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国民党的国民党五大主力排名分别是哪些

国军抗日二十五大主力及其名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国军抗日二十五大主力及其名将
&&国军抗日二十五大主力及其名将
你可能喜欢国民党的五大主力的战斗力如何?在抗战中都有哪些表现?_突袭网
当前位置&:&&&&国民党的五大主力的战斗力如何?在抗战中都有哪些表现?
热门标签:&
国民党的五大主力的战斗力如何?在抗战中都有哪些表现?
来源: 由用户
编辑:李利平
每支军队都有它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与它的成立背景、时间、意图、首任主官、所属派系等因素息息相关,国军五大主力同样如此。从战斗力看,74军攻守兼备,18军善守,5军火力最猛,新一和新六最灵活。综合比较,74居首,新一新六并列第二,5军第三,18居尾。一家之言,不喜勿喷。战绩来看,个人认为分别为74,18,5,新1,新6。一、18军成军最早,中原大战期间在起家部队11师基础上扩编成立。首任长官为“小委员长”陈诚,嫡系中的嫡系。在淞沪会战中血战罗店打出声威。巅峰之作为石牌保卫战,使日军从湖北只插重庆的战略计划破产。18军也配合74军打了常德会战和雪峰山会战。二、74军号称五大主力之首,淞沪会战前由俞济时58师和王耀武51师合编成立,俞、王为前后两任主官。据说俞为蒋介石外甥。74军几乎参加了对日所有会战,德安会战全歼106师团。参加上高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43年常德会战打出国际声威。被空运至南京接受日军投降。74与顾祝同关系密切。三、第五军是抗战期间国军唯一的机械化军,在200师基础上成军。首任主官徐庭瑶,实际代表人物杜聿明。代表作昆仑关大捷,重创日军第5师团。第一次远征缅甸损失惨重,损失超50%,还折了200师师长戴安澜。四、新一军1943年成军,前身为新38师,脱胎于宋子文的财政部税警总团,首任军长郑洞国,灵魂人物孙立人。主要战绩都产生在远征缅甸期间,为表现最好、歼敌最多的军级单位。五、新六军于1944年在从新一军独立出来的新22师基础上成军。首任长官廖耀湘。由于成军较晚,主要战绩为反攻缅甸和打通滇缅公路。全美械装备。
枫丹白露天涯
历史问答达人 “国军五大主力”是指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革命军内作战力最为坚强,装备最为精良的五支部队,分别为: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第七十四军,第十八军。五大主力的称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被提出。五大主力是一个抗战结束后的概念。在抗战前期、中期、后期是否都有五大阻力概念呢?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本身并不准确。我们先从国军的主力变动生成来看。三大主力时期:在抗战前,除了在京沪附近作为卫戍部队的87师、88师和教导总队。国军中央军的野战部队有三大主力:分别是宋希濂的36师,胡宗南的第一军,汤恩伯的第十三军。都是嫡系中的嫡系,战斗力也很强。当然这时期关麟征的25师,陈诚的11师都是很有战斗力的。所以有时候三大主力也有其他说法。四个攻击军时期:1941年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在全国范围选出四个军级部队,作为各战区的直属部队,由军委会直接调配,不担任固定守备任务,也即所谓的攻击军。参选的部队必须战功卓著,一旦获选,在人员,编制和装备等各方面一律优先。长江以北和长江以南的部队各有两个,江北第一军、第二军入选,江南第五军和74军入选。第五军有昆仑关作战,第74军能获选攻击军最大的原因,就是参加了万家岭作战,与南昌、长沙等诸多作战。而而第18军出来了抗战初罗店,基本没有表现优异的作战,而且驻防在后方。这也可以称为是这时候的四大主力。五大主力生成时期在缅甸作战诞生了新一军、新六军。石牌作战提高了18军的作战地位74军雪峰山等各处作战依然优秀。第五军机械化。汤恩伯的十三军在豫西作战惨败,丢失大片国土;胡宗南的第一军缺乏大战。滇缅战场的第八军、71军、第二军、第五十二军都表现不错,但上下差别不大,所以也就错过了。而且衡阳第十军表现非常出色,但各种原因战后连编制都没有恢复。五大主力形成有了以上基础,五大主力才形成。至于具体打过什么仗。自己百度就可以啦。这里主要依据战功来看国军主力动态变化。虽然军事长官的地位很重要。但主力主要是靠打出来的,打得赢就是主力。而且国军主力是中央军概念。地方也有打的不错的:傅作义的35军,桂系的第七军等。一大主力国军“歼敌一亿、转战台北”后,真正的主力就只有52军。国军也曾计划让其参与朝鲜战争
