁静专一了,不要数了,随,就是这样。“一数二随,或二数三随,或三数四随”,一切等等,到“七数八随”,“或九数十随,终而复始。”
计数的时候呢,最好是倒转来数,万一你光是心乱,心不能宁静,还是用数息观倒转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数到十口气的时候倒转来,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这样好,为什么?因为如果有些人打坐坐起来,“噢,我已经数了三百口气了!”然后变成又在练气功、又在赚钱。“噢,今天练了五百口气呀!”好像那个气就赚了很多一样,不要搞空事了。所以,不采用那个数字连堆上去的方法,有一增一减,就是一升一降、一顺一逆的方法来最好。所以讲“终而复始。”
万一你不能专一,还在数息上用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个气一进一出为之一;第二,一进一出,二;数到十口气,就倒转来数了。万一倒转来数到一,心还不能专一,再由一二三四五六又来,就是这样。总而言之,你觉得心息专一了,不要数了,随息了。
天台宗六妙门,第二妙门就是随,随到了以后呢,呼吸配合心念为一了,自己觉得没有呼吸了,止息,正好停住。
所以,我不是讲一个同学,自己常常到了止息了,他又觉得没有气息了一样,那个没有气息也是止息呀。你能够把它停住了以后,就是宝瓶气充满了,自然不要修炼宝瓶气了,就是这个道理。
尔时心意。恬静无为。自见身皮。犹如练囊。见此事已。不见身骨。不知身处。】
好,对不起了,这里还要补充了。你假设数息,观白骨观好了,走这个随息的工夫、这个修持的方法,慢慢慢慢,你感觉到自己白骨也空了、化光了,整个的身体像个皮球一样——还不是皮球、透明,就是密宗所要求的修到虹光之身,里头整个的中空了,完全是个气体。那么,这个定久了,身体可以悬空,不要这个座位,这样悬空就起来,身体就是圆……“练”就是绸子,很薄的丝织品,“练囊”,一个气囊、气袋一样。
【尔时复当更教起想。还使身内心意身体支节。如白玉人。既见此已。复当系念在腰中脊骨大节上。令心不散。尔时复当自然见身上有一明相。大如钱许。渐渐广大。如摩伽大鱼耳。周遍云集。复似白云。于白云内。有白光明。如颇梨镜。光明渐盛。举体明显。复有白光。团圆正等。犹如车轮。内外俱明。明过于日。】
先停一下啊。他说,你到达了止息,随息以后止息的这个境界,这个时候自己的身体,慢慢,白骨也空了,就是个空体,一个气体在。当然,你的思想、感觉、知觉是存在的。那么,你自己看不到身骨,没有身体的感觉了。
有一句话,佛不告诉你,就是说,舒服极了,这个时候人舒服极了,世间没有一样舒服的、快乐的事(可以)相比。
那么,到了这个时候,赶紧要起念,还是要起念,再观这个身体,好像变成个“白玉人”。再系念在腰里腰骨,大脊骨上,一念使心不散。
那么,这个时候稍稍定一下,马上在身体的内部发现一点亮光,很大的亮光。所以“有一明相”,光明的现象起来。所以,光明是由气修成功而生的。这个有相的光明起来,有形的,“大如钱许”,一个圆圈那么大。慢慢扩大了,“摩伽大鱼”,佛经上描写的摩伽大鱼大得很,比我们海里的鲸鱼还要大,有它的耳朵那么大,就是很大的一片。整个的身体内部起了光明,没有腑脏、没有心肝脾肺肾、也没有骨头,就是这个身体,一团光的一个肉体、白骨。那么,慢慢,开眼闭眼,自己身体内部的光明比太阳光还强烈,看得很清楚。
【见此事时。复更如前。一数二随。或二数三随。或三数四随。或四数五随。或五数六随。或六数七随。或七数八随。或八数九随。或九数十随。或单或复。修短随意。如是系念。在于密处。使心不散。】
这里有个秘诀了,“在于密处”,在哪里?
