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当初为什么要实行东北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策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根本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人打仗呢?”
B.“……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
C.“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部十八行省的完整,则……可让出东北。”
D.“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试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人打仗呢?”
B.“……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
C.“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部十八行省的完整,则……可让出东北。”
D.“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试题地址:http://tiku.xueersi.com/shiti/1353895
下图是某地区用水量与人口数情况统计图.日平均用水量为400万吨的那一年,人口数大约是( )
发电机是利用
______现象制成的.发电机工作时把
______为能转化电能.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
______Hz.
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某实心金属工件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1所示,该工件的密度是______kg/m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该工件如图2所示,该工件重是______N.将该工件沉没入装有一定量水的如图3所示的量筒中,液面将升至量筒的______ml刻度处(g取10N/kg).
在用“油膜法粗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浓度为A,又用滴管测得每N滴这种酒精油酸的总体积为V,将一滴这种溶液滴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边界线,再把玻璃板放在画有边长为a的正方形小格的纸上(如右图)测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个数为X.①用以上字母表示油酸分子的大小d=____________。②从图中数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个数为X =_______。
下列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厨房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
B.发现重大火情,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
C.家用液化气起火,首先关闭阀门
D.图书馆的书籍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当前位置: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产生的直接后果是[]A.平津沦陷B.上海沦陷C.东北..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产生的直接后果是
A.平津沦陷B.上海沦陷C.东北沦陷D.华北沦陷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产生的直接后果是[]A.平津沦陷B.上海沦陷C.东北..”主要考查你对&&九一八事变&&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序幕。由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策划,日军关东部队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18日炸毁了南满铁路在沈阳柳条湖附近的路段,原计划挑衅中国军队,但中国军队并没有动作,日本便诬陷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进军入东三省。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此后东北三省被蹂躏、奴役达14年之久;也是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掀起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的开始,对中日两国历史均具重大影响。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中国国耻日”。九一八事变:1、背景:(1)日本对中国东北垂涎已久。九一八事变前,它已通过日俄战争夺取了旅顺、大连和满洲铁路沿线并派兵驻扎,这正是它能够阴谋进行事变的前提。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就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露骨地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2)世界资本主义危机波及到日本,到1931年,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以转移国内人民视线,缓和阶级矛盾。并依靠掠夺中国的财富来医治经济危机带来的创伤。(3)当时中国国民党政府正竭尽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可乘之机。2、过程: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令将20万东北军撤出东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军之手。1932年,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帝国主义的殖民地。随后日本又占据了热河,察哈尔等省,威胁平津。“九一八事变”后各方态度:1.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布宣言,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露蒋介石不抵抗政策,提出“发动群众斗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打击”的号召。并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抗日联军是东北抗日武装的力量核心。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是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2.东北人民: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义勇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3.爱国民族人士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力量:(1)1932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要求国民政府释放政治犯,保障人民抗日的民主权利,对抗日民主运动发展作出了贡献。(2)1933年春,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和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与日军激战收复多伦,把日本赶出了察哈尔省。但是蒋介石以“妨碍统一政令”派兵勾结日伪军夹击同盟军,同盟军宣告失败(3)1933年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爱国将领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党内部反蒋势力在福建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宣布反蒋抗日,同红军签订《抗日停战协定》。蒋介石勾结日军,夹击十九路军,最后失败。4.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1)向国联申诉日本侵略的行径。(2)继续执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命令东北军撤退,导致东北三省沦陷,继续执行“围剿”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并多次破坏爱国人士的反日活动。(蒋介石为何在九一八事变后实行不抵抗政策: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国共两党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蒋介石之所以实行不抵抗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军事实力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蒋介石错误的认为英国和美国,会出面进行干涉,因此对英美等国家调停九一八事变抱有极大的幻想;国民政府把九一八事变作为一个局部性的冲突,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1.东三省的迅速沦陷,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加深。2.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从此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的主要矛盾,阶级和党派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3.激发了学生,工人阶级,爱国政治派别等力量的爱国运动,他们对国民党政府施加压力,强烈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日。抗日民族运动就此兴起。4.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加剧了英美与日本直接的矛盾。九一八事日军攻破沈阳:
发现相似题
与“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产生的直接后果是[]A.平津沦陷B.上海沦陷C.东北..”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678551690471254719288486407189849蒋介石为什么在东北实行不抵抗政策_百度知道
蒋介石为什么在东北实行不抵抗政策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关于这个问题你应该去看看张学良的回忆录,张在回忆录里面说的是蒋的命令是进行抵抗,但是张认为日本野心不大,而蒋想借日本人来削弱自己的实力,所以选择了不抵抗撤离。你要知道张不是政府军,张是军阀,蒋根本没用能力对张下命令,更不用说让他放弃自己占有的领地。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蒋介石当初为什么要实行东北不抵抗政策【广东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49,998贴子:
蒋介石当初为什么要实行东北不抵抗政策收藏
有什么好听一点的理由吗
南方认为那个地方鸟不拉屎不适宜人类居住,不如给鬼子做人情
张汉奸说了,和校长无关,是他自家下的不抵抗命令
是吗,想想他父亲为了东北而被炸死,又是一个富二代的悲剧
唔……阿斗……
当时中国国根本力不能与月本一战所以蒋公采用空间换时间方法与月本签和约来换取七年备战
张X良正一汉奸,唔系佢搞西安事变,中国就算比唔到米国,都拍得上加拿大.
抓你到东北是当731人体试验去,日本在东北学的是美国的殖民,美国的印第安人还有几个?
是张学良自己放弃的 少爷心性。
根本是东北军不意愿不敢打,一枪不响放弃东北,东北人连承认事实的勇气都没有,把责任都推到光头佬蒋阿拉身上,根本就是一群废柴!
主要是张学良惜身东北人自己也说当时的东北军力完全可以全歼日军领导怕事都是空谈。
张学良后来自由身之后,不敢面对中国人和世人而隐居,这个家伙由于胆小如鼠头脑简单但又难忍受千夫所指而一错再错,受利用发动西888安888事888变,令到共d有喘息机会发展机会而葬送民国.
大半河山被日军站立,却高喊民国,不过又是一出衣冠南渡的南宋历史,被灭是迟早的
你呢个斯大林f屎又铺头辣?斯大林都被鞭尸,算罢啦!
当时中正先生的战略是“攘外必先安内” 并不是说先剿共而是她想先统一中国 当时西南西北西部都不受中正先生控制 她希望先统一这些地方 而且她当时的实力是不可能与日本一战的张学良不抵抗政策可以理解 但是不能原谅 她自己认为她一生的耻辱就是不抵抗 而西安事变是她做的最错的一件事
她实力也是打不过日本的 虽然打得过挑衅的那支部队 可是日本是明显宣战的
楼主全家都是共奸
光头也有错,错在没能管住小六子。
不仅如此,蒋介石后来叫张学良守住东北重镇锦州,张学良居然抗命撤退。老帅在此不至于斯啊
共d为什么到处宣传逃跑的东北军是英勇坑日部队,甚至宣传东北军的那几架破烂日制飞机是坑日空军主力,只是因为东北军救了党一命.真正民国坑日空军主力是广府人为主的粤军空军,后来成为民国中央空军主力,牺牲的空战人员大多数也是广府人.
他为什么活了一百多岁到死也不敢回大陆呀,死也死在美国。因为没脸,张学良和土G一样是汗奸。
南京是唐司令丢的
山东是韩主席丢的
河南汤司令丢的
委座果然是千古完人!
莫非连领导责任都免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很多人不记得国民党抗日,甚至说是他们的软弱使东北丢失!  不要紧,大家都是在共产党下长大的,难免有点偏。  不过,我从各方面分析,东北是无论如何都守不住的  1,和日本相比,中国的战斗力太底。就和现在的美国和伊拉克差不多。  2,东北的地形不利,如果不撤回关内,可能在东北的士兵会全军覆灭,事实就是如此。日军出一只奇兵攻下锦州的话,那就会对东北全境的中国兵来个包围,没有补给的部队最多3个月结束!!  3,人的因素,东北有许多被赶到关外的满人,他们是在日本一边的,东北人向来就是以日本为靠山的(张军阀就是和日本一起的,虽然死在日本手上,但是他是向着日本的)  因此,我客观的说,东北是不会保住的,国民党不可以,共产党也不可以。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胜者为王  败为寇
  第一点:无论是31年,还是37年,中国的战斗力一直都低于日本,那是不是我们干脆就别抵抗了?    第二点,所谓地形不利,不外乎是缺少京沪战场的水网地形,但同样37年华北战场也基本上是一马平川,是不是也应当弃守?31年时仅就  东北地区的力量对比来看,谁包谁的饺子?    第三点,张作霖于日本人关系不错,但基本上没有作出什么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情,不要胡说八道。当初孙文还流亡日本呢,你是不是也要说孙文革命是向着日本人?
  楼主的意思是说,一定要等到日本在东北站稳了脚跟,大肆张罗伪军,移民东北,改变人口构成,并且疯狂抢夺东北的资源之后,中国才能够同日本开战,呵呵,非而泼赖嘛!
  说的好  严重支持楼主  另外当时蒋公是要将日本人拖入全面战争!
  ---另外当时蒋公是要将日本人拖入全面战争!    指鹿为马,后即之人
  SB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作者:菜霸 回复日期: 14:01:56 
    说的好    严重支持楼主    另外当时蒋公是要将日本人拖入全面战争!  =========================================  蒋公真是高呀,就怕日本人不打,所以故意把东北丢给日本,把日本拖入全面战争!他怎么不早点把全中国丢给日本,早点把美国托进来呢?