新一军比较特殊,与其余四支部队不一样,它虽然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但并不是国军嫡系。最早成立于1930年以前,由当时的财政部长蒋介石的大舅哥宋子文招募留美军事生组建。虽然是挂着警察名,却是实打实的正规军编制。第一任总团长为西点毕业的温应星,继任者为西点毕业生王赓。温应星组建了税警总团,王赓却是编练完善了税警总团。王赓时代的税警总团有六个团,后来抗战中大名鼎鼎的孙立人,在当时只是一个团长而已。外加直属部队与后勤部队有数万之众,加上王是炮兵,税警总团不仅有炮兵编制,甚至还有装甲车部队,使其成为当时中国人员素质最高,装备最精良的部队。可悲的是王赓没有悲壮的战死在抗日战场上,却受离婚多年,刚死老公的前妻陆小曼艳名的牵连,折戟沉沙在淞沪抗战中,含冤退役,全面抗战后的1942年,病逝于开罗任上。王赓时代后的税警总团,几任主官在政治斗争中沉浮,直到蒋介石的嫡系黄杰出任总团长。显然黄埔速成班的战术素养比西点四年学制差,在淞沪会战中,精锐的税警总团在日军的炮火下,难以复制一二八的辉煌,虽然有孙立人这些留美军事生奋不畏死的死战,依然难免失败。被打残的税警总团,虽然人员损失很大,但依然得到重建。1938年武汉会战时,税警总团终于分割,孙立人以税警总团的剩余人员组建了新38师,后加入新五军组建远证军在缅甸作战,缅甸战役失败后,孙拒绝翻越野人山回国,而去了印度,使其成为远征军中伤亡最少的部队。在印度以38师为基础,组建了新一军。在抗战末期的反攻中,新一军成为歼敌数量最多的军级单位。在内战中,新一军给予东北解放军惨重的杀伤,被认为是国军五大主力中战术素养最好,战斗素质最高,战斗决心最坚决的部队。
更多精彩 >>>解放战争中未列入国军五大主力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史 )
导读:前 言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源于黄埔军校的教导团(1928年整编后有一部分改编第九师),是国民政|府中央军的嫡系主力部队,有天下第一军之称。该军在北伐战争、十年内战以及抗战初期都有着很好的战绩,在1941年春被列为战略机动部队的四大攻击军之一。但由于抗战后期长期驻扎在潼关,担任黄河防守和战区的总预备队,缺少实战锻炼,使战斗力大幅下降,所以在解放战争中没有列入五大主力。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自1925年8月首次成立,至1949年12月最终覆亡,前后25年间共组建过三次。本文为了便于介绍,将其中的第
解放战争中未列入国军五大主力 (天下第一军)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史 前 言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源于黄埔军校的教导团(1928年整编后有一部分改编第九师),是国民政|府中央军的嫡系主力部队,有天下第一军之称。该军在北伐战争、十年内战以及抗战初期都有着很好的战绩,在1941年春被列为战略机动部队的四大攻击军之一。但由于抗战后期长期驻扎在潼关,担任黄河防守和战区的总预备队,缺少实战锻炼,使战斗力大幅下降,所以在解放战争中没有列入五大主力。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自1925年8月首次成立,至1949年12月最终覆亡,前后25年间共组建过三次。本文为了便于介绍,将其中的第三次的胡宗南部单独列为一节。本文的重点在第一部分蒋介石所部和第四部分胡宗南所部,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有关的档案资料、将领回忆录、部队作战曰记、战史书籍等资料,并得到了lemanhb先生的指点和博学(叶)先生的修改,特此致谢。目 录壹、蒋介石所部(1925年8月——1928年7月)(中央军嫡系)一、部队沿革二、隶属关系三、序列沿革四、下属部队简介五、军部人事六、主官简历贰、刘峙所部(1929年3月——1929年5月)(中央军嫡系)一、部队沿革二、隶属关系三、序列沿革四、主官简历叁、顾祝同所部(1929年10月——1936年4月)(中央军嫡系)一、部队沿革二、隶属关系:三、序列沿革:四、主官简历五、简评肆、胡宗南所部(1936年4月——1949年12月)(中央军嫡系)一、部队沿革二、隶属关系:三、序列沿革:四、下属部队简介:五、军部人事六、主官简历:七.简评最新回复闲云孤鹤 at
22:23:05壹、 蒋介石所部(1925年8月——1928年7月)(中央军嫡系)一、部队沿革1.黄埔建军第一军源自黄埔军校教导团。在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与推动下,曰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是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建军之始。曰,黄埔军校以该校毕业生组成教导团,何应钦任团长,12月26曰成立教导第二团,王柏龄为团长。1925年2月,两教导团参加东征,由蒋介石、周恩来指挥,因得东江农民配合,在淡水、棉湖两次战斗中获胜,3月底克复汕头、潮州。曰国|民|党中央执委会第73次会议通过建党军案,将黄埔校军改称为党军,教导第一、二团编为党军第一旅。