现在,像我对于这个密法,素来不密,我是一个观念——照密法的规矩,我的罪过是大得不得了,我也只好挑了这个罪过了。我的观念也不同:不管古今中外,一切圣贤、一切仙佛、一切教主,他的目的是对于世道人心、身心性命有利的,应该要布施出来,没有什么秘密。所以我反对有什么传法秘密……那除非是做生意。假使真的弘法,道是天下之公道,应该告诉人。至于说,人家学习拿去做了坏事,那是他的事情,他造业同我没有关系。我们的诚心是要对世道人心、对别人的身心性命有利处,不需要保密。
所以,这个密处的道理,历代都是保密,用不着保密。但是,现在我给你公开了,可是有害处,你自己去负责,非常有害处。
“系念在于密处”,就是后来密宗瑜伽所讲的海底,名称叫海底。在中国的道家,就是下部的会阴穴,下体的会阴穴,这个是“密处”。就是肛门之前小便之后,这个地方,肉体有个三角地带的这个地方,要定在这里。
你要注意呦,他讲,上面的气与光明修成了以后,最后定在这里,发动生命能,把所有的病都去掉了,那的确可以修到了祛病延年、返老还童。但是,你没有修到这个程度,你一定住密处啊,或者是遗精,或者是刺激性欲更强,犯淫欲的行为、罪恶更大。所以,好的、坏的我交代完了,没得事了。但是,你要修到了这个阶段,应该是定在密处。
不过有一点,我们在座的老年朋友多了,老年朋友可以用,老年朋友密处的这个生命泉源干枯了,所以,这一定啊,气数到了这个阶段,一止息的时候,一念一定在密处啊,生命能又唤起来。可是,要定得住啊,定不住啊,老还是老、病还是病;要定得住,可以把它挽回的。就是这样。
【复当系念如前。更观腰中大节。观大节时。定心不动。复自见身。更益明盛。胜前数倍。如大钱许。倍复精进。遂更见身明倍增。长如澡罐口。世间明物。无以为譬。见此明已。倍勤精进。心不懈退。复见此明。当于胸前。如明镜许。见此明时。当勤精进。如救头然。殷勤不止。遂见此明。益更增盛。诸天宝珠。无以为譬。其明清净。无诸瑕秽。有七种色光。光七宝色。从胸而出。入于明中。此相现时。遂大欢喜。自然悦乐。心极安隐。无物可譬。复更精进。心不懈息。见光如云。绕身七匝。其一一光。化成光轮。于光轮中。自然当见。十二因缘根本相貌。若不精进。懈怠懒惰。犯于轻戒。乃至突吉罗罪。见光即黑。犹如墙壁。或见此光。犹如灰炭。复见此光。似败故衲。由意纵逸。轻小罪故。障蔽贤圣无漏光明。
佛告阿难。此不净观灌顶法门。诸贤圣种。敕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有欲修诸贤圣法。谛观诸法。苦空无常无我因缘。如学数息。使心不乱。当勤持戒。一心摄持。于小罪中。应生殷重。惭愧忏悔。】
“于小罪中”,自己每一天行为思想的一点小错误,都要忏悔,不要认为自己对,还找许多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
【乃至小罪。慎勿覆藏。若覆藏罪。见诸光明。如朽败木。见此事时。即知犯戒。复更惭愧。忏悔自责。扫兜婆涂地。作诸苦役。复当供养恭敬师长父母。于师父母。视如佛想。极生恭敬。复从师父母。求弘誓愿。而作是言。我今供养师长父母。以此功德。愿我世世恒得解脱。如是惭愧修功德已。如前数息。还见此光。明显可爱。如前无异。
复当更系念。谛观腰中大节。念心安定。无分散意。设有乱心。复当自责。惭愧忏悔。既忏悔已。复见脐光。七色具足。犹如七宝。当令此光。合为一光。鲜白可爱。见此事已。如前还教系念。思惟观白骨人。白如珂雪。既见白骨人已。复当更教系念。住意在骨人顶。见骨人顶自然放光。其光大盛。似如火色。长短粗细。正共槊等。从其顶上。颠倒下垂。入顶骨中。从顶骨出。入颈骨中。从颈骨出。入胸骨中。从胸骨出。还入脐中。从脐中出。即入脊骨大节中。入大节中已。光明即灭。光明灭已。应时即有一自然大光明云。众宝庄严。宝华清净。色中上者。中有一佛。名释迦牟尼。光相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一一相好。放千光明。此光大盛。如亿千万日。明赫炎炎。彼佛亦说四真谛法。光相炳然。住行者前。以手摩头。化佛复教言。汝前身时。贪欲瞋恚愚痴因缘。随逐诸恶。无明覆故。令汝世世受生死身。汝今应当观汝身内。诸萎悴事。身外诸火。一切变灭。
作是语已。如前还教不净观法。观身诸虫。一切萎落。】
好,今天到这里为止。因为这一段的观法,气,就是后世密宗气脉修法的开始。这一段的修法很长,好几层。今天时间到了,先到这里为止。
(起立!)行了,不要起立了啊,阿弥陀佛,谢谢,谢谢……(礼!)