  作者:菜霸 回复日期: 14:01:56        说的好      严重支持楼主      另外当时蒋公是要将日本人拖入全面战争!    =========================================    这位是年方二八的原创家,大家言语中可要检点一二。
  放屁!  气死我了!
  兵力弱绝对不是不抵抗的原因,辽沈战役的兵力对比是多少?淮海战役的兵力对比是多少?武器装备呢?胜负结果符合楼主的推论吗?
  怎么没有怪国民党不去外蒙古的呢?
  抗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胜利,领导东北抗日的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无关。    蒙古人民共和国于1924年建国是符合伟大导师列宁的指示精神的,也是符合中国共产党利益的。
  作者:威震天下 回复日期: 15:35:24 
    怎么没有怪国民党不去外蒙古的呢?  =============================================  知道蒋介石没那能耐,给你留点面子
      作者:worcr 回复日期: 15:38:55 
    作者:威震天下 回复日期: 15:35:24        怎么没有怪国民党不去外蒙古的呢?    =============================================    知道蒋介石没那能耐,给你留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产党有能耐,一定把外蒙收回来了。
  不抵抗主义下的浴血抵抗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五章         --------------------------------------------------------------------------------          国民政府对日军挑衅采取尽量容忍与暂时不抵抗政策的立    场,甚至可以远溯自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告诫,以及蒋介石自己亲    自的观察。当时日本已经跻身为世界级的工业与军事强国,不但    拥有全球最为精锐的陆、海军,并且国家与社会都已现代化,随    时可以完成总体战的动员。而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几十年不息的    内、外战之中,加上国家意识极为薄弱、工业没有基础、政府财    政运作困难、社会仍是处于封建时代的农业结构;军队不但装备    落后、训练不当,更没有保卫国家的认识与能力。因此蒋介石认    为,假如当时处在分崩离析状态的中国,要想和日本正式地进行    作战,其结果要比甲午战争还要悲惨--恐怕不但要割地赔款,    甚至还会亡国灭种。所以他认为首先中国必须设法统一,然后才    能集全国之力,推动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如此才能拥有与日本    一战的实力。        在九一八事变之中,日本的关东军竟然能够在百日之内,就以有限的伤  亡,大体的完成东北三省的占领--当时的东三省面积为日本本土的三倍,  人口是日本的三分之一--关东军这种军事上的“成就”,似乎可以说是闪  电战的经典之作。看起来,“皇军无敌”不是神话而是事实,但是若是分析     第44页   当时的战局,就可以知道,中国在东北的守军,原来就是实力不足,又有  “不抵抗主义”的命令,不是把武器锁在仓库中,就是不战而退,当然更有  边防军响应日军的招降,自动地把武器、仓库献出而成为汉奸的。因此关东  军的百日大胜,只是在中国军队“礼让”之下的成就,真正可以说是“胜之  不武”。    5.1  不抵抗主义的原委       为什么当时中国的东北边防军,会无视于东北的领土与主权的受到日军  的侵犯,而以近乎拱手资敌方式,采取“不抵抗主义”呢?主要原因可以  分成两个,其一是不能战:当时中、日两国的军力与国力,相距实在太悬  殊1,因为当时的中国,在四分五裂的状况下,根本连国家的认同共识都没  有,更别提有现代化的政治、财政、工业与军事组织系统。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若是直接与正面的对日本作战,结局不是签下正式割地赔款的屈辱和  约,就是真的亡国一途。       其二是避免冲突引爆战术,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首长,在面对日军  可能侵占东北的挑战之时,对于日本关东军的企图,以及日政府控制军方行  动的能力,都出现严重估计的错误。当时国民政府与东北边防军,都以为关  东军所炮制的满洲事变,只不过是关东军违抗政府政策的军事挑衅而已,当   时的日本政府并没有占领中国东北的真正意图,日本更要担心苏联的立场与  反应,所以国民政府认为,关东军是不可能在没有日本政府完全的支持,与  面临苏联的反对之下,真正公然的占据中国东北的。       因此,中央与东北军的领袖错误地认为,只要中国采取“不抵抗主  义”,可以让关东军失去了继续出兵的藉口,同时也可以争取到国际社会的  干预与支持,如此一来,好让日本政府有机会来约束关东军的行为。这样国  民政府认为,中国最多在东北再多让一些铁路的修建权益给日本,就可以平  息这场事变,因为中国仍需要时间完成统一与凝聚国家共识,更需要时间来  ___________  1 光是从马关条约(甲午战争)与辛丑和约(八国联军)的赔款,日本就直接榨取中国十几  年以上国库的岁入,加上强占台、澎与辽东半岛的领土、与各种日本在中国享有的经济特权、  最惠国待遇等等,中国若不能摆脱这些不义的枷锁,如何有效的推动建设?反之,日本同时期  的强大也并不全是它人民努力的结果(如果劫掠烧杀邻邦不算是一种“努力”)。进而言之,  有多少日本皇军用来屠杀中国军民的飞机、军舰、枪炮、毒气等武器,以及他们身上所穿之耀  眼的制服,其实是用中国百姓的血汗钱所造的?    第45页   建设现代化的国家结构。      当然国民政府与东北军政首长的这个想法,不能说没有道理,可是当时  的日本已经是步入一个畸形体制的国家,政府管不了军部,军部约束不了部  队,日本举国上下,更是唯力论者,中国的不抵抗,反而让关东军轻易获  胜,那么全日本都会对胜利者,给予忘情的支持。而苏联对于侵略中国的历  史与谋略,更是超过日本,史达林正想利用这个机会,玩弄中、日矛盾,以  扩大其侵略的政策。所以国民政府合理的对策,不幸成为丧权辱国的政策。    5.2  衰弱与分裂的中国       中国当时内乱与衰弱,是她遭到日本以及全球帝国主义,“有志一同”  侵略的主要原因,而她的积弱问题,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结构,面  临全面崩解前的危机,而其原因可以上溯约两百年间(清代乾隆中叶以降,  s),中国历史发展的迷失。中国虽然在清朝初期,曾经以传统  的农业结构,配合边塞民族骁勇的精神,而缔造一个强大而且繁荣的大帝  国,威震东亚。但是,面对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的突飞猛进,中  国的整个政治、经济与社会体制,却仍完全陷在农业社会与封建体系的传统  结构之中。当满清政府游牧民族的开创精神消退之后,中国无论在组织、精  神与制度上,不但不能面对西洋工业化社会“船坚炮利”军事优势的挑战,  更无法凝聚全民的共识,发出改革与更新的力量,以建立有效率、有组织的  现代化社会,当然中国也缺乏开放的、科学化的知识体系,来启蒙中国人的  自然观与世界观。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独步东亚的唯一强国,久而久之就把自己当成世界  的中心与体系的终极,中国自己发展与营建了一个非常庞大与复杂的封闭结    构,这个体系当然有其稳定的架构,但却有排斥改革的惯性与难以凝聚共识  的问题存在。天朝大国做惯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也就特别的强烈,因此  中国很难在一连串受创与高压的屈辱下,全盘超越自己的传统而接受西洋的  工业文明。      这种自我封闭的大陆文化结构,当她面对历史性的挑战与困境之时,想  要推动全盘的改革,会遭到极大的困难与阻力。当然中国几次现代化的失  败,也与她当时的国运有关:清末的最高权利支配者,竟然是慈禧太后--一    第46页  位精明猜忌、手腕强悍的女性--但是她究竟缺乏真正高深的教育与修养,  也更没有超越时代和环境的远见与魄力;而当时朝堂的决策者,都是出身农  业、封建社会研读八股文的科举生,见识也是同样的落伍与封闭。因此中国  面对西洋挑战所回应的“自强运动”,在最高领导人没有雄心与远见,上层  领导人没有足够的共识与决心,中下层社会更是缺乏认知与自觉的格局下,  使得这个模仿西洋的运动,主要局限在军事相关的项目,而就算在军事相关   的领域之中,也做的根本不够彻底。所以中国在面对与日本的甲午战争中,  简直是一败涂地;接着中国再遭到八国联军的空前蹂躏,从此中国几乎完全  失去了民族自信心与全面改革的能力。      虽然当时中国政治与文化的结构,无法因应产业革命所带来的全面历史  挑战,是中国积弱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世界帝国主义对于  中国全面的欺凌与压榨,也是让中国的改革无法顺利推动的另外一个主要因  素。那时的西方国家,全都是参与侵略中国的同路人,只不过有程度上的差  异而已,从鸦片战争开始,到八国联军为止,短短的六十年内,中国在帝国  主义的侵略下,无论是割地赔款还是丧权辱国的各种条约,都已让中国的藩  篱尽失、民穷财尽、甚至连国家主权都为之不保。因此,许多中国的官员与  人民,连民族的自尊心都早已丧失,投靠帝国主义的强权而卖国求利者是大  有人在。      