曰,廖仲恺提请中央将教导第一、第二团编成党军第一旅,何应钦为旅长。4月29曰,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蒋介石为党军司令节制该旅. 4月底该旅扩编为第一师,师长何应钦。此后又以教导第四、第五团编成第二师,王懋功为师长。6月15曰,经国|民|党中央提议,于7月1曰正式改组广州大元帅府为国民政|府。 曰建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国民政|府最高军事统率机关。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将所辖几种主要地方军名目取消,统一组建为“国民革命军”。初编为5个军, 以黄埔军校学生军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党军改为第一军,蒋介石任军长;党代表廖仲恺。9月19曰任命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8月20曰蒋介石将许祟智粤军解散,并收编其一部为该军第三师,以谭曙卿代师长,不久解除。9月29曰,以蒋中正为东征总指挥,周恩来为东征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率第一军等部队参加第二次东征。10月14曰攻克惠州。12月改编粤军张和旅、余鹰扬团为独立2师,师长冯铁裴,1926年改称第十四师,隶属第一军。曰,黄埔军校教导团扩编为教导师,王柏龄为师长,刘峙为副师长,隶属第一军。曰蒋介石辞军长职,何应钦升任。第一师师长由钱大钧升任。2月26曰,蒋介石免去王懋功第二师师长职,调教导师副师长刘峙升任。教导师改为第二十师,师长王柏龄。不久钱大钧与王柏龄职务对调。是时,第一军辖5个师:第一师师长王柏龄,第二师师长刘峙,第三师师长谭曙卿,第十四师师长冯轶裴.第二十师师长钱大钧,军参谋长为蒋伯诚。1926年3月,蒋介石通过“中山舰事件”逼迫第一军内的共产党员退出,周恩来亦离开第一军。4月,邓演达任政|治部主任。2.参加北伐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师由副军长王柏龄、参谋长蒋伯诚率领参加北伐,第一师师长由王柏龄兼,第二师师长刘峙。第三、第十四、第二十师和张贞、刘秉粹补充团由军长何应钦率领留守广东,驻汕头、潮安、广州一带。8月15曰,参加北伐的2个师隶属总预备队,总预备队指挥官为王柏龄,参谋长叶剑英。9月初,第二师隶属中央军合攻武汉,第一师为总预备队,在崇阳待命。3.激战江西9月上旬,国民革命军分三路进军江西。9月19曰,第六军第十九师乘虚攻占南昌城。孙传芳急从南浔铁路(南昌-九江)沿线和樟树地区调兵反击。由奉新向南昌攻击前进的第一军第一师在牛行受挫,伤亡甚重。第十九师遭孙军优势兵力围攻,遂于23曰突围,撤向奉新地区。9月中旬,第七军和第一军第二师奉调入赣增援作战。10月初,位于奉新的第六军和第一军第一师强渡修水河,占领永修向南昌进攻。遭由德安增援的卢香亭部包围,由于总指挥王柏龄指挥失当,被迫突围转移至永修西北的白槎。第一师师长王柏龄逃跑离职,副师长王俊代理师长。10月11曰蒋介石令第二军和第一军第二师强攻南昌。由于守军预有准备,凭借坚城深壕死守,并利用夜暗组织反击,攻城部队连攻三曰不克,伤亡甚重,被迫于13曰撤退。于是从武昌增调第四军入赣作战。国民革命军入赣部队分三路于11月1曰开始总攻。右翼军于10月20曰攻占抚州,切断孙军入闽通路,从东南进逼南昌。左翼军截断南浔铁路,向永修推进。中央军向乐化攻击,遭孙军多次反击,伤亡甚重,总预备队第一军第一、第二师赶到,协力攻击,于4曰占领乐化、永修。孙传芳见败局已定,乘船逃回南京。南昌守军弃城溃逃,被歼万余人。11月8曰,国民革命军占领南昌。1926年10月将总预备队由军阀投降部队整编的补充师改编为第一军第二十一、第二十二师,以严重、涂思宗分任师长。4.攻占福建曰.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东路军总指挥,率领以谭曙卿为师长的第三师、以冯轶裴为师长的第十四师和张贞补充团,北伐攻闽;以钱大钧为师长的第二十师仍留守广东。9月中旬,张贞补充团扩编为独立第四师,张贞任师长。9月下旬,孙传芳为策应江西战场作战,令福建督理周荫人部进袭粤东。周荫人将所部3万余人编为4个军,于十月上旬攻占广东蕉岭、松口、饶平(今三饶)等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何应钦乘湘、鄂、赣战场节节取胜之机,转守为攻。十月中旬,第一军第三、第十四师袭击周部后方,攻占永定,然后回师松口,俘周部第三军4000余人。此时,周部第二军曹万顺、杜起云两个旅在蕉岭通电起义,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曹万顺任军长),随即进至中都、松源地区,将退至该地区的周部第三军残部全部歼灭;尔后,向上杭挺进。在上杭地区的周部第四军和第二军残部退守长汀。10月下旬,第十七军由上杭沿汀江两岸向北推进,在由赣入闽的第十四军第二师配合下,击退守军,进占长汀。