禅秘要法讲座&19
我们现在,《禅秘要法》由白骨观一路下来,现在到第十九观,第十九观、第十九节的修法。这个修法依白骨,加上数息、加上观光,数息由气化光、化神。上次讲了一半,上次讲到气化光、化神,由数息观证到随息,化光、化神。当然,中间方法上非常仔细的还没有详细地讲,要大家自己仔细去研究、去体会。现在我们继续下去。
【见此事已。复当起火烧诸虫杀。虫既不死。复自见身。如白颇梨。自然鲜白。见白骨已。从头出光。其光大小。粗细如槊。令长丈五。复当作念。使头却向。复当作意。使头却向。令身皆倒。以头拄脊骨。对脐大节。见此事已。复当谛观。】
好,先停。就是继续上一次讲过的,然后修到光的境界,再么,要做火观,自己做火观,就是身体内部也起暖相,使一切火消灭本身的这些虫,等于也包括了这些细胞等等。但是事实上,就感觉到自己身体内部这些不好的东西都消灭了。
那么他说,同开始的一切一样,像不净观,参考以前讲过的做不净观的那个修法,是一样的,看到内在、身内一切虫都萎缩了、都凋落了——这都不是理论的,都要工夫求证的境界,光是做理论,或是假想一番,没有用的。
到了这一步,“见此事已”,就是说,你工夫做到了这个境界,自己切实看到内在的这个情形,这个境界都明显呈现了。那么,然后再做火观,烧一切“虫杀”,所谓“虫”,等于这些活动的细胞;“杀”是外来的,外界传染进来的细菌。譬如我们现在,最近大家都很时髦地在感冒,这是细菌性的传染,这一类的细菌性不是普通的虫,(是)滤过性的病菌等等,就是“杀”这个字。
事实上,身上的细胞等等,经过修持——你做的火观是意境上的火观引起的,唯心所造的,细胞不会死掉,不会受破坏,是更增强,增强了那个青春的活力。
那么,在这一段,就再进一步修持,由练这个息,由随息等等的修持,自己内观,(就是)所谓内视。其实,这个方法在中国文化,最早的、最古老……五千年以前,就是所谓内视,里面的视,看见身体内部。我们也提到过,后世道家所谓提的“内照形躯”,里面都看到。这都是事实,是确实的境界。
那么,再内视返照,看到自己的内身犹如白色的玻璃——像白色的玻璃啊,你不要真的把自己观想成一个白玻璃,然后你人就会强硬了。是像白玻璃,“如白玻璃”。“自然鲜白”,就是形容它里面都是干净的。
见到自己的白骨,然后头出光。光的大小……,不能太长,初步的练一丈五,或者一人一手,就是两个手合起来,一人一手。
再“复当作念”,就是你作意来的,使自己的头倒转下来,这是很难的。譬如有几位同学讨论……,我们崔公也讲过,观想自己的头怎么下来,下不来,他就观想自己把头砍掉,拿下来,就非要那么意境……。
其实,我们现在同外界接触引起来的一切烦恼,差不多(都是)由这个六根……大部分都是眼睛看见东西、耳朵听声音、嘴巴讲话引起的烦恼。所以,(若要)六根不漏,只有把这个东西拿下来,放到里面去,不去用它,把它封闭了。
那么,“使头却向”,对着背脊骨的大节,等于人观想自己,不要真的……像我所看到的,修炼打坐,硬把头勾起来,鼻子拼命够,够到这个肚脐,对着肚脐呼吸,那你将来变成弯弓了,这个人的身体会变形的。这是观想。
“见此事已”,真做到了,再要换方法,“复当谛观”。这一段你念下去。
【使白骨人。与光同色。既同色已。见其光端。有种种色果。见是果已。复见众光。从果头出。有白色光。其光大盛。如白宝云。是诸骨人。其色鲜白。与光无异。
复见诸骨。摧折堕落。或有头落地者。或有骨节各各分散。或有全身白骨。犹如猛风吹于雨雪。聚散不定。譬如掣电。随现随灭。此诸骨人。堕地成聚。犹如堆阜。似腐木屑。集聚一处。行者自观见于阜上。有自然气出至于虚空。犹如烟云。其色鲜白。弥满虚空。右旋宛转。复还云集。并在一处。】
好。再由这一步,进到——不要忘记了,这是由白骨观入手、由数息入手,由数息到达随、止,随、止这个境界,随息、止息。讲都没有用,非要自己做工夫才知道。
如果永远跟着呼吸气在转,那还不是随息,差不多到随息的时候,已经到达了不呼不吸了;到达止息的境界,就更严重了。这个时候做这个观,每一步很快的就呈现。