所以中国要想整军经武、发展产业、投资教育,根本不但没有本钱可以  运用(几乎被帝国主义国家给剥光了),而内在的分裂与共识的缺乏,就几  乎耗尽中国所有的复兴资源,她长期徘徊在接二连三的历史危机风暴之中。  中国的积弱不振,就使她成为列强侵略与欺凌的“最佳对象”。主权不保、  领土丧失、民生困苦、国家分裂、政治腐败、军事落伍,正是当时在亡国边  缘之中国的写照。    5.3  中国面临解体的危机      在这个历史背景之下,以中国的整体的环境与状况而言,到了九一八事  变发生的一九三一年,可以说是到达一个历史危机的高点:当时的中国正陷  在最为严重的分裂、内战与严重的天然灾难之中,她共有三个政府(南京、  广州、瑞金)、两个国家(中华民国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以及十几个分    第47页   裂的军政系统(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晋军、川军(又分三个系统)、   粤军、桂军、湘军、滇军、黔军、红军,以及实际接近独立的边陲地区--  新疆与西藏),在这些的分裂势力之间,不断地爆发军事冲突以及地盘争  夺,严重的耗损国力,也妨害了国家的建设与经营。      当时南京的国民政府,表面上号称中国的中央政府,实际上直接掌管的  地区,只有长江中下游的几个省而已,这个地方型的中央政府,还需要负担  从满清、北洋军阀政府所有欠下、有如天文数字的外债与国债。同年一场空  前的水患,几乎把中国长江流域的精华地区,全都泡成水乡泽国,上亿的灾  民流离失所,国民政府为了救灾与财政负担,正弄得焦头烂额。这就是日本  关东军坚持选择在一九三一年,作为最佳发难时机的主要原因。       因此当时面对九一八事变的中国政府,其状况甚至要比满清时代甲午战   争前夕的局面,还要危急。因为当时的满清政府,至少还是个统一的朝廷,   但是此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实际上只是一个管理长江中下游的地方政府而  已,面对中国内战与分裂的挑战,经常连政府自己是不是还能维持下去,都  充满了不确定性,还能拿什么力量跟当时世界一等的军事强权--日本--拼  命?     5.4  东北军入关支持统一       一九三〇年,中国内部又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内战,历史称为中原大  战,这场动员百万军队的内战,造成中国另外一次生灵涂炭的悲剧,国民政  府国库因为军费的超支,而几乎出现周转不灵的财政危机。幸而东北军的张  学良在消弭内战的号召下,于当年的九月十八日发表“巧电”,要求政治改  革与平息内战,张学良更率东北军大举入关,因而促成与南京政府对抗之阎  锡山、冯玉祥联军瓦解,提早结束了这场内战,张学良则以三十岁的年纪,  出任国民政府的三军副总司令,同时坐镇华北,遥控东北,负责整编晋军与  西北军。       这时候东北军的主力,既然已经大部离开东北入关,也就暴露出东北边   防更为空虚的问题。当时东北军,共有二十七个步兵旅2,五个骑兵旅,三   ___________  2 其中十六个旅是直属张学良掌控,其余是招安的地方军阀部队,而东北军的旅辖有三个  团,军力接近一般轻装的师级部队。    第48页   个炮兵旅,兵力总数号称在二十五万人左右,而随张学良入关的全是东北军  的主力,有十二个直属步兵旅,两个骑兵旅,以及全部三个炮兵旅。       但是在中原大战平息不到一年的时间,一九三一年中国又再度发生战争  与分裂,蒋介石企图利用机会清剿在江西发展的中国共产党红军,而此时广  州方面又爆发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分裂,因此一场新的内战,又在中国的南部  展开。       因此,日本关东军则利用这个分裂与内战的时机,决定在华北放火,以  牵制蒋介石,同时吸引更多的东北军入关。因此日军以专机,从大连运送晋  军领袖阎锡山回山西,再收买在河北的西北军石友三部,以及策动主控山东  的西北军将领韩复渠,准备联手攻击张学良的东北军。       不过,由于阎锡山回到山西之后,并没有依日本的计划再行出兵叛乱,  韩复渠也采取观望的态度,只有石友三兴兵作乱,因此东北军得以集中力  量,迅速地解决了石友三部队的叛乱。那时张学良本人刚好患上严重的伤寒  病住院治疗,只好下令由其得力部属于学忠负责带兵平乱,先后又从东北调  进五个旅的兵力入关支援,这样原先已经兵力不足的东北,在九一八前夕,  兵力就更为空虚了。留守的直属部队多数是在辽西布防接应,而竟然只有一  个旅的兵力,再加一些直属部队来防守东北的军政中心沈阳。沈阳近乎空城  的布署,就给予关东军一个前所未有的用兵时机。       早在张学良带兵入关,坐镇北平之时,东北的时局,已开始日趋紧张。  关东军正在加强演练各种军事攻击的计划,特别是在一九三一年的七月与八  月之间,又爆发万宝山事件与中村事件,都显示出日本关东军极有可能会乘  机闹事,在东北留守的各级军政长官,先后多次专程到达北平,向张学良面  报关东军的威胁与野心,因此张也曾多次的向南京中央请示对策。但当时的  蒋介石与南京中央政府,对于张学良唯一与不变的答复,都是“不抵抗”。    5.5  南京国民政府的困境       此时南京政府的财政因为大规模天灾的破坏,与南方的军事行动的经  费,国家因应所需的支出几乎是毫无着落,又因为蒋介石当时急于解决华南  的内战问题,在国民政府自顾尚且不暇的状况下,自然极不愿东北再发生任  何事端。同时蒋、张二人也都认为,日本政府正在积极地与中国进行在东北    第49页   扩张发展的交涉,只要中国避免给关东军找到军事冲突的藉口,日本政府应  该会约束关东军,而没有理由来放任关东军公然并吞中国的东北。       我们必须了解当时中国的全盘状况,才不致于误以为不抵抗的政策,是  蒋、张二人“亲日”的选择。这个对日军挑衅不抵抗的权宜性政策,其中实  在有着太多主、客观不得已的环境与背景。假如蒋张二人要是亲日,张学良  随时都可以接受日本人的拥立,早就成为所谓的“东北王”;蒋介石也可以  放弃东北主权,而得到日本大量的军经援助,以扫平群雄,成为中国的新领  袖,根本不必如此辛苦的面对统一与建国的众多挑战。      而不抵抗政策也是得到国民政府内部多数主管的认同,不是蒋张二人私  下可以说了就算数的,虽然这个政策是否是当时最佳的选择,是一个值得探  讨的题目,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不抵抗政策也受到很多的批评与极大的压  力,甚至几乎成为蒋张二人“不抗日”的历史罪名。但是所有的历史事实都  清楚地证明,在当时的中国领导人中,蒋介石虽非“反日派”,但是绝对非  “亲日派”--日本政府一直把蒋介石当成他们大陆政策最为主要的障碍,  张学良与日本人更有国仇与家恨。而在七七事变之后,为抗日尽力最多的,  正是蒋介石,而不是批评他们的人。      国民政府对日军挑衅会采取尽量容忍与暂时不抵抗政策的立场,甚至可  以远溯自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告诫,以及蒋介石自己亲自的观察。孙中山先生  的革命活动,曾经与日本不少政界人士有所接触与合作,他深知当时中日两  国的总体国力,相差太远,因此他曾指出:“假如中日两国断交宣战,十日  之内中国就会亡国。”而蒋介石出身日本士官学校,对于中日之间的国力与  战力,更是有着清楚的了解,当时日本已经跻身为世界级的工业与军事强  国,不但拥有全球最为精锐的陆、海军,国家与社会都已现代化,随时可以  完成总体战的动员。      而当时的中国处在几十年不息的内战之中,国家意识极为薄弱,工业没  有基础,政府财政运作困难,社会仍然处于封建时代的农业结构,军队不但  装备落后,训练不当,更没有保卫国家的认识与能力。因此蒋介石认为,假  如当时处在分崩离析状态的中国,要想和日本正式的进行作战,其结果要比  满清末年的甲午战争还要悲惨,恐怕不但要割地赔款,甚至还会亡国灭种。  所以蒋介石认为首先中国必须设法统一,然后才能集全国之力,推动现代化  的建设与发展,如此才能拥有与日本一战的国力与军力。    第50页    早在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北伐时,日本籍口护侨,出兵山东,迨蒋介石下  野,日始撤兵;次年,革命军克济南,日本再度出兵山东,在济南惨杀中国  军民,造成济南惨案(五三惨案),就是企图造成中日战争的冲突,以阻挠  国民政府的北伐统一中国,蒋介石明知日军恶意的挑衅,但是仍然采取极低  的姿态进行退让,就是避免中日提前爆发战争,而阻碍中国统一的大业,这  就是中央军在山东所采取的不抵抗政策。蒋介石对于这个屈辱,不但在其日  记中,有着势必雪耻的决心,其后蒋介石所有的政策目标,都在设法寻求如   何的统一中国与复兴中华民族,以使中国有力量来击败日本的侵略。之后日  本在国际社会反对以及中国抵制日货的压力下,被迫逐步的撤兵,山东的问  题才暂时得到解决。这个结果也让国民政府认为,国际社会可以对于日本在  中国无理的军事行动(若是妨害到其他国家在中国的利益),应该是可以产  生某种程度的牵制作用。    5.6  东北的国防实力空虚       而当时在东北守土有责的东北边防军,其实只是奉系地方军阀所改编的  部队,根本没有现代化的作战编组、训练与作战能力,同时又不接受国民政  府直接的号令与支援,全是“土法炼钢”、自求多福的独立发展与运作,以  军事的标准而言,只是改编的民团而已。多年以来,对于日本与苏联在境内  拥有现代化装备与训练的驻军部队,一直是采取忍气吞声与息事宁人的做  法。       一九二九年,张学良企图配合中央政府的清共政策,准备强行收回苏联   在中东铁路的各种特权、搜查哈尔滨苏联领事馆,结果激怒了苏联,史达林  立刻调动大军反击。张学良事前根本没有想到会遭到红军部队如此强大、迅  速的反应,故没有动员足够的兵力。苏联红军以现代化的作战威力,在极短  时间之内,就围歼了东北边防军在中东铁路上的守军。当时在南京的国民政  府,正在忙于对付内战,而无力支援(其实就是要支援,恐怕也是一样的惨  败),张学良只有忍辱签下城下之盟,这就是“中东路事件”。