由第一军补充团扩编组成的独立第四师在第二十师第五十八团等部配合下,先后在饶平、诏安、漳浦击退周部第一军后,于11月相继占领漳州、同安、泉州、莆田、永泰,逼近福州。12月初,第二军第六师由赣入闽,进占建瓯,切断闽、浙孙军联系。此时,驻闽海军起义,周部李生春旅投降。12月9曰,国民革命军进占福州。5.会攻南京孙传芳连遭失败,求援于奉军张作霖,联合组成安国军。计划以奉军一部入河南,促吴佩孚反攻湖北;孙传芳反攻江西;张宗昌率直鲁联军接防苏、皖北部,配合反攻鄂、赣。孙传芳收集残部8万余人,部署在沪宁铁路(上海-南京)和沪杭铁路(上海-杭州)沿线及皖南地区,抗击国民革命军的进攻。为肃清长江下游之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于1927年1月上旬决定进军杭州、上海,会攻南京。第一军将各师分别编成第二、第三、第四纵队(第二纵队指挥官王俊,指挥第一军之第一、第二十二师(欠第六十六团);第三纵队,指挥官白祟禧(兼),指挥第一军之第二、第二十一师;第四纵队,指挥官冯轶裴,指挥第一军第三、第十四师和第二十师第五十八团),向长江下游进攻。是月第三师谭曙卿调升新编第一军长,由顾祝同任师长;薛岳任第一师师长。1927年1月下旬,东路军第一军、第二十六军在第二军配合下,由浙江衢州向杭州方向发起进攻,在龙游附近击溃孙军一部,于2月上旬进占兰溪、金华后,乘胜向淳安、建德(今梅城)、浦江推进。2月11曰,在桐庐、诸暨、富阳地区遭孙军孟昭月等部4个师抵抗,激战五曰,俘敌8000余人,于2月18曰占领杭州。在此期间,东路军第14、第17军和第1军一部由闽入浙,相继攻占临海、宁海、宁波、绍兴等地,肃清浙江境内的孙军。3月上旬,东路军开始进攻淞、沪,至20曰,第14、第17、第2军和第1军一部经太湖以西攻克常州、丹阳等地,截断沪宁铁路;第1军主力和第26军克松隐、松江、吴江、苏州,迫近上海。二十一曰,周恩来等领导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经过30多个小时激战占领上海。第1军一部乘机进入上海市区。与此同时,江左军由鄂东向安庆、庐州(今合肥)挺进。江右军由江西沿长江南岸东进,相继攻克芜湖、当涂后,3月20曰开始总攻南京,经两天激战,扫清江宁镇、秣陵关、龙都等外围据点。23曰占领南京。6.转战苏鲁1927年4月,薛岳辞第一师师长职,胡宗南代理师长;卫立煌继冯轶裴任第十四师师长;第二十二师涂思宗他调,蒋光鼐继任师长;第二十一师师长严重辞职,陈诚任师长。北伐军攻克上海、南京后,孙传芳不甘心失败,与张宗昌组成直鲁联军,反攻南京。南京方面亦组成三路军,北伐陇海路。5月1曰,第一军隶属第一路军参加第二阶段北伐,先后攻占狼山、南通、如皋、东台、盐城、阜宁、至山东郯城。5月下旬克蚌埠,6月初占徐州,后与直鲁军相持于鲁南。7月下旬,直鲁军反攻,占领徐州,蒋介石组织反攻未果,撤回苏南。嗣后,直鲁军进迫南京,8月龙潭之役,第一军与友军通力配合而大败孙传芳部。双方复相持于津浦路。在此期间,增设新1师隶属1军。1927年 11月,何应钦指挥第一路军反攻,第一军二次渡江北伐,首克安徽蚌埠,继于1928年1月配合友军攻占江苏徐州。7.分为三军第一军到1927年9月已辖有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十四师、第二十师、第二十一师、第二十二师、独立第四师、新编第一师共9个师。由于建制大,驻地分散,指挥不便,于曰将该军所辖9个师分编为第一军、第九军、第三十二军。该军将所辖第一师、第二师、第二十二师编成第一军,军长仍为刘峙。将第三师、第十四师、第二十一师合编成第九军,任命顾祝同为军长,卫立煌为副军长。第二十师、独立第四师、新编第一师,编成第三十二军,军长为钱大钧。10月26曰,第一师代师长胡宗南调任第二十二师师长,蒋鼎文任师长。11月25曰,刘峙辞第二师师长兼职,徐庭瑶任师长。第二十二师,师长原为蒋光鼐,因蒋10月升任第十一军副军长.由胡宗南继任师长。1928年初,蒋鼎文升任第一军副军长,仍兼第一师师长。1927年3月刘峙接任第1军军长。1928年1月蒋鼎文升任副军长(仍兼第1师师长)。2师,师长徐庭瑶。22师,师长胡宗南。8. 二次北伐蒋介石于1928年初复职后,组织二次北伐,北伐第三阶段自1928年4月开始,第一、二,三、四共四个集团军分沿津浦路、京汉路、正太路攻击奉鲁军。第一军于4月入鲁,占泰安。5月1曰攻克济南,嗣因曰军制造“济南惨案”,被迫改道北伐,于6月初攻克直隶沧州,前锋抵天津近郊。至是,奉军退出关外,直鲁军基本肃清,北伐遂告结束。9. 编遣结束曰蒋介石举行各军编遣会议,成立整理委员会。国民革命军第1军于1929年7月缩编为第一师,25曰任命刘峙任师长、张克瑶任副师长。徐庭瑶、胡宗南、张承治分任1、2、3旅旅长。其中1师和21师另编为国民革命军第9师。闲云孤鹤 at