然后,把这个头转下来以后,再由息——不是气了,没有办法代表,只好讲一个“气”,化成光了,乃至身体整个化了,变成光了。白骨人都一堆一堆,变成一个山丘,一个圆圆的,摆在那里。
那么,这个时候,看到白骨与光的综合堆(成)一堆,就是把自己四大这个肉身,已经可以自由变化了。然后,像一团云气一样在转,大气一样在转。
那么,见到、修持到这个境界,确实达到这个境界——这都是事实,讲工夫的,详细的当然还没有讲;详细讲,每一个动作,每个里头多得很哦。就是(使)大家都知道,(再)慢慢去研究。不要认为念过去了,就都看懂了啊。换句话说,念过去了,(只是)带领大家念一下,(若)每句话(都)讲,这一本修法要讲好几年,而且大家要做一步工夫,来讨论一部分,不是那么简单的。
那么,这个时候,佛要我们再进一步,换一个方法。再接下去念。
 &【见此事时。复当教作一骨人想。见此骨人。身有九色。九画分明。一一画中。有九色骨人。其色鲜明。不可具说。一一骨人。复当皆使身体具足。映显前骨人中。使不妨碍。作是观已。复当自观。一一色中。犹如琉璃。无诸障蔽。于其色中。九十九色。一一色复有九色众多骨人。是诸骨人。有种种相。其性不同。不相妨碍。见此事已。应勤精进。灭一切恶。】
注意啊,修持到这个境界,应当更要精进、忏悔。所谓精进、忏悔,(是)不要得少为足,有一点点境界,(就)认为自己了不起了。
这完全是在光的境界里头修了,我们都晓得七彩的颜色,再搭配成九色,就是各种彩色的光,人的自性就在光明中进修。在这个里头再求进步,才能灭一切恶。起心动念一点(恶都没有),身口意三业当中,一点贪嗔痴慢不能动的,着了一点贪嗔痴慢,这个时候,真正走入魔道了。这个时候的魔道不是发疯哦,就走入阿修罗道了,得阿修罗道的果报。这个特别注意啊。
到达这个境界以后,碰到这个话,“见此事已”,到达了这个、亲自看见、到达了,证见了、到了。
【见此事已。前聚光明云。犹如坏器。来入其身。从脐中入。既入脐已。入脊骨中。入脊骨已。自见己身。与本无异。平复如故。出定入定。以数息故。恒见上事。】
好。到这个时候,发光明云……,然后,看到光明的云气,自然向本身——我们现在的肉身本身内在地吸收了,这个吸收是从肚脐里头过来,意念一提,这股气统统吸进来。这吸进来是有事实的,所以,肚脐到这个时候,有时候可以喝牛奶,牛奶可以喝进来,鼻子还可以吐得出来,会这样通了,整个的身体通了。进到肚脐里头,通过脊骨,“入脊骨已”,然后,诚然恢复到我们现在的这个身体,观想那些境界,都把它吸收到自己身上来。
修持到这里,自己的肉身,我们现有的肉身已经大变了,至于说返老还童,祛病延年,那是不在话下。不过,外表看起来,这个身体同普通一样,“与本”本来没有两样,“平复如故”,同普通一样。
这个时候,你出定、入定,都在心息合一的境界里。
心息合一,不是同呼吸气,(呼吸气)不是息哦,搞清楚哦!你们初步打坐,熟一点的,练一点密宗、瑜伽、气功啊,或者普通听听呼吸、数息,以为这个就是“息”,差远了!这是生灭的“气”。
到那个时候,“息”,内在有一种“能”,身体的能……,当然,它发散,最差的就是呼吸之气。
所以,普通一般你把……包括密宗、瑜伽术、显教的,以为听到呼吸之气这样叫打坐了,修天台宗了、数息观了,那连影子都没有!不是这一回事啊,这一点特别吩咐大家。
这个是数息观入手,到最后完全是心息合一了。这个时候,所谓“出定入定,以数息故”,就是代表啊,数息是代表,不是你在那里打算盘,我数了几口气了……那你现在买一个电子的算盘拿在手里,还免得数呢。呼吸一次按一下、呼吸一次按一下,多好啊,不是这一回事啊。“以数息故,恒见上事”,出定、入定,开眼、闭眼,都在光明中,要在那个境界,就在那个境界里,“恒见上事”,随时随地。
那么,到这个境界还要进修。下面念下去,
【见此事时。复当还教系心。住意在本脐光中。不令心散。尔时心意。极大安隐。】
这个时候心意极大安隐,再无烦恼起来,起也起不来,“烦恼无由更上心”,忧、悲、苦、恼、喜、乐等等七情六欲泯然。
【既安隐已。复当自学。审谛分别诸圣解脱。尔时复当见过去七佛。】