这次的经  验,让张学良觉得自己的维护国家的主权行动受到出卖,也让张学良了解  到,南京的国民政府根本自顾不暇,无法有任何的能力支持东北对抗强权,  而东北军的实力,真的还只是地方部队而已,根本没有力量与日苏世界级的    第51页   军事强权单独作战,因此张学良清楚的知道,假如东北军与日苏爆发任何的  冲突,一切只有由东北军自求多福。      在日本关东军的威胁日盛之时,张学良却将大军主力调入华北,以协助  南京国民政府平乱,东北留守的兵力实在不足,部属又不断的发出告急的请  示,造成他极度的不安,他原本想要赶回沈阳,处理对日本的交涉。但是张  学良在五月底因为伤寒住院,七月底病愈之后,又因为华北的局势,出现日  本策划的反南京政府的兵变,造成张学良进一步增派五个旅的兵力入关平  乱。虽然华北的兵变很快地就被平息,但是局势仍然紧张,军队无法抽调回  防东北。最后,张学良准备九月五日返回沈阳,不过在行前,又得知关东军  可能会对他进行刺杀,因此打消回沈阳处理危机的计划,这时候,关东军准  备在东北发动军事行动的准备,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状况了。    5.7  不抵抗是政策而非个人误事       在这种危机与低迷的局势下,不但张学良滞留北平不归,东北大部分的  军政首长,也都纷纷地离开职守,以规避应变事变爆发的决定责任,像身兼  东北边防军副司令的吉林省主席张作相、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都不在职责所  在地掌控局势。在这种从南京、经北平到沈阳的“不抵抗政策”,阻碍了任  何全局与深入的应变计划的拟订,而在事件爆发的紧急时刻,更是没有领导  的主管可以指挥与应变,因此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中,大部分的东北军都没  有进行守土有责的有组织性抵抗,也就是裕仁日皇所说的:“中国守军有如  宫廷太监一样的无能了。”       因此回到九一八事变当晚的现场,日军在北大营附近的柳条湖,爆破南  满铁路之时,中国守军根本没有因为听到爆炸声音而出营查看,当日军向北  大营发动军事攻击之时,驻守北大营的第七旅旅长王以哲当时根本不在营内  (人在沈阳参加水灾募款晚会),下属的六一九、六二〇与六二一等三个团  长,只有六二〇团长王铁汉于枪声后赶到营内。旅参谋长赵镇藩联络不到旅  长王以哲,只有一再的以电话请示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应该如何应变,所得  到的答复居然是放下武器,任由日军进入。       假如东北军执行这个命令,根本就是要叫守军全成战俘,当然是东北军  所不能接受的。最后旅参谋长赵振藩决定突围,而王铁汉团长决定下令自卫    第52页   还击,这样北大营守军才一面突围,一面开枪还击。大体而言,整旅官兵大  都能成功撤退到东山嘴子(这是事前第七旅上下唯一商定的共识),最后辗  转进入山海关进行整补。       而当时在东北留守的最高军政负责人荣臻,在事发之后,虽然设法立刻  与在北平协和医院养病的张学良取得联系,向张学良报告日军的攻击事件,  由于当时无法确定日军攻击的真正意图,因此张学良初步的认为,这只是日  军的演习挑衅而已,因此告诫荣臻,叫东北军绝对不可以开枪还击,以免给  关东军制造军事冲突的藉口。之后当荣臻发现,整个局势发展严重,日军这  次的行动既不是挑衅,也不是演习,而是日军真正的军事占领之时,再设法  请示张学良,但是电话已经被日军切断。       事变的当晚,张学良连夜在北平召开东北军政首长会议商量对策,最后  的结论是,假如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全面对日作战,东北军自当为前锋,否则  目前可行的办法是,一为诉之国联,一为设法与日本进行直接的交涉。张学  良也将状况与结论立刻报告南京。问题是,当时蒋介石刚好离开南京,前往  江西的南昌行营,准备督导第四次对中共的围剿作战(其实就算蒋介石当时  坐镇南京,也不可能有什么紧急应对的办法),因此当蒋得知九一八事变的  消息之后,他除了指示东北军不抵抗之外,在二十日就兼程赶回南京处理这  个历史的重大变局。       蒋介石在与南京国民政府领袖会商之后,以中国的局势危机四伏,日军  甚至可能会藉机发起对中国的侵略,当时的国民政府根本自顾不暇,因此只  有要求张学良下令东北军,采取维持不抵抗的原则,以争取国际社会的支  持。同时要求广州的国民政府,立刻派员与南京共商团结之道,二十二日南  京国民政府发布“九一八事变告全国军民同胞书”,强调在中日国力悬殊之  下,国民必须逆来顺受,政府将设法在国际联盟中,争取国际正义的支持。  因此无论事前与事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基本立场是,军事上采取不抵抗政  策,来应付日本关东军的挑衅,外交上则是诉之国联来主持公道。       总之,当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军之所以没有进行有组织性的抵抗,真  正的原因,绝对不是如同谣言的说法或政客的批评,说因为当时的张学良,  正在沉迷欢场女色,所以没有及时处理而误了大局,同时也不是蒋介石的不  抵抗电报指示而误事。在基本上是出于国民政府事前的政策选择,同时对日  本军政情势判断发生的错误,因而造成历史悲剧的结果。     第52页    事实上,由于当时政府保持着消极与被动的不抵抗政策,影响到政府对   于日军在东北的侵略,毫无应付事变的周延策略与准备,所以没有布署防御  的部队,也没有设计应变的作战计划,当事变在仓促之间爆发之时,中国根  本无法进行应有的应变。同时国民政府也误以为只要中国部队不抵抗,日本  总不至于在连藉口都没有的状况之下,公然地发动侵略3。何况当时日本政  府,的确不赞成关东军在东北的军事行动,甚至连日本军部也要压制关东军  占领中国东北的行动。      顺带应该要澄清的事实是,东北军政领袖张学良,的确由于年少得志,  在当时的时空环境下,少不了一些男女之间的风流韵事,但是比起当时的其  他同级的军政人物,甚至党国大老们的表现,张学良并不算声名狼藉的。可  是当时流传最广的错误印象,莫过于与汪精卫唱和的文人,广西大学校长马  君武写的打油诗: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那管东师入沈阳。”    这类以讹传讹的宣传,只是纯粹为了羞辱张学良的“文斗”而已,毫无历史  根据。因为根据所有的查证,名影星胡蝶女士,事实上根本没有与张学良有  过任何交往的记录,事变发生的当天与前后,胡蝶更是在外地拍片未归,虽  然当时朱家几位女子都是知名的美人,但是与张绝对没有任何的关系。朱五  女士是张学良部属之妻,与张更没有任何的感情牵扯;只有赵一荻女士(赵  四小姐)是张学良的红粉知己,而张、赵之间不是露水姻缘的男欢女爱,而  是携手走过人生富贵与失意的真正情侣,他们最后在台湾完成正式的婚礼。  假如说真正影响张学良处理艰巨挑战的,恐怕是他的体能问题,先前张学良  染上了严重的毒瘾,在紧要关头身体更难负荷重大决定的压力。但两年后他  成功地把毒戒掉了。    5.8  东北军民浴血抗日       在九一八事变时,中国的东北共有三省、一个特别行政区,事变发生之  后,关东军可以说是按照预定的演习计划,在中国军队毫无抵抗的状况下,   ___________  3 可惜这个想法经不起历史事实的考验,在近代史中,日本与俄罗斯两国对中国的侵略,不  但是连藉口都不需要有,而且还会一面侵略,一面否认。    第54页   一天之内就顺利攻占了辽宁大部分的地区,而接着吉林的代理主席熙洽向日  军自动投降,日军在三天之内也就完成了对吉林的占领,至于哈尔滨的东省  特区,早有汉奸张景惠作内应,只待苏联方面允许就可以接收,但是在日军  企图攻占黑龙江省时,才正式遭到中国军队有组织的抵抗。       由于关东军一击成功占领辽宁,又有汉奸接应“接收”吉林与哈尔滨,  面对进一步的控制黑龙江省,则因为关东军的兵力不足,以及参谋本部不同  意出兵北满的压力,迫使关东军指使已经投降关东军的伪军张海鹏军阀,率  兵进攻黑龙江,不料受到黑龙江的于兆麟部反击,并且联络马占山部队,烧  毁了江桥铁路桥,击败了汉奸部队的进攻,关东军唯恐东北军抗日的英勇形  象,会积极带动东北百姓的抗日风潮,使得关东军决定直接介入。       这时东北军第三旅的旅长马占山,已经被张学良任命为黑龙江省代理主  席,马占山在击败伪军的进攻之后,决定继续坚守江桥,而关东军则决定出  兵江桥,引发了关东军违抗参谋本部“临参命”的重大事故。结果马占山  部在江桥奋勇迎战关东军,同样给与关东军出乎意料之外的严重伤亡打击,  一度造成关东军极大地震撼,迫使本庄繁只有动员关东军所有的部队参战,  同时紧急向朝鲜军借兵助战,日军在十一月五日,对马占山发动前所未有的  陆空联合攻势,日军猛攻了半个月,最后马占山在缺乏后援与兵力不足的情  况下,只有后撤,但是却打响了日后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起义旗号,激动了中  国人民支持东北义勇军抗日的民族主义热情,也暴露出关东军并非无敌的  “神话”。       面对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东北变局,张学良当时唯一的军事布署,就是在  辽西的锦州,设立了临时的军政中心,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三日,张学良下  令在锦州设立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以及辽宁省政府行署,同时把留驻  东北突围的部队集中锦州,张学良希望保有辽西,作为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  的基地,以及与关东军交涉的筹码。       这种布署当然立刻激怒了关东军,关东军在十月八日,不顾东京军部的  反对,断然先以空军攻击锦州,然后集结军队,准备强行进攻。