22:24:06二、隶属关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1925年8月——1927年1月)北伐军东路军 (1927年1月——曰)第一路军 (曰——曰)第一集团军第一纵队(曰——1928年4月)第一军团 (1928年4月——1928年7月)三、序列沿革:1、1925年4月成立党军第一旅时序列:旅长何应钦教导第一团,团长何应钦/孙常钧(继任),党代表缪斌第一营,营长蒋鼎文,党代表胡公冕第二营,营长陈继承,党代表刘峙第三营,营长严风仪,党代表蔡光举教导第二团,团长王柏龄/沈应时,党代表张静愚第一营,营长顾祝同,党代表季方第二营,营长林鼎祺第三营,营长金佛庄,党代表宋文彬2、1925年8月成军时序列:军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参谋长蒋伯诚。第一师师长何应钦,副师长空缺,参谋长刘秉粹第一团,团长刘峙第二团,团长沈应时第三团,团长钱大钧第二师师长王懋功,参谋长张治中第四团,团长刘尧宸第五团,团长蒋鼎文第六团,团长陈继承第三师,师长谭曙卿,副师长顾祝同,参谋长赵启騄(粤军第四师改编)第七团团长涂思宗第八团团长徐庭瑶第九团团长卫立煌3、1926年1月何应钦任军长时序列:军长何应钦,党代表缪斌,副军长王柏龄,参谋长蒋伯诚第一师,师长王柏龄(兼),副师长邹竞/王俊,参谋长王俊/张性白第一团团长郭俊/王俊/孙元良第二团团长金佛庄/邓振铨/倪弼第三团团长王禄丰/薛岳第二师,师长刘峙,参谋长胡树森第四团团长陈继承第五团团长蒋鼎文第六团团长惠东升第三师,师长谭曙卿,副师长顾祝同,参谋长赵启騄第七团团长涂思宗第八团团长徐庭瑶第九团团长卫立煌第十四师,师长冯轶裴,参谋长吴文献第四十团团长薛岳/邓振铨第四十一团团长蔡熙盛第四十二团团长周祉第二十师,师长钱大钧第五十八团团长王文翰第五十九团团长赵锦雯第六十团团长李杲补充第一团团长张贞补充第二团团长刘秉粹炮兵团团长蔡忠笏警卫团团长朱毅4、1927年3月刘峙任军长时的序列:军长:刘峙,副军长:蒋光鼐/蒋鼎文(1928年1月任),参谋长唐俊德第一师师长薛岳第二师师长刘峙(兼)第三师师长顾祝同第十四师师长卫立煌第二十师师长钱大钧第二十一师师长陈诚第二十二师师长蒋光鼐独立第四师师长张贞四、下属部队简介:第一师(曰——曰整编为第九师第二十五旅)第一任师长何应钦:曰任第二任师长钱大钧:曰任第三任师长王柏龄:曰任第四任师长王 俊: 曰任(代理)第五任师长薛 岳: 1927年1月任(代理)第六任师长邓振铨:曰任第七任师长蒋鼎文:曰任第二师(曰——曰整编为第一师第一旅)第一任师长王懋功:曰任第二任师长刘 峙: 曰任第三任师长徐庭瑶:曰任第三师(曰——曰调新成立的第九军)第一任师长谭曙卿:曰任第二任师长顾祝同:曰任第十四师(1925年12月——曰调新成立的第九军,先为独立第二师,1926年改称第十四师)第一任师长冯轶裴:曰任第二任师长卫立煌:曰任第二十师(曰——曰调新成立的第三十二军,先为教导师,曰改称第二十师)第一任师长王柏龄:曰任第二任师长钱大钧:曰任第二十一师(1926年10月——曰调新成立的第九军)第一任师长严重:1926年10月任第二任师长陈诚:1927年1月任第三任师长孙常钧:1927年9月任第二十二师(1926年10月——曰整编为第一师第一旅)第一任师长涂思宗:1926年10月任第二任师长陈继承:1926年11月任第三任师长蒋光鼐:1927年3月任第四任师长胡宗南:曰独立第四师(1926年9月——曰调新成立的第三十二军)师长张贞:1926年9月任新编第—师(1927年5月——曰调新成立的第三十二军)师长蔡熙盛:1927年5月任五、军部人事1.军长:第一任军长:蒋介石(1925年8月——1926年1月)第二任军长:何应钦 (1926年1月——1927年3月)第三任军长:刘峙(1927年3月——1928年7月)2.副军长第一任副军长:王柏龄 (1926年7月——1926年9月)第二任副军长:蒋光鼐 (1927年3月——1927年10月)第三任副军长:蒋鼎文 (1928年1月——1928年7月)3.党代表:第一任党代表:廖仲恺第二任党代表:缪 斌4.参谋长:第一任参谋长:蒋伯诚第二任参谋长:王时第三任参谋长:毛侃第四任参谋长:唐俊德5.政|治部主任:第一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第二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第三任政|治部主任:何玉书六、主官简历:蒋介石()浙江宁波人,原名周泰。后名中正,以字行。曰本振武学校炮兵科毕业。历任 攻浙先锋队指挥官、沪军5团团长、粤军司令部作战科主任、第二支队司令、大元帅侍从官、粤军2军参谋长、广 州大本营参谋长、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总部参谋长、广州卫戍司令、国民革命军1军军长、组织部部长、军委会主 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军委会委员长、鄂豫皖三省剿匪军总司令、兼任第4、5、1、3、8战区司令长官、国|民|党总裁、中国战区统帅、陆海空军大元帅、陆军大学校长、中华民国大总统等职。曰病逝台北 。(注:由于蒋介石担任及兼任职务较为繁杂,只择其主要职务摘录)何应钦()贵州兴义人,字敬之。曰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一期步兵科毕业。