这个时候只是定哦,定(是)与外道的共法哦,与魔道也是共法,不是佛法哦。佛法(是在)这个定当中起慧观了——佛学整个要亲证过来,佛学所学的理论,所谓苦集灭道、十二因缘等等,还要亲证过来。不是你们懂了佛学,考试倒背得出来都不算数!这里你注意了,“复当自学,审谛分别诸圣解脱。”
【尔时。复当见过去七佛。为其说法。说法者。说四真谛。说五受阴。空无我所。是时诸佛。与诸贤圣。恒至行者前。教种种法。亦教观空。无我无作无愿三昧。
告言。法子。汝今应当谛观。色声香味触。皆悉无常。不得久立。】
他说,到这个境界,过去一切成就的佛、菩萨、前辈的罗汉,亲自现身在你前面给你说法,这个时候才真见到佛,真可以见到,亲自的。为什么我们不能见到呢?光与气味根本就是阻隔住的,是阴境界的,他也不会愿意进来,你也接触不到;到这个时候可以接触到了,修成就的人,真还存在的,都可以看见了——不是看见,是可以接触了,修到这一步啊。
但是,他说的法,也不过是我们现在讲的法,可是,那个时候你听的程度,理解、证的程度就不同了。念下去。
【恍忽如电。即时变灭。亦复如幻。犹如野马。如热时焰。如乾闼婆城。如梦所见。觉不知处。如凿石见光。须臾变灭。如鸟飞空。迹不可寻。如呼声响。无有应者。汝今亦当作如是观。三界如幻。亦如变化。于此即见。一切身内及与身外。空无所有。如鸟飞空。无所依止。心超三界。观诸世间。须弥巨海。皆不久停。亦如幻化。自观己身。不见身相。】
好,稍停一下。这一段,就是你修证到上面这个工夫,亲见诸佛、贤圣亲自说法。而这些说法,你看,我们平常经典上也看到,对不对?那你说:到那个时候还要他来说,我都背的出来。不然,他来说都是求证,一步一步,都是真实的工夫。所以佛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真实工夫!
所以,这个时候,你身心解脱如鸟之出笼,硬是超越了、超脱了。这都是讲佛法真修持的境界,文字也很优美,到了这一段,都是理论性的,你现在就看懂了;(但是,)你现在的佛学再懂也没有用,那是佛学,必须要亲证到这里,这一段……。
这个时候,自己观身——每一步、每一步都是境界哦,实际修持的境界。再观自己身,身完全空了,这个时候的身空,不是你现在打坐起来,偶然碰到一下的没有感觉,觉得很轻松,不是那个境界哦。
所以,插进来告诉你,这个时候才有一点点“心超三界”,还没有完全跳出三界哦。“如鸟飞空,无所依止”,人都住在空中。“心超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时候都无所挂碍了。
“观诸世间”须弥山乃至大海,都在变幻中,就是这个肉眼看得清清楚楚,它们在变,看到大地在长大,长大再毁灭;看到地球在长大,毁灭,都看得清楚,“亦如幻化”。那么,自己看自己这个肉身,“不见身相”,都是实际境界。
所以,大家学佛,在这里有一点点什么舒服啊、得定啊、清净啊……还早的很哦,真正佛法的修持……。念下去。
【便作是念。世界无常。三界不安。一切都空。何处有身。及眼所对。此诸色欲。及诸女人。从颠倒起。横见可爱。实是速朽败坏之法。夫女色者。犹如枷锁。劳人识神。愚夫恋著。不知厌足。不能自拔。不免杻械。不绝枷锁。行者既识法相。知法空寂。此诸色欲。犹如怨贼。何可恋惜。复似牢狱。坚密难舍。我今观空。厌离三界。观见世间。如水上泡。斯须磨灭。心无众想。得知世法。是重患累。凡夫迷惑。至死不觉。不知众苦。恋着难免。纵情狂惑。无所不至。我今观此。狂惑女色。如呼声响。亦似镜像。求觅叵得。观此女色。为在何处。妄见衰害。欺诸凡夫。为害滋多。今观此色。犹如狂华。随风零落。出无所从。去亦无所至。幻惑无实。愚夫乐著。今观此色。一切无常。如癞病人。良医治瘥。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ar3超脱轮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