这些军事行  动造成国际社会对于日军强悍侵略的反感,因为攻击锦州的军事行动,日本  是既无护侨的藉口,也没有确保铁路利益的理由,因而完全显示出,九一八  事变是日本十足的侵略行为。       因此日本的参谋本部,只有为此再度发出四道临参命,以控制关东军企    第55页  图占领锦州的行动,在临参命的压力之下(这回关东军不易为自己行动找到  辩护的藉口),关东军只有暂时停止进军,但是设法派遣投降日军的汉奸军  阀部队,前后三次攻击锦州,但是都被东北守军所击败,因此关东军对于辽  西的张学良据点,是几乎一筹莫展。但是到了十二月七日,日本政府与军部  都进行全面的改组,新的日本政府与军部,都决定支持关东军侵略中国东北  的大政方针,因此日本正式从本土派遣大量部队进入中国东北,同时军部也  同意了关东军攻占锦州的计划。      正当日军准备动员大军围攻锦州之时,南京的国民政府在空前的混乱与  斗争之下,进行改组,蒋介石被迫下野,由反蒋张的粤派人士孙科等人,主  导国民政府的政局,并由反蒋、张最力的陈友仁,担任外交部长,虽然新成  立的国民政府一连发出两道命令,叫张学良死守锦州,但是由于粤派的国民  政府,根本无法挽回财政混乱的危机,又不能有效地掌控军队,与张学良的  关系更是水火不容,因此张学良根本无意听从这个摇摇欲坠的南京政府,所  下达“死守锦州”的命令。(其实当时没有一个地方势力愿意接受这个国民  政府的命令,就连上海的银行,也不敢接受它所发行的债卷)。      在关东军于十二月二十六日,正式对锦州发动攻击之后,东北军只在外  围进行局部的抵抗,张学良在确定粤派的南京政府,真的是无法也无力支持  东北军抗日之后,于次年元月二日下令,东北军自动弃守辽西,因此日军轻  取锦州,直逼山海关的华军防线。      日军既然顺利攻占锦州,又得到苏联方面不干预日军占领中国东北的立  场宣示,这时已经得到日本本土大幅增援的关东军,再度挥军北上,以优势  的兵力,顺利地攻占了黑龙江省与哈尔滨市,整个中国的东北,就在一九三  二年一月底,完全地被日军占领了。只剩下不愿意成为日本奴役的东北军  民,自动自发的组织抗日义勇军,在白山黑水的东北大地,与日军进行殊死  决战,表现出中国人豪勇的民族气节。他们也开始惊醒全国同胞,中国人需  要团结奋斗,以扭转可能亡国的考验。      www.ccina.com    中国失土收复论坛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中国在危机之中挣扎图强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十四章         --------------------------------------------------------------------------------          从九一八事变以来,国民政府对于日本的侵略的一退再退,    是基于一个非常远大的政略目标,就是为中国争取时间来统一内    部、推动建设、建军备战,以准备抗日。当然国民政府知道,日    本不会给中国这个时间,所以国民政府也随时准备“最后关头”    时刻的到临,一旦中国被逼到无路可退的时候,她就会不惜任何    代价进行这场维护民族生存的战争。          到了一九三五年,全世界都眼睁睁看着日本持续不断地对中国进行侵  略,日本这种穷凶极恶的侵略做法,对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早该到了忍无  可忍的地步,那么难道国民政府真的就这样永无止境的退让下去,直到日本  把中国完全灭绝吗?中国历史上的宋朝,就是这样的结局,从北宋到南宋,  中国对外敌的侵略,是几次挣扎着变法图强,几次企图出兵反击,但是最  终的结果还是一步步地挫败退让,一次次的割地赔款,最终完全的屈服与灭  亡。       但是这次中国所面临的侵略,其历史处境,是要比最弱的宋朝时代还要  险恶(至少宋朝还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强敌又比当时辽、金还要强大太多  (至少当时的敌人也使用相近的武器),难道现在的中国还能有比宋朝更好  的表现与结局吗?中国以无比的决心,向这个历史性的疑问发出了响彻大地    第132页  的回应--是的!中国不但在艰苦的环境下挺住了强敌的侵略,还与世界的  自由国家,共同创造了世界正义的胜利。这要归功于中华民族主义坚韧不拔  的力量,让中国人民愿意付出无比牺牲的代价,坚持决不屈服的奋战,终于  将中国由死中复生。     14.1  奋斗图强走出历史的困境       当时中国的确没有军事力量,能与日本进行战场的较量,因此中国政府  的最高战略指导原则是,就是尽可能地以低姿态进行退让,以争取时间进行  统一建设。但是假如日本侵略中国的最后关头,一旦来临,中国无论是准备  好了没有,她都要与日本进行一场历史的决战,中国一旦与日本开战,就是  一场全面与长期的战争,中国建设法把日本卷进中国的战略空间之中,消耗  日本所有的作战资源。虽然日本可以设法在战役中接二连三地击败中国,但  是日本却无法在整个的战争中,使中国屈服。       而当时日本政府的最高战略指导原则是,持续地对中国进行局部的蚕食  性侵略,一步步地将中国分解控制,尽量避免与中国进行全面的与长期的战  争,因为这是对日本最有利的方式。但是,假如蚕食不成,中、日之间一旦  爆发全面的战争,日本政府则是希望能够速战速决,打败中国而结束对华的  作战。       所以从九一八事变以来,国民政府对于日本的侵略的一退再退,是基于  一个非常远大的政略目标,就是为中国争取时间来统一内部、推动建设、建  军备战,以准备抗日。当然国民政府知道,日本不会给中国这个时间,所以  国民政府也随时准备“最后关头”时刻的到临,一旦中国被逼到无路可退的  时候,她就会不惜任何代价进行这场维护民族生存的战争。       当时中国的衰弱、分裂与落后,是一个数百年历史危机困境的表现,中  国无力战胜国力强大、团结一致的日本,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历史事实的问  题,绝非是中国可以在三年五载就能解决的。这是因为整个中国民族,在长  达两百年来的历史中,积弱不振,停留在一个封建、闭关于农业社会的衰  弱状态,所以她根本无法与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强国--日本,进行正面的大  战。       中国必须要改变自己的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工业架构,才能拥有一支    第133页  能够带有国家民族认同意识的现代化军队,来与日本军国主义架构下的现代  化武装力量,进行生死的搏斗。现代化的国家民族之战,其实是一场国家总  体力量的对决,从人民的素质、社会的结构、政治的制度、工业的生产到军  事的力量,都在进行竞赛,最后才能决定出一场胜负。      翻开中国现代史,中国在清朝中叶以后,就走向衰弱、封闭、腐化与分  裂之中,加上全球的帝国主义利用机会,以其现代化的军力与工业技术,对  中国进行无所不用其极的侵略与掠夺,更让她陷在危亡的关头。虽然孙中山  先生与革命志士,以极大的牺牲,成功地推翻清朝政府,但是建立民国之  后,中国的政治权力,却进一步陷入军阀的手中。       这些军阀只知道拥兵扩权,对内搜刮民脂民膏,以满足自己无穷的私  欲,对外却卑躬屈膝,任由帝国主义为所欲为的剥削掠夺中国。因此在帝国  主义的眼中,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完整与可以正常运作的国家,她只是一个奄  奄待毙的民族而已。由于中国的领土广大、人口又多,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吃  不下也摆不平如何瓜分中国的利益,因而改以“门户开放”的方式,来共同  压榨中国的利益。但是日本因为拥有地缘与文化接近的优势,企图独占中  国,进而推动其大陆政策,准备先将中国支解然后控制她一切的资源,做为  日帝国称霸东亚的本钱。      不过,中国这个民族,有着近乎不可思议的重生能力。在她几千年的历  史之中,经过无数的历史浩劫与灾难,但是中国仍然能够每次浴火重生,成  为东亚的文明与战略大国。虽然当中国面对工业革命之后的历史变迁挑战,  出现了极大的彷徨与挣扎,同时在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下,更是濒临民  族生死存亡的边缘,但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没有放弃抵抗的一致--她在内外  交迫的危机之中,在民族主义的激励之下,竟然挺身奋斗,而且越挫越勇,  比起在东晋、南宋与清朝,那种越挫越馁终于亡国的历史,这股民族生命力  真是展现出奇迹般的光芒。      当时负起中国民族复兴大任的,是南京的国民政府,而蒋介石所面临  的,是将整个中国处于灭亡危机之历史性考验,蒋介石所能设法做到的,第  一步就是要达到整个中国的统一与团结,才能对内加快建设,也才能对外战  胜列强的侵略。当时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中国一下子要    克服的历史重担是如此的多,帝国主义对她的侵略与剥削是如此之凶狠(特   别是日本灭亡全中国的计划),这些挑战与危机有如排山倒海般地涌到,几    第134页  乎在与中国的统一与复兴,进行时间的竞赛。       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当时的中国,能否采取迁就各个割据势力的立  场,要求国民政府停止统一的“战争”,而保留分裂的现况,以外表的方式  联合,推动建设与抗日?我们可以斩钉截铁地说:这种看法根本是不切实际  的。没有一个有实力的中央政府,就不可能有统一军政运作,来推动国家建  设,从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每次要想以和平协商的方式,达成统一的共  识,最终的结果是,不但是谁也不服谁而不欢而散,而且往往会启动另外一  场新的内战。