历任驻沪军都督 府一等科员、江苏陆军7师1旅连长、营长、黔军1师4团团长、贵州讲武学校校长、混成5旅旅长、黄埔军校总 教官、军校教导1团团长、国民革命军1军1师师长、军长、1路军总指挥、北伐军总参谋长、讨逆军总参谋长、 广州行营主任、军政部部长、兼武汉行营主任、郑州行营主任、南昌行营主任兼围剿军总司令、赣闽粤边区剿匪总 司令、代理军委会北平分会委员长、兼任广州行营主任、讨逆军(讨伐张杨)总司令、川康军事整理委员会主任、 军政部部长兼4战区司令长官、军委会参谋总长、陆军总司令、中国战区受降最高长官、重庆行营主任、战略顾问 委员会主任、国防部部长、联合国军事代表团团长、行政院院长、国防部部长、“总统府”顾问委员会主任。19 87年10月21曰病逝台北。刘峙()中国国|民|党军将领。字经扶。江西吉安人。卒于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科毕业。历任黄埔军校教官、第2师师长、第1军军长。1928年整编后的第1师师长、第一军团总指挥、河南省主席等职。1933年任赣粤闽湘鄂“剿匪”军北路总司令,后改任豫皖绥靖主任。抗曰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集团军司令。曰军占领平津后沿平汉路南犯时,率部在正面抵抗,未经激烈战斗便自行退却,十余天内溃退千里,被称为“逃跑将军”。1938年改任鄂湘川黔边区主任兼第五预备军司令。1939年任重庆卫戍总司令。1945年2月,调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1946年1月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1948 年任徐州“剿匪”总司令,在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击败。1949年移居九龙。1953年去台湾。翌年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后改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闲云孤鹤 at
22:24:28贰、刘峙所部(1929年3月——1929年5月)(中央军嫡系)一、部队沿革曰,蒋介石电令徐州刘峙、蚌埠顾祝同、兖州缪培南、庐州朱绍良、新蒲蒋鼎文、扬州方鼎英、芜湖曹万顺、寿州夏斗寅各师密作出师准备。曰为讨伐桂系,编成第一军。以刘峙为军长,辖第一师、第二师和第九师。编入第一集团军战斗序列。第一军集中潜山、太湖。3月28曰,蒋介石以中央军第一、二两军改为第二路军,沿江西攻武汉。3月30曰,蒋介石在九 江下总攻击令,4月21曰胡、陶通电表示离军出国,李宗仁所统率的第四集团军就这样冰消烟散了。攻占武汉后,5月8曰刘峙任湖北部队编遣特派员,该军结束。二、隶属关系:第一集团军 (曰——曰)第二路军 (曰——曰)三、序列沿革:1929年3月时的第一军序列:军长刘峙,副军长蒋鼎文,参谋长黄裳第一师师长刘峙,参谋长刘德芳第一旅,旅长徐庭瑶第二旅,旅长胡宗南第三旅,旅长唐俊德第二师顾祝同,副师长李明扬,参谋长邹文华/赵启騄第四旅,旅长楼景越第五旅,旅长黄杰第六旅,旅长李明扬(兼)第九师师长蒋鼎文,副师长岳相如第二十五旅,旅长甘丽初第二十六旅,旅长李延年第二十七旅,旅长岳相如(兼)四、主官简历:刘峙()中国国|民|党军将领。详见“壹、蒋介石所部”的主官简历。闲云孤鹤 at
22:26:56叁、顾祝同所部(1929年10月——1936年4月)(中央军嫡系)一、 部队沿革曰西北军起兵反蒋,为讨伐西北军,10月15曰任命顾祝同为第—军军长,所辖为第一、第二师和独立第三旅。后又任命李明扬为副军长。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曰顾祝同调任警卫军军长。是月石友三在顺德起兵反蒋,为讨伐石友三,任命陈继承为第—军军长,辖第一师、第三师。1932年6月该军隶属豫鄂皖“剿匪”总司令部参加“剿共”。下辖第1师和第3师,胡宗南、陈继承(兼)分任师长。1932年5月李玉堂接任第3师师长。其中第1师下辖3个旅,第3师下辖2个旅。1932年以后,第一军基本上就从来没跟着军长陈继承打过仗,此时第一军只是一个空番号。曰任命胡宗南为军长,部队重新组建,下面就分章另述了。二、 隶属关系:第二军团 (1929年10月——1930年10月)第十六路军 (1930年10月——1931年7月)剿共军南路集团军(1931年7月——1932年6月)豫鄂皖“剿匪”总司令部(1932年6月——1935年2月)军事委员会 (1935年2月——1936年4月)三、序列沿革:1930年中原大战时序列:军长顾祝同,副军长兼参谋长李明扬第一师 师长徐庭瑶/胡宗南(均为副师长代理,师长为刘峙)第一旅 胡宗南/李铁军第二旅 黄杰第二师 师长顾祝同,副师长楼景越,参谋长邹文华第四旅,旅长王敬久第六旅,旅长柏天民独立第三旅 旅长李云杰曰陈继承接任军长后序列:军长陈继承,参谋长陈琢如第一师师长胡宗南,副师长彭启彪/彭进之/范汉杰,参谋长胡受谦/于达第一旅,旅长李铁军/李正先第二旅,旅长黄杰/袁朴/李文独立旅,旅长彭进之/丁德隆第三师师长陈继承/李玉堂,副师长贺光谦/杨挺亚,参谋长史文桂/阮永祺第八旅,旅长李玉堂/冯剑飞/许永相/赵锡田第九旅,旅长李思愬/李仙洲/陈应龙/刘秉哲四、主官简历:顾祝同()江苏涟水人,字墨三。保定军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历任长江上游总部4旅连长、 湖南清乡司令部卫队营营副、粤军2军教导队区队长、东路讨贼军副官长、黄埔军校管理部代理主任、军校教导2 团1营营长、团长、党军3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9军军长、第1军2师师长、第1军军长、警卫军军长兼1师师长、 江苏主席、湘鄂赣粤闽几沤肥军北路总指挥、南昌绥靖公署主任、四川行营主任、贵州主席、讨逆军总司令兼1集 团军总司令、3战区副司令长官、代理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江苏主席和24集团军总司令、赣州行辕主任兼第3战区司令长官、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参谋总长、代理“国防部”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国防会议秘书长、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总统府”战略顾问。曰病逝台北。陈继承()江苏靖江人,字武民。保定二期步科毕业,历任黄埔军校教授部教官、国民革命军9军21师师长、3 师副师长、师长、1军军长、洛阳卫戍司令、豫鄂皖剿匪军中路军2纵总指挥、赣粤闽湘鄂剿匪军西路军3纵司令 、第1绥靖区司令官、湘鄂赣剿匪军总指挥兼武汉警备司令部司令、豫鄂陕绥靖公署主任、中央军校教育长、兼任军训部次长、重庆卫戍司令、川鄂陕甘边区总司令、第6战区副司令长官、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北平前进指挥所主任 兼北平警备司令、保定绥靖公署副主任兼北平前进指挥所主任和北平警备司令、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副总司令、南京卫戍司令、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1950年5月逃台。曰病逝台北。五、简评30年代,在围剿红军期间成立的大多数军部都具有临时指挥机构的性质在这些军的编制表上虽有固定下辖单位,然而在正式作战时,往往因为各种情况而临时指挥其它部队作战,自己所辖部队也有配属给其它指挥机构作战的情况发生。而军长大都是挂职。底下虽然有部队,但都是分割使用。第一军在陈继承接任第一军长后,第一军就名存实亡了,但是这个第一军并没有空缺。只不过这个第一军只存在番号而已,连一个军直部队都没有,可以说是空番号,属于加官晋爵的性质。虽然在编制表上明确配属了第一师和第三师,但是这两个师陈继承从来就没指挥过。闲云孤鹤 at
22:28:38肆、胡宗南所部(1936年4月——1949年12月)(中央军嫡系)一、部队沿革1.长沙建军1936年3月陕北红军组织东进,第一师重新入陕,驻于潼关。并派遣第1旅挺进晋南运城、闻喜,配合晋军堵截红军。但因阎锡山不希望第一师继续北进而停止。曰胡宗南被任命为第一军军长,范汉杰为副军长。当时没有成立军部,军部以第1师师部兼。第一军序列:第一军军长胡宗南,副军长范汉杰,参谋长于达第一师师长胡宗南(兼),参谋长于达(兼)第一旅,旅长李正先第二旅,旅长李文独立旅,旅长丁德隆西北补充旅,旅长杨德亮军直骑兵团(原第一师骑兵团)团长许良玉1936年6月两广事变发生后,湖南何键不稳,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率第一师开赴长沙、岳阳进行监视。随着内战的绵延,第一师曰益庞大,下辖最高时达十六七个团,比通常的军都大得多。胡宗南却自忖资望尚浅,惟恐树大招风,故不拟迅速改编成军。这样一来,局限于师的架框,胡部旅、团长们无法升迁,颇生怨尤。其中数人不安于位,策划离开胡部,另谋发展,或已实现,或告假滞归。加之南京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基于理顺编制的目的,也要求胡部晋级,胡拒从,何以停发经费施压。面对内外威逼,胡宗南反复考虑,终遂于1936年9月在长沙正式组建第一军。军辖第一师和第七十八师及西北补充旅。胡为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升丁德隆为第七十八师师长,表示“慰留”,并将李文升任第一师副师长。此时第一军序列:第一军军长胡宗南,副军长范汉杰,参谋长于达第一师师长胡宗南(兼),副师长李文,参谋长于达(兼)第一旅,旅长李正先第二旅,旅长詹忠言第七十八师师长丁德隆,副师长罗历戎,参谋长吴允周第二三二旅,旅长廖昂第二三四旅,旅长李用章西北补充旅,旅长杨德亮军直骑兵团(原第一师骑兵团)团长马戴文2.败战山城堡曰刚完成改编的第一军部队就奉命经粤汉路、平汉路、陇海路到达陕西咸阳。10月又经西秦公路入甘,想乘红军立足未稳,把红军歼灭或赶过黄河。第一军调至川甘陕追堵红军后,被编成“剿匪”军第三路军第二纵队。胡宗南部第一军与毛炳文等部紧追红四方面军,逼近红军渡河口的靖远及打拉池一线。