别说意识形态不同的政治势力,无法建立协商共识了,就连同  一主义的国民党,内部的分裂都无法摆平。       因此以武力进行国家的统一,就成为中国复兴必须付出的代价。国家是  用武力造成的,国家最高主权的保障与行使,也需要武力的行使。事实上,  蒋介石尽量减少使用武力来进行统一,使得蒋介石在名义上,是国民政府的  军政领袖,但实际上,还是无法以现代化制度来运作整个国家,或号令地方  山头完全接受中央指挥,进行抗日战争。在许多情况下,蒋介石必须要做出  妥协与权谋的运作,才能维持统一抗日的格局。这些历史事实,是很难以一  个统一、现代化国家的政治与军事之观点来想象的。    14.2  设法结束分裂与内战       在表面而言,国民党在一九二八年的北伐成功,好像中国就结束了自民  国成立以来的分裂,而进入了统一。事实上,并非如此。北伐的成功,只是  由南京的国民政府,取代北京的北洋政府而已,而中国的整个分裂与割据形  式,不但依然存在,而且继续发展。北伐成功是北洋政府的军阀派系的衰亡  与转型,同时国民党的势力,在膨胀之后,立刻出现新的分裂与内斗,也发  展出新的割据力量。      当时南京国民政府的政令,真正只能在长江中下游的几省运作而已,其  他地区对于中央命令,有参照办理者,有阳奉阴违者,当然也有公然抗命  者。因此自北伐成功之后,中国仍然每年都有内战与冲突,规模与破坏力还  要更大,日本也就每年都设法利用中国内战的机会,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因此蒋介石抱持着“先安内,才能攘外”的最高政略方针,也是不得已  的选择。蒋介石尽量地设法以武力与政治手法,来统一国家。当时中国分裂    第135页  最大的力量,其一是来自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分裂,华北与西南对南京国民政   府,形成两个半独立的势力。其二是共产主义所组成的苏维埃政府,完全不   承认当时所有的中国政治现状,要创立一个“无产阶级”的新国家。蒋介石   把统一的主要目标,先放在围剿共产主义的分裂政府。      蒋介石对于境内另外一个“中国”,前后发动五次的军事作战,直到一  九三四年十月,国民政府才终于击破共党的苏维埃政府与红军,在共军离开  江西于长江中游根据地开始“长征”之后,在西南长期与中央分裂的国民党  势力,也失去对抗的力量,而在一九三六年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指挥。蒋介  石更藉着追剿共军的机会,首次将国民政府的军政力量,带入川、黔、滇,  以及西北与华北的晋、陕、甘各省。一九三六年年底的西安事变之后,更是   促成了国共合作,结合力量全力对抗日本的侵略。但是这个统一,并不彻底  与完全,仍然是形式大于实质,只是在形式上,大家比较肯有合作的共识而  已。      一九三七年,中国才终于勉强达成内部初步的统一,但是此时的中国,  仍然不是一个现代化、号令统一的国家,各地山头(例如河北、山西、山  东、四川、云南、广西、与中共)仍然仅是对外形式服从,对内实际做主的  局面,与中央的关系,也是处于可以讨价还价的状况。因此,国民政府的第   一步,就是要积极地建立现代化的国家社会制度,没有这种制度作为基础,  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果,不会比甲午战争的结局为好。但是国民政府企图建立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经济、财税以及政治、军事制度的计划,就在内战持  续,外患不断的局势下,只能走一步就算一步的开始运作。     14.3  财政、金融与货币的改革      拿破仑曾经说过:“决定战争成败的三大要素,第一是钱、第二是钱、  第三还是钱。”没有现代化稳健的财政基础,要想进行现代化的战争,以抵  御外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没有粮饷的军队,不但不会保家卫国,甚至会  造反劫掠。因此国民政府面对日本自从一九二八年的济南惨案的挑衅,一直  忍辱负重的原因之一,就是要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精神来理财练   兵,国家才能达到足食足兵的境界。      这段时期的国民政府,在理财上,可以说是从无到有,建立了现代化      第136页  的财政制度。北洋政府时代的国家财政,可以说是一笔烂帐的无底洞,国民   政府北伐之后,被迫接下这个财政的烂摊子。当时国民政府必须应付内战不   断的军费开支,债台高筑的外债,整军经武军队现代化的经费,以及投资在  教育、工业与农业上的费用,而负担这项改革任务的主要领导人是宋子文与   孔祥熙。       国民政府在宋子文的努力之下,直到一九三〇年才开始引进政府的预算  制度,同年也才收回中国关税自主的权利;在次年,又正式废止清朝中叶以  来各省分立的厘金制度,这一系列的大变革,都是在内有阻拦,外有压力之  下完成的。接着国民政府整理与废除从清朝留下,经过各个军阀“发明”的  各种落伍与强加之税捐项目(名目高达一千七百多种),这样中国的财政才  能进入一个利于工商投资,并让人民休养生息的新时代。       当时中国政府的预算支出,一九三〇年为四亿三千万元1,到一九三七年  增加到十一亿六千万元,而政府的岁入在一九三〇年为三亿三千万元,一九  三七年为八亿七千万元,政府的岁入成长相当的稳健,但是政府的支出的幅  度更是惊人(政府预算的赤字在七年里,由一亿多元,增加到三亿多元)。  政府预算的主要支出是军费与偿还债务,约占预算支出的三分之二以上,沉  重的军费负担是因为中国的内战不断,以及准备抗日的建军,而债务是加上  必须偿还自从清朝以来,中国所积欠的各种外债与内偿,因此国民政府的预  算,一直是就在透支的状况,幸而中国有极高的民间储蓄率,才能长期挹注  这个财政上的缺口。       而宋子文设法将多如牛毛的各种内外债务加以整理,制定偿债的计划,  因此大幅减轻了政府利息负担,从而建立政府的债信。国民政府从一九二七  年到一九三七年之间,政府总共所借的债务高达三十五亿六千万元,而偿还  的债务的总金额为三十一亿元,这些庞大的预算赤字全靠国民储蓄以及外资  流入来挹注。由于宋子文的财政运作手法高明,国民政府的债信评等不断的  提升,不但银行乐于借钱给政府购买公债,国民政府所发行的外债评等,在  国际市场中,竟然比日本的债卷还要高。       在教育方面,国民政府仍然设法在不足的总预算中,投入教育、文化以  及建设的经费,一九三四年的教育文化预算金额为一千三百万元,建设经费  为七百万元,到了一九三七年,国民政府的教育文化预算增为四千二百万  ___________  1 本章所列金额数字的元,均为“银元”(后与法币等值),一元兑换0.3美元。     第137页  元,建设经费为五千四百万元。另外公营事业资金,也从零提高为二千九百  万元,这些经费的支出,若是和军费与偿债支出相比,虽然不成比例,但是  已经产生了不少的成效。例如国民义务教育的入学比例,从一九三一年的十  七%,增加到一九三七年的四七%,中国开始大幅减少文盲的人数。另外大  学以上的高等教育,也维持量与质的增加,特别是实用的理、工学系发展很  快,从一九三二年起,国民政府对于教育经费,一直维持正常拨发,中外教  育合作基金,也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产生相当具体的奖励作用。       民国建立以来,中国的金融体系,仍然处在落后的农业时代,除了几个  对外通商的大都会,有些比较现代化的银行之外,其余全是钱庄与票号,很  难发挥现代化工商社会的资金调度功能,而宋子文首先在一九一六年的广州  国民政府,成立中央银行,开始负责政府金融政策的运作,以及各种政府收  支的金融调度。由于宋的掌控得宜,才使北伐所需的军事费用,得到源源的  融通,成为国民政府北伐胜利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国民政府北伐成功之后,当时中国境内的货币流通,仍然是以银元为  主、银两为辅的状态。由于各省又有自己所发行的货币,而流通最广的银  元,因为不同时期政府的发行,其含银的成色不一,而货币币值更是没有合  理的汇、兑标准,因此造成货币流通与兑换的困难,这对投资发展与工商交  易,都非常的不便。要想在这种混乱与落后的金融环境下,发展现代化的工  商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国民政府首先在一九三一年铸造新的银  元,宣布“废银两改银元”的政策,中国内部一切的财政税收与经济交易活  动,都以政府新铸的银元标准。这样货币有了统一的标准,不但税收运作方  便,也使得工商投资与经贸活动可以便利的运作。       但是废两改元政策,随即遭到一九三三年全球银价波动的冲击,在国际  银价高涨的吸引下,中国白银大量的外流,引起金融市场货币流通不足的危  机。因此宋子文决定推行以外汇准备为基础的“法币政策”,以建立现代化  国家的货币制度。宋子文到英美等国政府游说,希望他们支持中国即将实施  的法币政策,因为中国实施现代化的法币政策,会有利于这些国家在华的经  贸与投资。不过日本则是强烈的反对,因为国民政府一旦拥有现代化国家调  度财政的能力,就更能因应对抗日本的战争的财政需要;各地的割据势力也  拒绝合作,因为他们担心中央政府有了通行全国的发钞权力,那么中国在经  济上,就完成了统一,国民政府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央政府。    第138页    不过宋子文仍然设法克服各种的困难,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宋又争  取到上海、江浙等的银行团支持,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一月排除万难,在国  民政府正式实施法币政策。法币的发行数量,是以中央银行所掌握的外汇数  额,作为发行的担保,由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印制的钞票作为法币  (后来又增加农民银行的发钞权),以取代过去的银元。