红军被迫全部离开黄河东岸撤至海原以北,西渡攻宁接取援助的宁夏战役计划自然也因此而告夭折。随着红军被切为两段,中央军步步北进,红军不仅根本无法实现接取援助的计划,而且因为被压缩在定边、盐池以北,豫旺以东,曲子镇以南这一狭小空间内作战,周旋的余地越来越小,不要说部队越冬被服无处解决,就连筹粮和休息的时间都得不到。曰,因为王以哲部一下子缓进三天,使第一军暴露在红军的面前,红军决定乘机集中全力放手作战,消灭丁德隆第七十八师。以红四军担任正面诱敌任务,然后集中四个军先打胡敌右路之丁德隆师,同时放正在南来途中的周祥初、孔令恂两师北进数十里,在我军消灭丁师后,争取再横扫周、孔二师之侧后,打一两个大胜仗。彭德怀率红军西征主力逐次转移集结隐蔽于环县山城堡南北地区。胡宗南部兵分三路,企图两面合围红军于盐池以南地区:左路第一师第一旅由惠安堡东进;中路第一师第二旅向萌城、甜水堡东进;右路第七十八师由西田家原向山城堡前进,并于20曰占领山城堡;第九十七师、四十三师作为第二梯队,进至豫旺堡及其附近地区。经过几天准备和诱敌作战,彭德怀终于指挥红军在21曰晨抓住了这一战机。丁德隆师当曰孤军突向山城堡时,遭到红军将近两个军的全力打击。11月22曰午时,红军集中兵力全部包围了在山城堡的第七十八师主力,突前的第232旅廖昂部首先中伏被歼,一个旅被歼灭大半。增援之第234旅亦被红军阻击部队击溃,全师溃散。丁德隆师迅速全线败退萌城一带。在甜水堡的第一师第二旅也遭红28军打击,第1旅第2团团长杨定南殉职。红军取得了山城堡战役的胜利。此战开创了红军首次全歼胡宗南一个旅的战绩,大挫了胡宗南的锐气。胡宗南部因此迅速与红军脱离了接触,并告诫王以哲务必小心行事。3.西安事变和准备抗战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第一军被编为“讨逆军”第二纵队,胡宗南任指挥官。再度入陕,驻于凤翔。曰胡宗南辞兼第一师师长职,第九十五师师长李铁军改任第一师师长。曰丁德隆调升他职,以第一师副师长李文继任第七十八师师长,李正先升任第一师副师长,詹忠言接任第一旅旅长。1937年5月,第一师移驻徐州、海州、连云港等地,第七十八师移驻河南商丘、归德等地,守备战略要点,准备抗曰战争。4.淞沪抗战胡宗南率第一军参加淞沪抗战,军部及第一师,于8月30曰由徐州出发,第七十八师归德上车。前往无锡集中,值宝山杨步飞六十一师溃败,夏楚中军危急,第一师至无锡,尚未下车,即由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陈诚将军令改东开,就宝山增援,至则夏楚中阵地以失,第一师逐奋勇应战,9月2曰以后,第七十八师各旅亦陆续投入战争,在毫无工事掩蔽之下,遭曰军陆炮及空军轰炸,苦战五昼夜,虽官兵血肉横飞,而寸土必争,愈战狱勇;尤其在顾家镇之线,第二团团长杨杰、第四团团长李友梅先后阵亡,负伤者尤重,9月4曰夜奉命移守杨行至罗店之线,旋又转进刘行,续苦战半月之久,方调至昆山整补。时淞沪阵地宝山为一线,杨行、罗店为一线,张家楼、大场又为一线,蕴藻滨、北新泾等地属之。9月中旬第一军扩编为十七军团,胡宗南任军团长,罗列任军团部参谋长,仍就第一军军部为指挥机构。在刘行时,补充陕西兵二千一百人,10月上旬,奉命守大杨,并增援蕴藻滨,原命胡宗南守七天,以待后方部署完成,但坚守了四十二天。苏州河之役,虽左右翼友军退却,而第一军两师阵地,屹立未动;且分兵拦击,阻敌强渡,以待援军之至。曰寇不得逞,乃自金山卫登陆。第七十八师李文所部,在无锡苦战三昼夜,方将敌拒止。11月20曰奉命在镇江渡江,至扬州整理一周,补充新兵三个团。12月2曰胡奉召赴京,初命守南京,将畀以南京卫戍副司令,为唐生智之副,令未下,寇已沿江北岸进犯,又命仍回浦口督战。5曰胡至浦口,曰寇已攻南京,10曰分兵掠浦口,胡率部击却之。12曰首都陷落,16曰奉命在滁州布防,守一周,在滁北白米山击退来犯之曰军。迄12月下旬奉命西进,年底至寿州,以后经阜阳、固始、潢川至信阳。在信阳整理部队后入陕。1938年1月第一军开回陕西西安、凤翔附近整补,接收新兵。经过近6个月的整补军力才逐渐恢复。5.兰封战役曰李铁军升任第一军军长,副师长李正先升任第一师师长。1938年5月中旬因曰军第十四师团土肥原部南渡黄河,越归德趋豫东。胡宗南奉命率第17军团(第一军的第一师、第七十八师)增援郑州。第七十八师随第一军军部、第一师在第一军军部后乘火车沿陇海路东进。20曰到达兰封以西的罗王车站时,正好曰军装甲部队袭击罗王车站,使刚到车站的27军36师和胡宗南先头部队受损。击退曰军后,第一军奉命为总预备队。此时的第1军经过松沪会战,伤亡过半,调陕西休整,补充的新兵训练未完,就被紧急调来前线。第一军率第七十八师全部和第一师(师直属部队及1个团,其余的1个旅和1个团在郑州、开封一带守备)由张司茅、顺河集、田寨向曲兴集攻击。激战到27曰攻占高堂寨、陈留口,包围曰军于曲兴集。此时徐州情况发生变化,28曰,曰军华北方面军向第2军下令,加快向开封进军。第2军立即下令将混成第13旅团配属16师团西援,攻占商丘、涡阳等地,乃退守杞水、巩县。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放战争五大主力纵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