法币的发行,非常  顺利地受到整个社会的接受,因为工商业者早就期待中国应有现代化货币的  流通与兑换,社会大众也对国民政府稳定的权力基础产生了信心,这是中国  财政与经济现代化革命性的成功。这代表中国国民开始认同国民政府的统治  威信,也代表了国民政府有了足够的国内外信用,来维持货币币值的运作,  这样中国才能面对未来对日作战的财政与金融运作。      中国法币改革的顺利,对日本而言是极大的震惊,因为这代表中国已经  有了一个人民支持与信任的中央政府,同时中国有了自主的财政与发展现代  化经济的基础,中国终于开始进入现代化的发展时代了2。    14.4  振兴农业与发展工商       民国以来,中国的农业仍然处在传统的架构之中。由于人口众多,农民  平均的耕地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根本不足以养活农家,因此农民收入有限,  农村经济凋敝。在沉重的农村借贷利息压力之下,农业现代化的投资几乎不  存在,而农村过多的劳动力,成为军阀部队以及地方性叛乱的主要根源所  在,直到一九三〇年代,国民政府才能开始有能力针对农业问题,进行实际  的投资与改革。       国民政府先后成立农业复兴委员会以及农本局,以推广现代化的农业生  产技术,协助建立产销体系,并且鼓励普遍设立减轻农民借贷负担的农业合  作社,合作社的数目从一九三三年的五千三百三十五个,增加到一九三七年  的四万六千九百八十二个,相当改善了农民沉重的金融负担,与增进了农业  的生产。虽然中国主要的粮食与衣服等原料,仍然需要进口,但是到了一九  三六年以后,进口数量已经明显地减少,中国的农产品开始接近自给自足的  ___________  2 许多传统的观念,一直认为宋、孔两人,是利用与蒋介石的裙带关系,搜刮聚敛人民的血  汗钱财。这种先入为主的看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事实上,宋、孔两人早就是中国金融界中的  领袖,而也早就投身国民革命事业,成为国民党中的不可多得的政治与财经要员,他们为中国  建立了现代化的财政、金融制度,在预算调度、国际外交上,都对国家有极大的贡献。特别是  宋子文,经常与蒋介石进行预算与军费支出的激烈抗争。    第139页  目标。      清朝以来,中国的工业发展,只是局限于沿海通商的港口,以及内地几  个交通要地而已,在中国五亿多人口之中,真正的劳工人口,只有一千多  万。当时中国工业结构的主体,主要是劳力密集的轻工业,就连多数的民生  工业产品,都要依赖进口,连自给自足的条件都不存在,至于与国防有关的  重工业,更是只有零星的发展而已。因为要发展现代化的工商业,主要条件  是需要安定与统一的政治环境、币值稳定的货币、受过基本教育的劳工,以  及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这在当时的中国,不是刚刚开始具备条件,就是还  在形成条件之中。缺乏工业化的生产力,中国就无法在与日本的正面作战  中,取得战争与后勤的供应。       国民政府在一九三〇年代,大力的推展交通建设,随着国民政府的军政  力量,开始进入西南地区之后,中国主要的交通干线以及通讯设备,才开始  有了初步的发展,国际列强也才开始愿意在中国进行大量的投资。中国直到  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才终于达成粗略的交通干道,勉强地完成  连接中国主要的战略要地。国民政府基于未来战略设计的需要,因此将交通  建设的重点,放在拓展西南与西北的交通路线,以及连结华南与华东的铁路  运输,并且打通中国与苏联以及缅甸的陆路交通,成为抗日战争中,最为重  要的对外联络生命线。      总之,中国从一九三六年以后,才由国民政府解决了多年内战的问题,  中国有了较为稳定的中央政府之后,理财练兵与教育建设,才有全面的规划  及复兴的活力,这样的国民政府才有了一个中央政府的架构,中国各地也才  逐渐地在实质上与精神上,形成一个国家整体的连系与运作。中国这时才能  勉强拼凑出与日本进行民族战争的架式。但是中国这个统一与现代化的发  展,实际只推展了二年左右,中日关系就走到了最后关头。       七七事变的爆发,使得中国根本在还没有完成准备的状况下,被迫与日  本进行历史决战。假如再给中国五到八年的时间发展,让中国的农业能够改  造,工业能够建立基础,社会能够产生更大的国家共识,现代化的军队能够  整编完成,那么中日战争应该就会出现极大不同的发展。当然日本更为了解  这一点,因此先发制人,提早引爆中、日全面战争,以摧毁中国刚刚开始的  凝聚力,也就成为日本在战略上的政策了。       对于国民政府的军政领导人而言,抗日战争是一件相当逼不得已的选    第140页  择,由于在满清时代,一些日本军政人员,都曾经支持国民党(当时的同盟   会)进行推翻满清的革命活动,而包括孙中山、蒋介石在内的国民党重要领   导人,都与日本有着相当深切的关系,因此他们极力希望日本能够在中国的   复兴与发展上,给与助力而非阻力。他们也希望能够给与日本和中国合作的   特权,以东方民族的团结,共同对抗西方帝国主义的压迫。无奈日本乘人之  危的野心太大,竟然扮演比西方帝国主义还要凶残的角色,决心灭亡中国,  因此多数的国民党领导人,除了抗日之外,也就别无选择了。    14.5  引进德国的军事编组制度       革命军在一九二八年北伐克济南时,日本立刻出兵山东,在济南企图制  造中日战争的冲突并残杀中国军民。蒋介石为了中国统一的大业而忍辱退  让,但这个极大地羞辱却更促使蒋介石决心统一国家,抵抗日本的侵略,而  中国如何建立一个可御外辱的现代化军事力量,就成为他念兹在兹的目标。  蒋介石知道,假如日本继续的侵略中国,那么第二次中日战争的爆发,绝对  无法避免,而中国要想在战场上与日军进行决战,那么自己那一套从日本学   来的军事本领,当然不够用,因此决定采取学习当时全世界都推崇的德国军  事路线,希望藉着取法威震全球之普鲁士军队的组织与运作,来建设一支能  够抵御外辱的部队。当时德国正处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军人被限制运作的  时代,因此许多有志难伸的德军将才,愿意以顾问方式来华应聘,为国民政  府筹划建立现代化的国防。      虽然早在一九二八年,蒋介石就聘请德国的军事人才,组成军事顾问  团,以供军事上的咨商,但是由于当时应聘的德国军方人员位阶较低,蒋介  石所需的也只是一些武器与战术上的咨询而已,因此并未进行整体国防的规  划。一九三一年以后,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与一二八事变,对于中国的侵略  已经是明目张胆地在进行,加上中央军几次与中共的红军作战,进展都并不   顺利,因此蒋介石决定提高德国军事顾问团的阶级。而在一九三三年德国  的名将、前国防部长史特列特将军(General Hans von Seeckt),出任顾问团  团长之后,德国军事顾问团,才为蒋介石进行中国全面国防的规划,虽然  史特列特在一年后因健康问题回国,顾问之职由其副手福尔肯豪森(General  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继任,继续协助蒋介石推动中国的国防建设,      第141页  福氏即成为影响国民政府建军以及作战决策最深的外国人士。       德国军事顾问团相当肯定中国军人作战的勇气,以及刻苦耐劳的能力,   因此他们认为,由于中国的生产力不足,不能消耗有限的资源在大量国防人   事方面,当时中国各地的陆军总数,就有一百七十万人,多达一百八十个师  的编制,因此德国顾问建议,中国应该采取精兵制度,维持六十个常备师七   十万人,就足以应付日本三十八万常备部队的挑战,中国应该把国防经费,  重点摆在装备与精训陆军,以及全力发展空军,至于海军,由于经费实在不  足,只有暂时的维持沿岸防御。       德国军事顾问团为中国所设计的抗日战略是以防御为主的“战线作  战”,基本上,中国在华北是以防守山西高原和黄河以北的防线,而将河北  与山东设为战区,如此可以牵制日本五个师团以上的兵力。德国顾问也认  为,一旦中日之间爆发全面战争,日军必然会设法攻击中国的长江三角洲,  以占领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与政治中心南京,以加速迫使中国签下城下之  盟。因此建议中国准备以上海为战争依托的阵地战,并且在上海--南京之  间,构筑两条现代化的工事防线,利用江南复杂的水道与湖沼地形,阻止日  军攻占首都南京,在此牵制日本三个师团以上的兵力。       德国顾问判断,这样日本除了守卫本土、朝鲜与台湾的必须部队之外,  所有的常备陆军都已投入中国战区。只要中国坚持下去,日本这个资源有限  的国家,很难长期支持下去,到时美苏都有可能与日本爆发利益的冲突,而  卷入对日本的冲突,那么中国就可以乘机动员更多的后备部队,反击日本。       德国军事顾问建议,在南京成立仿德编制的“教导师”,在训练成军之  后,分批的调训其他各师军士官,来学习教导师的编组运作,然后回去模仿  成军。蒋介石考虑中国当时的军政环境,发现无法依照德国军事顾问的建  议,裁撤大量的军队--因为这涉及到中国所有军政派系领导人的根本权力  与利益,何况国民政府也无法处理裁军之后的就业辅导。蒋介石认为六十师  的编制实在过于精简理想化,因此仍然决定暂时维持庞大的军队编制,同时  受限于财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只能进行有限的部队改编,准备先后成立三十  个整理师,三十个整编师,成为中国对日作战的军队骨干。蒋对于德国顾问  建议设立防线的工事投资,以及成立空军则是给与全力的支持。       德国军事顾问也认为,中国军队应该利用国土的各种资源,建立自给自  足的国防军火工业,将现有的各种不同制式与规格的军用武器,加以整理规       第142页  划,并且引进欧美先进的兵工厂设备,改良与仿制外国部队的各种常用武器   弹药,蒋介石委任愈大维等专家负责进行,中国逐步地开始建立自己部队所   需的基本军火工业,不过当时中国陆军装备最为缺乏的是火炮支援,以及各  种特殊技能的兵种装备,例如炮兵、通讯、医护、工兵与化学兵3。       基于长城作战的结果检讨,蒋介石特别重视空军的发展,因此给与空军  相当优先的支援,而空军的投资最为需要人才与资金,在日本的压力之下,  列强都不愿意帮忙中国建立空军,以免引起日本的反弹,当时全靠美国的退  役空军人才,帮忙国民政府草创中国空军,在国际军火市场中,设法引进一  些零星的军用飞机,成为飞机“大拼盘”。而意大利的独裁者墨索里尼,突  然表示愿意帮中国建立空军,免费派遣空军顾问到中国。结果这批意国空军  顾问,却胡乱地出主意,中国因而购买了许多根本缺乏战力的飞机,又破坏  了中国空军训练与发展的制度,不但浪费了中国非常有限的资源,也阻挠了  中国建立起一支一流空军的机会(意大利后来还在汪精卫的叛国中,扮演了  一个非常重要、穿针引线的角色)。    14.6  令日本忧虑的庐山军官训练班       当时中国军队作战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高级将领人才的培训。平均一  位军长需要二十年以上的军旅生涯,不但要懂得战术战略,也要了解统兵御  将,同时也要有政治、历史、地理以及科学的修养。但当时位居这些职务  的,都是前清遗老极的人物,对于德国的军事制度与训练,无法完全的了解  吸收。因此蒋介石决定在一九三三年开办“庐山军官训练班”,大量调训各  个部队中的将校,以提高军官素质,并建立现代化国家与国防的共识。       庐山军官训练班的主要目的,在让调训的高级军官能够对于现代化的战  术、战略更为了解,对于国家民族的历史与精神,也要有深刻的体认。蒋介  石综合日本、德国的现代化军事进阶教育,在引进戚继光、曾国藩等人的古  代军事思想,为中国的高层军事将领,讲解抵御外辱与复兴民族之道。这种  中国与西方、古代与现代的思想与体系的结合,代表了当时国家发展的特殊  ___________  3 所有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之中,只有日本不断地在中国战场,对华军大量使用高杀伤力的  毒气(是日内瓦公约(Geneva Convention)所禁止使用的武器)--华军不但根本没有防护装  备,也无法以毒之毒的加以反击,这就是为什么日军会肆无忌惮地用化学武器残杀中国军队的  原因。日本必须为它对华这种凶残的罪行,主动负起更大赔偿的责任。但是在多数的中国人都  不知情的状况下,想要日本对此赔偿道歉根本不可能。     第143页  矛盾状态--中国正处在一个过渡阶段,不中不西,不古不今--中国需要更  多的时间,才能设法融合这些矛盾,建立一套适合中国需要的体系。但是强  敌日本,绝对不会允许中国有时间完成体系的改革与融合,蒋介石只有自己  边学边教,摸索发展,一直在抢时间训练中国的军政领导人。因为中国即将  以落后日本百年的体制架构,准备迎接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决战。       一九三五年,国民政府在剿共的军事上,取得大幅的胜利,蒋介石立刻  指示陈诚,在武昌成立“军事整理委员会”,开始依照德国军事顾问的建  议,分三年依序进行陆军的整编与整理,预期每年先调训、整编二十个师。  这是中国近代史中,最大的军事整理计划,不过由于内外的压力仍在、国防  经费不足,这计划只能局部与有条件的实施,原定在一九三八年年底,初步  完成六十个师的整编计划。但是实际上,只完成了二十个师的形式整编,装  备与训练都还没有真正的落实,中日之间的历史大战,就在一九三七年全面  爆发了。       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的威胁更是迫在眉睫下,蒋介石曾经断然决定,  不惜花费巨资,引进全套德式的陆军师装备,以组成三十万精锐的教导师部  队,但是由于日本出全力阻挠,又加上意大利(德国的盟国)从中设法破坏  这项重大的装备交易,使得德国的军事装备,只有部分运达,总共仅装备了  八万人。蒋介石又派遣宋子文、孔祥熙为特使,在列强之中进行友好访问,  不但洽商投资与经贸合作,同时也设法大量采购各种的军事装备4。由于庐  山军官训练班以及德国军事顾问团,对于中国的建军备战,产生了相当显著  的成效,原先中国的复杂不齐的军队,开始出现改变的现象,一只拥有现代  化国家意识的部队,开始在成形了。    14.7  新生活运动       一九三四年,蒋介石又开始推动改造社会的“新生活运动”,开始以  “礼义廉耻”的道德规范,为中国建立一个合乎现代化行为规律的社会。这  个运动引起日本极度的警觉,日本元老政治家阿部信行,公开地发表意见,  要求其朝野注意中国的转变,特别是整编军队,整理财政以及“新生活运  ___________  4 这些做法,都要设法编列隐藏预算,以躲过日本强力的破坏与杯葛,但是竟然成为反蒋派  指责这是他“私用公款”的罪证之一。    第144页  动”之三项表现;连日皇裕仁都在中国驻日大使许世英呈递到任国书之时,  特别询问中国新生活运动的发展。最后日本人竟然施压,要求蒋介石停办  庐山军官训练班,蒋介石只好转往四川,改变形式,举办“峨眉军官训练  班”,调训四川与西南的军政领导人。      为了因应中日未来难以避免的全面战争,充实兵员是一个重要的施政目  标,自从清朝以来,中国实施了三百年以上的募兵制度。民国初年的军队,  大多是农村无力营生的剩余人力来充数,因此素质不佳,训练不足与装备落  伍,社会上普遍轻视军人。国民政府为了充实兵员,希望能够减少常备兵  力,建立广大的后备兵役制度,因此先后建立国籍法与户政制度,然后在一  九三三年公布兵役法,规定在一九三六年正式开始实施征兵制度,以提高兵  员的质量与数量,在实施初期,就爆发了全面的抗战,政府只有采取徵、募  并行的方式,边做边改。结果这套粗糙的征兵制度,虽然在制度与运作上,  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副作用,但是在八年的抗战中,还是徵召出一千五百万  的补充兵参加战争。      日本对于中国近乎贪得无厌的侵略,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把中国当成日  本称霸东亚所必需的战略空间与资源基地。国民政府所有建军备战的准备工  作,都是在极度的压力与困难下设法进行,至于国际强权,上焉者是胆小怕  事,不敢也不愿主持正义;下焉者像苏联、法国,甚至希望中、日提前爆发  全面军事冲突,以减少它自己与日本冲突的压力与威胁。    14.8  以抗日为由的内部纷争       当然更为不幸的是,中国内部竟然为了如何抗日,而扩大纷争,“抗  日”成为各股势力进行内战与分裂的“旗号”,在中国越是需要团结抗日的  情形下,中国越是出现了为“如何抗日”而产生的分歧:这包括了“何时  抗日”、“如何抗日”、“与由谁领导抗日”?中国的各个军政团体,不  但无法达成团结,甚至为此展开内战--南京的国民政府主张“攘外必先安  内”,中华苏维埃政府则主张“抗日必先反蒋”,两广的分离政府,竟然一  边引进日本军事援助,但一边却要求国民政府抗日。这样五花八门的抗日大  内斗,反而助长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       由于落后的中国,需要长时间来完成这个攸关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大计    第145页  (其实要是无任何准备,而立刻拼死抵抗日本,结果必然是失败的),因此  国民政府在面对日本的侵略与欺凌,必须采取近乎百般委屈的退让。但是这  种不能挺身抵抗的做法,又实在很难得到国人以及不同军政派系的谅解与支  持,然而这些强烈的反弹与来自内部的阻力,却直接影响到整个建国备战的  工作,使得许多准备与计划进行的走走停停。       这和日本推动明治维新的过程刚好相反,日本在面对西方帝国主义的压  力之下,决定以举国之力,推动建设与改革之时,除了在刚刚开始的时候,  曾遭到一些局部的叛乱与反对之外,日本可以说是全国上下的团结一致,来  进行明治维新的改革大业,使得日本在三十年之内,改革就有了重大的成  就。接着能够一战威震华夏,再战击败强俄,日本迅速成为东亚的强国。而  中国却为如何团结、如何现代化、如何抵抗日本的侵略,就内斗成一团糟。  中日两国的发展模式,真是不可等量齐观5。    14.9  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焦土战略       幸而到了一九三五年之后,国民政府终于可以勉强运作了,中央政府推  动的各项重大财经改革与军事整编都开始收到初步的成果,中国为准备面临  与日本进行民族存亡的历史大决战是向前迈出了第一步。在国民政府的各种  措施中,以国民政府的政令,终于可以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通行(当然在一些  地方还是有条件的选择性运作),特别是在西南地区的川、滇两省,开始接  受中央的影响力,仍最具抗日地缘战略的重要性。因为蒋介石选择未来抗战  的“大后方”,就准备设立在这两省之中。      蒋介石与国民政府军政领导人的共识是,假如中国在无法完成准备的状  况下,一旦和日本进行全面抗战,她只能采取以空间换取时间的大战略。因  此中国一定要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来实施这种战略。在蒋介石的日记中,曾  多次记载,在面临日本节节进逼的压力下,国民政府的力量,迟迟无法进入  大西南,而建立抗战所必需的战略后方基地,常让他半夜都无法入睡。在围  剿共军成功,共军被迫长征之后,国民政府第一次进入了西南,中国才有了  所急需的战略纵深,与对抗日本的战略空间。  ___________  5 直到今天,海、内外的华人,还是最喜欢结派斗争,特别是为了如何加强团结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下令不抵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